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悦读《传习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2 02:35:33

点击下载

作者:李冬梅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知行合一:悦读《传习录》

知行合一:悦读《传习录》试读:

“中华经典悦读丛书”序

这是一套献给社会公众、海外读者,也是献给青少年朋友的关于中国古代哲学经典的丛书。

博大久远的中国,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过往的5000余年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缤纷灿烂的中华文明;饱经沧桑的中国,遍受误解的中华文明,在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创造了影响世界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与此同时,中国的经验、中国的道路、中国的制度,也备受关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有前行力量的来源,离不开对自身文明传统的再发现和再认识。支撑中国道路选择的、影响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决定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怀、平凡生活的,是中国古典知识系统中的思想和理念,而承载和表达中国古代思想理念的,是我们必须尊敬和了解的中国古代哲学经典。

所谓经典,是先哲创造的,给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和生活方向的思想智慧、时代精神的精华,它系统演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样态、制度安排、价值选择、日常规范、生活程序、情感气质、文化创造。对于当下的人群而言,则呈现为“当代记述较多而常要翻阅”(章太炎语)的一些古代思想和文化著作。

所谓经典,它承载着先哲清澈的智慧、广博的经验,并经历了历史的洗炼和时间的考验,对当下和未来有广泛的阐释理解和指导意义,同时也为人类文明多样性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提供典范。

中国哲学经典,是影响中华文明进程的各种思想形态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天空中不灭的星辰,是中华文明弦歌不辍的主旋,也是中国先贤圣哲在颠沛造次、兴灭继绝的历史进程中的时代担当和心灵自传。

有鉴于此,我们将2014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进行了扩充,仍然以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为基点,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历程为纵向线索,以中国古代哲学经典的作者行谊、主要关切、主体内容、历史贡献、文化影响、当代价值等为横向线索,将《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中对中国文化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每部经典的概括性介绍扩展为更为详细具体和充分的著作,以便读者能够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需要说明的的是,我们选取的这些著作远不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的全部,也不一定达到中国古代哲学经典的代表性,只是猜想这些作品能够以点带面,以作品和作者为中心,折射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文化精神的整体风貌。尤其是《颜氏家训》,虽不一定达到“哲学经典”的严格要求,但我们还是从中国家庭观念、血缘亲情这个角度,介绍这部影响中国家庭生活哲学的作品。

在全球化的时代,当我们被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感官文化、同质化平面化的生活裹挟时,东方中国先哲对于世道人心的关切,对于人间温情的呼唤,对于平治天下的预设,对于民胞物与的愿景,或许是解救现代社会和人生种种问题和焦虑的精神资粮和“支援意识”。同时,现今又是各种信息大量充斥、知识碎片化、阅读碎片化的时代,快节奏高效率已成为生活的常态,人们疲惫的心灵渴望得到先贤智慧的浸润而又力不从心,甚至浮躁的心灵瞥见那些充满智慧但却生涩的文字即会望而生畏。繁忙的生活、紧张的节奏、沉重的压力、快餐式的知识浏览,已经使人们的心灵与经典的距离渐行渐远。

以此之故,我们结合现代人的实际,试图倡导一种经典的“悦读”方式。所谓“悦读”,旨在通过轻松的阅读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亲近经典,在润物无声的快乐享受中了解经典的内容,进而领会和体验经典的博大智慧。所以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力求避免过于学术化的艰涩表述,尽量通过通俗易懂浅显活泼的语言和表述方式轻松传达经典的思想和精神,真正做到读中有“悦”,因“悦”而读。

古老的中华文化在历尽沧桑之后又迎来复兴的春天,在价值与文化多元并存的今天,古老的中华文化也再次为世界所瞩目,当我们希冀中华文明继续贡献于人类社会,并寻求与全球文化平等对话和交流交融时,中国《周易》“变”的思维、《论语》的“仁者爱人”、《老子》的“道法自然”、《孙子兵法》的“知己知彼”、《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如此等等,足可以让我们抖擞文化自觉和自信,足可以让我们成为人类文明的传灯者,足可以让中国哲学经典的烛光回向这个繁华与迷乱的世界。王月清 暴庆刚

一 阳明其人其学

清代著名学者马士琼评价阳明说:王阳明

明兴三百年,名公钜卿间代迭出,或以文德显,或以武功著,名勒旗常,固不乏人,然而经纬殊途,事功异用,俯仰上下,每多偏而不全之感。求其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气,所云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惟我文成夫子一人而已。

意思是说,在人才繁涌的明代,能够立德、立功、立言的,只有王阳明一人。钱穆先生在所撰《王守仁》中亦写道:

阳明以不世出之天姿,演畅此愚夫愚妇与知与能的真理,其自身之道德、功业、文章均已冠绝当代,卓立千古,而所至又汲汲以聚徒讲学为性命,若饥渴之不能一刻耐,故其学风淹被之广,渐泽之深,在宋明学者中,乃莫与伦比。

意思是说,王阳明不仅自身学养深厚、建功立业,还将其创建的“心”学思想广播大众,受到世人的景仰,在这一点上,宋明时代的任何一位学者都无法与之媲美。

可以说,就阳明对中国思想史发展的贡献以及在大明王朝所立卓越战功而言,这些对阳明的评价并非溢美之词。且不说阳明生前,广大门人、弟子以及爱慕之士对“心”学思想的大肆追捧,就说阳明去世之后很多年乃至今天,无数人依然对阳明思想迷恋不止就可说明阳明在学术思想上的造诣之深。且不说阳明巡抚南赣、擒获叛藩、起征思田的屡建奇功,就谈阳明被中国思想史称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千古完人,就可一窥阳明的人格魅力在世人眼中的厚重。

(一)王阳明的人生经历

无论是时人的有意渲染,还是后人的以讹传讹,名人都注定有其独特之处,王阳明也不例外。从一出生即带有的神秘色彩,到一生坎坷的仕途之旅,似乎都在诉说着伟人阳明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1.踏祥云而来

在历史的记载中,帝王将相或名人出生总是显得很神奇,似乎大自然真的具有给出预兆的超能力。例如,南朝宋武帝刘裕出生的那天夜里,奇异的光照得满屋子亮堂堂的,甘露也纷纷扬扬地降落到墓树之上。唐太宗李世民出生的那天,有两条龙在院落的门外嬉戏,三天后才离去。据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时红光满屋,把全村的人都惊动了。至于这些传说,是到底确有其事,还是名人们成名之后后人演绎的结果,我们无从知晓,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些传说都透露着人们对名人的敬仰与敬畏之情。浙江省余姚市王阳明故居

