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2017考研政治:狂背清单(新大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09:17:30

点击下载

作者:中公教育研究生考试研究院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公2017考研政治:狂背清单(新大纲)

中公2017考研政治:狂背清单(新大纲)试读:

前言

思想政治理论是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试科目,共考查五个学科,内容杂、考点多,考生在复习时往往苦于难以抓住重点,进而不能在较短时期内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但“凡事预则立”,考生需要找到正确的方法,按照计划脚踏实地地复习。在此,本书总结了考前复习的四大技巧,以帮助考生提升作答水平。分清主次把握重点

考研政治考查的内容很多,但并非所有的知识点都是考试考查的重点,所以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整体把握思想政治理论各门学科的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并在清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抓住要领。

例如,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或主要原理是什么,与之相联系的主要概念和主要论断有哪些,对这些问题考生需要清晰把握,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本书在常考考点之后用双色标注了考点的年份和题号,考生在复习时可着重掌握这些常考考点,也可与大纲解析相结合,运用大纲解析全面复习,使自己的复习更具方向性。理解为先兼顾记忆

记忆清楚、表述准确,可以提高阐述问题的效率。考研政治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重要论断、历史事件。这些知识点如果记忆不牢,很容易出现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问题。为便于考生记忆,本书中对一些重要概念、内涵皆以加框突出显示,简洁明了。

但是,记忆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且重在理解。要达到真正的理解应该做到以下三点:一是熟悉并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内容;二是理解相关概念之间或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三是知道这些概念、原理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考生可运用本书的“点拨”,更好地理解、记忆知识。构建框架形成逻辑

考研政治由于学科多、知识点多,需要考生构建自己的逻辑框架体系,将各个部分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以使所记忆的内容逻辑清楚、条理清晰,避免在记忆过程中混淆知识点。

本书逻辑清晰地列出了每一部分每一章的考点,考生在复习时可正向以考点为轴心记忆重点知识,也可逆向以考点为轴心回忆巩固自己所记忆的知识点,切实做到一步一个脚印,无缺漏。关注热点联系实际

通过分析历年考研政治的考查规律发现,考研政治的考查具有时效性强的特点,每年的热点问题都是考查的重点,所以考生在复习时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用理论分析并解决实践问题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用理论分析重要历史人物、事件、资料。二是用理论分析党中央提出的战略、方针、政策以及重大事件等,如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等。

正确的方法是通向目标的桥梁,本书严格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最新考研政治大纲编写,删繁就简,省略了不常考部分的考点,并提炼出需要考生重点背诵的知识点,以帮助考生在冲刺阶段减轻负担、增强信心。中公教育研究生考试研究院2016年9月于北京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考前谍报

大纲变化:并无明显变化,个别知识点略有调整。

七年考情:2013年在本章考查。

考点提示:本章需重点掌握的知识点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狂背清单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考点1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不同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2013-17)(1)创立主体: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阶级属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3)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及其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科学社会主义)。2.概括理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考点2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1.经济社会根源(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2.阶级基础(1)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2)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3.思想渊源(理论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英国、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点拨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代表人物有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英国、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代表人物有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罗伯特·欧文。考点3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略)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考点4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

科学性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力求全面地认识事物,并透过现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革命性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考点5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考点6 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考点7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考点8 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点拨 与本学科第八章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结合一起复习。考点9 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略)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考前谍报

大纲变化:新增考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对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删除6个考点,其余无实质变化。

七年考情: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年在本章考查。

考点提示: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如下: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基本形式,人与自然的关系,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度,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另外,新增考点也需要我们重点把握。狂背清单一、世界的物质性(唯物论)(一)物质及其存在状态考点1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1.含义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点拨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经典表述,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的通俗表述。2.内容(1)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考点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1)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2)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2.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1)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2)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1)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2)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点拨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并非是针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而是针对“世界是怎样存在的”这个问题的回答。(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考点3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①依据对自然现象的笼统直观,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②这是一种天才的猜测,但缺乏科学依据,过于简单化。(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①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②有一定科学依据,但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尤其是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

