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不解的行为,心理学家都有答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03:13:26

点击下载

作者:韦秀英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那些你不解的行为,心理学家都有答案

那些你不解的行为,心理学家都有答案试读:

序 言

每个时代都会有几个“怪才”对人类稀奇古怪的行为,或者一些神奇诡异的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大脑构造似乎也和一般人不同,因为他们总能够想到别人想不到的问题,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现象。他们不断发现人类身上的怪异行为,以及自然界的怪异现象,又不断对它们进行研究、探索和试验,然后给出让人大跌眼镜但又合情合理的解释。

这些“怪才”致力于不同寻常的行为心理学研究,并且取得了十分不俗的成绩,比如他们研究过祈祷与寿命的关系、不同水果的个性特征、“墨西哥人浪”的形成、捐款者的心理以及孩子画圣诞老人的体型变化等。从表面上来看,这些研究显得微不足道,甚至时常被人们所忽略,却全面系统地解释了生活中的各种怪诞行为及现象。正因为如此,后来的行为心理学家才将这方面的研究系统地称为“怪诞行为心理学”。简单来说,怪诞行为心理学就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怪诞现象。在过去的几百年间,已经有无数位心理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们在主流科学怯于涉足的领域勇敢前行,令人钦佩。

18世纪的英国有一位特立独行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叫弗朗西斯・高尔顿,他便是研究人类怪诞行为的“先行者”,被尊称为“怪诞心理学之父”。他曾经去非洲探险,并且游走于英国主要城市的大街小巷,亲手绘制了英国的“美女地图”,他还发现了泡茶的最佳方法。虽然弗朗西斯・高尔顿成绩斐然,不过在怪诞行为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却一直没有得到太多的认可,甚至连“怪诞行为心理学”本身都没有被认定为一门严肃的社会学科。直到21世纪初期,英国赫特福德大学教授理查德・怀斯曼对怪诞行为心理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之后,这门被忽略的心理学科才逐渐被大众所认可,并且越来越被人们熟知。另外,在怪诞行为心理学领域进行过深入研究的还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丹・艾瑞里教授,他出版过的怪诞行为学著作至今仍然在全球畅销,并且影响了大批的读者。正是因为这些伟大而无私的“先行者”不懈努力、倾情投入,才让怪诞行为心理学越来越蓬勃地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本书在所有“先行者”的研究基础之上,引用世界顶级大学教授的论述,对于生活中的各种怪诞行为及现象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及分析―为什么人们总是去超市里疯抢那些不需要的东西?为什么有的人会“灵魂出窍”?为什么女人忍痛也要穿上高跟鞋,而男人总是表现得很花心?为什么有人喜欢在网上炫富……这些怪诞行为的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当我们以科学的方法对一些怪诞行为做出分析和解释的时候,你会不会惊讶得目瞪口呆?本书不仅涵盖了大量的心理学、行为学、经济学及社会学知识,还针对时下年轻人最易出现的怪诞行为以及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怪诞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相信你一定能够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并解开心中的疑团。

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就已经踏上了神奇莫测的怪诞心理学之旅!|chapter 01|永不知足是人类的本性  第一节 如影随形的贪欲

女人的衣柜里总是少一件衣服

有人说,女人是世界上最“古怪”的物种,因为她们总是做出一些难以让人理解的怪诞行为,甚至连她们自己都为此感到疑惑。比如,为什么自己的衣柜里总是少一件衣服呢?这是她们每天起床时最先想到的问题。每次打开衣柜,就算面对满柜的衣物,她们也总是在感叹:“我的衣服太少了,一件适合的都没有!”

为什么女人会觉得自己的衣柜里总是少一件衣服呢?美国心理学家彼得?罗福说:“一个人对于服装的选择与偏好,能够反映出他的内在心理,这一点在女人身上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对于女人来说,衣服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生活所需,而是她们身体的一部分,是她们的“第二皮肤”,也是她们展示自我、表达内心的最佳选择。女人通过衣服来展示自己的“美”,而“爱美”又是女人的天性,所以女人对于衣服的喜好是永无止境的―你的身边一定不缺少这样“贪心”的女人,她们会把自己的大部分的薪水拿来买衣服,无论网购促销、节日优惠,还是换季打折,都可以成为她们购入新衣的理由。在穿上新衣服的那一刻,她们往往心花怒放,尽情享受他人的赞美以及吸引更多羡慕或嫉妒的目光。这样说来,女人的衣柜里并不是少一件衣服,而是少一句对其外貌的赞美,少一种优越感,少一种自我满足感。

女人在不断购买新衣服,不断流连于商场、服装店以及网上商城时,内心的“欲望”也在不断膨胀。女人的“爱美之心”不能称为怪诞,不过凡事都讲究过犹不及。如果女人总是想通过衣柜里的“新衣服”来展示自己的外在美与内在美,显然是不正确的。如果你读过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就会知道,最佳的穿着应该像安娜?卡列尼娜那样,即使是一袭最普通的黑衣,也能够在一片姹紫嫣红中熠熠生辉,这样的女人才是最美的。

肚子里的怪兽―贪食症

我们经常会在电视、报纸或网络上看到这样一种“怪异”的现象:很多肥胖者,尤其是那些爱美的女孩子,她们总是想要通过节食来减肥,可是在节食一段时间之后,又忍受不了饥饿的煎熬,于是开始暴饮暴食,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为什么整天吵着要“节食减肥”的人,最后却变成了“贪吃鬼”呢?

我们知道,食物是人类维持生命体征的必需品,就像阳光对于植物、汽油对于汽车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原始人类自从偶然间尝到了第一口被山火烤熟的食物,便开始了对美食的不懈追求。这所谓的“食欲”,也是人类正常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不过对于“贪吃鬼”来说,吃东西已经不再是简单地满足自己的食欲,而是一种怪诞的习惯性的进食行为。

