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是最好的教育(创智学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19:05:28

点击下载

作者:王振宇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适合是最好的教育(创智学习)

适合是最好的教育(创智学习)试读:

1.适合是最好的教育

陆有铨

可能是人性使然,无论在什么时代,无论是什么民族,人们总是在努力追求“好”的东西。对于这一点,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分歧。比较麻烦的可能是对于“好”的判断。

不同的人,针对不同的对象,可以作出无数个关于“好”的判断。即使针对同一个对象,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好”的选择。我觉得,“在努力追求好的东西”的是人,而人之所以“追求”,是因为它们能够满足人的需要,这是关于“好”的基本要素;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同等重要的因素是,人们在努力追求的是可能实现的东西。所以,人们追求的“好”东西,既要在主观上“满足人的需要”,又要在客观上“可能实现”。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好”。

这里所讲的“适合”,就是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方面的要求。可以说,判断“好”的基本标准是“适合”。所谓追求“好”,实际上追求的是“适合”。或许我们还可以这么说,不管现代人对于既往出现过的东西(无论这些东西属于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具有何种态度、何种选择、何种价值判断,它们之所以能够出现并流行,是因为它们都曾经是“适合”的东西,都曾经是人们努力追求过的“好”东西。所以,没有好东西,也没有坏东西,只有适合与不适合的东西。

对于教育来说,同样如此。无论是教育目的,还是教育的管理、组织和实施,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家都曾经出现过形形色色的教育形态。从现代人的理解和观点来看,其中固然有许多令人惊羡、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好传统,但也有许多不可思议、应坚决抛弃的坏习俗。不管作出何种判断,必须承认,它们都曾经是人们努力追求过的好东西,因为它们都曾经是“适合”的东西。如果不承认并坚持这一点,我们就无法认识并解读历史。现代人同古代人相比,可能会“文明”一些,但绝不可能高明一点,因为都在追求“适合”。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形式各异的教育改革。这集中地体现了对于“好”教育的追求。如前所述,“好”就是“适合”;而且,不同时期和国家,有不同的“适合”。那么,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适合”呢?我觉得,教育的适合,要考虑两个方面:国家的需求和人的发展。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从来就不是个人的事情。近代以来,国家越来越加强对于学校的管理。20世纪曾经出现过的几次大的世界教育改革浪潮表明,各国越来越把教育作为实现国家目的的手段。不管是否喜欢,不管是否愿意,事实就是如此。在考虑受教育者个人的充分发展时,我们要承认并充分尊重这么一个事实:在当前的社会,个人发展的方向、内容和空间都要受制于国家的发展。离开国家的需求谈个人的发展,无异缘木求鱼。在谈个人发展的同时,不能忘记我们的国情。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曾一步一步地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国家。即使在目前,我们还有许多必须“赶”、“超”外国的领域。不依靠目前的受教育者,我们还能指望谁呢?我觉得,个人的发展,在方法论的意义上,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但如果将它作为目的,会造成许多理论上、实践上的问题。

是否适合人的发展,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关于教育要服从人的发展规律的重要性,无需赘言。在这里要讲的是,人是具体的人。这就意味着,人人都具有各种不同的爱好、兴趣、特长、能力等。尽管人们做出了许多的努力,但学校教育只能适合某一类人,而不是每一个人,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根据学生的一般情况,给学校适当定位,选择适当的方法等,对于教育者是重要的。对于受教育者(和家长)来说,学业的失败不等于各个方面都不能成功,而且,哪怕是最优秀、最名牌的学校,也不一定适合自己(或孩子)。选择适合自己(或孩子)的学校比一味追求名校可能更重要。

因此,没有好教育,也没有坏教育,只有适合与不适合的教育。(本文原载《教师月刊》2010年第3期)

2.“不做”也是一种教育方法

陆有铨

尽管对教育的定义大家见仁见智,但大家都会同意,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所以,在学校教育领域,一讲到“教育”,教育者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教育意味着教育者必须“做(教)”些什么。有关教育的著作或文章,几乎都是讨论教育者应该“如何做(教)”的问题。这种看问题的角度是可以讨论的。我觉得,教育固然需要通过种种“做(教)”的方法以达到目的,但是,“不做(教)”也应该是一种教育方法。关于这一点,我觉得可以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加以说明。

在既往的活动中,由于人对自然“做”得太多,造成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以至世界各国都大声疾呼“保护环境”。我们知道,“环境”是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并发出自己的声音的。但是,我们可以大胆地推测一下,如果环境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它一定会说:你们人类不必自作多情。我不需要你们的保护,你们只要不做破坏的事情就谢天谢地了。在这里,“保护环境”的真正内涵得到了说明:所谓保护环境,不是要“做”一些保护的事情,而是“不做”破坏的事情。当然,在目前的实际生活中,我们也正在“做”许多保护环境的事,那只是在环境遭到人破坏以后的一些弥补平衡的行为。归根结底,保护环境意味着不是做所谓“保护环境”的好事情,而是不做破坏环境的坏事。“保护环境”的这一内涵,得之于环境自身的特性。这里的“环境”,乃是指“自然”或“自然界”,它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孤独的“物”的集合。对于这个整体的任何局部的作为,都会引起其后果难以预料的整体的反应。人的作为,哪怕是出于善良意愿的行为,其后果也必须经过时间的考验。

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同“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为每个人也都是一个有机整体;人具有内在的“自然”,对个人的哪怕是局部的作为,都不可避免地引起作为“有机整体”的人的反应。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反应截然不同于物在外力作用下的机械运动,而是经由人的主体性作用下的整体反应。

