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卓雨农(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22:36:00

点击下载

作者:曾倩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卓雨农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卓雨农试读: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卓雨农曾 倩 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卓雨农/曾倩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12

ISBN 978–7–5132–5017–7

Ⅰ.①川… Ⅱ.①曾… Ⅲ.①卓雨农(1906—1963)—生平事迹 ②中医妇科学—中医临床—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K826.2 ②R271.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112703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64405750

      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710×1000 1/16 印张13.25 彩插0.75 字数227千字

2018年12月第1版 2018年12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5017–7

定价 59.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社长热线 010-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89535836

维权打假 010-6440575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微商城网址 https://kdt.im/LIdUGr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天猫旗舰店网址 https://zgzyycbs.tmall.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联系(010-644055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卓雨农先生中年时期卓雨农先生(左一)为外籍患者诊病卓雨农先生(左二)与俄罗斯专家合影卓雨农先生手稿(一)卓雨农先生手稿(二)卓雨农先生手稿(三)卓雨农先生手稿(四)卓启墀老师近照卓启墀老师与卓氏妇科传承人曾倩主任医师合影《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编委会

总 主 编:田兴军 杨殿兴

副总主编:杨正春 张 毅 和中浚

编写秘书:毛黎黎 邢 军《卓雨农》编委会

主  编:曾 倩

副 主 编:邓琳雯

编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珍 王 洁 王田平

     冯玉霞 冯佳佳 刘 艺

     李若薇 李蕴璐 何 玲

     周 航 赵正滢 赵俊峰

     胡幽兰 钟燕梅 段培培

     夏宛廷 黄叶芳 章 刚

     韩雪梅 蓝 婧 蒲丽萍

     谭雯涓 魏世胤

编写顾问:卓启墀

主  审:刘敏如总序 加强文化建设,唱响川派中医

四川,雄居我国西南,古称巴蜀,成都平原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天府之土,沃野千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四川号称"中医之乡、中药之库”,巴蜀自古出名医、产中药,据历史文献记载,自汉代至明清,见诸文献记载的四川医家有1000余人,川派中医药影响医坛2000多年,历久弥新;川产道地药材享誉国内外,业内素有"无川(药)不成方"的赞誉。

医派纷呈 源远流长

经过特殊的自然、社会、文化的长期浸润和积淀,四川历朝历代名医辈出,学术繁荣,医派纷呈,源远流长。

汉代以涪翁、程高、郭玉为代表的四川医家,奠定了古蜀针灸学派。郭玉为涪翁弟子,曾任汉代太医丞。涪翁为四川绵阳人,曾撰著《针经》,开巴蜀针灸先河,影响深远。1993年,在四川绵阳双包山汉墓出土了最早的汉代针灸经脉漆人;2013年,在成都老官山再次出土了汉代针灸漆人和920支医简,带有"心”"肺”等线刻小字的人体经穴髹漆人像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应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其精美程度令人咋舌!又一次证明了针灸学派在巴蜀的渊源和影响。

四川山清水秀,名山大川遍布。道教的发祥地青城山、鹤鸣山就坐落在成都市。青城山、鹤鸣山是中国的道教名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东汉以来历经2000多年,不仅传授道家的思想,道医的学术思想也因此启蒙产生。道家注重炼丹和养生,历代蜀医多受其影响,一些道家也兼行医术,如晋代蜀医李常在、李八百,宋代皇甫坦,以及明代著名医家韩懋(号飞霞道人)等,可见丹道医学在四川影响深远。

川人好美食,以麻、辣、鲜、香为特色的川菜享誉国内外。川人性喜自在休闲,养生学派也因此产生。长寿之神——彭祖,号称活了800岁,相传他经历了尧舜夏商诸朝,据《华阳国志》载,“彭祖本生蜀“彭祖家其彭蒙”,由此推断,彭祖不但家在彭山,而且他晚年也落叶归根于此,死后葬于彭祖山。彭祖山坐落在成都彭山县,彭祖的长寿经验在于注意养生锻炼,他是我国气功的最早创始人,他的健身法被后人写成《彭祖引导法》;他善烹饪之术,创制的“雉羹之道”被誉为"天下第一羹”,屈原在《楚辞•天问》中写道:“彭铿斟雉,帝何繪?受寿永多,夫何久长?”反映了彭祖在推动我国饮食养生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五代、北宋初年,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是四川安岳人,著有《指玄篇》《胎息诀》《观空篇》《阴真君还丹歌注》等。他注重养生,强调内丹修炼法,将黄老的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被后世尊称为“睡仙”"陈抟老祖”。现安岳县有保存完整的明代陈抟墓,有陈抟的《自赞铭》,这是全国独有的实物。

四川医家自古就重视中医脉学,成都老官山出土的汉代医简中就有《五色脉诊》(原有书名)一书,其佘几部医简经初步整理暂定名为《敝昔医论》《脉死候》《六十病方》《病源》《经脉书》《诸病症候》《脉数》等。学者经初步考证推断极有可能为扁鹊学派已经亡佚的经典书籍。扁鹊是脉学的倡导者,而此次出土的医书中脉学内容占有重要地位,一起出土的还有用于经脉教学的人体模型。唐代杜光庭著有脉学专著《玉函经》3卷,后来王鸿骥的《脉诀采真》、廖平的《脉学辑要评》、许宗正的《脉学启蒙》、张驢的《三世脉法》等,均为脉诊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昝殷,唐代四川成都人。昝氏精通医理,通晓药物学,擅长妇产科。唐大中年间,他将前人有关经、带、胎、产及产后诸症的经验效方及自己临证验方共378首,编成《经效产宝》3卷,是我国最早的妇产科专著。加之北宋时期的著名妇产科专家杨子建(四川青神县人)编著的《十产论》等一批妇产科专论,奠定了巴蜀妇产学派的基石。

宋代,以四川成都人唐慎微为代表撰著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集宋代本草之大成,促进了本草学派的发展。宋代是巴蜀本草学派的繁荣发展时期,陈承的《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孟昶、韩保昇的《蜀本草》等,丰富、发展了本草学说,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

宋代也是巴蜀医家学术发展最活跃的时期。四川成都人、著名医家史磁献出了家藏的《灵枢》,校正并音释,名为《黄帝素问灵枢经》,由朝廷刊印颁行,为中医学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可以说,没有史搭的奉献就没有完整的《黄帝内经》。虞庶撰著的《难经注》、杨康侯的《难经续演》,为医经学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史堪,四川眉山人,为宋代政和年间进士,官至郡守,是宋代士人而医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当时的名医许叔微齐名,其著作《史载之方》为宋代重要的名家方书之一。同为四川眉山人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有《苏沈内翰良方》(又名《苏沈良方》)传世,是宋人根据苏轼所撰《苏学士方》和沈括所撰《良方》合编而成的中医方书。加之明代韩懋的《韩氏医通》等方书,一起成为巴蜀医方学派的代表。

