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战线——能源争夺背后的信息博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17:34:44

点击下载

作者:任皓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看不见的战线——能源争夺背后的信息博弈

看不见的战线——能源争夺背后的信息博弈试读:

前言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石油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尽管石油终究有枯竭的一天,尽管全球气候变暖与我们使用石油作为燃料有密切的关系,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人们对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石油依然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主要能源之一,石油资源在国际上依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二十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和海湾及其中东地区持续的动荡,无一例外的都与石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过去一百年的历史,既是一部世界经济发展史,又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石油争夺史。正如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所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国家……”。今天如果没有了石油,任何国家必然面临经济灾难,石油对一国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的影响是其他任何因素无法比拟的。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围绕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除了以各种名义的明火执仗地掠夺石油外,背后还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情报信息博弈。本书旨在向广大读者介绍近一个世纪以来国际能源争夺背后纷繁复杂的情报信息战,分析世界上多次国际冲突的起因和能源大国强权政治的核心目的,剖析中东地区围绕能源而导致的国际争端和政权更替,披露日美等经济大国针对能源所进行的情报战,反思国外经济间谍对我国能源生产带来的危害和教训,警示我们必须重视国家的能源安全,保证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读者通过本书的阅读,能够对国际能源争夺背后鲜为人知的信息博弈以及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任皓为本书的主编,胡国松、郑寿春、曾洁、陈丽、任欣、贺辉平、吴斯科进行了撰写。其中:绪论由任皓完成,第一章由郑寿春、贺辉平、任欣完成;第二章和第三章由任皓、吴斯科完成;第四章由曾洁、贺辉平完成;第五章由胡国松、任欣完成;第六章由任皓、陈丽完成。任皓确定了本书的框架,并对全书进行了审校、修改与最后定稿。

在本书的撰写与出版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来自多方的帮助和支持,在此,我要感谢石油工业出版社的领导和为本书出版付出辛劳的编辑;感谢本书调研过程中给予我们极大帮助的专家和同行们;感谢本书所用参考资料的作者和信息资源的提供者;感谢为本书创作付出辛劳的所有人们和作者的所有亲人的支持帮助。

由于情报信息涉及面广,加之我们的水平限制和时间紧迫,当我们将本书摆到读者面前时深感诚惶诚恐,书中不足和错漏难免,恳请专家学者和读者不吝指正,我们将由衷的感谢。任皓2011年5月于新都《读点石油财经丛书》总序

在全球化的视野下,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的中心议题,甚至成为国际政治的重心。国家间围绕世界能源的控制权所进行的激烈争夺,各国维护自身利益所制定的能源安全战略,以及各国政府积极主导的替代能源开发,使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而油价波动、低碳经济、气候变化以及环境保护诸多问题,不仅是政府首脑、智库学者的案头工作议题,而且成为切切实实的民生问题。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也在不断扩大,从最初的以石油天然气为主,扩展到了煤炭、电力、风能、生物质燃料、核能、能源科技等各个方面,而伴随着能源问题的国际化,中国也从国际社会的幕后走到台前,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

中国石油作为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承担着履行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承担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围绕着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这一战略目标,积极实施“资源”、“市场”和“国际化”三大战略,注重国内外资源和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取得巨大成就。但是,能源问题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石油企业的海外发展往往伴随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引人瞩目的中俄石油管线一波三折,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的无果而终,无不打着深刻的政治烙印。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创业经验,给扩大国际能源合作提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此背景下,组织国内外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能源领域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将学术研究与企业决策支持相结合,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为此,我们考虑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从国外引进一批优秀的国际石油政治、经济、金融、法律类图书,翻译出版,并与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组成“读点石油财经丛书”系列,计划每年出版10种左右的图书,逐步形成一定的规模,起到一定的借鉴、参考和决策支持作用。

我希望通过“读点石油财经丛书”的陆续出版,为石油企业广大干部、员工提供国内外最新的石油财经方面的知识储备,并为大众读者拓宽能源问题的全球视野。王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会计师、党组成员第一章 偏爱:世界各国石油能源分布

世界经济强国石油资源——八国集团(G8)

发展中国家石油资源分布情况

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中东(沙特)

南极(还未发掘的石油预测)、北极——两极权属争端背后的各样心

石油、天然气等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在现代工业文明社会,假如离开了石油,所有现代物质文明也将难以存在。冷战结束以后,全球就开始面临经济发展与能源短缺两方面的压力。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人口的剧增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能源紧缺逐渐成为全球性问题,能源安全也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关注的焦点。

到目前为止,人类对能源的消耗还主要以石油、天然气为主,并逐渐发展为现代工业发展的动力。然而,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却很不平衡,主要体现为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的分离。石油资源没有分布在需求旺盛的国家,也没有平均分布在地球的各个地方。从东西半球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于东半球,西半球仅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50°—70°纬度带内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斯加湾油区。

从全球石油资源来看,截至2009年末,世界上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33万亿桶,天然气187万亿立方米,其中:中东地区探明储量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57.4%,重点分布在科威特、伊朗、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阿曼、伊拉克以及卡塔尔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储量达到849.3亿吨;北美地区探明石油储量占全球总探明储量的17.2%,其中加拿大的探明储量是245亿吨;在前苏联地区,探明储量占全球总探明储量的6.11%;亚太地区探明储量占全球总探明储量的1.5%;非洲地区占6.6%;南美地区占7.7%。

