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窗小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5 02:25:04

点击下载

作者:刘墉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萤窗小语

萤窗小语试读:

修订版前言

从《萤窗小语》第一集出版到现在,已经整整十七年了。其间,虽然我由中学老师,到电视记者,再赴美讲学、留校任教,生活上有了许多变化,但是十七年后的今天,重新展读这本自己的处女作,仍然有着浓浓的亲切感,因为它把我带回过去的岁月,也重温了当年自己的理想;它是我二十六岁之前思想的集合,反映了一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的抱负与冲力,虽然文笔不够洗练,但是其中跳跃的年轻活力,却深深激荡着今天的我。

十七年前的《萤窗小语》第一集,是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出版的,当时那些短文只是我为自己主持的电视益智节目《分秒必争》写的开场白,由于朋友的怂恿,而试印了几千本。也正因为那些短文都曾于荧幕上播出,并是我在深夜的窗前写成,所以定名为《萤窗小语》。

没想到这小如萤火般的书,竟然深受读者的欢迎,一直再版到现在,连我自己都弄不清总共出了几十版,而最重要的是:它鼓舞我继续写作,使我立下写十本的心愿。十七年下来,《萤窗小语》出到了第七集,并续写成《点一盏心灯》《超越自己》和《创造自己》。虽然内容像阶梯丛书般逐渐增深,但是读者丝毫未减,尤其令我感动的是,许多当年第一集的小读者,现在已经成家立业,仍然继续爱护这本书。

如果说《萤窗小语》是成功的,或许由于它是一本年轻人写给年轻人看的书。记得我小时候曾经跟着母亲去探望一位病重的老人,老人对我说:“何必那么勤苦地念书、工作呢?生命一下子就过去了!”她的话当时使我非常感动,那清癯的面孔,直到现在仍常常清晰地映入我的眼帘,但是经过我长时间的思索、反省,发觉她给我的,只是一个垂危老者的生命观,对她而言,诚然不错,却不能让一个孩子接受。同样的道理,我发觉,师长们经常以他们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灌输下一代,岂知年轻人是要有“年轻的”人生观的,所以今天重校《萤窗小语》,尽管其中有些想法与现在的已有差距,我仍好好地将它保存,因为它有着年轻的“精神”,适于青少年朋友阅读。《萤窗小语》的修订,是我在多年前就决定要做的,一方面因为经过数十版的印刷,出现版面模糊的情况;一方面由于其中大部分文章是为节目开场白而写,碍于节目时间的限制,常有“未能尽言”的情况;此外,文句修辞有许多待改进的地方,也是不得不修订重编的原因。没想到原本认为两个月就能结束的工作,竟然斟酌损益、推敲修改,拖了一年多才完成,而今整个统计起来,居然四分之三的文章有了或多或少的改动,不合时宜的全部删除,四十多篇做了大幅度的增减,其中更有二十一篇经过完全改写,当然因为《萤窗小语》是阶梯式的书,所以即使全篇改动,我仍然保持其平易近人的风格。

在《萤窗小语》里,我曾说:“文章写完不要急着发表,而当收起来,隔一阵子再看。因为创作时太过主观,常难于自见,只有当心情冷静之后,才能看出其中的错误。”希望这本当年仓促发表、似嫌青涩的作品,经历十七年之后的重新检讨、修订,果真能够趋近于成熟蕴藉,供您品尝、回味。

在平凡的事物当中

常能发现

最深的哲理

手中的星星

有一位会看手相的朋友说:“在生命中,每个人都有一颗星星指引他的方向,大部分人的星星在天上,他必须跟着星星走,让星星决定他的命运。而小部分的人,手掌上有一个星形的纹,那星星就握在他的掌中,由他自己去支配。”

但是我认为:即使我们手中没有那个星纹,也必须伸出毅力的手,把属于自己的那颗星星从天上摘下来,让自己决定自己的方向。

人无近忧,必有远虑

我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实也可以讲:“人无近忧,必有远虑。”在现实生活中满足而没有忧虑的人,并不一定快乐,因为他们总会想那遥远不可预期的未来。反而是那些生活在困境中的人,总忙着应付眼前的一切,倒也容易“知足常乐”。

拜伦说:“忙碌,就没有时间流泪了。”不就是这个道理吗?我们唯有在困苦中才能磨炼自己,唯有在困苦中才能不断获得突破困难后的快乐。

流年暗中偷换

许多蒙古人不说多少岁,只说“有了多少回”,意思是过了多少度春天。在北国,季节的变换特别鲜明,春天的萌发,夏天的繁荣,秋天的萧瑟,冬天的沉寂,各有各的风采。春去春回,也给人特别深刻的印象。而在台湾,四季的变换不太显明,尤其在繁忙中逝去,很难察觉,只有到月历撕去最后一张,才给人一种“又过了一回”的感伤。

宋词中说“流年暗中偷换”,真是描写得太传神了。时光的手,就是在偷偷地更换日子,偷换我们的黑发为白发、健壮为衰老、敏捷为迟缓,更偷换我们的生命为死亡,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时刻警醒、分秒必争呢?

尽在不言中

据说有一次释迦牟尼在大会上说“法”,拿着一朵花,面对众人,一句话也不讲,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意思,只有迦叶会心地一笑,释迦就把“法”传给了迦叶。

这虽然只是有关禅的一段故事,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往往有同样的情形。所谓“尽在不言中”,于心灵的沟通上,常有更完全的感应,问题是我们怎样在这个纷杂喧嚣的世界中,保持一颗敏锐的心。

增益己所不能

李后主与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两位著名的词人,而他们的遭遇也是相近的。由后主的宫廷生活与易安的恋爱时期,到后主的失国北上与易安的南渡夫亡,同样给予他们强烈的打击。但也因此造成词风由清丽婉约到雄奇凄厉的变化,更增加他们作品的广度与力量,奠定了他们在文学史上不朽的地位。

同样的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有大不如意的事,就近处看,虽是祸;就远处看,未尝不是福。因为那些刺激、震荡,带来的常是“增益己所不能”的力量。

身体、时间、环境

虽然说人类会进化,但是拿我们现在的身体跟几千年前的人比较,并没有什么大的不同,我们的时间跟以前人的时间也完全一样,在这个同样的身体与时间的条件之下,我们比前人进步,完全是因为身处的环境。所以要想使自己充实,身体的健康、时间的把握固然重要,环境的选择更不可马虎。