强调人的主体性,一方面是想说明,教育者的作为要慎之又慎,不可轻举妄动,因为受教育者的反应往往会出乎意料之外;另一方面更想说明,人具有主体性,在有些情况下,除了教育者应该给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留有充分的空间。对于物来说,“蜡烛不点不亮”。然而,对于人来说,往往会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况。这是人与物的本质区别,也是任何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关注的事实。

为了避免误解,强调“不做”也是一种教育方法,乃是针对“教育不当”或“过度教育”的现象而发的议论,丝毫没有主张教师应该消极无为的意思。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教”的活动是大量的、主要的,教师责无旁贷,但这并不排除“不教”的方法。事实上,“不教”这种教育方法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求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之外,还要求教师能够正确判断,在什么情况下,“不教”的效果可能会更好。因为教育是一种“艺术”,也是劳动创造性得以发挥的领域。(本文原载《教师月刊》2010年第1期)

3.教育是农业式的活动

陆有铨“教育”是什么?可能是任何从事教育实践和理论活动的人都无法回避的一个根本问题。记得大约在20年前,我国曾经就这个问题展开过热烈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非常有见地的见解,似乎当时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不过,在意见分歧的背后,有一个争论各方都可以接受的前提,那就是,“教育”乃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

既然承认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活动,那么,这种活动有些什么特点,它需要遵守哪些活动规则等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不管从事这种活动的主体确定的什么样的目的,只要想使活动有效并实现目的,就必须考虑这些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我想用一种简便的、比喻的方法来回答,那就是,教育是农业式的活动。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要首先说明,在这里的“农业”式的活动,以及下文将要提到的“工业”、“畜牧业”式的活动,其活动的对象、目的、手段都是指“传统的”。此外,这里所讲的人类的几种活动,只是谈其事实(活动方式、特点),丝毫不涉及其价值。它们之间没有高、低,先进、落后之分。千万不要从社会学、政治学的意义上来理解,说我在贬低教师——暗指“教师是农民”。“教育”活动同“畜牧”活动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前者的对象是人,后者是牲畜;前者旨在引导、开发潜能,后者旨在用其本能(使其被人食、役);前者的有效手段是教育,后者是驯养。“教育”活动同“工业”活动的区别也应该是明显的,不过,由于工业活动在近代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功和令人瞩目的成就,其方法论及手段,似乎也具有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意味,以至于教育也自觉不自觉地采用了工业活动的模式。在我看来,现在人们业己指出的关于教育的许多弊端似乎都同工业生产的模式有关。因此,有必要将两者区分一下。首先,两者活动的对象不同:教育的对象是有生命、具有主体性的人,工业活动的对象是物;其次,教育活动旨在为人性(潜能)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并非多多益善),工业活动旨在按照人的目的,利用物的本性改变物;第三,归根结底,人的发展的依据在于人自身,教育者的活动不是人的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受过学校教育的人也会有发展),而在工业活动中,人的活动是必要条件,换言之,只有通过人的活动,物才能为人所用(没有人的制造活动,不可能出现任何工业产品)。

我们说,教育是农业式的活动,不仅仅是因为它不同于畜牧业或工业式的活动,更重要的是,教育与农业有许多内在的一致性。第一,两者活动的对象(人或种子)都具有潜在的发展的能力;第二,他(它)们的发展都需要发展的条件;第三,人(教师或农民)不能“创造”他(它)们的发展,人的活动只是提供他(它)们发展的条件。

强调教育是农业式的活动,绝不是为了复活教育学理论中一直受到批判的“种子说”、“生物决定论”,也不是变相地为它们辩护,因为我丝毫不想抹杀“种子”和“人”、植物的生长和人的发展的本质区别。之所以强调教育是农业式的活动,是因为有感于当前将教育作用人为地放大、学校成为“教育工厂”、将学生当作动物或物对待等现象。一句话,期待使学校真正成为“教育”“人”的场所。(本文原载《教师月刊》2010年第2期)

4.“不教”也是一种教育手段

陆有铨

目前,就我目力所及,几乎所有的有关教育学的著作和论文,一谈到“教育”,尽管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表述,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教育”乃是人“教”的活动;在教育过程中,这种“教”的活动,一定要表现为人的某种或某些“活动”或“作为”。《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对于“教育”的解释很有代表性。它强调的是“传递”和“培养”的作为。至于主要指学校教育的“狭义的教育”,其界说则凸显“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的活动。”不难看出,“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是教育者的活动或作为。

对于“教育”的这种普遍的、一般的理解,决定了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的一般倾向或特点,这就是,他们往往着力于教育者应该如何“施加影响”、怎么进行“培养”,或什么样的“影响”、“培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等。概言之,教育工作者或教育研究关注的是如何去“活动”。应该指出,这里所说的“活动”,不是自发的运动形式,而是指教育者心理成分参与的积极主动的“作为”。教育意味着教育者总要“做”些什么。

诚然,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教育者应该有所作为。然而,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活动主体必须要考虑活动对象。教育活动的对象不是没有生命的物,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内在自然的人。此外,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又各有特点。如果要充分考虑到“人”以及具体教育内容的特性,不把教育沦为某种机械运动,那么,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育者就应该考虑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道德教育”的活动来说,尤其应该如此。这一点,可以以人与环境(自然)的关系加以说明。

由于人对于自然界的过度活动,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发展乃至生存,于是,20世纪70年代诞生了专门研究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环境科学,与此同时,“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口号成了人们的共识。(本文原载《教师月刊》2010年第4期)

