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做人要注意的100个细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2 22:13:10

点击下载

作者:志刚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成功做人要注意的100个细节

成功做人要注意的100个细节试读:

前言

老子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在芸芸众生中出类拔萃,那是因为他们懂得成功的秘诀:注重细节。“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由此可见,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微不足道的细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事业的成败。因此,一个人只要在细节上肯下工夫,注重细节,那么他同样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与之相反,那些忽视细节的人注定只能是失败者。一个人不论在交际场合,还是在家庭内部;无论是面对亲朋好友,还是对待亲密爱人,都要从细节做起,在点滴中积累。任何一件事都是由无数的小细节组成的,而且它们内部之间环环相扣,一招不慎就有可能鸡飞蛋打、满盘皆输。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一个人要想在有限的人生创造无限的价值,他就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细节的重要性。但是在现实中,大多数人十分羡慕别人的成功,于是他们也立下豪言壮志,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出人头地,把事业做大做强。尽管他们有雄韬伟略的战略家,但他们缺少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尽管他们有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但他们难以将规章条款不折不扣地执行。他们需要放下好高骛远的理想,将计划脚踏实地地落实;及时纠正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坏习惯,从小培养对细节十分注意的好习惯。

本书从“

完善心态篇

”、“为人处世篇”、“成就事业篇”、“人际交往篇”、“交际口才篇”、“修身养性篇”和“婚姻家庭篇”等方面罗列了成功做人的100个细节,详细阐述了其中隐含的人生哲理。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重视曾被自己忽视的细节,从而抓住成功的机遇,成就自己完美的一生。完善心态篇

心态决定一切。一个人究竟是积极心态还是消极心态,看似不值一提的差别,事后却会成为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开始,一个人只要将心态摆正,才能直面接踵而来的困难,设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相反,一个事事抱怨、埋怨他人的人等待他的只能是失败。

1.失去自信就失去希望

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丧失信心,那么便无药可救。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时候怀有自信,向胜利进军。

中国歌坛有一个叱咤风云的组合叫做零点乐队,他们有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叫做《相信自己》。“多少次挥汗如雨,伤痛曾填满记忆;只因为始终相信,去拼搏才能胜利;总是在鼓舞自己,要成功就得努力;热血在赛沸腾,巨人在东方升起。相信自己,你将赢得胜利创造奇迹;相信自己,梦想在你手中这是你的天地;相信自己,你将超越极限超越自己;相信自己,当这一切过去你们将是第一。”每当听着《相信自己》催人上进的旋律,一种自信的暖流充塞全身,一种无形的力量促你奋斗,一种拼搏的欲望油然而生。

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事业有成,首先必须相信自己:要相信自己有正视现实的决心,相信自己有战胜困难的信念,要相信自己有获得成功的希望。一个人应该这样鼓励自己:我要敢为人先,我能做得最好,我定会取得成功。一个人只有坚信自己,永不放弃,才会有朝一日,迈向成功;哀莫大于心死,如果他连自己都不相信,那么他犹如没有了脊梁骨,只能整日在迷失自我中聊以此生。

很多时候,有的人未开始做某一件事之前就开始打退堂鼓,“我不行”的魔咒时刻在紧绷着他的神经。不尝试怎会有成功,哪怕失败也无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暂时的失败会使你得到宝贵的经验;一时的不利更激发你奋斗的勇气,吸取教训,从头再来,再接再厉,直到成功。人们常说,心态决定人生的成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它会使你充满自信:它会使你赢得幸福,助你吸引财富;它会让你知足常乐,促进你正常地思考问题;它也会激励你自己和他人,面对人生的挫折,消除心理障碍。

自信犹如一棵被压在石头底下的小草,它会使你爆发惊人的毅力,会像小草一样冲破阻碍,顽强地成长,创造生命的奇迹。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幼年不幸,因病造成耳聋眼瞎,但她并不向命运低头,她凭借自信,自强不息,百折不挠,通过努力14岁就已经攻克多种外语,通晓德、法、古罗马、希腊等语言。德国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因儿时出天花而留下后遗症,随后他又患猩红热,高烧烧坏了眼睛,成为高度近视。尽管他终身受疾病折磨,但他从未失去自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打下基础。埃及作家,文学评论家塔哈·侯赛因在双目失明的逆境下,凭借顽强自信到法国留学,成为埃及历史上第一位博士。他被誉为“阿拉伯文学支柱”,因为他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小说《鹧鸪的叫声》、《不幸的树》、《失去的爱情》和自传性的《日子》等以及文学评论《前伊斯兰时代的文学》和《阿拉伯文学史》等。

我国著名职业旅行家、世界吉尼斯纪录创造者、手摇轮椅万里行中国的第一人——残疾英雄尹小星凭着自己坚强的信念,顽强的毅力经受了常人所难以想象的困难,手摇轮椅走遍了全国,并且凭借双臂攀登了华山、泰山等20多座名山。1999年,他又手摇轮椅穿越了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并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成为我国著名的残疾英雄。2004年他又成功穿越了“死亡之海”罗布泊。尹小星出身于江苏徐州的一个农村家庭,在1岁时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双腿严重萎缩残废,从此他只能与轮椅为伴。但他没有自怨自艾,反而勇敢面对厄运,积极面对人生,为了梦想不懈奋斗。1991年12月8日,尹小星开始了他的“手摇轮椅神州万里行”。几年来他走遍了祖国的东西南北。1995年3月,他徒手登上了以险峻著称的华山。华山的“天梯”、“云梯”、“长空栈道”都是极险的关口,台阶只有半脚宽,并且基本上呈垂直状。他只能像长臂猿一样完全依靠双臂抓住铁索上下,用了14个小时登上华山最高峰——海拔2160米的落雁峰。到1996年5月1日,尹小星用7个半小时登上泰山极顶之后,五岳已全被这位无腿青年征服了。尹小星并没有停下自己前进的步伐,他的目标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上空气含氧量仅是平原上的30%,必经的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空气稀薄,严重缺氧,被称为“生命的绝对禁区”。尹小星从青海进入西藏时,已是8月中旬了。在平原,他最多一天可走160多千米,而在青藏高原上行走很费力,平均每天只能走30多千米的路。但最后被他征服。下山时,他被雕像的悲壮感动得泪流满面了。尹小星接下来的目标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总面积达34万平方千米。沙漠与天际相接,每当风暴刮起时,只有森森白骨在沙海中浮沉,科考专家彭加木、探险勇士余纯顺等人曾先后被这片沙漠吞没。但是尹小星并没有被恶劣的环境所吓倒,他克服沙暴、酷暑、严寒的考验,终于穿越了“死亡之海”。

