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县军事志(公元前406年―2005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18:23:39

点击下载

作者:吴堡县军事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吴堡县军事志(公元前406年―2005年)

吴堡县军事志(公元前406年―2005年)试读:

序一

吴堡军民盼望已久的首部《吴堡县军事志》编纂成功,正式出版,可喜可贺!

吴堡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之东陲,黄河中游之西滨,扼秦晋交通之要冲,是历代兵家战略要地。人民屡遭战乱之苦,兵匪之害,同时也受到了启示和锻炼,凝聚力很强,并富有反抗精神。在旧社会有过多次抗粮、抗捐斗争,赢得了在这块土地上的生存权利。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吴堡人民揭竿而起,较早地创建了党的组织、红军苏维埃政权。王国昌、慕生桂、慕生忠等一批老前辈组织领导的工农革命武装,在刘志丹、谢子长指挥下,历经多次战役、战斗,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苏区的数次“围剿”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军西北战史上也有其一定的地位。抗日战争中,吴堡为陕甘宁边区之东大门,军民共守河防,阵地固若金汤,日寇不能越雷池一步,保卫了边区和党中央的安全。解放战争中,人民奋起战斗,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从这里渡送过千万出征的战士。更值得永记的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领袖人物经过这里东渡黄河,尤其是周副主席戎马倥偬数渡往返晋陕之间,都是吴堡人民派优秀水手,驾木舟、越险滩、战恶浪,安全渡送的。

吴堡是一个贫瘠的山区小县。新中国成立前时遭天灾人祸之害,“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并非夸张。但人民是勤劳勇敢的,他们战天斗地,精耕细作,养成了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的好风尚,在这里繁衍子孙后代,培育了不少杰士仁人,输出过许多英雄的儿女,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过牺牲和重要贡献。明清之际,蜚声一时的白文选,是吴堡历史上的佼佼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更造就了众多可歌可泣的革命者。有面对反动派屠刀英勇不屈的慕嘉绩、贾仰青等烈士,有出生入死、优秀的指挥员薛翰臣、王生秀、郭毓仁等阵亡烈士。可以说,在历次革命战争中,吴堡籍战士以吃苦耐劳、英勇顽强而著称,为国捐躯者数以千计,确是吴堡人民的光荣。

吴堡革命的历史是光辉的历史。为了《吴堡县军事志》的诞生,编纂人员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历经调研、数易其稿,通今贯古,力求翔实。我深信《吴堡县军事志》的出版,必将对我县的资政、教化、国防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吴堡是我的故乡,在这里我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人民养育了我,弱冠之年我踏上革命的征途,造就了我为一名职业军人而幸存。故土风情眷恋之甚,为《吴堡县军事志》写序自当效力。因已年高体衰,捉不起笔,将为《吴堡县志》写的序略加修改以代此序,愿借此机会祝家乡军民在党的改革开放富民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早日全面走上小康之路。

2006年春节于首都香山(王国靖原军委直属坦克技术学校政委)

序二

《吴堡县军事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实事求是地记载了吴堡的军事地理、军事机构和组织、兵役民兵、战争支前、军事人物等史实。它的出版,可喜可贺。它是吴堡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广大人民盼望已久的一册育人好教材。

吴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1926年夏,吴堡境内就诞生了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中共吴堡宋家川党团特别支部。此后,县内旧城、岔上镇、宋家川镇、樊家圪坨村纷纷建立了党组织。1928年9月,绥德地委责成建立中共吴堡县委,1933年冬建立第一支革命武装,1934年秋建立红色政权,革命斗争如火如荼,吴堡成为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红色堡垒。土地革命时期,吴堡先后组建了三个红军团,并为红27军、28军输送兵员千余名。抗日战争时期,吴堡为陕甘宁边区的东大门,处在烽火边的军民,为保卫黄河、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和英雄业绩。解放战争时期,又有数以千计的热血青年奔赴前线,浴血奋战,数以万计的妇女做军鞋、绣荷包,支援前线。吴堡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多年中,吴堡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输送兵员2783人,民兵在军训和征山治水斗争中立下了新功勋。军爱民、民拥军,为建设和谐社会谱写出曲曲凯歌。

在编纂《吴堡县军事志》的过程中,编修人员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尤其是受到许多老同志的亲切关怀,得到专家、内行的指导,省军区、军分区予以大力支持。在此,我们代表吴堡县人民武装部党委谨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编纂人员、提供资料的单位和人员、审稿单位和人员致以诚挚的感谢和敬意!

编志在于资治、教化、存史,《吴堡县军事志》是一部具有时代特色的地方军事文献,使人们前有所稽,后有所鉴,它对我们和后世进一步认识研究县情、军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以及加强战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吴堡是西部大开发的窗口,是中西部结合的门户。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就是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新吴堡。军事工作要围绕现代化建设,军民一条心,充分发挥青年民兵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突击队作用,为国防建设输送合格兵员,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让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谱写吴堡历史的新篇章。

2008年8月(郝卡厚:吴堡县人民武装部部长)(杨伟才:吴堡县人民武装部政委)

凡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记述吴堡军事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二、本志上限北朝北魏单独设县,下限2005年,个别章节为保持记述内容的完整性,上限推前。全志按照详今略古、详近略远的原则,重点记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以后的军事活动。

三、本志为篇、章、节、目结构。

概述

置于卷首,

大事记

继之,中间分篇。附录置于卷末,并缀编后记。

四、本志记述范围,以今吴堡县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军事活动为主。由于历代军事区划和军事活动多涉及周边各县、省范围,因此,在着重掌握地方志地域界限的同时,又适当考虑内容的完整性。

五、本志所列地名均为军事活动所发生的历史地名,并括注今名。

六、本志纪年,中华民国以前用帝王年号和民国纪年,括注公元纪年,省掉“公元”二字,中华民国时期人民军队参与的军事活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均用公元纪年。帝王纪年、民国纪年用汉字,公元纪年用阿拉伯数字。

七、本志的部队番号、分队序号等,除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军各方面军、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的野战军外,均用阿拉伯数字;国民党军的战区及各路军使用汉字,集团军(含)以下使用阿拉伯数字。中华民国以前的计量单位采用历史旧制,择要括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原则上采用公制。

八、本志资料来源:军内外档案馆所藏档案;驻吴部队提供的资料;有关历史专著、古籍文献、文史资料、新旧志书、军事专著;报纸杂志;名人传记、个人回忆录和口碑资料等。概述

吴堡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榆林地区东南部,西起东经110°32′32″,东至东经110°47′04″,东西跨有经度14′32″,直线距离26.8公里;南起北纬37°26′25″,北至北纬37°43′01″,南北跨有纬度16′36″,直线距离约30.4公里。北靠佳县、西接绥德县,东和南为黄河曲流所环抱,与山西省临县、柳林县隔河相望,总面积418.5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627~1204米,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县境东、南部为土石丘陵沟壑地貌,沟深崖陡,地面破碎,梁峁顶部黄土甚薄;中部为梁状残原,原面较平坦,原体侵蚀严重,沟壑密布;西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地貌,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土壤多为黄绵土,土层较厚。县内有大小沟道3542条,沟壑密度3.5~5公里/平方公里。

全县现辖4镇4乡,221个行政村,227个自然村,有884个村民小组,21915户82906人,其中农业人口65918,占人口总数的87%。人口密度为198.1人/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地宋家川镇。

吴堡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中期就有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属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区域。

夏、商、周三代非华族活动之地。秦汉时期,是肤施县的组成部分。曹魏两晋被匈奴占据。北魏始光八年(431),北魏灭赫连氏大夏国,设县,名曰“政和县”,取“政通人和”之意,历时121年。西魏废帝元年(552)改称延陵县,因延陵村得名,仅存45年。隋开皇十七年(597)改称延福县。政和、延陵、延福时的治所均在今寇家原镇杨家原村,历时近500年。

宋至道(995~997)年间被西夏占据,县遂废。宋元丰四年(1081),北宋收复吴堡寨(唐末设堡,北汉立寨)。元丰五年(1083)划归河东路石州定胡县。大观三年(1109),定胡县割隶晋宁军,前后共140多年。金正大三年(1226)设吴堡县,治所即原寨地。元至元元年(1264)撤销县制,至元二年(1265)复设。至元二十八年(1291)升为吴州。元贞元年(1295)撤州复县,仍名吴堡县。明洪武十年(1377)五月撤销县制,辖地划归绥德州。洪武十三年(1380)复设吴堡县,隶属葭州。乾隆元年(1736)改属绥德州。辛亥革命后罢府州,属榆林道。

1926年始建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1928年建立中共吴堡县委,1933年开始组织红军游击武装,1934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36年国民党重兵围剿吴堡苏区后,本县隶属于陕西省第二行政督察区。1937年冬,八路军驻防吴堡,国共合作,阻止日本侵华军西进。1940年2月28日,在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吴堡县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民国县政府,在本县任家沟村建立工农民主政权。1945年县人民政府搬迁到宋家川,隶属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解放战争时期,分四区25乡。1950年整编后归绥德专区管辖。1956年9月绥德专区撤销后归榆林专区。1958年11月撤销县制,辖地并归绥德县,撤区、乡,改公社。1961年8月恢复县制。1984年改公社为乡(镇)。1999年改辛家沟、寇家原、郭家沟三乡为镇,2002年冬撤于家沟、张家墕两乡,辖地分别划归郭家沟镇和宋家川镇,其中原于家沟乡李常家山等西四村划归辛家沟镇。

全县土壤总面积53.1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4.6%。主要类型有:

黑垆土类

以小面积零星地分布在中部的原地上,约172亩,占土壤总面积的0.1%。质地沙壤,土体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生产性能好,属良好耕作土壤。

黄绵土类

分布全县,约39.59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74.5%。土质疏松、通气透水性好,适应性广,但耕层薄,团粒结构差,抗旱力差。

红黏土类

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的土石丘陵区,约11.79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22.2%。质地黏重,土体结实,耕层薄,养分含量低,适宜发展林牧业。

淤积土类

系河流沿岸冲积—洪积物以及人工淤地坝上的土壤类型。面积1.71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3.2%,质地为轻壤,耕性良好,有机质及含氮量低,结构不良,易出现脱肥现象。适宜高粱、玉米、花生等作物的种植。

全县按自然地理分布状况可划分为两个类型区:

土石丘陵沟壑林副牧区位于县境东、南部,黄河沿岸。包括宋家川镇、薛下村乡的全部及寇家原镇、郭家沟镇丁家湾乡、岔上乡的部分村,共93个行政村。土地24.5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9.1%。本区沟深坡陡,基岩祼露,可利用土地占87.9%,土壤多为红土、硬黄土和二色土,土层薄,耕性差,肥力低。适宜种植麦、谷、薯、油料作物和枣、桑等林木。

丘陵沟壑林粮牧区位于县境内西北部,包括辛家沟、张家山、郭家沟等乡(镇)的全部及岔上、丁家湾、郭家沟、寇家原、宋家川等五乡(镇)的部分村,共128个行政村。土地38.2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0.9%。

本区梁峁起伏,除少数原地外,平坦地甚少。可利用土地占全区面积的90.9%。土壤多黄绵土,土层厚,耕性好,通气透水,适宜性广,但抗旱力弱,适宜发展谷、豆、薯、油料作物和苹果等树木。

1984年土壤普查结果,农林牧用地47.43万亩,占农林牧宜用地总面积的84.2%。

本县径流均属黄河水系。黄河流经5个乡(镇),流长45.7公里,年平均径流量351.87立方米/秒,年输沙量7.32亿立方米。黄河过境客水尚未利用。

县境内有大小河流28条,皆由西北向东南汇入黄河。流域总面积361.55平方公里,常流量0.44立方米/秒,年总产水量1388.97万立方米,年径流总量3716.18万立方米,每平方公里5万立方米。沟长10公里以上的有清河沟、胡家沟、统汇川、猴桥沟4条,流域面积249.97平方公里,占全县流域总面积的59.7%,年产水量772.32万立方米;10公里以下的短沟14条,流域面积111.48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26.7%,年产水量244.11万立方米。

此外,10条季节性水沟和零星分布泉水年产水量372.54万立方米。境内所有沟道均较狭窄,比降较大,径流洪、枯流量差值较大,水土流失严重,利用率低。

根据陕西省地质局14队、8队勘测,本县境内有煤炭、煤成气、浊氟石等矿藏。

煤炭储藏量为15亿吨,分布在县城至丁家湾之间,东以黄河为界,西至寇家原、慕家原一线,为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2~4公里的长方形地段。埋藏深度在400~970米之间,煤段厚100~160米,含煤层为3~6层。

尚未开采。

煤成气储量为37.82万立方米,与煤炭分布一致,深400~970米之间,厚度为214~300米。初步掌握煤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占93%以上。李家沟村5号钻孔每日涌出量为200立方米,该村居民已开始利用。浊氟石矿分布在张家墕至后王家山一带,含量为25%~40%。

本县属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光照资源丰富,雨量偏少,大陆季风性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常有伏旱、暴雨、冰雹。年平均气温11.3℃,1月平均气温7.6℃,7月平均气温26.3℃,极端最高气温40.1℃,极端最低气温-20.5℃。年降水量约为463.8毫米,大部分集中于7、8、9三个月,早霜始于10月上旬,晚霜终于4月中旬,无霜期19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数2738小时,适宜小麦、谷子、高粱、豆类、薯类等耐旱作物生长。

本县农作物有3大类、103种、291个品种。其中粮食作物有22种、146个品种,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8.4%。主要有马铃薯、谷子、高粱、冬小麦、黄豆和玉米,其中以马铃薯为高产优势。经济作物有77种、145个品种,占播种面积的6.3%,以油料作物为主,主要有蓖麻、向日葵、花生等。其他作物4种,占播种面积的5.3%,以绿肥作物为主,有苜蓿、草木樨、沙打旺等。

本县林木有23科49种,占地21.8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4.6%。林木以灌木林为主,占林地面积的56.5%,其中柠条分布最广,占灌木林的99%,主要分布在不宜耕种的沟地。经济林以红枣为主,共40309亩,占经济林的90%以上,重点分布在黄河沿岸的土石丘陵沟壑区。另有桑园面积7958亩,苹果园10260亩,本县特产青梨448亩,主要分布在寇家原、宋家川等乡(镇)。用材林主要是杨柳、椿、槐,多为小块散株,分布全县各地。

全县82906人,其中男性43360人,女性39546人,分别占人口总数的52.3%和47.7%。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占3.18%,文盲半文盲占40.4%。

据2003年统计,全县劳动力总数2.8万个,从事第一产业的占80.3%,第二产业的占5.4%,第三产业的占14.3%。据1989年统计,农村劳动力19979个,从事乡镇工业的693个,建筑业的1813个,商饮服务的330个。劳动力中有文化的占66.5%,文盲和半文盲占33.5%。全县有工匠3030个(其中石匠占32.1%),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2%,占农业人口的5%。

吴堡,历来为战略要地。宋前,夷狄、匈奴、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和汉族交替占据;宋起,曾先后被西夏、金、蒙古攻占。明、清时代,设守兵。

本县地处秦晋要冲,黄河从县境东、南环流而过,沿岸多系石山,间有峭壁。“盖因其居秦晋之间,带河山之固,隶葭州(今佳县),则为陕之重镇,归汾晋,又为晋之?城”(旧志序),故历来为兵家所必争。本境设县治,始于战争接连不断的南北朝时期。唐武德六年(623)四月,曾根据战争发展需要,在县境内权设3州7县,达5年之久。五代十国时期,首建吴堡寨。北宋时,为全国二十七寨之一。宋元祐二年(1087),宋与西夏媾和,“以米脂、葭芦给赐夏人,独吴堡靳而不予,仍划定界址,开立壕堠”,设兵守卫,即如此,亦为西夏、金先后攻占(旧志序)。金正大三年(1226),吴堡镇升县。元废而复置,并一度升州,亦因其地处险要。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驻防吴堡,沿河扼要而守,使日本侵华军不能西越雷池一步。黄河虽系天险,然滚滚河水亦偶有冰封之时,明崇祯元年(1644),李自成欲率农民起义军由吴堡渡河入晋,被漂满冰凌的黄河挡住,着急无奈之际,恰巧黄河冰封,于是全军安然渡河,或谓“天意”。清末和民国年间,黄河亦先后冰封3次。

1924~1926年,在绥德、榆林求学的吴堡籍学生丁学浚、薛尚英、樊俊、贾治国和靖边宁条梁学校当工友的丁茂义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先后分别加入了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1926年夏,旅外学生回吴的党员,筹建成立了中共吴堡宋家川党团特别支部,在学生、农民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革命道理,开展反帝反封建活动。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使中国的政治风云顿时变色,陕北的革命形势亦随之逆转。驻榆林军阀井岳秀也以“清党”名义,农历六月封闭了绥师,对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进行捕杀。中共吴堡宋川特别支部成员闻风隐匿,党组织停止活动。

1928年4月,中共陕西省委为便于指导陕北的工作,成立陕北特委。

据赵通儒回忆,绥德地委指示同年9月,建立吴堡县委,薛尚英任书记。同年秋、冬分别在县城高小、岔上建立了党支部。1929年1月,陕北特委秘书长刘澜涛来吴堡巡视工作,传达中共六大精神,县委负责人王国昌在旧城接应和汇报。此后学生、农民运动在全县蓬勃兴起,党组织的社会影响迅速扩大。

1930年10月,在李立三左倾路线影响下,陕北各县党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吴堡县高小党支部书记慕嘉绩、青年委员张毅忱,先后由陕北特委调离吴堡,县城党只留王国昌一人坚持斗争。

1931年秋,陕北特委书记赵伯平整理了吴堡党组织,重整后的中共吴堡县委负责人有王国昌、老丁。吴堡区委辖党支部5个,党员发展到70多人。

1933年7月,陕北特委召开扩大会议,吴堡区党委书记王国昌参加了会议,会议要求执行中共中央大力发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工作方针。会后,吴堡区委积极贯彻会议精神,7月建立了慕家原中心支部,冬天建立了樊家圪坨中心支部。同时加强了农村贫农会、赤卫队、儿童团、妇女会等群众组织的建立建设工作,为武装斗争创造了条件。12月下旬,吴堡区委经过多方活动,创建了吴堡第一支革命武装———抗日义勇队。1934年2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4支队(简称4支队)。

1934年5月初,国民党吴堡驻军与地方反动势力配合,大肆搜捕残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形势逐步恶化。5月中旬,陕北特委派魏岗来吴堡,按照特委的决定,将中共吴堡区委改建为中共吴堡县委,樊士乐担任书记。

接着在吴堡北区、中区、南区建立了区委。6月底,全县党员发展到200多人,贫农会20多个,赤卫队10多个,公开村庄19个。9月,建立了共青团吴堡县委,慕纯农任书记。11月,在后畔村召开大会,选举成立了吴堡县革命委员会。

1934年冬,蒋介石重新调兵遣将,向陕北苏区发起第二次围剿。高桂滋84师阎锡山所部5个旅,先后奉调入陕。1935年初,吴堡县委遵循陕北特委关于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根据地第二次围剿的决议精神,不断加强了党组织、政权、武装等方面的工作。1935年1月,遵照陕北特委指示,吴堡县革命委员会改为吴堡县苏维埃临时政府。1月20日,吴堡县委促成国民党吴堡县保安团和王子崇保安队部分人员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15支队(简称15支队)。2月,15支队与6支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独立师第5团(简称红5团)。3月,按照吴堡县委部署,红5团和4支队联合行动,拔除了吴堡境内的大部反动堡寨。4月,在区、乡政权建立的基础上,吴堡县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会后,吴堡县委推行陕北特委的土改试点经验,全县多数村庄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分配土地运动。同年3月,为加强吴堡党组织与山西党组织的联系,壮大党的力量,吴堡县委在山西省薛家坪村建立了中共吴堡县河东支部。6月,吴堡县委抽调17名游击队员组成晋西游击队,转战吕梁山区20余天,以扰乱阎锡山对陕北苏区的围剿部署。秋季,为便于领导,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将绥德县的五、六区划归吴堡管辖。8月,红26军、27军前敌总指挥刘志丹率26军、27军主力千余人进入吴堡,采取围城打援战术,拔除了国民党军慕家原中心据点,歼灭阎锡山部4个连。10月,吴堡县委调集4支队和战斗团一个连再次成功地袭击了慕家原据点,击毙国民党晋军团长曲有诚,缴获大量武器弹药。至此,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吴堡苏区的又一次大的军事围剿。

1936年春,毛主席率领红一方面军东征,入陕的阎锡山部队仓皇撤回山西。中共吴堡县委抓住这一时机,组织发动群众恢复生产,支援东征,扩大武装,巩固苏区。1936年2月,吴堡党组织将支队及地方游击队与原战斗团留吴堡活动的一个连合编为吴堡独立营,4月扩编为吴堡独立3团,后又改编为吴堡独立团。5月,将河东支部发展为河东区委。这时全县党员已发展到1000多名,党支部100多个,大部分村庄完成了土地分配工作。

1936年5月,主力红军开始西征。6月,蒋介石调集国民党汤恩伯、阎锡山所部4个师入陕北剿共。为保卫陕北省中心区域的安全,6月,陕北省委决定成立了中共东地区特委。根据东地特委指示,吴堡建立了中心县委,原吴堡县委书记慕生忠调任中心县委书记,李向良接任吴堡县委书记。中心县委辖区划为陕北第二作战区,慕生忠兼任司令员。7月,全县重要村镇和交通要道全部被国民党军队控制,形势严重恶化,东地特委指示吴堡中心县委和独立团,偕同地方干部向南突围,但因国民党重兵压境,加上中心县委和独立团指导上的失误,未能及时突围。8月中旬,东地特委派罗文来吴堡。8月初在于家沟村召开吴堡、佳县、米脂东区党、政、军主要负责人会议,改组中心县委。中心县委和独立团,拟订突围方案。8月中旬,独立团向北突围至佳县,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政委任子恩牺牲,部队被打散,陆续撤回吴堡。据此,中心县委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应变措施,但意见分歧,未形成统一方案。会后,吴堡基干游击队和绥(德)吴(堡)游击大队及部分党、政领导200多人突围南下。吴堡苏区全部失陷,吴堡中心县委、吴堡县委停止了活动,党的各级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1936年9月,为了尽快恢复吴堡苏区,东地特委按照陕北省委指示,在清涧建立了中共吴堡县工作委员会,指定李向良为书记。由于国民党的严密设防,工委机关暂住清涧,异地指挥,派员至绥、吴边界了解情况,散发宣传品。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吴堡政治局势仍受国民党的严密控制。

1937年3月,东地特委派郭文华接任工委书记。4月,工委机关移驻原吴堡五区,并先后派共产党员冯崇道、工委军事部情报科科长慕汝勤,秘密回吴堡,开展工作,为恢复吴堡苏区创造条件。8月,冯崇道等组织领导丁家畔、李家沟等联保的义勇队起义。9月,将起义队伍改编为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抗日游击支队(改编前自称这次起义为“黑军”暴动)。

1937年9月,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0月,国民党中央将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五县划为警备区,由八路军接管设防。11月,按照中共绥德特委决定,撤销中共吴堡县工作委员会,成立了中共吴堡县委。中共吴堡县委积极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先后建立了6个区委。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了抗日自卫军、联防锄奸队〗担架队、运输队、河防游击队,同时协同八路军吴堡驻军建立了各级抗敌后援会,团结主张抗日的进步人士、地方实力派、开明绅士等,促进了全县抗日运动的发展。1939年1月,蒋介石集团在日本帝国主义诱降面前,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国民党第二行政专员公署专员何绍南推行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蓄意制造反共摩擦事件。吴堡绑架、暗杀八路军驻军战士、抗日积极分子事件亦时有发生。1940年2月28日,中共吴堡县委和驻军奉绥德特委的指示,赶跑了国民党吴堡县保安队,驱逐了国民党县政府,吴堡全境解放。3月,吴堡党组织公开活动,中共吴堡县委公开对外办公,并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吴堡县政府和县保安大队。

1940年3月后,中共吴堡县委和县政府,按照中共中央部署,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政权建设和地方武装建设,先后开展了民主建政、精兵简政、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党的组织得到巩固和发展,政权机构、地方武装及群众团体组织逐步建立健全。1941年9月,召开了吴堡县第一届参议会,将保甲制改建为区乡制,全县设6个区,36个乡。1942年5月,建立吴堡县人民武装委员会和自卫军大队部。1943年2月精兵简政时,6个区合并为4个。

