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20:20:13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试读: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周期性失业[南京大学2019研;四川大学2018研]

答:周期性失业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整体经济的支出和产出水平下降,即经济的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周期性失业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一致的,在复苏和繁荣阶段,各厂商生产扩张,劳动力需求增加,失业减少;在衰退阶段,经济萧条,各厂商纷纷压缩生产,劳动力需求减少,失业增加。周期性失业的负面影响有:

①失业会导致大量的人力资本流失。人力资本主要是指个人在接受教育培训时所掌握的各项技能的价值。

②较为严重的周期性失业还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多。

③失业还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当失业问题较为严重时,整个社会的教育、医疗、养老服务的质量将会受到威胁。

2基础货币[南京大学2019研;东南大学2018研;西安交通大学2016研]

答:基础货币又称为货币基数,是指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与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它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也是银行体系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由于它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动力强大的货币,故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基础货币具有以下四个属性:①可控性,是中央银行能调控的货币;②负债性,它是中央银行的负债;③扩张性,能被商业银行吸收作为其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具有多倍扩张的功能;④初始来源唯一性,即其增量只能来源于中央银行,不能来源于商业银行,也不能来源于公众。

3货币政策乘数[南京大学2019研]

答:货币政策乘数是指在财政政策不变的情况下,真实货币供给每增加一单位,均衡产出水平会增加几单位。货币政策乘数为dy/dm=1/[k+h(1-β)/d],其中y为收入,m为货币供给,k为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度,h为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度,β为边际消费倾向,d为投资对利率敏感度。h和k数值越小,β与d数值越大,增加真实货币余额对均衡产出的扩张效应越大。一般来说,IS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乘数越大;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乘数越不确定。

4绝对收敛[南京大学2018研]

答:经济收敛一般分为绝对收敛、条件收敛和δ收敛。绝对收敛是指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较低的国家与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有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即人均产出增长率与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负相关。条件收敛是指在控制了稳态之后,初始收入低的国家或地区,相比高收入国家或地区,有更快的增长速度。δ收敛是指地区间人均收入的离差随时间的推移而趋于下降。

绝对收敛意味着这种收敛是无条件的,穷国总应该有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而条件收敛是有条件的,条件收敛中包含了一些可控变量,如储蓄率、人口增长率、技术进步率、人力资本以及政策变量、基础设施变量等。

5隐性失业[南京大学2018研]

答:隐性失业是指劳动者的就业不充分,具有劳动能力并在职工作,但工作量不足,不能通过工作获得社会认可的正常收入,虽有工作岗位但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失业,如“冗员”和闲时的农民,或在自然经济环境里被掩盖的失业。第一种情况大多发生在衰退时期,由于企业开工不足,即使未被解雇的工人也无法有效地使用,甚至在繁荣时期,过分膨胀的就业也会出现人员臃肿的现象。后一种情况主要表现在发展中国家。隐性失业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最初是由剑桥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罗宾逊夫人于1930年提出来的,她指出: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解雇工人,其结果就会使得许多工人不得不从事更加劣等的职业。

6非计划存货[南京大学2017研]

答:非计划存货也称为非意愿存货。存货是处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待出售的成品的存量,包括原材料、在制品和企业暂时持有的待售产品。企业要正常持续生产经营,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存货。符合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存货变动是意愿存货投资或计划存货投资,超过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存货变动就是非意愿或非计划存货投资。这部分存货投资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是投资支出的一部分,但不是计划投资的部分。因此,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产出就等于计划支出(或称计划需求)加非计划存货投资。但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指与计划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因此,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和计划产出正好相等。因此,非计划存货投资等于零。非计划存货的改变可以给企业提供市场供求不一致的数量信号,而计划存货的改变并不会给企业提供市场供求不一致的数量信号。

7资本边际效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研;浙江理工大学2015研;中央财经大学2014研;中国海洋大学2011研]

答: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物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资本边际效率的公式是:

上式中,R为资本物品的供给价格;价格R,R,R,…,R为123n不同年份(或时期)的预期收益;J代表该资本品在n年年末时的报废残值。公式表明,资本边际效率与资本重置成本成反比,与资本预期收益成正比。凯恩斯认为,预期收益的减少与重置成本的上升都会使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8货币幻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研;南航2015研;华东理工大学2015研]

答:货币幻觉,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例如,若物价与货币收入以相同比例提高,实际收入不变,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消费,但假如消费者只注意到货币收入增加而忽略了物价上升,则会误以为实际收入增加,从而平均消费倾向也会上升,这种情况就是消费者存在“货币幻觉”。

9滞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研]

答: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指经济生活中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存在的现象,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总产量y和价格水平P。在短期内,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比较频繁。它向左和向右的移动造成产量y的减少和增加以及相应的价格水平的下降和上升。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不易移动,但是,来自外部的冲击可以使它从充分就业的位置向左移动,从而导致失业和价格的上升,即出现滞胀状态。

10加速原理[东北财经大学2019研;上海理工大学2003研]

答:加速原理是指收入变动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引起投资变动的理论。当满足不存在闲置未用的过剩生产能力和资本-产出比不变两个假定前提时,产品需求增加引致产品生产扩大,为了增加产量,就要求增加资本存量,要求有新的投资。也就是说,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导致投资的数倍变动。加速原理含义包括:

①投资并不是产量(或收入)的绝对量的函数,而是产量变动率的函数。即投资变动取决于产量的变动率,若产量的增加逐期保持不变(产量变动率为零),则投资总额也不变。

②投资率变动的幅度大于产量(或收入)的变动率,产量的微小变化会引起投资率较大幅度的变化。

③若要保持增长率不至于下降,产量必须持续按一定比率增长。因为一旦产量的增长率变缓,投资增长率就会停止或下降。即使产量并非绝对地下降,而只是相对地放缓了增长速度,也可能引起投资缩减。