尹小星身残志坚,创造奇迹,源于他百折不挠的勇气,更源于他充分的自信,乐观的精神。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一点:自信的力量是无穷的。

人海茫茫,你我只是沧海之一粟;芸芸众生,你我只是凡夫之俗子。但是一个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同在一片蓝天下,同顶炎炎烈日,共沐皎皎月辉,心智不缺,心力不乏,你要勇于展示自己的才华,要敢于迎接现实的困难,要坚信自己的信念,不能因别人的质疑不满而怀疑自己,因别人的冷嘲热讽而否定自己。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但终因随声附和权威们的意见而被淘汰。小泽征尔却因充满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一个人只要拥有积极的心态,他便会以百倍的自信去迎接挑战,以乐观的精神去面对困难,从而战胜自我,战胜困难,不断攀登人生的高峰,创造生命的奇迹。

2.不能自制就不能自强

自制力是人生的方向舵,有了它人生之舟便可以避开暗礁,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在人生的道路上,自制力是一个人顺利通过悬崖的安全屏障。一个人一旦失去自制力,他将会在欲望的泥沼中无法自拔。因此面临诱惑时,自制力就是克服困难的法宝,提高自制力是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下面讲述的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主人公通过自己的自制力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勒格森·卡伊拉出身卑微,但他的理想却很远大:生在贫穷落后的非洲的他,希望有朝一日接受美国的先进教育。他希望自己能像他心目中的英雄亚伯拉罕·林肯那样,出生贫寒却闻名遐迩,成为美国总统,一生为解放黑人奴隶进行不懈的斗争。他希望自己也像华盛顿那样,粉碎万恶的奴隶制度,成为一位伟大的改革家和教育家。为此,他身上仅仅带着维持五天的食物和他的两本宝书《圣经》和《天路历程》,踏上了他的人生旅途。他将徒步从他的家乡尼亚萨兰(今马拉维)的村庄向北穿过东非荒原到达开罗,在那儿他可以乘船到美国,开始他的大学教育。

勒格森既不知道他将读那所大学,也不知道大学会不会接受他,尽管他身无分文,他依然出发。他在崎岖的非洲大地上,艰难跋涉了五天。他身上带的食物已经吃完,水也将近喝完,他将面临缺少食物的境地。只要他转身回到家乡,他将不必饱尝饥饿,忍受痛苦,但是他明白回头意味着放弃,他将重新回到贫穷和无知。他对自己发誓:不到美国绝不罢休,不管前行遇到什么困难他将毅然前行。

勒格森每到路过的村庄,他都会十分小心,因为他难以判断当地人对他究竟是友善的还是敌意的。每天他吃的是野果和其他可以吃的植物,过的是以大地为床、星空为被的生活。艰难的旅途生活让他饱受折磨,本来身材瘦弱的他显得更加面黄肌瘦。有一次,他不幸因淋雨而发起高烧,而且高烧持续不退。不幸中的万幸是他遇到了一位热心肠的陌生人。那位好心人知道他的境况后十分同情他的处境,悉心照料他的起居,用草药为他疗伤。在恢复的过程中,勒格森也曾几度因心灰意冷而想放弃回家。但是每当他看到自己爱不释手的两本书,重温那些滚瓜烂熟的语句,他马上恢复自信,痛下决心绝不放弃。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勒格森到达了乌干达首都坎帕拉。通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勒格森的体质逐渐强壮起来,但是他的身体还是十分虚弱,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彻底痊愈。于是他决定自己先暂时住在坎帕拉保养身体,等痊愈后再另行打算。他这一呆就耗费了半年时间,在此期间他并没有贪图享乐,而是利用业余时间到各种图书馆贪婪地阅读各种书籍。有一次他无意中发现了一本介绍美国大学的书,他如获至宝,仔细阅读。令他万分惊喜的是其中夹着一张珍贵的美国地图。这张图深深地吸引着他,图中鲜明地标注着他理想中的学府的位置。

勒格森所申请的第一个具体的院校是位于华盛顿佛农山区的斯卡吉特峡谷学院。在常人眼里,这根本是痴心妄想,不可能实现。但是勒格森还是决定给学院的主任写信,向他讲明自己的境况,同时还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奖学金。勒格森的坚持深深地感动了斯卡吉特的主任,他接受了勒格森的申请,还特意向他提供了奖学金,为他找到了一份工作,通过工作赚来的工资足以支付他上学期间的食宿费用。

尽管学校答应录取勒格森,但是接踵而来的麻烦事又来了,要到美国去,勒格森必须具备护照和签证,但是得到护照他必须向美国政府提供确切的出生日期证明。更糟糕的是要拿到签证,他还需证明他拥有可使他往返美国的费用。勒格森只好再次拿起笔给他童年时起就曾教导过他的传教士写了份求助信。结果传教士们通过政府渠道帮助他很快拿到了护照。然而,格勒森还是缺少领取签证所必须拥有的那笔航空费用。

勒格森并不灰心,继续向开罗前进,他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某种途径得到自己需要的这笔钱。正是他非常的坚信这一点,他花了自己仅有的一点积蓄买了一双新鞋,使自己不必光着脚走进学院的大门。

几个月过去了,他勇敢的旅途事迹也渐渐的广为人之。当他身无分文,筋疲力尽地到达喀土穆时,关于他的传说已经在非洲和华盛顿佛农山区广为流传了。斯卡吉特峡谷学院的学生们在当地市民的帮助下,寄给勒格森650美元,用以支付他来美国的费用。当得知这些人的慷慨帮助后,格勒森疲惫地跪在地上,满怀喜悦和感激。

经过两年多的行程,勒格森终于来到斯卡吉特峡谷学院。他手持自己宝贵的两本书,骄傲地跨进了学院高耸的大门。毕业后,格勒森并没有停止自己的奋斗。他继续进行学术研究,并到达英国成为剑桥大学的一名政治学教授,同时还是广受尊重的权威。

格勒森就像是个传奇性人物,他的经历真可谓充满荆棘,但是他的事迹说明一个人一旦具有了超强的自制力,他就拥有了无限的力量来战胜前行路上的重重障碍。所以亲爱的朋友们,提高自制力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尤为重要。它的光芒将会指引着人们向着自己心中的理想迈近。