点拨 自然科学物质结构与哲学物质范畴的关系:个性与共性的关系。(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一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样就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考点4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存在形式1.运动的定义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2)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载体。(3)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也没有离开运动的物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3.静止的定义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2013-1)(1)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2)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3)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点拨 考生要注意积累相关名言,如“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都体现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5.时间和空间的定义(2016-18)(1)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2)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6.物质运动与时空的关系(2014-17/2015-17)(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2)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考点5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考点6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2010-17)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1.意识的起源(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三个阶段)。(2)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促进了意识的发展。2.意识的本质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1)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2)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现形式的统一。“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点拨 鬼神观念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鬼神形象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3.意识的能动作用

即人所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活动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考点7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1.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第二,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三,我们要把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2014-34)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第一,遵循客观规律。

第二,通过实践发挥其作用(基本途径)。

第三,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1.内容(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2.理论意义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根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3.实践意义

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二、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辩证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考点8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1.联系的内涵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2.联系的特点(1)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2)普遍性。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②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3)多样性。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4)条件性。第一,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者制约作用;第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第三,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考点9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考点10 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或性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考点11 发展的实质1.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2.新生事物不可战胜原理(2012-17)(1)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2)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3)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考点12 发展与过程1.事物发展的过程性原理(2015-17)

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1)从形式上看:事物发展的过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2)从内容上看:事物发展的过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3)从地位上看: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2.事物发展的过程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做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考点13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1.原因与结果(2013-2)(1)内涵: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2)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①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确定又不确定;②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相互渗透;③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3)方法论意义: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2.必然性与偶然性(1)内涵: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①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区别。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在事物发展中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②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联系。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3)方法论意义: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点拨 若割裂两者的联系,会犯机械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错误。3.可能性与现实性(1)内涵: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2)现实性和可能性的辩证关系: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没有可能就没有现实,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点拨 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3)方法论意义: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4.现象与本质(1)内涵: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具体个别多变的,生动丰富的;本质是共同一般稳定的,单纯深刻的。(2)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①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②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3)方法论意义:因为现象和本质的统一,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由于现象和本质的对立,人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4)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5.内容和形式(1)内涵: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2)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①内容和形式相互依赖、不可分割。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②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3)方法论意义:既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考点14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第三,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第四,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考点15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2015-34)1.矛盾(1)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它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2)要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辩证矛盾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1)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①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014-34)(2)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3.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1)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2)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原理)(3)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考点16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2)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3)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点拨 矛盾同一性的含义与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合起来是矛盾的同一性原理,作答分析题时要写完整。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2)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发挥作用的条件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但在不同的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考点17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它说明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它还说明和谐作为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它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它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哲学基础。考点18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2011-34)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2.矛盾特殊性的含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既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又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3.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

在矛盾群中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4.矛盾解决的形式(1)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2)矛盾双方同归于尽。(3)矛盾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式。(4)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2)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3)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4)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考点19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考点20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1.事物存在的质(1)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属性是一物和他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2)认识质的意义: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2.事物存在的量(1)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2)认识量的意义:①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②只有正确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3.事物存在的度(2011-1/2016-1)(1)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

点拨 度不是“关节点”,而是“数量界限”。(2)认识度的意义:①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②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考点21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1.量变和质变(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2.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2012-2)(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点拨 注意积累与量变质变相关的名言警句,如“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为山九仞,功亏一篑”。4.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考点22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1.肯定和否定(1)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2)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3.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基本内容(1)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2)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4.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要同时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5.两次否定的原因

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6.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1)从事物发展过程看,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2)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3)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①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②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考点23 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这一原理指导意义:由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不能奢望什么事情都是径情直遂、一帆风顺的,要善于洞察事物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充分估计其困难和曲折,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

点拨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考点24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1)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2)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可以简称为概念辩证法。(3)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考点25 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略)考点26 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本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点27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点拨 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历年来从未命题,考生作为一般掌握即可。1.归纳与演绎——最基本的思维方法(1)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即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即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2)归纳和演绎的客观基础:事物本身固有的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的关系。2.分析与综合——更为深刻的思维方法(1)分析是在思维过程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从中找出基础的部分、本质的方面。综合是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方面按其客观的次序、结构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2)分析与综合的客观基础:事物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3.抽象与具体——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1)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感性具体是感官直接感觉到的具体,理性具体是在感性具体基础上经过思维的分析与综合,达到对事物多方面属性或本质的把握。(2)思维运行过程:感性具体——抽象——理性具体。对辩证思维而言,重要的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4.逻辑与历史(1)逻辑指的是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它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历史包括两层意思:①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②指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2)逻辑与历史相一致: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修正过”的历史。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是辩证思维的一个根本原则。考点28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第一,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离开辩证思维方法,科学研究寸步难行;