作为一代大儒,特别是明代的重要人物,阳明的出生自然也不会平淡无奇。阳明祖母姓岑,母亲姓郑。据《年谱》记载,阳明的母亲郑太夫人怀孕14个月才生下阳明。阳明出生这一天,岑氏正在房间休息。迷迷糊糊中,岑氏梦见香烟缭绕,一位身穿金甲、怀抱婴儿的仙人驾云而来。仙人慢慢地落在房间里,大喊“贵人已来”,将婴儿放入岑氏的怀中,并瞬间消失。岑氏梦中惊醒,感到非常奇怪,恰巧这时听到了阳明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岑氏喜不自禁,趿拉着鞋子就向儿媳妇的房间跑去。后来,岑氏把这个奇怪的梦告诉了阳明的祖父竹轩公王天叙,竹轩公也觉得很是奇特,便说:“既然乘云而来,就叫王云吧。”阳明出生时的情景,很快在乡里乡亲之间传开了,大家都以之为奇,阳明出生的小楼因此还被称为“瑞云楼”。关于阳明出生时的奇特情形,《明史·王守仁传》亦有相关记载。

阳明的出生与常人不同,他的成长之途也没有一帆风顺。一般的孩子一两岁的时候就已经呀呀学语、蹒跚学步,但是阳明到了五岁的时候,还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这让王家的人着急得不得了。有一天,阳明正在和小朋友们一起开心地嬉戏玩闹,一个僧人路过,把阳明上下仔细地打量了一番,摇摇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道破”就是说破、说穿、说的太明白的意思,指的是阳明的名“云”字,“云”即说话。僧人的这番话一语惊醒梦中人,祖父竹轩公赶紧给孙子改名“守仁”。于是,阳明乃开口说话。

2.幼年显聪慧

从明朝以来,王家世代都是读书人。耳濡目染之间,阳明从小禀赋突出。一天,阳明的父亲王华正在用功读书,阳明突然大声朗读起祖父读过的书,这让阳明的家人惊愕不已,便问:“你是从哪儿学来的啊?”阳明回答:“父亲念书时听见了,便记在心里。”诗书世家的深远渊源亦很好地熏陶了阳明。阳明小的时候就在诗文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才气。有一次,小阳明和母亲去附近的寺庙烧香。寺庙的和尚见阳明聪明伶俐,想趁机考考他,就出了一个上联:“轰字三个车,余斗子成斜。车车车,远上寒山石径斜。”阳明对道:“品字三个口,水酉字成酒,口口口,和尚只贪一杯酒。”和尚听了有点生气,又出:“古有李宋仁,今有王守仁,手中一本《太公法》,不知是兵家?是法家?是道家?”阳明毫不示弱:“古有卜,今有赵。手中一本《金刚经》,不知是胎生?是化生?是卵生?”和尚一听,指着阳明头上的三根小辫子说:“三叉如鼓架。”阳明调皮地指着和尚的光头说:“一秃如锣槌。”和尚又说:“三尊佛像,坐象坐虎坐莲花。”阳明对道:“一个秃驴,偷鱼偷肉偷女人。”和尚被气得大怒,追着阳明就打。《年谱》的一则记载也显示了阳明儿时的诗词修养。11岁时,阳明随祖父竹轩公到镇江的金山寺游玩。在金山寺,竹轩公与同游之人饮酒共叙,兴致高处,便想作诗助兴,可惜一时未能吟出佳句。这时一旁的小阳明却脱口而出: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淮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阳明的表现让大人们甚是吃惊。为了考验他的真实才学,大家以《蔽月山房》为题,让阳明再赋一首,阳明立刻吟道: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小阳明的才思敏捷确实让人惊叹。

阳明小时候即产生的诗词兴趣在他长大之后依然未变。两次科举考试落第后,阳明还曾经在老家余姚结诗社于龙泉山寺。这段时间是阳明文学创作的高峰。他以诗言志,抒发落第的苦闷心情,如《次韵毕方伯写怀之作》一诗中言:

矮屋低头真局促,且从峰顶一高吟。浙江省余姚市王阳明故居龙泉铭《雨游龙山》一诗中言:

乡里正须吾辈在,湖山不负此公来。

言辞之间郁闷、失落之情非常明显。由于创作的诗作很多,阳明留下的佳句亦不少,例如:

三月开花两度来,寺僧倦客门未开。山灵似嫌俗士驾,溪风拦路吹人回。君不见富贵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酲须五斗?未妨适意山水间,浮名于我亦何有!

阳明非常喜欢龙泉山寺这个地方,后来还曾赋诗《忆龙泉山》回忆在龙泉山寺的惬意情绪:

我爱龙泉寺,山僧颇疏野。尽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一夕别山>云,三年走车马。愧杀岩下泉,朝夕自清泻。

阳明供职于京师时,正值文坛盛行“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风,这使得阳明倾心于诗文的习惯更加蓬勃发展。这一时期,阳明结交的李梦阳、何景明等人均为诗词界著名人士。阳明的诗词亦得到时人的高度认可,被以文士看待。例如,阳明被谪龙场,友人即作“一凤鸣初日,悠悠别上林;流离文士命,慷慨逐臣心。但得精神继,何忧瘴疠侵;风花长满月,应不废哦吟”一诗加以勉励,希望阳明即使是身处恶劣环境也不要荒废了诗文。

小时候的阳明兴趣广泛,性情顽皮。除了读书以及喜欢辞章之学外,还非常关注武事。湛若水说阳明“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王畿说其“英毅凌迈,超侠不羁”,都表明了少年阳明嗜好骑射习武的个性。阳明15岁的时候已能骑射,还“制大小旗”,自己“居中调度,左旋右旋,略如战阵之势”。据说他曾经出游居庸关,寻找到少数民族游牧部落的儿童对战,长驱直入,无人能胜,玩耍了一个多月才回去。下棋也是阳明的重要爱好之一。因为热爱下棋,经常耽误功课,父亲总是批评他,但也总是没有效果。有一次,父亲非常生气,就把他的棋子全部扔到了河里。阳明顿时感悟,即书诗明志: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父一旦丢。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起休。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他以诸葛亮自喻,从此发奋图强,学业大进。

