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像青岛——我眼中的青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19:58:40

点击下载

作者:半岛网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映像青岛——我眼中的青岛

映像青岛——我眼中的青岛试读:

序一

郑立波

在满怀期待地翻开这本《映像青岛——我眼中的青岛》之前,我不禁在心里问道:“都在说我的青岛,那么首要问题是弄清楚什么才算是青岛,青岛又意味着什么?”

青岛是一个字面上颇有诗情画意的地名。每每从海内外朋友的言谈中听到这两个字时,我就知道他们是在谈论这座依俊秀崂山、傍瑰丽黄海的年轻港城,谈论这片令他们向往的山海乐土。青岛是一片曾经在战乱中庇佑过沈从文、老舍等众多文化名人,并激发起这些文坛巨擘创作灵感与热情的港湾。那碧海蓝天间、红瓦绿树下,铸就了傲然于世的文化风骨,熏染了别具一格的文化气息。青岛是一张背后有青啤、海尔、海信等一干著名品牌支撑着的名片。从海运业到纺织业、从传统制造业到信息化产业的一次又一次蜕变,使得这张名片被优异的产业成绩单映衬得熠熠生辉。青岛是一艘在新时代的新机遇里正欲扬帆出海的大船。依托海洋资源的优势,敞开纵览世界的胸怀,青岛吹响了蓝色经济的号角,引领着齐鲁大地的风潮,正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缔造出发展的奇迹。

如果说这些是青岛美丽的妆容和响亮的声名,那么青岛那份深藏于内心中的婉约和细腻该如何展示出来,彰显于外呢?这本以青岛人平实质朴的文笔,讲述青岛生活、回顾青岛历史、品味青岛文化、雕琢青岛精神的《映像青岛——我眼中的青岛》,其意义就骤然清晰起来——青岛百姓说青岛。这也是这本可称作青岛城市肖像画的书所具有的灵魂。《映像青岛——我眼中的青岛》不仅是外地朋友了解青岛的一个绝佳窗口,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青岛人从老故事、老景观里体验出新感觉、新希望的心灵回归之旅。

本书以《太平,一座城市的祈望》为滥觞,在一开始就抒发出青岛人对家乡的殷切祝福。百年青岛风调雨顺,百年青岛欣欣向荣。这既少不了大自然对青岛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的惠泽和馈赠,也离不开几代青岛人对这座乐享太平的城市源自心底的眷恋与热忱。怀抱这样的情愫,顺势通读一遍本书就不难发现,其中收录的文章大致可分为3个类别:回溯青岛历史沿革和地理变迁的知识类文章,讲述青岛市民日常生活的细节和特质的故事类文章,从外地而来在青岛生活学习的“新青岛人”描绘出的自己心目中青岛形象的文章。

以时光为纵轴,以地理为横轴,在纵横交错的城市发展曲线上,每一个坐标都是青岛从无到有、由小至大的印记与见证。《百年大窑沟的兴衰》、《消失的台东三大市场》、《青岛的建筑》、《太平镇与仲家洼的变迁》、《老东镇——青岛轻工业的发祥地》、《贮水山,一段国人难忘的历史》、《解密大河东“一河分两界”》、《让“消失的村庄”历史源远流长》等众多文章不仅史料详尽、史实充分,而且通过生动的文笔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仿佛目睹了青岛历史脉络中的每一次折转和抉择。由青岛湾畔祖祖辈辈供奉着海神娘娘的会前渔村,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洗礼与坎坷淬炼,逐渐蜕变成世界闻名的国际海港、旅游胜地、帆船新都,这期间青岛走过的每一步都澎湃激荡,都扎实有力,都应当烙印在青岛人的城市记忆里。因此,论兴衰谈变迁就成为“老青岛”们为后世子孙留存这份记忆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以每一个家庭为“点”,以每一个“点”各不相同的生活变化为剧本,就能编纂出以青岛整座城市为“面”的社会舞台上所演绎的每一幕故事。《小鲍岛居民院往昔生活琐忆》、《岛城的叫卖声》、《难忘的矿石收音机和纸盆广播》、《那些零食》、《利群,我的“红娘”》等若干文章既饱含着作者诚挚的情感和丰富的阅历,又从字里行间的点滴细微之处折射出青岛大发展大跨越对百姓生活潜移默化的有益影响。尘封的档案、枯燥的数据虽然可以客观地反映出青岛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真正有生机有活力的时代标签非普通市民新鲜质朴的生活记叙莫属。街头商贩的吆喝、幼稚孩童的游戏、居室电器的更换、坊间风俗的嬗变……所有这些在细节现大局、如溪流汇海洋的生活轨迹,也是一代又一代青岛人需要传承和铭记的精神财富与文化归宿。

以青岛之外的视角看青岛,从大江南北全国各地乃至五大洲四大洋的视野宽度上来观察青岛、品鉴青岛和解读青岛,是对青岛形象的进一步勾勒。《外人眼中的青岛》、《外乡人看青岛》等数篇文章或伫立在较远的文化距离之外评价青岛的利弊,或立足于与其他城市相比较的层面上剖析青岛的优劣,都为梳理青岛开启了超越地域局限和文化羁绊的新颖思路。日益开放、日益包容、日益国际化的青岛,在继续前行的征途中离不开“新青岛人”贡献才智。让更多的外来者融入青岛、热爱青岛并以青岛为荣为傲,这是青岛永葆竞争活力必不可少的功课。而让人欣慰和鼓舞的是,透过外来者的心中所想,我们看到如今的青岛是兼具魅力、活力、亲和力的。

掩卷凝思,意犹未尽。《映像青岛——我眼中的青岛》宛如一部描绘青岛发展的微缩画卷,置于案头,或放在枕边,心无旁骛地读上一读,也许会给您带来直击心扉的无限启迪。2010年12月20日于青岛

序二

鲁 原

深秋季节,树上一片片叶子飘落,有土黄的、淡黄的,有绛紫的、暗红的,五彩缤纷。树叶落在地上,一阵秋风卷起一层彩色的波浪,构成城市的一道风景。这就是《映像青岛——我眼中的青岛》。

城市是市民的城市,市民是历史的主角,城市的历史保存在市民的记忆当中。青岛市民写青岛,必然凝聚着宝贵的城市记忆。它是青岛人文的体现,又推动人文青岛的建设。

青岛是棵美丽的大树,她不仅经历了近代百年的历史沧桑,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和煦阳光。这棵大树,如今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吸引着海内外人士的目光。可是,大树毕竟是一年一年生长起来的,树叶落了一茬又一茬,落下的树叶会不会随风飘走,被土地掩埋?会的,这是历史常情,也是自然规律。如何以瞬间留住历史,以落叶记录年轮,这就需要市民的城市记忆。市民是青岛这棵大树上的叶子,一片叶子一双眼睛,它会留下不同地域的历史照片、不同年轮的生活信息。在青岛市网络文化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半岛网发起的“我的青岛”博客征文,就是为青岛留影的活动。《映像青岛——我眼中的青岛》一书将其中的优秀作品汇集起来,形成一组青岛老照片,这是弥足珍贵的。这样一组老照片,我想不仅青岛市民感兴趣,外地朋友也感兴趣。这本书不仅可供休闲阅读,也可资历史研究。我愿意把它推荐给读者。

市民是历史的主角,历史的悲欢忧戚他们都感同身受。《

太平,一座城市的祈望

》就写出了这样的历史感受。近代历史上青岛有过太多的不“太平”,市民才有那么多的“太平”祈望。青岛的许多地名以“太平”命名,就是这种祈望的体现。虽然这种祈望常常保存在潜意识层面里,但这种潜意识更凸现了社会的文化心理。这种潜意识被作者发现,使这篇文章有历史感悟,有生活材料,有思想凝聚,有形象描写,因而有了诗意,成为一篇构思完整的的散文。文学以形象说话,需要它的具体性、生动性、独特性、情感性。《贮水山,一段国人难忘的历史》就具备了文学的特征。它以一座山见证一段历史,生活具体,叙述生动,在历史发现与情感体现方面都有它的典型性,因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青岛的历史人文、山川风物有它的独特性,抓住这种独特性,叙事才更加真实、感人。《忆青岛名企、名牌“三大件”》以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三大件”为线索,写出新中国成立后青岛的历史沧桑。她有轻工生产的光荣,她有历史变革的阵痛,她有现实发展的辉煌,这个叙事既有青岛的独特性,又有全国的典型性,因而提供了一份历史组图。文章从个人的生活经历出发,又暗合了当代中国的历史变迁,既是青岛的,又是全国的,这就具有文学的典型性。当代中国的历史是跌宕起伏的,青岛也是如此,简单的是非判断不能揭示历史的真相。历史是一个复合物,是非成败、欢喜忧戚拧成一股绳,单一的价值判断是简单的思维定势形成的。历史感不在简单的赞颂或批判中,而在多向的透视与思考中。《赊小鸡》就是这样一篇作品,它描写了一段往昔的生活,农民春天来卖小鸡,小鸡长大以后再来收鸡仔钱。这段生活描写既有浓郁的民俗味,又有深沉的历史感。它传达出淳朴的农耕文明下的淳朴民风,也流露出对商品经济下诚信缺失的隐忧。文学就具有这样的魅力,生活的形象描写能勾起个人身世的美好记忆,历史的真实记录包含了复杂的价值判断,因而引起情感的回荡、思想的驰骋。

市民是城市的神经,城市的变迁无不被市民感觉着。《百年大窑沟的兴衰》选取了青岛一个典型的地区,写出了青岛一段典型的历史。青岛这样一个现代城市何以在市中心留下一个土得掉渣的地名?这与青岛近代的历史有关。大窑沟就是青岛历史的一个聚焦点,青岛的百年历史在大窑沟里可见一斑。文学和历史的叙述有了典型性,就可以以小见大、以约寓丰。《

