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构建的"欧洲方式":欧盟对西巴尔干政策研究(1991-2014)(欧洲研究丛书·研究系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12:04:50

点击下载

作者:刘作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家构建的

国家构建的"欧洲方式":欧盟对西巴尔干政策研究(1991-2014)(欧洲研究丛书·研究系列)试读:

序言一

[1]李国邦

欣闻作奎的新作《国家构建的“欧洲方式”——欧盟对西巴尔干政策研究(1991~2014)》即将出版,聊写几笔,以表祝贺。

我的外交生涯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前南斯拉夫,也就是现在的西巴尔干地区(阿尔巴尼亚在西巴尔干地区,但不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度过的。该地区人民的勤劳朴实、热爱生活、天资聪慧、勇于抗争的精神,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我在这里经历了铁托时期,见证了南斯拉夫解体、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科索沃宣布独立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这些经历,我曾给作奎讲过,这对他的研究可能会有帮助。

关于中国对前南斯拉夫地区国家的外交政策,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始终尊重这些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它们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这些国家开展各个领域的合作。近年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们对该地区国家的政策原则始终没有改变。作奎在本书中的某些章节增加了对南斯拉夫解体和冲突的分析,我想这是很有意义的。

2012年中国和中东欧国家“16+1合作”框架确立后,中国和西巴尔干各国的关系与合作迅速发展,我们的很多投资和优惠贷款都到了这里。在这种情况下,深入了解西巴尔干的历史特点、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是非常必要的。从这一点上说,作奎的新作有助于增进我们对西巴尔干国家的了解,对开展合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我现在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工作。这是一个资深外交官、专家、学者云集的地方,很多人都有丰富的外交经历,对重大国际问题有独到的见解。我发现,现在国内对中东欧地区的研究尚需进一步加强,这是一个潜力无穷的领域,值得深入挖掘。目前,我国专门对中东欧问题进行研究的专业人员较少,很多人是兼职从事这一学科的研究。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密切,中国对中东欧问题的研究也一度很热。但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中东欧的研究变得不温不火,与从事美国研究、西欧研究人员的数量和影响力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我相信这一状况在新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的支撑下会有很大改观。同时,我认为我们的研究应与国家的战略需求进一步紧密对接。就目前情况看,一些学术研究和实际需要是存在一定距离的。

随着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关系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加强对中东欧问题的研究,培养中国的中东欧研究专才显得尤为紧迫。作奎是中国中东欧研究界较有潜力的中青年专家,拥有较好的学术基础,在中国加强与中东欧各国合作的大好形势下,可以很好地展示才华,发挥作用。

最后,相信本书能够受到读者的热情欢迎,希望作奎能够在自己的研究领域继续探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 李国邦,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高级研究员,中国前驻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乌克兰、塞浦路斯大使,中国欧洲学会中东欧研究分会会长。

序言二

[1]孔田平

在过去的25年间(1989~2014),中东欧地区的变化有目共睹,其中巴尔干地区的变化尤具戏剧性。解体、冲突、战争、转型、和平、欧洲化,这些词语未必能概括巴尔干变化的全部。外部行为体在该地区的介入程度之深前所未有,联合国、欧盟、北约、美国、德国、俄罗斯、土耳其等都不同程度卷入其中。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欧盟开始认真思考其东南欧政策。2003年6月,欧盟塞萨洛尼基峰会正式给予西巴尔干国家入盟前景。目前,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已经加入欧盟,其他国家也以加入欧盟为目标,与欧盟建立了程度不同的制度联系。尽管该地区国家间的纠葛和疑虑并未彻底消除,但实现巴尔干的欧洲化已成为该地区所有国家的共同选择。巴尔干国家能否实现欧洲化,摆脱巴尔干冲突的历史宿命尚面临诸多挑战。

尽管“巴尔干”成为通用词语的历史仅百年有余,但是巴尔干及其衍生词“巴尔干化”仍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冷战结束后,“西巴尔干”一词应运而生,进入了国际政治的话语体系。巴尔干始终是独特的。曾有学者抱怨,巴尔干产生了太多的历史。罗伯特·卡普兰认为,“欧洲东南部是一个充满历史的地区——由哈布斯堡王朝和奥斯曼帝国的没落所引发的至今未决的领土争端和民族问题所书写”。丘吉尔曾称巴尔干生产的历史超出其消费能力。这可能只是一枚硬币的一面,另一面则是不同的帝国和大国在塑造巴尔干历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强加的历史也超出了巴尔干的吸收能力。罗马帝国的分裂、基督教会的分裂、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征服对于巴尔干文明的形成影响深远。

18~19世纪,巴尔干地区经历了剧烈的变化,一方面,奥斯曼帝国摇摇欲坠,欧洲列强纷纷介入,沙皇俄国、奥匈帝国、英国、德国等列强曾参与巴尔干的角逐,在巴尔干留下自己独特的烙印。另一方面,巴尔干民族主义风起云涌,希腊、塞尔维亚、黑山、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成为独立国家,新兴的民族国家均有扩大其疆域的雄心。由于民族矛盾与领土纠葛交织在一起,巴尔干地区冲突频发,被称为“欧洲火药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巴尔干地区曾发生了两次巴尔干战争。19世纪末,普鲁士宰相俾斯麦曾预言巴尔干将是欧洲冲突的策源地。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妇,“欧洲火药桶”再次被引爆,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40年,意大利进攻希腊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蔓延到巴尔干,巴尔干国家再次卷入战争旋涡。南斯拉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兰科·佩特科维奇认为,“巴尔干化”,即“将一个地区分为许多相互敌对的小国并不是由巴尔干人好斗善战的精神素质所致,而是由多少世纪以来外族不断入侵并用火与剑干涉巴尔干各民族的生活所致。”巴尔干火药桶是由于外部入侵的强国及其追随国造成和点燃的。历史地看,巴尔干问题不是单纯的区域问题,而是更为广泛的欧洲问题的组成部分。应当承认,巴尔干各民族背负着敌意、仇视和冲突的历史重负是“巴尔干化”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尔干保持了长久的和平,有关巴尔干的负面记忆似乎被人遗忘。

