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种金属的焊接(焊接施工工艺与操作系列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2 18:40:38

点击下载

作者:杨海明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异种金属的焊接(焊接施工工艺与操作系列丛书)

异种金属的焊接(焊接施工工艺与操作系列丛书)试读:

前言

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焊接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制造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工程、船舶、航空航天、石油化工、重型机械、锅炉、压力容器等领域。要掌握对于各种金属材料的焊接技能,就必须要了解各种金属材料的性能,掌握其相应的焊接工艺和必要的操作要领。借鉴成熟的经验,遵循合理的工艺和采用良好的操作手段进行施工生产,是控制焊接质量的必要条件。

为此,我们编写了《焊接施工工艺与操作系列丛书》,包括《碳素钢与低合金钢的焊接》、《不锈钢与特殊用途钢的焊接》、《有色金属的焊接》、《铸铁与堆焊材料的焊接》和《异种金属的焊接》等,希望丛书能对焊接技术技能人才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帮助。

本丛书是根据焊接生产施工实际情况,结合作者多年从事生产和教学的经验,介绍了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施工工艺与操作技法。内容以注重生产实用性、实用技术为主,以理论知识为辅,特别注重各项技能技巧的编写。本册介绍了各类异种金属焊接的种类、牌号、用途、焊接性、焊接材料、焊接方法和相应工艺、操作要领,以及各类异种金属的焊接缺陷防止措施、工程实际应用等。力求做到通俗、易读、紧贴实际应用,适合生产一线工人和技术人员以及职业院校师生等读者群使用参考。

本书由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杨海明主编,王同生副主编,勾容、季炼平、钱金华、杭明峰、曾鹏参编。

本书引用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在此向所引用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中误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者第1章异种金属的材料及其焊接性1.1异种钢焊接的材料种类及其焊接性1.1.1异种钢焊接常用的钢种

由于异种钢的焊接结构既可以满足耐高温、耐腐蚀和耐磨损的要求,同时还可以节省大量的合金钢,因此在异种金属焊接中,异种钢焊接结构应用非常广泛。目前,用于异种钢焊接结构的钢种相当多,根据金相组织可分为珠光体钢、铁素体钢及铁素体-马氏体钢、奥氏体钢及奥氏体-铁素体钢三大类,表1-1列出了上述一些常用的钢种。按钢种的力学性能、使用性能、焊接性及工程应用等,又将上述三类钢种分成若干类别。对于同类组织、不同类别的钢种来说,尽管它们的组织相同,但由于化学成分与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工程中把它们之间的组合归属于异种钢的焊接。这样,异种钢的焊接就包括金相组织相同和金相组织不同两种情况。常见组合为异种珠光体钢的焊接、异种奥氏体钢的焊接、珠光体钢和奥氏体钢的焊接、珠光体钢和马氏体钢的焊接及奥氏体钢与铁素体钢的焊接等。表1-1常用于异种钢焊接结构的钢种

注:①为苏联钢号;②为德国钢号;③为美国钢号。1.1.2异种钢的焊接特点(1)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

异种钢焊接时两种母材的化学成分往往有很大的差异,而焊缝金属的成分是由两种母材和填充金属的成分混合而成。焊接接头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随着焊缝形状、母材厚度、焊接方法的不同,母材的熔化量也将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焊缝的成分也有所不同;第二,异种钢焊接接头中不仅焊缝与母材成分不同,而且焊缝本身成分也是不均匀的(例如在多层焊时第一层熔入母材的量最多,其他各层熔入母材的量逐渐减少);第三,在焊缝与母材交界的过渡区(熔合区),其成分常常既不同于焊缝,也不同于母材。这种成分的不均匀,对异种钢焊接接头的性能有很重要影响(特别是当两种母材的化学成分相差很大时),在选择焊接方法、填充材料及制定焊接工艺时,应充分考虑其影响的后果。

事实上,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焊接时熔化的母材对焊缝金属的稀释程度,即母材金属的稀释率(或熔合比)θ,如图1-1所示。图1-1焊道稀释率θ示意图1212

θ=A/(A+B)=(A+A)/(A+A+B)

式中:B——填充金属的熔入量;1212

A——母材的熔入量,A=A+A;A——母材1的熔入量;A——母材2的熔入量。(2)组织的不均匀性。

由于成分的不均匀而导致焊接接头上组织的不均匀。如低碳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低碳钢一侧母材组织为铁素体加珠光体组织,不锈钢一侧为奥氏体组织,而焊缝和低碳钢一侧的熔合区,则由于低碳钢的稀释作用而使其铬、镍含量降低,于是产生一定量的马氏体组织。(3)力学性能的不均匀。

焊接接头各区域化学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性,带来了焊接接头各区域力学性能的不同,特别是当两种母材的成分和组织相差很大时,沿接头各区域的室温强度、塑性、韧性都有很大的差别。高温下的蠕变极限和持久强度也会相差悬殊。

如果两种母材的线胀系数和热导率存在很大差别,将影响接头在高温下的使用性能。(4)应力场分布的不均匀。

焊接接头中各区域塑性的不同、线胀系数的不同和组织结构的不均匀,都将引起接头上焊接残余应力分布不均匀,甚至出现应力集中,从而成为焊接接头断裂的重要原因。1.1.3各类型异种钢的焊接性(1)异种珠光体钢的焊接性。

异种珠光体钢之间的热物理性能没有太大的差异,但由于它们的化学成分、强度级别及耐热性等性能不同,焊接性能也有较大的差异。这一类钢,除一部分碳钢外,大部分具有较大的淬硬倾向,焊接时有明显的裂纹倾向。焊接这类钢首先要采取措施防止近缝区裂纹,其次是注意防止或减轻由于化学成分不同,特别是碳及碳化物形成元素含量不同所引起的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不稳定和劣化。

为了防止淬火钢近缝区产生裂纹,应采取预热或后热的焊接工艺,形成缓冷的条件,使近缝区在温度接近被焊钢材的马氏体转变点时,促使马氏体转变发生,同时尽量消除熔池中溶解的氢。焊接接头在低于马氏体转变点后的缓慢冷却,可以促使马氏体转变。此外,预热及缓冷还可以消除或减小焊接应力。在某些情况下,可采用奥氏体焊条或堆焊隔离层来提高金属的塑性和减小氢向热影响区的富集。(2)异种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焊接性。

