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摄影360°(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04:15:41

点击下载

作者:[法]安娜-洛尔·雅卡尔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生活摄影360°

生活摄影360°试读:

为什么要拍摄日常生活

摄影,通常是利用照片记录那些周末、假期等难忘的日子或者一些非同寻常的事情。也有很多摄影师喜欢表现自然、植物或者动物。当然,我们有时也会利用摄影定格我们的记忆或者实现艺术创作,这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毫无关系,超出了本书的范围。实际上,想拍摄出精彩的照片和表现那些新颖独特的主题,并不一定非要远走异国他乡或者非得经历那些不同凡响的时刻才能实现。

那么,如何拍摄日常生活,如何拍摄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呢?

很显然,我们总是对那些陈词滥调感到厌烦,对司空见惯的日子缺乏兴趣,面对一个习以为常的拍摄主题,我们总是显得畏畏缩缩、不知所措,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表现它们。

我希望通过本书引导你获得一个崭新的视点,观察周围的一切,更加敏锐地把握拍摄的时机。使生活和摄影有机结合、紧密联系,将可以使你的激情融入更多的时间,通过更加正规的学习实践,让你的拍摄取得长足进步。

通过拍摄日常生活施展你的创作能力,并且让你的作品越来越成功。本书主要通过实例介绍一些有效实用的拍摄技巧,为你轻松创作(肖像、风景、日用品)提供帮助。

如何使我们最好的照片既不是来自于影棚里的专业模特,也不是拍摄于天涯海角,而仅仅是来自我们的家中或附近街道拐角等真实的日常生活场景呢?就请参考本书中给出的建议,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拍摄、分享吧!

一座城市,一栋建筑,一个行人。对页的照片表明,我们可以对周围的环境予以极大的关注,可以从事日常生活摄影的实践,也可以在一个视觉表现的层面进行必要的尝试。这张照片邀请你研究这本书,你找到成为“艺术家”的起点了吗?

日常生活摄影使用指南

摄影是一门既有趣又复杂的艺术,它包含了很多操作的技巧和大量的参数设置,这些技巧和设置会对我们最终获得的照片产生影响。实际上我们意识到了针对各种不同的拍摄情况,应当考虑优先使用什么样的拍摄技巧。

在本书中每两页都针对一个主题或者一个具体拍摄情况提出建议。即使它的内容不是包罗万象,但都指出了一些可以有效地帮助你完善影像质量的要点(避免经常出现的错误,提供拍摄各种类型照片最重要的技巧)。

本书的结构易于查阅,同时它们也是你信息和灵感的来源,为你每一天的摄影实践提供更好的引导。本书由多个双页结构组成相近的探讨主题,扩大了阅读范围,为你打开一个全新的视野。使你从中获得的信息将是未来摄影创作的补充,是画面组织、图像构成的基础。

快速入门指南

接下来的几页简明扼要地阐述在摄影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一些概念、参数。在这儿,不管你使用什么样的摄影器材,本书中所提到的技法和建议都是有用的。首先浏览一下这些内容,在头脑里有个大致的印象,然后就可以毫不犹豫地把它们运用到你的拍摄实践中去。

走进摄影

● 确定拍摄目标:在照片里只纳入影像最关键的元素,排除其他内容(任何多余的、无关的元素)。

● 摄影的“作用”:赋予被摄对象另一种活力。

● “第一人称”拍摄:摄影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并从这个角度展示照片。

● 拍摄意图:懂得需要在照片里表现什么和为什么这样表现。

● 不同的“类型”:下面所列举的这些情况可以交叉并存。同一张照片有时可以同时属于它们之间的几种情况,通常情况下,突出一个主要的特征。照片可能是:

- 图形特点:影像着重表现线条和形状。构图较抽象,画面强调构成关系。

- 色彩特点:照片突出表现色彩关系(色调的对比或协调、色彩的氛围等)。

- 新闻报道,文献资料:照片最终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左图同时强调色彩关系和图形特点。对比的色彩、弯曲的线条与主题和谐统一,强烈突出组织构成关系,画面色彩饱和、炫目。右图突出表现图形结构,色彩的缺失体现出极简主义特点。单色处理反差效果明确,明亮的白色和黑色的沥青对比鲜明,另外黑白密度对比突出画面线条的构成特征。

- 表现型:照片试图传递一种情感。

- 艺术型:画面强调美学特点和独创性。

- 生态主题:描绘众生,人类或者动植物。

影像效果

● 解像力:表现影像的锐度、清晰度。取决于使用的镜头光学质量和光圈的相对孔径大小(使用最大或者最小光圈时解像力相对较差)。

● 强烈对比:照片影像近乎于黑白对比。高反差改善了影像的可读性,表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