石油作为一种稀缺的战略资源,不仅在现代工业社会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地位,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石油在21世纪前50年仍将不可能被大规模替代,而且仍将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国防装备现代化的动力基础,对世界经济运行仍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石油资源在国家发展中占据了关键性的战略地位,并且全球石油地区消费量和石油资源拥有量存在严重的分布不均衡状况,国际间围绕油气资源的争夺异常激烈,众多的国际争端和战争的背后都有石油的影子。世界经济强国石油资源——八国集团(G8)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发生严重衰退,西方国家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如成立国际能源机构、成立七国非正式合作机制。第一次七国峰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1975年,当时的法国总统德斯坦邀请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和意大利领导人到巴黎郊区的朗布依埃城堡开会,共同讨论当时正受石油危机影响的世界经济。按照德斯坦总统的设想,这是一次每年都会举行的小型委员会的非正式会晤。1976年,参加会议的领导人邀请加拿大与会,这样便形成了七国集团。峰会宣布将加强在能源问题上的国际合作,提出要加强能源信息的搜集和交流,发展、保护及合理利用不同的能源资源。

1998年在伯明翰峰会上,俄罗斯正式加入后便开始形成了八国集团(G8)。八国集团既不是一个机构,也不是一个国际组织。而是一个工业化国家的俱乐部,它通过定期会晤与磋商,协调各国对国际政治和经济问题的看法和立场。八国集团无意取代任何国际组织,事实已经证明它是一个有效的协调机构。

在全球化进程方面,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60%的八国集团肩负着特殊的责任。通过加强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的伙伴关系(包括关于能源的日益相互依赖、供应安全和需求问题的对话),以便能源安全得到最好的保证。G8成员国在这些方面积极与世界各国以及其他国际组织共同致力于石油储备战略的讨论。

由于2000年石油价格两次剧烈波动,促使了G8能源安全政策的形成。随后的一系列能源部长会议,分析来自多方面的石油情报,共同讨论消费国和生产国双方保持经济增长和繁荣、保持石油市场稳定的必要性。2009年5月24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开幕的八国集团能源部长会议,主题是“超越危机:迈向世界能源新秩序”,重点讨论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如何面对能源安全,能源政策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帮助能源贫困国家等问题。

综观近年来的能源部长会议,能源问题已经从最初的经济问题演变成为政治问题。由于石油价格的不断飙升,引起世界经济和地缘政治变化。G8成员国对能源安全问题的关注度明显增加,美日欧不择手段大量搜集石油情报,经济间谍渗透到资源国的各个领域,根据搜集到的情报来调整各自的能源战略。能源安全已经不再是区域性、单纯性的经济问题,而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政治问题。为了达到能源供应安全的目标,G8成员中的主要国家以多种手段介入相关国家和地区事务。随着能源需求迅速增长和环境的日益恶化,G8以能源独立为目标的传统能源安全观念转变为多层面加强能源安全对话与合作,努力推动能源安全体系的建立,“协同保障”全球能源安全,发展清洁能源技术迎接未来挑战。2010年会议的主题是“通往能源安全的低碳之路:以能源合作促进APEC可持续发展”,重点讨论了加强亚太地区能源安全合作、提高能效、更加清洁利用化石燃料、促进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发展、智能电网技术、低碳城镇示范项目等方面的议题。

八国集团在政治安全领域的利益整合程度虽然不高,但是在经济领域的利益整合程度却很显著。全球主要的石油消费国都根据本国的经济社会现状以及石油储备、能耗效率、未来石油需求预测和环境条件制约等因素,综合制定了本国的能源对策。各成员国的对话会有利于加强南北对话,推动多边合作,从而为解决全球性能源问题做出贡献。

透视美国石油战略

美国的石油生产历史悠久,从1859年钻探成功第一口井,石油勘探开发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为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之后随着中东OPEC和非OPEC国家石油产量增长,美国石油产量占世界的比例逐年下降,20世纪80年代末占25%,2006年仅占7.1%。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简称EIA)提供的资料,美国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全国5大油气区30多个油气盆地中。5大油气区分别为:墨西哥湾含油气区、北美地台含油气区、加利福尼亚含油气区、落基山含油气区和阿拉斯加含油气区。目前探明的石油储量主要集中在得克萨斯、路易斯安那、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等4个州。美国的石油生产主要集中在墨西哥湾、阿拉斯加、得克萨斯和加利福尼亚。最大的100个油田的石油产量占美国总产量的57%,最大的50个油田的石油产量占美国总产量的46.7%,最大的20个大油田的石油产量占美国总产量的34.2%。尽管美国是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产油大国,但是,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美国56%的石油仍要从海外进口,其中有四分之一来自于中东地区政治和经济动荡不安的国家。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同时也是石油消耗最多的国家,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不到5%,消费量却占到世界石油供应量的25%。随着美国经济的增长,国内石油消费量不断增大,对外依赖度也逐年增大。为了增加国内石油产量,美国石油公司不断提高技术的极限,尽可能从现有油田多探明和开采出更多石油。美国的石油消耗越来越依赖于国际市场,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美国必须持续得到石油这一“工业血液”来维系经济生命,否则美国经济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与制约。

石油战略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而且通常会制约其他战略的实现。无论是石油的开发、运输还是储备,都影响着国家其他层面利益的实现。美国石油战略最终目的仍然是服务于国家利益,为美国经济的增长和维护世界霸权提供战略支撑。面对着高油价的压力,世界各国处在焦虑之中,而美国并没有采取措施抑制油价的上涨,因为高油价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体现了石油战略的实现和维护国家经济利益。2007年美国的债务达到10万亿美元,提高油价,美国可以倾销美元,从而使美国的国债减少,进而在无形中攫取了世界的财富。另一方面,美国间接操纵生产,遏制竞争对手。石油的博弈与竞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胜者除了占有丰富的资源外,更重要的是凭借强大的情报体系,可以控制资源国的经济甚至威胁别国的安全。

