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能管好自己(珍藏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01:05:12

点击下载

作者:[德] 安妮特· 卡斯特– 察恩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每个孩子都能管好自己(珍藏版)

每个孩子都能管好自己(珍藏版)试读:

作者的话

为什么教育费心又费力?假如孩子们懂得与人和睦相处,安静地待在家中,不随意索取,那么教育自然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孩子们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个性,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会为此争取。作为父母,我们必须经受住孩子们的缠磨。然而这并非易事,要知道,孩子们的精力通常旺盛得惊人。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他们所需的一切,但绝非有求必应。孩子们想要的并非都是有益于他们成长的。作为成年人,我们必须清楚:

孩子的成长需要什么?哪些仅仅是他想要的?当孩子令不行、禁不止,我该怎么办?我如何才能做到既公正又坚决?我该如何避免日常的冲突演变成危机?当危机确实存在时,有哪些应对方法,这些方法又有哪些是适合我的?本书根据2岁及以上孩子反复发生的具体问题给出了答案。

根据多年的儿童心理辅导经验,我知道哪些教育危机经常出现,哪些教育危机尤为严重。经过和许多孩子以及他们父母的相处,我了解到解决成长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会根据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完善我给出的所有建议和指导。

我从我的三个孩子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感谢他们。

希望你们也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帮助与乐趣。安妮特·卡斯特–察恩第一章教育危机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家中吵闹声会不绝于耳?当孩子总是想要那些他们不该要的东西、做那些他们不该做的事情的时候,父母应该如何应对?给孩子们所需要的,而非他们想要的,这是一种智慧你的孩子需要什么,又想要什么?

奇妙的孩子们。他们可爱、有创造力、令人感动、讨人喜欢。他们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学走路、学说话、学着感知这个世界。如果孩子们开心地看着我们,我们也会觉得心情愉快。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夫妇不愿生孩子,这究竟是为什么?用于孩子的高额开支可能是原因之一,或许还因为教育孩子确实是件费劲儿的事。

有些电视节目以真人秀的形式把教育问题展现给观众,这类节目可能会影响人们在是否生孩子这个问题上的选择。节目中,我们看到一个3岁的孩子会动手打他的弟弟,扯他弟弟的头发,当他的妈妈试图阻止他爬到柜子上往下扔玩具时,他会粗野地骂她、踢她。《生活现场秀》就是这样一档节目,观众每周都会看到新的“灾难”。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关注这个节目?很明显是因为它的娱乐价值。孩子们也觉得这节目好玩:他们就是主演,同时还是编剧和导演。

节目里所展现的通常是孩子们想要的,然而那些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吗?节目中的父母无助地站在一旁,为了获得帮助,他们甚至不怕向百万观众展示自己的痛苦和无奈。

当然,这只是很极端的例子,普通的父母喜欢看这类节目是因为他们能从节目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节目内容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教育问题有几分相似。看完他们会庆幸自己的情况还不算太糟糕。教育是件费劲儿的事,对父母要求极高。

教育孩子真的很难吗?一些孩子的父母竟因为应对教育危机失败而分道扬镳。应对教育危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任由危机和问题堆积,再想摆脱它们就难了。父母必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婚姻,由于夫妻某一方觉得自己无法再承担教育孩子这件事而解体,只有另一方——往往是母亲——留下来继续承担。这也使得教育危机的应对困难重重。●教育孩子其实并不难

本书主要针对已经度过婴儿期、年满2岁及以上的孩子。孩子婴儿时期,父母的主要任务是对婴儿进行护理和照料,婴儿期过后教育就变得更为重要。当然,在婴儿时期,父母就要面对许多难题,诸如孩子为何总是哭闹,如何让孩子入睡,孩子为什么总在睡觉,如何给孩子断奶等等。而现在,孩子学会了走路,他们能理解大人说的话,自己也开口说话。意识到自己是独立自主的个体,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里程碑。从这时起,孩子们开始有了自己的记忆。

父母的影响不容小觑。在孩子上学之前,父母要克服各种不同的困难,既要抚养他们,又要安慰和教育他们:生病时照料他们,为他们安排旅行、组织各种文体活动,为他们化解危机,还要做他们的治疗师。但父母也是人,也会犯错误,这是人之常情。

这本书会带给父母勇气。它告诉父母,教育孩子其实并不难,只要明确以下三件事:

孩子们还不能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因此他们需要父母。孩子越小就越需要父母。给孩子他们需要的一切,这是教育的关键,幸好,这不难做到。

父母也有自己的需求。父母始终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这并不是一个良好的状态。这可能导致婚姻失败,伤害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教育也意味着要让孩子明白,其他人——即使是父母——也有自己的需求,他们的需求也要得到重视。很多父母在这部分的教育上存在问题。

也许最吃力不讨好的教育是:父母总对孩子说“做这个!”“别这样!”其实父母必须让孩子自己明白,那些有意义、会让自己受益的事情,即便不情愿也必须做,例如自己穿衣服、收拾房间。同时,父母也要及时制止孩子做毫无益处的事情:长时间看电视、抢其他孩子的玩具、吃大量的甜食,这些事情都是孩子们经常想做,甚至是一定要做、迫不及待要做的事情。孩子需要什么

父母必须满足孩子的哪些需求,才能让他们没有缺憾,幸福地成长?