铁素体-马氏体钢中含有易强烈形成碳化物的元素铬,因此在熔化区中不会有明显的扩散层存在。但由于铁素体钢焊接时,存在热影响区晶粒长大导致韧性严重降低的弊端,而马氏体钢焊接时,在热影响区容易出现脆性组织,导致塑性下降,并可能产生焊接裂纹,因此在异种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焊接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接头近缝区产生裂纹或塑性及韧性的降低。(3)异种奥氏体钢的焊接性。

异种奥氏体钢焊接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焊缝及热影响区出现焊接裂纹、焊缝出现晶间腐蚀和脆化等,因此必须考虑奥氏体钢本身的焊接特点而选用合适的焊接材料,并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4)奥氏体钢与珠光体钢的焊接性。

由于奥氏体钢与珠光体钢在化学成分、金相组织、物理性能及力学性能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造成奥氏体钢与珠光体钢的焊接变得困难,为保证焊接质量必须考虑下列问题。

①焊缝金属稀释问题。奥氏体钢与珠光体钢焊接时,两种母材都要发生熔化,与填充金属共同形成焊缝。由于珠光体钢中的合金元素含量远低于奥氏体钢,因此其熔化后进入焊缝,会对整个焊缝金属产生稀释作用。稀释的结果造成焊缝金属的成分和组织与母材金属有很大的差异,严重时焊缝中将出现马氏体组织,有产生裂纹的危险。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可根据熔合比,计算出焊缝金属的铬当量和镍当量,然后根据舍夫勒组织图(图1-2),估算出焊缝的组织状态。如奥氏体不锈钢和低碳钢焊件,当稀释率小于13%时,焊缝金属可保持奥氏体-铁素体组织;当熔入的低碳钢母材超过20%时,焊缝金属为奥氏体-马氏体组织,故焊件时最好采用铬镍含量高的焊条。由舍夫勒组织图可知,在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不合适时,焊缝中必将出现马氏体组织,这在焊接时必须设法克服。图1-2舍夫勒组织图

②熔合区过渡层的形成。在珠光体钢与奥氏体钢焊接时,在焊接熔池边缘,由于液态金属温度较低,流动性较差,在液态停留时间较短,珠光体钢与奥氏体钢填充金属材料的成分有较大差异,熔化的母材金属在熔池边缘上与填充金属不能很好地熔合,使得靠近珠光体母材的一个狭窄的区域内,形成和焊缝金属内成分不同、宽度为0.2~0.6mm的过渡层。对照舍夫勒组织图,可推测出这一区域很可能是高硬度的马氏体或奥氏体加马氏体组织,而这种淬硬组织正是导致焊接裂纹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离熔合线越近,珠光体的稀释作用越强,过渡层中含铬和镍的量也越少。

为了减小过渡区中脆性层的宽度,可以提高焊缝金属中奥氏体形成元素镍的含量和控制高温停留时间等。选用奥氏体化能力很强的焊接材料,可以减小脆性层的宽度。由于多数异种钢接头具有奥氏体焊缝,因此目前主要采用镍含量高的焊接材料来改善异种钢的熔合区质量。

③熔合区中碳扩散层的形成。当珠光体钢和奥氏体钢焊接时,由于珠光体钢的含碳量较高,而且合金元素较少,而奥氏体钢却相反,因此在珠光体钢一侧熔合区两边形成了碳的活度差。在高温加热过程中,珠光体钢与奥氏体钢界面附近发生反应扩散造成碳的迁移。一部分碳通过界面由珠光体一侧迁移到奥氏体一侧,在珠光体一侧形成脱碳层,同时在奥氏体一侧形成增碳层。这个结果造成两侧力学性能相差很大,当接头受力时,该处可能会引起应力集中,它对接头的常温和高温瞬时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但会降低接头10%~20%的高温持久强度。

为了防止碳迁移,可以在珠光体一侧增加碳化物形成元素(如Cr、Mo、V、Ti和W等)或在奥氏体焊缝中减少这些元素;在珠光体钢侧先堆焊含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或镍基合金的隔离层;提高奥氏体焊缝中的镍含量,利用镍的石墨化作用阻碍形成碳化物;减少焊缝及热影响区的高温停留时间等。

④残余应力。由于奥氏体钢与珠光体钢的线胀系数相差较大,且奥氏体钢的导热能力差,仅为珠光体的50%,因此焊后在焊缝和熔合线附近产生较大的焊接残余应力。与同种金属的焊接有很大的不同,这种残余应力无法靠焊后热处理方法消除。这种接头若在交变温度条件下工作,就可能出现熔合区珠光体钢侧的热疲劳裂纹,使接头过早断裂。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可采用如下措施:优先选用与珠光体钢线胀系数相近且塑性好的镍基材料作为填充金属,可使焊接应力集中在焊缝与塑性变形能力强的奥氏体钢一侧;严格控制冷却速度,焊后缓冷;尽量避免珠光体钢与奥氏体钢焊接接头在温度剧烈变化的条件下工作。(5)奥氏体钢与铁素体钢的焊接性。

奥氏体钢与铁素体钢焊接时,由于焊接接头中碳的迁移和合金元素的扩散,容易在铁素体钢一侧产生脱碳带,焊缝中心部位碳含量增加,而奥氏体钢侧的合金元素降低。脱碳带不仅是低温冲击韧度的低值区,而且往往是裂纹的起始和延展的区带,容易引起焊缝熔合线低温冲击韧度的降低并产生裂纹。(6)奥氏体钢与马氏体钢的焊接性。

奥氏体钢与马氏体钢的焊接特点与珠光体钢和马氏体钢的焊接特点相似,由于马氏体钢中存在脆而硬的马氏体组织,因此焊后冷却时在马氏体钢一侧有明显的淬硬倾向。当焊缝金属为奥氏体组织或以奥氏体为主的组织时,由于焊缝金属在化学成分、金相组织与热物理性能及其他力学性能等与两侧的母材有很大的差异,焊接残余应力不可避免,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引起接头的应力腐蚀破坏或高温蠕变破坏。