美国在石油的开发上主要从国际国内着手,内外兼顾,形成了沿海开发与内陆勘探相结合,石油能源与新能源共同发展,保证进口与提高自给能力相互促进的多渠道多角度的石油供应体系。为维护本国石油供应安全和确保美国未来能源安全,制定合理的石油开发战略必不可少。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资料显示,美国石油原始地质储量为1817亿吨,石油剩余地质储量为1533亿吨,其中待发现储量491亿吨,重油112亿吨,储量增长量286亿吨。近年来,美国加大了对阿拉斯加石油蕴藏区及北极边远大陆架区的石油勘探和开采力度。随着石油开采范围的不断扩大,美国还开始了对沿海地区石油的开采。美国国会曾在1981年通过近海石油禁采法律,后来老布什总统在1990年又签署了行政禁采令,使美国近海石油开采一直处于冰封状态。但是迫于国际石油价格持续攀升的影响,2008年布什解除了近海石油开采的行政禁令。美国能源部的估算显示,如果开采近海油田,美国将能增产180亿桶石油,2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这对国内石油的紧张氛围将起到积极的缓解作用。

为了伊拉克丰富的石油资源,美国不惜财力、物力和人力使用武力进驻伊拉克,目的是海湾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伊拉克建立亲美政权,以此控制石油生产和供应。除了对海湾地区石油的争夺,美国还通过军事合作、外交手段、经济援助等名目繁多的方式将手伸向了加拿大、拉美,非洲、亚洲等石油资源可观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加深对海外石油资源的掠夺,让世界成为它的“炼油厂”。

石油运输安全是保障石油进口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2001年美国对外石油依赖度就已达到60%,如果没有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的保证,美国将面临严重的石油安全威胁。因此,美国在1982年便宣布要控制全球16个海上交通要道,其中包括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等国际航线中最重要的运输通道,从而实现对运输航线进行控制,在保障本国利益的同时,还对他国海上石油运输起到威慑作用,在运输通道畅通的情况下,美国建立了强大的远洋运输船队,石油运输能力居世界首位。

对于石油的战略储备,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政府就产生了国家战略石油储备(SPR)的构想,直到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发生才真正地付诸实施。美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起初是为了摆脱因阿拉伯国家控制石油而使美国陷入的严重的经济衰退。1975年,美国总统福特签署了《能源政策和储备法》,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便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曾一度放松了石油储备。“9·11”事件以后,石油储备又重新受到重视,当时的布什总统明确表示要增加战略石油储备。从储备地点来看,美国战略石油储备集中在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沿海地区,选取这些地方作为储备地点是因为这里交通方便,易于运输,既可以方便地从海上运回进口石油,又可以便捷地建设石油管道,输送到内地。同时这里也是美国石油生产加工的中心地带,生产加工设施完善,技术力量雄厚。

在储备方式上,美国采用一种被称为“水溶技术”的方法,将大量的原油注入墨西哥海湾地区巨大的盐层洞穴里,以备不时之需。在储备体系上,分为两个层次:政府战略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两个体系相对独立,政府储备主要用于可能的石油危机,而企业储备主要是市场运作。据美国能源部统计,美国在2009年年底拥有近7.27亿桶战略石油储备,达到计划储备量,为其石油安全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战略石油储备是国家石油安全的中心环节,它与开发战略、运输战略并行,形成产业链上的战略体系,通过国家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情报以及跨国公司的经济渗透等各种手段以保障国家石油安全。上述战略的布局与实施,构建了美国在石油问题上处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框架。而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方面,美国所开展的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包括提高能源开采和利用率、开发替代能源等,其最终的目标和结果不仅是石油的安全,而且是整个能源体系的安全。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框架中,任何一种失衡与不和谐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石油安全的不稳定,所以,在能源战略安全方面起作用的是一个国家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框架中实现平衡与和谐目标的力量。

反思其石油战略背后的美国战略发展观,客观地说,既看到了石油价格波动的表面现象,也发现了其背后隐藏的供求关系规律;既重视石油产业本身的物流体系,也重视与之相关的货币流、人才流、信息流、技术流等方面(石油美元环流);既关注到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关注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既照顾到了自身当代发展需求,也考虑到了未来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不可否认的是,在对全球现有石油资源的开发上,在处理人与人、国与国的关系上,美国充分暴露了其霸权主义的行径和野心,并且在战略原则上,似乎很多情况都违背了“不战而胜”的原则。尤其在对原料的争夺上,通过间谍卫星、高空侦察飞机、情报人员等手段搜集他国的能源情报,采取军事打击、经济制裁、政治外交等手段,粗暴干涉别国内政、排挤他国企业进入原料市场、控制运输渠道威胁他国石油安全等做法,破坏了国际社会的和谐,抑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前进,也激起了国际和国内社会的广泛谴责。

英国的新能源战略和策略

英国是目前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历史上曾通过控制海外殖民地的石油资源,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影响力仅次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殖民地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各国的迅猛发展,英国对海外石油资源的控制力逐渐减弱。OPEC成立以后,世界石油市场由美英等国主宰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世界石油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英国北海油气的发现与开采,英国变成了一个重要的产油国和石油出口国。英国自身是一个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它的石油战略和石油政策至今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力仍不可忽视。自从1999年英国石油生产达到历史最高峰后,石油产量开始步入下降时期。

未来环境、供应与能源基础设施是英国当前能源系统面临的巨大挑战。通过发展、应用和出口领先技术,英国政府逐步建立一个低经济体的战略目标。能源系统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有利于英国逐渐转变为一个具有更高资源生产率的经济体,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确立世界领先地位。

