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明奥秘探索(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20:29:39

点击下载

作者:李世吉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古文明奥秘探索

古文明奥秘探索试读:

前言

花飞叶落,这是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长过程。人生也有从少年、青年、中年……这么一个成长过程。等到落叶归根,花逐水流,一切都发生过之后,消失的生命又以另一种形式积淀下来,如此一代又一代,长而久之就形成了文明。反过来,文明又以文字的形式和遗产的形式诠释和影响着现代人类社会的生活,引得人们饶有兴趣地去探索古文明的奥秘。

这只是一本简单的书,它所描述的虽未发生在我们身边,却又无比真实的存在。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在无垠的宇宙空间,变化是无处不在的,而在变化之中又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人们没来得及感知,或是无法感知的奥秘。

古往今来,人们热爱生活,一是因为生活的美好,二是因为生活有许许多多我们未知的无法掌控的事情。或许,这如此多的未解的奥秘正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乐趣吧。

当远处微润的风传来“彩衣笛手”悠扬的笛声;当世人曾因《诸世纪》那位先知的话而惶恐;当我们流连于长城古旧的城墙边感受铁马金戈的气息;当我们在图坦卡蒙法老的墓寝前猜想,昔日的他是否想到了日后的风云突变……事实总是不给人思考的时间,历史总是不给人记载的时间,从文明到神话,再到我们难以置信的奇迹,一切的一切,我们“家”,我们的“世界”,我们的“自己”,未知还在继续。

蜉蝣蜕蛹朝生暮死,松柏年轮累累无穷,远古也好,现代也罢,历史从未有过停滞的步伐,文明在永不止境地积淀,我们,也从未停止过探索的步伐,我们一直在进步。

壮丽的古文明建筑

罗德岛太阳神巨像

建造时间:公元前282年完工建造地点:爱琴海,希腊罗德港

罗德岛巨像位于希腊罗德岛通往地中海的港口。公元前的罗德岛是重要的商务中心,它位于爱琴海和地中海的交界处,西距希腊大陆450千米,北距土耳其大陆19千米,面积1400平方千米,人口7万多。它是古希腊文明发源地之一。罗德港于公元前408年建成。历史上罗德岛曾经被许多势力范围统治过,其中包括摩索拉斯(他的陵墓也是七大奇迹之一)和亚历山大大帝。

神话传说中,远古时代,希腊诸神争夺神位的战争结束后,宙斯成为众神之王。宙斯给诸位神分封了领地,惟独忘了出巡天宫的太阳神阿波罗。等阿波罗回来后,宙斯指着隐没于爱琴海深处的一块巨石,把它封给了阿波罗。巨石欣然升出海面,欢迎太阳神阿波罗的到来。阿波罗对这块封地十分满意,用他的妻子爱神阿弗洛狄特之女罗德斯的名字命名为罗德岛。他的三个儿子卡诺斯、莫诺利索斯、林佐斯也分别在岛上建立了自己的城邦。岛上繁荣富庶,文明兴起。至公元前408年后,几个城邦联合,组成统一的罗德国,从此国家更为强盛。但罗德国的繁荣,也引来了战争。这就是下面的另一个故事。

大约在公元前490年。波斯人入侵罗德岛,全岛居民的努力下,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将敌人驱逐出岛。胜利之后,人们收集敌人遗弃的兵器,统统熔化,由雕刻大师哈利塔斯监铸成阿波罗铜像,立于港口,雄镇海疆。

  但也有另外一种传说:亚历山大归天之后,全岛又陷入了长时间的战争。这时,并不是波斯人入侵,而是马其顿侵略者德米特里带领4万军队(这已超过了当时整个岛上的人口数目)包围了港口。经过艰苦的战争,罗德岛击败了侵略者。为了庆祝这次胜利,他们决定用敌人遗弃的青铜兵器修建一座雕像。雕像修筑了12年,高约33米,与纽约的自由神像的高度差不多。雕像是中空的,里面用复杂的石头和铁的支柱加固。传说中雕像两腿分开站在港口上,船只是从中间过去,非常壮观有趣。

最后一种说法是:这座巨像其实是希腊人的太阳神及他们的守护神赫利俄斯。它由建筑师查尔斯(Chares)设计,建于罗德市港口的入口处。经过十二年的兴建,罗德岛巨像于公元前282年完工,整座巨像共高33米,以大理石建成,再以青铜包裹,以后更被用做灯塔。但公元前226年的大地震却把这幢伟大巨像震倒,脆弱的膝盖成为了巨像的致命伤,巨像从此倒在曼德拉基(Mandraki)港附近的岸边。

但不论传说如何,相同的一点是:这尊巨像的建造在当时颇负盛名,以至古代作家只要谈到雕像,无不以称赞的笔触加以描述。

公元1世纪,罗马作家志普林尼曾到罗德岛参观旅游。据他复述,这尊巨像的高度是32米(巨像脚下的基石上记载,准确的数字为36米)。它的手指比人还高,倒塌下来的大腿,可以作为住人的窑洞,巨像即使倒在地上,也令人赞叹不已,因为几乎没有人能够用双手搂住它的大拇指。但他没有说巨像的姿势和修建方法,所以,人们只能作种种猜测和想象。

11世纪的一幅画上,罗德太阳神被画成一个裸体男子,左手持矛,右手握剑,矗立在高高的圆柱上,四周是翻滚的海浪。也有的画中,太阳神叉着粗壮的双腿,站在港湾的入口处。这幅画与有的传说相吻合。

罗德博物馆中存有一块太阳神的画像的碎片。根据这一碎片,1956年英国历史学家马利恩认为,太阳神是个身体高大、肌肉发达的青年,头戴光芒四射的环冠,两足右前左后,挺身而立,右手搭着前额的环冠,头向右偏,双眼凝视前方。

因为原型已经不存在,所以太阳神的真实面貌也只能凭借人们的想象。

至于它的毁坏好像似乎都没有什么异议。这个伟大的雕像建成仅仅50多年后就被强烈的地震坍塌倒地毁坏了。至于太阳神像的下落,有人说是公元654年,罗德岛被阿拉伯人入侵,侵略者把神像运往了叙利亚;也有人说由于铜像没法重新竖起,在公元7世纪被分解熔化制作成其他器械;更有人说铜像被人盗走,贼船在海上遇风沉没了。因为已经没有了实际的原型,所以人们只能根据史书简略的描述,自由地想象太阳神巨像的规模。

理想的高度——通天塔

《旧约·创世纪》第十一章曾有这样一段记述:古时候,天下众多的人口,全都说着同一种语言,人们在向东迁移时,走到一处叫示拿的地方,发现一片平原,就定居下来。他们商定在这里用砖和生漆修建一座城和高耸通天、直达天庭的塔,以此显示人们的力量和团结,传扬名声,免得四处流散。这件事惊动了天庭的耶和华,他看到城和大塔就要建成,心中十分嫉妒人们的智能和成就,他暗自思忖:现在天下的人们都是一条心,他们团结一致,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那长此以往,神还怎么统治人类呢?这对神的地位是个威胁。所以他便施法术变乱了人们的口音,使人们言语彼此不通,无法沟通。这样由于不再互相了解,人们开始有了争吵、打斗。结果工程不得不停下来,人们从此分散到了世界各地,大塔终于没有建成。    