● 暗淡、灰暗、乏味:画面只表现了中间色,既不亮也不暗,缺乏视觉张力。

● 高饱和度:照片的色彩纯度高,有时甚至过高。

● 单色:把照片处理成黑白效果或者单色模式。

● 暗角:照片中影像周围明度比中间部分低。暗角有时是自然形成的,有时是通过后期处理得到的。

● 高调:因为拍摄时运用过曝或者后期对图像进行亮度处理获得十分明亮的效果。过曝的影像效果,画面中间色调非常明亮,几乎没有暗色调存在。

● 暗调:因为欠曝影像效果非常暗,或者通过后期处理得到暗色调。影像效果突出表现为整体较暗,中间色调差不多都是深色的,照片中几乎没有亮色调存在。

● 高动态范围(缩写HDR):照片中最亮的受光区和最暗的背光区细节都非常清晰。这个效果要谨慎使用,否则有可能会破坏影像的反差,使影像失真。

拍摄模式

● 全自动模式:相机自动处理所有参数。

● P模式(程序自动模式):相机自动设置快门速度与光圈大小这对参数组合。

● A或者Av模式(光圈先决模式):此模式,需要你自己设置光圈值和景深,相机自动配置一个快门速度。

● S或者Tv模式(速度先决模式):此模式,由你来决定曝光时间和动态模糊程度,相机自动配置一个光圈值。

● C1、C2或U1、U2模式:相机用户自定义模式。根据个人的喜好设置相机的配置(选择ISO感光度、测光、驱动模式、影像格式等等)并存储当前菜单设置(如果需要可以从说明书里查到)。这几张照片创造的氛围比主体(音乐家、海景)更加引人注意。对于寻常主题的照片,要通过艺术手段体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上图,利用彩色人工照明,调整反差,表现投影效果,使这张照片与通常意义的新闻报道照片有明显区别。下图,描绘了湿润沙滩上的倒影、一缕缕的光线、强烈的线条和几只鸟,对明度和反差的处理使这张照片非常具有表现力,从而引发出更多的情感。

光圈大小、景深和对焦

● 把相机设置为A或者Av模式,利用主控拨轮变换光圈大小:

- 数值小(例如:f/2.8)表示光圈孔径张开的幅度较大。可以形成小景深效果,前景和背景散焦效果明显。

- 数值大(例如:f/11)表示光圈收缩成一个较小孔径。可以得到大景深效果,影像的清晰范围比较“大”。

● 光圈:“相机的眼睛”,通过它的缩小与放大可以控制拍摄时通光量的多少。

● 相对孔径:决定光圈光线通过的能力。大孔径可以通过的光量较多,反之,如果孔径小,通光量就比较有限。

● 景深:照片中清晰范围的“深度”。如果景深大,影像的清晰范围就比较深远。

● 清晰区域:影像中清晰部分的集合。它与相机影像传感器平面平行,根据清晰范围的大小分为大景深和小景深。

● 对焦:选择照片中最清晰范围的行为,我们有时也把这个范围称作“焦平面”,它是位于清晰平面上点的集合。

● 明亮镜头:拥有一个大孔径光圈的镜头(f/1.8甚至f/1.4),对焦时取景器里特别明亮。

● 变焦和光圈相对孔径:注意,一只变焦镜头经常存在两个最-近距离聚焦 大光圈值(例如:f/2.8-4.5)。它的最大孔径出现在最广角端,但是当镜头变焦时最大孔径也随之变小。而一只高品质镜头的特点是具有恒定不变的唯一最大光圈值。

● 自动对焦:相机的对焦模块自动对焦。

● 手动对焦:断开镜头或者机身的自动对焦功能,手动旋转对焦环(或者一个按钮)选择焦点。

● 镜头最近对焦距离:允许镜头靠近被摄主体的最近 合焦距离。微距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非常短。影像传感器平面到焦点位置大约只有20厘米左右,因此 镜头前端到被摄主体之间只有几厘米的距离。

● 针对细节因素对焦:被摄主体最清晰的部分沉浸在模糊的影像之中,焦点位于一个影像精确微妙的细节上,细节的轮廓与模糊的周围元素交融。为了实现小景深效果,我把相机设置为A模式,选择最大光圈为f/1.7的镜头,取景器里特别明亮。我采用手动方式对背景对焦,使它清晰起来,同时让处于前景位置的糖果模糊。这些示意图通过相机图形前的条纹区表示景深范围和不同的拍摄情况引起清晰区域范围的变化。

快门速度和动态模糊

● 相机设置为S或Tv模式,利用主控拨轮改变曝光时间:

- 数值小(例如8,表示1/8秒)意味曝光时间比较长,此时快门的速度低,容易产生抖动或形成动态模糊效果。

- 数值大(例如1600,表示1/1600秒)表示曝光时间短,此时快门的速度高,可以定格被摄主体,得到清晰的图像。

● 曝光时间:光圈允许光线通过的持续时间。

● 快门速度:快门开启到闭合的时间。曝光时间短快门速度就高,曝光时间长快门速度就低。

● 快门或者快门帘:控制光线持续照射感光元件时间的装置。

● 抖动模糊:由于快门速度低,并且没有使用三脚架,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抖动造成画面影像模糊。

● 动态模糊:摄影师在拍摄移动的物体时,利用较低的快门速度有意制造的模糊效果。

● 线状模糊:照片中的影像表现为动态的平行线状模糊效果。

● 放射状模糊:照片中的影像表现为动态的放射线状模糊效果。

● 幽灵模糊:利用较长的时间曝光(比如超过1/4秒)得到的一种影像效果。移动的被摄物体会散成丝缕状甚至消失不见。

● 追随拍摄:使用较长的曝光时间,用相机追随着移动的被摄物体,在移动的过程中拍摄。被摄主体影像清晰,背景影像呈现线状模糊效果。

● 快门时滞:从按下快门释放按钮到开始曝光这段短暂延迟的时间。如果相机反应快,二者几乎同时发生,相反,就必须提前按快门,否则就会失去决定性的瞬间。

这张照片表现的是动态模糊效果,手持、低速快门拍摄(曝光时间:1/5秒)。相机处于静止状态而被摄主体处于移动状态。拍摄模式设置为速度优先,选择1/30秒在汽车中拍摄到这张不规则模糊效果的照片。汽车的行驶方向(在路上颠簸着向前开)和我的逆向运动相互配合,对准向日葵,得到这张既不是线状的也不是放射状的不规则模糊效果的照片。

曝光修正

● 曝光:一张照片感光的程度。

● 拍摄时,如果取景屏画面的亮度不是所期待的效果,可以使用相机的曝光补偿功能修正曝光量:

- 如果画面中影像过暗,可以把曝光补偿滑块向右调整以增加曝光量。- 如果画面中影像过亮,可以把曝光补偿滑块向左调整以减少曝光量。

ISO感光度、抖动模糊和颗粒增大

● 感光度:相机对光线的敏感度。我们可以通过简单地调整更改感光度的设置。

● ISO100或者200:根据不同的相机,这是相机最低感光度,可以为你提供最优秀的画质,为相机的默认设置。

● 抖动模糊和颗粒增大:如果因拍摄条件(照度条件差)或者抖动导致图像出现模糊,可以将感光度调高至ISO200、400或者800直至出现理想的清晰效果。应该渐次地增加感光度,因为随着感光度的增加,画质会相应降低。表现为颗粒大,出现噪点。

色温

● 色温:因光线波长不同,形成不同色光(白天日光的色光是白色的,日光灯的色光是微蓝色的,而白炽灯的色光是黄色的)。

● 白平衡或者色彩平衡:“不管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将白色物体还原为白色”,对在特定光源下拍摄时出现的偏色现象,通过加强对应的补色来进行补偿。

用光常识

● 顺光:光源位于摄影师背后,被摄主体前面。

● 侧光:光源位于被摄主体左边或者右边,照亮被摄主体的侧面,有利于表现立体效果。

● 中低位光:光线相对水平面斜度非常大,能表现出被摄主体极其鲜明的起伏感。独特色温表现出来的蓝色调,表明夜色降临。人们通常也将这一时刻称作“忧郁时刻”。在这清冷朦胧的气氛里,若隐若现的黄色灯光与夜色形成强烈的对比。为了得到白色的背景效果,我在窗前+2挡(曝光补偿)逆光拍摄这朵玫瑰。

● 逆光:光源位于摄影师前面,从后面照射被摄主体,根据不同的拍摄情况可以创造出强烈的反差效果,以及发光、阴影、剪影等不同效果。

● 散射光:光线既不强烈也没有明确的方向性。它被(窗帘、云朵)过滤,产生均匀、无明显阴影的照明。

光照和光效

● 亮度:一张照片的明亮程度,可以在拍摄的过程中进行控制,亦可通过后期处理进行调整。

● 明度:在照片中表现为或深或浅的颜色。

● 反差:在照片中表现为或多或少多样化的明度特征。如果(白色、亮色调、中间明度、重色调、深重色调、黑色)明度分布不是十分均匀,拍摄时图像就会呈现出强烈的反差。为了使图像富有冲击力,可以将亮色调的元素从暗色调元素中分离出来,反之亦然。对比强度受光照度和光源位置影响,如在拍摄的过程中不能调控,可以通过影像后期处理进行调整。

