英国战列巡洋舰全史(修订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2 02:54:28

点击下载

作者:江泓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英国战列巡洋舰全史(修订版)

英国战列巡洋舰全史(修订版)试读:

前言

一艘艘钢铁巨舰在大洋上劈开汹涌波涛,大口径主炮在天空中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这一切都代表了海战史上一个伟大的时代——无畏舰时代。在那时,各海军强国的核心力量便是拥有大舰巨炮的主力舰,这些身披钢甲、手握巨炮的怪物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最强大最具威严的超级武器之一。

1906年2月10日,当一艘外形流线饱满的巨舰从朴茨茅斯造船厂的船台缓缓滑入大海,便标志着无畏舰时代的到来,这艘战舰就是大名鼎鼎的“无畏”号战列舰。“无畏”号以单一口径的主炮、全面的装甲防护、大功率的蒸汽轮机将战列舰的整体设计和战力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他的缔造者正是有“英国近代海军之父”称号的约翰·阿巴斯诺特·“杰基”·费舍尔勋爵。在费舍尔的心中一直想为皇家海军建造一种能够猎杀所有巡洋舰的“理想型巡洋舰”,这种战舰应该具有战列舰的火力和巡洋舰的速度,这一设想的最终成果便是“无敌”号。当“无敌”号于1907年下水时,一个全新的舰种“战列舰巡洋舰”就此诞生。(有趣的是,当“无敌”号刚刚服役的时候依然被划分为装甲巡洋舰,直到1912年“战列舰巡洋舰”这个名字才诞生。)

战列巡洋舰(Battlecruiser),仅从字面意义上就可以解读出它是战列舰与巡洋舰优点的结合,但又不是简单的叠加。与大舰巨炮的战列舰相同,战列巡洋舰也是海军的主力战舰,两者被统称为“主力舰”。而与战列舰不同,并不是所有的海军强国都拥有这个独特的舰种,只有创造它的大英帝国真正将其发扬光大,自成体系。

本书系统介绍了各级英国战列巡洋舰的设计、建造和服役的历史,从“无敌”级开始,英国战列巡洋舰经历了继任者“不倦”级,超越者“狮”级、“玛丽王后”级和“虎”级,收官者“声望”级和“海军上将”级,直至俊美的“胡德”号给英国战列巡洋舰的历史画上了一个永远不灭的印记。可以说,英国的战列巡洋舰见证了大英帝国在无畏舰时代到来后海权的强盛至衰落。

本书的核心是按时间顺序介绍英国设计建造的各级战列巡洋舰,除了对每一艘曾经在皇家海军中服役的战列巡洋舰的设计建造背景、技术性能参数、服役历史进行记录,书中还收录了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包括重要海军将领、海军军备竞赛与裁军、经典海上战斗、外销战列巡洋舰简史等内容,力图让读者对英国战列巡洋舰的发展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

本书的相关数据资料来源于英国海军官方网站、档案馆已公开的文档以及与英国战列巡洋舰相关的专业论著及网站,此外还有国内外的专业军事网站和杂志等。在编写过程中,由于掌握的资料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读者指正。

在本书的成书过程中,我有幸请到中国海军史研究会的顾伟欣先生为本书绘制战舰线图,其精湛的技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令人钦佩,精美的线图为本书增色不少。在此我还要感谢中国海军史研究会的朋友王子午、赵国星、杨坚等人,感谢诸位老师提供的大量资料及指导意见。

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突然得到为本书作序的章骞老师因急病去世的消息。我与章骞老师相识于2013年,当时正值其作品《无畏之海》出版发行。在此后的日子里,我与章骞老师成为朋友,他渊博的学识和儒雅的气质令人折服。在海战史的写作过程中,章骞老师一直支持鼓励着我,并且为我提供了许多指导意见和大量宝贵的资料,让我能够不断进步。作为益友和良师,章骞老师已经成为我的榜样。今天闻此噩耗,让人深感悲痛,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损失,也是中国海军史研究的损失。希望章老师一路走好,在另一个世界里一定有您追求的美好!

谨以此书献给中国海军史专家章骞老师。2016年8月12日于烟台第一章无畏舰时代费舍尔的超级巡洋舰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英国依然是世界一等一的海军强国。对于像英国这样的岛国,其依赖于世界范围内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因此保证其在全球范围内海上交通网络的安全便成为非常重要的事情。由于战列舰航速慢,对补给要求又高,因此护航的任务便交给了拥有足够速度、火力和远洋自持能力的巡洋舰。

1874年,俄国建造的“海军上将”号(General-Admiral)巡洋舰第一次在两舷的船壳外侧安装了装甲带,标志着装甲巡洋舰的诞生。装甲巡洋舰的优势在于防御力的显著提升,它能够击败除战列舰之外的各种舰艇,又能在遇到敌方战列舰时凭借高航速撤退。认识到装甲巡洋舰的优势之后,反应迅速的英国建造了“香农”号(HMS Shannon)装甲巡洋舰,该舰于1875年11月11日下水并在1877年服役,之后英国相继建造了多个级别的装甲巡洋舰。俄国海军“海军上将”号装甲巡洋舰,它首次在船壳外侧安装了装甲带皇家海军“香农”号装甲巡洋舰,是英国第一艘装甲巡洋舰

1899年,当时担任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的约翰·阿巴斯诺特·“杰基”·费舍尔(John Arbuthnot "Jacky" Fisher)非常重视装甲巡洋舰的作用,他基于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指出海战的距离已经由原来的1500米延伸至3000至4000米,在这个距离上拥有射速优势的新型6英寸(152毫米)速射炮比大口径舰炮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和更高的射击精度。费舍尔认为一艘安装了大量6英寸速射炮的高速大型装甲巡洋舰完全有能力单挑一艘战列舰,速度上的优势让它可以选择什么时候开始战斗、什么时候结束战斗。1901年,安装有2门234毫米火炮、12门152毫米火炮、12门76毫米炮,航速21节,排水量12000吨的“莱克西”级(Cressy Class)装甲巡洋舰开始服役,这正是费舍尔想要的战舰。约翰·费舍尔,这位后来成为第一海军大臣的人将给皇家海军带来深远的影响