后来有人把这座大塔称做巴别。“巴别”在希伯来文中是“变乱”的意思。其实“巴别”原字是来自巴比伦文,意为“神之门”。而这个“神之门”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通天塔”。

有人认为,《圣经》中这段传说记述的那座大塔的原型,就是古代两河流域(即示拿)新巴比伦王国时代巴比伦城内马都克神庙大寺塔,这座大寺塔被称做埃特曼安基(意为天地的基本住所)。它动工兴建于新巴比伦国王那波帕拉沙尔(公元前626-前605年)在位时,到其子尼布甲尼撒(公元前604-前562年)在位时,才告落成,传于后世的一段铭文记述道:“那波帕拉沙尔已把塔基建好,并建到30肘(约合14.7米)高,但还未建塔顶。后来尼布甲尼撒着手这件工作,把从黎巴嫩茂盛的森林中运来的雪松木斩开,用作建筑材料,又把围墙的大门建造得辉煌壮丽,像白昼那样炫目。”修建时,尼布甲尼撒曾下令:务将塔顶提升,以与天公比高。近代考古发掘证明,这种多层方形寺塔,它的结构形式早在苏美尔远古时期就已出现,寺塔是苏美尔人祭神的地方,也是他们观察天象、思索宇宙奥秘的场所。当时人们认为神会从天上利用星的飞行降到寺塔里,来会晤敬神者,尼布甲尼撒兴建的大寺塔共有七层。最下层为黑色。依次为橘红、红、金、黄、蓝、银各色,表示着七星(日、月、火、水、木、金、土)。塔顶上修有四角镀金的小庙,庙里供有马都克神的金像。据公元前229年的一件史料记载,大塔地基约295英尺见方,第七层距地面的高度也是295英尺(1米=3.2808英尺)。同近代考古发掘测定大塔的地基每边长90米大体相符。考古发掘证明建筑用的材料是砖和生漆(沥青),与《圣经》中的记述一致。这座高达90米的大塔,相当于一座20多层的高楼,在古代确实能给人以耸入天际的印象。被尼布甲尼撒俘虏到巴比伦城内的犹太人曾亲眼目睹过这座大塔,甚至很可能亲自参加过这类建筑的修建。他们在自己的国家里,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宏大的建筑物,他们觉得这个高塔会通到天上。《圣经》中提到的耶和华惩罚人们妄想修建高塔,因而创立不同语言的传说,包含有尼布甲尼撤大兴土木时,参加修建工程的犹太俘虏的责咎情绪,有关传说也反映了新巴比伦王国时代,巴比伦城内居民种族众多、语言复杂的情况。

马尔都克大寺塔里竖着一块石碑,上面镌刻有“历史之父”。这是希罗多德在公元前460年游历巴比伦城时,对当时已经荒芜的巴比伦塔的描述。因此,一般认为,马尔都克神庙大寺塔就是巴比塔。后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还据此描述,描绘出他们想象中的通天塔。按希罗多德的描述,塔有一座实心的主塔,高约201米,共有8层。外面有条螺旋形信道,绕塔而上,直达塔顶,并在半途设有座位,可供歇脚。希罗多德记下的塔基每边宽约90余米,高度约90米。他还记叙巴比通天塔上“建有一座大神庙,里面有张精致的大睡椅,铺陈华丽,旁边有一张金桌子。”希罗多德的记载,大致把塔的巍峨雄伟描绘出来了。

希罗多德笔下的通天塔多次毁于战火又多次重建。据史载,公元前539年,居鲁士征服巴比伦时,第一次饶过了巴比塔,他为这座雄伟的建筑所倾倒,不仅禁止部下毁塔,而且还下令在自己的陵墓上也建了一座类似的建筑,只是稍小一点。但这座塔最终未能幸存,它被波斯王薜西斯捣毁,成为一堆瓦砾。公元前321年亚历山大远征到巴比伦时,曾凭吊过这一遗址。但这座大塔已遭破坏,为了纪念自己的武功,亚历山大曾有意重建此塔,可是,据估算,只是清除地面材料,就需动用一万人,费时两个月,由于工程浩大,亚历山大只好放弃了这个念头。随着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失落与湮没,巴比塔再也未能恢复往日的雄伟与壮观。人们只能根据史家的记载和考古发现,将巴比塔的概貌大致呈现给后世的人们。 

1899年,德国考古学家罗伯特.科尔德韦在巴比伦遗址进行挖掘时,当真挖掘到了一座塔的巨大塔基。塔建造在一个名叫“萨亨”或“盘子”的凹地里。据科尔德韦测量,塔基每边长87.78米,塔与神庙总的高度也是87.78米。共7层,第一层高32.19米,第二层高17.56米,第三、四、五、六各层均高5.85米。据测算,神庙约高14.63米。墙壁包有金箔,饰以淡蓝色的上釉砖。该塔建造时共用去了5800万块砖,这个庞然大物俯视着附近整个地区。那么,科尔德韦发现的这座塔的相关数据和希罗多德所记载的数据几乎相同,所以他认为,这座塔就是《圣经》中描绘的巴比塔——通天塔。

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为,在巴比伦城内有两座著名的神庙。除了上述所说的马尔都克大寺塔,人称“地庙”;还有一座叫巴比伦塔,人称“天庙”。他们认为“天庙”才是传说中的“通天塔”。

关于《圣经》记述的修建通天塔一事,是否事实?如果确有其事,通天塔修建于何时?修建的始末如何?其规模式样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一直是不解的谜。

倾斜的奇迹——比萨斜塔

1590年的一天,年仅25岁的意大利比萨大学教授伽利略正在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科学实验。比萨大学的一部分学生、教师和围观的过路人正以期待和怀疑的眼光注视着将发生的一切。

当伽利略发出信号后,一个重10磅和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从塔顶上降落,一会儿,两个球同时落地。接着他们又把实验重复一次,结果亦相同。

实验结果表明,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降落的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即5磅重物体比1磅重物体降落速度快4倍的说法是错误的。证明了自由落体定律,即物体不论大小轻重,在自由落下的过程中,若把空气的阻力产生的影响除外,它们的加速度完全相同,这是正确的。

伽利略的这个著名实验便是在比萨斜塔上进行的。驰名遐迩的比萨斜塔成为比萨城的标志。它耸立在意大利比萨市的奇迹广场上,位于罗马式大教堂后面右侧,与大教堂、洗礼堂和公墓构成了比萨“奇迹区”。

比萨塔于1173年8月9日奠基,由著名的建筑师波那诺.皮萨诺建造。原设计塔高为100米左右,但动工五六年后,建好的三层塔身开始倾斜。建筑师下令停止施工,想等地基沉降稳定后再复工。可是在他有生之年未能实现续建的愿望。到1275年时,塔已倾斜了90多厘米。建筑师迪.西蒙于同年恢复建塔,并针对倾斜的问题,在施工中采取减轻续建部分的自重措施,不仅减薄了塔壁,采用轻质灌注材料,而且在内外壁之间留有30-80厘米宽的空腔。到1284年,塔建至第六层,倾斜仍在继续,当年,迪.西蒙死去,斜塔再度停工。此后,著名的建筑师托马索.皮萨纳继续建筑第七、八层,1350年最后完工。塔高56米,总重量1.45万吨,除了几根柱子用花岗石外,全部外表材料均是白色和黑色大理石。斜塔完工后,倾斜仍在继续。 