到1945年8月,县委下辖4个区委,34个党支部,党员发展到911名。

抗日战争胜利后,吴堡政局相对稳定,县级党委和县政权机关再未出现反复。1945年9月,县委、县政府机关由任家沟移驻宋家川镇。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吴堡县委、县政府根据党的中心任务,积极输送兵员,组织游击队、担架运输队支援前线,护送中央领导安全渡河,组织动员群众发展生产,开展土地改革和整党运动,为全国解放贡献了人力、物力。这一时期,党的组织迅速发展,政权机构进一步完善。1946年2月,召开了吴堡县第二届参议会。1949年5月,召开了中共吴堡县第一次代表会议,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中共吴堡县第一届委员会。到1949年9月,县委设秘书室、组织部等四个部门,辖4个区委。县政府设8个工作部门,辖4个区公署,26个乡政府。抗日战争后期中断了的工、青、妇群众团体组织也全部恢复。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中共吴堡县委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领导全县人民大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先后开展了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整党和农业合作化等运动。到1956年底,全县参加合作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97%以上,90%以上的手工业和私人商业实现了合作化,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3月,全县撤区并乡,将原25个乡合并为13个,成立了13个乡党总支和乡人民委员会。

延续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全国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吴堡各级党组织也遭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破坏。1966年,中共中央关于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五?一六通知》发布后,6月,中共吴堡县委设立了“文化大革命”办公室,以对运动进行领导,并派工作组进驻任家沟中学和农业中学。但运动很快失去控制,由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发展到揪斗“走资派”,到年底,各种名目的群众造反组织纷纷建立,各级党政领导机关普遍受到冲击,无法进行日常工作。陷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党政领导干部普遍受到批判和斗争,广大党员被中断了正常的组织生活,党长期依靠的知识分子受到排斥。1967年,受“上海一月夺权风暴”的影响,吴堡各级党组织被“造反派”夺权,全县处于无政府状态,混乱局面进一步发展,群众组织逐渐分裂成为势不两立的两大派,“打、砸、抢”事件不断发生,武斗迭起,给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1968年5月,吴堡县人民武装部对吴堡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实行了军事管制。6月,成立了吴堡县革命委员会,取代了县委、县人委的职权,同时建立了中共吴堡县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在此前后,各基层单位也相继成立了革命委员会。1968年中央“七三”布告和“七二四”布告发布之后,全县停止了武斗,形势渐趋稳定。1969年,中共吴堡县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结合“清理阶级队伍”,进行了整党建党。1971年2月,在基层党组织逐步恢复的基础上,召开了中共吴堡县委第八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吴堡县第八届委员会。中断近4年之久的中共吴堡县委重新建立,各工作机构逐步恢复。中共吴堡县委建立之后,在消除派性增强团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省、地的表彰。

但由于极“左”思潮的干扰,党的组织建设受到严重影响。

1976年10月,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中共吴堡县委认真贯彻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学习,平反了“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政治运动中造成的冤假错案,全面落实党的干部、知识分子、统战等政策,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吴堡党组织创建80多年来,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崇高理想前仆后继、流血牺牲,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创建了辉煌业绩。据统计,全县在各个历史时期为革命牺牲的烈士近600名,他们的英勇精神将永远激励吴堡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创造出新的更大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吴堡县地方军事组织,包括吴堡县人民武装部、吴堡县中队和民兵三个部分。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军队工作进入了新的时期。1980年,县辖各公社成立了人民武装部。

1986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县(市)人民武装部改归地方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中国人民解放军陕西省吴堡县人民武装部改称为陕西省吴堡县人民武装部,归地方建制,内设一室两科。改建后的县人民武装部,受县委、县政府和榆林军分区双重领导。其工作性质和任务未变。

1951年3月~1987年10月,吴堡县人民武装部机构名称、隶属关系几经变化,先后更迭10任部(局)长,3任第一政委,11任政治委员。1983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将实行义务兵役制的武装、边防、消防三个警种统一组建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指示精神,成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吴堡县中队,受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榆林地区支队和吴堡县公安局双重领导。它担负着逮捕罪犯等项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吴堡县的群众武装有了新的发展。1950年,中共吴堡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在思想动员、群众自愿,民主评议的基础上,建立起以区为营、乡为连、村为排的民兵组织。1951年,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加强民兵建设的指示》后,经过扩武、整顿,加快了民兵建设步伐。1956年,随行政区划的变更,民兵编制改为乡队、分队、小队。全县共建有乡队25个,分队97个,小队315个,队员3391名。

1958年,响应毛泽东“大办民兵师”的号召,全县民兵由1957年的4588名猛增到11894名,编为8个营、102个连。1969年,毛泽东发出“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准备打仗”的指示,吴堡县人民武装部迅速组建了一个1024人的武装基干营。1979年,在大抓对民兵工作的组织、政治、军事“三落实”过程中,全县民兵达到18541名,编为1个师,辖11个团,187个连。71%的生产大队民兵连配发了武器。1981年,依照中共中央关于调整民兵组织,把民兵制度和预备役制度结合起来的指示精神,吴堡县人民武装部本着“压缩年龄,缩小范围,减少数量,提高质量”的原则,取消了师和团建制,逐步精简民兵组织和人员。到1985年,全县民兵压缩到6933名。

新中国成立后,吴堡县军事组织,在维护地方秩序、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动员征集兵员、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显著成绩。

1987年11月~1993年5月,吴堡县军事系统组织有吴堡县人民武装部、吴堡县中队。在这期间,驻吴部队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战备执勤、兵役动员、国防教育、人民武装建设、配合政府部门做好退役军人的安置和烈军属的优抚、维护社会安定、参加经济建设、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分子的斗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县人民武装部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陕西省民兵训练基地管理规定〉的通知》精神,不断加强民兵训练基地建设,使全县民兵的军事训练进一步趋向专业技术化和正规化。至1993年春,全县每年训练60人左右,参训率、合格率均达到了上级规定要求,多次受到军分区的表彰。

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之后,县人民武装部进一步强化全县各级民兵组织机构建设,增加基层武干编制,并根据兰州军区和陕西省军区的指示,采取由下至上、上下结合、统一把关的方法,对全县可服预备役的退伍军人,进行了认真登记,共登记预备役干部529人。较系统地掌握了退伍军人的数量、质量及分布状况,为战时组(扩)建部队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县、乡(镇)两级人民武装部按照榆林军分区的部署,积极组织基层民兵开展了“扶贫帮困”活动。至1991年底,共扶持了贫困户121户,其中74户实现了脱贫致富,占总扶贫户的61%。1989年以来,县人民武装部还积极探索“以劳养武”的新途径,在全县人武系统创办经济联合体16个,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991年,在认真贯彻《民兵工作条例》的基础上,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民兵组织整顿的规划》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县民兵组织进行了整顿组编,每个行政村一个民兵连,全县共有民兵7230人。其中基干民兵1000人,基干民兵中退伍军人和经过军事训练的有972人,占基干民兵总数的97.2%。整顿期间,根据上级有关国防教育指示精神,建立健全了全县、乡、村三级教育网络,对全县广大民兵干部群众进行深入扎实的形势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兵的性质、任务和国防观念教育。至年底,全县人武系统创办刊授教育点14个,印发教材和试卷1280多份,举办国防教育专题广播讲座12次,开展国防知识有奖竞赛活动2次。全县人武干部撰写国防理论文章102篇,其中15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全县国防教育覆盖面达到85%以上。1992年在创建“青年民兵之家”活动中,共建立“青年民兵之家”80个,在全县双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987年以来,县人民武装部认真总结多年征兵工作经验,积极探索兵员质量的路子,在各部门密切配合下,增加透明度,严把质量关,顺利完成了征集任务。从1987年底至1993年春,全县共征集兵员285名,党团员占82.5%,为部队建设输送了一批优秀青年。在这期间,县人民武装部协助民政部门合理开发和使用退伍军人中军地两用人才,占全县6年来退伍军人总数的85%,对加强部队建设、加速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996年4月1日,县人民武装部收归军队建制,在新形势下,吴堡县人民武装部在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指引下,严格落实“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积极贯彻中央军委新时期战略方针,围绕“打得赢”和“不变质”全面加强部队和后备力量建设。积极投入到西部大开发的行动中,为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贡献。1994年春至2004年冬,全县共征集兵员600多名,在小流域治理活动中,充分发挥民兵的战斗作用。1998年5月,全县在编民兵7200人,编制基干应急连1个,专业技术分队3个,对口专业技术分队1个。县人民武装部每年集中两月时间,分三批对民兵中的骨干力量进行军事常规科目的封闭训练,年训练人数270人左右。2001~2003年完成了张家墕流域治理工程,造林15594亩,种草2295亩,建设水窖100眼,生产道路5公里,沟头防护工程2公里。2003年6月~2004年7月荒山造林完成工程投资84.25万元。

吴堡县人民武装部受中共吴堡县委、吴堡县人民政府和榆林军分区的双重领导。它既是吴堡县地方军事系统的领导机关,又是中共吴堡县委的军事工作部门,同时也是吴堡县人民政府的兵役机关。从1999年11月至今,吴堡县人民武装部辖8个乡(镇)人武部。

1987年11月至1998年,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吴堡县中队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打击刑事犯罪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间,1993年、1994年连续两年,被省武警总队评为基层建设先进中队、基层建设标兵中队;1994年被武警榆林支队评为安全先进集体;1995年中队党支部被省武警总队党委评为基层先进党支部,中队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中队。1995年中队2班因工作出色荣立集体三等功。中队长山青勋被树立为全国模范干警。大事记

北朝北魏始光八年(431)北魏灭赫连氏大夏国,在今吴堡全境和绥德东部设政和县。县治在今本县杨家原村。

延昌二年(513)政和县隶属于东夏州朔方郡。

西魏废帝元年(552)政和县改名延陵县,县治未变,时称延陵村。

隋开皇十七年(597)延陵县又改名延福县,县治未变。

大业三年(607)延福县隶属雕阴郡。(郡治在上县,即今绥德)大业十三年(617)三月:隋将梁师都夺雕阴等三郡称帝。

唐武德六年(623)四月:段德操战败梁师都,收括延福县在内的雕阴等三郡。

十月:地震。

五代十国后周广顺元年(951)夏州节度使李彝殷归附北汉,延福县归北汉,修吴堡水寨。

宋、金宋开宝九年(976)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领兵攻克北汉吴堡寨,杀戮700人,俘寨主侯遇。

至道元年(995)西夏攻占吴堡地区。

至道三年(997)至熙宁十年(1077)延福县属定难军绥州。景祐五年(1038)西夏建立,吴堡寨归属西夏。

治平四年(1067),宋收复吴堡寨,归神木营,熙宁年间(1068~1077)又失于西夏。

元丰四年(1081)宋收复葭芦、吴堡、义合、米脂、俘图、塞门等六寨。

元丰五年(1082)吴堡寨划给石州(今山西离石)定胡县(县治在今山西柳林县孟门)。

元符二年(1099)今佳县设立晋宁军,定胡县隶属。

政和五年(1115)金人占领本土。

天会七年、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将娄室攻占晋宁军,吴堡寨自在其中。

天会十五年(1137)寨主折彦若修吴堡石寨。山下的水寨毁坏,“恨无力以坚新”。

金正大二年(1225)吴堡寨升为吴堡镇,属晋宁军石州。

金正大三年(1226)吴堡镇升为吴堡县,隶于鄜延路葭州。县城在今宋家川镇旧城村。

金天兴三年(1234)蒙古族攻占县境,至南宋景定五年(1264),隶延安路葭州,仍名吴堡县。

元至元元年(1264)撤销吴堡县,并入绥州。

至元二年(1265)又置吴堡县,属陕西行省延安路葭州。

至元二十八年(1291)吴堡县升为吴州,隶于陕西行中书省延安路。

元贞元年(1295)撤州设县,仍称吴堡县,属于陕西行中书省延安路葭州。

明洪武元年至六年(1368~1373)吴堡隶属延安府葭州。

洪武七年(1374)十一月,吴堡改隶于绥德州。

洪武十年(1377)撤销吴堡县置,辖地并入绥德州。

洪武十三年(1380)十一月,恢复吴堡县置,隶于延安府葭州。

洪武十四年(1381)知县范平仲建城隍庙和县衙。

正统元年(1436)在官菜园(今宋家川)设立河西驿,弘治年间(1488~1505)迁移绥德瓦舍峪。

弘治十四年(1501)正月初一地震。延绥镇巡抚提议招募士兵义勇军。

嘉靖十七年(1538)知县张驰再修县城。

嘉靖十九年(1540)知县张驰设置证学堂。延安府同知赵时宁题碑,将张驰比作张载,证学堂比作绿野堂。

嘉靖二十二年(1543)鞑靼族俺答秋侵入吴堡,烧杀抢掠甚重。

嘉靖三十三年(1554)知县李辂领导补修四门并于门匾题字。东门:观澜;西门:熙暤;南门:景阳;北门:迎恩。

万历三十五年(1607)知县杜邦泰倡修县城并筑东门楼,称“生聚”,亦修杜桥沟石桥。

万历三十六年(1608)杜邦泰在桥西摩崖题刻“流觞池”。

万历四十二年(1614)知县卢文鸿在任增修西门楼并题名“威远”。同年移设城东下渡口,复设李家沟渡口,由北城门楼移真武庙于北门外。

万历四十三年(1615)移南门外文昌宫至城内县治东,题名“文昌阁”。同时迁建龙王庙于北门外。

崇祯二年(1629)农民起义军攻打县城不下。同年,天大旱,斗米银五钱。为明代陕西最严重的灾荒。

崇祯三年(1630)农民军攻克川口朱砂、虎头二寨(今红寨子、虎头峁子)。

崇祯四年(1631)本县白家塌子村白文选参加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崇祯六年(1633)巡抚张伯鲸提请将绥德瓦舍峪驿移于本县杨家店。

崇祯七年(1634)张献忠封白文选为前军都督。冬,地大震。

清顺治元年(1644)吴堡县由延安府直隶。

顺治六年(1649)吴堡籍延安参将王永强带兵反清,连破19州县。同年三月被吴三桂镇压。王永强自缢而死。

顺治八年(1651)川口薛蕴芝中辛卯科举人。(旧志)顺治十八年(1661)南明永历十五(1661)年,巩昌王白文选降清。

薛蕴芝中辛丑科进士。任贵州龙里县令。

康熙六年(1667)康熙帝封白文选为一品光禄大夫。

康熙十二年(1673)清山西大同守将毕克力图率军从杨家店渡河,守军猝不及防,河防遂被突破。

康熙十三年(1674)白文选卒。陕西提督王辅臣响应吴三桂叛清,吴堡守军属之。

康熙十四年(1675)四月,清定边副将朱龙与怀木川(今子洲)盐民周世民(即周四儿,又名周济民)结合原李自成部将贺桓聚众反清,连克定边、靖边等县城。

五月,王辅臣兵占领吴堡县。

六月,清太原将军毕克力图渡河增援榆林,收复吴堡县,败王辅臣所属朱龙部,收复绥德州城,继而攻克保安、安塞、宜川、延长、延安等县。

雍正三年(1725)吴堡由延安府直隶改属葭州。直隶时间80余年。

雍正八年(1730)知县詹绍德始建常平仓。

乾隆元年(1736)吴堡改属绥德直隶州。

乾隆十一年(1746)白嵘(白家塌子人)由西安知府升任延绥道台。

乾隆十六年(1751)贾天禄(贾家山村人)中辛未科进士。

乾隆二十四年(1759)春夏大旱,田禾干枯,妻离子散。人食人之事时有所闻。

乾隆三十一年(1766)知县倪祥麟题四门匾字:南门有二,外门:石城。内门:重巽。东西北各一,分别为:闻涛、明溪、望泽。

乾隆三十四年(1769)扩建吴堡城墙竣工。知县倪祥麟调离。

道光元年(1821)知县陈元杰修书院,既成。题门匾曰“兴文书院”。

道光二十二年(1842)六月十五日,黄河大发洪水,横沟村河道东移。

同治六年(1867)四月二十六日回民起义军进入宋家川。同年攻破仁和、霍家山二寨,杀数百人。同年,狼极多,人畜被伤者不少。同年冬,黄河冰封。

同治七年(1868)回民起义军来到本县辛家原,与县团练接战,团练不力退走。后又到贾家山,贾占魁全家奋战,因寡不敌众,父女皆死。

同治八年(1869)绥德义合驻军嵩武营兵变,到宋家川安营扎寨。并围攻县城,不下。

光绪元年(1875)三月,光绪帝下诏:括吴堡等州县,农民所欠地丁,课征正耗银两,本色粮草,全行豁免。

光绪十一年(1885)腊月初十,黄河结冰桥一个时辰,解封后发大水,汆船数十只。水退后,冰凌堆积丈余高,船不能行。

光绪十四年(1888)吴堡增设六乡义学。

光绪二十四年(1898)宋家川设厘金局。分四卡:延川县延水关,绥德县西河驿,吴堡县辛家沟、康家塌。

光绪三十年(1904)天主教传入县境。

光绪三十二年(1906)将本县兴文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首任校长霍含章。

中华民国民国五年(1916)3~9月(农历二月至八月),复修“红龙城”城垣。

5月19日(农历四月十八),商震带兵来吴堡,抢走慕家原村慕宗照黄金白银48马驮,后东渡山西。

6月19日(农历五月十九日),关中军阀郭坚带散兵路过吴堡寺沟与民冲突,拔寺沟土寨,杀百姓50余人。

民国九年(1920)12月16日(农历十一月七日)晚上,宁夏海源发生8.5级地震,本县有黄雾从地冲起,犬皆乱吠。吴堡有震感,百姓哗然。

民国十二年(1923)春、秋大旱,田禾无收,灾民遍野,全陕呈报灾情。

民国十三年(1924)春、夏大旱,土地兼并严重,百姓饥饿,肠如葱皮。

同年,吴堡县城高小首次成立女子班。凡入学者给每人发铜质镀银奖章一枚。上有“吴堡县第一届女子入学奖章”字样。背面有“文明进步”四字,奖章上有五色国旗图案。半年后因阻力大而停办。

民国十四年(1925)元月,丁学浚在省立绥德师范(四师)加入共青团。

同年,薛尚英在省立绥德师范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十五年(1926)吴堡旅外学生樊峻、刘韶华分别在陕北联合榆林中学、北平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丁茂义在靖边柠条梁加入中国共产党,贾治国在榆林加入共青团。

5月30日,绥德四师党团组织派中共地下党员高光祖来吴堡县,在宋家川街头讲演宣传,并发动组织群众示威游行,声讨日、美帝国主义的罪行。

是年冬,绥榆寒假回乡学生,在县城高小宣传民主思想,散发进步传单,发动师生与校长进行斗争。

民国十六年(1927)春,中共地下党员慕嘉绩由榆林调吴堡看守所任职,薛尚英由武汉回吴堡,他们进行秘密活动,发展中共地下党组织。王国昌、张毅忱等相继加入共青团。同年,吴堡旅外学生樊辅仁、王国安、张维培加入中国共产党。

冬,绥德定仙墕红枪会起兵攻打宋家川,被李福成营击败。

民国十七年(1928)4月间,薛尚英代表中共吴堡地下党组织参加了绥德苗家坪南丰寨(现归子洲县)召开的陕北第一次党代会。

秋,县城高小创建了中共吴堡地下第一个党团支部。书记慕嘉绩、组织委员丁茂义、宣传委员王国昌、青年委员张毅忱。

冬,岔上镇建立了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薛尚英,组织委员张维培、宣传委员樊峻。南北两支部,互相联络,积极开展秘密活动。同时,马明方(绥德县委书记)以跑堂者的身份作掩护来岔上搞地下工作。

10月,县长袁令建设局局长李秀年克日觅工复修县城东南山下人马辿的大路(现存石刻)。

民国十八年(1929)1月,中共陕北特委秘书长兼宣传部长刘澜涛来吴堡巡视工作,传达中共六大精神,王国昌代表吴堡县委作了汇报。

5月30日,县城高小师生集会纪念“五卅”运动四周年。

6月,中共地下党员薛尚英、慕嘉绩、张毅忱、丁茂义等领导岔上镇周围数百名群众针对县财政局局长兼岔上镇区长薛有年和劣绅薛时中的贪污受贿、增收地亩税行为进行斗争,声势甚大,取得胜利。

同年,慕嘉绩、王国昌、张毅忱领导县城完小师生清算了县教育局局长宋尧森贪污教育经费、吸食鸦片烟和不关心教育事业的渎职斗争。

民国十九年(1930)5月,中共旧城地下党组织领导县城和宋家川两个完全小学全体师生和少数居民集会游行,纪念“五卅”运动五周年。

民国二十年(1931)11月,吴堡县寇世仁、董金枝、李秉意被陕北特委派入晋西游击队。

民国二十一年(1932)2月(农历正月),樊峻、惠松筠夫妇来县城高小任教,按照陕北特委的指示,组建了中共吴堡特区区党委会。樊峻任书记、王国昌任组织委员、惠松筠(秋霞)任宣传委员。慕生忠任交通员,传递书信。

民国二十二年(1933)秋冬,贾仰青、慕生桂、薛翰臣相继从榆中、绥师回吴,以教学为掩护,在中共吴堡区党委领导下,秘密从事中共地下工作,发展党、团员,组建党、团支部。

慕生桂、李守邦、薛翰臣组建了慕家垣团支部。

4月,北区恢复了中心支部,樊锦堂任书记,樊老五(代名麻子)任组织委员,刘义维任宣传委员。

6月,王国昌代表吴堡特区区党委参加了陕北特委在佳县高祁家坬召开的第四次扩大会议,接受了组建革命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开辟苏区的指示。贾仰青、张毅忱、樊文德被陕北特委调入陕北红军游击队第1支队。中南区亦建了党的中心支部,由慕生桂、王国昌、慕生忠、慕纯农四人组成,慕生桂任书记。两个中心支部,下辖40余个支部和党小组,有党员200多名。

8~9月,吴堡北、中区部分村庄秘密建立了贫农会、赤卫队、妇女会等团体。

9月18日,中共吴堡区党委在庙岔上村召开纪念“九一八”群众大会。

各村的党、团员、贫农会、赤卫队、妇女会代表约400余人参加。区委和有关支部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秋冬,国民党86师258旅515团两个连驻吴堡,5连驻宋家川,连长王佩兰;6连驻辛家沟,连长许先志。

11月,贾仰青、刘明山带领陕北红军游击队第1支队第2分队在吴堡长嘴峁和县保安团遭遇相战。1支队处决了高锦秀、张逢时两个税丁,震惊吴堡。

12月,在中共吴堡区党委的领导下,在樊家圪坨村组建了吴堡第一支革命武装———抗日义勇队。薛俊山任队长,马佩勋任政委,共14人。

12月,贾仰青和共产党的7名地下工作者进入绥德城内侦察敌情时,被国民党86师515团(姜梅生部)抓捕入狱。

民国二十三年(1934)1月7日,贾仰青被国民党86师515团(姜梅生部)杀害于绥德城。

2月6日,吴堡抗日义勇队在佳县木头峪党支部张鹏图配合下,夜袭佳县木头峪民团,缴枪6支,获白洋200元,大烟土1包,击毙横行乡里的坑镇民团团总张东皎等3人。

2月15日,在樊家圪坨村,抗日义勇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4支队,薛俊山任队长,马佩勋任政委,刘子义任经济员兼支部书记。

下设两个分队,1分队长薛武栓,政治指导员张益;2分队长薛高亭,政治指导员曹世华,支队共20余人,长短枪8支。

3月8日,4支队二打木头峪,镇压了3个敌对分子,开展了游击战争,活跃在吴堡、佳南、绥东等地区。

3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4支队再次袭击佳县木头峪,杀了3个向国民党军队告密者,并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活动,威震佳县南区、绥德东区、吴堡全县。从此,共产党和红军游击队的各项工作由秘密转向公开,广大农民积极支援红军,地主阶级内部开始分化,国民党政府差役不敢随意下乡收粮收款。

3月21日,红2支队、4支队在地方赤卫队的配合下,夜袭清涧店子沟李成善民团,缴获枪10余支。

是年春,吴堡4支队和红区游击小组先后镇压了罪恶累累的国民党区长贾玉泰,作恶地主贾拴牛、寇泰、贾象坤,富农李应善,以及民愤极大的衙役和税丁霍玉刚、霍艾元、辛炳让、贾鼎有等十数人,鼓舞了群众斗志。