节食减肥的人受到社会文化潮流的影响,认为“瘦才是最美的”,于是他们希望通过节食来达到减肥或者控制自己体重的目的。长期控制食物的摄取量,会让他们产生厌食心理,又因为受不了饥饿的折磨,最后不得不借助大量进食来满足自己的“正常食欲”。这样,减肥者就很容易陷入“暴食→厌食→贪食”的恶性循环,并且患上可怕的神经性贪食症。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节食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饥饿感,还会带来心理上的饥饿感,这两种饥饿感叠加在一起,便是贪食症患者对进食“乐此不疲”的主要原因。此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大,有些人会选择通过暴饮暴食的方式来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比如有的人听说巧克力可以使紧张的神经得到放松,甜甜圈和蛋糕这些甜食可以让负面情绪得到抚慰,于是就狂吃这些食物,想通过这些食物来给自己的压力及负面情绪找到一个发泄通道。可能这些人并不知道,如果人的情绪与某种行为经常联系到一起,比如不开心的时候就吃东西,在经过一定的强化之后就会变成一种习惯,以后只要不开心就会很“自然”地去吃东西。这种“自然”出现的怪诞行为,会让人感到宣泄与放松,可是要改变这种行为却十分困难。你现在已经知道整天吵着要“节食减肥”的人,最后为什么变成了“贪吃鬼”吧?一是因为身体及心理上的双重饥饿感需要得到满足,二是为了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

如何改变减肥者的贪食行为呢?首先应该调整自己的进食习惯,要以均衡饮食为主,减少甜食的摄入量,保证摄入适当的脂肪以及足够的纤维素,这样才能维持人体的饱腹感。其次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正确的方式释放内心的压力,不要让自己被负面情绪困扰。

购物狂总是在疯抢那些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每次当你从商场或超市疯狂购物之后,或者在清点网络购物清单之时,都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购买了很多根本不需要的东西,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像挂在衣柜里连商标牌都没有拆过的吊带裤、只用过一次的榨汁机或者根本没有用过的电子驱蚊仪等,看到这些东西你就会感到自责、内疚,不断在心里追问自己:“我是疯了吗?为什么会买这些不需要的东西?”

心理学家将那些无法控制购物欲望的消费者称为“购物狂”,他们对于采购物品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狂热,哪怕自己已经债台高筑也要不停地购买。如此盲目地消费,自然会买到一些根本不需要的东西;在面对这些不需要的东西时,又会产生极大的罪恶感和焦虑情绪。

为什么购物狂总是在疯抢那些根本不需要的东西呢?不外乎以下三种原因:

1.“购物狂”对于商品都有一种病态的占有欲,因此在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内心的占有欲就会蹦出来“搞乱”,无论自己选择的商品有没有真正的用处,都会不假思索地买下来,否则内心的占有欲就无法得到满足。

2.“购物狂”还希望通过购物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控制欲和决定权。在购物的过程中,服务人员会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商品,我们也有权利选择购买或者拒绝购买,甚至连刷卡、付款的行为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快感”。所以,在通过购物寻找平常生活中缺失的控制欲和决定权时,“购物狂”往往会不自觉地购买到一些并不需要的东西。

3.由于受到“免费”的刺激,“购物狂”更容易产生盲目消费的行为。怪诞行为心理学家丹?艾瑞里指出,“免费”的东西会让人产生一种非理性的冲动,“购物狂”看到免费的商品就会勇往直前,而不会认真思考那些商品是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现今的商家都深谙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无论是大型商场、超市,还是网络购物平台,都喜欢打着团购、促销、今日特价等旗号来吸引“购物狂”的目光。其实,无论是怎样的“诱惑”,都是为了赢取更多的利润。“购物狂”能够明白这一点,并且拥有足够的定力以及清醒的头脑,就能够捂紧自己的钱包,而不会去盲目疯抢那些根本不需要的东西了。

换工作就像换衣服的跳槽成瘾者

我们身边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一些“不可理解的怪诞行为”,比如有的年轻人跳槽成瘾,换工作就像换衣服一样。长辈们会劝说:“不要贪得无厌,还是老实本分一点好。”年轻人却总能找到跳槽的理由,总是认为“下一份工作”才是最好的。

2014年,美国的失业率持续增长,其中年轻人的失业率是中年人的两倍。对此,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所曾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年轻人的失业率持续增长并不意味着他们都失业了,而是由于他们更喜欢跳槽。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Henry?Siu指出:“年轻人不一定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所以在早期最好能够多做尝试;而年龄较大的员工不会轻易跳槽,因为他们不想出现‘万一’的情况。”年轻人适时跳槽有利于自身的事业发展,可是跳槽成瘾却是一种病态的心理。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本能就是喜新厌旧,因为新鲜的事物能够激活大脑的奖励机制,从而引导我们去探索、冒险,这是年轻人容易被新工作吸引的主要原因,也让年轻人的跳槽行为拥有了正面积极的意义。不过,对于跳槽成瘾的年轻人来说,任何一种理由都可以成为他们跳槽的动机,比如当前工作待遇不好、没有发展前途、不被上级重视等。还有另外一种可怕的情况,就是在经历过多次跳槽之后,会自然而然地养成一种习惯―工作不顺心时想跳槽、人际关系出现矛盾时想跳槽、新工作力不从心时想跳槽,甚至没有任何理由就想跳槽,这一切问题好像都可以通过跳槽来解决,可现实却让年轻人跌破了眼镜。

年轻人适时跳槽有利于自身的职业发展,不过在跳槽之前应该认真分析自己的特长优势及职业发展目标,而不是盲目地跳槽。新的工作可能会拥有更好的待遇,不过跳槽的出发点应该是“为了提高个人的能力价值”以及“接近自己的人生目标”,只有这样才不会陷入跳槽成瘾的怪圈之中。

抢来的东西特别好吃

小时候,我们总喜欢和同伴争抢食物或学习用品,好像抢来的东西都特别好吃、特别好用,可事实上,抢来的东西和自己手里的东西并没有什么不同。你一定有过类似的经历,无论是争抢还是被争抢,都会给你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力。

孩子们在争抢中长大,潜意识里就认为“抢来的就是好东西”,所以别人手里的食物、别人身上的衣服、别人获得的荣誉、别人拥有的幸福,都成了自己争抢的目标。其实不仅仅孩子是这样,成年人的世界里也随时在上演这样的“争抢事件”,像职场上的钩心斗角和明争暗斗就存在于公司中。为什么人类会有如此怪诞的行为呢?