未来的石油供应可能大量来源于政治或经济上不稳定的国家和地区,为实现安全可靠的石油供应,英国政府一方面与产油国建立稳定的、多元化的外交关系,使石油供应不会过度依赖于某一个国家,并试图建立多元化的石油供应渠道,以降低突发事件导致供应中断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影响,维护产油国地区的稳定,并且促使其进行自由化、市场化的经济改革。考虑到石油存量是应付突发事件、防止石油供应中断的重要因素,英国政府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广泛采集来自石油生产地区的情报信息,建立充足的石油存量储备,利用国际能源机构的作用,完善石油紧急供应的国际合作机制。英国政府支持国际能源机构鼓励其成员和非成员建立应付供应中断的石油安全安排。

实现能源使用的多样性,降低经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也是英国石油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免除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气候变化税。为提高石油使用效率,英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实施严格的排放限制,引入能源效率承诺(EEC),通过补贴等措施鼓励安装节油装置,对无铅汽油实行低税政策,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等。

一个竞争的市场有助于保证石油的供应,英国已经实现了石油行业的完全私有化。政府通常不会干预市场,而是为市场建立一个有效的政策和监管框架,并将这一框架推广至整个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伦敦石油期货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对英国的石油战略也有重要作用。期货市场依托快捷的信息搜集和发布,为英国降低石油价格波动对国内经济冲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支撑,为石油安全可靠供应提供了良好的价格机制。而石油远期价格的运用,为石油投资和使用提供了一个借鉴指标,有利于开发本国石油资源,提高石油使用率。

法国石油储备管理

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石油储备的国家。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法国目前的石油储备约2226万吨,其中成品油1325万吨,原油901万吨。法国的成品油储备包括车用汽油、航空煤油、柴油、家用燃油、照明煤油、喷气发动机燃油和重油。在法属圭亚那和留尼汪岛,法国则储备有液化石油气。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法国政府逐渐认识到了石油产品的战略特殊性,政府在掌握国际国内经济信息(尤其是石油供需信息)的情况下,要求石油运营商必须拥有大量的储备。这一要求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满足军队在燃料方面的需求。伴随着储备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目的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应付战争变成避免能源短缺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法国建立石油储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限制和避免燃料供应短缺造成的危险,是政府在石油供应严重中断的情况下(比如国际石油危机、航运罢工、政治封锁或者是一些国家的进口管理缺乏远见等)采取的应对政策。美国和日本等工业国储备的主要是原油,法国储备的主要是成品油。为确保国内石油供应,法国政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石油储备机制。法国政府在1992年通过的法案中规定:石油战略储备的数量为前一年销售总量的27%。对于海外省、海外领地和地方行政区域,战略储备的数量为前一年销售总量的20%。在法国,有关储备的数量通过规章条例加以规定,而不是以法律的形式,目的是使规定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战略石油储备政策最初仅在法国实施。此后,这一政策逐渐被欧洲乃至世界其他国家接受。1968年,欧共体(现欧盟)实施了石油储备政策。1974年,国际能源机构的成员国也实施了能源储备政策。

目前,法国原油的主要供应地依次为挪威、前苏联地区、沙特阿拉伯和英国。法国大部分石油储备由代表石油经营者的“法国石油战略储备行业委员会”(CPSSP)通过特许经营承担。其余储备为石油经营者储备,其中10%的储备可在法国本土以外,通过政府间协议的方式进行。

为了保证石油储备在法国领土上的平衡分布,法律规定行政管理部门在征得“法国石油战略储备行业委员会”的同意后,在石油市场情报高度畅通和准确的前提下,负责批准石油储备的具体位置。储备的石油必须在保持总量不变的条件下进行永久保存,石油储备的金额、分配以及总量的改变都由法国经济财政工业部能源和原材料总司下属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局(DIREM)决定。

日本双管齐下加强战略石油储备

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作为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日本仅在日本海沿岸拥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油田,产量仅占全国石油供给量的0.2%左右。据统计,日本能源的83%依赖进口,所需石油的99.7%、煤炭的97.7%、天然气的96.6%均依赖进口。2004年日本石油消费量为2.42亿吨,天然气消费量778.2亿立方米。长期以来,日本一直在实施能源多样化政策,推行核能、天然气、煤炭和石油的均衡使用,并积极开发新能源,减少对石油类能源的依赖程度。能源作为国民生活和经济活动的原动力,日本历来存在着“一旦石油供应断绝,日本的存亡便会受到威胁”的严重又紧迫的危机感。进行石油的战略储备,成了日本的一项坚定不移的国策。

日本的石油储备战略的不断深化与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时,由于油价暴涨,对日本经济造成严重冲击。1975年,日本政府制定并在国会通过了“石油储备法”,通过立法正式开始建立石油储备制度,并于同年开始实施。根据当时的法律,日本所有从事进口石油及石油制品的商社和从事石油提炼、批发的企业必须储备90天所需的石油或石油制品。从事石油及其制品进口或经销的企业还必须定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石油及其制品的储备量等情况。通商产业省(现改为经济产业省)的有关部门也不定期抽查有关进口商或石油企业的石油储备情况。

日本政府为民间各家石油公司承担的石油储备提供“利息补贴”,每次高达1000亿日元以上。据了解,日本迄今为止已在列岛由北向南建立了10个“国家储备基地”,有人把这些基地称为“新的人工油田”。日本进行石油国家储备所付出的事业费,加上给民间储备提供的补贴,两者合计达20000亿日元。这是一笔非常巨大的经常性支出,但被视为“安全成本”,即国家安全必需的。