3.学会适当的取舍

智者会懂得如何在复杂的情况下适当取舍,这会成为他们成功的捷径;而庸人不会分析自己所拥有的优劣,盲目取舍,事倍功半。因此要想成功,学会取舍至关重要。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位国王因爱民如子而受到百姓的拥戴。可是他一直因自己缺手断腿而自惭形秽。有一天,为了让自己的后代子民记住自己,国王请来了全国一流的画家特意给他画肖像照。第一位画家将他的神态、相貌画得栩栩如生。但是当国王看到画时,非但没有称赞他,反而却大发雷霆,因为他觉得自己本人并不是画上的残缺像。于是他派人杀死了那位画家。当第二位画家给他画像时,他为了让国王满意,吸取了教训,把国王画成了一个既有胳膊又有双腿的健全人。国王看后并没有表示满意。因为他知道自己并没有画中那么漂亮,他反而觉得第二位画家在暗中讽刺他。随后第二位画家也被处死。于是国王又请来了第三位画家。这位画家十分苦恼,他觉得自己不能重蹈覆辙,但又苦无对策。就在为国王选取画像的角度时,他灵机一动,急中生智,将国王画成单腿跪地,闭着一只眼睛正瞄准射击。这样的话就避免了国王的缺点,将他的优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国王看到这幅画后十分满意,对第三位画家大加赞赏。

同样给国王画像,三位画家的下场却截然不同。如果单从画技的角度讲,他们不分伯仲。但是他们之中,唯有第三位善于选择,懂得取舍。每个人都有虚荣心,国王也不例外。他既然想把自己的肖像画留给后辈瞻仰,那么他肯定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而第三位正好做到了这一点。尽管第二位将国王画得如同健全人一样,这样一来画固然好看但有失现实,让国王感到不舒服,觉得在讽刺自己。所以,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像第三位画家那样善于取舍,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

林肯曾经说过,所谓聪明的人就在于他知道什么是选择。现实中智者往往能够善于取舍。在社交场合,有的人说话直言不讳,经常直接当着别人的面指出对方的缺点。这种人固然值得钦佩,但是他们讲话要分人分场合。对于那些自尊心强的人,他们讲话就必须委婉,甚至避而不谈;对于那些大大咧咧的人,他们就可以直截了当说出。同时讲话要客观实际,不要夸大现实,否则会让别人觉得你有奉承或讽刺的嫌疑。一个人说话办事只有善于择其优弃其劣,真诚而又客观,才能服众。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头毛驴要吃草,它的左右两边各放一堆青草,而毛驴不知该吃哪一堆,最后竟然在犹豫不决中活活饿死。现实中像毛驴这样不善取舍的人大有人在。他们一辈子只能是碌碌无为,无所成就。《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曹操率领的83万大军不敌5万人的刘备大军,最后全军覆没,曹操带着残兵败将经乌林方向逃回自己的大本营许都。诸葛孔明神机妙算,猜到曹操必然经过那里,便派关羽在那里驻兵等候,逮捕曹操。事情果然不出孔明所料,关羽在华容道堵截了曹操。但是关公忘记了自己立下的军令状,仍念过去在曹营中享受曹操的优待恩德,最终将曹操放走。关羽错失了抓住曹操的良机,放虎归山,犯下了错误。有的时候,机会就是一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纵然后悔一辈子也是无济于事。关羽因为错放曹操违背了军令状,面临砍头的下场。幸亏事后孔明以天象不佳为借口原谅了关羽,如果按军法处置,关羽便被推出去斩首了。

人生不是儿戏,机会往往仅有一次,错过了就不可能再来。在关键时刻,人生如同试卷上的一道选择题,答案只有对与错。比如高中学生文理分科,一个学生选择了文科就意味着放弃理科。而衡量这件事情的标准就是你自己的目标。如果你偏爱理科,那你就选择理科。有时候,有人本来适合学理科,但受周围同学的影响学了文科。可以说这个致命的错误决定了他的一生。所以机会往往垂青于有所准备的人,他们面临人生的是是非非的时候,有时可能已经有所准备,以便于事情来临时谨慎应对。

生活中,当同窗数载的同学面临毕业各奔东西时,很多人会伤心过度,不能自拔。虽然同学之间的友谊是十分深厚的,是一生值得铭记的,但也没有必要伤心过度,因为人这一生,无论与家人还是和朋友,始终都是聚少离多。所以在面临离别时,就不会有太多的离愁别恨、相见恨晚。因为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旅程,不可能永远长相厮守。如果一直固守一位朋友,结果只能挡住各自人生旅程的视线,彼此将会错过一些更为美好的人生山水。放弃一段时间的相聚,暂时的别离,是为了打拼自己的天下,创造美好的未来。

4.树立起积极心态

困难再大,它也并不可怕,因为一个人只要树立积极的心态,就会乐于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拥有迎接困难的信心与解决困难的决心,最终战胜困难,马到成功。

一个人要想事业有成,就必须拥有积极的心态。创业者只有消除心中的消极思想,满怀积极思想,才能克服万难,直到成功。因为态度积极与否,直接决定事业能否成功。

成功者积极,失败者消极,这是亘古真理。每个人要记住,在这世上,惟一最重要的人只有你自己,你的身上有一个如影随形的法宝,它的一边装饰着四个字——积极心态,另一边也装饰着四个字——消极心态。它们会产生难以想象的惊人力量。它既能让一个人家财万贯、幸福相随、健康常在;也会让人一无所有、苦恼不已、疾病缠身。积极的心态可以让人乐观面对人生的种种苦难,直到达到人生的顶峰,享受成功后的愉悦;消极的心态则会使人一辈子始终处于一种底层的地位,陪伴他的只有困苦与不幸。由此可见,树立积极的心态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所在。

建立积极态度有以下几个方法,只要每个人做到其中之一,就可以把积极性激发起来。

(1)要尝试快乐,拥有快乐

真正快乐的人,决不会伤害别人,他想把快乐让每个人分享。很多大奸大恶的人,干了很多坏事,损人利己,品行不端却有名有利,看来好像很快乐,实际上他们得不到任何快乐。真正拥有快乐的人会笑对人生的种种磨难,乐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2)要学会宽容,胸襟广阔

胸怀广阔的人,对于小小得失绝不耿耿于怀,他们经常抬起头,向前走,吹着口哨,天塌下来也当做被子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失恋、责骂、诬告,都不过是过眼云烟的事。做生意蚀了本,还可以从头再来,眼前无论光景如何,都抱着乐观的心情,总是往前闯。