④加速数与乘数一样都从两个方向发生作用。即当产量增加时,投资的增长是加速的;当产量停止增长或减少时,投资的减少也是加速的。

⑤要使加速原理发挥正常作用,只有在过剩生产能力全部消除时才能实现。

二、简答题

1简述金融加速器理论。[南京大学2019研]

答:(1)金融加速器理论的含义

金融加速器理论是由伯南克和格特勒提出的,分析资产市场和借贷市场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理论。金融加速器理论认为,由于存在不完全信息,银行(贷款者)获得关于企业(借款者)信息的成本较高,外部融资的代理成本会高于内部融资成本,存在外部融资升水。代理成本越高,借贷市场的资金分配效率越低,市场的投资水平越低。外部融资升水的程度又和企业净值呈反比关系,较高的现金流量和资产净值对于投资有正面影响,一方面它增加了内部融资的来源,另一方面它能够提供更多的抵押品而减少外部融资成本。(2)金融加速器理论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伯南克和格特勒等人在1996年提出金融加速器模型之后,把金融加速器机制引入到新凯恩斯标准动态模型中,提出了BGG模型。BGG模型不同于新凯恩斯标准动态模型之处是:它假定信贷市场存在摩擦问题,即在信贷关系中存在信息、激励等问题。这些摩擦的存在就导致产生金融加速器,而金融加速器影响产出的变化。

金融加速器提高了初始冲击对经济的影响,当企业遭受到经济中的正向冲击或负向冲击,其净值随之升高或降低时,经由信贷市场的作用会将这种冲击对经济的影响放大:正向冲击时,企业净值升高,外部融资升水减少,投资水平增加,经济将进一步增长;负向冲击时,企业净值下降,外部融资升水增加,投资水平降低,经济将进一步萧条。(3)金融加速器理论对货币政策的启示

金融加速器机制对货币政策的运作也有重要的启示:在BGG模型中,利率可以通过借款者的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宽松的货币政策,如降低利率使股价上升,能改善借款者的财务状况,从而减少外部融资成本,这种成本的减少给投资者更大的投资刺激。

2汇率变动和净出口变动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山东大学2019研]

答:(1)汇率的变动会影响净出口的变动。在直接标价法下,如果本国的汇率上升,货币贬值,则本国同类产品在国外市场的价格下降,具有价格竞争优势。而外国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价格升高,不利于销售,从而使本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净出口额相应增加。反之,本国的汇率下降,货币升值,则本国同类产品在国外市场的价格上升,使出口困难;而外国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价格下跌,使进口增加,从而净出口额相应减少。(2)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净出口变动亦会影响汇率变动。如果本国净出口额增加,使外国资金流入额增加,外汇供给量增加,需求量减少,外汇汇率就会下降,本国货币升值。反之,如果本国净出口额减少,使国际资金流出额增加,外汇供给量减少,需求量增加,外汇汇率就会上升,本国货币贬值。

3利用新凯恩斯主义的AS-AD模型说明不利的供给冲击及其影响。[山东大学2019研]

答: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名义工资是黏性的,所以给定名义工资,则实际工资W/P取决于价格水平。新凯恩斯主义还认为,劳动通常是过度供给的,所以就业量取决于典型企业想要雇用多少劳动量,即取决于劳动需求曲线。由于就业取决于市场实际工资条件下的劳动需求,所以就业和产出就取决于价格水平。不利的供给冲击是指可能引起生产能力和成本变化的事件。不利的供给冲击会使总供给曲线发生移动。供给冲击实际是对生产的冲击不是对销售的冲击。所以从新凯恩斯主义的角度分析,不利的供给冲击包括引起成本变化的名义工资提高和引起生产能力变化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1)名义工资提高

名义工资提高会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反之,名义工资下降会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如果名义工资提高,那么对于任何价格水平P,实际工资ω=W/P都会提高。这意味着,劳动需求下降,从而产出减少。(2)全要素生产率下降

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会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如果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就会使生产函数曲线向下移动,进一步地亦使劳动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给定决定实际工资的名义工资和价格水平,则劳动需求减少,由于就业减少,故产出供给下降,总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图1 不利供给冲击影响

4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与持久收入-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区别是什么?[山东大学2018研]

答:(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又称绝对收入假说,即消费由绝对收入决定。消费函数若假设为C=a+bY,其中,a>0,0<b<1,C、Y分别是当期消费和收入,b为边际消费倾向。a是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即收入为0时举债或动用过去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bY是收入引致的消费。因此,消费函数C=a+bY的经济含义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2)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由莫迪利安尼提出,他认为消费不是由绝对收入决定的。人们希望达到整个生命周期消费的最佳配置,据此决定消费。人的一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参加工作,第二阶段纯消费而无收入,用第一阶段的储蓄来弥补第二阶段的消费。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基本消费函数为:C=aWR+cYL,其中C、WR、YL分别是当期消费、实际财富和工作收入,a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即每年消费掉的财富的比例;c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即每年消费掉的工作收入的比例。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和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取决于消费者的年龄。因此,根据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如果社会上年轻人和老年人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提高;如果社会上中年人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下降;总储蓄和总消费会部分地依赖于人口的年龄分布,当有更多人处于储蓄年龄时净储蓄就会上升。(3)持久收入消费理论