日本实施以国家储备为主的石油储备战略,规定政府系统的“石油公团”必须承担起国家石油储备的责任。从1978年开始,“石油公团”正式承担国家石油储备及基地的建设任务。为了搞好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和运作,日本政府还吸收了具有建设储备设施和经营原油技术、经验的民间石油经销企业,合资设立了国家石油储备公司,专门从事相关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从最初依靠油轮储油到建立石油储备基地,日本加强石油储备的方式多种多样。据了解,到1996年,日本相继建成10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共储存石油或石油制品3400万千升,宣告油轮储油时代的结束。目前,日本政府的石油储备基地主要设在九州地区,容量占全国的42%。石油储备的方式主要有海上油罐方式、半地上油罐方式和地下岩洞油库等。除了已经建成的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之外,日本政府还从民间租借了21个石油储备设施,共储备石油1700万千升。

建立石油战略储备是应对突发事件、防范石油供给风险、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对石油进口国而言,战略储备是对付石油供应短缺而设置的头道防线。它不仅可以调整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为国家调整能源消费方式争取时间,还可以起到一种威慑作用,使人为的供应冲击不至于频繁发生。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福岛核电站放射性污染和重大人员及财产损失。由于地震破坏,造成包括NHK电视台在内的国家和民营电视台的转播设备和基站发生断电情况,电视和手机无法正常使用,日本拟动用国家石油储备保障地震灾区通信供电,启用国家石油储备,确保电视台等媒体机构位于受灾地区的基站和转播设备发电用轻油供应。在这次大地震中,核泄漏引起了民众对核能安全性的重新审视,也显示了石油在灾后重建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德国完善石油储备和应急机制

德国是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排在美国和日本之后,德国也是世界上第五大能源消费国,2004年德国日均石油消费约260万桶,其中进口占90%以上。德国2005年拥有已探明石油储量3.9亿桶,其中大部分位于德国北部和东北部。2004年德国每天生产石油16.2万桶,其中6.8万桶(42%)为原油。德国一半以上的原油产量来自位于北海潮汐平原的Mittelplate油田,是德国油气公司RWE和Winter shall AG(巴斯夫的全资子公司)的合资项目。

20世纪70年代,国际原油价格暴涨,德国经济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石油是德国人重要的日常消费品,因此消费物价指数持续攀升;另一方面,原油是德国诸多工业部门的主要原料,成本的上涨使相关企业生产大幅滑坡,造成失业增加。2004年德国石油消费量为1.24亿吨,天然气消费量926.8亿立方米。为摆脱对进口及传统能源的长期依赖,德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面调整能源战略,建立了完善的能源特别是石油储备和应急机制。

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参与国际能源机构框架内的多边合作,德国政府积极建立地区性及国际性能源合作机制,鼓励德国能源企业到国外发展,通过贸易及投资等形式与石油开采国建立相互依赖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德国进口的石油2/3来自中东,如今已降为20%。目前,德国从四大洲近30个国家进口石油,最大供应国俄罗斯的市场占有率不足20%。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意大利

2002年,意大利石油消费量为9200万吨,占全国能源总耗量的48.7%;天然气消费量700亿立方米,占能源总耗量的31.1%,固体能源占7.6%,再生能源和电能等约占12.6%。从天然气消耗量分析,无论是占一次能源消耗比例或是人均消耗天然气量,均居世界前列。

意大利每年消费的石油量虽然较大,但国内资源并不多。大小油田15个,主要分布在国内南部和西西里岛,其中最大油田年生产量为300万吨。2002年意大利国内原油产量550万吨,其余约8000万吨则由国外进口,主要来自中东、北非、前苏联及北海大陆架油田。另外还有约1000万吨的成品油进口。意大利全国现有原油加工能力约1亿吨,装置利用率在95%左右。年加工能力在600万吨以上的炼油厂有3个,其中位于意大利最大工业城市米兰附近的炼油厂容量最大,年加工能力为1500万吨,其余两个加工能力分别为1000万吨和600万吨,位于南部和西西里岛。

意大利北部与瑞士和法国接壤部分原油和成品油管道较为密集,主要输送由前苏联进口的原油和国内加工的成品油。而南部地区的油品运输主要为海上运输。来自中东和北非的原油均为海运。

意大利国内天然气资源丰富,每年同时还有一定量的进口。2002年天然气消费量为700亿立方米,占国内能源总耗量的31.4%。国内天然气的运营主要由国家控股的能源投资集团公司ENi掌控,其中占总数50%以上的终端用户由其供气;占总用气量75%的天然气通过其管网运输。目前,随着反托拉斯法的制订,意大利的天然气市场将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对更多的天然气生产商和经营者开放,国家在ENi公司的股份已经由60%降至46%。法国天然气公司有可能成为第一个进入该市场的公司。意大利国内的天然气市场开放程度将高于欧洲其他国家。

意大利是一个能源工业发达的国家,其石油加工及天然气开发利用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对于石油天然气开发、运输、加工和利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也均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加拿大的油砂成为世界石油新亮点

油砂是一种劣质原油,含有大量泥沙,无法采用常规炼油技术进行加工。加拿大是世界油砂第一生产大国,已知储藏量1.75万亿桶。生产成本大约28美元/桶。目前,中加油砂炼制技术合作研究已经两国政府正式签约立项,成为2004年少有的用科技成果代表中国政府与加拿大进行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的能源项目,共有85个油气项目,已经计划到了2023年,开发对象以油砂为主,预计可增加石油产量461万桶/日。据美国《油气杂志》报道,截至2008年初,加拿大石油储量为1790亿桶,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其中约95%的石油储量为油砂,油砂中包含有沥青,是一种重质黏稠的石油。主要分布在阿尔伯塔,并且开发和处理都比常规石油资源困难。加拿大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来自西加拿大沉积盆地、阿尔伯塔省北部的油砂储藏和海洋油田。

