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聊天管理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17:05:40

点击下载

作者:楚国清,周敏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青少年网络聊天管理研究

青少年网络聊天管理研究试读:

第一章 青少年网络聊天类型

1995年5月,以张树新创立的第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为标志,中国开始进入互联网时代。近二十年来,中国互联网基于本土需求,不断推出各种互联网应用,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互联网用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公众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互联网构建的虚拟社会已经成为公众现实生存以外的另一生活空间,在这一空间中,网民已经建立了自身的规则、价值观。与此同时,在虚拟社会的影响下,现实社会的规则、价值观等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互联网的公共性已然超越了技术性,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从互联网中发掘最热门的应用——网络聊天,在网络应用中找到最庞大的群体用户——青少年,探讨青少年网络聊天管理问题,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意义,规避其消极影响,推动一个社会群体乃至社会的整体向前。这样的研究既有微观层面的现象分析,又有宏观层面的理论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我们有必要理清四个基本概念:网络聊天、青少年、青少年网络聊天、网络聊天的类型。

第一,网络聊天。

在诸多互联网应用产品中,沟通交流工具始终是最热的应用之一。根据《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即时通信用户维持较高的增速,继续保持中国网民第一大应用的领先地位。微博用户数达到2.81亿,继续保持热门。此外,博客/个人空间、社交网站等沟通交流工具的用户都平稳增长。

什么是“网络聊天”?顾名思义,即通过互联网来进行的聊天。显然,这样的界定并不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并且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聊天”的内涵和外延也有了新的界定。笔者认为,当前的“网络聊天”已经超越了人际传播的局限,是个人、群体、组织等通过具有共时性特点的网络沟通交流工具,如即时通信、微博、论坛等进行的,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的、随时互动的信息沟通、话题探讨的网络行为。从这一意义上解读,网络聊天是包含网络人际沟通、组织沟通及社会交流在内的现代社会的网络交流方式。

第二,青少年。

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是主力军。根据《2010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截至2010年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12亿人。报告对青少年的界定是6~25岁。根据《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9岁及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57.2%,39岁及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81.1%。其中,学生网民占25.5%。

如何界定“青少年”在国际组织中,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14~34岁的人群界定为青年人口,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青年界定为14~44岁,1998年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将青年界定为14~24岁。《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规定团员是“年龄在十四周岁以上,二十八周岁以下的中国青年”;国家统计局在人口普查中对青年的界定是15~34岁。鉴于当前网络聊天中25岁以上人群的积极参与性,我们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青年34岁的上限界定,采用《2010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对青少年6岁的下限界定。因此,我们将青少年界定为6~34岁。

第三,青少年网络聊天。

所谓“青少年网络聊天”就是6~34岁的青少年,基于互联网中共时性的沟通交流工具,如即时通信、微博、论坛等进行的人际沟通、群体交流及组织传播的网络行为。与成年人网络聊天相比,青少年聊天内容更加富有时代感,聊天语言更加丰富,聊天行为更加活跃,更具冲动性,缺乏足够的理智和自控。

第四,网络聊天的类型。

如果按照沟通交流工具的类型进行划分,可分为即时通信聊天、论坛聊天与微博交流。这是当前互联网沟通交流工具中具有共时性特点的,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随时互动的聊天行为。有发言,有互动,以沟通交流、信息分享为主要目的。如果按照传播规律进行划分,网络聊天包含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等多种聊天类型。“点对点”是指即时通信中的一对一的聊天,“点对面”是指即时通信、微博、论坛中的一对多的群体聊天,“面对面”是指即时通信中的群体聊天、微博中的群体互动、论坛中的集体意见发布及反馈等。

类型多样、传播规律多种,对于互联网管理者提出了个别研究、分类管理的要求。我们选取了即时通信、微博、论坛三种类型,每个类型又选取了当下最具代表性的个案,如即时通信以QQ为代表,微博以新浪微博为代表,论坛则以天涯论坛、高校BBS为代表。我们希望在个案研究中找到类型的共性,从类型的研究中整理出青少年网络聊天管理切实可行的思路。

第一节 青少年网络聊天的类型

一、即时通信

虽然聊天工具不断推陈出新,国外聊天工具本土化进入,腾讯公司于1999年推出的即时通信产品QQ一直都是青少年最热衷的网络聊天产品。在移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当下,即时通信又变身成微信、飞信等手机即时通信,其应用更加便捷与即时,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它在用户中的地位。之所以选择腾讯QQ作为代表,因为它不仅是国内最早的即时通信产品,也是当下用户最多、市场份额最大的产品。

1.即时通信的界定

即时通信,英文为Instant Messenger,简称IM,“是指互联网上用以进行实时通信的系统服务,其允许多人使用即时通信软件实时地传递文字信息、文档、语音以及视频等信息流。随着软件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相关网络配套设施的完善,即时通信软件的功能也日益丰富,除了基本通信功能以外,逐渐集成了电子邮件、博客、音乐、电视、游戏和搜索等多种功能,而这些功能也促使即时通信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聊天工具,它已经是成功具有交流、娱乐、商务办公、客户服务等特性的综合化信息平台”。从即时通信的终端来进行分类,即时通信分为手机即时通信和PC即时通信。手机即时通信包括短信、移动飞信、微信等,PC即时通信包括QQ、MSN、百度hi、新浪UC、阿里旺旺、网易泡泡等。

大部分的即时通信服务提供了联络人名单,联络人在线、离开、忙碌、请勿打搅等状态都能够向交流对象显示。一旦双方“在线”,即能进行信息的即时沟通,它更类似于电话交流,实现了双方超越地域局限的即时沟通。

即时通信最早的创始人是三个以色列青年,他们在1996年开发的ICQ是即时通信的最早产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即时通信在产品开发、终端开发、用户培育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在众多的即时通信产品中,腾讯公司于1999年推出的即时通信产品备受关注。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文字、语音短信、视频和图片,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它是时下青少年更青睐的即时通信产品。2013年底,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3.55亿。

2.即时通信的基本状况(1)用户最多,增长速度较为平稳

截至2013年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了6.18亿,而即时通信的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5.32亿,约占中国网民总数的86.2%。虽然搜索引擎、网络音乐、网络新闻等应用一直炙手可热,但是其使用率依然低于即时通信。即时通信以年增长率13.8%保持着最高的网民使用率。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即时通信的使用率高达86.1%,用户量年增长率达22.3%。据2012年3月《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手机即时通信是渗透率最高的手机应用,同比增幅达15.4%。随着手机QQ、米聊、微信、飞信等一系列手机即时通信软件的应用与普及,即时通信实现了随时随地的沟通。(2)系列产品与服务不断开发

登录即时通信界面,打开会话窗口,可以进行文字交流、语音交流、视频交流、在线文件传输、离线发送与接收、创建讨论组等。除此之外,即时通信已经扩展为庞大的业务平台。以腾讯QQ为例,其服务项目已经拓展到了空间、邮箱、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网络新闻、微博、QQ游戏、QQ宠物、QQ音乐、QQ视频、QQ团购、QQ购物等诸多方面。这一庞大的服务系统几乎囊括了所有热门的互联网应用。(3)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以腾讯QQ为例,不仅有个人即时通信产品,还有专门针对企业的即时通信产品。如腾讯企业QQ在线400/800版,它是专为企业用户量身定制的在线营销与客服平台;腾讯企业QQ办公版是在个人QQ平台基础上,为中小企业用户量身定制的高效的企业级即时通信产品;腾讯通RTX(Real Timee X-change)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企业级即时通信平台;TM(Tencent Messenger)是腾讯公司针对办公环境精心设计的一款即时通信平台。通过强化安全措施、优化性能、屏蔽广告和骚扰消息、高速传送文件、支持语音视频沟通、支持远程协助等功能,为用户打造了一个安静高效的办公环境,使沟通更轻松、更有效。即时通信使用范围的不断拓展,进一步提升了即时通信的影响力。(4)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学生成为用户主体

根据《2009年中国即时通信用户调研报告》显示,在2.77亿即时通信用户中,20~29岁的青年人群所占比例高达40.2%,人数达1.11亿。这一人群同样也是移动即时通信的最大用户群体,占到了整体的53.7%。与用户年轻化的特征相对应,在校学生成为主要的用户群体。而在校学生中,高中、中专、技校学生的比例最高,无收入人群比例也较高。据此报告,青少年网民的即时通信使用率已经超过9成。

调查显示,即时通信已经成为青少年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青少年倾向于使用电子邮件与老师、家长联系,使用即时通信、社交网站与同龄人联系。在私聊领域,个人情感成为集中的话题;而在群聊中,从群体情感到群体利益,再到社会热点,青少年已经将现实生活转移到了即时通信之中。

3.即时通信的传播特点(1)传播者“一家独大,群雄逐鹿”

1998年11月,腾讯公司成立,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即时通信软件开发商。1999年2月,腾讯推出第一个即时通信软件腾讯QQ。由于中国即时通信市场的庞大,很长一段时间,腾讯QQ一家独大,缺乏竞争对手。2005年,微软MSN正式进入中国,以白领作为目标群体的MSN展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虽然,它的市场占有率始终不及腾讯,但是其客户的高端品质及强大购买力为MSN的其他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新浪、搜狐、网易、雅虎等门户网站也开始拓展即时通信业务。新浪UC、雅虎通、网易POPO、阿里旺旺等纷纷上线,形成了“一家独大,群雄逐鹿”的局面。即时通信成为互联网平台供应商竞争的焦点。(2)手机即时通信异军突起

以往,诸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运营商推出的飞信等即时通信工具,仅限于各运营商网内互通信息,普及率不高。随着微信、米聊、飞聊等即时通信产品的出现,手机即时通信异军突起。新兴的免费手机聊天软件可跨平台使用,满足安卓、i Phone等多个手机操作系统使用。在这样的环境下,跨平台传播成为可能,网民的即时沟通更加便捷。(3)圈子特性

腾讯QQ“我的QQ中心”、“好友管理”、“可能认识的人”等管理功能,使QQ具有社交网络的鲜明特征。把好友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管理,腾讯QQ再根据用户和其他用户共同认识的人,为用户推荐“可能认识的人”。