(3)要满怀自信,积极应对

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事。然而有些人面对困难时消极对待。这绝不是成功创业者的态度。无论什么困难,你都要设想解决方法,只要有动脑筋思考的倾向,潜意识就会运作,一个接一个的解决办法会浮现在脑海中。就是不能百分之百地解决,也可以解决九成、八成、七成或六成,甚至五成,只要解决一点,也总比什么都不干而彻底失败要好上百倍。

(4)要善于和积极之士交往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仁义之士交往,会感染仁义之风;和残暴之人结交,态度会变得残暴;和胆怯者结交,亦容易事事退缩。同样,和积极之士结交,亦会提高做人处世的积极性。相反,和消极的人结交,就觉得事事都很难成功,就是创业了,也必将影响生意,难以成功。

(5)要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

性格积极的人都知道,他们并不会事事办得好,想法未必周全,故必须指正批评,才可以改进。他们不认为批评是攻击他们,而是给他们自省的机会,可以纠正错误,有益无害。

以上五种方法均是一个人树立积极心态的途径。当你心情郁闷的时候,试着采取上面的方法,让它们付诸实际,或许只有真正自己体会时才会意识到它们的真正内涵。

5.一定要放弃该放弃的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经意间选择与放弃。面临选择,大多数人都会举棋不定,踌躇万分。

林肯曾经说:“所谓聪明的人,就在于他懂得如何选择。”正如此言,正确的选择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它是人生道路上的路标,人生前进的指明灯。

果农种树会定期修剪枝条,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深知任由树枝随意生长只会使整个树因养分缺乏而枯死。因此剪掉多余的枝条是十分必要的,去除它会有利于主要枝叶的生长。人生在世,烦嚣的社会对人们的诱惑太多,一味地追求使人们的负荷太重,要想人生有所乐,就必须简化自己的人生,舍去无尽的烦恼。

如果选择是尽其所能的远见,那么放弃则是顾全大局的果断。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乱七八糟的杂草,它们扰乱了人们的视线,阻碍了前进的道路。所以每个人都及时清理自己的人生花园,铲除没必要的杂草。只有根除多余的茅草,贫瘠的土地才会变得富饶,播下的良种才能茁壮成长,丰硕的果实才会在秋日收获;舍弃无用的追求,将精力锁定在人生的目标上,才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适当放弃纵然会有苦痛和不快,但是风雨之后得到的却是快乐和幸福!每个人在需要坚持时就锲而不舍地坚持,在需要放弃时就果断坚决地放弃。适当放弃,捆绑自己的背包才会被卸下,拖累人生的包袱才会被丢掉。适当放弃,是对饱受围剿的藩篱的突围,是对消耗精力的世事的回击,是对浪费生命的敌人的扫射。

那些苦苦追求不属于自己东西的人不但迷失了自己,也在悄然之间徒然地耗费了青春和精力。早知这样,还不如早日轻轻放下,惬意无比。他们需要的是放弃无路可走的死胡同,迎接属于自己的新的契机。

那些已达人生成功顶峰而仍不肯放弃的人只会被成功后一时的鲜花和掌声所陶醉,不思进取,难以自拔。他们需要的是激流勇退,给世人留下的是辉煌的记忆。他们需要的是放下一时的成功,再接再厉,向人生的下一个顶峰挑战。

那些企图挽留夕阳的人是傻子,为春天落花一直感伤的人是蠢人。他们一心想放弃长时间纠缠自己的痛苦,抛下因追求名利带来的烦恼,但事非所愿,一旦落实到实际中,却很难做到。他们所需要的是放弃的果断,没有体会到放弃之后的快乐。放弃失败后的痛楚,正视现实;放弃繁重的负荷,享受轻松。学会放弃无关紧要的枝节,抓住尤为重要的主干,才会有朝一日,获得成功。

当一个人拥有六个苹果的时候,最好不要将它们全部吃掉。因为把六个苹果全都吃掉,意味着他只是吃到了六个苹果,尝到了一种味道。如果他把六个苹果中的五个拿出来送给别人吃,表面上他失去了五个苹果,实际上他却得到了其他五个人的友情和好感。收获并不仅仅如此,或许以后他会得到更多。当别人有了别的水果的时候,也一定会选择一起分享。这样的话,他会从这个人手里得到一个橘子,那个人手里得到一个梨,最后他有可能就得到了六种不同的水果。原先的六个苹果,学会分享,结果得到六种不同的味道,六种不同颜色的水果,更重要的是收获六个人的友谊。所以人要在自己拥有的时候学会和别人换取更加重要和丰富的东西。因此适当的放弃之后会有别样的得到。

人生犹如一场戏,自己主演成导演。只有学会选择,适当放弃,才能笑看得失,彻悟人生,拥有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学会选择,审时度势地把握时机,赢得了成功的机会;适当放弃,顾全大局地果断舍去,活出了人生的坦荡。每当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别无选择时,放弃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与其百般努力而成功遥遥无期,不如换个方向或许惬意无比。面临突如其来的便宜,要果断放弃,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便宜背后隐藏着暗算的杀气。面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要尽早丢弃,因为每个人的精力有限,不要让它耗费徒劳无功的精力。面临暂时取得的小小成绩,要赶快忘记,因为人生还有更多的目标等待你去实现。

6.忘却无谓的烦恼

人生一辈子,会有许多的烦心事。如果一个人在他的记忆中储存的永远是一些无聊的烦心事,那么他的一生会觉得疲惫不堪。因此忘却过多的烦恼是人生的经验之谈。

当今很多人都会因自己记忆力差而烦恼,都希望自己拥有超常的记忆力。殊不知,如果一个人记忆力太好也会带来麻烦。苏联心理学家、神经心理学家亚历山大·卢里亚曾经长年对一位俄罗斯记者进行研究,他可以记住一长串不可思议的词语以及数字,一般情况下他只要听过一次便可以长年记忆。然而如果平日生活中的事情不论大小是非,点点滴滴都要储存在人脑里,长此以往,脑海中多如牛毛的信息会导致一个人思维混乱、行为异常。因此生命中遗忘也是必不可少的。