一个受教于十七世纪教法与观念的学生,不可能有二十世纪的创意。

童年的眼睛

我们小时候都读过童话,在童话里说纺织娘会纺纱,牵牛花会吹喇叭,彩虹更搭起了七色的桥……童话充满想象,它不但充实了我们儿时的生活,更永远美化我们的心灵,所以即使到成年,我们还总是会以儿时的眼睛看这个世界。

我在国内为大人们写的书相当多,但是为儿童创作的东西却显得贫乏。除了那些古老的吴刚伐木、月里嫦娥,除了西洋的安徒生、格林,我们更应该为孩子们创造一些现代中国的童话,这样不但能充实他们幼小的心灵,也可以培育出更多富有想象力的下一代。

如何不写

海明威曾经说过,庞德是真正教他“如何写作和如何不写的人”。“如何写作”好比教我们如何获得一样东西,“如何不写”则是当我们已经获得的时候,教我们怎样将不必要的放弃。前者容易,后者就困难多了。我们往往在辛苦追逐到一件东西之后,巴不得把所有都一网打尽,结果不但拿不走,而且压垮了自己。

据说庞德曾将艾略特的得意作品《荒原》删除了二分之一,这固然是庞德伟大的地方,而艾略特能够接受,更是他的过人之处啊!

好读书,不求甚解

我们常形容人读书不精是“不求甚解”,这句话原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求甚解,并非绝对不好,因为许多文学作品都有着超乎表面的意思。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如果硬要从某个角度去看,或是写得更明朗,也就少了弦外之音,不够耐人寻味了。

过度了解,反倒容易减少美感,读诗做人,常是如此!

时间的电梯

如果时间像是电梯,我们就是乘坐电梯的陌生人。我们知道电梯在动,自己却感觉不明显;而当电梯的门再度打开时,已经投入一个新的环境了!

这个环境可能宁静,可能喧扰,可能有令我们惊讶的事物。在时间的推动下,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永远无法预卜。

梦醒时

有人说:“做梦是最美的,梦醒却最痛苦。”但是如果我们反过来说,则成为“做噩梦是最可怕的,梦醒的时候真感到高兴”。梦真是神妙,它能包含世上最美与最可怕的东西,所以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无比美好的事,我们会说“美得如梦”;真正碰到大的灾祸,又希望那只是一场噩梦。

梦是另一个世界,让我们倾注幻想、交托命运;梦是另一种真实,一下金戈铁马,倏而霓裳羽衣,又“了无痕”地消逝。

愿每个从美梦中醒来的人,都能咀嚼那份美,且使美梦成真;每个自噩梦中归来的人,都能因那可怕的一刻,而对现实的美好深深地感恩。

如果说世界像一条河,我们就是河里的鱼,既然没有办法跳出去,只有不断地跟逆流搏斗。我们没有无忧无愁的时候,只有忘了忧愁的时候,因为生活就需要我们忧心。

如果在我们诞生之前,便把以后的一切摆在眼前,恐怕谁都不愿意被生下来,但是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要勇敢地面对它。所以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人为生而生活,不是为生活而生。”歌德说:“我有敢于入世的胆量,下界的苦乐,我要一概担当!”

幻想的松鼠

我们在卖小动物的商店,常可以看到松鼠,那些松鼠都被装在一个圆形的笼子里,松鼠一跑,笼子就打转。英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罗斯金(John Ruskin)在形容“幻想”的时候用的就是这个比喻。他说:“幻想是一只松鼠,在圆形的笼子里自得其乐,想象自己是地上的漂泊者。”

问题是,松鼠就算跑上一辈子,也不可能逃出笼子,所以我们不能只是“幻想”,而要把幻想变为理想,将理想付诸实现。

诗中必有画,画中必有诗

苏东坡曾评王维的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我们现在一提这两句话,就会想到王维。其实哪一首好诗没有画境,哪一张好画又没有诗意呢?因为诗当有“意象”,正如梅圣俞所说,要“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而画中要有神韵,恰如王原祁所讲:“画法与诗文相通,必有书卷气,然后可以‘言画’。”

镜子

朋友就像是镜子,可以正衣冠,可以知得失。但镜子也有不同,有些镜子大,可以照全身;有些镜子小,只可以看眉眼;更有些哈哈镜,足以扭曲我们的形貌。

大镜子可以给我们通盘的指正,小镜子可以使我们随时检点,至于哈哈镜,除了逗人一笑,就毫无用处了。

忘忧

我们常说:“人生最快乐的莫过于幼儿时期了!一上小学,功课和考试就接踵而来。”但是一个六岁以下的孩子,对于快乐又有多少深入的感受呢?人在福中不知福,一个从不知忧愁为何物的人,是很难真正了解快乐的价值的。

忘忧!忘忧!唯有忧愁的人,才知道什么叫忘忧啊!

句号、叹号、问号

生命就像是一篇文章,在文章结尾有些人用的是句号,有些人用的是叹号,更有些人以问号来结束。

孔子、孟子是圣人,他们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所以用的是句号;岳飞、王勃,壮志未酬身先死,所以是惊叹号;至于不知为何来到这个世界,又懵懵懂懂地过了一辈子的人,只好以问号来结束了。

万花筒

我们小时候都玩过万花筒,通过那些镜子,能够看到数不尽的美丽画面,不停地转,也就不断地变化,其实打碎了,里面只不过是一些彩色的小纸片罢了!

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随着生命的转动,许多事情都是那么多彩多姿、交织幻化,其实看穿了,不过是一些简单的人、物而已!

敏感

我们常形容人很“敏感”,敏感的人能享受到比别人更强烈的快乐,也会更早感受到人的伤感。

艺术家常比较敏感,所以能写出时代的精神,画出胸中的丘壑。但他们的敏感不是造作,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更不是神经质,动不动就歇斯底里(Hysteria),而是一种真实的、慧心的、灵敏的感应。

有色眼镜

记得在很早以前上演过一部神话影片,当中有一群人到翡翠城去,其实那只是座普通的城,但是当每个人都戴上一副绿色的眼镜之后,就变成翡翠城了。

我们常形容人怀有偏见是“戴有色眼镜”,其实在我们的心中,有时加上几分自我创造的理想色彩,倒不失为一种美。

怀疑

我们常用“怀疑”这个词,怀疑使科学家推翻以前的定律,怀疑使奥赛罗勒死了德斯底蒙娜,怀疑可以使兄弟反目、夫妇仳离,也可以使科学进步、思想成熟。

古人曾经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又说,“疑人莫用,用人莫疑。”对于知识我们应有怀疑的精神;对于朋友,则采取信任的态度。