5.尊重是教育的真谛

张惠芳

许多人以为,只要出于对孩子的爱,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都可以,而事实上尊重是爱和教育孩子的前提。没有尊重的爱是让人痛苦的爱,没有尊重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甚至会伤害孩子。教育要以孩子为本。一、正确认识孩子

孩子和成年人同样是人,然而两者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我们不能把孩子视同成年人,但是孩子也是人,要把孩子当作“人”来对待。

首先,孩子是人,是一个生命体,不是一个可以任人摆布的物品。他们享有生命权、健康权和获得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即生存权。

第二,孩子是发展中的人,儿童阶段是不能省略或跳跃的阶段。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应该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童年生活。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不应该以牺牲他们的现在为代价,他们享有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即发展权。

第三,孩子是弱小的、不成熟的人,是特殊的权利主体。说孩子特殊,是相对于成年人来说的。因为幼小生命如果没有成年人呵护就不能存活,因为当他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往往意识不到,即使意识到了,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来保护自己。他们享有不受歧视、虐待和忽视的权利,即受保护权。

第四,孩子是独立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需求,有自身成长的特点和规律。不是成年人的附庸和实现自身理想的工具——他们享有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就影响他们生活的事项发表意见和作出选择的权利,即参与权。二、珍惜孩子的童年——重视今天才有美好的明天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重视孩子的现在、立足孩子的现在,要了解孩子的特点,创造有利于他们成长的空间。要学会把童年还给孩子,把幸福还给孩子,让孩子体验童年的快乐。

第一,遵循孩子个性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的发展权。

早期教育是人类教育的一部分,因而,早期教育必须坚持儿童发展和儿童教育的科学观念与规律。

不可否认,我们的孩子所处的社会存在人与人之间的激烈竞争,有人把人生比作赛跑,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地向前跑,落在后面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这是客观现实。但是近年来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叫作“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起跑线上的争分夺秒,只有对100米、200米的短跑才有意义,而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教育的成效、一个孩子能否成才或成功,要在二三十年后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作出评价,根本就不是一场速战速决的竞赛。而且我们看到在马拉松比赛中,一马当先的领跑者,未必就是最后的优胜者,只有那些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整体战略和具体策略、沉稳大器的运动员,才能通往胜利的终点。我以为那些不顾孩子的特点,对孩子进行填鸭式的教学;那些带着孩子在幼儿园上学之余,拼命奔波于各早教机构;那些不按年龄段的要求,该上托班的硬要求安排在小班,该上小班的非要求上中班……这些忽视孩子自身发展的规律性的做法无疑是“拔苗助长”。

西方流行一种“早期银行论”的说法,我欣赏这种说法里的储蓄意义,但不喜欢比喻为银行,因为似乎有功利主义的取向。从积极意义上理解,“早期银行论”是指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就好像是往他们的银行里储蓄,积蓄越多,将来受益越大。当然我认为,这种积蓄并不是指一般的知识,而是他们在生活或游戏中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童年的乐趣。

因此我为我的外孙嘟嘟创造了很多早期“储蓄”的机会:如参加各种游园活动、瞻仰市容活动(由于外孙的体质因素,仅限本市)、社交活动;收集诸多儿童书籍,培养阅读习惯;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如奥尔夫美育(音乐)、学国画、书法、围棋等等。我把孩子参加兴趣组看做让孩子参与游戏,在游戏中增加一些乐趣,积累一些经验,并不是为了培养小画家、小书法家、小运动员。而且这些兴趣组,嘟嘟自己乐意参加,在讨论是否参加国画书法兴趣组时,嘟嘟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我想嘟嘟肯定觉得很好玩才希望参加的。当时让嘟嘟参加学围棋时,他就告诉我围棋好玩,后来我从嘟嘟所读的幼儿园老师那里得知,他们班的几个学围棋的孩子(包括嘟嘟)从围棋课堂回到自己教室,互相议论“围棋好玩”,快乐之情溢于言表。

嘟嘟现在简直是个围棋迷及音乐迷(国画书法今年七月也将开始学习),任何地方看到类似围棋“老虎口”的棋型,都会脱口而出“老虎口”,围棋的术语如“眼”、“征吃”、“双叫吃”、“提子”、“直三”、“板六”等经常挂在嘴上,还幽默地用“大眼瞪小眼”来形容某种围棋棋型。嘟嘟对音乐有那么点神奇,你哼过一遍的歌,他就能找到音律,你唱几遍后,他就会唱了。有时他自己随口编一个歌,有时在熟悉的歌曲里添加中文英文歌词,有时自己轻声哼一些我们不知的曲子,如果你问这是什么歌,他回答说,我自己的歌。他画画涂色时,如果你问他为什么和样板图颜色不一样,他回答说,我不要和它一样,我自己创造。

嘟嘟的活动十分丰富多样:下围棋(与大人对弈或在电脑上练习)、画画(蜡笔画与水彩画)、骑自行车(到小区儿童乐园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看书、打球、搭积木、玩汽车游戏(这是他最喜欢的游戏)、走迷宫等等。

对于学习来说,孩子自己喜欢很重要。如果急功近利,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给年幼的孩子太多的压力,孩子不仅学不好,还不可能持久。所以父母在孩子教育上不仅不要急躁,也不能完全不顾孩子的兴趣一味要求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办,如嘟嘟的同伴学习围棋的兴趣就被其家长扼杀了。每次上围棋课时,老师先教孩子一些围棋的基本概念,然后让他们下棋玩。有一次,就在孩子互相下棋玩时,有一名家长(上围棋课有家长陪同)非要他的孩子先复习概念再玩,给孩子莫名的压力:“搞不清概念就不要学了”,孩子不服,家长坚持,弄得孩子当场大哭着说:“我不学围棋了……”此后,围棋课上就再没见那孩子的身影了。其实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没有必要非得按家长的意图来做。

