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证医案汇编(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00:27:05

点击下载

作者:(清)余景和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外证医案汇编

外证医案汇编试读:

内容提要

《外证医案汇编》为晚清余景和所辑。共四卷,选辑了清代名家如陈学山、薛生白、缪宜亭、叶天士和徐灵胎等人的外证医案凡七百余则,分为13部73门,间附余氏自己的治验案,并总结其病之成因、证之变化及内外方治之法,论其利弊,辨其异同。本次整理以光绪二十年(1894)苏州绿荫堂本为底本。

校注说明

余景和(1847—1907),字听鸿,清代江苏宜兴人。清道光年间,孟河医学影响颇广,名医辈出,余景和为孟河名医费兰泉之高足,学有渊源。1882年余氏应友人之邀,行医常熟(海虞),数愈危疾,名声大震,遂留居虞地,时有“余仙人”之称。余景和善治内科杂病,亦兼通外科、喉科,著有《诊余集》《外证医案汇编》《余注伤寒论翼》等。《外证医案汇编》共四卷,卷一载

首部

、项部、面部医案,分十六门。卷二载口部医案,分六门。卷三载外部、背部、肩臂部、乳胁腋肋部、腹部、前后阴部、股腿胫足部医案,分三十三门。卷四载内部、发无定处部医案,分十七门。正文后附有徐大椿的《疡科论》一篇。正文中间附以余氏本人的治验案。

该书初刊于光绪二十年(1894)。现存主要版本:稿本,清光绪二十年(1894)苏州绿荫堂藏版上海文瑞楼发行本,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集古山房刻本,上海文瑞楼石印本,抄本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61年出版了铅印本、2010年出版了点校本。

经比对,集古山房刻本与苏州绿荫堂本除扉页外完全相同,两者实为一个版本。所以,本次整理以清光绪二十年(1894)苏州绿荫堂本为底本,以上海文瑞楼石印本(简称石印本)为主校本。因稿本非清稿,故作参校本。

校注原则如下:

1.底本之繁体字,转换为规范简体字。原文竖排,今改为横排,故文中意指上文的“右”字一律改为“上”字。

2.底本中的古字、异体字和俗写字,一律径改为通行的简化字。

3.底本中明显的文字笔画错误,如巳、已、己不分等,径改不出校注。

4.底本中不规范的药名用字改为规范写法,药名简写者不补,如:土贝母原文作“土贝”,石决明原文作“石决”,未改原文。

5.避讳字不改,缺笔避讳笔画补全。如“陶宏景”未改为“陶弘景”,“胤”补足最后一笔。

6.原书目录与正文有出入,以正文校目录:例如卷一首部第二条为“夭疽锐毒”,而原目录分为“夭疽”和“锐毒”两条,今改为一条。故原书为73门,今为72门。

7.原文中某些医案患者姓名之下有数字,表示其年龄,今予保留。

8.原文每卷之首有“阳湖赵能静先生阅,阳羡余景和听鸿甫编辑,会稽孙思恭顺斋甫校刊”字样,今一并删除,特记于此,文中不再出注。

9.底本“

自序

”装订有误,今据别本将“自序”置于凡例前。“徐大椿《疡科论》”原在凡例之后,目录之前,今作为附录移至正文之后。自序

医书虽众,不出二义:经文、本草、经方,为学术规矩之宗;经验、方案、笔记,为灵悟变通之用。二者皆并传不朽。余幼遭兵燹[1],先人殉难,孱弱多病,旧业尽弃,不能奋志诗书,继先人遗绪,嗜喜泛涉医集,养难后余生。读《汉书·艺文志》,医学方技,汉时尤尊重之。建安时,仲圣恐去古日远,学术渐歧,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删繁归简,成《伤寒卒病论》,为万世医方之祖。运移汉祚[2],典籍散亡,晋隋六朝并唐宋诸贤,维持医学,抱残守缺。略而言之,如王叔和、葛稚川、皇甫谧、吴普、徐文伯、陶宏景[3]、李当之、巢元方、全元起、王冰、苏恭、孙思邈、王焘、高继冲、陈藏器、成无己、朱肱,皆抱经济之才[4],以经文、本草、经方、伤寒各专一家,笃学好古,述而不作。虽有名医经验等方,未尚以浮薄医案轻示后学,不敢自矜为独解也。宋置医书局于编修院,命儒臣较[5]正历朝医书。春间设科考医,太医局程文[6]至今在人耳目。集《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 《嘉祐本草》等,搜罗靡富,为医学大成,宋前医书赖其引征而存其目。所谓重学术不涉浮华,医之学术不衰,医案亦不多见。自后宋许叔微将经验方案汇裒[7]成帙,名《本事方》。金元明诸家皆效之,著书繁杂,皆将前人经验、自己治验方案载于节末,甚至卷帙浩繁,各抒己见而为心得,夸富斗奢,遂成门户,医案渐多矣。至薛立斋专刻医案七十八卷,孙一奎《新都治验》《三都治验》《宜兴治验》,周子干《医案》《续刻医案》,缪仲淳之《广笔记》,喻嘉言之《寓意草》,笔记医案虽多,临症方案未见。至国朝,吴中叶天士先生杰出,具天纵才,无书不读,名振寰宇,终身未著书,虽有数种,皆后人书贾伪讬[8]其名。余读《唐书》许胤宗传,胤宗,陈隋名医,终身未著书,人求其著作,胤宗曰: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出而述别脉、识症、用药之难,不敢著书贻误后学。天士先生亦胤宗一流人耶。后锡山华岫云,辑其晚年门人所录方案,不载称呼,不夸效验,但冠姓于年,扫尽诸家浮习,分门别类,都[9]为十卷,名曰《临证指南医案》。读其方案,审病处方详慎简洁,不刻意于古而自绕古趣。此所谓宗学术规矩,参以灵悟变通,随笔所著之书也,收入《四库全书》。后仿其体例而刻医案者,接踵而起。张氏辑《叶氏遗稿》,合康作霖、王子接为三家,吴氏合薛雪、缪遵义又为三家,其后裔辑其遗稿四卷,曰《医案存真》,王小林辑其遗稿两卷,曰《徐批叶案真本》,琴川曹仁伯《延陵弟子记》,如皋吴渭泉《临症医案笔记》,丹徒王久峰《日记医案》,海宁王士雄《医案》,如皋顾晓澜《吴门治验录》。余居孟河廿余年,集马培之征君、费晋卿观察、益三马君、佩堂丁君、沛三巢君、日初马君、费兰泉先生、麓泉堂伯诸前辈旧方,至数万页,未得梓行。余见医案虽多,惟外科临症方案,未曾见也。后得青浦陈学山先生《外证医案》读之,审病详慎,案句简洁,虽不能与叶氏相抗,聊可武[10]其后尘,余甚爱之。间有初学外科者,以成方而治新病,恐寒凉温补误投,外证未愈,内证蜂起,以致不可收拾,内外推诿,往往弃而不治,余实悯之。陈学山先生专于内而精于外,合叶氏指南[11]涉于外症者辑裒成帙,与初学外科者开灵活之机,化拘执之弊。稿成,乞赵惠甫乡丈阅之,加以评语,置之未行。会稽顺斋孙君,余道义交[12]也,去秋慷慨助资,刊余《伤寒论翼》,今春见此稿,欲余问世。余曰:医之一道,《灵》 《素》九经,文辞质奥,通人尚难章句。班固疾[13]医之以热益热,以寒益寒,医之能辨寒热者鲜矣。淳于意自云:药方试之多不验,则十全者难矣。人每问余医理,惶愧不敢答,再一刻书,贻笑方家。孙君索之再,余笑曰:史迁云君所谓富而好行其德者也。未便固却。倩孙君校正增删,都为四卷,名《外证医案汇编》,以付手民[14]。是书孙君赞助而成,非余志也。枣梨[15]告竣,索余弁言于首。余恐医案日多,学术日衰,浮薄之风日盛。若剿袭辞句方案为行医之捷径,华其外而悴其内,恐不足恃耳。余髫年失学,自愧不文,爰笔书此,惟愿吾道不涉浮华,当重学术为是。

