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00:44:56

点击下载

作者:若谷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Ⅱ》

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Ⅱ》试读:

前言

人生在世,离不开三件事:说话、办事和做人。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吃得开,就必须掌握立身处世的三大技巧: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具备了这三者,别人就容易接纳你、尊重你、帮助你、满足你,你的愿望就会达到。从三者关系的角度来看,会说话是会办事的前提,会说话的人,办事能力就会相应提高,在这个社会上求人办事就会游刃有余,做人也就一定很成功。会办事是会做人的必要条件,只有善于办事,你才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会做人首先要学会说话和办事,成功总是垂青于善于说话和巧于办事的人,因为人离不开说话和办事,这是会做人的基本功和必修课。掌握了说话、办事、做人这三大技巧,也就掌握了成功的金钥匙,必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往而不胜。

说话,即口头的语言交际,不但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标志之一,而且是人类数十万年来得以繁衍生息、生存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人类发展已经步入新世纪的今天,科技与信息革命所掀起的新浪潮正汹涌澎湃,巨浪滔天,说话不仅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们事业成败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先决条件。在现代社会里,人之离不开说话,犹如鱼离不开水。我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说:“人生不外言动,除了动就只有言,所谓人情世故,一半是在说话里。”

俗话说:“一句话让人跳,一句话让人笑。”说话能力体现着一个人的内涵、素质。一个说话讲究艺术的人说出的话,常常是说理切、举事赅、措辞精、喻世明;轻重有度、褒贬有节、进退有余地、游刃有空间;可陶冶他人之情操,也可为济世之良药;可以体现个人的雄才大略,更能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因而,一个人能否把握说话的艺术,对其人生的成败是非常重要的。

说话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不断地练习培养出来的。本书上篇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练就卓越口才的途径及必知的各种说话技巧、禁忌和分寸,包括怎样把话说到别人心窝里、怎样拒绝而不得罪别人、怎样得体赞美别人、怎样打动别人按你说的做、怎样说好难说的话、怎样运用幽默,以及在谈判、恋爱、交友、推销中的说话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轻松掌握各个领域的说话艺术,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应付自如。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不论你是能人还是庸人,聪明人还是愚笨人,管理者还是打工者,只有当你得到别人的帮助并帮助别人的时候,才能生存。正是由于人与人之间这种相求相助,我们的社会才充满了温馨友爱,各项事业才得以兴旺发达。然而,当你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已经很劳累的时候,偏偏又遇上件为难事,这时候你需要察言观色。所谓“上山擒虎易,求人办事难”,只要求人办事就可能碰到种种的难处。

人不是万能的,知识、能力、财富都是有限的,所以求人办事是家常便饭。尤其在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每个人都承受着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压力,都强烈地渴望事业的成功与辉煌、生活的幸福与美满。这个社会讲究“能干的不如会干的”。这种时候求人办事的作用就日益凸现出来了。可就是有人四处碰壁,一无所获,终生默默无闻;相反,有的人却如鱼得水,一帆风顺。

无数事实证明,每一个与成功失之交臂的人,并非缺乏成功的智慧和勇气,而是在办事上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不能从容地办事。而那些成就了一番事业的人,他们也未必都是天生的强者,只是他们善于掌握与各色人等办事的艺术,能够做到办什么样的事用什么样的方法,处处做得天衣无缝、滴水不漏,不给别人挑毛病的机会。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周围有一些人,他们身无长物,然而却老练圆滑;他们头脑活络,人际交往游刃有余。这一切源于他们交际广泛、关系通玄,源于会求人、会办事。这样反而比一般人活得更轻松。

本书中篇结合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的特点和规律,从办事的心态、办事的形象仪表、办事的尺度和分寸,以及如何利用关系网办事、如何通过送礼和宴请办事、如何借助贵人办事、如何转弯抹角办事,全面阐述了种种办事的方法、手段、技巧,帮助读者掌握办事的艺术,迅速提高办事能力,有效利用各种资源达到办事的目的。

至于会做人更是一个人生存立世之本,是说好话、办好事的基础和前提。说到底,做人的问题就是要处理好自己和他人、自己和社会的关系。就是因为每一个关系都涉及到了自己,所以学会做人就要从自身开始。做人是一门精深的学问,人生的成与败归根到底就在于做人的得与失。懂得做人的智慧,把人做到位,往往就会有事业的发达、家庭的美满、生活的顺畅;反之,不懂得做人的智慧,就会从根本上注定人生的败局,任何事情都会以失败告终。本书下篇对人们行走社会必须具备的做人智慧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和总结,从中得出做事先做人、低调做人、做人的方与圆、糊涂之道、中庸、诚信、忍让等具有普遍意义的做人方法和规律,让人们在如何做人上有章可循,而不至于迷惘无绪。

通晓做人的哲学,会让你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讲究方法,讲究策略,讲究变通之道,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灵活机智地应对人情世故,在复杂变幻的社会环境中,把握做人的准则,衡量处世的分寸,在人生舞台上走好每一步,扮好每一个角色。

总之,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共同构筑了成功人生的“金三角”。本书作为一本为人处世的通俗指南,从实用、方便的原则出发,最全面、最系统地向读者讲述了说话、办事和做人这三方面的人生哲学和智慧,将日常生活中最直接、最有效且使用率最高的口才技巧、办事方略以及做人哲学介绍给读者,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能言善道、精明办事、灵活做人的本领。书中的方法你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可以帮助你轻松驾驭人生局面,实现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上篇 会说话第一章 开口是金:突破说话的心理障碍找出恐惧的根源

不少人在众多的人面前说话时感到非常害怕,我们经常听到他们这样说:“我听过许多报告,多数报告都有答疑的时间。即使我坐在听众中间,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我是谁,但每当我考虑提出一个问题时,我的心就怦怦地跳个不停。整个胳膊感觉像木棍一样,连举手都很困难。”“我的老师在每堂课上都喜欢提问。无论何时被叫到,我都会口干舌燥。如果是一对一闲谈,我能感觉好一点,但仍然紧张,我不愿说蠢话或去表达一个与众不同的见解。”“没有比求职更糟的了。我花了6个月来找工作,真是令人痛苦。在等待会见时,我总是冒冷汗,额头布满汗珠,腋窝也湿了,衬衫贴在了后背上。还没进办公室就这副样子了。”

什么使这些恐惧落在我们的身上?为什么要担心呢?简单来说,我们大家都想获得尊重,希望招人喜爱。

具体来讲,造成这种紧张、恐惧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不想献丑。这些人的想法是:只要我不在他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短处,别人也就不会知道我的缺点;而一旦在众人面前说话,自己的粗浅根底、拙劣看法都会暴露出来,那么从此以后,哪里还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所以,不说话更稳妥。