第二,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促使辩证思维方法具体化、精确化。考点29 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底线思维能力。考点30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发展理念对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新增考点)1.“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内容

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2.“四个全面”战略构想体现唯物辩证法思想

第一,体现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思想。

第二,辩证法要求我们用整体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第三,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四个全面”也是矛盾分析方法的具体体现。3.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对辩证法的运用,新发展理念的实施,离不开辩证法的指导。实施新的发展理念,要坚持系统的观点,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总之,“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布局和新发展理念是唯物辩证法思想的集中反映和深刻展现。  第三章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考前谍报

大纲变化:本章章节无明显变化,调整了2个知识点,删除了4个知识点。“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调整为“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调整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七年考情: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年在本章考查。

考点提示:本章需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如下: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本质,非理性因素的作用,认识的反复性与无限性,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狂背清单一、认识与实践(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考点1 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1.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2.基本特征(1)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2)自觉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3.基本形式(1)物质生产实践(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2)社会政治实践。(3)科学文化实践。考点2 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认识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考点3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2011-17/2013-34/2015-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可能。主体加工客体信息的思维模式来源于实践。

认识来源于实践不否认生理素质和间接经验的重要性。人的生理素质是进行实践和认识的物质条件,不是实践和认识本身,对于形成人们在认识和才能上的差别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间接经验归根到底是来源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人们接受间接经验或多或少地以某种直接经验为基础,只有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有比较完全的知识。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新课题。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用思维模式在脑中重建客体模型,推导出应具有的未知性质,用实践检验,若理论预言与客体实践结果一致则证明脑中重建客体模型与客体自身一致。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目的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就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二)认识的本质考点4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1.唯物主义反映论

唯物主义反映论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形成一条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2.唯心主义先验论(1)唯心主义先验论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形成一条唯心主义认识路线:从思想和感觉到物。(2)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考点5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1.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1)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2)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两个严重缺陷:①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②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2.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合理前提,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1)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规定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2)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全面地揭示了认识的辩证过程,把认识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考点6 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2013-34/2016-17)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点拨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既有真实的反映也有不真实的反映。(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2010-34)考点7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2012-1)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1.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1)定义: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2)形式:感觉、知觉、表象。(3)特点:直接性和具体性。2.认识过程中的理性认识(1)定义: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2)形式: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3)特点:间接性和抽象性。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考点8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考点9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1.理性因素(1)定义: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2)作用:①指导作用。②解释作用。③预见作用。2.非理性因素(1)定义:非理性因素包括:①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②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2)作用:①动力作用。积极的情感和意志推动认识的发展。②诱导作用。好奇心和兴趣使人产生科学创造中的可贵品质——想象和幻想。③激发作用。情感、意志等激发直觉和灵感,弥补逻辑思维的不足,激发人的创造力。

点拨 非理性因素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3.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辩证关系

理性因素起主导作用,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考点10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1.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必要性

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是否可靠,能否转化为现实,理性认识本身无法回答。这是认识过程中遇到的又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1)从实践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指导实践,使认识物化、对象化,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2)从认识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条件(1)从实际出发,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2)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3)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4)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考点11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2014-1)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1)定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原因: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2.认识发展的无限性(1)定义: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2)表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考点12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最终实现认识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客观实践是具体的,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客观实践是历史的,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只有做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能达到正确的认识。二、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考点13 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的定义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谬误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认识。2.真理的客观性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1)含义:①真理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②真理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主观真理论: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宣扬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①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②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它们共同的错误都是否定真理的客观性。3.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它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考点14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作为真理,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绝对真理,是永远不能被推翻的;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相对真理,是要不断发展的。1.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的无条件性。(1)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2)人类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3)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点拨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世界的可知性以及认识发展的无限性,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2.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指真理的有条件性,即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真理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的反映。(1)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2)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3)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依存。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转化。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3)既要反对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相对主义。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认为人们可以一下子穷尽绝对真理,把已有的理论看成永恒不变的教条。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怀疑科学理论的可靠性,把真理看成是主观随意的东西。4.真理的具体性(1)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2)内容和要求:真理是全面的,历史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考点15 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1.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2012-34)(1)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2)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3)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点拨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2.成功与失败

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的实践活动也会达不到自身所期待的结果,导致失败。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只要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二)真理的检验标准考点1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