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精神医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12:59:46

点击下载

作者:马辛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社区精神医学

社区精神医学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社区精神医学/马辛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ISBN 978-7-117-19198-2

Ⅰ.①社… Ⅱ.①马… Ⅲ.①精神病学 Ⅳ.①R7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122890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社区精神医学

主  编:马 辛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8年1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9198-2/R·19199

策划编辑:张令宇

责任编辑:孙雪冰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化、城镇化、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竞争日益激烈,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应激事件越来越多,由此诱发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越来越多,如抑郁症和自杀率上升,儿童和青少年的行为问题,酒、药、毒品成瘾,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管理与康复等,这些问题在社区管理中已经占有越来越突出的位置,社区精神医学作为精神医学的一个分支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作为集临床、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精神疾病专科医院,以及北京市精神卫生保健所的挂靠单位,承担着精神卫生人才特别是社区精神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在这些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书编者由长期战斗在精神病学教学前线的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家团队组成,他们在自身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学术资料,编写完成了本书。

本书在编写成章上,以社区医务工作者经常遇到的精神障碍的相关问题作为章节编排的依据,重点突出临床表现和治疗处置办法,实用性强;文字简洁易懂,易记易背,适合社区医务工作者使用,可推荐为“案头书”。

本书的出版凝聚了全体编者的心血,对他们作出的贡献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感谢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使本书能够顺利出版。

尽管本书的编者都是多年工作在临床和教学一线的教师和临床医师,但基于现有水平,书中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蔡焯基2014年6月前 言

精神障碍是我国疾病分类中较严重的一类疾病,处于我国疾病总负担的首位。精神卫生问题是衡量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并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显示95%的精神病人生活在社区,为此将精神病患者安置在社区,让他们在社区活动、治疗、工作、娱乐的方式是安置精神病患者最好的模式,符合精神病防治的基本规律。大力发展社区精神卫生工作,有利于降低精神疾病的医疗费用,有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能够提高整个人群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个体承受应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减少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符合当今医疗体制改革的要求。

目前从事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人员大多是仅接受过短期精神科培训的医护人员,即便那些接受过精神科系统培训的精神科专业人员,由于长期面临繁杂的社区工作,缺乏定期的再培训,所学的精神疾病知识日渐老化,再则目前针对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人员的教材凤毛麟角,为此我们专门组织了一批长期从事社区精神卫生培训和实际工作的精神病学专家编写本书,希望将此作为从事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人员的参考书和培训教材。

本书内容以精神病学三基训练为重点,重点讲解精神疾病常见症状,精神检查和诊断思路,社区中常见精神障碍包括儿童和老年常见精神疾病的识别、诊断及治疗,精神科常见病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对精神科常见急症及处理方法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并根据社区工作的特点,重点介绍了精神疾病的康复和家庭干预,精神卫生的健康教育问题,精神卫生服务管理、社区精神卫生的风险管理及灾难心理危机干预与管理、社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等内容。此外,本书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相关内容,以便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人员在社区工作中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不仅参考了大量的资料,还结合了作者各自的临床工作经验,以最简洁、通俗的语言结合相关病例阐述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相关问题,以便于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参考使用。本书的出版必将推进社区精神卫生的工作及对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培训。由于参考资料和学术观点不同,可能在编写过程中有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敬请见谅!在此感谢编写本书的专家在百忙之中为本书的出版所作出的贡献。编者2014年6月Table of Contents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社区精神医学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社区精神医学发展的历史沿革第三节 社区精神医学发展的动力第四节 国内外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发展历史和现状第五节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和特征第六节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第七节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组织和实施第八节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的诊治康复模式第九节 社区精神医学发展趋势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及综 第一节 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常见综合征第三章 精神症状的检查与诊断思路 第一节 病史采集第二节 精神检查第三节 与精神科相关的辅助检查第四节 精神疾病的诊断思维方法第四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第二节 偏执性精神障碍第三节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第五章 心境障碍 第一节 概  述第二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第三节 临床表现第四节 诊  断第五节 治  疗第六节 自杀的防范措施第七节 预  防第六章 焦虑障碍 第一节 概  述第二节 恐 惧 症第三节 惊恐障碍第四节 广泛性焦虑障碍第五节 强迫障碍第六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第七章 老年期常见精神障碍 第一节 谵  妄第二节 痴  呆第三节 老年期抑郁障碍第四节 晚发精神分裂症第八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第一节 概  述第二节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第三节 阿片类药物成瘾第四节 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及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第五节 镇静安眠药成瘾第六节 大麻滥用第七节 烟草依赖第八节 临床少见成瘾药物所致精神障碍第九章 精神发育迟滞 第一节 概  述第二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第三节 临床表现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第五节 治疗及康复第六节 预  防第十章 儿童期常见精神障碍 第一节 概  述第二节 儿童孤独症第三节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第四节 抽动障碍第五节 儿童情绪障碍第六节 对立违抗性障碍及品行障碍第十一章 精神科急症 第一节 概  述第二节 精神药物急性中毒第三节 谵妄的处理第四节 自伤、自杀的处理第五节 冲动和暴力攻击行为的处理第六节 兴奋状态的处理第七节 精神障碍患者意外事件的处理第八节 其他精神科急症的识别及处理第九节 急诊心理危机干预第十二章 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 第一节 精神药物治疗概述第二节 抗精神病药第三节 抗抑郁药第四节 心境稳定剂第五节 抗焦虑药第六节 促认知药第十三章 精神疾病的康复和家庭干预 第一节 精神疾病康复适宜技术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家庭干预第十四章 精神卫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第一节 概  述第二节 组织管理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与方式第四节 精神卫生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第五节 心理健康促进策略第六节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的成效与评价第七节 心理健康促进的场所第十五章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第一节 心理咨询的概念与基本方法第二节 心理治疗的概念与原则第三节 心理治疗主要技术方法第十六章 精神卫生服务管理 第一节 社区精神卫生管理服务体系第二节 社区精神卫生防治人员职责和工作制度第三节 社区精神疾病防治第四节 社区精神疾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第五节 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案管理第六节 人员培训第七节 资料信息管理与工作总结、进度报表第八节 督导、考核与评估第十七章 社区精神卫生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基本概念第二节 起源和发展历程第三节 基本理论第四节 风险来源和人员职责第五节 各类风险的管理第六节 发展与展望第十八章 灾难心理危机管理与干预 第一节 灾难心理危机基本概念第二节 灾难心理危机管理与干预第十九章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 第一节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二节 常用调查工具的选择与应用第三节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常见问题主要参考书目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一章 总 论