阳明的聪慧还体现在使继母改变了对他的态度这件事情上。据说阳明十几岁的时候丧母,继母待他很不好。于是,他就买通巫婆捉弄继母,使得继母善待于他。该故事记载于冯梦龙的《智囊全集》。大概的意思是说,母亲去世以后,父亲续娶。但由于父亲在京城做官,不怎么在家,对阳明在家里的情形并不是很清楚。阳明不得已,于是就利用继母信奉佛教的特点,半夜起床将原本摆在佛堂中的茶盘放在佛堂的门口。第二天早晨,继母见到这一现象觉得很奇怪。以后,阳明就每天半夜起床将茶盘放在佛堂门口。继母见天天如此,就不由得心中发毛起来,但她对阳明的态度并没有发生改变。于是阳明再出一着。一天,阳明到郊外寻找到一个捕鸟的人,买下他手中一只非常罕见的怪鸟,并把这只鸟放在继母的床上。继母整理床铺的时候,突然看见怪鸟在房中出现,害怕有鬼魅,于是找来巫婆占卜。但是阳明已经提前买通了这个巫婆,并且让巫婆告诉继母,之所以会有怪鸟的出现,是因为阳明生母见自己儿子受虐待很生气,就向天帝告状。天帝于是派阴兵下凡拘捕你的魂魄,被子里的怪鸟,就是阴兵的化身。阳明继母被吓得脸色发青,跪在地上瑟瑟发抖,不停求饶。阳明见继母被吓成那个样子,忽然心软了下来,也跪在地上向天帝求情。从这件事情以后,阳明的继母彻底转变了对阳明的态度,甚至将他视如己出。

3.科举入仕途

阳明的仕途坎坷,其考取功名的过程已初现端倪。对于出身耕读世家的阳明而言,要出人头地,所赖重要途径就是科举考试。中国的科举制度起源于西周的选士任官,西周的选士是我国考试制度的萌芽。不过,当时的选士主要是士以下的人才,大夫以上的官职仍为世袭。秦朝统一之后,进一步将法家思想固化,奉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强调“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即国家治理要通过法制,选拔人才亦不必因才,只要能遵守国家法制即可。后来商鞅倡导在官吏选拔方面按照军功仕进和荐举仕进的办法,这就加速了秦朝的灭亡。汉武帝推崇“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治国思想,察举制应运而生。所谓察举,即察访、举荐,中央和国家地方官员根据皇帝诏令察访基层官吏和百姓,向朝廷举荐人才,朝廷再根据需要予以录用、授予官职。东汉晚年,举荐制度遭遇危机,弄虚作假、奔竞请托现象严重,于是朝廷在地方察举孝廉之后,又增加考试的环节,但效果并不理想。到了魏晋时期,虽然察举制与建制之初已有很多变化,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朝堂上各家相互包庇、一荣俱荣的积弊已经形成。直到隋朝,这一现象才因科举取士制度的产生而有所缓解。公元605年,隋炀帝开始实行进士科制度,以试策为朝廷选拔人才,这标志着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正式形成。这一制度经过宋、元两朝的发展,到明朝时候已经颇为完善和成熟,并且成为读书人改变生活、改变命运、光耀门楣的主要途径。当时的科举制度大致是这样一个过程:读书人先要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人称为“举人”。乡试之后的第二年春天举行会试,考中的人称为“贡士”。最后的考试为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考,只有“贡士”能够参加,考中的人分为一甲三名,称为进士及第,又称状元、榜眼、探花;接着是二甲,称为赐进士出身,其中第一名称为“传胪”;最后是三甲,称为赐同进士出身。阳明踏入仕途正是通过这样的科举之路进行的。

弘治三年(1490),阳明的父亲让弟弟王冕、王阶、王宫和妹夫给阳明讲课,分析经书,探讨义理,准备科举考试。奋发图强的阳明非常努力,白天上课,晚上其他人都已经入睡,他还在刻苦攻读先儒的著作。弘治五年(1492), 21岁的阳明依照惯例参加了浙江当地的乡试,并顺利取得举人身份。但是弘治六年和弘治九年,阳明却两次参加科举考试均名落孙山。尽管两次受挫,但并未打消阳明从小即已立下的为国建功的伟大志向,他给自己打气说:

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意思是说,大家都认为没有考中进士、没有取得功名是一件耻辱的事情,但我认为,因为没有考中而丧失信心、一蹶不振,那才是耻辱的事情呢。正是在这样的信念之下,弘治十二年(1499), 28岁的阳明终于中第,而且会试和殿试都一举过关,被赐为二甲进士出身第七人,观政工部。工部是中国古代中央官署的六部之一,负责掌管工程营造事宜。用现在的话来说,阳明就是到工部观摩学习的实习生。第二年,阳明被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这是一个正六品的官职,对于阳明来说,算是小小地高升一级。弘治十五年(1502),阳明因病回余姚老家,修身养性,疗养身体。这段时间是阳明进入仕途之后难得的悠闲时光。弘治十七年(1504),阳明被派往山东负责乡试,回京后又改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

4.为国倾终生

明穆宗在铁券文中称赞阳明曰:

两间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明史》评价阳明言:

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据记载,明朝以军功得以封爵的只有三人,即王骥、王越和王阳明,而死后被追赠为侯的则只有阳明一人。这些都说明了阳明的军功卓越。

弘治十八年(1505),明孝宗去世,15岁的武宗继位,朝廷政权落入宦官刘瑾之手。刘瑾恃宠而骄,专权害政,实行残酷的特务统治,专门残害忠良。朝中老臣刘健、谢迁等人联合言官交章论奏,请求诛杀刘瑾,结果反被刘瑾诬陷为奸党。刚正不阿的大臣戴铣、薄彦徽等上书皇帝,揭发刘瑾忤旨罪行,也因此得罪了刘瑾。为救戴铣等人,阳明毅然上疏,仗义执言以启武宗良知,结果在朝廷上被杖责并入狱。后虽保得一命,却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阳明赴贵州的途中,刘瑾派人谋害。途经钱塘,阳明伪装投江而死才得以逃脱追杀,并于正德三年(1508)到达龙场驿站。贵州修文龙岗书院,王阳明被贬贵州时在此讲学。

正德五年(1510)初,阳明谪戍期满,任江西庐陵县知县。期间,阳明全面贯彻其德治思想,为政不事威刑,注重开导人心为本。不仅注重社会教育,而且制定一系列政策禁止横征暴敛、禁绝神会活动,立保甲维护社会治安等,短短七个月时间,就将庐陵治理得井井有条。同年八月,刘瑾被诛杀,阳明随即被召入京,担任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正德七年(1512),阳明被任命为南京太仆寺少卿,次年十月,阳明由家乡赴南京就任,分署滁州督马政。正德九年(1514),阳明升任南京鸿胪寺卿。王阳明祠