20世纪初,费尔舍在看过波兰人扬·戈特利布·布洛赫(Jan Gotlib Bloch)写的《未来的战争》(La Guerre Future)一书后提出了“支队防御”理论,该理论是以潜艇和小型舰艇在英吉利海峡和地中海这样的狭窄水域内集中使用鱼雷攻击对方的主力舰队,从而起到防御对抗的效果。当小型舰艇承担起保护本土的重任之后,主力舰便可以放开手脚进入大洋执行各种作战任务了,此时的主力舰需要的不仅仅是强大的火力和卓越的防御,高航速更为重要。

1903年,随着被帽穿甲弹和高爆穿甲弹的研制成功,在正常交战距离上,新型炮弹能够轻易击穿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的装甲。在防御遇到瓶颈的情况下,火力和航速就成了装甲巡洋舰的设计重点,费舍尔提出装甲巡洋舰安装与战列舰相同口径的主炮。促成费舍尔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是“坡伦”系统的诞生,该系统由测距仪、方位仪、自动绘图仪及射击指挥仪等多部分组成。在战斗中,战舰上的测距仪和方位仪首先测得目标的距离和航向,然后自动绘图仪会结合目标数据与本舰的速度和航向在图版上自动绘制出本舰与目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运动轨迹,射击指挥仪在结合了这些数据后能够迅速计算出火炮射击诸元并发送给枪炮军官和炮塔内的炮组。经过研制,改进型的“坡伦”系统已经具备了自动接收数据、自动解算炮弹飞行数据的强大功能,其一举解决了大口径舰炮在战舰高速运动时的射击精度问题,这是无畏舰时代到来之前最伟大的海军科技发明。“坡伦”系统的出现使得安装有大口径舰炮的战舰能够在进入对方射程之前就集中火力消灭对方,因此火力和速度成了比防御更重要的决胜因素。

1904年夏天,新型战舰设计委员会的设计报告交给了身为第二海军大臣的费舍尔,报告中指出战列舰使用的12英寸主炮和火控系统完全能够安装在装甲巡洋舰上,装甲巡洋舰同时还能够保持原有的高航速。10月20日,费舍尔成为英国第一海军大臣,他在提出新战列舰设计要求的同时也指出皇家海军需要一种强大的通用型主力舰艇,其不但要有与战列舰相当的火力,而且还要比战列舰跑得更快,以便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部署。

1905年5月27至28日,日本与俄罗斯在对马海峡爆发了一场大海战。海战中,由于日本的战列舰数量不足,其将安装有大口径火炮的装甲巡洋舰编入战列舰队中作战,日本舰队在俄国舰队面前进行大转弯并抢占了T字阵头,然后以猛烈密集的火力击败了对手。在研究了对马海战之后,费舍尔对日军将装甲巡洋舰和战列舰编在一起使用非常感兴趣。在费舍尔的推动之下,设计委员会最终认同了新装甲巡洋舰的设计方案,其被称为未来英国海军“理想型巡洋舰”,战列巡洋舰这一全新的战舰类型终于诞生了。

费舍尔非常钟爱战列巡洋舰,称其为“伪装战列舰”“高速战列舰”。在他看来,安装12英寸主炮、拥有25节高航速的战列巡洋舰能够在广阔的大洋上扫荡一切破坏航运安全的袭击舰。在主力舰队决战中,战列巡洋舰组成的快速舰队又能袭扰敌方战列舰的队列两翼。作为己方舰队的前锋或后卫,战列巡洋舰将成为苍茫大洋上最强悍的高速枪骑兵。“无敌”级(Invincible class)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各海军强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在战舰的设计建造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快速发展,战列舰大口径主炮的威力越来越大,装甲钢越来越坚硬,新型蒸汽轮机的动力越来越澎湃,一切都预示着海军造舰史上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即将到来。

当费舍尔于1904年10月成为英国第一海军大臣之后,其开始推动新型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的设计工作,其中新战列舰将变身为著名的“无畏”号。1905年初,英国舰艇设计委员会根据费舍尔针对新型装甲巡洋舰的设想:在战术方面,新型装甲巡洋舰能够作为侦察分队的旗舰,带领舰队突破敌方轻型舰艇组成的警戒网进行侦察。新型装甲巡洋舰组成的快速舰队可以担任战列舰队的前锋或后卫并掩护侧翼,在追击中扩大战果,在撤退中提供掩护。新型装甲巡洋舰可以率领巡洋舰寻歼单独行动的敌方舰艇;在战略方面,由新型装甲巡洋舰组成的快速舰队可以在短时间内前往英国本土之外的热点地区,进行武力支援和战略威慑。作为传统巡洋舰的提升,新型装甲巡洋舰仍然担负着保护英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海上航线的任务,对敌方的海上袭击舰进行无情绞杀。

参考借鉴了“无畏”号战列舰的创新设计,同时强调了高速性能,海军方面对新型装甲巡洋舰的要求为:排水量在17000吨以上,安装8门12英寸主炮,最高航速25节。设计师据此拿出了A、B、C、D、E共5套方案,这些方案之间的差别主要在火炮的安装和动力系统的布局上。经过激烈的争论和不断调整,最终E方案得到通过。

1905年3月17日,新型战列巡洋舰和“无畏”号战列舰的设计草图得到了海军部委员会的批准。7月7日,其设计细节图获得了海军部委员会的批准,战舰的设计内容被列为高度机密。为了迷惑外界,1906年出版的英国《战舰》杂志披露皇家海军的新型装甲巡洋舰安装了8至10门234毫米主炮,航速超过20节。