不过,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想一想,一个人尽量不暴露自己的短处,那么其长处又能充分发挥无遗吗?如果自己的长处发挥受到影响,无疑也会影响到别人对你的看法——别人有时会以较低的水平来评价你。其实,只要你认真地全力发挥,诚诚恳恳地把话说出来,不必踮高足尖来充内行,相信必会有不错的表现。

同时,现代社会的个体人具有高度的社会化特点,一个人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绝对免不了要与社会接触、与他人接触,而说话则是人与社会接触、与他人交流的最重要手段。所以,可想而知,一个不想说话的人肯定会为现代社会所不容,被现代社会所淘汰。事实证明,就连聋哑人也需要用一种特殊的语言——手语来进行交际。

第二种,不知道该如何组织说话的内容,就像被硬拉到一个陌生的世界一样,所以会感到惊惶。

有的人是因为先天原因。有些人生来性格内向,气质属于黏液质、抑郁质类型,他们说话低声细语,见到生人就脸红,甚至常怀有一种胆怯的心理,举手投足、寻路问津也思前想后。

此外,还有一些教育不当的因素。有些家长对儿童的胆小不加引导,孩子见到生人或到了陌生的地方,便习惯性地害羞、躲避,没有自信心。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逐渐加强,敏感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自己有一个“光辉形象”留在别人的心目中,为此,他们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非常重视,唯恐有差错。这种心理状态导致了他们在交往中生怕被人耻笑,因此表现得不自然、心跳、腼腆。久而久之,便羞于与人接触,羞于在公开场合讲话。对此,家长和学校应给予正确指导,鼓励青少年大胆、真实、自然地表现自己。

对怯场心理的产生原因众说纷纭。美国演讲学家查尔斯·R·格鲁内尔提出了“自我形象受威胁”论。“自我形象受威胁”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理性的、社会的、性别的、职业的自我形象。当人们进行演讲时,就把自我形象暴露在公众面前。由于担心自我形象会因为演讲而被毁坏,就产生了窘迫不安的怯场心理。例如,1969年,两位从事演讲学研究的教授在纽约开会,当他们向大会报告论文时,因为怯场而晕倒。“自我形象受威胁”论解释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两位教授的职业自我形象在诸多同行面前受到了严重威胁。

恐惧或忧虑会阻碍我们说话的尝试。有时保持安静较容易,退缩在“壳”里可以掩饰自己的软弱。但是,那样意味着我们将错过无数次张口说话的机会,我们的观点将不被注意,我们的力量将得不到认可。

做下面这个诊断式测验,来找出恐惧在何处阻碍了你的说话。

诊断性自我测试:指出你的恐惧用“是”或“不是”回答下面5个问题:(1)单独出席聚会你会感到局促不安吗?(2)你愿意表达一个与别人不同的观点吗?(3)你在拒绝你的朋友要求你做某事时感到困难吗?(4)你对洽谈购买价格或合同感到不情愿吗?(5)你在给别人打电话时总是避免要求什么吗?

只要我们看清自己紧张、恐惧心理的原因,科学地分析它,就会发现根本没有什么好怕的。随着你自信程度的增加,你的说话能力也会得到增强。培养自信心

当众说话,自信是必不可少的,它决定你这次讲话能否出色与成功。

说话时保持自信是需要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训练出来的,如果熟练的专业技能和得体的着装仍然无法带给你足够的自信,那就需要更多的自我表现了。

以下有几个小技巧,可以多加练习,直到自信流露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为止。通常失败感和沮丧感是由于受到打击或害怕承担风险所导致的。而人性中普遍存在着冒险的“动力”本能,在正确发挥作用时,它能驱使我们信赖自己,并利用机会发挥我们自己的创造潜力。在我们有信心有勇气地行动时它才有机会发挥出来。因此,那些拒绝创造性的生活,拒绝勇敢的行动,而使这种自然本能遭受挫折的人,其实过去就是赌博成性、整天沉溺在牌桌上的人。有的人不能坦率面对自己的弱点,所以一个不愿意亲自试一试的人只好拿别的东西当赌注,一个不愿意勇敢地行动的人则往往靠酒杯来壮胆。此时唤醒自己内心的信心和勇气就是人的自然本能。记住,当你认同自己的专业能力、聪明智慧时,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你。具体方法是:

1.练习大胆表现自我

把自信心视为肌肉,需要定时、持之以恒地锻炼,如果稍有懈怠,它很快就会松弛。和不期而遇的人进行一对一交谈,是很好的开始,从和水电工、超市收银员接触开始吧!

2.想象自己是完美的化身

这是许多名模、影星在表演之前惯用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工作职场,面对大客户或提案,先静坐,从心中默想曾有的愉悦感觉,比如曾经聆听的悠扬乐章,愈具体效果愈好。

3.说话时语气要坚定

很多人说话时都犯过过于急促的错误,说话的诀窍在于音量适当、语调平稳,速度不缓不急,此举显示你对说话的内容信心十足,利用呼吸换气时断句,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嗯”、“啊”等语病,内容显得流畅有条理。切忌以疑问句结束陈述事实的语句,以免影响语气的坚定。

4.仿效偶像

学习你所仰慕的人具有的美好特质,可以是影星张曼玉或钟楚红,也可以是政治家或外交家撒切尔夫人,只要她具备你所希望拥有的特质,均可模仿。

5.以得体的装扮来加深留给他人的印象

选择适合自己气质的服装、发型、化妆,甚至香味,来展现你完美精确的专业形象。特别在颜色上要多注意,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语言,可以善加运用,深色系代表权威信赖;亮色系则引人注目;暖色系则传达温柔且易于亲近的信息,如果你想增加自信与亲和力,不妨选择深色服装,搭配浅色丝巾或围巾等。切忌穿着过于暴露或大胆的服装,例如紧身短裙或V领低胸上衣,不仅容易让人想入非非,也会使你因怕穿着走光而分心。

6.以拥有者的态度走入每间屋子

走路的姿态常不自觉地泄露你的秘密,昂首阔步,抬头挺胸,仿佛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中。想象你拥有这个空间,当你举步时,回想过去曾自信的感觉。

7.向你的焦虑妥协

掌握害怕的根源。害怕时会有生理反应——冒冷汗或呼吸急促。当你知道所有可能会有的征兆时,就可以透过一些放松的小技巧克服它。

8.要准备犯几个小错误

为了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有时可能要稍微受一些痛苦,但不要自轻自贱。如果有把握之后再去行动,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你在行动时随时都可能犯错误,你所做的决定也难免失误,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而放弃我们追求的目标。你每天都必须有勇气承担犯错误的风险,失败的风险和受屈辱的风险。走错一步总比在一生中“原地不动”要好一些。你一向前走就可以矫正前进的方向;大部分人不知道他们实际上有多勇敢。事实上,很多潜在的英雄一生都在对自我的不信任中度过。如果他们知道自己潜在的能量,那将有助于他们产生解决问题甚至克服巨大危机的自信心。记住,你有这种能量,但若不付诸行动、不给它们释放出来为你服务的机会,你永远不会发现这些能量。