孩子需要爱和肯定,需要安全感,需要庇护,需要自己积累经验,需要照顾,需要知情权,需要信任感,需要时间,需要关注,需要呵护。让我们看看他们自己是怎么说的。●获得认可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根本没有你们想象的那样容易受到伤害。我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有时候你们心情不好,对我不公正或大声斥责我时,对我的伤害并没有那么严重。当我想到你们是因为爱我才这样做的时候,不开心的事情很快就过去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你们爱我就像我爱你们一样,你们也向我表达了你们对我的爱。我需要你们觉得我很棒,需要你们因为有我而感到高兴。如果我恰好不是一个出色的孩子,那么这种需要就更为迫切——即使我两岁半了还不会说话;即使我参加婴儿爬行比赛时只愿意待在你们怀里,根本不理会赛况;即使我总是因为不能和你们待在一起而哭闹;即使我6岁了,晚上还会尿床;或者因为我做了不好的事,要了不该要的东西而令你们生气,也请你们完全地接纳我。我也知道自己有时很令人头疼!但这不是你们的责任,不要自责。我不想做惹你们生气的事情,但我需要去学习应该怎么做才对。如果我做了什么你们觉得不好的事情,你们必须告诉我,并且教给我其他更好的方法。你们也要依然爱我,包括我犯的错。●时间和关注亲爱的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没办法整天都陪着我。因为你们必须工作,必须处理其他的事情,所以当我不得不和保姆待在一起,或者被送到幼儿园时,我也能理解你们。但是,我需要你们一天之中至少和我单独待一会儿,多久并不重要。我需要你们认真听我说话,认真地看我在做什么,看我做的手工作业和画的画儿。你们也可以和我聊聊天,给我讲个故事,和我一起唱歌,和我一起做游戏。随便什么都行,最好你们也能从中获得乐趣。我能从你们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和你们在一起我会非常开心。●呵护亲爱的爸爸妈妈:我需要你们看着我,充满笑意地注视我,抚摸我的头发,将我高高举起或拥抱我。很简单,因为我就是我。还有,我也需要你们用温和亲切的语气和我说话。有时候我希望能安静地和你们紧紧依偎在一起,特别是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有时候我又希望能自己一个人待着。即使有时我并不愿意向你们表示亲热,我也还是爱你们的。●信任感与知情权亲爱的爸爸妈妈:我需要有一个人一直在这儿关注我,那个人不一定必须是妈妈,也可以是爸爸,奶奶或保姆也行。但最好事先让我知道这个人是谁。这个世界对我而言是那么大、那么复杂,有时还会让我感到害怕。如果我能了解外面的世界,知道会发生什么,我的感觉会好很多。如果爸爸和妈妈分手了,我必须知道我将跟你们中的哪一方一起生活,也必须知道我什么时候、每隔多久能见到另一方。你们必须如实地告诉我,并且言而有信。我必须清楚:谁送我上幼儿园,谁来接我,谁来哄我睡觉,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上床睡觉,睡前我能听几个故事,第二天几点必须起床。有规律的生活让我感到轻松愉快。我也喜欢惊喜,但如果惊喜是生活的全部,我会感到茫然。●照顾亲爱的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为我付出了很多。每天我都有很多事情需要你们:叫我起床,给我穿衣服,给我换尿布,喂我吃饭,带我看医生,带我去游乐场。因为我长得很快,你们必须经常给我买衣服,还有玩具。你们为我付出这么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可是老实说,我几乎没注意到这一点,因为你们每天都这么做。当妈妈生病了,一切不再井井有条时,我才会留意到更多。●保护和安全感亲爱的爸爸妈妈:请你们小心地照看我,使我远离一切危险。有时我很好奇,有时又非常害怕。你们应当清楚地让我知道你们了解这个世界,我可以信赖它;清楚地让我知道你们足够强大,完全能够保护我。我非常依赖你们,没有你们的保护我是那么无助和孤单。当我还很小的时候,请别让我独自一人待着。当我害怕时,请给我勇气。●自己积累经验亲爱的爸爸妈妈:我需要你们,因为我可以通过观察你们来认识这个世界。但当我看得足够多之后,就必须亲自尝试了。请你们放手让我做我可以胜任的一切事情!你们应当清楚地告诉我,你们对我有信心,并且完全相信我。独自完成一件事情的成就感对我非常重要。如果注意观察,你们会知道哪些事情是我能独自完成的,哪些不能。如果我比别人做得慢些,请给我多一点儿耐心。别让我感到紧张,请给我足够的时间。别要求我做那些对我来说非常困难的事情。父母需要什么

孩子能从父母那里得到自己需要的,所以孩子依赖父母。也许你们在阅读上一节内容时会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是否得到了需要的一切,或者因为缺少了什么而难过?

现在你们已经为人父母了,没办法从孩子那儿获得自己需要的,你们现在需要的与童年时期望从自己父母那里获得的也已经完全不同。也许你们很幸福地和伴侣生活在一起,相处得非常好,互相给予对方所需的一切。但无论你是否有深爱的伴侣,都必须设法让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你们要对自己负责,不要忽视自己的需求。父母忽略自身需求的后果最后只能由孩子来承担。●安全感

即使身为父母也需要安全感。拥有安全感对父母自身而言非常有益,同时也能令他们更好地关心和照顾孩子。稳定是父母和孩子更好[1]地共同生活的重要基础。根据相关统计,一个处于学龄阶段的孩子,其行为是否异常,和他的家庭是否“被社会歧视”有关。但这不应该使那些在较差的经济条件下抚养孩子长大的父母丧失勇气,其实,对他们而言,尤其是对那些独自教养孩子的人来说,他们付出的比常人更多。因此他们可以要求社会给予更多的重视和帮助,他们也将因此而获得安全感。●肯定“因为有你,我很开心!”——如果有人经常向你说这句话,那该是多美好的一件事情啊!但自我价值观念更为重要,你应当肯定自己,因为选择要一个甚至更多的孩子就意味着:承担重大责任,敢于挑战,投入无法估量的费用——从出生到成年,一个孩子的花费相当于一套单户住宅。你要准备好放弃很多东西。你知道吗,如今将近一半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不愿意生育。(我个人认为,虽然她们都很聪明,却都没有意识到自己错失了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

如果一个人有一份好工作,至少他可以从经济报酬上获得工作的成就感,但却不能指望从孩子那里获得对你的付出、努力和所做的一切的肯定。你应当自己肯定自己,因为照料孩子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也许会有一天,你的孩子走过来,抱着你,对你说:“你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妈妈。”如果这真的发生了,请你把它当成一份珍贵的礼物,心存感激地收下。然而你不能向你的孩子索取这份礼物。也许你可以要求你的先生这么说,尤其是当他或多或少地让你独自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的时候。但至关重要的仍然是,你知道自己每天都付出了多少。●发展自己的个性[2]

每个人都有自由发展个性的权利。《基本法》第二条第一段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适用于孩子和父母。然而父母能和孩子同时享有这项权利吗?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不必大幅降低自己对生活的要求吗?我认为不行。没有孩子的人也不可能实现自己所有的愿望,即使是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也会有大量单调乏味的程序要做。

幸福总属于那些敢于接受生活的挑战并尽力做到最好的人,无论是对为人父母的还是对没有孩子的成年人都是这样。举例来说,当你辞掉工作并将心思都放在做好主妇和好妈妈上时,生活才能更好地继续:你接受了新的任务,为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而高兴。尽管如此,接下来的所有与照顾、教育孩子有关的事情,所有与家庭有关的事情,带来的并不都是乐趣。其实你也根本不必喜欢所有的事情,但一定要充满激情地去做。

是妈妈,而不是主妇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特别出色的主妇。烹饪、打扫、采购——我根本就不喜欢做这些事,做妈妈给我带来的乐趣远远大于做主妇。也有一些和孩子们一起的活动根本不适合我,比如手工制作,比如做圣[3]马丁节用的小灯笼。在我第三个儿子去幼儿园之后,我完成了本章节的写作,这才是令我真正开心的事情。我喜欢和孩子们一起唱歌、讲故事、阅读、玩过家家。一天之中有大部分时间我和孩子们在地毯上度过。

重视你自己的兴趣爱好

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应该得到重视,这些兴趣爱好能让那些令人厌烦的事情变得轻松。也许现在你感到很幸福,可以兼顾教育孩子和工作,但日后你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觉得无论是工作还是教育孩子,自己都无法胜任。而根据我的经验,那些放弃了工作全心全意照顾孩子的妈妈也未必感到更满意。