小鲍岛居民院往昔生活琐记

》也是如此。它通过一个大杂院的生活纪实,传达几十年历史变迁的信息。市民的生活感受,市民的生活细节,具有极大的真实性和典型性,这甚至是许多作家描写难以达到的。市民的生活、市民的心理决定着他们独特的生活记忆,而市民的城市记忆,正是城市的真实历史。

市民是城市的眼睛,城市的犄角旮旯被他们感知着。一片树叶一只眼睛,许多作家难以企及的地方,许多记者并不留意的细节,市民看到了。以个人的视角、个人的感受记录生活细节,是市民文学的优势,是群众写作的长处。《那些零食》的视角和感受就很独特。哪个孩子不爱吃零食?哪种零食没有一段甜蜜的记忆?本文选择了钙奶饼干、高粱饴糖等几种儿童食品,存下了宝贵的儿时记忆,它恰恰是青岛的“辉煌历史”。在今天,动不动就是麦当劳、肯德基甚至饭店大餐,钙奶饼干、高粱饴糖已经不登大雅之堂,但这些优质品牌还活在记忆中,活在生活中,活在历史中。个人的记忆、城市的特点,将为历史留痕。从这方面说,本文的作者很会选取题材,很会感受生活,以小见大的文学规律在这里表现得很是突出。《我的童谣我的歌》描写儿童游戏、儿童歌谣的记忆,同样起到为历史留痕、为民俗张目的作用。这样的记忆洋溢着生活情趣,也引发着历史思考。

还有一些历史钩沉文章,如《

老书店——青岛人文历史地标

》、《青岛的大台阶》等,将沉没于历史中的青岛老书店,掩藏于楼群中的青岛台阶路加以钩沉,也是作者的发现,具有史料价值和人文价值。但是,作为散文,文学的情感性、形象性、独特性是其魅力所在,目前大量的史料钩沉文章虽有其价值,有知识性,但就文学的原创性来讲,有其不足。这是目前报刊散文的一个问题,也是这次征文中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们选了一组诗《青岛,我对你说》,它述说的景物是人们熟悉的景物,但不是一般的描写,而是凝聚了作者的独特感受、独特发现,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因而是有诗意的。那些铺叙一般事件、描写一般景物的诗或散文,我们未予入选获奖作品,无非意在提倡文学的原创精神,敬请理解。

做完了此次的博文评选,青岛又来了一次冷空气,又有一批树叶落地,色彩依然美丽。于是,我想到我们的评选也难免有“遗珠之憾”,不仅有写出的稿子,更有没写出的稿子。树叶年年飘落,年轮年年生长,如果半岛网年年举办类似的博客征文,也许可以弥补这个缺憾。一个城市需要有人文积淀,没有人文积淀的城市是无根的城市。我们参与评选的有4位评委。文史专家马庚存先生恰好带来一本《人文青岛》,表达了我们评选的宗旨。这次征文的主题是青岛人文,也是为了人文青岛进行积淀。组织这项工作的本书主编当了“清扫工”,将落叶收集起来,付出了艰辛的汗水。我和诗人王照青先生对树叶做一些分拣和欣赏。虽然这也是工作,但欣赏更是学习。我们对这次博文征稿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表示感谢。2010年11月10日(鲁原 作家、文艺评论家、青岛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太平,一座城市的祈望戴朋文

与其他城市相比,青岛以“太平”命名的地方挺多,信手拈来的有“太平山”、“太平角”、“太平湾”、“太平路”、“太平镇”、“太平村”……

名字就是一种寄托、一种纪念、一种希望。景点和街道的命名则更多地代表了一个城市的价值取向。也许出于青岛屡遭外敌入侵的考虑,在从日本侵略者手中收复青岛的时候,当时的当局者毅然将曾经的“会山”、“伊尔梯斯山”、“旭山”改名为“太平山”。

也许从那时起,太平就成了青岛这座城市的祈望。随之而来的是与太平山遥相呼应的,位于八大关景区西南方的那一片清澈的湛蓝被命名为太平湾,而环湾相拥的那条幽静曼妙的街道则得到了一个太平角的称谓。在当时,太平湾就是青岛市区最东边的一个海湾,而太平角自然就成为青岛市区的“天涯海角”。

你可能想象不到,从太平角六路往东,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人流如织、车流如潮的新市区,曾经是一片片绿油油的良田,曾经是一个个春耕秋种的村庄。就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这里的部分居民还基本沿袭着千百年来中国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经常从太平山的南麓,沿着狭窄崎岖的山路顺坡而下,一直来到湛山村边的那个几百平方米的水库,畅快淋漓地洗去“一路风尘”和夏季里的炎热。清爽之后,再偷偷钻进农民的菜园,捡拾那些落地的茄子、黄瓜、青椒等蔬菜。遇到村民“抓捕”我们这些“盗贼”的时候,我们便兔子一样向水库的西北方向奔跑,因为只用几分钟的时间,我们就能跑到位于太平山南麓之脚的湛山寺。也许是“惧怕”寺庙的神圣,或因湛山寺就是市区和近郊分界的标志,“追捕”的农民每次都会就此止步。那段时间,花木深深的湛山寺和高高耸立的湛山塔,静静地守望着市区和郊区、朝阳和夕阳、山岭和平地的那一缕温馨的“太平”。

青岛市区东移之后方显出太平山是老青岛市区中最大的一方由数个山头和数个景点组成的绵绵山峦。中山公园、榉林山公园、革命烈士纪念馆、青岛植物园、湛山寺等都是这个绵绵山峦中的一个“太平角”。中山公园的樱花路上,到处飘逸着姹紫嫣红的太平;榉林山顶的电视钢塔,久久地俯瞰着万家灯火的太平;革命烈士纪念馆,在四季常青的祈祷中,叙述着那些用生命换来的太平……

当你漫步在环海而就的“十里木栈”,耳边传来阵阵海浪拍打岸边的回响。从第二海水浴场往东直到东海路东向入口,这里就是太平角的整个“领地”。曾经在酷夏、严冬、暖春、凉秋不同时节,沿着海边的街道、木栈独自前行,或感受那一方飘雪的秀美,或倾听那一片火热的潮音,或掬捧着那潸然凋零的落英,或亲吻着那生机无限的新绿。一年四季,不管是巨浪拍岸的轰鸣,还是浪花溅滩的吟唱,无论是乌云蔽日的雨夜,还是阳光初照的清晨,太平角的一切总能为我带来“太平”的欣喜。

在太平湾里畅游也是一种“太平”的享受。拨动碧绿海水的同时,你可以远眺海天一线的广阔和壮美,也可以欣赏隔海相望的那一座座演绎着“海市蜃楼”奇观的“神秘”岛屿。换种泳姿,回望身后的太平角,你就能领略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美丽。那些掩映在绿树丛里的红瓦,让你充分感受着德式、日式、哥特式等建筑的魅力,红瓦绿树上空的那一片片如丝的白云,使你不得不联想起大海上游动的白帆。

太平,就是青岛这座城市的祈望。当你凭栏远眺“栈桥”、“小青岛”这些标志性景点的时候,当你不知不觉中走到鲁迅公园门口的时候,你是否知道,你已经走在一条名曰太平路的街道上。太平路完成了青岛由西到东的第一次“链接”,也饱含着这座城市深深的祈望。正因为有了太平的祈望,所以才有了东部市区的现代节奏,才有了承载力量与美感的奥帆点点,才有了“音乐广场”的妙音袅袅……(作者博客地址:http://wenjin1994. blog. bandao. cn/)

忆青岛市的名企、名牌“三大件”

海 歌

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青岛市生产的大金鹿牌自行车、鹰轮牌缝纫机和金锚牌手表是当时的名牌,被称为“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这三大件加上高档收音机成了当时年轻人结婚安家的必需物件,而这三大件却是社会最为紧俏的物资,需要凭票供应,一般人很难买到。

由于当时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是结婚的必备之物,因此要经过商业局统一把印刷好的票按照计划分发给企业,各个企业用奖励或者抽签的方式发放给自己的职工,不然就要靠找关系解决了。我家的缝纫机就是找我的文友李德义帮助解决的。他当时在轻工局工作,轻工局是缝纫机厂的主管单位。我拿着这张鹰轮牌缝纫机票去登州路缝纫机厂,找到当时在缝纫机厂工作的文友王春华。他帮助我选择了一台。由于保管和使用妥当,虽然30多年过去了,它仍然很好用。

我的爱人在自行车厂工作,厂里在年终的时候给每人发了一辆金鹿牌自行车。当她把自行车骑到家的时候,惹来邻居一片羡慕的目光……那个年代,骑新自行车就像开豪华轿车那样自豪,因为那时候的自行车价值50元左右,而我们的工资只有30多元。

我的弟弟在4号码头石炭线货场上班,当时那里没通公交车,他每天步行很远上班,一直盼望有一辆自行车。我妻子毅然决定把自行车让给弟弟。弟弟当时高兴的表情,简直如醉如痴,像走路拣到大元宝,买鸡买酒,请我们大吃一顿。后来,我爱人单位在一年后又发了一个票,我们也买上了新车。

那个年代,购买上海表很紧张,但年轻人都想买一块表。买到手表的总是把袖子挽上3道,露出那亮闪闪的不锈钢表带和手表。但是,怎样才能买到手表呢?我和爱人在结婚时虽然都通过关系买了上海表,但由于农村亲戚朋友多,都让他们摘走了,因为亲戚的孩子结婚也需要啊!那时,青岛手表厂的建立无疑给20世纪70年代末期增添了色彩。青岛手表厂生产的手表价格便宜,质量还不错。我和妻子、弟弟们都从厂里托人买到了金锚牌手表。