根据有关统计材料,1829~1910年间,平均每年倾斜3.8毫米。自20世纪早期后,倾斜速度放慢。1918~1958年间,平均每年倾斜1.1毫米,1959~1969年间,平均每年倾斜1.26毫米。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1982的几年间,平均每年倾斜1,2毫米,其中1982年只倾斜1毫米。其后,平均每年倾斜1.19毫米,其中1987年6月21日至1988年6月21日,一年间倾斜1.29毫米。到目前为止,塔顶已南倾(即塔顶偏离垂直线)53毫米。

1990年1月7日,意大利著名电视节目女主持人拉发埃拉.卡拉宣布:比萨斜塔暂停开放。比萨市政府决定将斜塔暂时关闭,进行修理,这是比萨斜培自建塔以来的第一次正式的对公众关闭。比萨斜塔的暂时关闭,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各种拯救斜塔的方案和建议雪片般从世界各地寄送到比萨文物保管部门,其中不乏大胆而离奇的设想。

有人建议,在斜塔近旁修建一座类似自由女神的巨型雕像,让女神怀抱斜塔,不让其倒下。一位日本电风扇企业的总经理,把广告意识渗合进拯救斜塔的建议之中,提出在塔倾斜一侧安装巨型风扇,以风扇吹出的风阻止塔身继续倾斜。一位英国人则认为,要保住斜塔,必须减轻塔身重量,建议削去斜塔的上三层。美国副总统舒伯特.汉弗荣也极为关注此事,建议将斜塔整个儿移到离城几公里的乡村,重新固定在坚实的地基上,等等。

当然,有关专家更多的是对比萨斜塔的全部历史以及对塔的建筑材料、结构、地质、水源等方面进行研究,采用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测试。比萨中古史学家皮洛迪教授研究后认为,建造塔身的每一块石砖都是一块石雕佳品,石砖与石砖间的粘合极为巧妙,有效地防止了塔身倾斜引起的断裂,成为斜塔斜而不倒的一个因素。但他仍强调指出,现在当务之急是弄清比萨斜塔斜而不倒的奥妙。

比萨塔的倾斜无疑是与土质有关。因为早在19世纪,建筑师拉德斯卡在斜塔地基中钻孔取样,证实土壤条件是塔身倾斜的原因。但是,一些专家研究后得出:第一位建筑师皮萨诺当时已了解到,建塔的地方与整个比萨城一样,都处于一条河谷的冲积地上,土壤为粘土和砂土,再下面是潜水层,表面坚固层较薄。所以他对地基的地质结构并非一无所知,而且他在建至三层发现倾斜时,采取停工等待地基沉降稳定的做法已有效地解决了一些问题。第二位建筑师续建时,又注意到调整倾斜高度,同时采取措施,减轻塔身重量。第三位建筑师建筑第七八层之间,钟楼来个转折,第八层倾向北面。建钟楼时,还吸收了清真寺尖塔的一些特点,也没设楼顶,以此减轻塔的重量和平衡倾斜。建筑师的做法正是与在比萨城其他地方建培的做法相似。在意大利的另一个城市佛罗伦萨,于1420年建造的圣玛丽亚.德尔——斐奥雷大教堂,选址就在一片沼泽地上,土层更软,下陷危险更大,但至今几百年来丝毫没有倾斜。一些专家学者由此推测出,比萨塔的倾斜是建筑师意料之中,几百年来斜塔斜而不倒与设计、建筑者有关。根据比萨斜塔近几年来倾斜的速度,从事观测该塔的专家盖里教授认为,如果按此倾斜率计算,而又不在某些部位承受特殊压力下突然坍塌,二百五十年后斜塔将因塔身的重心超出塔基外缘而倾倒。但是公共事务部比萨斜塔服务局的有关人员,早在前几年已针对盖里教授的相似看法提出反驳,认为只按数学方式推算是不可靠的,比萨斜塔是“一个由多种事实交织成的综合性问题”。一些研究者也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比萨斜塔塔身曾一度向东倾斜,尔后又转向南倾斜,认为该塔在过去几百年间斜而不倒,二百五十年后倒与不倒恐怕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假设和预测。最关心斜塔命运的自然是比萨人,尽管他们也对斜塔的倾斜感到担忧,但更多的是为自己的故乡拥有一个自认为可与世界上著名建筑媲美的斜塔而感到自豪和坚信它不会倒下,他们有这样一句俗语,比萨斜塔像比萨人一样健壮结实,永远不会倒下去。他们对那些把斜塔重新纠直竖正的建议最为深恶痛绝。说来也怪,每当专家们采取加固斜塔地基的措施时,塔的倾斜速度反而加快。如1838年,在塔基及周围进行加固性施工,1934年,在地基及四周喷入90吨水泥,实施基础防水工程,塔身反而更加不稳,向周围移动,倾斜得更快,但是1973年至1975年间,在关闭了斜塔方圆3千米以内所有私人水井和禁止其他方法取用地下水之后,地下水位稳定下来,塔的倾斜速度放慢下来了。比萨人的自信也许过分些,还是皮洛迪教授的看法现实些,弄清斜塔斜而不倒的奥妙才能“对症下药”。人们正为此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在水一方的佳人——泰姬陵

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泰姬陵,华丽壮观,气势磅礴,举世闻名。它位于印度亚格拉城郊的叶木那河对岸。然而,长期以来,围绕着泰姬陵的设计建造和艺术流派问题,却引起了印度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和争议。使人尤感兴趣的问题是:

究竟是谁建造了泰姬陵?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们是否参与设计?泰姬陵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典范还是一座印度教神庙圣殿的遗址?

众所周知,屹立在印度亚格拉城郊叶木那河畔的泰姬陵,是印度莫卧儿帝国第五代皇帝沙.贾汉(1592-1668,有译成沙.杰罕)为思念缅怀其宠妻阿柔曼.巴纽皇后而建造的一座陵园。皇后原名蒙泰姬.玛哈尔(根据波斯文官方编年史《帝王本纪》的记载,应为蒙泰姬.乌尔.扎马妮),讹称泰姬.玛哈尔,意为“宫中首选”或“宫廷之光”。

相传,年轻貌美的玛哈尔19岁就为莫卧儿皇帝生儿育女,共有14个孩子。1631年在生最后一胎时,因难产不幸离世。沙.贾汉惊悉后,悲痛已极,在病榻前,玛哈尔恳求沙.贾汉为她修建一座世界上最华丽的陵墓。沙.贾汉答应皇后的遗愿,为她建造一座独一无二的陵墓,并立誓不再续娶。修建后,他用玛哈尔的封号为名,简称泰姬陵。此后,世人一直把泰姬陵视为沙.贾汉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象征。也把它看成是印度莫卧儿伊斯兰文化中的瑰宝。

