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稻田高效养殖技术(第二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2 20:20:29

点击下载

作者:邹叶茂、向世雄、陈朝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小龙虾稻田高效养殖技术(第二版)

小龙虾稻田高效养殖技术(第二版)试读:

前言

小龙虾是外来物种,传到中国不过90年历史,并且很久之前曾经被人们当做敌害生物加以消灭,而人们真正认识小龙虾的价值还不到20年的时间。小龙虾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征服了广大的消费者,成为众所周知的佳肴美馔。小龙虾已由过去的“小水产”发展成为当今的支柱产业和特色水产。“楚江红”“宜城大虾”“盱眙小龙虾”等著名品牌享誉海内外。小龙虾不仅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也是我国渔业出口创汇重要的水产品。

小龙虾养殖的兴起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由于水产加工出口和国内小龙虾烹调技术的创新,导致国际、国内市场对小龙虾产品需求的急剧攀升,由此激发了人们的养殖热情。虽然,很多人都试图探索出小龙虾的养殖模式,但在较长时间还没有取得明显的突破。直到2001年,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一位农民朋友在自家5公顷低湖冷浸田开展稻田养虾并取得较好效益后,才引起人们对小龙虾养殖的兴趣,而真正意义上的小龙虾养殖技术的全面成熟与进步,却得益于虾稻共作所获得的巨大成就。如今农民朋友“一亩田、千斤粮、万元钱”的梦想已经变为现实,虾稻共作不仅成功破解了长期存在的“国家要粮、农民要钱”的难题,而且正在成为乡村文化旅游的新兴产业,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小龙虾稻田高效养殖堪称绿色、环保、优质、高效农业的典范,该项技术巧妙地利用了各种养殖对象生活水层和饵料差异,使稻田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是稻田养鱼、鱼稻共生理论的传承与创新。虾稻连作、虾稻共作、稻鱼种养、虾蟹鳖稻等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多收、双水双绿、粮食增产渔增效,有力地改变着农村的面貌,引领着广大农民朋友回归土地、种粮爱农、实现了小康梦想。

本书自2015年出版以来,受到全国各地农民朋友的高度认同,4年来多次重印。特别是从事水稻种植的朋友,更是从“虾稻共作、虾稻连作”模式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作者满怀热情,在第二版中增加了近几年来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回馈广大读者,期盼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做出新贡献。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专家和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的支持和参与,同时作者还参考了许多同仁的研究成果以及采用了相关企业的文献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时间仓促和编者水平所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编者  2019年4月概述第一节 小龙虾的来源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喇蛄科、原螯虾属。它在淡水螯虾类中属中小型个体,原产地北美洲,现广泛分布于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小龙虾与地中海中的大龙虾体形极其相近,所以得此俗称,如图0-1所示。图0-1 小龙虾小知识小龙虾属外来物种,在2000年之前,被当作农作物的敌害加以清除。近10年来,小龙虾巨大的经济价值不断显现出来,仅2018年的综合产值达到3000亿元,更重要的是,稻田养虾能使粮食优质增产,每亩稻田小龙虾增收3000元以上,土地的价值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日本最早从美国引进小龙虾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8年,将其主要用作食物、宠物和牛蛙的饲料,并得以大面积的繁衍和扩散。我国的小龙虾是在20世纪30年代从日本引入的,最初在江苏的北部,20世纪50年代初即在南京出现。具体引入的原因说法不一,更多地倾向于当时的日本商人把小龙虾作为宠物随身带入中国。

随着小龙虾的繁衍生息,自然种群数量不断增长,以及各种水域中生物的交换和人类频繁的经济活动,其种群迅速扩散到全国各地,尤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群数量最大。小龙虾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沟渠、池塘和稻田中,成为一种重要的水产资源。第二节 小龙虾的价值一、食用价值

小龙虾肉味鲜美,风味独特,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虾黄具有蟹黄味,尤其是钙、磷、铁等的含量丰富,是营养价值较高的动物性食品,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小龙虾还具有一定的食疗价值,其在国内外市场上的消费与贸易与日俱增。

小龙虾可食比率为20%~30%,虾肉占体重的15%~18%。从蛋白质成分来看,小龙虾蛋白质含量高于大多数的淡水和海水鱼虾。小龙虾肉中,含水分8.2%、蛋白质58.5%、脂肪6.0%、几丁质2.1%、灰分16.8%、矿物质6.6%以及其他1.8%,其氨基酸组成优于肉类,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而体内又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8种必需氨基酸,包括异亮氨酸、色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还含有脊椎动物体内含量很少的精氨酸和组氨酸。特别是其占体重5%左右的肝脏(俗称虾黄),味道别致,营养丰富,且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二、药用价值