在海军部向政府提交的“1906年海军预算”中将新型装甲巡洋舰描述为:“战舰装备8门12英寸主炮,能够追捕并摧毁敌方任何类型的巡洋舰,在遇到更为强大的对手时,将凭借25节的高速摆脱对手的纠缠……这种‘理想型巡洋舰’将会成为真正的巡洋舰杀手!”从描述中可以看出,新型装甲巡洋舰的任务是消灭敌方的巡洋舰,而并不是参加主力舰队之间的决战。

1905年,英国下院通过了“1906年海军预算”。根据预算,英国将在1906年建造1艘战列舰和3艘新型装甲巡洋舰,其中的战列舰是“柏勒洛丰”级的“柏勒洛丰”号(HMS Bellerophon),3艘装甲巡洋舰便是“无敌”级。“无敌”级在诞生之初依然被归为装甲巡洋舰,后来为了区别其与装甲巡洋舰的不同,这类战舰在1912年被重新定义为“战列巡洋舰”(Battlecruiser), “无敌”级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战列巡洋舰。“无敌”级的舰体设计与著名的“无畏”号战列舰相似,采用了长艏楼船外形,舰艏微微前倾。与“无畏”号相比,“无敌”级的上层建筑显得更为高大雄伟,其最上层的战斗舰桥高出海平面达21米,上层建筑一直向后延伸到舰体后部,只是中间被“P”“Q”两座炮塔隔开。“无敌”级上有前后两座大型三角主桅,其前主桅顶部高出海平面57米,桅杆上的主观测台高出海平面33米,后主桅除了有观测台还安装了1部大型吊车。“无敌”级舰长172.8米,舰宽23.9米,吃水9米,相对细长的舰体有利于航速的提高。“无敌”级舰艏高出海面9米,舰艉高出海面6米,保证了其具有良好的适航性和居住性。“无敌”级的标准排水量17530吨,满载排水量20750吨,略低于“无畏”号。从外形上看,“无敌”级舰型优美而不失威严,象征着英国皇家海军对海洋的统治。“无敌”级在武器系统上采用了革命性的“全装重型火炮”(All-Big-Gun)设计,军舰上共有8门305毫米45倍口径的Mark X火炮,这些火炮分别安装在四座双联装炮塔中。“无敌”级上的每门305毫米主炮重约57吨,每座炮塔重450至500吨。“无敌”级上的四座炮塔有两座在舰体的中轴线上,包括舰艏的“A”炮塔和舰艉的“Y”炮塔,另外两座炮塔交错安装在舰体中部的两舷,其中位于左舷的炮塔代号为“P”,右舷的炮塔代号为“Q”。“A”“Y”炮塔的射界为-150°~+150°, “A”炮塔距离海面9.4米,“Y”炮塔距离海面6.4米。“P”“Q”炮塔的射界为+30°~+150°,这两座炮塔距离海面8.5米。“无敌”级在向前和向后的火力上达到6门主炮,其在左右两舷方向上可以发挥8门火炮的全部火力,“P”“Q”炮塔交错布局保证了两座炮塔可以向两舷射击。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上层建筑的遮挡,“无敌”级在向前和向后射击时只能使用两座炮塔内的4门主炮;两舷炮塔尽管交错布置,但是却很难有效发挥火力,其在向一侧射击时只能使用三座炮塔内的6门主炮。“无敌”级主炮的俯仰角在-3°~+13.5°之间,其炮口初速831米/秒,弹丸重量390千克。当以13.5°进行射击时,305毫米主炮在发射穿甲弹时最大射程达到16450米。“无敌”级的主炮采用117千克MD45型发射药,该发射药的成分为65%的火药棉、30%的硝基甘油和5%的凡士林,发射药为杆状推进剂装料。“无敌”级的每门主炮载弹量80枚,载药量220包,射速为2发/分钟。“无敌”级的主炮弹药舱位于舰体底舱内,采用双层舰底结构,侧壁装甲板厚178毫米。弹药舱上层为发射药舱,下层是弹丸舱,下层舰底设有通海阀,紧急情况下可向弹药舱内注水。“无敌”级的主炮布局在发挥最大火力的同时也存在着隐患:位于舰体中部的“P”“Q”炮塔距离太近,炮塔之下的弹药输送通道也很近,当其中一座弹药舱被击中发生爆炸时另一座弹药舱也可能发生连锁爆炸,这对于战舰可是非常致命的。