理想、事业、生活

人,有时候追求理想,有时候追求事业,有时候追求生活。

理想不一定能作为事业,事业也不一定全为了生活。

但是理想成为事业,就是最有希望的事业;生活合于理想,就是最满足的生活。如果三者能谐调,就是最快乐的人生了。

婴儿的境界

王国维曾经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这与尼采精神的三变(骆驼、狮子、婴儿)相类似,而其中最高的境界应该是第三个了。因为我们往往在困顿、流离,不断地追索之后,才发现所有的圆满、美好、天真,就在自己的身边。《人间词话》中引喻的三种境界,第一境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第二境引自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第三境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王国维在文后说:“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所以研究这三种境界,不能以原词意,只可作为借喻。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不是悲秋的小境界,而是面对苍凉的世态毫不退缩,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独抱济世的胸怀,也就如同尼采精神三变中“骆驼”的负重精神。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以一种坚决执着的态度,朝既定的方向勇往迈进。如同屈原“首身离兮心不惩”“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也可以说是尼采所谓“狮子”的阶段。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一种“顿悟”的表现。当一个人追逐奔劳了半生,对戎马生涯突然感到厌倦,发现周遭的美好,便一下子回到了“婴儿”天真完满的世界,也可以说是“觉今是而昨非”“是非成败转头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心境。

幽默

我们常形容人很幽默,幽默不是滑稽,更不是造作的表现,幽默常起于对生活更深刻的体验,所以即使是一两句调侃的话,或是略带讽刺性的言语,也常能道出人生的真谛。

幽默能打破沉闷的空气,解开尴尬的场面,劝诫人而不伤情感,更能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所以幽默真是一种最高的语言艺术。

志与趣

我们常说自己的志趣如何,其实志不一定是趣,趣也不一定合于志。志需要有固定的目标,所以是一种执着的前进;趣可以有多方面,所以常成为一种消遣。

有志而无趣,生活容易枯燥;有趣而无志,就失去了方向。两者能够相辅,才成为完满的人生。

气质与风格

文艺界人士常说“气质决定风格”,气质是讲人,风格是说作品,但是能相互影响,所以我们由作品的风格可以看出创作者的气质。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气质与风格,不能去模仿别人,也不必去从事模仿,因为唯有独立的气质才能成就特殊的风格,也唯有独立的风格才能造就伟大的作品。

疏放的空间

常听人批评现在许多杂志的设计,往往版面大,文字用得却少,有时寥寥几行字,其他都是空白,使人觉得是种浪费。其实空白称为“视觉疏放的空间”,为的是消减我们视觉的紧张性,以注意文字的内容,反比那些密密麻麻的排列更见效果。

同样的道理,高楼林立的都市,需要绿地;紧张忙碌的工作,需要休闲;连那国画山水,都要在屏山障岫外,留许多空灵不画处。

繁密紧张间,适度地疏放,真是太重要了。

真的真与假的真

当一个人撒谎时,不论他讲得多么动人,只要我们知道他是在说假话,就一定会以虚伪为由拒斥他。但是当我们欣赏一件艺术品时,明知其为虚构、杜撰、想象的,仍可能深深为之吸引,衷心为之感叹。

现实的生活,是真实的,所以现实的人生,需要以写实来对待;艺术作品,是再创造的,所以只要感性的真实,也就足够了!

雅、俗

我们常用一个形容词——“俗”,俗是通俗,也就是常见的,但是同一样事情在此处很俗,在彼处却可能非常雅。譬如“肥”“瘦”这两个字很俗,但是“绿肥红瘦”“露浓花瘦”,李清照却能用得非常雅。“破”字我们以为很俗,但是“云破月来花弄影”“暂引樱桃破”,张先与李后主却能用得奇雅,所以雅、俗没有绝对的分别,完全看它用在什么地方。

生命的火柴盒

我们的生命就像是一个火柴盒,里面包含着许多火柴。每当我们点燃一根,虽然盒子里减少了一根,但是也发出了光和热。

善用火柴的人,能点起一片灿烂的烛光、一堆熊熊的营火;不善用的人,却可能焚去整山的森林、成列的房屋;至于那最不懂得利用的人,则过早地划了火柴,结果一下子引燃整盒,早早就离开了人世。

世故

当我们少年时,总有许多憧憬、幻想,但是到了成年又容易变得世故、现实。“动见瞻观,何时易乎?”一方面是因为别人的约束,一方面也因为我们自己拘束了自己。世故使人成熟,但是如果我们的心也世故了起来,就容易失去生命的冲力!

允诺

允诺常是一种负荷,因为即使是口头的允诺,也是一张要兑现的支票。而我们常犯一个毛病,就是有太多的允诺,为了避免被当面拒绝的尴尬,却成了长久背负的责任。

所以古人说:“一诺千金。”却又讲,“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悲剧

没有人喜欢悲剧,但是如果悲剧发生了,就必须勇于面对它。

有时候悲剧更能给予我们震荡,让我们警醒,使我们有更大的勇气去承担另一次打击;有更高的智慧,去看清人世的沧桑;且有更敬谨的心,去回忆曾有过的美好。

所以说:人若不能欣赏悲剧的美,便无法在精神上站立起来。

固执

我们常形容人很固执,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分固执,只是不一定显明罢了!有的人凡事必固执己见;有的人表面固执;有的人表面不固执,内里却很坚持。

固执不一定就不好,如果人连一点固执都没有,也就太缺乏自我了。所以固执当有,但要适度地固执,要择善固执!

不泥古

我们常发现许多学者的好作品,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完成的,年纪愈长,反而愈不敢动笔了,因为他们用词必古人,否则就自觉言语无味;用典必古事,否则就显得学问不渊博。但是如果都这样,我们这一代又能拿什么东西给以后的人看呢?

所以我们必须以年轻的冲力加上年长的慎重,站在古人的肩上高瞻远瞩,而不是顶着古人的头颅以为标榜,才能成就伟大的学问。

眷恋眼前

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对我说,他不是不想改变画风,而是不敢,因为那是他成名的风格,唯恐一变,别人就不欣赏他了。

许多人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都是因为过分眷恋眼前的一切,希望由别人的好恶,来决定自己的方向。岂知对于艺术家来讲,唯有他自己能够决定他的风格,唯有历史才能给予他真正的评价。

小阳春

秋天到了,有的树已经开始落叶,为着将至的冬天而叹息;有的树却当它是一个小阳春,开放出春天的花朵。

同样是秋,有的人觉得凄风冷雨,萧瑟肃杀;有的人则以为是秋高气爽,最是宜人天气。随着心境的差异,同样的季节可以予人全然不同的感受。所以遭遇厄运,有的人会怨天怨地,一蹶不振;有的人却能泰然处之,开创新机。

抱琴未须鼓

最近看到一幅明代画家沈周的扇面,上面画着一棵芭蕉树,下面坐个老人,抱着琴却没有弹,题的诗是:“蕉下不生暑,坐生千古心,抱琴未须鼓,天地自知音。”

在我们生活中,常有不吐不快的事情,有些是郁闷的,有些是愉悦的,但是在宁静中,自我去体会,慢慢去释怀,不也是一种趣味吗?这也就是“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的境界了!