持久收入消费理论由弗里德曼提出,他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持久收入决定。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大致可以根据所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数值的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现在的时间越近,权数越大,反之,权数越小。持久收入消费理论认为短期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因为当收入上升时,人们不能确信收入的增加是否会一直继续下去,因而不会马上增加消费;当收入下降时,人们也不能断定收入的下降是否会一直继续下去,因而不会马上减少消费。只有收入变动最终证明是持久的,人们才会在最终证明是较高或较低的持久收入水平上充分调整其消费。因此,根据持久收入消费理论,政府想通过增减税收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是不能奏效的,因为减税而增加的收入,并不会立即都用来增加消费。(4)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与持久收入-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区别

①对消费者行为的假设不同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假设消费者是“短视”的,只关注短期,因而根据当期可支配收入决定当期消费。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持久收入消费理论都假设单个消费者是前向预期决策者,其消费不只同现期收入相关,而是以一生或持久的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

②对政策有效性的评价不同

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减税或增税政策通过影响当期可支配收入影响当期消费,是有效的。根据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持久收入消费理论,一次性暂时收入变化引起的消费支出变动很小,即其边际消费倾向很低,甚至接近于零,减税或增税如果只是临时性的,消费并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只有持久性税收变动,政策才会有明显效果。

5假设索洛模型有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解释下列政策是如何影响稳定水平的人均产出和稳定水平下人均产出的增长率?(1)削减政府财政赤字。(2)加大科研投入。(3)税收刺激政策来增加私人储蓄。(4)给予私人产权更多的保护。[上海财经大学2018研]

答:(1)削减政府财政赤字,储蓄增加,设储蓄率由s上升至s′,如图2所示。图中,s为储蓄率,y为人均产出,k为人均资本存量,n为人口增长率,g为技术进步率,δ为资本折旧率。则稳态人均资本存量由k增加到k,稳态人均产出增加,但稳态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仍BA为g,不变。

图2 储蓄率提高(2)加大科研投入,使技术进步率提高,(n+g+δ)k曲线逆时针旋转,如图3所示。稳态人均资本存量由k减少到k,稳态人均产AB出减少,但稳态人均产出的增长率由g增加到g′。

图3 技术进步率提高(3)税收刺激政策来增加私人储蓄,使储蓄率由s上升至s′,如图2所示。稳态人均资本存量由k增加到k,稳态人均产出增加,但稳BA态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仍为g,不变。(4)给予私人产权更多的保护,一方面鼓励了储蓄,使一单位资本存量所得带来的产出增加,使储蓄率由s上升至s′;另一方面鼓励了技术进步,使技术进步率提高,(n+g+δ)k曲线逆时针旋转;如图4所示,稳态点由A变为B。稳态人均产出的增长率由g增加到g′,稳态人均产出的变化不确定。

图4 储蓄率提高、技术进步率提高

6卢卡斯批判,及其指出的凯恩斯主义的缺陷。[复旦大学2018研]

答:卢卡斯批判,又称卢卡斯批评,是卢卡斯提出的一种认为传统政策分析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变动对人们预期影响的观点,该名称来自卢卡斯的论文《计量经济学的政策评价:一个批判》。卢卡斯指出,由于人们在对将来的事态做出预期时,不但要考虑过去,还要估计现在的事件对将来的影响,并且根据他们所得到的结果而改变他们的行为。这就是说,他们要估计当前的经济政策对将来事态的影响,并且按照估计的影响采取对策,即改变他们的行为,以便取得最大的利益。行为的改变会使经济模型的参数发生变化,而参数的变化又是难以衡量的。因此,经济学者用经济模型很难评价经济政策的效果。(1)卢卡斯批判具体内容

①任何政策都是政府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博弈,双方力图猜中对方的最优策略。假如政府把私人部门当成被动的“机器”来控制,其政策的基本假设已经错误了。政府的每一个策略,假如已经被私人部门准确地预见到,则政策的“货币效应”将消失,政府的货币政策将是“中性”的,不会产生任何物质力量。而政府的财政开支将以其物质力量与私人部门竞争资源,产生所谓“挤出效应”,即以每一元政府开支从市场里挤出去一元钱的私人开支,结果政府开支仅仅是替私人花钱而已。所以政府的任何政策,不论是货币的还是实物的,都不会产生有益于社会的效果。

②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在战后确实出现了持续繁荣。卢卡斯认为,凯恩斯政策假如短期内有效,那就是因为市场中存在大量“接电话”的噪音使私人听不清信号。当大多数私人因为听不清信号而放弃行动时,政府相当于在与一个完全被动的机器博弈,所以很轻易实行“最优控制”以达到预期效果。但是当人们反复听取信号,终于搞清楚了政府意图时,博弈就又回到主动的理性人之间的博弈了,也就是上述①解释的情况。战后繁荣的代价就是,政府为了不断造成“惊奇”效应,必须不断使自己的政策强度升级。于是各国财政赤字以加速度上升,终于难以为继,这是凯恩斯式经济政策的代价。(2)卢卡斯批判指出的凯恩斯主义的缺陷

在传统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由于没有考虑到预期的作用,短期总供给曲线被视为固定不变,从而宏观经济政策通过影响总需求而对实际经济产生影响。而卢卡斯却认为人们会利用一切信息对价格的变动作出自己的预期,当政府政策改变时,人们会对预期进行适时调整,短期总供给曲线并不是固定不变,而是会针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作出相应调整。因此,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政策制定者应该了解和重视这种调整,需要考虑政策如何影响预期,从而影响行为。

7评价萨伊定律和凯恩斯定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研]