冷战结束后,欧洲大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走向统一的历史机遇,欧洲一体化进程加速。但是在东南欧则出现了联邦国家解体的碎片化进程,巴尔干一度成为欧洲最不稳定的区域。南斯拉夫解体引发的冲突与战争唤醒了在冷战时期沉寂的巴尔干记忆,“巴尔干化”的幽灵再次在欧洲徘徊。在前南斯拉夫的土地上经历了斯洛文尼亚战争、克罗地亚战争、波黑战争、马其顿内战、科索沃战争。波黑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发生的最为惨烈的冲突,而1999年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长达78天的轰炸,是北约在欧洲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在20世纪90年代,南斯拉夫一分为六,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塞尔维亚成为新独立的国家。2008年2月,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但未获塞尔维亚承认。这些国家从南斯拉夫联邦的组成单位成为独立国家,需要重新进行国家构建,建立运行良好的国家体制。在巴尔干走向和平后,美国逐渐淡出巴尔干,欧盟成为巴尔干地区最重要的国际行为体。在后冲突的巴尔干地区,西巴尔干国家由于国力薄弱、民族纷争、称职的政治精英供给不足,以及国家治理能力缺乏,国家构建困难重重。在加强西巴尔干国家性、推动西巴尔干国家构建上,欧盟的作用至关重要。欧盟作为转型力量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推动西巴尔干国家化干戈为玉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尚待观察。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刘作奎博士的专著《国家构建的“欧洲方式”——欧盟对西巴尔干政策研究(1991~2014)》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西巴尔干的国家性,深入考察了欧盟在西巴尔干地区国家构建中的作用,阐述了西巴尔干国家构建的欧洲方式。该专著是国内首部对西巴尔干国家构建问题进行探讨的学术著作,对全面了解作为次区域的西巴尔干特性与每个西巴尔干国家的特性,对全面评估作为国际行为体的欧盟在塑造西巴尔干国家时的作用及局限颇有帮助。作者提出了一些引人深思的学术观点,对学界从多视角思考国家构建问题很有裨益。该著作是刘作奎博士数载学术探索的结晶,我期待他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学术研究领域有更大的建树。

[1] 孔田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绪论

版权信息书名:国家构建的"欧洲方式":欧盟对西巴尔干政策研究(1991-2014)(欧洲研究丛书·研究系列)作者:刘作奎排版:KingStar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6-01ISBN:9787509773024本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自1951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至今,欧共体/欧盟经历了多次扩大,成员国达到28个。欧盟近邻西巴尔干国家(克罗地亚已入盟)将是下一轮欧盟扩大的主要对象,而西巴尔干诸国也在为此做积极准备,全力进行内部改革,并把入盟作为自己内政和外交的优先目标。根据目前西巴尔干的发展态势,欧盟对该区域的政策总体上取得了积极进展,西巴尔干基本上告别了区域内冲突和战争,各国政府都致力于一系列改革来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经济发展,并结合欧盟标准和本地区特色建立起议会民主制国家政体,推动国家向市场经济转型。

西巴尔干地区主要是由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简称南联邦)分裂后独立的诸国组成,学界一般采用“一加一减”原则,即减去原属南联邦的斯洛文尼亚,加上不属于原南联邦的阿尔巴尼亚,这样,西巴尔干总共由六国组成,分别是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为方便论述,本书有时将其简称为波黑,将原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简称为塞黑)、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自1992年南联邦解体后,西巴尔干国家的碎片化趋势非常明显,造成该地区持续动荡,战争频发。先是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从南联邦母体分离,紧接着马其顿、波黑也脱离南联邦,2006年,黑山通过公投宣布独立,2008年,科索沃宣布独立。伴随着该地区分离浪潮的是持续的血腥战争,1992~1995年的波黑战争和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使本地区乃至全欧洲的稳定遭到破坏,本地区政治、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在包括欧盟在内的国际行为体的积极斡旋乃至直接派出武装力量介入之下,这一地区的和平得以恢复。进入21世纪以后,西巴尔干地区碎片化的趋势已经终止,再次发生大的动荡和战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西巴尔干诸国紧锣密鼓地出台各种改革措施,积极谋求自身政治与经济的发展。

西巴尔干国家均为小国,经济和市场规模不大。根据2014年中国外交部提供的数据,该地区总人口约为2353万,总面积约为26.5万平方千米,国内生产总值总计约为1630亿美元。从人口、国土面积和经济总量来看,西巴尔干各国与传统西欧强国英国、法国、德国等无法相提并论,但与中东欧国家相比,“勉强”算得上是东欧地区的“二等国家”。粗略来看,西巴尔干国家上述三项指标比波兰略差(波兰人口3850万、国土面积31.2万平方千米、经济总量4750亿美元),尤其是在经济总量上比波兰差一个档次;但西巴尔干国家的这些指标与罗马尼亚相比则大致相当(罗马尼亚人口1904万、国土面[1]积23.8万平方千米、经济总量1897亿美元)。