在奥氏体钢与马氏体钢焊接前,首先要对马氏体钢的待焊处金属焊前预热;在焊接时,宜采用焊接电流较大和焊接速度稍慢的焊接参数,这与奥氏体钢与铁素体钢焊接采用的焊接参数略有不同。在焊接过程中,焊条可做横向摆动,适当加宽焊道。焊接材料可以选用奥氏体不锈钢或马氏体不锈钢焊材,但焊后应立即缓冷,当焊件冷却到150~200℃时,需要进行适当的高温回火。(7)珠光体钢与马氏体钢的焊接性。

由于珠光体钢常温下的组织为淬硬的马氏体,造成其焊接性能较差,因此珠光体钢与马氏体钢的焊接性主要取决于马氏体钢。

①焊件接头裂纹的产生。多数珠光体钢焊后容易产生淬硬组织,因此焊后冷却时出现淬硬组织是产生冷裂纹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在焊后冷却时,氢来不及逸出而聚集,同时由于珠光体钢和马氏体钢线胀系数相差较大而引起较大的残余应力,这都会造成冷裂纹的产生。此外,大量实践也表明,珠光体钢与马氏体钢结构越厚,接头的拘束度越大,焊后产生冷裂纹的倾向就越大。

②焊接接头脆化现象的出现。马氏体钢有较大的晶粒粗化倾向,在珠光体钢与马氏体钢焊接后,在马氏体钢侧的近缝区容易出现使焊缝金属塑性降低、脆性增大的粗大铁素体和碳化物组织。特别是当马氏体中铬含量较高、焊件在550℃左右进行焊后热处理时,容易出现回火脆性。当马氏体中铬的含量超过15%时,若在350~500℃进行较长时间的加热并缓慢冷却后,也会有脆化现象出现。(8)珠光体钢与铁素体钢的焊接性。

珠光体钢与铁素体钢焊接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铁素体钢一侧热影响区的晶粒急剧长大而引起的脆化问题。一般来说,铁素体钢的含铬量越高、高温停留时间越长,焊接接头的脆化倾向越严重,室温下的韧性也降低。1.2异种有色金属焊接的材料种类及其焊接性1.2.1异种有色金属焊接的材料种类(1)铜与铝的焊接。

铜与铝都是制造导电体的材料,铝的密度是铜的1/3,因此铜与铝的连接件可以降低成本,减轻构件的重量以及发挥各自的优点。但由于铝表面极易氧化,形成的氧化膜十分牢固,且电阻很大,采用机械连接是不可靠的。

电工产品以铝代替铜后,突出的问题是接头的连接问题。采用机械方法连接(如螺栓连接)是电工产品中常用的方法,但机械方法用于铝/铜连接后,在产品运行过程中接点的接触不稳定,常发生冒烟、放爆等现象,并会由此引起事故和造成火灾。实践证明,铝与铜用机械方法连接的电工产品在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是极不可靠的。

铝是十分活泼的金属,在大气中,铝表面覆盖着一层坚固的氧化膜,这层氧化膜是电和热的绝缘介质。当铝与铜采用机械方法连接时,由于铝表面氧化膜的绝缘作用,连接处的接触电阻很大,在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接点处的温度升高,引起铝本身的蠕变。接点处的铝在室温下可以承受机械压力而不会产生塑性变形,但蠕变后的铝则可能在压力下发生“流动”,导致接点处温度继续升高,直至引起电弧放电,把接头烧坏。

铜的屈服强度较高,没有氧化膜的绝缘问题,因此铜与铜采用机械方法连接是可行的。在负荷较小的线路中,铝采用合理的机械连接并不是完全不可行。但在负荷较大的线路中,铝与铜应采用焊接方法连接。例如,电工产品的引出线或配电板上,为了保证连接处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靠的办法是在铝导线的端部焊接一段铜导线,以便于铜导线之间用机械方法连接。

由于铝比铜轻、价格低、资源丰富,在制造导线和母线时,经常以铝代铜。生产中应用焊接方法连接铜与铝,以提高铜与铝连接件的综合性能。(2)铜与钛的焊接。

钛及钛合金是一种优良的轻质结构材料,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耐热耐蚀好、可加工性较好等特点,钛与铜形成异质连接结构可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造船、冶金、仪表等领域。钛与铜由于物理化学性能上有较大的差异,焊接时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给焊接带来了很大困难。(3)铜与镍的焊接。

由于镍及镍合金强度高、韧性好,在高温和低温时能保持良好的塑性,在冷、热状态下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化学活泼性低,在大气中抗腐蚀性能好,因此在焊接结构中经常遇到铜或铜合金与镍及镍合金的焊接。特别是铜与镍的原子半径、晶格类型、密度、比热容等性能接近,由铜-镍二元相图可知,铜与镍在固态液态都能形成无限互溶,生成塑性好的固溶体组织。(4)铝与钛的焊接。

钛及其合金具有熔点高、线胀系数大和弹性模量小、耐蚀性好、强度大、比强度高等特点,在工业及民用事业上的应用日益广泛。铝及其合金由于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及耐蚀性、较高的性价比、密度小、塑性高及适宜的强度,应用十分广泛。所以在工业上也难免遇到铝-钛之间的连接问题。(5)铝与镁的焊接。

铝与镁都具有熔点低、密度小、塑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工业部门。由于镁和铝应用的广泛性和交叉性,针对某些特殊性能的要求,将镁与铝连接形成复合结构,可以降低结构重量,节约材料。1.2.2异种有色金属的焊接性(1)铜与铝的焊接性。

铜与铝的物理性能有很多的相同点,例如导电性好;但也有不同点,例如熔点相差423℃。因此,他们很难同时熔化,铝在高温下强烈氧化,需要采取措施才能防止氧化和去除熔池中的氧化物。铝和铜在高温时相互无限固溶,随着温度的下降,铝在铜中的溶解度逐渐下降。到固态时为有限固溶。铝和铜能形成多种以金属化合物为主的固2232溶体相,其中包括AlCu、AlCu、AlCu、AlCu等。铜含量在12%以下时的铝铜合金综合性能最好,或者采用铝基合金,以提高接头的强度、塑性,尽量减少液态铝和固相铜接触的时间。(2)铜与钛的焊接性。

