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临床路径(外科部分)(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2 17:11:47

点击下载

作者: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家临床路径(外科部分)(下册)

国家临床路径(外科部分)(下册)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国家临床路径.外科部分.下册/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编著.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ISBN 978-7-117-24980-5

Ⅰ.①国… Ⅱ.①国… Ⅲ.①临床医学②外科-疾病-诊疗 Ⅳ.①R4②R6

中国版本图书馆C I P数据核字(2017)第203264号

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

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国家临床路径外科部分下册

编  著: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8年9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4980-5

策划编辑:孙玥

责任编辑:孙玥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2016—2017年参与制(修)订临床路径工作的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名单

内科部分

内科学分会

呼吸病学分会

心血管病学分会

消化病学分会

肾脏病学分会

血液病学分会

内分泌病学分会

神经病学分会

感染病学分会

风湿病学分会

精神病学分会

肿瘤学分会

结核病学分会

肝病学分会

外科部分

外科学分会

骨科学分会

神经外科学分会

泌尿外科学分会

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

整形外科学分会

烧伤外科学分会

妇产科部分

妇产科学分会

围产医学分会

生殖医学分会

儿科部分

儿科学分会

小儿外科学分会

五官科及其他

眼科学分会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

皮肤性病学分会

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

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

核医学分会

*由于临床路径制(修)订工作从2009年开始,历时较长,涉及单位及人员较多,在此不能一一列出,仅列出2016—2017年参与制(修)订工作较多的中华医学会部分分会。对未单独列出的中华口腔医学会、医疗机构及所有专家,一并表示感谢!序

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种疾病或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具有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控制医疗费用等积极作用,对于推进深化医改具有重要意义。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要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临床路径管理既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医院精细化、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国家卫生计生委认真贯彻落实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以及深化医改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关要求,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将临床路径管理作为加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有力抓手,纳入重点工作,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同时按照“制订一批、完善一批、推广一批”的工作思路,组织中华医学会分期分批制订有关病种临床路径。截至目前,累计印发各病种临床路径1212个(其中县医院适用版216个),涵盖30余个临床专业。

为便于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和广大医务工作者查阅、使用有关临床路径,我局委托中华医学会以临床专业为单位,对已印发的临床路径进行了整理和汇总,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汇编出版《国家临床路径》丛书。在此,对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关专家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地感谢!

希望这套图书的出版,能够帮助广大医疗管理者和医务人员更好地掌握和应用临床路径,继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努力实现“四个结合”的目标,即“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质量控制和绩效考核相结合、与医疗服务费用调整相结合、与支付方式改革相结合、与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相结合”,继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进一步发挥临床路径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等方面的作用,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出积极贡献!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2017年10月第一篇 骨科临床路径一、创伤1 锁骨骨折标准临床路径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

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

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

患侧肩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患侧锁骨畸形、反常活动及骨擦感。

3.辅助检查

锁骨X线片显示锁骨骨折。(三)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锁骨骨折疾病编码。

外伤引起的单纯锁骨骨折。

除外病理性骨折。

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除外合并其他正在治疗的疾病。

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四)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为1~11天。(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双侧锁骨正侧位X线片;(6)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1)双下肢血管B超;(2)肺功能检查(≥60岁或既往有心、肺部病史者);(3)肝胆脾胰肾B超;(4)超声心动图;(5)锁骨三维CT;(6)血气分析。(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有喙锁韧带断裂的锁骨外侧端或外1/3有移位锁骨骨折。

2.锁骨骨折端短缩或者分离严重。

3.无手术禁忌证。(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2.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

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八)手术日为住院第1~7天

1.麻醉方式

神经阻滞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

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3.手术内植物

接骨板、螺钉、弹性髓内钉、缝合锚等。

4.输血

无。(九)术后恢复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锁骨正侧位片。

2.必要时查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

3.术后处理(1)抗菌药物: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2)术后镇痛:

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3)术后康复:

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

2.伤口愈合良好

引流片或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无皮瓣坏死。

3.术后X线片证实复位固定满意。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围术期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伤口感染、脱位、神经血管损伤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

2.内科合并症

老年患者常合并内科疾病,如脑血管或心血管病、糖尿病、血栓等,骨折手术可能导致基础疾病加重而需要进一步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

3.植入材料的选择

由于骨折类型不同,使用不同的内固定材料,可能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二、临床路径表单2 肩袖损伤临床路径一、肩袖损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肩袖损伤。

行肩关节镜下关节镜检,肩峰成型、肩袖缝合术,或含以下诊断和术式:(二)诊断依据

1.病史

肩关节疼痛、无力,活动不利史。

2.体检

Jobe’test(+),压腹实验(+),吹号征(+),speed’test(+),lift-off(+)。

3.辅助检查

肩关节造影或磁共振或磁共振造影可以确定肩袖损伤的部位及程度。(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诊断明确的肩袖损伤,症状明显,持续不缓解,影响正常生活和运动。