医书虽众,不出二义:经文、本草、经方,为学术规矩之宗;经验、方案、笔记,为灵悟变通之用。二者皆并传不朽。余幼遭兵燹[16],先人殉难,孱弱多病,旧业尽弃,不能奋志诗书,继先人遗绪,嗜喜泛涉医集,养难后余生。读《汉书·艺文志》,医学方技,汉时尤尊重之。建安时,仲圣恐去古日远,学术渐歧,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删繁归简,成《伤寒卒病论》,为万世医方之祖。运移汉祚[17],典籍散亡,晋隋六朝并唐宋诸贤,维持医学,抱残守缺。略而言之,如王叔和、葛稚川、皇甫谧、吴普、徐文伯、陶宏景[18]、李当之、巢元方、全元起、王冰、苏恭、孙思邈、王焘、高继冲、陈藏器、成无己、朱肱,皆抱经济之才[19],以经文、本草、经方、伤寒各专一家,笃学好古,述而不作。虽有名医经验等方,未尚以浮薄医案轻示后学,不敢自矜为独解也。宋置医书局于编修院,命儒臣较[20]正历朝医书。春间设科考医,太医局程文[21]至今在人耳目。集《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 《嘉祐本草》等,搜罗靡富,为医学大成,宋前医书赖其引征而存其目。所谓重学术不涉浮华,医之学术不衰,医案亦不多见。自后宋许叔微将经验方案汇裒[22]成帙,名《本事方》。金元明诸家皆效之,著书繁杂,皆将前人经验、自己治验方案载于节末,甚至卷帙浩繁,各抒己见而为心得,夸富斗奢,遂成门户,医案渐多矣。至薛立斋专刻医案七十八卷,孙一奎《新都治验》《三都治验》《宜兴治验》,周子干《医案》《续刻医案》,缪仲淳之《广笔记》,喻嘉言之《寓意草》,笔记医案虽多,临症方案未见。至国朝,吴中叶天士先生杰出,具天纵才,无书不读,名振寰宇,终身未著书,虽有数种,皆后人书贾伪讬[23]其名。余读《唐书》许胤宗传,胤宗,陈隋名医,终身未著书,人求其著作,胤宗曰: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出而述别脉、识症、用药之难,不敢著书贻误后学。天士先生亦胤宗一流人耶。后锡山华岫云,辑其晚年门人所录方案,不载称呼,不夸效验,但冠姓于年,扫尽诸家浮习,分门别类,都[24]为十卷,名曰《临证指南医案》。读其方案,审病处方详慎简洁,不刻意于古而自绕古趣。此所谓宗学术规矩,参以灵悟变通,随笔所著之书也,收入《四库全书》。后仿其体例而刻医案者,接踵而起。张氏辑《叶氏遗稿》,合康作霖、王子接为三家,吴氏合薛雪、缪遵义又为三家,其后裔辑其遗稿四卷,曰《医案存真》,王小林辑其遗稿两卷,曰《徐批叶案真本》,琴川曹仁伯《延陵弟子记》,如皋吴渭泉《临症医案笔记》,丹徒王久峰《日记医案》,海宁王士雄《医案》,如皋顾晓澜《吴门治验录》。余居孟河廿余年,集马培之征君、费晋卿观察、益三马君、佩堂丁君、沛三巢君、日初马君、费兰泉先生、麓泉堂伯诸前辈旧方,至数万页,未得梓行。余见医案虽多,惟外科临症方案,未曾见也。后得青浦陈学山先生《外证医案》读之,审病详慎,案句简洁,虽不能与叶氏相抗,聊可武[25]其后尘,余甚爱之。间有初学外科者,以成方而治新病,恐寒凉温补误投,外证未愈,内证蜂起,以致不可收拾,内外推诿,往往弃而不治,余实悯之。陈学山先生专于内而精于外,合叶氏指南[26]涉于外症者辑裒成帙,与初学外科者开灵活之机,化拘执之弊。稿成,乞赵惠甫乡丈阅之,加以评语,置之未行。会稽顺斋孙君,余道义交[27]也,去秋慷慨助资,刊余《伤寒论翼》,今春见此稿,欲余问世。余曰:医之一道,《灵》 《素》九经,文辞质奥,通人尚难章句。班固疾[28]医之以热益热,以寒益寒,医之能辨寒热者鲜矣。淳于意自云:药方试之多不验,则十全者难矣。人每问余医理,惶愧不敢答,再一刻书,贻笑方家。孙君索之再,余笑曰:史迁云君所谓富而好行其德者也。未便固却。倩孙君校正增删,都为四卷,名《外证医案汇编》,以付手民[29]。是书孙君赞助而成,非余志也。枣梨[30]告竣,索余弁言于首。余恐医案日多,学术日衰,浮薄之风日盛。若剿袭辞句方案为行医之捷径,华其外而悴其内,恐不足恃耳。余髫年失学,自愧不文,爰笔书此,惟愿吾道不涉浮华,当重学术为是。光绪廿年岁次甲午十二月中浣[31]荆溪余景和听鸿氏序于海虞[32]寄舫

[1]兵燹(xiǎn显):战争,战乱。

[2]祚(zuò作):帝位。

[3]陶宏景:即陶弘景。

[4]经济之才:指治国安民的才能。出自唐代杜甫《上水遣怀》诗:“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

[5]较:考订,也作“校”。

[6]程文:科举考试时,由官方撰定或录用考中者所作的范文。

[7]裒(póu):聚集。

[8]伪讬(tuō托):假托。

[9]都:汇聚。

[10]武:足迹。此作动词,继承。

[11]叶氏指南:指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

[12]道义交: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交,交情,友谊。

[13]疾:担忧(忧虑)。

[14]手民:雕板排字工人。

[15]枣梨:指雕版印刷。古人以枣木、梨木为雕版刻书的上选材料,故称。

[16]兵燹(xiǎn显):战争,战乱。

[17]祚(zuò作):帝位。

[18]陶宏景:即陶弘景。

[19]经济之才:指治国安民的才能。出自唐代杜甫《上水遣怀》诗:“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

[20]较:考订,也作“校”。

[21]程文:科举考试时,由官方撰定或录用考中者所作的范文。

[22]裒(póu):聚集。

[23]伪讬(tuō托):假托。

[24]都:汇聚。

[25]武:足迹。此作动词,继承。

[26]叶氏指南:指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

[27]道义交: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交,交情,友谊。

[28]疾:担忧(忧虑)。

[29]手民:雕板排字工人。

[30]枣梨:指雕版印刷。古人以枣木、梨木为雕版刻书的上选材料,故称。

[31]中浣:古时官吏中旬的休沐日。泛指每月中旬。

[32]海虞:海虞镇,即今江苏省常熟市北部,望虞河畔。

孙序

谚云:不为良相,当为良医。良相治世,良医济世,道虽不同,其功则一也。阳羡[1]听鸿余君,挟岐黄术,壬午秋仲,来游虞麓,予过而访之。见其人朴诚温厚,绅宦乡民就诊者,慎思切问,毫不异视,无谄谀骄傲之容,绝时髦矜夸之习,知非寻常医佣所可拟,斯真有道之士也。企慕殊深,友交最笃,见其曩[2]时注有《伤寒论翼》[3]一书,晰理辨疑,医家皆奉为圭臬[4]。又读其《外证医案汇编》,名家会集,卓论纷披,方经验于前人,案皆征诸实事,繁博者分其门类,奥妙者阐以释词,碎玉零金,裒然成帙。知其济世之心,有流露于字里行间者矣。二书经阳湖赵惠甫先生订正,加以评注。余君雅[5]不欲刻,予力劝其梓行。去秋《伤寒论翼》刊成,已昭昭在人耳目。今春索其《外证医案汇编》以付手民,余君正色拒之者再,曰:一再刻书,形迹近于标榜,岂竟欲使方家贻笑吾等为好名者耶。予以济世之言,动其济世之念,责其济世之功。余君慨焉允许,遂出书,命予执校雠之役。予不谙医理,何敢当此?但好行其德。予与余君夙有同情,余君著书济世,予劝其问世,又赞其寿世,存诸前辈流风遗泽于无涯。此书一出,定必纸贵一时,不胫而走,与《伤寒论翼注》二书并传不朽。枣梨刊竣,匠氏请序于予,予不得不以文辞谢责。遂援笔志[6]缘起于简端。时在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仲冬月上澣[7]会稽孙思恭顺斋氏谨序