一般史书的记载是,泰姬陵始建于1631年(一说1632年),由来自中亚各地、土耳其、波斯、印度和欧洲国家的建筑师和工匠参加营造。每天动用两万劳力(一说10万),耗费4000万卢比(相当于400万英磅),历时整整22年(包括附属工程)。泰姬陵东西长约580米,南北宽约305米,整座陵墓占地17万平方米。陵寝居中,东西两侧各建有式样相同的红砂石建筑:一是清真寺;一是答辩厅,对称均衡,左右呼应。陵的四方各有一座高达40米的尖塔,内有50级阶梯。此塔专供穆斯林阿訇拾级而上,登高朗诵《古兰经》,高呼阿拉,祈祷朝拜之用。从大门到陵寝有一条用红石筑成的甬道,两旁是人行道,中间有水池和喷泉,池水倒影,奇花异草、灌木浓荫,相互映辉。甬道末端即陵墓所在。整座陵墓建在一座高7米、长95米的白色大理石底上。陵高74米,上部为一高耸重叠的穹顶,以苍天为背景,轮廓优美;下部为八角形的陵壁,四面各有一扇高达33米的巨大拱门。门框上用黑色大理石镶有《古兰经》经文。其中有一句为“邀请心地纯洁者,进入天堂的花园”。陵寝内还有一扇精美的门扉窗棂,传说是出自中国工匠的雕刻。在中央宫室里设有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围栏,内置放沙.贾汉和泰姬陵的两座大理石棺椁,但其真棺则安放于底下的一间地下室内。棺椁上以翡翠、玛瑙、水晶、珊瑚、孔雀石等20余种五颜六色的宝石镶嵌出精致的茉莉花图案,其工艺之精细、色彩之华丽,可谓巧夺天工,无与伦比。由于整座陵墓系纯白大理石(斋浦尔土邦王公赠送)砌成,因此,一日之中,随着晨曦、正午和晚霞三时阳光的强弱不同,照射在陵墓上的光线和色彩就会变幻莫测,呈现不同的奇景,每逢花好月圆之夜,景色尤为迷人。正如沙.贾汉所说:“如果人世间有乐园,泰姬陵就是这个乐园。”

总之,陵园的构思和布局是一个完美无比的整体,它充分体现了伊斯兰建筑艺术的庄严肃穆、气势宏伟,富于哲理。那么这一宏伟壮观杰作的设计和建造者是谁呢?目前,有关这座建筑物的设计者和艺术风格流派问题,大致有三说。

一曰“波斯伊斯兰说”。

数十年来,《大英百科全书》的作者一直认为,泰姬陵的建造者是沙.贾汉皇帝。主要设计者是波斯人(一说土耳其人)乌斯泰德.伊萨,由他总揽其事,没有一个印度人参与构思。

二曰“欧亚文化结合说”。

代表人物是英国旧牛津学派的印度史学家史密斯。他认为,泰姬陵是“欧洲和亚洲天才结合的产物”。因为当时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一些建筑大师,如意大利人吉埃洛米莫.维洛内奥,法国建筑师奥斯汀.德.博尔多均参加了设计,且在艺术风格上具有西方影响。

此说遭到印度穆斯林史学家莫因.乌德一丁.艾哈迈德的驳斥。后者在1904年写了一本书,题名《泰姬的历史》,完全否认这座具有典型的伊斯兰艺术的建筑物会出自西欧文艺复兴时代大师们的构思。

三曰“主体艺术印度说”。

持这一看法的学者中,有已故的印度著名史学家马宗达(1888-1980)。他说,在探讨这一设计功劳归于谁时,不应忘却印度自身的因素。即:(1)泰姬陵的平面图和主要特点不完全是新的,它与苏尔王朝舍尔沙的陵墓和莫卧儿胡马雍的陵墓,在建筑上有师承关系;(2)建筑材料——纯白大理石及其上面的宝石镶嵌工艺水平而言,在西印度的拉杰普特艺术中早已存在,不能把此陵的设计和建造完全归功于波斯的影响和支持作用;(3)考虑到莫卧儿时代对西方已开放,东西方文化交流日趋扩大,西方艺术的某些因素对印度建筑风格带来影响,也是符合历史逻辑的。可谓各抒己见,莫衷一是。

然而,学者与史家的争论并没有到此罢休。

1968年,伦敦一家书店出售了奥克教授撰写的《泰姬.玛哈尔是一座印度教神庙圣殿》一书。此书问世后,使人颇为惊讶,于是,争端复起。少数学者开始搜寻论据,试图论证奥克教授之说是否言之有理。这样,它使对此陵怀有浓厚兴趣的人们再次陷入迷津。

1986年,一个名叫戈德博尔的人写了一本小册子——《泰姬.玛哈尔?》。它以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对泰姬陵是否沙.贾汉下诏建造一事,提出种种异议,并作了新的解释。

异议之一是,一些史书记载的建造泰姬陵“动用两万劳力,历时22年”的说法,源出于法国珠宝商人塔维尼埃之口,他在17世纪对印度作过5次访问,回国后写成《印度之行》(三卷)一书。但他本人并没有看到泰姬陵的破土动工,也没有目睹它的大功告成,更何况他不会讲波斯语和印地语,因此,他的道听途说之言,令人难以置信。

异议之二是,与塔维尼埃同时代的一些欧洲旅行家,在他们写的游记和报告中,均未提及此陵。

异议之三是,英国一些考古发掘报告书中,亦无专门考证泰姬陵的记载,甚至连19世纪末就任印度考古总监的坎宁安勋爵也不曾参观过泰姬陵。

异议之四是,考虑到亚穆纳河河水的涨落,早在建陵前就已经有人修筑河堤与城墙,它们绝非沙.贾汉所建。

异议之五是,根据波斯文编年史《帝王本纪》的记载和穆斯林史学家赛.穆.拉蒂夫撰写的《历史上和记述中的亚格拉》(1896)一书的说法:“选择陵墓的遗址,原是曼.辛格王公的一座圣殿,但现今已归属其孙子贾因.辛格的财产了。”

综上所述,戈德博尔得出的结论是:沙.贾汉从未建造泰姬陵,他只是在印度教王公的圣殿的基地上,拆除和搬迁了不符合他需要的东西,进行了改建。此说颇为新奇,但世人至今尚难以接受和信服。

爱在公元前 ——巴比伦空中花园

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90千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约3800年前,出现了强大的巴比伦帝国。直到公元元年前后城市毁灭为止,这个史称“两河流域文明”的中心城市,曾经创立过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筑造了举世闻名的被列入“世界七大奇迹”的空中花园。

然而,与罗德斯岛巨像一样,考古学家至今都未能找到空中花园的遗迹,事实上,不少在自己著作中提到空中花园的古人也只是从别人口中听回来,并没有真的看过,到底空中花园是否纯粹是传说呢?