第二,要促进孩子个性全面发展。

现在的家庭教育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是,家长关注最多的是孩子的知识学习,而且主要是书本上、课堂上、学校里的学习。培养孩子的目标就是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有一项研究表明,人的成功仅有15%与专业知识技能有关,也就是意味着,家长让孩子花费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来换取15%的成功机会。

近年来,大学生毕业了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被“炒鱿鱼”的情况不在少数,当那些大学毕业的孩子找不到工作,在家里心安理得地“啃老”的时候,回过头来反思家庭教育,或多或少都能发现孩子身上的很多问题恰恰就是从小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积累起来的。因此为人父母,就是要着意孩子的未来,因为我们是在培养孩子成为有用的人。为人父母不只是关心现在,更要关心孩子的将来。从小注重他品格的培养,或许他会终生受用。

孩子享有全面的发展权,我们要通过家庭教育促使其德智体、情感、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综合心理、精神、道德诸多因素,其中重要的素质是自制、负责、自主和爱心。我们希望嘟嘟成为有自制力、有责任心、讲诚信、能自主、富有爱心、善于社会交际的孩子,所以我们把主要的“劲”铆于此。

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要求家长以身作则。要求孩子讲诚信,我们作为家长的必须首先做到。因此我们从不哄骗嘟嘟,也不忽悠嘟嘟,从来说到做到,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嘟嘟也能够一诺千金,说到做到。我们平时在行为规范上,为什么能做或为什么不能做,都会给他讲清道理。他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经常要给别的小朋友讲道理。

嘟嘟的热情开朗,善于主动人际交往的优点也是得益于家庭教育。我们总要求他主动与邻居的爷爷奶奶、阿姨叔叔打招呼,让他与儿童乐园里的小朋友一起玩,不断促使他进行各种人际交往。

当然嘟嘟能与其他小朋友“合作”、“与人分享”的优点,使他能与幼儿园小朋友友好相处,小朋友都愿意与他一起玩。即使幼儿园放学了,在校门外一群同班小朋友都会围过来,拉着他的手,“嘟嘟、嘟嘟”、“大嘟嘟”、“小嘟嘟”地叫个不停,于是他们在幼儿园附近小区的健身区内继续玩。与人相处嘟嘟很大方,只要他有,他会倾其所有给同伴们,甚至是自己的最爱食品与心爱的新自行车。

嘟嘟能与不同年龄的小朋友共同游戏,在游戏中很快建立友谊,并诚意地邀请小朋友来自己家玩。有一次,他邀请了一位比他年龄略大的女孩来家做客,女孩高兴地答应了,马上要跟我们来。但女孩的爷爷根本不当回事,推说先回家吃饭,饭后再来。结果她爽约了,嘟嘟等了好久没等到她,连问了好些个为什么,后来伤心地掉泪。后来在我与他共同分析女孩没来的原因后,他才平静。另一方女孩是怎么样的反应我不得而知,估计也是很失望。由此我希望家长要尊重孩子之间的人际交往及约定,要把孩子的人际交往当作自己的交往一样来对待,不能忽悠孩子。

在我们引导下,嘟嘟责任心慢慢形成。一次在小区儿童乐园,邻居两岁小女孩的妈妈要离开一会,请我们“照看”一下女孩。嘟嘟俨然将此项任务担当起来,他紧随小女孩后面,寸步不离地看着小女孩独自玩,他只是守着小女孩,不参与小女孩的游戏。待小女孩妈妈来了,他觉得任务完成,才离开小女孩,玩起自己的游戏。当然嘟嘟是以他自己对“照看”的理解在执行“照看”任务,他以为“照看”就只是看着、守着、管着,他不知共同游戏也可达到照看的目的。后来我们议论此事,他告诉我们,在幼儿园里有时老师离开一会,会请他或别的小朋友到前面去看着小朋友。原来对“照看”的理解来源于此……

孩子好品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有耐心和恒心。学龄前儿童的思想矛盾经常会发生,这些思想的“斗争”可能就是他个性发展的前提或过程。例如嘟嘟在学“孔融让梨”这个中国经典故事上,表现出了“学——不学——学”的矛盾心理。

在嘟嘟一岁时我就给他讲孔融让梨的故事,他对这故事很感兴趣,要我反复讲,他反复听,乐此不疲。后来我观察到嘟嘟确实能像故事里的孔融一样,做到礼让三分。当时我产生这样的感想: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你教什么,他就学什么;你画什么就是什么。嘟嘟三岁了,人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与想法了。一次我让他分苹果,他自个挑了个大的,我提醒他要学孔融让梨的精神,他回答我说:“我不学他,我要大的,大的好吃!”在以后的几个星期里他的表现就是这样,坚决不学孔融。某一天,有人送我几块金币巧克力,二大二小。我回家后给小嘟嘟,他很高兴,接着他开始分配金币巧克力,说要与人分享。随即嘟嘟将两块大的金币巧克力分给我和他的妈妈,将小的分给他自己。此时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呵,嘟嘟懂礼让了。但我高兴得太早,过了一刻钟,他走到我跟前说,外婆,你的金币巧克力拿出来好吗?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你的嘴太小,不能吃大巧克力。他对他妈妈说,妈妈,你把金币巧克力拿出来,因为你还没吃饭,要等吃过饭再吃。(天哪,分给我们的巧克力全给他用“道理”收回去了,真让人哭笑不得。)近半年,嘟嘟确有长进,每次分东西,都是大的分给我们,他自己留小的。问:“为什么这么分?”嘟嘟答:“学孔融让梨呀!”