试着不要因为孩子而让自己的兴趣消失不见。坚持做一些看起来很容易的事情:和最好的朋友通电话,每周去做一次运动,或者偶尔享受一个自在的夜晚——如果没有保姆,就和你的丈夫轮流照顾孩子。尝试去做这些事情比什么也不做强!如果你还只是为了孩子而活着,那你生活中的普通冲突很快就会演变成危机。一次偶然的失败就会让你很快产生“我没有做好”或“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妈妈”之类的感受。这种感觉无益于任何人,还会深深地伤害你的孩子。孩子会觉得:“都是因为我,爸爸和妈妈才会不开心,才会吵架。”

和另一半做亲密的事也是发展自己个性的一部分。两个人单独谈心,一起喝杯酒,不受干扰地享受性爱:你应当为这些小小的自由创造条件,例如让孩子每天按时睡觉——最好是在他自己的床上睡!父母也需要自己的空间!●尊重

绝大多数不被孩子尊重的父母会非常失望。父母需要来自子女的尊重,但这种尊重不是靠简单的索取就可以获得的,而是通过日积月累,自然而然形成的。和孩子认真地说话,要说到做到,即使有时感到厌烦也要这样做。

如果你经常因为某些原因(例如孩子的哭闹纠缠)作出让步,那么很快你就会失去他们的尊重。

身为父母的你如何与别人相处,这也深深地影响着你的孩子:你的孩子能从你身上学会尊重他人吗?●力量

你一定希望能够出色地履行自己为人父母的职责。也许你经常反思自己是否真的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或者明天是否能像今天一样很好地完成一切有待完成的任务。这些都很辛苦,因此你需要充裕的时间——完全属于你自己的时间。●还有什么是父母需要的?

充沛的精力,沉着冷静,组织能力,创造力,对危机的抵抗能力,信心,领导能力(你是在领导一个小型家庭企业!)……如果你不完全具备这些素质怎么办?没关系,父母不需要那么完美。你可以跟着孩子一起成长。照管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管孩子!

有时候你必须直接对孩子说:“停下来!不许这样!”因为如果你长时间地被孩子搞得筋疲力尽,你就给不了他们所需要的爱和关注。

爱的能力是施行教育的先决条件。有能力爱的人也有能力教育出优秀的孩子。教育箱

给孩子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一切——教育的这一部分并不难,而且还会带来快乐。孩子们大部分的需求往往也是他们希望的,他们会高兴地接受我们所给予的,对我们心存感激。

作为父母,在我们给孩子制定规矩时,经常要扮演“扫兴者”的角色。冲突或危机会以何种方式产生?什么情况下父母可以摸索着慢慢前行?给孩子们制定规矩时都有哪些依据?我将向你们展示我的“教育箱”理论模型,这种理论模型在我的治疗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发展。我将以这个理论模型为依据,向父母和孩子阐明为什么家里总是吵闹声不绝于耳,以及在吵闹时他们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

一切对孩子而言很重要的事物都可以装入两个大箱子里:“我想”箱子和“我必须”箱子。●“我想”箱子

孩子们都爱“我想”箱子。这个箱子里装的都是令他们觉得高兴、想要的东西,还有喜欢做、很想去做的事情。孩子们甚至愿意一整天都在这个箱子里度过。能做任何想做的事情,能得到一切想要的东西——这是一个真正的快乐王国。每个孩子的“我想”箱子都不同:

★ 尤莉亚(5岁)的箱子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她的小兔子,她的小朋友们,整个幼儿园,她的自行车,很多糖果,很晚才睡觉,看电视,和妈妈做游戏,玩拼图游戏。

★ 勒内(6岁)喜欢一切和科技有关的东西。在他的“我想”箱子里能找到他爸爸的一整套工具和许多被拆开的东西,还有一些是勒内打算拆开或组装起来的。踢足球和其他一切运动也在勒内的箱子里。

★ 丹尼尔(3岁)的箱子里装满了霸王龙这样的危险动物,还有武器和激光剑,以及许多下流话、竖中指、满地打滚和捉弄其他孩子。

★ 保罗(3岁半)的箱子里只装着一件事:“我来作决定!”没有什么事是保罗一直喜欢的,也没有什么是保罗从不喜欢的。事情的关键在于不是别人而是保罗自己来决定: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做多久,由谁来做。所有可以让保罗自己决定的事情都还进行得不错。这时候的保罗很可爱,心情舒畅,很开心,尤其是当他可以命令别人的时候:“给我穿衣服!”“给我一些吃的!”“给我讲这个故事!”如果是保罗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开始玩,那他就能玩很长时间,尤其是在他原本应当准备好去幼儿园的时候。

★ 玛丽(4岁)好像除了看电视和吃糖果之外没有太多其他的喜好。经过仔细的询问才知道,原来她也很喜欢和妈妈一起玩社交游戏,在游乐场地上四处嬉闹,对数字和拼写也很感兴趣。

★ 飞机似乎是弗洛里安(7岁)的“我想”箱子里仅有的东西:他不愿意玩其他玩具。但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他想起还有听音乐、看电视以及玩电脑游戏。

美好的、能带来乐趣的一切

无论“我想”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只要让孩子待在里面,他们就感觉很开心。对父母而言,这个箱子里的东西也很不错。如果孩子们从中得到乐趣或者有所收获,父母其实也会很愉快。甚至有时候父母也和孩子一同在这个箱子里。

然而就算非常期待,也很有意义,游戏时间和欢乐时光终将结束——也许是因为孩子应该上床睡觉了,或者要去幼儿园了,或者妈妈打算带孩子一起去购物,或者到吃饭时间了,这时孩子们必须从箱子里出来。

很多不同的“箱子”

对于尤莉亚和勒内来说,这并不是很难。他们比较懂得与别人合作,几乎所有他们喜欢做的事情,他们的父母都很支持。当父母叫他们的时候,他们会自觉地停止动作,来到父母身边。他们是自己从“我想”箱子里爬出来的。

其他孩子就没有这么乖了。这类孩子必须被不停地从“我想”箱子里拎出来,因为他们的父母觉得箱子里的很多东西都是无益的:丹尼尔的父母不喜欢武器,也无法容忍任何脏话和打架行为。因为丹尼尔不会自觉停止这样的行为,所以他的父母必须一次又一次地把他从这个箱子里拎出来——靠自愿根本行不通。几乎还没等离开箱子,丹尼尔就又钻了进去,开始下一次的胡闹。

保罗的妈妈遇到的情况也差不多。一切只有按设想进行,保罗才会满意。这样一来,保罗的父母必须经常把保罗从“我想”箱子里拎出来。一句友好的“早上好,宝贝儿,起床啦!”或者“饭好了,过来吃饭吧?”对保罗而言都是难以忍受的事。如果妈妈想这样“管”保罗的话,保罗会觉得扫兴,觉得妈妈非常讨厌。“我想”箱子对玛丽和弗洛里安而言尤为重要。当妈妈带着玛丽一起采购时,如果玛丽看到了糖果,她就会要求妈妈买,甚至是立刻就要搂到怀中。糖果是玛丽的“我想”箱子里非常重要的东西,妈妈又怎么能那么讨厌、那么令人扫兴地阻止玛丽买糖果呢?当弗洛里安在橱窗里看到一架飞机模型时,就必须立刻拥有它。如果不能让弗洛里安如愿以偿,那将会发生一场可怕的灾难,就如同地球要毁灭一般。