加拿大油砂项目的开发前景非常鼓舞人心,但也困难重重。主要是油砂生产合成原油的成本较高,据分析师们预测,来自油砂的合成原油只有在油价达到30美元/桶的水平才是经济可行的。不过未来随着油砂技术的进步应该会降低油砂合成原油的生产成本,到时只要油价维持在较高水平,油砂项目就有利可图。其次是油砂工业对水和天然气需求量非常大,这两者在从油砂中抽提出沥青以及将沥青改质成合成油过程中都是必需的,因此天然气价格的增加以及天然气供应的减少对油砂工业的影响都非常大。油砂项目的兴起使得阿尔伯塔省石油业劳工缺乏,这促使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以及建设项目的延期。

俄罗斯石油工业格局的导向

俄罗斯具有丰富的能源储量,其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一,煤炭储量世界第二,原油储量世界第八。2002年,能源出口占俄罗斯出口的55%,占其GDP的20%,占其财政收入的40%。2010年1—9月,能源出口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62.8%,石油天然气收入占联邦财政总收入的39%。俄罗斯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气出口国、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因此俄罗斯经济对世界原油价格波动异常敏感,油价走低和全球经济衰退则使俄罗斯经济损失巨大,俄政府正在努力减弱经济对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的过分依赖,开始对能源工业进行重组和自由化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

俄罗斯探明石油储量为600亿桶,大部分储量位于西西伯利亚、白朝拉、东西伯利亚、北里海和萨哈林岛地区。近几年俄罗斯石油产量的增加来自于西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长期以来一直是前苏联石油工业的传统核心,然而未来西西伯利亚石油产量将会下降。由于油田基础设施老化,增加投入较少,石油工业需较大投资开发新的油田、进行设备更新和提高油田开发水平,才能维持现有的生产水平。西方石油公司目前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合作进行的勘探和生产项目集中于北极地区、东西伯利亚和萨哈林岛地区。俄罗斯还正在积极开发里海地区石油资源,目前,里海地区探明石油储量为320.3亿桶,约占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3%。俄罗斯未来的石油产量将取决于石油公司开发这些新油田的能力,这将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其中包括新建出口管线的投资。

俄罗斯政府通过征收较高的原油出口税以及制定原油出口配额等措施来限制原油出口,以满足OPEC国家提出的限产要求,并降低其国内成品油消费价格。但是由于大部分的原油运输需经过国家控制的Transneft公司的管线,因此国内原油价格得到有效控制,而75%的成品油是通过铁路运输的,因此政府很难控制其价格,这导致了俄罗斯国内原油价格低(2003年5月俄罗斯国内原油平均价格为8.10美元/桶,而俄罗斯原油出口价格平均为22.40美元/桶),成品油价格等于甚至高于国际价格的现象,致使政府的此项政策失败。俄罗斯政府按原油生产商输入Transeft管线系统的原油数量比例来分摊原油出口能力,因此除一体化石油公司之外的独立石油公司,仅能出口其原油产量的35%。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资本市场对俄罗斯投资将会增加。2003年2月11日,BP与俄罗斯的阿尔法集团和阿克谢斯/列诺瓦公司宣布已达成协议,对半合资成立俄罗斯第三大石油天然气公司。新公司还将组合TNK和西丹科石油公司资产,此两公司石油产量为120万桶/日。新公司还将获得西伯利亚和萨哈林的勘探权,以及包括5座炼油厂、俄罗斯和乌克兰境内的2100座加油站等下游业务。俄罗斯经济正步入成长期,其巨大的油气资源将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参与上、下游开发,俄罗斯将成为原料及石化产品主要出口国。发展中国家石油资源分布情况

随着国际石油市场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世界能源需求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世界主要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出口国及需求迅速扩大的消费国,拥有多重身份的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的石油天然气合作也在不断扩大和加强。

世界石油业主要由大公司垄断,国际跨国石油公司控制了世界1/3的石油和化工总产值,2/3的全球贸易,70%以上的投资和80%以上的技术开发与转让。石油业的竞争主要来自大型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石油工业国有化后这种局面得以改善,产生了规模庞大的国家石油公司。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国家石油公司由于资金、实力和管理等方面原因,多在本国政府保护下在国内经营,只有少数公司刚刚开始参与全球范围的石油业竞争,如中国、墨西哥、巴西等国家的石油公司刚刚开始走向国际竞争的舞台。石油市场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显然有助于增强各国应对紧急状况的能力。为寻找更加稳定、更大的新的市场,必须建立透明、准确、有效的石油信息数据体系和开展市场趋势预测、观察及跟踪研究的联合行动,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快区域内的合作。

东北亚石油需求增长显著

近十几年来,东北亚地区的能源需求总量在世界能源需求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目前,东北亚能源需求占世界能源需求总量的比重已近1/5。其中,中国大陆和韩国的能源需求占东北亚地区能源需求总量的98%以上。中国能源研究会于2011年2月25日公布,2010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大国。中国从中东和非洲进口的原油占到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60%左右。原油进口2.39亿吨,同比增长率17.5%左右,对外依存度接近55%,石油安全形势愈加严峻。韩国还是整个世界的第四大石油进口国,蒙古虽有油矿,但由于开采能力有限,也基本依赖进口。

从石油进口地区来看,韩国的日原油进口量在300万桶以上,石油进口有70%以上来自中东地区,石油进口在韩国进口总量中占到13%以上,且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约5%。尽管俄罗斯远东地区有丰富的石油,但迄今为止,由于开采困难等原因,俄远东地区对中、日、韩三国的能源出口仍非常有限。