四川盛产中药,川产道地药材久负盛名,以回阳救逆、破阴除寒的附子为代表的川产道地药材,既为中医治病提供了优良的药材,也孕育了以附子温阳为大法的扶阳学派。清末四川邛崃人郑钦安提出了中医扶阳理论,他的《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为奠基之作,开创了以运用附、姜、桂为重点药物的温阳学派。

清代西学东进,受西学影响,中西汇通学说开始萌芽,四川成都人唐宗海以敏锐的目光捕捉西学之长,融汇中西,撰著了《血证论》《医经精义》《本草问答》《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伤寒论浅注补正》,后人汇为《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成为“中西汇通”的第一种著作,也是后来人们将主张中西医兼容思想的医家称为“中西医汇通派”的由来。

名医辈出 学术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沧桑的中医药,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教育、医疗、科研等方面齐头并进,一大批中医药大家焕发青春,在各自的领域里大显神通,中医药事业欣欣向荣。

四川中医教育的奠基人——李斯炽先生,在1936年创立了“中央国医馆四川分馆医学院”,简称"四川国医学院”。该院为国家批准的办学机构,虽属民办但带有官方性质。四川国医学院也是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前身,当时汇集了一大批中医药的仁人志士,如内科专家李斯炽、伤寒专家邓绍先、中药专家凌一揆等,还有何伯勋、杨白鹿、易上达、王景虞、周禹锡、肖达因等一批蜀中名医,可谓群贤毕集,盛极一时。共招生13期,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1000佘人,这些人后来大多数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医药领军人物,成为四川中医药发展的功臣。

1955年国家在北京成立了中医研究院,1956年在全国西、北、东、南各建立了一所中医学院,即成都、北京、上海、广州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第一任院长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任命。李斯炽先生继创办四川国医学院之后又成为成都中医学院的第一任院长。成都中医学院成立后,在原国医学院的基础上,又汇集了一大批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如内科专家彭履祥、冉品珍、彭宪章、傅灿冰、陆干甫;伤寒专家戴佛延;医经专家吴棹仙、李克光、郭仲夫;中药专家雷载权、徐楚江;妇科专家卓雨农、曾敬光、唐伯渊、王祚久、王渭川;温病专家宋鹭冰;外科专家文琢之;骨、外科专家罗禹田;目艮科专家陈达夫、刘松元;方剂专家陈潮祖;医古文专家郑孝昌;儿科专家胡伯安、曾应台、肖正安、吴康衡;针灸专家佘仲权、薛鉴明、李仲愚、蒲湘澄、关吉多、杨介宾;医史专家孔健民、李介民;中医发展战略专家侯占元等。真可谓人才济济,群星灿烂。

北京成立中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后,为了充实首都中医药人才的力量,四川一大批中医名家进驻北京,为国家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展现了四川中医的风采!如蒲辅周、任应秋、王文鼎、王朴城、王伯岳、冉雪峰、杜自明、李重人、叶心清、龚志贤、方药中、沈仲圭等,各有精专,影响广泛,功励卓著。

北京四大名医之首的萧龙友先生,为四川三台人,是中医界最早的学部委员(院士,1955年)、中央文史馆馆员(1951年),集医道、文史、书法、收藏等于一身,是中医界难得的全才!其厚重的人文功底、精湛的医术、精美的书法、高尚的品德,可谓"厚德载物”的典范。2010年9月9日,故宫博物院在北京为萧龙友先生诞辰140周年、逝世50周年,隆重举办了“萧龙友先生捐赠文物精品展",以缅怀和表彰先生的收藏鉴赏水平和拳拳爱国情怀。萧龙友先生是一代举子、一代儒医,精通文史,书法绝伦,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医界的泰斗、国学家、教育家、临床大家,是四川的骄傲,也是我辈的楷模!

追源溯流 振兴川派

时间飞转,掐指一算,我自1974年赤脚医生的“红医班”始,到1977年大学学习、留校任教、临床实践、跟师学习、中医管理,入中医医道已40年,真可谓弹指一挥间。俗曰:四十而不惑,在中医医道的学习、实践、历练、管理、推进中,我常常心怀感激,心存敬仰,常有激情冲动,其中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将这些中医药实践的伟大先驱者,用笔记录下来,为他们树碑立传、歌功颂德!缅怀中医先辈的丰功伟绩,分享他们的学术成果,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认祖归宗,又学有源头,师古不泥,薪火相传,使中医药源远流长,代代相传,永续发展。

今天,时机已经成熟,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学者,编著了大型中医专著《川派中医药源流与发展》,横跨两千年的历史,梳理中医药历史人物、著作,以四川籍(或主要在四川业医)有影响的历史医家和著作为线索,理清历史源流和传承脉络,突出地方中医药学术特点,认祖归宗,发扬传统,正本清源,继承创新,唱响川派中医药。其中,“医道溯源”是以民国以前的川籍或在川行医的中医药历史人物为线索,介绍医家的医学成就和学术精华,作为各学科发展的学术源头。“医派医家”是以近现代著名医家为代表,重在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厘清流派源流,一脉相承,代代相传,源远流长。《川派中医药源流与发展》一书,填补了川派中医药发展整理的空白,是集四川中医药文化历史和发展现状之大成,理清了川派学术源流,为后世川派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在此基础上,还编著了《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汇集了一大批近现代四川中医药名家,遴选他们的后人、学生等整理其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编辑成册。预计编著一百人,这是一批四川中医药的代表人物,也是难得的宝贵文化遗产,今天,经过大家的齐心努力终于得以付梓。在此,对为本系列书籍付出心血的各位作者、出版社编辑人员一并致谢!