虽然西巴尔干的经济和市场规模不大,但其具备的地缘优势则足以引起世界关注。

西巴尔干位于欧洲大陆东南端,是欧、亚、非三个大陆的交汇之处,既是联系欧亚的陆桥,又是欧洲伸向非洲的重要跳板。它南临地中海重要航线,东有扼黑海咽喉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是外部物资和能源进入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近些年来,周边动荡深刻改变了欧盟的周边安全环境,使欧盟不得不将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到周边,因而西巴尔干作为欧盟处理周边问题的跳板作用凸显出来。此外,西巴尔干也是欧盟防止外部不安定因素(如非法移民、有组织犯罪、恐怖主义等)的桥头堡。考虑到西巴尔干在地缘战略中的重要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盟就着手实施发展西巴尔干国家入盟的战略。

欧盟在西巴尔干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推进这些国家入盟的进程?目前西巴尔干各国的改革正处于怎样的阶段?什么因素将会影响西巴尔干国家的入盟进程?笔者将在本书中集中探讨这些问题。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本书内容,笔者先就写作框架和一些重要概念做一说明。一写作框架和研究方法

首先,本书集中论述了西巴尔干国家入盟进程的具体情况,以及[2]影响各自入盟的具体因素。本书主要从“国家性”的角度来分析和阐述西巴尔干国家入盟所遭遇的问题,并认为国家功能不完备影响了西巴尔干大多数国家的入盟进程。西巴尔干诸国虽然在全力进行改革,推进入盟进程,但南联邦解体后大部分国家存在“国家性”问题,即国家层面的基本制度根基不牢,无法行使国家应有的职能,这影响了国家的稳定和改革,进而对入盟造成障碍。因此,国家构建作为欧盟推进西巴尔干改革的核心,在本书中将被作为突出的因素加以阐发。

其次,分析欧盟对西巴尔干政策的历史演进及具体内容,尤其是对西巴尔干国家入盟政策的战略考虑、运行机制、投放的政策工具以及政策前景等问题进行细致梳理与分析。

本书认为,民族矛盾和国家功能孱弱是大多数西巴尔干国家动荡的根源,欧盟对西巴尔干的政策包括冲突调解和国家构建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危机干预和顶层制度设计来渗入西巴尔干国家的改革进程,消除西巴尔干国家内部冲突的根源。为达到这一目的,欧盟形成了相对有效的机制,主要通过危机管理、入盟审查、条件限制等各种手段来推进西巴尔干国家的制度改革。在此过程中,欧盟与联合国、北约、美国、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等形成了相对密切的合作,并且有着相对明确的分工,凸显出推动西巴尔干国家改革和转型是由多行为体参与的特点,本书着重分析欧盟在其中的行为方式及特点。

最后,对每个西巴尔干国家(包括特殊实体科索沃)的具体情况进行案例研究,关注欧盟对每个国家和特殊实体政策的共性和差异,了解每个西巴尔干国家入盟的进程和特点,突出西巴尔干“国家性”问题的一致性和多样性,以展示欧盟西巴尔干政策的复杂内涵。分析[3]的主要国家包括塞尔维亚和黑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以及特殊实体科索沃。在进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对每个国家或实体的入盟进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借以突出这些国家各自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从而对西巴尔干国家总体发展路径做出总结。二中外学者研究状况回顾

关于欧盟对西巴尔干的政策,西方学界有不少相关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种研究取向。一种是把西巴尔干纳入整个巴尔干区域框架下进行研究,分析包括欧盟在内的国际行为体对巴尔干地区的冲突调解与和平建设政策。代表著作有:菲利普·罗德和唐纳德·罗斯柴尔德主编[4]的《可持续的和平:内战后的权力和民主》,该书系统地梳理了欧盟/欧共体、美国、联合国、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等不同国际行为体对巴尔干地区的冲突所采取的理论和实际解决方案;马克·威勒和斯蒂芬·沃尔夫主编的《自治、自我治理和冲突调解:对分裂社会进行[5]制度设计的创新性办法》,该书强调了民族自治的重要性,并且认为,自治结合区域一体化是冲突调解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该书为欧盟对巴尔干的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著作主要集中对巴尔干甚至是全球范围内的冲突调解办法和理论建构进行了分析,并没有重点研究欧盟相关政策的特色和作用,也没有对西巴尔干地区的区域特性进行分析。鉴于欧盟在巴尔干的冲突调解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冲突解决方法上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并且已经将西巴尔干大部分地区的冲突调解纳入欧盟自身的安全框架和制度设计当中,因此,对欧盟政策的关注应该是首要的,这也是本书所要重点突出的内容。

另一种研究取向是西方学者针对西巴尔干的专题研究。近年来,欧盟对西巴尔干政策有关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种研究方向。1.欧盟对西巴尔干政策进程的研究