● 高光:图像中最亮的部分。通常来说接近白色但并没有过曝。

● 暗部:图像中最暗的部分。为了表现出较好的反差效果,它应该非常黑,但它的面积不能过大,否则就可能使画面过于“沉闷”。

● 中间色调:中性明度(“中间”灰)。它们的均衡水平在影像后期处理中非常重要。为了获得明快的效果,我们可以增加照片影像的明度,或者减少明度夸大影像效果。为了控制中间色调的明度,还可以通过Photoshop里的亮度滑块或者色阶控制滑块来调整。

● 聚光灯效果:场景中一个较亮的元素突然出现在阴影里。可称为“暗中亮”。

● 耀斑:当光源出现在画面的取景范围内时,在影像中形成的“光斑”。

● 眩光或辐射效果:利用影像中某一个物体,对被纳入画面的光源进行部分遮挡而形成的影像效果。光线的质量、强度和方向直接影响照片中影像的表现。左边的这张照片为逆光拍摄,将光源也纳入画面中,因此拍摄时反差就特别的强烈,表现出一个具有一定美感的剪影和光芒四射的太阳光效果。右图,来自侧面的光扫过壁橱的门,左侧玻璃隔板的影子投射到它的表面上。

视角

●正面取景:平行于正立面取景,比如面对一面墙壁取景,使相机影像传感器的平面与被摄主体平行。

●倾斜取景:取景突出影像的透视效果,同时表现出图像的空间深度和立体感。它一般位于被摄对象侧面。

●垂直取景:拍摄时向上或向下“垂直”取景。镜头的光轴垂直于地面。

●俯视:从高处向下拍摄。

●仰视:从低处向上拍摄。

●近地面拍摄:贴近地面水平拍摄。

●“丛林效果”:实现这个效果的窍门在于在画面前景纳入一些纤细的元素(多为植物),非常贴近相机,以便形成朦胧模糊的效果。

●近摄:相机非常接近被摄对象。

●微观位置:它的作用在于通过调整拍摄位置,改变图像中各个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两张照片的视角呈90°变化。左边这张照片,贴近地面微距拍摄,从而捕捉到了草丛中的一只昆虫。我们可以从画面背景中辨别出三叶草的花朵。此时,一朵金黄色的花蕾出现在镜头的前面,因景深非常小表现为模糊的黄色光晕,形成“丛林效果”。右边的这张照片是垂直俯视拍摄,对于地面来说正好是正面取景,形成平行于图像传感器的平面,表现出停车场地面龟裂的纹理,为照片中的景物和行人带来变化。整个画面呈现出明显的图案效果。

场景

●前景:最接近相机的场景,我们可以把被摄主体放在前景位置,也可以把(清晰的或者模糊的)前景放在被摄主体前面。

●背景:距离相机最远的场景——照片的尽头,根据不同的景深效果,它可能是清晰的也可能是模糊的。我们通常将被摄主体放在一个简单纯净的背景前面,这样可以避免无关的元素对被摄主体的表达产生影响。

●层次:各个平面相互重叠、相互关联的关系。由分散在不同平面中相互关联的元素共同构成一幅具有立体感的图像。

●焦点平面:通过对焦选择的一个清晰平面。即使景深很小,两个同时位于焦平面上的影像元素也会很清晰。

焦距和放大率

●焦距是镜头的属性,决定

取景

范围的广度:

- 为了得到大景别的场景,适合使用短焦距广角镜头拍摄。镜头焦距数字小(例如:24mm)。

- 为了得到一个狭窄的场景适合使用长焦镜头拍摄。镜头焦距数字大(例如:200mm)。

●定焦镜头:只有一个固定焦距的镜头,没有变焦功能。

●变焦镜头:在被限定的焦距范围之内可以无级调节焦距的镜头。它有“变焦”功能,也就是说,为了拍摄一个特写镜头并不需要靠近被摄主体,而可以通过快速变焦来实现。

●焦距系数转换:因为相机图像传感器的尺寸存在差异,所以有的时候存在焦距系数转换的问题。只有“全画幅”(全尺寸图像传感器)数码单反相机可以忠实体现镜头的“事实”焦距。而APS-C画幅的单反相机会使镜头的光学焦距增加1.5倍左右,因此,如果将一只200mm定焦镜头用在普通数码相机上就会变成300mm的焦距。这两张黑白照片都表现出了建筑物明显的图形特点。左边照片中的拱形结构创造出一种景中取景的效果,同时画面层次表现得非常丰富(前景、拱门和栅栏;第二层场景,画面左边的剪影;第三层场景,画面右边的剪影;背景,建筑物)。右图,围绕着天井的线条被完整记录下来,获得了连续性观看的效果。超广角镜头(14mm)仰拍使影像产生明显的畸变。取景