钛和铁一样,都是同素异构元素,钛在880℃以上为β钛,低于24880℃为α钛。钛与铜能形成TiCu、TiCu、TiCu等多种金属间化合物。另外,还可以形成多种共晶体,其熔点最低点只有860℃,钛与铜焊接的主要问题是脆性化合物和低熔点共晶。(3)铜与镍的焊接性。

铜与镍可以无限固溶,因此铜-镍的焊接性是比较好的。

由于铜与氧的亲和力较大,易于被氧化形成氧化膜,易出现夹杂,加之镍的熔点较高,易于形成未熔合。严重时,可能导致焊接过程难以进行。

由于镍的导热性差(热导率为0.22W/(m·K)),熔点较高,因而铜-镍的焊接容易造成镍不熔化;大量的焊接热在镍母材侧不易散失,使其过热而长晶;而镍熔化时,铜被加热过热,使之黏度降低,易溢出而流失。由于过热而长晶,导致接头抗拉强度下降。2

在铜侧或铜焊缝中易形成Cu+CuO、Cu+Bi、Cu+Pb的低熔点共晶体;在镍侧容易形成Ni+S、Ni+P、Ni+As的低熔点共晶体,从而易于产生结晶裂纹。(4)铝与钛的焊接性。

铝与钛在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方面都有所不同,其结构和原子半径等有明显的差异,所以焊接性很差。铝的熔点比钛低1160℃。在室温下钛在铝中的溶解度仅为0.07%,在不同的温度下分别形成3TiAl和TiAl型化合物。由试验可知,在700~800℃下保温15s,液态33铝熔池不会产生TiAl,如温度超过900℃或长时间保温就会形成TiAl。所以,采用熔焊-钎焊法使钛不熔化,且使铝的温度保持在800~850℃范围内。(5)铝与镁的焊接性。

铝与镁的焊接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铝与镁极易氧化。铝与镁均属于活泼金属,很容易与氧结合形2323成AlO和MgO氧化膜,尤其是AlO结构致密且熔点很高(2050℃),很难将其去除。这不仅阻碍两种金属的连接,而且使接头区很容易产生夹杂、裂纹等缺陷,使接头结合性能变差。

②铝与镁液态时相互溶解度小,高温时气体溶解度大。由镁-铝合金状态图可知,镁与铝在低温时彼此溶解度很小,因为镁为密排六方结构,晶体结构的不同是镁与铝间相互溶解度差的原因之一。较低的相互溶解度使两种金属形成熔合区十分困难,难以形成有效的结合。

③铝与镁在高温时均能溶解一定量的气体。液态铝中可溶解大量的氢,固态时几乎不溶解,这使熔合区在凝固时氢来不及逸出而产生气孔,使熔合区塑韧性降低。

采用熔焊方法对铝与镁进行焊接时,熔合区附近形成的高硬度镁-铝金属间化合物会促使接头脆性增加,降低接头的力学性能,并且由于焊接时较大的热输入,会使热影响区产生较大的变形及裂纹。采用扩散焊连接可以通过在有限的时间内加热和加压,使接触表面产生微小的宏观变形,通过原子的扩散,实现铝与镁异种材料可靠的连接。

气孔是铝与镁焊接中常见的缺陷,气孔不仅会削弱焊缝的有效工作断面,同时也会使焊接接头区产生应力集中,降低焊缝金属的强度和韧性。镁/铝异种材料TIG焊接头产生的气孔受弧柱气氛及焊丝中水分、被焊部位及焊丝表面氧化膜吸水性的影响。由于氩气保护不充分,22以及焊丝表面残留水分在高温下HO分解产生的H溶入焊接熔池中,当液态金属凝固时,气体的溶解度突降,来不及逸出而残留在焊缝中变形成气孔。

气孔也是导致接头断裂的原因之一,对镁与铝钨极氩弧焊接头镁侧断口进行扫描电镜(SEM)观察发现存在气孔,这些气孔主要分布在解理区域的凹陷部位,垂直于焊缝方向。采用线切割切取、制备TIG焊金相试样时,宏观上在焊缝横截面镁侧熔合区附近存在可见的细小气孔。

铝与镁的焊接,采用的焊接方法主要是熔焊和固相焊,如钨极氩弧焊、电子束焊、搅拌摩擦焊、扩散焊、电阻点焊等。1.3钢与有色金属焊接的材料种类及其焊接性1.3.1钢与有色金属的材料(1)钢与铜的焊接。

钢与铜及其合金的焊接,以及在钢上堆焊铜合金,不仅能得到合理的焊接结构,还能节约大量的有色金属。(2)钢与铝的焊接。

由于铝及铝合金的密度小、比强度高,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因此,近年来采用铝/钢双相金属焊接结构的产品越来越多,并在航空、造船、石油化工、原子能和车辆制造工业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经济效益。(3)钢与镍的焊接。

镍及镍合金的强度、塑性、耐热性及耐蚀性优良,其抗应力腐蚀更佳,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及核能工程。制造化工和石油设备时,为了节省昂贵的镍,经常需要钢与镍及镍合金焊接在一起。镍与铁的物理化学性能差别不大,有利于焊接,但易产生气孔及热裂纹等焊接缺陷。1.3.2钢与有色金属的焊接性(1)钢与铜的焊接性。

钢与铜及其合金焊接的主要困难是这两种金属之间的熔点、导热系数、比热容及线胀系数等物理性能差异较大。与钢相比,铜的熔点低,导热系数、比热容及线胀系数大,这种差别对钢与铜的焊接有不利的影响。

钢与铜在高温时的晶格类型、晶格常数、原子半径以及外层电子数等特性都比较接近,相互之间能够形成牢固的金属键,这对钢与铜的焊接性是有利的。

钢与铜及其合金的焊接的主要问题是热裂纹和渗透裂纹。

①热裂纹。钢与铜焊缝结晶时偏析较严重,晶界易于形成低熔点的共晶体,对热裂敏感。同时,为了弥补铜的快速散热以及确保有足够的熔化量,焊接时需采用较大的线能量,并形成较大的熔池和热影响区。由于钢与铜的线胀系数又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在焊缝结晶和冷却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收缩应力。所以,焊缝中的低熔点共晶体和收缩应力是产生热裂纹的主要因素。