由于历史久远,加之编撰者学识水平有限,书中罅、漏、舛、谬在所难免,敬望各位同仁、学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中华中医药学会 副会长成都中医药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春于塞城雅兴轩卓启墀序

中医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先父卓君雨农,成都人也,出生于官宦之家,祖上世居于闽南,于康乾时入川,定居蓉城棉花街内,系卓家后裔卓梦月一脉之后。先祖卓翰屏先生以仁术为业,悬壶川蜀。先父幼时便由先祖授以岐黄之术,熟读《内》《难》《伤寒》《金匮》等医籍,因聪慧机智,刻苦用功,加之对中医悟性极高,触类旁通,精研内、妇、儿各科,尤对妇科颇有造诣。不及弱冠,先父便开始行医济世;18岁即参加四川省中医资格考试,名列前茅,颇具名气;其后更以少年英才悬壶蜀中,声名远扬,载誉蓉城,世所称道,有“卓半城”之雅誉。1963年4月17日先父积劳成疾,病逝于成都,终年57岁。

先父从医35年,家学渊源,根基深厚,临床经验丰富,重视“妇女以血为主,以血为用”的生理特点,对妇科疾病的论治重在调气血、养肝肾、和脾胃,在具体施治时要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温而不燥、清而不凝、行而不破、涩不留瘀。他极注意照顾妇女经、孕、产、乳的生理特点,并辨证用药。通过世代家传和个人长期实践,先父组方用药精而不杂,药味少,用量轻,价格低廉。陈毅副总理曾赞誉他说:“你的中药,贫下中农看得起。”

先父生前根据家族世代治疗妇女疾病的秘传和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参以各家妇科文献资料,以月经、带下、妊娠、产后、杂病等各种疾病为主要内容,选方用药力求简便有效,最后综合整理,草为手稿,以期对后之学者有所启示,为中医之传承发扬有所贡献。

后来,曾倩主任医师有心整理、发扬先父遗著,数告于余。曾医生曾跟师于我5年余,是我唯一的徒弟,也尽得先父之真传。余感其诚,甘愿将先父秘而不宣的宝贵经验——先父手稿悉数交予其整理出书,奉献于社会,以期惠及后学与患者,以遂先父之遗愿。

书成,曾医生索序于余,观其撰文,全书分为生平简介、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学术传承、论著提要和附录六大部分,较全面地再现了先父的学术特点与临床经验,为继承、整理、发扬先父之秘术,弘扬中医药学尽到了自己的一份心意。余亦希望此书之面世能使先父生前宝贵的中医妇科治疗经验得以传承,能在保护妇女健康方面有所裨益,能为中医事业之振兴增砖添瓦,故乐为之序。辛巳 菊月卓启墀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卓寓故居刘 序

曾倩主任中医师寄来她主编的《卓雨农》书稿,我读后欣歉交集,思绪联翩。

先师卓雨农先生的嫡传弟子卓启墀是一位中西医并蓄的妇科专家。曾倩是卓启墀教授的弟子,在卓启墀老师亲力亲策的指导下,她承担了本书的主编任务,难能可贵地将卓氏两代传人的中医学术特色熔为一炉,在运用卓雨农先生临证经验上颇具心得,体现了代代接力的特色,并表现出卓雨农先师的人品、医品、术品和业绩。

先师卓雨农是我读成都中医学院时中医妇科学的启蒙老师。当时学校还没有统编的教材,卓老用他自己编写的中医妇科学讲义全程给我们讲课,亲自带我们临床实习,随后我有幸被他提名分配在他领导下的妇科教研室工作。当时,我是教研室唯一一个年轻助教,卓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对我精心培养。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妇科学》(一、二版)均是在卓老的带领下编写的,特别是第二版中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中医妇科新病种,卓老命名为“绝经前后诸证”,卓老亲自指导我参予该病种的编写。本病种至今仍是中医妇科新病种研究的范例。几十年来我不时追忆恩师病重住院期间,我守候在他床旁,他还经常给我讲述一些疑难病案和用药心得。其中有一个病案一直难以忘记:1950年前后,他在华西医院妇科会诊一位低烧数月、原因不明、用药无效的女患者。卓老辨证为气血虚弱,虚热内扰,然用甘温除热之法未见效。他认为,辨证、治法、用方基本是有根有据的,何以无效?故仍守其法用原方而调其药,在原方中加青蒿一钱半,清其虚热,3剂药后热除。他说:“‘甘温除大热’是中医清虚热之法,加青蒿,轻取除热而效。”在处方方面,卓老临床喜用二至丸、五子衍宗丸、四逆散、寿胎丸、加减补中益气汤、加减丹栀逍遥散、加减两地汤、加减平胃散等;在选药方面,卓老喜用桑寄生、制香附、侧柏叶、红泽兰、阿胶珠等。他拟定的通脉大生片,60多年来作为医院制剂,常用于多种妇科疾病的肾虚证,疗效肯定。卓老临床主方精当、主辅分明、药味精准、加减有据,配伍用药时具有补而不滞、行而不伤、重病轻取、身心并调等特点,亦是我临床始终遵循的准绳。

遗憾的是,我曾保存的卓老授课的课堂笔记、临床记录等因多种因素散失,我多年前启动撰写的《卓雨农中医妇科治疗学方剂解读》至今也尚未完稿,未能接好传承使命,这是我对恩师的愧歉。好在卓启墀、曾倩先行整理卓老临床经验,坚守先师的学术传承,是我所不及而又深感欣慰的。

我有意借此序感谢先师的培育之恩,同时见证了本书是一部卓雨农医学真实世界里的传承大著,特此推荐给读者,以领悟前辈的医学精髓。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7.21于北京编写说明

卓雨农是中医妇科界著名的老前辈。先生家学渊源,根基深厚,临床经验丰富,临证时十分重视“妇女以血为本,以血为用”的生理特点,对妇科疾病的论治,重在调气血、养肝肾、和脾胃,具体施治时遵从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温而不燥、清而不凝、行而不破、涩不留瘀的原则;同时,注意照顾妇女经、孕、产、乳的生理特点,并据此辨证、遣方、用药,通过世代家传和个人的长期实践,形成了组方用药精、药味少、用量轻、价低廉的特点。

笔者有幸跟师卓雨农之子卓启墀老师,得其临证真传,受益匪浅,并有幸获赠卓家世传秘而不宣的宝贵经验总结——卓雨农先生手稿。笔者将其整理出书,奉献于社会,以期惠及后学与患者,以遂先生之遗愿。

本课题来源于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名为“卓雨农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的整理与评价研究”,课题编号2012CP09H2012035,编写经费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提供。

本书的生平简介由何玲、魏世胤协助整理:临床经验由邓琳雯、刘艺、黄叶芳、谭雯涓、钟燕梅、段培培、冯玉霞、王洁、王珍、赵俊锋、李若薇、赵正滢、蒲丽萍、章刚、王田平、魏世胤、韩雪梅、冯佳佳、蓝婧、夏宛廷、周航协助整理;学术思想由何玲、李蕴璐、李若薇、王珍、魏世胤协助整理;学术传承由钟燕梅、魏世胤协助整理;论著提要由卓启墀、李若薇、章刚、魏世胤协助整理;附录由赵俊峰、魏世胤、王田平、蓝婧、章刚、蒲丽萍、王珍、李若薇、赵正滢、胡幽兰协助整理。

由于水平和时间所限,本书内容难免有疏漏与不足之处,请前辈、同行及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完善。此外,本书中部分方药未注明剂量者,皆因卓雨农先生手稿原文如此。