社区精神医学的产生发展历经了约八百多年的历史,是广大精神卫生工作者对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预防和研究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医学学科。早在20世纪6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就向其成员国宣布:不断发展的社区精神医学理论与实践是预防控制精神疾病的基石,倡导世界各国建立、发展和完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以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康复并早日回归社会。本章主要概述社区精神医学和以社区精神医学为理论基础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第一节 社区精神医学的基本概念一、社区

社区(community)是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氏族等)和(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等)聚集在一定地域,所形成的一个在生活生产上相互关联的特定区域。一个社区具有五个基本要素:①一定数量的人口,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认为一个有代表性社区的人口数大约在10万~30万人之间;②一定面积的2地域空间,WHO提出其面积为0.5~5km;③一定规模的社区设施,即社区成员生活与生产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社区设施完善程度往往是社区发达程度的物质标尺。④一定类型的社区活动,即社区的基本生活与生产活动,其同质性使人们结成一个生活共同体,并在一定地域条件下发生关系。⑤一定特征的社区文化,它是社区内在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基础,包括社区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管理方式和社区成员的心理特质、行为模式及价值观念等。二、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也称为精神障碍或心理障碍。

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10th edition,ICD-10)定义精神疾病为脑病的表现,包括一系列临床表现轻重不等但可辨认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这些异常在大多数情况下会给个人带来痛苦,并使其社会功能受损,后者包括生活自理、家庭角色、学习、工作、人际交往和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等能力的损害。三、精神卫生

精神卫生又称心理卫生。精神卫生(mental health)的定义和内容大致分为两种,即狭义和广义。狭义的精神卫生,是指研究精神疾病的预防、诊治和康复的理论与实践的一门学科即精神病学。广义的精神卫生,不仅研究各种精神疾病的预防控制,而且研究如何来保障和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以防止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和心身疾病等发生的一门学科即精神医学或称精神卫生学。四、社区精神医学

社区精神医学(community psychologicalmedicine)是以社区作为基本单元,在社区综合地应用社会精神病学、精神卫生学和预防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如何提高社区人群承受生物、心理、社会应激和适应社会等能力,以利于预防和控制各种精神疾病、心理行为问题和心身疾病的发生,保障和促进社区人群心理、身体和社会行为健康的一门学科。五、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community-based mentalhealth service,CMHS)是社区精神医学理论在社区的实践应用,是在政府各级卫生机构领导和相关部门配合下,把社区作为基本单元,以基层精神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社区精神卫生工作者和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利用社区资源,采纳融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等为一体的适宜精神卫生干预策略,来解决社区人群中的精神卫生问题,以满足其基本精神卫生需求的一种综合性和连续性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第二节 社区精神医学发展的历史沿革

至今,社区精神医学的发展历经了约八百多年的历史,总的来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一、以道德和良知为标志的时期

在公元13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认为许多精神疾病是一种妖魔附体造成的,只有用种种驱邪的办法把妖魔赶走才能使人恢复正常。因此,精神障碍患者处于非常悲惨的境地,他们被施以极刑、甚至被打开头颅。欧洲大多数国家把精神障碍患者集中关锁在监狱和教堂中,采取一些非人道的措施进行约束和监管等。但另一方面,在欧洲的比利时和德国等国家,部分医生、牧师和患者家人等,在其住家附近专门为一些精神障碍患者建立了相对开放的“精神障碍患者之家”(local familiesfor madpeople),组织人员对其中的患者进行照料和护理等,帮助其学习并具备一定的职能,结果大多数患者获得改善,部分完全康复。