[1]阳羡:县名,古称荆溪、荆邑。现江苏宜兴市。

[2]曩(nǎng):从前。

[3]伤寒论翼:此指《余注伤寒论翼》。

[4]圭臬(guīniè归孽):喻准则或法度。

[5]雅:一向,向来。

[6]志:记录。

[7]上澣(hàn汗):指农历每月上旬。

赵序

同郡余君听鸿,以轩岐之术世其家。从父[1]讳成椿,有声道咸[2]间,即世所称麓泉先生者也,今阳羡士大夫犹能言之。君既嗣其绪,复执贽[3]于费兰泉,艺益精。会兵燹,家中落,寇平,复理故业,侨居孟河。孟河故多良医,有声振寰曲为名公巨卿所倒屣[4]者,有一时喧赫舳舻[5]衔接数十里者,然未尝以君幼忽之。光绪初,君来游于虞[6],始以施诊试其术,不数载而道大行。东北城乡居民,尤崇信之。辰午求诊,扶老挈稚,履阈[7]为之穿也。顾君自视欿[8]然,虚衷好问,绩学靡倦,于书无所不读,心领神会,尽晰其理。尤乐表彰前哲,虽片楮[9]只字,零珠碎玉,必搜求掇拾,择其精粹,加以诠释,椠版行世。先大夫[10]恒称其[11]学谦受,为近时不多觏[12]。往岁有《伤寒论翼》之刻,先大夫既厘订其例而为之序,乃剞劂未竟而先大夫不禄[13],弗克见其成也。今兹复辑《外科医案汇编》四卷,将杀青,乃以书谂[14]余曰:仆与子两世交矣,辱先公不弃,得侪群从间,瞫[15]味名论,今已不可再。而此卷实先公之所点定,且有评语在,不可以勿纪。子盍弁[16]其端以竟先志,可乎?余不敏,未尝知医。恒惟医之为书,自古逮今,浩如烟海,门径繁复,窽[17]深邃。昔之所是,即今之所非,此之所宗,即彼之所诟,泛涉则靡所指归,精求则鲜有正的,《易》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者,奚敢以浮掠之见,妄论其得失也。顾稔[18]君既久,不可以不文辞,又惟先大夫精究医理,著述满楹,成未及裒辑[19],登诸梨枣。而此实手泽[20]所寄,吉光片羽,首获寿世,感且不朽矣。爰不揣固陋,序其崖略[21]如上,聊表其抱守之志,以答君请。抑亦稔余罪戾云尔。光绪甲午七月既望阳湖[22]赵宾旸

[1]从父:父亲的兄弟。即伯父或叔父。

[2]道咸:清朝道光、咸丰之并称。

[3]执贽(zhì志):又写作“执挚”,古代礼制,谒见人时携礼物相赠。执,持。贽,所携礼品。

[4]倒屣(xǐ洗):又作“倒履”。急于出迎,把鞋倒穿。形容热情迎客。

[5]舳舻(zhúlú竹芦):船头和船尾的合称,因以指船只。舳,指船尾;舻,指船头。

[6]虞:即指“海虞”,在江苏省常熟市北部。

[7]阈(yù玉):门槛。

[8]欿(kǎn侃):不自满足。

[9]楮(chǔ楚):纸的代称。

[10]先大夫:指先父,已故的父亲。

[11]?通“好”。《说文·女部》段玉裁注:“今《尚书》?作好,此引经说假借也。”⑫觏(gòu够):遇见。

[12]⑪?通“好”。《说文·女部》段玉裁注:“今《尚书》?作好,此引经说假借也。”⑫觏(gòu够):遇见。

[13]不禄:去世。

[14]谂(shěn沈):劝告。

[15]瞫(shěn沈):深视。

[16]弁(biàn变):古时男子戴的帽子。此作动词,“置……前”。即写序。

[17]窽(kuǎn款):窽同“窾”,空隙,中空。

[18]稔(rěn忍):熟悉。

[19]裒辑:汇集而编辑,辑录。

[20]手泽:指称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等。

[21]崖略:大略,梗概。

[22]阳湖:清常州府下辖阳湖县。

凡例

——上古方书,内外不分。《内经》有痈疽篇,《金匮》有疮疡篇,《千金》、《外台》、四子诸家,无不讲究外证。今时内外各专其科,外科专仗膏丹刀针,谙内症者少;内科专司脉息方药,谙外症者不多。病家每遇大症,或兼感冒寒热,疑外科不谙内病,延内科用药立方,每至内外两歧,彼此相左,当表反补,宜托反清,内症未平,外症变端蜂起,攻补错投,温凉误进,贻害匪[1]轻。兹辑方案,内外兼证者多,俾司疡科留心体会,博考内症群书,如遇内外兼证,始终一手调治,医者可得心应手,病者亦受益多矣。

——《内经》曰:东方之域,其民食鱼而嗜咸,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吴中地偏东南,海滨低洼之乡、湿卑之地,湿热熏蒸,食鱼嗜咸,疡症最多。兹专辑吴中名医方案,汇集成篇。经曰:四方有异治。故他处名公佳作,一概未录。

——此案本为内外两科合同起见,惟青浦陈学三先生内外皆精。听存先生门诊医案草本,惜言外症者不多,今辑存四百六十八首。又《三家医案》内,辑吴门薛生白先生三首,缪宜亭先生十八首。又《临证指南医案》内,辑叶天士先生二百三十七首。集成四卷,分一十三部,七十三门,以便阅者易于查核。夫外症从百会疽起,涌泉穴止,症名繁杂。听自愧不敏,有者采之,无则弃之,不敢私心自立一方,画蛇添足。外症名目虽多,医案本非全书。潜心默契,治法全神俱在。能治此,即能治彼,若刻舟守柱,岂能贯通其理,能意会于中,变通运用,决无固执之弊。黄帝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故外症无者,概不标出。

——附案四十六首。吴江徐洄溪先生于时最近,精于疡科,采入以广见闻。先哲疡症医案,刊之甚多。齐薛张王诸家,卷页浩繁,徒乱心目,况有原本可考,概不采录。听妄附治案数首,或见闻确实,或偶尔幸功,皆实事求是,不敢虚夸谎诞,希邀[2]名誉,愿高明曲谅恕之。

——各部后附论。听愧幼年失学,鄙俚无文,本不敢轻于落笔,贻笑大方,因友相劝曰:医学与儒学稍异,不在措辞,治法颇繁,将诸经络,挈其纲领,略为叙述,以便阅者有绪。姑不揣谫[3]陋,摭拾成篇。皆诊余抽暇,信手拈来。从中句读不明,字理错误,祈高明更正。初学之士,幸勿以句俚文浅忽之。

——此案虽云外科,方案之中,内证十有七八,如

骨槽风

、失荣、瘰疬、

时毒

、风痰、耳目鼻唇齿舌咽喉乳疡、胁肋茎囊、痔疮、肛漏、内痈、肺痈、胃痈、肝痈、大小肠痈、肾俞痈、肛痈、产后痈疡、溃疡变症,俱内外合治之症。病家求治,内外相左,病岂能愈。内外推诿,又非济世之道。内外同诊,和衷共济,刀针围贴,立方用药,融通斟酌,尽善尽美,按日奏功,自然声名日上,积德于后。若内外妒嫉,各执偏见,置病家性命于脑后,倘一败坏,谤毁蜂起,名声日下,不但损德,于己尤为无益。若遇不起之病,二竖[4]深入,和缓难疗,难免外人诽谤。今时总以成败论人,不白之冤,势所难免,决不可忿争怨尤,徒乱心思,只要仰不愧天,俯不愧心,外言又何足恤哉!余每遇此境,辄诵《泷岗阡表》[5],所云吏治岂不与医治同,实无法挽回,求其生而不得,死者与我皆无恨也之言,自然心地宁,魂梦安。若从中稍有生机,或识见不到,粗心浮气,同道妨功害能,求其生犹失之死,为医者岂无过欤?