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是当时的三大件。由于在青岛生产,外地的亲戚都来投亲靠友寻找机会搞一张票。我的三哥于镇鹏在“文革”期间全家支援三线,在惠民地区纺织厂工作。他有5个孩子,孩子大了都想购买这些大件。因此,他经常不辞劳苦地为孩子们奔走采购。我是三哥于镇鹏的忠实崇拜者。他曾经是中青队的足球队员,在惠民担任了地区足球队的总教练,取得过全省第六名的好成绩。因此,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这三大件都是我帮他办的。

当时,全国最紧张的是质量最好的、来自上海和北京的产品,如上海的永久、凤凰、飞鸽牌的自行车,蝴蝶、飞人、蜜蜂牌的缝纫机,梅花、北京牌的手表。

今天,回想起来,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这老式“三大件”已经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彩色电视机、冰箱、空调也已成为百姓的日常用品。但是,有关老式“三大件”的故事,它们曾经的辉煌却永远记载在人民心中!(作者博客地址:http://xylx888. blog. bandao. cn/)

百年大窑沟的兴衰

老徐头

在青岛说起大窑沟,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上点年纪的老青岛,说起中山路、上街里,总免不了提及大窑沟。这些年,提到大窑沟的话题越来越少了,中山路商业街没落了,上街里买铅笔已成为过去。大窑沟也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话题,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甚至很多年轻人、外来人压根就没到过大窑沟。眼看着大窑沟即将从青岛的历史记忆中消失。

大窑沟坐落在青岛市中山路的最北头。这个十分乡土气的名字是德国人占领青岛后才有的,100多年来人们一直称呼这一带为大窑沟。

大窑沟是个5条大马路的交会点,中山路、济南路、市场三路、堂邑路、冠县路交会于此。前往冠县路和莘县路小港需穿过胶济铁路的铁路桥洞。构成这5条路口的大窑沟,几乎有半个体育场大,这也是岛城最大的交叉路口。100多年来,因其交通枢纽的重要性,周边建筑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几乎还是老样子。最近因市区兴建东西快速路二期工程,城市西部交通对接环胶州湾高速公路,大窑沟即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大窑沟变成了几条高架桥下的“桥洞子”,失去周边商机的同时,也失去了大窑沟的宏伟雄姿,今后能不能保住大窑沟的地名都难说了。

确切地说,以前这儿确实有条大深沟,那时不叫大窑沟,叫孟家沟,因沟的北面有个孟家村而得名。1897年德国人强占青岛后,筹划建设城市,需要大量的砖瓦等建筑材料,在大鲍岛山东麓、现市场一、二、三路的大片土地上,聚集了多家砖瓦窑厂。因德资大型窑厂的建立,这里出现了高大的烟囱、巨大的厂房,因此,这一带被人们称为大窑。

现在的市场三路原本是横贯东西的孟家沟,此沟起自市工人文化宫的原第三公园,沿现市场三路顺势而下,经大窑沟铁路桥洞入海。从市场三路东头接聊城路的高台阶也能想象得出,当时连接聊城路的这一段路应该是填沟而成。市场三路应是原孟家沟沟底,沧口路则在沟的南沿,大鲍岛东山北麓。从市场三路和沧口路青岛著名的三条大台阶来看,这条沟应该很深。烧窑用土,再加上原孟家沟大量用土回填,大大降低了孟家沟北沿的高度,形成一个缓坡,便形成现在市场一、二、三路的样子。以后虽不见孟家沟的原貌了,但孟家沟加上规模一时的机械化大窑,大窑沟的名字就这样叫了下来。

济南路北头处,未建路之前也有窑厂,据青岛文史专家鲁海记述:济南路迟至1905年才建,因东端原是青岛的窑厂,早期青岛在这里取土烧制砖瓦,其中一位业主是姜文儒,即墨人,毕业于文汇书院,从事房产业。这里停止烧窑后,才修建了济南路。据此说明,5条交叉路口的“大窑沟”的南北都有窑厂,大窑沟的名字,确切地指向应该是“沟”,大约应该是现市场三路、中山路、济南路、冠县路、堂邑路路口的一大片地区,又因德占时期这里还是未开垦的处女地,市内建设布局也仅仅到中山路北端而已。大窑沟这一地名,也就半官半民地流传下来。

从时间上分析,应该是先有了大窑沟,然后才有市场一、二、三路。市场三路是在日本人击败德国人第一次侵占青岛(1914年)后建造的。有了市场三路以后,大窑沟就没有了沟的原样,把一个既没沟也没窑的路口广场继续叫大窑沟,又叫了100多年,必有其道理。大量的日商进驻聊城路、市场三路,建设了堂邑路两侧的邮政局、日商洋行、株式会社以及大窑沟最显眼的胶澳电气事务所等高大建筑。日商在市场三路建设了最大的零售商场——劝业场,即后来的人民市场。市场三路成了集百货、南北干果、干鲜海货、油盐酱醋茶的销售旺地。市场三路也成为仅次于中山路的商业街。这些都没有替代大窑沟的地标作用,也没有人能改变大窑沟的地名,大窑沟就这样代代相传至今。

大窑沟被人们传叫了100多年,至今还称为大窑沟,与大窑沟多年的地理功能是分不开的。青岛市开埠以来,许多老地名已经改名换姓被人们遗忘了。例如:青岛口(原青岛二中西墙外海)曾经是青岛先民最早的货运码头,岸上即是清政府青岛口衙门、海关、商贸集散地及商场。名噪一时的大华沟第六公园(现安徽路老舍公园)、大鲍岛、小鲍岛、西大森、八字沟,这些地名都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被新的地名或地标性建筑所替代,随之名称也消失了。大窑沟却不同,有着青岛最繁华的商业街中山路。久负盛名的谦祥益、瑞蚨祥、国货公司、盛锡福、中国戏院、福生德茶庄近在咫尺。济南路聚有众多的客栈,居住着全国各地来往青岛的客商。济南路也是土产一条街,纺绳织麻袋的作坊若干,大多供应小港码头、货场和过往的船只,桥洞子西侧就是小港。堂邑路是日本洋行商行一条街,有青岛当时最大的邮局。馆陶路则是金融机构及各国际银行的金融街。市场三路则兼容百货、食品、副食、南北杂货的大市场。沧口路、济南路还是新中国成立前有名的红灯区。大窑沟的周边有如此多的旺铺,叫大窑沟不火也难。大窑沟还火在这儿有多条线路的汽车总站,成了当年青岛的交通枢纽。

据史料记载,1926年7月青岛“青蚨汽车公司”在大窑沟开辟大窑沟——码头——台东——四沧——李村等线路。1934年7月5日,青岛市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开行大窑沟——文登路、大窑沟——台西三路和大窑沟环行线。1945年10月,青岛市内外均开通营运路线。市内路线以大窑沟为总站。1947年青岛市公共交通开辟的营运线路有:1路线,大窑沟——中山公园;3路线,大窑沟——台西镇;青浮线,大窑沟——浮山所;青沧线,大窑沟——沧口;青王线,大窑沟——王哥庄;青崂线,大窑沟—大崂;青登北线,大窑沟——登瀛。1948年10月,市内仅开辟3条线路,其中有大窑沟——四方和大窑沟——中山公园。路线长度为15公里。“抗战胜利后,成立交通公司,大窑沟为通往中山公园、台西镇的起点站,也是至四方、沧口、沙子口、李村、崂山的起点站。”(鲁海《济南路》)大窑沟也因其枢纽站的名字和南来北往的人员集散久叫不衰。由于大窑沟交通枢纽的作用,济南路、沧口路上也停满了四轮马车、洋车等载客工具。

据此来看,大窑沟一直作为青岛市内外交通总站,发挥着地理优势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它仍作为青岛汽车总站,也是连接市内各区的交通枢纽。大窑沟——中山公园、大窑沟——四方、大窑沟——沧口、大窑沟——台东镇等线路都是从这里发车。大窑沟至中山公园线路曾多年被评为青岛公交战线的模范青年服务线。驾驶员、售票员是一色的俊男靓女。车辆用的是从捷克进口的柴油车,停在大窑沟车站前,非常壮观。济南路口的大窑沟车站前,有等车上公园的,有等车回台东、四方、沧口、李村的,有各地来中山路购物在此上下车的,常常是人头攒动,十分热闹。到夏季游园时节,人多车少,等车的人往往要等很长时间。铁路桥洞旁的公共厕所也就人满为患。女厕所外更是时常排起了长队。溢出的小便顺着台阶流向桥洞子,熏得路人掩鼻而过,这在当时也是习以为常的事了。

之所以大窑沟和中山路、栈桥同样出名,与大窑沟汽车站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年青岛知道栈桥、中山路的,必定知道大窑沟。若是栈桥是中山路南端伸向大海的标志性景点,大窑沟则是中山路最北端迎送“上街里、逛青岛”人群的集散地。

现在纵横交错的高架桥从大窑沟上空穿越。大窑沟汽车站也已站去人空。曾经繁华的市场三路,虽经改建成韩国商业街,但也不聚人气,终于萧条。曾经主宰青岛的金融街馆陶路,也因计划经济时期无需那么多的机构而另作他用。济南路因其以土产五金为特点,坚持到20世纪末,现也大多改换门庭,成了仓库。附近的谦祥益也早已风光不再,还不及台东夜市红火,加上即墨路小商品市场退路进市,挪到了聊城路,大窑沟便成了人们忘却的“弃儿”。大概为了不造成大窑沟的路阻,跑大窑沟的各线路公交车也挪到了馆陶路。胶州路、莘县路,只剩了条6路、221路从那儿即停即走。人气不在的大窑沟着实冷清多了。