9.处理“小事情”也要鼓足勇气、采取大胆的行动

不要等到出现重大危机时再去当大英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勇气——在小事情上锻炼勇气,才能培养出在更重大的场合勇敢地行动的力量和才能。

10.以恰当的态度接受恭维

大部分女性都有所谓的女性自我贬抑倾向,总是习惯性地将别人的赞美向外推拒,如此一来,很容易将自己由主动参与转换成被动接受,这是很不明智的。下次当有人恭维你时,记得以“谢谢”来代替“你太客气了”或“那其实很简单”这类的客套语,太谦虚也会有损你的自信。让紧张感为我所用

讲话者在登上讲台之前,经常会过早地感到紧张。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紧张的状态从接受讲话邀请时就已经开始了。通常,我们参与活动的时间越长,紧张的状态便持续得越长,症状也越严重。

人们在众目睽睽之下会感到不舒服,这是一种典型的情况。无论地位高低还是个性好坏,都无一例外。

但对于讲话者来说,紧张有时是合理的表现,有时则不是。讲话者可能会担心自己的选题或信息不太迎合观众的期望或需要;担心观众会抨击讲话质量,对内容的可信度提出质疑,或提出一些我们无法回答的问题;意识到自己的陈述有错误,或遗漏了关键的信息。即使对讲话的题目了如指掌,对自己的讲话资格满怀信心,讲话者也会担心自己表现不佳,从而产生尴尬的局面,而只有观众能够察觉到这种紧张和尴尬。

讲话者如果缺乏适度的紧张感,就不能分泌出足够的肾上腺素,来帮助他调整到巅峰状态。

要做一场精彩的当众讲话,窍门就在于,让你的紧张情绪为你服务,这就是紧张感的反利用。想象一下,当你浑身紧绷时,分泌出的大量的肾上腺素就会成为你完成精彩讲话的催化剂。

是的,有时你会感到自己的肢体已经失控了。你可能会体验到如下甚至更多的症状:心跳加速、手心冒汗、嘴唇干涩、两腿发软、肌肉抽搐、呼吸急促、声音发颤、胸闷恶心……但是,无论你感到多么紧张,永远不要告诉你的观众。如果观众察觉到你的不适,他们会为你担心,就像父母在观看自己的女儿在学校舞台上扮演灰姑娘时一样。要是你放任自己的紧张,他们就会转而注意你颤抖的双手,而非专注地听你的演讲。要记住,在通常情况下,你的紧张情绪并不会明显到被人看出来。

有时候,我们在讲话时丧失自信的原因是缺乏观众的反馈。在对一人的谈话中,我们能得到即时的反馈:对方会抬抬眉头、皱皱眉头、争论、微笑、点头或者确认你的观点。而在一群人面前讲话时,我们经常会因为缺少这样的反馈而若有所失。这就好像摸石头过河时,看不清水面下的石头,你每走一步都会有点紧张,直到你的脚踩踏实了为止。

要想控制住紧张情绪,就要提醒自己永不放弃。

如果你被恐惧打败,就会有大麻烦。所以,你要深吸一口气,拒绝紧张感占据自己。在讲话时,也应该这样——绝不让自己迈出退缩的第一步。与其担心自己会如何尴尬,不如将注意力集中在演讲的话题上,反复回忆并演练自己演讲的要点,而不是把那些困难思来想去。

有些人能利用紧张提高情绪,从而冲淡恐惧,某位电视节目主持人对这种方法颇有体会。这位节目主持人曾经主持过一个“民歌大家唱”的节目,节目中经常邀请各地方的人来到直播室,轮流唱两三首乡土歌谣。大家在排练时都非常卖力,并不紧张,但等到排练结束,休息1个小时后,幕布垂下来了,参观的宾客渐渐增加,表演的人就开始紧张了。

透过幕布,可以听到观众的吵闹声。等到开幕前的5分钟铃声响起,第一批上场的人就依规定集合在舞台左右两边。此时,其中有几个要表演的人,以颤抖的声音对节目主持人说:“我好紧张啊!真羡慕你,一点都不怕。”每当遇到这种情况,节目主持人总会回答他说:“如果有人不会紧张,那他该去看医生了,因为他的神经可能有些问题。虽然我看起来很镇静,但事实上我也相当紧张呢!你们看,我的腿不是正在发抖吗?”“真的啊!跟我们一样嘛!”就在一阵笑声中,大家的紧张情绪得到了缓解。

可以断言,所有的演员、歌星、演说家,在即将上台或录音之前,都会感到紧张。这并非主观臆断,好多名人自己都承认这种说法。“如果不紧张,就不是歌星了。因为每次在上台前都必须认真地准备,说不紧张是骗人的。”香港有位现代流行歌曲红歌星如此坦然地道出了她的心声。“我总是很紧张,台下的观众也跟我一样,这种关系一直持续下去,才能达到表演的最佳状态。”北京一位既说相声又演小品的大腕演员也这样承认。“我好紧张啊!”许多广播或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开始前都不免会这样诉说。

不难看出,以上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即使心中很紧张,也绝不掩饰,反而把心中的压力状态开朗地暴露出来。这么一做,倒可以把紧张的心情一点一点地排除。

面对紧张,不退缩,反而会让自己兴奋起来,利用对这种情绪的把握,可以使自己达到最完美状态。身体克服恐惧法

对于当众讲话羞怯的人而言,首先就要让自己的身体不要紧张。如果你是这样的人,不妨做做以下练习。

1.追蝴蝶练习

在登台前最后一刻做,效果最好。

双脚开立,与肩相齐,膝微屈,挺背,双臂放松垂于身体两侧。不必刻意呼吸,边叫“呜”边做蹦跳,一共10次,尽量用力,“呜”声要短、急、用力。每次喊完“呜”,双拳向下猛砸。放松闭嘴,缓慢深呼吸。嘶嘶吸气,微张嘴,弯腰至膝,蹲于地。

重复3遍,做缓慢深呼吸。

2.摇来摆去练习

双腿分开站立(与肩相齐),同时摆动身躯、脖子和头,先向右,再向左。让双臂自由摆动,随身体转来转去,最后双臂放松地围住双肩。在摆动时,尽可能地大声叫:“我不在乎!”如此反复,也可叫:“不,我不在乎!”“你奈我若何!”重复几十次。(1)身体摆动时,保证头随身子转。(2)尽可能轻松自在地去做。

3.空手劈柴练习

双足分开约40厘米,屈膝。握拳,手放两边,嘴唇紧闭。深呼吸3次后抬臂高举过头。哗啦一声,双手用力地劈下,并尽可能放开喉咙大声叫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屈膝)尽可能用劲地重复5次。

4.劈柴动作练习

两腿分开约38~45厘米,脚尖向前,两膝轻松放直,攥紧双手。吸气,摆动紧握着的手,高抬过头。把举起的手摆下来,猛向前屈,吐气。手下来时,大叫一声“哈”。(屈膝)吸气,再举手。重复上述动作,做10次或20次。

注意!吸气时要闭着嘴,直到你的手下摆时叫“哈!”这样就可吸进更多氧气,练习就更有效。

5.蒸汽机练习

双脚与肩齐,屈膝,将头抬起,闭嘴,右臂后拉,左臂前伸,尽量用力。同时深呼吸。左右臂换个方向,重复上述动作。节奏要平稳。开始要慢,随后要越来越快,持续做3~5分钟。记住:闭着嘴!