这方面的代表著作较多,主要有:朱迪·巴特主编的《西巴尔干:[6]持续前行》和辛妮萨·库西奇、克劳迪娅·格鲁佩主编的《西巴尔干[7]行进在欧盟之路上吗?》,这两本书的作者均为西巴尔干问题研究专家,他们分析了西巴尔干几个主要国家入盟的进展状况以及欧盟政策投放的效果,属于欧盟对西巴尔干政策动态跟踪研究的代表性作[8]品;多里安·朱诺的著作《西巴尔干的欧洲化》,集中论述了欧盟对西巴尔干政策的几种途径,主要包括临时性办法(The Terra Incognita Approach,1990-1995)、区域性办法(Regional Approach,1995-1999)、综合性办法(Comprehensive Approach,从1999年到[9]现在);弗洛里安·特洛纳的著作《西巴尔干的欧洲化》则论述了欧盟采取的欧洲化相关政策(司法和内部事务政策)在西巴尔干的克罗地亚和马其顿的实施情况,以及这两个国家对欧盟相关政策的适应和接受情况;阿洛尔达·埃尔巴萨尼主编的《欧洲一体化和西巴尔干的[10]转型》系统地探讨了欧盟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对推进西巴尔干政治、经济和社会转型的作用。此外,有的著作还对欧盟/欧共体对西巴尔干政策的历史做了追踪,如理查德·卡普兰的《欧洲及其承认南[11]斯拉夫新国家》、索尼娅·卢卡莱利的《欧洲和南斯拉夫的分裂:[12]一场政治失败的学术解释》,将欧盟对西巴尔干政策的研究追溯到南联邦解体时期,详尽分析了欧盟/欧共体对分裂的南联邦及独立的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国的承认政策,其政策分析较具历史感。另有著作从安全战略角度阐释了欧盟对西巴尔干政策的演进,代表著作是艾米丽安·卡瓦斯基的《扩展欧洲安全共同体:构建巴尔干地区[13]和平》。2.欧盟对西巴尔干政策的比较研究

这种比较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对不同行为体在西巴尔干地区政策的比较,美国、欧盟和联合国都积极介入该地区,并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在政策层面存在差异。代表作品是罗莎·奥尔特曼、尤[14]金·怀特洛克主编的《欧洲和美国在巴尔干的政策》和詹姆斯·多宾[15]斯主编的《欧洲在国家构建中的角色:从巴尔干到刚果》,这两部书均认为,美国对西巴尔干的政策偏向于硬实力方面,而欧盟则倾向于软实力方面。第二个层面是对欧盟西巴尔干政策产生的不同后果进行比较研究,以保加利亚学者格加纳·努切娃的《欧洲的外交政策[16]和巴尔干入盟的挑战》为代表作,作者对西巴尔干国家塞尔维亚和黑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以及中东欧国家保加利亚的入盟进程进行比较,得出因为国家制度层面存在差异导致各自入盟进展不一的[17]结论;亚当姆·法甘的著作《欧洲的巴尔干困境》,通过对欧盟在波黑、塞尔维亚和科索沃的政策比较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3.欧盟对西巴尔干政策内在机制的研究

这里主要对西巴尔干的欧洲化及其条件限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详细考察了西巴尔干国家争取入盟进程中,不同机制所起到的作用,这也是西巴尔干问题研究的热点。比较著名的研究是由布鲁诺·库彼特、米歇尔·海瑟恩、塔马拉·克孜莱德、米歇尔·艾默森、格加纳·努切娃、纳塔莉·拓琦所从事的研究项目——“作为冲突调解工具的欧盟制度模式在欧盟周边分裂国家政策的比较研究”,项目成果为[18]《欧洲化和冲突解决:周边冲突解决的案例研究》。这些学者认为,欧盟是通过给予相关西巴尔干国家欧盟成员国资格来实施条件限制,此外还在西巴尔干引入了社会学习等过程。通过这些方式,欧盟推动西巴尔干国家在民主、法治和人权领域的改革。在此进程中,欧盟明确规定了首要的战略目标以及政治和经济标准,相关标准在有关国家被授予欧盟成员国资格前被用来评估其改革进展情况。其他的代表著[19]作有奥桑·阿娜斯塔斯基的《巴尔干的欧洲化》和罗伊·基恩的《伙[20]伴关系和条件限制双重办法在西巴尔干的实施》。在此研究基础上,有关条件限制机制在西巴尔干国家入盟进程中作用的文章,也有[21]比较多的产出。4.欧盟对西巴尔干国家的国别案例研究

目前西方学界对西巴尔干研究的主流趋势是立足于区域研究,同时兼顾国别研究。但鲜有学者运用某种研究方法对西巴尔干每个国家分别进行系统研究,而不同学者针对不同西巴尔干国家的案例研究则比较多。代表著作有:米莱拉·博格达尼和约翰·卢福林的《阿尔巴尼[22]亚和欧盟:融入欧盟的混乱之旅》,詹姆斯-凯尔·林德赛的《科索[23]沃:巴尔干充满争议的国家性建设之路》,鲍里斯·波哥维奇的[24]《塞尔维亚转型的四年》,以及克里斯托弗·索利兹的《战后波斯尼[25]亚的转折点:本土化进程和欧洲一体化》等。

尽管西方现有的研究成果为本书的最终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但这些成果也存在较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运用科学的视角对西巴尔干每个国家进行全面、细致的案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西巴尔干国家各自存在的问题;二是目前西方出版的能基本体现欧盟西巴尔干政策研究最高水平的成果,均是多人合作的,如埃尔巴萨尼主编的《欧洲一体化和西巴尔干的转型》,布鲁诺·库彼特等主编的《欧洲化和冲突解决:周边冲突解决的案例研究》,詹姆斯·多宾斯主编的《欧洲在国家构建中的角色:从巴尔干到刚果》等。多人合作的优势和缺点均比较明显:优势在于能集思广益,很快形成成果;缺点在于,课题策划者的初衷和目标可能是非常明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原有的设想有时候难以完全贯彻,不得不迁就不同经历、水平和学科背景的作者的个人偏好,导致一本著作“拼合”的色彩明显,形式虽统一,但研究的观点和方法则多元,事实上很难形成明确的结论,最多只能算是一种共识。