巴比伦的含义是“神之门”。大约是公元前19世纪,叙利亚沙漠地带的闪族人东迁两河流域中下游一带,建立巴比伦帝国。

该国六世国王汉谟拉比(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位)建都城,立法律,制日历,形成巴比伦文化。公元前1595年,巴比伦城遭到西北方的赫提王国的洗劫。公元前13世纪后期,巴比伦被亚述人征服。在此期间,古城多次被毁坏,直到公元前7世纪末,新巴比伦王国再度兴起,巴比伦城又进入一个黄金时代。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至前562年在位,也有学者考证是公元前605至前563年)东征西伐,于公元前586年攻陷耶路撒冷,俘虏大批犹太人,史称巴比伦囚徒。他以囚徒的无偿劳动来大兴土木营造宫室和城墙。

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了摆脱幼发拉底河地下水的侵蚀,将祖先营造的城垣和宫殿都填平了,在这更高的地基上重建新城。据对遗址的实际测量,全城占地41平方千米,由护城壕、外城墙、内城墙三重环绕。外墙长16千米,内墙长8千米,均以砖头砌成。犹太俘虏就囚禁在内、外墙之间。9个城门,门高4米多,宽2米多,上有塔楼。最漂亮的阿什塔尔门以彩色玻璃砖饰面,雕有野兽和各种图案。

尼布甲尼撒二世的王宫在城南,俗称南宫,面积5700平方米,由5个建筑群组成。闻名于世的空中花园就在王宫旁边,据说是座110米高的假山,依附于两堵城墙之间,层层种植花草树木,以人力引河水上山,既浇灌了花木,又制作了人造溪流和瀑布奇景。相传空中花园建造的原因是由于尼布甲尼撒二世娶了波斯国的公主,名叫安美依迪丝(Amyitis也有记载叫做塞.米拉米斯)。王后来自满目葱绿的多山之国,看到巴比伦平平荡荡,无山无林,郁郁寡欢。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了安慰患上思乡病的王妃,仿照王妃在山上的故乡而兴建了空中花园,以取悦爱妻。

巴比伦空中花园位于幼发拉底河东面,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25千米外左右,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巴比伦中。顾名思义,“空中花园”很容易让人想到这是一个建在空中的奇特花园。可那只是根据名字推测而已,事实并非如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当然从来都不是吊于空中,这个名字的由来纯粹是因为人们把原本除有“吊”之外,还有“突出”之意的希腊文“kremastos”及拉丁文“pensilis”错误翻译所致。

空中花园在公元前600年建成,是一个四角椎体的建设,由沥青及砖块建成的建筑物以拱顶石柱支撑着,台阶种有全年翠绿的树木,河水从空中花园旁边的人工河流下来,远看就仿似一座小山丘。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建筑在人造石林上的巨大的、空心的、带住所的建筑。

巴比伦空中花园最令人称奇的地方是那个供水系统,因为巴比伦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园的遗址相信亦远离幼发拉底河,所以研究人员认为空中花园应有不少输水设备,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紧着齿轮的把手,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流返回地面。另一个难题是在保养方面,因为一般的建筑物,要长年抵受河水的侵蚀而不塌下是不可能的,由于米索不达米亚平原(Mesopotamian plain)没有太多石块,因此研究人员认为空中花园所用的砖块是与别的不同,它们被加入了芦苇、沥青及瓦,更有文献指石块被加入了一层铅,以防止河水渗入地基。但是因为没有确实的证据无从考证。然而,虽然说空中花园在建造时尽量在“质量”上做到完善,但难保时间的流逝,地下水的渗透、盐碱的腐蚀、洪水的泛滥都是侵蚀空中花园的原因。而且有的书中说巴比伦千里之内,无石可取,只有就地取材,大小建筑无一例外都是使用土坯或突破烧成的砖,土坯在内,砖包在外。这样即使砖墙安然无恙,泥坯墙也会软坍下来,而建筑物坍塌之后,当地居民又把基址上的砖块挖走去建造住宅,这样古城遗址上就出现了一个个被挖走砖块的深坑。就这样一块块、一层层地扒下去,直至出水再没法挖为止。这也就是为什么埃及的金字塔、神庙、古墓能保留到今天,而同时期的空中花园却由于处在河流附近,经过长期的演变,再加之种种人为原因,已被埋在地下。荡然无存了。到了1901年德国人以“考古”挖掘为名义,用了18年时间,把阿什塔尔门搬走了,甚至一条近百米长的沥青和砖块路面也被挖走了,然后复原于柏林帝国博物馆的门前。

基于以上的多种因素,虽然说现在,巴比伦王宫遗址已被发现和发掘,但这被喻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到底是怎样的,也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了。

太阳门何以如此神秘?

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的的喀喀湖东南21公里、海拔4000 米高的层峦迭蟑的安第斯高原上,有一座前印加时期的蒂亚瓦纳科文化遗址。自1548年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发现了这个被印加人称作蒂亚瓦纳科的小村落、并向外界报道后,以精美的石造建筑为特征的蒂亚瓦纳科文化就此著称于世。自那以后,围绕这个遗址是什么时代建造的、由何人建造的、究竟是什么所在整整讨论了四个多世纪。

这是一个星散在长1000米、宽400米的台地上的大遗迹群,地处太平洋沿海通往内地的重要信道上,遗址被一条大道劈为两半,大道一边是占地210平方米,高15米的阶层式的阿加巴那金字塔,另一边是由长118米。宽112米的台面组成的卡拉萨萨亚建筑。该建筑至今仍完好无损,四周围以坚固的石墙,里面有梯级通向地下内院,西北角就坐落着美洲古代最卓越、最著名的古迹之一——太阳门。它被视作蒂亚瓦纳科文化的最杰出的象征。

蒂亚瓦纳科文化是公元5~10世纪之际影响秘鲁全境的一支文化。作为该文化的代表太阳门,由重达百吨以上的整块巨型中长石雕镌而成,造型庄重,比例匀称。它高3.048米,宽3.962 米,中央凿一门洞。门楣中央刻有一个人形浅浮雕,人形神像的头部放射出许多道光线,双手各持着护仗,在其两旁平列着三排48个较小的、生动逼真的形象,其中上下两排是面对神像的带有翅膀的勇士,中间一排是人格化的飞禽,浮雕展现了一个深奥而复杂的神话世界。这块巨石在发现时已残碎,1908年经过整修,恢复旧观。

据说每年9月21日黎明的第一缕曙光总是准确无误地射入门中央。在印加人创造蒂亚瓦纳科文化年代,尚未使用有轮子的运输工具和牲畜,因此在这云岚缭绕、峭拔高峻的安第斯高原上建造起如此雄伟壮观的太阳门,确实不可思议。

16世纪中叶,西班牙殖民主义者见到这座庄严的古建筑时,曾认为是印加人或艾马拉人造的。但艾马拉人不同意此说,认为太阳门远为古老,是太阳神维拉科查开辟天地,建造了太阳门和蒂亚瓦纳科其他各种动人心魄的建筑群。欧美大百科全书叙述了两种传说:一个传说说是由一双看不见的手在一夜之间建造起来的;另一传说说是那些雕像原是当地居民,后来被一个外来朝圣者变成了石头。长期定居在拉巴斯的奥地利考古学家阿瑟.波斯南斯基则在本世纪上半期提出一个假想,认为该文化年代可上溯到400年前,它建在一个巨大的甜水湖岸上,湖水来自融化了的冰河期的冰川,由科拉族、阿拉瓦族缔造了史前期的城市,太阳门是个石头日历,后来火山爆发或其它自然灾祸毁灭了这古老城市和文明。然而上述这些说法仅是神话传说而已。