答:(1)萨伊定律的含义

萨伊定律是法国古典经济学家萨伊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提出的著名论点,即供给会自己创造需求。这一命题的含义是:任何产品的生产除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求外,其余部分总会用来交换其他产品,即形成对其他产品的需求。每个人实际上都是在用自己的产品去购买别人的产品,所以卖者必然也是买者。一种产品的供给增加,实际上也是对其他产品的需求增加;一国供给能力增加1倍,所有商品供给量增加1倍,购买力也同时增加1倍。一个自然而然的结论是:总需求总是且必定是等于总供给,经济总能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需要指出的是,萨伊定律并不否认局部的供求失衡,它只是否定全面生产过剩的失衡。(2)凯恩斯定律的含义

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著名的有效需求理论。凯恩斯在三个基本心理规律: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以及流动性偏好规律的基础上,论证了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从而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认为有效需求不足会使生产即供给不能扩大到充分就业的程度,从而导致了非自愿性失业的出现。在这里,不再是萨伊的“供给会创造出自己的需求”,而是“需求会创造出自己的供给”,这便是凯恩斯定律,经济可能经常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以至于充分就业均衡只能被认为是一种特例。(3)萨伊定律和凯恩斯定律的区别

萨伊定律认为供给可以自发的创造需求,而凯恩斯的观点正好相反,他认为,需求创造供给,有效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相应地,两者的政策主张也不同。

萨伊定律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认为依靠自然的经济秩序,所有的问题会得到完善的解决,经济总能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而凯恩斯定律则说明,仅仅依靠经济自身的力量,经济往往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在政策主张上,萨伊主张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而凯恩斯主义则主张政府干预。

三、计算题

1假定某人2016年的年收入正好达到30万。从2014年开始,价格指数100,2016年价格指数125。月收入8000以下不收税,8000到20000百分之五,20000以上10%。2016年名义收入纳税多少?实际收入纳税多少?政府税收因为通货膨胀增加了多少?[南京大学2019研]

解:(1)由题可知,月收入为:300000/12=25000(元);

2016年每月纳税额为:T=(20000-8000)×5%+(25000-20000)×10%=1100(元);

全年纳税额为:1100×12=13200(元)。(2)以2014年为基期,2016年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实际月收入为:(300000/1.25)/12=20000(元)。

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每月纳税额为:T=(20000-8000)×5%=600(元)。

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全年纳税额为:600×12=7200(元)。

通货膨胀导致政府收入年增加额为:13200-7200=6000(元)。

2总需求Y=700+0.5M/P,总供给Y=(P-P)+1000,假设e初始时P=P,求:e(1)若货币供给从600上涨到720,且被预期到,则均衡价格、均衡产出将如何变化?(2)若没有被预期到,则短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出如何变化,长期均衡价格、均衡产出为多少?[南京大学2018研]

解:(1)初始时P=P,则由总供给方程得出Y=1000。将Y=e1000和M=600代入总需求方程,得到P=1。

货币供给增长后,由于货币供给的增长已被预期到,所以P=P,e由总供给方程得知Y=1000,与货币供给增长前相同。将M=720,Y=1000代入总需求方程,得出P=1.2,上涨了20%。(2)①短期内,预期价格为原值1。联立总供给和总需求方程:Y=700+0.5×720/P,Y=P-1+1000。解得:P=1.1992,Y=1000.1992。

②在长期,实际价格与预期价格相等,由(1)得均衡价格为P=1.2,均衡产出为Y=1000。θ1-θ

3假设某国的社会总生产函数为:Y=K(αL×E),其中K代表着资本存量,L是总人口,E是劳动生产率,α是劳动参与率,其中0<α≤1,1/2<θ<1。需要额外注意的是在该国,只有αL人口是劳动力。

该国的储蓄率为s,资本折旧率为δ,人口的增长速度为n,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为g,其中0<s<1,0<δ<1。定义每个效率工人的资本为k=K/(αL×E)。(1)计算稳态时的每个效率工人的资本表达式。(2)为了获得黄金规则下的每个效率工人的资本,对应的储蓄率应该为多少?(3)假设该国当前经济处于稳态,由于该国实施延迟退休的政策,使得劳动参与率提高。请分析该政策对该国稳态时每个效率工人的资本以及总产出的影响,并用图形来表示每个效率工人的资本和总产出增长速度随着时间变化的趋势。[中山大学2019研]θ1-θ

解:(1)由题可知:Y=K(αL×E),y=Y/L,k=K/L。**

稳态时,Δk=sf(k)-(n+g+δ)k,而稳态时Δk=0,所以**sy=(n+g+δ)k。**

即:sY=(n+g+δ)K。*θ1-θ*

s(K)(αL×E)=(n+g+δ)K*1-θ

s[(αL×E)/K]=(n+g+δ)**

而每个效率工人的资本为:k=K/(αL×E)。将其代入上式可得:*1/(1-θ)

k=[s/(n+g+δ)],其中0<s<1,0<δ<1,0<1-θ<1/2。(2)资本的黄金律条件为:MPK=δ。θ1-θ

Y′=[K(αL×E)]′,为了达到黄金律稳定状态,需要储蓄率sg。(3)劳动参与率提高后,αL×E提高,参加劳动的劳动人口增加。由于0<1-θ<1/2,(αL×E)>0,所以k也增加,即稳态时每个效率工人的资本都增加了。

图5 稳态的人均资本和产出

从图5可以看出,每个效率工人的资本增速不变,但总产出增速放缓。

4假定某经济的社会消费函数为C=300+0.8Y(其中Y为可支dd配收入),私人投资I=200,税收函数为T=0.2Y。求:(1)如果均衡收入为2000,那么政府购买是多少?政府预算盈余是多少?(2)政府购买不变,如果将税收提高到T=0.25Y,均衡收入的变化量是多少?[山东大学2019研]

