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翔硕《国际贸易教程》(第3版)笔记和习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15:43:48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尹翔硕《国际贸易教程》(第3版)笔记和习题详解

尹翔硕《国际贸易教程》(第3版)笔记和习题详解试读:

第1章 导 论

1.1 复习笔记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1.贸易与国际贸易

贸易即商品的交换,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贸易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剩余产品,二是私有财产制度。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出现和扩大,是促进贸易发展的根本动力。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国际贸易是伴随着国际分工的出现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国际分工的出现(1)国际分工的含义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超越国家界限的专业化分工,是社会分工的延伸和发展。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国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即出现了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2)国际分工形成的过程

①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中叶)。造成这一阶段分工产生的主要技术条件是地理大发现、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过渡,分工形式主要是宗主国和殖民地。

②迅速发展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造成这一阶段分工产生的主要技术条件是第一次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现代工厂制度,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

③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造成这一阶段分工产生的主要技术条件是第二次产业革命(电器、运输、通讯);垄断代替竞争,资本输出,亚非拉被卷入国际分工领域。

④深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造成这一阶段分工产生的主要技术条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新兴产业出现、非殖民化过程开始、跨国公司发展,资本输出发生变化、社会主义国家出现。(3)二战后国际分工的新特点

①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取代了战前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主导地位,改变了战前的国际分工格局。

②国际分工领域不断扩大,从一般的商品生产扩展到了服务和技术领域,推动了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发展。同时,国际分工还在产业内部不断深化。

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有所改变,二战前那种工业生产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形式有所削弱。

④国际分工的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殖民统治力量大大削弱,让位于国际协调的、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秩序;b.跨国公司的作用大大加强,公司内跨国界的分工产生了所谓的公司内贸易;c.战后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参加了国际分工,使国际分工有了一定的计划性。

3.世界市场的形成(1)世界市场的含义

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是世界商品和交换关系的总和。对于世界市场的含义,需重点了解以下两点:①世界市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②世界市场并非各国国内市场的加总。(2)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

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到垄断阶段。第二次产业革命推动了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其标志是:①多边贸易支付体系形成;②国际金本位制度建立和世界货币形成;③形成了比较健全固定的销售渠道。

4.生产力发展与国家贸易

贸易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处于自然分工状态,生产力极其低下。不存在对外贸易。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产生了剩余产品的交换。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商品生产。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以后,贸易活动得到较大的发展。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阶级和国家,商品流通超出了国界,产生了对外贸易。(2)在奴隶社会,手工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扩大。但是在奴隶社会中,自然经济仍旧占主导地位,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直接消费,贸易中的商品主要是王室和奴隶主阶级所追求的奢侈品,如宝石、装饰品、各种织物、香料等。(3)在封建社会,国际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到封建社会晚期,随着城市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都得到较大的发展,资本主义因素已孕育生长。但在封建社会,奢侈品仍然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西方国家以呢绒、酒等换取东方的丝绸、香料和珠宝等。(4)国际贸易是到了资本主义阶段得到真正巨大的发展。18世纪下半叶产业革命以后,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世界市场的建立,国际贸易得到了真正全面的迅速发展。但是,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贸易格局主要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输出工业制成品,而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则向发达国家提供各种初级产品,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指这种分工格局,发达国家之间的制成品贸易,特别是产业内贸易迅速增加,而初级产品的贸易,除了燃料之外,由于人工合成材料的大量出现而相对减少。这种格局的变化完全反映了生产力发展之后,世界生产格局的变化。

二、国际贸易理论

1.重商主义的贸易理论(1)重商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重商主义产生和发展于15~18世纪欧洲原始资本积累时期,反映这个时期商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它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最初的理论考察。

15世纪末,西欧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瓦解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成长;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给商业、航海业、工业以极大刺激;商业资本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促进各国国内市场的统一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商业资本加强的同时,西欧一些国家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随着商业资本的发展和国家支持商业资本的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从理论上阐述这些经济政策的要求,逐渐形成了重商主义的理论。(2)重商主义的发展阶段