——昔医以和缓得名,乃左氏寓意。医能和缓者,即为上工。今辑之案,皆疡症和缓之方,轻可去实,醇正神奇,故外科驳杂霸道单方,概未采入。惟愿同志,皆归醇正和平,王道缓治,虽无近功,不致一朝败事,若不中病,误亦不远。余愧不知疡科,思疡症与内症相同。症险者,用方不能不峻;症杂者,用药不能不杂。此等症,百中难见一二,如内科大承气、四逆加人尿、麻黄、升麻等,非常用之方。要平昔用功好学,临症有处稽考。若胸无把握,遇重症,妄施误投,反有病轻药重之弊。故驳杂霸道峻剂单方,一概不录。

——疡科刀针围贴,俱有衣钵相传。立方用药,不出内科之理。临证随录之方,皆临时从心所发,错综变化,皆宗先哲本源,如儒家时艺[6],皆从先圣之书而成。医学之《内经》《难经》《伤寒》《金匮》《本草经》,即儒家六经《语》《孟》;《脉经》《甲乙经》,即《左氏》 《公》 《谷》 《策》 《语》;唐宋金元诸书,即两汉六朝唐宋之文。看临证之方,如看时艺一般,将其神理[7]体会得到古书之上,自知学有根柢,临证取法用药,自有左右逢源之妙。若不细心玩索,摭拾辞句,剿袭方药,以病凑方,借此为行医之捷径,大失辑书之意,贻误后学之罪,吾岂能辞。

——方案虽分门别类,每类之中,各症俱有兼病。或内痈而兼外感者,或外症而兼内伤者;或实症夹虚,或虚症夹实;或外症日久,而有感冒风寒内停食滞,此外症虚内症实也。若久病体虚,骤发痈疡红肿,此乃外症实内症虚也。时令有寒暖,人体有强弱,年齿有老幼,或症同气血时令不同,岂能一一考核。以此类推,一方之中,自有一方之理法在焉,如作文以见症为题,单题、截题、搭题、虚小题、大典题、全章题、半节题,一字、两字、三章、四章等题,医临症时,必有兼病,能心领神会,看清题情,如作文平淡奇浓,心随意转,无不中窾。所以临症方案,如时艺不废之书也,为医者,岂可不阅哉。

——先哲存方案,与后读人者本难,要读书、识症、立法、定方四事俱备,再合人事天时虚实,通融更改,遂能有至妥至当之方。后人读方案者,当知所立之方,宗何书,兼何症,用何法,辨其药之性,细咀其味,自然醇疵立辨,融会贯通,用之不尽,自为古人知己。若妄批误删,徐洄溪先生批叶氏案,尚不能知香岩先生底蕴,何况识浅者。不须言矣。

——吾友曰:所编方案,不知后人信否?不知当时效否?余曰:万事皆不出乎理,知医理者,自然能辨,自然能信。不知医理者,不但不能辨别,信亦徒然。况青浦陈学山先生之案,笔性简明敏捷,他人亦学不到此。有居处地名者,皆陈氏方案也。叶天士先生之方案,有《临证指南》可考。薛、缪二公,亦有《三家医案》可证。每方之下,故不注出何人手笔。读者查对,明眼是能辨别也。

——听本不知医,岂敢妄编此案。因人以为外科易,每以成方而治兼病。余思阴阳虚实,总归内科一理,若肺肾阴虚者,温热岂可妄用?脾胃阳弱者,寒凉岂得误投?所以编集此案,而化初学拘执之弊,开灵活敏捷之机,与疡症中未尝无小补尔。辛卯仲冬上浣荆溪余景和听鸿氏识

[1]匪:通“非”,《卫风·氓》:“匪来贸丝。”

[2]希邀:邀功请赏之意。希,希求;邀,邀功。

[3]谫:浅薄。

[4]二竖:代指疾病。语出《左传·成公十年》:“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5]泷岗阡表:欧阳修著散文作品。