目前QQ圈子功能已正式启用,把好友分为一个一个圈子,虚拟社交+真实社交+即时通信的交流方式带来了新一轮的即时通信热潮。(4)庞大用户+高度黏性

在腾讯QQ账号之下,是庞大的熟悉与陌生人系统,他们按照朋友、家人、同学、企业好友、陌生人、黑名单等群体被分类。每一位用户与即时通信之间关联的不仅仅是用户号码,而是一个庞大的社交圈子。因此,腾讯QQ对用户有着高度黏性。

二、网络论坛

1.网络论坛的界定

网络论坛,英文为Bulletin Board System,又称“电子公告板”,是一种可以同时容纳多人参与讨论的开放型的网络媒体。根据凤凰网2012年6月的调查,“全球最具影响力中文论坛100强”评选出的排名前十位的网络论坛为天涯社区、凤凰论坛、百度贴吧、猫扑社区、搜狐论坛、网易论坛、凯迪社区、新浪论坛、中华网论坛、强国社区。这些论坛每天聚集着数以百万计的网民,他们就各种话题展开讨论。网络论坛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不仅影响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而且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世界上最早的网络论坛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1991年,国内开始出现第一个中文网络论坛站(长城站)。1995年,中国第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论坛网站即水木清华正式开通,此后中国高校网络论坛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网络论坛逐渐被人们所熟悉。网络论坛发展史上标志性的事件是1999年国内第一个由新闻媒体人民网创办的时政论坛——“强国论坛”开通,由此开始,网络论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网民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大大小小的论坛近130万个,截至2012年底,参与论坛讨论的网民占到了总网民数量的26.5%,达到了1.49亿人。

2.网络论坛的分类

根据依附的网站性质不同,网络论坛可以分为网站论坛和论坛网站。网站论坛即依附已有的各类网站而设立的论坛,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新华网的“发展论坛”、网易的“网易论坛”。论坛网站则是专为开办论坛而设立的网站,仅提供论坛功能,或者再附加一些其他如微博之类的功能,比如“天涯社区”、“西祠胡同”、“凯迪社区”以及“水木清华”等。

根据性质不同,网络论坛可以分为政治性的网络论坛、商业性的网络论坛和业余网络论坛。政治性的网络论坛由政党、政府的媒体机构主办,例如人民网、新华网等的网络论坛。商业性的网络论坛由商业机构主办,例如搜狐、腾讯等的网络社区。业余网络论坛例如千龙网、西祠网等网络论坛。

根据讨论的内容不同,网络论坛可以分为综合性网络论坛和专题性网络论坛。综合性网络论坛涉及的内容很广泛,囊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时政、财经、情感、民生等,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例如强国论坛、天涯社区、西祠胡同等。有些综合性论坛又根据不同的讨论主题分成不同的讨论专区即分论坛。专题性论坛一般只讨论某个专业方面的问题,例如军事论坛、教育论坛、体育论坛等,这类论坛的参与人群相对比较固定。

3.网络论坛的传播特点(1)平台的开放交互性

网络论坛对所有人开放,没有地域、文化背景、职业、性别、年龄、国籍的限制,在网络开通的条件下就可以登录网络论坛。用户只需填写基本的个人资料、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就可以成为论坛会员。

网民也可以不注册而以游客的身份浏览信息,比如天涯社区“浏览进入”论坛。论坛里每个用户发表的内容,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看到。在这里发帖者和读帖者可以相互交流,展开讨论,分享信息,获得彼此的认同。(2)用户的匿名分散性

虚拟自我是网络论坛信息传播主体最本质的特征,网络言论的很多特点都源于此。网络论坛用户分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具有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在网络论坛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变成了符号与符号的交流。(3)内容的碎片化、广泛性

网络论坛的内容是网民通过议题设置、跟帖回帖的方式,将某一个话题断断续续、零零散散地推向深入,呈现出鲜明的碎片化特征。比如天涯社区有些话题的讨论,可以持续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网络论坛中众多的网民设置了不计其数的议题,每个大的议题下又设置了若干个子议题。可以说,网络论坛的内容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体现了极强的广泛性。(4)舆论传播的复杂性

网络论坛是意见的“自由市场”,在这里网民可以自由发言。由于参与的人数众多,网络论坛极易形成强大的舆论“势力”。这种势力既彰显了民意,但有时也“绑架”了民意。

一方面是网络事件的情感动员。涉及人们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能引起共鸣、唤起同情与良知的帖子,使网民受到了情感动员,产生情绪化的表达。情绪化言论往往比较偏激,其影响范围大、传播迅速,有煽动性,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另一方面是意见领袖、群体极化和沉默的螺旋理论。意见领袖也称舆论领袖,是20世纪40年代产生于西方传播理论界的经典概念。意见领袖是指在接受大众媒体的传播内容时,并非所有人对等地接受,内容总是先被一些活跃积极的个体所接受,他们通过个人的分析研判,经过过滤或加工,再次传达给其他受众,这些活跃的个体通常被称之为意见领袖。意见领袖的观点和言论通常会影响其他受众对于事件的看法。

群体极化这一概念由美国哲学家凯斯·桑斯坦提出。他认为:“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目前,在各大网络论坛中,通常聚集着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网民同时在线交流。其中个体的思想观点总会受到群体意见的影响,而群体中的多数意见总会对群体中的少数意见形成压力或者给个体某些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一旦在群体之间不断强化,个体很难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最终发展为群体极化。“沉默的螺旋”理论来源于人们对孤独的恐惧感,害怕在交往中处于孤立,人总是寻求与周围关系的和谐。当他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属于多数或处于优势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发表这一意见;当发觉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或处于劣势时,遇到公开发表的机会,可能为防止孤立而保持“沉默”。

三、微博

如果说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那么2011年,可谓是中国微博的管理之年。一系列微博管理制度的出台尤其是微博实名制的落实,都在证明政府对微博的舆论影响力的重视。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新浪微博早在2010年已经以69.7%的选择率成为微博用户及潜在用户首选率最高的微博网站。2011年,新浪超越2.5亿的庞大的用户基数进一步奠定了新浪微博的社会影响力。

1.微博的界定

微博,即微博客(Micro Blog)的简称。它是基于用户关系的表达自我、分享信息、传播思想、吸引关注,实现人际沟通、组织宣传乃至外交交流的互联网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登录使用,发布信息、转发信息、评论信息、互相关注。它既是即时通信工具,又是社交平台。

世界上最早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Twitter于2006年3月由Blogger的创始人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推出,英文原意为“小鸟的叽叽喳喳声”。在Twitter出现之后,全球掀起了跟风热潮,类似的产品不断推出。2007年5月,国内外共有111个类似Twitter的网站。

2007年5月,饭否网创建。2007年8月,腾讯滔滔上线。2009年,微博在一系列重大事件中表现出了惊人的力量。与此同时,饭否、腾讯滔滔等停止运营。一些新产品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如叽歪、Follow5、9911以及新浪微博等。2010年,四大门户网站均开设微博,微博用户持续增多。2011年,微博用户上亿,“7·23”温州动车事故、郭美美事件等带动了微博的持续升温。2012年,微博用户数量平稳增长。

2.微博的基本状况(1)微博用户占网民半数

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网民达6.18亿,全年新增网民5358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3.7个百分点,达到45.18%。而在互联网整体快速发展之下,微博用户平稳发展,网民使用率为45.5%。(2)微博成为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微博不仅成为网民分享心情的重要平台,更成为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微博以信息碎片化、使用方式便捷、传播迅速、交互性强异军突起,囊括了各种层次的用户。在关注、评论、转发等诸多功能的共同作用下,微博成为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3)青少年成为微博用户主体

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相关数据,新浪微博用户的平均年龄是24岁,其中80后、90后、70后的比例是5:4:1。20岁左右的人群是微博的主要用户群。(4)微博成为门户网站新一轮竞争焦点

50多家网站、20余款产品、5亿以上用户,从2007年正式上线的国内微博产品——做啥网算起,近几年来,中国微博产品经历了“初尝—小网站蜂拥—举步维艰,下线停运—门户网站测试—门户网站争霸,小网站逐鹿”的曲折发展历程。现在,包括门户网站、政府网站以及各大中小网站、行业网站均推出了自己的微博产品。微博已经成为继新闻、电子邮箱、博客、即时通信、视频、音乐、论坛等门户网站争夺的又一焦点。(5)微博成为个人、企业、主流媒体等发布信息的平台

个人通过微博分享身边的信息,关注热点事件,发表个人评论;企业则借助这一平台发布信息,与用户实现良性互动。据美通社于2011年7月至10月组织的“2011中国企业新媒体应用调查”显示,将近87%的受访者表示每天都会使用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在商务人士特别是企业市场、公关专业人士当中普遍流行。此外,77%以上受访企业开设了企业微博。而主流媒体更是将微博作为新闻选题的重要来源:网络提出议题—传统媒体关注—全社会参与—政府政策关注,已经成为当下新闻媒体运行的基本规律。

当一种互联网应用成为网民的主流应用,当这一应用不仅仅是网民的个体行为,而是在社交媒体的推动下,成为一种“圈子行为”时,继而会形成一种“圈子文化”。当一个事件被意见领袖所关注,圈子整体进行围观,舆论由此产生,热点由此形成。于是,近年,“7·23”温州动车事故、微博打拐、郭美美事件、小悦悦事件等由微博推送出的社会事件备受关注,微博影响力正在呈现并将更加显著。

3.微博的传播特点(1)圈子特性

与QQ、MSN相同的是,微博也具有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又是接受者的特征。但是,微博已经突破了“点对点”的单一传播,实现了“点对面”的传播。微博粉丝和其他陌生关注者因为相同的爱好或其他相似的特征而汇聚到某一微博之中,形成了一个“圈子”,他们共同关注一些人物、一些事件、一些话题,形成紧密的联系。在微博中,传者和受者已经脱离了传播学的概念,更多地带有了社会学的意义,与其说他们是传者和受者的关系,不如说他们是基于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之上的,有着共同特征的一个“社会圈子”。分享信息仅仅是这个圈子的浅交流,通过关注、转发、评论寻找共同的情感宣泄,由虚拟交流寻求社会围观,继而解决问题,才是微博用户的实质诉求。从这一层面来说,微博用户比QQ、MSN用户更社会化。(2)传播渠道多样化