19世纪初的英国,重视精神障碍患者诊治康复的一些有识之士提出的目标是:“尽力所能及的条件和措施来关心治疗精神障碍患者,他们和精神健康的正常人一样需要欢乐……应尽可能地使他们快乐起来。”这些有识之士认识到精神障碍患者重新回归社会的重要性,指出要改善精神障碍患者的生存环境,帮助他们生活、学习和获得适宜的工作,并在一些地区为精神障碍患者专门建立和开发了“精神障碍患者避难所”(asylums for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有系统地让精神障碍患者参与各种创造性活动和护理其他患者,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精神障碍患者的恢复,提高了其生活质量。二、以多种职业康复项目为标志的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制定的一些职业康复法规相继出台,最初被用于帮助有躯体残疾的人进行职业康复。这些康复措施得到了高效率的贯彻执行,并作为社会共同的责任得到了公众的广泛支持。到1943年,美国对职业康复法律进行了修订,职业康复扩展到了有精神残疾的患者,对他们进行财政支持和各种职业康复培训服务。1944年英国也制定了类似的法律,在一些大的精神病院和附近社区建立了职业康复基地。

在最近50多年里,职业康复治疗从单纯重视患者的职业功能水平进一步提高到了重视社交和整体社会功能的重建。然而,职业康复在目前的康复实践中仍停留在较为抽象的阶段,Lamb在1982年写道:“慢性患者社会治疗的基石是根据患者能力的个体差异,运用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治疗措施”,所以职业康复尚有待完善。三、以“非住院化运动”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为标志的时期

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美国政府制定了对精神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以社区治疗为基础的相关法律。该法律规定:精神障碍患者和躯体疾病患者一样,在诊断治疗方面应享有平等的权利,精神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不再被送到某些大的封闭机构中心,如精神病院和监狱中去,不允许将他们与社会隔绝开来。1959年,英国的与精神疾病和缺陷有关法律的皇家委员会(Royal Commission onthe Law-Relating toMental Illness &Mental Deficiency)提出:对精神障碍患者应建立起多种形式的训练和社会服务设施,不应将他们送到医院而使之成为住院患者,且要尽可能地促进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早日出院。这样,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社会中将尽可能地以平等的姿态出现,不再受歧视和被隔离起来。以上就是所谓的“非住院化运动”或“去机构化运动”(deinstitutionalization)的初衷,即在社区建立开放式的精神卫生服务中心,来替代以封闭监管式为主的精神病院式诊治服务。

但问题在于,在“非住院化运动”初期,上述国家没能及时相应建立起足以满足众多返回社会的精神障碍患者需要的社区精神康复机构。早期创建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心缺少为严重精神残疾的慢性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治疗康复服务的功能。更突出的问题是,慢性精神障碍患者由于功能的缺损,以及缺乏有效的工作技能而被歧视或忽视,即未被列为诊治康复的重点群体,致使相当一段时期,大量精神障碍患者流浪于街头,成为无家可归者或住进监狱。“非住院化运动”的初衷未能实现。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足以证明在社区建立服务于慢性或有严重精神残疾的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卫生康复机构是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四、以社区中“心理社会康复中心的建立”为标志的时期

认识到部分严重和慢性的精神障碍患者,因心理社会功能缺陷而难以完全回归社会的事实,有力推动了“心理社会康复中心”建设的进程,为患者提供特殊服务项目和设施、提供类似正常生活的环境,促进其心理社会功能的康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今重视精神疾病康复的重要标志。

早期建立的服务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些心理社会康复中心俱乐部,如“温泉之家”和“平等家园”,是一些院外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群体所建立的,其目的是要互相支持,共有一个自己的家园。这些初期成立的俱乐部促进了更符合精神障碍患者具体情况和具有多种服务设施的心理社会康复中心的诞生,例如在美国芝加哥的家庭公寓、弗吉尼亚的心理社会康复中心、波士顿的中心俱乐部和迈阿密的友情俱乐部等。这些心理社会康复中心通过给患者提供他们能接受的社会职业角色,培养其独立的人际交往、抵御各种刺激、承担家务活动和重新就业的能力,使其疾病得到康复,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心理社会康复中心在社区精神医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必然起更大的作用。诸如“温泉之家”俱乐部在实践中所编制的心理社会干预训练教材,对于帮助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心和其他类型精神康复机构,建立以“心理社会康复中心”模式为基础的康复服务设施起重大的推动作用。在“心理社会康复中心”发展的历程中,促进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程式数量不断增加;心理社会康复中心数量的持续增长,有利于未来社区精神医学中精神康复研究工作的开展,并作为各种新的康复治疗措施成效的重要标志。五、以“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相互融合”为标志的时期

进入21世纪以来,社区精神医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之一是“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相互融合”。众所周知,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其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综合性、负责式服务,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服务融为一体的临床学科。目前在世界各国,全科医学以家庭病床、社区门诊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诊治服务形式和机构为主。

欧美国家相关研究报道,精神障碍患者在发病初期时,约95%的患者第1次都在全科医生处就医;其次,约96%的精神障碍患者病后都在社区生活或工作;另一方面,部分躯体疾病患者会出现精神症状,同时精神障碍者常与其他躯体疾病共病;尤为重要的是,顺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和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布局和应用的要求,势必促进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的互动和相互融合,高效率地为社区中的精神障碍患者、躯体疾病患者和亚健康人群等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卫生服务,使社区精神医学的发展更加完善,有利于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和躯体疾病患者在诊治康复方面获得真正的平等,有利于逐渐消除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歧视。第三节 社区精神医学发展的动力