时任兵部尚书王琼对阳明的才能十分赏识。正德十一年(1516)八月,在王琼的举荐之下,阳明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当时,因为官府的残酷剥削,江西、福建、广东、湖广等地不断爆发农民起义。赣南地形险峻,起义军纷纷聚集于此。他们攻陷州县,杀官吏,掠库藏,焚官舍,规模有愈演愈烈之势。江西等地的官员采取多项措施进行治理,均没有效果。阳明到了赣南以后,首先对各地起义军的概况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并就加强官军的军力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例如,行十家牌法,肃清官军内部奸细,强化社会治安;就地选取民兵,组织地方武装,精简官军,淘汰老弱,振奋士兵精神等,大大提高了官军的战斗力。正德十二年到十三年,阳明采取以招抚为主、用兵为辅的办法,很快取得平叛南赣义军的胜利,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因为平叛有功,阳明被任命为督察院右副督御史。

正德十四年(1519)正月,阳明以祖母生病为由请求辞官回家,但没有被批准。这一年六月,阳明奉命勘察福建的叛军。途经南昌丰城,阳明得知宁王朱宸濠拥兵叛乱,立刻返回吉安,募集义兵,发出檄文,出兵征讨。朱宸濠是明太祖第十七子朱权的五世孙,明武宗的叔叔,从小即有野心,一直覷觎皇位。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借口明武宗正德帝荒淫无道,集兵号十万造反,杀巡抚孙燧、江西按察副使许逵,革正德年号,以李士实、刘养正为左、右丞相,以王纶为兵部尚书,发檄各地,指斥朝廷。阳明运用自己优良的军事才能,仅用35天即平定此次叛乱。但此次平乱并未给阳明带来福音,反而让阳明祸事连连。明武宗身边的佞幸之臣,平时与宁王交往密切,心态也非常复杂。一些佞幸之臣希望阳明在鄱阳湖将朱宸濠释放,让已经南巡的武宗亲自“擒获”朱宸濠,以满足武宗的虚荣心。阳明拒绝,并将朱宸濠交于当时正在杭州、尚且正直的太监张永,自己则称病住在西湖净慈寺。因拒绝释放朱宸濠,阳明被诬与其通谋,身陷馋嫉,处境艰难。终武宗一朝,阳明平叛之功也未能得到朝廷的封赏。浙江省余姚市王阳明故居新建伯坊

正德十六年(1521),武宗驾崩,世宗即位,阳明因功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并被召入京。但是,朝中的一些人,借口“武宗国丧,资费浩繁,不宜行宴赏之事”,阻止世宗召唤阳明进京。这时,阳明已经到达钱塘,接到不能进京的旨意后,便顺道归越省亲。十月,阳明被封为新建伯,但由于辅臣的阻挠,只是空有名号,不仅连代表封爵的铁券没有发放,甚至是每年的俸禄也没有兑现。嘉靖元年(1522)二月,因父亲去世,阳明回老家服丧。嘉靖六年(1527),朝廷命阳明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征讨广西思田之乱。此时阳明正处病中,身体孱弱,但因上疏辞免未能被批准,只能带病出征。嘉靖七年(1528),阳明告老归乡。同年十一月,阳明在返乡途中病逝,时年57岁。浙江省绍兴市王阳明墓全景

阳明一生劳心劳力,忠诚国事,屡建奇功,死于征途,本应受到朝廷的嘉奖,但却因奸佞的嫉恨,死后再一次遭受诽谤。其死讯传至京师以后,奸佞说其擅离职守,明世宗因此下诏阳明所封爵位不再世袭,一应恤典都不实行,甚至其学说也被禁为“伪学”。直到明穆宗即位以后,阳明才被追赠新建侯,谥号文成。明神宗万历十二年(1584),在内阁大学士申时行的奏请之下,阳明重新获得朝廷的认可,从祀于“文庙”。离世56年之后,居功至伟的阳明总算守得云开见日月,得到了明代朝廷的公论。

(二)王阳明的学术经历

就像阳明一生的经历充满了曲折、传奇色彩一样,阳明的思想精神世界、学术发展历程也是波澜壮阔、曲折多变,其中既有与不同思想的纠葛和冲突,又充满了各种思想的融汇与创新。正是对各种学术思想的不断探索和研究、“五溺三变”的思想演变历程,为阳明最终建立起“心”学大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1.辗转道儒佛

阳明从少年时代开始就有成圣之志。据记载,阳明小的时候在私塾读书。有一次,私塾的老师与学生们讨论“何为第一等事”。老师的观点是“惟读书登第耳”,即只有认真读圣贤书取得功名才是正途。在当时“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社会背景下,一般的人要想出人头地、飞黄腾达、光宗耀祖,读书、登第、当官是必经之路。因此老师给出的是一个非常现实也非常符合人们传统思想的答案。但阳明对老师的答案却不置可否:“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意思是说,恐怕取得功名不是第一等重要的事情,读书学习圣贤之人才是第一等重要的事情。一个年仅十岁左右的孩子竟然一本正经地说自己的理想是当圣人,出语不凡已足可证明阳明的异于常人。

据说,小阳明还曾经公开反驳父亲关于读书求取功名的说教。一天,阳明和小伙伴们玩打仗的游戏,他自己坐镇指挥玩得正高兴的时候,父亲王华走过来说,你不好好读书,做这些没用的干什么?阳明反问道,读书有什么用呢?王华说,当然是考状元当大官啊。阳明却摇摇头说:父亲中了状元,不代表子孙后代都要当状元。而且,“儒者患不知兵。仲尼有文章,必有武备。区区章句之儒,平日叨窃富贵,以词章粉饰太平,临事遇变,束手无策,此通儒之所羞也”。小阳明将时儒的弱点一针见血地指出,并扬言要当“通儒”,不仅有理有据,思路清晰,而且出语不凡,突显真知卓见,令人感叹。