6.心怀世界练习

吸气,感觉你像是在扩张,张开双臂,拥抱整个世界。伸展四肢,感觉你的心脏是世界的扩充与展开,你不再是单纯的一个生命体。至少坚持1分钟以上,让世界置于你的怀抱中,手放胸前,双手轻抵。如此做4次,把消极的意念都去掉。努力去喜欢它,把它容纳进来,把它放在心上,化恨为爱。

7.减压练习

站在门槛上,手掌挤着两边门框,鼓气用力。面部、头部、脖子会有热血上涌。尽量多坚持一会。突然完全放松,深呼吸。重复3遍。

我们想说话时如果呼吸紊乱,氧气的吸入量便减少,头脑会一时陷于痴呆状态,从而不能把所想的词语说出来。

在某种意义上说,“呼吸”和“气息”是一个意思,因而调整呼吸就能“使气息安静下来”。

说话时是按下列程序发生不正常情况的:怯场——呼吸紊乱——头脑反应迟钝——说支离破碎的话。因此调整呼吸会使这一情况恢复正常。

说话时使全身处于松弛状态,静静地进行深呼吸,在吐气时稍微加进一点力气。这样一来,心就踏实了。笑对于缓和全身的紧张状态有很好的作用。笑调整呼吸,还能使头脑的反应灵活,话语集中。

不要强忍紧张,把它释放出去。告诉你的身体,你能控制自己,对大脑也如是说。在你说话前,先从头到脚都动一动,前后晃晃你的头,张开嘴,做几次深呼吸。即使是面对听众,你也可在桌下晃晃脚,活动活动手指。这样可以增强血液循环,减少你的焦虑。不要跷起二郎腿坐着,你做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减少你过度的紧张,使全身充满活力。积极地暗示自己

以心理暗示进行心理放松。心理的毛病用心理的方法去矫治最直接、最有效。心理卑怯现象是心理夸张性感受所致,必须让心理感受重新归位。要达到这一要求,需要采用心理暗示的方式,对对方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对自己做准确、公正的评估,这样就能保持清醒,树立信心。如当别人说话显示出我们没有的优势时,我们可做这样的暗示:这是他的优势所在,我同样也有优势,一样是他比不上的。

演讲者首先要对自己的演讲题材和演讲效果充满自信,要在精神上鼓励自己去争取成功。演讲者可以用如下几句话反复暗示、刺激自己:“我的演讲题材对听众具有极大的价值,听众一定会喜欢。”“我非常熟悉这类演讲题材,我一定会成功。”“我准备得非常充分了。”演讲者不应在上台演讲前过多考虑可能导致演讲失败的因素,如“我忘了演讲词怎么办?”“听众嘲笑我怎么办?”这种负面的自我暗示往往会产生不好的结局。

关于克服当众怕羞的心理,卡耐基先生最有经验,而在他的众多经验中最基本的经验就是:“你要假设听众都欠你的钱,正要求你多宽限几天;你是神气的债主,根本不用怕他们。”

现代实验心理学表明,由自我启发、自我暗示而产生的学习、行为动机,即使这动机是佯装的,也是导致学习、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手段。

树立自信的方法之一,就是要记住自己是被邀请来作讲话的。有人相信你的能力,相信你对这一论题十分精通。提醒自己,如果在座的观众中有人比你更权威,他们早就该被邀请来作演讲了。

我们应该想到恐惧是后天的反应。两岁大的孩子在过马路时不会懂得害怕,直到有人猛地把他拽回来,警告他过马路有多么危险。同样,当我们第一次看见同学站起来背诵诗歌,发现他突然哽住了,变得慌张窘迫,以致全班发出阵阵的窃笑时,我们懂得了当众讲话时会害怕。既然紧张害怕是后天学会的,那么它也是可以被忘却的,或者至少是可以被控制的。正确认识自己的说话能力

胆量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要训练好说话的胆量,说话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说得具体一点,就是要求说话者既不盲目自信,也不妄自菲薄,做到不骄不躁,不卑不亢。

一个人如果想不断树立自己说话的信心和增强自己说话的魅力,真正做到既不盲目自信也不妄自菲薄,认真检查并评价自己的说话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人,并非对谈话之事一窍不通。但是,我们一般的人也不能说是很会说话、很会驾驭语言的人,尽管大家或多或少有些长处,懂得些谈话的常识与方式,但很难说有多少普通人去郑重其事地、科学地分析,研究过它,所以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或多或少在某些场合具有不敢说话的毛病。

对于那些平时不敢说话的人,随时随地都有训练说话胆量的机会。下面20个问题将帮你分析自己的说话能力:(1)我的声调是否悦耳?(2)我是否口齿不清?(3)我是否喜欢与他人发生争执?(4)我是否狼狈地看到自己的话使人产生反感情绪?(5)我是否遇见别人不同意我的意见时,只有再三地重复已经说过的话呢?(6)我是否见了别人就觉得好像无话可说?(7)我是否常常被人认为“固执”呢?(8)我是否常常忘记他人的姓名?(9)我是否常用一些不太文雅的俗语?(10)我是否在某些人面前就有很多话说,而在某些人面前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呢?(11)我是否能运用不同方式来对不同对象谈同一个问题?(12)我是否很难找到一个大家都有兴趣的谈话题材?(13)我是否常说些别人禁忌的话?(14)我是否在说话中不注意尊老敬贤?(15)我是否未留意自己跟人谈话的态度?(16)我是否根据别人的态度来调整自己的态度?(17)我是否不能引起别人发言的兴趣?(18)我是否能使谈话很顺利地进行而不中断?(19)我是否能够很自然地改变谈话题材?(20)我是否不知道在何处结束我的谈话?