最后,感谢卓启墀老师百忙之中不辞辛苦的关心与指导;也感谢参与本书编写的各位老师、同学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所引用文献的作者;感谢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对本书出版的大力支持。曾 倩2018年4月目 录《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编委会总序 加强文化建设,唱响川派中医卓启墀序刘 序编写说明生平简介临床经验月经病篇一、月经病总论二、月经先期(一)概论(二)因机详述1.血热2.气虚3.肝郁气滞4.血瘀(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血热证2.气虚证3.肝郁气滞证4.血瘀证三、月经后期(一)概论(二)因机详述1.血寒2.血热3.血虚4.血瘀5.气郁6.痰湿(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血寒证2.血热证3.血虚证4.血瘀证5.气郁证6.痰湿证四、月经过多(一)概论(二)因机详述1.血热2.气虚3.痰滞4.虚寒(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血热证2.气虚证3.痰滞证4.虚寒证五、月经过少(一)概论(二)因机详述1.血虚2.脾虚3.痰阻4.血瘀(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血虚证2.脾虚证3.血瘀证4.痰阻证六、崩漏(一)概论(二)因机详述1.气虚2.阳虚3.阴虚4.血热5.湿热6.血瘀7.气郁(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气虚证2.阳虚证3.阴虚证4.血热证5.湿热证6.血瘀证7.气郁证七、痛经(一)概论(二)因机详述(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血虚证2.肾虚证3.气滞证4.血瘀证5.实寒证6.虚寒证7.热证八、闭经(一)概述(二)因机详述(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血枯类证2.血滞类证九、经行吐衄(一)概述(二)因机详述(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血热证2.阴虚证3.肝热证十、经行便血(一)概述(二)因机详述1.肝脾肾虚2.血热3.阴虚(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阴虚血热证2.血热实证3.肝脾肾虚证十一、小结带下病篇一、带下病总论二、白带(一)概论(二)因机详述(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脾虚证2.湿热证3.痰湿证4.肾虚证(五)临证体会三、赤带(一)概论(二)因机详述(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湿热证2.肝郁证3.阴虚证(心火内炽)四、黄带(一)概论(二)因机详述(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湿热证2.脾虚湿郁证3.气虚证五、青带(一)概论(二)因机详述(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肝经湿热证2.肾经虚损证六、黑带(一)概论(二)因机详述(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肾虚证2.脾虚证3.热扰带脉证妊娠病篇一、妊娠病总论(一)概论(二)病因和诊断(三)治疗(四)用药原则及禁忌(五)妊娠期卫生二、妊娠腹痛(一)概论(二)因机详述1.脏寒2.气郁3.血虚4.食滞(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脏寒证2.气郁证3.血虚证4.食滞证三、恶阻(一)概论(二)因机详述1.脾胃虚弱2.痰饮停聚3.肝胃不和4.胎气上逆(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脾胃虚弱证2.痰饮停聚证3.肝胃不和证4.胎气上逆证(五)卓老临证体悟四、胎动不安、堕胎、小产、早产、滑胎(一)概论(二)因机详述(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气虚证2.血虚证3.脾虚证4.肾虚证5.气郁证(虚中夹实)五、转胞(一)概论(二)因机详述1.虚弱2.湿热(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气血虚弱证2.肾虚证3.湿热证六、子淋(一)概论(二)因机详述1.虚热2.郁热3.气虚(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虚热证2.郁热证3.气虚证七、子肿(妊娠水肿)(一)概论(二)因机详述1.脾虚2.湿滞3.气滞4.肾虚(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脾虚证2.肾虚证3.湿滞证4.气滞证八、子痫(一)概论(二)因机详述1.肝热生风2.风寒外袭3.阴方血虚4.阳虚水泛(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肝热生风证2.风寒外袭证3.阴亏血虚证4.阳虚水泛证产后病篇一、产后病总论二、产后发热(一)概论(二)因机详述1.外感2.血热3.血虚4.血瘀(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外感证2.血热证3.血虚证4.血瘀证三、产后血崩(一)概论(二)因机详述(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气虚证2.血瘀证3.气郁证4.血热证5.劳伤证四、产后痉证(一)概论(二)因机详述1.阴血亏虚2.邪毒感染(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血虚发痉证2.中风发痉证五、乳汁不行(一)概论(二)因机详述(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血虚证2.气郁证六、产后乳汁自出(漏乳)(一)概论(二)因机详述(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气血两虚证2.肝经郁热证杂病篇一、杂病总论二、癥瘕(附:子宫岩)(一)概论(二)因机详述1.气滞2.血瘀3.痰积(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血瘀证2.气滞证3.痰积证4.久病证(五)小结附:子宫岩(子宫癌)(一)十年来中医药诊治子宫癌的成就(二)中医学关于子宫癌的记载(三)关于子宫癌的病机和治法三、不孕症(一)概论(二)因机详述1.虚寒2.血虚3.痰湿4.肝郁5.血热(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虚寒证2.血虚证3.痰湿证4.肝郁证5.血热证(五)小结四、阴痒(一)概论(二)因机详述1.湿热下注2.肝郁血虚(三)治法治则(四)证治分型1.湿热证2.肝郁证五、阴挺(一)概论(二)因机详述1.气虚2.湿热(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1.气虚证2.湿热证(阴肿)六、脏躁(一)概论(二)病因病机(三)治则治法(四)证治分型卓雨农常用独特方药举隅一、通脉大生丸1.药物组成2.功效3.主治4.方义分析二、加减苁蓉菟丝子丸1.药物组成2.功效3.主治4.方义分析卓雨农典型医案举隅及浅析一、月经过多二、崩漏三、闭经曾倩运用卓雨农经验之临证录及浅析一、月经先期二、缺乳、乳汁不行三、月经过少四、崩漏五、闭经六、经行吐衄七、带下病八、妊娠恶阻九、胎漏十、不孕症十一、癥瘕十二、妇人脏躁学术思想一、女性生理:肾为本、血为用、冲任为核心二、临证思辨卓识:重整体,调阴阳,补肾培元,气血互用1.强调整体论治,注重阴阳平衡2.肾乃生殖之根,培元首重在肾3.冲任督带四经,与经带胎产相应4.女子以血为本,气血相互为用三、临床治疗心法:调气血、和脾胃、固冲任(即养肝肾)1.调气血2.和脾胃3.养肝肾四、辨证论治真传:经、带、胎、产及妇科杂病五、卓氏用药特色:平调、精炮制、明药理、重经方1.贵在矫枉,切勿过正2.血肉有情,善用则灵3.妙用一味,点石成金4.用药精审,以调见能5.化裁经方,自创新法学术传承论著提要一、《中医妇科临床手册》二、《中医妇科学讲义》三、《中医妇科治疗学》附 录附一 我的父亲卓雨农附二 戊寅心得:内科医案二则一、民国戊寅夏五月二、民国戊寅仲夏附三 重症肌无力案附四 产后流血的诊断和处理一、病史回顾二、临床讨论附五 卓启墀老师医案选载一、子宫残角妊娠4例报告1.子宫残角妊娠报告2.讨论二、妊娠合并双角子宫扭转报告1例1.病史回顾2.病例讨论三、妊娠合并心脏病84例的临床分析附六 卓氏常用处方参考文献生平简介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卓雨农