首先是人类的竞争意识在“作怪”。从原始社会开始,由于食物、用品的匮乏,人类就开始了各种争抢活动,也只有在争抢中获得胜利的人,才有机会生存下去。现代人类也许并不匮乏食物或生活用品,但是在竞争意识的驱动下仍然会出现争抢行为。其次,当你看到别人手里的东西、别人身上的衣服,甚至是别人脸上的笑容时,都会产生一定的嫉妒心理。这时候你的心里会想:为什么别人拥有某样东西会那么快乐,而自己拥有某样东西却没那么快乐?难道别人手里的东西更好吗?内心的疑问会激起人的嫉妒心理,从而产生争抢的意念。在这个过程中,潜意识会受到理性典范控制和复杂的理性支配的同时刺激,将界限外的刺激因素作为抢夺对象,这样就会产生征服感和抢夺后的快感。

那么,抢来的东西真的会更好吗?当然,所谓的“更好”只是心理上的错觉,而且当你对别人手里的东西垂涎三尺时,别人可能也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你手里的东西。如果一味地争抢别人手里的东西,只会让自己失去更多。也许哪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抢来的东西正是当初自己拥有的。因此,你必须学会珍惜自己手里的一切,不要总是“惦记”别人的东西。“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恶性循环《威尼斯商人》中有这样一段话:“你们要是用刀剑刺我们,我们不是也会出血的吗?你们要是挠我们的痒,我们不是也会笑起来的吗?你们要是用毒药谋害我们,我们不是也会死的吗?那么要是你们欺侮了我们,我们难道不会复仇吗?”很多学者和心理学家都认为,这是莎士比亚借剧中人物之口,强调了人类的报复心理。“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报复心理是人类的本能,它就像死亡、流血和微笑一样正常。当一个人在利益上因另一个人的行为产生损害时,会使前者要求后者做出赔偿或前者会使后者也产生同样的利益上的损害,人的这种怪诞行为就被称为“报复”。这种心理也是一种应对、反抗外部不利因素的自我防御保护机制。利益被损害的一方往往在心理上会产生焦虑反应,比如愤怒、呼吸不畅、焦躁不安、难受等。这种焦虑反应在得到利益赔偿或报复后,才会得以消除。无论是多么伟大的人,都或多或少地产生过报复心理,不过有的人能够通过冷静的分析以及理性的思考,来避免报复行为的发生;有的人却在报复心理的驱使下,无法控制住自己,陷入了“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恶性循环。

报复行为危害极大,那么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报复心理,如何避免报复行为呢?

当你利益受损的时候,应该让自己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一些,不要总去计较那些鸡毛蒜皮的得与失,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心理得到调节。另外,你还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让自己的报复心理得到淡化或转移。如果这样做还不足以平息你内心的“怒火”,那么就冷静地思考一下报复行为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它会给自己、给他人带来怎样的伤害。怪诞行为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在一次电视采访中指出:“人类的所有怪诞行为都有合理的动机。”如果你能够静下心来,思考别人的做事动机,或许就能理解别人的行为,而不再想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地进行报复了。

脚踩N只船的花花公子

如果你热爱高尔夫球运动,一定不会对泰格?伍兹陌生。这位传奇的高尔夫球手多次排名世界第一,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成功的高尔夫球手之一。当然,泰格?伍兹出名不仅仅因为他获得的非凡成就,还因为他的“偷腥门”事件震惊了世界体坛。泰格?伍兹也因此被称为“最花心的高尔夫球手”―他曾经背着漂亮的妻子与多名女性交往。一位事业有成的体坛名将,居然脚踩N只船,这着实让人们大跌眼镜。

在我们身边,脚踩N只船的花花公子并不少见,女人说男人好色、贪性,而男人却不这样认为。英国《每日邮报》曾指出,男人“花心”是由于基因决定的,研究者将20张女孩的照片给不同的男人看,结果大多数男人都能够从中找出好几个自己喜欢的女孩,并且愿意跟她们有进一步的发展。从进化心理学来看,人类存在的目的就是传递自己的基因,所以在进化压力之下,男性会乐于与不同的女性保持短期的性关系,以此来让自己的基因得到最大限度的传递。当然,遗传基因本身也和男人脚踩N只船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些父辈比较风流的,子辈发生感情出轨的概率也更高一些。

脚踩N只船的花花公子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他们的“硬件”都很不错,要么拥有阳光帅气的外表,要么才华横溢、心思缜密,总能吸引较多异性的目光。有的花花公子甚至可以不投入任何感情,同时与好几位女性进行交往。为此,女人们总是感叹:“男人都太花心啦!”其实,在男人“花心”的背后,隐藏着许多你忽略的心理因素:

1.缺乏自尊感和自信心,总是渴望得到更多的赞同与肯定,多一个女人崇拜自己,内心就会多一份自信,多一点自我认同感。

2.选择困难症,什么都想得到,什么都不肯放下,不断追逐“更好的”。这样的男性会同时与几位女性保持亲密关系,他们心里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3.受到社会文化风气的影响,有的男性会认为脚踩N只船是成功者的标志,于是他们会很乐意以这样的怪诞行为来展示自己的“成功”。

一辈子都难以戒掉的赌瘾

很多人都喜欢赌博,虽然偶尔会有人运气爆棚赢上一笔,不过多数情况还是“十赌九输”。这样说来,赌博就是一项稳赔不赚的糟糕投资,既然如此,为何还是有人沉迷在赌博中无法自拔呢?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心理学教授马克?格里菲斯博士说:“赌博是一个从游戏规则到场地布局都经过精心设计的陷阱,可以让赌徒不断获得心理上的‘奖励’,导致输了钱也无法自拔。”

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心理陷阱呢?让我们来认真分析一下:

首先,从赌场的布局上来看,现今世界上大多数赌场都尽可能多地在内部空间安置老虎机,并且将餐饮中心安排在赌场的中部或者后方,赌徒只能通过迂回曲折的路径才能够达到餐饮中心,这样就会大大延长赌徒在赌博区的逗留时间,从而让赌徒们更多地下注。

其次,赌场是一个“灯红酒绿”的地方,那些带有刺激性的色彩以及嘈杂吵闹的背景音乐,都会让赌徒的大脑产生极度兴奋感,从而让他们更加冲动地进行赌博。美国很多赌场还会向客人提供免费的酒精饮料,如果赌徒一边饮酒一边赌博,则更容易失去理性的判断力。

另外,连嗅觉也会影响到赌徒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家在美国拉斯维加斯赌场进行的实验显示,如果在老虎机区域喷洒让人心情愉悦的香水,那么赌徒就会增加自己的下注额,这和一些大型商场内喷洒香味以增加商品销量是一样的道理。“赌瘾”更像是一颗肿瘤,滋长于人们遏制不住的欲望中,纵使这次输到倾家荡产,可是一旦时机成熟,它又会钻出来。有着赌瘾的人往往具有投机心理,赌注得失的差额往往和吸引力成正比,如果赢了,那么一定会想获利更多;如果输了,则会有一种挽回损失的心理。如此赌博往往会使赌徒沉浸在希望和绝望之间而不能自拔。