与“无畏”号相同,“无敌”级也没有安装标准的副炮,其辅助武器为16门102毫米45倍口径Mk III速射炮,这些火炮都安装在主炮塔顶部和上层建筑中。“无敌”级的16门102毫米火炮中有8门安装在主炮塔顶部,每座炮塔顶上有两门,其余的8门火炮中有4门安装在前部上层建筑中,剩下的4门安装在后部的上层建筑中。102毫米炮长4.2米,重1.32吨,炮口初速700米/秒,弹丸重量11.34千克。当以20°进行射击时,102毫米炮的最大射程达到8200米。102毫米火炮主要用于对付敌方的鱼雷艇等小型舰艇,其没有任何的装甲防护,在战斗中炮手的安全得不到保障;除了102毫米炮,“无敌”级上还有一门防空用的76毫米高射炮;火炮之外,“无敌”级上有五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其中一具位于舰艉,另外四具在军舰两侧,战舰上共运载了14枚鱼雷。“无敌”级拥有先进的火控系统,它是皇家海军中第一艘安装了电力传导仪器,指挥和控制炮塔转动的军舰,其控制室在前主桅信号塔之上。在海战中,目标的探测数据由巴尔和斯特劳德(Barr and stroud)公司生产的长2.7米的FQ-2测距仪获得,然后数据会传入德梅里克机械计算机中并通过电传导输入威格士射距钟(Vickers range clock),经过一系列计算后最终得到的便是目标航向、航速的变化数据。目标的动态数据同时会在绘图桌的海图上标明,这将更好地帮助炮术军官判断目标的运动方向。通过火控系统、发射台、控制室和主炮塔组成了一个高效的射击系统。位于“无敌”号舰体中部的两座主炮塔,与一旁的船员相比,其体积相当巨大高速航行中的“无敌”级战列巡洋舰,其烟囱中冒出黑色浓烟“无敌”级为了追求高航速,其装甲防护与战列舰比大打折扣,但是要强于同时代的装甲巡洋舰。“无敌”级的装甲总重达到4000吨,低于“无畏”号5000吨的装甲重量,其采用了由维克斯公司生产的表面经过硬化处理的耐磨镍铬渗碳钢板,这种装甲钢板的硬度和抗弹性都要优于普通装甲钢。停泊在海面上的“无敌”号(右)和“不倦”号(左),不远处还有两艘装甲巡洋舰“无敌”级的左舷,可以看到位于一侧的“P”炮塔和众多102毫米火炮,舰体上悬挂着防鱼雷网支撑杆“无敌”级的侧舷主装甲带从“A”炮塔炮座一直延伸至“Y”炮塔,主装甲带厚152毫米,向前的舰艏部分厚102毫米,向后的舰艉部分厚76毫米,侧舷其他部分厚50毫米;“无敌”级在水平防御上采用了多层甲板设计,其中上层甲板厚20至25毫米、主装甲甲板厚25毫米,下层装甲甲板厚63.5毫米;“无敌”级的炮塔装甲较厚,其四面装甲厚178毫米,顶部装甲厚76毫米,基座装甲厚178毫米;位于舰桥下方的指挥塔是全舰装甲防护最强的地方,最大厚度达到了254毫米,指挥塔内部有钢制防弹装甲通道直通主甲板以下的司令住舱。在舰体内部,巨大的锅炉舱和轮机舱成为重点防护的区域,其采用了呈箱型的装甲防御布局,四周拥有重甲保护。

从“无敌”级各部位的装甲厚度看,其炮塔、锅炉舱、机舱、指挥塔等部分得到了重点防护。为了对付鱼雷和水雷对水线处和水线以下舰底的爆炸攻击,“无敌”级水线下的舰体内部划分出23个装甲防护区,这样的设计能够加强水密结构,提高战舰的抗沉能力。同时,“无敌”级的舱室尽量小型化水密化,以提高水密结构增加浮力储备,隔舱间的支撑壁采用强化钢结构以提高隔舱的强度和韧性,船员的进出只能通过纵向的水密门。巧妙精细的装甲安装和舱室设计分布对于提高战舰的防护能力特别是抗沉性具有显著的效果。“无敌”号(后)和“不屈”号(前)战列巡洋舰“无敌”级是继“无畏”号之后皇家海军第二级安装蒸汽轮机的大型战舰,蒸汽轮机提供的动力使得“无敌”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航速。“无敌”级上有四台帕森斯蒸汽轮机组,其中高压蒸汽轮机和低压蒸汽轮机各两台,每一台蒸汽轮机都安装在单独的机舱中。“无敌”级的四台蒸汽轮机通过四根长轴与四具三叶螺旋桨连接,其中高压蒸汽轮机驱动外侧螺旋桨,低压蒸汽轮机驱动内侧螺旋桨,外侧的三叶螺旋桨直径3米,内侧的三叶螺旋桨直径3.4米。帕森斯蒸汽轮机由多达31座亚罗公司生产的三胀式水管燃煤蒸汽锅炉提供动力,这些锅炉分布在四个锅炉舱中,其中1号锅炉舱内有7座锅炉,2、3、4号锅炉舱内各有8座锅炉。三胀式水管燃煤蒸汽炉的蒸汽压力约17.6千克/立方厘米,锅炉以威尔士褐煤为燃料,在高速航行时会往炉膛内喷洒重油进行混合燃烧以提高燃烧效率。正是由于锅炉数量的增加,“无敌”级的舰体长度比“无畏”号长出了12米。新型的蒸汽轮机设计功率达到41000马力,在海试中最高输出功率更是达到了46000马力,同样采用蒸汽轮机的“无畏”号由于锅炉数量少其输出功率只有23000马力。强大的动力使“无敌”级达到了破纪录的25节的高航速,海试时航速更是达到26.64节,这是大型战舰第一次达到如此高的航速。“无敌”级能够装载3045吨煤和750吨重油,在10节的经济航速下其续航能力达到3090海里。“无敌”级上的高功率动力系统的燃料消耗量非常惊人,在全速航行时,一天能够消耗500吨煤和125吨重油!

为了给数量众多的锅炉排烟,“无敌”级上共安装了3根高大的烟囱,这也成为该级战舰最显著的辨识特征。“无敌”级的1号烟囱位于前主桅后方,2号烟囱位于1号烟囱之后,3号烟囱位于后主桅之前。战舰的1号烟囱与1号锅炉舱相连,2号烟囱与2、3号锅炉舱相连,3号烟囱与4号锅炉舱相连。在服役之后,“无敌”级的1号烟囱出现了排烟影响舰桥观测的问题,于是烟囱被加高。从“无敌”级的“P”炮塔顶部向前望去,可以看到1号和2号烟囱还有前面高大的三角前主桅