小龙虾具有药食同源的功效,其肉质中蛋白质的分子量小,含有较多的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食用小龙虾具有健胃补肾、壮阳滋阴的功能,对提高运动耐力也有很大的帮助。小龙虾的甲壳比其他虾壳更红,这是由于小龙虾比其他虾类含有更多的铁、钙和胡萝卜素。小龙虾壳和肉一样对人体健康很有利,可以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例如,将虾壳和栀子焙成粉末,可治疗神经痛、风湿、小儿麻痹、癫痫、胃病及一些常见妇科病;用小龙虾壳作原料还可以制造止血药;从小龙虾的甲壳里提取的甲壳素可以进一步分解成壳聚糖,而壳聚糖被誉为继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五大生命要素之后的“第六大生命要素”,可作为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的良方,是21世纪医疗保健品的发展方向之一;另外,小龙虾还可以入药,起到化痰止咳以及促进手术后伤口的愈合等作用。三、工业价值

小龙虾的虾头和虾壳含有20%的甲壳质(也叫甲壳素、几丁质),经过加工处理能制成可溶性的壳聚糖,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饲料、化工、烟草、造纸、印染等行业。

甲壳素是自然界中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也是迄今发现的唯一的天然碱性多糖,它大量存在于甲壳类动物体内。甲壳素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溶解性差,脱去乙酰基后,可转变为壳聚糖。而壳聚糖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日用化工、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例如,在农业上可以促进种子发育,提高植物抗菌能力,可以做地膜材料;在医药方面可用于制造可降解缝合材料、人造皮肤、止血剂、抗凝血剂、伤口愈合促进剂;在日用化工方面可用于制造洗发香波、头发调理剂、固发剂、牙膏添加剂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小龙虾加工过程中,废弃的虾头和虾壳也是调味品开发的优质资源,虾头内残留的虾黄,风味独特,可以加工成虾黄风味料。此外,还可以制作仿虾工艺品。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仅湖北和江苏两省,甲壳素及其衍生产品的年产值就超过了25亿元。第三节 小龙虾的产业现状与前景一、产业规模

中国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至2017年11年间,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由26.55万吨增加到112.97万吨,增长了325%;全国养殖面积在2017年达到了1200万亩,较2016年增加300万亩。按养殖水域分,2017年全国小龙虾稻田养殖面积约为850万亩22(1亩=hm=666.67m),占总养殖面积的70.83%;池塘养殖面积约为200万亩,占总养殖面积的16.67%;其他虾蟹混养、大水面增殖、莲(藕)田套养等混养面积约为150万亩,占总养殖面积的12.50%(图0-2)。图0-2 2017年不同水域小龙虾养殖面积占比情况

小龙虾产业从最初的“捕捞+餐饮”起步,逐步形成了集苗种繁育、健康养殖、加工出口、精深加工、物流餐饮、文化节庆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据测算,2017年全国小龙虾社会经济总产值约为2685亿元,比2016年增长83.15%。其中,养殖业产值约485亿元,以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产值约200亿元,以餐饮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约2000亿元,分别占社会经济总产值的18.06%、7.45%、74.49%。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国从事小龙虾生产经营的合作经济组织近5000个,小龙虾全产业链从业人员约520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员近100万人、从事小龙虾加工等第二产业的人员近20万人、小龙虾流通经纪人约10万人。二、产业布局

2017年小龙虾养殖产量前5名的省份中,湖北省的小龙虾养殖面积为544.00万亩、安徽省为148.00万亩、江苏省为138.20万亩、湖南省为120.00万亩、江西省为59.00万亩。五省份的小龙虾养殖面积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具体见表0-1。表0-1 2017年全国主要养殖小龙虾的省份养殖面积

据统计,2017年,全国有小龙虾养殖产量报告的省、市、自治区有19个,依次为湖北、安徽、湖南、江苏、江西、河南、四川、山东、浙江、重庆、云南、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上海、宁夏、新疆、河北。全国小龙虾养殖总产量为112.97万吨,其中湖北省63.16万吨、安徽省13.77万吨、湖南省13.5万吨、江苏省11.54万吨、江西省7.44万吨。上述五省份的小龙虾养殖产量小计为109.4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6.85%,其中湖北省产量最大,占全国的55.91%。三、消费走向