如果你也喜欢赌博,并且希望可以戒掉自己的“赌瘾”,那么就要认识到赌博的危害性,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最好能够培养其他爱好,比如看书、喝茶、运动等。另外还有就是要循序渐进,就是给自己设定个限额,无论是输或赢,只要达到设定的限额就要立即停止,然后循序渐进地减少限额,最终顺利摆脱赌瘾。  第二节 你为什么会这么贪

贪得无厌的根源―占有欲

人有欲望是很正常的事情,一方面人生要有追求、有目标,另一方面生活本身就充满了各种诱惑。哲学家罗素说:“人的欲望有四种,分别是占有欲、竞争欲、虚荣心和权力欲。”他还曾写道,人们对于食物的渴望,曾经是导致很多政治事件的主要根源之一,现在仍然如此……人们被各种欲望控制着,无论自己拥有了多少,仍然渴望拥有更多,这就是人性中最贪得无厌的部分。

你一定还记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吧?渔夫贪得无厌,不断向小金鱼提出各种要求,这种无休止的“追求”变成了贪婪,最终让渔夫一无所获。这个童话故事也告诉我们,人有欲望并没有什么过错,可是过度的贪欲却容易走向极端。一个人的欲望达到无法克制的病态时,做事情就会不择手段,甚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样最终会导致众叛亲离,并且失去生活的所有乐趣。虽然人人都明白贪得无厌是不正确的,可是却很少有人去探究贪得无厌的根源,为什么人会贪得无厌呢?

怪诞行为心理学家将欲望认定为人的基本心理需求,而贪欲是各种心理需求的层层递进。当人类的最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会渴望得到更高层次的心理满足,所谓的“饱暖思淫欲”就是这个道理。其次,人类贪得无厌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就意味着淘汰,人类必须不断扩展自己的资源,才能得到更多的安全感。另外,人类的很多贪欲都和童年时期的某些“丧失”有关,比如有的人家庭条件较差,从小就很羡慕有钱人家里有钢琴,于是“想要拥有一台钢琴”便成了内心的欲望,并且这种欲望会不断地膨胀,直到长大后买了钢琴,才知道不过是有钱人家里的一个“摆设”而已。

除了以上这些原因,还有人类最原始的欲望―占有欲。占有欲可以补偿人类内心的缺失感,不管是对人的占有、对物的占有,还是对利益的占有,都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是自卑的、孤独的,或者其他的。人类是群居动物,几乎每个人都有与人相伴的嗜好,也有与物相伴的嗜好。与人相伴的时候,人类可以感受到作为群居动物的原始安全感;与物相伴的时候,人类可以感受到与外部世界的原始联系。人类渴望在群体中找到“同类”,也渴望找到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如何满足这些渴望呢?那就是不断地占有。

在人类的情感世界里,占有欲表现得更加明显,因为人类都有着十分强烈的归属愿望,喜欢把他人当成自己的财产来支配与掌管。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习惯用归属性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男人对女人说“你是我一个人的”,而女人对男人说“我只属于你”。在这些亲昵的情话中,可以窥见男人和女人相互占有的原始心理。如果这种占有欲过于强烈,甚至将对方当成自己的“财产”,那么就会失去尊重与平等,也失去精神的交流与沟通。

由此可见,占有欲过度也是造成人类贪得无厌的主要原因,如何去控制占有欲的尺度呢?对于男女关系来说,保持一定的占有欲能够增强彼此的归属感,不过这种占有欲要在爱对方而不是控制对方的基础之上,否则只会让对方感到压抑与逼迫。对于物的占有欲,则在观赏而不是占有的基础之上,比如你可以去图书馆把书单上罗列的书目看完,不一定非要把这些书通通买回家束之高阁,通过这样的方法便可以使人的强烈占有欲得到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贪婪者的座右铭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类的欲望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不可控制,无论是对美食、金钱,还是对权力、情感的欲望,都永远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丹尼?罗德克说过:“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有一条戒律,那就是禁止贪婪。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听到人们用不屑的口吻说出贪得无厌、贪心不足、贪婪成性等词汇来鞭笞贪婪者。”

如果人类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又无法很好地控制,那么就会变成贪婪。这是人性的恶习,也是人性中无法被隐藏的缺陷。我们也时常听到贪婪者说:“世界上没有最好的东西,只有更好的东西。”这种听上去“催人奋进”的理念,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黑洞”。一般说来,贪婪心理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错误的价值观念

有的人认为,只有拥有更多的东西,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才能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这种人存在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想,并且贪婪成性,往往得陇望蜀,有了金钱,想要豪宅,有了豪宅,想要权力,永远无法得到满足。

2.扭曲的攀比心理

还有的人原来贪欲不强,可是看到身边原本与自己境况相差无几的同学、朋友、亲人、邻居等过得比自己更好,便产生了心理不平衡的情况,总想让自己过得比身边的人更好。事实上,他们的境况也并不差,只是因为攀比出现了心理上的落差。

3.行为的强化作用

拥有贪婪之心的人,会通过各种手段让自己的欲望得到一定的满足,而在一定的满足之后,会逐渐形成一种条件刺激,然后不断强化着贪婪心理。

文学家将贪婪比喻成水面上游弋的蛇,它能够让人心绪不宁、躁动不安。如果人类无法让自己的欲望得到控制,那么就等于失去了抵御一切邪恶的屏障,很容易让自己的内心防线在利益或感官的刺激下化为乌有。贪婪者内心的道德底线,也会随着欲望的增加而不断减少,而让恶念不断膨胀。贪婪虽然能够在理性的意志力下得到暂时的遏制,不过要想从心灵上彻底战胜它,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心理学家认为,想要战胜贪婪心理,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另外还可以尝试一下自我反思法:你可以拿出一张纸,在纸上写出20条“我想要的东西”,或者“我最想做的事情”,然后再认真分析这些“愿望”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超出你能力范围的过分欲望。这样做可以帮你更好地明确贪婪的对象与范围,让你对自己的贪婪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最后,再根据自身贪婪心理产生的原因与危害,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从而明确自己贪婪的真正原因―是攀比心理、行为强化作用,还是不正确的价值观或人生观?经过这样的分析之后,你便能够找准目标,找对方法,尽可能地改掉贪婪的恶习。