微博的很多用户从邮箱用户中产生,他们体验到了信息私密性、信息公开化融合与互补的乐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用户的增多,通过手机登录微博客户端,随时随地捕捉周围信息,发布周边动态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用户的主流应用。(3)传播内容碎片化

无门槛的信息发布,是微博吸引众多用户的重要原因。新浪、腾讯微博的140字限制,网易微博的163字限制,满足了用户愿意表达,却不能深度表达、大篇幅表达的要求。看到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这就是微博140个字赋予网友的互联网表达权利。因此,一些门户网站的微博口号都表达了“表达无门槛”的理念。比如新浪的口号“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搜狐的口号“来搜狐微博看我”。微博更加吸引网友的,是浅表达背后的内涵,即幽默、哲理、个性、深度、广度、角度以及真实等品质。腾讯的口号是“你的心声,世界的回声,在这里,一个再微小的心声,也能让更多的心一起共鸣”,网易的口号是“有态度的微博”。(4)反馈及时,传播迅速

通过微博,网民不仅能够获取信息,并且可以撰写、评价、讨论,与更多的人进行分享。这其中既包括Followers(跟随者、粉丝),也包括其他Twitters(推客)。

由微博留言关联起来的Followers和Twitters共同组成了微博的圈子。如果用户认为一条微信具有足够的价值,会再次转发,与他们的粉丝共享,由此实现“核裂变”式的传播。在共同兴趣点织就的庞大的微博关系网中,一条微信可以快速传播,形成巨大的舆论场。

第二节 网络聊天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即时通信

1.积极意义(1)建构了青少年虚拟的社交圈

第一,即时通信建构了青少年虚拟的社交圈,消解了孤独感。现实的孤独感增加了青少年交流的欲望,即时通信将学习、工作、兴趣、情感等各方面志趣相投的青少年汇聚在一起,在虚拟世界里交流沟通,丰富了青少年的社交行为。

第二,即时通信是疏解青少年压力与情绪的渠道,稳定了社会情绪。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说,即时通信等社交工具是社会的“减压阀”,使民众的社会情绪得以缓解。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在社会整体舆论环境下,青少年往往把个体命运与社会矛盾相联系,质疑社会不公。虚拟社交使青少年的情绪有了一定的宣泄渠道,从而缓解了青少年的社会情绪。(2)建构了青少年学习、工作交流的空间

大部分学生及职场青年都将老师、同学、上司、同事、合作伙伴等现实社交圈纳入即时通信。本课题调查显示,以中学生为样本的青少年的网络聊天好友中,朋友和同学占到90%左右,其中女生受访者表示朋友和同学占93.7%,男生受访者表示朋友和同学占85.7%。在即时通信中,“群”的建立让志趣相同或者面临同样学习和工作任务的青少年汇聚在一起,任务即时获取,问题、困惑即时得到解答,收获即时分享,使青少年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和工作效率。在本课题调查中,62.9%的中学生受访者认为网络聊天“增进了友情,共同提高”。(3)丰富了青少年文化

一批批网络用语已经融入青少年的日常语言中,诸如缩略词、借词(借日文或港台词汇,如御姐)、颜文字(用文字或各种线条、符号等组成的图画,如:-)表示笑容等)、拟声词、生造词(如闪人等)、换喻词(如玉米等),丰富了青少年的语汇,反映了青少年简单、幽默、叛逆的个性。每年,民间和官方都会盘点上一年度的网络热词,而这些热词不仅为青少年短时期口口相传,更开启了一种网络文化。如阿里旺旺中的“亲”,虽是称呼用语,却因为特有的亲切随意而被青少年广泛应用。(4)培育了青少年价值观

通过正确的引导、合理的议程设置,即时通信可以培育青少年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比如腾讯QQ经常在登录界面上配合传统节日、纪念日设置祝福语和宣传画。同时,腾讯QQ开展了一系列的公益活动。2008年,腾讯QQ开展了“心系汶川地震,为灾区人民祈福——QQ网友祈福活动”、“可口可乐”火炬在线传递活动、“我的十年”腾讯十周年活动等。

2.负面影响(1)对青少年现实社交关系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第一,即时通信使更多的青少年选择规避现实社交,转入虚拟交流。现实生活的压力、与父辈的代沟,使一部分青少年选择逃离现实,进入网络。青少年的聊天对象大都是同学和朋友,年龄相当,具有共同的话题。线上的热闹与现实的孤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逃离—在线”只能使青少年对现实“更逃离”。

第二,即时通信给予青少年更多的社交幻想与依赖。青少年面临着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缺乏安全感。因此,青少年需要宣泄和归属。即时通信便是宣泄和寻找归属感的渠道之一。有人认真倾听,有人给予建议……网友成为青少年人际关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网友的平等、亲密的交流使青少年逐渐产生了依赖感。(2)群的混乱交流影响青少年价值观

第一,建群宗旨杂乱。群少则几人,一般200人左右,多则500人。群的主要内容是购物、追星、影视、音乐、情感、交友、游戏等。例如在90后人群中火爆的“后宫群”。网友们经过严格的审查进入群内,扮演古代后宫中的皇上、嫔妃、太监、宫女等,按照各自的身份进行聊天、游戏。互联网的虚拟性,加上聊天群的诱惑性,一些青少年很容易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第二,群言内容污浊。一些群的语言低俗,反常规、超伦理的内容随处可见。从建群宗旨到群内言论,每个聊天群都在有意无意中建立了群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比如后宫群,其中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后宫中侍寝文化的模仿与崇拜等,形成了该群封建主义、陈腐文化、情色文化的特征。这样的群落只能腐蚀青少年的思想,使之沉迷。(3)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形成巨大冲击

从语言层面来讲,网络语言过度求新、求简易导致语义晦涩,过度娱乐易导致粗俗媚俗。例如,即时通信中青少年喜欢用数字表达,简单的88(拜拜)、1314(一生一世),普通网友较易理解。但是,57350(我只在乎你)、57386(我去上班了)、57410(我心属于你)、574839(我其实不想走)等,如果没有解释很难理解。青少年还喜欢用英文缩写(PK:Play Kill)、汉语拼音缩写(JJWW:唧唧歪歪)、汉语的近似谐音(酱紫:这样子)、英语音译谐音(FANS:粉丝)、模仿声音等表现形式。这些网络语言与文字本身含义并无关联,不易理解。二、网络论坛

1.积极意义(1)满足青少年交流、沟通和理解的需要

青少年迫切需要通过与他人交往,学习新知、分享经验,网络论坛具有人人可参与、人人均平等的特性,因此它为青少年提供了最佳的人际交流场所。网络论坛具有言论自由、平等交流的特性,为大众创造了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平台。由于职业不同、阅历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处理事情的方式也会不同,因此可以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2)提供青少年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

当前青少年的关注点十分广泛,传统媒体已无法及时满足青少年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论坛具有丰富多样、针对性强、知识量大、便捷移动等特点。在论坛中,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从而获取相关信息。例如可以通过校园BBS了解学校的情况,学习课程,和老师进行交流,解答疑难、获取知识。例如天涯社区的“大学校园”板块,设置了“我的大学”、“学习年代”、“毕业之后”和“京华学子”等24个讨论区,会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入相应的讨论区。(3)增强青少年的参与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通过网络论坛青少年可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如在台海问题、东海气田、钓鱼岛归属、黄岩岛对峙等问题上,青少年网友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广泛的民意支持,体现了爱国的赤诚之心。例如前文提到的强国论坛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主题,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现在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青少年网民在论坛中围绕时事、经济、教育、军事等建言献策。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青少年培养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责任感。

2.负面影响(1)不利于青少年的独立思考

对媒体信息的正确解读,是受众需要具备的素质。成熟的受众应该具有过滤信息的能力,如果对各种信息都盲目接受,就会被异化为简单的信息接收机器,成为单向度的人。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部分青少年满足于强烈的视觉刺激,逐渐失去了对信息进行认知、辨别、思考的能力。(2)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方面是某些人实施诸如网络诈骗之类的犯罪,另一方面是黄色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网络是这些不良信息传播的温床,使其在短时间内,大量、快速复制传播,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三、微博

1.积极意义(1)是青少年自我记录、寻找成长参照对象的自媒体平台

在媒体高度发达、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微博以140个字短小精悍的篇幅满足了青少年“记录”的需求。这其中既有对身边新鲜事物的记录,也有对社会热点的评论,更有对自我成长中爱情、亲情、友情等诸多情感的表达。因为微博的公共性,青少年个体的自我记录往往被其他青少年关注,这其实是青少年在寻找参照对象。如韩寒微博在2014年5月已吸引了3000多万粉丝的关注,其中青少年占多数。是韩寒成长的自我记录与表达空间,也是更多的青少年群体寻找自我成长参照对象的自媒体平台。(2)是青少年构建新型社交、寻找亲密感的平台

亲密感是青少年期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泛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依恋。这种依恋包含三个典型特征:关心对方;自愿向对方敞开心扉,吐露有关自己的一些隐私和敏感性的话题;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活动。微博是青少年的新型社交平台,有助于青少年构建亲密感。

第一,青少年通过关注与被关注,在微博中延伸现实社会关系。现实中的亲朋好友等以关注、被关注的身份在微博中继续延续。尤其在微博实名认证之后,这样的社会关系延续将更加便捷。

第二,在转发和评论中拓展社交关系。一条信息往往能够引起陌生人关注,他们转发和评论的数量代表着微博的热度。对于青少年来说,这是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新浪微博设置了“人气用户推荐”、“可能感兴趣的人”、“可能感兴趣的微群”等,有利于用户拓展新的社会关系。关注他人既是寻找自己的圈子,也是寻找与圈子吻合的“话语方式”,从而寻求被关注,体验志趣相投产生的亲密感。(3)为青少年文化输送新内容

微博掀起了草根文化热潮,这是非精英、非主流文化,是代表普通百姓的平民文化、大众文化。新浪微博草根人气榜中,草根的粉丝数达到100万以上。比如“作业本”,2014年5月粉丝已有800多万,每条帖子都有成千上万条转发量。