解:(1)三部门经济收入恒等式为Y=C+I+G,即:Y=300+0.8(Y-0.2Y)+200+G。

化简得G=0.36Y-500。

代入题干信息得G=0.36×2000-500=220。

预算盈余BS=T-G=0.2×2000-220=180。

即均衡收入为2000时,政府购买是220,政府预算盈余是180。(2)政府购买不变,三部门经济收入恒等式Y=C+I+G=300+0.8(Y-0.25Y)+200+220。

解得Y=1800,ΔY=1800-2000=-200。

政府购买不变,如果将税收提高到T=0.25Y,均衡收入减少了200。

5假设某商品美国第一年的价格水平P=100,英国的价格水平1为P=100。如果它们第二年的价格水平分别为P=180和P=1f22f130。汇率最初是2美元换1英镑。(注意:此题中的汇率表示方法为1单位外币可以换几单位本币)

问:(1)如果在这期间(第一年到第二年)实际汇率保持稳定,第二年的(名义)汇率是多少?(2)如果实际汇率eP/P在第二年间下降了50%,第二年的(名f义)汇率是多少?[山东大学2018研]

解:(1)第一年的实际汇率为:ε=eP/P=2×100/100=2。1111f第二年的实际汇率保持不变,即ε=ε=2,则第二年的名义汇率12为:e=εP/P=2×130/180=13/9。222f2(2)第二年的实际汇率为:ε=ε(1-50%)=2×(1-50%)21=1。

则第二年的名义汇率为:e=εP/P=1×130/180=13/18。222f2

6已知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为Y=850-25r,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为Y=-500+5(M/P)+10r,经济在Y=650时达到充分就业,S如果名义货币供给M=200、物价水平P=1,试求:S(1)是否存在通货膨胀压力?(2)当物价水平为何值时,才能实现宏观经济的一般均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研]

解:(1)当M=200,P=1,根据均衡条件850-25r=-500S+5(M/P)+10r,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为r=10,S所以均衡国民收入为Y=600。由于均衡国民收入为Y=600,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650,因此不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2)根据已知条件,由Y=850-25r得,r=(850-Y)/25,将该式及M=200代入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中,得Y=-500+5×200/P+S10×(850-Y)/25,在一般均衡时,Y=650,从而可求得其物价水平为P=0.935。a1-a

7假定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形式:Y=(uK)L,其中K,L分别是资本存量水平和劳动力投入水平,u是资本利用率,0<a<1。人口按照速率n增大,资本折旧率为δ,储蓄率为s。根据索洛模型回答下列问题。(1)求出稳态时的资本-产出比率、稳态人均资本存量水平与黄金率水平;(2)分析资本利用率改变对人均产出的即刻影响和随着时间的推移的动态影响。[上海财经大学2017研]a1-aa1-a

解:(1)由生产函数Y=(uK)L可知Y/L=(uK)L/La=(uK/L)。aaa

设y=Y/L,k=K/L,则y=uk。式中,u是常数。

稳态时,dk/dt=0,即:

dk/dt=d(K/L)/dt=[(dK/dt)-k(dL/dt)]/L

代入资本的演化方程式dK/dt=sY-δK和人口增长率(dL/dt)/L=n,稳态时有:

dk/dt=(sY-δK)/L-kn=sy-δk-kn=0

即sy=k(n+δ)。

稳态时的资本-产出比率K/Y=k/y=s/(n+δ)。aaa1/(a-

将y=uk代入sy=k(n+δ),解得k=[(n+δ)/(su)]1),这就是稳态人均资本存量水平。aa

黄金率水平下,人均消费c=y-sy=uk-k(n+δ)最大,即aa-1a1/(1-a)*dc/dk=auk-(n+δ)=0,解得k=[au/(n+δ)]。gold(2)假设资本利用率在t时点上从u上升到u,然而在这一瞬间001资本利用率的改变并不会影响稳态下的人均资本存量,所以资本利用aa*率上升的即刻影响是人均产出y由y=(u)(k)变为y=(u)0旧1aa*(k)。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均资本存量会上升,最终重新旧*均衡,之后人均资本存量为k,重新达到稳态后的人均产出为y=新aa*(u)(k)。1新•a-1

此外,dy/dt=aukk,在t之前,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下k=0,0所以dy/dt=0。在资本利用率变化后,且经济重新达到平衡t之后仍1••有k=0,所以dy/dt=0。然而在t到t之间k>0,所以dy/dt>0,且在此01•期间dk/dt<0。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图形:

图6 资本利用率改变对人均产出的影响2

8已知y=2k-0.1k,储蓄率0.25,人口增长率0.02。(1)人均资本积累动态方程;(2)稳态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3)稳态人均产出增长率;(4)稳态总产出增长率;(5)黄金律下的人均资本量。[复旦大学2018研]

解:(1)人均资本积累动态方程为:22

Δk=sy-nk=0.25(2k-0.1k)-0.02k=0.48k-0.025k2(2)稳态要求Δk=0.48k-0.025k=0,解得k=19.2,即稳态人均资本是19.2。2

将k=19.2代入y=2k-0.1k,得1.536,即稳态人均产出是1.536。(3)稳态人均产出增长率为0。(4)稳态总产出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率,为0.02。(5)按黄金律要求,对个人的资本量的选择应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即:

f′(k)=MP=n,即dy/dk=2-0.2k=0.02。K

解得k=9.9,即为黄金律下的人均资本量。α

9考虑一个简单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生产函数为:Y=K(AL)Y1-α,0<α<1,K为资本量,总人口为生产部门人口L和研发部门人Y口L之和,即L=L+L,人口的增长率为n,技术A的动态方程为:AYA(1)讨论在该经济体中λ和φ不同取值所代表的外部性。(2)求稳态的技术增长率。(3)讨论并用经济学解释λ、φ和n对稳态技术进步率的作用。[复旦大学2016研]φφ