如果要对教育发表感言,那么,教育工作者(包括家长)要把“爱”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对教育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

6.做一个健康快乐的教师

林建华

健康快乐是每个人所期盼的,也是我们每个教师所期盼的。教师心理素养归根结底的话题,是要培养教师的健全人格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全人格的培养必须根植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之中。

人的身心不是相互分离、相互独立的系统,而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作用的统一的整体。

当生活的压力过大、情感负荷过重时,我们不仅要承受情感或心理上的压力,而且还会引发身体疾病。其原因是由于情绪状况通过神经系统,影响了内分泌和免疫系统。

从另一角度讲,健全的心灵存在于健康的体魄之中,身体健康了,精力充沛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心情自然就好了。

身心本为一体,两者原无阻隔,我们的觉悟意味着对这种“合一”境界的理解和把握。

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有一个从“医学模式”到“社会模式”再到“心理模式”的发展过程。

长期以来,人们衡量健康的标准是不生病。可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疾病,逐渐由原来的“传染性疾病”演变为“心脏病”和“癌症”等疾患。

人们发现,A型性格的人心脏病的发病率高。所谓A型性格指雄心勃勃,好胜心强的人。

他们事业心强,时间观念强,凡事求成,做事认真、努力、紧张、急躁,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在一般的游戏和娱乐中,他们都会表现出这些心理与行为的特点。

人的生活压力、情绪等心理因素,对癌症的发生率和病变有直接的影响。

这些都促使人们重新看待疾病与治疗的问题,这就产生了疾病与治疗的“社会模式”与“心理模式”,这两个模式作为“医疗模式”的补充是十分必要的,即对疾病的了解与治疗不单从生理的角度看,还必须包括心理与社会两种模式的基本内涵。

因此,完整的健康概念也不是简单的没有生理的疾病,而必须包括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所指出的那样: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伤残”。

综上所述,促进个体健康必须抓两点:一是了解健康人格的特点,加强自身的心理素养;二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心理素养的培养根植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之中,形成习惯,形成性格,形成健康快乐的人生。

关于什么是健康人格,不同的学者所持标准不一,但有些基本的观点是一致的:

1.内部心理和谐发展。人们的需要和动机、兴趣和爱好、智慧和才能、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和信念、性格和气质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他们有意识地规划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主要地被那些意识不到的、不能控制的、无意识的力量所驱使。他们的内心协调一致,言行统一,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客观需求,是否符合社会道德准则,能及时调整个体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而一个失去人格内在统一性的人,就会出现认识扭曲、情绪变态、行为失控等情况。

2.人格健全者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这样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显示出自尊和他尊、理解和信任、同情和人道等优良品质。友谊使人开朗、热情和坦诚。

而缺乏友谊的人,在情绪上往往有很大的困扰,轻则产生恐惧、焦虑、孤独,重则产生多疑、嫉妒、敌对、攻击的心态和行为。对那些嫉妒心强的人,很难想象他们能在互惠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傲慢自大的人也绝不会虚心地倾听别人的意见。

人格健全者在日常交往中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孤芳自赏,能够使自己的行为与朋友、同事、同学协调一致。

3.人格健全者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他们能坚定地立足于现在,心理健康的人并不生活在过去之中。他们在学习、工作中被强烈的创造动机和热情所驱动,并能和他们的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使他们勇于创造,善于创造,经常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有所建树。他们的成功,往往又为他们带来满足和愉悦,并形成新的兴趣和动机,使他们的生活内容更加充实。

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并不渴望安静和稳定,而是渴望生活的挑战和刺激,渴望新的目标和新的经验。

心理健康的教师必然具备上述心理健康的特点,但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心理健康必然具备鲜明的职业特点。一、教师健康人格的特点

根据我国学者俞国良等人的研究,教师健康人格的特点有:

1.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

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将自身的能力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免除不必要的忧虑。

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具体表现在:(1)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其个人思想、目标、行为能与社会要求相互协调;(2)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貌取人,也不以偏概全;(3)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疑惧、妒忌、厌恶等反面态度;(4)积极与他人做真诚的沟通。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则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能建立自己的威信,善于领导学生,能够理解并乐于帮助学生,不满、惩戒、犹豫行为较少。

3.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能平衡自我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主要表现为:(1)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个人抱负;(2)具有较高的个人教育效能感;(3)能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作出更适当的教学行为;(4)能通过他人认识自己,学生、同事的评价与自我评价较为一致;(5)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的能力。

4.具有教育独创性

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特点富有创造性地理解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使用语言,布置作业等。

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由于教师劳动和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情绪健康对于教师而言尤为重要。具体表现在:(1)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2)不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迁怒于学生;(3)能冷静地处理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4)克制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5)不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二、教师健康人格的核心:教育的品德

笔者认为,在关注教师健康人格的同时,应特别强调的是教师人格的核心:教育的品德问题。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班主任为让学生多学自己所教课程,往往在晨会、班会的时候,给学生补课。在上级来检查工作时,把自己的书放在教案下面,蒙混过关。有一次,校长来检查班会活动的情况,他将教案藏在讲台的抽屉里,假装正在开展班会活动。等检查过后,又开始上自己的课,他以为此举有益于学生,没想到,这个班有的学生在考试中学会了作弊。这件事使这位教师深有感触。