此外,如果说你真有诚心解决自己不敢说话、说话胆小的问题,不妨按照如下方法坚持练习3个月,其说话胆量便可得到惊人的提高。

用一个笔记本逐项地记下上面的每一个问题,并把自己过去的经验如实记录下来,例如,找出你自己在什么人的面前不敢说话的原因,再仔细想一想,记下自己跟别人说话时的情形,然后记下自己认为应该最先要改进哪一项。若说话者照此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地做下去,一边看笔记本,一边研究自己的情况;一边看笔记本中讲的20个问题能否解决,一边又把自己的经验所得记在笔记本上,最后就功到自然成了。

认真分析并正确认识自己的说话能力,有利于说话者看到自己的长处,认识自己的不足,并扬长避短,增强信心,迅速提高自己的说话信心,增强自己的语言魅力。扼住恐惧的咽喉

恐惧是阻碍说话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我听过许多报告,多数报告都有答疑的时间。即使我坐在听众中间,大多数人甚至不知我是谁,但每当我考虑提出一个问题时,我的心就怦怦地跳个不停,整个胳膊感觉像木棍一样,连举手都很困难。”“我的老师在每堂课上都喜欢提问。无论何时被叫到,我都会张口结舌。如果是一对一闲谈,我能感觉好一点,但仍然紧张,我不愿说蠢话或去表达一个与众不同的见解。”“没有比求职更糟的了。我花了6个月来找工作,真是令人痛苦。在等待会见时,我总是冒冷汗,额头布满汗珠,腋窝也湿了,衬衫贴在后背上。还没进办公室就这副样子。”

是什么使所有这些恐惧落在我们的身上?为什么要担心呢?简单来说,我们大家都想获得尊重,希望招人喜爱。可信和令人喜爱是说话的两个重要因素,几乎每个人都想从这两点中获益。不管我们已有多少,却永远也不会够。

具体来讲,造成这种紧张、恐惧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不想出丑。这些人的想法是,只要我不在他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短处,别人也就不会知道我的缺点。一旦在众人面前说话,自己的粗浅根底、拙劣看法都会暴露出来,那么从此以后,哪里还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所以,不说话更稳妥。

不过,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想一想,一个人尽量不暴露自己的短处,那么其长处又怎能充分发挥呢?如果自己的长处发挥受到影响,无疑也会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别人有时会以较低的水平来评价你。其实,只要你认真地全力发挥,诚诚恳恳地把话说出来,不必踮高足尖来充内行,相信必会有不错的表现。

第二种,不知道该如何组织说话的内容,就像被硬拉到一个陌生的世界一样,所以会感到惊惶。

恐惧或忧虑会阻碍我们说话的尝试。有时保持安静较容易,退缩在“壳”里可以掩饰自己的软弱。但是,那意味着我们将错过无数次张口说话的机会,我们的观点将不被注意,我们的力量将得不到认可。

做下面这个自我测验,来找出恐惧在何处阻碍了你的说话。用“是”或“不是”回答下面5个问题:(1)单独出席聚会你会感到局促不安吗?(2)你愿意表达一个与别人不同的观点吗?(3)你在拒绝你的朋友要求你做某事时感到困难吗?(4)你对洽谈购买价格或合同感到不情愿吗?(5)你在给别人打电话时总是避免要求什么吗?

只要我们看清自己紧张、恐惧心理的原因,科学地分析它,就会意外地发现根本没有什么好怕的。随着你自信程度的增加,你的说话能力也会得到增强。怯场绝不是你的专利

害怕当众讲话,没有谁会是特例。在卡耐基的成人演讲训练班里,经调查得出80%~90%的学员在上课之初会感到上台的恐惧。许多职业演讲者都向卡耐基坦白过,他们从来没有完全消除登台的紧张情绪。在他们发言之前,总是会害怕,而且这种害怕在演讲开始阶段一直持续着。

俗话说:“树要皮,人要脸。”所谓“要脸”,就是特别关注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每个人都有一种理想的自我形象,总是希望别人都以赞许的目光看待自己;每个人还都有一种社会的自我形象,总是希望在群众中和社交中大家都能喜欢自己;每个人都有一种性别上、年龄上、职业上、家庭上,以及经济上的自我形象,总是希望自己在各个方面都能融入社会,对经验很少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十分自然而强烈的。年轻人总有一些从未体验过的欲望和不便公之于众的弱点和心愿。于是,自信与自卑、开朗与烦恼、大胆与怯懦、立志和消沉等互相矛盾的心理在他们身上往往混合存在,交替出现,因而他们也就特别关心自我形象在别人心目中会是什么样子,对周围的一切也就特别敏感。

由于害怕丢面子,被人议论,所以胆怯、腼腆、惊慌和恐惧便涌上心头。这种胆怯心理,不是少数人的问题,而在大多数人身上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其比例数字还相当高:在青少年中大约占80%以上,而在已经工作多年、有一定阅历的人当中差不多也占50%以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社会性的普遍难题。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人都可能在说话前后或说话过程中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性格内向、沉默寡言者如此;天性活泼、思想活跃者如此;即便演说专家、能言善辩者也不例外。每当我们打开电视机时,往往会被一些潇洒大方、表达自如的节目主持人所折服;每当我们拧开收音机时,也往往会被一些口若悬河、音色优美的播音员所倾倒。其实,他们也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在说话时无忧无虑,应付自如。他们也一样常常怯场。据闻,日本某演员临近自己拍片的时候就想上厕所,甚至一去就是10分钟。美国某播音员,起初每临播音,都要先到浴池去洗一次澡,不这样,播音时就不能镇定自若。如果碰到外出进行现场直播,他便不得不提前到达目的地,并在直播现场寻找浴室。

纵览古今中外,很多政治家、演说家最初都有过怯场的经历。就拿丘吉尔来说,他当年在演讲台上窘迫不已,恐惧得甚至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直到被轰下台去。但他并未就此消沉下去,而是勇敢地面对现实,勤讲多练,绝不放过每一次讲话机会,演讲水平日益提高。后来他的就职演讲被誉为最精彩的首相就职演讲之一。

又如美国著名的总统演讲家林肯,在最初走上演讲台时,尽管经过周密细致的思索,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仍然遭到了失败。极度的恐惧让他语无伦次,别人不知他在说什么。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的日益衍演,人类的语言也渐趋复杂化、技巧化。同时,由于有些人天生性格内向、性情孤僻,致使他们产生了对说话的胆怯心理。“我总是不敢在人面前讲话、发言,那会使我心跳加快,脑中一片空白……”有人坦然地承认自己说话的胆怯,而且对此颇为苦恼。

然而,往往每一个说话胆怯的人都会误以为自己是个例,他们总是会想:“为什么自己会这样呢?要是能像别人一样谈吐流畅该多好啊!”其实,人人都会出现说话胆怯的情况,怯场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