1906年4月2日,“无敌”级的“无敌”号战列巡洋舰在阿姆斯特朗公司开工建造,该级的“不屈”号和“不挠”号分别在约翰·布朗公司和费尔菲尔德造船工程公司建造。所有的“无敌”级都在1907至1909年建成服役。服役之后,3艘“无敌”级都加入了第1巡洋舰分舰队服役,由于当时战列巡洋舰这个舰种还没有诞生,因此“无敌”级还被作为装甲巡洋舰。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屈”号和“不挠”号属于地中海舰队的第2战列巡洋舰分舰队,它们参加了开战后对德国地中海分舰队的监视和追击,之后炮击了土耳其军队位于达达尼尔海峡的阵地。“无敌”号在开战之后留在本土,其很快便参加了英德海军间的第一次较量——赫尔戈兰湾海战。1914年12月7日,“无敌”号和“不屈”号千里迢迢赶到南美洲福克兰群岛的斯坦利港,2艘战舰参加了第二天爆发的福克兰群岛海战并以压倒性的优势消灭了德国远东分舰队。1915年1月24日,“不挠”号参加了多格尔沙洲之战。

1916年5月31日,在著名的日德兰海战中,所有“无敌”级全部归入第3战列巡洋舰分舰队中,分舰队指挥官是海军少将胡德。在海战中,“无敌”级与其他英国战列巡洋舰一直冲在最前方,它们与德国舰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战斗中,“无敌”号被击中并引发了弹药舱大爆炸,最终沉没,随舰同沉的还有1026人,其中就包括胡德少将。

日德兰海战之后,由于德国公海舰队出动的频率大大降低,“不屈”号和“不挠”号大部分时间都执行巡逻的任务。吸取了“无敌”号在日德兰海战中因为弹药舱爆炸而被击沉的教训,“不屈”号和“不挠”号弹药舱的装甲防御得到了加强,2艘战舰的“P”“Q”主炮塔上还架设了便于飞机起飞的简易跑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国力下降,英国开始裁减海军力量,剩下的2艘“无敌”级退役封存。在这个时期,智利曾经有购买“不屈”号和“不挠”号的意向,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反对,这笔交易最终没有达成。随着之后《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署,“不屈”号和“不挠”号最终被出售拆解。日德兰海战中的“不屈”号和“不挠”号

与“无畏”号一样,“无敌”级也是一种跨时代的海战兵器,其第一次将战舰的强大火力和高航速结合到一起,开创了战列巡洋舰这一全新的舰种。脱胎于装甲巡洋舰的“无敌”级宣告了装甲巡洋舰这一战舰种类已经过时,之后各国便不再建造装甲巡洋舰。从“无敌”级的设计性能上看,其带有典型的英国色彩,适合英国的需求。拥有航速优势的“无敌”级可以快速部署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对敌人的袭击舰队进行攻击以保卫大英帝国赖以生存的海上生命线。正是由于战列巡洋舰的存在,海军主力战列舰终于不用再纠结于为船队进行护航,海军方面可以将主要力量集中起来用于压制对手。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由于英国在战列巡洋舰数量上的优势(9:5),德国方面一直没有从本土派出水面破交舰队袭扰英国的海上航运,对英国本土的零星袭击也是采用打了就跑的战术。当时,德国唯一在本土之外进行破交作战的远东分舰队也在“无敌”号和“不屈”号两艘战列巡洋舰的重击之下灰飞烟灭。在英德之间激烈的海上博弈中,“无敌”级南征北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尽管性能优异,但由于过于追求速度,“无敌”级在设计建造中降低了装甲防护,在主力舰队决战中,战列巡洋舰这一弱点就暴露出来。在日德兰海战中,包括“无敌”号在内的3艘战列巡洋舰被击沉,惨重的损失让英国人开始加强战列巡洋舰的防护。对于“无敌”号来说,征战海疆,战死沙场既是不幸也是荣誉。尽管战争结束后,剩下的“无敌”级最终不得不面对退役拆解的命运,但是战列巡洋舰已经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作为战列巡洋舰的鼻祖,“无敌”级是英国在20世纪初海权面临严峻挑战时的产物,它们是英国海军“攻击至上”传统的最好体现。“无敌”级战列巡洋舰一览表基本技术性能“无敌”号(HMS Invincible)“无敌”号由阿姆斯特朗公司(Sir W G Armstrong Whitworth & Co Ltd)位于泰恩河畔艾尔西克的造船厂建造,该舰于1906年4月2日动工。1907年4月13日下午15时,“无敌”号的下水仪式在船厂举行,艾伦代尔子爵夫人(Lady Allendale)参加仪式并将一瓶香槟敲碎在战舰的舰艏。1907年12月28日,正在进行舾装的“无敌”号遭到了运煤船“奥登”号(Oden)的猛烈撞击,导致战舰舰体横梁和框架发生弯曲。由于严重受损,“无敌”号不得不返回船厂维修,其直到1909年3月16日才正式完工,战舰造价为176.75万英镑。1909年6月至7月,停泊在斯皮特黑德的“无敌”号战列巡洋舰“无敌”号这个舰名在英国皇家海军中有着悠久的历史,第一艘使用这个名字的战舰是1747年皇家海军在战斗中俘获的安装有74门炮的法国风帆战舰;第二艘“无敌”号是一艘安装有74门炮的三等风帆战列舰,于1765年在泰晤士河畔的德特福德建造,后来参加了美国独立战争,其最终在北诺福克遭遇风暴沉没;第三艘“无敌”号也是一艘安装有74门炮的三等风帆战列舰,于1806年在伍尔维奇建造,在参加了拿破仑战争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之后于1861年退役;第四艘“无敌”号属于“大胆”级(Audacious class)装甲中央炮郭舰,其于1867年在格拉斯哥建造,1870年服役,1914年9月17日因为意外沉没,这艘“无敌”号舰长85米,宽16米,吃水1.88米,战舰排水量6200吨,航速13.5节,装有10门230毫米主炮和4门64磅前装膛线炮,最大装甲厚度200毫米;第五艘“无敌”号便是属于“无敌”级战列巡洋舰的“无敌”号;最后一艘“无敌”号是1973年开始建造,1980年服役的“无敌”级轻型航空母舰首舰,该舰于2005年退役。