对于儒学,阳明早年即已进入学习。明代,程朱理学是官方的统治思想,阳明首先进入的自然也是程朱理学领域的学习。阳明“始慕圣学”的标志性事件就是与广信(今江西上饶)著名儒生娄谅的谈话。娄谅,明初大儒吴与弼的高足,深受其师心学倾向的影响,反对“举子学”,倡导“身心学”。《年谱》记载,阳明18岁这一年,携家人回余姚,期间拜访了娄谅,并与娄谅进行了一番关于儒学思想的谈话。在这次谈话中,娄谅告诉阳明,“圣人必可学而至”,而学的内容即为“宋儒格物之学”。可以说,娄谅对阳明开启为圣之学的路向意义重大。一方面,娄谅所言与阳明少年之时的志向完全一致,另一方面,圣人可以通过“学”的途径实现,对终极价值目标进行了规定,遵行“宋儒格物之学”,指出了实现此终极目标的现实路径,这就为阳明从思想上和践行上从事圣人之学均找到了指路明灯。因此,阳明对娄谅所言深感为是。黄宗羲认为,正是由于娄王相会,才有了“姚江之学”。日本著名的阳明学研究专家冈田武彦也说,把一斋(即娄谅)作为中介,就能追溯阳明与象山心学之间的基本联系。《年谱》等资料的记载显示,这一时期阳明确实是沿着娄谅所指引的方向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弘治五年至十年之间,阳明本着对朱子格物穷理之学的极度尊崇之情,遍读朱熹著作,力图实现“学为圣人”的目的。后来,阳明还遵照朱熹“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的教诲,切实实践朱熹的格物之学。结果仍然是工夫花了很多,人也疲惫不堪,却依然无法明晰理学内涵。可以说,为学过程中,晦涩难懂的程朱理学一直困扰着阳明,阳明始终无法实现“心与理为一”,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阳明开始四处求索,并将目光转向佛老思想寻求解决办法。正如阳明自己所言,“吾幼时求圣学不得,亦尝笃志二氏”,“出入佛老三十年”。

阳明接触道学思想的时间也比较早。据记载,阳明从小就对道术很感兴趣,八岁时即“妄意神仙,嬉戏皆绝人”。阳明11岁时,一位相士这样对他说:“须拂领,其时入圣境,须至上丹台,其时结圣胎,须至下丹田,其时圣果圆。”阳明把这些富含道学思想的话都深深地记在了心里。有一则广为流传的阳明结婚时的逸事就很能说明这一点。弘治元年(1488), 17岁的阳明奉父亲之命到江西洪都迎娶夫人诸氏。但是,大喜之日阳明却不见了,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回家。原来,阳明遇到了铁柱宫的道人,结果“对坐忘归”。因与道人谈论养生之说,竟然忘了结婚之事,由此可见阳明对道家思想的迷恋程度。铁柱宫为道教净明道在南昌的重镇,净明道又称净明忠孝道,在坚持道教传统修持方法的同时,兼取儒家的忠孝等思想,具有道儒融合的鲜明特点。阳明之所以会因论学忘记人生大事,一方面说明此时的阳明对道教兴趣的浓厚程度,另一方面,道儒融合的净明道与阳明一贯的思想性格也是相一致的。此次求道经历,同样对阳明思想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青年时期的阳明“名山遍游历”,到处参玄访道。弘治十五年(1502),阳明在九华山游历多日,山清水秀、怡人性情的九华山景色引发了他遁世的想法:

吾其鞭风霆而骑日月,被九霞之翠袍。搏鹏翼于北溟,钓三山之巨鳌。道昆仑而息驾,听王母之云璈。呼浮丘于子晋,招勾曲之三茅。长遨游于碧落,共太虚而逍遥。

从这首《游九华山赋》中,可以非常明显地感觉到他对道家修行生活的向往。31岁时,时在官场的阳明告病返越。为调养身体,筑室阳明洞中,修习道家导引之术,据说已经达到预卜未来的境界。《年谱》记载,有一次,阳明的几个朋友来访,刚走到五云门,就有童仆前来迎接。他们感到很惊讶,便问童仆何以知道他们过来。童仆告知是阳明先生所言,并且还说,阳明先生已经知道他们来的基本路径。众人一听童仆的讲述,与他们所走过的路完全相同,非常惊叹,一致认为阳明已经得道。这些经历都充分体现了阳明对道教养生的喜爱以及与道学思想深厚的渊源。

儒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同样催生了阳明对佛学思想的关注。钱德洪指出,先师始学,求之宋儒,不得入,因学养生,而沉酣于二氏,恍若得所入焉。例如,阳明青年时期所撰写的诗文就体现着他对佛学的喜爱:

春宵卧无相,月照五溪花。掬水洗双眼,披云看九华。岩头金佛国,树杪谪仙家。仿佛闻笙鹤,青天落绛霞。

无相寺的安宁静谧、僧人的淡泊超脱,都使得阳明心向往之。

面对程朱理学的困惑、对道佛思想的喜爱以及基于自身面临的各种现实困境,阳明曾经一度产生弃世绝尘想法。例如,因被刘瑾陷害,赴谪途中的阳明就曾想到武夷山远遁不出,因为遇到了20年前铁柱宫中相识的道士并得其指点方才放弃。

阳明后曾撰文讲述自己出入佛老的这段经历:

某幼不问学,陷溺于邪僻者二十年,而始究心于老释。赖天之灵,因有所觉,始乃沿周、程之说求之,而若有得焉。

将佛道之学称为“邪僻”的同时,又说自己因继续学习周、程之学而有所获,表明了阳明回归儒学的立场。关于阳明扬儒抑佛道的坚定立场,《年谱》亦有记载:

巡按山东监察御史陆偁聘主乡试,试录皆出先生手笔。其策问议国朝礼乐之制:老佛害道,由于圣学不明;纲纪不振,由于名器太滥;用人太急,求效太速;及分封、清戎、御夷、息讼,皆有成法。录出,人占先生经世之学。

在策问中明确指出佛道思想对儒家学说的悖逆,启考生之心智。

2.悟道于龙场

被贬黜贵州龙场驿做驿丞期间,阳明的“心”学思想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可以说,阳明“龙场悟道”是其人生与思想发展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正是此次悟道,使其终于找到了成圣的人生方向。

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贵州龙场驿站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规模很小,只设立驿丞一名,马23匹,铺陈23副,且地处万山丛林之中,瘴疠蛊毒弥漫,环境险恶,少数民族杂居,人迹罕至,而且语言不通,很难生存,唯一能通话的还是从中土逃亡而来的亡命之徒。刚到贵州的时候,没有地方住,阳明及随从只能范土架木、搭建草棚居住,生活非常艰苦。初到之时的困顿,我们可以借助阳明所作《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一诗一窥究竟:

草庵不及肩,旅途体方适。开棘自成篱,土阶漫无级。迎风亦萧疏,漏雨易补缉。

后来,阳明在附近的龙岗山上发现一处洞穴,于是迁到洞中居住,并将该洞命名为“阳明小洞天”,还作诗《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以记,其中一首内容为:贵州修文阳明洞,王阳明于正德三年(1508)曾在此居住。

古洞閟荒僻,虚设疑相待。披莱历风磴,移居快幽垲。营炊就岩窦,放榻依石垒。穹窒旋薰塞,夷坎仍洒扫。卷帙漫堆列,樽壶动光彩。夷居信何陋,恬淡意方在。岂不桑梓怀,素位聊无悔。