此外,微博是一个一个的圈子。这其中有商业精英、文化精英圈子营造的精英文化,也有政府微博、公务员微博营造的主流文化,还有明星和草根们营造的时尚文化、民间文化、大众文化等。

对于微博的主体用户青少年,他们既是草根文化和圈子文化的制造者,也是参与者,更是被影响者。因此,草根文化和圈子文化为青少年文化输送了新内容。(4)是青少年参与社会管理的平台

传统媒体时代,意见往往由少数人表达,大部分人尤其是青少年往往是听众,没有或较少参与。微博使青少年有了媒体话语权,他们可以表达意见,释放群体中的不良情绪。“表达—关注—传递—影响力—再传递”,螺旋式的传播方式为微博营造了巨大的舆论场。“随手拍照微博打拐”、“为马航祈福”等基于微博之上的公益行动,使微博成为青少年参与社会管理的平台。

2.负面影响(1)在传播者层面,自媒体把关尺度不一,青少年易被“意见领袖”牵引,产生群体极化现象

微博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编辑,人人都是媒体,因此微博被称为自媒体。既是媒体,就需要把关。由于技术等条件的制约,微博管理者一般采用“敏感关键词过滤”。一条微博留言不超过140字,同时不包含平台过滤设置的敏感词语,就能在微博上传播。在把关弱化的情况下,人们既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信息,也能够随时随地接受庞大微博用户群推送的信息。由于人们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等各方面的情况不一,因此人们的文化水平、思想认识水平、价值观不尽相同,对于微博的把关尺度也各不相同。传播者中的“意见领袖”们的言论,往往容易左右网民的言论倾向。如果“意见领袖”的把关意识不强,个别人容易利用“领袖”优势与“圈子”文化操控舆论的导向,使得微博产生群体极化现象。(2)在信息层面,负面信息、极端情绪、谣言等影响了微博生态,给青少年带来困扰

喻国明把微博所形成的真相还原效应称作“无影灯效应”。意为每个人的观点都有“灯下黑”现象,而所有知情人的观点汇聚起来,就能够互相补充、互相纠错、互相印证、互相延伸,从而呈现信息的全部面目。微博具有“自净”功能,是微博“自媒体”+“社交媒体”双性媒体特征的必然功能。缺少任何一个特征,都无法形成“无影灯效应”。

但是,“无影灯效应”是基于对有关事件的全部微博留言的整体分析结论。而大多数微博用户,尤其是青少年,往往局限于对少数微博或一两条微博的关注。而少数微博因为信息源头可靠性难辨,往往无法呈现事件或问题的原貌,难免出现负面信息、极端情绪、隐私曝光、谣言等。如今放眼微博,充斥其中的是贪污腐败、野蛮拆迁、“富二代”“官二代”骄横露富、痛恨房价、就业不顺……微博放大了社会“病态”,是释放公众情绪的有利渠道。但是,对于思想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微博较多的负面信息易使他们形成“社会整体病态”的印象。“负面信息”增多,意见领袖发言,改变微博舆论气候,加之转发、评论等形式的加工、传播与发酵,微博圈子很容易形成一种左右舆论的力量。“团体成员一开始存在某种偏向,经过商议后,人们更乐于倾向于这一方向,从而形成更加极端的观点。”“新技术,特别是互联网,使得具有相同观点的人聚集在一起并且孤立他人越来越容易,也容易使他们听不到不同的观点。仅仅这一原因,就培育了‘群体极化’的基础,对于民主与社会和平都构成了潜在的危险。”少数分子或敌对势力往往利用这些负面信息及群体极化理论,诱导青少年群体性反抗,从而引发深层次的社会矛盾。2011年,伦敦骚乱便是互联网“极端情绪”诱发的现实暴力行动。

此外,从传播媒体来说,微博对移动互联网的兼容性,使突发事件中微博的社会动员能力更强,从网络暴力转化为现实暴力的可能性加大,青少年极容易被鼓动并卷入网络暴力与现实暴力中。

第二章 青少年网络聊天管理案例分析

当前青少年是网民的主体,他们网络知识丰富、技术手段较高、网络社交应用频繁。但青少年缺乏足够的信息辨别能力与正确的价值判断,在网络信息素养与社会参与素养方面尚显不足。同时由于网络舆情信息发布具有快捷性、交互性,发布主体多样化,使得青少年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传播错误的信息或者网络谣言。

与青少年相关的网络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与青少年学习生活相关的议题。

占青少年大多数的是各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最关心的舆论话题当属校园生活,与学校、考试、就业等有关的教育领域的突发事件往往会引起青少年的广泛关注,成为舆论热点。例如2011年~2012年多地频发的营养午餐问题、频频造成学生伤亡的校车事故,2013年初湖北小学踩踏事件、上海毒校服事件等与学生的健康与安全息息相关的事件。

第二,事件当事人或关系人是青少年的议题。

例如一些涉及青少年的案件,往往成为青少年关注的热点。如杭州飙车案、李启铭交通肇事案、药家鑫案件、李某某案件的当事人都是青少年。其中杭州飙车案、李启铭交通肇事案中,肇事者的“富二代”、“官二代”身份,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与极大愤慨。

第三,对外关系议题。

涉及民族利益的话题容易激发青少年网民的民族情绪,引起广泛讨论,并转变为现实的行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发生了火炬传递中的法国街头事件,在天涯社区出现了法国火炬传递过程中种种场景的讨论,《爱我中华,抵制法货》的帖子现身,抵制目标锁定了家乐福,很快有人将网上抵制转变成了现实行动。网上网下不断互动,伴随抵制活动,网上同时开始流行在MSN签名前添加红心的活动。此后,从南海问题到钓鱼岛风波,涉及中日关系、对台关系、中美关系等敏感问题引发大量的跟帖和意见表达。

基于上述对青少年网络聊天主题类型的探讨,我们以杭州飙车案、郭美美网络炫富事件、2012年涉日游行等网络事件为代表,分析其传播内容与传播者、传播路径与过程、网络管理等。

第一节 杭州飙车案

从2009年的杭州飙车案,到2010年李启铭交通肇事案、2013年李某某案件等,引起公众对“富二代”、“官二代”的普遍不满。我们以杭州飙车案为例,分析涉及“富二代”、“官二代”的网络传播,以探讨此类事件中网络管理的经验与不足。

目前社会约定俗成称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80后、90后一代中,那些父母因为在改革开放中从事私营经济或在政府部门任职而逐渐拥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经济地位的青少年,他们往往被称为“富二代”、“官二代”,社会普遍的刻板印象为纨绔子弟或者不求上进的青少年。

从目前发生的几起社会影响较大的有关“富二代”、“官二代”的负面事件来看,有以下几个关键词:炫富、义气、无视他人、轻视法律、侥幸心理等。在当下贫富差距较大的社会背景下,涉及“富二代”、“官二代”的违法犯罪事件在网络上极易成为关注焦点。

我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ocialnetworkanalysis),以图景(mapping)的方式分析杭州飙车案,研究内容包括网络传播模式、传播信息量、传播效果等。

一、事件回顾

2009年5月7日晚,杭州某大学高职班学生胡斌驾驶三菱跑车在闹市区飙车时,将正在斑马线上行走的路人谭卓撞飞,伤者送医院后不治身亡。事件在网络上的传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事件发生期(2009年5月7日~5月8日)

5月7日晚事发后不久,杭州当地的论坛19楼(www.19lou.com)出现了谭卓被撞身亡的消息,引起当地网民的关注。

5月8日,天涯网站出现一篇名为“富家子把马路当F1赛道,无辜路人被撞起5米高”的帖子,引发网民关注。

2.事件爆发期(2009年5月8日~5月15日)

2009年5月8日,杭州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称认定肇事车速在时速70码(70公里每小时),此消息在网上一经发布,引起网友强烈不满。杭州当地的19楼论坛、浙江大学论坛的网友纷纷在网上对此结果表示质疑。8日当晚,网络上关注此事的部分杭州市民与浙江大学学生一起走上街头,自发为谭卓举行追思活动。

5月9日,胡斌涉嫌交通肇事被刑事拘留,而胡斌飙车到底算是交通肇事还是妨害公共安全,在网上引起各方激烈的争论。部分杭州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公开发表声明表示关注。

5月11日,天涯社区浙江板块转发了浙江大学论坛的《浙大学子致杭州市市长的一封公开信》,引起更多的舆论关注。

5月14日,杭州公安局鉴定报告认定车辆时速在84~101公里/小时。

5月15日,杭州警方以交通肇事罪向检察院提请批捕事故责任人,并认定本次事故由胡斌承担全部责任。至此,网络上关于杭州飙车案的讨论话题开始减少。

3.事件平息期(2009年5月17日~5月24日)

5月20日,公安机关侦查结束,肇事方赔偿受害者父母113万。同时,杭州警方也为早前的车速为“70码”的说法向公众道歉。网民关于此事的质疑声逐渐平息。

据统计,截至2009年11月10日24时,网络跟帖使用超过100次的网络流行语有10个,其中“欺实马”在百度被使用超过22.6万次,谷歌使用295万次,在2009年度网络流行语中位列第三。“欺实马,是网友杜撰出来的一个新物种,表示对杭州飙车案中交警认定肇事车速为‘70码’的不满,话语的含义是民众对某些政府部门解释和处置公共事件的方法心存不满的反讽。”网友们发明网络热词“欺实马”,谐音70码,寓意为欺骗、掩盖实情的意思。此案使“欺实马”成为网络热词,网友们以此表达对有关部门在案件处理中不妥做法的不满。

从事件本身来看,杭州飙车案并非特别复杂的案件。但这起看似普通的案件中,却隐藏着多重矛盾的诱因。首先是当事双方的身份背景,一个是多次违章的“富二代”,另一个是靠苦读成为浙江大学优秀毕业生的寒门子弟。守法走在斑马线上无辜被夺去生命和面对死亡仍嘻嘻哈哈聊天的“富二代”相对比,容易激起人们的仇富心理。而死者谭卓的父母冷静克制的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赢得了社会的同情。