2.无手术禁忌证。(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肩袖损伤。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0~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肩关节正位、Y位X线片;(6)肩关节MRI或MRI造影(必要时);(7)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部病史者);肩关节CT检查;(2)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2天

1.麻醉方式

全麻或全麻+神经阻滞麻醉。

2.手术方式

肩关节镜下肩峰成型,肩袖缝合修补术。

3.手术内植物

各种缝合锚钉,bio-corkscrew + pushlock锚钉,GⅡ锚钉等。

4.输血

无。(九)术后住院恢复3~4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肩关节X线。

2.必要时查血常规、血沉、CRP、凝血Ⅱ号、电解质。

3.术后处理(1)抗菌药物: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2)术后镇痛:

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3)术后康复:

根据手术状况按相应康复计划康复。(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手指活动正常。

2.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关节无感染征象。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围术期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伤口感染、关节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

2.内科合并症

老年患者常合并内科疾病,如脑血管或心血管病、糖尿病、血栓等,手术可能导致基础疾病加重而需要进一步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

3.植入材料的选择

肩袖缝合时,由于缝合位置、大小和损伤性质不同,使用不同的内植物材料,可能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二、肩袖损伤临床路径表单3 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临床路径一、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

行肩关节镜下关节镜检,盂唇缝合修复术,或含以下诊断和术式:(二)诊断依据

1.病史

肩关节外伤史,肩关节反复前向脱位,关节不稳感,某些姿势或者动作会导致再次脱位,常可自行复位或者需要到医院急诊复位,是否合并损伤,注意有无癫痫病史。

2.体检

恐惧试验阳性,复位试验阳性,关节活动度正常,没有肩袖损伤的表现和力弱。

3.辅助检查

肩关节前后位,Y位,腋轴位,磁共振造影和CT三维表面重建检查判断损伤具体程度。(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诊断明确的肩关节脱位,症状明显,保守治疗无效。

2.无手术禁忌证。(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0~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肩关节前后位,Y位,腋轴位(必要时);(6)肩关节 MRI(必要时);(7)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部病史者);肩关节CT三维表面重建,肱骨头和肩胛盂分别重建(骨性Bankart损伤时);(2)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2天

1.麻醉方式

神经阻滞麻醉或者全麻。

2.手术方式

肩关节镜下肩关节脱位矫正术,盂唇缝合修复术。

3.手术内植物

带线锚钉:GⅡ,SutureTak螺钉等。

4.输血

无。(九)术后住院恢复2~4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肩关节X线前后位。

2.必要时检查肩关节CT,三维表面重建。

3.必要时查血常规、血沉、CRP、凝血Ⅱ号、电解质。

4.术后处理(1)抗菌药物: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2)术后镇痛:

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3)术后康复:

根据手术状况按相应康复计划康复。(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上肢感觉正常,手部和肘部活动正常。

2.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关节无感染征象。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围术期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伤口感染、关节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

2.内科合并症

老年患者常合并内科疾病,如脑血管或心血管病、糖尿病、血栓等,手术可能导致基础疾病加重而需要进一步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

3.植入材料的选择

当盂唇缝合、骨性bankart修补时,由于缝合位置、大小和损伤性质不同,使用不同的内植物材料以及数目的不同,可能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二、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临床路径表单4 肩关节不稳康复临床路径一、肩关节不稳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肩关节不稳(肩关节脱位,肩关节扭伤和劳损)。(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肩关节外伤史,肩部反复劳损史。

2.肩前侧疼痛、肩部无力、肌萎缩。惧怕患肩外展、外旋、方肩畸形。

3.影像学检查

主要了解有无合并骨折及肩关节损伤情况。(三)康复评定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分别于入院后1~3天进行初期康复评定,入院后7~8天进行中期康复评定,出院前进行末期康复评定。

1.患者一般情况

包括意识、生命体征、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

2.关节松弛度评定。

3.肩关节脱位程度评定。

4.肌力评定。

5.关节活动范围评定。

6.疼痛评定。

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8.社会参与能力评定。(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体位摆放。

2.物理因子治疗。

3.关节活动度训练。

4.肌力训练。

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五)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六)进入路径标准

1.肩关节外伤史,肩部反复劳损史。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七)住院期间的辅助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4)患肩X线片。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患肩CT、MRI、肌电图、局部超声检查、凝血功能、心肌酶谱、胸片、肺功能、超声心动等。(八)出院标准

1.肩前侧疼痛缓解。

2.患肩关节活动度恢复,功能已达到平台期。(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而影响第一诊断者需退出路径。

2.辅助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3.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4.既往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住院期间既往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二、肩关节不稳康复临床路径表单5 肱骨干骨折临床路径一、肱骨干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肱骨干骨折。