石油资源的分布地区与消费地区存在巨大差异。为加强对石油资源的占有,石油资源出口国主要是通过国有化,由国家不同程度地控股,并形成石油国家之间的合作组织来维护自身利益。而发达国家主要通过资金与技术投入对资源国资源取得不同形式的占有,常常用经济、政治乃至军事的渗透相结合来掌握自身油气消费的来源。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由于供需失衡造成的高对外依存度、石油进口渠道单一、储存设施严重不足以及国际油价波动、产油区局势动荡等原因,中国进口石油上的“价格安全”问题凸显,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石油企业相比,中国的石油企业成长较晚,像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大型石油公司,在国际市场与国外石油公司的竞争中,仍存在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差距。世界主要的优良石油产区基本已被像美国埃克森美孚、法国道达尔、荷兰壳牌、英国BP等知名公司所控制,不论是在中东还是中亚,都有美俄日等国家疯狂追逐石油的身影。

2001年中国石油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只有29.1%,2006年上升到47.3%,2008年更是达到了49.8%,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可见中国石油进口对外依赖程度逐年增加,对外依存度上升意味着能源安全系数在下降,并使中国的石油安全受制于人。中国来自海外的石油需求有可能会被某些大国干扰或中断,同时主要产油区动荡的政治环境和诸多不稳定因素给中国的海外石油进口带来很大隐患。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很大,建立国内石油期货市场势在必行。激烈的国际石油争夺和剧烈的价格波动,迫使中国尽快建立起健全的石油商业储备体系。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工作从1994年开始酝酿,到2003年中央正式批准,前期工作一共花了10年时间。按照规划,中国将用15年时间分三期完成石油储备基地的硬件设施建设,预计总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储量安排大致为:第一期1000万~1200万吨,二期和三期均为2800万吨。采取逐渐积累和分步部署的方式,是与国家的财力相适应的。国家的财力无法一次性全部投入,分期建设不仅可以根据能力选择时机,还可以避免资金的浪费。

2004年西气东输的全线贯通,为中国和中亚国家间的油气贸易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建设沿大陆桥的石油管道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宝贵的经验。另外,中哈石油管道将西起里海港口城市阿特劳,横穿哈全境至中哈边境阿拉山口,再从阿拉山口至中国新疆的独山子,全长3088公里。整个管道的初步设计年输油量为2000万吨。2005年底中哈石油管道全线贯通。2005年中国西部管道工程开工建设,西起乌鲁木齐市,东至甘肃兰州市,是国内目前设计输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高的原油、成品油管道。建设亚洲石油大陆桥管道,实现“油气东送”,也是各国的最佳利益的结合点。

中南美地区石油份额稳定增长

由于石油资源的重要性,在争夺石油资源和控制石油市场的博弈中,产油国和石油消费国总要尽量维持使自己获取利益最大化的供需格局。

根据美国油气杂志显示,截至2005年初,墨西哥拥有已证实石油储备146亿桶,是西半球第三大传统原油储备国。大多数储备由多种重质原油组成,比重小于API 25度。墨西哥所剩下的最大储备位于墨西哥南部海上。

墨西哥是全球第五大石油生产国,在墨西哥的石油产量中,约88%为原油和凝析油,其余为液化天然气(LNG)和炼油厂成品油。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控制着全国的石油生产经营。1870年墨西哥就有石油开发记录,1917年宪法规定地下资源归国家所有,1938年建立国家石油公司。1994年墨西哥加入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政府财政收入的1/3依赖石油,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是全国最大的企业。20世纪70年代,墨西哥发现雷福马陆上油田和坎佩切海上油田,使其原油储量增加10倍,至今仍是主力油田。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是经营从原油勘探开发到炼油加工以及石化产业的上下游一体化大型石油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0多万人。1972年石油企业实施体制改革,成立墨西哥国家石油股份公司,由其5个子公司分别负责经营运作勘探开发、炼油、天然气、石化和出口业务。随着新探测和生产技术的出现,石油行业成本的降低,以及产油国政府以优惠条件吸引外资、鼓励探测和发展的种种努力,中南美国家有望恢复生产能力。

巴西为中南美地区第二大石油生产国,2006年石油产量为180.9万桶/日。目前,巴西列入开发计划的油气项目有26个,预计可增加石油产量188万桶/日,可增加天然气产量8191.93万立方米/日。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ctrobras)为巴西最大的石油生产公司,该公司的油气开发项目都集中在冈波斯(Campos)和桑托斯(Santos)盆地,而且大部分项目都处在1000米以下的深水区。玛利蒙累斯油田,是巴西国家石油公司近年来在冈波斯盆地获得的最重要的新发现之一。该油田水深1080米,2009年投产,石油生产能力为18万桶/日。该油田的发现,不仅仅能提高巴西的油气储量,更重要的是在冈波斯盆地的深水区地质储油层找到了新的勘探领域,开辟了一个新的勘探模式,其结果就可以导致发现其他轻质的更好品质的石油。

委内瑞拉2006年石油产量为282.4万桶/日,天然气产量为287亿立方米,为世界第八大和中南美最大的石油生产国。2012年前,委内瑞拉有7个油气项目列入开发计划,预计可增加石油产量67万桶/日,可增加天然气产量3396万立方米/日。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投资的圣克里斯托波尔(San Cristobal)油田,位于海牛区(Manatee)第2区块,2008年投产,石油生产能力为40万桶/日。其次是卡拉博博(Carabobo)油田,拥有石油储量90亿桶,为重油,由Pdvsa投资,一期工程将于2012年后投产,石油生产能力为20万桶/日。