贫富差距、执法不公、缺乏自身安全感、仇恨特权阶层,上述社会矛盾在杭州飙车案中均有充分的体现。因此公众从观望到把警方的轻率发布消息解读为草率对待普通人的生命,从最初对交通道路安全的讨论转向了对政府的质疑,对官员贪腐问题的讨论,以致事态开始变得难以控制。

二、传播内容与传播者

1.传播内容(1)网络媒体

参与者倾向性强,态度彰显道德、正义,但部分发言者有网络暴力倾向,表现出青少年网民关注时事、积极向上的正面性和具有语言、行为攻击性的负面性。

本研究主要考察源自百度贴吧“飙车案”吧的网帖。三个指标变量分别为“帖子的回复数量”、“点击数量”以及“发言的态度倾向”。

第一,回复数量与点击数量。研究主要关注和分析帖子的点击数量和回复跟帖数量,以期发现青少年感兴趣的聊天话题。

第二,网民态度倾向。研究根据帖子的标题和内容进行判断。有些帖子的倾向从标题中可以直接判断,而从标题中难以判断倾向的,再对其表达内容进行文本分析。

根据关键词“胡斌”、“70码”,我们共收集到主题帖693个、回复帖3250个,采用等距抽样原则,选取32个典型帖进行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一部分网民能够较为客观、理性地看待事件、讨论事件、关注事件发展。部分网民出现极端言论和情绪,缺乏理性和网络责任感。也有部分网民认为胡斌肇事逃逸不是很严重,替胡斌及家人辩解,反映出部分青少年是非观念模糊,法律意识淡薄。

抽样研究中,82%的帖子是支持重判胡斌的,还有约10%的帖子是为胡斌辩护的,而80后、90后的青少年在网络上以搞笑、调侃的口气评论此事的帖子也不在少数。从百度提供的搜索数据可以看出,杭州飙车案中,搜索最多的关键词依次是“背景”(上升趋势600%)、“替身”(上升趋势255%)、“照片”(上升趋势122%)、QQ(上升趋势100%)。可见,网友更关注的是杭州飙车案有没有背景,反映出网友探寻事件真相和寻求正义的心理。“富二代”、交通肇事、大学生,这几个当下社会最敏感的元素几乎全部囊括在了这个事件中,飙车的胡斌再一次“触痛了网民们情感坚守底线,让‘富二代’的社会形象几乎跌到谷底”,也让全社会都开始思考“富二代”们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富二代”、“穷二代”的流行和对立,实质上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因贫富分化造成断裂的缩影。(2)传统媒体

根据人民网的一项研究数据,传统媒体观点与关注点主要有“批评为富不仁”占25%,“聚焦富二代”占27%,“严惩飙车案肇事者”占29%,“呼唤公平正义”占44%,“引发反思担忧”占54%,“问责相关部门”最多,占58%。

根据网络言论抽样来看,160条言论比较明显地集中在五个方面:“批评警察失职渎职”占34%,“直言仇腐非仇富”占22%,“飙车肇事从严惩处”占16%,“愤怒声讨肇事者”占16%,“疾呼公正与法治”占12%。

相对网络媒体,传媒媒体的报道相对客观、冷静,主要内容均为杭州飙车案的客观进展和回答公众的相关质疑。

传统媒体因其权威性、公信力,报道易被受众接受。南方报业报道的“胡斌替身门”事件,使网络的舆论态度发生明显转变。

2.传播者(1)以男性居多

从百度搜索数据来看,网络上关注并主动搜索“胡斌”案件的,80%为男性,20%为女性,与中国网民男女性别比例基本持平不同,显示出关注此事件的主体以男性为主。

分析原因,此事件的关键因素,如飙车、超速、法律等,与女性日常关注的情感、生活、购物、交友等话题距离较远,所以本案关注者呈现出明显的男女比例差异。(2)以青少年居多

从百度搜索数据来看,杭州飙车案的主要关注者为青少年,10~29岁的人群约占总数的61%,30~39岁的人群约占总数的27%(如图2-1)。可以看出,杭州飙车案的关注者以青少年为主体。图2-1 杭州飙车案关注者年龄分布

分析原因,一方面,事件的双方当事人——肇事的胡斌与死者谭卓都是青少年,所以该事件易受到青少年的关注。另一方面,网络聊天的主要人群是青少年,他们乐于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言论和看法。(3)以学生与IT从业者居多

从百度搜索数据来看,杭州飙车案的关注者以学生与IT从业者为主,约占80%(如图2-2)。图2-2 杭州飙车案关注者职业分布

分析原因,学生的比例高达42%,因为肇事者胡斌为在校大学生,死者谭卓为浙江大学毕业生,身份的接近性使该事件容易受到学生群体的关注。其次为IT职业人士,占35%,因为这个职业与网络密切相关。其他依次为政府部门(5%)、建筑业(4%)、电信业(3.5%)、传媒业(2.5%)等。(4)以高中以上学历居多

在杭州飙车案的关注者中,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3%(如图2-3)。图2-3 杭州飙车案关注者学历分布(5)以杭州、上海、北京三地人群居多

杭州飙车案的关注者中,以杭州、上海、北京三地人群居多(如图2-4)。

分析原因,杭州(21.5%)是该事件的事发城市,适用新闻事件的接近性原则,胡斌的父母亲友、谭卓的大学同学、同事等均在杭州,极易引起当地网民的关注。上海(21%)作为特大城市,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文化教育发达,相对其他特大城市而言,与事发地杭州具有新闻事件发生的地域接近性,因而当地网民十分关注;北京(19.5%)作为首都,同样是特大城市、文化教育发达,是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居住人群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普遍高于其他城市。图2-4 杭州飙车案关注者城市分布(6)“意见领袖”

在杭州飙车案中,持续数月的舆论潮与其中几位“舆论领袖”的推动作用是分不开的。

在杭州飙车案中,警方断定飙车者的车速只有70码。一位汽车论坛专业人士通过受害者的体重、车道和受害者被撞飞的距离,推断飙车者的车速应该在110码以上。他在网络论坛上发布了这一推断,网络舆论哗然。

一位网友通过制作视频对事件进行再加工,表达对警方公布结果的不满和质疑。这些都说明自媒体的力量不断增强,网络受众从接收信息到挖掘信息,到主动制造新闻进行大众传播。从中可以看出,传统媒体在公共领域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逐渐式微的同时,自媒体崛起,以独特的眼光发现和制作新闻并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三、传播路径与过程

1.传播路径:当地论坛+门户社区+传统媒体

2009年5月7日事故当晚,目击车祸现场的网友将照片发至杭州19楼论坛,网友根据照片中肇事车牌号等进行了人肉搜索,发现此车已经有过在市区进行飙车的违规纪录。因为接近性,事件发生地所在的杭州热门论坛19楼论坛成为网民聊杭州飙车案的第一个根据地,成为这个话题的源头。

与此同时,看到帖子的网民开始“人肉”胡斌及其相关信息,包括其女友的QQ等。紧接着,在杭州某报工作的记者根据自己在现场所了解到的情况开了个新帖,大意是他所知道的情况以及对胡斌家世背景的判断,以及此事会不会因为胡斌的家庭背景而被所谓的“关系”摆平。该帖点击量在几小时内迅速达到了2000多。帖子随后被删。因为发帖人传统媒体工作者的身份,此帖即成为前期网络传播中可信的消息源,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点击量和回复率都达到惊人的数量。

杭州飙车案的大规模网络传播,以贴吧、论坛、QQ群为主。5月8日,天涯社区人气最旺的娱乐八卦论坛发表“富家公子撞死人还不当回事,有当事人照片(转)”的主题帖。截至2013年5月9日8时,该帖点击量已经达到420多万人次,回复量也超过5万余人次。天涯社区共发表相关主题帖3470条,点击数量7000多万次。其后,杭州飙车案在百度贴吧等的关注度明显增加。随后全国媒体关注,纷纷在线策划并跟进话题报道,使其成为影响力巨大的公共事件。

由此,可以总结杭州飙车案的传播路径:事发后当地具有影响力的地方性论坛发帖引起该地网民关注、搜索,即而在天涯社区、猫扑等门户社区发帖引发广大网民的关注跟进,随后网络与传统媒体引导全社会关注事件发展(如图2-5)。

2.传播过程:车案发生—70码—政府表态—“替身说”—造谣者

被刑拘

有研究者提出这一事件的传播过程可归纳出五个重要节点,分别为“车案发生”、“70码”、“政府表态”、“替身说”和“造谣被刑拘”;又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前两个节点时期内的“事件上升期”和后三个节点时期内的“事件降温期”。图2-5 杭州飙车案传播路径

我们选择了天涯论坛、百度贴吧作为主要对象,根据相关原则进行抽样。在研究中,我们采用了百度指数中的媒体关注度这个变量。所谓媒体关注度“是以各大互联网媒体报道的新闻中,与关键词相关的,被百度新闻频道收录的数量,采用新闻标题包含关键词的统计标准,并以曲面图的形式展现”。图2-6 杭州飙车案媒体关注度

从图2-6可以看出,媒体对杭州飙车案的关注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两个峰点:三个阶段是发生期、深入期、平息期,两个峰点是“70码”、“替身说”。围绕这两个颇有争论的问题,网友引发热议,传统媒体关注追踪。

传播过程中第一个高发阶段始于5月7日案发。从事故发生到14日前后达到高潮,20日之后逐渐平息。分析这个阶段可以看出,在第一个阶段,杭州交警未经缜密侦破即初步认定车速为70码引发网友巨大质疑声,各大门户网站均在显要位置制作专题;至14日,杭州警方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认定车速为时速80~101公里,网友质疑和声援的发帖量开始渐趋平缓,到20日公安机关宣布侦察结束,受害者父母获赔113万元,至此第一个过程结束。

杭州飙车案的第二波热议始于7月3日胡斌被公诉时,至31日胡斌入狱服刑后舆论渐趋结束。2009年7月1日起,因为临近警方对胡斌的公诉日期,网络与传统媒体再度掀起对杭州飙车案的关注与讨论。在7月15日庭审的开始前后出现一次小高潮,大部分网友对于胡斌案的庭审在做场外“直播”,持续关注此事进展,并展开讨论。此时的焦点问题是有网友质疑受审者是胡斌的替身,这种质疑意味着对“执法公平”的怀疑,一直到20日,一审判决胡斌入狱3年,网友对庭审现场是替身的怀疑达到高潮。

