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息化资源配置的相关问题研究——基于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的视角(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7 07:38:48

点击下载

作者:袁野

出版社:西南财大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农村信息化资源配置的相关问题研究——基于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的视角

中国农村信息化资源配置的相关问题研究——基于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的视角试读:

摘要

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的农村信息化发展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和区域的差异化,中东部农村信息化发展迅速,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市场机制,但是西地区的信息化发展却非常落后,农民对信息化需求不强烈,政府的网络建设和信息化资源配置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正确引导农民的信息化需求,合理配置政府的农村信息化供给要素对农民增收和经济增长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书从经济学最基本的两个概念——需求和供给出发,结合农村信息化的相关理论,以云南省为例,对农村信息化的需求和供给进行实证分析,旨在探索影响农村信息化需求的因素和农村信息化供给的经济效应,以及供需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提高农民对信息化的需求意愿和发挥农村信息化供给要素的最大效用。

本书以农村信息化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云南省为例,研究农村信息化的供给和需求层面的问题,着重研究以下内容:①以中国农村信息化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对农村信息化的需求和供给的概念进行界定和归纳;②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构建了有序Probit的农村信息化需求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影响农村信息化需求意愿的18个影响因素;③结合农村信息化的基本理论,构建了云南省农村信息化供给要素的指标体系,并对云南省农村信息化供给要素的6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进行了测度;④从微观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视角,实证分析研究了农村信息化各个供给要素对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影响程度;⑤从宏观经济增长的角度,运用修正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分析了农村信息化供给的各个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⑥在前面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农村信息化的建议和展望。

本书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影响农村信息化需求的因素有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经济因素、地理因素和认知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和认识因素是影响农村信息化需求的最重要两个因素。②农村信息化6个供给要素对农村居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农村信息化人才、农村信息产业、农村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影响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因素中,只有农村信息化技术应用通过了10%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③在农村信息化供给对宏观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中,对经济增长贡献由大到小依次是农村信息化人才、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农村信息产业,而农村信息化技术应用和农村信息化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对于中国的政府来说,应当注重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培育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不是单纯地制定普遍服务和“最后一公里”的接入政策。④基于农村信息化供给和需求的两个方面的分析得出,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与城市信息化的发展的区别在于,城市信息化的发展是居民的需求引导着政府和企业的供给;而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是政府和企业的供给决定着农民对信息化的需求。这是由中国社会发展和收入的二元结构所决定的。1绪论

本章摘要:介绍本书研究的背景、依据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明确提出研究目标及研究思路,通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以及对主要研究方法的介绍,阐述本书研究的逻辑依据,并归纳主要创新点。1.1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正逐渐改善着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的面貌,并且给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如何充分发挥农村信息化的效用,促进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农民摆脱贫困并增加收入是当前中国政府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颁布的《2012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91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24565元,是农村居民收入的3.1倍。2012年年底,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3.7%,较上年提升3.5个百分点,但与城镇互联网普及率59.1%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相差35.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中国的农村与城市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从农民对农村信息化应用的情况来看,根据国家信息中心2012年颁布的《中国农村信息化需求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缺乏技能和使用成本高是农民应用互联网的最大障碍。在互联网的各项应用中,休闲娱乐、网络游戏是农村网络应用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受到收入、文化程度和信息化产品价格的影响,农民对互联网的应用需求存在一定的局限;其有相应的农村信息化需求,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还停留在语音、上网等初级应用的阶段,并没有将农村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和生活中。

表1-1显示了目前有关农村信息化的一些主要政策。表1-1 农村信息化的相关政策① 参见2004年1月16日,信息产业部发布的《关于在部分省区开展村通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② 参见2004—2009年连续六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在政府政策制定层面,从表1-1可以看出,虽然中央政府从1994年起制定了“金农工程”“村通工程”等一系列国家性普遍服务的政策,使得农村地区通信网络和农村信息化平台检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这些政策对农民和农村的实际作用效果来看却收效不大。其主要表现在:①农村信息化目标缺乏具体统一规划;②缺乏显性和有效的制度安排,管制和制度设计失位;③在投入组合方面欠优化,重物质资本投入,轻用户培训;④重形式,轻内容。同时,农村信息化的技术和服务供给的相关企业不仅背负着普遍服务的沉重负担,还缺乏相应的资金补贴和完善的市场机制来引导。

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原因导致目前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还没有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而政府有关部门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发展时也缺乏从供需双方的经济利益和实际接受的角度加以深入研究,特别是以个人计算机和因特网应用为基础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在当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和发展,没有真正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中国的农村信息化的需求和供给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农民对信息化的需求需要正确的引导。随着通信技术和ICT(信息、通信和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技术的不断进步,基本的语音、短信等通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农民对信息化技术的需求从原来的基本语音通信、上网方式逐步向移动互联网和通信信息服务产品转变,他们更加渴望农村信息化的服务和技术应用。受到文化程度和收入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农民对信息化的接受和筛选能力有待提高。