妈妈真扫兴

当孩子不能自觉停止做什么的时候,当孩子不能接受否定的答案或者不能接受“别这样”、“现在不行”或“马上结束”这样的话语的时候,就会产生冲突。冲突的另一方是谁?当我问孩子们时,得到的回答几乎都一样:“是妈妈。”在大多数家庭里,爸爸基本上都很少扮演“扫兴者”的角色。

从乌云到雷雨

当妈妈或爸爸将孩子从“我想”箱子里拎出来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孩子不高兴,和谐的气氛消失不见,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孩子反抗、叫骂甚至踢打。

孩子反抗的动静大小、固执程度和发脾气的方式取决于孩子本身的性格。孩子的不满可以表现为乌云一样的小声咕哝,也可能是雷电交加,暴雨倾盆。把孩子从“我想”箱子里拎出来的人会承受孩子的怒气。●“我必须”箱子

仅仅把孩子从“我想”箱子里拎出来是不够的。把孩子放进第二个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箱子——“我必须”箱子则更加困难。这个箱子里都是一些必须要做但令人讨厌的事情,没什么乐趣可言,比如换尿布、穿衣服、刷牙、上厕所、打扫房间、起床、上床睡觉、坐在餐桌旁、按要求去做。

个别孩子乐意按照父母所说的去做。对这类孩子而言,“我必须”箱子是正常的,不会引起反感。但大多数孩子都不喜欢进入“我必须”箱子,做那些没什么乐趣的、令人厌烦的事情。履行义务每次都让孩子觉得难以忍受。他们抗拒,情绪变得糟糕,开始反抗或哭闹,结果就是出现“雷雨气氛”。雷雨气氛的强烈程度因人而异,和每个孩子的性格有关,也取决于孩子是否恰好极其厌恶某件事。

★ 尤莉亚和勒内不轻易生气。如果父母叫他们,他们就会过去。他们会自己坐在餐桌边吃饭,自觉上床睡觉。当然,有时候他们也会不高兴,时不时也会掉眼泪。然而在尤莉亚和勒内身上极少出现真正的雷雨,即使出现也会很快消散。这两个孩子的“我必须”箱子没什么大问题。

★ 丹尼尔的情况完全不同。他根本没办法安静地坐着。在幼儿[4]园的圆圈时间坐不住,在家里吃饭时坐不住,就连看电视时他也安静不下来。“坐下!”——这显然是丹尼尔的“我必须”箱子。

★ 保罗讨厌要求和命令。人们和保罗说的一切几乎都该列入他的“我必须”箱子里。保罗通常不理睬别人所说的,或者干脆对着干。如果保罗的父母坚持把保罗送进“我必须”箱子里,他会竭力反抗。

★ 玛丽讨厌打扫房间,早晨也不愿意去幼儿园,每天为上幼儿园做准备时她总是磨磨蹭蹭。

★ 每天晚上按时睡觉对弗洛里安来说是最难以忍受的。他总是能想起还有什么事情没做完。如果父母也身陷“雷雨”之中,那么危机就不可避免。

两种可能性

谁把孩子放入“我必须”箱子?谁提出“去做……,马上就去”这个令人讨厌的要求?谁来督促孩子达到要求?几乎所有孩子都不假思索地回答:“妈妈。”真希望爸爸们也能参与其中。孩子们不满的情绪必须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我必须”箱子越满,空气中的雷雨气氛就越浓。越是性格固执和感情冲动的孩子,越容易表现得激烈。无论你是把孩子从“我想”箱子里拎出来,还是把他放入“我必须”箱子,你都是那个要承受孩子怒气的人,最终是你扫了孩子的兴。对待这类情况有两种可能性:

★ 第一种可能:你亲自承受孩子的怒气,让自己置身于雷雨之中,并为雷雨“贡献”闪电和雷鸣。指责和斥骂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它会使一句简单的“马上结束”演变成为明显的危机。感情强烈、性格执拗的孩子受到责骂的可能性更大,因为每次将孩子从“我想”箱子里拎出来的行为都会引发强烈的雷雨气氛,一天中甚至能发生多次。每场雷雨都会过去。冷静对待,不要置身其中。

★ 第二种可能:你怀着理解的心情,在孩子发脾气时不动声色地观察他,你自己并不置身于雷雨之中,也不“贡献”闪电,而是在雨伞的庇护下等待雨过天晴。●经受冲突: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箱

当父母扫了孩子的兴或者让孩子做那些没有什么乐趣、令人厌烦的事情时,父母是不受欢迎的。尽管如此,这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你可以并且必须让孩子明白,他想要的未必都是他需要的;同时,一些他不想要的却是重要的、必需的。每一次孩子不能称心如意时,就会出现或强或弱的雷雨天气,对此你心理上要有所准备。这种雷雨很平常,和你并没有关系。即使你的孩子不高兴,表现出不满,也不能证明你就是一个坏妈妈或不称职的爸爸。你的孩子还小,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脾气和失望的情绪。但你是成年人,要更好地控制自己。

整理“我必须”箱子

每个要求、每句“去做……”都能带来一场夹杂着愤怒和眼泪的雷雨。因此仔细甄别“我必须”箱子里的东西是很有必要的。你需要根据重要程度整理“我必须”箱子,扔掉那些多余的,不要对孩子要求过多。箱子里的东西越清楚明了,孩子越能达到要求。你的生活经验将对分类整理“我必须”箱子有所帮助:哪些事情在你小的时候必须要做,你也做得很好?哪些事情你觉得没必要再要求你的孩子了?你可以和你的另一半认真探讨这个话题,这是一个有趣的题目。

★ 识破“绕行”:有的孩子很擅长寻找“我必须”箱子的缺口,从而离开“我必须”箱子,并且还能找到“绕行路”,再次回到“我想”箱子。孩子们说“好的,马上”,其实就是“不”的意思。尽管孩子们会着手做那些令他们厌烦的事情,但不会坚持到底,或者会从中找点儿乐子。比方说,虽然孩子们愿意待在浴室里,但每次洗澡时都会把洗发水瓶子和其他化妆品瓶子弄得一片狼藉。父母必须在浴缸旁边看着他们,直至他们洗完澡,这样做能在孩子尝试“绕行”时立即有所察觉,从而作出恰当的反应。