在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得到及时诊治康复的服务模式中,封闭性诊治康复与开放性诊治康复哪一种服务更好?精神病院监管式的诊治康复方法与社区综合性开放式的防治康复措施,哪一种模式更符合卫生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原则?是社区精神医学必须首先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推动社区精神病学发展的原动力。总的来说,社区精神医学从无到有的变革与人类社会科技进步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下列因素对其发生发展有积极作用:一、精神疾病的性质和分布特征

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和患病人数随时代呈上升趋势,相关研究报道:我国重性精神疾病的终生患病率从1982年的11.30‰到1993年的13.47‰,患病总人数从1300多万人相应地增加到了1600多万人。导致其升高的相关因素包括:①由于大多数精神障碍病因未明而不能根治,容易复发,导致患者病程趋于慢性化,慢性患者逐渐累积增多;②人口老龄化使老年期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和患病人数大大增加;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化、现代化和都市化使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心理应激增加,致使神经症、心身疾病等患病人数倍增;④城乡生活水平提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发生改变,酒精、药物和毒品等物质依赖患者逐年增多;⑤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足发展,使精神障碍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慢性病例将进一步累积增多。上述因素导致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和残疾率等逐年升高,需要发展社区精神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来提供更好的防治康复服务。

与其他临床医学相比,精神病学和精神卫生学的发展相对滞后,世界各国的精神卫生供需之间显著失衡。以我国为例,据2006年底统计资料揭示:中国内地共有精神科病床123 643张,精神科职业医师13 132名,按1993年的1600多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和每张病床一年轮转5名患者的诊治测算,每张病床需承担约191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住院治疗任务,约需39年才能轮转一遍;每位精神科医师每年需承担约1218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诊疗任务。严重的供需矛盾,促使大部分精神障碍患者长时间在社区进行诊治。有研究报道:当前我国95%以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居住在社区;轻性精神障碍如神经症等患病人数更多,住院治疗者仅为其中极少数;精神发育迟滞和老年性痴呆等患者,也绝大多数在社区中接受照管治疗。即使在一些精神科住院资源相当发达的国家里,严重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等患者,其病后一生中98%以上的时间仍生活在社区。精神疾病的性质和患者分布的特征,决定了发展社区精神医学是预防控制精神障碍的必然要求。二、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

1952年,氯丙嗪首次用于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疗,使精神障碍患者的幻觉、妄想和行为紊乱等部分精神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有利于其走出封闭监管式的病房或教堂等场所,参与一些社会活动。近半个多世纪来,世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精神药理学发生飞跃式发展,数百种高效的传统和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相继研发成功和推广使用,使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的病情得到显著缓解,有利于促进他们返回家庭和社区接受进一步的康复治疗。抗精神病药物的推广和应用为精神障碍患者在社区接受防治康复服务奠定了基础。三、精神卫生知识在社区人群中的普及

在人类探索防治精神障碍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通过不同方式如交谈、报纸、科普书籍、杂志、专著、广播、电视和网络等载体,在社区人群中普及精神卫生相关知识,包括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方法和一些患病诊治康复的经历等,逐渐改变和提高了人们对精神障碍本质的认识,即认识到精神障碍是人类脑病的表现,是可以通过及时正确的诊治逐渐康复的。对精神障碍相关知识、认识的提高,逐步改变了公众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态度,人们从被动到主动地接纳精神障碍患者重新回到社区一起生活和工作,促使社区精神医学在社区开展逐步变成现实。四、卫生经济学的发展的需求

当今,尽管医学科学正日新月异地发展,但对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精神障碍等慢性病的治疗技术相对不足。卫生经济学研究表明,住院治疗中高新医疗技术的应用导致了医疗费用飙升,使得85%以上的卫生资源耗在15%的危重患者身上,仅有15%的资源用在服务于大多数人的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领域,这对于改善人类总体健康状况的收效甚微。以社区为基础的正三角形医疗卫生服务保健体系是国际公认的理想模式。其宽大的底部是立足于社区,中部是二级卫生机构,顶部是三级卫生机构。因此,在社区开展精神疾病防治康复服务是合理配置和利用医疗卫生资源,防治康复精神疾病等慢性病的主要途径。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的需求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仅对疾病的病因探索起指导作用,而且是防治疾病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践证明,长期住院不利于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由于他们长时间与家庭和社会隔绝,加重了其精神功能进一步衰退,导致其社会适应能力显著下降而无法回归社会。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和英国等,制定了精神卫生相关法律,一方面保证精神障碍患者在社区得到医疗、护理、娱乐和工作等综合治疗,大大地促进了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而完全回归社会,降低了精神残疾的发生率;另一方面在社区人群中积极进行精神卫生健康宣教,防止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因此,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促进了社区精神医学的发展。第四节 国内外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发展历史和现状一、国外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历史和现状

随着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早在18世纪后期,英国一些精神病学家就提出了为精神障碍患者解除约束,为他们施以更为人道的处置。19世纪英法两国的精神病学家中的改革者们,提出尽可能地为精神障碍患者创造条件,开发他们自身的能力,创造一个对他们尽可能舒适的环境。提出了“道义治疗”的概念。所谓道义治疗是着重于对精神障碍患者首先进行评估,研究其工作、娱乐及社会活动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在精神病院推行作业疗法等。认识到这种定式活动具有很好的治疗价值,这一观点与目前的康复精神医学实践相一致。