当然,你也必须树立“知足常乐”的观念。“知足”就是不要对超出范围的欲望抱有幻想,“常乐”就是始终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狄德罗效应与喜新厌旧

18世纪的法国有一位哲学家名叫丹尼斯?狄德罗,有一天他收到了朋友送来的礼物,那是一件做工精美的奢华睡袍。狄德罗将睡袍穿在身上,显得华丽大气,心里美滋滋的。可是当他在书房里来回走动时,却觉得书房里的家具、窗帘、地毯,都显得残破不堪,根本无法与奢华的睡袍相匹配。为了与睡袍配套,狄德罗把书房里的东西先后更新,不过当所有的一切都跟上睡袍的档次时,狄德罗却不开心了,因为他觉得自己“输”给了一件睡袍。为此,狄德罗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

21世纪,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朱丽叶?施罗尔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即“狄德罗效应”,或“配套效应”,用来表示人们在拥有了一件全新物品时,总会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其他物品,以此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狄德罗效应也经常会出现,那些不够了解的人就会以为这是某种怪诞的行为,比如有的女人用攒了好久的钱买下了一双价格昂贵的鞋子之后,就会觉得以前那些平价买来的衣服、裤子、配饰非常不协调、非常没有存在价值,为了让身边的一切都与自己穿着新鞋子后的风格和档次相配,还会接着攒钱去买新袜子、新衣服、新裤子、新裙子、新项链、新手袋,甚至连随行的男友的衣着都要改变一下。这听起来十分怪诞,不过这样的现象却时常发生在我们身上。

从狄德罗效应之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吞噬着理性的欲望黑洞,会让我们逐渐陷入失控状态之中。那么,奢华的睡袍或昂贵的新鞋子就是罪恶之源吗?当然不是。你必须明白,并不是某件物品的真实价值让我们做出了欲望升级的决定,而是我们所赋予鞋子的价值和意义让我们高估了自己对与之配套的其他事物的需要程度,被某件物品的存在改变的认知态度才是让人们做出荒唐之举的根源。

除了欲望的不断扩大,人们还会出现喜新厌旧的心理。你应该也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对某件物品感到习惯,不再具有挑战或新鲜感的时候,就会去寻找新的目标,大脑的奖励机制会激励我们不断去寻找更有益的“奖励”,比如食物、水、性爱等,或者是这些“奖励”的直接代替品―金钱。不过,当人们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游戏”就这样结束了。这时候,被心理学家称为“习惯化”的机制开始生效,人们会在一段时间内习惯自己刚得到的东西。比如你一直想买一台数码相机,经过好几个月节衣缩食的努力之后,你终于买下了一台数码相机,这时候你内心的高兴程度会达到一个顶峰,也就是满怀期待终于变成了现实,可是再过几个星期,你心里的高兴程度就会慢慢降下来,因为相机的新奇感已经减少了,它也变成了你拥有的众多物品中的普通一员。当这个循环结束以后,这件物品再也无法让你找回最初的兴奋感了,然后人们又会采取什么应对方法呢?那就是寻找新的目标,重新体验那种兴奋的感觉。这就是人们喜新厌旧的根本原因。

需求层次的变化是欲望的助燃剂

从心理学上来说,任何行为皆由动机推动,欲望不断膨胀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需求层次的变化。需求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首先提出来的,他由低到高地将人的需求(也就是欲望)分为以下7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认知需求、审美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一个需求层次得到满足之后,就会进阶到下一个层次的需求获得满足的过程,如果第一个需求都难以得到满足,第二个需求便很难得到关注和追求。

中国有句古话叫“饱暖思淫欲”,说的就是当一个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不再为生存发愁后,他就有了自我膨胀的资本,开始追求更高的目标、满足更多的欲望,甚至有了放纵自我的非分欲念。加之“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一个非常空泛的概念,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理解,如果遇上了持有错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人,他们就会把“金钱、权势、女色、地位”与自我实现挂钩,这些较高层次的需求便会成为贪心行为的主要动机。

我们可以用“男人有钱就变坏”这件发生概率较高的事情来解释需求层次的变化是如何让欲望不断升级、直至战胜理智和忠诚的。“男人有钱就变坏”这句话仿佛是诅咒一般屡屡应验,在许多男人事业有成之后,他们开始花费更多的时间在酒色应酬和夜不归宿上,或是堂而皇之地发生婚外情,或是暗度陈仓地和情人生下私生子。虽然我们并不能把“男人有钱就变坏”看作绝对真理,但它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绝不是女人们的偏见的产物。

从需求层次理论我们能看出男人变坏的深层原因:

当常规性爱作为男人的生理需要从妻子处满足之后,他在这方面的生理需要就会更进一级,富足的经济状态使得他们更具性吸引力,婚外性关系恰好满足了男人对刺激性和诱惑力的追求。

当男人对于爱的需要因为妻子将大部分注意力转移到孩子和其他家庭事务上而逐渐被忽视时,男人也会感到孤独和失望,被人关心和呵护的需要就越发强烈,他们会开始渴望重新焕发出恋爱第二春,享受那种有人围着他转的感觉。

当事业成功、家庭美满已经满足了男人对于尊重的需要后,他会更深切地希望别人(特别是身份和地位与自己相当的人)认可自己的成就和地位,并且在上流社会的圈子里站住脚。而败坏的社会风气已然让人们有了这样的错误认识:有钱男人的身份象征是出轨、婚外情、妻妾成群,如果没有一两件让媒体关注的花边新闻,你还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成功人士。让自己名实相符、满足虚荣心也是有钱男人纷纷“变坏”的原因之一。

并不是说穷人就没有对于非常规性爱、被爱意簇拥、被社会认可等更高层次需要的追求。这些需求其实早已像定时炸弹般埋藏在人类的本性之中,而驱使着他们去实现这些需要的动力和勇气只有在他足够强大之时(多数男人都会觉得有钱有权时的自己很强大)才会很明显地暴露出来。

蔡加尼克效应:为吃不到的葡萄而耿耿于怀

我们常说“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其实人们对于“吃不到的葡萄”更加印象深刻。在现实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信写到一半时,圆珠笔突然没墨了,这时候你会去寻找另一支笔继续写下去,还是扔下信笺不再管了?或者当你被一本悬疑小说迷住的时候,你会坚持把它读完,哪怕凌晨也不愿意放下,还是将书放下不再读下去了?