中国小龙虾消费主要有三种走向:一是传统的夜宵大排档;二是品牌餐饮企业的主打菜品;三是互联网餐饮,即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小龙虾外卖。由于小龙虾生产季节性强,其消费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2017年,小龙虾消费旺季始于4月份,5~8月份最盛,9月份开始淡出。

近年来,各地积极加大小龙虾菜肴开发,形成了一大批小龙虾知名菜肴和餐饮品牌,如江苏盱眙的“十三香龙虾”、南京的“金陵鲜韵”系列、湖南南县的“冰镇汤料虾”、湖北潜江的“油焖大虾”等,有效推动了小龙虾的餐饮消费向深度发展。据美团点评网统计,2017年7月,除武汉小龙虾餐厅数量较2016年同期有小幅下降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都呈现出快速上涨趋势,其中广州、上海同比分别增加了2448家和1326家,见表0-2。大量商家涌入小龙虾餐饮市场,除从事小龙虾专营外,还纷纷做起小龙虾兼营,如有些快餐连锁店分别推出了小龙虾披萨、小龙虾帕尼尼等产品。表0-2 部分城市小龙虾餐厅数量变化情况

从消费者年龄结构看,小龙虾的消费受众以18~39岁的年轻群体为主,50岁以上消费群体和18岁以下消费群体占比相对较少。从消费渠道来看,80%的小龙虾通过门店渠道包括夜宵摊点售卖,20%的小龙虾通过互联网渠道售出。据美团点评网的大数据显示,在互联网餐饮市场上最受喜爱菜品前十榜单中,小龙虾名列其中,约占了销售总额的4%。

从国内市场看,小龙虾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的大中城市,北京、武汉、上海、南京、长沙、杭州、苏州等城市的年消费量均在万吨以上。近年来,小龙虾的消费区域还在不断扩展,西南、西北、华南、东北地区的消费量也在逐年上升。四、品牌与文化建设

近年来,各产区着力打造了一批小龙虾区域公共品牌和小龙虾文化。如江苏省的“盱眙龙虾”品牌位列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经济日报社、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等单位联合发布的中国区域品牌百强榜第22位,居水产品品牌榜榜首;湖北省的“潜江龙虾”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南省的“南县小龙虾”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在营造地方区域品牌的同时,企业纷纷创建和培育自主品牌,如湖北省的“楚江红”“霸气龙虾”“虾皇”“中国虾谷”,江苏省的“太明龙虾”“红透龙虾”,湖南省的“渔家姑娘”,江西省的“海浩”“峡江”“鄱湖”“柘林湖”“绿富美”“湖家妹”等,企业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持续提升。

2017年,各地积极举办各类小龙虾节、虾王争霸赛、口碑小龙虾美食评鉴会等节庆活动,组织开展了以小龙虾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休闲活动。安徽合肥龙虾节、盱眙国际龙虾节、潜江龙虾节等节庆活动影响越加深远和广泛。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参与小龙虾节庆活动人次超过9000万,起到了拉动消费、整合产业、促进增收的重要作用。五、产业前景

目前,中国小龙虾的需求总量约为190万吨,其中餐饮需求140万吨、加工需求50万吨,需求缺口近100万吨。此外,国际市场小龙虾需求缺口约为30万吨。1.养殖生产空前发力

我国稻田和水资源丰富,适宜养虾的低湖田、冷浸田和冬闲田以及适宜开展“小龙虾+”混养模式的池塘尚存巨大发展空间,随着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和地方产业技术创新团队的建立,小龙虾育种、饲料、病防等方面的研究将会持续推进,小龙虾的养殖技术也将会得到全面提升。旺盛的市场需求、良好的政策环境、坚实的产业基础、较大的发展空间为中国小龙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近几年,小龙虾的养殖面积和产业还将保持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2.消费市场持续火爆

居民对小龙虾的消费热情持续高涨,从大排档到高档酒店,从网上外卖到家庭厨房,小龙虾的市场非常广泛。由于小龙虾集中供应季与夜市旺盛期重合的特点,以小龙虾为主题的品牌餐饮和夜宵大排档将持续火爆。随着消费习惯的蔓延和市场影响的不断扩大,西南、西北、东北等地区小龙虾的消费热度也将不断提升。3.价格稳居高位