从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状况看,中国学者对西巴尔干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产出,论文主要集中在对西巴尔干入盟进程的分析上。主要作品有:刘作奎的《欧盟对巴尔干的冲突调解政策——一种新制度主义的分析》(周弘、贝娅特·科勒-科赫主编《欧盟治理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扈大威的《欧盟对西巴尔干地区政策评析》(《国际问题研究》2006年第3期),柯静的《西巴尔干入欧盟前景分析》(《国际论坛》2007年第11期),朱晓中的《欧洲一体化与巴尔干的欧洲化》(《欧洲研究》2006年第4期)和孔田平的《对东南欧“巴尔干化”的历史解读》(《欧洲研究》2006年第4期)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张鹏的博士论文《对外援助的欧洲模式》,对欧盟的西巴尔干援助政策做了专题研究(2010年完成),该论文目前已经正式出版。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对西巴尔干国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案例研究,同时也对欧盟的条件限制机制进行了专门研究。案例研究主要成果包括:《欧盟对塞尔维亚和黑山政策评析》(《欧洲研究》2007年第3期)、《欧盟对科索沃政策评析——欧盟扩大进程中的例外》(《欧洲研究》2008年第2期)、《国家构建的欧洲方式——欧盟对波黑政策实证分析》(《欧洲研究》2009年第4期)、《从“疑欧主义”到“融入欧盟”:克罗地亚的转型进程》(周弘主编《欧洲发展报告(2013~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在对欧盟条件限制机制研究上,笔者与西方学者进行了对话,发表了相关的英文成果——[26]《欧盟条件限制和西巴尔干的入盟之路》。笔者在此文中集中分析了欧盟对西巴尔干实施条件限制的几种模式,以及这几种模式的效果差异和对其采取的修正措施,并将这些条件限制的分析运用到西巴尔干国家的具体入盟进程上。三本书的创新性

首先,本书致力于对欧盟在西巴尔干的冲突调解和国家构建政策的来龙去脉做深入分析,不只是局限于欧盟对西巴尔干整个区域政策的一般性阐述上,而是从多视角透视和分析欧盟对该区域所实行的政策。具体表现为,将欧共体/欧盟对西巴尔干冲突调解和国家构建的历史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南斯拉夫的解体危机,阐释欧共体/欧盟对南斯拉夫问题的战略思考、工具使用以及政策选择,确保对欧共体/欧盟的国家构建政策(从1991年到现在)有长时段的、全面的了解。本著作还避免了目前欧洲化研究文献只注重对欧盟政策的分析以及欧盟政策对西巴尔干国家政治、经济等影响的分析,即所谓的“自上而下”(Top-Down Approach)的分析视角,而是更加突出了欧盟政策吸收者西巴尔干的反应,即所谓的“自下而上”(Bottom-Up [27]Approach)的分析视角。总之,该书更加注重从欧盟与西巴尔干国家双向互动的角度来分析欧盟的冲突调解和国家构建政策的进程及效果。

其次,本书对欧盟西巴尔干政策的探讨以案例研究为基础和支撑,不流于对西巴尔干整体入盟进程的泛泛研究和论述。笔者认为,梳理西巴尔干入盟的主线仍要仰赖于对该区域每个国家的具体国情的分析,在不忽视差异性的前提下把西巴尔干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研究分析框架中。总之,只有在弄清楚每个国家的具体状况后,才能提升对这个区域的整体性认识。只有对这些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才能为综合分析和评估欧盟西巴尔干政策的效果提出全面而有价值的研究发现。

再次,科学研究的价值在于突出某种研究方法的解释力,进而能够增强对某一事物和研究目标更为科学的认知。经过几年来对西巴尔干问题的研究,笔者总结认为,“国家性”是构成欧盟对西巴尔干政策的核心影响要素。这一研究角度国内学者迄今没有太多涉及,而国际学者虽有阐述,但并不深入和系统。笔者在本书中创新性解释“国家性”这一概念,并且对这一问题的阐释不完全遵循西方的理念和解释路径,而是依据中国学者自身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展开评述,突出创新性。

最后,笔者还加入了对西巴尔干地区发展动态的最新分析,确保成果的现实性与及时性。本书的写作历时多年,在写作过程中,西巴尔干地区和国家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如西巴尔干深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2013年克罗地亚加入欧盟,近几年来政治选举频繁导致部分西巴尔干国家政策发生变化和调整等,这些新变化都将在本书中有所体现。四重要概念界定1.“国家性”(Statehood)和“国家构建”“国家性”是本书立论的核心。国家性泛指一个国家得以存在的一些基本要素,主要包括稳定的政治制度,拥有固定的领土、人口、军队,确保经济和社会正常运行的制度和传统,维持必要国际交往的国家功能等。这些必要的条件是确保一个国家统治制度能够正常运作的前提。但很多时候,国家性的确切含义有些模糊,难以做出界定。笔者在本书第一章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国家性概念做出界定。

为了让西巴尔干的弱功能性国家和功能性国家变成完全功能性国家,包括欧盟在内的国际行为体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积极进行“国家构建”,主要办法是从制度设计上改变这些国家宪法的特性,推动这些国家按照欧盟标准进行改革,最终为入盟奠定基础。关于“国家构建”问题,笔者在第二章做了专题论述。2.条件限制(Conditionality)

条件限制是欧盟对西巴尔干政策的一个重要机制,条件限制执行的效果如何直接决定了欧盟对西巴尔干政策的成败。

条件限制一般而言是指欧盟对申请入盟的西巴尔干国家设定入盟[28]标准(包括“哥本哈根标准”和欧盟的既有法律成果等),通过入盟吸引和援助,鼓励西巴尔干国家按照欧盟设定的具体条件进行改革。对于积极实行改革的国家给予持续的资助和奖励,对于不认真甚至没有进行改革的国家给予惩罚甚至终止资助乃至取消入盟申请。正因为上述特点,条件限制机制有时候又被形象地称为“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关于这一问题,笔者在本书第三章做了专题论述。3.政策工具