行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

1.病史

外伤史。

2.体格检查

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等。

3.辅助检查

X线检查发现肱骨干骨折。(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闭合性肱骨干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肱骨干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CT检查、肌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5天

1.麻醉方式

臂丛神经阻滞或(和)全麻。

2.手术方式

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

3.手术内固定物

钢板螺钉或带锁髓内针。

4.术中用药

麻醉用药、抗菌药。

5.输血

视术中具体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11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X线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电解质、肝肾功能、CT。

3.术后用药(1)抗菌药物使用: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2)术后镇痛:

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3)其他药物:

消肿、促骨折愈合,必要时营养神经等。

4.保护下功能锻炼。(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检查无明显异常。

2.伤口愈合好

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

3.术后X线片证实复位固定满意。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并发症

本病可伴有其他损伤,应当严格掌握入选标准。部分患者因骨折本身的合并症而延期治疗,如合并桡神经损伤需要一期探查或二期治疗,骨折本身对骨的血循环破坏较重,术后易出现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等。

2.合并症

老年患者易有合并症,如骨质疏松、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骨折后合并症可能加重,需同时治疗,住院时间延长。

3.内固定物选择

根据骨折类型选择适当的内固定物。

4.开放性骨折不进入本路径。二、肱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表单6 肱骨髁骨折临床路径一、肱骨髁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肱骨髁骨折。

行肱骨髁骨折内固定术。(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

1.病史

外伤史。

2.体格检查

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

X线检查发现肱骨髁骨折。(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肱骨髁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肱骨髁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CT检查、肌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5天

1.麻醉方式

臂丛神经阻滞或(和)全麻。

2.手术方式

肱骨髁骨折内固定术。

3.手术内固定物

钢板螺钉。

4.术中用药

麻醉用药、抗菌药。

5.输血

视术中具体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11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X线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电解质、凝血功能、肝肾功能、CT。

3.术后用药(1)抗菌药物使用: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2)术后镇痛:

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3)其他药物:

消肿、促骨折愈合,必要时营养神经等。

4.保护下功能锻炼。(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检查无明显异常。

2.伤口愈合好

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

3.术后X线片证实复位固定满意。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并发症

本病可伴有其他损伤,应当严格掌握入选标准。部分患者因骨折本身的合并症而延期治疗,如合并神经血管损伤需要一期探查或二期治疗等。

2.合并症

老年患者易有合并症,如骨质疏松、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骨折后合并症可能加重,需同时治疗,住院时间延长。

3.内固定物选择

根据骨折类型选择适当的内固定物。

4.开放性骨折不进入本路径。二、肱骨髁骨折临床路径表单7 尺骨鹰嘴骨折临床路径一、尺骨鹰嘴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尺骨鹰嘴骨折。

行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术。(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

1.病史

外伤史。

2.体格检查

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

X线检查发现尺骨鹰嘴骨折。(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克氏针张力带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闭合性尺骨鹰嘴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尺骨鹰嘴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CT检查、肌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术前30分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5天

1.麻醉方式

臂丛神经阻滞或(和)全麻。

2.手术方式

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术。

3.手术内固定物

克氏针张力带。

4.术中用药

麻醉用药、抗菌药。

5.输血

视术中具体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11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

血常规、X光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电解质、凝血功能、肝肾功能、CT。

3.术后用药(1)抗菌药物使用: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2)术后镇痛:

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3)其他药物:

消肿、促骨折愈合,必要时营养神经等。

4.保护下功能锻炼。(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检查无明显异常。

2.伤口愈合好(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伤口无感染征象。

3.术后X线片证实复位固定满意。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并发症

本病可伴有其他损伤,应当严格掌握入选标准。部分患者因骨折本身的合并症而延期治疗,如大量出血需术前输血、血栓形成、血肿引起体温增高等。

2.合并症

老年患者易有合并症,如骨质疏松、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骨折后合并症可能加重,需同时治疗,住院时间延长。

3.开放性骨折不进入本路径。二、尺骨鹰嘴骨折临床路径表单8 肘关节镜临床路径一、肘关节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肘关节游离体,肘关节强直,肘关节软骨损伤,肘关节骨关节病,肘关节滑膜炎(类风湿性,创伤性,色素等)。

行肘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滑膜切除,游离体取出,肘关节松解术,或含以下诊断和术式:(二)诊断依据

1.病史

肘关节交锁,肘关节疼痛,肘关节肿胀,肘关节活动受限。

2.体检

肘关节间隙压痛,肘关节肿胀,肘关节活动受限。

3.辅助检查

X线可见明确游离体,或肘关节骨关节病,MR可见游离体或软骨损伤。(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诊断明确的肘关节游离体,肘关节强直,肘关节软骨损伤,肘关节骨关节病,肘关节滑膜炎(类风湿性,创伤性,色素等),症状明显,持续不缓解,影响正常生活和运动。