小龙虾精深加工产品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应用价值正在逐渐显现,经济开发价值空间巨大,小龙虾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但受小龙虾苗种供应限制,苗种供给量少,价格高,此外养殖投入品成本、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也有增加。成本的增加、市场的扩容、消费的拉动将倒逼小龙虾价格持续在高位运行。4.产业融合不断增强

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人们消费热情的持续升温,各主产地对小龙虾产业将更加重视,并将其作为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以小龙虾为主题,包含生态旅游、争霸比赛、美食评鉴、生产体验等各种活动的文化节庆,将在越来越多的地方举办,并逐渐成为当地的一项民俗节庆和地方特色活动。2017年,潜江龙虾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230亿元,该市以小龙虾作为城市标志,可见小龙虾产业的无穷魅力,如图0-3所示。图0-3 小龙虾城标示第一章 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第一节 小龙虾的形态特征一、外部形态

小龙虾体长是指从小龙虾眼柄基部到尾节末端的伸直长度(cm),全长是指从额角顶端到尾肢末端的伸直长度(cm)。人们习惯认为,小龙虾苗种规格一般指的是全长,而商品虾规格指的是体长。

小龙虾由头胸部13节和腹部7节共20个体节组成,共有19对附肢,体表具有坚硬的甲壳,如图1-1所示。其头部5节,胸部8节,头部和胸部愈合成一个整体,称为头胸部。头胸部呈圆筒形,前端有一额剑,呈三角形。额剑表面光滑扁平,中部凹陷呈槽状,前端尖锐具有攻击性。头胸甲中部有一弧形颈沟,两侧具粗糙颗粒。腹部共有7节,其后端有一扁平的尾节,与第六腹节的附肢共同组成尾扇。头部附肢5对,其中2对触角、1对大颚和2对小颚。胸部附肢8对,其中前3对为颚足、后5对为步足(胸足),步足的第一对呈螯状且粗大,是进攻和防御的武器;第二、第三对呈钳状,用来觅食;后两对为爪状,起辅助作用。腹部附肢(腹足)6对,雌性第一对腹足退化,雄性前两对腹足演变成钙质交接器。小龙虾性成熟个体呈暗红色或深红色,未成熟个体为淡褐色、黄褐色、红褐色不等,有时还见蓝色。常见个体全长为4.0~12.0cm。据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采集到的最大个体为全长16.0cm,产于非洲的肯尼亚,我国采集到的最大个体雄性全长15.2cm,重115.3g;雌性全长16.1cm,重133.0g。2017年人们又在湖北潜江市采集到了更大的个体,为178g,刷新了相关记录。图1-1 小龙虾外部形态1—大触角;2—大螯;3—额剑;4—头胸甲;5—胸足;6—腹部;7—尾肢;8—尾节;9—全长;10—体长二、内部结构

小龙虾属节肢动物门,体内无脊椎,整个体内分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肌肉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八大部分,如图1-2所示为淡水小龙虾的内部结构。图1-2 淡水小龙虾的内部结构1—口;2—食管;3—排泄管;4—膀胱;5—绿腺;6—胃;7—神经;8—幽门胃;9—心脏;10—肝胰脏;11—性腺;12—肠;13—肌肉;14—肛门;15—输精管;16—副神经;17—神经节1.消化系统

小龙虾的消化系统包括口、食管、胃、肠、肝胰脏、直肠、肛门。口开于两大颚之间,后接食管。食管为一短管,后接胃。胃分为贲门胃和幽门胃,贲门胃的胃壁上有钙质齿组成的胃磨,幽门胃的内壁上有许多刚毛。胃囊内、胃外两侧各有一个白色或淡黄色、半圆形、纽扣状的钙质磨石,又叫钙质器,可以为甲壳硬化提供钙源,蜕壳前期和蜕壳期较大,蜕壳间期较小,起着钙质的调节作用,如图1-3所示。胃后是肠,肠的前段两侧各有一个黄色的分支状的肝胰脏,肝胰脏有肝管与肠相通。肠的后段细长,位于腹部的背面,其末端为球形的直肠,通肛门,肛门开口于尾节的腹面。图1-3 钙质磨石2.呼吸系统

小龙虾的呼吸系统包括鳃和颚足,共有鳃17对,在鳃腔内。其中7对鳃较粗大,与后两对颚足和五对胸足的基部相连,鳃为三棱形,每棱密布排列许多细小的鳃丝。其他10对鳃细小,薄片状,与鳃壁相连。小龙虾呼吸时,颚足的运动会激起水流进入鳃腔,水流经过鳃完成气体交换。3.循环系统