[6]时艺:即时文、八股文。

[7]神理:精神理致。

卷一

首部

脑疽

常熟俞 脑疽,督脉所主。现象坚硬而不红活,恐流毒于下,延至棘手。姑宜温理托毒,以参消息。

鹿角霜 角针[1] 川芎 土贝 地丁草 生黄芪 银花 赤芍 甘草节

太仓朱 脑疽根坚平塌,药饵化毒兼提。

生首乌 紫草茸 羌活 泽泻 生黄芪 白茄蒂 鲜笋尖 川芎 陈皮

用笋尖、茄蒂提托,非俗笔所能。

浏河施 平素悒郁,阴分久虚,脑疽陡发,脉细不扬,症属阳陷茄蒂生首乌治对口阴微,加以年高胃弱,若欲消散,须延匝月。、[2],见王履素折肱漫录听注[3]《》。。

制附子 嫩黄芪 生首乌 甘草 远志炭 炙僵蚕石决明 鲜笋尖

复方 根盘虽缩,脓腐未除,四围红晕,仍恐毒邪复陷,未许竟入坦途也。

生黄芪 党参 枸杞子 陈皮 甘草 银花 炙黄芪于术 皂角针 荷梗

黄芪生炙并用,大有意味。

再复方 毒去新生,纳谷稍健,生机有庆矣。

人参 金石斛 银花 水炙黄芪 云苓 制首乌 枸杞子 甘草

茜墩赵 脑疽五六日,高肿脓泄,甚属佳兆。肥人多湿,湿多痰盛而气虚,故脓色白滞不荣,皆由气衰,最防毒陷,姑拟提托,冀其脓稠纳增,便为松候。

半夏曲 甘草节 远志炭 生黄芪 僵蚕 生首乌川贝母 皂角针 云苓 笋尖

周庄钱 脑疽平塌色暗,高年气血两亏,以致不能冲突高肿。蕴毒深厚,难以化腐成脓,姑拟托化,以冀转败为功。

生黄芪 生首乌 远志炭 甘草 红花 川贝母 白蔻壳 皂角针 桔梗 笋尖

复方 大势已松,疮头起发,腐脱,脉大有力,大有转机,仍以提托治之。

制首乌 远志 甘草 党参 皂角针 生黄芪 茯苓砂仁案语简

再复方 寝食得安,脉象和协,新肌溢然,其痊可待矣。明惜墨如金用药稳切疡科明笔,,,。

水炙黄芪 制首乌 茯苓 谷芽 水炙甘草 川石斛党参 建莲听按疡症又夹表邪

青浦孙 脑疽寒热胸闷:,痛引腮项,红活高肿,症属顺候,与宽胸化毒治之。

半夏曲 陈皮 藿梗 厚朴 银花 白蔻壳 枳壳桔梗 扁豆叶听按以太阳经脉言之

芦墟李 脑疽偏发,是膀胱湿热上蒸:,所喜焮肿作痛,皮色红活,可期易溃易敛,拟与清解之剂。

羌活 陈皮 土贝 远志炭 生甘草 防风 桔梗白蔻壳 荷梗 笋尖

接服方 老年重症,天气酷暑,客旅起居不便,归家调摄,自易向安,姑拟接服方。

生黄芪 土贝 皂角针 白蔻壳 六一散 忍冬花厚朴 半夏曲 僵蚕 扁豆叶

太仓陈 脑疽愈后,颈项忽起红晕,兼发水泡,此系毒未尽泄,法拟清凉解毒治之。

乌犀尖 西洋参 生甘草 远志炭 牡丹皮 天花粉川石斛 鲜银花 鲜桔梗

二方清正。

某 颈项疼痛,腐烂高突,四围皆发细瘰,系积热上乘,太阳湿热,阳明湿痰,互结化火,姑拟清化上焦积热。

方缺

某 头巅热疖,未能泄邪,此身热皆成脓之象,辛凉兼理气血可愈。

连翘 犀角 银花 丹皮 元参 甘草 青菊叶

以上二案,俱首项之症,皆湿热风上乘,非脑疽对口也,附于首部以便阅者。

光福金[4] 湿热上壅,发为对口。幸其红肿高突,督脉所司,犹为易治。药剂调和,责惟余任。起居调养,总要自司,邪毒不致下陷。

羌活 陈皮 僵蚕 石决 银花 防风 远志 笋尖甘草节

黎里毛 偏对口,较于正者尤重,是足太阳膀胱所主,毒易下注,最难起发。所喜红活高肿,可免内陷之忧。然调摄起居,尤宜自慎。

生黄芪 皂角针 甘草 羌活 远志炭 桔梗 僵蚕防风

唐栖江 正对口,虽较偏易治,但平塌不高,根盘散漫。经所谓:督脉经虚从项发,正此谓也,姑拟托化。

人参 毛鹿角 生黄芪 金银花 角针 川芎 甘草节 鲜笋尖

外症脑疽即是对口,对口者脑疽之俗名。《外科金鉴》集于项部,脑烁脑后发集于首部; 《疡医大全》另将脑烁脑后发脑疽归一脑部,颇通。将对口另归一门,归项部矣。余思脑烁脑后发脑疽对口,皆生于脑后发际之间,上下不逾分寸之径,症名虽异,所过足太阳、督脉,经络皆同,有何别焉?头为诸阳之首,非火不能煅炼成脓。骨多皮薄,无肉化脓。若化火太过,与脑门最近,肿甚脑气不得流通。脑为肾水之精华,最怕热烁。化热甚则髓热脑烁,神志愦乱,神去则死。此症外科中大险症也,余故将此方案编于首部之首。阅者遇此症,当慎重焉。辛卯仲冬余听鸿谨识。

脑疽对口,发于正者,反易治,何也?因督脉起下,贯脊行于上,故毒气得之,反能冲突高肿,使邪毒不致下流低陷,乃为外发,故多易治。督脉主一身之阳,阳主通,故易化易溃。生于偏,每谓难治,何也?因膀胱之脉起于额,上贯巅顶,两傍[5]顺流,由项后而下,与疮毒交合下流,故疮多平塌易陷。因太阳膀胱主司寒水,其质多冷余听鸿注多沉,寒主凝塞,故疮难起难发,难化难溃。。

夭疽锐毒

青浦吴 夭疽生于左耳后,是七情所发,最忌毒不外达,多成内陷,急投内托,以冀红活高肿,为顺。

制附子 陈皮 皂角针 姜半夏 甘草 远志炭 僵蚕 白蔻壳

长安周 右耳后锐毒,形坚硬而头伏,是内发之症,颇非轻浅,倘怀抱悒郁,虽有参苓,亦奚以为。

鹿角片 澄香 黄芪 甘草节 远志炭 炮姜炭 陈皮 红花 半夏曲 角针 笋尖

复方 疽头得起,内脓已化,寒热亦解,大有松机,所嫌根盘散漫不收,此元气先虚,未能载毒而出,仍宜温托助阳,渐冀佳境。

鹿角尖 枸杞子 川贝母 甘草节 陈皮 远志炭半夏曲 皂角针 笋尖

夭疽,生于左耳后一寸三分高骨处。夭者,夭变之象,不得尽其天年,属肝。锐毒,生于右耳后一寸三分高骨处。锐者,锋利之器也,属肺。此二者,头多坚硬,未溃先黑,未脓先腐,臭秽易生,元气易败。此二者皆七情久郁,膏粱厚味,壅热而成,虽属肝肺,部位在太阳寒水之经,其脉从头下项,行身之背,终于足外踝,经脉下注,最易内陷,在骨高皮薄肉少空隙之间,又近脑髓,气多血少,无物成脓,毒不得泄,郁火内燔,煎烁脑髓。故《内经》曰:夭疽,痈大赤黑,不急治,热气下入渊液,循少阳之脉,下胸胁,前伤任脉,内熏肝肺,熏肝肺,十余日死矣。若疡科临症有决,急治得法,尚可十痊五六,余听鸿注倘狐疑不决,挨延时日,不救者多矣。。骨槽风