低熔点共晶体在焊缝晶粒间形成液态薄膜是产生裂纹的根本原因,焊缝中存在的收缩应力,是产生热裂纹的必要条件。

②渗透裂纹。铜对铁的表面有很强的浸润作用,钢与铜焊接时,熔融的铜也可能沿近缝区钢材的晶界渗入钢中。另外,焊缝在结晶过程中,往往会在钢的结晶表面上产生微观裂纹,此时处于液态的铜和铜合金,容易浸润微观裂纹的表面,甚至渗入微观裂纹中,进入微观裂纹中的铜和铜合金沿晶界继续渗透,使该处晶界强度降低。此外,渗入钢中的铜或铜合金液体对微裂纹壁能产生一个附加应力,其压力值可达24.5MPa,这样在拉应力的共同作用下,近缝区很容易产生渗透裂纹。

实践证明,渗透现象与铜合金中所含合金成分有关,含锡的青铜渗透严重;含镍、铝、硅的铜合金焊缝金属对钢的渗透较少;含镍高于16%的铜合金焊缝在碳钢上不会造成渗透裂纹。

此外,渗透裂纹的产生还与钢的组织形态有关,如液态铜能浸润铁素体,所以单相奥氏体钢容易产生渗透裂纹,而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组织的钢就不容易产生渗透裂纹。(2)钢与铝的焊接性。

铝与钢焊接时,铝在钢中的铁既可形成固溶体、金属间化合物,又可形成共晶。由于铁在固态中的溶解度极小,室温下,铁几乎不溶于铝,所以含微量铁的铝合金在冷却过程中会产生金属间化合物322725FeAl。随着含铁量的增加,相继出现FeAl、FeAl、FeAl和FeAl等,25其中FeAl的脆性最大。因此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焊接性受铁含量的影响较大。

铝中加入铁会提高强度和硬度,但也会降低铝合金的塑性,使脆性增大,对焊接性影响严重。铝在铁中的溶解度比铁在铝中的溶解度大很多倍,含铝钢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但铝含量超过3%时具有较大的脆性,也会严重影响其焊接性。

焊接时低熔点的铝先熔化,此时钢件仍处在固体加热状态;铝与钢的线胀系数相差悬殊,焊接过程中接头处会产生很大的焊接热应力,增大了裂纹倾向;铝高温时易氧化,形成高熔点的氧化膜223(AlO3),AlO既能形成焊缝夹渣,又影响焊缝的熔合。为了溶解氧化膜,如使用焊铝的专用焊剂,会与液态铝发生化学反应,破坏铝及铝合金的成分。

铝及铝合金与钢熔焊一般采用氩弧焊、电子束焊和气焊等方法。焊接时须保证在接头处不产生金属间化合物,通常的做法是在钢表面镀一层过渡金属,并且此金属与铝要有很好的结合性。(3)钢与镍的焊接性。

镍与钢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十分相近,尤其是在高温时的晶格类型、原子半径、外层电子数等方面十分相近,因此镍与铁可以无限固溶。在高温下镍与铁有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的可能,但在冷却过程中,随着温度下降即进行分解,这些都有利于它们之间的焊接。但是钢与镍之间焊接时,钢和镍中的杂质和合金元素会对焊缝金属产生不良影响,其主要问题是在焊缝中容易产生气孔和热裂纹。

①气孔。钢与镍焊接时,焊缝中形成气孔的主要原因是氧、镍及某些其他合金元素的含量所致。

a.氧的影响。钢与镍及其合金焊接的焊缝成分主要是铁和镍。在高温下,液态金属中镍很容易夺取氧而形成NiO,在冷却过程中又与熔池金属中的氢、碳发生化学反应,使NiO被还原成水蒸气和CO,在熔池凝固前往往来不及逸出而残留在焊缝中成为气孔。

b.镍的影响。在铁镍焊缝中,氧在铁和镍的液态和固态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液态时氧在镍中的溶解度大于氧在铁中的溶解度,而在固态时,氧在镍中的溶解度却比铁中小。所以,焊缝中含镍15%~30%时的气孔倾向较小,随着含镍量的增多(30%~60%),气孔倾向明显增大。但当焊缝中的镍量大于60%时,其气孔倾向反而降低,其原因是焊缝中的钢熔入量减少,随之焊缝中的含碳量相应减少,CO气孔的产生也相应减少。

c.其他合金元素的影响。铁镍焊缝中如含有铬、锰、钼、铝、钛等合金元素时,能提高焊缝抗气孔的能力,因为这些合金元素有较强的脱氧作用。焊缝中含铬和锰能提高气体在固态金属中的溶解度,也有利于防止气孔;焊缝中的铝和钛还能把氮固定在稳定的化合物内,也能提高焊缝抗气孔的能力。由于上述这些合金元素能提高抗气孔能力,所以镍与不锈钢的焊接,其抗气孔能力比镍与碳钢焊接要强。

②热裂纹。钢与镍及其合金焊接的焊缝,产生热裂纹的主要原因如下。

a.低熔点共晶体。镍与硫、磷及NiO等都能形成低熔点共晶体,而且高镍焊缝又是多为粗大树枝状结晶,如果晶界上集中了一些低熔点共晶体,在焊接应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裂纹。

b.镍含量过高。在铁镍焊缝中,镍含量越多,形成镍-硫共晶(熔点为645℃)和镍-磷共晶(熔点为880℃)的低熔点共晶越多,热裂纹倾向也越大。

c.氧的影响。在铁镍焊缝中,因为熔池结晶时,氧和镍能形成Ni+NiO的共晶体(共晶温度为1438℃)而且氧还能加强硫的有害作用,所以焊缝中氧含量较高时,其热裂纹倾向较大。在埋弧焊时,采用无氧焊剂能提高抗裂性能。