恶劣的生存环境并没有压倒阳明。身陷窘境的阳明,以一种朴实自然的态度平静坦然面对,并且在自足自乐中过着恬淡、安然的田园生活:“投荒万里入炎州,却喜官卑得自由。”没有粮食吃,阳明等人就学着耕者的样子,开荒种地,种粮种菜,担水劈柴,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正如阳明在《采薪》诗中所言:

朝采山上荆,暮采谷中粟。深谷多凄风,霜露霑衣湿。采薪勿辞辛,昨来断薪拾。晚归阴壑底,抱瓮还自汲。薪水良独劳,不愧吾食力!《谪居绝粮请学于农将田南山永言寄怀》诗中也提到:

谪居屡在陈,从者有愠见。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夷俗多火耕,仿习亦颇便。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由于水土不服,到了龙场时间不久,跟随阳明来的人就都身染疾病。于是,阳明就亲自做饭洗衣,精心地照顾大家。为了排解大家的思乡情绪和郁闷之情,阳明还通过背背诗歌、唱唱家乡小曲、讲讲笑话等方式来愉悦大家的心情。此外,阳明还教当地的土著人垒土固基、伐木建屋,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解疑去惑,很快就被当地人视为友人、能人和神人。正是这种自立自足、安于朴素单纯的生活方式,使得阳明的心态更趋平和:得失荣辱皆能超脱,看淡一切,只因有父母在,“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贵州修文阳明洞石刻

龙场的生活,对于阳明而言,毕竟是一种忠而见弃、欲归不得的境遇。于是,他给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并发誓说:“吾今惟俟死而已,他复何计?”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阳明日夜端居默坐,澄心精虑,思索人生的意义。终于在一个夜晚,阳明的终极思索有了突破:

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经臆说》。

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正是这一悟道,使得阳明摆脱了多年苦苦追寻圣人之旨而不得的窘境,终于明白圣人处世,在于自足其性,而不在于向外求理,所谓的圣人之道,只要向内求索、回归本性即可。贵州修文阳明洞龙岗书院内“知行合一”石刻

正所谓人到绝处,方能缝生。引发阳明“悟道”的缘由,与其多年孜孜不懈的追求不无关系,但更为重要的是,龙场百无所依的生存环境,使得阳明万念俱灰、精神超脱,唯一能做的就是反求诸己。在生命的极限体验中,阳明直面天道,返本追问,终于与“圣道”相通。可以说,龙场的生存环境——与以往迥然不同的深刻认识和亲身体验,使阳明的成圣追求有了坚实的生活基础。这一点,方志远先生的《旷世大儒——王阳明》一书中也曾提到:

守仁生而为祖父母所钟爱,长而因父亲的地位而受人尊重,加上天赋异禀,目空一切,虽因录囚江北而对社会有了真实的了解,虽因上疏言事而受廷杖、下诏狱,但所见所闻,大抵离不开士大夫的圈子。到龙场之后,见到的是中国最落后地区的民风民俗,听到的是中原流亡者对中国最阴暗面的揭露,这才以最底层的身份,真正接触到了最底层的社会。直到这时,他的肉体,才真正经受了有生以来最艰苦的磨炼;他的灵魂,才真正受到有生以来最激烈的震荡;他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才真正开始了有生以来最本质的飞跃。贵州修文阳明洞口阳明手植参天古柏“龙场悟道”是阳明思想转折点的最重要标志。阳明的这一彻悟,使其重回童年成圣的愿景,不仅为其安身立命找到了精神支柱和依据,更为其后来创造性地综合佛道思想智慧、突破朱学藩篱、建立体系完备的“心学”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有关这次悟道的过程和意义,阳明自己也有论述:

谪官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四海也(《传习录下》,《朱子晚年定论序》)。

当然,“悟道”只是阳明思想始发的一个开端,其中后期学术思想的发展与“心学”之路艰难的探求历程才是阳明终成大儒的关键。

3.吾“心”光明

悟道之后,阳明在龙场的生活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一方面,因为在龙场居住的时间长了,与当地的居民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甚至当思州守派人到龙场欺负阳明时,当地居民自发地群起而攻之。阳明还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新建了“何陋轩”“寅宾堂”“君子亭”等多间木屋。另一方面,因悟道而知圣人之旨,阳明的精神境界更加提升,学术思想也愈加丰富。这些都使得在龙场的阳明远近闻名,因此很多人纷纷慕名来向阳明求学。于是,阳明开办“龙岗书院”收徒传道讲学。贵州的陈宗鲁、湖南常德的冀元亨和蒋信等,都是阳明门下的著名学生。为勉励学生,阳明还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

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忽!贵州修文阳明洞龙岗书院内景,该书院是王阳明在明正德三年(1508)在此任驿丞时所建。

意思是说,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是为学处世、成圣成贤的重要条件。

这一时期,阳明所作的《何陋轩记》体现的正是他当时以教学为乐的心境: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于今为要绥,而习类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求其所谓甚陋者而莫得,独其结题鸟言,山栖羝服,无轩裳官室之观、文仪揖让之缛,然此犹淳庞质素之遗焉。盖古之时,法制未备则有然矣,不得以为陋也。

阳明在龙岗书院讲学,也引起了当地官吏的关注。时任贵州提学副使毛科、水西安宣慰等纷纷邀请阳明讲学,阳明均推辞不受。正德四年(1509)三月,席书调任贵州提学副使,因闻阳明大名,亦来向阳明问学。后来,席书与毛科一起修缮了府城的文明书院,并亲自带领着贵阳的一帮书生,以师礼待阳明再次相邀。也正是在文明书院,阳明第一次阐述了自己“知行合一”的学说。

正德九年(1514)阳明任南京鸿胪寺卿之时,讲学规模有所发展,内容主要以存天理灭人欲为主。其弟子钱德洪说:

先生自南都以来,凡示学者,皆令存天理去人欲以为本。

在南都,阳明还编订了《朱子晚年定论》一书。正德十六年(1521),阳明“始揭致良知之教”。“致良知”思想的提出,标志着阳明哲学思想的成熟。同年五月,阳明集门生于白鹿洞,共明“心”学。自此直至去世,阳明均以致良知为教。

嘉靖元年(1522)二月,因父亲去世,阳明回老家服丧。此后六年的时间,阳明一直在家乡赋闲授徒,环坐而听者有三百余人,过着一生最为清闲的日子:

归去休来归去休,千貂不换一羊裘。青山待我长为主,白发从他自满头。种果移花新事业,茂林修竹旧风流。多情最爱沧州伴,日日相呼理钓舟。

嘉靖三年(1524),阳明在天泉桥宴请门人,参与者有一百余人。尽管讲学规模很大,门人众多,但阳明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却未被朝廷重视。阳明并未以此为挫,反而更加努力地阐发其哲学思想。