这次东西部快速路、西部快速路和环胶州湾高速在大窑沟上空对接,拆掉了一大批大窑沟周边老建筑。大窑沟成为恍惚交错的高架桥下遗忘的角落。人们不再光顾大窑沟的同时,大窑沟这个地标也会随之淡出人们的视野,淡出青岛的历史。恐怕这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了。(作者博客地址:http://laoxutou. blog. bandao. cn/)老书店——青岛人文历史地标曲音悠悠

书店,作为我们现代城市独有且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常常会成为城市灵魂的寄居所在,而城市的历史感与文化又会赋予书店以各不相同的性格和气质。老青岛城市历史上许多曾经存在过的书店,不曾被立传,只留存在历史的过往烟云中。这些老书店如同古老文化的化身,它们不只是卖书,同时更流露出人文精神和历史不衰的智慧。

20世纪的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青岛的文化、教育、科研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青岛的文化环境不断改善,据史料显示,当时分布于青岛各区街上的书店有23家之多,如著名的位于中山路134号的商务印书馆青岛分馆,主要经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学校教科书、工具书、期刊等,品种繁多,发行范围广。1939年经上海总馆研究决定,青岛分馆与全国重点城市分馆统一更名为敦源书店,并迁址四方路68号。位于即墨路32号的中华书局青岛分局(同记),是由平度人刘希三于1924年2月1日创办的,每年从上海进书上千种,是当时青岛最大的图书发行机构,以发行中华书局出版的教科书为主,同时发行中华书局编印的少儿读物、工具书以及历代名家碑帖等。

位于平原路上的青岛书店,1928年由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创办,1929年迁至即墨路上,店内陈列各种进步书刊,供读者自由选购和阅读,曾发行王统照主编的青岛第一个文学月刊《青潮月刊》。位于广西路4号,于1933年9月开业的荒岛书店,曾发行《国家与革命》、《铁流》等进步书刊,传播进步思想。著名作家老舍、洪深、王统照、萧军、黄宗江等常在此读书论事。该店和青岛书店在青岛历史上因积极传播革命思想而闻名。

青岛早期的老书店里,老板穿着件青里泛白的短布衫,架着黑框眼镜,笑脸相迎着光顾的客人。旁边的桌子上,老旧的风扇吃力地转着热风。没有那种普通商铺的热闹和喧哗,耳闻间只有买书人、看书人沙沙地翻动书页的声音。这就像一幅幅风景,有的婉约秀丽,有的细致精巧,有的古意盎然。每一家书店总能吸引与它相契的顾客,在书的世界里,每个人自有他的天地。

那时青岛的各家书店经营方式一般是独资或合股,如当时位于高密路84号的成文堂书局。它最早开张于1913年,由掌柜山东招远人刘星海注册独资2000元(当时货币单位)经营。位于临淄路38号的永昌书局,由山东莱阳人曲善堂于1936年4月独资五百元(当时货币单位)开办经营。这些林林总总的大小书店在青岛分布较广,如位于天津路16号的天兴书局、位于四方路71号的世界书局、位于云南路89号的文华书局、位于平原路36号的平原书社(金记)、位于台东六路62号的文生东书店和53号的魁兴书店等。它们无形中构成了城市里的一种文化消费网络。

今天,我们衡量一个地方的文化氛围和底蕴时,书店的数目常被考虑其中。即使我们的城市时光倒流70多年,数目可观的书店也使我们管窥了青岛城市的一种具体的人文结晶。

各家书店,无论是书店的类型、历史、藏书量、地点,还是装潢、服务甚至店名,都构成了老青岛那个历史年代最为瞩目的一种人文特征,成为在这个城市已消逝、让人超越时空而怀念的阅读地点和文化地标。(作者博客地址:http://qdqhb. blog. bandao. cn/)

赊小鸡——青岛人的诚信名片

崂山居士

现如今在青岛城郊说起赊小鸡,相信对于40岁以上的青岛人来说并不陌生。作为那个年代独有的经济交易形式,赊小鸡在当时农村可称得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尽管它距今已过去数十年,但它带给人们的回忆依然那么亲切,仿佛就在眼前。

赊小鸡起源于什么时间已无从查考,20世纪六七十年代应该是它最鼎盛的时期。那时老百姓的生活很苦,养鸡下蛋换油盐酱醋是当时农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鸡屁股俨然是农家的“小银行”。赊小鸡的正是抓住了这一商机,才从大老远的寿光、昌邑乘火车到城阳火车站下车,然后肩挑小鸡走街串巷到青岛的市郊区县赊小鸡。其艰辛可想而知。

听我母亲讲,小时候我嘴笨说话晚,会说的第一句话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模仿赊小鸡的吆喝声。其实这并不奇怪,那年代一到每年的春五月,沉默了一年的山村便被赊小鸡的一声声悠扬高亢的吆喝打破:“赊……小……鸡……喽……”瞬间小村子便热闹起来,东邻西舍的大婶大嫂们便寻着声音拿着筐呀篓呀结伴去抓小鸡。赊小鸡的一般头戴凉帽腰别毛巾肩挑两个竹筛子,里面挤满了唧唧喳喳的小鸡。每到这个时候,大人们或跟赊小鸡的讨价还价,或全神贯注挑小鸡,而我们这些顽皮的孩子此时大多会被小鸡那可爱的样子所吸引,蹲在一旁不住地用手抚摸小雏鸡,胆大一些的竟会趁人不注意偷一个拿到一边玩。那情景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惬意。

农家有言“养小鸡容易,抓小鸡难”。这话不假,抓小鸡确实是一门学问,因为抓不好有可能抓回来的净是公鸡。那年月公鸡不太吃香,谁要抓家去一窝子公鸡,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会成为村子里的笑料。因此,抓鸡现场从不缺明白二大爷式的“高人”。有的说抓嘴角上不长毛的,也有说抓眼睛小的,但事实是,那么多年光听说有抓回一窝子公鸡的,却很少听说有抓回一窝子母鸡的。有心眼多的缠着赊小鸡的让他们给抓,这种时候赊小鸡的大都称自己不会抓,其实他们才是真正识别小鸡公母的专家,只是他们谁也不愿意一显身手之后筛子里最后剩下的全是好看不顶用的小公鸡,那明年还想再回来赊小鸡不?不论会抓也好不会抓也罢,总之村子里每家每户都要抓个10只、20只的小鸡养,公母死活全由天。只是买卖双方当时的交易形式过于简单,在今天的人看来有点不可思议:买卖成交后,赊小鸡的只是将抓小鸡人家的村名、姓名、数量、钱数记在当时6分钱一本的笔记本上,根本不需要抓小鸡者签字确认。双方诚信度之高若放在现在,保准能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

时间随着小鸡从蹒跚学步到羽翼丰满再到生蛋而飞快流逝,转眼到了阴历二月。那些春天来村子赊小鸡的,便按原路挨家挨户地收赊鸡款,只是这时村子里少了赊小鸡时的喧闹声。他们按照当时记在本子上的钱数收账,几乎所有抓过小鸡的人家都当场付齐鸡款,即使当时钱不凑手的也千方百计从邻居家借钱把钱换上,绝无时下那种死不认账赖钱不给的主。碰到那些好客的人家,还会安排那些赊小鸡的在家吃饭住宿,久而久之双方成为好朋友。一般情况下赊小鸡的是不需要第二次到村收款的,大都半月二十天的就会把鸡款收齐,然后揣着辛苦钱心满意足地踏上返乡的火车,临走时总不忘向送他们的青岛朋友发一顿感叹:“青岛老乡心眼真好啊!”其实他们的纯朴善良更让青岛人敬佩。当第二年再到五月柳絮飞舞的季节,这些赊小鸡的便又像候鸟回迁一般挑着小鸡沿原路回到他们以前去过的村庄赊小鸡,年复一年,经久不息。

然而,正如世间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赊小鸡这一经济交易形式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我相信赊小鸡留给那个时代的美好记忆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慢慢淡去,反而会因为其珍贵而永远深深烙印在我们祖祖辈辈的青岛人的心里,且愈久愈浓。

赊小鸡——永远是我们青岛人引以为自豪的一张诚信的名片。(作者博客地址:http://wangdeyao666. blog. bandao. cn/)

消失的台东三大市场

张润东消失的礼拜集

礼拜集,顾名思义,就是礼拜天的集市。青岛的礼拜集,上点岁数的人都知道。岛城的礼拜集地址几经辗转,新中国成立后固定在太平山东北麓边缘的荒山野坡上,也就是现今的延安三路以西、上清路以东、上清支路以北、海信立交桥以南的区域(即榉林花园、榉林新村、太清小区一带)。

随着时间的流逝,礼拜集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人们对它的兴趣和需求越来越大,其集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进入20世纪60年代,每逢星期天来赶集摆摊交易的人和逛集市淘物的人也越来越多,人山人海、密密麻麻。集市的区域也延伸、辐射整个延安路路口广场,甚至到达延安三路与台东八路交叉口附近、十九中门前附近。在老区域还增开了星期三的小集市,使礼拜集扩充为1星期内两个集日,为群众之间闲置物资的调剂利用、为减轻国家的经济压力,起到了有力的辅助和促进作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民经济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人们的日子比较穷苦,生活水平低下,人口众多收入较少,是一个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时代,是一个勤俭节约的时代。礼拜集基本是一个旧货市场。旧货价格便宜且不发生浪费,符合当时人们的节俭心理,能融入当时社会的要求,迎合了人们对生活物品的需求。因此,它得到了老百姓的青睐和欢迎。

集市上,人们将自家的闲置物品拿来交易出售,或购买自己家中急需的物件,当然也有个别的人专门从事收购后再加价转卖的。市场交易的物件种类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国家严禁的统购统销物资外,可以说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只要是生活中用得着的东西这儿都有出售。