1909年3月20日,“无敌”号正式加入本土舰队的第1巡洋舰分舰队服役,其参加了之后4月和6月举行的舰队演习及6月12日在斯皮特黑德进行的海上检阅。参加检阅之后,“无敌”号从1909年8月17日至1910年的1月17日在朴次茅斯接受了维修以解决炮塔的电动旋转不畅的问题,不过结果并不让人满意。1911年3月,“无敌”号再次进入朴次茅斯解决炮塔的电动旋转方面的问题,但是仍然没有成功。

1912年底,“无敌”号加入地中海舰队。1913年3月17日,“无敌”号与C34号潜艇相撞,值得庆幸的是潜艇没有沉没也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12月,结束了在地中海舰队的服役之后,“无敌”号返回英国。1914年3月,“无敌”号进入朴次茅斯港进行改造,这次改造中,战舰炮塔的电动旋转装置被传统的液压机械替代,炮塔转动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停泊中的“无敌”号,几艘小艇从其身旁经过显出了这艘战舰的巨大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无敌”号的改造维修工作于8月4日中断。尽管提前结束改造并重新服役,不过炮塔改造工程还是拖延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按照计划,“无敌”号将是第一艘安装新型火控指挥系统的英国战列巡洋舰,不过由于改造中断只能延后。时为海军中将的戴维·贝蒂,他是日德兰海战的功臣

1914年8月19日,匆匆结束改造的“无敌”号重新服役,第2战列巡洋舰分舰队指挥官,海军少将阿奇博尔德·戈登·摩尔(Archibald Gordon Moore)在“无敌”号上升起了自己的将旗。根据命令,“无敌”号与战列巡洋舰“新西兰”号一起停泊在亨伯河,它们随时准备支援在荷兰东南岸大约14托均匀水深的海区(Broad Fourteens)进行巡逻的船只。在亨伯河停泊期间,“无敌”号上的防鱼雷网被拆除,因为当时的新型鱼雷已经具备了穿透防鱼雷网的能力,而损坏的防鱼雷网会缠住螺旋桨。除了拆掉防鱼雷网,在“无敌”号舰艉甲板上还增加了一门76毫米防空炮。全速航行中的“无敌”号,其高大前倾的舰艏劈开了破浪

1914年8月28日,根据英国皇家海军计划,将派出舰队伏击在黑尔戈兰湾内巡逻的德国舰队。按照计划,摩尔少将指挥“无敌”号和“新西兰”号2艘战列巡洋舰与4艘驱逐舰组成的K巡洋舰队将与海军中将戴维·贝蒂(David Beatty)指挥的第1战列巡洋舰分舰队及一些轻巡洋舰汇合,第1战列巡洋舰分舰队包括“狮”号、“大公主”号及“玛丽女王”号3艘战列巡洋舰。

8月28日清晨,英德双方的轻型舰艇开始交战,“无敌”号接到了前方请求支援的电报。K巡洋舰队与第1战列巡洋舰分舰队汇合后,5艘战列巡洋舰以“狮”号、“玛丽女王”号、“大公主”号、“无敌”号及“新西兰”号的顺序前进。11时35分,战列巡洋舰队转向南方并以27节的高速前往支援正在交战的轻型舰艇,高大的战舰劈开波浪、高速前进。

12时35分,由贝蒂指挥的英国战列巡洋舰队到达战场,一艘艘巨舰立即改变了战场的形势。12时37分,在贝蒂的命令下,英国战舰开始向位于左舷的德国轻巡洋舰射击。很快,德国轻巡洋舰“科隆”号(SMS Cöln)便被重创。就在此时,德国轻巡洋舰“阿里阿德涅”号(SMS Ariadne)进入战场,英国战列巡洋舰开始对其进行集中攻击。为了追赶对手,英国战列舰纷纷提高航速,而速度最慢的“无敌”号逐渐被甩在了队列的末尾,它与敌人交战的机会也因此最少。

下午14时10分,由于担心遭遇可能出现的德国战列舰,贝蒂命令英国舰队向北返航。这时,“无敌”号向漂浮在海面上的德国轻巡洋舰“科隆”号发射了18枚炮弹,但是都没有命中目标。至此,赫尔戈兰湾海战(Battle of Heligoland Bight)结束,德国有3艘轻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被击沉,其中2艘轻巡洋舰便是英国战列巡洋舰的战果。德皇海军轻巡洋舰“阿里阿德涅”号(SMS Ariadne)德皇海军轻巡洋舰“科隆”号(SMS Cöln)

1914年11月1日,海军少将克里斯托弗·克拉多克(Christopher Cradock)指挥的巡洋舰分队在智利以南海域与德国海军中将玛克西米利安·冯·斯佩(Maximilian von Spee)率领的德国远东分舰队相遇。克拉多克在不了解敌我实力对比的情况下便率领4艘巡洋舰贸然发起进攻。在德国舰队的猛烈打击下,克拉多克的旗舰“好望角”号和“蒙默斯”号被击沉,他本人和1600名海军官兵丧生。与英国的惨重损失相比,德国舰队仅有2艘巡洋舰受轻伤,无人阵亡,这场战斗便是著名的科罗内尔角海战。皇家海军少将弗雷德里克·多夫顿·斯特迪

科罗内尔角海战失败后,英国在大西洋西南部的形势非常严峻,在这一海域仅存的老式战列舰“卡诺珀斯”号和巡洋舰“奥特朗托”号、“格拉斯哥”号只能退守福克兰群岛的斯坦利港。皇家海军少将克里斯托弗·克拉多克德国海军名将玛克西米利安·冯·斯佩伯爵,他在福克兰之战中阵亡