教师面临的个性的挑战不是取悦他们的学生,尽可能地使学生愿意接受自己,而是表现出他们自己的性格特点和道德本性,以他们的品格影响学生。

在南京《扬子晚报》上曾登过这两则消息:

一小学教师,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学生一旦不会就打手心,甚至于在孩子脸上刺字,致使这个班的一个男生身心受到极大的创伤,产生自残行为。

一名中学初三外语教师,因一女生学习掉队,从第九名掉到第二十九名,从此,对这个女生冷言相待,破口大骂,致使这名女生失去生活的信心而自杀。如果说上述的两个例子有点极端的话,那么,下面的例子则是我们经常见到的。

施琪是中学的数学教师,她只喜欢最优秀的学生,对那些学习数学感到困难的学生,常常讽刺挖苦,使他们抬不起头。她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持放弃的态度。每次提问,眼睛总盯着她认为的好学生,而对她认为学习不好的学生,就是举手了,也不叫他们起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她还对家庭有钱有势的学生特别“关爱”,在同学们看来,他们和其他学生能力相同,但她竟宽宏大量地给他们打高分。她十分讨厌与关心学生的家长打交道,口口声声说:她对学生的态度“严格”是由于学生不好好学,她是为学生好。其中有一位父亲试图与她沟通:“施琪老师,这些孩子都才十几岁,他们的内心充满了青春期的冲动。他们常常对自己的想法不很清楚,他们对权威人物十分敏感。你不能只斥责不鼓励他们,使他们感觉到自己很糟糕,认为自己的脑子出了问题。”她厌烦地说:“学生成绩好不好,这是我的脸面,关系到我的名誉,你这个笨蛋儿子拖了我的后腿,你明白吗?”

这像是杜撰出来的故事,但在我们的身边,这种情况实在是太多了,真有点见怪不怪了。但是这说明了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教师的教育品德问题是多么严重地摆在我们的面前。如果我们在大谈教师健康个性时回避这个核心,则是极大的片面和失误。

什么是教师教育中最重要的品德呢?让我们对此作一分析。

1.对学生负责

责任心是教师品格的集中体现。教育是一种信托行为。教师受托于学生、家长及社会,当然首先是学生自己。教师掌管学生的利益,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负有责任。教师通过鼓励学生拓展知识面和培养理解能力,来创造和保障每一个学生的最大利益。这种受信托的责任使教育充满了深刻的道德意义,使教师不仅成为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成为行为和价值的示范者和捍卫者。因此,教育的目标是学生的利益,而不是教师的利益,教育的核心是坚决反对个人主义和利己思想,教育真正的语言是责任。

教师在完成作为受托人的职责时,可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教师的品格要素要求教师把自己放到学生的位置上,去想象学生所遇到的困惑,去理解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与对批评的焦虑。

检验教师工作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看他们是否愿意和很好地担负起他们工作中的道德义务。

2.不伤害学生

这不仅是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理上、精神上不伤害学生。教师有义务积极地去保护学生,使他们的利益免受损害。

教师应该理解到,学生容易受到伤害的因素有:名声,同伴的挤压,难堪,受惩罚,教师的偏见、偏袒、偏爱等。课堂是而且必须是保护学生的地方。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创造和保持平等和谐的气氛,在那里,学生可以安全地去发现自我和获得知识。

3.把专注力放在学生的身上

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利益而不是自己,他知道不管在什么时候,学生都希望在教师身上看到良好的幽默感、镇定和友善的品性。当教师举止稳重时,学生就会学得最好。因此,教师几乎没有情绪变化不定或者发怒、沮丧和绝望的余地。尽管这些情绪在教师的个人生活中不可避免,但是它们必须被留在教室门之外,因为它们不能对学生有所帮助,而且它们与一门课程的学习内容也没有关系。这是教师职业性格塑造的重点。

教师对于学生的人格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的教育,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从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障碍。理论与实践均证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其作用的机理是:(一)认同和模仿

一个人对其所崇拜或慑服的对象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认同或模仿。当教师的品格为学生所钦佩和敬仰时,学生就会见贤思齐。教师是学生家庭之外与之相处时间最多的成年人,是作为父母替代者的成年人,事实上学生很容易去模仿教师的举止和态度。在所有影响学生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的人中,教师一直是年轻学生最重要的指导者之一。(二)赞赏和惩罚

教师对于学生平日表现的行为,凡为他们所赞同的,就加以称赞鼓励,包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相反,学生的行为如为他们认为不应该的,则给予严词斥责,甚或施予惩罚。这种是是非非的增强作用,就具有行为改变的效能。(三)道理的启迪和训诲

说教这种观念灌输的方式,在传统道德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虽然其效果视教师是否为学生所尊敬而定,但是行为规范的把握有助于道德行为的实践,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谆谆诲导,对学生的品格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优秀教师品格特点:

1.情绪上的成熟

凡是好教师,总有较高的挫折容受力,亦即有宽容学生做错的雅量,较有耐性和毅力。

2.喜欢学生也了解学生

好教师经常接近学生,和班级团体打成一片,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发生他们的影响力。

3.民主的作风

好教师不喜欢发号施令,也不用威胁或强制的口吻要求学生。他们总是以说理、暗示、激励方式循循善诱学生发奋从善。

4.传道的热忱

好教师笃诚于自己的信念,以传道为职责,具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胸怀,热心教学,诲人不倦。