★ 提供激励:父母应当主动减小孩子进入“我必须”箱子的阻力。如果每天早晨孩子都和妈妈有一场穿衣服竞赛,这件讨厌的事也会变得有意思。如果把上床睡觉和某种令孩子期待的“睡前仪式”联系起来,比如一个“睡前故事”,那么让孩子上床睡觉也就容易得多了。完成一项讨厌的任务后就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儿,那么孩子完成这些任务也就不是那么费劲了。“只要你把这儿整理好,我们就去游乐场!”或者来一场整理游戏:“我把汽车装进盒子,你整理那些乐高

[5]积木,你觉得谁能完成得更快?”仔细想想哪些办法会有所帮助,作出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

★ 分担教育的任务:大部分来到我诊所的父母留给我的印象是,他们并没有合理地分配各自应承担的教育任务,而是谁在家的时间更长(通常是妈妈),谁在教育孩子方面承担的任务就相对更多。

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分工也不是不可以。问题在于,当爸爸们在家的时候,他们是如何与孩子相处的。大多数爸爸很有责任心,准备好在能力范围内承担责任。然而一些爸爸希望能安静地待着——在繁忙的工作之后必须好好休息。孩子的哭闹纠缠会成为他们指责自己太太教育不当的理由,从而让自己得以脱身。这种爸爸会在筋疲力尽后向孩子屈服,以此来避免冲突。

一些爸爸很乐意和孩子一起待在“我想”箱子里。他们一起嬉闹、踢球、讲故事、玩过家家,却极力避免和“我必须”箱子打交道。那些烦人的事情,比如给孩子换尿布、给孩子穿衣服、哄孩子上床睡觉、禁止孩子做某些事情,都被转嫁给了妈妈。这很不公平。爸爸们也应当分担教育中不讨好的部分,无论是否经常在家。另一方面,妈妈们必须注意,不要成为一个地道的“扫兴者”。作为母亲你应当意识到:你无须勉强接受什么,孩子的父亲也必须关心、参与孩子的教育。身为妈妈和主妇,你所做的是一份很有难度的全职工作。父母双方理应一同管理孩子的两个“箱子”!

每个孩子的学习方式都不同

有的孩子让父母很省心,他们很配合,喜欢在安静、平和的环境下认知世界。教育这种类型的孩子并非难事,但教育性格倔强的孩子就没这么容易了。这类孩子一旦不能如愿,就会有激烈的反应。他们拼命地抗争,无休止地吵闹,可能仅仅是因为不想离开浴缸或者不愿关掉电视。

这一类型的孩子并不是“被宠坏了”或者“品性恶劣”。他们只是还没意识到,自己的愿望并非都能立即实现,人们必须尊重其他人的需求。有的孩子很快就能明白这一点,不怎么费劲儿;有的孩子却需要在受到无数次的教训之后,在经过无数次的暴怒和叫喊之后才能明白。

如果在这一点上你重新认识了你的孩子,那么请你完全地接受他。你也无须为此自责。各种因素共同影响着孩子的性格。作为父母,你要陪伴着孩子成长,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在理解孩子行为的同时坚持自己的立场。必须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你不会因为他的哭闹纠缠而妥协,而会坚持自己的要求。下一章的问卷调查会帮你作出评估,看看你的孩子有哪些优点,又在哪些方面存在着问题。

公正,坚持原则

许多父母都能很好地处理冲突和危机。他们清楚地向孩子提出要求,即使孩子提出抗议也依然坚持原则,同时给孩子所需要的安全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肯定。他们保持公正,坚持原则。如果你还做不到他们那样的话,那么这本书会对你有所帮助。重点整理孩子们需要什么?★ 受到认可★ 时间和关注★ 呵护★ 信任感与知情权★ 照顾★ 保护和安全感★ 自己积累经验父母需要什么?★ 安全感★ 肯定★ 发展自己的个性★ 尊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有时需要扮演“扫兴者”的角色。“教育箱”模型清楚地展示了:★ 父母必须时常把孩子从“我想”箱子里拎出来:孩子感兴趣的,并非都对他们有益。★ 孩子不会自觉进入“我必须”箱子里。父母必须把他们放进去:即使没兴趣,有些事情也必须要做。冲突和危机无法避免★ 父母必须有经受冲突的能力。★ 在给孩子定立规矩时,父母必须考虑到孩子的性格。父母应当公正,并且坚持原则。

[1] 指从大约6岁至性成熟期开始的一段年龄期。——译者注

[2] 即《德国宪法》。——译者注

[3] 每年的11月11日是庆祝神圣的马丁之旅的节日,称圣马丁节。圣人马丁原是罗马士兵,圣洗后成为一名僧侣。据说他为人友善,生活俭朴。最著名的传奇是说他曾在途中遭遇暴风雪,见到一位生命垂危的乞丐,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大衣撕成两片,救助这位即将死于饥寒的乞丐。那个夜晚,他梦到了基督穿着他送给乞丐的那半片大衣。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很多地区盛行圣马丁节的游行。常常有扮成罗马士兵并身穿红披风的骑士,伴随提着灯笼的小孩们走街串巷,以示纪念。小孩们所用的灯笼大多是在小学或幼儿园做的小手工。——译者注

[4] 圆圈时间:指孩子们围坐成一圈,各自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心爱玩具、小手工制作、涂抹的画作等等,向小朋友们展示,并说出与这个东西有关联的事情;或者就自己身上的衣服、鞋子,作个只有几分钟的即兴表演。

[5] “乐高”(Lego)是一家丹麦的玩具公司,亦指该公司出品的积木玩具,有五彩的塑料积木、齿轮、迷你小人和各种不同零件,可以组成各种物件。——译者注第二章

你的孩子应对危机的能力如何,你自己呢?父母要想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相处得好,就需要具备某些能力。测试一下你的家庭是否具备这些能力。自我评估问卷正确评价你的孩子

本问卷适用于3~8岁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只有两岁大,但语言能力强,能理解别人所说的话,也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那么你也可以使用该问卷。

通过填写问卷你可以快速地对孩子进行评估。问卷评估的结果并非医学诊断,你不能据此判断孩子是“正常”还是“有缺陷”,但它可以帮助你了解孩子的优缺点,从而对你引导孩子性格良性发展有所帮助。

本问卷以我的诊所中使用的诊断问卷为蓝本,但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心理学家经常使用“问题问卷”,此类问卷涉及的是不受欢迎的、棘手的、有问题的行为举止。如果一个孩子非常明显地同时表现出此类行为,那就是一种“缺陷”,可能需要心理医生的介入。

我认为,父母过度地关注孩子不受欢迎的行为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思考下列问题的意义更大:孩子的哪些行为是好的?多久出现一次?一切顺利进行的事情都值得高兴。许多父母只能看到孩子存在问题的行为举止,却错失了许多令人高兴的事情。多么遗憾!