5月初,86师井岳秀部向红军发起第一次“围剿”。

中共吴堡区委主要负责人樊峻与惠松筠慑于白色恐怖,自行脱党,擅离出走,区党委书记由王国昌接任。

5月中旬,陕北特委在佳县王家坪召开会议,确定组建吴堡县委,并派魏岗(横山人)来吴堡筹建,会议并宣布吴堡县委组建后红4支队由县委直接领导。

6月中旬,在横沟村奶子塌一孔草窑内秘密召开了组建中共吴堡县委的会议,议定书记樊士乐(化名老赵),秘书慕生桂,组织部部长魏岗,宣传部部长王国昌(不久任军事部长),慕生忠任白区部长,慕纯农负责青年工作,李铸英搞妇女工作。

县委建立后,组建了南北中三个区委,南区区委书记李占和,中区书记李庆有(不久换为王忠),北区书记薛焦元(不久换为贾治华)。同时期,县委派共产党员薛俊高、薛英桂等人分别到国民党县政府保安团和郭家塿地主保安队做兵运工作。

7月底,贾治华、刘义维在李常家山村崖窑上创建了地下土“兵工厂”。

组织了六七个能工巧匠,为红军制造武器。3个月内打造大刀、矛枪千余把,突角牛枪百余支,木头匣子枪(用长枪子弹)200余支。

8月,中共吴堡县委书记换为慕生桂。

9月,在上张家山村组建了共青团吴堡县委。书记慕纯农、组织委员寇步德、宣传委员薛汝章(薛峰)、少儿委员宋存英、妇女委员贾海容。

9月10日,陕北红军游击队第4、5、6支队在后薛家坬大王庙与国民党86师王佩兰、许仙志两连激战。双方伤亡较大,红军牺牲7人。

农历8月下旬井部王、许两连撤出吴堡,高桂滋84师艾亚春营(三个连)接防,向苏区发动第二次围剿。他们修筑寨堡160多个,积极组织“铲共义勇队”围剿红军,镇压革命群众。

10月4日,4支队配合红26军步兵3团夜袭清涧河口镇,击溃86师515团3营11连,对打破国民党军队一次围剿陕北苏区起了重要作用。

11月3日,在中共陕北特委委员张达志和县委书记慕生桂主持下,于后畔村召开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创建了吴堡第一个工农政权———吴堡县革命委员会。李庆玉(代名老杜)任主席,丁茂义任副主席,委员有薛克明、高飞、霍云林,并任命霍云林为财政委员会主任,高飞为粮食委员会主任,李选益为土地委员会主任,薛克明为保卫委员会主任。大会并决定在全县发动群众平分地主、富农的土地。

同月,县委决定王国昌任红4支队政委。

12月23日,4支队配合红27军84师某部,在安定(今子长县)南沟岔消灭高桂滋部1个连。

民国二十四年(1935)1月中旬,县委在樊家圪坨由慕生桂主持召开会议,决定县城保安团和郭家?保安队举行起义,新建游击支队,进一步搞好土地分配,以发动群众粉碎国民党军第二次围剿。

1月20日,在北区赵家山山头上召开会议,将吴堡县革命委员会改为吴堡县临时苏维埃政府。会议选举丁茂义为主席,李保邦为副主席,薛克明、刘绍绪、李选益、高飞、霍云林为政府委员。

接着又在王常家山村召开了第一届第一次委员会,研究了苏维埃临时政府的机构设置,任命了各部室的负责人。同时,区乡政权相继改为苏维埃政府。北区主席张芳年,中区主席王魁,南区主席李选益。区设土地、财政、经济、军事等科,乡设相应的委员。

1月23日,按照县委事先研究好的起义方案,经过一场紧张搏斗,打死县保安团亲信张仰青,教练解××,起义成功。收编30多人,后退至北区新庄,整编后,改组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15支队,薛英桂任队长(也有史料说李启贤为队长),慕生忠任政委。

1月底,高桂滋部驻绥德县梁家甲的士兵李云青等4人带一挺轻机枪起义。

2月9日晚,高桂滋部慕家原驻军,由士兵张德胜、机枪手杨正清打死排长梁正川、亢××,率14人带轻机枪一挺,步枪10支起义,投奔红15支队。

2月10日,高部驻绥德石堆山刘世礼营的一个排由司务长王奎元带领,企图以“兵变”为名,诱捕李云青,瓦解北区区委。区委负责人贾治华、刘义维、高文宽等人巧妙布置,晓以大义,使兵变由假变真。

2月15日,在佳县太庄村召开了佳县、吴堡两县县委书记和第6、第15两支队负责人联席会议,决定将两支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红军独立师第5团,王士杰(佳县王川山人)任团长,政委慕生忠、副团长李启贤,樊文德(吴堡樊家圪坨人)任参谋长。

2月18日,红5团计划攻打宋家川—旧城,在南山上与高桂滋部遭遇,激战9小时,毙艾营靳排长等多人。

同日晚,红5团在赤卫队和群众的协助下,第一次攻打慕家原,全部消灭了地主武装,缴枪4支,毙6人。红5团团长王士杰负伤。

此时,第4支队由政委王国昌率领从清涧返回吴堡,陕北特委特派员白如冰也随队来吴。4支队与红5团在慕家原会合。

3月12日,国民党军84师在横沟滩用机枪射杀共产党员、红军战士、赤卫队员13人,激起了群众的义愤。

3月13日,红5团、4支队秘密分三路出击了冯家峁、薛家塌等三个联保寨堡,其中冯家峁寨毙命54人。县委遂下令3天内铲平全县碉堡。各联保慑于红5团的声威,大部寨堡由他们自动拆除。红军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斗争第一个回合的胜利。

3月15日,红5团、4支队在红山庙与国民党军86师张博建南营打了一场阻击战,双方伤亡惨重,张营退回老营螅镇,红5团弹药耗损甚大,优秀机枪手杨正清牺牲。

3月19日,红5团攻打猪头山艾亚春营×连驻军,未下。红军伤4人,消耗了不少弹药,遂退至红湾村休整,被艾亚春营另1个连包围,红5团在激战后突围。弹药消耗殆尽。

3月下旬,4支队、红5团在猪头山向84师艾亚春一个连发起攻坚战,受挫。遂退至红湾休整,因反共分子告密,被艾营另一个连包围,又打了一场突围战。连续作战,弹药耗损殆尽,人员也有较大伤亡,无法得到补充。

经特委批准,调整了红5团主要领导,王国昌接任政委率部南下,在清涧寺墕里与红27军会合,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将红5团改编为27军84师3团,王国昌仍任政委,团长王士杰,教练李启贤。慕生忠带17人组成晋西游击队去山西吕梁打游击。

4月,吴堡西区建立,区委书记景明亭(7月调为寇金生)。

县苏维埃政府组建了保卫队,10余人枪,由保卫局局长薛克明兼任队长。后发展至30余人枪,队长调为薛俊山,教练霍义林。

5月,艾亚春营撤离,晋军方克猷、孟宪吉旅进驻吴堡,第三次“围剿”与反“围剿”开始。

6月初,根据西北军委颁布的动员令精神,第4、第5、第6、第14、第15支队在绥德东区义尚坪合编为陕北游击队第2?5纵队,纵队长郭毓仁,政委马万里,稍后,由王再兴接任政委,坚持在绥德东区和佳吴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县军事部建立补充团,冯崇道、慕汝勤先后任团长,负责征集和训练新兵。

7月12日,晋军12个连由旅长方克猷指挥,将2?5纵队包围于尚家原,红军冒骤雨、渡山洪、赤身裸体冲破包围圈,歼灭晋军一个排,缴获“三八式”步枪15支,冲锋枪3支,驳壳枪两支和大批弹药。同月,晋军4个旅进驻吴堡及绥德东区。

8月8日,刘志丹率领26、27军精锐千余人,穿插到宋家坡一带,9日凌晨,以围堡打援战术围攻慕家原,歼方旅蔡文成团4个连,缴获长短枪600余支,为吴堡武装斗争和粉碎晋军围剿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是有名的第二次慕家原战斗。

8月中旬,县委书记慕生桂调离吴堡,随刘志丹部来吴堡的清涧籍刘玉春(化名工人)、黄石山,分别接任中共吴堡县委书记和吴堡县苏维埃政府主席。

农历8月,2?5纵队扩编为战斗团,活动于佳县、吴堡、绥德地区。

秋,2?5纵队4、5、6支队在纵队长郭毓仁、政委王再兴率领下,利用浓雾掩护,奇袭驻绥德三十里铺张廷芝部1个骑兵营,4支队担任主攻,不到半小时全歼该营。

9月27日,薛英桂、李有益带领战斗团一个精锐连由绥德秘密潜到砖窑山一带,于20日与4支队、地方赤卫队配合,第三次攻打慕家原碉寨,晋军孟宪吉旅的团长曲有诚亦被击毙。缴获迫击炮1门、机枪数挺、冲锋枪12支、其他长短枪100多支,还有十几匹骡马及部分弹药等,受到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军事部的通令嘉奖。

11月,陕北省政府通知,绥德东部的五、六区,原吴堡4个区合并为3个区。

民国二十五年(1936)1月,战斗团南下瓦窑堡,编为红军28军第1团,随刘志丹将军参加东征。

2月,战斗团南下时留给地方一个连和地方游击队第4支队改编成独立营,营长薛英桂、副营长张俊胜,政委张驾伍,下辖3个连,有300多人。

2月26日,红军抗日先锋队东渡黄河,驻吴堡晋军全部返晋。国民党政府军政人员也撤至山西。同期,陕北省军事部派出100多人的特务队来吴堡、佳县、米脂、清涧一带,执行巩固后方苏区、扩红、筹款等三项任务。

2月29日,红军独立营和地方赤卫队以及乡村百姓占领吴堡县城,拆毁城墙,拿走政府和富有人家财产。

3月初,独立营掩护刘志丹红28军北上神木苏区,参加东征。

3月28日,高桂滋部84师×营占领吴堡县城。

3月29日,吴堡县国民政府迁往宋家川。

同月,红军独立营升编为独立3团,团长李启贤,副团长柴福俊、李有益担任。

5月,改称独立团,团长李启贤,政委慕生忠,参谋长薛英桂,政治部主任慕生祥,后勤部部长李运泰。

同月,县委在山西离石县孟门镇建立河东区委。

5月初,东征红军回师陕北进行西征。同时,省委划编作战区和组建了中心县委。佳县、吴堡、米脂为第二战区,由东地特委任命慕生忠为战区司令员兼中心县委书记,驻吴堡。

同月,蒋介石乘红军西征之机,调集6个师的兵力,企图西渡黄河进犯陕北苏区。阎红彦接中央“十万火急”电令,率红30军进驻宋家川,堵击国民党军西犯。蒋介石西进企图未果。

6月,南区小组游击队10多人,在队长王彪、指导员李居时带领下,在李家塌下山村和国民党中央军1个班交战,全俘该班,缴获六五式步枪12支,子弹1400多发,手榴弹30多枚。

6月4日晚,国民党张云衡部企图偷袭党中央所在地瓦窑堡,中央急令阎红彦的红30军星夜驰援。

同月,高桂滋部修建绥宋公路,为围剿红军提供通道。

6月下旬,蒋介石调国民党中央军汤恩伯部(第13军)所辖89师、21师、4师,晋军陈长捷72师和原驻陕北的高桂滋84师、高双成86师,总计32个正规团3万余兵力,采用步步为营的碉堡战术,向佳县、吴堡、绥德、米脂、清涧5县发动了空前规模的第四次大围剿。国民党军汤恩伯部所辖李仙洲、王仲廉、王万龄3个师均驻扎在宋家川。不到两月,吴堡到处是碉堡,满山遍野是临时的白帆帐篷。

7月,独立团与晋军在李家原打了一场遭遇战,双方均有伤亡。

8月中旬,中共东地特委派王文(代名罗文)来吴堡接任慕生忠中心县委书记职务。18日,王在于家沟主持召开紧急会议,改组了县委和独立团。

会议决定由马树春代理书记,县苏维埃政府缩编成7人工作组,仍留地方工作,其余人员随军突围;撤销慕生忠、李启贤的职务,团长调为薛英桂,政委为任子恩(并任北路军总指挥)。独立团2连改编为绥吴游击大队,李有益任大队长,李道贵任政委,转战绥德、吴堡。独立团主力向神府苏区突围。原苏维埃政府保卫队改编为基干游击队,寇海荣任队长,贾治华任政委。

8月19日,独立团向北突围至佳县任家沟、雷家沟一带,遭高双成86师骑、步兵合击,红军被打散,政委任子恩牺牲,余部退至吴堡冯家坢,马子祥继任政委。此时,吴堡苏区沦陷。县军事部部长霍明昌、副部长宋武胜首先叛变,继任军事部部长王正明不久亦叛变。国民党在军事“围剿”的同时,强化基层政权,9联保增为12联保。

8月下旬,中心县委在冯家坢召开了紧急会议,研究突围南下。原4支队队长薛俊山在绥德被杀害。

9月,陕北省委、东地特委决定恢复吴堡苏区,组建中共吴堡工作委员会(简称工委),李向良任书记,刘子生、张秀生、曹志谦、惠中权任委员。工委机关暂住清涧,派人秘密回吴堡开展工作。

民国二十六年(1937)2月下旬,国民党“感化院”释放“政治犯”,吴堡原共产党被感化的军政人员获释回乡。

3月,中共吴堡工委组成人员作了调整,郭文华任书记,李向良任组织部部长,贾治华任宣传部部长,冯崇道任军事部部长、慕汝勤任军事部执行科科长。

4月,工委负责人郭文华等到吴堡五区曹家沟一带,开展恢复党团组织工作,并派冯崇道、慕汝勤、薛~邦秘密回吴传递中央和省委文件,宣传革命形势,鼓励重新起来斗争,恢复党团组织。

7月,国民党军86师张建南营进驻宋家川。

7月16日,原红军绥吴佳独立团在国民党对陕北的第四次军事“围剿”中被打散的部分官兵被编入各联保队,由冯崇道、薛英桂、秦茂芳分头带领暴动,强行收缴各联保铲共义勇队的枪支弹药,大部分红军战士闻讯赶来投入大队,仅5天扩展为300多人。自己定名为“黑军”。这次武装斗争,时称“黑军暴动”。

8月26日,在国民党吴堡县长夏馥堂、肃反会主任魏岗、地方劣绅王鸿雄的策划下,县保安队郭兴盛、呼定保带10余人以诈降之计,在寇家塌诱杀“黑军”暴动人员张俊胜等8人,1名受重伤。

9月初(农历七月二十三日),“黑军”暴动队伍由冯崇道带领至绥德梁家甲休整,被高双成86师一个营包围。战斗中冯崇道中弹后牺牲。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派慕生忠接编暴动部队,改编为抗日游击支队。任命薛英桂为队长,张驾伍为政委,秦茂芳为副政委,下辖两个连。叛徒王正明被慕生忠、薛英桂在清涧枣咀村处决。不久,游击支队改编为绥德警备区独立营。

11月,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718团进驻吴堡,原吴堡独立营编入718团。慕生忠为中共吴堡县委书记,对外称718团军代表。

12月,吴堡组建了河防委员会和抗敌后援会。河防委员会由警备8团团长文年生任主任委员,慕生忠和骆柏心(国民党县政府县长)任副主任委员;抗敌后援会由8团政委帅荣任主任,慕生忠、骆柏心任副主任,王鸿雄(绅士)、高荣卿(民主人士)等任委员。各联保亦组织了分会。

同月,中共吴堡县委将山西离石县孟门镇薛家坪一带的“河东区委”移交中共离石县委,改称中共离石县四区区委。

民国二十七年(1938)1~2月,县、区委密示群众抗租要地(索要1936年革命低潮时地、富倒算回去的土地)。中、北区部分村庄,经协商之法,收回土地,并造册登记,送政府过目,经中共吴堡县委、八路军驻军领导多方工作,促使国民党吴堡县政府县长骆柏心出了告示,宣布有效。

2月29日,日军2000多人进攻山西军渡,炮轰旧城和宋家川,打死百姓3人,当日撤回柳林,八路军718团派一个连埋伏途中出击获胜,八路军伤亡各1人。

3月13日,吴堡各界4000余人,隆重举行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3周年暨抗日动员大会,绥德各界组织民众慰劳。河防代表团也参加了会议。并组建了120名水手工人自卫中队,分12个班待命参战。

3月下旬,中共吴堡县委敦促国民党县长,发动全县群众用两日一夜的时间,将754座碉堡全部拆除。

3月25日,八路军警备8团团长文年生和2营营长潘师孟率领3个连秘密东渡黄河,与山西离石县游击队第3大队配合,夜袭柳林附近王老婆山日本驻军,歼灭日军近百人,缴获枪支50余、电话机、望远镜各1部和部分军用品,八路军亦有较大伤亡。

4月初,民国吴堡县政府由宋家川迁往张家墕,继迁前庙山,中共吴堡县委(即政治处)迁往任家沟。是年春,县委发动群众,与坚持内战的保长、联保主任进行斗争。先后搞垮联保主任王鸿发、宋畲田等,由群众物色人员取代。5月,全县2/3的保长,已调换成愿意团结抗日的进步人士担任。

5月11日,日军再度侵犯军渡、孟门、碛口,多次炮轰旧县城和宋家川,山西难民西渡吴堡者达两万余人。

5月下旬,国民党专员何绍南给各地联保加配了指导员,专事反共,于是摩擦与反摩擦斗争更加激烈。

6月5日,日军再次占领军渡,八路军延安总部派左叶炮兵连装备大炮6门进驻呼家山,由警备8团直接指挥。

7月7日,郭家沟区委召开纪念“七七”抗战一周年大会,对联保处指导员马维赢反共、反对抗日的言行,进行了公开批驳。

7月18日,日军在山西军渡玉虎山顶,炮击吴堡旧城和宋家川,日飞机不时偷袭,民房受损不少。

9月12日,日军调集30余门大炮,向宋家川镇八路军河防阵地轰击一天一夜,发射炮弹万发以上,并备了许多橡皮船,企图西渡,八路军河防部队猛力还击。

9月下旬,吴堡县委书记慕生忠、宣传部部长李保邦、秘书薛~邦一并调离。县委书记由惠碧海担任,组织部部长刘汉鼎,宣传部部长赵生仁。

10月11日,日军3架飞机轰炸吴堡旧县城。此后,日军经常炮击枪射,先后打死群众3人。同年底,本县组建了河防游击队,活动在宋家川至岔上沿河一带。河防游击队受中共吴堡县委和绥德警备司令部双重领导。队长慕明君,政委刘汉鼎。同年,全县设3区12联保78保682甲。

民国二十八年(1939)1月,宋家川水手工会派船工第5班驻李家沟为八路军侦察队服务两年。

春,河防部队派两个连到河东,在文水县的开栅,协同友军粉碎了日军对清徐地区的扫荡,毙日军连队长以下30余人,俘2人,缴获轻机枪数挺,步枪40余支及大量军用物资,并带回河西作了展览。

3月25日,日军由山西李家垣用3门大炮轰击宋家川,至下午5时,发射炮弹1000余发。

5月30日,日伪军3万余人由晋西向西进犯,并炮轰黄河西岸。

6月4日,日军进攻,八路军出击,毙伤日军50余人。

6月30日,日军松井师团企图突破宋家川防线,用飞机大炮轰炸沿河李家沟等军事设施,河防部队猛烈反击,日军未得逞。

7月15日,日军炮轰宋家川河防阵地,被八路军河防部队击溃。

7月19日,日军在河东李家垣炮轰宋家川八路军阵地,准备橡皮舟渡河,未得逞。

8月,日军松井师团驻扎军渡、孟门、碛口一带,大量修筑碉堡,后河西河防阵地不时受日军大炮、飞机袭击。

9月4日,日军再度进犯晋西,占领军渡,隔河炮击宋家川。9月7日,八路军东渡出击,攻占山西柳林镇。

秋冬,国民党县政府、保安队人员气焰嚣张,公然打击抗日力量,组织“石头队”“暗杀队”,吴堡县委和驻军针锋相对,组织“打狼队”予以对付,抓住“石头队”“暗杀队”的死硬分子就地惩处,迫使对方有所收敛。

11月20日,拐上河防战斗,毙、伤日军100余人,俘2人。

12月初,驻吴警备8团奉命开赴关中,由120师359旅717团和新编718团3营接防。

12月12~16日,宋家川抗日军民回击日军,歼灭20余人。

是年冬,县委书记惠碧海调离,张鹏图接任书记。同年,全县12个联保合并为6个联保,各联保都派有八路军驻军代表。

1940年2月28日,八路军和吴堡军民赶走了驻慕家崖的国民党吴堡县政府官员。中共吴堡县委在任家沟组建了临时农会,由王振汉任主任。其后,在任家沟村成立县级民主政权。

3月12日,在慕家原召开大会,选举张鹏图为县长。大会宣布将吴堡县河防游击队改编为吴堡县保安大队。队长刘汉鼎,政委慕明君。

4月,农村开展归地运动,重新登记土地,地主、富农反攻倒算回去的土地重新归贫雇农。

6月,绥德警备区司令部决定,将吴堡县保安大队改编为绥德警备区保安第2大队,属新建保安1团建制,刘汉鼎为大队长,慕明君为政委。随之,2大队调离吴堡。同月,吴堡县革命政府镇压了叛徒薛尚英、宋畲田。

12月,719团3营进驻宋家川接受河防任务。717团调离。

1941年9月,吴堡县第一届参议会在任家沟召开,推选裴仰山为议长,高荣卿为副议长。会议决定废除联保制。

10月15日,全县设6个区,下辖36个乡,100个行政村,213个自然村,每乡1个党支部,共153个党小组,739名党员。同时,按“三三制”原则,选配县、区、乡行政负责人。

10月下旬,日军在军渡附近诸山头,向宋家川连发炮弹1500余发。

11月2日,日军在军渡向宋家川河防阵地发炮10响,同时不断以机枪扫射,并准备木船2只,橡皮舟10余只,企图渡河。3~4日,军渡、碛口之日军,发炮100余发轰炸河防阵地。5日,军渡日军以大炮5门,重机枪10余挺猛烈轰击宋家川阵地,发炮弹100余发,其中有催泪性毒弹,八路军战士中毒者颇多。9日,八路军、地方游击队、自卫军合力反攻,猛扑军渡———柳林公路,击溃日守军,攻占山西军渡,控制穆村、薛村。

是年,全县计征救国公粮500石,并超交194石,实交694石(每石150公斤)。

1942年3月16日,驻柳林日军1500人进驻军渡,25日,驻军渡日军用20门大炮向宋家川河防阵地轰击,早晨6点始,下午5点止,计发炮弹1800余发,并有糜烂性毒气弹、毒瓦斯弹,河西军民伤亡50余人。

3月中旬,日军在军渡增至600余人,有大炮12门。23日,向宋家川河防阵地发射炮弹1000余发,同时发射糜烂性毒气弹,毒瓦斯弹,部分守军中毒。27日,驻军渡日军用20门大炮向宋家川河防阵地连续发炮11个小时,同时发射糜烂性毒气弹,沿河工事几乎全部炸毁,部分守军中毒。

4月16日,驻军渡、孟门日军被八路军大量杀伤,旋即退出。

4月25日,日军再次炮轰宋家川,发射炮弹1800余发,其中1/3是糜烂性毒气弹,河西军民50余人中毒。其后日军只向西岸零星发炮,再无西进举动。

5月1日,建立吴堡县人民武装委员会和自卫军大队。大队长先后由县长王恩惠、折永年兼任,副大队长先后由王振汉、郝维汉担任。各区建立自卫军营,乡编为连。

5月中旬,县委组建了以书记为首的整风学习领导委员会。组织干部每天学习讨论3小时,运动持续一年多。同月,八路军120师359旅教导营第3大队进驻宋家川,6月撤离。

6月,八路军独立第1旅2团1营驻宋家川,于1943年7月撤离。

8~9月,按共产党员三分之一、民主人士三分之一、无党派人士三分之一的“三三制”原则,全面开展了民主建政工作,县、乡普遍进行了无记名选举。

秋,全县自卫军重新进行整编,县为团、区为营、乡为连,总计12616人,其中基干自卫军35个连,计3088人。

是年,吴堡人民缴救国公粮1500石、谷草7.5万公斤,缴盐代金60万元,动员民工71844人次,牲口2493头次,做军鞋1300双,为八路军纺棉线360公斤,受到边区政府通令嘉奖。

1943年2月,全县6个区合并为4个区。

同月,全县落实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指示,掀起了大生产运动。县上成立了生产委员会,由县委书记王金璋任主任。

区、乡、村层层落实生产计划,大种棉花、油料,千方百计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产量,机关学校人人分配有生产任务,在黄河畔修复水地200亩。