在铁镍焊缝中的锰、铬、钼、铝、钛、铌等合金元素能对焊缝起变质剂作用,能细化焊缝组织,有利于降低热裂纹倾向。铝、钛还是强烈的脱氧剂,能降低焊缝中氧的含量。锰还能脱硫,与硫形成难熔化合物,减少了硫的有害作用。

③合金接头的力学性能。钢与镍及其合金焊接的接头力学性能,与焊接材料成分以及焊接工艺参数有关。此外,焊缝中含镍量直接影响到接头的塑性和韧性,当焊缝中含镍量低于30%,且在焊后快速冷却的情况下,焊缝中就会产生马氏体组织,使接头的塑性和韧性急剧下降。因此,要提高接头的塑性和韧性,应使铁镍焊缝中镍的含量大于30%。第2章异种金属焊接的焊接材料2.1异种钢焊接的焊接材料2.1.1异种钢焊接时焊接材料的选择

正确选择焊接材料是异种钢焊接时的关键,接头质量和性能与焊接材料关系十分密切。异种钢接头的焊缝和熔合区,由于有合金元素被稀释和迁移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个过渡区段,这里不但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不均匀,而且物理性能也不同,甚至力学性能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引起缺陷或严重降低性能,所以必须按照母材的成分、性能、接头形式和使用要求正确地选择焊接材料。

从使用要求来说,对于金相组织较为接近的异种钢接头,其焊接材料选择的一般原则是要求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及其他性能不低于母材中性能较低一侧的指标。选择异种钢焊接材料的原则可归纳如下。

①在焊接接头不产生裂纹等缺陷的前提下,如果不可能兼顾焊缝金属的强度和塑性,则应选择塑性较好的焊接材料。

②在许多情况下焊缝金属性能只需符合两种母材中的一种,即认为满足技术要求。

③焊接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焊缝成形美观。

④焊接材料应经济、容易取得。2.1.2异种钢焊接时的焊接材料

异种钢焊接时的各类焊条见表2-1~表2-5。表2-1可用于异种结构钢焊接的焊条表2-2可用于异种钢焊接的钼及铬钼耐热钢焊条表2-3可用于异种钢焊接的铬不锈钢焊条表2-4可用于异种钢焊接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条表2-5可焊接异种钢的镍及镍合金2.2异种有色金属的焊接材料2.2.1铜与铝焊接的焊接材料

铜与铝熔焊时,为降低焊缝金属中铜的含量,可将铜母材加工成V形或K形坡口,坡口表面镀锌,其厚度约60μm。

TIG焊时,一般采用Al-Si10焊丝作为填充材料。埋弧焊时,应在铜一侧的坡口预置铝焊丝,然后采用铝焊丝作为填充材料进行焊接。

铜与铝焊接钎料的化学成分及熔点见表2-6。铜与铝焊接钎剂的化学成分及熔点见表2-7。表2-6铜与铝焊接钎料的化学成分及熔点表2-7铜与铝焊接钎剂的化学成分及熔点2.2.2铜与钛焊接的焊接材料

铜与钛的钨极氩弧焊,采用加入有钼、铌的钛合金的过渡层,如Ti-30Nb,能获得与铜组织相近的单相β组织钛合金,再与铜焊接。2.2.3铜与镍焊接的焊接材料

铜与镍TIG焊时可不加填充金属,也可采用铜与镍及其合金作为填充材料进行焊接。2.2.4铝与钛焊接的焊接材料

铝与钛的钨极氩弧焊应采用铝焊丝作为填充金属。为减少钛的熔化及金属间化合物的析出,可在钛侧坡口上镀一层铝粉。

铝与钛的超声波钎焊应先对钛进行镀铜,钎焊采用95Zn-5Al合金作为钎料(熔点为382℃)。2.2.5铝与镁焊接的焊接材料

铝与镁的TIG焊时可采用纯铝焊丝(SAl-3)或铝硅焊丝(SAlSi)作为填充材料。2.3钢与有色金属的焊接材料2.3.1钢与铜焊接的焊接材料

钢与铜钨极氩弧焊的焊接材料选择见表2-8。表2-8焊接材料选择2.3.2钢与铝焊接的焊接材料

钢与铝TIG焊时,一般采用铝焊丝作为填充材料。A5052与钢焊接时可采用A4043、A5356焊丝,A3003与钢焊接时可采用A4043焊丝,Al-3.5Mg与钢焊接时可选用Al-5Mg焊丝,AlMg-SiMn与钢焊接时,可选用Al-5Mg或Al-5Si焊丝,AlMg3与钢焊接时可选用Al-12Si焊丝,A3004与SUS304焊接时可选用A4043焊丝。

钢与铝采用炉中加热硬钎焊时,A1100铝合金与SUS430及2SUS304不锈钢钎焊可采用Al-7.5Si钎料和LiCl-KCl-ZnCl钎剂。冷轧钢板SPCC与铝板A1050进行电弧加热硬钎焊时可采用Al-Zn药芯焊丝BA4047W焊丝。2.3.3钢与镍焊接的焊接材料

镍基合金与铁系合金焊接时所选用的合适的气体保护焊焊接材料见表2-9。表2-9镍基合金与铁系合金焊接时所选用的合适的气体保护焊焊接材料

不锈钢与镍基合金用手工TIG焊时所选用的焊丝见表2-10。表2-10TIG焊焊接不锈钢与镍基合金时所选用的焊丝

注:HGH3030、GH3039、HGH3044、GH3128、GH625、GH22等六种为镍基固溶强化合金;GH99为镍基时效硬化合金。第3章异种金属的焊接工艺3.1异种钢焊接的工艺原则

为了获得满意的焊接接头,异种钢焊接时必须采取特殊的工艺措施,合理地处理焊接接头的化学不均匀性及由此引起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不均匀性、界面组织的不均匀性及应力变形的复杂性等问题。在异种钢焊接前,一般要考虑以下基本原则。3.1.1焊接方法的选择