现实中有的人经常将烦恼的事情牢记在心,整天为之黯然伤神、唉声叹气。瑞典著名心理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心里存在毒素的人是永远不会感到生活的美好,而排除毒素的最好方法就是学会遗忘。”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挫折、伤害、打击等不顺心的事,由此而产生的负面影响和心灵感受就是毒素,它会毒害人的心灵,让人丧失信心。一颗烂掉的牙齿的下场只能是被拔掉,善于遗忘就是拔掉内心深处烂掉的牙齿,驱除整日残害心灵的毒素。学会遗忘,就是要忘掉一次不愉快的经历,振作起来迎接新的开始;就是忘掉不经意的邂逅,正视现实继续人生的探索;就是忘掉一段尴尬的感情波折,重新拾回曾经扔掉的信心。

生活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如果一个人选择回忆,时常温习心灵的伤痛,那么他的内心深处便会郁积心理毒素,随着发展它们会成为病毒,将生活中的快乐和热情全部吞噬掉,人生便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其实外面的世界天气明媚,阳光灿烂,若将自己禁锢在过去的囚笼,整天沉静在痛苦的回忆里,生命便会被逐渐蚕食。一个人回忆过去本来无可争议,但如果记忆只能会带来伤心的回忆,还不如及早舍弃。愚蠢者才会把过去的劣迹翻掘出来,给现实徒增烦恼;聪明者才会在过去的坟墓上重生,绿色的青草将会茁壮生长,新生的希望将会开花结果。

佛经里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小和尚和老和尚一起去化缘,小和尚毕恭毕敬,什么事都看着师父,走到河边,一个女子要过河,老和尚背起女子过了河,女子道谢后离开了,小和尚心里一直想着,师父怎么可以背那个女子过河呢?但他又不敢问,一直走了20里,他实在憋不住了,就问师父,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那女子过河呢?师父淡淡地说,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可你却背了她20里还没放下。

老和尚的话充满禅意,其中蕴含着深奥而又简单的人生道理。人的一生像是一次长途跋涉,不停地行走,沿途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风景,历经许许多多的坎坷,如果把走过去、看过去的都牢记心上,就会给自己增加很多额外的负担,阅历越丰富,压力就越大,还不如一路走来一路忘记,永远保持轻装上阵。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时光不可能倒流,除了记取经验教训以外,大可不必耿耿于怀。

在世界上的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通常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这就是二八定律。每个人的人生犹如一次长途旅行,旅行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准备一个常用的背囊,它里面会有许多东西。根据二八定律,对于人生真正有意义的只有一小部分,其他只能增加旅行的负担,所以将它们统统扔掉,才能腾出更多的空间,包袱才会减轻,人生便会变得轻松。

身处喧嚣纷杂的社会,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并非易事。只有自己首先尊重别人,记住他人的优点,才会让别人关注你。人们之间相互打交道难免有矛盾。而重要的是学会遗忘别人的过失。如果总对别人的过失耿耿于怀,那么便会使双方的关系一直处于僵局,甚至导致分裂,成为仇敌。另外,学会遗忘,就是要将自己暂时取得的成绩抛之脑后,不要一味因一点微不足道的小成绩就沾沾自喜,居高自傲,这只会导致一个人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有些人能够忘记失意时的尴尬和窘迫,却对顺境时的得意津津乐道,岂不知成功和失败一样会留在过去,老是沉湎过去不能释怀,常常说我年轻那会如何如何,拿昨日黄花当眼前美景,让过眼烟云在心头永留,陷自己于虚妄之中,不思进取,裹足不前。成绩已经成为过去,现在一切要从零开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跨越人生新的境界,攀登人生新的高峰。同时,自己对于别人的帮助,完全没必要一直挂在嘴上,一直希望别人回报,学会遗忘,这样的处世之道方能获得他人的赞许。

7.调整不良心态

“哀莫大于心死”,当一个人的心态不佳的时候就要及时调整。通过调整心态,人的精神面貌就会焕然一新,自己便可以重新拾起信心。

人生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一些困顿是在所难免的。面对困难,人们需要的是心态的调整。开始人们面对灾难的发生只能是束手无策,有时甚至被一些不良情绪左右,心灰意冷到了极点。过了一段时间,他们的心态应该及时调整过来。从小养成及时调整心态的习惯,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备课。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心态才算得上是健康心态呢?

心态是情绪和意志的控制器,决定着行为的方向与正确性。那么,健康心态就是正常的思维方式和正常的行为方式。

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试验:在一个大教室里,如果人们周围有熟人、朋友,也有不认识的人,当要求他们与周围的人握手致意时,人们将怎样想怎样做呢?有的热情,有的勉强,有的做得好,有的做得不好;有的只找认识的人,否则就不愿做……这都属于正常情况。

握手应该人人都会,既不需要知识、阅历,更与智商技能无关,可是握手的质量却参差不齐。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握手的对象不同,心态也跟着发生了变化,但这绝对是健康心态。

正常心态就是内心的想法,是一种思维的习惯状态。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意即“心”是身体的主宰,是精神的领导。

生活中随时可见不同的人对同样一件事持有不同的看法,并且都能成立,都合乎逻辑。比如同样是半杯水,有人说杯子是半空的,而另一个人则说杯子是半满的。水没有变,不同的只是心态。心态不同,观察和感知事物的侧重点就不同,对信息的选择就不同,因而对事情的处理方法也不同。心态给人戴上了有色眼镜和预定频道的耳机,于是人们只看到和听到自己“想”看和“想”听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的境遇并不完全是由周围环境造成的。还与个人心态是否健康有关系,一个健康的心态可以帮助人们客观、冷静地看待问题,积极克服不良念头;一个不正常的心态则可能毁灭自己或他人的前程。所以,保持健康心态是十分必要的,每个人都应该养成及时克服不良心态的好习惯。

犹太裔心理学家弗兰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三年,身心遭受极度摧残,境遇极其悲惨。他的家人几乎全部死于非命,他自己也几次险遭毒气和其他灾难的迫害。但他仍然可以客观地观察、研究着那些每日每时都可能面临死亡的人们,包括他自己。日后他据此写了《夜与雾》一书。

在亲身体验的囚徒生活中,他还发现了弗洛伊德的错误。作为该学派的继承人,他反驳了自己的祖师爷。

弗洛伊德认为:人只有在健康的时候,心态和行为才千差万别,而当人们争夺食物的时候,他们就露出了动物的本性,所以行为显得几乎无以区别。

而弗兰克却说:“在集中营里我所见到的人,完全与之相反。虽然所有的囚徒被抛入完全相同的环境,但有的人消沉颓废下去,有的人却如同圣人一般越站越高。”