5.良好的学识素养

好教师通常有广博的学识及开明的思想,使学生心悦诚服。他们见闻丰富,经验充实,所以讲课论道,娓娓动听。

6.富有幽默感

好教师能保持教室气氛的轻松,讲话风趣而不庸俗,态度亲切而不失庄重。他们的幽默感是无敌意的、坦诚的、透彻的。

7.熟悉教学的技巧

好教师上课时讲解条理分明,口齿清晰,善用实例,要言不烦,在教学过程中随时留意学生的反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能因材施教以适应个别差异。

8.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

好教师对本国文化有相当的认识,并有热切的爱好。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重感,他们对国家前途很乐观,不怨天尤人,不沮丧忧愤,能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

一名称职的教师,不仅应对教育工作具有钻研和奉献的精神,还应该有丰富的闲暇生活。

教师树立正确的闲暇生活观念,养成良好的休闲习惯,能增强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生活质量与幸福感。

闲暇指一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不需要负起任何责任,也不需要为每天的生活品质操心,做自己想做的事。

教师闲暇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法闲暇、不会闲暇。无法闲暇指教师工作过于繁忙,无暇顾及闲暇生活。在“应试教育”的怪圈里,学生有压力,教师也一样有压力,学生超时间学习,教师一样把工作时间延伸到闲暇时间,教师还有家务与子女管教的事情要做,哪里还有时间去闲暇呢?

不会闲暇是指在闲暇时间不知如何安排。有些教师在闲暇时间里,如双休日里打麻将、打牌不分昼夜,甚至在学校工作的午间或晚间也打麻将、打牌,有的教师在闲暇时间不是学习充电,而是“议人长短”,污染团体气氛。鉴于这些情况,指导教师提高闲暇生活质量观念十分重要。

可供教师从事的健康的闲暇活动有:

1.运动性和户外性的闲暇活动

如散步、慢跑、游泳、球类运动、爬山、旅行等活动。

经常锻炼活动能消除体内过剩的脂肪,维持合适的体重,减轻心血管负担,提高和保持肌肉的弹性和力量,可以增强软组织和关节的灵活性,有利于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比如,同样是骑车跌倒,经常锻炼者因为关节灵活度高,跌倒在地的一刹那能迅速作出反应,从而避免了严重的身体损伤;锻炼可以控制和降低高血压,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增加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

体育活动除了对生理机能产生有益的作用外,对人的心理机能的改善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适当的锻炼可以消除精神的紧张,增强个体的耐挫折能力,有利于减少不良生活习惯的发生率,包括吸烟、饮酒、偏食和过食等。

适度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地改善睡眠状况,最终的好处在于延长人的寿命。学者们考察了有氧锻炼对心境、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的作用,结果发现,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益处与对身体健康的益处是一样的。

体育活动对改善个人的心境特别有效,这与许多锻炼项目是与其他人在一起进行有关。如与朋友一起骑车,和同伴一起游泳,和他人一起跑步,均能改善人的心境。

2.人文艺术性闲暇活动

文艺性闲暇活动包括琴棋书画、欣赏表演、观看电视电影、养花侍草、摄影雕塑等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培养人们对美的感受力与鉴赏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欣赏目标可分为六大类:

宣泄型:希望通过欣赏活动,使自己的心情能由压抑转而舒畅;

消遣型:以欣赏为生活的调剂,充实业余时间,松弛紧张的神经;

自居型:从艺术作品中获得安慰,找到归属感,认同作者与自己相一致的情感或意念;

学习型:通过欣赏使自己增长知识和学问;

理想型:借助艺术欣赏来汲取奋进的动力,消除萎靡不振之气或固步自封之态;

交谊型:为了交际而将欣赏作为一种高雅的辅助手段。

在艺术天地中,人的心理需求将得到充分满足,调剂人的心境,松弛人的紧张情绪,促进了人心理的健康发展。

3.学习性的闲暇活动

读书的世界是美妙绝伦的,它可以超越时空,贯通南北,连接过去与未来。

书是“精神的营养品”,人不吃东西,身体缺乏营养;人不读书,必然精神贫乏。闲暇读书与正规阅读的不同之处,就是闲暇读书是在没有任何压力之下的阅读,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致,想读就读。它对心理健康的好处是:

休闲读书能转移大脑兴奋中心,让大脑得到充分调剂。连续工作太久,头脑会丧失清醒和创造力,而休闲读书,正是换一种方式,使人的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交替出现,由此缓解人的疲劳。

休闲读书能培养多种兴趣,有助于充实自我,许多自然科学家都有很深厚的人文艺术素养,不能不说是得益于休闲读书。

休闲读书能陶冶情操,升华精神境界。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使之高尚。博览群书,遨游书海,这无疑会开阔人的胸怀,提升人的道德感、理智感与审美境界。

休闲读书能拓展知识领域,紧跟时代节奏。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犹如汪洋大海。在无意间汲取新的养料,实在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人类选择何种闲暇活动,与个人需要有关。补偿学说认为,人们喜欢选择与自己工作显著不同的休闲活动,以避免因过于单调、无聊、繁重而导致的精神崩溃。如城里人假日涌向乡村,而乡村的人闲暇时涌向城市观光购物。而相似学说认为,当个人有充分选择自由时,他多半会选择与自己日常所熟悉的与工作有关的活动作为休闲,工作者的任务愈单调,所作的娱乐也愈单调。

这两种选择理论都有一定的道理,闲暇活动具体作何种选择,还因人因事因环境而定。但不管怎样,有一点是明确的,教师的职业生涯确有进行休闲活动的必要与条件,怡然自得,陶冶心情,以促进自我成长,提高生活品质,享受生活的乐趣,并自信地迎接未来教师生涯的挑战。