20世纪50年代,集市完全是自发的,没有组织者也没有管理者,只有大家在公德方面!许的、不成文的一些规矩,如不诋毁同行出售的物件、不恶性竞争等。各类物品分门别类都有大家!许的专卖区。当然,人太多超出了专卖区的承受时,摊位也就混杂了。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管理政策的完善,集市上有了市场管理所和税务所,根据出售物品的多少和物件价值的大小,收取2角至1元的管理费。

在延安路路口的南侧与现在的榉林花园西半部分,有几间木板房和破砖碎石垒砌的小屋围在一条通往太平山和湛山的山路两侧。它们的主人是一些常年在此收购旧货的和一些做小吃生意的。当时只在现在上清路口处才有稀疏的民房。

赶集售物的人,需要起大早来集市占据有利地段摆摊。天不亮,集市上已是人影绰绰,人声鼎沸。卖锅饼、火烧、香油果子、馄饨、面条、包子、豌豆绿豆凉粉、海冻菜凉粉等小吃的板棚或布棚的铺位早已开张。早晨或中午,人们在破旧的木板棚里或野外搭起的布棚下面,在用钉子钉成的长条木板桌旁,坐在长条木板凳上急匆匆地各自用餐。接近中午,用竹篮盛着锅饼、火烧、包子等食品的妇女、孩子,挎着篮子满市场游走叫卖。“火烧——”、“热——包——子”、“香油——果子”、“热馄饨——”,各种带有唱腔式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充斥着小吃区,响彻整个集市的上空。

那时人们一般都是摆地摊,即在地上铺上一块包袱、破帆布或牛皮纸,将出售的东西摆放在上面。物件大到大衣橱、大樟木箱、双轮大推车、自行车,小到面杖、旧铁锁、斧锯、门插销、合页、小挂钩、螺丝螺帽等。20世纪60年代初期也开始有一些新的、自制的小型物件上市,如面板、面杖、凳子、新布料、瓷碗、泥盆罐等。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贩卖各种票、证的不法分子。

集市上,一些手艺人也来赶集做生意,如捏面人的、吹糖人的。还有一些江湖艺人也到集市上挣点小钱,如表演武术的、变戏法卖膏药的、说书卖唱的、拉洋片的、吞铁蛋吞小绿蛇的、吃火喷火的、手劈砖块的、耍猴耍狗的等。

记得1954年春,我和哥哥跟着父亲去赶礼拜集,主要目的是为上中学的哥哥买张写字台。在家俱区,父亲和哥哥相中了一张七成新的楸木大写字台。趁着父亲讨价还价的机会,我溜达着逛到了不远处的一张枣红色的大桌旁。我想,这张桌子好大、好气派啊,比家中的那张饭桌强多了。虽不是新桌,但桌面光滑,面板镶嵌在桌面框里浑然一体看不出缝隙,卯榫严丝合缝,横撑桌腿的边缘有凸起的边角,撑上并有雕刻图案,桌脚增大向里卷起。我将父亲拉了过来。父亲说这是一张八仙桌。由于其做工精良,父亲也产生了喜爱,终于也一起买了回来。父母去世后,它被哥哥当作收藏品摆放在一间屋内。

我曾多次陪着母亲去摆摊赶集。主要出售一些旧衣物、布料头和一些小杂品。那时候家中用不着的东西几乎都快卖光了,为的是换些钱好让哥哥去农村购买粮食和地瓜叶等。

清晨3点多钟我就被母亲叫醒,睡意蒙"地洗漱完吃点早饭,晕乎乎地背着东西出了地处小村庄的家门。曾经缠过足的母亲和我,经过1个来小时的行程,赶在天不亮前到达礼拜集。中午时分,饥肠辘辘。母亲买上3个火烧,我吃两个她吃1个。等我两个吃完,她才吃了1小半,再掰半个催着我吃下。写到这里,我已热泪盈眶,泪水止不住地在脸上流淌。当时已50多岁的母亲,夜里两点多钟起床做好早饭叫醒我,凭着自己半大的脚,来回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只吃半个火烧,难道她不饿吗?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当时年少的我却未曾考虑到这一点,真是令人痛悔不已。

国民经济困难时期过去后,礼拜集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走完了它的征程。这个区域也同时开始了初步的城市建设,拆除了木板房,修建了楼房,楼下是百货店、烟糖水果店、饭店、理发店、照相馆等,扩建和打通了延安三路,修建了上#路等。

现在的礼拜集区域已矗立起榉林花园、榉林新村、太#小区等花园式商贸区和居民区,完全改变了原来的模样。

再见了,礼拜集!这个岛城的历史产物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昔日的汉口路及洮南路市场

昔日的汉口路是沿着海泊河南侧堤岸下的一条小马路,它处于河堤下的低洼处。汉口路呈东南西北走向,其东面与和兴路相通,西面与威海路相连,其长度有200多米,是岛城有路名的最短的几条路之一。汉口路一带,是新中国成立前沈鸿烈当市长时为穷苦人建立的贪民居住区,因其是湖北人,便将此小马路定名为汉口路。

从威海路进入汉口路行百米左右有一个公共厕所,此处较为宽敞一些,它基本是汉口路的中心位置也是一个转折点。在此处分出了两条巷道,往南一条通向密集居民区,拐几个弯后与南口路相通,往东南一条弯弯曲曲从汉口路小学门前通到洮南路市场并与和兴路、南口路相通。这个中心位置将汉口路分成了东西两段,西段即是从这儿到威海路,路面较窄,可通行一辆汽车。东段则更狭窄了,路两侧全是低矮拥挤的民房,路宽3米左右,只能通行人力地排车和行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其路面为土质,坑坑洼洼、坎坷不平,后来其西段铺设了柏油路面。

汉口路南侧基本是密集、低矮的居民区和棚户区,其北侧西段是地形较高的河堤区,$有人居住。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段河堤区是一个专卖砖、瓦、沙、石、石灰、瓷管、瓷盆罐、房梁门窗木料、床板木料、草屋用的麦秸等建筑材料和居家材料的零售市场。在当时岛城市区,这里恐怕是唯一的建材零售市场,而且是个体经营的。台东、四方一带的居民盖新屋、维修房的材料,基本是在这儿购买的。后来,这里成了一些单位的仓库区。

市场内,砖、瓦、沙、石、圆木、瓷管等不怕雨淋的东西,都整齐地露天堆放,木料等怕雨淋的都放在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大棚里。买卖人在一些木板房或用捡来的碎石破砖垒起的小屋里经营、休息。最令人难忘的是拉大锯锯圆木的情景:在院中支上架子,将圆木抬起斜搭在架子上,一头触地一头悬在空中。两位锯木工人,一人在圆木下,一人在悬起在空中的圆木上,双手各握大木锯一端,相互配合。一上一下地拉动着大锯。锯木工人双臂隆起的肌肉在大锯一推一拉中滑动着。大锯在拉动中发出“吱——吱——”的锯木声和工人嘴中发出“嗨——嗨”的号子声混为一体,在空中响彻飘逸。这是一种既古老而又传统的劳动场面,是一项多么耗费体力的劳动啊。无论春夏秋冬,这些锯木工们总是肩搭擦汗的布巾,挥汗如雨地劳作着。

在汉口路东段的南面,与南口路、和兴路之间,汉口路小学的东墙外,有一个小广场。这就是在附近居民中闻名遐迩、名声远扬的洮南路市场。洮南路市场及和兴路周围一带,新中国成立前曾经有一段时间是礼拜集市,新中国成立后仍留有市场的底蕴和基础。其实它并不在洮南路上,只不过是和兴路上商居合一的区域连接了洮南路与作为市场的小广场。20世纪50年代小广场四周大多是一些陈旧的泥墙基的木板房,也有少量的矮砖房。市场中有烟酒糖茶铺、日用小百货铺、果品蔬菜铺、土产杂品铺和几家卖炉包、大锅饼、馄饨、面条、煮猪骨与骨汤的小吃店。外围有银行、鞋帽布店、煤店、柴草集市、修地排车和自行车的等。

每日清晨,小广场上人影绰绰。许多台东、四方一带的农户及附近做小买卖的纷纷踏至,或推着捆着编篓的独轮车,或拉着自造的各式小车,或肩挑人扛,或臂挎竹篮编篓。他们在市场中露天设摊,出售水果、蔬菜、鸡蛋等农产品,还有自制的儿童小玩具及各种家用小玩意等。农闲时,还经常有捏面人、吹糖人的手艺人驻足。

在小吃中,我最爱吃的是煮猪骨头。20世纪50年代中期,做这生意的是一位高高瘦瘦的40多岁的男人。他是用高压锅煮猪骨头的。记得他的高压锅挺大的,直径得有40多公分。锅外有金属管连接着气压表,像个微型锅炉似的。煮好的猪骨不带有丝毫的肉丁,在锅内就像一条条雪白的小鱼儿似的,完整有形地在白色的骨头汤中沉浮着。生意人小心翼翼地将骨头舀入小瓷碗中,然后再舀上一勺骨汤,那骨汤也是洁白无瑕没有任何油花,送到你的面前。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吸入腑中吊人胃口,让人真想一口吞掉。猪骨用调羹一碰即碎,吃到嘴里口感特别好,糯糯的、酥酥的、软软的,无任何油腻,味道鲜美可口,现在想起来还令人馋涎欲滴。在当时的价格中也不算太便宜,1角钱1碗,也就三分之一腿骨那么多,骨头汤倒便宜,3分钱1碗。小时候,为补钙我经常光顾此处。

20世纪50年代末,固定摊成立了合作性质的土产店,其中有烟糖百货店、蔬菜店、鞋帽绸布店、饭店、煤店等。20世纪60年代,洮南路市场慢慢冷清了下来。私人露天摊位基本销声匿迹,只剩下了这些正规的商业单位在经营,但人们仍然亲切地称呼这儿为洮南路市场。