大部分焊接方法都可以用于异种钢的焊接,只是在焊接参数及措施方面需要适当考虑异种钢的特点。在一般生产条件下使用焊条电弧焊最为方便,因为焊条的种类多、便于选择、适应性强,可以根据不同的异种钢组合确定适用的焊条。对于批量较大的可采用机械化的钨极或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埋弧自动焊等方法,以保证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可靠。摩擦焊、电阻对焊和闪光对焊等压焊方法,无须填充金属、生产效率高且成本低,更适用于异种钢大批量焊接的流水作业。钎焊和扩散焊等方法也可用于异种钢焊接,其主要用于熔焊方法不能满足要求的场合。3.1.2焊接材料的选择

由于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与焊接材料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异种钢焊接的关键是选择正确的焊接材料。通常,焊条和焊丝的选用应根据母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焊接接头的抗裂性、碳含量、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以及使用条件等综合考虑,这是保证焊接接头质量的关键。对于金相组织相近的异种钢焊接,焊接材料选择的最低标准是焊缝金属力学性能及耐热性能等其他性能不低于母材中较低一侧的指标。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更易于避免合金缺陷的产生,反而按性能要求较高的母材来选用焊接材料。对于金相组织差别较大的异种钢焊接,必须充分考虑填充金属受到稀释后,焊接接头性能仍能得到保障来选择焊接材料。异种钢焊接材料的选择原则如下。

①所选择的焊接材料必须保证焊接接头的使用性能,即保证焊缝金属、过渡区、热影响区等接头区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综合性能;保证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即在接头区域不能出现热裂纹、冷裂纹及其他超标的焊接缺陷;保证焊缝金属具有所要求的综合性能,如耐腐蚀性、热强性及抗氧化性等。

②在焊接接头不产生裂纹等缺陷的前提下,如果不可能兼顾焊缝金属的强度和塑性,则应选用塑性较好的焊接材料。

③异种钢焊接材料的焊缝金属性能只需符合两种母材中的一种即认为满足技术要求。

④在焊接工艺(如焊前预热或焊后热处理)受到限制时,要合理选择镍基合金或奥氏体不锈钢焊材,以提高焊缝金属的塑性、韧性以及抗冷裂性能。

⑤异种钢焊接时,焊丝成分的选择应以尽可能获得无缺陷和满足性能要求的接头为主。碳钢、低合金钢与不锈钢焊接时,要选用不锈钢焊丝;铬不锈钢与铬镍不锈钢焊接时,要选用铬镍不锈钢焊丝。

⑥焊接材料应经济、易于批量生产或货源充足,同时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焊缝成形美观。

异种钢焊接的焊条、焊丝和焊剂等焊接材料,依据上述原则,可根据表3-1进行选用。表3-1焊接异种钢推荐的焊接材料3.1.3坡口角度

异种钢焊接前,坡口角度的设计应有助于焊缝稀释率的减小,应避免在某些焊缝中产生应力集中。如较厚的焊件对接焊时宜用X形坡口或双U形坡口,这样稀释率及焊后产生的内应力较小,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此时坡口的根部必须焊透。总体来说,确定坡口角度的主要依据除母材厚度外,还要考虑母材在焊缝金属中的熔合比。异种钢多层焊时,就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来确定坡口角度,但原则上是希望熔合比越小越好,以保证焊缝金属具有稳定的化学成分和性能。3.1.4焊接参数

异种钢焊接时,焊接参数的选择应以减少母材金属的熔化和提高焊缝的堆积量为主要原则。一般来说,焊接线能量越大,母材熔入焊缝越多。为了减小焊缝金属的稀释率,一般采用小电流和高焊接速度进行焊接。当然焊接方法不同,熔合比的范围也不同,如表3-2所示。表3-2不同焊接方法的熔合比范围3.1.5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1)预热。

异种钢焊前的预热主要是降低焊接接头的淬硬裂纹倾向。当被焊的异种钢中有淬硬钢时,则必须进行预热,具体的预热温度应根据焊接性差的钢种来选择。例如,Cr12型热强钢与12Cr1MoV低合金耐热钢焊接时,应按淬火倾向大的Cr12钢来选择预热温度。若选用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时,预热温度可以降低或不预热。总之,异种钢焊接时的预热温度主要由母材的淬硬倾向大小和焊缝金属的合金化程度决定。除参考有关预热方法或经验公式外,在实际生产中还需根据具体条件调整修正,甚至经过试验后才能确定。(2)焊后热处理。

对异种钢焊接接头进行焊后热处理的目的是提高接头淬硬区的塑性及减小焊接应力。一般来说,当异种钢母材的金相组织相同且焊缝金属组织也基本相同时,可以按合金含量较高的钢种确定热处理规范。但当母材的金相组织不同时,若还按上述原则进行热处理,由于母材间的物理性能不同,有可能使接头局部应力升高而引发裂纹。异种钢焊后接头的热处理、选择何种热处理规范等,需根据具体构件所用的钢种、焊缝的合金成分和结构类型等实际情况,进行仔细分析,通过试验,才能确定。3.1.6过渡层的采用

为了获得优异的异种钢焊接接头,可以在异种钢焊接之前,在其中一种钢的坡口上堆焊一层适当的过渡层(由于堆焊时拘束度很小,故拘束应力也很小),然后再将此过渡层与另一种钢焊接。这种工艺方法不仅可以消除扩散层,而且可以减小熔合区产生裂纹的倾向。一般来说,过渡层的厚度依照异种钢的淬硬性能而定,对于无淬硬倾向的钢来说,厚度为5~6mm;而对于易淬火钢来说,则为8~9mm;对于刚性大的焊接件可适当增加过渡层厚度。3.1.7焊接工艺评定

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焊接工艺评定要求,除执行同种钢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拉伸试验的抗拉强度应不低于两种钢号标准规定下限的较低者。拉伸试验方法按GB/T 228—2002规定进行。

②弯曲试验的弯曲直径和弯曲角度应按塑性较差一侧母材标准进行评定。弯曲试验方法按GB/T 232—1999规定进行。

③冲击试样除焊缝中心取三个外,两侧母材应在热影响区取三个试样(奥氏体钢可不做冲击试验)。试验方法按GB/T229—1994规定进行。焊缝区的冲击吸收功平均值应不低于两种钢号规定值的较低者,并且只允许有一个试样的冲击功低于规定值,但不应低于规定值的70%。两侧热影响区的冲击吸收功按各自母材钢种分别评定。