●取景:把被摄主体的影像放在相机取景框里。通过取景框决定组成图像的元素和相对位置,以及图像的剪切方式和取舍关系。

●紧凑取景或者“特写”:对被摄主体进行取景,舍弃其他元素。

●局部、细节取景:只对被摄主体重要的局部或者细节进行取景。

●全景、全视图或者大景别取景:把被摄主体放在它所处的环境中,并把主体和环境都清楚地、详尽地表现出来的取景方式。

●取景范围:我们选择纳入画面进行表现的视场范围和画面元素的多少。

●完整取景:被摄主体整体地、接近全部地在照片中得到表现。拍摄中应该避免这类取景形式,因为这种形式的表现过于平庸、缺乏活力。

●角隅取景:利用取景框接连两边剪切被摄主体的取景方式,另外两条边确定照片背景范围。这是一种较好的“

构图

方式”。

●框架效果:被摄主体好像被镶了一个画框,或者被其他的背景元素包围起来。

●依照观看的习惯或行进时的感觉取景:这一取景方式在于人物前面留出的空间要大于后面的空间。在被摄主体的前面调整取景框的位置,对被摄主体进行剪裁并决定主体在照片中所处的位置,对图像中各元素保持协调一致有着重要作用。左图,取景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行走的方向,让这些行人走进画面。角隅取景,灵活处理,没有完整地展示被摄主体。另外,只截取人物的下半身,在画面前景位置保留路面上的十字图形。右图,典型的角隅取景。沙发,作为画面的表现主体被取景框相邻两边(右边和下边)剪切掉大部分,由另外三个角包含的背景让画面得以“呼吸”。构图

● 构图:组合各种不同元素,构成一张和谐统一、平衡匀称的照片。

● 中央构图:被摄主体正好位于取景器中央对焦点的位置(两个维度的中心),也就是水平、垂直两个方向的中心。除非是表现特殊的图形,否则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构图形式。

● 偏离中心构图:被摄主体的位置靠近取景框四个角中的一个。三分法构图就是这种构图形式的典型范例。

● 平行构图:图像中突出的线条或一些首要的元素是与取景框的一条边平行。

● 倾斜或者对角线构图:图像中着力表现的线或一些首要元素与取景 平行框中的一条边相倾斜。一条具有上升趋势的对角线(从取景框左下角出发到对面右上方的线)可以使构图生动活泼。

● Z字形构图:在图像中由一条平行线和一条对角线组合形成的构图形式,或者画面中的主要元素位置分布按照想象排列构成一个Z字形。

● 视觉重点:图像中首先吸引观者注意力的元素。

● 结构线:图像中形成特定构图形式所依据的线条。

● 阅读方向:目光自然地跟随并发现图像中的各种元素。

● 跳跃式观看:按照图像中重要的点状元素,以断断续续的方式观看照片。

● 线性观看:以视线追踪着图像中主要的结构线的方式观看照片。

● 结构:按照被摄主体的形状和线条进行构图。一张照片的构图主要取决于如何处理和安排视觉重点和结构线,均衡场景中不同元素的构成。左图,围绕着中间几条平行的结构线,通过拍摄钢琴按键的细节形成近乎于对角线的倾斜式构图。右图是由风景中(平行于画框边缘)的几条水平线形成“平行”式构图。作为视觉重点的人物位于三分法交叉点之外,靠近照片的左下角。第一章日常生活和拍摄

背景,对于精彩的影像来说,可能是最平常、最有节制力的因素。在并无二致的绿色庭院里玩耍的孩子创造出一幅动人场景和富有极简主义格调的画面。拍摄的“及时行乐”

当我们外出度假时,那些陌生的风景和异国文化,常常令我们耳目一新,并迫不及待地按下快门。然而,在家中或日常生活的环境里,我们却常常表现得非常冷漠,几乎没有拍摄的想法;而我们在拍摄一些“纪念照”时,往往也会忘记对美学的诉求,只以报道的方式拍摄出一些水准不高的照片。感觉的麻木

在国外,某个人令我们着迷,是因为他特殊的着装和生活习惯以及文化背景,如果我们有机会将这层外衣揭掉,他岂不是跟我们身边的邻居一样吗?这就如同翻看那些老照片能让我们激动一样。我们确信今天的汽车和电脑在30年后,毫无疑问都是些同样令人惊奇的东西,就像现在我们对定居在世界另一端的朋友非常感兴趣一样。在从多个角度对比、观看那些我们认为已经了解的事物的另一面之后就会发觉:恰恰是“就是”、“无疑”、“通常”这些想法蒙蔽了我们的感觉,而不是当前的主题真正的缺乏趣味。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场景往往揭示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主体,一些诱人的色彩对比(绿色和橙色)和一个愉快而宁静的气氛。左图,窗户中这只黄色的猫与红色陶盆十分协调。污浊的玻璃反射的光为平凡的风景增色不少。中间这张照片,在一处宽阔的街道,在高大的树木接壤的地面,一位小孩骑车驶过。画面采用偏离中心的构图。右图,视线直接“撞上去”,贴有“出售房屋”字条的窗户和美丽如画的异样墙面,构成这张美感的充满怀旧气息的照片。火眼金睛