上海张 耳后腮项,痛引项骨,是骨槽风也。饮食难进,寒热时作,但此症,初则坚硬难溃,久则疮口难合,宜先与灸法,继以清阳散火汤治之。

牛蒡子 防风 升麻 黄芩 连翘 荆芥 刺蒺藜 白芷 当归 石膏 甘草节

江阴董 腮颐坚肿,寒热作痛,牙关拘急,此系风邪深入骨髓所致。宜与疏解化痰为治。

煨葛根 前胡 青皮 杏仁 僵蚕 牛蒡子 桔梗 甘草 薄荷 茅根

芦墟孟 骨槽风不敛,多骨显露,证已经年,愈非旦夕。

刺蒺藜 川贝母 川石斛 穞豆皮 夏枯草 生牡蛎 地骨皮 天花粉 鲜芦根

又丸方

沙蒺藜 党参 川贝母 女贞子 旱莲草 生牡蛎 白芍 申姜汁泛丸

申姜即骨碎补,一名鲜毛姜,须刮去皮,拣白嫩者捣汁,生牡蛎当水飞用。余听鸿注。

金泽姚 穿腮发破久,积脓成骨,证属肝胃二火所结。拟舒厥阴,兼清阳明治之。

北沙参 丹皮 黑山栀 花粉 甘草 旱莲草 元参 川石斛 知母 申姜

嘉定吴 颧颊抽掣,痛引腮项,此骨槽风之始也。且拟祛风化痰,令其内消为妙。

牛蒡子 防风 前胡 青皮 桔梗 荆芥 僵蚕 茅柴根

北坼孙 耳前腮颐坚肿,痛彻筋骨。此手少阳足阳明风火所结,始成骨槽风也。拟搜风清火法。

方缺。

唯亭王 颧颐时作抽掣,脉数而弦,此属肝风上扰。宜滋水柔肝,佐以祛风为治。

洋青铅 熟地炭 钩藤 怀牛膝 刺蒺藜 石决明池菊

盛泽叶 骨槽风,久腐孔深,秽水不绝,以致腮穿齿落,是为疡家逆款。勉以刀圭,亦不过稍尽人事耳。

川石斛 白芍 川贝 花粉 丹皮 知母 茜草根料豆 银花

青浦毛 左颊漫肿坚硬,几经两月,渐知隐痛,此酒湿与肝胆之火,互相搏结而成,骨槽风之所由发也。治以清肝化痰法。

青黛 川贝母 苏子 天竺黄 甘草节 桔梗 远志炭 僵蚕 枳椇子

浏河汪 腮颐木肿隐痛,以致牙关不利,此肝胃之火,上循牙龈为疡,是为骨槽风也。

北沙参 川贝 川石斛 生牡蛎 芦根 枇杷叶 桔梗 骨碎补

复方 药合病机,仍从前法。

北沙参 川石斛 骨碎补 生牡蛎 料豆 苦桔梗 枇杷叶 旱莲草 芦根

丹徒邱 骨槽风延久,流脓不绝,岂清凉散火所能疗治。老脓成骨,宜补托并施。

党参 茯苓 甘草 知母 元参 川贝 桔梗 瓜蒌仁

常熟萧 骨瘤疽经年,由五志郁结而成。春夏之交,每每出血,恬淡其心,自可延年。如计收功,必须仙手。

北沙参 党参 茯神 川贝 桔梗 海浮石 远志牡蛎 紫菜

此症部位相同,故集与骨槽风内。

嘉禾杨 骨槽风肿破日久,不能尽消,内已酿脓,宜用中和汤托之。

党参 白芷 藿香 白术 麦冬 甘草 黄芪 桔梗 桂心 白芍 川芎 当归

南翔陈 骨槽风过投寒凉,以致肌肉坚硬,肿胀,皮肤不仁。古人云:非理中汤佐附子不能回阳,非僵蚕不能搜风,即此谓也。如法治之,或可中的。

人参 甘草 制附子 於术 干姜 川贝 僵蚕 蒺藜 艾叶

田泾戈 颊车穴坚硬不疼。此系少阴不足,阳明有余。久延难治,骨槽风之端也。

沙蒺藜 天竺黄 川石斛 桑椹子 旱莲草 女贞子杜苏子 丝瓜络

某孩

周岁,未得谷味精华,温邪吸入,上焦先受,头面颐颔浮肿,邪与气血混处。刀针破伤经络,温邪内闭,热壅蔓延三焦。昏寐痰潮,舌刺卷缩,小溲点滴浑浊,热气痼结在里。但膏、连、栀、芩,药性直降,竟由胃达肠,而热气如烟如雾,原非形质可荡可扫,故牛黄产自牛腹,原从气血而成,混处气血之邪,藉此破其蕴结,是得效之因由也。夫温热时厉,上行气分,而渐及血分,非如伤寒足六经顺传经络者,大抵热气鸱张,必熏塞经络内窍,故昏躁皆里窍之欲闭,欲宣内闭,须得芳香,气血久郁,必致疡毒内攻。谨陈大意,聊参末议,此一案本风温时毒症因骨槽风有六淫先用紫雪丹三分,微温开水调服。,,外发七情虚体内发部位相近集此条下并参,,。。

夫骨槽风一症,有表有里,有虚有实,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膏粱厚味,肝胆火郁,俱能成之。初生之时,耳前及腮颊筋骨隐隐酸痛,牙关拘急,漫肿无头,或红肿焮热,皆少阳风邪深入,阳明热痰壅塞,水亏木旺,肝胆火郁而成,从表邪外发者,尤为易治,祛风化热,消肿化痰可愈。如七情体虚内发者,始则坚硬难溃,溃则疮口难合,多骨漏管易生,元气易败,臭秽脓水淋漓,治不得法,不救者多矣,细思其故,少阳少血多气,脉络空虚,为肝之外腑,《内经》云:风气通于肝,胆附于肝叶之内,于手少阳合为相火,其脉皆行过颐颊之间,由颐下项,易招风邪入内。《内经》云:中于颊则下少阳是也。阳明常多气多血,阳明者热气盛大,上下牙龈属手足阳明,膏粱厚味,积热于中,壅塞血脉,不得流行,风火互结,脉热肉败,则脓成矣,二经之脉,从头走足,经脉下注,从阳入阴,或寒凉太过,凝结难以起发,久则腮穿齿落,莫可挽回。《内经》曰:痈肿筋挛骨痛,此病安生?曰:此寒气之肿,八风之变也。曰:治之奈何?曰: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此数语,治法皆在其中矣,况风之为物,遇隙即入,遇物则张其威,遇火助之,流金烁石,遇寒助之,裂地凌冰。所集案中,初起有清阳散火法,疏解化痰法;坚硬有隔姜艾灸法,舒厥阴清阳明法,祛风化痰内消法,搜风清火法;有虚阳上扰,滋水熄风法;久延流脓,补托并施法;久延不消,和中托里法;过服寒凉凝结之回阳搜风法;内闭热壅,芳香开闭疏络法。方虽十七,治法皆备。所谓以其胜治愈也,虽治法皆宗《金鉴》,若不精于疡科,临证不眩,心如夜光之璧[6],笔如分水之犀[7],岂能心随意到,余之不敢为疡科余听鸿注者,知其难耳。。

一妇,三十余岁,气血素虚,内夹痰饮,咳喘时发。始以肝气入络,流走肢体,或痛或愈,后有气从左胁上窜颊车,引及项侧,左额角抽掣极痛,按之焮热微肿。始皆疑体虚,外风引及内风窜络,骨槽风之见症也。初服清解祛风化痰,胸中痰饮气逆,咳喘俱甚,若以二陈苓桂术甘干姜五味子等服之,喘咳可平,胸膈舒畅,而颊颐痛之更甚,缠绵日久。余曰:肝为风脏,胆为相火。少阳之脉络为水火升降之道路,阴分虚则肝热,虚风上扰,故升之则痛,降则痛止。肝血少,木失涵养,木旺克土,脾失运化,饮食积蓄为停痰积饮,若顾此失彼,非其治也。当柔肝抑木,养荣健脾。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熄之意,用人参、当归身、白蒺藜、潼沙苑、制首乌、阿胶、煅牡蛎、枣仁、白芍、广皮、半夏、茯神、僵蚕、炙草、乌梅之类。服五十剂而愈。余听鸿志。

吾同道某,始起吐泻,服理中止后,舌绛,遍体气窜攻痛,惟背脊两傍痛最甚,抽掣,项后作强。正在太阳之脉,服桂枝法,亦无效。后窜至胁,舌绛口糜,服祛风平肝养血通络,少效。后窜入牙龈,颊车项侧极痛,牙关拘掣不利,躁而不烦,精神惫倦,症颇危险。即服人参、归身、萸肉、白芍、龟版、熟地、阿胶、麦冬、川石斛、女贞等滋阴之品,渐渐痛止。后与余曰:医无成法,此等症医书皆未经见,余听鸿志若此症作骨槽风治之,危矣。。

秃发[8]疮

上海迮 发者血之余,血不上朝,以致发落。此谓秃发疮证。宜服补益之剂,方有裨益耳。

熟地 党参 麦冬 白芍 潼沙苑 女贞子 黄芪玉竹 归头 穞豆 刺蒺藜

又膏方一两一两五钱一两

细生地 全当归 旱莲草 踯躅花十两一两二钱

用麻油,将前药入油内,熬至枯黑色,去渣。加黄蜡,溶化,收器内。用指蘸擦之。

又洗药方二两一两五枚三钱一团

千脚泥 白头翁 皂荚 黄连 悬龙尾 胡荽五钱一两七枚子 青松毛 锈钉

用阴阳水煎数沸,布蘸药水揩之。

踯躅花即闹阳花,千脚泥即鞋底泥,悬龙尾即梁上尘。听注。

湖州章 头皮瘙痒,津水淋漓,破结脓痂,此秃发疮也。宜搜风凉血治之。

川芎 桔梗 防风 山栀 天麻 荆芥 黄芩 池菊连翘 甘草

木渎李 因剃发而成疮。此系腠理不密,外风袭入。渐渐毛发脱落,血不朝宗。理气补散并进,庶头童[9]者而为黎首[10]矣。

熟首乌 白芍 党参 归身 佩兰叶 白蒺藜 黄芩荆芥 甘草 钩藤根

横川施 不甚痛痒,渐次发落,未老头童,岂仅血亏,亦属风燥。宜养血祛风。

羌活 菟丝子 归身 干桑椹 枸杞子 川芎 宣木瓜 熟地 明天麻 白芍

秃发疮一症,皆谓胃经积热生风,或谓肝经郁热生风,或谓血热生风,每以清热祛风杀虫之剂治之。实系皆属肝肾不足,三阳经督脉阳气皆虚。何也?肾者精之处,其华在发,女子七岁肾气盛;四七筋骨坚,发长极;六七三阳脉衰,发始白。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五八肾气衰,发堕;六八阳气竭于上,鬓发颁白。足少阳脉起目锐眦,上额角。足阳明脉起于鼻之交頞中,循发际,至额颅。足太阳脉上额交巅,其支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足厥阴肝脉与督脉会于巅,督脉起少腹下,过阴器,反从脊上冲巅顶。《内经》曰:肾气盛则发长,肾气衰则发堕。阳气竭则发白,故秃疮发落,治在肾与三阳也。阳气虚不能卫外,腠理不密,外风凑袭,此为表症,凉血祛风,一法也。血不上朝,气血不得流通,物朽亦可生虫,大补肝肾,外以踯躅花油加润燥凉血杀虫,内外兼治,一法也。血虚风袭,补散并施,亦一法也。未老头童,养血祛风,一法也。四方之中,填补肝肾,俱夹升阳散风之品,养血分而兼通阳,若不考核《内经》,列方岂能如此。名余听鸿注人手泽,传后无惭。。