1941年英国职业康复服务的重点,也从躯体残疾患者逐渐扩展到精神残疾患者。美国在1943年修订了职业康复法,在经济上和社会福利上对精神残疾人士提供法律上的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精神障碍患者传统的诊治管理模式受到抨击,许多精神病学和社会学学者提出了长期住院导致的弊端:患者出现“住院综合征”,即患者因长期住院而隔绝了正常的社会生活,从而导致精神衰退和丧失劳动能力,成为精神残疾人。这一发现逐步推动了在社区中康复治疗精神障碍患者-精神康复医学体系的形成。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在世界上不少国家掀起了(发展)社区精神卫生运动,也引入了一种新的思想,即应该帮助精神障碍患者在社区中尽可能地像正常人那样生活。英国、美国和意大利等西方国家的“非住院化运动”更推动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的进展。

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在精神病院普遍实施开放式管理,并逐步发展过渡性社区精神康复服务设施(中途宿舍、日间看护中心、庇护工厂等)。70年代后期开始风行各种家庭干预与心理教育措施的研究。80年代迄今,较广泛地在社区推行各种技能训练、社区病案管理以及某些职业康复方案,如社会独立生活技能训练、辅助就业措施和各种求职俱乐部等。进入21世纪,社区精神疾病危机干预项目、辨证行为治疗项目及不同类别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相互融合的服务项目,在欧美发达国家中不断得到开发和发展。二、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历史和现状

限于中国国情,我国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起步较晚。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8年卫生部在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精神疾病防治工作会议,着重研究了精神疾病防治问题。会议提出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积极防治,就地管理,重点收容,开放治疗,有计划地设立精神疾病防治所,城市与社区医疗结合,农村与各种医疗单位和保健站结合。会上制订了全国精神疾病防治规划,推动了我国精神疾病社区工作的开展。会上同时指定南京、北京、上海、湖南、四川五省市进行分片包干,培训精神科专业中高级技术人员。60~70年代,我国精神障碍的防治工作,以培训卫生技术人员,建立精神科病床、大量收治精神障碍患者为主,到1985年共建立精神病防治院348所,病床6万多张,有专业精神科医生6000多人。

城市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由上海和北京率先开展,他们首先组建了由卫生、民政、公安三大部门组成的精神疾病防治管理领导小组,开展以城市为中心的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工作。通过多年实践,探讨了一套较完整的城市精神疾病防治经验,被称为城市精神疾病防治模式,为我国城市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的开展树立了典范。

1975年后山东省烟台市依托农村医疗预防保健网,采取一网多用,一网多能,设立了村-乡-县精神疾病三级防治网,在农村开展精神疾病调查、设立精神障碍患者档案,建立家庭病床,为患者提供社区医疗、预防服务,有效地降低了精神疾病复发率,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农村精神疾病防治模式”。

1985年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在上海联合召开全国第二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各省、市建立各级精神卫生协调组,制订规划、提出措施、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开展精神卫生宣传和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工作,有计划地培养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充分发挥各级卫生人员在精神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作用。此后,多数省份都选择了条件较好的乡镇和大型企业建立了精神科,从事门诊或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我国与WHO在精神卫生领域的合作起步较晚。始于1979年,但收效较大。从此以后,WHO与卫生部在中国开展了很多训练和研究项目,其中包括组织了有关精神病学优先主题的研讨会和讲习班;吸收中国科研人员参加到各种水平的国内和国际研究;在中国组建了WHO合作中心;促进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和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心理康复计划的实施。特别是由WHO组织的、以人道的、科学的、面向公共卫生的精神卫生服务,对我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由全国残疾人康复办公室制订的《八五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方案》,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牵头,包括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在内的多部(委)联合,在全国30个市和30个县开展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试点工作,人口覆盖7000万人,时间长达五年。通过五年的工作,1996年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简称“全康办”)对试点市(县)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成效非常明显,其中农村试点以山东省滕州市成绩尤为突出。1996年“全康办”决定在“九五”期间,将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试点工作扩大到全国200个县、市,覆盖人口达2亿人。

目前,中国内地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随着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行,北京、上海和广东等主要省市正在社区试行开展与国际接轨的一些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项目,如个案管理、认知行为治疗、职业康复治疗和危机干预项目等,使社区的精神障碍患者能够逐步得到综合的、规范性的高质量防治康复服务,以促进他们早日康复而正常地工作和生活。第五节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和特征一、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一)以社区人群为服务对象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以促进社区内整体人群的心身健康为准则,包括提高社区人群的心理健康意识和水平、纠正不良行为和病态价值观念、创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生产/职业/文化/住宅卫生环境等,皆是以整个社区人群的健康利益为出发点。家庭是组成社区的最基本单元,一个家庭内的每一个成员之间有密切的血缘和经济关系,具有相似的生活方式、成长经历、文化背景、居住环境和卫生习惯等。因此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必须充分重视对社区家庭成员心身健康的促进作用。(二)以社区精神卫生需求为服务导向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以各社区特定的精神卫生需求为服务导向,强调其服务的针对性和可及性。一方面,针对每个社区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环境条件,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应从社区本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确定社区人群所关心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什么?哪些是他们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即做出正确的“社区诊断”。随后通过制定适合于社区自身特点的社区精神卫生项目来解决问题,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加强监测和评估,这样就符合社区本身的需求体现其针对性。另一方面,可及性是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设立方便社区人群的服务方式和服务项目,如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站和精神科家庭病床等,灵活运用门诊、出诊、会诊、转诊、访视和住院等手段,提供优质、便捷、高效和价廉的防治康复服务,才能与社区人群建立良好的供需关系而得到其认同。(三)以促进心身健康为服务目标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以促进社区人群的心身健康为服务目标,不仅要防治康复社区中已经身患精神障碍的人群,更重要的是必须将工作重点从精神障碍的治疗康复,扩展到预防控制导致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上来,以便更好地促进社区人群的心理健康,提高其承受各种应激和适应社会能力,防止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四)多部门合作