小龙虾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液和血管,是一种开管式循环。心脏在头胸部背面的围心窦中,为半透明、多角形的肌肉囊,有三对心孔,心孔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膜瓣。血管细小、透明。由心脏前行有动脉血管5条,由心脏后行有腹上动脉1条,由心脏下行有胸动脉2条。血液也是体液,为一种透明、非红色的液体。4.排泄系统

在头部大触角基部内部有一对绿色腺体,腺体后有一膀胱,由排泄管通向大触角基部,并开口于体外。5.神经系统

小龙虾的神经系统包括神经节、神经和神经索。神经节主要有脑神经节、食道下神经节等,神经则是连接神经节通向全身。现代研究证实,小龙虾的脑神经干及神经节能够分泌多种神经激素,这些神经激素起着调控小龙虾的生长、蜕壳及生殖生理过程的作用。6.生殖系统

小龙虾雌雄异体,其雄性生殖系统包括精巢3个、输精管1对、生殖突1对(位于第五步足基部)。精巢呈三叶状排列,如图1-4所示,输精管分粗细2根,通向位于第五胸足基部的1对生殖孔。图1-4 小龙虾精巢

其雌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3个,也是呈三叶状排列,如图1-5所示,1对输卵管通向第三步足基部的生殖孔。雄性小龙虾的交接器及雌性小龙虾的贮精囊虽不属于生殖系统,但在小龙虾的生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图1-5 小龙虾卵巢7.肌肉运动系统

小龙虾的肌肉运动系统由肌肉和甲壳组成,甲壳又被称为外骨骼,起着支撑和保护的作用,在肌肉的牵动下执行运动的功能。8.内分泌系统

小龙虾的内分泌系统往往与其他结构组合在一起。如与脑神经节结合在一起的细胞能合成和分泌神经激素,小龙虾的眼柄可以分泌抑制小龙虾蜕壳和性腺发育的激素;小龙虾的大颚组织能合成一种化学物质——甲基法尼酯,该物质也起着调控小龙虾精、卵细胞蛋白的合成和性腺的发育的作用。第二节 小龙虾的生活习性

小龙虾通常栖息在湖泊、河流、水库、沼泽、池塘、沟渠及稻田中,尤其是在食物和水草较为丰富的沟渠、池塘和浅水湖泊分布较多。一、广栖性

小龙虾生命力强,能耐受恶劣环境,只要有水源和水草、没有严重污染,它就能生存和繁衍,形成自己的种群。小龙虾适应能力强,在pH为5.8~8.2、温度为0~37℃、溶解氧量在1.5mg/L以上的水体都能生存,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自然越冬。最适宜小龙虾生长的水体pH为7.5~8.2、溶解氧量为3mg/L、水温为20~30℃,所以小龙虾是较适于养殖的水生动物。二、穴居性小知识小龙虾用2只螯足掘洞,4h左右可挖40cm,如果是在坡地上,所掘出的泥土一定是在洞口的上端,用意是:等降雨来临,雨水冲刷将泥土掩盖洞口,起到防卫作用。

小龙虾喜温暖、怕炎热、畏寒冷,适宜水温18~33℃,最适水温20~30℃,当水温上升到33℃以上时,小龙虾掘洞越夏;当水温下降到15℃以下时,小龙虾又开始打洞准备越冬。

穴居是小龙虾求生的超级本能,夏季洞穴深度一般为30~50cm,冬季的洞穴达80~100cm,目的是躲避干旱、严寒和高温。简单的洞穴只有一条隧道,较复杂的有2条以上的隧道,洞口均位于岸坡边水平线上20cm以内的位置。在秋季繁殖季节,洞穴中的小龙虾一般是雌雄成对出现的,在冬季也会发现一个洞穴中有3~4只虾的情况。在水草和食物都很丰富的水域,或小龙虾没有遇到合适的掘洞环境,如石头或沙质土壤等,小龙虾可以照常生活。在正常天气,小龙虾白天入洞潜伏、夜间出洞觅食(见图1-6)。图1-6 小龙虾洞穴三、迁徙性

在夏季阴雨天气,小龙虾喜欢集群到流水处活动或从围栏处群集向外攀爬,并趁雨夜之机上岸寻找食物和迁移到新的栖息地,如图1-7所示。在夏季闷热天气或水质恶化,水中溶解氧低至1mg/L时,小龙虾会离开水面爬上岸或侧卧在水面上的草丛中进行特殊呼吸。图1-7 小龙虾的迁徙性四、格斗性