为弄清蒂亚瓦纳科文化的来龙去脉,美国考古学家温德尔.贝内特用层积发掘法证明该文化最早年代为公元300-700年,太阳门等建筑在公元1000年前正式建成。这里原是宗教圣地,朝圣的人群跋山涉水去那里举行朝拜仪式,可能就在朝拜同时运来了建筑材料,建造了这些宏伟建筑物。前苏联历史学家叶菲莫夫、托卡列夫也赞同这一观点。但问题是,在当时生产力极为原始,怎么把重上百吨的巨石从5千米外的采石场拖拽到指定地点,要完成这任务至少每吨要配备65人和数千米长的羊驼皮绳,这样得有26000多人的一支庞大队伍,而要安顿这支大军的食宿,非得有一个庞大的城市,但这在当时还没出现。另有不少人认为,当初是用平底驳船从科帕卡瓦纳附近采石场经过的的喀喀湖运去石料的,据地质考查,当时湖岸与卡拉萨萨亚地理位置接近,后来湖面降低才退到现在位置,如这一说法成立,那使用的驳船要比几个世纪后的殖民主义者乘坐的船还要大好几倍,这在那时也是不可能的事。

玻利维亚著名的考古学家、蒂亚瓦纳科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卡洛斯.庞塞.桑西内斯和阿根廷考古学家伊瓦拉.格拉索用放射性碳鉴定,蒂亚瓦纳科始建于公元前300年,公元8世纪以前竣工,一般认为在公元5至6世纪。建造者可能是安第斯山区的科拉人。他们都认为太阳门是宗教建筑。不过前者认为蒂亚瓦纳科是当时举行宗教仪式的中心场所,太阳门是卡拉萨萨亚庭院的大门,门楣上图案反映了宗教仪式的场面。伊瓦拉.格拉索认为,太阳门很可能是阿加巴那金字塔塔顶上庙堂的一部分,因为把它看作凯旋门或庙堂的外大门,显得过于矮小,尤其是中间的门道,稍高的人非得弯腰才能通过。美国的历史学家艾.巴.托马斯也认为遗址是科拉人建造的,但不是宗教活动场所,而是一个大商业中心、文化中心,阶梯通向之处是中央市场,太阳门上的浅浮雕,其辐射状的线条表示雨水,两旁的小型刻像朝着雨神走去,以象征承认雨神的权威。

至于有人将蒂亚瓦纳科说成是某一时期外星人在地球上建造的一座城市,太阳门是外空之门,那无疑是极其荒诞的一种看法了。

虽然400多年来,对蒂亚瓦纳科文化,对太阳门众说纷纭,各持己见,但相信有那么一天,太阳门的本来面目会揭示于天下。

奇钦·伊察的金字塔和圣泉

似乎只要是有关于金字塔或是玛雅文明的事物总是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而这两样事物也是最为神秘、奇特的,是我们一直无法解释的。所以下面还是要谈谈涉及到金字塔的问题。

奇钦·伊察是尤卡坦半岛上最大的玛雅文化遗址,被认为是伊察王朝的玛雅——托尔特克时代最重要的城市。公元10世纪左右,由一部分北迁玛雅人所建。它离尤卡坦首府梅里达100多千米。奇钦·伊察在玛雅语里是“伊察人的井口”的意思。这是因为早在五六世纪时,伊察人就在靠近两口深井的地方定居,从此这里就叫奇钦·伊察。约公元7世纪时,这里的伊察人一度背井离乡,去异地谋生,到公元10世纪又重返故里。这时北方的托尔特克人已入侵尤卡坦,因此奇钦·伊察融汇了玛雅和托尔特克两文化之精华。奇钦·伊察遗址约5平方千米,散布着金字塔式的神庙、殿堂、天文观察台、球场、堡垒等数百座玛雅人建造的建筑物,以圣泉(亦称神地)和库库尔坎金字塔(即卡斯蒂略神庙)最负盛名。

库库尔坎金字塔在天文观察台北方,造型呈正方台形,由底向上逐渐缩小,底边长约60米,高度为30米,共9层。塔四周筑有宽阔台阶,台阶两侧是宽达1米的边墙,每边台阶为91阶,四周总计364级,加上顶端小神龛,共计365,正好为一年天数总和。这一精心设计充分表明玛雅人的天文学水平。因托尔特克人信奉魁扎尔科亚特尔神(一种带羽毛的蛇形神),即空气与水之神,故所有金字塔的坛庙内都供奉和祭祀这主神。许多建筑物的周围均饰有虎、鹰和带有羽毛的蛇的图案,建筑物上雕刻着威武雄壮的武士人形柱,作为捍卫神庙的象征。库库尔坎金字塔也如此。金字塔北面最下端的台阶两侧各刻一个披着羽毛、张着大嘴的蛇头,头高1.43米,长1.87米,宽1.07米,长长的舌头从张开的嘴巴中伸出来,形象生动逼真。每当春分、秋分来临,太阳西斜时北面边墙的光照部分的棱角尤为分明,在阳光照射下,从上到下逐渐由直线变成波浪型,如同一条巨蟒在往下逶迤游动,边墙上因光照缘故,依次形成一列7个等腰三角形的阴影,宛如蛇背上的花纹,随着暮色降至,蛇影才“归天而去”。这就是奇钦·伊察特有的“光影蛇形”的神秘景观。这说明伊察人已掌握精密的计算技术和天文知识。伊察人把这奇景看作是羽蛇神从天而降,赐予他们太平盛世的吉兆。为此,年年到这时刻,伊察人就倾城而出,载歌载舞,隆重庆贺。即使现在,墨西哥政府也每年都要组织在墨外国记者、朋友前往观看这壮观景象。金字塔两侧是武士庙、球场。武士庙内有1000根圆石柱,庙外是一个手托盘子斜倚着的石像,石像的神态仿佛正等待着祭司将活祭品的心脏奉献上来。经过神庙前面一条宽4.5米,长60米的石径,即来到圣泉,此圣泉即为当年玛雅人定居时的两口深井之一。一口是玛雅人平时饮用的普通泉,另一口是传说中雨神的居住地,也即圣泉。相传当地居民十分崇拜和敬奉雨神,认为天气的变化、农作物收成的好坏均是雨神的意志。因此为讨得雨神欢心,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年要挑选姿色艳丽的玛雅少女,打扮成新娘投入圣泉,并同时投掷金银器等,以求消灾赐福,从此向雨神献祭就成为当地一大活动。献祭那天,人们停止一切其他活动,纷纷涌向神殿。这时穿着盛装的美丽新娘和身披铠甲、手提金刀、头戴插满羽毛的帽子、守护着新娘的威武卫士,向父母诀别,在震耳欲聋的鼓声和笛声催促下,由祭司引路,踏上了通向圣泉祭坛的路。祭司在祈祷后立即把新娘和卫士推入圣泉,随即把无数金银财宝等随葬品也一起投入泉中。玛雅人相信这样做将会感动雨神,并永葆井口常年不涸。

玛雅时代,圣泉不知吞没了多少纯洁无辜的少女,成为纪录玛雅人辛酸历史的见证,同时也因此成为许多外国侵略者、冒险家和探险者发财致富的场所。神话般的传说吸引着他们纷至沓来。