鉴于这个原因,本问卷使用了肯定的表述,列举出了孩子“正常”的、积极正面的和受欢迎的行为举止。你需要认真考虑你的孩子多久这样表现一次。我的实践证明,该问卷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但对每个孩子而言至少有一部分是适用的,而实际上绝大部分内容都适用。

问卷包含5个主题:

1.社交能力

2.毅力和注意力

3.自信

4.良好的性格和协作精神

5.睡觉、吃饭、上厕所说真心话 评估孩子的能力

⓪从不,极少

①偶尔

②经常

③频繁

→社交能力

⓪①②③遵守规则。

⓪①②③可以自己平静下来。

⓪①②③玩耍时显得很满足,为成功感到高兴。

⓪①②③玩角色扮演的游戏。

⓪①②③乐于讲述自己的经历。

得分:

→毅力和注意力

⓪①②③对很多玩具都有兴趣。

⓪①②③能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

⓪①②③有耐心完成一项困难的任务。

⓪①②③能静下心来从事一项沉闷的活动。

⓪①②③喜欢画画和手工制作。

得分:

→自信

⓪①②③父母不在身边也没问题。

⓪①②③遇到困难时不哭泣。

⓪①②③能很好地适应陌生环境。

⓪①②③能和家庭成员之外的人自在交谈。

⓪①②③保持目光接触。

得分:

→良好的性格和协作精神

⓪①②③感到失望时保持平静。

⓪①②③可以接受“不”,不会认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⓪①②③可以不吵不闹地等待。

⓪①②③能顺利完成棘手的任务,不磨蹭。

⓪①②③和大人讲话时很有礼貌。

⓪①②③平心静气,情绪平和。

⓪①②③乐意遵从大人的指示。

⓪①②③即使不能一起玩耍,也不打搅其他孩子。

⓪①②③对其他孩子很友好。

⓪①②③爱惜物品。

得分:

→睡觉、吃饭、上厕所

⓪①②③容易入睡。

⓪①②③一夜安睡。

⓪①②③端坐用餐。

⓪①②③不挑食。

⓪①②③会上厕所,不尿裤子不尿床。

得分:评估结果: 你的孩子情况如何?

通过这个问卷,你可以大致了解你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下面是具体的分析。●社交能力

如果你孩子的评估结果是“非常积极”,那么你应当感到高兴:他有能力通过自身的体验去学习,承担起责任。他可以在冲突中使用自己的这种能力:当你把他从“我想”箱子里拎出来或者要求他进入“我必须”箱子时,他也许会生气,但他会找到一种恰当的方式来完成任务。

这一切究竟是你教育的成果还是纯粹是上帝的礼物,没人能说得清楚。但重要的是,你必须对孩子的优点表示赞许,不时地表达出你的喜悦。这将有利于孩子更积极地成长。

如果孩子的评估结果不到13分甚至还不到7分,那么对孩子每一次积极的行为都给予关注就更加重要,这样一来,孩子才会表现得越来越积极。

孩子在学习社交能力时非常需要父母的支持。下面是对该主题下每一个问题更为详尽的分析。

问题一:学习规则

孩子对于遵守规则的态度表明了他的社会适应能力。也许他们需要在受到很多教训以后才能明白,规则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当孩子提出“如果我不遵守规则会怎么样”这样尖锐的问题时,父母应当给出“我们会督促你按规则做”这样的回答。

问题二:自己平静下来

当孩子发脾气或不高兴时,他们是不是通常都会沉溺其中,闹得越来越厉害?很多父母都有类似的经历。下一次时,父母必须经受住孩子的吵闹。通过多次这样的经历,你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意识到:你确信他会在某个时候停止闹腾,自己安静下来。请保持镇静和乐观,以此向你的孩子表明,只有他本人要为自己的坏脾气承担责任。事实上也只有少数孩子能自己平静下来。大多数孩子通过长时间地发脾气向父母挑衅。

问题三:满足感

你的孩子很少感到满足,也没有一次因成功而喜悦吗?有的孩子虽然满脸泥垢,却独自建成了一座“沙堡”,他满心欢喜,却得到父母一句:“你脸上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样的父母只能让气氛变得糟糕。

也许你的孩子获得的满足感和其他孩子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不善于把这种积极感受表达出来。你应该为他做个榜样。当孩子专注地玩耍或者完成了某件事情的时候,你应该向他表示你的喜悦。你应当对孩子说一些肯定的话语:“你独自完成了这件事!”“在一旁看着你让我感到很骄傲!”“我非常开心你能做得这么好!”孩子可能会在某个时候模仿你,采用类似的语句来评价自己。你也许会带给孩子勇气,让他越来越有满足感,虽然可能收效甚微,但无论如何,孩子需要这种认可。

问题四:角色扮演

扮演其他角色,从一个新的视角看这个世界,这对孩子了解社会非常有帮助。如果你的孩子不愿意玩角色扮演的游戏,你可以主动要求和他一起玩。你可以按照孩子的意愿变身为某种动物,或者让孩子在扮演仆人的同时也扮演国王。孩子们对这样的提议几乎不会反对!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医生病人”游戏或“商店模型玩具”,学唱幼儿园里教给孩子的歌曲。觉得自己唱“小兔子乖乖”和“不怕冷的小企鹅”很幼稚?没关系的,唱这些童谣能让你重新获得孩童般的单纯和快乐。

问题五:讲述自己的经历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很沉默,很少讲述自己的经历,你要为他创造说话的机会,可以是在吃饭的时候,或是进行睡前仪式的时候。每天在睡觉前询问孩子:“今天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有哪些不开心的事情?”并且向孩子讲述你所经历的开心或难过的事情。应该多讲那些积极的事情,这样孩子就会带着愉快的情绪入睡。即使是“今晚你想梦见什么?”这样的问题也能帮助孩子表达出他的情感和愿望。如果你的孩子依然不肯开口,那你就随他去。也许你的孩子属于大器晚成的类型,终将在某一天蜕变。●毅力和注意力

如果你的孩子这部分得分达到13分或者更高,那你大可放心。这样的孩子具备良好的先天条件,能通过自身的能力将事情做到最好,能独立、自愿地学习。如果你的孩子处于中间水平或得分很低,你应该如何帮助他?从第104页起,你将会获得相应的指导。●自信

绝大多数孩子在新环境或在陌生的地方都需要时间去适应,直到他们感觉到“亲切”,至少不再那么害怕。这并不是缺乏自信的表现,而是对陌生事物应有的戒备心。

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在小群体里引人注目,而是希望每件事情都做得“正确”。虽然他们在家里有时候行为激烈,但在幼儿园和去别人家做客时,往往彬彬有礼,很有教养。这也不是缺乏自信的表现,而是“内向基因”在发挥作用。这种“内向基因”使孩子更容易适应社会,容易自我控制,孩子会尝试在新的环境里运用那些你教给他们的规则。一旦你的孩子适应了新的环境,即使他还有些羞怯,也能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那么你应当为此感到高兴。但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你的孩子依然十分恐惧分离,几乎不(或者从不)和其他人说话,动辄会因为一点儿小事掉眼泪,那就有可能是自身性格的原因:忧虑不安,缺乏自信。你应该如何帮助他?从第143页起,你将会获得相应的指导。●良好的性格和协作精神