日本有位专家认为,人类用以视觉为首的五官来感知外界的动态,随即采取相应的行动。所谓“怯场”一事,乃人体器官正常动作的一种先兆,这种动作是当见到大庭广众,或见到意想不到的陌生面孔等之后,五官感受到了,并对之做出反应,明显症状是脸红、心“扑通、扑通”地跳、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等等。如果此刻说话者想到:“怯场啦!怎么办呀!”他就会因慌张而说不出话来。但是,如果他当时想到的是:“换了任何一个人遇此情景,都有可能怯场!”那他心里就会踏实多了,并随之镇静下来,很快恢复正常。所以,正确地对待怯场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把平时生活中关于怯场之类的事反复地思量一下,清醒一下自己的头脑,正确对待怯场这件事。

问问自己为什么怕人笑呢?自己说的话真的值得被人取笑吗?怎样才能避免被人笑话呢?是不是自己说话缺乏自信才遭致别人笑话呢?究竟怎样才能克服胆怯,提高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呢?如果说话者能够真正地把这些问题分析清楚了,查出了症结所在,一切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说话怕羞的人甚至可以这样想:如果你被一个人取笑,不等于所有人都会取笑你;如果你的话可笑,那并不代表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让人取笑;如果你的话可笑,那别人笑的只是那句话,而不是你本人;何况,谁都被人笑过,这是很平常的事。而且,如果那个笑你的人是一个以取笑别人为乐的人,那么错不在你身上,而在取笑你的那个人身上。况且,古今中外那么多名人都有过怯场的经历,你只是一个普通人,紧张是在所难免的。

当你真正认识到说话怯场的真实状况,就不再那么担心会“丢脸”,心情放松下来,你的谈吐自然会随之舒畅起来。胆子是练出来的

胆量不会与生俱来,也不会从天而降,就像庄稼需要施肥、道路需要整修,它也需要不断磨炼。有人曾对丘吉尔的口才进行各种分析,他的儿子却一语中的:“我的父亲把自己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都用在写演讲稿和背诵演讲稿上了。”

世界上没有天生的演说家!毫无疑问,丘吉尔被誉为“世纪的演说家”是当之无愧的,但人们可能忘了,他原先讲话结巴,口齿不清,根本就不是当演说家的材料。他本人身高5英尺半左右(约1.65米),没有堂堂的仪表和风度,他那难听的叫喊声又不像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或是马丁·路德·金那样洪亮。丘吉尔没有受过大学教育,他曾经在下院最初的一次演讲中,讲了一半便垮下来了……然而,他并不为此而自卑,从此一蹶不振、畏畏缩缩,认为自己就不是这块料。经过多次的主动练习,经验和胆量都大大增加的他终于成了举世皆知的雄辩的演说家。

英国的现代主义戏剧家萧伯纳才华杰出,并且以幽默的演讲才能著称于世,显示了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但是,在他年轻时,胆子却很小,羞于见人。初到伦敦,上朋友家做客,总是先在人家门前忐忑不安地徘徊良久,却不敢直接去按门铃。有一次,一位朋友邀请他参加一个学会的辩论会,他在会上怀着一颗非常紧张的心站了起来,做出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公开演讲。当他讲完时,迎接他的不是掌声,而是喝倒彩和讥笑。这次下来,萧伯纳感到蒙受了莫大的耻辱。但是,萧伯纳并没有从此逃避在公开场合演讲,而是化自卑为动力,化弱点为长处,鼓足勇气,面对挑战。他越挫越勇,拿出超人的毅力,参加了许多社团辩论,并且在社团辩论中总是参与发言,据理力争。他每星期都找机会当众公开演讲,在市场、在教堂、在公园、在码头,无论是面对成千上万的听众还是寥寥无几的听众,都慷慨陈词。终于,萧伯纳成了一名世界级的演说家。

面对陌生的事物或人,我们总是很容易退缩、害怕,想要让自己大胆表达,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习惯开口说话,怎么样让自己习惯开口说话呢?在任何场合,你都应该积极把握或创造与人交谈的机会,试着与他人闲聊、寒暄、攀谈,说话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成了习惯,胆怯就会逐渐消失。

成功的推销员、演说家并非一开始就对说话习以为常,无所畏惧。一名成功的推销员很可能在历经多次失败之后才建立起说话的勇气,著名的演说家也是从无数次演说经验中才掌握演讲的技巧,才能赢得满堂彩。第一次的尝试总是比较艰难,但是一回生、二回熟,熟悉之后就能泰然处之,游刃有余。

如果一个人能抓住机会努力练习口才,那他说话的胆量一定会得到很好的训练。练习的机会很多,而且方便省事,我们每天都要见人,都要说话,机会随处可见。

家庭是练习口才的第一个场所。家庭不免会有些经济收支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卫生保健问题、饮食起居问题,你能平时就这些问题与你的妻子好好谈一谈吗?如果你能时常提出一些有益的意见或帮助她解决一些或大或小的困难,那说明你的口才练习有了明显进步。社会是由男性和女性组成的,男女间的相互交往、夫妻间的良好相处,都是练习口才的极好途径。同时,从和自己最熟悉的人开始练习,也不会有太大的难度,这样很方便训练说话的胆量。

广结良友,与朋友频繁往来,是练习口才的又一途径。我们的朋友可能来自不同的地方,处于不同的年龄,属于不同的阶层,从事不同的工作,因而与他们相处时会遇到一些各种不同的问题。比如:小张近日要结婚;老李的儿子考取了大学;阿王的小商店近几个月没什么起色;赵某最近被查出有经济问题;某某家中昨晚被盗……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快乐和苦恼、失败与成功。如果想练习好自己的口才,训练自己的说话胆量,就最好去了解他们的各种情况,好好找他们谈谈,尽量想出如何帮助、开导、启发他们的谈话内容来。这样,无形之中,你拥有的朋友,你了解的谈话内容,都会渐渐地增多起来,你说话的胆量也会渐渐大起来。

在陌生人聚会的场合也可以训练说话的胆量。每个人都免不了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如果我们参加的社交活动是陌生者的聚会,又要我们尽量去寻找与人说话的机会,那可以说是训练说话胆量的绝佳机会。在这种陌生者聚会的场合,我们想与人说话的机会和方法很多。大家相聚时,不外乎出现两种情形:一是有的人在交谈,而有的人却孤零零地待在一边;二是大家都三五成群地在一起交谈。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有人也像自己一样——孤孤单单地坐在某个角落,那么就大胆地走上前去向对方介绍自己。打完招呼后,可由天气等无关紧要的话题说起,逐渐加大话题深度。这时候,除了某些特殊原因之外,对方多半是欢迎我们的。如果在这种陌生人聚会的场所多锻炼几次,下次再碰到陌生人,也就不至于生疏和胆怯了。只要自己愿意主动开口,并掌握好说话的有效时机和方法,就一定不会被拒绝,这也无疑是对你下一次主动出击的最大鼓励。