简单地说,政策工具就是达成政策目标的手段。政策工具既可以界定为一种“客体”(object),也可以界定为一种活动(activity)。例如,在法律文献中,人们往往将法律和行政命令称为工具;另一方面,有学者将政策工具定义为“一系列显示出相似特征的活动或行[29]为”。

在针对西巴尔干入盟问题上,欧盟出台了很多政策工具,有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扩大政策、邻国政策等都是欧盟常用的政策工具。一般而言,政策工具包含了不同的类型和范围。就欧盟来说,每项大的政策领域都是重要政策工具,如扩大政策、区域政策、邻国政策、东部伙伴关系政策、移民政策、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等。但每项政策领域下面,又包含相应的政策工具。如区域政策包含的政策工具就有结构基金、聚合基金、预加入工具、共同体倡议和欧洲投资银行贷款等。在这些政策工具下面又可分为不同的工具类别。如区域政策中的结构基金就包括欧洲地区发展基金、欧洲社会基金、欧洲农业保证与指导基金、渔业指导融资工具等。卡伦·史密斯在其著作《变化[30]世界中的欧盟外交政策》中,较早地对欧盟政策工具做了细致的分类,但未对工具属性做出具体说明。这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中西方理解的差异,西方想当然地认为欧盟实施的很多政策内容是一种政策工具,而在中国的研究语境中,有些内容未必能被称作政策工具,或者一般不称作政策工具。

依据笔者的理解,西方学者在提到政策工具时,往往出于“去政治化”考虑,而把政策的执行看作一种技术性工作,执行政策工具的官僚也自然而然地被称为技术官僚,决策的过程也就是选择决策工具以实现最优效果的过程。4.中东欧国家

本书中提到的中东欧国家专指中东欧16国,它们分别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马其顿、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阿尔巴尼亚。5.其他专业术语

对于欧盟一些专门术语的解释,欧盟官方网站专门开辟了一个栏目,叫作“欧盟术语解释”(EU Terminology Explained),列举了一[31]些容易引起模糊和误解的专业术语。如“欧盟既有法律成果”(Acquis Communautaire,法语的意思是“得到一致同意的东西”)、“哥本哈根标准”(Copenhagen Criteria)等,读者可做参考。

[1] 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http://www.fmprc.gov.cn/mfa_chn/gjhdq_603914/。

[2] “国家性”(Statehood)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与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阶段紧密相关,也与改革和转型进程密切相关。有关国家性概念的深入分析,见本书随后的章节。

[3] 历史上,塞尔维亚和黑山关系密切,两个民族同种同源,祖先都是塞尔维亚人。1878年柏林会议后,塞尔维亚和黑山先后独立并保持亲密盟友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组建的南斯拉夫联合王国中,黑山并入塞尔维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黑山成为独立共和国,并加入1963年组建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1~1992年,南联邦解体。1992年4月27日,南联盟议会通过新宪法,宣布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2000年,南联盟政权发生更迭,导致黑山分裂趋势加剧。2002年3月,在欧盟主持下,塞尔维亚与黑山签署塞黑关系原则协议:“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国家联盟(简称塞黑)。2006年,黑山通过全民公投选择独立,“塞尔维亚和黑山”国家联盟正式解体,分为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国家。

[4] Philip G.Roeder and Donald Rothchild,Sustainable Peace:Power and Democracy after Civil Wars,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5.

[5] Marc Weller and Stefan Wolff eds.,Autonomy,Self-Governance and Conflict Resolution: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Institutional Design in Divided Societies,London and New York:Taylor and Francis Group,2005.

[6] Judy Batt ed.,“The Western Balkan,Moving On”,Chaillot Papers,Institute for Security Studies of European Union October,2004.

[7] Sinisa Kusic and Claudia Grupe ed.,The Western Balkans on Their Way to the EU? Peter Lang,2007.

[8] Dorian Jano,The Europeanization of Western Balkan:A Fuzzy 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New Potential EU Member States,VDM Verlag Dr.Muller Aktiengesellschaft & Co.KG,2010.

[9] Florian Trauner,The Europeanization of the Western Balkan:EU Justice and Home Affairs in Croatia and Macedonia,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11.

[10] Arolda Elbasani ed.,European Inte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Western Balkan:Europeanization or Business as Usual?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3.

[11] Richard Caplan,Europe and the Recognition of New States in Yugoslavi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12] Sonia Lucarelli,Europe and the Breakup of Yugoslavia:A Political Failure in Search of a Scholarly Explanation,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0.

[13] Emilian Kavalski,Extending the European Security Community:Constructing Peace in the Balkans,Tauris Academic Studies,2008.

[14] Franz Lothar Altmann,Eugene Whitlock eds.,European and US Policies in the Balkans,Germa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nd Security Affairs,July 2004.

[15] James Dobbins et al.,Europe’s Role in Nation-Building:From Balkan to Congo,California:Rand Corporation,2008.

[16] Gergana Noutcheva,European Foreign Policy and the Challenges of Balkan Accession:Conditionality,Legitimacy and Compliance,Routledge:Taylor & Francis Group,2012.

[17] Adam Fagan,Europe’s Balkan Dilemma:Path to Civil Society or State-Building,I.B.Tauris,2010.

[18] Bruno Coppieters and Michael Emerson etc.,Europeanization and Conflict Resolution,Case Studies from the European Periphery,Gent:Academia Press,2004.