如果这部分的得分达到20分或者更高,说明你的孩子是一个非常具有合作精神的、易于管教的孩子。你可能根本不能理解,为什么有的父母会觉得教育孩子是一件困难、费力的事情。是不是他们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行为不当?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在一个家庭里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孩子非常温顺,另一个却性格执拗,并随时准备“战斗”。他们的父母会经常向我咨询,向我叙述他们平时教育孩子时遭遇的严重危机。根据我的经验,本问卷主题的前四个问题对孩子尤为重要。如果你的孩子这部分得分不高,那么你很有可能需要经常克服危机。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个问题?从第54页起,你将会获得相应的指导。●睡觉、吃饭、上厕所

这和孩子的年龄有很大关系。即使是6岁的孩子,能整晚不尿床也不容易!这部分的评估和整体得分没有必然联系,每一个问题都可能成为家庭中沉重的负担:如果孩子在睡觉方面存在问题,即使他大小便时知道叫你,吃饭时也很自觉,你也会觉得孩子“很难对付”。这里涉及的每一种情况都与孩子的身体需求有关。因此你必须格外细心地和孩子相处,因为事实上只有孩子最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从第175页起,你将会获得具体的指导。正确评价自我

父母也有优点和缺点。在这份问卷的帮助下,你会了解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很好,哪些方面还需要改善——前提是你如实回答问题。有意思的是,你可以让你的爱人为你再作一次评估,看看答案和你自己给出的是否一致。说真心话 评估你和孩子相处的能力

注意:在“表述清晰明确”和“坚持原则”这两部分,你的指示和你预先告知孩子的后果应当是合理的、经过充分考虑的,这样得分才有效。

⓪从不,极少

①偶尔

②经常

③频繁

→自制力

当我的孩子有不恰当的行为时……

⓪①②③我能够保持冷静。

⓪①②③我的语气平静、肯定。

⓪①②③我会以不具有伤害性的表达方式让他明白:这么做是不恰当的。

⓪①②③然后我会很快地原谅他,并且忘记这件事。

⓪①②③我的反应过于激烈,我会向他道歉。

得分:

→表述清晰明确

⓪①②③在我让孩子承担后果之前,我会提醒孩子最多三次。

⓪①②③如果我给孩子设立了界限,我就很少再说什么。

⓪①②③当孩子做什么或者不能做什么对我来说很重要时,我会给出明确的指示。

⓪①②③如果孩子就某项禁令或指示跟我讨价还价,我会坚持我的立场不动摇。

得分:

→坚持原则

⓪①②③当孩子有不恰当的行为时,我会立刻作出反应。

⓪①②③我会把预先告知过孩子的后果付诸实践。

⓪①②③如果孩子对我的要求置之不理,我会采取行动。

⓪①②③当他因为某项禁令而恼火时,我仍然会坚持。

⓪①②③我会让他清楚地知道,哪些是允许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

得分:

→关注孩子

⓪①②③如果孩子的行为合乎规范,我会发自内心地赞赏他。

⓪①②③如果我对他的行为感到高兴,我会告诉他。

⓪①②③我会向孩子表明,我信任他。

⓪①②③我会和孩子有身体上的交流,会抚摸他。

⓪①②③我会对孩子说,我有多么爱他。

得分:评估结果: 你的情况如何?

以下是详细的分析:●自制力

你可以做到原谅和忘记吗?你能保持冷静吗?你在冲突中能保持克制吗?当你某次没能克制住自己,你能做到给孩子道歉吗?你给出的肯定回答越多,情况就越好。如果你的分数低于10分,你就要重视起来了。注意自己的行为,尝试获得更高的分数。父母越难自我控制,孩子越容易变得冲动固执,自制力对这类型孩子的父母来说非常重要。冲动固执的孩子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感到兴奋,会因为一点儿小事而激动不已,他们尤其需要这样的父母:像汹涌波涛中的岩石那样,不受暴风和雷雨的侵袭,安稳平静。

你觉得这对你来说是很难做到的?“我禀性难移,很容易发怒!”你是这么认为的吗?你是成年人,和孩子相比,应该更加有意识地、更加积极地作出改变。●表述清晰明确

你和孩子说话时能够表述清晰,并且孩子也会仔细倾听吗?你能说话不离题,不接受孩子的讨价还价吗?如果你这部分评估得到了8分或以上,就表明你在“表述清晰明确”这一点上已经做得相当好了。如果得分不到8分,你应该尝试获得更高的分数。●坚持原则“坚持原则”是“表述清晰明确”的延续。如果说教对孩子已经不起作用,那么父母必须以行动获得期望的结果,而且尽可能以合理的、预先告知过的手段。孩子要承担的后果必须和孩子做的或拒绝做的事情有因果关系。你是否已经清楚地让孩子知道他应该遵守哪些规则?当孩子违反规则时你的反应是否合理,态度是否坚决?如果你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那还需要努力。10分是应达到的最低分数。如果你的孩子属于固执类型,在任何情况下都想自己作决定,那“坚持原则”这一能力对你来说尤为重要。●关注孩子

关注孩子积极的一面,向孩子表达出你对他的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你知道这些都非常重要。但你能总想到这些吗?一天有几次?这部分涉及的要点并不多。你的爱和关注是孩子最迫切需要的。你对孩子的爱和关注能弥补你在其他方面的不足。重点整理在第一份问卷的帮助下,你可以发现孩子在哪些方面表现积极,哪些方面出现困难。非常重要的有:★ 社交能力★ 毅力和注意力★ 自信★ 良好的性格和协作精神★ 睡觉、吃饭、上厕所你的孩子越是符合要求,应对危机的能力就越强。通过第二份问卷你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为父母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的优缺点所在。下面几种能力非常重要:★ 自制力★ 表述清晰明确★ 坚持原则★ 关注孩子你越是符合要求,应对危机的能力就越强。第三章这样帮孩子克服危机你的孩子是一个小战士?他安静不下来,注意力不集中,还是胆小害怕?他在睡觉、吃饭和上厕所等方面存在问题吗?通过本章内容你将学会克服各种危机通用的办法。克服倔强的孩子身上的危机“我来作决定!”