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段。其中,早期重商主义(15世纪~16世纪中叶)又被称为重金主义或货币差额论,即绝对禁止贵金属外流;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18世纪)又称贸易差额论,主张减少对货币本身运动的限制,由管理金银进出口改为管制货物进出口,力主奖出限入,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3)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和经济思想

①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除了开采金银矿以外,对外贸易是货币财富真正的来源。因此,要使国家变得富强,就应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因为贸易出超才会导致贵金属的净流入。一国拥有的贵金属越多,就会越富有、越强大。因此,政府应该竭力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品)进口。

②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参加国同时出超,而且任一时点上的金银总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国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即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4)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尽管重商主义者的贸易思想有不少错误和局限性,但他们提出的许多重要概念为后人研究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打下了基础。重商主义关于进出口对国家财富的影响,对后来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亦有启发。更重要的是,重商主义已经开始把整个经济作为一个系统,而把对外贸易看成为这一系统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重商主义开始为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形成的国际贸易一般理论奠定基础。

2.绝对优势理论(1)理论概述

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又称绝对成本说,是最早的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创立。该理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2)绝对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①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

②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

③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对各国都会产生良好效果;

④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3)绝对优势理论简评

绝对优势理论深刻地指出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意义。各国之间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通过国际贸易使各国都能得利。可以说,斯密把国际贸易理论纳入了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开创了对国际贸易的经济分析。该理论不足之处主要在于:绝对优势理论针对的只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例,无法回答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国家在各方面都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在各方面则都处于绝对的劣势,这两个国家之间是否有必要开展国际贸易。

3.比较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暗含着一个前提假定,即贸易双方各有一种具有成本优势的商品能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但是,如果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优势,双方还会进行国际分工、发生国际贸易并能分享国际贸易利益吗?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优势理论回答了这一问题。关于绝对优势理论及相关内容请参见本书第二章相关介绍。

需要着重注意的是,无论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还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都把劳动看作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并认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就是导致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即分析的过程中假设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

4.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最早是由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和俄林(Bertil Ohlin)师生俩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等人不断加以完善。要素禀赋理论从要素禀赋相对差异出发,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贸易型态。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各种产品的相对成本之所以不同从而会产生国际贸易,其原因是各国的要素禀赋不同,而不同产品的生产所要求的要素比例又是不一样的,因此,一个国家会集中生产和出口那些密集使用该国最丰裕生产要素的商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该国稀缺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

5.“新”国际贸易理论

理论的发展源于现实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新的贸易现象——产业内贸易。在这种形式下,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力图用新的学说来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这个转折点就是里昂惕夫悖论,或称里昂惕夫之谜。(1)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W.W.Leontief)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进行经验检验,其验证结论正好与H-O定理相反。里昂惕夫悖论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反响,并掀起了一股验证、探讨里昂惕夫之谜的热潮,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要素禀赋理论进行验证、完善、批判,形成了二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高潮。(2)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出现了一种与传统贸易理论所描述的情况相悖的新现象: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而不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而发达国家之间又出现了对于同类产品的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到20世纪90年代,这种贸易占到了世界贸易的60%,它正在取代传统贸易成为发达国家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该现象引起了国际经济学界的重视,产业内贸易理论应运而生。(3)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量的理论研究把重点放在考察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作用上。这种理论认为,当市场不是完全竞争时,即使两个国家完全相同,规模经济的存在也会导致贸易的发生。根据这一理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就不是劳动生产率差异或资源禀赋差异造成的国家差异,而是不完全市场结构下的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性。(4)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新动向是把内生增长理论应用到开放经济中来,考察技术如何通过贸易而外溢,使一国的比较优势动态变化,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的。