总之,胆子是练出来的,要想拥有好的口才,就要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胆量。只有不懈地锻炼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主动营造减压的气氛

有时候,有的人在单位里见到以前在一起玩过的同事,竟然低头不语,装作没看见,自顾自地走过去。乍看起来,似乎觉得这种人很没有礼貌。其实不然,他们并不是高傲不理人,而是害羞、胆小,连很普通的招呼都不知道该怎么打,也不喜欢有事没事都露出一脸微笑,所以,见人只好假装没看见。像这种没有表情的人,除了可以和三四个密友谈天说笑之外,面对其他的人,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无法像闲聊那样,与不熟悉的人自如畅谈。

其实,一个人说话胆量的大小,说话水平发挥得如何,与说话时的气氛很有关系。说话时的气氛好,人的兴致便高,情绪便较高昂,谈兴也会较浓,这样便会使人放下包袱,倾心畅谈。反之,说话时的气氛不好,人的情绪就很难调动起来,人一觉得乏味,也就不会有什么好的兴致说话了。比如,当我们在与自己的家人或亲友交谈时,一般气氛都较好,这样几乎不需要思考,就能根据报上看的、广播里说的、街上听的关于昨天、今天或明天的重要的或一般的事情,聊个没完,越聊越起劲。但是,当我们在遇到初次见面的人、地位显赫的大人物、神秘的谈话对象时,往往大家都很拘束,很难一下子就形成良好的轻松气氛。这样谈话就没有那么顺利了,而且因为气氛不好,还有可能使自己脑中一片空白,完全想不出该说什么话。

所以,为了使我们的说话胆量得到提高,为了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较好口才的人,我们在与他人说话时,要设法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说话气氛。

热情是这种气氛所必不可少的元素。你最好钻出自己的壳,热情主动地与人交往,不要使冰霜结在你的脸上。要把冰霜融化掉,方法是说些有趣的事。如果这时正是度假时节,你可以说:“你可听见路边新闻?听说在IBM公司的圣诞晚会上,有一部电脑喝醉酒,想去扯一部打字机的蝴蝶结。”或者也可以说:“在我们公司的宴会上,老板的秘书小姐对会计部门新来的职员说,他的心好像铁做的捕机。这人以为他缚住小姐的心了,受宠若惊,但是她接着说:‘别再扯我的腿了!’”

不论是何季节,在何种社交场合,热情的力量都会帮助你营造一种愉快并充满人情味儿的气氛。

你也可以适当开开玩笑,在笑声中解开紧张的情绪,这种方式很容易使气氛达到高潮。你也许在电影或日常生活中看过男女双方第一次见面时手足无措的情节。男女相亲,双方默默无语,好不容易一方正要开口说话时,另一方也正好想说些什么,于是两人同时张开嘴巴,又尴尬地同时闭了口。过了一会儿,同样的事情又重演了。不过这都是出现在别人身上,如果真发生在自己身上,其慌张失措的窘态是可想而知的。有这样一个相亲场合,富有幽默感的男方为了解除两人同时开口的尴尬场面,对女方说:“我们真是默契啊!”一语逗笑了女方,就连女方家长也忍俊不禁,气氛随即轻松融洽起来。

1935年3月27日,高尔基在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了一次简短的讲话。下面所引的是他在批评某些诗作缺乏生活时所说的一段话:“同志们。诗人多得很,但是具有巨大诗才的在我看来却太少。他们写的诗长达几公里。(笑声)“我不想谈伟大的诗歌和大诗人。我在这方面是外行。我失掉了这方面的鉴赏力,我

念诗也很费力(笑声)……不久以前,我在一个作者的作品里找到了这样的句子:‘他举起手,想摸摸她的肩膀,正在这时候,无畏的死神追上了他。’(笑声)说得多别扭。”

看了这段关于当时讲话的记录,尽管我们未看到当时会场的情景,但仍能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听到欢腾场面中的开怀畅笑。那不绝的笑声不但吸引了当时在场的听众,也吸引了几十年后的我们。可见,通过调笑创造说话的气氛,是如此的重要。

初入社会或刚参加工作的人,在偶然的机会里与著名人士相见,常会觉得紧张、害怕,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特别是那些经验较少的人,会一直低着头,如果被对方问到一些事情,也只是作简单而呆板的回答。

另外,我们也有可能被事先安排要见某些重要人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事先收集并研究有关对方的资料,那么不管对方问到什么,都不容易出错,或者茫然不知所措。但是,这种类似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状态,在面对知名人物时,还是会紧张,当被人家问到一些问题时,也只会回答“是”或“不是”。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高度民主的社会,再怎么有名的大人物,也跟我们一样是人。我们应该对他们表示敬意,但却不必畏缩、恐慌。只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戚或师长,很自然地与之进行对话,就可以了。我们说话的时候,不必害怕或紧张,应该泰然自若,以尊敬而明朗愉快的语调和知名人士交谈。这样就可以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了。

总之,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与什么人说话,营造轻松和谐的说话气氛都是非常重要的。第二章 嘴上带把尺:说话讲分寸不该说的“四话”

传说王安石的小儿子王元泽从小口齿伶俐,常常以惊人妙语博得四座叫绝。有一次,客人要考他,指着厅里的笼子问他,人家都说你聪明,告诉我,这笼子里关的两只兽,哪是鹿,哪是獐?王元泽从未见过这两种动物,便发挥“口才”,说道:獐旁边的是鹿,鹿旁边的是獐。果然博得满堂喝彩。

其实,王元泽在这里答非所问,算不得高明,充其量是耍点小聪明而已。并非因为口才不好,而是他根本没有见过这两种动物,不肯承认无知,又卖口乖,可谓“说风”不正。

说话禁忌多,而常有人犯说假话、说大话、说空话、说套话的错误,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1.不说假话

我国人民历来赞颂说真话的美德,反对说假话。因此,《韩非子·外诸说左上》中关于曾子教子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曾子的妻子要去市集,孩子哭着也要跟去。曾子的妻子哄他说,你在家等着,等回来给你杀头猪吃。等妻子回来后,曾子为了让孩子相信母亲的诺言,把妻子开玩笑说的话付诸实施,将猪杀了,在孩子眼中维护了母亲诚实的形象。

曾子的妻子是有意骗孩子吗?恐怕未必。但起码可以说,她没有意识到这种哄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多么深的危害性。一次谎话可以使孩子从小沾染不必负责这种不良习气。曾子的行动虽近乎愚拙,也未必有效,但他坚持了最可贵的精神——不说假话。