关键是,在我们每天的实践中要坚持挖掘周边环境的潜力,抓住拍摄时机。如果不是由于对本地教堂的熟知,其实无论在本地教堂前还是在印度的寺庙前,我们同样会感到惊奇。我们也可以将事情置于未来或想象作为一个外星人,抑或者19世纪的人,他们会怎么看我们的城市风景?他们将如何理解我们的习俗和生活方式?你是否已经试着以新的眼光关注被我们忽略的细节,用摄影重新展现我们周围的环境呢?

希望本书能够带你发掘那些熟悉的主题,同时帮助你用相机揭开它们绚丽多彩的面纱。对日常生活保持好奇和敏锐

我们总是认为今天和明天的生活照片没有什么区别,认为我们下次还有机会抓取到厨房里的那束光线、孩子的表情和餐桌上的装饰。噢,这是错误的!赫拉克利特曾说过“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次日的光线不再相同,装饰也改变了,还有我们亲人的情绪等等,我们自己的感觉也一样在变化,事物每天都在展示不同的面貌。不要让那一刻流逝,因为主体、光线和我们的感情之间的反应都是独特而珍贵的。这样你将获得的不仅仅是几张漂亮的照片,还有你对身边事物保持的一颗好奇心。

摄影提醒我们每一刻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全身心地投入,通过眼睛和相机及时地捕获画面!从高速火车上看圣心教堂,它被前景这些错综复杂的电缆点缀得异常迷人。逆光表现出物体的轮廓,整个场景幻化成一幕“皮影戏”。早餐之后,桌子上这些随意摆放,形状各异的东西引起我的注意,我站到椅子上拍下这张完美的照片!俯拍突出了场景中的几何构图。通过面包屑、用过的餐具和空杯子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气息。

练习

1.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不需要强调一定的审美价值和实用性(例如电话、器皿、剃刀等等),然后尝试以雕像或塑像的风格拍摄它。从外形上进行重新审视,看看哪种光线能将它的设计风格完美呈现出来,使它看起来更像一件艺术品。

2.邀请你的一位朋友到家里作客,并问问他在你的家中什么让他感到新奇。你家与他家有什么不同,令他感兴趣。参考这种来他人的观点拍摄你的住所。掌控快门

为了在摄影上取得进步,像其他任何艺术一样,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实践!而很多情况下,却因为一些不好的拍摄习惯消减了我们拍摄的锐气。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怎样真正地掌控一台单反相机,并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呢?抵制对事物一贯的印象

一些事物发展缓慢,以至于我们不能“实时”感知到一些变化,如同时针的运动,我们常常感觉不到它在移动,生活每时每刻都在改变,我们却没有觉察到。其实事情变化的速度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孩子在不断成长,技术的进步推动我们不断向前。如果我们作出努力,找出最近几周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微妙的变化,我们应该意识到抓住了一个新的摄影主题。上个月这本书是在你的茶几上还是枕边?它位置的改变是否会改变你房间的装饰感?由此产生的蝴蝶效应,让那些微小的细节为你的拍摄注入养分,今天或明天,它们将成为你拍摄的主角。拍摄它们是想唤起对公共场景中趣味的关注。左图,这家老式的商铺好像来自另一个时空。我们经常认为房屋的装饰是永恒的,但今天,这样装饰风格的商店可能已经很少了。右图,在卢森堡公园里,一位持剑的天使,屹立于阴云密布的天空下。有别于旅游照经常拍摄的角度,这张照片传递出了一种戏剧性的气氛。由此我们可以想象,新的一场风暴将创造出另一种光线、一张完全不同的照片。摄影的果敢和条件反射

更好地感知生活的变化,以新鲜的眼光看待事情,表明我们已经成功迈出了第一步。发挥摄影的作用是本书的目标!用心地养成拍摄的习惯,将相机融入你的生活中,使拍摄成为自发的条件反射。

为了帮助你接受这种方式,在这里提出几点建议:

●相机不离手,一台称心的相机能让你的拍摄进行得更顺利。

●以惊奇和赞赏的态度,观察你周围的环境和事物,结合摄影加以些许的赞美。

●不要让你头脑中出现这样的声音:“这不值得费劲地掏出相机”,“这个主题没有一点儿意思”,“我可以明天再拍”等等,使你回到原来的拍摄意识里。你可以确信:一切都有可能成为一张照片的主题——精心构图、光线研究和后期修饰。