项部

猛疽

濮院徐 颔[11]下猛疽,由外感风热,内伤酒湿,势必酿脓。但此半月,其锋正锐,苟得小脓,便尔易治。

枳椇子 杏仁 川贝 桔梗 牛蒡子 煨葛根 青皮甘草 僵蚕 茅根

猛疽,俗名结喉毒,生于项前结喉之上,呼吸之要道,皆属忧郁化热,或肝肺积热,膏粱炙煿,壅热而成。其势不拘大小,先以散肿软坚,解肌化热,冀其速软速溃,脓泄可保。若误用寒凉,或成脓不针,或肿硬太甚,脓不得泄,咽喉闭塞,呼吸不通,汤饮不入,半日死矣。《内经》曰: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其化为脓者,泻则合豕膏,冷食三日已。《内经》取名猛疽者,因其来势太猛,倘猛不可遏,命立而倾也,岂可不慎欤。余听鸿注辑存一方,聊备治法。。

夹喉痈

青浦薛 捧喉毒,漫肿无定,根盘红晕,胸闷不渴,似走散之意。勉拟疏解化毒,以图转重为轻。

柴胡 前胡 煨葛 甘草 防风 桔梗 僵蚕 枳壳 茅根

复方 疏解后,虽溃破,胸闷依然,此内陷之机也。急宜宽胸,以望佳音。

苏子 瓜蒌子 桔梗 广皮 天竺黄 杏仁 白蔻壳 荷叶

再复诊 腐虽未脱,新肌已露,四围红晕略减,脉不数,无寒热,口渴。已见顺兆。一路调养得宜,可望全愈。

党参 川石斛 橘红 陈小麦 黄芪 枣仁 杜谷芽 牡蛎

猛疽,俗名结喉毒。夹喉痈,俗名捧喉毒,又名锁喉毒。治法相仿,其症大异。何也?猛疽在任脉之位,任脉起中极之下,从腹一直上冲咽喉,上颐入目,其脉夹肝肺之积热上升,来势猛烈,恐其阻塞呼吸饮食之险,较偏者易起易溃。捧喉毒生于喉之两傍,在手三阳、足少阳、阳明之位,又兼足厥阴、跷脉过其间。手太阳脉从缺盆循颈上颊,其病有颊肿、颔肿。手阳明脉过缺盆上颈贯颊,其病有颈肿。手少阳脉出缺盆,上项,从耳后屈下颊,其病颊肿嗌肿。足阳明脉循喉咙,入缺盆,其病有颈肿。足厥阴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阴蹻颈傍夹喉动脉脉由足上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12]与阳蹻而上,气并相还。足少阳之脉下耳后循颈,其加颊车下颈,合缺盆,其病有颔肿。夹喉痈足厥阴、足阳明风热毒热上攻而成,因经过之脉太多,气血流散不聚,每坚硬漫肿无头,易于平塌。若外感风热,在表者易治。若膏粱厚味,积热于胃,或忧思郁结,厥阴肝血内亏,少阳胆热上升,在里者难治,即与失营、马刀、瘰疬、石疽等相似。若误服寒凉,平塌内陷;误服补热,毒火壅塞,喉闭不通,变成危症;若寒凉凝结,坚硬难溃,溃则难合,脓水淋漓,延成疮怯,皆医之过也。今辑留一案,始以柴胡疏通少阳,葛根疏通阳明,加搜风解表,一法也。溃后余毒欲陷,轻剂化痰和胃,一法也。溃后毒尽,气血并调,清热化痰,和胃软坚,一法也。存方虽三,治法极密,勿以方轻平淡忽之。若不余听鸿注细考《内经》,临症熟悉,列此三方岂易哉?。

风痰

青浦孙 痰毒,势欲作脓,胸烦口渴,须防惊厥之变,又值酷暑相侵,纤小之躯,扶持不易,姑宜末药。

真[13]珠 牛黄 天竺黄 川贝 辰砂

为细末,钩藤汤下

德清庞 风痰毒。

姜汁制天南星 竹沥炒陈半夏 天竺黄 桔梗 防风荆芥 白蒺藜 荷叶蒂

无锡吴 风痰发于少阳,药以和解。

柴胡 钩藤 防风 归身 半夏 陈皮 杏仁 僵蚕白芥子

刘女 年十六,天癸不至,颈项瘿痰,入夏寒热咳嗽,乃先天禀薄,生气不来,夏令发泄致病,阳气不肯收藏。病属劳怯,不治。

戊己汤去白术。

糜氏 颈项结核,腹膨足肿,肝木犯中,痰气凝滞。二两一两五钱三两二两一两五钱

牡蛎 泽泻 夏枯草 半夏炒 厚朴一两二两五钱二两一两 橘红 神曲 茯苓 生香附

水磨汁泛丸。

气郁痰核。

夏枯草 生香附 丹皮 山栀 连翘 赤芍 郁金橘红十四

王 脉左数右长,颈项结瘿,时衄。

生地 丹皮 犀角 鲜夏枯草 钩藤 山栀炒 土贝薄荷

因嗔忿失血以来,致颈项左右筋肿,痛连背部,此郁伤气血,经脉流行失司。已经百日不痊,竟有流注溃脓,延绵之忧。治在太阳少阳。

生香附 夏枯草 薄荷梗 钩藤 丹皮 黑山栀 鲜橘叶 郁金

颈项痰核,不外乎风邪入络,忧郁气结,气血失于流通,凝痰于络。俱在阳明少阳部位,故辑存治表三方,治里四方,质之高明参酌。余听鸿注。

痄腮

苏州查 风痰交滞,结于两颐,发为痄腮,肿痛几及匝月,其势必溃。用加减牛蒡子桔梗汤,以得脓为效。

葛根 僵蚕 桔梗 赤芍 牛蒡子 前胡 甘草 橘皮 茅根

附 额上胀,鼻息不通,牙关颊车开合不利,颐肿,此乃足阳明交会之地,据述,喉肿之后始起。宜从阳明治,而开合不利,是挟风使然。

葛根 犀角 生地 丹皮 杏仁 桔梗 连翘 山栀

痄腮,一名髭发,一名含腮毒,在二阳明之界,手太阳亦过其间,属足阳明胃经积热所致,或风热所乘[14],与时毒、风痰、骨槽风等症,同类异名也。若焮肿连耳下者,属足少阳经。若连颐及耳后者,属足少阴经。临症谅人之气血虚实,病之新久,宜散宜补,宜凉宜热,斟酌治之。立斋曰:此症而有不治者,多泥风热,执用寒凉之剂耳。余听鸿注采存二方,亦备一格,与项症中合而参之。。

燕窝疮

句容莫 燕窝疮,色红,热痒微痛,搔破则黄水浸淫成片,由脾胃湿热而成。宜芩连平胃汤主之。

茅术炭 黄岑 生甘草 橘皮 川黄连 姜汁炒真川厚朴

此即《外科金鉴》成方,色红热痒,芩连苦寒化湿热,又苦以化燥杀虫,合平胃朴术苦以燥湿。橘皮健脾,甘草调中解毒兼和药性,恐苦寒伤胃,脾健湿去,热退痒止,湿尽滋水收矣。以案合之。不必能静注加减,见是病即用是方。可见其用成方之妙。[15]。