沉默

同样是沉默,智者与勇者的沉默和愚者与懦弱者的沉默却不相同。

勇者与智者的沉默可能是睿智的思索、力量的积蓄,愚者与懦弱者的沉默则是无知与退避。

但是所有伟大的沉默都应该伴以一个伟大的行动,如果永远沉默下去,就没有智愚的分别了。

自学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知道,有些知识在学生还没有遭遇的时候,就要先告诉他,使他不多走冤枉路。有些知识,则明知学生会遭遇困难,也不先讲,使他自己在冲撞、错误中反省、学习。

在求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希望永远获得现成的知识,因为许多伟大的学问,都是成就于我们亲身的体验与重重的疑难当中。

浅啜与牛饮

同样一杯茶,有的人大口大口地喝,只为了解渴;有的人一小口一小口地啜,为的是品尝。

对于生活也是如此,有的人为了生存而生活,有的人为了体味生活而生活,后者不比前者更多一分生的趣味吗?

遗忘

我们常抱怨自己容易遗忘,其实遗忘不见得绝对不好。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许多痛苦、尴尬、仇怨,就是因为我们会遗忘,才能被冲淡。

古人说:“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如果我们总能记住那些善的,而忘记那些丑恶的,世界也就会变得更美好了!

精神的松懈

做过学生的人都有经验,就是在考试一个星期之前所念的书,一直到考试都不容易忘,但是考完才两三天,就可能丢掉了一大半。

精神的松懈,常是我们失败的最大原因。一刻松懈,可能使我们失去多日辛劳的成果,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时刻警惕呢?

美的印象

每个人都在生命中追求永恒,但是我们周遭又有多少是永恒不变的呢?爱尔兰大诗人叶芝有一句诗:“万物皆变……凡美丽的终必漂走。”得意伴随着失意,安定伴随着颠沛,花开接着是花落。时间不断流动,我们的外貌也将衰老,唯一不变的恐怕只有花开时,留在我们心中那永恒不灭的美了。

莫负今生

宇宙真是太浩渺而神奇了!往后看,我们不知道过去有多少年;往前看,也不知未来要怎么变。唯一值得高兴的是:不论过去亿兆年如何迁化,眼前的世界就是这个样子,属于我们的这一刻也便是最新的,而且一直到我们离开人世,这最新的一刻总与我们同在。“何幸生于今朝!”每个人都能如此说,因为当他说的时候,正站在时间的前端。“莫负今生!”每个人都当如此想,因为当他想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断地飞逝。

消化知识

如果我们拿十几年前的电影跟现在的电影比,会觉得后者在节奏上要快得多,同样一件事,过去要花很长的时间解释,而现在只要稍稍一点,人们就了解了。

知识大量地增加,时间却依旧,使得我们每一刻要接受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前人的东西。所以我们除了要把握时间、分秒必争之外,更要不断训练自己接受与消化知识的能力。

偶然与必然

一条窄小的巷子里,两个人相对而行,在中间碰面了,这件事情是偶然还是必然呢?他们是必然会相遇,但是对于这两个人来讲,却觉得是偶然了!

每一个偶然都是必然的,每一个果都是有因的,所以我们不应该只等待偶然的机缘,而应该主动地去制造必然的机会。

欣赏者的创造

同样一首曲子,不同的指挥家指挥起来效果不一样,不同的演奏者演出也有差异,不同的欣赏者更各有各的感受。在艺术作品发表与欣赏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发挥感性与创造的资格。

所以不论文学、美术、音乐,如果表现得太固定,游说得太完全,反倒不够耐人寻味了!

内在美

我们常形容人有“内在美”,艺术欣赏也有所谓内在美。有些艺术品初看不美,但是愈欣赏愈觉得动人;有些艺术品初见很美,却愈看愈乏味,前者比后者就多一份内在美。

美不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东西,不是以言语能形容的东西,所以愈深沉、愈耐人寻味,愈美。

国家的基础

我们看一些科学非常进步的国家,投下很大的资本从事没有什么显著效果的研究,常觉得有点多余。其实一个国家的强盛,是由各方面点滴集合成的,船坚炮利只是表面的东西,唯有当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学、体育俱已进步的时候,才能构成一个国家坚固的基础。

这就好比功课好的学生,固然容易金榜题名,但是真正的“好学生”,却需要德、智、体、美、劳,五育兼修才行啊!

情理兼顾

我们可以形容一个人的皮肤很白、牙齿很白、穿着一件白色的衣服,但是皮肤、牙齿、衣服的白却不相同。这表示在我们心中有一个白的准则,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改变。

同样的道理,对许多事物的判断,我们应该因时、因地制宜,情与理兼顾,如果只知道死守一个规矩,就是扞格不通了。

智慧与聪明

《辞海》记载:“智慧犹言聪明。”其实深刻地讲起来,聪明和智慧是不同的,有智慧的人都聪明,但是聪明人却不一定智慧。

聪明偏重于智商,智慧则是洞观事物整体并全然领悟的能力。所以聪明不足恃,唯有智慧才能成大事业。

天才

我们常形容人是天才,天才有超于常人的想象力,天才常不安于现状,常不能忍受过于平静的生活。但是天才不一定都伟大,甚至多数的天才都没落了,因为他仗着自己的天赋,放弃了踏实学习;他没有建筑起蔽体的屋舍,只想望那缥缈的宫殿。

十九世纪西班牙名提琴家萨拉萨特对赞美他是天才的人曾经感慨地说:“天才!三十七年来,我每天要练习十四小时,他们却称我为天才。”所以天才必须加上锲而不舍的努力才能成功。

败而不馁

“兵败如山倒”,我们常因为一步走错,而方寸大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其实如果我们能稳定阵脚,下一步未尝不是新的开始。

失败为成功之母,问题是我们能不能痛定思痛、沉着振作。所以胜而不骄固然可喜,败而不馁更为重要。

失败的缄默

我们常犯一个毛病,就是对于自己的错误与不好的遭遇,编织借口自我原谅、自我安慰。

尼采曾经说过:“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同样,对于失败我们应该保持缄默。因为唯有在困境中求得胜利,才能说明一切,也唯有信心与勇气能够在命运之前发言。

生命的标点

如果生命是一篇文章,我们就必须加标点,否则容易段落不够分明,而那些标点则是生活中最值得记取的事。譬如在某一年的暑假,你学会了游泳,虽然呛了不少水,但是每当提起那一年的暑假,你就会很容易地想起就是那个学游泳的暑假。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一些特别的生活体验,回忆也就变得段落分明了!