●发挥拍摄的自由度,跳出因循守旧。摄影是时刻存在的!如果你愿意,可以考虑在商店、理发店甚至办公室拿出相机进行拍摄。

对我来说,在这里,色彩是使我按下快门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左上图,首先吸引我注意的是这块带有彩色条纹的布,与此同时寻找与它配合的相关对象,我注意到一只装点着彩色饰物的脚靠近了彩布。我围绕被摄主体转了几分钟,才找到适合的角度,用布半遮住那只脚,并以对角线形式安置条纹布。

右上图,一只艳丽并有花饰的气球,与“紧急疏散”字样的标牌并列。影像元素间的形状和颜色对比,让我有了拍摄的欲望。下图,泳池边上放着一只救生圈,构成一张简单而有意思的照片。取景时去掉救生圈两边,在材质和颜色依然保留的同时,画面非常的醒目。

练习

1.每天,在你的周围(家里、城市街道、自然界)发现一个与前一天相比已经发生变化的元素:一朵含苞待放的花,一只放在窗台上的小罐,某个家人的新发型,一辆停放在门前颜色相似的车,一束装饰碗橱的花。通过照片实现对稍纵即逝瞬间的致敬以及对美的称赞。

2.是否有一个地方,一种情境从来都没有被你拍摄成照片?对你来说,这是偶然还是天意?考虑在电梯里、火车上、超市里或者电影院拍摄,从而打破自己的拍摄禁忌。日常情感

日复一日的生活让我们感到平淡而缺少激情,只有发生一些特殊的事情或在节庆期间,内心的情感才能被唤醒。然而,不要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失望,因为正是这些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承载着我们真正的情感,而摄影能帮助我们捕捉并再现那些珍贵的时刻。这就是生活!

人们常说,恋爱,首先要彼此相爱,尽管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矛盾或缺点,但最后连缺点也爱了。这才是真实的生活!也许今天经历的不幸在明天将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故事,这张经过几个月被涂抹得极难看的纸也许会成为你生命中特定时期的一款“甜品”。

因此,不能只捕捉那些看起来美的事物,尽管你会被它们深深吸引并感觉似乎是值得拍摄,而且完全还原它们的美。这里给你一点建议:也要试着去拍一些你并不是特别喜欢的事物,把令你厌烦的事物转变成你钟爱拍摄的对象。通过摄影的审美眼光寻找一些超越你视觉兴趣的主体。当然也可以直接表达你的情感而忽略主体,拍摄出有冲击力的照片,记录下痛苦或幸福的瞬间,将最常见的拍成最难忘的,最丑陋的拍成最迷人的。

退一步观看我们的生活,用相机将它们捕捉下来。照片是一面能变形的镜子,它能让你意识到:你的存在、周围的人、喜欢的装饰风格以及对周围环境注入的情感。

那些几乎被我们忽视的小事有时却恰恰是最有意思的,当我们将它们拍摄下来时,连自己都没有印象,在之后的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里一直将它们遗忘,但这些照片最终在某一天将变成触动我们情感的回忆。摄影参数服务于情感

缺乏突出元素的“留念照片”将难以唤起你的记忆。照片具有合适的形式更能带着你去重温和欣赏那段曾经逝去的感情,要尽量做到让构图、模糊控制以及对光线的处理与你的内心感觉一致。你是选择安静、平和的水平取景,戏剧性的欠曝,还是模糊景深的梦幻空间?为了捕捉特定的心态,一个简单的细节可能使整个场景令人回味无穷。当然还可以考虑试试广角镜头,无论怎么选择,记住,拍摄的参数设置要服务于自己的情感表达。我们“丑陋”的城市环境常常源于混凝土、金属板、工地、高楼。每天,我们都要忍受着这些毫无诗意的城市装饰,很遗憾,这些因素又像寄生虫一样处处存在。既然这样,何不换一种视角重新审视它们,借助摄影让这种类型的环境变得非同一般。这是一幅富有形式感和活力的照片。有力的线条,强烈的色彩,富于现代感的外观和现场的箭头在这里成为理想的组合。

很显然“情感的传输”是无限制的,你甚至可以和自己的照片交谈,这同样也会感染其他人,如果你的照片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他们在你的照片前面也将会有强烈的反应。建立联系