有一天,当他赤身独处囚室时,忽然领悟了“人类终极自由”的感觉,这种感觉是自由的,是纳粹无论如何也剥夺不走的。也就是说:人可以自行决定外界刺激对自身的影响程度。因此,无论什么样的饥饿和拷打人们都可以忍受,无论在任何环境中,人们还保留着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高僧一年四季只穿件单薄的衲衣而无严寒酷暑之苦;高士伟人临危镇定自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猛虎趋于后而心不惊”;关羽中毒箭,华佗为其刮骨,铮铮有声,而关公一边接受“治疗”,一边谈笑风生,与人对弈。这完全验证了“幡动、心动”的禅门机锋。说到底,环境对人的影响程度,完全取决于自己,如何看待人生,也完全由自己决定,由人们的心态决定。

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遭遇和结果虽然与弗兰克不同,但都能在一种稳定的心态下,使自己的人格得到最终的维护。

文天祥被俘后,元朝统治者费尽心机劝降,均告失败。于是用重枷大镣,把文天祥囚禁起来,企图通过肉体折磨使他屈服,一关就是四年。

文天祥所处的牢房,是一间低矮狭小、昏暗潮湿的土室,老鼠成群,恶臭四溢;夏秋之际,度日尤为艰难。他曾用这样几句话描述了当时的情形:“或时日果果,或时雨淋淋,方如坐蒸甑,又似立烘熄,水火交相祥,益热与益深。酷罚毒我肤,深忧烦我襟。”

但这种肉体之苦,文天祥等闲视之,丝毫没有动摇报国的坚强意志。他在牢房中吟唱不绝,以诗歌作为斗争的武器,“如精钢之金,百炼而弥劲。”

文天祥最终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实践了自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大誓言。后人赞道:“忠肝义胆不可状,要与人间留好样。”这就是文天祥的心态,文天祥的选择。

由此可见:学会调节心态已成了人们的必修课,是人生中必须养成的习惯之一,只有养成了适时调节心态的好习惯,才能拥有豁达的人生,遇到困难才能迎刃而解。

人的心态只有两种:积极的和消极的。

面对相同的夕阳,有人低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这是一种心态的写照。

有人反对说:“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朱自清),这又是一种心理状态。

而有人则高歌:“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叶剑英),这已是另一番心灵境界。

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往往是造成人生苦果的主要原因。而这一小小的差别就是心态,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

心态决定命运。一个人的心态是积极还是消极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人们实现目标,跨越理想的大门,而消极的心态只能将人的大好前程毁于一旦。如果人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相信没有人愿意成为消极心态下的牺牲品,都想拥有一个好心态,但这需要学会如何及时调节心态,遇到困难或危难时,能够用一颗积极的心去对待。

日常生活中,困难随处都可能遇到,随时都可能降临到每个人头上,从小到大,相信没有几个人能夸口说“我从未遇到过困难”,因此说,在人生成长道路上,人们需要时时刻刻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及时调节心态的好习惯,这样,无论遇到任何麻烦,都可以坦然面对。

8.控制自己的情绪

一个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就有可能铸成大错。凡是成大事者都应该是管理自己情绪的大师。

心理学家齐尔曼在回忆自己年轻时的一次痛苦的经历时说:“我这一生只有一次因恐惧而思维瘫痪的经验。我大学一年级参加微积分考试时,不知为什么毫无准备就去应试。我还记得那是个春天的早晨,走进教室时,我心中充满宿命与不祥的感觉。我到那间教室上过很多次课,但那天我完全没有注意到窗外是什么景象,眼中甚至没有教室存在。我走到靠门的一个位置坐下,眼光凝缩在眼前的一小块地面。我打开考卷,耳边充塞着怦怦的心跳声,胃部因焦虑而痉挛。我很快瞥了一遍试题,完全没有希望。整整一小时我盯着试卷,脑中不断想着可怕的后果。同样的思绪一再重复,恐惧与颤抖交织循环。我坐在那里无法动弹,就像中了毒箭的动物。回想起来,最让我惊异的是我的脑子竟然萎缩到那种程度。那一个小时我并未尝试拼凑可能的答案,也没有做白日梦。而只是坐在那儿凝视我的恐惧,等待这可怕的折磨早点结束。”

齐尔曼的这段经历说明一个人必须及时从不良的情绪中走出来,面对现实。否则这种情绪会让现实中的事情一塌糊涂,众所周知,情绪影响心智。学生在焦虑、愤怒、沮丧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学习,事实上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都很难有效地工作,强烈的负面情绪将扭曲我们的注意力。因此做任何事情之前,首先要做的事放弃过去任何情绪,全身心地投入现在的事情。

事实上,当某种情绪几乎是无孔不入地凌驾于其他思绪之上,以至于不断阻挠你对身边事物注意的时候,这表示情绪的影响已超乎正常的范围。譬如说一个正经历离婚痛苦的人或父母正要离婚的小孩,往往难以将注意力专注在日常工作或功课上;而对一个抑郁症患者而言,自怜、绝望、无助的感觉可能凌驾一切。在这样的情绪笼罩下,要顺利工作显然是不可能的。

当情绪超越专注力时,人将失去一种科学家称之为“操作记忆”的认知能力,也就是脑部无法储存足够的资讯以应付手边工作。操作记忆的内容可能琐碎如电话号码,也可能复杂如小说家编织的情节。任何心智活动都要根基于操作记忆这个最基本的心智功能。阻止操作记忆的是前额叶皮质。当这个部位的边缘系统受制于痛苦的情绪时,操作记忆便会受影响,人的大脑将无法正常思考,就像前面叙述的考场经验。

这也可从相反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想想看,人在成就某件事情上的动力,那些热忱、干劲、自信是如何激发起来的?专家研究奥运选手、著名音乐家、世界棋王等人后,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能激励自己接受严酷的训练和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

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领域专业训练的年龄已愈来愈提前。以1992年奥运会为例,平均12岁的中国跳水选手受训年限与美国队不相上下,而后者都已超过20岁,中国队队员4岁就开始受训。同样,20世纪最佳小提琴手大约5岁开始习琴;国际象棋棋手平均7岁开始学棋,10岁开始的人只能达到国家级水平。事实证明,愈早开始,时间上愈有优势。柏林顶尖音乐学校的小提琴学生习琴的时间都超过1万小时,次一等级的学生学琴时间平均约7500小时。