解:(1)当φ<0时,A的变化率随着A的增大而减小,直至A的变化率达到稳定时为止;当0<φ<1时,A的变化率会呈现出爆炸式的上升。求Y关于t的导数,则有:

显然,收入的增长率随着λ的上升而上升。••(2)稳态时的A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将A的表达式变换成对数的形式有:•

lnA=lnδ+φlnA+λlnL①A

对于①式求关于t的一阶导数,则有: ②••

得稳态时的A为:A=λn/φ。

因为增长率不能取负值,所以此时φ只能取小于0的值。(3)由(2)可得:•

∂A/∂λ=-n/φ>0•

∂A/∂n=-λ/φ>0•2

∂A/∂φ=λn/φ>0

其中,φ<0。稳态技术增长率随着φ、λ和n的增大而增大。

10假设国内生产总值为10000,消费6400,储蓄2000,政府预算赤字400,出口赤字200,上述单位均以亿元计。(1)投资。(2)政府支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研]

解:(1)根据四部门等式Y=C+I+G+NX,化简得(Y-C-T)+(T-G)=I+NX,则有S=I+NX。

由题意可知,T-G=-400,NX=200(亿元);

私人储蓄即Y-C-T=2000,则T=10000-6400-2000=1600(亿元);

国民储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即S=2000+(-400)=1600(亿元);

投资I=S-NX=1600-200=1400(亿元)。(2)由(1)知税收T=1600,则政府支出G=T+400=2000(亿元)。

四、论述题

1使AD曲线发生移动的因素有哪些?[南京大学2019研]

答:(1)总需求的含义

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AD曲线)。

总需求曲线可以由IS-LM图推导。如图7所示,上图是IS-LM图形,下图是总需求曲线的图形。当价格水平从P下降到P时,减少了货12币需求,又由于名义货币供给未变,因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即从LM(P)移动到LM(P)。这使得利率下降,即从r下降到r。利1212率下降使投资增加,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即从y增加到y。总之,较12低的价格通过增加实际货币供给而使GDP增加。这样,不同的价格水平和不同的收入水平的组合点相连,便构成了总需求曲线AD。

图7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2)使AD曲线发生移动的因素

总需求曲线斜率反映的是价格水平变动一定幅度使国民收入变动多少。当其他因素不变时,仅仅价格变动,则国民收入沿着总需求曲线变动;当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变动时,需求曲线会发生平移。对于给定的价格水平,引起收入变动的因素会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①消费需求的变化

由IS-LM模型可以得到,对于给定的价格水平,使IS曲线或LM曲线移动的事件引起了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即任何使消费者支出增加的事件(如减税、股市高涨)都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任何使消费者支出减少的事件(如增税、股市低迷)都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②投资需求的变化

在价格水平既定时,任何使企业投资增加的事件(如对未来的乐观,或由于货币当局增加货币供给引起的利率下降)都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任何使企业投资减少的事件(如对未来的悲观,或由于货币当局减少货币供给引起的利率上升)都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③政府购买支出的变化

政府购买增加(如增加国防或高速公路建设支出)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政府购买减少(如削减国防或高速公路建设支出)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④净出口水平的变化

在价格水平既定时,任何增加净出口的事件(如国外经济繁荣、引起汇率下降的投机)都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任何减少净出口的事件(如国外经济衰退、引起汇率上升的投机)都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⑤货币供给的变化

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如扩大名义货币供给量、降低名义利率等,市场的实际利率水平就会下降,导致投资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将向右移动;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正相反,如降低名义货币供给量将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2索洛模型认为,只有技术进步才是一个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源泉。请问为了提高一国经济的劳动生产率,最终提高一国的国民收入,有哪两条途径?[南京大学2019研]

答:(1)考虑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

考虑技术进步时,索洛模型的稳态条件是sy=(n+δ+x)k。其中,k为按有效劳动平均的人均资本,y为按有效劳动平均的人均产量,s为储蓄率,n为人口增长率,δ为折旧率,x为技术进步率。图8的纵轴表示人均资本的增长率,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可以理解为实际投资所带来的平均资本增长率,此时(n+δ+x)与人均资本无关,表示资本的消耗速度。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初始的人均资本处于什么水平,经济最终都要向收敛。

图8 考虑技术进步的稳态

在考虑技术进步的条件下,由于人均产出和总产出分别以x和(n+x)的速率增长。索洛模型表明,只有技术进步是一个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源泉,能够推动产出和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提高储蓄率只能实现在到达稳态之前的短期增长而不是长期持续的高增长——长期均衡增长率与储蓄率无关,而人口增长对人均意义上的增长是没有意义的。(2)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两个途径

将技术进步因素纳入分析框架,为了提高一国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并最终提高一国的国民收入,可以有两条途径:

①提高储蓄率。提高储蓄率虽然不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率,但是可以提高潜在的产出,因为储蓄率的提高可以提高资本-产出比,资本-产出比的增加将会带动投资,增加潜在产出。如图9所示,储蓄率提高能实现到达稳态之前的短期增长。

图9 储蓄率的变动对稳态的影响

②采用新技术,即提高整个f(k)曲线。这意味着改变生产函数和使用新技术,在一定的人均资本下提高劳动生产率。如图10所示,当人均产出函数为f(k)时,人均储蓄为sf(k),此时的稳态人*均资本为k。当人均生产函数提高为f′(k)时,人均储蓄为sf′(k),*此时的稳态人均资本为k′。由此可见,提高整个f(k)曲线时,会增加人均资本,那么也就会增加潜在的GDP水平。稳态时的经济增长率提高。