小龙虾在遇到水草匮乏和食物不足时,会以强凌弱,相互格斗,弱肉强食;在食物和水草都丰富时,也能和谐相处。另外,如果放养密度过大、隐蔽物不足、雄虾超过雌虾数量、饵料营养不全,小龙虾也会出现相互撕咬残杀,最终以各自螯足有无决胜负。在稻田环形沟中种植水草,除了可以为小龙虾提供食物补充外,还可以增加小龙虾的活动空间,减少虾与虾之间的接触机会,从而使得小龙虾的成活率也相应提高。五、避光性

小龙虾喜温怕光,有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现象,光线强烈时即沉入水体或躲藏到水草或洞穴中,光线微弱或黑暗时则开始活动,通常用附肢抱住水体中的水草或悬浮物而身体侧卧于水面。在小龙虾养殖稻田或池塘中,人工设置石棉瓦、砖块、树枝的遮蔽物,就是为了应对小龙虾的避光性和躲避干燥天气。第三节 小龙虾的食性一、杂食性

小龙虾食性很广,只要它能咬得动的有机物它都可以食用,植物类如豆类、谷类、各种瓜类、蔬菜类、各种水生植物、陆生草类、有机碎屑、植物秸秆等都是它的食物;动物类如水生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虾、动物内脏、蚕蛹、蚯蚓、蝇蛆等都是它喜爱的食物;它也喜爱人工配合饲料。在水温20~28℃时,小龙虾摄食率会发生较大变化,见表1-1。表1-1 小龙虾对各种食物的摄食率

研究表明,小龙虾在自然条件下,主要摄食竹叶眼子菜、轮叶黑藻等大型水生植物,其次是有机碎屑,同时还有少量的丝状藻类、浮游藻类、浮游动物、水生寡毛类、摇蚊幼虫和其他水生动物的残体等,小龙虾的食物组成、出现频率等见表1-2。表1-2 小龙虾的食物组成、出现频率和质量分数

食物种类随体长变化有差异,虽然各种体长的虾全年都以大型水生植物为主要食物,但中小体型小龙虾摄食浮游动物、昆虫及幼虫的量要高于较大规格的小龙虾,这就是要在养殖水体中种植水生植物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同体长的小龙虾所摄取的食物种类有较大的区别,通过镜检观察,食物出现的次数是不同的,具体可参见表1-3。表1-3 不同体长组的小龙虾的食物组成及其出现率二、摄食行为

小龙虾的摄食方式是用螯足捕获大型食物,撕碎后再递给第二、第三步足抱食,小型食物则直接用第二、第三步足抱住啃咬。小龙虾摄食能力较强,有贪食和争食习性,饵料匮乏或群体过大时,也会发生相互撕咬、残杀现象,硬壳虾蚕食蜕壳虾或软壳虾尤为明显。小龙虾一般在傍晚或黎明觅食,经人工驯化,可改在白天觅食。其耐饥饿能力也较强,10天不进食仍能正常生活。小龙虾摄食的最适温度是20~30℃,水温低于15℃或高于33℃,摄食明显减少,甚至停食。小龙虾摄食

长期以来,养殖者认为小龙虾能捕食鱼苗、鱼种,对水产养殖有很大的危害。但实验表明,鲤鱼、草鱼、白鲢和尼罗罗非鱼四种鱼种与小龙虾混养的成活率均为100%;四种鱼苗与小龙虾混养,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0.0%、77.2%、80.4%、87.2%,而未与小龙虾混养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89.2%、76.3%、80.6%、87.9%,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可以推断,小龙虾在正常情况下没有能力捕食鱼苗、鱼种,并且虽然小龙虾不能捕捉游动较快的鱼类,但它既能捕食鱼类的病残体及死亡个体,也能捕食活动的浮游动物、藻类及漂浮在水面的植物。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在1~5月份养一季小龙虾,待小龙虾养成销售后,6~12月份再利用养殖池塘培育一季大规格鱼种。

小龙虾还可以与鳜鱼、翘嘴鲌等凶猛性鱼类混养,小龙虾在水中呈间歇性弹跳活动,持续性较差,游泳能力远不及鱼类,进攻能力也很差,在没有发现食物之前,它会静伏于池底,难以被发现,并能鉴别和巧妙躲避敌害。凶猛性鱼类以捕食运动中的猎物为主,所以,小龙虾被蚕食的可能性不大。这样的鱼虾混养在生产中证实是成功的,但小龙虾养殖水体不能饲养猎捕能力强的乌鳢和黄鳝等凶猛性鱼类。第四节 小龙虾生长与蜕壳一、生长周期经验人工饲养小龙虾,水温20~28℃,投喂全价配合饲料,每1~2周补一次钙,如氯化钙、乳酸钙等,4cm左右的幼虾长成30g以上的成虾只需要28天,养殖周期很短,这就是小龙虾的魅力所在。