能力相当的人在同一领域的成就会有高下之别,最主要的原因似乎在于其能否在早年就投入艰辛的训练,其实不尽然,这还与其情绪物质有关,尤其是面对挫折的态度和毅力。

撇开天赋不论,自我激励是影响人成就大事的一大原因,这可以从亚裔人士在美国的杰出表现中得到印证。研究显示亚裔孩童的平均智商仅比白人超出二三点。以职业而论(如医学、法律),亚裔美国人的表现就突出许多,这主要因为亚裔孩童自小就比白人用功。

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家山弗·道伦布希研究过1万名以上的中学生,发现亚裔美国人做功课的时间比其他学生多40%。美国父母的做法是接受孩子的弱点,强调他们的优点。亚洲父母的看法不同:如果孩子成绩不好,晚上应该多读点书再睡觉;如果成绩仍没有改善,早上应该早点起来读书。也就是说,任何人只要用功都能够获得好成绩。可见亚裔人士吃苦耐劳的观念使他们更能自主自发,更有热忱与毅力。

人们在思考与计划、接受锻炼以达成某种目标、解决问题等方面都会受到情绪的影响。情绪是人们发挥心灵力量的极限,也因而影响一个人的人格与人生成就。所以,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这样才有可能获得财富与成功。不让坏情绪左右自己,是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

9.要始终相信自己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尽管有时候别人的建议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个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场和判断,要始终坚信自己,不能偏听偏信,失去自我。

黄昏时分,夕阳西下,一个人在森林中不幸迷了路。天色渐渐变暗,黑幕即将笼罩整个森林,黑暗的恐惧和危险在向路人步步逼近。虽然他的眼前一片漆黑,但他还是步履维艰,十分小心地向前走,他的心里十分明白,只要错走一步,自己就有掉入深坑或陷入泥沼的危险。另外附近那些潜伏在树丛后面饥饿的野兽,正虎视眈眈注意着他的动静。一场狂风暴雨式的恐怖正威胁着他,侵袭着他。此时此刻万籁俱寂对他来说不是往日凡人享受,而是一片死前的寂静和孤单。

这时,凄黯的夜空中几颗微弱的星光一闪一闪,似乎给黑暗的苍穹带来了一线光明,然而不久它们又消失在黑暗中,留给人一片迷茫。对于汪洋中的溺水者来讲,哪怕一根空心的稻草也会被认为是救命的法宝;对于黑暗中迷路的路人来讲,眼前一位流浪汉的出现让他惊喜万分,似乎自己看到了生命的希望。

于是他不禁欢喜雀跃,赶忙上前叫住流浪汉,向他探询出去的路。这位陌生的流浪汉十分友善,马上答应帮助他走出困境。但不久路人发现这位陌生人和他一样,都不知前方的路该怎样走。于是他失望地离开了这位陌生伙伴,重新回到自己的路线上来。随后他又碰上了第二个陌生人,那人自称自己有逃出森林精确的地图。尽管将信将疑,路人还是决定跟随这个新的导引。后来他们走了一段路,路人才发现这个眼前的陌生人根本是一个自欺欺人的人,他的地图只不过是他自我欺骗情绪的结果而已。于是路人又陷入深沉的绝望之中,他曾经竭力询问他们有关走出森林的知识,但他们的眼神后面隐藏着忧虑和不安。最终路人才知道原来他们和他一样迷茫。路人十分无奈,依旧漫无目的地向前走。一路上的惊慌和失误使他由彷徨失落变得十分恐惧。当他无意中将自己的手插入口袋时,他发现了一张地图。他借助微弱的火柴光才发现这地图才是真正能够帮助他走出森林的法宝。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若有所悟地笑了:原来它始终就在这里,只要早点从自己本身去寻找便会马上发现。原来从一开始他总是忙着询问别人,相信他人,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事——回到自己身上找。

如同这位流浪者,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一份内在的导向,它会指引着你离开困难的忧虑和沮丧。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情绪性的恐惧完全是多余的。假如任何人告诉你别的,那他一定没有找到他自己。

解除胆小怕事的办法是始终存在的,但是我们一定得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解除心中的恐惧,不能偏听偏信,随便听信他人,不能因他人自称知道解决的办法就放弃自我明智的追寻,甚至委屈了自己。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追寻,甚至于“绝望”本身也能够帮助我们。如保罗·泰利斯博士指出:

在每个令人怀疑的深坑里,虽然感到绝望,我们对真理追求的热情,依旧不停地存在。不要放弃自己,而去依赖别人,纵使别人能解除你对真理的焦虑。不要因诱惑而导入一个不属于你自己的真理。

所以,尽管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如意的事,但只要我们善于把握自己并明白以下几点,是可以战胜困难的。

(1)不要把忧虑和恐惧隐藏在心中

当我们有忧虑与不安时,总是深藏在心间,不肯坦白说出来。其实,这种办法是不对的。内心有忧虑烦恼,应该尽量坦白讲出来,这不但可以给自己从心理上找出一条出路,而且有助于恢复头脑的理智,把不必要的忧虑除去,同时找出消除忧虑、抵抗恐惧的方法。

(2)不要胆小怕事

人遇到什么难事时,往往是成功的先兆,只有不怕困难的人,才可以战胜恐惧。

10.要经常自我反省

人不怕犯错,怕的是一辈子总是犯相同的错。经常自省才能发现毛病,发现毛病就要及时改正。由此可见,自我反省能够使人不断进步。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会存在缺点。特别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经常犯错。他们有时因直言说出别人的隐私而无意得罪人;有时因缺少社会磨练而多走弯路;有时因不了解社交礼仪而在重要的场合出丑。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他自己,通常一个人总是纵容自己的缺点,会为自己找到各种各样的借口来为自己推脱责任。纵容自己,通常纵容自己在金钱、名利方面的欲望;纵容自己懒惰、浪费的弱点;纵容自己不顾别人感受、随意喜怒哀乐的情绪;纵容自己不求上进、安于现状的弱点。当别人指出我们的缺点时,很多人并不乐意承认,甚至有时当面找借口进行反驳。与其等别人来批评我们,倒不如自己进行反省。其实一个人对自己最了解,但平日忙于工作学习,人们通常很少花时间来为自己着想。长此以往,身上的坏习惯如同寄生虫陪伴着自己。细节决定成功,而他们往往因忽视坏习惯直接导致事业上的失败。