一个不说真话的人事实上是不能与人沟通、交流的,即使在一段时间内可能获得某种交际效果,但最终还是要付出代价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说真话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办到的。特别是在交际环境不正常时更是如此。

有时,说话人受某种环境的制约,在进行言辞表达时,也可能在“真实”上打一些折扣。应当说,这是一种说话的策略,与我们所强调的真实性原则是有区别的。

2.不说空话

吹肥皂泡是孩子喜爱的游戏,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肥皂泡,在阳光下闪耀着五彩的光泽,随风飘荡,异常美丽,但升不了多高,就一个接一个破了。因此人们常常把说空话比作吹肥皂泡,实在恰当不过了。空话总是充塞着各种动听、虚幻而迷人的词句,却没有半点实在的内容,它迟早会被揭穿的。

有一次,列宁参加一个会,议题是讨论关于彼得格勒的工业恢复计划的问题。人民委员施略普尼柯夫作这一问题的报告时,用了许多美丽动听的词句,描绘出一幅十分诱人的前景。作完报告后,洋洋自得的施略普尼柯夫认为那些精彩的演说词必定会受到列宁的称赞。可是列宁却向他提了几个问题:目前在彼得格勒有哪家工厂生产钉子?产量多少?纺织厂的原料和燃料还能保证用多少天?这些简单的问题把作报告者问得张口结舌,只好老老实实承认没有下去看过。列宁批评说:“谁需要你们那些大吹大擂毫无保障的计划?针线、犁、纺织品在哪里?你们如何为农村保证生产出这些东西?你不能回答这些问题,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实际的计划工作被你们用漂亮的言辞和废话代替了,这是欺骗。”

3.不说大话

为了让人留下印象而夸大事实,常常反倒造成了负面印象,因为真相迟早都会被揭穿。

甲用暴发户的口气告诉乙:“我把100元大钞往柜台上一扔,要店员把领带给我包好。”

乙听了禁不住想笑,因为当时他也在场,知道店家还找了甲30元,此君的说法非但有违事实,竟还大言不惭地说自己将钱扔在柜台上,对店员颐指气使,实在俗不可耐到了极点。

说话的态度正可显示我们的修养,客观说话正是品质的表现。

4.不说套话

还有一种令人反感但又常听到的话就是套话,我们也要坚决杜绝。

长期以来,形式主义的恶习禁锢着一些人的头脑,他们惯于用一些现成的套话来代替自己的语言,用一些流行的名词代替自己的思想,三句不离口号,颠来倒去几个名词,既没有思想性,又没有艺术性。前些年,有人作报告一开口就是“国内形势一片大好”,然后就是社论式的语言,结尾又离不开“奋勇前进”、“争取胜利”之类的话,由于没有切实生动的内容,没有独特的语言,使人感到单调干瘪。

苏联的教育家加里宁曾讽刺过那些说套话的人,他说:“什么叫做现成话呢?这就是说,你们的脑筋没有起作用,而只是舌头在起作用。说现成的套话不能使人产生印象。为什么呢?因为这话用不着你们说,大家也知道了。你们害怕若按照自己的意思来讲话,那就会讲得不漂亮,其实你们错了。”

总之,“四话”危害性很大,它们使人沉浸在一种夸夸其谈的恶劣氛围中,如果“四话”不除,很难锻炼出良好的口才。不揭他人短,给人留台阶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总有自己的弱点、缺点或污点,在谈话时一定要避开对方所忌讳的短处,因为忌讳心理人皆有之。如果在交际场合揭人家短处,轻则遭人冷眼,重则可能引发事端,祸及自身。

老任身材高大、外形俊朗,美中不足的是中年微秃。虽然这纯属白玉微瑕,老任却深以为憾。如果有人戏说他“怒发难冲冠”,他准会茶饭无味,三天三夜难以入睡;即使在他面前无意中说“这盏灯怎么突然不亮了”或“今天真是阳光灿烂”等话,这位平素温文尔雅的知识分子也会愤然变色,有时竟至于怒目圆睁,拂袖而去,弄得说话者莫名其妙,十分尴尬。

这使人联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阿Q惯用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因而少有耿耿于怀之事。别人欺他、骂他、打他,他都善于控制自己,心理很快会平衡,唯独忌讳别人说他“癞”,因为他头皮上确有一块不大不小的癞疮疤。只要有人当着他的面说一个“癞”字,或发出近于“癞”的音,或提到“光”、“亮”、“灯”、“烛”等字,他都会“全疤通红地发起怒来,口讷的便骂,力小的便打”。

其实,不仅老任和阿Q是如此,忌讳心理人皆有之。当过长工、后来揭竿而起并终于称王的陈胜就忌讳别人说他是庄稼汉出身。有几位患难弟兄在陈胜面前不知趣地提起“有损领袖形象”的往事,结果招来杀身之祸。你看,陈胜的忌讳心理是多么强烈,这几位患难弟兄因不谙忌讳之术而丢了脑袋又是多么可悲!

摩洛哥有句俗语叫:“言语给人的伤害往往胜于刀伤。”这是实情。同事之间为搞好关系,不要揭人短处。

揭短的言语不论是对人或对事,都会让人受不了的,会使人际关系出现阻碍。同事们宁可离你远远的,免得一不小心被你的直言直语灼伤;即使不能离你远远的,也要想办法把你赶得远远的,眼不见为净,耳不听为静。

一天,在公司的集会中,张先生看到一位女同事穿了一件紧身的新装,与她的胖身材很不相称,便直言直语道:“说实话,你的这件衣服虽然很漂亮,但穿在你身上就像给水桶包上了艳丽的布,因为你实在是太胖了!”

女同事瞪了张先生一眼,生气地走开了,从此再也没有理过他。

揭短犹如一把利剑,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会刺伤自己。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人既是最坚强的,也是最脆弱的。尤其是当一个人觉得他的自尊受到伤害,他将要颜面扫地时,他的潜能就会爆发出来,他会死要面子,死“扛”到底。因此,在说话交谈时,必须注意不能一味地揭他人伤疤。

传说清朝乾隆年间,杭州南屏山净慈寺有一名叫诋毁的和尚。人如其名,这和尚聪明机灵,又心直口快,常常议论天下大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少不了对朝政指指点点,而且有什么说什么,想讲就讲,想骂就骂。

后来,乾隆下江南时来到杭州,听说了此人。乾隆心中不悦,暗想:天下竟有如此狂妄之人,我去会会他,只要让我抓住把柄,我就狠狠地治治他。

于是,乾隆便乔装打扮一番,扮作秀才模样来到了净慈寺。

乾隆找到诋毁和尚,相互寒暄一番。忽然,乾隆看见地上有一些劈开的毛竹片,便随手捡起一片问道:“老师父,这个叫什么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