在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因素如环境污染、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和文化差异等皆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心身健康。解决这些问题仅靠卫生部门是无能为力的,涉及各个不同部门的合作。实践证明,打破部门界限,社区内卫生、民政、教育、环卫、体育、残联、文化、公安和司法等部门,通过增进了解、建立有效合作程序、明确各自职责和避免重复,才能高效率地解决社区中的各类健康问题,尤其是社区精神卫生问题。卫生部门在社区多部门合作中,承担组织和管理功能,对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心和各站点的设置标准、技术规范和人员配备等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五)人人参与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重要内涵是鼓励和支持社区中的每一个人确定其自身的心理卫生需求,帮助其防治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动员社区中人人参与是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关键环节。人人参与不仅是动员社区中每一个人明确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心身健康问题,主动去营造促进其心身健康的环境,而且应鼓励其积极参与到识别社区精神卫生问题、制定和评估社区精神卫生规划等决策中来。人人参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既能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和提高服务水平,又能激发个体对促进和改善社区心身健康的责任感,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我保健能力。二、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基本特征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与其他类型的卫生服务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基本特征如下:(一)综合性服务(comprehensive care)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社区人群的心身健康水平,而非单纯地治疗康复其中的精神障碍患者,由此决定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首要特征为综合性服务。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①服务对象既不分性别和年龄,也不分患者、亚健康和健康人群;②服务方式和内容包括从生物、心理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综合地促进心身健康、预防心身疾病、治疗和康复精神障碍患者;③服务范围包括个人、家庭和整个社区人群。(二)连续性服务(continuity care)

社区精神卫生工作者和全科医生等对所辖社区人群的精神疾病防治、躯体疾病防治和维护心身健康,肩负有长期和相对固定的责任。从各类疾病防治和维护心身健康危险因素的监测到机体出现最初的功能失调,至疾病发生、发展、演变和康复的整个过程,包括新、旧、急性和慢性患者的门诊、住院、转院和出院等不同环节,为社区人群提供连续性的心理卫生服务。(三)协调性服务(coordinated care)

社区精神卫生工作者的职责是向社区所辖人群提供广泛而综合性的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和心理卫生保健服务,其中有的服务其单独承担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其他医疗和非医疗部门的配合。因此,协调性服务是社区精神卫生工作者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不仅应当掌握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及其专家、家庭和社区内外的资源情况,而且应该与之建立相对固定的联系,以便协调各医疗专科的诊治服务项目,为社区人群提供全面深入的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和心理卫生保健服务。(四)可及性服务(accessible care)

可及性服务是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一个显著特点,既包括时间和地理位置上的方便性,也包括心理上和文化上的可接受性。社区精神卫生工作者是社区成员之一,既是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和心理卫生保健服务的提供者,更是其服务对象的朋友,以利于社区人群无论何时都能够在自己的社区内,得到全面、及时而人性化的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和心理卫生保健服务。(五)惠民性服务(inexpensive care)

相对于住院或其他机构化的诊治康复服务方式或项目而言,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符合成本效益的廉价性服务。据相关文献报道,在欧美发达国家,1名精神障碍患者住院1天的费用平均为800~1200美元;而1名精神障碍患者在社区接受防治康复服务,其1天的费用平均为30~80美元,且接受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效果和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等都优于住院服务。第六节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一、精神疾病监测

在社区进行精神疾病监测和现况调查,即精神疾病状况社区诊断的基础性研究,是社区精神卫生工作开展之第一步,它提供有关精神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构成和分布等的最基本数据,并决定了社区各阶段精神卫生决策的制定和工作开展。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社区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可以为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提供以下基本信息:①精神障碍在不同时间、人群和地区中的流行现状和分布特征,包括发病率、患病率和就诊率、误诊率、监护率、治疗率及伤残率等构成比。②精神障碍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包括生存质量、自伤自杀和肇事肇祸等。③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需求,包括在疾病诊断、治疗、康复、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面。④探讨导致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为精神障碍的三级预防提供信息。⑤精神障碍所致疾病负担,包括失能调整生命年和疾病经济负担等。⑥评价一定时期已经开展的某项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项目的防治效果。⑦建立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信息网络体系,动态监测精神障碍随时间、地点和人群变化的流行特征。

我国大陆分别于1982年和1993年,进行了12地区和7地区协作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北京和上海等地在2003年和2010年也开展了地区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这对指导全国和地区性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二、精神疾病的分级预防