11月3日,科罗内尔角海战失败的噩耗传到英国,这对于皇家海军来说是巨大的耻辱。11月4日,在第一海军大臣费舍尔的计划下,海军部决定派遣“无敌”号和“不屈”号2艘战列巡洋舰前往福克兰群岛进行支援,舰队指挥官是海军少将弗雷德里克·多夫顿·斯特迪(Frederick Doveton Sturdee)。经过维修和物资补充,“无敌”号和“不屈”号于11月11日出港。

凭借着自身的高航速,“无敌”号和“不屈”号在11月26日便抵达巴西的阿布罗柳斯礁,它们在这里与由海军少将阿基保尔·皮尔·斯托达特(Archibald Peile Stoddart)指挥的第5巡洋舰分舰队的5艘巡洋舰汇合。经过加煤作业后,舰队于28日启程前往福克兰群岛。

1914年12月7日早晨,当“无敌”号高大的舰桥和桅杆出现在海平面上时,斯坦利港内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抵达斯坦利港之后,“无敌”号和“不屈”号停泊在港外加煤,同时对战舰进行检修。12月8日上午7时30分,位于福克兰岛东部灯塔上的瞭望哨发现了海面上的烟雾,在瞭望哨的引导下,停泊在斯坦利港外作为固定炮塔使用的战列舰“卡诺珀斯”号在11000米的距离上向目标开炮,其发射的305毫米炮弹在距离德国轻巡洋舰“格奈森诺”号不足900米的海面上爆炸。遭到重炮袭击并发现斯坦利港内有众多高大三角桅杆的“格奈森诺”号将情况报告斯佩,斯佩立即命令德国舰队转向。

上午10时,完成出航准备的英国战舰纷纷起锚。作为旗舰的“无敌”号桅杆上此时挂起了“全体追击”的信号旗,2艘高速前进的战列巡洋舰速度达到了24节。由于德国舰队的速度较慢,英国舰队的航速降至20节。面对己方其他战舰速度过慢的问题,斯特迪决定带领战列巡洋舰先行投入战斗。12时20分,英国战列巡洋舰的航速达到22节,30分钟后航速更是提高到25节。12时55分,“不屈”号首先向16000米外的德国轻巡洋舰“莱比锡”号(SMS Leipzig)开火。1分钟后,“无敌”号也向“莱比锡”号开火,305毫米炮弹在“莱比锡”号四周激起高大的水柱。

面对英国战列巡洋舰的炮击,斯佩决定将舰队分为两支,装甲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与英国舰队交战拖住对手,而轻巡洋舰“纽伦堡”号、“莱比锡”号及“德累斯顿”号则向南转向撤退。面对分开的德国舰队,斯特迪命令2艘装甲巡洋舰和1艘轻巡洋舰追击逃跑的3艘德国轻巡洋舰,“无敌”号和“不屈”号继续与德国装甲巡洋舰交战。福克兰群岛海战中高速追击德舰的“无敌”号,滚滚浓烟几乎遮盖了舰艉

在英国战列巡洋舰与德国装甲巡洋舰的交战中,战列巡洋舰上的305毫米主炮具有火力上的绝对优势,但是在进入对方主炮的有效距离后“无敌”号却遭到了集中攻击。13时44分,“无敌”号侧舷的主装甲带被一枚210毫米炮弹击中,不过并没有被击穿。为了减少被击中的概率,斯特迪命令舰队拉开与对方的距离,双方距离达到15000米后暂时停止了射击。14时50分,当双方的距离再次进入15000米内之后,“无敌”号和“不屈”号再次开火,不断有炮弹击中2艘德国装甲巡洋舰。16时之后,“沙恩霍斯特”号因为多次被命中而被大火和烟雾笼罩。16时17分,“沙恩霍斯特”号沉没,斯佩中将及全体官兵与舰同沉。德皇海军“莱比锡”号轻巡洋舰,其四根排列在一起的烟囱是当时战舰的标准“沙恩霍斯特”号沉没之后,英国战列巡洋舰开始集中攻击“格奈森瑙”号。在绝境之下,“格奈森瑙”号坚决反击,其发射的炮弹多次击中“无敌”号,但是没有造成损伤。17时45分,“格奈森瑙”号沉没。就在2艘德国装甲巡洋舰被击沉时,另外2艘德国轻巡洋舰也被负责追击的英国巡洋舰击沉。

在整场战斗中,“无敌”号一共发射了513枚305毫米炮弹,其被12枚210毫米炮弹、6枚150毫米炮弹及一些小口径炮弹击中。2枚击中侧舷水线之下的210毫米炮弹致使煤舱漏水,舰体出现了15°倾斜。在人员损失方面,“无敌”号上只有1人轻伤。

结束战斗的“无敌”号返回斯坦利港接受了临时维修之后前往直布罗陀,在直布罗陀的船坞中,战舰又得到了进一步的维修。这次维修持续了一个月,在此期间“无敌”号第一根烟囱加高了4.6米,目的是减少烟囱喷出的黑烟对舰桥观测的影响。

1915年2月15日,“无敌”号返回斯卡帕湾并回到大舰队序列中。21日,皇家海军将手中的战列巡洋舰编为3个战列巡洋舰分舰队,其中的第3战列巡洋舰分舰队包括了全部3艘“无敌”级战列巡洋舰,之后“无敌”号前往地中海执行任务。4月25日至5月12日,“无敌”号接受改造,包括更换炮膛磨损严重的305毫米炮管,减少102毫米火炮的数量并且加强了防御。5月27日,海军少将霍勒斯·胡德(Horace Hood)成为第3战列巡洋舰分舰队的指挥官,其将旗在“无敌”号上升起。