卓雨农(1906—1963),四川成都人,出生于官宦之家,祖上世居闽南,先祖康乾时期入川,落户岳池,后迁华阳(即今成都),以酱园买卖为生,在成都创办了著名的“广益号”酱园铺。先祖卓秉恬(字静远,号海帆,生于1782年,卒于1855年,谥号卓文端公),清嘉庆年间中进士,官拜武英殿大学士(四川古代历史上官职较高的官员之一),建相府于成都棉花街,从此卓家入世从宦。其子卓枟位至礼部侍郎,其后渐匿官场,回川仍以“广益号”为生。卓雨农先生出生、长于此地,系卓家后代卓梦月一脉后裔。卓雨农父亲卓翰屏先生以仁术为业,悬壶川蜀。卓雨农先生不及弱冠之年便由其父授以岐黄之术,熟读《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古籍。因其聪慧机智,刻苦用功,加之对中医悟性极高,触类旁通,故精研内、妇、儿各科,尤对妇科颇有造诣。卓雨农17岁便开始行医济世;18岁即参加四川省中医资格考试,名列前茅,当时就已颇具名气;其后更是以少年英才悬壶济世于蜀中,声名远扬,载誉蓉城,举城上下无人不知,有“卓半城”之雅誉,与当地名医陆景庭、王朴诚等齐名。时人有诗赞曰:“锦官丝城棉花街,三代荣封卓秉恬。更喜家风传久远,名医名宦名酱园。”

卓雨农先生自幼勤奋好学,严受父教,博览古今医书,深得岐黄精义,并受诸多医家先辈启发,博采众长,勇于创新,不因循守旧,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特色的学术思想和诊疗技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中医药及人民卫生事业的发展、弘扬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卓雨农先生积极参与中医界活动,募捐资助“四川国医学院”。1951年,卓雨农先生就职于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1956年任该院副院长。1954年当选四川省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并曾担任农工民主党四川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之职。1957年调至成立不久的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任副院长兼妇科教研室主任。1959年晋升为教授。1961年荣获“全国文教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光荣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卓雨农先生以严谨的态度、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深受患者和同行赞誉。

卓雨农先生教学时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关心爱护学生,是教书育人的一代宗师。尽管卓雨农先生熟谙《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典医籍,有着精深的中医理论功底,但为搞好教学工作,仍常常备课至子夜晨曦。主持教研室工作期间,他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形成了较强的学术梯队。他还主编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妇科学》(第1、2版),以及全国中医学院统编教材《中医妇科学讲义》,为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医妇科学的教材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卓雨农先生还著有《中医妇科临床手册》《中医妇科治疗学》《论崩漏》等。其中《中医妇科临床手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58年出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妇科学领域的第一部专著,书中的证治方药大多是他个人的临床心得。《中医妇科治疗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出版)从病种到证型、自制方、习用方,都是他几十年临床经验的结晶,体现了先生从整体观出发,坚持“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和“着重调整和恢复机体自然功能”的学术观点,是一部有较高临床价值的专著。

然而,天妒英才,1963年4月17日,卓雨农先生积劳成疾,病逝于成都,年仅57岁。卓雨农先生早归仙道,无疑是四川乃至全国医学界的一大损失和遗憾。卓雨农先生在他30余年的行医生涯中,医人无数,桃李满园,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值得后学之士传承与发扬,幸其毕生心血已有薪火相传。鉴于卓雨农先生为中医药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时任四川省委书记赵苍璧同志主持了追悼会,对先生一生的成就给予了极高评价。临床经验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卓雨农月经病篇一、月经病总论

月经是女性发育成熟后,脏腑、天癸、气血、经络协调作用于胞宫而出现的胞宫定期出血的生理现象。正如《内经》所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又如《血证论》所言:“经血者,血之余也,夫新生旧除,天地自然之理,故月有盈亏,海有潮汐,女子之血,除旧生新,是满则溢、盈必亏之道,女子每月则行经一度,盖所以泄血之余也。”女性在一定的年龄阶段,除生理上的停经(妊娠和哺乳)外都有月经。正常的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如周期在23~34天内,月月如此,无其他不适者,也属正常。若超出这个范围,或兼有其他不适则属于月经病,但需与某些特殊情况鉴别。古书记载有月经两月一来者称“并月”,三月一潮者称为“季经”或“居经”,一年一行者称“避年”,终生不潮但能受孕者称“暗经”,受孕初期仍能按月有少量出血而无损于胎儿者称为“激经”,又称“垢胎”或“盛胎”,这些情况都属正常,不做病论。月经病是指以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等的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或伴随月经周期,或于绝经前后出现明显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的病证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以月经经期异常为主的病证有经期延长;以月经经量异常为主的疾病有月经过多、月经过少;月经周期和经期、经量都发生严重异常的病证有崩漏。月经的非生理性停闭称为闭经。以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相关症状为特征的病证有痛经、经行泄泻、经行发热、经行身痛等。

卓老认为,产生月经病的原因虽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三种: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七情刺激,如恚怒伤肝、忧思伤脾等导致月经不调,此为内因。外因即寒、热、湿、暑、燥、火等外感六淫,以寒、热、湿三邪为著。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收引,主凝滞,易使气血阻滞不通。寒邪或由外及里侵袭,伤及肌肤、经络、血脉,或经期、产后血室正开,寒邪由阴户上客,入侵冲任、胞宫,进而发生经行身痛、经行腹痛、月经后期、月经量少、闭经等疾病。热为阳邪,其性炎上,易耗气伤津,损伤正气。外感或内生火热之邪,或素体阳盛,尤其在经、孕、产褥期,热邪易乘虚而入,损伤冲任,发为经行发热、经行头痛、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等疾病。湿为阴邪,其性黏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留体内日久,可随体质的阴阳盛衰而发生寒化或热化,亦可因经期、产后胞室开放,摄生不慎,邪从外入,导致月经后期、月经量少、经行腹痛、经期延长等疾病。不内外因包括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以及房事不慎等,均可引起月经量少、月经量多、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等多种月经疾病。