人类总是倾向于把事情做完,这是一种做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不信你可以拿笔画一个圆圈,在最后留下一个小小的缺口,这时候停下来再看它一眼,心里是不是有一种很想把它画完的冲动呢?人类总想把事情做完,而且对于没有做完的事情更加印象深刻,对于已经完成的事情容易遗忘。这怪诞的现象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蔡加尼克效应”。

20世纪2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蔡加尼克在一项记忆实验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她把参加测试的人员分为两组,分别做一件简单的工作,比如从60倒数到15、把不同颜色的珠子串起来、写一首自己喜欢的诗等。在这两组人员中,一组顺利完成,另一组被下令中途停止,然后让全体人员回忆工作细节,结果完成工作的一组能回忆43%,中途停止工作的平均可回忆68%,这种“完成欲”没有得到满足的人对工作印象很深刻,而那些快速完成工作的人则能够轻松地忘记工作。蔡加尼克效应是推动人们完成工作的重要驱动力,不过这种过于强烈的完成驱动力一旦主宰了你的思想,也很容易使人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强迫自己一气呵成地完成要做的事情,否则一日不完结,一日不得解脱;要么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拖沓�唆,没等把这件事情做完就半途而废转移目标,这样的结果就是永远无法彻底地完成一件事情。这两种人都需要调整他们的完成驱动力。

如果一个人做事情总是半途而废,那么他的内心一定充满了恐惧,因为害怕失败,害怕任务完成后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甚至让自己遭受到非议或批评。那些永远只想待在“象牙塔”里不肯毕业的学生,就是因为害怕毕业后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害怕失败后的各种挫折,所以会有意识地逃避成功。对于拥有这种心态的人来说,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把做事情做完,逐渐培养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如果你的精力最多只能集中10分钟,而工作需要1个小时才能完成,那么在你的精力涣散时最好能够停止工作,用几分钟的时间来做做运动,舒展一下僵硬的四肢,或者去给自己倒一杯水等,等自己放松下来再继续工作。

另外,一个非得把每件事情都做完的人,由于受到过于强烈的驱动力的影响,也会导致自己的生活没有规律、情绪过于紧张、生活圈子过于紧张等问题。比如有的人会强迫自己把一件毛衣织完,可是织成之后自己并不喜欢,不过她还是会觉得那件毛衣非穿不可。其实,对于某些事物来说,不害怕半途而废才是真正的智慧。

我们应该如何来控制脱缰野马一样的完成驱动力呢?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价值观标准,如果觉得哪个工作计划不值得做,就要勇于放弃。另外,还可以编制一个时间表,把那些必须要做的事情写出来,努力培养一种更切合实际的意识,再把那些可以不用去做的事情写出来,然后理智地放弃。  第三节 别让欲望掌控你的人生

延迟满足能让你控制住贪念

很多人对“延迟满足”并不陌生,它是一个心理学概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忍耐或节制。“延迟满足”能够帮助我们克制自己的贪念,抵制眼前的诱惑,从而追求更长远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通常做到延迟满足的人,可以做到克服眼前的困境而获得长远的利益。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提出了“延迟满足”这一概念,他通过一个实验让世人了解了“延迟满足”所带来的巨大收获。“延迟满足”实验的地点是一个幼儿园的一间小房间里,房间里有一张放着棉花糖、曲奇或是饼干棒的桌子和一把椅子,研究人员让数十名儿童分别单独待在这个房间里,告诉他们面临的两个选择:一是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这样做就没有任何奖励;二是可以等研究人员返回时吃掉这些食物,这样做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实验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煎熬,因为他们必须克制内心的欲望,抵制这些美味的诱惑。孩子们有的捂住自己的眼睛或者回过身去不去看那些食物,有的孩子通过拽自己的衣角或踢桌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实验结果出来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因为大部分的孩子没有坚持够三分钟就把桌子上的食物吃掉了,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控制住了食物对自己的诱惑,等到研究人员再次返回时才吃掉这些食物,并且成功兑现了奖励,这个控制时间差不多有15分钟。

后来,米歇尔教授逐渐联系上了曾经参加这个实验的参与者们,开始展开了对这些孩子的一些后续调查,包括学习成绩、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学的关系等方面。结果发现当年马上吃掉食物的孩子普遍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很难维持与他人的友谊等情况,在家和学校都属于行为上较易出现问题,并且成绩较差;而那些成功等待的孩子在各方面都要表现好一些,学习成绩上尤为突出。等到孩子们35岁以后,米歇尔和其他研究人员又进行了回访,发现当年不能等待的孩子成年后体重指数较高并且更加容易出现吸毒等问题,而成功等待的孩子成年后各方面都表现优异。

通过这个实验,米歇尔和他的研究团队认为,自我控制能力对获得成功起着很关键的作用,虽然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智商高低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但是米歇尔认为自我控制能力决定着智商能否起作用,而对于这种自我控制能力,先天遗传和后天的培养都很重要。

如果一个人无法做到“延迟满足”,那么他往往克制不住自己的贪念,总会让欲望的藤蔓恣意生长。这样的人不会考虑长远的未来,只会立刻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样做的结果也往往以痛苦告终,并且造成无尽的拖延与逃避。如何让自己做到“延迟满足”呢?最重要的就是学会长时间的等待、学会克制内心的欲望、学会理解他人并且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如果能够做到这几点,并且将它们变成你的生活习惯,那么就能够自觉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的实现。

没有嫉妒,就没有贪婪

你是否嫉妒过别人?嫉妒别人生活过得比你好、长得比你漂亮、家庭比你幸福、收入比你丰厚?嫉妒是每个人都曾有过的普遍心理,这也是一种病态心理。那些嫉妒心较强的人,往往心胸狭隘,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同时,嫉妒也是贪婪的“催化剂”,一个人的嫉妒心越强,就越是贪婪成性。

哈佛商学院院长尼廷?诺里亚曾经说过,嫉妒与梦想是对立的,如果你总是用仇视的目光盯着别人的财富或名利,注定会被内心的欲望所绑架,逐渐走向沉沦。与其如此,不如立足于自我,让自己的潜能得到发挥,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的目标。嫉妒的确会让人走向贪婪,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很多人会想,他学历没我高,家境没我好,凭什么他的工作就比我好?她外貌不如我,工作能力不如我,凭什么就能找个好老公?有些人看到曾经和自己境况相差无几的同学、同事、老乡渐渐都超越了自己,于是心理慢慢失衡。嫉妒在不知足的土壤里日益滋长,甚至产生攀比之念,直到演化为贪婪。心理学研究发现,自私的人更容易产生嫉妒和贪婪的心理,因为自私总会产生更大的占有欲,这就导致他们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锱铢必较,甚至欲壑难填,因此这类人更容易贪婪。