反省自己,是为了查漏补缺,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认清它们并加以改正,使自己不断地进步。反省是对自我的言行进行的客观评价,是自我批评的表现形式,是对自我心灵的一次净化。它能使人提高做事效率、防止再次犯错,特别是它能进行有效的心理暗示,促使人提高自信,增强战胜困难的决心,使人以后理智地去处理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各方面的事情。

反省自己,就要反思过去自己所做事情有无过失,就要计划明日自己所做事情的注意事项。一个人进行自我反思,首先要严于律己,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一个不敢承认自己错误的人,是永远不会进步的。犯错不可怕,怕的是一个人屡屡犯错。进行反思,还要进行积极的自我鼓励,有效的心理暗示。当夜幕降临时,自己可以对过去的一天进行反思:今天我学到了哪些新知识;今天我哪方面需要改进;明日我需要完成的事情有哪些。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个人也应该欢迎别人的批评指教,因为他的所有的分析判断不可能都是正确的,别人的建议很可能从其他角度对他的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就连大名鼎鼎的美国总统罗斯福都承认自己的判断只有75%的正确率,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自己多达99%的判断是错误的。

对于企业,它通过进行有效的反省可以提升企业业绩,提高员工素质。西方一家企业就在每日下班前十分钟让员工朗诵以下几句话:我今天的工作是否偷懒;我今天的工作是否有缺点;我对今天的工作是否尽了力;我今天是否说过不当的话,做了不利他人的事。对于个人,有的人经常写日记,记心得,现在还有人在网上开博客,这些都是很有效的自我反省的方式。正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历艰辛殊途同归,善于接受别人的教诲,求助于有识之士,会让人茅塞顿开。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反省就是一面镜子,可以找出你的心垢,你的过失。吾一日三省吾身,离成功之时不远矣。

11.人生要自强不息

凡是成功人士,均是自强不息之辈。他们面临厄运,不是过分地抱怨,而是乐观去面对。别人畏惧困难,他们却是怀着迎接困难的勇气与决心。

人生在世,有的人事业有成,有的人却碌碌无为。人生道路充满坎坷,要想获得成功只有选择自强不息。自强是奋发图强,对美好梦想的不懈追求;是百折不挠,向无数困难的顽强挑战。自强的人从不被厄运压倒,从不被危险所惧,相反他会以百倍的自信、无限的勇气去迎接困难,他会愈挫弥坚,勇往直前,不到成功,誓不罢休。

历史上凡是有所建树的人,都是向命运挑战,不向困难低头的人。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秋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文学家司马迁遭受腐刑,含垢忍辱著有《史记》;文豪苏轼受贬后,写出千古绝唱《赤壁赋》;秀才蒲松龄屡次落第,完成名垂千古的绝笔佳句《聊斋志异》。

由此可见,逆境可以是导致失败的罪魁祸首,也可以是成就伟业的有利因素。它不应是我们的死敌,反而是我们的恩人。森林中的大树只有经历暴风骤雨千百次的蹂躏才能长得结实;初出茅庐的青年只有经过无数次的磨练才会变得成熟老练。只要你拥有自信,凭借自立,不断自勉,反思自责,就一定能够化险为夷,化干戈为玉帛。

自强的人首先是一个自信的人。自信可以使人勇于正视一切,甘于承认错误;人会因自信而冷静理智,不会自我炫耀;会因自信而百折不挠,不会半途而废。自信不是自我陶醉,孤芳自赏,而是对现实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后对自己能否成功的把握。自信并不是自己孤军奋战,而是充分信任别人。

自强的人始终严于律己,要求自力更生。他不会整天想着依赖别人,依靠别人的恩赐,他只会争取并且维护自己的利益。自主并不是所有的事情完全由自己来完成,不是自我封闭,它允许在自主的基础上进行的合作。比如中国制造的飞机,并不是它的所有的零件都是中国生产的,它可以从国外进口,但是生产飞机的核心技术必须是中国自己研发出来的。

自强的人始终相信“不抛弃,不放弃”的自我勉励。面对困难,自我勉励是振奋人心的良药,它会激发个人的潜力,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行动上去。有为的人生哲学,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的开拓行动,昂扬奋发向上的精神,才是“自强不息”的真正含义。

自强的人从不找借口推脱责任,他会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他深知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通常人们会将个人的挫折归因于客观环境,会使自己产生挫败心理;自强的人则把人生的荣辱成败归因于自己,从不怨天尤人,杞人忧天,而是多从自身找原因。

12.对工作满怀热情

一个人如果满怀热忱地工作,他就会享受工作的过程,体会工作的快乐。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他的工作不感兴趣,他所体会到的只能是痛苦与抱怨。其实兴趣在于培养,只要长时间接触某个事物,一个人就会发现这个领域的妙处。工作也是如此,即使起初你不喜欢的工作,如果你逐渐培养对它的兴趣,就会发现你的工作的价值,就会逐渐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因此培养对工作的热爱是做好工作的开始。

热情来自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紧迫感。一个缺少责任感和使命感、得过且过的人,是断然不会有工作热情的。如果对待工作萎靡不振、懒懒散散、推延拖拉,那不仅会影响正常工作的运转,甚至会形成一种无形的阻力,贻误工作。

一个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没有丝毫热情的人,是绝对不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同样而言,一个对于自己手头正在做的某件事情没有一点热情的人,也不可能将事情做好。因此,一个没有工作热情的人是绝对不会有所成就的,他一辈子终究只能是彻彻底底的失败者。

德国数学家高斯上学期间,每天下午都会从老师那里领到几道作业题,做完后第二天交给老师批改。有一天,由于老师临时有事,高斯自己到了老师的办公室,从办公桌上拿走了作业。他在做作业时,发现有一道写在小纸条上的题。这道题十分难解,他绞尽脑汁,也是没有头绪。“看来老师想为难一下我,我今晚即使不睡觉也要把它做出来!”高斯信心十足,通宵奋战,最终在天亮时完成了作业。当高斯把答案交给老师时,老师大吃一惊,他说道:“这是一道一千多年前的数学难题,我昨天无意中把题夹到作业里了,你居然能够将它的答案做出,实在让人难以想象。”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当时高斯知道那是一道千年难题,或许他就会没有起初的信心十足和饱满热情,也许难题永远不会解答,它只能作为一个难题留给后人。无数事实都证明,在困难面前,首先要有信心,有了信心就会拥有无限的热情。对待工作也是如此,只有满怀热情地对待工作,就会让自己对其充满兴趣,就会想方设法将其做好做精。

要想培养对工作的热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善于了解每个问题

有时我们对许多问题不热心,但它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它漠不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