20世纪末21世纪初,汉口路至南口路区域全部拆除,全面改造重建。原来低矮拥挤的小屋棚户、狭窄坎坷的道路消失了,洮南路市场也随之消失了,但它却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现在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片锦绣天地。汉口路已成了车流、行人密集的宽阔平坦的大道。行走在树木成荫、花草成丛的汉口路上,一边目不暇接地看着鳞次栉比的商铺,一边听着不远处传来海泊河流水潺潺的声音。这花园式的景观大道虽短却让人惬意、陶醉。

愿美丽的市北区越来越繁荣,越来越美丽。(作者博客地址:http://zhangrundong. blog. bandao. cn/)小鲍岛居民院往昔生活琐记门秀山一、居民院

往昔,市北区小鲍岛是我市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小鲍岛的居民院,因为住户多、居住条件差、公共环境乱,俗称大杂院。

我从小一直生活在大杂院,住了50年。

我家居住的大杂院,位于贮水山下邹平路8号。从8号大门口进入一条很狭窄的胡同(两个成年人对面行走需要侧身),左侧的院子叫“东院”,右侧的院子叫“西院”。我家住在西院。每个院子里居住着20多户人家(后来东院改建,增至几十户人家)。住房是二层小楼房。每户住房都很狭小。住户大多都是老邻居了,经年累月,朝夕相处,“家底”的透明度很高,彼此都知根知底。这些住户的原籍大多是即墨、胶州、高密、平度、日照、掖县、招远等地,生活习俗和方式大同小异,相互之间没有大的利害冲突。因此,左邻右舍相处比较和睦。大杂院住户中有做工的、教书的、做小买卖的……基本上属于社会下层,过着比较贫困的生活。(一)几乎家家搭“吊铺”

大多数住户都是人口多,住房小。因此,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搭“吊铺”(在住房上部空间,用木梁子楔进墙壁,上面搭上木板),用作睡觉或者放东西。有的家,三代五六口人拥挤在不到10个平方米的陋室。晚上,有的睡吊铺,有的睡床,有的睡地铺,分上中下三层(就像火车的硬卧铺结构),而最下一层,则是直接睡在地上。夜里起来方便时,那是需要格外小心仔细,睡眼蒙眬,常常踩在睡在地面上的人,引起连声惊叫,连邻居都会被惊醒。那时,很怕有外地来走亲戚的,吃饭还好说,睡觉可是大难题。于是,就得好好与居住相对宽松些的邻居商议,让自家孩子去借宿,腾出地方让来客睡觉。(二)全院一个水龙头

20世纪50年代,8号大院(东院和西院),只有东院一家豆腐坊里设有一个水龙头,所有住户都要花钱从这里买水(1分钱1桶),很不方便。洗衣、洗脸则从西院的一口水井里取水。

1963年,我考入山东师范学院。第二学期,我接到家里来信:西院和东院,分别安上了一个水龙头。全院人都像过节一样高兴……夜里,我做梦回到院子,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哗流淌,情不自禁笑醒了。

可是,使用水龙头却麻烦很多。一开始,水龙头全天开放,住户随便接用。每月按各户人头平均收水费。于是,自来水浪费情况很严重,居民意见很大。居委会小组长就作出决定:水龙头封闭管理,每天早晚定时开放两次,每次1个小时,过时不候,水龙头上锁。从此,早晚就得排队接水,费时又不方便。如果有事错过了接水时间,就不能接水,无法做饭。去小组长家要钥匙开水龙头,又常常听闲话、看脸色,有人就干脆私自砸开水龙头上的铁锁接水。诸如此类的“水龙头风波”就层出不穷了。自来水供应方式和收费办法一直在变革。但是,由此引发的冲突和矛盾,一直没有停息过。(三)违章建筑多起来

过去,东院和西院各有一个大院子,那是孩子们活动的场所。孩子们在这里做游戏、捉迷藏、踢小桶、滚铁环……笑声朗朗。春天,在院子边上种上向日葵、粉豆花……赏心悦目。夏天的晚上,老人们总爱坐在院子里乘凉,摇着大蒲扇,给孩子们讲述动听的故事……悠然自得。

后来,街道服务站在院子里盖起了两层的蜡纸加工厂。一天到晚不断传出机器的嘈杂声。住户们也见缝插针,纷纷搭建违章小房子、小院子、煤池子……那口清水井,也不知被谁当作垃圾坑,不断偷偷倒进屎尿垃圾,进而无法使用了。

20世纪90年代初期,市北区小鲍岛旧城改造开始了。邹平路8号以及周边地域的建筑物拆除了。几年后,废墟上矗立起高高的聚豪大厦。老居民的新生活开始了。如今,每每回忆起大杂院的生活情景,总是百感交集。二、小风匣,呼嗒嗒……

我和妻子参观完民俗生活展览后,回到家里,打开煤气灶,准备做饭。望着跳跃的蓝色火苗,我的思绪又飞向了过去的岁月。

自从出生到现在(除了到济南上了5年大学),我一直居住在市北区小鲍岛。那是我市人口居住密度最高的地域。20世纪70年代,我结婚后,住在一个大杂院里。住房很小,没有独立的厨房,用小煤油炉做饭。火头小,费时间。于是,我就在与“团结户”公用的狭窄走廊里,垒起一个砖头锅灶,请木匠亲戚做了一个小风匣,烧散煤做饭。每天下班回家后,妻子忙着淘米、洗菜,我就在锅灶前坐着小板凳,蜷曲着双腿,拉风匣烧火。蒸馒头或者蒸窝窝头时,需要烧火时间长,拉风匣很累又很单调。于是,我就一边拉风匣,一边看书报。有时,哼哼顺口溜:“小风匣,呼嗒嗒,蒸完饼子煮地瓜。炒完一盘豆芽菜,再炒一碗豆腐渣……”由于思想不集中,时常忘记及时添煤面熄了火,或者添煤面太多烧干了锅。因此,常常惹得妻子笑着批评:“你呀,真是一个书呆子……”冬天,就在屋子里安上带铁皮烟筒的炉子,取暖兼做饭。我家住在一楼,与楼上的住户使用同一个烟道。时间一长,烟道就常常堵塞不畅。每次点火生炉子,炉子倒烟,满屋子是烟,呛得小儿子直咳嗽,呛得我和妻子眼泪直流。打开门窗通风排烟,又冻得直哆嗦。于是,就需要每隔上一段时间,爬上二层楼楼顶,疏通烟道(青岛话叫“打釜台”)。

记得寒冬的一天,北风吹,雪花飘,我搭着梯子,从二楼顶棚的天窗钻进,爬上楼顶。楼顶是坡式结构,很陡,铺着瓦,很滑。我匍匐着身子,背靠天空眼看瓦,双手紧扣瓦楞,横向移动,一步一步,好不容易才挪到烟囱边,站立起来,下意识往地面一看,立刻腿肚子发软头发晕。我平静了一会儿,定定神,喘喘气,缓缓心跳,一只手紧紧搂住冰凉的烟囱,一只手把随身带来的工具(用长绳子捆绑着的一个大铁秤砣)放进烟囱,然后不停地放下提上,放下提上,把附着在烟囱内壁的烟灰打下去。只觉得是干了很长时间,我才打通了烟囱。妻子点炉子试验后,向我高喊:“好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准备下去。可是,就在这时,我听见地面上又传来喊声:“大兄弟呀,我家的烟囱也堵死了。麻烦你顺便把我家的烟囱也打打吧……”哦,原来是邻居金萍嫂子。她家没有男的,不能爬楼顶。再说,平日大家都相处不错,抬头不见低头见,她的请求难以拒绝啊。我皱皱眉,点点头,咬紧牙关,又向10多米远的烟囱挪去……等我干完活下来时,天色全黑了,我的双手早冻麻了。那年代,打烟囱可以花钱请房屋维修站工人来干。可是,家家收入低,户户日子难,谁家也舍不得花这份钱啊。同样的困境,同样的心情,彼此都理解。金萍嫂子很过意不去,向我连声道谢:“真难为你这个教书人了啊……”

后来,我家也用过蜂窝煤炉做饭。早上上班离开家前封上炉子,晚上下班后炉子常常熄灭了,几乎需要天天生炉子,费时费力,乌烟瘴气,很不方便。那时候,劈柴也要凭证供应,根本不够使用。有时,只得用纸壳和废报纸生炉子,烟大火弱,脸熏黑了,煤球却烧不红,让人心急火燎。往往是生好炉子做完饭,已经筋疲力尽了,吃饭也无味。20世纪80年代,单位上分给我家一个煤气罐,做饭上了新台阶。可是,使用煤气方便换煤气难,就特意买了一辆折叠式两轮小车,拉着空罐,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灌煤气。

进入新世纪,我家住上新楼房——市北区聚豪大厦,双气双水,集中供热,做饭可就更加方便了。厨房里,煤气灶、电饭锅、电火锅、微波炉、豆浆机……应有尽有,得心应手,省时省力。居住条件大大改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与过去相比,绝对是不能同日而语啊。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以小见大,社会巨变,市北旧貌换新颜。“老伴儿,你在想什么?吃饭吧。”妻子的招呼惊醒了我的回忆。我端起了酒杯,微笑着说:“我在回想当年。小风匣,呼嗒嗒,蒸完饼子……”三、忆往昔,灌瓶热水暖被窝