2.无手术禁忌证。(四)标准住院日为2~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肘关节游离体,肘关节强直,肘关节软骨损伤,肘关节骨关节病,肘关节滑膜炎(类风湿性,创伤性,色素等)。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0~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肘关节正侧位X线。(6)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部病史者)检查;(2)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八)手术日为入院第0~2天

1.麻醉方式

臂丛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

肘关节镜探查,病灶清理,滑膜切除,游离体取出。

3.手术内植物

软骨或软骨细胞移植时会有相应的费用。

4.输血

无。(九)术后住院恢复1~2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无。

2.必要时查血常规、血沉、CRP、凝血Ⅱ号、电解质。

3.术后处理(1)抗菌药物: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2)术后镇痛:

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3)术后康复:

根据手术状况按相应康复计划康复。(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手指活动正常。

2.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关节无感染征象。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围术期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伤口感染、关节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

2.内科合并症

老年患者常合并内科疾病,如脑血管或心血管病、糖尿病、血栓等,手术可能导致基础疾病加重而需要进一步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

3.肘关节出现其他疾病

肘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肘关节骨折,切口感染。二、肘关节镜临床路径表单9 肘关节损伤康复临床路径一、肘关节损伤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临床诊断为肘关节损伤。肘关节扭伤和劳损,肘关节和韧带脱位、扭伤和劳损。(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肘关节损伤史。

2.临床表现(1)肘关节疼痛;(2)肿胀、畸形;(3)肘关节功能障碍。

3.影像学检查。(三)康复评定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入院后3天内进行初期康复评定,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于4~15天,进行一次中期评定,出院前进行末期评定。评定内容包括:

1.患者一般情况

包括意识、生命体征、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了解患者总体治疗情况。

2.康复专科评定(1)肌力评定;(2)关节活动范围的评定;(3)疼痛评定;(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肘关节功能位的保持。

2.物理因子治疗。

3.关节活动度训练。

4.肌力训练。

5.作业治疗。

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7.矫形器与其他辅助器具的装配与使用。(五)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六)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肘关节损伤。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骨科或神经科临床处理已结束,且存在需要康复治疗的功能障碍。(七)住院期间的辅助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4)根据损伤原因选择项目:患肘X线片、MRI、肌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局部超声检查、凝血功能、心肌酶谱、胸片、超声心动等。(八)出院标准

1.临床病情稳定。

2.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理解并掌握患肘关节安全活动方法。

3.肘关节功能恢复达到平台期。(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既往严重基础疾病或其他损伤严重,影响第一诊断者需退出路径。

2.住院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或转科治疗者,需退出路径。

3.病程较长,保守治疗无效,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二、肘关节损伤康复临床路径表单10 桡骨骨折标准临床路径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桡骨骨折。

行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二)诊断依据

1.病史

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

患侧前臂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患侧桡骨畸形、反常活动及骨擦感。

3.辅助检查

桡骨X线片显示桡骨骨折。(三)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桡骨骨折疾病编码。

外伤引起的单纯桡骨骨折。

除外开放性骨折。

除外合并筋膜室综合征。

除外病理性骨折。

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除外合并其他正在治疗的疾病。

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四)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是1~11天。(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前臂正侧位X线片;(6)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1)双上肢血管B超;(2)肺功能检查(≥60岁、或既往有心、肺部病史者);(3)肝胆脾胰肾B超;(4)超声心动图,24小时心电图;(5)桡骨三维CT。(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手术指征:

1.移位的桡骨骨折。

2.合并尺桡关节脱位。

3.无手术禁忌证。(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八)手术日为住院第1~7天

1.麻醉方式

臂丛。

2.手术方式

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3.手术内植物

接骨板或其他内固定物。

4.输血

无。(九)术后恢复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前臂正侧位片。

2.必要时查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

3.术后处理(1)抗菌药物: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2)术后镇痛:

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3)术后康复:

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

2.伤口愈合良好

引流片或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无皮瓣坏死。

3.术后X线片证实复位固定满意。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围术期并发症

伤口感染、脱位、神经血管损伤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

2.内科合并症

老年患者常合并内科疾病,如脑血管或心血管病、糖尿病、血栓等,骨折手术可能导致基础疾病加重而需要进一步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

3.植入材料的选择

由于骨折类型不同,使用不同的内固定材料,可能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二、临床路径表单11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一、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

行桡骨钢板内固定术。(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

1.病史

外伤史。

2.体格检查

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

X线检查发现桡骨远端骨折。(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

1.年龄在16岁以上。

2.X线显示为不稳定骨折,复位后位置欠佳。

3.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桡骨远端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桡骨远端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7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