小龙虾幼体阶段一般2~4天蜕壳一次,幼体经3次蜕壳后进入幼虾阶段。在幼虾阶段,每5~8天蜕壳一次;在成虾阶段,一般每8~15天蜕壳一次。小龙虾从幼体阶段到商品虾养成需要蜕壳11~12次,蜕壳是它生长发育、增重和繁殖的重要标志,每蜕一次壳,它的身体就长大一次,实现其突变性生长,如图1-8所示。蜕壳一般在洞内或草丛中进行,每完成一个蜕壳过程,其身体就会柔软无力,这时是小龙虾最易受到攻击的时期,蜕壳后的新体壳于12~24h后硬化。据观察,在长江流域,9月中旬脱离母体的幼虾平均全长1.0cm,平均重0.04g,年底最大全长达7.4cm,重12.24g。在稻田或池塘中养殖到第二年的5月,平均全长达10.2cm,平均重达34.51g。图1-8 小龙虾蜕壳前后小龙虾蜕壳二、影响蜕壳的因素

小龙虾的蜕壳与水温、营养及个体发育阶段密切相关,水温高,食物充足,发育阶段早,则蜕壳间隔短。性成熟的雌、雄虾一般一年蜕壳1~2次。据测量,全长8~11cm的小龙虾每蜕一次壳,全长可增加1.3cm。小龙虾的蜕壳多发生在夜晚,人工养殖条件下,白天也可见其蜕壳。根据小龙虾的活动及摄食情况,其蜕壳周期可分为蜕壳间期、蜕壳前期、蜕壳期和蜕壳后期四个阶段,蜕壳间期这一阶段小龙虾摄食旺盛,甲壳逐渐变硬;蜕壳前期从小龙虾停止摄食起至开始蜕壳止,这一阶段是小龙虾为蜕壳作准备。小龙虾停止摄食,甲壳里的钙质向体内的钙质磨石(又称钙质器)转移,体内的钙石变大,甲壳变薄、变软,并且与内皮质层分离。蜕壳期是从小龙虾侧卧蜕壳开始至甲壳完全蜕掉为止,这个阶段持续时间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不等,人们观察到的大多在3~5min,时间过长造成体力消耗过大,容易引起小龙虾死亡。蜕壳后期是从小龙虾蜕壳后至开始摄食止,这个阶段是小龙虾的甲壳皮质层向甲壳层演变的过程。水分从皮质进入体内,身体增重、增大;体内钙石的钙向皮质层转移,皮质层变硬、变厚,成为甲壳,体内钙石最后变得很小。三、寿命与生命周期

小龙虾雄虾的寿命一般为20个月,雌虾的寿命为24个月。因此,在开展人工繁殖时,应尽可能选择1龄虾作为亲本。

小龙虾的生活史比较简单,雌雄亲虾交配后,雌虾将精液保存在贮精囊内,待卵细胞发育成熟后,排卵时释放精液,完成受精过程,并结合成为受精卵。受精卵和蚤状幼体都由雌虾独立保护并完成孵化。待到幼体孵出时,雌虾释放幼虾,幼虾开始自由生活,经过数次蜕壳,生长为成虾,一部分成虾作为食用虾上市,另一部分成虾继续发育为亲虾,即完成一个生命周期(图1-9)。图1-9 天然水域中小龙虾生活史示意图第五节 小龙虾的繁殖习性一、自然环境中的性别比

自然状态调查结果表明,小龙虾的雌雄比例在不同的体长阶段明显不同,具体见表1-4。表1-4 小龙虾在自然环境中的性别比例

由此可见,大规格组雌性明显多于雄性,原因是亲本交配之后雄性体能消耗过大,体质下降,容易引起死亡,雄性个体越大而呈现出死亡率越高的趋势,这说明雄性寿命比雌性要短。还可以推测,小龙虾在洞穴中交配产卵,雌虾需要抱卵护幼,而雄虾只是配角,在遇到干旱缺食的恶劣环境,小龙虾都被困在洞穴中,雄虾的死亡能够为幼虾提供暂时的食物,以渡过难关。