6.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理论上关于国际贸易原因及效应的分析也就很自然地会有相应的政策结论。(1)重商主义的理论其实就是政策理论。他们都主张“奖出限入”,但是早期的重商主义者主张完全限制进口,而后期的重商主义者并不一般地要求限制贸易,而是主张鼓励多出口,使贸易保持顺差。(2)斯密和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由于贸易对所有国家所有人都有益,因此他们的政策主张是自由贸易,政府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对贸易进行任何干预。(3)李斯特认为,考虑到各国的自身利益,对于落后的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而创造财富的能力并不能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因此,李斯特认为落后国家应当有一定的关税贸易保护。(4)自李斯特之后,主张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的争论始终不断。提倡自由贸易政策的学者认为,没有必要采取保护政策,一国通过贸易的总体得益总是比没有贸易时高。然而,主张保护的学者则提出了各种理论。比如,继承李斯特思想的学者提出了“幼稚工业论”,辛格、普雷维什等的“贸易条件恶化”的理论。(5)有学者就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这种贸易保护进行分析研究。20世纪80年代,由布兰德和斯宾塞(1981)首先提出的战略贸易政策理论,从不完全竞争市场出发,指出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政府的出口补贴或进口限制等干预政策可以把超额利润从其他国家的厂商手中夺过来。

1.2 课后习题详解

一、概念题

1.国际贸易

答:国际贸易又称为世界贸易,指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交换,是从国际角度或世界角度看的对外贸易,是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早期的国际贸易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国际贸易才得到巨大发展,才真正具有世界的规模。

2.国际分工

答: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社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一般而论,国际分工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①各国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条件,包括资源、气候、土壤、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等;②由各国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劳动力、技术、市场的质量和规模等。

3.世界市场

答: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是世界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它是商品的货币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结果,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相适应,直接地反映世界各国商品交换关系,间接地反映世界各国的生产和分配关系。

世界市场是商品生产的社会分工发展为国际分工的产物,是商品交换关系突破国家和地区界限而扩展到整个世界的结果。对世界市场含义的理解,需重点理解以下两点:①世界市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②世界市场并非各国国内市场的加总。

4.重商主义

答: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出现的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重商主义经济学家认为,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对外贸易是获取财富的源泉。为了积累国内财富,他们主张国家必须干预对外贸易,扩大出口,限制进口。重商主义又可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其中,早期重商主义主张绝对禁止贵金属外流,因此又被称为重金主义;晚期重商主义则主张追求有利的贸易差额,因此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二、思考题

1.国际贸易的产生需要哪些具体条件?

答:国际贸易又称世界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国际贸易的产生需要具备以下两个具体条件:(1)有剩余产品

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处于自然分工的状态。公社内部人们依靠共同的劳动获取十分有限的生活资料,按照平均主义的方式在公社成员之间实行分配。没有剩余产品。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之间的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2)存在私有财产制度

人类社会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它使社会相互交换的范围不断扩大,导致了货币的产生,产品之间的相互交换演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这直接引致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出现了商业和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财产私有制,原始社会的末期出现了阶级和国家。于是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商品交易最终超出国家的界限,形成了最早的对外贸易。

2.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三者之间的关系是:(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分工。当分工跨越国界后就出现了国家之间的分工,因此,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出现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原因。(2)国际贸易是商品在国家之间的交换,商品交换的场所就是市场。世界市场是国际贸易得以实现的场所,没有世界市场的形成,也不可能有国际贸易。可以说,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结果,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实际体现。

3.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

答:国际贸易理论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国际贸易理论的创立阶段:从亚当·斯密1776年提出“绝对优势论”到1871年李嘉图建立“比较优势论”。

绝对优势论认为:一个国家应当生产和出口其劳动生产率绝对比另一个(些)国家高,从而劳动成本绝对低的产品,进口劳动生产率绝对低,从而劳动成本绝对高的产品。

比较优势论认为:只要相对劳动成本有高有低,那么该国就能通过专业化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而在贸易中获益。(2)从比较优势论的提出到要素禀赋论的建立阶段。

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国的比较优势主要来自于其要素禀赋的相对丰裕程度。(3)20世纪40年代以后为第三个阶段。

这一阶段出现了许多新的国际贸易理论,以解释比较优势理论所不能解释的各种贸易新现象。这些理论包括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收入偏好相似理论、技术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等等。

4.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是什么?这些政策主张的依据是什么?