图10 提高f(k)曲线对稳态的影响

3假设某个经济体当前正处在长期均衡的产出水平上,其短期供给曲线可以由粘性价格模型推导出来。基于这样的假设,请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如果央行出乎意料地突然采取货币紧缩政策,请用AD-AS模型和菲利普斯曲线来说明这一政策变化对该经济体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并在图形上分别标注对应的短期和长期均衡点。(2)如果某项自动化技术的突破使得该经济体的产出水平得以大幅提升,同时,该项技术突破将在长期过程中替代大量的劳动力。假设经济中所有决策主体都是理性预期的,请用AD-AS模型和菲利普斯曲线来说明这一符合大众预期的技术变化对该经济体的影响,并在图形上分别标注对应的短期和长期均衡点。[中山大学2019研]

答:(1)因为短期供给曲线可以由粘性价格模型推导出来,所以AS曲线是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而不是古典学派的总供给曲线。如图11所示,原来的均衡点位于A点。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使AD曲线向左移动,图11中表现为由AD移动到AD的位置,短期内价格下12降到P的水平,产出减少到Y的水平,短期均衡点为B点。而在长期22产出会回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即产出会变为Y,此时长期均衡1点为C点。

图11 AD-AS曲线

同时,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引起通货紧缩。无论是使用原始的菲e利普斯曲线π=(μ+z)-αu还是修正的菲利普斯曲线π=π+(μtttt+z)-αu,在短期,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都会增加。如图12t所示。

图12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在长期,人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央行的货币紧缩政策只能使通货膨胀率降低,而不会对失业率产生任何影响,如图13所示。

图13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2)由于存在两条总供给曲线,因此总供给曲线的变动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情况,一个社会长期总供给主要受人口(劳动力)、资本存量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人口和资本存量增加以及技术进步都会增加总供给。SAS及LAS的变动如图14所示。

图14 SAS及LAS的变动e

在AS-AD模型中,总供给曲线为P=P(1+μ)F(1-Y/L,z),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表明同样的就业量可以生产出更多产量,这在表达式中表现为F(1-Y/L,z)值的增大。如图15所示,短期总供给曲线下移。技术进步会引起投资的增加和消费的增加,结果是长期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E为短期均衡点,E为长期均衡点。01

图15 AD-AS曲线

在短期,技术进步解放出大量劳动力,失业率由u提高至u,通01货膨胀率由π降低至π,为通货紧缩。如图16所示。01

图16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在长期,技术进步是增长的唯一原因,因此就业必然增加。反映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上,就是LPC向右移动至LPC。该变动如图1701所示。

图17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4请选择合适的模型分别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某国是一个实行固定汇率的大国,如果该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突然大跌,考虑到消费会受到财富的影响。请用图示和文字来分析财富缩水对该国产出水平、真实利率以及消费所带来的短期影响。(2)某国是一个实行浮动汇率的大国,该国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是保持物价稳定。当前,该国政府宣布了一个大型的减税计划,假设你是该国央行的行长,你会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来完成你的职责?请用图形和文字来分析由于这一系列政策对该国产出水平、真实利率、名义汇率以及净出口所带来的短期影响。(3)最近几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请用图形和文字来分析如果在实行浮动汇率的大国中采用加征关税等贸易保护政策,该政策对该国产出水平、名义汇率以及净出口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中山大学2019研]

答:(1)运用固定汇率制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进行说明:

在国内发生金融危机的情形下,财富缩水、消费能力下降,导致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下降,进而导致本国出口上升,IS曲线向左平移,为了保持固定汇率,LM曲线也需要向左平移,最终的结果是该国产出水平的下降,而根据IS曲线,产出减少,真实利率会上升。真实利率上升,居民消费意愿降低,消费会减少。如图18和19所示。

图18 固定汇率制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图19 IS-LM模型(2)利用浮动汇率制下的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进行说明:

如图20所示,减税即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得IS曲线向右平移,在达到均衡点B时,名义汇率上升至e,产出水平增加至Y。在22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下,政府在建设投资方面的支出增加,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增加,从而引起货币需求的增加。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下,高货币需求会导致高市场利率,而高市场利率会进一步导致高投资成本,从而出现行业利润普遍下降的情况。资金撤出,真实利率将上升。

图20 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扩张

为了维持物价稳定,需要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从而使LM曲线向右平移。扩张型货币政策并没有增加世界的总需求,它只不过是将对国外产品的需求变成了对国内产品的需求,结果是净出口NX=X-M的增加。(3)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会导致对国内商品的需求的增加,扩大了内需,短期净出口NX=X-M有所增加;在长期,由于其他国家可能施加贸易报复从而导致X的减少,而进口也有可能受到其他国家的限制,所以净出口的变动无法确定。

如图21所示,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关税水平由P提高至P,12对于贸易大国而言,加征关税降低了其社会福利水平,净福利效应为-(b+d)。由于关税的提高使得国内商品的相对需求提高了,所以在短期,加征关税对产出水平的影响无法确定;而在长期,加征关税会导致产出水平的降低。

图21 关税的净福利效应

图22 对进口商品征关税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从图22可以看到:进口关税增加了国内需求,从而价格水平提高,名义汇率在短期会提高。在长期,征收关税会引起本国货币实际升值。如果货币的供给量不变,实际汇率的提高会带来本币名义汇率的提高。

5在解释经济周期原因方面,实际周期理论在哪些方面做的比较成功,哪些方面解释得还不尽人意?[山东大学2018研]