[19] Othon Anastasakis,the Europeanization of the Balkans,Brown Journal of World Affairs,Fall,2005.

[20] Rory Keane,“The Partnership-Conditionality Binary in the Western Balkans:Promoting Local Ownership for Sustainable Democratic Transition”,Cambridg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Volume 18,Number 2,July 2005.

[21] Othon Anastasakis and Dimitar Bechev,“EU Conditionality in South East Europe:Bringing Commitment to the Process,” April 2003;Gergana Noutcheva,“EU Conditionality,State Sovereignty and the Compliance Patterns of Balkan States,” Paper prepared for the 3rd Pan-European Conference on EU Politics European Consortium for Political Research,Bilgi University,Istanbul 21-23 September 2006.

[22] Mirela Bogdani and John Loughlin,Albania and the European Union:The Tumultuous Journey Towards Integration and Accession,IB Tauris and Co LTD,2009.

[23] James-Ker Lindsay,Kosovo:The Path to Contested Statehood in the Balkans,IB Tauris and Co LTD,2011.

[24] Boris Begovic,Four Years of Transition in Serbia,Baden-Baden:Nomos,2005.

[25] Christophe Solioz,Turning-Points in Post-War Bosnia,Ownership Process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Baden-Baden:Nomos,2005.

[26] Liu Zuokui,“EU’s Conditionality and Western Balkans’ Accession Roads,” Academic Journal of European Perspective,No.2,April,2010.

[27] Arolda Elbasani ed.,European Inte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Western Balkans:Europanization or Business as Usual?Routledge:Taylor and Francis Group,2013,p.7.

[28] 哥本哈根标准本是用来衡量某个国家是否有资格加入欧盟的一系列标准。它是由欧洲理事会于1993年6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制定的。政治方面,它要求候选国有稳定的民主制、尊重人权、法治和保护宗教少数、民族少数;经济方面,它要求候选国实行市场经济;法律方面,要求候选国接受欧盟法律体系中的公共法、规则和政策等。

[29] F.Pearl Eliadis,Margaret M.Hill,Michael Howlett eds.,Designing Government:From Instruments to Governance .Quebec: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2005.

[30] Karen Elizabeth Smith,European Union Foreign Policy in a Changing World,Cambridge:Polity Press,2003.

[31] http://europa.eu/abc/eurojargon/index_en.htm.第一章西巴尔干国家性问题研究一国家性问题探讨1.国家性的含义

国家性的英文拼写为statehood,《英汉大词典》(陆谷孙主编)的释义为:①国家的地位以及②(美国)州的地位、(印度)邦的地[1]位。牛津高阶英语词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第七版)的解释更明确一些:①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状况以及一个国家拥有的权利和力量的状况(the fact of being an independent country and of having the rights and powers of a country);②用以表[2]示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州的状况。事实上,牛津词典大致让我们知道国家性是用来描述一个国家存在的状况,如主权、领土、人口、民族、政府等基本情况,不过它仍未深入细致剖析这些要素赖以存在的特点是什么。

那么,正式的国际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是怎么解释国家性的呢?1933年的《国家权利和义务公约》,也就是著名的《蒙德维地亚公约》,在关于国家性标准释义上是最被广泛引用的。公约指出,一个实体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才能形成必要的国家性:“(1)有长久居住的人口;(2)明确划定的领土;(3)政府;(4)与其他国家交往的能[3]力。”尽管从现时的标准看,这些列举出的条件并不完整,但可以从中判断国家性的一些基本事实基础,也就是在固有的领土上存在合理和稳定的政治共同体,来有效控制该领土和国民,并掌控必要的施政权力。

不过这一概念用现代国家的标准来看,仍有不全面的地方。正如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普兰所说,就像国际法和国际机构对国家的定义[4]没有一致的看法一样,它们对国家性确切含义的认识也不统一。梵蒂冈拥有约1000名常住人口,居住在0.4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需要依[5]靠意大利警务力量的保护,但却是一个国家。历史上非洲的罗得西亚由少数白人统治,并不被认为是一个国家,而津巴布韦与罗得西亚的统治模式相同,却被认为是一个国家。如今的孟加拉国东西两部分曾分别由印度和巴基斯坦占领,1971年印度干预巴基斯坦内战,从而成立了孟加拉人民共和国,1972年,其国家地位得到国际承认。与此相对应,塞浦路斯岛有南北两个共和国,分别由希腊和土耳其人控制,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因为土耳其的干预而于1974年建立共和国,但迄今为止仍是一个未得到国际承认的政治实体。从这些案例来看,长久以来国家性得以存在的背景和条件非常复杂,难以用统一的标准来框定。

美国国际法专家詹姆斯·克劳福德认为:“并不存在普遍被接受的[6]和令人满意的关于国家性的法律定义。”原因很清楚:在多元的国际体系当中,国家性的复杂政治、文化或社会基础不可能得到广泛的国际认同。

由此可以看出,《蒙德维地亚公约》所确定的国家性条件是有局限性的,与此同时,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性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对此,《蒙德维地亚公约》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国家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比如,领土是国家性的主要条件之一,但明确界定[7]的边界则不是。西巴尔干的阿尔巴尼亚尽管缺乏明确的边界,但在1913年就被许多国家所承认;以色列1948年就被联合国承认,但它[8]的边界直至现在仍存在争议。美国为证明以色列在国际事务中的投票具有合法性,就公开宣称,“历史证明,领土的概念并不必然包括准确划分的边界”,只需要有居民居住以及政府在该地有效行使主权[9]就可以了。更有甚者,一些案例表明,即使政府对所在领土无法实施有效控制也可被承认为独立主权国家。刚果于1960年就获得独立并得到联合国的承认,但当时的刚果政府明显无法有效控制其整个领