8月,八路军358旅715团2营驻防吴堡,于1944年9月,日军退却后撤离。

10月,本县传达贯彻中央关于审查干部的反特的9条方针,并纠正了反特扩大化错误,对484人进行了甄别,平反134人。

11月26日,李全时、郭秉仁出席了边区第一届劳动模范生产者大会。

29日,在杨家岭中央礼堂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招待。

12月底,日军在山西离石、临县进行“大扫荡”,沿河居住的山西群众,纷纷西渡来吴避难。一个夜晚过来3万余人。

1944年春,全县开展了生产竞赛活动,区、乡之间互相挑战,推动春耕生产。

9月13日,日军从军渡撤退。

吴堡人民缴救国公粮1800石,谷草9.3万公斤,两次动员民工4800人,15天修复沿河被毁军事工事。

1945年5月,全县宣传贯彻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精神,动员群众迎接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掀起新的生产高潮。

8月,李向良兼任自卫军大队长。

9月,全县人民载歌载舞,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吴堡县委、县政府搬迁到宋家川。

12月,全县征公粮1350石。110名青壮年参加八路军。

1946年2月,动员群众支援战争,全县掀起新的生产高潮,新修水地90亩,种水地800亩,妇女每人缴售1~2匹土布。魏希文兼任自卫军大队部大队长。

7月,王生雄任自卫军大队部副大队长。

8月,蔡畅、罗瑞卿等人从宋家川东渡黄河,前往华北。

9月16日,组织400名不脱产的自卫军以班、排为单位,每10天集训1次。后赴绥德训练1个月,以班为单位两次,以排为单位1次。

10~11月,全县有130名青壮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2月,全县做军鞋21000双,缴公粮1950石,支援解放战争。

12月,朱德、刘少奇、徐向前等从宋家川东渡黄河前往华北。

1947年1月,全县征兵100名。

春,发动群众“坚壁清野”,熬硝,打石雷,收生铁,制炸药。同时,组织变工队,突击搞生产,支援前线。

3月,周恩来副主席从宋家川渡黄河去河北。

4月,吴堡150名青壮年,由干部李道富带领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4月8日,县上成立了战争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子蔚、副主任委员魏希文。委员薛健民、张润田、于万枝。同时组建了游击队总指挥部,杨子蔚任总指挥,王德明任副总指挥。各区均组建了20人左右的游击队,区委书记兼任指导员,区长兼任队长。

4月15日,根据绥德分区命令,组织了随军担架大队,大队长牛德业、张维锦。4月20日从杏子塌、任家沟出发,随军服务3个月。

5月4日,县委讨论决定,全县三天内“坚壁清野”完毕。

6月,吴堡再次征兵580名。同月,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进行大审查,在党员少的村子建立和扩大组织。至10月,全县共吸收以青年为主的465名积极分子入党。

7月,吴堡组织民工赴山西永和、石楼、隰县,徒步210里背粮救灾,支援解放军。县委决定组织两个河防队。

8月,贺龙等人从宋家川东渡黄河。

9月中旬,周恩来副主席第二次由宋家川渡河去山西,在县委住了一个晚上。

9月中旬,全县坚壁清野,公粮、公草全部移藏。部分妇女、儿童东渡山西避难。各区乡有组织地将全县140名不可靠的对象转移到山西,派专人监视。

10月1~4日,胡宗南部78旅进入宽滩、马蹄岔、温家湾、寺沟、吉针庙、褡裢坡、郭家?、杨家店、前庙山、宋家川、城里等村,第二天即撤走。

10月,王德明任自卫军大队部副大队长。

11月,全县组织了500人的担架大队,分4个中队,16个分队,由县委组织部部长尚永俭带队,随军服务。同月,全县普遍开展学习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西北局消灭胡宗南解放大西北告西北各界人民书》《人民解放军宣言》的活动。

同月,林伯渠等由宋家川东渡黄河。

同年,自卫军大队部改名为武装科,王德明任科长,王世功任副科长。

成立贸易公司,设立妇联,每区配备一个妇女干部。县委书记薛健民被免职。

12月2日,在宋家川召开了土改工作会议,全县组织了60多人的土改工作团,县为总团(薛何爽任总团长并代理县委书记),区为分团,村为工作队。农村土改运动全面展开。全年三次征兵,吴堡参军884人。

1948年1月3~5日,在李家沟区红湾村召开了本县第二次土改工作会议。传达讨论了中共西北局有关指示,总结了前阶段的工作,纠正了乱斗等左的倾向,教育了广大群众,划清了农村阶级成分,团结了大多数贫下中农、进步富农,打击孤立了少数反动地富分子。

2月中旬,在马跑泉召开了土改领导干部会议,西北局秘书长曹力如传达了西北局关于纠正土改中“左”倾错误的指示。

3月,宋家川又一次召开了土改工作会议,传达了习仲勋主持召开的义合、延家川两区工作团会议精神,总结了前两个月的土改工作,彻底纠“左”,此后吴堡的土改方走上正确的道路。

3月,薛何爽调离,白向银来吴堡任县委书记。白到职后,进一步纠正了土改运动中的“左”倾错误,正确处理了各种遗留问题。

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和党中央直属机关人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本县川口东渡黄河。

4月,根据中共绥德分区党委指示,吴堡抽调34名干部赴新解放区工作,其中县级干部5名,区级干部3名,乡级干部26名。

6月,李培有任县武装科副科长。

9月,召开三级干部会议,部署整党。整党中,处分9名犯有严重错误的干部,从农村提拔43名。对26个支部(每乡一个)进行了整顿,解散了一个党小组,清洗了16名不可救药的分子,处分了78名党员,使1553名党员受到了教育。并吸收204名男女积极分子入党。

是年,全县夏秋交公粮1886.7石,做军鞋49000双,42个担架队随军服务,长期投工7298个、短期支前运输投工11874个,投畜力10795个,归队干部、战士140余名。

同年,县警卫队战士牛德时押送犯人去岔上,被罪犯掀下高崖身亡。后被追认为烈士。

1949年(1~9月)4月,组织木船给禹门口运送军用物资35万公斤。从山西碛口给宋家川运军用物资30万公斤,弹药40万公斤。

5月2日,中共吴堡县第一次代表会议开幕,7日闭幕,历时5天,出席代表40人。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县委书记慕生桂代表县委所作的工作报告,选出县委委员11人,候补委员2人。

5月中旬,县政府抽调60名水手工人、木船5只,以一天半的时间,运送新兵东渡黄河。21日,张达志率部由东西渡,参加解放大西北的战争。

6月,刘玉春任县武装科科长,并任县委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上旬,全县人民欢欣鼓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吴堡县归绥德专区管辖。

1951年3月4日,县武装科改称为人民武装部,刘玉春任副部长,县委书记王鸣九、白光辉、党世元先后兼任政委。各区设立人民武装科。吴堡县人防工作由武装部兼管,组建防空监视组。

5~6月,开始镇压反革命运动。查出反革命分子36人,其中罪大恶极者4人。

8月,刘玉春提任为人民武装部部长。公安局局长寇秀春兼任副部长。

1952年1月,县委设立“三反”运动指挥部。

7月1日,绥德专署武装科改编为绥德军分区,吴堡县人民武装部归其管辖。区设武装科。县武装部全称为“陕西省绥德军分区吴堡县人民武装部”,县委书记兼任武装部政委。

9月,王周业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部长。

10月2日,中共吴堡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5日闭幕,历时4天。出席正式代表69名,候补代表2名。这次会议总结了三年来的工作,制定了1953年经济计划和第二、三期整党计划。县人民武装部部长王周业、副部长王学恩被选为县委常委。

1953年根据中央精神,在县、区、乡干部中进行了新“三反”(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反对违法乱纪)运动。这是一次清除不良作风的斗争。

1954年6月16日,中共吴堡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开幕,23日闭幕,历时8天,到会代表54人。县人民武装部部长王周业、副部长王学恩继选为中共吴堡县委常委。

9月,吴堡所辖各区设立武装委员会。

9月10日,县人民武装部改为兵役局,受中共吴堡县委、吴堡县人民政府(人民委员会)和绥德军分区双重领导。王周业任局长,白林彩兼任政委,至1958年10月。

1955年3月3~6日,在宋家川召开了吴堡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将吴堡县人民政府改称为吴堡县人民委员会。兵役局局长王周业被选为县人民委员会委员。

6月,薛如民代理吴堡县兵役局局长职务。

同年,吴堡县兵役局按照《兵役法》实施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征兵。

同年,撤区并乡,全县划为13个乡。

10月,梁光德任吴堡县兵役局局长。

12月6日,成立县兵役委员会,县委书记白林彩任主任,县长张步殿、兵役局局长梁光德任副主任。

同年,全县进行第一次预备役登记工作。

1956年7月,全县进行了一次基层普选和预备役兵员普登工作。

8月,黄禄祥任吴堡县兵役局局长。

10月,撤销绥德专区,并入榆林专区,吴堡归属。

10月15日,吴堡兵役局归榆林军分区领导。

1957年2月,张德清任吴堡县兵役局副政委,至1958年10月。

1958年9月,撤销原13个乡的建置,成立6个人民公社。

10月1日,恢复“中国人民解放军陕西省吴堡县人民武装部”。设征集退伍、军官士兵、预备役训练3个科。

12月,撤销吴堡县制,辖地并入绥德县。吴堡县人民武装部相应并入绥德县人民武装部。

1959年7月,设绥德县吴堡中心乡,下设有武装部。管辖9个公社(包括原绥德县枣林坪、河底、定仙墕3个公社)。

1960年5月,机关干部开展“三反”(反官僚主义、反贪污、反浪费)运动。秋,任家沟初级中学更名为任家沟中学,招收两个高中班。

12月,撤销宋家川中心乡,9个公社由绥德县直管。

1961年8月,恢复吴堡县制。吴堡县委、县人委于9月1日起正式对外办公,将6个公社划为10个公社。

10月,设立吴堡县人民武装部,吕其林任县人民武装部部长,县委书记白林彩兼任政委。

11月21日,中共吴堡县第六次代表大会开幕,23日闭幕。县人民武装部吕其林部长任县委委员。

是年,各人民公社成立武装委员会。

1962年2月,李思海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副政委。

3月22日,中共吴堡县委决定:成立吴堡县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白林彩,副主任张步殿、吕其林。

同年,县人民武装部政治助理员改称为“干事”,部内不设科。

10月,县人民武装部升格为正团级单位,下设政工、军事两个科。人民公社设立人民武装部,并配备了专职武装干部。

同年,进行预备役军官登记,登记少尉12人,中尉2人,大尉1人。

1963年7月22日,吴堡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24日闭幕。

选举张步殿为县人民委员会县长。县人民武装部部长吕其林当选为吴堡县人民委员会委员。

1964年10月,县委书记白林彩调离,辛静山代理书记,并兼任县人民武装部政委。

1965年12月24日,吴堡县第六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县人民武装部部长吕其林当选为县人民委员会委员。

1966年1月,县公安中队归建人民武装部。

5月,县人民武装部设立党委。

11月,根据总参谋部规定,在县人民武装部前加冠“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陕西省吴堡县人民武装部”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陕西省吴堡县人民武装部”。

1967年2月19日,县上召开“抓革命、促生产”誓师大会,延风中学的“造反兵团”将这次大会砸烂。

2月26日,吴堡县人民武装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化大革命”小组关于对公安机关实行管制的决定,对吴堡县公检法机关实行军事管制,并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吴堡县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小组。

2月28日,陕北汽车运输公司刘时飞驾驶24-60195客车,载客34人,在吴堡车站以西的二里半(地名)翻车,死亡19人,伤15人,经济损失达5万多元。事故发生后,中央军委派兰州军区空军和河南军区空军直升飞机先后两次飞抵宋家川送药和接运重伤人员。

3月11日后,吴堡县人民武装部成立生产办公室,代替原县党政机关处理生产和行政事务。

5月27日,延风中学造反总部叫嚷“砸烂公检法”,将县公安局门牌捣毁。

7月2日,中共吴堡县委、县人民委员会被造反组织非法夺权。吴堡各机关、各学校、各社队群众组织分化组合为两大派。一派为“革命造反红色联合战斗部”,一派为“革命造反总部”,都佩戴红色袖章。

9月14日,县人民武装部公开宣布支持延风中学“革命造反总部”,名曰“支左”。

11月13日晨,吴堡“革命造反总部”抢夺县人民武装部枪支弹药,实为内外串通,明抢暗送。

11月17日,凌晨,绥德县的群众组织“大联司”武装攻打宋家川,将“革命造反总部”营地宋家川中学包围,先后打死7人。

11月26日,县另一派群众组织“红联司”抢劫岔上营业所现金3.41万元。

12月18日,两派群众组织在车家原持枪武斗,打死2人。

1968年3月27日晨,岔上发生群众组织武斗事件,双方死亡7人,重伤2人。

4月1日,吴堡两派组织在山西离石县小园子、孟门镇武斗,打死4人。

在历次武斗和打砸抢事件中,粗算损失粮食10余万公斤,现金和物资计价30万元,打死和逼供死亡干部、群众共计35人。

6月1日,经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吴堡县革命委员会”。县武装部副政委李思海任主任。原县委、县人委、公检法办事机构合并为“四大组”,即办事组、政工组、生产组、政法组。

7月28日,据“七三”“七二四”布告,造反派“武斗队”放下武器,缴回县人民武装部。

10月,清理阶级队伍和整党建党开始,大小领导干部挨批挨整,被指控为“走资派”。李永信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吴堡县人民武装部副部长。

1969年6月,李思海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政委,至1970年8月。罗金生任副政委,至1971年9月。县、社相继建立“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恢复党组织活动,随即开展整党建党,重建农村党支部,纳新党员。

11月,撤销邮电局,分设电信局、邮政局,电信局实行军管。

12月15日,山西军渡至宋家川黄河公路大桥胜利落成通车,大桥长392.6米,净宽7.5米,可载重13吨。

是年冬,吴堡县成立人民防空领导小组,李思海任主任。下设人防办公室。

是年,将吴定公路列为国防公路,进行加宽改造。

黄河大桥建成初期,河西桥头由民兵负责守卫。在附近山头设4个瞭望所,亦由民兵负责。

1970年3月,县防空领导小组改称为战备领导小组,人防办公室及相继成立的支前办公室合并为战备办公室。

4月,李新民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部长,至1973年12月。

8月,任兴民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政委。郝凤成任武装部副部长。

8月22日,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通知:李新民任中共吴堡县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组长;免去李思海核心领导小组组长职务。

9月9日,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李新民任吴堡县革命委员会主任,免去李思海县革命委员会主任职务。

11月,柏树坪至黄河大桥西头护岸堤和两座石拱桥竣工,全长3.8公里,国家投资68万元。从此,经宋家川镇的干线车辆由过街改为沿黄河岸通行。从1969年以来,全县组织民兵约2000人,成立建设兵团,分3营18连参加8701工程建设。

吴堡县人民武装部在108个大队组织武装基干民兵1024人,编为1个营、6个连、24个排,进行了射击、投弹、刺杀、爆破、打坦克训练。

1971年3月4日,召开中共吴堡县第八次代表大会,6日闭幕,历时3天。

9月,姜海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吴堡县人民武装部副政委,至1974年7月。

10月,国防公路吴堡段拓宽改建工程竣工。该段全长12.85公里(黄河大桥西头至西山桥)。从1969年1月动工后,平均上劳1600名,国家投资总额96万元。

10月17日,在县委院内向县级机关党员干部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林彪叛国出逃事件的文件。

同年,县级领导机构调整,分设党委办公室、革委办公室,增设战备办公室。其他“三大组”分别更名为政治部、政法部、生产指挥部。成立机关直属党委,恢复党校。

11月起,开始“批林整风”,1974年转为“批林批孔”,派干部下乡宣讲,组织批判会。

12月15日,中共陕西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陕北召开,27日结束。全省省、地、县主要负责同志前来吴堡参观,省委第一书记李瑞山和书记、省支左委员会主任和21军军长胡炜在大礼堂讲了话。

1972年1月,辛家沟引水工程开始建设,于1976年下马。其间抽调民兵按营、连、排、班编组,参加劳动。机关组织拉练,在此劳动。

3月1日,宋家川至岔上每逢双日开放班车。

同月,全县进行整党。县人民武装部政委任兴民任吴堡县革委会副主任。

是年,加强民兵训练,并编绘出《兵要地志》。

1973年7月,全县深入开展对林彪反党集团的大批判。

同年,全县民兵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各大队涌现出“女石匠”“女拖拉机手”“女放映员”。

1974年12月3日,中共吴堡县委决定,成立吴堡县民兵领导小组。

同年,深入开展“批林批孔”运动。

1975年3月,李世忠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副政委,1978年11月调离。

1976年10月,郝凤成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部长。

10月23日,县上传达中共中央关于粉碎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反党集团文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揭批“四人帮”活动。

11月26日,中共吴堡县委决定,成立吴堡县征兵领导小组,马广文任组长,樊士增、任兴民、陈士华任副组长。

1978年3月23日,中共吴堡县委隆重举行毛泽东东渡黄河30周年纪念大会。

4月14日,中共吴堡县委决定,恢复县委人民武装委员会。

7月7日,吴堡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10日闭幕,县人民武装部部长郝凤成被选为县革命委员会委员。

9月,县人民武装部增编后勤科。胡加林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政委,王跃成任副部长。

11月,李荣荣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副部长。

1979年6月,恢复地方党委书记兼任同级人民武装部第一政治委员制度。

12月,石海源兼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第一政委。

1980年7月,根据榆林地区行政公署、榆林军分区指示,战备办公室改名为“人民防空办公室”,主管人防工作和战斗城管护。

9月11日,中共吴堡县第九次代表大会开幕,14日闭幕,九届一次会议上,县人民武装部政委胡家林被选为县委常委。

9月26日,吴堡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30日闭幕,县人民武装部部长郝凤成被选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81年1月,对全县革命烈士进行了一次普查登记工作,初次查明共有革命烈士548名。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转发解放军总参谋部关于《退伍军人预备役统计暂行规定》,恢复了预备役登记制度。

5月,梁文禄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副部长。

7月,汪海林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政委。

7月25日,县人民武装部部长郝凤成任中共吴堡县委委员、常委。免去胡家林中共吴堡县委委员、常委职务。

1982年3月,县委召开全县“讲文明、树新风、创‘五好’先进代表表彰大会”。县委书记石海源调离,师玉璋任书记,并兼任县人民武装部第一政委。

9月,寇家原公社武装干部郭~年被榆林地区、军分区评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奖励。

12月,黄河大桥守桥班移交县武警中队。

1983年1月15日,根据上级指示,中共吴堡县委决定,原县中队改称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吴堡县中队”,受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榆林支队和吴堡县公安局双重领导。

3月,县人民武装部设立组训、政工、后勤三个科。6月裁减了副政委编制。

6月,金元星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部长,冯玉民任副部长。

7月,县委书记李锦升兼任县人民武装部第一政委。

9月,薛仰发任县人民武装部政委。

9月30日,中共榆林地委通知,县人民武装部部长金元星任中共吴堡县委常委,免去郝凤成中共吴堡县委常委职务。

1984年5月,县人民武装部组训科改称为军事科。

10月下旬,吴堡县军民共建文明村活动取得可喜成绩。

12月10日,中共吴堡县第十次代表大会开幕,12日闭幕,县人民武装部部长金元星被选为县委委员。在九届一次全委会上,县人民武装部部长金元星被选为县委常委。

12月13日,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16日闭幕。县人民武装部副部长冯玉民被选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同年,在兰州军区某部服役的74名吴堡籍新战士中,有36名受部队嘉奖。

1985年6月3~6日,县人民武装部部长、政委等参加榆林军分区召开的民兵、复员军人治穷致富座谈会。

1986年2月,王银行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部长,马振勤任政委。

5月24日,从老山前线传来喜讯:38名吴堡籍战士作战英勇,成绩突出,有1人荣立二等功、13人荣立三等功。

6月1日,县人民武装部改归地方建制,为副县级单位。

11月11日,县人民武装部部长王银行任中共吴堡县委常委。免去金元星中共吴堡县委常委职务。

12月18日,本县民政局局长尚逢春参加榆林地区老山前线慰问团,出发慰问参战的1600余名本区籍将士。

1987年1月,老山前线吴堡县籍指战员给县人民政府回赠“坚强的后盾,胜利的靠山”锦旗一面。24日,县政府领导深入基层对老山前线参战军人家属逐户进行慰问,传达前线亲人的心愿。

6月4~6日,召开吴堡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县人民武装部部长王银行被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

6月20~22日,中共吴堡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县人民武装部部长王银行被选为县委委员,在十一届一次会上当选为常委。

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因本县连续16年无责任退兵,奖给县人民政府锦旗一面,并授予医务人员李文林、李保勋、樊石菊荣誉证书和纪念章。

9月1日,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成立“吴堡县交警大队”。

9月27日,榆林军分区举行军官授衔仪式,吴堡县人民武装部部长王银行、政委马振勤被授予上校军衔。

1988年8月,中共吴堡县委议军会在宋家川镇召开,传达学习省、地议军会议精神,讨论并作出《关于在全县开展“创三先、争三优”活动的决定》。

10月,原县委书记、县人民武装部第一政委李锦升调离,新任县委书记高振年兼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第一政委。

1989年10月9日,中共吴堡县委决定:成立吴堡县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和国防教育委员会,同年对全县可服预备役的退伍军人进行了认真登记统计,共登记预备役干部529人。

11月,原吴堡县人民武装部政委马振勤改任部长。

1990年1月,县委书记梁世普兼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第一政委。马振勤任县委常委。

春,吴堡县人民武装部遵照上级指示,组建了民兵应急连。

4月2日,中共吴堡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在十一届一次全委会上,马振勤被选为县委常委。

6月,县设消防科,由公安局管理。贺秋贵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政委。

县人武系统创办经济联合体16个,取得较好成效。

1991年7月,中共吴堡县委、吴堡县人民政府、吴堡县人民武装部组织学习“舍己为人的优秀共产党员曹伟同志”先进事迹(曹伟系北京卫戍区某长,靖边县人。3月7日在组织新战士投弹时,为保护战友,英勇献身)。

县、乡两级人武部两年来共扶持贫困户121户,其中74户实现了脱贫致富,占总贫困户的61%。

1992年春,县上组织民兵学习《民兵工作条例》。

2月,开展“双拥”活动。

根据《民兵工作条例》,对全县民兵组织进行了整顿,每个行政村编一个民兵连,全县共有民兵7230人,其中基干民兵1000人,基干民兵中退伍军人和经过军事训练的有972人,占基干民兵总数的97.2%。

4月20日,吴堡旧县城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城易守难攻,古为寨堡。

全县人武系统办刊授教育点14个,人武干部撰写的国防理论文章15篇被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1993年1月3日,中共吴堡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在十二届一次全委会上,县人民武装部部长马振勤被选为县委常委。

5月,高树兴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政委,至1996年3月。

6月,郑甫生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副部长,至1995年12月。

是年,吴堡县武警中队被陕西省武警总队评为“基层建设先进中队”。

199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吴堡县中队被陕西省武警总队评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被武警榆林支队评为“安全先进集体”。

199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吴堡县中队党支部被陕西省武警总队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中队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中队”。中队二班因工作出色荣立“集体三等功”。中队长山青勋被树立为全国模范干警。

全县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45人。

1996年4月1日,县级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为正团级单位,接受军分区、县委双重领导,由军分区直接管辖。县人民武装部干部改由现役军官担任,职工仍为地方编制。下设军事科、政工科、后勤科。

县委书记王世军兼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党委第一书记,至1997年12月。刘武德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政委,至1998年4月。

5月,贺荣海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副部长。

1998年1月,吴堡县县委书记刘汉利兼任中共吴堡县人民武装部党委第一书记。

10月,李富财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部长,至2002年12月;郝新智任政委,至1999年12月。

1999年3月25日,吴堡县议军会议召开。

7月,杨焕嘉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副部长。

10月18日,陕西省军区司令员邱衍汉在榆林军分区主要领导的陪同下,来吴堡县视察民兵预备役工作。

是年,张家墕乡、宋家川镇11个民兵连1320名民兵会战两个月,在境内307国道17公里段周围治理荒山126座,植树14万株,治理面积达5000亩。

2000年4月,余秋江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政委。

5月,兰州军区副司令员王志成一行来吴堡检查武装部的全面工作,并为武装部题词“艰苦奋斗”。

6月,“六四”期间,全县开展以维稳平暴为背景的应急分队集结和防暴演练、战场救护、保交护路等专业训练。

7月,榆林地区改设地级榆林市,原县级榆林市改为榆阳区。行政区划、管辖范围不变,吴堡县归榆林市管辖。中国人民解放军吴堡县人民武装部相应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榆林军分区和中共吴堡县委双重领导。