中南美国家这些油气项目若能顺利实施,将使该地区石油高峰产量增加879万桶/日,天然气高峰产量增加39775万立方米/日,分别相当于2006年世界石油日均产量的10%、天然气日均产量的5%。这不仅会进一步巩固北美作为世界主要的能源政治中心的地位,而且也会提高中南美洲地区在世界能源生产格局中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世界油气供应的生产能力制约瓶颈。

徘徊在恶性循环中的非洲大陆

非洲位于东半球西南部,是全世界第二大陆。非洲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南隔厄加勒斯角,北临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以红海和苏伊士运河为界毗邻亚洲。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

非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地区,大多数国家贫穷落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是南非和北非的一些国家。非洲不但拥有丰厚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还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藏资源。非洲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非的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和中南非的尼日利亚、安哥拉、加蓬、苏丹等。目前新开发了朱比利油田,加纳也列入储油大国。

非洲各国独立以来,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制订了有利于本国经济利益的政策和措施。石油组织对各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有些产油国分别加入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AOPEC)。近年来,非洲地区经济持续发展,许多国家逐渐摆脱过去殖民统治所造成的“单一经济”状态,石油工业步伐不断加快。

非洲地区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位居世界第四位,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陆上,占石油资源总量的2/3。海上约3/4的石油资源分布在几内亚湾一带,尤其以尼日利亚——安哥拉一带近海海域较为集中。非洲油气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待发现资源量较多,远景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非陆上和西非深海海域。目前,西非深海地区日益成为关注焦点,特别是安哥拉内战结束后,西非形势日趋稳定,大石油公司到西非深海地区进行勘探的兴趣日益浓厚。

目前在非洲进行投资的外国公司有美国的埃克森美孚公司、雪佛龙德士古公司、壳牌公司、马来西亚的国家石油公司、英国BP公司和意大利埃尼公司等。非洲主要产油国,尤其是北非各产油国,市场位置优越,主要贸易伙伴是欧洲。

非洲地区石油开采始于北非,随着西非产油国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以尼日尔三角洲为中心,向南、向西扩展的大西洋沿岸条带状生产分布。目前,石油生产集中在北非的陆上和西非的海上。近几年,西非主要产油国尼日利亚和安哥拉油气发现规模较大,油气产量也较高。北非重要产油国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无重大的油气发现,但油气产量仍比较高。

非洲地区石油勘探程度,北非较高,西非相对比较低。西非地区的油田,油层较厚,油质优良,勘探成功率高,平均为30%以上。单井产油量很可观,每口油井平均年产油约250万吨,生产投入也远低于世界一般地区,平均每产一桶油的生产投入约为0.85美元,而北美地区则高达10美元。目前这一地区的石油探明储量已达15.5亿吨,占非洲石油探明储量的18.2%。西非在非洲未来石油工业中的位置将越来越重要。

非洲地区天然气已发现资源量最大的国家是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天然气勘探程度较低,天然气潜力尚未得到充分评价。近年来在埃及、安哥拉海域和刚果获得了重大的天然气发现。

作为世界八大产油区之一的非洲,近年来由于深海勘探技术的运用和几内亚湾地区新油田的发现,探明的石油储量不断增加,引起世界广泛关注。非洲特别是几内亚湾地区存在巨大的石油资源潜力。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非洲石油投资不断增加,非洲成为世界能源市场上的又一个竞争高地。

非洲国家为发展石油工业、适应国际竞争环境,实施了一系列对外开放优惠政策,如取消签字费,降低或取消政府参股比例,成本回收比例提高到70%以上等,吸引外国投资。这些优惠政策,对外国公司具有吸引力,使该地区的国际勘探开发活动日趋活跃。

尽管西方国家不断地向非洲国家投入资金,石油产出国也都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可非洲的炼油技术有限,工业制成品很难满足自身的需求,石油初级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较大。因此非洲产油国在经济上表现出了明显的依赖性。沉重的债务阻碍着非洲产油国的发展,它们并没有因石油的输出而变得富有,而是大多数国家债务的持续增长,距离世界经济体系的边缘越来越近。近几年来,由于西方国家的债务减免政策,非洲产油国的外债总额开始减少,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履行着对西方国家的承诺,这样反而加大了对西方国家的依附性。例如在2005年6月,八国集团对18个贫穷国家(14个非洲国家)400亿美元实行债务减免的同时,却以政治透明、打击腐败等方面需要达标为条件进行变相剥削。八国集团以政治不达标为名,将尼日利亚、苏丹、安哥拉等迫切需要债务减免的国家排除在首批减免国名单之外,逐渐地把对非洲产油国的金融依附转变成政治干预。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中东(沙特)

世界最大的石油供应地

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是亚欧非三洲的接合部,且正好位于东半球大陆的中心。在亚洲的西南部,非洲的东北部,处在联系亚非欧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周围环绕着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和波斯湾等国际海域。是世界上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素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其石油蕴藏量之丰、油质之好、开采成本之低、运输之便捷,令世界其他地区难以望其项背。

从全球看,1962年是石油发现的顶峰,也是世界石油储量增长的拐点,自那以后,每年新增加的石油储量呈下降趋势。而世界的石油产量至少在过去的40年中持续增加,当然也有例外,如经济衰退、石油禁运和战争,但影响不大。

1978年,已探明的世界原油储量约达6483亿桶,其中中东和北非地区有4057亿桶,约占63%。到1988年,世界原油储量达到9178亿桶,中东和北非有6081亿桶,占66%。到了1998年,世界原油储量达到10529亿桶,其中中东和北非地区有7162亿桶,占68%。到2002年底,世界石油储量减少到了10477亿桶,但中东和北非的原油储量已达7283亿桶,占70%。

下图为2008年世界石油资源的产量与探明可采储量。图1 2008年世界石油产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