月经病的辨证,需将月经的期、量、色、质的异常与全身症状相结合,辨别寒热虚实。以期而论,先期多为热,阳气胜阴则血流散溢;后期多为寒,阴气胜阳则胞寒气冷,血不运行而经停;先后不定期多属肝气郁滞。以量而论,过多为有余,属实属热,血海充盈应时而下,满则溢;过少为不足,属寒属虚,血海空虚难应时而下。以质而论,量多质稠多属热实,量少色淡多属气血不足。以色而论,色紫黯、有血块多由瘀血所致。其临床变化多端,不能详尽。

月经病的治则,应调经治本,分清经病与他病的关系。治本应谨守病机,审证求因,采用调理气血、补肾、扶脾、疏肝、调理冲任等法。因月经疾病的发生多为肝肾病变伤及冲任,或其他原因致冲任损伤,或不固,或未充,或渐衰,或亏损,因此,在治疗上常常从肝肾入手,治肝肾以治冲任,肝肾得养,则冲任的功能自然恢复,同时应重视调理气血,根据气血失衡的偏颇,或重于气或重于血,或气血并重。

临证时还应标本兼顾,分清先后。若以治本为先,当兼顾治标;若以治标为急,亦当兼顾治本。例如虚性痛经以温经养血治本,也宜兼以止痛治标。崩中以止血为急,但又需澄源以治本。另外,还须分经前、经期、经后不同阶段论治,治法虽各有侧重,却又相互联系。如气虚月经过多,应经前补气,经期补气摄血止血,经净后益气养血,继以补益肝肾脾以调固冲任。一般来说,经期急则治标,经后缓则治本。

上工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卓老强调,月经疾病应首重预防调摄。平时应注意饮食起居,做到节饮食——不可偏嗜辛辣助阳或生冷寒凉之品;适寒温——随气候冷暖变化增减衣服,避免寒热所伤;调情志——避免不良精神因素的刺激,心平气和、精神舒畅,则经候如常;防劳倦——避免劳作伤力、房事过度等,以免伤肾气、耗精血。经期调护尤其重要,注意卫生保健,避免过劳或剧烈运动。过劳则气耗,《素问·举痛论》云:“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久则气少力衰,神疲形瘦,伤及冲任,发为月经量少、月经后期、闭经、崩漏等。过逸则气血不畅,瘀阻痰凝,发为痛经、月经量少、闭经等。二、月经先期(一)概论

正常月经,约三旬一至,三旬等同于农历一个月的时间。不满22天即月经来潮,并伴有其他不适症状者称为月经先期,又称为“经水先期”“经早”“经水不及期”。也有月经偶尔先期而来,但无其他不适,不应作月经先期处理。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妇人规》中说:“所谓经早者,当以每月大概论……勿以素多不调,而偶见先期者为早。”这确属经验之谈。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的黄体功能不全、盆腔炎等所致的子宫出血,常与月经量多并见,严重者可发展成为崩漏,应及时进行治疗。(二)因机详述

月经先期的病因病机多为血热、气虚、肝郁气滞和血瘀。临床时,必须详辨寒热虚实。1.血热《景岳全书·妇人规》引王子亨说“阳太过则先期而至”,朱丹溪《丹溪心法·妇人门》也认为“经水不及期而来者血热也”。一般月经先期多属热,虽然属热,其本多虚,因虚而夹火,血热则气亦热,热迫血行,血运失其常度,遂致月经先期而至。此外,还需鉴别虚热与实热。

实热:《傅青主女科》中“先期而来多者,火热而水有余也”,是说月经先期,而月经量较多者,多由阳盛血热所致。

虚热:《傅青主女科》中“先期而来少者,火热而水不足也”,是言月经虽先期而来,但月经量较少,这是由于阴虚内热,阳有余而阴不足所致。2.气虚《景岳全书·妇人规》说:“若脉证无火,而经早不及期者,乃其心脾气虚,不能固摄而然……此辈极多,若作火治,必误之矣。”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虚则血无所帅,失于固摄以致月经先期而至。3.肝郁气滞

薛立斋《女科撮要》说:“……若先期而至者,有因脾经血燥,有因脾经郁滞,有因肝经怒火……”说明肝气郁滞可以引起月经先期而至,因肝主疏泄,喜调达而恶抑郁,肝郁则气结,气结久而化热,热迫血妄行,以致月经先期。4.血瘀

亦有血瘀而致月经先期者,瘀血既积,气不能运,血不归经,可致月经先期。(三)治则治法

治疗月经先期应着重热与虚。《景岳全书·妇人规》指出:“然先期而至,虽曰有火,若虚而夹火,则所重在虚,当以养营安血为主。亦有无火而先期者,则或补中气,或固命门,皆不宜过用寒凉也。”若是阴虚血热所致,须考虑到虚的一面,以滋阴清热、养血安营为主要治法。临证时应结合患者全身症状,寻找根本病因,随证立法,随法遣方。血热者,宜清热凉血,兼见虚象的,宜养阴清热;气滞者,宜理气宣络;肝郁者,宜疏肝解郁;血瘀者,宜行血逐瘀;气虚者,宜补气摄血,兼寒者,当佐以温经之法。此外,还须辨别是否夹痰夹湿等,分清标本缓急,随证施治。(四)证治分型1.血热证(1)实热

症状:月经先期量多,经色紫,时夹血块,面红,口渴喜凉饮,唇赤,舌质红或绛,苔黄燥,甚则口舌糜烂,脉弦数。

治法:清热凉血。

方药:加减清经汤(自制方)。

丹参9g,地骨皮15g,白芍9g,生地黄9g,黄柏6g,知母9g,玄参9g。

加减:如经量过多色紫,宜清热止血,清热固经汤(自制方)主之。生地黄15g,白芍9g,黄柏6g,知母6g,黄连3g,益母草12g,丹参9g,艾叶6g,甘草3g,阿胶9g(化冲)。(2)虚热

症状:月经先期量少,色红无凝块,潮热,头晕,心烦,唇红苔燥,口舌糜烂,畏热喜冷,面赤口渴,舌淡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两地汤(《傅青主女科》)或地骨皮饮(《奇效良方》)。

两地汤:生地黄30g,玄参30g,地骨皮9g,麦门冬15g,阿胶9g(烊化冲服),白芍15g。

地骨皮饮:即四物汤加地骨皮、丹皮。2.气虚证

症状:月经先期,色淡量多,质稀,或有血块,腰胀,头晕,神疲,气短,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润,脉浮无力。