常言道,教师是支红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这种奉献精神是可敬可佩的,但在现代条件下,教师更应该是路灯,照亮学生的前程,同时自己也有不竭的电源。教师的闲暇生活,是充电,也是学习;是生活,也是工作。一个充满现代意识的教师不仅在工作中,也应该在闲暇中充分体现自己的尊严和价值。(《教师心理素养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像陶行知一样爱学生

司徒紫云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杰出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为人民教育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毛泽东称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称他是“一个无保留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宋庆龄称他为“万世师表”。在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江泽民的题词“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典型”,又对他的一生作了高度的评价。

陶行知先生是广大知识分子的榜样,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楷模。陶先生的教育观、人才观都很全面,激励我们为教育事业而献身。下文是我对陶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的领会。

陶先生把关心、爱护学生作为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条件。他十分尊重和爱护学生,他的肺腑之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提醒教师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去对待学生,否则会阻碍学生发展,埋没人才。

陶先生是一位知行统一论者,他提出“爱满天下”的主张,自己也身体力行。著名科普大师高士其青年时代留学美国,做实验时不幸受感染致病,在贫病交加中回国。到了上海,遭到父母的遗弃。正当高士其举目无亲,走投无路,几乎失去生活勇气的时候,陶先生及时地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一方面到处为他求医,同时又鼓励他正视人生,勇于拼搏。在陶先生的关怀和教导下,高士其以极大的毅力和勇气,一边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学习写科学普及的文章。经过孜孜不倦的努力,一篇篇精彩的科普文章问世了,受到了大众的欢迎。每当高士其沉浸在创作的欢乐中时,就会由衷地感激陶先生。高士其在《怀念陶行知先生》的诗中写道:“你鼓励我从事科普创作,今天我能有这样的收获,都是你的影响,都是来自你的教导。”表达了他的心声。

在陶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感召下,许多教师都把热爱学生作为自己工作的准则。我在中学时代,就遇到了不少热爱学生的老师,是他们把我引领上了为人民服务之路。

1953年我不幸患了胸椎结核病,病情十分严重,我不得不休学在家治疗,平躺在床上整整三年。1956年我久病初愈,考入离家较近的十一女中(原允中女中)。入学后我的身体还很虚弱,上完两节课就得利用同学们做广播操的时间,到卫生室的床上躺15分钟,然后再回教室上课。放学回家后就靠在床上看书,做作业。这样的学习是很艰苦的,需要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再说上学也要父母接送。亲友见我身体不好又这么累,就劝我好不容易才捡回一条命,不要上学了,还是在家休息的好,父母总会照顾的。我喜欢到学校读书,更希望成人后能为祖国出力,可是身体条件又确实很差,面临着继续学习或停学在家的抉择,我思想斗争十分激烈。这时,老师就和我谈心,给我介绍了吴运铎同志身残志不残的事迹,鼓励我正确对待人生,并请同学发扬友爱精神,陪我上学。在老师的教育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增添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接受严峻生活的挑战。我坚持不懈地学习,终于获得了成功。

由于我因病休学近四年,与外界隔绝,性格孤僻,不大合群。起初,我是家里、学校两点一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班级里,我的学习成绩是拔尖的,然而对集体不大关心。又是老师教育我“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老师让我多参加集体活动,听团知识讲座等。经过教育我的思想觉悟有了提高,初三年级第一批加入共青团。我积极发挥学习委员的作用,放学后主动留下来,给学习困难的同学解答问题,深受同学的欢迎。我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和同学们增进友谊。读高中时,我连续三年担任团支部书记,和团员一起积极开展工作,带动同学共同进步,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中学时代,我多次被评为积极分子、优秀团员,这为我在大学学习期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奠定了思想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通过诱导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以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兴趣,学习将更努力。我的学习成绩一贯优秀,与老师的教育也是分不开的。老师不仅认真教学,指导学习方法,还给予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老师经常让我参加区里和学校各类比赛,激励我不断进步。以作文为例,每当我写出好文章,老师就在课上讲评,还贴在专栏里,供大家参考。这样,我有了学习兴趣,越写越想写,越写越会写。由于老师的教育和自己的努力,我各科成绩都很好。1962年高考难度相当大,我考了高分,虽然身体条件很差,成为争议人物,但是,最终以品学兼优被华东师范大学破格录取。

老师还很关心我的健康状况。1960年,我因学习和社会工作太忙,旧病复发了。这时,老师们都很着急,我父母亲身体都不好,没法半夜到大医院排队挂号,为我治病。卫生室的谢老师通宵达旦地为我排队,接着又陪我去就诊。医生嘱咐我要及早到假肢厂去定制钢丝背心,以支撑身体,否则后果严重。可是,那时我父亲长期病假,家庭经济困难,家里一时拿不出钱去定制,只能等几个月后再去办。老师们知道这一情况后,认为不能再拖,为我的健康着想,几位老师慷慨解囊。要知道当时她们每月的工资只有50多元,平时省吃俭用,现在却给学生集资。真是爱生之情溢于言表。当班主任范老师陪我到假肢厂去定制时,厂里的工人师傅见我俩十分亲密,还以为她就是我的母亲呢!31年过去了,我身上的钢丝背心改成钢条腰托,已换了好几副,但是,老师们的深情却永远留在我的心间。

师爱孕育我成长,所以我高中毕业时,毅然地报考华东师范大学,立志做个光荣的人民教师,像我的老师那样,接受党和人民的委托,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换来桃李芬芳。

如今,我已是有20多年教龄的教师。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陶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有了深入的理解。我认为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每个教师都应该对师爱提高认识和加强实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