是年,吴堡县人民武装部在省军区召开的扶贫工作总结表彰会上被评为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2001年吴堡县人民武装部牵头治理张家墕小流域工程,计划在3年内完成。

2002年6月,阎忠椿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副部长,至2003年9月。

6月28~29日,陕西省军区副政委李登武在榆林军分区政委刘梦林陪同下在吴堡检查小流域治理工程。

2003年1月,吴堡县县委书记白~东兼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党委第一书记。

6月,张永生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部长。

2003年,全县预备役登记817人,其中18~28周岁292人,29~35周岁525人。

2004年8月20日~9月5日,吴堡县人民武装部组织民兵应急分队进行抗洪抢险训练。

9月13日,陕西省军区政委王振西在榆林军分区政委赵宝利等陪同下来吴堡县视察民兵预备役工作。

11月,张家墕小流域工程经过验收,造林15594.4亩,种草2295亩,建设水窖100眼,修建生产道路5公里,栽植沟头防护林2公里。

2005年1月12日、2月16日分别对16名乡镇武干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业务培训。

3月,杨伟才任吴堡县人民武装部政委,高金有任副部长兼军事科科长。

4月,省军区司令员陈时宝一行来吴堡检查工作。

5月,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体官兵中倡导“三苦”精神,即思想要刻苦、工作要辛苦、生活要艰苦。

6月,机关开展了学习军事高科技理论、专业理论和微机应用技术的岗位练兵活动,部长、政委亲自授课。

9月,机关投资1万余元,购置了电脑、复印机,建成了“网络资料室”。

第一篇 军事环境

第一章 地理地形

第一节地理位置

吴堡地处黄河之滨,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的东南部,隔河与山西省临县、柳林县相望。地处东经110°32′32″~110°47′04″,北纬37°26′25″~37°43′01″之间。属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以公路里程计,县城宋家川北距佳县县城112公里,榆林城176公里;西距绥德县城62公里;东距山西省柳林县城28公里,吕梁地区所在地离石城57公里;南距延安260公里,距省会西安市628公里。

第二节辖区范围

北魏始光八年(431),灭赫连氏大夏国,设朔方郡。今吴堡属朔方郡政和县;西魏废帝元年(552),改名延陵县;隋开皇十七年(597)又改名延福县。政和、延陵、延福的境域均包括今绥德县义合以东、清涧县北区一部分。

五代十国时先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属北汉,疆域无法考证。

宋开宝九年(976),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攻克北汉延福县,吴堡寨归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复属绥州延福县。熙宁以后,失于西夏国。元丰五年(1082)收复吴堡寨,再归石州定胡县。延福与唐时面积相同,吴堡寨面积与今相近。

金、元时期,境域变迁无考。明清两代与今大同小异。吴堡、佳县边界之沙坪上村,东半部属吴堡,西半部属佳县;李家湾村属吴堡,温家湾村一半属吴堡,一半属佳县;吴堡、绥德边界王常家山村,一半属吴堡,一半属绥德。清末李家湾、沙坪上村全归佳县。

1961年王常家山村、赵家山村统归绥德,温家湾村统归吴堡;塌子沟村以天沟为界,沟西属绥德,沟东归吴堡一直至今。

现今县境四至,正南康家塌村与绥德县枣林坪乡石岔村相邻;西南黄路墕村与绥德县石堆山接壤,正北岔上乡与佳县螅蜊峪镇、刘家坪村紧邻;西北温家湾村与佳县康家港乡麻地沟村、沙坪上村为邻;正西霍家山村与绥德县大庄里村相依;东北、正东和正南为黄河曲流环抱,与山西省临县索达干乡、碛口乡,柳林县孟门乡、军渡乡隔河相望。全县东西最宽26.8公里,南北最长30.4公里,总面积418.5平方公里。

第三节辖区沿革

据考古资料记载,旧石器时代中期本境已有先民活动。1923年县境内发现有打制的石斧、石刀,近年先后三次文物普查发现很多旧石器遗址。

新石器时代,先民活动更加频繁,沿黄河和清水河流域、统汇川流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比比皆是,已发现有28处。在这些遗址中发现有磨制的石斧、石刀和粗糙陶器。之后,农牧业成为重要生产活动。

夏(约前2070~前1600),属传说中的雍州地,为狄夷活动区之一。

商(约前1600~前1046),为鬼戎活动区域之一。

西周(前1046~前771),为翟人活动之地。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先为白翟属地,后属晋。

战国时期,先属赵,后属魏上郡地;秦惠文王十年(前328),纳上郡于秦;赵惠文王三年(前296),又归赵。

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前221),一统天下,战国终,全国划36郡,本境属上郡肤施县,县城在今榆林县鱼河堡一带。

西汉高帝元年(前206),项羽改上郡为翟国,七月复故。今吴堡仍为肤施县属地,县城在今绥德县城。元朔四年(前125)并入并州刺史部(监察区)西河郡增山县。元始二年(2),属朔方刺史部(监察区)西河郡隰城县。县城在今山西省柳林县薛村一带。后王莽设增山县,本境又属之。

东汉初属上郡肤施县。后匈奴侵略,上郡失,又属朔方刺史部(监察区)西河郡蔺县(存疑),县城在今山西离石。

三国时,西河郡黄河西岸被羌人所据,本境属之。

西晋时,本境仍属羌胡领地。

东晋十六国时,晋咸和二年(327)为后赵属地;晋太和元年(366),为前秦领地,隶于上郡;太元二十年(395),属后秦,隶于上郡;义熙五年(409),属大夏国。

北魏神(431),北魏灭赫连氏大夏国,设统万镇,今吴堡地和绥德东部地设政和县。县城在今寇家原镇杨家原村。

西魏初仍名政和县,隶朔方郡。大统十二年(546),属绥州。废帝元年(552),改名延陵县,隶于绥州抚宁郡。

北周保定二年(562)属银州抚宁郡,建德元年(572)改属绥州抚宁郡。

开皇元年(581),隋文帝统一中国。设190郡,延陵属抚宁郡(今米脂)。隋开皇三年(583)撤郡制,实行州、县制,延陵改属绥州。隋开皇十七年(597)改县名为延福,县城未变。大业元年(605)绥州改名上州。

大业三年(607)撤销上州,设立雕阴郡,延福县属之。唐武德六年(623),延福县范围内曾权设三州七县,历时5年,延福县隶于关内道(监察区)绥州(天宝元年改为上郡,乾元元年又改为绥州)。唐德宗建中三年(782)设定难军,领夏、绥、银、宥等州,延福县隶绥州。

五代十国,前四代,延福县属定难军绥州。后汉灭亡,“十国”中的北汉建立,修吴堡水寨。宋开宝九年(976)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破北汉吴堡寨归宋,属绥州延福县。

宋至道三年(997),全国分十五路,领府、军、州、县。延福县属定难军绥州。景祐五年(1038)西夏建立,吴堡寨归属。治平四年(1067),宋军收复吴堡寨,归神木营,熙宁年间(1068~1077)又失于西夏。

元丰四年(1081),沈括、种谔克西夏之葭芦、吴堡、义合、俘图、塞门等六寨。元丰五年(1082)至元符元年(1098),吴堡寨隶于河东路石州定胡县。元符二年(1099),隶于河东路晋宁军定胡县,治所在今山西柳林县孟门镇的黄河滩(清咸丰六年,孟门被黄河洪峰冲毁)。

宋政和五年(1115)金人占领本土。金天会三年(1125),属河东路葭州定胡县,吴堡为寨地。正大二年(1225)年前,改名吴堡镇,属石州。

正大三年(1226)升为县,始定名吴堡县,隶于鄜延路葭州,县城在今宋家川镇旧城村。

金天兴三年(1234),蒙古族攻占县境,到至元二年(南宋咸淳元年)(1265),隶延安路葭州,仍名吴堡县。

元代,全国划3个中书省11个行中书省,185路。至元元年(1264),撤销吴堡县,并入绥州;次年(1265)复设,属陕西行省延安路葭州,仍名吴堡县。至元二十八年(1291),吴堡县升为吴州,隶于陕西行中书省延安路。元贞元年(1295),撤州设县,仍称吴堡县,属于陕西行中书省延安路葭州。

明代,吴堡先隶于陕西布政使司延安府葭州,洪武七年(1374)十一月改隶于绥德州。洪武十年(1377)五月废县,并入绥德州。洪武十三年(1380)十一月恢复县制,隶于延安府葭州。

清初划全国为18行省。顺治元年(1644),吴堡由陕西省延安府直隶。

雍正三年(1725),隶于陕西省延安府葭州。乾隆元年(1736),改隶于绥德直隶州。

民国二年(1913),废府、厅、州,陕西分三道,吴堡属榆林道。民国二十二年(1933)废道制。民国二十四年(1935),设行政督察区,吴堡属陕西省第二行政督察区(绥德)。

民国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1933~1936),吴堡县国共两党军事斗争激烈,县城、集镇、要道为国民党军队占据,广大农村为红军游击区。共产党于1934年冬建立县革命委员会,后改为县苏维埃政府,1935年11月,受陕北省(省府在瓦窑堡)领导。此时国民党县政权仍然存在。

民国二十六年(1937)国共两党合作,地方政权和地方武装保安队属国民党,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718团(后改为警备8团)进驻吴堡县,各联保派共产党驻军代表。

民国二十九年(1940)2月28日,吴堡军民赶走了国民党县政府官员,建立了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吴堡属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管辖。县政府设在今宋家川镇任家沟村。民国三十四年(1945)秋,日本投降后搬迁到宋家川镇。

民国三十八年(1949)5月,吴堡属陕北行政区(行署在延安)绥德分区管辖。

1950年2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吴堡县属陕西省绥德专区管辖。

1956年9月,撤销绥德专区,改属榆林专区。

1957年11月,撤销吴堡县,辖地并入绥德县。

1959年秋,设宋家川中心乡,1960年12月又撤销。

1961年8月,恢复吴堡县制,9月1日对外办公,属榆林专区。1968年“专区”改为“地区”,称榆林地区,归属未变。

2000年7月,榆林撤地设市,吴堡县隶属榆林市。

第四节行政区划

本县区划演变频繁,元代以前无法考证,仅从明代起记述之。

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本县划为风化里、丰乐里、新安里。每里划10甲,每甲分管13户,全县372户4000余人。明万历年间(1573~1619)设丰花都,下辖6甲,崇祯年间(1628~1644),知县徐亮工申请,吴境丁寡不及1里,合并为1里6甲,概曰“永丰里”。

清代沿用明制,仍为1里6甲。光绪二十四年(1898),废里甲制,全县改设6乡:贵和乡、尚忠乡、崇治乡、行仁乡、仁义乡、重义乡。

民国初沿用清旧制。民国三年(1914),吴堡改设宋家川、辛家沟、岔上3区。每区下辖两乡,南区(宋家川)辖贵和乡、尚忠乡;中区(辛家沟)辖崇治乡、型仁乡;北区(岔上)辖仁义乡、重义乡。

民国二十二年(1933),国民党撤区,全县设5个联保,百户设1保,10户编为1甲,均以驻地命名,即:大周家墕联保、岔上联保、辛家沟联保、冯家峁联保、宋家川联保。

民国二十三年冬至二十四年(1934~1935)春,共产党成立吴堡县苏维埃政府,辖北、中、南3个区,后增设西区,秋冬,绥德县中角、义合东区的64个村庄划归吴堡,顺编为五、六区,原北、中、南、西4个区分别改称一区、二区、三区、四区。1936年4月,6个区合并为5个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国民党政权设9个联保,即:大周家墕联保、岔上联保、贾家山联保、辛家沟联保、李家原联保、郭家沟联保、李家沟联保、郭家联保、宋家川联保。

民国二十五年(1936)春,国民党保甲制度全部被红军冲垮。秋季,国民党大举围剿苏区。为了加强其统治,制止红军活动,在吴堡设12个联保、78个保,每保辖若干自然村。

1938年,全县设3区12联保、78保、682甲。

1939年全县合并为6个联保:大周家墕联保、岔上联保、辛家沟联保、郭家?联保、乔子沟联保、宋家川联保。

1940年3月初,吴堡县民主政权建立,政府设在今任家沟村。国民党在吴堡县的统治至此终结。1941年9月30日废除保甲制度,设6个区,35个乡,100个行政村。

1942年春冬,两次精兵简政。1943年2月,6个区合并为4个区,即:

刘家沟区、辛家沟区、岔上区、李家沟区。

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后,吴堡县人民政府迁至宋家川镇。吴堡划为4区36乡,118个行政村(238个自然村)。

1950年7月,撤销李家沟区,拆并于一、二区。岔上区改为第三区。

一区(任家沟)辖7个乡,二区(辛家沟)辖7个乡,三区(岔上)辖6个乡,共20个乡。1953年7月1日又恢复李家沟区,称四区,全县共调整为25个乡。“区公所”改为“区政府”。

1956年撤区并乡,全县划为13个乡。221个行政村已建立起336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9450户入社)。

1956年,村村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一般以原来的行政村为一个高级社,下分作业组。

1958年9月,撤乡建社,政社合一,全县划为宋家川、辛家沟、上高家庄、岔上、李家沟、寇家原6个人民公社。不久公社又增至10个。即:宋家川公社、任家沟公社、寇家原公社、李家沟公社、郭家沟公社、乔子沟公社、辛家沟公社、于家沟公社、高家庄公社、岔上公社。

合并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大村改名为生产大队,负责行政领导和生产指挥,兴办大队企业。小村和原生产小组改为生产队,是生产上的核算单位。

1958年11月,撤销吴堡县,并入绥德县。1959年秋设宋家川中心乡,驻地宋家川镇,下辖9个公社,公社下设管理区:

宋家川公社,辖张家墕、任家沟、宋家川3个管理区。

寇家原公社,辖慕家崖、马跑泉、李家原3个管理区。

辛家沟公社,辖贾家山、景家沟、弓家山、车家原、郭家沟5个管理区。

李家沟公社,辖安家山、薛上村、李家沟3个管理区。

岔上公社,辖乔子沟、大枣湾、穆家沟、崖窑上4个管理区。

绥德分划枣林坪、河底、定仙墕3个公社归宋家川中心乡。

1960年11月,撤销宋家川中心乡。曾一度把几个村合并为一个大队。

由于分散,不便管理,后又分开。

1961年8月,恢复吴堡县,撤销管理区,全县划为10个人民公社,公社下辖生产大队。10个公社是:宋家川人民公社、任家沟人民公社、寇家原人民公社、李家沟人民公社、郭家沟人民公社、辛家沟人民公社、于家沟人民公社、乔子沟人民公社、岔上人民公社、张家山人民公社。

1963年,任家沟公社迁往张家墕大队。1964年李家沟公社机关迁往横沟大队。1968年乔子沟公社机关迁往丁家湾大队,都以新驻地命名。1981年,横沟公社机关迁往后薛家坬下村。

1984年夏,宋家川公社改为宋家川镇,其余9个公社改为乡,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全县辖1镇9乡221个行政村(227个自然村)和1个街道办事处。原横沟公社按行政机关驻地改称薛下村乡。

1997年,相继将辛家沟、寇家原、郭家沟3乡改为镇。2002年冬,将张家墕乡并入宋家川镇,于家沟乡并入郭家沟镇。全县辖4镇4乡。2003年春将郭家沟镇西端李常家山、宋家坡、李盘咀、张兴村等4村划归辛家沟镇。

第五节军事地位

本县地处秦晋要冲,黄河从县境东、西南环流而过,沿岸多系石山、峭壁。“盖因其居秦晋之间,带河山之固,隶葭州(今佳县),则为陕之重镇,归汾晋,又为晋之□城”,故历来为兵家所必争。本境设县治,始于战争接连不断的南北朝时期。唐武德六年(623),曾根据战争发展需要,在县境内设3州7县,达5年之久。五代十国时期,首建吴堡寨。北宋时,为全国二十七寨之一。宋元祐二年(1087),宋与西夏媾和,以“米脂、葭芦给赐夏人,独吴堡靳而不予,仍划定界址,开立壕堠”,设兵守卫。即便如此,亦为西夏、金先后攻占。金正大三年(1226),吴堡镇升县,元废而复置,并一度升州,亦因其地处险要。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驻防吴堡,沿河扼要而守,使日本侵华军不能越雷池一步。黄河虽系天险,然滚滚河水亦偶有冰封之时,明崇祯元年(1628),李自成欲率农民起义军由吴堡渡河入晋,被漂满冰凌的黄河挡住,着急无奈之际,恰巧黄河冰封,于是全军安然渡河,或谓“天意”。清末和民国年间,黄河亦先后冰封3次。

县境之内,土石山丘众多,大小支毛沟纵横交错,并有不少水渠暗洞,极宜进行游击战争。

第二章 自然地理

第一节地形

吴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627~1204米,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县境东南部为土石丘陵沟壑地貌,沟深崖陡地面破碎,梁峁顶部黄土甚薄;中部为梁状残原,原面较平坦,原体侵蚀严重,沟壑密布;西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地貌,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土壤多黄绵土,土层较厚。县内有大小沟道3542条,沟壑密度为3.5~5公里/平方公里。

第二节地貌

吴堡地貌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河少谷多的地貌特征。海拔627~1204米,相对高差577米,沟壑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7.2%,沟道3542条,其中10公里以上的沟道5条。河流由西向东或由北向南汇入黄河,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貌景观。由于侵蚀程度不同,东西部地貌组合有别。

东、南部黄河沿岸土壤侵蚀严重,基岩裸露,梁峁顶部黄土甚薄,大量红土出露,石山戴土帽,崖坡多为土石镶嵌,沟深、坡陡,地面破碎,一般切割深度为350~400米,沟壑密度3.5~5公里/平方公里,呈土石丘陵地貌景观。该地貌类型区32.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1.3%,海拔627~1065米。包括岔上、丁家湾、郭家沟、薛下村、宋家川等乡(镇)的96个村。

西北部土壤侵蚀剧烈,当前侵蚀程度较东南部大,呈典型的黄土沟壑地貌,沟壑密度4~6公里/平方公里。梁峁地较土石丘陵沟壑区坡度要缓,切割深度250~350米。该地貌类型区29.9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7.7%。

海拔778~1204米。包括张家山、辛家沟、原于家沟乡的全部村庄和寇家原镇的山地。

中部土壤侵蚀程度较低,有残原保存,原面已经破损,分成东、中、西三道原。原面东西较窄,约400~800米,南北较长,延伸9.5公里,东原北起薛家原村,南至刘家原头村;西原北起车家原村,南至尚家原村,中原最短,北起车家原村,南至杨家原村。三道原由西到东呈现行书“川”字形。东西原之间夹马跑泉沟,沟谷深300多米,红土出露100多米。原体侵蚀严重,原面较平坦,坡度为5°~7°,残原保留面积0.6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海拔778~1088米。其他均在寇家原镇,此地适宜骑兵活动。

第三节气候

吴堡位于中温带亚干旱区,为大陆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1.3℃,无霜期170~190天。气候寒冷,气温年较差和日变化率较大。年平均降水量475毫米,多集中在夏秋季,干旱频繁,春旱严重。平均年日照时数2738.0小时,作物生长季节,光能充足,热量丰富,适宜发展农林牧副业。但旱、风、霜冻等气象灾害常有出现,对发展农业生产有很大危害。

本县1960~1993年平均日照2632.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1%。6月日照时间最长,2月日照时间最短,分别为290.4和189.5小时,占年总日照时数的10.6%和6.9%。

历年日照最多时数出现在1980年,为2907.1小时,最少出现在1989年,为2189.7小时。相差717.4小时。

吴堡节气比北京早23分55秒,比西安迟6分16秒。

春分、秋分午正日高弧度是52°23′10″,日高余弧度是37°36′50″;冬至午正日高弧度是28°44′10″,余弧度是61°15′50″。

夏至日出于5时29分59秒,日没于19时30分1秒;昼长14时30分2秒,夜长9时29分58秒。冬至日出于7时29分1秒,日没于16时30分59秒,昼长9时29分58秒,夜长14时30分2秒。日中北京时间为12时6分14秒。

历年平均投射在本县地面上的太阳辐射总量为5.9×1014千卡/平方厘米,相当于84000亿吨标准煤。1975~1982年,八年间平均辐射总量为141.9千卡/平方厘米,其中6月最高,为18.0千卡/平方厘米,占年总量的13%;12月最低,为6.8千卡/平方厘米,占年总量的5%。季辐射量夏季最高,为48.6千卡/平方厘米,占年总量的34%;其次为春季,占30%,春夏两季占年总量的64%。

太阳总辐射的年际变化明显,1975~1982年的八年中,1982年最高,为148.7千卡/平方厘米;1975年最低,为137.4千卡/平方厘米。

本县年平均气温11.3℃,主要月份平均温度是:1月7.6℃,4月13.5℃,7月26.3℃,10月10.3℃。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0.1℃,出现在1974年6月16日;极端最低气温-20.5℃,出现在1994年1月26日。大于30℃的气温出现在4~9月,大于38℃的高温天气出现在5~7月。冬季最低气温大都出现在1月,个别年份出现在2月。

本县气温年较差大,平均为31.3℃。1977年较差最大,为34.4℃;1979年最小,为26.9℃。气温月变化也大,最大值为13.6℃,出现于5月,最小9.7℃,出现于12月,2~6月高于平均值,7~12月和1月低于平均值,年平均值为11.5℃。另外一日之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15时,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晴天的日较差大于多云和阴天的日较差。春末秋初,出现冷暖气温交替频繁,日较差明显。春季升温快,多有倒春寒,秋季降温快,常有早霜冻。与周围各县相比,气温略高,境内平均气温大致为东南暖西北冷,与吴堡县地形分布规律(西北高东南低)正好相反,冷热差异不大,最高值是地势较低的宋家川11.3℃,最低值是地势较高的辛家沟9.9℃,相差1.4℃。

本县地面平均气温为12.7℃,地面极端最高温为67.4℃,出现于1961年6月11日,极端最低温-28.2℃,出现在1993年1月21日。

近30年平均初霜期为10月15日,最早的初霜日为1971年9月20日,最晚的初霜期为1985年10月31日,早晚相差41天。80%的年份于10月7日后霜冻。终霜日平均为3月26日,最早出现在1977年2月11日,最晚出现在1983年4月16日,相差64天。平均无霜期190天,1976~1977年度最长,达262天,1971~1972年度内最短,达162天。县内“三道原”及西北部的初霜期要提前7天左右,晚霜要推迟2天左右,相应无霜期偏短10天左右。霜冻为一年一遇,1958~1982年,10月以前出现的霜冻有1970年9月29日、1971年9月19日、1982年9月27日。晚霜于5月终止的有1959年5月12日、1973年5月20日、1976年5月5日、1981年5月12日。结冻期为100天,平均冻结初日为11月4日,最早为1974年和1981年的10月22日,最晚为1980年的12月4日。土壤全部解冻的平均日为3月17日,最早为1980年的3月12日,最晚为1978年的3月25日。最大冻土厚度99厘米,出现在1984年的2月12~16日。

本县累年平均降水量为463.8毫米,平均偏差83毫米,平均相对变率18%。年际变化大,最大降水量为1964年的672.5毫米,最小降水量为1965年的231.6毫米,相差440.7毫米,月平均降水量以7月的117.5毫米最多,8月的108.2毫米次之。平均降水日数76天。最多降水日数107天,出现在1984年;最少56天,出现在1974年。年内降水时空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5%,且多雷阵雨,绝大部分降雨难以保留,利用率低。冬春两季降水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8%,冬春和初夏干旱少雨,对夏秋作物播种和冬小麦安全越冬造成困难。年水面蒸发总量达1893.1毫米,是降水量的4倍多。气候比较干燥。1972~1984年,降雪日数最多的年份是1972年,历时67天。最大积雪是1993年11月21日,深15厘米;1979年12月,深13厘米。1974~1984年,每年有冰雹出现。一般发生在3~10月份,但以6~9月份最多,分别占出现次数的22%、22%、19%、13%。10年出现14次。

本县冬季因受蒙古高压影响,偏北风最多;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偏南风,平均风速3米/秒。每年4~5月份风速最大。一日内2~6时风速最小,14~16时风速最大。农谚有“立夏不起尘,起尘活埋人”“天旱刮夜风”“热生风,冷生雨”之说。