北风呼啸,雪花飘飘,寒冬来到了。居民住房集中供热开始了。屋里,温暖如春,身心舒展。

有一天,我拉开橱门,整理旧物,从角落里翻出一只胶皮热水袋。睹物生情,我的思绪展开了翅膀,穿过了岁月的风风雨雨,飞向了过去的日子里,回忆起往昔在冬天取暖的情景……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家住在青岛市市北区小鲍岛一座二层老楼房的底层。这是一间西向的房间,夏天太阳西晒,不通风,很闷热。冬天不见阳光,很阴暗、寒冷。夏天的晚上,屋里闷热得睡不着觉。晚饭后,全家人坐在马路边树下乘凉,实在是瞌睡极了,才回屋睡觉。冬天里,屋外冷,屋里凉,日子更不好过。每天下班回家后,赶紧生上炉子,又做饭又取暖,驱驱寒气。那时候,煤按住户按人口凭证供应,数量少,不够烧。因此,往往是吃完饭就得熄灭了炉火,屋子里又渐渐变得阴冷了。躺进被窝里也很凉,身体缩成一团,哆哆嗦嗦,难以入睡。怎么办呀?于是,就动脑筋,想办法,自己制作土热水袋取暖。我从医院熟人那里,要了几个使用过的注射液玻璃瓶(较耐高温,不易炸裂)。每天晚饭后,赶紧把玻璃瓶里灌上热水,外面再罩上用毛巾缝制成的套子(使热水凉得慢些,也避免烫伤了脚),塞进铺好的被窝里,并且按时挪动玻璃瓶的位置。等到睡觉时,怀里抱着一个,脚底蹬着一个,被窝里就变得暖和多了。这个暖和被窝的办法在当时很流行,很多家庭都使用过,而且使用了很长时间。不过,睡觉时一不留神,就常常把玻璃瓶踢到床下,摔得粉碎,满地流水……

后来,生活条件好转了,我家就买了两个胶皮热水袋。胶皮热水带装水多、凉得慢、不滚动、很方便。晚饭后看电视时,还可以抱在怀里,热乎乎的,很舒服。再后来,托熟人买了一床可以调节温度的电褥子(当时很难买到),铺在床上。晚上早早通上电,预热被窝,睡觉时暖暖和和,手脚都能舒展开了。等安上空调以后,夏天更凉爽了,冬天更暖和了。改革开放带来了好日子。到了21世纪初,市北区旧城改造之后,我家搬进了新建的居民楼,双水双气,设备齐全,居住条件大改善,生活水平大提高。在过去,真是连做梦都想不到啊……

有一位伟人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往事并不如烟。往昔“灌瓶热水暖被窝”的故事,并非只出现在一家两家。近日,我到贮水山儿童公园散步。在“一百零八磴”台阶上面,我听见一群退休职工正在谈论“烤火费”问题。其中,有人谈及当年如何在寒冬取暖。我情不自禁,对他们讲述了“忆往昔,灌瓶热水暖被窝”的故事。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们反响强烈,你一言我一语,争着讲述当年自己家也是采用这种办法取暖。我听着听着,心里一热,眼睛不由得湿润了。一样的市北居民,一样的生活情景,一样的人生感受……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我家的这只胶皮热水袋见证了一段历史,见证了一段岁月,见证了一种生活,见证了一种感受……我舍不得丢弃,又把它放进橱子里保存起来。(作者博客地址:http://menxiushan. blog. bandao. cn/)

外人眼中的青岛

艳芳医生

我直到30岁仍不知道外人是怎样看青岛的。因为那个年代,自己很少有机会与外界交流,远房亲戚间也很少走动。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大地,青岛率先成为改革开放的沿海城市以后,我才隐约感受到青岛正在被外人所关注。

1992年,我被单位派到北京某医学院进修,第一次感受到外人对青岛的印象。大家初次见面,各自通报了自己的家乡,我也不例外。意想不到的是大家都非常喜欢青岛。青岛的自然海滨风光非常刺激她们的神经,也让我占了大“便宜”,一下子成了众人中的“宠儿”,被大家推选为进修班的班长。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作为一个青岛人的自豪,享尽了优越和尊重。

去年我去北京开会,邂逅我的恩师。她还念念不忘青岛的好,风趣地对我说:“我在青岛海边也有了自己的‘别墅’。我一直把它放在家里。”“家里?”看我认真的样子,老师开怀大笑地说:“我哪能买得起青岛的房子。那是我去青岛旅游时买的一个别墅模型而已。能在青岛生活只是一个梦想罢了。青岛太美丽了,留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有机会我还想去青岛……”这是改革开放的青岛风光留给外人的新印象。在青岛这片美丽而富有浪漫情怀的热土上,留下了无数人的憧憬和向往,让无数人为之倾倒。

2000年,我的堂哥从河南郑州来青岛。我带他在五四广场转了转。他站在火红的五四飓风面前,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风光,一边不断地发出感叹。他对青岛改革开放的变化感到震惊。看着五四广场绿茵茵的草地上没有一个人在上面践踏或休息,他情不自禁地说:“青岛人的素质真高,要是在我们那里,这草坪还不知道会怎么样了。前些时候,我们在公共场所也搞过绿化,但很快就被人为破坏了。我回去后一定向有关领导汇报,应该到青岛来学习一下。”听了他这一番话,我心里美滋滋的,为外地人这样看青岛人而感到自豪。一个草坪的爱护程度,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青岛居民心灵的修养和行为准则令外人刮目相看。

近些年来,我到外面交流的机会多了,听到外人对青岛的评价的机会也自然多了起来。青岛的对外形象已经不仅限于他们对青岛风光的赞赏,更多地来自青岛环湾保护,蓝海经济的发展战略,特别是青岛成功举办奥运会帆船比赛。这些让世界记住了青岛,让外人更加向往青岛。青岛已经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海内外“筑巢”大军。

随着《微尘》影片的热放,青岛的灵魂正在被中国传颂,青岛的形象也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变得越来越高大,越来越秀美。无论我走到哪里,青岛印象都会成为餐桌上最好的“作料”。

现在外人再来青岛,不仅能看到昔日的美丽,还能感受到今日的荣光。青岛已经走出了小家碧玉的气质,越来越朝着大都市的风范迈进,让许多的海外赤子感慨万千。

一个阔别30年从美国回来的同学跟我说的一席话,让我深深感到青岛的巨变对海外华人的冲击和影响。她说:“没想到青岛的变化这么大,看上去环境特别好。家家有房子住,人人生活很安逸。没想到你还能开上自己的车。这一切都是自己过去曾经梦想的,因为一直得不到,所以只身去了美国。原以为在美国可以得到这一切。结果,经过30年的努力,尽管自己有车有房,但心情很压抑。我在美国比较穷的一个州里生活,职业很不稳定,当地的孩子比较歧视华人老师,一不小心就被他们‘撤掉’了而失业。哪像在中国,女性50岁就退休了,我要到65岁才能退休。如果不工作,等到老了就领不到自己的退休金。”我听了她的一番话,很刺痛,为她伤感。

不久前的一个深夜,她从美国家中打来电话,哭诉她的痛苦。她说她失业了,一段时间依靠大女儿的奖学金维持生活。现在刚刚找到一份工作,每天需要开车4个小时的路程,因此感到很压抑、很孤单。

她的话让我感受到一个现实版的“围城”故事。冲出青岛的人已经感受到海外的沧桑,走进青岛的人正在享受青岛的幸福。无论过去的青岛在他们眼里是怎样的,而今的青岛真的让我们扬眉吐气。尽管在发展建设中还有疏漏和瑕疵,但青岛用自己的实力正在向外人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就像著名主持人倪萍为青岛人手册而写的《我的故乡人》一样,她衷心地表达青岛儿女久违的感慨:“那时候,刚有了翅膀,就想飞翔。无论去哪里,只要离开故乡。母亲的怀抱太坚硬啊,我像是在逃亡……飞走了,飞得很高,也扑腾得很响。很快穿过了云层,我见到清澈的阳光。曾经的天空,是我自由的故乡。我欢笑,我高唱。很久,很久,故乡、母亲都遥远地留在了故乡。而今,梦醒了,故乡依然留在远方,我却又逃回了母亲的身旁。虽然已不再年轻,不再幻想,甚至还带着一点悲伤。回故乡的路呀,却也轻盈,却也欢畅。和我6岁时的小?一模一样,我又光起了脚板,顺着信号山来到青岛小港。我知道那里有我永远朝圣的故乡!”

来吧,亲爱的朋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青岛人将用自己的激情迎接您的到来。来吧,海外的赤子们,青岛母亲的胸襟里一直保藏着对你们的牵挂和思念。感动青岛吧,青岛的一切需要你们的光芒。(作者博客地址:http://51baian. blog. bandao. cn/)

青岛,我对你说(组诗)

三味书屋崂山你是我心中的水墨画风雅如竹艳美如花是徐悲鸿的千里骏马是齐白石的水中游虾随意泼墨便成一段千古佳话栈桥爱上你真的很容易想着你长过几世纪就算不能牵你的手心却跟你走蓝色畅想就这样静静绽放像一朵盛开的蓝莲花空气静止只上演好听的音乐和沸腾的风景奥帆广场在帅性和妩媚间游走在霸气和甜蜜里纵横凌厉的眼神瞬间温柔张扬的舞步瞬间娇羞还需要什么表情这里应有尽有石老人有一种凝望让人断肠有一种愁绪让人绝望就这样在水中央谁解你的思绪谁懂你的心曲你在等你的谁谁在等你的心五月的风谁把你造成了梦中的模样淡淡的芬芳火火的心房暖暖的目光甜甜的笑样只是苦了爱上你的我们美坏了一辈子的时光海底世界外面的天地纷纷扰扰你的世界兀自逍遥太多的美好为你驻足想什么不想什么没有人分得清楚木栈道云淡风轻燕语蝉鸣美好的世界迷醉了美好的眼睛环肥燕瘦沉鱼落雁心中的风景醉了一路两岸极地海洋世界五颜六色的世界姹紫嫣红的心情上天总是垂青最真实的美丽从外表到心底从小朋友到夕阳红八大关能听见快乐的笑声能看到甜蜜的表情幸福不过就是这个模样心与心相连手与手相牵一万年雕塑园知道吗我在看着你满心满眼的都是疼惜绝尘脱俗的女子有多少烦忧我可以替你就这样要求我吧所有的我都会给你金沙滩有的东西就是天生的传奇美丽无瑕冰洁玉清仿佛雨后的彩虹让你牵念让你奢求让你欲罢不能小青岛时光把你陪伴黯淡了周边笑容牵你嘴角敷衍了光线几经风雨的大场面无奈有你的出现跨海大桥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抬头已不是老地方春去春回日落日起凝望定格在你身上美好的挪不开眼迷醉的忘了明天夜幕下的青岛潘帕斯的精灵舞动魅惑的宇宙夜来香谁为你歌唱紫罗兰我为你癫狂(作者博客地址:http://2626yin. blog. bandao. cn/)