嘉靖七年(1528)十一月,在江西南安,病重的阳明对守护在身边的弟子留下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遗言后,离开了这个让他百感交集的世界。

阳明去世以后,时任吏部尚书桂萼因嫉恨阳明而诽谤之,斥阳明学说“事师不古,言不称师”,“宜禁邪说以正人心”,明世宗听信谗言,宣布王学为“伪学”禁止传播。直至明穆宗隆庆元年,阳明才被朝廷认定为“具文武之全才,阐圣贤之绝学”之人。17年后的明神宗万历十二年,在大学士申时行等人的努力下,才得以与陈献章、胡居仁、薛瑄一起同祀孔庙。浙江省余姚市王阳明讲学处——中天阁讲堂

二《传习录》简介

前几年,《明朝那些事儿》一书火了。作者以诙谐、幽默、洋洋洒洒的语言风格,讲述了明朝从建国到灭亡的历史过程,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对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军事家王阳明的大篇幅讲述。《明朝那些事儿》这样评说阳明:和刻本《传习录》

他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骄傲的财富,他吹响了人性解放的号角,引领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传千古,近代的康有为、孙中山等人都从其中受益匪浅。

王阳明,名守仁,幼名云,字伯安,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1472),殁于明世宗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谥号文成。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后世学者称其为阳明先生。

如所周知,在中国思想史上,宋明时代是哲学思想的大发展阶段,学术界通常将这个时代的哲学思想称为“宋明理学”。生活在这一时期的阳明先生不仅建功立业,而且学有建树、弟子众多,堪称文武全才。特别是其建立的“心”学思想,不仅在明代具有巨大影响,至今依然是学界关注的焦点。

阳明一生留下的讲学语录和诗文等非常丰富,其生前就已有门人进行整理、汇编和刊印。例如徐爱等编辑的《传习录》、钱德洪等编辑的《阳明文稿》就已于明正德、嘉靖年间刊印。阳明去世以后,其弟子和门人等继续搜集阳明遗稿,先后编刊《阳明先生文录》24卷、《续编》6卷、《阳明先生年谱》7卷等。后御史谢廷杰汇集《传习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年谱》以及阳明的门人、友人等撰写的墓志铭、祭文等,编成38卷的《王文正公全书》于隆庆年间刊印。上海扫叶山房发行的《王阳明传习录》

其中,《传习录》作为展示阳明思想基本面貌的经典哲学著作,乃是阳明的一部语录体著作,集中记载了阳明与其弟子及友人之间的讲话记录、论学书信,全面反映了阳明的心性之学,例如,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思想在《传习录》中都有很多展示。作为研究阳明思想的关键资料,《传习录》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堪称王学之圣书、心学之经典,更是儒学思想的宝贵财富。

我们现在见到的《传习录》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记载的是阳明平日的讲学语录,中卷主要是阳明晚年亲笔书写的八封书信,这两卷都曾由阳明亲自过目,所以是阳明所认可的。下卷所收的是阳明晚年语录,由于当时阳明已经过世,因此未经阳明审阅,此部分具体记录的是阳明晚年的思想,其中就有著名的“四句教”。

1.《传习录》成书之缘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尔》)

意思是,曾子说自己每天会多次反省——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传习录》之“传习”一词即源自此句的“传不习乎”。朱熹注曰:

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己。“传”是指从老师那里得到的传授,“习”则是指自己不断地进行研习。用“传习”作为记录阳明日常讲学的内容,意思就是告诫弟子们要对老师传下来的教导经常进行温习和践习,更体现了他们对阳明的尊敬与仰慕及对阳明学术思想的信奉及推崇。

提到成书之缘,阳明子弟徐爱在《传习录序》中有所记载。徐爱,字曰仁,号横山,浙江余杭人,阳明的妹夫,也是阳明的第一位学生和最得意的学生,有“王门颜回”之称,曾任南京的工部郎中,著有《衡山遗集》上下两卷。阳明对学生徐爱的喜爱,可从其在徐爱英年早逝的叹惋中窥见:“曰仁殁,吾道益孤,至望原静者(陆澄)不浅。”意思是说,徐爱的离世,使自己心学思想的队伍更加单薄了。徐爱在《传习录序》中指出,阳明先生唯恐自己的学说会成为教条以致误己误人而不太赞成门人私录自己的语言成文。有人因此在徐爱准备开始记录先生之教的时候就劝他不要做这件事,但徐爱却认为,如果因为阳明先生的一句话就不收集阳明先生的经典学说,其实是对阳明先生意思的误解。阳明原本的意思是每个人的资质不同,因此对其进行教导的方式也不同。如果仅以一种方式对所有人进行教导,一定会误人子弟。而对于那些资质好、能够凭着自己的努力致良知的人来说,文字也可能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徐爱还说,自己之所以录先生之言,目的在于使那些不在阳明先生身边的弟子们能够知晓先生的学说并身体力行。冈岛宝玉堂制本

阳明弟子钱德洪亦曾撰文记载。钱德洪,字洪甫,曾经在绪山中读《易》,人称绪山先生,阳明的大弟子,为王门“授业师”之一,是阳明之后儒家心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阳明主要著作的整理者,例如阳明的《文录》《传习录》《年谱》的编订都是由钱德洪完成,对于阳明学的传播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据记载,钱德洪在入京参加殿试途中,突闻阳明先生病逝,于是不试而奔丧。

钱德洪指出,先生一生冒天下之非议,在万死一生的逆境中始终不忘讲学,又唯恐弟子们不明道,被功名利禄所诱惑,甚至是沦为夷狄禽兽而不自知,因此兢兢业业地传道授业。阳明自己也是不断追求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精神境界,直到死才停止。这种孔孟以来圣贤所独有的良苦用心和执着精神,并没有因为学生和亲人的劝解而有丝毫减弱。钱德洪还指出,南元善当时身处凶险之境,竟然仍以讲授先生的思想为己任,以致遭受奸臣排挤,然而,他却因自己能够听闻先生的学说而感到庆幸,没有丝毫愤恨和悔恨。他刻录《传习录》,人们看到的只是对有志于心学的人帮助,却没能体会到南元善当时的处境之艰。正是基于以上原因,钱德洪认为自己有责任将《传习录》进行更加细致的整理并使之传承下去。对于刻录《传习录》过程中之所以会增删部分内容,钱德洪也作出了相关解释,即其原因出于当时情况的考虑,从其内心而言,德洪本是不忍进行删减的。