1959~1993年全县发生6级以上大风398次,平均每年142次。多为西北风,其中夏季发生76次,一般与暴雨相伴。最大风速为32米/秒。

据1960~1961年、1971~1982年14年气象资料记载,共出现风速≥17米/秒(风力8级)的大风221次,平均每年15.3次,1977年最多,为35次。

1971年6月22日出现了一次大风,风速32米/秒,大于11级,持续20分钟之久。

1987年8月18日下午连续出现两次(17时6分~17时18分、19时33分~19时48分)大风,且伴有冰雹,风速达35米/秒,风力12级,是有资料记载以来最大的风,刮倒两座输电线路铁塔,不少树木折断,农作物叶碎倒伏。据不完全统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00多万元。

本县四季分明:逢春地解冰消,万物复苏;夏令小麦茂盛,百鸟欢叫;秋色风景宜人,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雪闭山门。

吴堡四季的习惯划分:

春季:地解冰消,日趋温暖,草木萌生,初雷出现,冬小麦返青,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春,指标植物柳树,枝梢开始泛绿。“立春”过,阳地消,小溪解冻,道路泥泞,农谚称:“五九、六九,水走浮头。”“雨水”来临,柳枝泛绿,农谚又说:“七九、八九,河边看柳。”仲春,指标植物是桃杏。“惊蛰”前后,虫类苏生,牲畜换毛;鸡冠红娇,产蛋最多,格外嚷噪。“春分”至,小麦青,风和日丽,春色迷人。蚊蝇孳生,地温上升,桃杏现蕾,柏柳竞争。季春,指标植物木竹,黄花盛开。“清明”寒食到,家燕来筑巢。桃杏竞艳,点缀山沟。农民大种玉米、蓖麻。农谚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谷雨”来到,布谷鸟始叫,但以≥10℃<22℃为春季,吴堡仅55天。

夏季:日长夜短,逐渐炎热,立夏之后,日平均气温20℃~28℃,植物茂盛,动物繁衍。可分为三个阶段。初夏,指标植物是榆树,此时榆钱满树挂。“立夏”小麦拔节,大秋入种,布谷鸟日夜鸣叫,声声不息,家家种田忙。农谚说:“四月的麦子挑旗旗”。仲夏,指标植物是桑树。“芒种”左右,是吴堡马铃薯的最佳播种期。其他晚秋作物,接着开始入种。农谚有“芒种乱种田”的说法。季夏,指标植物是枣树,青枣能填住鼻孔。“小暑、大暑,灌死老鼠。”这时期,天气闷热,庄稼长得最快。气候无常,或者大旱,或者大暴雨,下细雨的年份很少。吴堡夏季≥22℃长85天。

秋季:是秋禾和各种植物果实、种子成熟的季节。数暖就数凉,万木绿转黄,树叶脱落,百虫蛰伏,可分为三个阶段。初秋,“立秋、处暑发大水”,往往山洪暴发,造成灾害。仲秋,雷声息,蚊销匿。过了“白露”两头红,红枣果实由花红变为全红。“秋分”,这时逢八月中秋,农民不再锄地,红枣糖心心,糜谷黄澄澄,农民趁月光连夜收打,正值农忙之时。“场上枷响,地里萝卜长;刨红薯,腌菜忙。”季秋,指标植物是刺槐,黄叶开始脱落。农谚说:“养过‘寒露’不怨天”“霜降杀百草”,大部分田禾、野草被霜杀死。这时,农民抢收马铃薯,唯恐受害。以中国科学院的划分四季标准,吴堡秋季(≥10℃<22℃)仅63天。

冬季:四季最冷的季节,树叶落尽,日斜昼短。初冬,指标植物是柏树,叶子由绿变黄。“‘立冬’地不消”,农民挖粪窖,搞农田基本建设。“小雪”黄河流凌,小溪封冻。“大雪”白茫茫,天高云淡;隆冬,指标植物是垂柳。“冬至”背地雪不消,麻雀上窗叫,日平均气温降到0℃以下。“小寒”阳地也冻结,晨霜浓铺,常有雪飘。“大寒”到,磨面碾谷把米淘。

扫舍、洗衣、送肥料,窗花贴上迎春到。日平均气温超过10℃要在4月上旬左右,以中国科学院季节划分法,吴堡冬季长162天。

第四节河流

本县河流属黄河水系。不计黄河水,本县水资源年总量为4636.22万立方米,其中年地表径流2092.5万立方米,地下水年天然排泄量1388.97万立方米,客水607.25万立方米。

黄河流经吴堡县的岔上、丁家湾、郭家沟、薛下村、宋家川3乡2镇的18个村庄,县内流程45.7公里,均宽0.5公里。

黄河至吴堡水文站以上流域面积435340平方公里。因其面积广袤,支流众多,气候差异较大,故洪枯流量十分悬殊。最大洪峰流量为3900立方米/秒(1842年)。最枯流量为61立方米/秒(1981年),多年平均流量为951.87立方米/秒,年径流总量300亿立方米,7、8、9三个月流量占43%,年水位变幅7.55米。

黄河在岔上入境点枯水位高程海拔677.3米,康家塌出境高程点为624米,水头差53.3米。

自产地表水为自然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天然排泄量。由于受气候条件、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的影响,自然降水偏少,地下水天然排泄量贫乏。

吴堡多年平均径流深50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0.663立方米/秒,年径流总量2092.5万立方米,单位面积自产径流量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地表径流在时间上的变化直接受气候的控制。吴堡地处中温带亚干旱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春冬干旱少雨;夏季雨量集中,多雷阵雨,偶有暴雨;秋季常有连阴雨,径流量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总量的53.3%。在空间上,各乡无明显差异,略呈东南多,西北少。

地下水天然排泄量的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多以涌泉、下降泉出现。资源总量为1388.97万立方米/年,分布在18条常流水沟、9条季节性沟道、485个泉井中,各沟的基本情况是:

清河沟:源于绥德县马鞍山,流经吴堡辛家沟、宋家川2乡(镇),在王家川注入黄河,主沟长21.2公里。境内流程18.5公里,沟道比降1.9%,流域面积82.97平方公里。沟道平均流量173升/秒,年径流总量545.57万立方米。有1级支沟11条。境内有张家墕沟、尚家圪?沟、景家沟、霍家沟、周家庄沟、白家湾沟、吴家湾沟、弓家圪?沟、杏子塌沟、柳沟;境外有梨树塌沟、万水台沟。较大的张家墕沟,流量39升/秒。有二级支沟4条。

统汇川:源于绥德县刘家川乡婆婆寺村,流经吴堡张家山、郭家沟、岔上3乡(镇),在岔上村注入黄河。主沟长16.5公里,境内流域面积77.5平方公里,沟道比降2.1%,年平均流量45升/秒,年径流总量141.91万立方米。有一级支沟11条,分别是南沟、宋家沟、李常家山沟、李家沟、小周家墕沟、景家山沟、小寺子沟、坪湾沟、安家梁沟、李胖嘴沟。南沟最大,发源于斜窄和杨圪台之间,流经郭家沟、岔上两乡(镇),沟长9.5公里,流域面积24.35平方公里,流量2升/秒。有二级支沟4条。

胡家沟:源于郭家沟镇门家塌村。流经郭家沟镇、丁家湾乡两乡(镇),在下山畔注入黄河。主沟长13公里,流域面积51.75平方公里,沟道比降2.3%,年平均流量22升/秒,年径流总量69.38万立方米。沟内有一级支沟6条,均为季节性沟道。二级支沟2条。

猴桥沟:源于寇家原镇的马跑泉,流经寇家原、宋家川两镇,在宋家川附近注入黄河。主沟长13.5公里,流域面积37.75平方公里,沟道比降1.2%,年平均流量4.9升/秒,年径流总量15.45万立方米。沟内有支沟2条,即马跑泉沟、雷家庄子沟。

十里沟:源于岔上乡刘家里村,在川口注入黄河。沟长5公里,流域面积13.25平方公里,沟道比降0.9%,年平均流量3.1升/秒,年径流总量9.78万立方米。

双沟:源于薛下村乡南峪子村,在沟岔上注入黄河。沟长5.9公里,流域面积17.6平方公里,沟道比降3.6%,年平均流量3升/秒,年径流总量10.95万立方米。

半沟:源于武家山沟,到寨山有两股泉水汇入,俗称猪鼻窟窿,在李家沟注入黄河。沟长5公里,流域面积11.3平方公里,沟道比降2.9%,年平均流量5.7升/秒,年径流总量17.95万立方米。

刘家沟:源于薛下村乡畔畔山村,在奶子塌注入黄河。沟长2.9公里,流域面积5.7平方公里,沟道比降3.8%,年平均流量5升/秒,年径流总量15.8万立方米。

柳壕沟:源于郝家山与马家渠之间,在柳壕沟注入黄河。沟长3公里,流域面积13.35平方公里,沟道比降3.7%,年平均流量0.2升/秒,年径流总量0.63万立方米。有支沟两条:麦地山沟、车家塌沟。

康家塌沟:源于原张家墕乡的呼家山,在宋家川镇的康家塌注入黄河。

沟长3.1公里,流域面积5.25平方公里,沟道比降2.8%,年平均流量0.8升/秒,年径流总量2.5万立方米。

旧城里大沟:源于枣塌村,在旧县城南大桥沟注入黄河。沟长3.3公里,流域面积4.45平方公里,沟道比降5.5%,年平均流量0.8升/秒,年径流总量2.5万立方米。

井沟:源于宋家川镇呼家庄头,在宋家川注入黄河。沟长1.6公里,流域面积4.45平方公里,沟道比降5.1%,年平均流量3.4升/秒,年径流总量10.72万立方米。

乔子沟:源于丁家湾乡乔子沟村,在贺家畔注入黄河。沟长2.5公里,流域面积5平方公里,道比降4%,年平均流量0.2升/秒,年径流总量10.72万立方米。

水弹沟:源于宋家川镇慕家崖村,在柏树坪注入黄河。因其响声如弹弓而得名。沟长4.3公里,流域面积3.8平方公里,沟道比降7%,年平均流量4.87升/秒,年径流总量15.36万立方米。

张家沟:源于绥德县,在张家沟入境,于温家湾汇入佳县曹家沟。境内流程2.8公里,流域面积2.3平方公里,沟道比降1.8%,年平均流量16.5升/秒,年径流总量52.03万立方米。

马家石沟:源于绥德县,在马家石入境,至与佳县接壤的麻地沟汇入曹家沟。境内流程3.3公里,流域面积4.3平方公里,沟道比降4.7%,年平均流量13升/秒,年径流总量41万立方米。

吉针庙沟:源于绥德县,在宽滩入境,在吉针庙出吴堡。境内流程3.2公里,流域面积10.6平方公里,沟道比降1.7%,年平均流量15.5升/秒,年径流总量48.88万立方米。

冉沟:源于张家山村,在辛庄出吴堡。沟长4.3公里,流域面积16.1平方公里,沟道比降1%,年平均流量12.5升/秒,年径流总量39.42万立方米。

季节性沟道:季节性沟道有10条,它们除特殊丰水年四季有水外,一般春冬形成小溪,夏秋断流,故无实测流量。它们是:塌子沟、白家沟、南王家山沟、羊道峁沟、大水沟、安家山沟、王家圪?沟、大沟、张家墕沟等,这些水沟都直接注入黄河。

人畜饮水井大部分靠近自然村,这是祖先择水而居的结果。水源以下降泉和涌泉为主,有少量人工开挖井。1983年统计,全县共有水井485个,其中宋家川镇102个,寇家原镇28个,郭家沟镇67个,薛下村乡96个,辛家沟镇39个,丁家湾乡60个,张家山乡52个,岔上乡41个。客水从绥德流入县境西部,境外面积121.4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607.5万立方米。

吴堡基岩风化带多被黄土覆盖,冲沟密布,谷坡陡峻,切沟至基岩深几十米到100米,有的达200米,地面相对高差577米。各类地下水的贮存与运移均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气象水文等因素的综合控制。在区域上分为河间区、河谷区。

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吴堡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和蕴藏量已初步揭示,并开始利用。

1978年,00928部队的1∶20万区域水文调查,水文地质图地理坐标为东经110°00′~111°00′,北纬37°20′~37°00′。从1978年开始,用了一年的时间,普查了黄河以西的米脂、绥德、吴堡、佳县、榆林、子洲等县。吴堡对部分民井进行了流量观测和水质化验。钻孔7个:旧城2个,汽车站1个,黄河饭店1个,横沟2个,李家塌下山1个。对5个钻孔进行了抽水试验,对6个钻孔做了水质化验。

普查资料说明:吴堡地下水从区域上分为河间区、河谷区。河间区水资源贫乏,河谷区有部分中等含水区。从水力特征上分为潜水和承压水。河间区潜水有黄土裂隙孔洞潜水、各类基岩(指第三系)裂隙潜水及冲积、冲洪湖积层孔隙潜水和层状碎类裂隙潜水。

吴堡县张家墕、任家沟一带,位于王家会背斜向西倾斜的转折端,裂隙相当发育。加之该带又发育有多组强性断层,岩性破碎,地下水露头普遍,其中大者2.54升/秒,地下水径流模数大于1.0升/秒,属中等富水区。

水文地质:地下水分布于河间区的黄河残原部位,第四系地层厚度大,下部有第三系红土所隔,形成潜水含水层,因沟谷切割,资源不丰富。河谷区主要是河漫滩、一级阶地,二到五级阶地零星可见,冲、洪积物厚度为5~12米,贮存条件好。冲积层和河谷地段基岩风化带潜水的动态变化,与黄河流量、大气降水密切相关。河谷冲积层潜水的年变幅为3.16米,月平均变幅0.5米。年水位出现两个峰期。即8月15日至10月10日,次年3月20日~4月20日,3~4月天气虽然干旱,但水位仍出现峰值。黄土层中的潜水动态变化随季节变化,年变幅大于20米。

吴堡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220.62万立方米/年。境内不同深度地下水资源埋藏量5~10米为84.852万立方米/年;10~70米为1225.45万立方米/年;70~120米为910.3万立方米/年。

可开采量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含水层为透水性良好的第四系冲积层、洪积层。可开采量为547.5万立方米/年。宜井区的地下水天然资源为1310万立方米/年,保证率为239%。

吴堡县地表水质较好,矿化度小于1克/升,随着径流区岩性的变化有轻微变化。一般宜于人畜饮用和农田灌溉。沿黄河一带部分地区有高含氟水,含氟量达7毫克/升,向西逐渐减轻,含氟高的地区形成氟病区。

第四系潜水矿化度小于0.5克/升,基岩潜水矿化度小于1克/升,一般为较好的生活用水。

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承压水,大多为高矿化度碱水,对农作物有害,不适宜用于农田灌溉。

第五节地质

从大地构造单元看,本县属华北地区鄂尔多斯台向斜的一部分。至中生代前,本境地质与华北地区一样,经吕梁运动地糟褶皱抬升,形成了地台基底。

据陕西省地质14队1977~1981年在本县地质普查、地质填图及13个深井钻孔探测成果表明,本县自古生代中奥陶纪(距今4.7亿年),勘测马家沟组灰岩沉积后,便开始抬升成陆地,后经长期的外引力作用,使顶部形成凹凸不平的古地表形态。到中石灰纪(距今3.9亿年),地壳再次下沉,被海水淹没,奥陶纪马家沟组石灰岩石上沉积了本溪组地层。但由于本区域地体不稳,地层沉积物多被破坏(本境沿黄河发现不少零散的菱铁及黄铁矿、硫矿)。之后由于气候的变化,沉积了海陆交互的煤系沉积层。二叠纪后期(距今2.5亿年),海西运动后,形成了鄂尔多斯台向斜区独立的内陆盆地沉积单元。海水完全退去,形成了二叠纪地层,属太原组和山西组煤系,是富含煤区,并有可燃性气体。

到了中生代,即三叠纪末(距今1.9亿年),由于印支运动的影响,沉积了侏罗纪末燕山运动使地壳升起,形成了陕北盆地。四川运动后,台向斜抬升,发育了雏形水系。下更新世纪初,地壳较为平稳,在低凹处和河谷地堆积了沙砾层。此后由于气候的变化,又沉积了午城黄土。到中新世早期,地壳略有上升,堆积了古土壤离石黄土和沙砾层等。上更新世末(距今100万年),又堆积了马兰黄土。全新世时又堆积了各种类型的沙砾石、黄土,形成了丘陵、阶地和河漫滩等。

省地质队的13个钻孔,最深为970.51米,最浅为535.5米,一般在700米以上,其地层自下而上为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石炭系太原组灰岩,二叠系下石盆子组山西组为砂岩。

本县地表出露岩系地层为:古生代上二叠系沿黄河畔有所显露,中生代三叠系红色泥岩、紫色砂岩,沿黄河畔均有显露,清水河附近有厚110米的红色泥岩。古土壤层(离石黄土)沿黄河畔亦有显露,其他沟壑、黄土峁、梁及三道土原,均为晚更新世的新黄土,厚度一般均在100米以上,大体分布是沿黄河畔较薄,后乡较厚。

第六节自然资源

吴堡自然条件较差。封建社会战事频繁。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掠夺性利用,破坏了天然植被,自然侵蚀加快,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面积越来越大,十年九旱。本县日照长,昼夜温差大,适宜薯类、桑、枣、苹果等生长。只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绿化群山,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就能促进生态平衡,增加农牧产量。本县地表出产不足,地下宝藏却很丰富,有质高量大的主焦煤,有一取多用的煤成气,有待开发利用。据地质部门勘测报告:以横沟为中心,地下埋藏主焦煤15亿吨,分布在县城至丁家湾之间,东以黄河为界,西至寇家原、慕家原一线,为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2~4公里的长方形地段。

埋藏深度在400~970米之间,煤段厚100~160米,煤层3~6层,薄者0.4米,厚者10.15米,一般2.12~7米。属石炭二叠系煤。

煤成气储量为37.82万立方米。与煤炭分布一致。埋藏深度在400~970米之间,厚度214~300米。主要成分为甲烷,占93%以上。次含少量乙烷、丙烷和氮等;水的主要成分氨、硫化氢等,腐蚀性强。目前,李家沟村5号钻孔每日涌出量为200立方米,未能充分利用。

浊氟石分布在张家墕至后王家山一带,藏量可观,含量25%~40%。

未开采。

宋家川井沟、旧城西沟石隙中有硫矿石,含量高,质量好,但藏量未探明。

第三章 人文环境

第一节人口状况

吴堡地处陕北东隅,村落星罗棋布,大者五六百户,小者百十来户。作为贫困山区的小县,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00人,密度较大,居榆林市各县之首。人均有瘠薄耕地2.20亩,农业劳动强度大,收入低,因此,一贯以勤劳节俭为生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本县曾出现过两次人口出生率高峰。

第一次是1949~1955年,生产力迅速恢复和发展,人民负担减轻,生活初步改善,医疗卫生有了保障,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0%~26%。第二次是1962~1971年,经过三年调整,国民经济好转,人口增长率平均为23.29%。1971年后,控制了人口高速增长的势头,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有所下降,到1977年下降到4.95‰,本县人口逐渐进入有计划发展时期。但因工作时紧时松,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波浪起伏状态。1971~197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为17.28‰,1976~1980年人口增长率平均7.17‰,1981~198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为13.92‰。

民国时期,吴堡县人口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年龄构成接近成年型。

1940年以后,人口年龄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少年儿童系数一直偏高并逐年上升,老年人口系数较小,老少比年龄中位数不断下降。据《吴堡县年报统计表》和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1964年与1953年相比,少年儿童系数由41.6%上升到46%,老年人口系数由5%下降到4%,老少比由15%下降到14%,年龄构成中位数由20岁减小到19岁。人口年龄构成由年轻型向更年轻型过渡。70年代以来,由于强调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少年儿童系数开始下降,老年人口系数有所上升,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也逐渐提高。人口年龄构成开始向成年型转变。至1981年,少年儿童系数是34.07%。老年人口系数5.32%,老少比16.04%,年龄构成中位数为21岁。近年来,人口年龄构成向更年轻型转变。

1949年以来,实现男女平等,性别比例大体上平衡,性别失调现象基本消除,1953~1956年女性比男性略多,以后男性比女性略多,但趋于直线上升,主要因为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新生儿男孩比女孩多。

本县总面积418.5平方公里,汉代人口鼎盛时期,每平方公里13人;1949年每平方公里104人;1964年每平方公里122人;1989年每平方公里168.6人;2004年每平方公里200人,比全省人口平均密度还高。本县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在数量上相差很远,以农村人口为主.1965年后,城镇人口不断上升.1989年城镇人口7487人,农村人口62735人,分别占总人口的10.68%、89.32%。近十年来,城镇人口猛增,城乡差别不大。本县人口密度地理差异不大。行政区域分布,除宋家川镇以外,其他乡镇不差上下。主要原因是均属黄土丘陵区,村落星罗棋布,3~5里一个村庄,分布较为均衡。

本县土著居民全是汉族,其中回、藏两个民族都系客户。

第二节教育

本县元代即有教育机构,明、清亦然。明代至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先后考中进士2人,举人18人,贡生228人。之后又出现20多名贡生。

光绪三十二年(1906)废科举,行新学,将县城“兴文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次年又在乡村筹立了9所初等小学堂。至民国十七年(1928),全县有初级小学27所,学生346人;高级小学3所,学生58人。本籍有大学毕业生1人,师范毕业生12人,中学毕业生5人。

1934年秋冬,苏维埃政权设教育部,创办列宁小学。

1940年,人民政权建立,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县除公办两所完全小学外,又筹集资金创办了40多所初级小学,小学生增加到1254人,且多为贫苦农民子弟。同时,开展了农民识字运动,创办多种形式的识字班,有1701人参加扫盲识字。

20世纪50年代,又创办了任家沟、宋家川两所初级中学,1960年开设高中班。1985年,全县有电大教学班2个,学员56人,先后于1986、1987年毕业。1989年全县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4所,7个高中班,53个初中班,学生2939人,教职工244人;有职业中学1所,学生16人,教职工25人;有公办小学189所,学生6974人,教职工717人。1998年,全县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4所,职业中学1所,幼儿园1所。高中在校生270人;初中在校生3412人,教职工240人;公办小学195所,学生11965人,教职工609人。

第三节科研

1949年以来,科学技术事业列入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议事日程,科技机构从无到有,科技队伍逐步形成,并不断壮大,科技活动占据了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地位。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引进与推广,采取科技专业人员选点蹲队、种植试验田等办法。当试验成功,召开现场会、办技术推广学习班,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到全县各社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为了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县上确定培养专业户,科技干部进行技术服务,定村、定户、定员培养科技户、科技员。科技干部定时走下去,或者请进来,提供科技情报,进行技术指导。为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1984年进行了第二次土壤普查、农业区划和资源调查工作。本县科学技术行政和综合协调机构由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干部局组成,三套机构,共同管理本县科学技术工作。科委成立于1978年9月,科委是县委、县政府领导科技工作,促进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参谋和助手。

具体任务是:参与制定本县的经济发展规划;组织科技攻关;抓好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指导农村专业户开展科学技术活动;帮助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促进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发展和壮大农村科技队伍;搞好科技情报交流。

1987年,全县已成立农科所、红枣研究所、农业技术推广站、植保站、水利水保站、畜牧兽医工作站、蚕桑园艺站、林业工作站、医院、教学研究室等科研和推广机构。各厂矿都设技术室、化验室;各乡镇都成立了医院、畜牧兽医站,配备了农技、水利、林业等技术人员。

至1989年底,全县已评定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1134人,其中高级13人,中级245人,助理级425人,技术员级451人。高级技术人员中,工程技术人员1人,中学教师10人,卫生技术人员2人;中级技术人员中,工程技术人员15人,学校教师1人,中小学教师142人,农业技术人员10人,经济专业29人,会计专业4人,卫生技术人员21人;出版专业7人,图书资料文档人员5人,艺术人员7人,律师专业2人,公证专业2人。至1998年,已批准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1977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65人,中小学教师734人,农业技术人员86人,卫生技术702人,经济专业185人,会计专业105人;高级技术人员24人,中级285人,助理级312人,技术员级301人,播音2人,律师4人,公证1人,统计16人,出版4人,新闻2人,图书资料文档人员15人,艺术13人。

1949年以来,特别是1972年以来,本县科学技术发展较快,共计完成科研试验48项,其中3项成果经省、地组织鉴定并奖励推广,5项推广成果获省地科技大会奖励。这5项科研成果是:吴薯一号(马铃薯)、ZND—3型固定式三镜头自动幻灯机、35毫米固定式放映机自动化放映、麝香揉脐治疗肠梗阻、小型太阳灶和红泥塑料沼气等。近年,主要研究红枣技术加工,受到国家级奖励。