④要求耐晶间腐蚀的奥氏体钢焊接接头应按GB/T4334—2000有关规定方法进行耐蚀试验。3.2异种珠光体钢的焊接工艺3.2.1异种珠光体钢的焊接工艺要点

异种珠光体钢焊接时,按强度较低一侧钢材的强度要求选择焊条,其熔敷金属成分与强度较低钢材成分接近,但焊缝的热强性应等于或高于母材金属。某些情况下,为防止焊后热处理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碳的迁移,应选择合金成分介于两种母材金属之间的焊接材料。

各种碳钢与低合金钢(Ⅰ~Ⅳ类)之间的焊接,选择焊接材料时主要是保证焊接接头的常温力学性能,而对于热稳定钢(Ⅴ、Ⅵ类)主要是保证焊接接头的高温力学性能。常温下工作的珠光体淬火钢(Ⅲ、Ⅵ类),如果焊前不预热,最好选用奥氏体焊条焊接,以保证焊缝金属的高塑性,避免焊缝及热影响区出现裂纹。高温下工作的热稳定钢(Ⅴ、Ⅵ类),则不能用奥氏体焊条焊接,否则可能形成脆性化合物层和脱碳层或增碳层。如果异种珠光体钢构件焊接接头区在工作温度下可能产生扩散层,最好在坡口上堆焊中间过渡层,过渡层中碳化物形成元素(Cr、V、Ti等)的含量应高于基体金属。

焊接性很差的淬火钢(第Ⅳ类,部分含碳量大于0.3%的Ⅴ、Ⅵ类),焊前应该用塑性好、熔敷金属淬硬倾向低的焊条堆焊一层过渡层(厚度8~10mm),且堆焊后必须立即回火。

焊接异种珠光体钢时,一般选用低氢型焊条,以保证焊接接头的抗裂性能。

异种珠光体钢焊后热处理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当焊件中有强烈淬火倾向的珠光体材料时(第Ⅳ类及部分Ⅴ、Ⅵ类钢),焊后应立即进行回火。

②为了防止焊件变形,焊前需预热的焊件装炉时炉温不得高于350℃;焊后立即进行回火的焊接构件装炉时炉温不低于450℃。

③升温速度取决于被焊钢材的化学成分、焊件类型和壁厚、炉子功率等因素。可根据焊件厚度,按200×25/δ(℃/h)计算。当焊件厚度大于25mm时,回火的升温速度应小于200℃/h。

④在回火的保温过程中,大件、厚件大于25mm时,回火的升温速度应小于200℃/h。

⑤为消除构件的热应力和变形,冷却速度应小于200℃/h或小于200×25δ(℃/h)(当焊件厚度大于25mm时)。有回火脆性的钢构件回火时,温度不能在回火脆性温度范围内,通过这一温度区间时应快冷。有再热裂纹倾向的钢回火温度应避开再热裂纹的敏感温度区间。3.2.2Q235钢与16Mn钢的焊接(Ⅰ+Ⅱ组合)工艺(1)焊条电弧焊。

Q235钢与16Mn钢焊接时,按Q235钢基本性能和异种材料焊接接头性能来选择合适的焊条,根据等强原则,应选E4303焊条,对于承受动载荷的重要构件可选用E4315焊条。在钢板厚度较大、低温下焊接、结构刚性较大、有裂纹倾向时,焊前应采取预热的工艺措施。Q235钢与16Mn钢焊接的预热温度见表3-3,焊条电弧焊焊接工艺参数见表3-4。表3-3Q235钢与16Mn钢焊接的预热温度表3-4Q235钢与16Mn钢焊条电弧焊的焊接工艺参数2(2)CO气体保护焊。2

CO气体保护焊主要用于焊接Q235钢与16Mn钢薄板结构,主要问题是气孔和飞溅。焊接过程中必须加强脱氧,应选择含Si、Mn、Ti、Al元素较多的焊丝,如H08Mn2SiA。(3)埋弧自动焊。

中厚板以上、直形较长焊缝的Q235钢与16Mn钢等低合金结构件常采用埋弧自动焊,选H08A焊丝或H08E焊丝配合HJ431或HJ430焊剂,焊接工艺参数见表3-5。表3-5Q235钢与16Mn钢埋弧自动焊工艺参数3.2.320g钢与16Mn钢的焊接(Ⅰ+Ⅱ组合)(1)焊条电弧焊。

一般情况下,按20g钢的焊接性要求,选用E4316或E4315等低氢型焊条,尽量不选E5015或E5016焊条。板厚较大或低温条件下施焊时,为防止16Mn钢侧产生淬硬组织,可根据16Mn钢焊接性要求确定预热方法、温度及焊后热处理工艺。焊条电弧焊工艺参数见表3-6。表3-620g钢与16Mn钢焊条电弧焊的焊接工艺参数(2)埋弧自动焊。

埋弧自动焊时,按20g钢的焊接性要求选择焊丝和焊剂。按16Mn钢的要求选择预热工艺,一般板厚小于8mm的薄板结构可不预热;板厚在15~30mm时,预热温度为150~250℃;板厚在30mm以上时,预热温度可提高到300~350℃。20g钢与16Mn钢埋弧自动焊工艺参数见表3-7。表3-720g钢与16Mn钢埋弧自动焊的焊接工艺参数2(3)CO气体保护焊。2

20g钢与16Mn钢的CO气体保护焊与Q235钢与16Mn钢焊接类2似。20g钢与16Mn钢的CO气体保护焊对接焊缝焊接工艺参数见表3-8。2表3-820g钢与16Mn钢的CO气体保护焊对接焊缝焊接工艺参数3.2.4异种低合金结构钢的焊接(Ⅰ+Ⅱ组合或Ⅱ+Ⅳ组合)

在厚板结构和较大拘束度或低温条件下施焊时,有产生冷裂纹的可能性。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可避免产生冷裂纹。用熔化焊方法焊接,焊接材料一般按强度较低的母材选择,焊接工艺应根据强度较高的母材确定。异种低合金钢焊接的焊接材料和预热温度见表3-9。表3-9异种低合金钢焊接的焊接材料和预热温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