皇家海军计划在1916年4月24至25日派遣第1和第3战列巡洋舰分舰队对德国炮击雅茅斯和洛斯托夫特的舰队进行截击,但是由于天气原因没有出击。4月25日午夜11时07分,“无敌”号在返回英国时与一艘巡逻艇相撞。巡逻艇的部分舰艏撞入“无敌”号的舰体造成了舰体进水,致使“无敌”号的航速下降至12节,不过凭借着自身的动力,战舰还是进入罗塞斯港,对“无敌”号的维修一直持续到1916年5月22日。皇家海军少将霍勒斯·胡德,他将在日德兰海战中名垂千古,本书将要介绍的著名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就是以其家族命名的

1916年5月末,第3战列巡洋舰分舰队被划入大舰队。5月30日,英国方面截获了德国公海舰队的无线电通讯,得知公海舰队将倾巢出动。大舰队立即接到命令,准备南下截击德国舰队。作为大舰队的一部分,“无敌”号随第3战列巡洋舰分舰队作战,舰队于30日晚22时离开罗塞斯港向东南方向前进。

1916年5月31日下午14时30分,“无敌”号收到轻巡洋舰“加拉提亚”号发来的无线电,称发现了2艘德国巡洋舰。为了防止对方逃跑,胡德少将于15时11分命令战舰的航速提高至22节以从东南方向切断对方的退路。20分钟后,胡德收到了海军中将贝蒂发来的信息,称发现了德国的5艘战列巡洋舰。之后胡德又收到了战斗在东南方向打响的报告。16时06分,胡德命令“无敌”号以全速向东南方向航行以支援贝蒂。到16时56分,胡德没有发现友舰,他询问贝蒂所在的位置、航速,但是一直没有收到回音。

17时40分,航行中的舰队听到不远处的炮声,胡德立即命令随行的轻巡洋舰“切斯特”号(HMS Chester)前往侦察。“切斯特”号很快与德国第2侦察分舰队的4艘巡洋舰遭遇,其将敌情通知胡德,而胡德立即指挥舰队转向以支援“切斯特”号。17时53分,“无敌”号向7300米之外的德国轻巡洋舰“威斯巴登”号(SMS Wiesbaden)开火,另外2艘同级舰在2分钟之后跟了上来。

面对英国战列巡洋舰的炮击,德国战舰发射鱼雷之后向南转向想要寻找烟雾的庇护。就在德国战舰转向之后,“无敌”号发射的炮弹击中了“威斯巴登”号的机舱并击毁了发动机,此外其发射的炮弹还对轻巡洋舰“皮劳”号(SMS Pillau)造成了一次命中。德皇海军“威斯巴登”号轻巡洋舰,这艘战舰在日德兰海战中遭到了英国舰队毁灭性的打击

为了掩护友舰,德国轻巡洋舰“雷根斯堡”(SMS Regensburg)与来自第2和第9雷击大队的31艘驱逐舰向英国舰队发起了鱼雷攻击。为英国战列巡洋舰提供护航的5艘驱逐舰在轻巡洋舰“坎特伯雷”号(HMS Canterbury)的率领下前去拦截德国驱逐舰。为了躲避德国驱逐舰发射的12枚鱼雷,“无敌”号向北规避,而跟在他身后的“不屈”号和“不挠”号向南规避。在成功躲避鱼雷之后,“无敌”号继续转向向北,就在此时其船舵被卡住,战舰不得不停下来解决这个问题。当船舵的问题被解决后,“无敌”号迅速调整航向向西追赶舰队。

18时21分,贝蒂指挥的战列巡洋舰与大舰队主力汇合,胡德则转向向南引领贝蒂的战列巡洋舰。双方正在靠近的主力舰队开始交火,这次依然是速度较快的战列巡洋舰们。就在希佩尔指挥的德国战列巡洋舰与贝蒂指挥的英国战列巡洋舰相互对射之时,由胡德指挥的英国第3战列巡洋舰分舰队向希佩尔的舰队发起突然袭击,几乎将“吕佐夫”号(SMS Lützow)打残。18时30分,反应过来的德国人立即调转炮口进行反击,战列巡洋舰“吕佐夫”号和“德弗林格尔”号(SMS Derfflinger)向距离他们最近的“无敌”号进行了3轮齐射。德军第3轮齐射中发射的一枚305毫米炮弹击穿了“无敌”号的“Q”炮塔,爆炸的炮弹引燃了“Q”炮塔下面弹药舱中的弹药,在一系列巨大的爆炸中,“无敌”号断成两截沉入海底。“无敌”号的沉没共造成1026人遇难,其中就包括胡德少将。驱逐舰“獾”号(HMS Badger)驶来并救起了幸存的6名船员,他们分别是:海军中校休伯特·E·丹罗伊特(Hubert E.Dannreuther)、海军上尉塞西尔·S·桑福德(Cecil. S. Sandford)、上士汤普森(P. T. I. Thompson)、信号旗士官沃尔特·麦克莱恩·普拉特(Walter Maclean Pratt)、二等兵厄内斯特·乔治·丹德里奇(Ernest George Dandridge)、炮手布莱恩·贾森(Bryan Gasson)。日德兰海战中被击中的“无敌”号,照片是从一艘驱逐舰上拍摄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19年,皇家海军在曾经的战场发现了“无敌”号的残骸,其沉没位置在57°02′40″N, 06°07′15″E,舰体位于距离海平面55米的砂质海底处。为了纪念这艘英勇战沉的巨舰,加拿大落基山脉中的一座山峰在1917年被命名为无敌峰(Mount Invincible)。根据《1986年海军遗址保护法》(Protection of Military Remains Act 1986)规定,“无敌”号的残骸作为海底沉船遗址被英国保护起来。在日德兰海战中,断成两截下沉的“无敌”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