第四节经济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农田基本建设成绩显著,地方工业从办五小工业起步,逐年发展。1958年办起麻塌子煤矿、综合厂(后改农机厂)。1972年办起木器厂、砖瓦厂。

1973年办起小水泥厂。1977年11月火电厂投产,1979年12月氮肥厂投产。20世纪80年代先后办起塑料厂、地毯厂、焦化厂、黄河水泥厂(现改名秦珠水泥股份有限公司)。90年代,在商品经济发展条件下,优胜劣汰。

木器厂、塑料厂、地毯厂、焦化厂、火电厂、氮肥厂、农机厂先后关闭。现保留国营企业麻塌子煤矿、秦珠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秦珠水泥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完成工业产值1508万元,完成利税280万元。全县工业生产总值2537万元,秦珠水泥股份有限公妇司占59.44%。集体企业、个体企业户数不少,规模小、产值低,仅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0.56%。

1978年,以1980年不变价计算,全县农业总产值980万元,工业总产值174.2万元,同1949年相比,按可比价计算分别增长2.7倍和173倍。

平均年递增速度分别为4.6%和19.5%。农副产品收购总值由1949年的1万元增长到12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由1.3万元增长到38.7万元,增长28.8倍。新中国成立前,交通闭塞,运输全靠人背畜驮。1972年县内两条干线公路和一条环线公路连接各公社,与乡村公路总长369公里,各种汽车161辆,大中小型拖拉机869台,便利了城乡人民,促进了工农业生产。

1958年,全县各村通电话、通广播。1978年交通要道上的村庄通上了电。

1978年,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吴堡县委认真贯彻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经济建设蓬勃发展。198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812万元,工业总产值1148万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0.8倍和5.6倍,平均年递增速度分别为6.3%和20.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63.2万元,比1978年增长3.2倍。“八五”期间,遵照党的十四大精神,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困难,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使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九五”的第三年,即1998年底,农业总产值达2848万元,工业总产值12106万元,比1988年分别增长1.6倍和6.7倍,比1978年分别增长2.9倍和69.9倍,财政收入1024万元,比1988年增长6.3倍,比1978年增长26.3倍。全面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电话。拥有各种汽车384辆,小四轮、三轮739辆。大量解放了劳动力,大大方便了人民生产、生活和旅行。

重点建设得到加强。“七五”期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23.9万元,“八五”期间增长4倍,投资6175.7万元,“九五”前三年投资3200万元。全县100%的乡(镇)在1972年通公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提高,增加29公里柏油路面,1998年,实现全县村村通公路、通电;2029门程控电话并入全国大网,市内电话发展到186户,8个乡(镇)实现了电话程控化。建成了杨家店蔬菜基地和寇家原万亩桑园基地。

红枣是吴堡驰名省内外的土特产品。吴堡五个乡(镇)位于黄河之畔。

黄河水孕育了摇钱树———红枣。它抓住贫瘠的土地不放,扎得稳,挺得高,到中秋节前,一片红云。枣树不畏清苦,乐于奉献,干旱年份,亩产千斤。

枣树生命力极强,石隙、沙砾、崖缝都可安身。严寒、酷暑,风吹、雨打,昂然挺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吴堡逐步形成了以能源为龙头,建材和轻工业为两翼的县办工业格局。形成了以红枣、马铃薯为原料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以砖瓦为主的建材业,以小四轮拖拉机和三轮车为主的运输业,以劳务输出一批乡镇企业。1998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2106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1%。198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48元,比1978年增长4倍,1998年又增加到740元,比1988年增长198%。1978~1988年10年间,新建房屋面积50.4万平方米,相当于1978年前总和的50%,为新中国成立前累计的3倍多。

第五节宗教

据北京图书馆藏《吴堡乡土志》载:“本境僻处偏隅,儒教相传,入天主教者,今有武润成、李泰常、薛占有、薛仲清数人;至回教、喇嘛、黄教、红教全无入者”,又据民国《陕西省续修通志》103册198卷载:“吴堡有天主教六七家,在薛家、庙岔上、槐树耩三村分住。”民国初年,宋家川的宋思聪、王振纲家里设过天主教教坛,上过教会学校,英国人来此讲过学;吴堡旧城王秀生,从县城女子小学毕业后考入山西汾阳天主教学校(铭义中学);宋家条村薛忠茂是在本村天主教的影响下到榆林加入天主教会的,后为神父,曾在富平天主教会当神父。土地革命前,天主教徒共100多人。据1953年统计,本县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徒53人。现在乡间偶有忌口者,俗称“行善人”,是否属宗教信徒,无人问津。

吴堡百姓从宋代起修寺院,明代起谒拜佳县白云观(道教)、本境三皇庙(道教),有送儿童当和尚和道徒的,但无系统组织。土地革命开始后还俗。近年多有修庙塑像者,但未形成系统的宗教组织,亦无学会。另有外地来此宣传天主教者,邪说很多,信徒增多,对社会稳定有很大破坏。

第四章 环境灾害

第一节自然灾害

本县的农业生产史即是与自然灾害的斗争史。“三年两头旱”,旱灾的频率和威胁较大。此外,暴风雨、霪雨、黄河泛滥、冰雹、霜害、冻害、病虫害亦常有发生,有时造成灾难性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自明代至今,大旱灾出现过53次,其中大旱绝收之年就有13次。

1952~1982年的31年中,出现100天以上无雨的大旱11次,约十年一遇;50~100天无雨的中旱33次,为一年一遇;30~50天无雨的小旱40次,一年一遇还多。累年以春旱和伏旱最多。1983年大旱,全年仅降水388.7毫米,农作物生长的5个关键节令(夏至到处暑)连续干旱72天,致使粮食产量不足1982年的1/2。大部分年份干旱四季皆有,年干旱总次数为冬春占27%、夏占25%、秋占24%。1997~2003年,连续七年遭旱灾,其中2003年春夏旱、秋涝,粮食减产8成,红枣烂掉3/4。

本县属干旱地区,可水灾、暴雨、霪雨时有发生。暴雨分三级:(24小时内降水≥50毫米)、大暴雨(24小时内降水≥100毫米)、特大暴雨(24小时内降水≥200毫米)。吴堡县近38年中出现暴雨29次,平均每年0.8次。1964年暴雨最多,出现3次。暴雨最早在5月下旬开始,最晚于9月上旬终止,7月和8月暴雨最多,占总次数的50%和23%。暴雨强度用1日1小时和10分钟的最大降水量计,1952~1982年间,1966年7月17日,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07.3毫米。1977年7月6日1小时最大降水量为39.4毫米。暴雨形成山洪,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威胁。1977年7月6日全县出现暴雨,重灾面积5405亩,垮坝26处,浸地71亩,损失粮食5万公斤,柴油机6台,水泵3台,水管492米,架子车498辆,窑洞17孔,化肥600公斤。

霪雨是次于暴雨的灾害。1962年2月25日~4月6日,连续降雨41天,致使农田无法耕种,冬小麦黄瘦萎死。1976年8月19~26日,连续降雨8天,雨量达127毫米,1985年9月7~13日,降雨156毫米,造成梯田坍塌、庄稼倒伏生芽、红枣霉烂等严重损失。1991年5月26日,出现一次暴雨,降雨量为88.6毫米。2003年秋,霪雨绵绵,红枣损失3/4。

风灾。1974~1984年,10年平均风速1.6米/秒。四季平均风速变化为春>夏>秋>冬,年最多风向为偏西南风。7级以上的大风每年15.8次,最大风速为32米/秒;大于11级,持续20分钟,出现于1971年6月22日。大风多为西北风,发生时间一般为春秋季,毁坏幼苗,延误农时。风速>17米/秒(风力8级)的大风,在冬、春之交和夏季多有出现;夏季大风与雷雨、冰雹往往相伴。1971~1993年的23年中,出现8级以上大风336次,年平均14.6次。

20世纪70年代大风多于80年代。1987年8月18日17时6分~17时18分、19时33分~19时48分,连续两次大风,风速35米/秒,风力12级。一年之中以5月大风最多,6月次之。大风的强度取决于入侵冷空气的强弱,持续时间的长短。据统计分析,一般是春季以西北入侵的冷空气造成的大风持续的时间长,可连续2~3天,范围广、强度大。

夏季的雷雨大风虽然持续时间短,范围小,但危害甚大,造成作物倒伏和严重脱粒。从1959~1962年的4年间共出现8级以上大风65次多。从1970~1993年的24年间,共出现8级以上大风333次。

冰雹出现在夏秋两季,有时甚至造成农作物全毁、树木受损、人畜伤亡。冰雹多发生于7~9月,而且似有3条固定路线入境。第一条路线是:

从绥德县寺墕、大庄方向移至辛家沟镇入境;第二条是由绥德吉镇、佳县康家耩一带进入张家山乡境内;第三条是由佳县黑水坑进入岔上乡。本县境内形成者极少。据不完全统计,1959~1990年,共发生雹灾34次。1973年6、8、9、10月连续出现过4次,涉及6个公社。雹粒一般大如杏,有的大如鸡蛋,重灾区几乎绝收。1970年、1980年,各出现过3次,均发生在8、9月份,1961年、1972年、1976年、1982年、1986年、1987年,各出现两次,其中1987年8月18日17时6分~18分,19时33分~19时48分,两次大风和冰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00万元。

霜冻。大部分年份均有出现,成灾轻重不等。据1959~1985年的资料记载,霜冻出现最早是1971年9月20日,比正常年份落霜时间提前1月(一般在10月下旬,即寒露前后,农谚有“养过寒露不怨天”之说),致使部分地区谷子、马铃薯等作物受冻,造成较大的减产。

春季气温回暖后,正值春播时节,往往出现一种降温阴雨天气,它是直接危害春播作物生长的低温灾害天气。据1974~1990年的资料记载,典型的春寒年份有1976年、1981年、1989年、1990年。

封建社会,本县受病虫害威胁十分严重。主要害虫是蝗虫、蚜虫、麦根蝽象、蝼蛄、蛴螬、虫全、谷虫、食心虫、瓢虫、麦蜘蛛、各种尺蠖等。主要病害是小麦病毒病(寸钵)、黑穗病、晚疫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府倡导科学种田,积极进行植物保护,施用农药,部分病虫害得到控制,如蝗虫。目前未得到控制的是各种食心虫。

明崇祯十七年(1644),“蝗虫吃田人瘟疫,父子不顾各东西,黑豆穿在线上卖,捞得河柴上秤分。”说明了蝗灾造成的恶果。1963年,马铃薯28星瓢虫危害,部分社队几乎无收。麦根蝽象危害很大,20世纪70年代前,寇家原公社受害面积每年都在2万亩以上。1973~1974年,经过综合防治和连续防治,效果显著。1988年,红枣食心虫非常多,致使果实早落,销售困难。1977年,岔上等公社粘虫危害严重,小麦、谷子减产。

小麦病毒病(寸钵),是由叶跳蝉、飞虱类害虫传播的病毒病害。此病历史长久,影响小麦高产、稳产,个别年份严重。1953年、1957年、1959年、1960年、1967年、1968年、1970年、1973年、1985年等年份较严重。

1968年受灾面积5.3万亩,平均亩产仅4.1公斤。1985年全县4万亩小麦发生病毒病,平均亩产仅7.8公斤。马铃薯晚疫病在20世纪40~60年代经常发生,1965~1966年最严重。以后引进和推广新品种马铃薯,此病逐步得到控制。近年来,虫害、病害虽然有所控制,但仍受其害不小。

地质工作者发现,宋家川附近有一东西走向的断裂痕迹,是古地震中形成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与天斗、与地斗、与自然灾害斗,兴修水利,填沟打坝,变坡地为梯田,保持水土,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使生态逐步趋向平衡,调节气候,降低大旱的频率,年年实施防汛、防雹措施,收到显著效果,缩小了受灾面积。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选择了山区旱作农业的唯一途径,采用担(抽)水点种、深播浅盖、多锄保墒、沟垅种植和水平沟种植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引进和推广耐旱、耐寒、耐高温、抗病力强的粮种、树种,取得良好效果。

加强植物保护工作,除病灭虫害,保护害虫天敌,有效地控制了部分病虫害。

第二节对军事行动的影响

本县旱灾频繁,不适宜大部队长期驻扎,饮水供不应求。黄河泛滥,在于利用,争得主动权者获益,被动者受害。抗日战争期间,吴堡军民依靠黄河,保卫了陕甘宁边区,保卫了党中央。山区适宜于打游击战,适宜于轻装上阵。如1935年农历6月12日马跑泉突围战,红军赤着身子上阵,在暴风雨、洪水骤涨的情况下,打败了身负重载的晋军。

第五章 基础设施

第一节运输

一、陆运

古道:隋唐时期,从绥州(今绥德)经延福至横沟村对岸孟门关(时为国枢直接掌管的26关之一)设军事通道。北宋时,为便于和西夏常年作战,保障粮运,增修由绥州经义合寨、吴堡寨、定胡(山西孟门)、石州(离石)至汾州(汾阳)的新通道。明清时,此道舍吴堡、孟门,先后改从宋家川、杨家店渡河,距离缩短。

宋金元时期(960~1368),以今旧城为中心,向北通往葭州,向南经宋家川通往义合寨。

明清时期(1368~1911),永乐年间(1403~1424),全县设五铺:在城铺、马家原铺(今东庄原,距旧城17.5公里)、赤沐浴铺(距旧城30公里)、河西驿铺(距旧城10公里)。正统元年(1436),官菜园(今宋家川)设河西驿,距旧城(今城里)5公里。明弘治年间(1488~1505),迁至绥德瓦舍峪。明崇祯六年(1633),由巡抚张伯鲸提请移于今杨家店,距县城12.5公里,西至绥德义合站32.5公里。东渡黄河至山西永宁州青龙站32.5公里。

旧城下人马辿大路始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

近代道路:清末民初,吴堡旧城距省城(西安)630公里,程限15天,吴佳路(吴堡———佳县)90公里,宽1.3米,途经岔上、螅蜊峪、木头峪。

吴米路(吴堡———米脂)115公里,宽1.7米,途经辛家沟、吉镇、桃镇至米脂。吴绥路(吴堡———绥德)75公里,宽1.7米,经宋家川、义合、三十里铺至绥德城。1928年,重修旧城下人马辿大道。

1949年前,民间以畜运为主,骡每头120公斤,驴每头75公斤。日行驶40公里,俗称1站,每站运费骡8元、驴6元上下。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县政府设有军运代办所,将全县民间骡驴编组,往来运输。

由宋家川向西,经张家墕直通义合,向南经杨家店、石岔、褡裢坡、黄路墕,通往石堆山、枣林坪,均为40公里。西北经刘家原头、西峰寺到寇家原15.5公里。北经西峰寺、慕家塬、豁口、赤沐浴、川口,到岔上40公里。

二、水运

吴堡的横沟渡、宋家川渡和杨家店渡均属府谷至延水关段(全长470公里)的重要古渡。战争时期,水运多为军事服务。明正德十三年(1518),武宗巡幸延绥镇返回时,经宋家川渡河。民国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1935~1936),晋军和中央军先后西渡宋家川,围剿陕北苏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控制宋家川渡口,使其为河防部队东进出击、筹粮筹款和阻止日军西进服务。解放战争时期,吴堡船工往返运送解放军渡河,并从碛口向宋家川、禹门口运输军用物资。(一)航道

黄河水从葭州流入本境,沿河流程经岔上、丁家湾、郭家沟、薛下村、宋家川5个乡(镇)的30个村庄,航道全长45.7公里。内有7碛、7岔、4滑坡、5浅滩和1个急流。即:郭家碛、小河碛、大同碛、贺兰碛、陈家碛、鹞家碛、牛犊碛;川口岔、倒眼窝岔、胡家沟岔、双沟岔、刘家沟岔、三角岔、店滩岔;丁家畔滑坡、水游滑坡、宋家川后湾滑坡、二里半滑坡;横沟浅滩、小园则浅滩、港滩浅滩、郝家津浅滩、柏树坪浅滩;宋家川红崖湾急流。水比降大,流速快,岔多、滩多、礁多,行船危险。1963~1964年,县人民政府请求省交通厅拨款5.3万元,组织劳力,从宋家川至岔上,将沿黄河的碛、岔、险滩多次进行开拓、爆炸,整修了驳岸,提高了通航能力。1985年再次疏通航道,宋家川建起了码头。

黄河一般流量为600~700立方米/秒。常水季节河深3米左右,宽200米左右,枯水季节河宽150米左右,深1.5米左右。每逢大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行船中断。(二)渡口

1.古渡

官菜园渡口:(今宋家川),明洪武元年(1368)设。

杨家店渡口:宋家川下7.5公里,明崇祯六年(1633)设,渡随驿走。

城东下渡口:旧城南1公里,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知县卢鸿文设。

李家沟渡口:宋家川北12.5公里,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知县卢鸿文设。向西途经半沟、慕家原、车家原、辛家沟,到绥德刘家沟30公里。

横沟渡口:向西经庙岔上、柳家坊、车家塌、塌寺原、张家坬,到霍家沟25公里。

下山畔渡:宋家川北22.5公里,乾隆五十三年(1788)设。向西经旱滩、李家墕,到郭家沟15公里。

龟戏渡(今拐上渡):城北30公里。向西途经丁家畔、薛张家山、杨家沟,到山头20公里。

川口渡:宋家川北37.5公里,古渡旧废,康熙二十六年(1687),知县陈昌国设。向西途经岔上、张家沟、崖窑上、宋家坡,到绥德董家山25公里。

2.今渡

民国二十二年(1933),宋家川渡口成立船舶管理处,负责人宋思温。

民国二十七年(1938),为保卫陕甘宁边区,打击日本侵略者,宋家川渡口和军渡渡口合并为宋军渡口。设船舶管理处,驻绥德石岔村,有木船14只,编为1个连、14个班,负责人宋锡田、宋永广、宋思忠(宋家川人)和刘世明、刘世标、郝开富(军渡人)。当时,本县渡口多被封锁,只开放绥德石岔、吴堡李家沟、拐上三处。有八路军驻守。

1949年,黄河吴堡段渡口有:杨家店、宋家川、柳壕沟、李家沟、横沟、下山畔、拐上、川口8处。1950年成立了宋家川渡口管理站。1985年仅有李家沟、横沟、下山畔、炭窑沟、拐上5处开渡。开渡时间不定期,农闲每日开渡,农忙季节3~5天开渡1次。(三)木船

木船是黄河水上运输的主要工具。历史上多次从包头、府谷等地购买。

1949年全县有摆渡船17只,长船22只。1965年有摆渡船和长船共38只,载运量297个吨位。1985年没有长船,仅有渡口船5只,为1965年的1/6。

同年开始在黄河上试行小汽轮。小木船有的以柴油机为动力。

中等船长12米、宽4.5米、高1米,分别可载客90人、载牲口20头、载货物10吨。

木船的流速,在常水季节横渡一次,一般需5~10分钟。顺水船每小时行程15公里,逆水重船每小时行程3公里。

每只木船需舵手1人,桨手6人。

木船上的主要工具有楫1把、橹2架、锚1把、杆子4架、缆绳3条并有防雨防浪的安全设备,也有备帆的。(四)黄河水运

黄河水运,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上溯下流,清代更盛。清嘉庆年间(1796~1820),杨家畔村贾苏搞水上运输,上溯包头,下流潼关,有“百只商船”。贾苏开始使用筏子,在筏木上搭架,上面放粮,下面在羊皮筒内装油,道光三年(1823),筏子改为木船。贾苏以河上运输为业,经营粮油,发家致富,成为赫赫有名的大商贩。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农历九月九日,黄河洪水泛滥(3.9万立方米/秒),贾苏的一百只粮船被洪水汆走,从此倾家荡产。至今有“九月九,汆贾苏”之语流传。

道光二十三年(1843),冯家岔冯茂发、冯茂福继贾苏在黄河上搞运输,是本县第二家大船商,道光末年已衰落。

同治初年至光绪末年(1862~1908),冯家岔村冯丕祥、冯丕荣在山西碛口镇开设公顺合油店,专营粮油。常年雇用120名水手工人(4万两白银的家产)。之后在河上搞运输出名的有丁显、曹生隆、李三赖,在碛口开设毓顺隆油店,从包头到潼关每次放船30~40只。

民国初年至二十三年(1912~1934),丁家畔村丁德厚继承父亲丁显的遗产,在碛口开设德和兴油店。民国二十四年(1935)以后,黄河水上运输者增多,一般只经营1至2只木船。上溯河曲、保德,下流延水关、禹门口、潼关。

1940~1941年,县人民政府派宋军渡口连第五班驻李家沟渡口,专为八路军718团侦察排服务2年。

1947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九日,本县抽调木船4只,由船夫班长秦世其带领,于延川县的延水关,由东往西扳送王震的部队。

同年3月17日~5月4日,组织木船3只,于佳县荷叶坪由西往东扳送西北野战军359旅,老艄公秦世其。

1948年7月解放山西永和县时,县供给商店的木船在延水关扳送部队三天三夜。1949年4月,本县组织木船从山西碛口给禹门口送军用器材35万公斤,给宋家川拉军用物资30多万公斤,弹药40万公斤。5月,宋家川渡口组织60名工人、木船5只,以一天半的时间,扳送新兵团东渡黄河,扳送西北野战军第3纵队渡黄河。

1958年11月,调沿河大队木船19只、老艄公19人、工人120名,临时组成钢铁运输队,给潼关运送钢铁200吨。

1965年陕北旱灾,12月组织全县木船往清涧老鸦关送救灾粮25万公斤,往绥德枣林坪运救灾粮125万公斤。1969年,黄河大桥建成之前,全县有专业渡口1处(宋家川)、柴炭渡口6处,每年基本保持渡船10只,长船15只,共25只。年客运量达万人以上,货运量万吨左右。渡船主要是方便农民在碛口、孟门镇赶集上会,拉运煤炭、瓷器、铁锅、风箱、食盐、面碱、火柴、麻绳等货物。长船主要是由保德至老鸦关、延水关、禹门口、潼关等地长途贩运瓷、炭和粮食。1969年后,由于公路的发展,黄河大桥的建成,机动车辆的增加,农业需用的化肥、人民生活中的烧炭等生活日用品基本由陆运取代。

第二节通信与信息网络

一、通信(一)邮政

邮政和交通,历史上统称驿铺。周代有举烽为信的设置。吴堡现今仍有烽火台的遗迹,如刘家原头、寇家原、薛家原、冯家原、丁家湾等地。

光绪三十三年(1907),吴堡始设邮寄代办所。民国二十四年(1935),改为邮政支局,第一任局长张任堂(河北石家庄人),下有信差1人,叫差1人。业务种类除信递、汇兑外,另办有新闻纸、商务传单。投递范围,县城随到随办,岔、辛二镇,数日1班,投交指定的商号负责捎转。

1940年,吴堡建立了民主政权,邮局仍是国民党所属。1943年整风运动中,国民党邮局人员潜逃,民主政府接管。当时陕甘宁边区受封锁。外地信件很少,设专人只办理党政公文和抗日军人及其家属的信件,一律不收费。

1946年成立宋家川邮局,归绥德局领导。新中国成立初期有职工3人,办公在县人民政府大院。1951年陕西省邮电管理局拨款2899.4元,修石窑5孔、房5间。1952年有了电信业务。1953年改为邮电局,年末有职工11人。

1958年吴堡县并入绥德县,吴堡县邮局改为中心支局。

1961年分县,原吴堡邮电支局扩大为县邮电局,1963年职工总数为45人(男39、女6),其中中央国营37人,地方国营8人。

1969年,邮电分家,电信局实行单管,1973年合并。

1975年,绥吴委办汽车邮班改为自办邮车逐日班。

1978年黄河大桥通车,从此山西邮件交换改为自办邮车。

1985年末全局职工达83人(男66,女17),其中中央国营68人,地方国营13人,代办乡邮投递2人。

2000年邮政与电信又分设。

网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县内信件仍然是采取捎转的形式,无固定的邮路班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初步纳入正轨,固定了班期、投递点,县局配乡邮员2人,分两路只投送到集镇。辛家沟25公里,间日步班;岔上(兼投佳县螅镇)42.5公里,三日步班。

1955年整顿基层代办所,重新调整了县内邮路,扩大了投递点,达到了社社通邮,而且40%的村庄可以直投。

1958年在地方党政的领导下,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将县内邮路又做了调整,县局配乡邮员直投至公社,各大队交由公社负责投递,费用自理。1962年下马,基本恢复了原投递形式。