误区:有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小龙虾1年繁殖2~3次,可在11月或3月投放亲虾。而研究结果表明,小龙虾1年仅繁殖1次,在秋冬季繁殖。二、产卵类型与产卵量

小龙虾隔年性成熟,9月份离开母体的幼虾到第二年的7~8月份即可性成熟产卵。从幼体到性成熟,小龙虾要进行11次以上的蜕壳,其中幼体阶段蜕壳2次、幼虾阶段蜕壳9次以上。

小龙虾为秋季产卵类型,1年产卵1次,交配季节一般在5~9月份。小龙虾雌虾的产卵量随个体长度的增长而增加,见表1-5。全长10.00~11.99cm的雌虾,平均抱卵量为237粒。采集到的最大产卵个体全长14.26cm,抱卵397粒;最小产卵个体全长6.40cm,抱卵32粒。人工繁殖条件下的雌虾产卵量一般比从天然水域中采集的抱卵雌虾产卵量要多。在正常情况下,雌虾产卵的数量即为抱卵的数量。表1-5 小龙虾全长与产卵量的关系

受精卵的孵化和幼体发育的各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雌虾刚产出的卵为暗褐色,卵被一团蛋清状胶质包裹,肉眼可辨卵粒,但卵径较小,仅约1.6mm,如图1-10所示。随着胚胎的发育,其颜色逐渐变浅,呈浅黄色,如图1-11所示。图1-10 小龙虾褐色卵图1-11 小龙虾变黄卵三、交配方式

自然状态下,每1尾雄虾可先后与2尾及2尾以上的雌虾进行交配,交配时,雄虾用螯足钳住雌虾的螯足、用步足抱住雌虾,将雌虾翻转,侧卧。雄虾的钙质交接器与雌虾的贮精囊连接,雄虾的精夹顺着交接器进入雌虾的贮精囊,如图1-12所示。交配后,早则一周,长则月余,雌虾即可产卵。雌虾从第三对步足基部的生殖孔排卵并随卵排出较多的蛋清状胶质(图1-13)将卵包裹,卵经过贮精囊时,胶质状物质促使贮精囊内的精夹释放出精子,使卵受精。最后胶质状物质包裹着受精卵到达雌虾的腹部,受精卵黏附在雌虾的腹足上,腹足不停地摆动以保证受精卵孵化时所必需的溶解氧供应,孵化过程多在地下的洞穴中完成。小龙虾交配图1-12 小龙虾交配过程图1-13 刚产卵的抱卵虾

小龙虾的交配时间随着密度的大小和水温的高低而长短不一,短的只有几分钟,长的则有一个多小时。在密度比较小时,小龙虾交配的时间较短,一般为30min;在密度比较大时,小龙虾交配的时间相对较长,交配时间最长达72min。交配的最低水温为18℃。

小龙虾在自然条件下,5~9月份为交配季节,其中以6~8月份为高峰期。由于小龙虾不是一交配后就产卵,而是在交配后,要等相当长一段时间,即7~30天的时间才产卵。在人工放养的水族箱中,成熟的小龙虾只要是在水温合适的情况下都会交配,但发现产卵的虾较少和产卵时间较晚。自然状况下,雌雄亲虾在交配之前,就开始掘洞筑穴,雌虾产卵和受精卵孵化多数在洞穴中完成。四、产卵与孵化

小龙虾孵化时间与温度高低相关,具体见表1-6。表1-6 虾卵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

如果水温太低,受精卵的孵化可能需数月之久。这就是我们在第二年的3~5月份仍可见到抱卵虾的原因。刚孵化出的幼体长5~6mm,靠卵黄囊提供营养,几天后蜕壳发育成二期幼体。二期幼体长6~7mm,附肢发育较好,额角弯曲在两眼之间,其形状与成虾相似。二期幼体附着在母体腹部,能摄食母体呼吸水流带来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当离开母体后可以站立,但仅能微弱行走,也仅能短距离地游回母体腹部。在一期幼体和二期幼体时期,此时惊扰雌虾,造成雌虾与幼体分离较远,幼体不能回到雌虾腹部,将会死亡。二期幼体几天后蜕壳发育成仔虾,全长9~10mm。此时仔虾仍附着在母体腹部,形状几乎与成虾完全一致,仔虾对母体也有很大的依赖性并随母体离开洞穴而进入开放水体成为幼虾。在24~28℃的水温条件下,小龙虾幼体发育阶段需12~15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