上帝在创造万物之初,蜈蚣是没有脚的,它的外形和蛇差不多,爬行速度也较慢。当它看到野鹿、猎豹以及其他有脚的动物都跑得很快时,心里便产生了嫉妒。于是,它来到上帝面前,希望上帝可以赐给它更多的脚。上帝微笑着将很多脚放在蜈蚣面前,让它自己选择拥有多少只脚。蜈蚣开心极了,贪婪地把那些脚一只只安在自己身上,直到再也安不下为止。蜈蚣低头看看自己的脚,心想自己一定跑得比所有动物都快了,然而事实却让它大失所望。由于它的脚太多,根本无法把每只脚都控制好,这样不仅行走得更慢,还更容易跌倒。蜈蚣感到心灰意冷,它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了代价,然而上帝不会再给它第二次选择了。

嫉妒会让人走向贪婪,那么我们应该消除自己的嫉妒心理呢?请看以下几点建议:

1.不要让攀比蒙蔽你的双眼

或许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比别人优秀,可是你不可能在各方面永远都是第一。而且,你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也不能用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相比,所以攀比本身就很有局限性。

2.让自己忙碌起来

培根曾经说过:“嫉妒是一种四处流浪的情绪,能够享有它的只有闲人,每一个埋头沉入自己工作的人,是没有时间去嫉妒别人的。”所以从现在开始,让自己忙碌起来吧!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然后为此而努力。

3.正确看待竞争

良性的竞争能够让你和竞争对手一起进步,可是恶性竞争却会让你陷入嫉妒与仇恨的圈套。竞争总不可避免,但你要赢得正当,输得洒脱。

4.正确看待嫉妒

嫉妒也有积极的方面,因为它能够催人奋进。当你开始嫉妒别人的时候,你也应该开始采取行动了,努力,并且超过对方!

见好就收,用“舍得”换“收获”

每个人都有贪欲,总希望自己能够多赢一点、多赚一点、多拥有一点……尤其是在生意场或赌场之上,这样的贪欲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他们不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结果导致自己损失更多。

有人做生意投资了大把金钱,当生意走下坡路时,却不愿意马上收手,避免更多的损失,而是选择“坚持到底”,总盼望会有所转机。因为他们顾惜之前的“投入”,不想白白损失了自己的付出。有人在赌局上输了一大笔,却不知道“回头是岸”,而是总想扳回老本,甚至不惜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其实,这两类人都是受到“沉落成本效应”的影响,总是在顾惜已经支付的成本,即使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仍然不愿意选择放弃。因为人们之前已经花费了一些成本,现在放弃就意味着损失。在这种思维陷阱的影响之下,人们通常会继续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把错误的行为坚持下去,而不是“见好就收”,因为他们不愿让自己之前的付出变得毫无价值。

怪诞行为心理学家丹?艾瑞里说过:“人类总是本能地惧怕损失。”如果人们没有付出过任何成本,那么面对诱惑时就会选择“见好就收”。比如现在让你在“赌一把”和确定的收益两者之间做一个选择,你会怎么做呢?再说得具体一点:你是选择稳赚50000元呢?还是选择有80%的可能赚70000元,20%的可能一无所有呢?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人还是选择了前者,也就是所谓的“见好就收”。因为“落袋为安”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安全感。这时候一些擅长传统经济学的学者可能会说:这道选择题选择前者是不对的,因为70000×80%=56000,期望值要大于50000。即便如此,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往往处于收益状态时,都是担心既有利益的失去,这就导致了比较厌恶风险的心理。心理学家卡尼曼和特韦斯基把这种状态称为“确定性效应”,即如果人们处于收益状态时,那么他们大多都是比较厌恶风险的。“确定性效应”表现在股市上,即大多数人对于获利总是有着强烈的落袋为安的心理倾向,也就是常说的“赔则拖,赢必走”,人们卖出获利股票的意愿远大于卖出亏损股票的意愿。尽管这不太符合“对则持,错即改”的投资理念。深究这种“确定性效应”的心理,不得不提“损失规避”。“损失规避”即白捡的100元所带来的喜悦心理远不及丢失100元所带来的痛苦多。传统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也曾说,增加100元收入所带来的效用,小于失去100元所带来的效用。这揭示了绝大多数人面对做有关收益和有关损失的决策时往往会表现出敏感程度不对称。如果说面对获得的快乐指数很高,那么面对失去的痛苦指数则要更上一个台阶。也许有些人面对这一结论会不以为然,行为经济学家试图通过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如果把一枚硬币扔向空中,如果落地时正面朝上,那么你就可以赢得50000元,如果反面朝上,那么你就会失去50000元。你愿意参加这个赌博游戏吗?

A.愿意

B.不愿意

尽管这个游戏输赢的几率相同,可以说是个很公平的赌博游戏,但是通过行为经济学家一系列的调查得知,大多数人不愿意参加这个游戏,他们是出于哪种心理而拒绝这个很公平的游戏呢?尽管这个游戏看起来公平无比,但是如果用“损失规避”效应来解释,输赢的几率相同,但是人们对于“得”“失”的敏感度却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输掉50000元的沮丧的心理要远大于赢得50000元的愉悦感。这种心理也可以很好地解释股市中人们面对损失的敏感度要大于收益的敏感度,从而导致一旦股票下跌,人们就会因为承受不了股票下跌的损失痛苦而急于抛售股票。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有“损失规避”的心理,一旦感觉有损失的可能,就会宁愿放弃本来有可能的获利。见好就收,说白了就是知足感恩。守住既得利益,舍得放弃多余的欲望,这样才能收获满满。放眼现实生活,很多人欲壑难填,在商场上唯利是图,情场上脚踏N只船,股市上永远盼着数字飘红,不懂落袋为安,这样没完没了地乘胜追击,反而会加大风险,导致前功尽弃,损失巨大。

做人生的季军,你会比亚军更快乐

每次观看国际体育赛事,人们总是会将目光聚集在冠军身上,很少会关注到亚军或季军。你也可以想一想,人们都知道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阿姆斯特朗,可是第二个、第三个登上月球的人是谁呢?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了。