1963年将县—社步班邮路改为自行车班。

1966年与公社协商招用了一批社员为亦工亦农人员,一月送半月信,由邮局支付工资,重新落实了大队通邮。

1972年改县—社自行车班为摩托车班。

1984年起实行经济核算,为节约支出,采取委办汽车的形式运送邮件,原有4辆摩托库存备用。

城市投递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只配1人;1962年起由步班改为自行车班;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业务的发展,增至1.5人;1985年末划分段,配投递员2.5人。(二)电信《续修陕西省通志稿》卷56交通4载:“民国初年绥德途经吴堡通山西碛口有电报线路1条,长70.3杆路公里,72.6线条公里,592电杆根数。”民国二十四年(1935)5月,绥德至碛口线路因维护困难,经由晋管局勘测规划改新道由宋家川通碛口。

同年5月,绥德通宋家川至离石架设有电报线路1条。从此吴堡改设报话营业处,配报话员1人,名崔士达(山东人)。

1939年1月成立吴堡电报局,架设有报话双用线1条,局内有单机1部,起讫由宋家川至石嘴山,局址在沙渠南河畔,租赁宋治祥民房3间。

电话通信设备:1935年国民党晋军在宋家川驻扎时即装有随军电话。

工作人员526人。红军依靠赤卫队、儿童团,白天借田间劳动,以栽假树、呼号、点火为讯,传递消息。或者派妇女、儿童送鸡毛信。

1936年,国民党陕西省建设所派工程队架通绥德至宋家川第二联络线。

局址即今邮政局上角,房主马文华。1940年国民党撤退,电话通信设备亦随之拆除。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2年邮局设无线电台,1953年改县邮政局为邮电局,有职工11人。1955年架通绥德至吴堡长途线路,有50门总机1部,增编话务员1人。1956年,实现乡乡通电话,计57.6杆程公里,115.2对公里。

1969年邮、电分家,电信局实行军管,由县人民武装部领导,1973年邮、电合并,2000年又分设。

市话工程:1955年架通绥—吴长话时,当时只架通3户电话(县委、县政府、公安局),经过逐年发展,1985年底市话用户增至138户,杆路全长10公里,架空明线27对公里,电缆皮长4公里。

1.电报

1952年设台,有莫尔斯人工收发报机1部,15瓦手摇发电机1部,现在备用,包括以后请领配发现库存3部。1955年发无线报话双用机1台。

1977年新装55型电传打字机1部,从此结束了多年人工收发电报的落后操作,发报由打“点划”变为打“号码”,收报由手抄数码变为自动“收录电码”,既缩短了时限,又能够保证质量。城市昼夜24小时营业,农村开放邮送电报,各乡(镇)办理电报任务。1989年,置全电子电传机1部。

至1997年,拥有DDN9电报、分(传真、拨号)微机联网等设备。

2.长、市、农话

1955年架设长话,安50门总机1部,新装市话用户3户,以后长、市、农话一直合室。1985年末增至100门,总机3部,实装市话用户138门。

农村电话总机容量:1956年乡乡通电话时全县仅有13个乡的电话,经过逐年发展,至1985年末,全县农话总容量设总机10台,计560门,实占385门。其中国营4台,110门,实占51门;社营6台,450门,实占307门。1992年,县级机关实现程控电话,以后逐步发展。2001年,全县程控电话机容量6028门,其中城区4332门,农村1696门。电话用户4797部,其中市话3107部,农话1690部。2002年,移动电话达到4448户。现今移动电话达3万余户。

3.载波通信设备

1977年安装ZM×2013型3路晶体管载波电话终端机1台,直通榆林2路,与绥德对开1路业务联络线。1985年新装ZM305型明线12路晶体管载波电话终端机(中架)1台,直通榆林4路,与绥德对开1路业务联络线,备用7路,原3路载波机库存备用。

4.会议电话设备

1957年12月3日安装直流会议电话机1部。以后随着形势发展,县上供电,省局于1967年7月4日发交直流半导体会议电话机1部。县邮电局又于1977年1月26日请领汽油发电机1台,可满足需要。截至2002年末,包括库存实有交直流会议机6部。

二、信息网络

网络是在2000年以来形成的,现有电脑200余台,但目前用来办公、打字的多,真正联网的少。

第六章 军事要地

第一节历代战场

古代战争都是为夺取寨堡城池。古代吴堡境内设政和、延陵、延福、吴堡县县治。政和、延陵、延福县治在今杨家原村,吴堡县县治先后在今旧城村和宋家川。所以战事即发生在县城和县城附近。有史料记载的战争有:

一、宋开宝九年(976),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领兵攻破北汉吴堡寨,归宋。

二、宋治平四年(1067),宋军收复吴堡寨。熙宁年间(1068~1077)又被西夏占领。

三、宋元丰四年(1081),沈括、种谔克西夏之葭芦、吴堡、义合、俘图、塞门等六寨。

四、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鞑靼族俺答秋部侵入吴堡,战场在今李家塌村。

五、崇祯二年(1629),农民起义军攻打县城,不下。战场在今城里村南。

六、崇祯三年(1630),农民起义军攻破虎头寨。

七、清顺治六年(1649)二月,高有才聚众反清。三月,吴籍延安参将王永强响应反清,连破19州县。吴堡亦在其中。三月,吴三桂在洛川击败王永强,占吴堡县城。

八、清康熙十三年(1674),陕西提督王辅臣响应吴三桂叛清,吴堡守军属之,吴堡自此在叛军手中。

九、清康熙十四年(1675),清山西大同守将毕克图率军从杨家店渡河,守军猝不及防,河防遂被突破。

十、同治六年(1867),回民起义军攻破仁和、霍家山二寨,杀数百人。战场在霍家山、呼家渠一带。

十一、同治七年(1868)四月二十五日,回民起义军与团练辛家原之战,团练失败;宋家条之战,回民起义军失败;于家沟之战,回民起义军失败。

十二、同治八年(1869),绥德州义合寨驻军嵩武营兵变,到宋家川安营下寨,围攻县城,不下。

十三、民国五年(1916),郭坚率残兵攻寺沟土寨,杀58人。

十四、民国十六年(1927)冬,红枪会起兵攻打宋家川,被国民党李福成营击败。

十五、1934年9月10日,陕北红军游击队第4、5、6支队与井岳秀部王佩兰、许仙志两个连在今薛下村大王庙激战,双方伤亡严重。

十六、1935年2月18日,红5团在南山村被高桂滋部艾亚春营包围,激战9小时,艾被逼撤出战斗。同日晚,第一次慕家原战斗,全部消灭了地主武装,缴枪4支,毙6人。红5团团长王士杰负伤。

十七、3月15日,红山庙战斗。

十八、3月19日,红5团在猪头山攻打高桂滋部艾亚春营×连驻军未下。红军伤4人,退至红湾村休整,被艾亚春营另1个连包围,红5团在激战后突围。弹药消耗殆尽。以后,红军又两次攻打猪头山,均未克。

十九、7月11日,尚家原突围战。

二十、7月,李家原红军与晋军遭遇战。

二十一、8月9日,慕家原战斗,刘志丹指挥,围堡打援,红军获胜。

二十二、1935年9月27日,第三次慕家原战斗,红军100多人以少胜晋军4个连。

二十三、1938~1944年,为期7年的黄河河防保卫战。

第二节军事设施

吴堡人民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到1985年底,共修建干线公路1条16.3公里,支线公路7条123.2公里,煤矿专用公路1条24公里,乡村公路56条173公里,总共65条336.5公里。可通车里程300公里,其中环行公路92.4公里。全县逐步形成以佳吴路为骨干,环行路为网络的简易公路网。

一、公路(一)干线公路

干线公路1条,始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当时,国民党为围剿陕北苏区,应急而修。1949年以后,经过多次改修,现在本境长16.3公里,均为沥青路面。咸宋线的东端,通往绥德、延安、铜川、西安;西连吴定线,达三边、宁夏;北接西包线,达榆林、包头等地;东越黄河大桥,直通太军线、汾界线,途经山西柳林、离石、汾阳直达太原、介休等地。1985年日平均流量1500多车次,每小时平均60多车次,机动车货运量达6200多吨。行人流量6300人次。2003年,此段拓展提高为水泥路面。(二)县乡公路

县乡公路7条,全长123.2公里,多系简易土路。其中宋岔路又称佳吴路(宋家川———岔上)41.2公里;内有刘家源头至薛家原碎石路面10公里,氮肥厂至刘家原头石块路面7公里。1998年宋岔路改为沥青路面,其中氮肥厂至一道街2003年又改为水泥路面。

2001年起,从清河沟起至佳县三级油路面(现改为吴米线)2004年全线通车。

慕家原至薛下村乡政府4公里改造提高为四级沥青路面。2004年从下村到横沟修通砂石路。

1998年,全县221个行政村都通了公路,全县公路总里程502公里,比1985年增加163.5公里。(三)专用公路

煤矿专用公路长24公里,为简易土路。于1972年通车,越过黄河大桥,向北通往山西孟门镇,再往东拐,到本县开办的麻塌子煤矿。(四)乡村公路

全县乡村公路共56条,173公里,均系简易土路面,爬山上坬,路窄多弯。

1972年12月,全县92.4公里环行公路胜利竣工通车,途经8个公社,52个生产大队。1973年底,全县10个公社全部修通公路,当时是榆林地区第一个实现社社通公路的县。1985年通公路的行政村达17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0%,同年12月丁家湾乡19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公路。截至2002年,全县221个行政村都通了公路。

二、吴堡旧县城

北魏曾在今杨家原村西建政和县城(后改名延陵、延福),极目可望南北方向的烽火台,宋太宗后废治。吴堡旧城,位于宋家川北2.5公里处,先为堡寨,金始建城,城筑于石山之巅,东临黄河,西、南深沟溪水绕过,西1.5公里有寨西山,南门外有演武场,北为墕底,设教场,5公里处有火烧山,为县之屏障。城开5门,南2,东、西、北各1,城墙内外俱砌石块,中实以土,酷似佳县城,易守难攻,故有“铜吴堡、铁葭州”之谓。明嘉靖十五年(1536)至万历四十二年(1614),为了抵御鞑靼族俺答秋的入侵,防御不断爆发的农民起义,历任知县曾6次重修或补修县城。清代又补修1次。城内无水源,需往返数里到城西外山沟驮取,若断其水源,可不攻自破。

三、寨

北汉、北宋于寨西山设吴堡寨,黄河边设水寨,后毁于战乱。金天会八年(1130),寨主折彦若在水寨下侧山巅重修石寨,被毁水寨“无力以坚新”。查吴堡境内,沿黄河畔尚有胡崖寨(红龙城)、误儿寨、虎头寨、硃砂寨等遗址。最高山峰有高原寨,还有下山寨、杨家寨、尚家寨、弓家山寨、寺沟寨、穆家寨、仁和寨、霍家山寨、李家寨、寨山等古寨。清同治初年和中华民国初年,全县大一些的村庄都曾修筑土寨,土地革命前后,均被拆除。

四、碉堡

民国二十三年(1934),国民党军井岳秀86师、高桂滋84师对陕北苏区实行第二次军事围剿时,在本县修筑碉堡160多座。民国二十五年(1936),国民党中央军、晋军、陕北军对佳、吴、绥、米、清苏区实行第四次军事围剿时,在本县境内修筑碉堡754座。民国二十七年(1938)3月下旬,中共吴堡县委发动群众用两天一夜时间,全部拆除。

五、地堡、盖沟、堑壕、交通壕

八路军驻防吴堡时,以宋家川为中心,上至柳壕沟、李家沟、丁家畔、岔上,下至康家塔沿线修筑抗日河防工事,其中县城脚下至宋家川的盖沟(土、木、石结构)在河防保卫战中发挥作用最大,抗日战争胜利后废弃。

六、焚堠(烽火台)

本境内有南北走向3道烽火台,10公里一座,直通北区。不知建于何时,红军曾利用此传递战讯。

第三节军事交通

民运公路:均为1956年以后新修,全长441公里,可达全县各乡镇199个行政村。

国防公路:始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蒋介石、阎锡山合力围剿陕北苏区时期,由高桂滋部胁逼群众修筑。吴堡境内从宋家川至西山桥全长20多公里(改修后为16.3公里)。属咸宋公路,主要服务于军事,现属银(川)太(原)路中段吴(堡)定(边)线,属307国道。

公路桥梁:桥梁修建从1951年开始,经过30多年的努力,全县共修建公路桥梁22座,计880.3延米,其中国防公路桥梁9座,620.5延米,地方公路桥梁13座,计259.8延米。

黄河大桥:位于宋家川镇后湾,1967年3月12日开工,1969年10月1日竣工通车。大桥结构为钢桁架,共11孔,长392.06米,净宽7.5米,设计荷载汽13吨,拖60吨。总参谋部、北京军区、兰州军区、交通部以及山西、陕西省军区、省交通厅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通车典礼。1973年4月1日前,大桥归山西养护管理,之后,归陕西养护管理。

大桥架于宋家川、军渡之间,是国防公路银太线的必经之桥,战时可作为运输部队和军用物资的重要通道。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和民兵守卫,现由山西省柳林县武警中队和本县武警中队守卫。现已撤销,哨楼被毁。从2004年起,正在建设高速公路,拟建高架桥。

第二篇 军事组织

引言

在中国古代,地处黄河之滨的吴堡,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西北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不断战争的军事战略要地。隋代“罢天下诸郡”,改设为州,州直辖县。大业元年至三年(605~607),隋炀帝为集兵权于中央,将各州改为郡,此时绥州(治所在今绥德城)领辖延福(治所在今吴堡县境寇家原镇杨家原一带)等11县。五代十国时期,首建吴堡寨(现吴堡古城下东北方,黄河西岸石坬向上之山坡处),委任寨主统率兵卒以防北夷入侵。宋前,夷狄、匈奴、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和汉族互代占据。宋始,曾先后被西夏、金、蒙古攻克占领。宋开宝八年(975)北汉刘继元招诱党项割据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攻宋,李拒绝,北汉军扰掠银州,李氏领兵配合宋朝五路大军进攻北汉,开宝九年(976)攻克吴堡寨(现旧城一线),杀戮700人,俘寨主侯遇。宋元祐二年(1087),宋与西夏媾和,以“米脂、葭芦给赐夏人,独吴堡蔪而不予,仍划定界址,开立壕堠”,设兵守卫,但终被西夏、金先后攻占。金正大三年(1226),吴堡寨升为县,设有守军。

元废而复置,一度升为州,可见其战略的险要。

明、清时代,吴堡设守兵。清末县邑驻军20余人,营房设城南街。军士首领百姓称副爷(县官为老爷)。

中华民国时期,吴堡县宋家川驻有一个连(隶属榆林井岳秀部)。1935~1936年县城至宋家川驻有围剿红军的晋军旅团、国民党中央军21师李仙洲部;在此前后(1933~1936)农村有中共吴堡党组织创建的游击支队,红5团等地方武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绥德军分区、榆林军分区、吴堡县武装科(部、兵役局)和榆林地区(市)武警支队的公安警卫部队(后更名为武警县中队)。

第一章 军事机构

第一节中共在吴堡初创时期的军事组织

民国十七年(1928),吴堡县城新创建了全县第一个党支部,带领师生深入工农,宣传马列主义理论,逐步在工人、农民中发展党员,是年冬建立了中共吴堡县委(或工委),领受中共六大精神,在白色恐怖中唤起民众起来斗争。1930年,中共陕北特委号召开展武装斗争,特委书记赵伯平来吴堡,指定吴堡县委书记王国昌为陕北游击队活动购买、转运武器和弹药。从此至1932年(1932年后改设区党委),王国昌多次为党从山西购买回多批枪支弹药(从沿河贩卖鸦片的土客保镖中,从山西省柳林镇的地下党和河北党组织从帝国主义的租界中购买),秘密转送出旧城,交于中共地下党武装组织人员手中。此时又在宋家川前坪宋华居(该宋双目失明,弟兄中排行老四,人称“四瞎子”)骡马店秘密建立了地下联络点,他的旅店掩护过党的多位高级干部(有张达志、郭洪涛、马明方等同志)。吴堡党组织通过该宋从山西孝义、汾阳一带也购买过不少枪支弹药,及时转送中共陕北特委所属各地。

1933年,中共吴堡县委改设县区委,由区党委组织委员、书记王国昌兼管军事工作。是年冬季,在中共陕北特委领导下,吴堡区党委创建了党的革命武装———抗日义勇队,第二年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4支队,这是吴堡县最早的人民武装。

1934年6月中旬,重建中共吴堡县委,为发展和加强对红军地方武装的领导,扩大苏区,县委设立军事部,是年秋,县革命政府建立后,接着各区均设军事科。从此军事部(科)归政府建制。

到1936年夏,全县先后为陕北红军组建了三个团的红军野战部队,并输送到红27军、28军中。吴堡县的武装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与国民党反革命军队进行了殊死的斗争,使吴堡县成了中国革命史上较早的苏区,为创建陕北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二节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吴堡县被划为八路军所属的绥德警备区,从此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东大门。1937年11月26日,八路军359旅718团进驻吴堡,保卫黄河,抗击日寇入侵。随即由中共绥德警备区特委任命了吴堡县委的组成人员,县委组织部部长刘汉鼎兼管县武装工作,当时成立了县河防委员会和抗敌委员会,分别负责军事指挥和战争动员。全县所设12个(后合并为6个)国民党行政联保均派有八路军的驻军代表。

部队先后换防,与吴堡军民为抗日战争进行了长达七年多的河防保卫战,为保卫黄河、保卫边区、保卫党中央再次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0年2月,由刘汉鼎和驻军717团团长刘转连、县委书记张鹏图等人筹划安排了推翻国民党县政权的战斗,后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

1942年5月,中共吴堡县委、吴堡县政府先后建立吴堡县人民武装委员会和吴堡县自卫军大队部,县武委会主任、县自卫军大队队长均由吴堡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王恩惠兼任。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吴堡县人民武装委员会撤销。1947年12月吴堡县自卫军大队部改称吴堡县武装科,隶属绥德军分区和中共吴堡县委双重领导。

解放战争开始后,全县人民踊跃参军、参战,积极支前,发扬了光荣的革命传统,积极交纳公粮,运送军火,抬担架,为全国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在中国人民革命的历次斗争中,全县有600余名革命烈士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共和国的创建捐躯疆场。

第三节吴堡县人民武装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捍卫国家主权和保卫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县人民武装部致力于民兵建设,并逐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征集兵员的任务,为部队输送合格的兵员。

1951年10月,奉上级指示,吴堡县武装科改称为陕西省吴堡县人民武装部,由地方划归军队建制,受绥德专区人民武装部和中共吴堡县委双重领导,下辖本县各区(四个区)人民武装部。

1952年7月,重建绥德军分区,吴堡县人民武装部由绥德军分区领导。

1954年9月,吴堡县人民武装部更名为吴堡县兵役局,同时撤销各区属人民武装部,改设区武装助理员。1956年10月,绥德军分区撤销后,吴堡县兵役局改由榆林军分区领导。1958年10月,县兵役局奉上级命令改称为县人民武装部。同年11月,根据兰州军区命令,县人民武装部设第一政委,由县委书记兼任。到12月,吴堡县并入绥德县,吴堡县人民武装部撤销并入绥德县。1961年9月1日,吴堡县恢复治,同时恢复吴堡县人民武装部,县属各人民公社均配有专职武装干部。1966年11月,根据中央命令,全国县(区)人民武装部均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县人民武装部,吴堡县人民武装部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吴堡县人民武装部,此时“文化大革命”开始,县人民武装部介入“文化大革命”运动,执行“三支两军”任务。

1967年,以县武装部为主成立了吴堡县“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领导本县工农业生产等项工作,直至1968年6月1日县革委会成立后,县委书记不再兼任县人民武装部第一政委,1979年8月,根据中央军委决定,恢复地方党委书记兼任同级人武部第一政委的制度,第一政委由县委书记兼任,其余干部为现役军人,受榆林军分区任命。1986年6月,县人民武装部由军队改为地方建制,称陕西省吴堡县人民武装部,为副县级单位,受中共吴堡县委、县政府和榆林军分区双重领导,县委书记不再兼任武装部第一政委。1996年4月,吴堡县人民武装部按中央命令又恢复军队建制,隶属榆林军分区,受中共吴堡县委、县政府和榆林军分区双重领导,县委书记兼任武装部第一书记。

1.吴堡县人民武装部(1951.10~1954.9)

部长:刘玉春(1951.10~1952.9)、王周业(1952.9~1954.9)。

政委:王鸣九(兼,1950冬~1951.4)、白光辉(兼,1951.4~1951.6)、党世元(兼,1951.6~1952.5)、白林彩(兼,1952.5~1954.9)。

副部长:刘玉春(1951.8~1951.10)、寇秀春(公安局局长兼,1951.10~1952.7)、王学恩(公安局局长兼,1952.7~1954.9)。

2.吴堡县兵役局(1954.9~1958.10)

局长:王周业(1954.9~1954.12)、乔如良(代理局长,1955.1~1956.7)、黄录祥(1956.8~1958.10)。

政委:白林彩(兼,1954.10~1958.10)。

副政委:张德清(1957.2~1958.10)。

3.陕西省吴堡县人民武装部(1958.10~1958.12;1961.8~1966.5)

部长:黄录祥(1958.10~1958.12)。

政委:白林彩(兼,1958.10~1958.12)。

副部长:张德清(1958.10~~1958.12)。

1958年12月,吴堡县撤销,并入绥德县,人武部也随之撤并。1961年9月,吴堡恢复县制,县人武部相应设立。

部长:吕其林(1961.9~1966.5)。

政委:白林彩(兼,1961.9~1964.10)、辛静山(兼,1964.10~1966.5)。

副政委:李思海(1962.2~1966.5)。

4.陕西省吴堡县人民武装部(1966.5~1966.11)

部长:其林(1966.5~1966.11)。

政委:辛静山(兼,1966.5~1966.11)。

副政委:李思海(1966.5~1966.11)。

5.中国人民解放军陕西省吴堡县人民武装部(1966.11~1976.10)

部长:吕其林(1966.11~1970.4)、李新民(1970.4~1973.12)。

政委:辛静山(兼,1966.11~1967.7)、李思海(1969.6~1970.8)、任兴民(1971.2~1976.10)。

副部长:李永信(1968.10~1976.10)、郝凤成(1970.8~1974.2)。

副政委:李思海(1966.11~1969.6)、罗金生(1969.6~1971.9)、姜海清(1971.9~1975.3)、李世忠(1975.3~1976.10)。

6.吴堡县人民武装部(1)中国人民解放军陕西省吴堡县人民武装部(1976.10~1986.5)

部长:郝凤成(1977.2~1983.6)、金元星(1983.6~1986.2)、王银行(1986.2~1986.5)。

第一政委:石海源(兼,1979.12~1982.3)、师玉章(兼,1982.3~1983.8)、李锦升(兼,1983.8~1986.5)。

政委:任新民(1976.10~1978.9)、胡加林(1978.9~1981.7)、汪海林(1981.7~1983.9)、薛仰发(1983.9~1986.2)、马振勤(1986.2~1986.5)。

副部长:李永信(1976.10~1978.9)、王跃成(1978.9~1981.5)、梁文录(1981.5~1983.6)、冯玉民(1983.6~1986.4)。

副政委:李世忠(1976.10~1978.11)、李荣荣(1978.11~1982.6)。(2)陕西省吴堡县人民武装部(1986.5~1996.3)

部长:王银行(1986.5~1989.12)、马振勤(1989.12~1996.3)。

第一政委:李锦升(兼,1986.5~1988.10)、高振年(兼,1988.10~1990.1)、梁世普(兼,1990.1~1992.10)、王世军(兼,1992.10~1996.1)。

政委:马振勤(1986.5~1989.12)、贺秋贵(1990.6~1993.5)、高树兴(1993.5~1996.3)。

副部长:郑甫生(1993.6~1995.12)。(3)中国人民解放军陕西省吴堡县人民武装部(1996.4~2006.3)

部长:马振勤(1996.4~1998.10)、李富财(1998.10~2002.12)、张永生(2003.6~2005.12)。

党委第一书记:王世军(兼,1996.4~1997.12)、刘汉利(兼,1998.1~2003.1)、白~东(兼,2003.1~2003.12)、邵胜凯(兼,2004.1~2005.12)。

政委:刘武德(1996.4~1998.4)、郝新智(1998.10~1999.12.5)、余秋江(2000.4~2004.12)、杨伟才(2005.3~2005.12)。

副部长:贺荣海(1996.5~1999.5)、杨焕嘉(1999.7~2002.4)、阎忠椿(2002.6~2003.9)、赵泽卫(2004.2~2004.2)、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