准点

记得我在学生时代,有一阵子很久没动笔,再拾起笔的时候,却觉得自己的作品进步了,我以这件事请教老师,老师说有两种可能:“一是由于在这段不动笔的时间中,你有了新的领悟;二是因为长久的荒废,使自己的眼光降低了。”

我认为每当我们感觉自己有进步的时候,都应该以这两点去反省,因为有些进步不是真正的进步,反而是自己的准点降低了。

酒酸了,打掉!

在十几年前上演过一部有关艺术大师米开朗琪罗的电影,其中有位卖酒的商人,新打开了一桶酒,但是米开朗琪罗觉得有些酸,卖酒的人便毫不犹豫地一斧头打翻了整桶酒。就因为这件事,米开朗琪罗决定重画已经完成大半而自己并不满意的作品。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训示:

只要不好,哪怕是一点点,也要勇于革除,如同那卖酒的商人所说:“酒酸了,打掉!”

才惊庭前春草绿

最近我作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骋目方知南天远,回头犹见北山低。”因为生活在这个局促的城市里,我们容易变得短视,常为不必要的事争逐。只有某一刻突然醒悟,放目四顾,才会惊讶于世界是这么大、名利是那么小。

所以在这首诗的最后,我写:“待等明朝松雪凋,才惊庭前春草绿。”

水果的哲学

我们在吃水果的时候常发现,外表光滑而且芬芳的香瓜,里面却可能已经臭了,但是皮已经干了的荔枝,果肉却依然甘甜而柔美。

我们做人应该像荔枝而不要像香瓜,宁可外表贫乏而内容充实,也不要看起来美丽,里面却见不得人。

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常听人说“明哲保身”,或是“不做不错”,如果大家都这样,真不知道还有谁能“见危致命”“仗义执言”“革命救国”了。

我们常犯一个毛病,就是“打儒家的招牌,行老庄的无为”,其实老庄的思想又岂是消极的呢?《岳阳楼记》中有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今天的国家,正需要这种“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人。

驾驭文字

我们常评论人写文章,有没有驾驭文字的能力。

在文字的处理上,用“驾驭”两个字,真是太妙了!因为马需要骑士的驾驭,文字也要作者的安排。马想驾得好,要多骑;文字想用得妙,要多写。马要肥壮,需多加草料;文章要充实,应多添词汇。两者虽不同,道理却是一样的。

生命是一种责任

生命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目的。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我们必须使生命具有更高的意义,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建立起一些永恒的东西。这更高的理想,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存在。譬如最简单的,我们往往为自己身后的事担心,不是担心自己,而是担心下一代。

所以生命更是一种责任。

注:我们常说婚姻使人成熟,其实不如讲,婚姻使人更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深切地体认到自己存在的重要。没有家的人,可以以天下为家,进退都少拘束,胆子也比较大。但是对于有家的人而言,妻子儿女都是牵挂,要有所决定,总多一分顾虑。同样是战争,对于成家与未成家的人,感觉却大不相同。成了家的人除了保卫社稷,更为保全自己的家人而战。谈到下一代,没有孩子的人很难有深刻的体会,有孩子的人却可能为他子子孙孙的幸福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患得患失

曹丕的《与朝歌令吴质书》中有一段:“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频繁、责任的加重,我们常会将纷杂的人、事萦绕在心中,久久不能放下,直到事情过后,又觉得自己当时的忧心很多余。问题是,为什么在事情发生时,就是看不开呢?

人有得失心是对的,但不能患得患失,如果总斤斤计较于小处,就很难成就大的事业。

关切

我们常形容自己很寂寞,寂寞有时候是因为没有人关心自己,有时候是因为没有让自己去关切的人。譬如老人家当子女离开身边以后,会觉得寂寞,一方面是因为子女的离开,一方面更因为缺乏让自己关切和照顾的人。

所以,要想打破寂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关心别人。

点、线、面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讲究“面”,而不讲究“点”和“线”的国家。其实在某些方面,它倒不失为一种优点,譬如艺术,中国没有精确的“透视学”,但是绘画不失远近高低之感。禅学、老庄虽然玄奥,但是更能直指人心,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所以说:“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能会难通之解,方能参最上禅机。”

联考

每年将近联招,总见许多应届的考生,一天天地数着日子,焦躁会觉得时间过得慢,紧张则觉得日子特别快,那忐忑不安的心理压力,似乎更甚于功课的重量。

其实要来的终究要来,也将成为过去,一生中,我们哪一刻不是在面对考验呢?除了联考,改变我们命运的机会真是太多了,一次的失败不能代表永远的失败,一次的成功也不可能成为永久的保证啊!

拥有现在

我们常碰到一些作文题目:《如果我还是个大一的学生》《如果我还在高中一年级》,其实倒不如作《如果我还能拥有现在》,因为当我们讲这句话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

回顾过去,只为策励将来;而把握现在,正是开创以后。

矜持

我们常形容人很矜持,矜持的种类很多,有谦虚的矜持,有怯懦的矜持,也有高傲的矜持。高傲的矜持常成为傲慢,怯懦的矜持常成为拘谨,谦虚的矜持常成为含蓄。

所以矜持并不一定都好,唯有当矜持成为自然、含蓄、蕴藉的时候,才能成为一种美。

杂志般的生活

如果生活像是一本综合性的杂志,我们就是这本杂志的主编者。

这本杂志要有论文的严肃、散文的轻快、小说的变化、诗的超脱,它们是那么有节奏地排列着,那么清新隽永、耐人寻味,使人读完了还想读,直到每个字都深深印在我们的心上。

有年轻的心,真好

前些时候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年轻,真好!》,其实年轻与年老有什么显明的界限呢?如果说年轻代表冲力、热情、理想,难道年老的人就完全失去了这些吗?

我们不能被年龄的数字所欺骗,二十岁的人不见得年轻,八十岁的人也不一定年老,完全要看他是否具有一颗年轻的心,所以应该说:“有年轻的心,真好!”