由于精神障碍的病因未明,世界各国的精神病学家正在对其进行积极探索,对大多数精神障碍的病因暂时没有定论,所以目前在社区开展精神障碍的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的条件尚未成熟。目前在社区主要是识别和干预已知的导致精神障碍的各种危险因素。精神障碍的二级预防,即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利于早日控制其病情进展和促进其尽快恢复健康,简称为“三早预防”。精神病学家正在社区中研究探讨各类精神障碍的二级预防的方法和措施,实践证明有的精神障碍,如神经症和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是可以进行二级预防的。精神障碍的三级预防,包括积极主动地诊治康复已经患病的精神障碍人群、进行精神障碍危机干预、预防精神障碍复发、防治精神残疾的发生和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康复并早日回归社会,是当今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三、精神卫生知识健康宣教

在社区人群中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如个别或集体交谈、科普书籍、版画、广播、电视和网络等载体,在社区人群中普及包括精神障碍的病因、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方法和康复经历等精神卫生相关知识。通过普及精神卫生知识,社区人群才能正确地对待精神障碍和精神障碍患者,做到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防止复发及预防精神残疾的发生,以利于争取良好的预后;同时能促进社区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积极预防精神障碍和心身疾病的发生。

当前,精神卫生知识在我国干部和群众中的普及都很不够,陈旧的观念和对精神障碍患者不正确的态度尚比较普遍,因此影响了患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就医。社会上虚假广告、巫医、神汉和迷信活动还很猖獗,使许多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深受其害。因此,把精神卫生的科学知识教给广大群众,不仅有助于纠正旧的传统观念和对精神障碍的不正确看法,而且有利于精神障碍的三级预防,是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四、心理生理障碍与心身疾病的防治

人的心理与其躯体生理功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1986年WHO主持的国际精神卫生工作会议指出:要重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致病防病作用。一般来说,心理生理障碍与心身疾病是指以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为重要原因而导致的各种生理障碍和躯体疾病,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系统如失眠症、进食障碍、消化性溃疡、肿瘤、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其防治康复需通过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积极参与,提高社区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第七节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组织和实施一、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所需的人力资源

当今,在世界一些国家先进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中,参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人员包括精神科医生、精神科护士、心理治疗师、职业康复师、社会工作者、全科医生以及患者家属、警察和法官等必要时的介入。这些人员在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时以团队的形式工作,既有各自的工作职责又团结协作,共同完成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目标。一般而言,精神科医生的主要职责为进行精神障碍的诊断,主持制定包括药物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指导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如何预防疾病复发等;精神科护士执行药物治疗方案和护理精神障碍患者,同时向患者家属宣传有关精神障碍的护理知识;心理工作者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治疗和咨询,提高其应对心理社会应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并参与精神科各种危机干预项目;职业治疗师的职责为对稳定期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社交技能训练、行为矫正治疗、娱乐治疗和各种职业康复等;社会工作者帮助康复中的精神障碍患者即精神康复者,在社区中获得各种保障和救助,促进其就业以利于患者回归社会;患者家属积极为患者的诊治康复寻求和提供各种资源;警察和法官对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权益保护和危机干预等服务。二、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组织原则和方式

社区精神卫生工作涉及多学科和多部门协作,单纯依靠医疗部门并不能完全承担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基本任务,必须取得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自1985年第一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召开以来,通过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城乡自身的文化、经济、医疗和环境等特色,在我国大陆逐步探讨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组织的建立和健全,概括起来其组织原则和方式如下:(一)组织原则

根据中国国情,我国精神卫生工作者和与本项服务相关的各部门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确定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组织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政府领导和全社会参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涉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协助,因此需要在政府领导下协调各级相关部门,鼓励全社会各阶层人们共同参与,方能把本项服务落到实处。②健全管理体制和办事机构,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建立和健全各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专门办事机构,担负各地区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领导工作和具体落实。③部门责任和计划管理,各级领导小组下的卫生、民政、公安、残联和财政等部门,要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和齐抓共管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各级部门要抓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计划的编制、执行及检查三大重要环节,做好计划管理。④组织实施和落实规划 可先试点后普及,以点带面,分阶段实施,包括宣传发动、服务队伍培训、健全组织、开发领导层、落实服务措施和总结评估等。(二)组织方式

根据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组织原则,我国大陆一些主要城市,如北京和上海等,建立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三级网络。网络中各级机构及其职能分别为:①省(市)、区(县)和街道(乡镇)级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由相应层面的卫生、民政、公安、残联和财政等系统部门的领导组成并下设办公室,负责制定各区域的社区精神卫生计划并协调开展。②省(市)和区(县)级精神卫生保健所和精神病院是相应地区中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医疗、教学、科研和防治工作的指导中心,负责规划、培训和指导该地区的社区精神卫生工作。其中民政和公安系统精神病院主要收治社会上“三无”患者和监护与治疗触犯刑律的精神障碍患者。③街道(乡镇、学校和公司等)医院是基层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的第一线,组建和领导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等相关人员,具体实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各项工作,服务到社区人群中的每一个人。(三)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的生物-心理-社会干预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指导下,为了高效率地促进社区人群的心身健康,尤其是进行精神障碍的二级和三级预防,必须实施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干预,才能使精神障碍患者早日回归社会。目前国内外对社区中精神障碍患者常用的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干预方法,包括如下种类:

1.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能显著地缓解精神障碍患者的幻觉、妄想和行为紊乱等精神症状,从而有利于其出院后回到社区接受进一步康复治疗。实践证明,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等精神障碍,类似于躯体疾病中的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低下和糖尿病等,需要药物长期维持治疗才能使其基本保持良好的心理生理状态,否则将导致疾病复发。因此,积极合理和规范地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来治疗精神障碍患者,为患者在社区接受进一步心理社会康复干预治疗奠定了基础。

2.行为矫正疗法

慢性精神障碍患者常被迫长期住在精神病院或家中,可产生对精神病院和家庭的依赖,使得患者生活、工作和社交等能力下降,加重了患者的精神功能缺陷(disability)。其常见表现为自我服务性始动性缺乏(lack ofinitiative),主要表现为生活自理不好,如衣着不整、不自己整理床铺、不主动洗澡、不打扫房间和不主动参加娱乐活动等,这种精神功能缺陷用药物治疗难以奏效。经研究发现精神障碍患者中的自我服务性始动性缺乏,采用行为矫正疗法如语言、物质和代币强化等进行行为矫正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一般以6个月为1个疗程。

3.社会交往技能训练

急性和慢性精神障碍患者中除了上述常见的始动性缺乏外,他们的社会交往技能也常常下降,包括不愿与外人、同事和亲戚朋友等接触,不主动参加各种活动和与人交往时缺乏正确的交流技巧等,尤其在慢性精神障碍患者中问题较为突出。患者的社会交往技能缺陷也难以通过药物治疗得到康复。可以联合运用行为矫正疗法和社会交往技能训练来使其得到逐步纠正。行为矫正疗法已如前述,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由专门的训练师来训练精神障碍康复者掌握社交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六个社交技巧:①社交中提倡目光接触,加强眼神交流;②社交中保持良好姿势、有手势和身体动作;③社交中要有协调的面部表情;④社交中说话声音要响亮和语调抑扬顿挫;⑤社交中注意语言的流畅性;⑥社交中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整体活力水平高。用行为矫正疗法,鼓励患者在购物、理发、游览、看电影和乘公共汽车等活动和工作中应用上述社交技巧,患者的社交技能会逐渐恢复正常。

4.职业康复

精神障碍患者的始动性缺乏和社交技能缺陷经过康复治疗得到改善后,尚难以完全回归社会,因为其职业功能受疾病的影响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其基本职业功能中守时与遵守纪律、接受帮助与帮助他人、接受表扬与批评、人际关系和互助协作等能力皆受到影响。应根据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病前职业情况及病情,经患者同意,编入不同难易程序的治疗小组,如简易技能小组,保洁、简单机械装配、封装成品、缝纫等手工编织等;较高技能小组,组装焊接电器具、切割金属部件、电热封装及饲养鸟兽宠物等。视工种及工作成绩不同给予表扬或不同物质奖励,低难度康复小组经测试合格的患者可转向高难度康复小组。

5.家庭干预

精神障碍的家庭治疗又称家庭干预(family intervention),它是将治疗、康复、家庭教育、危机干预等手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家庭干预是以患者整个的家庭为治疗对象,治疗的重点集中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之上,解决在家庭中阻碍患者康复的不良因素。由于家庭干预的出发点在于它使出院患者(或门诊患者)在家庭和社区的环境中,通过家庭病床、门诊治疗等途径进行包括药物治疗在内的综合康复治疗。治疗者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庭成员间建立相互信任的治疗联盟,并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以预防复发、降低残障、功能训练和重返社会为主要内容的全面综合治疗。在此过程中,治疗者对患者及家庭成员进行家庭教育、技能训练和危机干预,帮助他们克服精神疾病所造成的生理及心理影响,使家庭成员建立正常的情感表达及家庭关系,对一旦面临的疾病复发、各种应激事件和危机,能够正确应对。家庭始终保持对患者的关爱而促进患者康复。

6.社会功能康复训练

精神康复的最新发展是让各种技能训练方法走进精神康复领域,从而使精神康复日渐成型和完善。这些训练方法来源于社会学习理论、人力资源开发训练和职业康复等。譬如,对付生活应激的有效办法需要提高患者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从其他人那里获得有效的帮助,动员和应用自己的支持系统,以及积极从事工作的能力。采用既直接又积极主动的学习原则,通过技能训练来增强患者独立解决问题和在精神症状恶化期间如何保护自己免受精神症状影响的能力。研究发现,将技能训练运用到个别治疗、集体治疗、家庭治疗、环境治疗和职业培训中心去,是行之有效的。

目前得到世界公认、康复效能好且十分受欢迎的技能训练是《社会独立生活技能训练》,它包括《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程式》、《症状自我监控技能训练程式》、《回归社会技能训练程式》、《求职和保职程式》和《休闲程式》等,已在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部分省市应用。

7.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改变不良思维和行为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和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等。认知疗法是用认知重建、心理应对、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其中认知重建最为关键,在于如何重建人的认知结构,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对各类精神障碍的康复具有肯定的疗效。第八节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的诊治康复模式

根据社区精神医学理论和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特征、内容和方法等,当今国际国内开展和实施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项目主要有下列类型:一、社区精神科门诊服务

在社区中开设精神科门诊,为社区人群进行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诊断、治疗、康复和随访等服务,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诊治新患者,并为住院后出院和未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方便及时的防治康复服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