8月21日,湖北省鄂州警方对网上造谣“胡斌庭审为替身”的熊忠俊予以拘留并发布消息,各大网站都纷纷予以转载,并再度引起网上舆论关注。由于发帖的限制,对于熊忠俊是否造谣以及是否应该被捕的质疑和抗议主要在网评和个人博客中表达。随着8月31日在胡斌在狱中服刑的第一天,公开接受媒体的采访,平息了网友对于胡斌是否真的服刑的怀疑,舆论逐渐平息。

四、网络管理

1.抢时效与严把关

网络事件的有效管理,一定要抢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落点。如果能够迅速在谣言、流言散布之前,及时公开事件真相,尤其是在事件发生初期,公布事件进展与调查情况,则可以有效避免流言的产生,以免形成更大的场聚效应。根据国务院外宣办一位专家的观点,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数小时内,为事件的舆论生成阶段,如果政府可以及时提出权威的信息和观点,公众此时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和意见,是可以客观接受政府的信息和观点的。相反,如果相关部门没有反应,任由事件在网上传播,网络舆论则会表现出主观性或极端化。

在杭州飙车案中,如果杭州警方在事发当晚能够第一时间认识到事件的严重性,采取非常措施,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主动公布这起交通事故的相关信息,相信可以平息市民对于政府部门不作为的猜测,而将事件的网络舆论管理一开始就纳入正确的轨道上来,就不会出现舆论失控和相关部门被舆论“倒逼”的尴尬境地。

同时,在关于车速等敏感问题上,相关部门如果能采取更审慎的态度,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立场问题而不是技术细节问题进行处理,事态也不会扩大。如果相关部门能够本着公开、公正的态度,及时公布事件的调查进展,谣言就会不攻自破。

2.硬手段与软策略

软策略是指通过输出主流价值观,培养青少年辨别事非的能力。硬手段是指删帖、屏蔽、断网等强制手段。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舆论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参与社会管理。有关部门应该有意识地进行网络舆论的引导,保持舆论的动态平衡,给当事双方以平等的话语权。在事件的消息发布中,应该有过程、有统一口径。

从短时间看,物理手段见效快、操作简单。但从长期效果来看,简单粗暴的物理手段不但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会引起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反感。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使用两种管理方式。

从这起事件可以看出,在突发事件中如果涉及官、富等敏感词汇,青少年网民很容易对政府产生信任危机。由于年龄和社会经验不足等特点,部分青少年通过网络用极端语言表达不满、发泄情绪,甚至会集结聚合采取进一步的舆论行动。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涉及与青少年有关的事件时,对网络的传播管理要格外慎重。

第二节 郭美美网络炫富事件

2011年6月20日,认证身份为“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新浪微博博主“郭美美Baby”在网上公开炫耀其奢华生活,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近年来,青少年网络炫富事件屡见不鲜,从郭美美到卢星宇、尤异希“小希希”,再到李颖“莜莜笑了”,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此类炫富事件具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此类事件的主人公,即事件的传播源头均为90后的青少年;其次,在微博应用已经普及的今天,炫富行为很容易走进民众的视域,引发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与热议;最后,青少年是网络炫富事件的主要关注群体。本部分将以郭美美事件为例,深入分析青少年网络炫富事件的传播过程和网络管理。

一、事件回顾

网络炫富事件作为突发事件类型的一种,其发展演化周期可大致分为危机潜伏期、事件爆发期、危机蔓延期和事件恢复期四个阶段。

1.危机潜伏期

危机潜伏期指的是某一突发事件爆发之前,引发突发事件的危机正在累积、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强,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很可能已经暗流涌动的这段时间。郭美美事件的危机潜伏期持续时间较长,从2010年7月6日郭美美发出的第一条微博开始,几乎每条微博都配发了照片。通过这些照片和相关描述,郭美美闲适奢华的生活逐渐呈现:别墅、豪车、常换常新的爱马仕包、贵族式的娱乐。

2.事件爆发期

事件爆发期指的是突发事件爆发的这段时间,潜在的危机累积,使得突发事件的发生由可能变成了现实,并以破坏性的事件呈现在公众面前,由不为人知到引起人们的关注。2011年6月20日,郭美美在新浪微博上将微博实名认证信息从原来的“演员”变成了“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并发布了炫富微博“今天小白限行把小MINI开出遛遛~开着有点不习惯”,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网名为“宝宝的臭臭熊”最早转发郭美美的微博,于是郭美美很快引起网友的关注,在两小时内微博被转发上千条,并迅速形成了一场“人肉”郭美美的微博事件。

3.危机蔓延期

危机蔓延期是指在突发事件爆发后产生的危机不断扩散、蔓延、损害程度不断加剧、事态不断升级的时期。在郭美美事件中,郭美美连同她“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头衔,将中国红十字会等机构推置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6月22日,中国红十字会称“郭美美”与红十字会无关,新浪也通过微博对实名认证有误一事致歉。

6月26日,当事人郭美美连发三条微博,声明其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身份是自己杜撰出来的,其本人也并未在中国红十字会工作。

6月28日,中国红十字会召开记者通报会,重申并没有所谓的“红十字商会”机构,也未设有“商业总经理”职位,中国红十字会更没有“郭美美”其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已以郭美美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向公安机关报案。

6月29日,北京警方对郭美美事件正式立案,郭美美本人应警方要求从外地返京接受调查。

7月1日,中国红十字会发表声明:暂停中国商业系统红十字会的一切活动。之后,中国红十字会邀请审计机构对其进行审计,并商请中国商业联合会成立调查组调查其运作方式,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审计和调查结果。

4.事件恢复期

事件恢复期是指突发事件得到控制,损失在慢慢减少,直到突发事件得到完全控制,社会秩序恢复,人们开始回归正常的生活的一段时期。

7月7日,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连发三条微博通报“郭美美事件”,称“郭美美及其母与中国红十字总会无直接关联”。

12月31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通过新华网向公众通报了对商业系统红十字会的调查处理情况,调查结果证实,商业系统红十字会中不存在“红十字商会”这一机构,没有设立“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这一职务;郭美美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及商红会没有任何关系,其炫耀的财富与红十字会、公众捐款及项目资金没有任何关系。

这些来自官方的声音一定程度上平息了民愤,也部分挽回了中国红十字会的形象和声誉。

郭美美事件最初引人注意之处,仅仅是美女、名包、豪车等,一系列炫富信息发出后,经过大量转发、评论,使炫富行为成为受众关注的焦点。网络中每天都有网民发布的大量信息,但只有部分信息能够引发关注,迅速扩散。网络热点事件一般都具有深刻的社会基础,反映当下社会现象、矛盾和问题等。郭美美事件中有以下几个关键词:90后、炫富、红十字会、慈善、公益、商业化等。郭美美奢华的生活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违背,与红十字会的公益属性相违背,触及贫富差距这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二、传播内容与传播者

1.传播内容

在网络聊天内容上,涉及郭美美事件的高频形容词是“奢华”、“无耻”、“公然”等贬义词,以及“时尚”、“独家”、“正式”、“密切”等中性词,其中几乎没有褒义词;对郭美美事件关注的行为热点是整容、炫富、炒股、专访、采访等,民众对郭美美事件的行为期待是评论、回应等;郭美美事件中关涉机构是红十字会、中红博爱等;涉及人物有王军、郭登峰、卢美美、郎咸平等。其中网友是通过爱马仕、玛莎拉蒂等来构建其炫富形象的。

在郭美美事件的传播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爆料,议题不断延伸,引发网民持续关注。根据百度搜索指数,以及网络上与郭美美相关的报道、评论,关于“郭美美事件”的议题,较为集中的有“郭美美的财富来源”、“郭美美与红字会的关系”、“商业红十字会与红十字会的关系”、“红十字会捐款的流向”、“红十字会捐款信息发布平台存在的问题”。围绕以上焦点问题,网友对以下相关问题进行了挖掘与爆料:“郭美美的生父”、“郭美美的母亲郭登峰的财富来源”、“郭美美是炫富还是炒作”、“郭美美是否要进娱乐圈”。同时,随着事件的持续发展,网友将目光转向了中国慈善事业的缺陷与发展瓶颈等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从中可以看出,核心话题基本上围绕公益机构红十字会,边缘议题则涉及个人隐私,延伸议题多为“郭美美事件”牵扯出的类似事件。从核心议题到边缘议题再到延伸议题,网民对事件的讨论逐渐深入,质疑对象由郭美美到红十字会再扩展到整个慈善事业。

2.传播者

在郭美美事件中,传播主体也呈现出年轻化、学生化的特点,表现出明显的“草根”特征。

首先,该事件的主人公、事件的传播源头郭美美本身是90后的青少年。在郭美美新浪微博的首页,其年龄标注出生日期为1991年。

其次,在郭美美事件中,参与“人肉搜索”的网民多为80后,他们中有的人早在事件爆发前三个月就开始注意到郭美美的微博,并持续关注、不断爆料。

最后,该事件在青少年群体中引发了关注和热议。据相关资料显示,对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关于“郭美美事件”及微博这种新媒体的认知情况的调查问卷统计显示,100%的大学生都知道“郭美美事件”,50%的大学生认为微博已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在百度搜索引擎中,搜索关键词“郭美美”、“郭美美炫富事件”的网民人口统计学特征如下:(1)男女性别比例

关注郭美美事件的男女性别比例基本持平。其中,女性为46.1%,男性为53.9%。(2)年龄分布

郭美美事件的关注者主要是青少年,10~29岁的人群约占总人数的86%(如图2-7)。图2-7 郭美美事件关注者年龄分布(3)职业分布

郭美美事件的关注者职业分布中,学生的比例高达61%,其次为IT、电信、网络等从业者(如图2-8)。分析原因,这些群体由于日常生活、职业习惯与网络接触密切,他们更乐于关注网络事件。学生的空闲时间相对充足,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登录微博,接收、发布信息。因此,在郭美美事件中,学生成为主要关注群体。图2-8 郭美美事件关注者职业分布(4)学历分布