一个叫E·H·汤姆逊的美国人,从传教士迪艾戈特·朗达写的一本书中得知“玛雅帝国如果有金银财宝的话,肯定藏在圣泉的水底”,于是1885年来到奇钦·伊察以研究玛雅文化为名,在那里过了25年定居生活。他购置了一台疏浚机,在圣泉和其附近进行考古挖掘。经过一段时间发掘,果不出所料在井底淤泥中打捞出许多金银器皿和玉石,还有许多人骸。经考证,这些人骸均属15-18岁之间的少男少女。这就证实了上面所述的关于献祭雨神的传说,汤姆逊还亲自着潜水衣潜入井底,他在圣泉中共打捞出40个金盘,5个金碗和金酒杯,20个金戒指,100个金铃铛,300多件其他金制品,还有许多金块。

更令人惊喜不已的是,他在尤卡坦半岛的探险中还发现了这座神庙的秘密。他在打扫金字塔塔顶的坛庙中,偶然发现地板中间的石块有异样,他将与旁边不同的一块石板小心谨慎地撬起,顿时面前出现一口竖井,他探头往井下一看,只见一条巨蛇盘在一堆骷髅上。他先把蛇打死,而后跳下井底,取出长达4米多长的死蛇,这才细看骷髅,发现 那是一具被蛇吃掉的人的尸骨。他在竖井底又发现与坛庙地板上相同的一块石板,他将此石板掀起,结果又是一口竖井,接着又同样发现了第三口、第四口竖井。在第四口竖井下面有一座石头阶梯,沿石阶走下去是一间小石屋。移动石屋地面的石板,露出一个深15米的洞穴。洞内尽是珍奇珠宝和金银首饰。汤姆逊靠洗劫奇钦·伊察的珍贵文物,返回美国后成了百万富翁。然而玛雅文明却遭到了破坏。墨西哥考古工作者将劫后残留的文物重加整理、修复,并集中在尤卡坦人文博物馆陈列展出,那是后来的事了。但人们不可思议的是,为什么玛雅人要在这里建造库库尔坎金字塔?为什么要将金银财宝、人、巨蛇投在神庙底下的竖井里?对此人们看法并不一致。

对圣泉是当时玛雅人献祭雨神场所一说,可说没什么疑义,因为发掘出来的文物已作了证明。至于库库尔坎金字塔,有的认为它与圣泉一样是宗教建筑物,是为祭祀雨神建造的。因为半岛气候干旱,终年缺水少雨,所以从玛雅人到托尔特克人都把雨神作为主神来敬奉。每天清晨、中午、晚上祭司都要登91级台阶到塔顶祭坛做祈祷,祈求雨神降下甘露,滋润大地和万物,让人民安居乐业。另一部分人认为它与古埃及金字塔一样是帝王或首领的陵墓,而这座陵墓主人就是当年率领玛雅人重返尤卡坦的库库尔坎,他在玛雅人心目中就是羽蛇神,神庙和金字塔也以他命名。这两种不同的看法,究竟哪一种更科学,更正确,尚没有结论。

神秘的古代圣贤

荷马其人与《荷马史诗》

古希腊、古罗马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而古希腊古罗马文学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都是西方文学的开端。尤其是古希腊文学,它是欧洲文学的源头。

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特定的地理条件使古希腊人难以在田地里依靠农耕方式谋生,而是在海上靠经商、作海盗或到海外开辟殖民地来求生存。这种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造就了古希腊人自由奔放、富于想象力、充满原始情欲、崇尚智能和力量的民族性格,也培育了古希腊人追求现世生命价值、注重个人地位和个人尊严的文化价值观念。正是在这块独特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土壤上,古希腊民族度过了自己美丽而健康的童年,古希腊人被史学家称为“正常的儿童”,而这“儿童”正是在古希腊丰富多彩、雄大而活泼的文学氛围中成长的。

在古希腊文学中成就最高的就是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最辉煌的代表,两千年来一直被看作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它是世界文化的瑰宝,是古希腊人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对此,马克思曾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希腊的艺术和史诗“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荷马史诗包括两部叙事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出色的作品相传为荷马所作,所以后世又统称为《荷马史诗》。但是,有否荷马其人及“荷马的史诗”,在西方文学史上却是一个聚讼纷纭、争论不休的疑案。近世以来,论述荷马其人其作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激烈争论,形成了学术史上众所周知的“荷马问题”。而且因为史诗是先从口头创作,并经过漫长时间的口头流传,不断地又由集体和个人的再创作而后形成的。所以,对于荷马史诗内容的真实性一直以来也是人们争议的话题。

所谓“荷马问题”,归根结底是这两部史诗的作者问题。

关于荷马,我们所知甚少,即便是他的生平也无可靠记载。传统倾向这样一种意见:荷马生活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之间,相传为盲诗人,他的情况可能同《奥德修记》里那位朗诵诗人谛摩多科斯差不多。这位行吟诗人双目失明,经常带着竖琴在各地吟唱特洛伊战争英雄事迹的歌曲,因此才叫他“荷马”(Homeros,在爱奥尼亚土语里就是“盲人”的意思)。

在古代,尽管对荷马其人颇多异说,但古典作家并不否认他的存在,也承认荷马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的作者,著名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大体都持有这样的观点,而且他们都毫不例外地受到过荷马史诗的巨大影响,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当时希腊人崇敬荷马,认为“荷马教育了希腊”。从中古时代直到18世纪的欧洲,传统一直认为荷马是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远古时代的一位伟大的诗人。但两部史诗就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古老的神话传说与英雄故事,是它最原始的素材,那么,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势必由许多民间诗人对它不断地进行增删、修饰,把最初散传于民间的传说与歌谣集成较为系统的口头作品,最后似应由一位大诗人(如荷马)进行加工整理而成,这种综合性的说法日益为现今学术界更多的人所接受。

至于《荷马史诗》内容的真实性,据报道,深海探险家在东地中海搜寻一艘失踪的以色列潜艇时,意外发现一艘2300年前的希腊沉船残骸,证明古希腊诗人荷马史诗《奥德修纪》中描述希腊水手远渡重洋的故事属实。《奥德修纪》题名原意是“奥德修斯的战争”,它写的是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还乡的故事。希腊人用奥德修斯的木马计攻下了特洛伊城后,带着掠得的奴隶和财宝返回故乡的伊达卡国王奥德修斯,却在归国途中,在海上遭了大难。

继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深海考古研究所科学家在距离赛普勒斯20海里的海底,距离水面约3千米处,发现上述古希腊沉船残骸,船上尚保留装载希腊葡萄酒的酒瓮。这项发现不但证明古希腊水手曾涉足远洋航行活动,也使荷马史诗中描述的古希腊英雄事迹获得进一步证实。

“彩衣笛手”——你是谁?