治法:固气摄血。

方药:补气固经丸(《妇科玉尺》)。

人参15g,炙甘草6g,茯苓9g,白术9g,黄芪12g,砂仁6g。

加减:心脾气虚者,兼见心悸气短,有下坠感,经量多,色红,质清稀,脉缓弱。治宜补脾扶气、宁心安神,方以归脾汤(《济生方》)。党参15g,白术9g,广木香6g,白茯苓9g,炒黄芪15g,当归9g,龙眼肉12g,远志6g,酸枣仁12g,甘草6g。

心悸甚者,加柏子仁、五味子。腹痛者,加小茴香3g。

气虚兼寒者,症见经期提前,经血色黯红而稀薄,量多而畏寒,四肢冰凉,脉沉细或沉迟。治宜温经扶阳,方以摄营煎(《景岳全书》)。白术、当归、山药、枣仁、人参、远志、炮干姜、莲肉、炙甘草。

气虚偏热者,症见月经先期,经色红而量多,时有潮热,头晕心悸,苔黄微干,舌红,脉细数无力。治宜扶气清热,方以养阴益气汤(自制方)加减。泡参15g,丹参9g,地骨皮15g,白芍12g,黄柏6g,麦门冬12g,五味子3g。3.肝郁气滞证

症状:经期提前,经色红或紫红,质稠有块,经前乳房、胁肋、小腹胀痛,精神倦,头晕心烦,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清热。

方药: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

牡丹皮6g,栀子6g,秦当归6g,白芍6g,醋柴胡6g,茯神9g,白术9g,甘草6g,薄荷6g。

加减:卓老认为,郁怒为情志之火,愈郁愈怒,阴分容易伤耗,芳香辛燥之药稍不适当,亦必耗其阴液,治宜寓调气于平肝清热之中,故烦热甚、口苦咽干、舌红者,可去白术。

月经量少者,可加红泽兰。月经量多者,加益母草、生地黄、海螵蛸。4.血瘀证

症状:月经先期,量少,色紫黯,有块,小腹刺痛,痛处固定,舌质淡红,或略带紫色,苔黄而干,脉涩。

治法:活血行瘀。

方药:牛膝散(《圣济总录》)加减。

牛膝9g,肉桂6g,赤芍9g,桃仁6g,当归6g,木香6g。

加减:血虚偏寒者可加丹皮,佐以桂心、木香温寒行气,以助当归之力。

血瘀重者,可用土瓜根散。《金匮要略》曰:“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土瓜根散:土瓜根、芍药、桂枝、虫。三、月经后期(一)概论

月经后期又称为“经期错后”“经迟”,是指月经过期七八日,甚至延迟十余日,并伴有其他症状的一种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月经稀发。若月经后期同时伴有经量过少,则可发展为闭经。(二)因机详述

月经后期的主要发病机理是精血不足或邪气阻滞,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致月经后期。临床常见的病机有血寒、血热、血虚、血瘀、气郁和痰湿等。1.血寒

素体阳虚,或久病伤阳,阳虚内寒,脏腑失于温养,生化失期,气虚血少,冲任不足;或经产之时,感受寒邪;或过服寒凉,寒邪搏于冲任,血为寒凝,胞脉不畅,血行迟滞,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致经行错后者,属血寒。正如《景岳全书·妇人规》:“凡血寒者,经必后期而至。然血何以寒?亦惟阳气不足,则寒从中生,而生化失期,是即所谓寒也。”2.血热

热伤阴亏,津枯血燥,水亏血少,阴液内伤,血海空虚,气欲动而血不能为之配,故见月经后期。《景岳全书·妇人规》曰:“其有阴火内烁,血本热而亦每过期者,此水亏血少,燥涩而然。”3.血虚《丹溪心法》说:“过期而来,乃是血虚。”先天禀赋不足,身体瘦弱,饮食减少,化源不足,营血衰少,冲任不足,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致经行错后者,是为血虚。4.血瘀

经期或产后,瘀血滞阻,气机不畅,气不能行血、运血,反为血所滞,月事不能对期而下,而致后期者,属血瘀。正如《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说:“经来往后退,日过三旬后者,属血滞。……若色紫血多,腹胀痛者,则属气实,血多瘀滞,有余之病也。”5.气郁

素性抑郁,情志不遂,气不宣达,血为气滞,冲任不畅,气血运行迟滞,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致经行错后者,属气郁。《妇科玉尺》说:“妇女经不调者,或由诸般气滞也。”《女科经纶》引方约之说:“妇人从于人,凡事不得专行,每多忧思忿怒,郁气居多。”6.痰湿

素体肥胖,痰湿内盛,或劳逸过度,饮食不节,损伤脾气,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痰湿下注冲任,壅滞胞脉,气血运行缓慢,血海不能按时满溢;或因痰湿阻滞,困阻脾阳,气运不畅,后天阳气不足,影响先天肾气,肾气不足,冲脉不盛,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致经行错后者,属痰湿。《万氏妇人科》说:“……夹痰者,痰涎壅滞,血海之波不流,故有过期而经始行,或数月而经一行。”

月经后期的病机仍不外乎寒热虚实,只要临床时具体分析病情,注意兼证,就可做出正确诊断。(三)治则治法

月经后期有寒热虚实的不同,临床应根据经量、经色及全身症状,结合舌脉,仔细分辨,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卓老强调,不能认为后期即为寒证,色紫黑即是有热,必须结合全身情况进行分析。《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凡阳气不足,血寒经迟者,色多不鲜,或色见沉黑,或涩滞而少,其脉或微或细,或沉迟弦涩,其脏气形气必恶寒喜暖。凡此者,皆无火之证。”故治疗须辨明虚实,或温经养血,或活血行滞。(四)证治分型1.血寒证

症状:月经推后,经色黯红或淡红,量少;面色青白或萎黄,喜热畏寒,形体倦怠,少腹冷痛,得热则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或细弱。

治法:温经散寒。

方药:温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或决津煎(《景岳全书》)加减。

温经汤:党参15g,牛膝6g,当归9g,川芎6g,桂枝6g,丹皮6g,甘草6g,芍药9g,莪术6g。

决津煎:当归9g,泽兰9g,牛膝6g,桂枝6g,熟地黄12g,乌药6g。

加减:经量多者,去牛膝、莪术,加焦艾叶9g。

外寒者,宜用吴茱萸汤(《伤寒论》)加减。

兼气虚者,症见经色淡,量多,质薄,或有腰腹胀痛,精神不振,大便溏薄,脉迟而虚。治宜益气温经,佐以养血,方以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党参15g,黄芪15g,肉桂3g,白术9g,茯神9g,当归6g,川芎3g,白芍9g,熟地黄(砂仁炒)12g,蕲艾叶6g,炙甘草6g。经量过多者,去川芎,加乌贼骨15g。