在郭美美事件的关注者中,本科、高中学历的人群所占比重最大,共占87%(如图2-9)。高中生、本科生与郭美美具有更多相似的生活背景,他们的行为习惯、情感变化、兴趣爱好大致相同,因此他们较多地关注郭美美事件的进展。(5)城市分布

对郭美美事件的关注者进行地域分析,可以发现地域最密集的三个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均为特大城市,人口密集、经济、文化、教育发达,网络聊天使用率高。同时北京是事件当事人郭美美的常住城市,也是舆论焦点中国红十字总会的所在地,所以身处北京的青少年对事件的关注度最高。图2-9 郭美美事件关注者学历分布三、传播路径与过程

1.新媒体首发,掀起舆论风暴

在事件演化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关键性事件都是由微博最先发出信息。微博不仅是传播源,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事态的发展走向。微博为炫富行为提供了平台与渠道,微博的评论与转发功能提高了事件的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微博成为官方权威信息的首发媒体。

郭美美事件的导火索源于微博,同时在传播过程中,以凤凰网、天涯、猫扑论坛为主的网络媒体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引发了公众的热议,成为社会热点。

从百度搜索数据来看,对“郭美美”的搜索从2011年6月20日开始至7月初数量最多,6月底高达28355069次。2011年6月21日至7月5日期间,关于郭美美,新闻约1.7万条,新浪微博106万条,腾讯微博54万条,网易微博3.3万条,搜狐微博1.9万条。英文媒体新闻113条。英文网页条数2.5万条。@郭美美baby粉丝数达44.3万。

凤凰网针对郭美美事件,以“郭美美事件持续发酵,红十字会陷信任危机”为题,进行了独家策划。在其制作的专题网页中,可以看到事件的最新报道、事件细节、独家解析、独家对话等大量信息。

天涯论坛上网友的留言主要表明三种态度:对红十字会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有网友留言称不再向红十字会捐款;对郭美美身份的质疑,以及对其身后相关管理部门、权力机构的指责;对论坛管理者删帖行为的不满。

猫扑上关于郭美美事件的帖子主要聚焦于郭美美的身份和红十字会:对郭美美身份的猜测与评论;对红十字会的不信任;对郭美美本人和郭美美炫富的评论。

在网民关注、网络意见领袖及微博使用者关注中,郭美美事件排名靠前,成为全年网络聊天的焦点事件。表2-1 传统大众媒体关注度排行榜表2-2 新闻网站关注度排行榜表2-3 网民关注度排行榜表2-4 网络意见领袖关注度排行榜表2-5 微博使用者关注度排行榜

2.传统媒体跟进,深度解读报道

在新媒体对郭美美事件爆炸式的传播态势下,传统媒体主动关注,积极跟进,对事件背后的真相进行挖掘,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深度解读报道。

2011年6月25日,中央电视台首度报道郭美美事件,在新闻频道的《24小时》栏目中对“郭美美”的身份提出质疑,同时直言红十字会“只发声明、不公布证据”的辟谣方式无法博得公众信任。“声明没有任何内容来说服公众去相信真相。作为一个社会的公益机构,承载着中国慈善事业名誉的公益机构,中国红十字会有责任向社会用事实来证明。”6月30日,《东方时空》栏目播出《真相调查:郭美美事件》,全面调查、梳理了郭美美事件的发展始末。

2011年6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公众善心“伤不起”》:“红十字会这样的公益机构,没有隐私可言,恰恰相反,如果仅有‘声明’而无法‘证明’,仅有辟谣而没有自省、改进,就可能引起更大的失信。‘郭美美’事件发生后,在一些网络调查中,绝大多数网民承认自己的捐款热情受到打击。慈善事业‘伤不起’,公众善心更‘伤不起’。”

2011年6月2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假如“郭美美”是一场商业炒作》:“就郭美美炫富被指与红十字会纠缠不清一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认为,此事所表现出来的是民众对中国红十字会官僚化和长期不透明的愤怒,中国红十字会面对信任危机,没能给出合理解释。中国红十字会如再不吸取天价餐费等腐败事件的教训,下决心改革,建立公开制度,将彻底失信于民。”《广州日报》则对郭美美事件进行了持续关注。在报道数量上,从2011年6月23日到12月1日,该报对郭美美事件的报道达42篇,其中6月到8月底为报道高峰,从9月开始,由于该事件热度的降低,报道量也有所下降。直到11月下旬对郭美美事件的报道量变成零,郭美美事件渐渐淡出该报。在报道内容上,该报也从郭美美炫富行为本身,逐渐转移到了中国红十字会改革、慈善体制的欠缺。其中关于郭美美所引发的慈善危机成为报道主线,占到总报道量的59.52%。在报道的版面上,有19%的相关报道刊登于要闻版,22%的报道出现在评论版。在要闻版中有2篇是涉及郭美美事件本身的,而其他6篇均为关于红十字会和慈善体制的报道。四、网络管理

1.加强微博认证管理

如果郭美美只是普通微博用户,不会引起这么强烈的关注,而此事件的引爆点就是郭美美“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认证头衔。

新浪微博的个人用户申请加V的要求是:“微博账号需有头像、绑定手机、粉丝数100、关注数50”。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前提下,新浪微博还会要求用户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新浪微博在身份认证有关说明中就清楚地写着:“微博使用实名,且为最被公众熟知的姓名或称谓;确保提供准确详实的身份说明介绍;确保提供确切可验证的即时联系方式,如邮箱、单位和个人电话;提供身份及工作证明的扫描件,证明系本人申请。”

正是因为加V用户其身份经过认证,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与可靠性,所以网民的质疑、愤怒完全可以理解,比起仇富,大众更不愿也不能接受爱心被欺骗。尽管新浪网在第一时间取消了郭美美的微博认证,并就没有进行严格审核实名认证向公众致歉,仍无法平息郭美美“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虚假身份认证所带来的风波,并将微博机构的认证管理推上舆论质疑的浪尖。

微博用户实名认证是网络运营商在微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为了提升微博的影响力与知名度,争取用户,特别是吸引社会名人认证的重要商业策略。身份认证强调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所属阶层,加V后可以拥有更多关注的“粉丝”、更权威的话语表达权,因此难免会有少数诚信缺失的人想利用身份认证谋取不当私利。而郭美美事件以及事后的相关调查也暴露出在看似清晰透明的认证流程下,确实存在假冒身份赚噱头、“假李逵”冒名顶替、“僵尸粉”撑门面等混乱局面。

网民难辨信息的真伪,导致了虚假信息的传播。在郭美美事件中,所谓“权威人士”爆料的“郭美美是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之女”、“郭美美是郭沫若后代”等信息,缺乏公信力甚至完全是无稽之谈,这些都在客观上致使多个个体或机构受到伤害。

因此网络运营管理者在身份认证时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严格审核认证资料、规范信息发布,发现虚假信息时要及时辟谣,利用技术手段阻断谣言的传播。同时,合理利用身份认证,培养网络传播中的“意见领袖”。在微博中加V认证的用户,在某一领域较之普通网民社交范围更广、信息渠道更多,发布的信息更权威可信。

微博的关注和转发功能使信息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传播,每一个人既是传播的起点,又是传播的终点。在微博这种强有力的信息辐射力下,“意见领袖”可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2.把握信息公开的舆论导向

在郭美美事件中,无论是微博的转发、评论,还是论坛的爆料,所有的舆论几乎呈现一边倒的态势,矛头直指郭美美及中国红十字会。这种群体极化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公众不明真相所造成的。因此,相关部门在尊重网络民意的同时,要以开诚布公的态度积极回应,给公众留下坦白真诚的印象,平息公众的对立情绪,有效控制负面信息的进一步扩散,使舆情良性发展。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主要探讨传播效果问题,“传播媒介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报道方针,从现实环境中‘选择’出他们认为重要的部分或方面进行加工整理,赋予一定的结构程序,然后以‘报道事实’的方式提供给受众。”在舆论引导中,就意味着政府要主动提供信息和观点吸引人们关注,形成议题。

相关资料显示,新浪认证的政务微博总数超过10万个,政务微博已进入成熟运营阶段,成为应对突发事件的优选渠道。管理者不仅应重视信息公开渠道的多元化,更主要的是主动介入,发出权威声音,就公众的议程进行设置,占据舆论引导权。

第三节 2012年涉日游行事件

为了抗议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2012年8月中旬以来我国多个城市爆发了涉日游行示威活动,其中伴有“打砸抢烧”行为。网络媒体为网民表达情绪提供了开放的平台,逐渐形成理性爱国的基本共识。相关部门对涉日游行给予了正确引导,避免了在游行示威中过激行为的扩大升级。

一、事件回顾

1.诱因与潜伏期(2012年4月~8月中旬)

近年来,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起事端。2012年,日本当局纵容右翼势力掀起“购岛”风波。2012年4月,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表示东京政府决定从私人手中购买钓鱼岛。7月,日本两次提出近年政府要实现钓鱼岛“国有化”,这引起了我国政府和群众的强烈不满。8月12日中午,香港保钓运动人士驾驶“启丰二号”渔船前往钓鱼台宣示主权,其中7名船员于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纪念日)成功登陆钓鱼岛。但随后日本冲绳警方拘捕全船14人。我国外交部和香港特首梁振英均督促日方无条件放人,但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却称将“依法”严惩相关人员。

2.第一轮涉日游行(2012年8月下旬~9月上旬)

8月17日,日本警方释放香港保钓人士。8月19日上午7时许,10名日本右翼人士登陆钓鱼岛,并随后于9时许离开。外交部负责人向日本驻华大使提出严正交涉,表示强烈抗议其非法行径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要求日方应切实处理好当前问题,避免严重干扰中日关系大局。

北京陆续有民众到日本驻华大使馆前抗议,我国网民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将于8月19日游行示威的号召。19日10时许北京、深圳、济南、青岛、广州等十几个城市举行涉日游行。游行者穿过城市的主要干线,抗议日本右翼分子非法登陆钓鱼岛,高呼“捍卫国家主权”等口号,高举“还我钓鱼岛”标语。他们高唱国歌,呼吁抵制日货,要求政府收复钓鱼岛,捍卫领土主权。