失荣证

元墓董 失荣已溃,愈烂愈坚,不时渗漏血水,脉形皆现虚象,是谓败症。但不可弃而不治,古人立和营散坚丸,最为洽妥,舍此别无他法矣。

人参 熟地 当归 桔梗 升麻 茯苓 白芍 陈皮 昆布 红花 白术 川芎 川贝 海粉 甘草 香附

为末,夏枯草膏泛丸。

太仓陈 颈项痰核,推之不动,按之如石,失荣已成。

石决明 新会皮 滑石 甘草 连翘 川贝

江阴顾 症系失荣,由肝气郁积而成,消之不易,全凭耐养为安。

甜葶苈 瓜蒌 川贝 杜苏子 澄香 橘叶

复方 证似轻松,仍以散坚开郁。

青橘叶 通草 蒌仁霜 苏子 川石斛 钩藤 川贝月石[16]

又丸方

毛沉香 白芍 茯苓 甜葶苈 川贝 天竺黄 海浮石 杜橘红

夏枯草汤泛丸。

失荣一症,其名不可思议,大约与马刀侠瘿类同名异也。失荣皆属少阳忧思郁结者多,外感风邪者少,内损症也。失荣者尝贵后贱,尝富后贫,处先顺后逆之境,失其尊荣,郁结而成,故名失荣也。鄙见是否,明家教正。《内经》曰: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荣。贵时尊荣,贱时屈辱,心怀眷慕,志结忧惺,病从内生。血脉虚减,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富而从欲,贫夺丰财,内结忧煎,外悲过物。然则心从想慕,神随往计,营卫之道闭以迟留,气血不行,积并为病。《内经》虽概言之,人处先顺后逆之境。经曰:思则气结。忧愁者气闭而不行,失荣等症成矣。方书所谓郁则达之,如木郁则达之也。达者通畅流利之义,不独木也,诸郁皆欲达也。其起之始,不在脏腑,不变形躯,正气尚旺,气郁则理之,血郁则行之,肿则散之,坚则消之,久则身体日减,气虚无精,顾正消坚散肿,其病日深。外耗于卫,内夺于营,滋水淋漓,坚硬不化。温通气血,补托软坚。此三者,皆郁则达之义也。不但失荣一症,凡郁症治法,俱在其中矣。若治不顾本,犯经禁病禁,气血余听鸿注愈损,必为败症。故辑五方,质之疡科,须究心焉。。

马刀疬

吴江徐 虚痰入筋络,项侧胀硬,形长如蛤,名曰马刀。证由不足而发,除根非易,兹与煎剂,冀其渐渐消磨。

半夏 昆布 甘草 元参 川贝 夏枯草 左牡蛎忍冬藤 白芥子

苏州孟 咳嗽遗泄,颈项结核,证属马刀,最忌腐溃。诊得脉寸关微软,尺脉如丝,其为阴虚可证,姑宜毓阴化痰治之。

生地 茯苓 麦冬 牡蛎 米仁 川贝 北沙参 白芍 夏枯草

震泽倪 鼻渊已久,近加项下结肿如李,坚硬。此阴虚体质,又感风热所致。

牛蒡子 杏仁 荆芥 钩藤 元参 桑叶 川贝 夏枯草

瘰疬

太仓李氏 颈项结核,将成瘰疬。此症多因肝气不和,须情怀宽畅,庶几刀圭有益。

鳖甲 夏枯草 石斛 青黛 海浮石 川贝 天竺黄料豆 荷梗

高邮缪 项颈结核,沿窜胸胁之间,累累相连,没此起彼,敛而复溃,此乃肾阴亏,肝阳易动,致因脾土饮食渐少。宜调养性情,抑肝扶土,慢期奏效。若专于消克,必致虚怯矣。

党参 川贝 牡蛎 谷芽 沙蒺藜 橘白 料豆 石斛 黄芪

嘉兴谭 疬破经久不敛,气血亏弱可知,理应益补,但胸间又见结肿,虚痰滋蔓,延久难图。当益补化痰兼治,庶溃者敛而肿者消矣。

半夏 橘白 石斛 甘草 竹茹 参须 麦冬 党参枇杷

蠡野朱 燕窝疬,且与丸方。

京山棱 橘核 连翘 姜汁制南星 天竺黄 海浮石澄香 白矾

用竹沥水泛丸,八角茶泡汤送下。

唯亭王氏 疬串破久不愈,经止五月,潮热脉数,此属血海空虚,丹溪谓疬瘰属胆,有相火,而且气多血少,妇人见此尤忌。若月事以时下,寒热不作,方保无虞。若变潮热,其症危矣。今拟滋养厥阴,以冀热退经至为愈。

鸡血炒丹参 茺蔚子 银柴胡 白归身 酒炒白芍药 地骨皮 金石斛 天竺黄 川贝 紫菜

青浦周 疬在耳后,属少阳所司,开郁化痰为治。

羚羊角 元参 牡蛎 薄荷 海藻 夏枯草 蛤壳川贝 连翘

常熟俞 先后天交亏,以致表寒骨热,颈项串疬,防成虚劳。

地骨皮 海螺 鳖甲 米仁 石斛 天竺黄 海粉茯苓 川贝 元参 北沙参

南京叶 血证时止时来,呛咳忽缓忽甚,疬疡焉能得愈,所谓用药无效,一不治也。

北沙参 紫菀 石斛 茯苓 鲜藕 清阿胶 川贝麦冬 牡蛎 茅针花 瓜蒌皮

张墓陆 外体虽丰,内本不足,颈项结肿,近加膝胫痠楚,正合肥人多痰之论。痰盛而气必虚,风邪易凑,搏于肺经,肝主筋,故令筋缩而肿,初如豆粒,后若梅李,连续不一,成为串疬,药难旦夕取效,拟清肝化痰以消息之。

青橘叶 牡蛎 秦艽 茺蔚子 刺蒺藜 天竺黄 川贝 丹参

疬有三:曰痰疬,曰瘰疬,曰筋疬。筋疬为肝木不舒,此名筋疬。能静。

接服方 钩藤 橘皮 八角茶 橘叶 川贝 桑椹子秦艽 续断

盛泽吴 颈间痰疬,久咳不已,怯症渐成。

地骨皮 川贝 牡蛎 元参 杜苏子 北沙参 杏仁紫菜

苏州李氏 素患痰疬,有溃有不溃,总属虚症。今见寒热食减,经信久暌。足三阴并亏,耐养方得延年。

生地 元参 地骨皮 夏枯草 嫩钩藤 土贝 丹皮石决明 茅柴根

妇人以血为主,足三阴者,太阴统血,厥阴藏血,少阴藏精。三听鸿注阴精血不足血脉干涩,经水不通,气郁不行,瘰疬成矣。。

江宁彭 瘰疬有风热痰三毒之异,与结核、寒热有殊,其症多生于颈项胸腋之间。形名虽异,总不外恚忿郁热所致。遇怒胀甚,名曰气疬,宜息气调理。今见增[17]寒壮热,咽项强痛,结肿不消。宜散肿溃坚汤加减主之。

京山棱 昆布 当归 白芍 连翘 软柴胡 海藻甘草 黄芩 花粉 左牡蛎

此方用海藻甘草之反,古人立方,每每有之。甘遂甘草取其反者,可攻蹯踞内之坚痰。甘草海藻取其反者,攻其凝外之坚痰也,如人参五灵,取其相反,正虚血凝,五灵遇人参,其攻瘀之力更速,瘀去正安,恐正气不接,故赖人参之力续之。古人用药如用兵,此激将法也,激其怒,烈性起,万军坚垒之中捣其窟穴,斩旗枭帅[18],立建奇功,此东垣散肿溃坚古方加减能静何惧坚硬不消也。。。

德清袁 耳下子母瘰疬,串至缺盆,推之动,按之有根。属手足少阳二经所发,症在阴分。又见潮热咳嗽,恐成劳怯。

北沙参 茯苓 瓜蒌皮 元参 昆布 甜杏仁 穞豆地骨皮 牡蛎 橘皮

常熟黄 项后两傍结核,日月已深。属太阴寒水所司,外受风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