兼气滞者,症见经色晦暗,量少,少腹痛,腰胀,微恶寒,苔白脉迟。治宜温寒行滞、调气活血,方以加减苍莎饮(《中医妇科治疗学》)。茅苍术6g,云苓9g,香附9g,台乌药6g,炮姜3g,当归6g,川芎6g,血木通6g,红泽兰12g。2.血热证

症状:经行后期,量少色紫黑有块,少腹胀痛,口渴喜饮,心中烦热,舌绛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活血。

方药:滋阴活血汤(自制方)。

当归6g,白芍9g,熟地黄9g,天门冬9g,麦门冬9g,瓜蒌根9g,红花3g,桃仁3g,山栀仁9g。

加减:热甚口燥渴者,去当归、熟地黄,加生地黄9g。

血热兼阴虚者,症见经量少,色紫红,腹不胀痛,时作潮热,口干燥,手足心发热,苔薄黄少津,舌质红,脉虚数。治宜清热养血,方以加减一阴煎(自制方)。生地黄12g,芍药9g,熟地黄9g,知母9g,地骨皮9g,麦门冬9g,炙甘草1.5g。

潮热甚者,去熟地黄,重用生地黄24g,加青蒿6g,鳖甲12g。3.血虚证

症状:经行后期,色淡量少,身体瘦弱,面色苍白带黄,皮肤干枯,头晕,时有痛感,耳鸣眼花,心悸失眠,腰膝酸软,四肢清冷,大便燥结,舌淡无苔,脉虚细。

治法:滋阴补血。

方药:小营煎(《景岳全书》)加减。

当归12g,熟地黄9g,芍药9g,山药9g,续断9g,枸杞6g。

加减:量少色红,时感烦躁者,去枸杞,加丹参12g,泽兰9g。

血虚甚者,大营煎(《景岳全书》)加减。大营煎:当归、熟地黄、枸杞、杜仲、牛膝、肉桂、甘草。

兼气虚者,症见经行量少,神疲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淡黄不润,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治宜补气益血,方以八珍汤(《正体类要》)加减。党参12g,白术12g,茯神12g,当归6g,熟地黄12g,白芍6g,川芎3g,甘草3g。4.血瘀证

症状:月经推后,色黑有块,小腹刺痛拒按,块下痛稍减,腰胀腿酸,舌质紫黯,苔白润,脉沉实。

治法:活血行瘀。

方药:过期饮(《证治准绳》)加减。

当归6g,川芎3g,红花2.1g,桃仁泥2.1g,肉桂2.4g,甘草3g,香附6g,熟地黄6g,莪术6g,木通6g。

加减:腹痛剧烈,经行不利者,倍用红花、桃仁、莪术。

兼气滞者,症见量少,色黑,有凝块,经期延长,腰腹胀痛,面色不润,苔薄白,脉沉紧或弦涩。治宜行气逐瘀,方以加减牛膝汤(自制方)。土牛膝9g,归尾9g,酒丹参9g,香附9g,台乌药6g,延胡索9g,檀香9g,桃仁9g。5.气郁证

症状:月经推后,行而不畅,量少,色较正常;经前少腹胀痛,胀甚于痛,或连及胸胁,时痛时止,胸脘满闷,时欲嗳气,精神抑郁,舌淡苔白,脉弦涩,或滑而无力。

治法:行气活血。

方药:九味香附丸(《济阴纲目》)加减。

川芎8g,酒白芍8g,生地黄8g,陈皮4.5g,小茴香3g,白术15g,黄芩9g,当归6g,香附9g。

加减:气郁兼寒者,症见量正常,色黑,间有血块,腰腹微有胀痛,得热痛减,苔薄白而润,脉沉迟或沉弦。治宜散寒调气,佐以活血,方以加味佛手散(自制方)。当归9g,川芎6g,党参12g,香附12g,台乌药6g,吴茱萸6g,桑寄生12g,延胡索6g。6.痰湿证

症状:月经错后,色淡而黏稠,白带甚多,身体肥胖,胸闷脘胀,痰多,胃纳减少,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除湿导痰,佐以行血。

方药:加味二陈汤(《沈氏尊生书》)。

当归9g,川芎6g,茯苓9g,半夏9g,陈皮9g,甘草3g。

加减:兼脾虚者,症见心悸气短,大便溏薄,月经前白带甚多,精神疲倦,面色白,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滑。治宜补气祛痰,方以六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量少色淡者,加香附、当归、延胡索。脘腹作痛,饮食减少者,加木香9g,砂仁4.5g。

兼血虚者,症见经色淡而量少,面色苍白或淡黄,头晕心悸,舌质淡红,脉细滑。治宜养血祛痰,方以导痰调经汤(《中医妇科治疗学》)。当归9g,丹参9g,橘红4.5g,菖蒲3g,泽兰12g,竹茹9g。四、月经过多(一)概论

月经过多,系指月经周期正常,而经量超过平常,或经行持续日久(能自止)而量多。注意月经过多并非经行仅首日量多,而后量少,周期一般多不推后。本病可与月经先期、月经后期等并见。(二)因机详述

总的来说,本病病机不外虚实寒热四端。一般以血热、痰滞、气虚较为多见,属虚寒者较少。临床时宜细心观察,慎勿误热为寒,或以虚为实,错投方药,造成不良后果。1.血热

血因热则流,素体阳盛,或平素过食辛燥,或外感热邪,或阴虚火旺,热扰冲任迫血妄行,而致月经过多。正如《妇科玉尺》说:“经来十数日不止者,血热也……经水过多不止,平时瘦弱,常发热者,由火旺也。”2.气虚《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曰:“经水过多,清稀浅红,乃气虚不能摄血也。”素本体弱,或因劳倦,或病后体虚,气虚下陷,冲任不固,血失统摄,以致经量过多。3.痰滞

脾气虚弱,运化失常,痰湿阻滞,使清气不升,经脉壅遏而降下,以致经量过多。如《金匮钩玄》所言:“痰多占住血海地位,因而下多者,目必渐昏,肥人如此。”4.虚寒

气血俱寒,虚不能摄(由阳虚而生),以致经量过多。

月经过多者,不论虚实,均可以发展为崩中。此外,长期月经过多,气随血耗,可见气血两虚。(三)治则治法

辨别月经过多的原因时必须详细审查症状,寒热虚实各有不同的征象。如《女科经纶》引朱丹溪说:“经水不调,而水色淡白者,气虚也……经水过多而淡色者,痰多也。”又如《沈氏女科辑要》引叶天士之说,“寒主收引,小腹必常冷痛,经行时或手足厥冷,唇青面白,尺迟或微而虚,或大而无力;热则尺洪数,或实有力,参之脉证为的”。朱、叶二氏认为除了以经水的颜色分辨外,还要参照脉证,作为诊断月经过多的辨证要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