[10]土。

对国家性的上述分析表明,这一概念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存在不同标准,而且随着不同行为体判断标准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

因为上述问题的存在,西方学者很多时候把国家性作为学术界认可但难以明确解释的术语加以使用,对其理解只能依据读者的学识和对实际问题的认知来分析。如丹麦学者索伦森所著的《国家性的变[11]迁》(Changes in Statehood),书中并没有对国家性加以概念化。而保加利亚女学者格加纳·努切娃在分析西巴尔干国家性时,同样没[12]有对这个词给出明确定义。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也十分关注国家性问题,但同样未给国家性做定义,而只是泛泛地把存在国家性问[13]题的国家称为“失败国家”或“治理失败国家”。欧洲学者则明确把西巴尔干存在国家性问题的国家称为“弱国家性国家”或者“弱功[14]能性国家”。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对西巴尔干国家性定义的话语权掌握在欧盟手中。即欧盟对西巴尔干国家性的认定以及标准设定主宰着国际社会对此问题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目前西巴尔干国家的重大内政和外交政策主要内容就是根据欧盟所构建的制度模式来进行改革。因此,这种控制与依附关系变成了一种自愿行为。这种状况基本确保了欧盟的国家性标准在此地落地生根,成为对西巴尔干国家性界定的合法“代言人”。这一界定标准主要体现在欧盟的“哥本哈根标准”中对政治、经济、法律等标准的具体的规定上。2.对国家性的定义

目前,中国学者对国家性这个舶来品少有问津,也没有深入的研究。然而,这一术语是在西巴尔干问题研究中能够获得突破的一个创新性词语,没有它就不足以解释该区域的复杂特点以及影响这些国家转型和入盟的决定变量是什么。就如学界引入理性选择、无政府状态等词语而改变了对一些经济学、政治学现象的根本认识一样,引入国家性也能从根本上改变对西巴尔干这一特殊区域国家的认识,有利于我们开辟新的分析视野。

结合一些法律字典提供的释义和欧盟文献对此概念的界定,加上对西巴尔干问题的长期研究分析,笔者对国家性做出如下理解:一个国家除了要包含该国独立存在必备的特性,即拥有固定的领土、居民、政府以及具有与国际社会打交道的能力外,在新的国际环境下,还要关注政府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功能是否完备。内部功能包括国家统治集团能否形成一个稳定和权威的核心,是否拥有完备的国家立法、行政、司法等制度和经济领域统一的货币、关税制度,是否有能力整合所有必要的国家资源来制定、实施维持国家运行的重大决策;外部功能主要包括是否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的认可,以及是否有能力开展各种国际合作。具备上述能力或功能的国家,可以称之为具有完整的国家性。但在实践中,绝大多数国家是存在国家性问题的。因此国家性这一说法就成为一种研究参照,即国家性问题有哪些,强弱程度如何。

依此概念,笔者把西巴尔干不同国家的国家性做出了区分,主要包括:功能性国家、弱功能性国家、较弱的功能性国家和无功能性国家。功能性国家表示,这个国家有统一的权力核心,统治集团具有合法性和权威性,具备完善的国家政治和经济制度,对外能够有效行使主权并展开国际交往。弱功能性国家是指,由于民族对立或利益纷争等问题,使国家无法形成单一的统治中心,或没者虽存在中心却被架空,统治集团没有权威性,无法整合相关国家资源来控制国家运行,或没有统一和完善的国家政治经济制度,或对外无法有效行使主权和开展国际交往。无功能性国家在这里特指科索沃,它内部存在严重的民族问题,从外部维度看,其作为主权国家尚未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西巴尔干事实上还存在“较弱的功能性国家”,这里是指塞尔维[15]亚和黑山(已解体)、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因为转型进程的持续,一些较弱的功能性国家如克罗地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逐渐巩固了国家功能,克罗地亚通过成功加入欧盟,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功能性国家的构建,而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通过改革完善了一些较弱的功能,因此被视为是弱功能性国家。较弱的功能性国家比弱功能性国家缺乏更多的国家功能。比如塞黑和波黑,因民族对立程度较高,国家功能被削弱,而克罗地亚、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则不存在严重的民族对立,国家功能相对未被削弱。按照欧盟的标准,功能性国家同样也存在一些治理问题,并不是说它就十全十美了,比如说克罗地亚,虽然已加入欧盟,仍需在一些重要的领域(如司法)坚持进行改革。二西巴尔干国家性问题的由来

一般而言,民族国家大都经过了较长历史阶段的整合,逐渐形成稳固的领土、居民、宗教信仰和成熟的政府,掌握了丰富的对外交往经验和能力等,这些条件能够保证平稳地维持国家—政府—社会之间良性的关系。但是,南斯拉夫解体后新独立的国家大都难以完全具备上述条件,从而导致国家性问题的产生。其根源在于南斯拉夫内部固有的民族对立和矛盾。

对于南斯拉夫内部民族矛盾问题,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大量的[16]研究和分析。学者关注的着眼点在于,民族矛盾是如何促成南斯[17]拉夫解体的。在这些研究中,主要存在两种分析思路。第一种是以民族认同的差异为着眼点。美国政治学家、历史学家迈克尔·布朗根据冷战后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民族分离主义和民族冲突,提出引发民族分离主义和民族冲突的4组共12种基本因素:结构因素包括国家实力孱弱、国内安全形势严峻、民族分布复杂;政治因素包括带有歧视性的政治制度、排外的民族思想、集团政治和精英政治极端化;经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