未完成作品

世界上许多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未完成的,甚至有些艺术家留下的一大半作品,都没有完成。其实对于完成与否,我们很难下个定义,因为艺术不同于数学,有个固定的答案,只要不能增减一字,不能增减一笔,给人一种完美的感觉,也就是完成。如果硬要规定到某个程度,倒可能是画蛇添足了。

注:艺术创作,作者认为完成,就是完成。创作者在动手之前不能预期完成的时间,也不能毫厘不差地预期完成作品的内容。因为创作过程,就是目的,在此过程中随时可能产生新的灵感,如果非要完全依照事先的计划,也就难有神来之笔了。

同时艺术创作,是创作者精神的发挥,意到笔未到,要比笔到而意不足,更耐人寻味。有时创作者原先设想要数月才能完成的作品,可能在一夕之间就发现不能多加一笔,似乎是雏形的画面已经将绘画的精神完全表达,此时该作品应视为完成。

山水兼胜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乐水”是因为水的澄澈、流动与深沉难以测量;“仁者乐山”是因为山的丰盛、敦厚与环抱的胸襟。但是水若不倒映着山影,总觉失色;山若不受水的润泽,也容易枯干。山水兼胜,岂不更美?!

品茗与求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东西应该浅尝,有些事物则当深取。浅尝的如果没有节制,就容易失去趣味;深取的如果不够,就容易捉襟见肘。

浅尝譬如品茗,要的是那份馨雅;深取譬如摄食,要的是充足的营养;浅尝又譬如消遣,要的是精神的疏放;深取又譬如治学,要的是敦厚的知识。两者必须兼备,才能有快乐的人生。

心灵的四季

中国人对于四季似乎特别敏感,绘画要讲究四时,说是“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连唐诗也有四季的说法。

在台湾四季不够鲜明,但是四季除了是时间的变迁,也是心灵的一种感受。随着我们心情的起伏,即使在一天当中,不也可能有四季的变换吗?

适时而动

《桃花源记》这篇文章我想各位都读过了,其中有一段描写桃花源的文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前面都是静态,到最后才表现动态,还加上了声音,使得文章一下子生动了起来。

写作是这样,为人不也如此吗?静然后动,适时而动,更有效果!

注:在中国文学作品当中,像这样的例子相当多,而最早也最精彩的应该算是《诗经》中的《国风·卫风·硕人》,其中第二章描写庄姜的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形容的次序极为巧妙,由手到皮肤到颈到牙齿到额眉,渐次而上,前面都是静态,最后则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动态,点化全体,一下子生动了起来。无怪乎姚际恒说:“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

色彩的生活

近年来国内建筑发达,室内设计也愈来愈讲究,而室内设计中色彩是最重要的了。随着色彩的差异,能造成寒、暖、进、退等不同的效果,更能影响我们的情绪。

红色的奔放,蓝色的沉静,黄色的明快,靛色的深沉,如果我们能随时改变周遭的色调,生活也就更多彩多姿了。

工作与生活

工作的成功并不一定就是生活的成功。

如果工作只为生活,就成了不得已的工作;生活只为工作,就成了枯燥的生活。唯有当工作成为生活情趣的一部分,才是美满的人生。

宁适的完满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著名的诗句,也是千年来人们所向往的境界。这句诗的美不在于写景,而是心境闲适的完满感。

身处在这个忙碌的社会,我们的“充实”是以许多事物“填塞”而成。其实在忙碌之后让身心都宁静下来,往往会有一种更完满的感受。

情人眼里出西施

我们常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其实在任何一样平凡的物体上都可以见到美,美是一种心灵的感应,它常出于爱,而爱总需要相处。

跟一个外表丑陋的人相处久了,可能发现他的内在美,甚至连他表面的丑陋也变得可亲。一首深奥的诗,多读几遍,便可能欣赏到那境界美,连艰涩的文字,也变得易解。

所以要想欣赏到更多、更深的美,就先要去爱、去了解、去认识、去观察。

中国人非常重视气,不论讲人或是品评作品,常以气去形容,譬如才气、品气、俗气、行气、气韵、气机、气势等。孟子重视养气,文天祥也讲:“天地有正气。”

如果说有形的是生命,气就是灵魂,生命赖灵魂以带动,生命可死,正气长存。

合欢树

我家附近有一棵合欢树,每天晚上小小的叶片都会合在一起。但是有一天晚上我经过那棵树下,发现叶子居然没有合,第二天那棵树就死了。

在有秩序的生命过程中,我们不要奢求某些反常的现象,就像那棵合欢树,并不是它的生命力更加旺盛,反而是失去了。

洞观全体

我们常说:“学历史使人聪明。”这聪明的不是智商,而是看了历代的盛衰、兴废、治乱后得到的“洞观世事”的能力。

我们做其他的学问也应当这样,不要过于片面,而当洞观全体,唯有了解了事物的本末之后,才能有更准确的把握。

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有一首非常著名的饮酒诗,其中前半段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远”这个字,实在有很深的哲理。画,放远看,常更美;山,站远看,常更幽;对名利看得远,就能潇洒;对小人,避得远,则少是非;将思想放得远,能洞观事物本体;将心放得远,能少去许多烦扰。

人生在世,近朱墨、近声色,都容易,最难的就是这个“远”字。

楼梯与电梯

就时间效率来讲,我们上楼应该坐电梯而不要爬楼梯。但是就做学问来说,则应该爬楼梯而不要坐电梯。

我们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做,学问才能坚固,如果只想求快,走捷径,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梁启超说:“为学之功,贵乎循序渐进,经久不辍,故一日不必要多学。”

我们常形容风景很美,其实美的不是风景,而是我们的感觉。同样的道理,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不论是崇高、滑稽或悲壮,只要注意去欣赏它、体味它,都有一份美。

美不受价值、地域、人的限制,它完全存在于我们的心中,等待我们随时去感应。

生命的领悟

有人读了十几年的书,就能写出很好的作品;有的人念了一辈子的书,毫无自己的见解,这是不多思考的缘故。对于生命也是如此,有些人很年轻就对生命有深刻的体会;有的人活了七八十岁,仍然不知道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生命的充实,不在于年岁的长短,而在领悟生命的深浅。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我想大家都看过了,在这部名著里,海明威刻画出一个坚毅而不向命运屈服的老渔人。虽然他最后所得到的只是一副马林鱼的骨头,但是他在精神上是成功的。

我们的生命中也可能遭遇到种种磨难,但是不能唯恐失败而退缩。因为光荣地死,常比苟且地生,更有生的价值,这也就是海明威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是不能被打败”的道理了!