有的孩子很容易教育。如果你的孩子在问卷评估中“良好的性格和协作精神”这一主题上得分较高,那他就属于这种类型。他会自己从“我想”箱子里出来,你最多也就需要提醒他一下而已。这样的孩子在“我必须”箱子方面也没太大的问题。他有时会不满地嘟囔、发发牢骚,但即使是他没兴趣的事情,只要是必须做的,他最终还是会乐意去做。这样的孩子身上很少发生危机。相应地他们的父母也会少犯很多错误。即使犯错误,也都不怎么严重。这类型的孩子能自己处理好最重要的事务。

固执、叛逆的孩子情况恰恰相反,尽管坚强的意志日后会发展成一项非常积极的素质:人们需要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实现长期目标。但处于儿童时期的孩子暂时还没有有意义的长期目标——他们只是想拥有他们想要的一切,并且是刻不容缓。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有的孩子会用头撞墙,表现得非常执拗,为每一件小事而战斗。他们最喜欢的一个字就是“不”,最喜欢说的话是“我不想!”和“我偏要!”。他们无法忍受事情不按照他们的意愿来进行,因此他们讨厌一切出乎意料的变动。他们也不能接受失败,还厌恶别人给他们定规矩。只要让他们自己发号施令,或者为其他人作决定,那一切都会很顺利。一旦有人违抗他们的意志,或是向他们提出要求,他们就会不高兴。接下来他们会竭尽全力地试探:“看看我这样做是不是不能达到目的。”父母经常扮演“扫兴者”角色:时常会把他们的孩子从“我想”箱子里拎出来,放进“我必须”箱子里。

教育固执的孩子是一项挑战,教育方法时常滞后。更费劲儿的是,这类孩子在说“不”的同时还会大发脾气,又很好斗,具有暴力倾向。即使是兄弟姐妹间的争吵,往往也是为了“我要作决定!”如何与孩子一起克服这些无法避免的危机?你会从本章获得答案。“你说的我就不做!”——对抗行为

父母可以使用哪些方法应对孩子对抗、不服从的行为?有一些处理方法很常见,也很普遍,但通常效果不好。我将向你们介绍其中的三种,然后再为你们推荐一种新的解决途径。●一开始有对抗,最终达到目的

保罗(3岁半)想要作决定。如果不允许他做什么,他会因为生气而尿在裤子上,以一种挑衅的、令人不快的语气要求妈妈给他换衣服、抱他上楼。他向妈妈大声叫喊,哭闹纠缠。他的妈妈冷静客观地对他说:“好好和我说话。”但保罗不接受这一要求,继续哭闹叫喊。于是他的妈妈再次坚决地说:“我希望你好好和我说话。我不喜欢你的这种语气。”她清楚地重复了这个要求好几遍,但仍然无济于事。最后保罗的妈妈开始和他商量:“你必须明白,如果你再这么哭下去,我不会为你做任何事情。如果你想让我帮助你,首先你得有礼貌。”结果保罗开始骂人:“你是个讨厌的妈妈!坏妈妈!你从不帮我!”同时使劲地用拳头打妈妈的腿。

以孩子受到惊吓结束

在此之前保罗的妈妈还能控制自己,但现在保罗太过分了。妈妈开始大声地向她的儿子说话,并且威胁他:“你要是现在还不停下来的话,看我怎么收拾你!我会把你关起来!”这么说还是没用,于是妈妈抓住保罗,将保罗硬拖进了他自己的房间。保罗大喊大叫了一会儿后,自己安静了下来,最终自己换了干净的衣服。但他的妈妈也几乎崩溃。整个过程持续了半个多小时。这件事以孩子受到惊吓为结局,并非“结果好即全局好”。

发生了什么?

让我们再仔细回顾一下整件事。保罗和妈妈之间发生了什么?保罗的妈妈应该怎样应对保罗的抗争和他“自己做主的意愿”?

保罗的妈妈试图将保罗从“我想”箱子里拎出来。她要求他友好地说话,但保罗不愿意那样做,并且更加生气,更激烈地开始抗争。于是,母子之间开始了一场“雷雨”。状况不断升级,如上图所示。

对固执的孩子来说,激烈冲突不可能完全避免。当事情没按保罗的设想进行时,他不可能那么快地接受。他一定要抗争。

雷雨的后果

保罗的妈妈没办法改变保罗的性格,这对她来说很难接受。但她可以决定如何去应对保罗的坏脾气!在我们所举的例子中,保罗的妈妈让自己身陷“雷雨”之中——最后还亲自贡献了闪电和雷声。

虽然保罗的妈妈成功地把保罗从“我想”箱子里拎出来并放入“我必须”箱子,但她筋疲力尽并感觉糟糕,因为一切是这样结束的。保罗也筋疲力尽,他觉得自己受到了妈妈不公平的、粗暴的对待。

在采取有效行动前的整个时间段里,保罗不恰当的行为受到了过多的关注。保罗的妈妈最终虽然达到了目的,但付出了太大的代价。●一开始有对抗,最终耗尽精力而作出让步

有时保罗的妈妈没有力气在这样的情境中坚持自己的原则,在和孩子或长或短的对抗之后最终耗尽精力而作出让步。这样一来,保罗就在雷雨后留在了“我想”箱子里。他的妈妈会把他抱起来,给他换上干净的衣服,就好像保罗是个小婴儿似的。而这正是保罗所期望的。

我能走多远?

像保罗这样执拗的孩子经常会有这样的经历:父母筋疲力尽,最终向他们作出让步。这会带来不良后果。这样的经历会怂恿孩子不断挑战父母的底线。如果父母已经说了很多,但很少或从来没有采取过行动,那么孩子就会从中得到这样的错误信息:无礼的说话方式、骂人和打人最终是有成效的,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恣意妄为;自己能够决定其他人的行为,也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学会这些对保罗没有好处,这些不是他真正需要的,现在不需要,以后也不会需要。●对孩子严厉并使用强势手段

保罗的爸爸有自己应对儿子行为的办法。他工作很辛苦,回到家里需要有一个安静、和睦的环境来休息。他时常指责是妻子“前后不一致”的教育方式让保罗变得不听话,但就算他在场,保罗也照样不守规矩。于是他就开始责骂保罗:“你现在又在干什么?你听不见吗?”保罗不停地嘟囔。爸爸的声音大了起来:“够了!现在回你的房间去!”保罗没有按照爸爸说的做,反而哭得更大声了。他的爸爸爆发了。他一把拽住保罗,在屁股上揍了几下,然后把保罗关进了房间,并且说道:“敢出来你就试试看!”起初保罗还哭得很厉害,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自己安静下来了。

这次的雷雨持续时间短,但却很强烈。保罗觉得自己很可怜,很无助。爸爸的呵斥和体罚让他害怕。或者他会模仿爸爸的行为……在这一情境中,他没有被公正对待,而且受到了惩罚,但他仍然没有机会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说话温和,行为坚定

有什么值得推荐的好办法吗?如果保罗的父母不置身于雷雨之中,而是撑着伞待在旁边,情况可能会好一些。应该让保罗独自站在雷雨中,由他自己决定要不要去换干净的衣服。

为什么说了很多却经常没有什么用?“当短短几句话不起作用时,我就必须长篇大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执拗的孩子会想:“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听到你们说的了,但我就是想知道,如果我不按你们说的办,你们会怎么做。这非常刺激,我必须得试试。”对他们来说,“不”绝不是停止的信号,而是他们提出了去试探的要求:“如果我偏要这么做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个个都是小社会学家,大多数都可以在“青年研究”方面获奖,因为他们不断地通过实验确定自己能走多远,能得到什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