1284年,位于德国下萨克森州威悉河畔的哈默尔恩城,遭受了一场鼠疫的袭击,民不聊生。当时城里来了一位身穿五颜六色衣服的“彩衣笛手”,在哈默尔恩城的一条“无鼓街”上带走了100多位天真无邪的孩童,从此杳无音讯,难寻踪迹。直到今天,哈默尔恩城的“无鼓街”上还竖着一块记载这一悲惨事件的碑石。

到底是谁带走了这些孩子?“彩衣笛手”究竟是谁?这100多位孩子又到哪里去了?几百年来人们一直试图解开这个“彩衣笛手”之谜。

在文史界,有人主张“彩衣笛手”纯粹是一个流传民间的类似神话的传说故事,这个民间故事之所以盛传不衰,因为“彩衣笛手”的传说中包含了一个道德哲理。

根据几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传闻,在哈默恩城遭受鼠害袭击的那一年,来了一位身穿彩衣而来历不明的陌生人,他以事先商定的款项为酬劳,将城里的老鼠全部赶走。这位陌生人便吹响了手中的笛子,大大小小的老鼠居然鬼使神差地跟着他跑到城外的威悉河里全被淹死了。但是,忘恩负义的市民拒不遵守诺言,迟迟不肯支付报酬给客人。于是,这位“彩衣笛手”随即吹起笛子,城里人家的100多个孩子便跟在他的身后,朝着哈默尔恩城东面的哥本山而去,那里大地开裂,将无辜的孩子吞没殆尽。

研究专家们指出:“彩衣笛手”的故事神乎其神,这个不幸的结局更使民间传说增加了感染力,这个传说故事的目的是要求后人牢记讲究信用、不可忘恩负义的道德规范,并且讽刺了那些只会夸夸其谈而不信守诺言的虚伪君子,它并没有以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作为依据。如同欧美许多文学作品中的古老传说一样,“彩衣笛手”的故事成为后代许多文人创作的素材。

与上述主张相反,一些学者专家历经多年心血考辨后认为:“彩衣笛手”并不是子虚乌有的杜撰故事,它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其事的。

事情真相是这样的:1284年6月26日,这位“彩衣笛手”名叫尼古拉·施皮格尔伯格的人,带领哈默尔恩城的100多位少年向东迁移到波罗的海沿岸的波美拉尼亚一带去。

尼古拉·施皮格尔伯格是一位蓄有胡须、和蔼可亲的老者,曾任德国的一名地方移民官,在1284年前后经常往来于哈默尔恩城和波美拉尼亚之间,他的两个弟弟也是当地负责转运移民的行政官员,曾经在哈默尔恩城附近定居过。据史料记载:当100多位孩子失踪时,施皮格尔伯格也一时不知去向。1284年7月8日,在孩子们失踪后的第11天,有人亲眼看见施皮格尔伯格在德国的什切青港(今属波兰),什切青港是当时移民的必经之地,距哈默尔恩城大约250英里,恰好为10天左右的行程。13世纪时,当时人口稠密的许多德国城镇有不少移民,地域广袤的东部被称为“福地乐土”,那里盛产小麦、蜂蜜、肉类,因而人们迫切希望向东迁移。当地居住的斯拉夫人和匈牙利人也欢迎来自德国的移民,因为他们的到来可以增强防卫力量,用于阻挡来自俄罗斯的侵扰与掠夺。于是,受王公贵族的支持和怂恿,当时德国东迁的移民不断增加。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施皮格尔伯格带领100多个孩子东迁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不足为怪。

  不幸的是在东迁途中,他们所乘坐的航船在波罗的海海岸附近沉没了,施皮格尔伯格与100多位少年一同罹难,无一人生还。

  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用于探究这一历史悬案的莫里斯.谢博尔特为了解开“彩衣笛手”之谜,翻阅了哈默尔恩博物馆留存的大量历史典籍和纪念文物,他认为要了解事实真相,还必须弄清楚笛音捕鼠一事。科学实验证明,“彩衣笛手”用笛子来诱捕老鼠的做法是完全可行的,他利用高频率的笛声使老鼠的神经紧张而产生紊乱,从而诱使它们纷纷拥入河中自杀。历史上,英国就有人使用过一种锡笛驱赶老鼠,捕鼠人利用锡笛发出的高频率的抖颤声调将成千上万只老鼠驱入陷阱内。在中世纪时代,欧洲大陆鼠害横行,因此出现一个巡游捕鼠人利用高频率的笛声把老鼠引向河中淹死,是完全可能的,不足为奇。直到现在,每逢一年一届夏季6月26日的宗教节日,哈默尔恩城还上演有关“彩衣笛手”的戏剧。

  “彩衣笛手”的历史真相究竟如何?当年那100多位孩子走向了何处未知的地平线?现今,这个未解之谜每年吸引着数十万游客到哈默尔恩城观光旅行,其中不乏欲穷究“彩衣笛手”谜底的有心人。

奇异一生的图坦卡蒙法老

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在位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1200多年。

图坦卡蒙法老是埃及著名法老埃赫那吞的王后尼弗尔提提的女婿。埃赫那吞执政20年后去世,图坦卡蒙继承王位。继位时,他只有9岁,娶了比他大三四岁的安开孙巴阿顿、后者是埃赫那吞的第三个女儿。图坦卡蒙执政10年左右,便命归黄泉,当时只有十八九岁。由于他英年早逝而又政绩平平,因而,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很少,而他的陵墓也长时间地掩埋于地下而不为人知。

还有另一种传说。在图坦卡蒙法老神秘地死去之后,年轻的王后给西亚的赫提国王写了一封信,信中请求他选一名王子前来与之成婚,执掌王权。可是赫提王子在赴埃及途中遭到伏击,被人杀死。最后曾辅佐图坦卡蒙的老臣阿伊登基称王。而原来的王后也不知所踪。图坦卡蒙法老和王后的死亡,让他们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因此他们的墓室能否得以保存,也是个值得怀疑的问题。

埃及法老的坟墓位置一直以来就是个令人疑惑的问题。从埃及第十八王朝始,法老为躲避当时日益猖獗的盗墓者的骚扰,开始把宫殿和坟墓分开,他们在首都底比斯的河对岸,即亡灵城里,建立起自己的宫殿,而他们的坟墓则处在亡灵城北面的一个荒凉的小山谷里,秘密不为人知。所以,找寻图坦卡蒙法老的陵墓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1907年,一位美国人在“王墓之谷”发掘古墓,经过五年的搜索,他终于在一个小坑里发现了标有图坦卡芒字样的陶罐。正当他打算继续深入研究考察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而发掘工作也被迫停止了。

1922年,经过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其陵墓得以重见天日,因其陵墓之完整和奢华而震动了考古界,本来默默无闻的图坦卡芒法老一下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而他的死因亦引起人们众多的猜测。

经过对1907年发掘出的器物的研究鉴定,学者们认为这些东西是制作图坦卡芒木乃伊大典时所使用的,以及封闭坟墓之前举行八人宴会时使用的礼器,这说明,图坦卡蒙法老的陵墓就距此不远。因此,他们决定在搭石棚的地点动土,终于在这地方发现了埋没已久的图坦卡蒙法老的陵墓。虽然这座陵墓盗贼亦曾光临过,而且破坏了前室的一些文物,但棺室完好无损,这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墓葬,一时震动了考古界。

棺室完好无损,上面还存有封泥和印章。打开封门,墓内异兽雕刻、塑像、黄金等等。

从公元前1500年左右,此后的500年中,先后有30个法老葬在王陵谷。但都未能逃脱被盗的厄运,许多法老相继被曝尸墓中。然而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