历史像一篇文章

如果历史像一篇文章,我们就是其中的一两个字。

文章是要不断写下去的,我们的任务则是使上下文能够承接,而且写得更好。

欣赏无偏见

我们常可以看到,当小孩子刚学会一句话的时候,总是重复地使用它,也不管用得适当与否。

在学习欣赏的过程中,我们也跟小孩子差不多,每当我们新学会或者新领悟一种美的原则时,就总以这种原则去看每一样东西,非某一画家的画不看,非某一种酒不尝。其实真正到了欣赏能力的最高境界,也就没有偏见,无所不能欣赏了!

重视根本

有人说:“没有押韵,就不能算是诗。”这当然有他讲求“音乐性”的道理。但是如果我们反过来想,用了韵的诗,却没有诗的本质,算不算是“诗”呢?所以顾炎武说“东汉以降,乃以无韵属之文,有韵属之诗,判而二之,文章日衰,未始不因乎此”。

同样的道理,我们为学做人,不能过分拘泥于形式,反而忽视了根本的所在。

存在的意义

“存在”这个词,有许多不同层次的意义。狭义的存在,是存活,只要“双肩承一喙,俯仰天地间”地活着,就是存在。广义的存在,是长存,由“独善其身”,进而求“兼善天下”。譬如诸葛亮,由“躬耕南阳”,进而“临危受命”,由小的个人存活,大而为国家、民族的存亡绝续努力。

求个人存活者,常能苟存性命,活得久些;求兼善天下的人,常会牺牲小我,活得短些;但是后者的存在,是为众人存在,也将会“长存”在人们的心中。

行百里者半九十

我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是又讲:“行百里者半九十。”前一句譬如写文章,开头最难,后一句好比作文,容易虎头蛇尾。

一件事情要想真正的成功,不但要有事先周详的计划,更得加上坚持到底的精神。

绝弦与割席

大家都知道“伯牙绝弦”和“管宁割席”的故事,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管宁因为华歆不努力,只向往荣华,则将席子割断以示绝交。一个是因为再没有知音,一个是因为志趣不相投。

由此可知,古人对朋友是多么重视,对于择友是多么慎重了。

母爱

如果问这世上最崇高又无条件的爱是什么,那应该是“母爱”了,因为它几乎可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和执着,不仅为人类所拥有,也表现在千千万万其他动物的身上。看那袋鼠怀着孩子,无尾熊背着宝宝,鳄鱼衔着幼子迁徙,鸵鸟、企鹅、母鸡撑着翅膀,保护自己的下一代,怎能不令人感动于那母爱的神妙、伟大呢?

母爱是向下又很少要求回报的,她给予子女的,总比子女的回馈多。小时候,母亲是我们的摇篮、手帕和《百科全书》;青年时,母亲是我们的训诲、指引和安慰;中年时,如果母亲仍健在,她多皱纹的脸则像是一首诗,让我们歌颂,因为已经做了父母的子女,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母爱的伟大。问题是,对那垂暮年老的母亲,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我们当成为她的眼镜,看到盼望的实现;成为她的拐杖,在她倾倒时得以依靠;成为她手的延长,把母亲给我们的爱,交给下一代。

碗与碟子

同样分量的汤,装在碗里只有一碗,倒在碟子里却能盛满许多碟。但是如果我们用汤匙去取,每次在碟子里只能得到一点,而在碗里却能得到满满一匙。

做学问,应该像碗而不要像碟子,深而丰厚,远比范围大而浅薄来得有用。

看重自己

小时候总听见大人们讲:“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那时听到这句话,心里不觉得有什么,甚至还认为大人只是说得好听而已。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自己肩上的担子一天天重起来,才渐渐领悟到这句话的真义。吴敬恒先生有一篇文章,开头就说“我们人活在世上,最要紧的,是自小就要看重自己”,真是一个警句。

时间的马车

如果时代像是一辆马车,我们就是车上的人。一方面是我们驾驭着马车跑,一方面也是马车带着我们跑。时代会因为我们的创造而改变,我们也因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每一分每一秒,这两件事都同时发生,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把握时间、分秒必争呢!

天生的诗人

我们常说“诗人是天生的”,其实不如讲“人是天生的诗人”。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情境都能引起我们诗一般的感触,只是没有办法作成一首诗罢了!所以勃朗宁(Browning)在评论他想象的诗人时说:“你的脑筋搏动则成音调,别人只能感觉到,你却能说得出。”

但是话说回来,能在生活中保有一分诗的感觉,即使写不出,不也足够了吗?

施比受更有福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姆(Erich Fromm)在《爱的艺术》这本书里说:“不成熟的爱,所遵循的原则是‘因为我被别人爱,所以我爱别人’。成熟的爱,所遵循的原则是‘因为我爱别人,所以我被别人爱’。”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不同,其实当中差距很大。

我们往往只要求别人给予我们什么,却不想自己给了别人多少。真正的快乐不一定是入超,所以基督教有一句话:“施比受更有福。”

艺术陶冶

我有不少习画的学生,当他们刚开始学画的时候,都有同一种感觉,就是虽然绘画的技巧一时很难成熟,生活却变得充实了。季节的更换,草木的消长,各种色彩与形态的美,以前不会注意的,现在都能很深刻地感应到。所以艺术陶冶,真是我们充实人生的好方法。

乐观与幸运

我有一位朋友,总有着很好的运气。他表示获得好运的秘诀是每天早上出门,如果遇到晴天,就说:“啊!这是个多么美好的天气。”如果是阴雨,则讲:“这是个多么有情调的天气。”坐上车他会想:“今天是个幸运的日子。”然后觉得每个人都在对他笑,好运也就跟着来了。听起来似乎很迷信,但是我想主要的原因,是他总能保持一颗乐观且充满希望的心。

共同的命运

有一位美国航天员在离开地球飞往月球的途中,看着渐渐远去的地球,不禁感慨地说:“我们都是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的人类,却为什么有那么多纷争?”

动物的相爱,往往是因为意识到彼此共同的命运。我们有时因为生在同一个家庭而相爱,有时因为生活在同一个地区而相爱,如果不断地扩大下去,就会及于全人类、全宇宙。

感应时代

我们常说:“伟大的艺术家是超越时代的。”其实不如说:“伟大的艺术家更能感应这个时代。”

任何一种作品,不论它是什么主义,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任何伟大的艺术家,无论他多么先进,总生活在这个时代当中。他们的伟大,只是在别人还未感应时,已经能表达出来罢了!