答: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简称RBC理论,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代表性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周期理论模型。其核心思想是:市场机制本身是完善的,在长期或短期中都可以自发地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导致经济周期的根源主要是以技术冲击为代表的真实因素,经济波动是理性预期经济主体对技术冲击所引起的变动作出最佳反应来调整劳动供给和消费的帕累托最优调整结果,经济周期的任何时期都处于均衡经济状态,政府没有必要干预经济,而且干预反而会造成人们福利水平的降低。(1)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成功之处

①实际经济周期模型保持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很好的一致性,正是在这一点上它动摇了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开拓了西方学者研究宏观经济学的新思路,使宏观经济学建立在坚实的微观经济学基础之上。

②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关于总产量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将一般均衡理论应用到经济周期的研究之中,这就为现代宏观经济学一直寻找的自身所建立的微观基础做出了贡献。该理论对使用不同的分析工具来分别研究增长和波动的传统方法提出了挑战。

③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传统的方法是把产出波动解释为围绕着一个不断上升的长期趋势的短期波动,这种波动最初是由总需求冲击引起的,当冲击对产出的影响最终消失时,经济最终会回到它的趋势增长率上;而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是由资源数量、劳动者的积极性和技术等实际因素决定的。

与传统的观点相反,实际经济周期学家研究成果说明,观察到的产出的波动实际上是增长趋势自身的波动,而不是短期产出围绕着长期增长趋势波动。由于技术变化引起的对生产率增长的冲击是经常性的并且是随机的、不稳定的,所以伴随着随机行走的产出轨迹表现出经济周期的特征。因此,增长趋势和周期波动来自同样的根源,即对技术(生产率)的冲击。通过把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波动理论整合到一起,实际的经济周期理论改变了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方向:一方面,淡化了增长趋势和周期波动之间的区别,从而打破了宏观经济学中的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的二分法;另一方面,使宏观经济学家的注意力由经济的需求一方再度回到供给一方。(2)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不足

①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模型的构造存在很大的缺陷,他们既没有考虑政府部门的作用,也完全忽略了货币对经济的影响,即认为货币即使在短期内也是中性的。这两点都脱离了实际情形,使其对经济周期的解释力大打折扣。

②该理论认为经济的衰退和萧条就意味着技术的退步。然而,按照一般观念,技术变迁似乎是一种不可逆转的东西,现实中很少能收集到显示两者相互依存的确切证据。

③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普遍地使用了代表性主体分析经济的总量问题,它利用一个其选择与大量分散个体的总体选择相同的代表性主体研究技术或实际冲击对亿万个个体关于消费和闲暇的偏好和劳动供给决策的影响。但在这一过程中,它忽视了宏观经济分析中固有的加总问题,从而使其理论的说服力大打折扣。

但是应当值得肯定的是,这些缺陷并不影响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作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主要进展之一对经济学未来发展所带来的深远意义。

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铺垫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做出某种选择,这是因为(  )。

A.选择会导致短缺

B.人们在决策时面临的资源是有限的

C.人们具有机会主义倾向

D.个人对市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答案】B【解析】相对于人类无穷的欲望,经济资源总是稀缺的,因此面临选择时,必须面临如何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的问题。

2局部均衡分析是对(  )的分析。

A.某一个部门的变化对其他部门的影响

B.某一个市场的分析而忽略其他市场

C.经济中所有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关系

D.与供给相独立的需求的变化【答案】B【解析】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

3宏观经济学区别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  )。

A.加总的应用

B.强调总量(如总消费、总储蓄、总投资、总产出)的作用

C.强调总量(如总消费、总储蓄、总投资、总产出)的相互作用关系

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宏观经济学运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它分析的是诸如一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变动及其与社会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问题。

4下列各项中哪一项属于流量?(  )

A.GDP

B.外债总额

C.现有住房总面积

D.失业人口【答案】A【解析】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流量概念,因为它表示的是某段时期内整个经济社会所新生产出来的价值或最终产品的价值是多少。外债总额、现有住房总面积和失业人口都是存量,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5下列各项中哪一项属于存量?(  )

A.GDP

B.投资

C.失业人口

D.人均收入【答案】C【解析】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失业人口是存量的概念。GDP、投资和人均收入都是流量的概念,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二、简答题

1简述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宏观经济学在整体研究思路上具有哪些特征?

答:(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的。两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微观经济学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通过研究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而宏观经济学则是在资源配置方式既定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两者分别从个体和总体分析了经济的运行状况,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

②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这是因为任何总体总是由个体组成的,对总体行为的分析自然也离不开对个体行为的分析。例如,宏观经济学中的消费是单个消费者选择的结果,而投资也同样来源于单个厂商的选择。

③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采用了供求均衡分析的方法。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中所有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都是一定意义上的供给和需求行为。因而,微观经济学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产品的均衡价格和产量;宏观经济学通过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研究社会的一般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①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决策单位(消费者、厂商等)的经济行为,它考察的是单个商品市场上的价格和供求是如何变动的,单个消费者的消费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单个生产者的成本、价格、产量是如何决定的,收入如何在各资源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等。概括地说,微观经济学是研究消费者如何消费才能获得效用最大化,研究厂商如何生产才能获得利润最大化。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它分析的是诸如一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变动及其社会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②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论。

③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④研究目的不同。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宏观经济政策建议,以促进整体经济能够更加健康地运行。(3)宏观经济学在整体研究思路上的特征

①在宏观经济学中,需要注意总体变量有着“存量”与“流量”的区别。

②宏观经济学通过总体变量来衡量整体经济的运行,为理解这些变量背后的原因,经济学家建立了许多模型,如供需模型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