答:重商主义的理论可以归纳为“奖出限入”。重商主义者一般都认为,贸易顺差对一个国家有利,而贸易逆差对一个国家特别不利。

重商主义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早期的重商主义与后期的重商主义。(1)早期的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为:①发行标准重量的铸币;②政府管制汇率;③禁止出口货币。

政策依据:导致一国贫困的根源是金银铸币的外流。(2)后期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为:①扩大工业产品的出口;②扩大转售从印度等殖民地购买来的产品,以实现贵金属的真正增值。

政策依据:政府管制的货币制度并不能使贵金属积累迅速增殖。贵金属的流人和流出取决于贸易余额的正负,即贸易是顺差还是逆差。如果进口多了,贵金属流出较多,但是只要出口更多,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贵金属,从而获得更多的财富。

第一篇 国际贸易理论

第2章 李嘉图模型

2.1 复习笔记

李嘉图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一个国家两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即使都比另一个国家高,或者都比另一个国家低,只要有一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该部门就是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因此,李嘉图的理论也常常被称之为比较优势论。

一、基本假设

1.有两个国家称之为本国和外国;它们都生产两种产品——麦和布。

2.两个国家都只用劳动一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劳动的供给给定。令本国的劳动供给为,外国的为。

3.生产1单位产品的劳动投入唯一给定。令和分别表示本国布和麦的单位劳动投入,和表示外国布和麦的单位劳动投入。

4.假定每个国家不同生产部门的单位劳动投入要求不同,即和,以及和。这种单位劳动投入的不相等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关键前提假设。

5.假定在每个国家商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没有任何扭曲。

6.劳动在每个国家的不同部门之间是完全自由流动的,但在国家之间不能流动。

7.假定两国进行的是完全自由的贸易,没有任何关税之类的贸易壁垒,也没有运输成本。

二、没有贸易时的均衡

1.生产可能性边界

如图2-1所示,线为本国在只有一种生产要素情况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示任何布和麦的产出组合中所使用的劳动都不能超过劳动的总供给,即:   (2.1)

把(2.1)式中的不等号去掉并变形得:

斜率表示本国布对于麦的相对价格,即每增加1单位布的生产就必须减少单位的麦。

图2-1  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在图2-1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上的所有点都是劳动充分就业的点,因而是帕累托有效的。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因此工资就是唯一的成本。令为工资率,则由于劳动在部门间的充分流动,工资在两个部门之间也相同。令和分别为布和麦的价格。由于生产1单位布需要人时的劳动,生产1单位麦需要人时的劳动,工人的小时工资率在织布部门就等于,在种麦部门就等于。如果,即,织布部门的工资就较高;反之,如果,种麦部门的工资就较高。由于每个工人都想在工资较高的部门工作,因此,如果,所有的工人都会去织布,没有人种麦,本国就只能专门生产布了;而如果,本国就只能专门生产麦。只有在时,本国才会两种产品都生产。

2.没有贸易时的均衡

在没有贸易自给自足的情况下,只要消费者对两种产品都有某种程度的需求,生产就会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除点以外的任何点上发生。最终的生产点由代表社会需求偏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切点决定。如图2-1所示:代表社会需求偏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起点决定均衡点。这时麦的产量为,布的产量为。需要指出的是,在李嘉图模型里,相对价格是由供给决定的,需求无论怎样变化都对它没有影响,即。

三、国际分工与贸易均衡

1.假定

本国布与麦的单位劳动投入之比要比外国低,即本国布相对于外国来说的劳动生产率要高于麦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本国在布的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即:或

2.图形分析:贸易后两国的分工和均衡(1)分工的形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