距离与美

如果有一幅画,题目为《阳明山》,没有到过阳明山的人,会说这幅画真美。曾经去过的人可能会讲:“美得很像阳明山。”至于住在阳明山的人看了,恐怕就要问他的家在画上什么地方了!

不论绘画、戏剧、文学,离开一段距离欣赏,往往更能抓住它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不也是这样吗?

时间的洪流

从我们这个时代看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会觉得他们是那么不文明,但是如果我们往未来想,几十万年以后的人看我们,不也是如此吗?

在无尽的时间洪流里,在无涯的知识海洋中,我们所拥有的实在不多,所幸的是,在历史上,我们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过去千万年人类智慧的宝藏都交在我们的手里,我们且将加上利息,更丰富地传给下一代。所以不论未来的人类多么伟大,没有我们,他们都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除了咏物言情,还可以用来讽刺时政,所以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诗讲的是含蓄,是蕴藉,但是又有“显”与“隐”,“大境界”与“小境界”,“田园派”与“边塞派”的分别。总之,诗所能表现的真是太多了,包括看得见与看不见的。所以宋代诗人梅圣俞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择书

夏丏尊在《给青年人的十二盏明灯》这本书里说:“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就丧失了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书是读不尽的,所以我们必须加以选择,而且不单要选择有价值的书,更要选那些适合自己的书。因为在学术上有价值的书,不见得对每一个读者都有价值,譬如《哲学概论》就不一定能对小学生有多大的帮助。

所以我要说:“读书当选择,选‘对你’有价值的书。”

不落幕的舞台

人生像一场戏,这个世界是一个不落幕的舞台,我们则是穿梭其间的演员:有的人演配角,有的人演主角。台上不可能老是我们在演;有时我们可以走到后台,喝点茶,或是检讨一下自己的演出,到我们该出场的时候,就又回到舞台上。不论我们是主角,还是配角,这场戏总不能少了我们;不论我们是在前台,还是在后台,都是为了演好这场戏。

隐藏艺术

中国有句俗话:“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艺术也是如此,柔比刚、隐比显、含蓄比暴露更耐人寻味。

所以禅学中有“禅语”,绘画讲求“空灵”,诗文讲求“蕴藉”。西方人也说:“艺术的最大秘诀,就是隐藏艺术。”

时间的效应

记得我在小学的时候,每次因为生病不能上学,躺在床上总想:“我没有去上课,别人是不是还在上课呢?”真是非常幼稚。

这个世界会因为我们的创造而改变,但不会因为我们的停止而停止,它给予每个人同样的时间,问题是,在那段时间当中,我们做了多少有价值的事。

举一隅,必以三十隅反

孔子曾经说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生活在这个知识爆发的时代,每个人的心都变得更敏锐,我们必须以有限的时间去了解更多的事物,以有限的经验去推想更多的情境,所以就这个时代而言,应该是“举一隅,必以三十隅反”了。

放松自己

我们常发现,同样的高度大人摔下去会受伤,小孩子跌下去却可能没事,主要是因为小孩子的肌肉能够放松,大人则不然。在这个分秒必争的社会里,我们往往紧张,即使在睡觉的时候,也不能完全放松,所以要想保持身体健康,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放松,而放松的第一步,不是放松肌肉,而是放松精神。

对生命负责

我们在报纸上常可以看到有些老人跟着孙子一块儿去上学,或许会想:他们读了书又能用得了几十年呢?

其实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寿命有多长,但是即使上天注定我们明天就要离开这个世界,我们今天仍然应该努力地生活,因为生活的意义是:只要我们活一天,就要对这一天的生命负责。

突变与蜕化

艺术大师毕加索,真可以说是拥有多彩多姿的一生。提到他的画,许多人都说看不懂,但是如果我们看他早期的作品,就可以知道他的写实技巧相当成熟,是在自然中改变画风。

由此可知:求新求变的第一步,不是打破传统,而是了解传统;不是表面的反叛,而是内在的蜕化。

银与不锈钢

近年工业发达,不锈钢的制品既便宜又漂亮,制成的餐具往往跟银的差不多,幸亏银比较容易生锈,才分得出什么是银,什么是不锈钢。

交朋友也是如此,幸而那些真朋友还会与我们为真理而争辩,同时指摘我们的错误,才能与那些只会阿附嬉乐的“假朋友”有所分别。

一沙一世界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可以发现,当心情平和的时候,似乎每一样东西都变得更美好;当我们心情宁静的时候,每一件平常的事物都可以触发更多的灵感。所以华兹华斯说:“诗起于沉静中回味得来的情绪。”英国诗人布莱克(W. Blake)也说:“从一粒尘沙里可以看出世界,从一朵野花中见到天国。”

如果我们能保持一颗沉静的心,就会对生活有更丰富的体会。

过程与目的

我有位学艺术的朋友,画一张素描往往要花上两个月的时间,但是画好之后就扔在地上不要了。我问他为什么不重视已经完成的作品,他说因为素描对于他只是“过程”,而不是“目的”,他的目的在于打好素描基础以完成更高的艺术创作。

确实如此,在我们求学的过程中,眼光要放得远,对于眼前成就的过度眷恋,只可能成为人生旅途中不必要的包袱,影响我们前进的脚步。

一本读不完的书

如果这个世界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我们就是读这本书的人,它不可能因为我们的阅读而增加,也不会因为我们的荒废而减少。它是那么充实、完美,且不含有任何创作者的主观与文词的堆砌,它蕴藏着无尽的宝藏,等待我们去发掘。

每个人都拥有这么一本伟大的书,问题是我们能不能阅读它、咀嚼它、消化它,如果只是放在书架上,就如同没有一样了!

流行

服装的样式总是在变,鞋子尖了又圆,圆了又尖。领子由大而小,又由小而大。每当这一个形式流行的时候,对于上一个形式,我们总觉得落伍而不够漂亮,但是等到三十年前的样式再流行起来,又会觉得很美。

我们的审美往往跟着人群跑,所谓“流行”,真是欣赏的一大阻碍。唯有抛除这些盲目的成分,才能真正走到纯美的领域。

风雨中的花

画花卉的人,多半不喜欢画花圃里大量种植的花,因为虽然那些花开得饱满而鲜艳,却总是欠缺那份劲拔与含蓄的美。略被虫蚀的叶片、几分残破的花瓣、盘错孤挺的枝干,才是画家们特别钟爱的。“力”是一种美,而生命的过程正是一种力的表现。唯有艰苦地冲出地面,受尽风霜雨雪而获得成长的,才能散发出自然生命的美。

人生不也是这样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