岛城儿童游戏的传承与变革

一 丰

岛城的儿童游戏源远流长,其中有许多种类至今依然传承不息。但是,也有不少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在儿童的娱乐中几乎绝迹,仅成为中老年人的一种记忆。

前几年有人曾突发奇想,欲拍一个百集的以各种游戏为线索的儿童动画片,后因种种原因搁浅。笔者因参与其中故对岛城的儿童游戏做了个大概的调查和记录。

岛城的儿童游戏大致分两类:一类是流行国内外各地的,一类是岛城独有的。为叙述方便,特将岛城的儿童游戏按以下几类划分:

一是徒手类,即仅用双手来游戏的。最简单的当属“打手板”和“玩手影”。前者是游戏双方各伸出一手(左右均可),一正一反,两掌手心相合。手心向上者快速抽回手并反掌击打对方,打中继续,打不中,游戏双方交换角色。这游戏比的就是灵敏。“玩手影”的游戏一直传承至今:用手做出各种动作,借灯光在墙上映出各种东西来。“剪子、包袱、锤”的猜拳游戏在岛城叫“将军包”。几个孩子为决出输赢边伸手变拳,边喊着“将军包……”。更简单的喊法是“呆呆呆、呆呆呆……”前两个字是准备,后一字出拳。猜拳往往都是决输赢,有时为了“分帮”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叫“手心手背”,前三个字是准备,第四字喊出后,参与者各伸一只手出来,或手心向上,或手背向上,以此决定“经纬”。

徒手游戏中最有趣的是玩“地瓜锤”。先用“剪子、包袱、锤”决出最后的输者作为“受刑者”,胜者中的一、二名当打手,一人握住输者的一只手,边拍打边唱儿歌:“地瓜锤呀,打小人呀,小人不让打呀,偏要打着耍呀……”同时每唱一句,各自用击打的手做出一个变换的手势(手指数和姿态),一旦姿势相同,“受刑者”便解放了。而其他的赢者分别轻轻地捏住“受刑者”的耳、鼻、头发等表示助威。另外还有一种类似的俩人游戏叫“打鼻子眼”的,决出的输者,一手伸出,一手用食指放在鼻尖上,赢者握住输者的手打一下,喊一个头部的器官,让输者去猜指,如果猜中游戏结束。

在徒手类游戏中还有一种哄小孩的游戏叫“抓豆豆”。甲将食指放于乙的手心中,然后由乙唱儿歌:黄豆绿豆巴,吃个小地瓜,大米干饭炒豆芽,一炒一个巴!唱到“巴”时,甲应迅速抽出手指,若被捉住,位置调换。游戏中唱儿歌者可以故意调整速度,让对方猜不中喊出最后一个字的时间。

二是沙袋类。缝制一正方体小布袋,装入粮食或沙粒作为游戏工具,习惯叫“球”。有以下玩法。跳方:在地上画出自己设计的图形,用单脚驱动沙袋进图中,按规则一步步比赛决出输赢。踢沙袋:玩法很多,比较有趣的是“踢三六九”。大家轮流上场单脚踢,并累计数目,谁的沙袋落地时,如果数字中有“三六九”谁就要罚“发球”,即向每人脚前抛一次球,对方便用力踢出很远……于是大家都会踢到28、58和88时停下,让下一个接上,原因很简单,比如从29到39之间吧,每个数字含有“三六九”,很容易受罚。“踢大脚”的玩法是:一人站在圆圈内,将球踢出,其他人努力接球,接到球者得10分。若球落地,则由一人向圆圈内扔球,若扔进算赢了,圈内人下台,若仍不进或被圈内人踢出,就由以脚为测量单位决定圈内人的得分。关于现在依然很流行的“打猫尾”等人人皆知的,在此就不赘语了。

三是拍打类。比如很古老的“砍茧”:用木板去砍击一个两头削尖的蚕茧状的小木棍。再比如拍纸牌、打木头、击打玻璃球、摔泥碗等。

四是体育类。比如骑马打仗、跳山羊、斗拐、对手掌、打旁(棒)球等。

岛城的儿童游戏种类繁多,数不胜数。诸如藏猫猫、贴膏药、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贴鼻子、苹果蹲、熊和石头人、跳皮筋、斗纸蛤蟆等,至今仍是家喻户晓。下面介绍几种现在的人不熟知的游戏。

踢小桶(也叫“电报”):将一罐头桶放置圆圈内,决出的输者看守小桶叫“守家”,赢者中选一人将小桶远远踢出,由守家迅速跑去捡回放于圆圈中。其他人趁机找地方藏身。守家回到圆圈内,可四处寻找藏身者,同时要顾及好小桶。其他人可趁机跑向圆圈并将小桶再次踢出,那守家就只好再去捡回小桶。若没踢到小桶之前被守家发现,守家可以大喊一声“电报”。那么,被发现者就成了下一轮守家。

杠老将:选择坚实的叶柄当比赛工具。双方把叶柄交叉对折,然后用力扯拉,看谁的叶柄首先断开,谁就是输者。此游戏看来简单,但当时风靡岛城。

儿童游戏带有很浓重的时代气息,比如说,过去的孩子没有钱去买音体美类的用具,但业余时间十分充足,所以自发地创立了多种游戏来自娱自乐。而现在的孩子,家长都为其安排了大宗的业余学习科目。因此,便很少有机会去参与各类儿童游戏了。另外,在过去,家长往往和孩子一起玩游戏,而如今,家长们很少有心情和时间去与子共乐了。也许,这也是时代变迁与发展的一种必然与无奈吧。(作者博客地址:http://lxcw. blog. bandao. cn/)

我家门前是青岛河

九州四海

从上初中开始,我就一直对历史和地理感兴趣。“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传统观念让我”误入”了理工科的“歧途”,但我对文史的热爱并未消失,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深。

2007年夏天,为了孩子就近上学,我在大学路租了一套房,把家搬了过来,当时租房很匆忙,甚至有些草率,因为房子没有暖气,冬天实在难受。住了几个月,勉强熬过了一个冬天,第二年开春,我便开始在周边“考察”。因为这一带聚集了江苏路、太平路和大学路3所全市有名的好小学,还有育才和39中两所好初中,很多人为孩子上学到这里租房,所以在中介那里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房子,我只好自己亲自找了。磨破了鞋,跑细了腿,终于在黄县路5号租到了一套有暖气的房子。

在搜索房源的过程中,我跑遍了附近的大街小巷,发现这一区域富有文化气息,是青岛最有“文化”的地方。对于爱好文史的我来说,每每会有惊喜。除了老市府、迎宾馆、基督教堂和天主教堂等一些大家熟知的德占时期的建筑,还有许多名人故居,如岛城最著名的康有为故居和海大校园内的“一多楼”等。几乎20世纪初所有曾寓居青岛的名人,在这里都可以找到他们的痕迹。更有建成400多年,比青岛市历史久远得多,在北方很少见的天后宫。它向人们诉说着青岛悠久的海洋文化。

还有老舍故居,发现它还颇费了些周折。一次,两位外地青年男女拿着地图问路,问我老舍故居在哪里。我知道肯定是在这一带,但是我搜房时跑遍了每一条小路也没见过,只好满怀歉意地告诉人家,再找别人问问吧。后来有一次到大学路居委会办事,顺便一问,工作人员告诉我说就在斜对面。原来在黄县路的岔路上,怪不得我在主路上找不到。我喜出望外,急匆匆、兴冲冲地出门寻找,终于找到了仰慕已久的老舍故居,同时也很遗憾——楼和院子不是一般的破烂。这时有人从院子里出来,我上前打听,得知原来这里正准备动工维修成一个博物馆。从此,我就经常溜达过来瞧瞧工程的进度。2010年5月24日,“骆驼祥子”博物馆终于开门纳客。那之后我去过好几次,每去一次都有和老舍先生相谈一场的感觉。现在,我非常希望有人再问我老舍故居怎么走。我不但可以指路带路,还可以做讲解员呢,当然得是人家愿意接受。

入住黄县路之后,我又有了另一个重大发现。晚饭后闲来无事,经常带女儿在家附近散步,发现在黄县路和大学路之间的黄县支路边上,有一条几十米长的大沟,上不知来源,下不知所往,感觉很神秘。为了揭开这个谜底,我就请教周边乘凉的老人们。他们告诉我这是掖县路大沟,详细情况也说不清。掖县路大沟?为什么只在黄县支路剩下这一段?我到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发现原来这竟然是青岛的发祥地——青岛河!

青岛河发源于青岛山,但青岛山和青岛村的名称却是因“青岛”(现小青岛)而得来。青岛河全长不到3公里,现在只余黄县支路这几十米,作为一个符号而保留下来。上游部分以前叫“掖县路大沟”或“龙江路大沟”,现在已经全被建筑物覆盖。下游部分沿大学路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