这样说来,作为亚军或季军,是不是特别“委屈”呢?而这种委屈的程度是否也是随着名次的降低而不断减少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相比那些没有获得奖牌的运动员来说,每个项目的冠军、亚军和季军已经是很幸运的了,但是,他们的心情和成绩并非成正比,冠军的成就感、自豪感、幸福感是最为强烈的,这个大家都能理解。亚军却大多数都会黯然神伤,甚至伤心落泪。季军远远比亚军更为满足和快乐。真是这样吗?让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的测试:

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田径比赛场上,西班牙和美国心理学家为了研究奖牌获得者的情绪反应,用摄像机分别记录了15名铜牌获得者和20名银牌获得者的反应。透过镜头发现,颁奖台上的季军看上去比亚军更高兴。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运动员的心理感受相差甚大呢?人们对于结果的满意程度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两位心理学家发现,运动员们的满意程度和预期关系密切,结果比预期的要好,运动员就会很高兴;结果和预期差不多,运动员的情绪达到基本满意;结果没预期的好,则运动员的情绪就会很低落。通常季军获得者往往对于比赛的结果预期值不是很高,得到了铜牌他们已经很满足了,因为他们差一点就和奖牌擦肩而过。而亚军大多对于奖牌的预期很高,通常是奔着金牌而参加比赛的,得了亚军,显然没有达到预期,这也是亚军情绪低落的原因。如果人们并不知道自己的预期是什么,那么对于结果的满意程度又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针对这个问题,心理学家提出了社会比较理论。

从社会比较理论的角度看,亚军往往和冠军相比较,一般来说,亚军的心理往往是,觉得假如自己再努力一点,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冠军了。季军的比较对象通常是没有登上领奖台的其他运动员,这样他们就会对于这种比赛结果感到很满意。

也许这一研究结果并非适合所有的运动员,但是心理学家还是给了大家建议,如果想提高对于比赛结果的满意度,那么不妨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降低预期,避免过于乐观地估计比赛结果。另一方面要采取下行比较,和成绩没有自己好的运动员比较,这样就能成功避免失望。以上的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铜牌现象”,它不仅适用于体育竞赛,而且在其他类比赛以及日常生活中同样存在。

工作中,假如单位给别人加薪50,给你加100,你会高兴。若是给别人加200,给你加100,你一定会生气。尽管给你加的薪酬同等,但是和周围的人相比较起来,会大大地影响到心情。这就是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的“相对福利”。杜森贝利认为人们的消费水平取决于自身的实际收入,但是也会受到相对收入的影响,相对收入指每人的收入和之前比、和周围的人比。这种比较而来的差距会影响到消费,影响到心情,也会影响到自身的福利,像上面这个例子中提到的,通过这种比较而来的福利就是“相对福利”。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社会比较理论影响巨大,他认为,人不管是心灵高尚还是卑鄙,总是有一种内驱力来进行自身的能力和观念评估,如果此时缺乏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那么人们通常会选择与他人进行比较,以此来进行自我认知。由于选择对象的不同,所以就有了上行比较和下行比较之分,上行比较指的是和一个比自己能力强的人比较,这样有可能会激发人们的进取精神,但是也容易产生失落心理。下行比较指的是和不如自己的人比较,这样会提高自尊水平,增加“相对福利”。

心理学家建议人们,要想成为情绪的主人,一定要摆好自己的位置,避免好高骛远和一切不切实际的追求,如果你想增加“相对福利”,不如多去医院、贫民窟、殡仪馆等地方跑跑,这样就能抵消掉不少的痛苦。

学会利用“得寸进尺”心理来激发斗志

我们通常会对“得寸进尺”的人不抱有任何好感,因为他们戴着“永远不知足”的面具。可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我们又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别人“得寸进尺”的行为。这听起来是不是很怪诞?现实就是这么让人捉摸不透。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做过一个“得寸进尺”的心理实验,刚开始他让一位大学生带着一份有关安全驾驶的请愿书去拜访一些家庭主妇,并且请她们签上自己的名字,结果所有的受访者都签了名。几周之后,弗里德曼又让另一位大学生去拜访两组人,其中一组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人,而另一组是之前拜访过的家庭主妇。这次拜访的目的是让他们在自家的后院里竖立一个巨大的、外观丑陋的交通安全警示牌。最后实验的结果出来了,和弗里德曼推测的一样,前一组只有17%的人同意了那个请求,而后一组有80%的人同意了。弗里德曼将这种心理现象称为“得寸进尺效应”,也就是一个人接受了别人的一个小要求,那么在此基础之上,他也会倾向于接受别人提出的另一个“得寸进尺”的要求。“得寸进尺效应”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也被许多心理学家所证实,比如加拿大心理学家曾经号召多伦多居民为癌症学会捐款,结果发现假如和人们直接提出这个要求,则只有46%的人愿意捐款,但是如果分两天进行,第一天发给人们这次活动的纪念章,并请求人们佩戴,第二天再提出捐款的请求,结果同意捐款的人数翻了一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这是因为人们所做出的每个意志行动都具有最初的目标,面对众多场合,人们所作出的决定总是要权衡各种利弊,假如外在环境相同,人们总会选择那些简单容易的目标来接受。而人们又都喜欢表现出自己友好、合作的一面,并且有着保持形象一致的想法,既然答应了一个简单的要求,那么为了保持这种形象的一致性,即便再面临一个比较琐碎的“得寸进尺”的要求,他们也会下意识地倾向答应。如果感觉接受“尺”有难度,那么不妨从接受“寸”开始。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要善于“搭梯子”,当然梯子的方向要是正确的,并且注意梯子的间距要适当,要遵循易于转化的原则。这样让人们接受起“尺”来就不会再是难事。

如果要把“得寸进尺效应”说得更简单生动一些,那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样的循序渐进。无论在日常生活、学习,还是工作竞争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多个目标。有的目标巨大,难度较高,那么我们也可以利用“得寸进尺”的心理来激发自己的斗志,给自己搭一搭“梯子”―我们可以将大的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的目标,然后一步一步地将其完成。要知道,人类的本性就是永不知足,如果想要克制住种种贪婪的欲望,就要学会“得寸进尺”,比如购物狂可以先给自己设定一个小的目标,一次花钱不能超过某个范围,然后坚持一段时间,再设定更大的目标,这样就不会再那样冲动而盲目地消费了。再比如贪食症患者,想要一次戒掉膨胀的食欲并不现实,可是通过“得寸进尺效应”却能够一步步地实现。同样的道理,像换工作成瘾、赌博成瘾者,也可以通过这种心理效应来进行克服和纠正。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