3.第二轮涉日游行(2012年9月10日~9月18日)

9月10日,在日本政府正式“购买”钓鱼岛后,我国民众发起第二轮游行抗议活动,其中部分城市的游行失控、发生骚乱并伴有“打砸抢烧”行为。9月15日和16日,涉日游行升级。据统计,9月15日,50多个城市发生涉日示威活动。16日,80余个城市发生涉日游行示威活动。9月18日,在“九一八事变”81周年纪念日,各地再度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全国共有117个城市发生了抗议示威活动。

4.消退与减弱期(2012年9月19日~10月)

9月19日,中国政府采取措施限制民众示威游行,如北京公安局向市民发送不要再去使馆区游行的短信,全国范围的示威活动趋于减弱。北京日本大使馆前持续8天的示威活动没有再次发生,当日全国仅有上海等5个城市发生涉日示威活动。9月20日,仍有深圳等地发生示威活动。9月22日,政府采取了严格措施,全国只有上海、湖北省与云南省的部分地区爆发了短时间、小规模的示威活动,没有发生大规模示威游行。“拒绝暴力,理性爱国”成为事件的主基调,涉日游行事件逐渐平息。

二、传播路径与过程

此次涉日游行发生在全国数十个城市,一些二三线城市也发生了群体性事件。此次涉日游行的传播过程可以概括如下:第一,由新闻媒体发布日本购岛、相关人士保钓事件,结合多年来的中日历史问题上的摩擦不断和民众的爱国情绪,在社会上引起普遍的反日情绪。第二,政府和主流媒体在此问题上的对日抗议,一定程度上成为大众背后的情感支持。第三,网民言论的广泛传播和集合,民众自由发表抗议言论并通过网络发布游行集会通知,号召大家进行线下游行抗议。第四,新闻媒体对涉日游行的客观报道,主要集中在活动参与的人数、游行路线、标语、现场事态发展等,包括专家、记者、公安部门、名人等发表评论,全国各地掀起抗议的风暴。第五,政府和主流媒体再次发声,对涉日游行中的打砸抢行为予以谴责和警告,呼吁理性爱国的声音在网站上再次占据主导地位。第六,网络舆论主要集中在反思和理性爱国上,涉日游行言论逐渐减少。

1.新闻报道引发民意在网络上快速汇集

日本非法购岛事件和香港保钓人士登岛,引发国人关注热议。国内外媒体的持续跟踪报道,以及政府的强烈抗议态度,使民意在网络上不断聚集,最终通过游行活动来表达抗议。8月19日前后以民间论坛为主的群体事件报道,最先引起民众在网络上的聚集。9月18日前后媒体对游行示威活动进行追踪报道,引导大众理性爱国(见表2-6)。表2-6 有关涉日游行的新闻标题摘录

2.主流媒体发出权威声音,主导舆论

在大规模的涉日游行进行的同时,人民网、新华网发挥了喉舌作用,首先发出理性爱国的呼声,各大网站和论坛纷纷转载,迅速形成抵制打砸抢行为,回归理性爱国的舆论氛围。

涉日游行的导火索是钓鱼岛事件,人民网紧紧围绕“解决钓鱼岛事件要靠发展国力”这一主题,表明涉日游行中的非理性行为有百害而无一利,其观点鲜明、论据充足,为其他网络评论定下了基调。例如,2012年9月15日,人民网以《我们怎样保卫钓鱼岛》为题,呼吁民众理性爱国、奋力强国、精心治国,才能真正捍卫民族尊严。2012年9月16日,人民网再以《国人保卫钓鱼岛不应丧失理智》为题,强调涉日游行应当避免非理性行为,抵制日货不如增强国力。

随后,人民网论坛于2012年9月19日发出帖子《实拍中国涉日游行中的感人瞬间》,仅在人民网论坛上就有118647次的点击率,几乎所有主流网站都予以转载。该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列举了数项涉日游行中的感人事迹,从侧面提醒人们注意自己的言行,情绪可以理解,但行为不能随心所欲。

3.微博在资讯传播和舆论引导上发挥重要作用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从9月15日0时到9月16日12时,北京、上海、成都、长沙、南京、广州、深圳等地政府新闻办和公安系统通过官方微博表态,呼吁和支持民众理性和平地表达爱国诉求,同时强调对各地出现的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行为将严肃查处。公安系统官方微博以通告、警告等形式表明警方对违法行为的坚决打击,从执法的角度警告市民不能超越法律底线,将涉日游行约束在社会秩序不受破坏的前提之下。广州、上海、青岛等地公安局一再重申对借机煽动和参与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将坚决依法查处。一些政府部门的政务微博指出涉日游行中的过激行为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呼吁民众拒绝暴力。如“平安北京”说:“最强的力量是团结一致,最有力的表达是理性有序,最该做的是做好自己的工作。”

媒体微博从理性的角度分析钓鱼岛事件、涉日游行、非暴力和爱国之间的关系,引发民众的深刻反思,回归到理性解决问题的轨道上来。如《人民日报》官方微博9月15日连续发声,以《中国好声音》为题,呼吁民众理性表达爱国热情,指出:“一要充分保护爱国热情。民众爱国热情弥足珍贵,应保护爱国之情合理表达权利。二要坚决捍卫法律底线。对打砸抢烧等犯罪行为,必须及时制止,依法处理。爱国不是施暴的理由和情绪失控的发泄。”

4.名人微博成为“意见领袖”,吸引网民关注转载

名人开微博已经在网络上逐渐兴起,通过名人效应,使微博的影响力大大增强。在涉日游行引起的网络大讨论中,许多名人也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依靠其明星效应吸引大量的网民予以关注转载,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扮演了意见领袖的角色。综艺明星、学者专家、网络红人、官员名记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人物以正面呼吁为主、情感感染为辅,积极引导网络舆论,促进事态和平发展。

如李开复:“爱国从不打砸抢烧、不伤害同胞做起。”崔永元:“没有基本的是非是因为没有基本的教养,没有基本的教养是因为没有基本的教化。不看重法律,不培养公民,打砸抢烧会成为表达习惯。”这些人都有大量的“粉丝”,积极的言论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5.论坛、贴吧设立议题,建立表达渠道

在天涯论坛上,以“涉日游行”为关键词搜索,共有101条主题,其中发帖时间主要集中在8月中旬至9月底,其中9月18日前后最多。这些主题主要转载了游行示威活动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使网民将注意力转移到游行活动对社会秩序的影响。另一方面诸如“给反日游行示威者的信,凡事请三思而后行”、“谈谈对反日游行的看法!”此类的主题引发网民大讨论,孰是孰非的观点将网民引向理性爱国(见表2-7)。表2-7 天涯论坛“涉日游行”主题的关注情况

在涉日游行期间按签到人数来看,钓鱼群岛吧可以排在百度贴吧的前三名,反映了网民对此事件的广泛关注。其中一位网友发起投票“你认为在游行示威中打砸可以避免吗?”有20.7%的人认为“完全可以避免”,69%的人认为“民众有情绪,可以理解”,仅有10.3%的人认为“避免不了”。贴吧管理人员设置精华帖以“国人保卫钓鱼岛不应丧失理智”为题,有108人分享,7404人回帖。网友设帖“跟我一起来承诺:团结自律理性爱国”,221869人回帖。

三、网络管理

1.主流媒体发出权威声音,抢占网络舆论引导话语权

主流媒体在全国率先发声,积极呼吁群众理性爱国、依法抗议和表达诉求,充分发挥门户网站集群联动、整体报道的优势。主流媒体的话语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闻报道真实可靠,二是解释性报道深刻精辟,三是舆论监督准确有力。主流媒体要保持权威性和公信力,真实、客观、准确地报道新闻事实。

2.网络媒体充分发挥优势,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在涉日游行事件的报道中,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腾讯等网站及时、迅速、全面地报道事件,充分发挥了网络媒体的优势,使网络媒体成为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许多网站设立“钓鱼岛”专题,以文字、图片、音视频、漫画等多种形式,介绍背景资料、事件的发生、发展及最新的动态、各方意见等,使网民在短时间内对事件有完整、清晰的了解。这样在扩大主流网络媒体的影响力与公信力、形成舆论示范效应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受众。网络媒体明确立场,反对暴力等非理性行为,疏解民众情绪,引导民众正确理性地爱国、理性表达合法诉求,强化法治观念。

3.监测重点敏感信息,及时澄清网络谣言

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网络成为公众解读现场信息的重要渠道。网民发布的文字、图片、视频信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少数人企图制造恐慌情绪,教唆和挑动暴力行为。中山公安微博团队结合广东公安微博群反馈的信息,针对多个与涉日游行有关的网络谣言精心设计制作了一条长微博,逐一澄清“造谣日本留学生带头闹事系间谍、造谣汽车被砸、造谣深圳闹事人群铺天盖地聚集、造谣珠海屈臣氏被砸”等谣言。

第一,政府要加大对网络新闻的监管力度,严惩利用网络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造谣惑众的行为。第二,媒体网站自强自律。要强化网络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操守,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第三,在重大立场上,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维护国家主权和社会稳定为前提,严禁制作、复制、传播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4.第一时间做好网上网下应对工作,建立联动应急管理体系

在类似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媒体已经成为重要的舆论阵地。如果在事件发生之初未能及时占领网络阵地,把握主动,就有可能处于被动局面。新媒体时代,网上处置与现场处置同等重要。例如前文提到的广州市公安局利用微博作为重要工具,及时将民警从处置现场反馈回来的信息和政务微博发布后网民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加工整合,使事件处置决策更加全面、及时、准确。

5.因势利导形成社会合力,尽快回归理性常态

对于打砸抢事件,一方面公安部门发表言论予以警告,另一方面对违法犯罪分子予以严厉打击。另外,公安信息技术部门、网络服务商通过认证和删帖等技术手段,过滤违反规定的言论,同时通过设置精华帖等手段,将热点引导至理性爱国。

6.注重舆情分析

网络的开放性为网民提供了自由表达的环境,为了避免网络暴力和线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相关部门应当加强舆情分析,并做好应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