拍摄,使摄影师与拍摄主体之间建立起紧密联系。当然,一张照片会涉及相关的被摄主体,你的感觉同样会因为它而发生演变:首先被摄主体会引发活跃的思索,然后是欣赏照片以及对拍摄照片时的回忆。因此这种亲密关系的建立是相当特殊和丰富的!有时摄影意图自身已经诞生出一种联系。左上图,天花板上的石膏花纹与裸露的灯泡之间形成的对比激发出我的灵感。采用突出图形特点的方式拍下这一有趣的组合。右上图,在日常工作的拐角处,我看到背景环境与垃圾袋以及它的颜色形成的明显对比,拍到了一张既有趣又富有美感的照片。下图,落在汽车挡风玻璃上流淌的水幕使背景中仅有的一扇窗户发生改变。采用中心构图,水滴创造出来的高光和纹理赋予了这张几乎没有被摄主体的照片以独特性。一些极其简单的主体,如果能合理利用,那些容易使人产生联想的特点,就能构成强有力的画面。上图,粘在玻璃上的留言条以及位于照片背景里的时钟,暗示出学校特点,展现出9月的特殊气氛。下图,利用逆光拍摄一片落在草地上的枯叶,表现出美丽而凄凉的秋天景象。

练习

1.在你的情感中寻找最近令你感到厌烦、诧异甚至是忍无可忍的一段。关于那一刻,你能拍摄出什么样的图像呢?以艺术的方式定格那种感觉(根椐场合放大或者缩小它)。通过一张或一组照片,表达或反映出你每天的情绪。

2.拍摄日常生活中令你喜欢或有用的物体,然后拍摄一个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最后拍摄一位你最亲密的人。在画面里可以表现一只手、一绺头发或背影,这样更能让人产生联想。对于每一个主体,要根据你希望表达的情感设置拍摄参数。照片里的日常生活

为了切中日常生活摄影这一主题的要点,建议你集中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时间拍摄的照片,在最后挑选喜欢的照片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在这一天里都发生了哪些有趣而多样化的事情(尽量避免过于密集和长时间在电脑前面度过一个工作日)。

最好是能坚持一整天都拍摄,从早晨闹铃响起的那一刻开始到晚上关灯,时刻捕捉你所看到的。因为你拍摄,所以你才会对摄影“顿悟”,更有助于你对日常生活拍摄中问题的理解,探寻非同寻常的主题。思考照片

为了不让这个主题半途而废,你要每天固定一段时间或有规律地进行拍摄。以下提出几点建议:

●从早晨醒来就开始,如果可能,为自己的主题设定一个明确的开始时间。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随身携带相机。前一天晚上将它放到你的床头桌上,第二天醒来拍一张自拍像,接着拍早餐的桌子等。始终让相机处于工作状态,将有助于你记住自己的主题并坚持下去。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节奏,设置一些可循环、分布各个角落而又不令人讨厌的提醒。这个想法并不是要你定期进行拍摄,也不要等到“铃声”响了再去拍摄,只是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提醒你不要忘记当前的主题。

●如果你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习惯,比如一个习惯性的动作,那么利用它们来“思考照片”。每次当你查看手机、梳头或者向窗外看时,都要拿起相机拍摄,当然这些情况不应该是受限制的。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拍摄中去。拍摄精彩照片

下面几条都是为了帮助你每天轻而易举地迎接拍摄中的困难。另外补充一下,要熟悉本书中那些实用的例子,以便在你拍摄这个经典主题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获得及时有效的建议。

●如果用广角镜头拍摄,画面元素过多,那么靠近拍摄细节特写。记住不要将所看到的一切都试图通过一张照片呈现出来!你整体的表现力将比一张偶尔拍摄到的好照片更有发展潜力。在你的主题系列中,追求照片的互补性以及几张关键照片带来更好的效果。

●拍摄参数的设置应该不断超越纯粹的理论局限。为了让画面充满个性,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可以采用:移动模糊、小景深效果、过曝、特写取景、垂直视角、极简的图形等方法。普通的主题同样有很多机会可以拍出好照片,大胆亮出你的摄影绝招!

● 开始拍摄前,先预想一下自己希望得到的画面:通过光线处理烘托明亮的色彩,黑白系列,两张一组或是三张一组?确定视觉上的意向将帮助你更好地组织画面中的各种元素,知道该往哪里走,不断深入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

● 勇敢地去挑战一些固有模式。不要总想着:我从来没有拍摄过……键盘、茶杯、地毯、器皿、工具箱或鞋,这些从未引起你的关注吗?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关注吧。

● 要敢于自嘲和挑战不寻常的题材,并且不要对这个计划过于紧张。你相机的存储卡里既有失败的照片也有出色的照片,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释放自己、愉悦自己,轻松地投入到新的拍摄体验中!

如果这个主题令你感兴趣,那么就不要犹豫了,马上就开始在没有实际经验的情况下第一次完成你的系列照片。不停地重复实验,捕捉生活演变的方式,打造自己的摄影风格。在这个系列中,我运用方形构图和黑白色调表现日常生活环境。用单色展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