可以说,《传习录》成书于朱学衰颓之时,在形式上打破了程朱理学的框架,其建立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为基本范畴的“心”学思想体系,将儒家的内圣之道发挥到了极致,使得宋明时期的儒学思想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新鲜气息。同时,阳明思想中突显的强烈的主体意识、自主精神以及平民意识,对明朝后期及以后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2.《传习录》之编纂

《传习录》是在阳明生前和死后陆续编录和刊行的,分为上、中、下三卷,包含了阳明的主要哲学体系和基本主张,是研究和修习阳明学的基本著作,堪称王门圣书、心学之经典。

从正德七年(1512)开始,徐爱开始陆续记录下阳明日常授课论学的谈话内容,取名《传习录》。正德十三年(1518),阳明的另一学生薛侃将徐爱所录残稿及陆澄与他新录的部分一起在虔州刻录出版,仍然以《传习录》(习称虔刻)的名称命名,此即现在我们所看到《传习录》的上卷。此时,阳明学正处于繁盛发展之时。薛侃,字尚谦,号中离,广东揭阳人,正德九年在南京师事阳明,正德十二年进士,后因上疏忤逆当道,被贬黜为民。

中卷所收八封书信及两篇教育短文均为阳明先生亲笔。嘉靖三年(1524),阳明的门人南大吉命其弟逢吉校刻《续刻传习录》(习称南本)并在浙江绍兴出版。《续刻传习录》分上、下两册,上册即《初刻传习录》,下册为阳明论述学术的书信八篇,并附《示弟立志说》(即《教约》)和《训蒙大意》。南大吉,字元善,号瑞泉,陕西渭南人,正德六年进士,嘉靖二年任绍兴府知府,拜阳明为师,并建稽山书院,全面推动了王门在越的讲学活动。

下卷的内容分主体与补遗两个部分,主体部分收录的主要是陈九川、黄直、黄修易、黄省曾、钱德洪所记录的阳明语录,补遗部分为《黄以方录》。嘉靖三十三年(1554),钱德洪将陈九川等人所录的《遗言录》加以删削,与他和王畿所录编成《传习续录》。嘉靖三十五年(1556),钱德洪又增收黄直所录。《王文成公全书》

隆庆六年(1572),谢廷杰在浙江出版《王文成公全书》,以薛侃所编虔刻《传习录》为上卷,以钱德洪增删南大吉所编南本《续刻传习录》为中卷,以《传习续录》为下卷,附入阳明所编《朱子晚年定论》。这就是《王文成公全书》本的《传习录》。上海商务印书馆曾影印隆庆六年《王文成公全书》作为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出版了叶绍钧的校注本。

今本《传习录》的上卷和中卷编纂历程比较简单,疑议不多,但下卷的编纂历程则比较丰富。今本《传习录》下卷所附钱德洪写的跋文对下卷编纂历程进行了记载。根据跋文内容,下卷的编订大体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钱德洪居吴(今江苏省苏州市)时,把其他同门所记录的阳明语录收集起来,择其切要,加上自己记录的内容,编成《传习录续录》,但未能刊行。第二阶段是曾才汉得到了钱德洪的手编而未及刊行的部分,并加入他自己收辑的部分内容,命名为《遗言》,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在荆州刊刻发表。钱德洪阅读了《遗言》之后,感觉采录得不够精确,于是对这一年刊行的《遗言》中重复和繁杂的内容进行删减,仅保留了其中的三分之一,以《传习续录》为名,在安徽宁国的水西精舍刊刻出版,此即今本《传习录》下卷的主体部分。第三阶段,嘉靖三十五年(1556),钱德洪到湖北蕲春,欧阳德与王畿的弟子沈思畏对钱德洪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王阳明全集》

先生的学说早已天下传播,但是还没有流传到这里。蕲春的学者读到《遗言》,就好像亲自聆听先生的教诲,指见良知,有如重见日月的光辉。唯一担忧的是收录的内容不够广博,并不因其中的重复而感到累赘。我们想请您把散失的部分收集起来刊刻出版,不知道您是否同意?

钱德洪认为沈思畏的请求很合理,于是就《遗言》中删去但没有收录至水西刻本的内容选取了一卷,作为补遗加在《传习续录》的文后,由此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传习录》下卷的全貌。当然,随着史料的不断被发现,关于《传习录》下卷的编纂历程在学术界的讨论还有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我们现在通常所使用的《传习录》本是标点本的《王阳明全集》所收录的《传习录》,文末附有《朱子晚年定论》。这个版本采用的底本是谢廷杰刊刻的《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本,也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有关王阳明著作的最好版本。历来有关阳明著作的各种翻刻本、选集本和当今的各种点校本、注释本等,以此为底本的居多。

3.《传习录》之基本框架

作为阳明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的《传习录》,通读全篇,我们不仅可以一窥阳明主要思想的全貌,而且还可以深刻体会到阳明独特的、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他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精彩语言艺术。《传习录》上卷主要阐述了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意之所在即是物、格物是诚意的工夫等观点,强调圣人之学为身心之学,关键在于体悟践行,而不能把其仅仅当作纯知识讲论于口耳之间。中卷的八篇书信除回答了对知行合一、格物说的问难之外,还谈了王学的根本内容、意义与创立王学的良苦用心;讲解致良知大意的同时,也精彩地解释了王学宗旨,回答了他们关于本体的质疑并且针对各人具体情况指点工夫切要。《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教约》两篇短文,阐发的是阳明的教育思想。下卷的主要内容是致良知,阳明结合自己纯熟的修养工夫,提出本体工夫合一、满街都是圣人等观点,“四句教”的收录,则使王学体系更加完备齐整。

关于《传习录》,无论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还是《明史》,抑或是近代国学大师,对其都有非常中肯和较高的评价。

守仁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而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明史·王守仁传》)

梁启超在其《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中提到:

读此可知王学梗概。欲知其详,宜读《王文成公全书》。因阳明以知行合一为教,要合观学问事功,方能看出其全部人格,而其事功之经过,具见集中各文,故阳明集之重要,过于朱、陆诸集。

阳明的学说在清代较为沉寂,近代以来,对其的研究则甚嚣尘上,许多思想家和学者开始对《传习录》作现代解释并力图克服其偏失,有关《传习录》的读本不论是注释本、白话翻译本,出版的数量都比其他古典著作惊人得多,各种介绍性的书籍也是数不胜数。而国内的老一辈学者邓艾民教授等人,著名学者陈来、方尔加、杨国荣、吴震等人,在对《传习录》的史料考证、诠解和评价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多有意义的尝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