第二,影响农民对信息化需求的因素还有待进一步探究。从农民的消费和支出的影响因素来看,收入、产品的价格、农民的文化程度均影响着农民的消费状况。对于农村信息化的需求来说,中国不同地区的农村信息化需求也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什么样的因素影响着农村信息化的需求,基于这些因素如何制定相应的政策是目前中国政府在农村信息化工作中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三,农村信息化供给的各个要素的资源配置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政府虽然做了大量普遍服务和农村信息化工程的推进工作,但是实际的农村信息化应用效用却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不同地区的农村信息化对经济增长和农民减贫增收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因此,如何科学评价农村信息化各个要素的对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的效用,优化农村信息化各个要素的资源配置,对未来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于此,本书从古典经济学的需求和供给的两个基本概念出发,结合农村信息化的内涵和范畴,以信息资源、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技术应用、农村信息化人才、农村信息产业、农村信息化政策六个供给要素为研究基础,运用经济学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云南省为例,对我国农村信息化的需求和供给进行了研究,为我国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和实际依据。1.2研究意义

2004—2012年连续九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都关注着中国的“三农”问题。其中六个中央“一号文件”都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为目标。而“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离不开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中央政府在“十一五”期间,为了促进区域和城乡的协调发展,加大了对贫困边远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努力探索消除贫穷、改善民生的新途径。但是,根据国家信息中心2013年12月9发布的《中国数字鸿沟报告2013》的结论显示,无论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信息技术产品的普及应用水平来看,城乡之间、西部和东部之间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部,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83.7%,“三农”问题是关系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经济方面,云南省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1720.91亿元,增长12.1%,增速排列全国第3位。在信息化发展方面,2013年云南省信息化发展指数为0.603,排在全国第29位;互联网普及率全国最低,只有29%;而移动电话普及率为63%,排名27位。由此可见,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信息化发展的速度,受到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环境、教育文化水平等影响,云南省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发展之间存在着不协调的关系。基于此,本书从农村信息化需求和供给的两个角度出发,选择云南省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究农村信息化需求的影响因素、农村信息化供给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未来中国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1)实际意义。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外部环境和农民自身条件禀赋的限制,影响了信息化需求的意愿和应用程度;另一方面则是政策制度和资源配置缺乏导致农村信息化的实际成效大打折扣。前者是农村信息化需求层面的内容,后者则是农村信息化供给层面的内容。因此本书选择云南这个西部偏远地区作为研究试点,从需求和供给这两个经济学最基本的要素出发,从宏观及微观的两个视角分析了农村信息化的接入需求和使用需求的影响因素,同时对农村信息化的供给政策做出了经济性的评价,为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我国未来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模式,特别是为西部偏远地区的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提供了参考。(2)理论意义。就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农村信息化理论和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数研究成果均集中在宏观领域的农村信息化测评、农村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和平台建设等方面。从微观层面对信息化需求和农民的行为方面研究甚少,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本书基于经济学需求和供给两个基本概念,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微观层面的农村信息化需求以及宏观层面的农村信息化各个要素供给的效用评价。为农村信息化的理论发展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分析框架,在概念和内涵上丰富了农村信息化理论。1.3研究概念界定

为了行文方便和避免文字上的争议,特别是为了后文中实证分析数据的选择和处理,有必要先对本书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界定。

农村信息化是本书研究的基本概念,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涉及整个农村、农业系统。其基本含义是指信息及知识越来越成为农村社会、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等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和智力活动对农业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业越来越成为整个农业的基础产业之一。刘世洪(2005)认为农村信息化包括了农村资源环境信息化、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化、农业生产信息化、农村科技信息化、农村教育信息化、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化、农村管理信息化等。

在参考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将农村信息化看成一个庞大的经济系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其包括了信息化的需求和信息化的供给两个方面。下面我们将对本书的两个核心概念——农村信息化的需求和供给进行范畴的界定(如表1-2所示)。这两个概念相互交叉,形成互补,构成了本书研究的重要内容。表1-2 本书研究概念界定

从图1-1农村信息化供给与需求的经济效应分析框架可以看出,本书所构建的农村信息化经济效应分析框架其本质上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系统中各个组成要素的“供给—需求”框架。左边的是农村信息化的供给方,主要有:①政府部门,主要负责资源配置、市场机制、政策保障、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供给;②广电和通信运营商,主要负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基础的通信网络、信息化平台和数据库的搭建、终端的供给等。右边部分农村信息化的需求主要由农户、农村政府、乡镇企业组成。他们的需求包括接入需求和应用需求两个层面:①网络接入需求包括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信息通信硬件产品和信息通信软件产品,例如手机、电视等;②网络应用需求包括通信服务和中间技术应用,电信服务、信息内容服务、电子村务等。在农村信息化供给和需求方的共同作用下,农村经济生产系统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图1-1 农村信息化供给与需求的经济效应分析框架1.4国内外研究现状1.4.1 农村信息化需求层面的相关研究现状

关于农村信息化需求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农村信息需求和信息技术接受的需求。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如下:杨春(2011)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河北省农民信息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手机和电视是农民得到信息的主要渠道,电视是农民信息需求的重要来源。

高锡荣(2010)对农村地区信息接收的特征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重庆农民信息需求特征和环境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农业生产信息和技术信息是农民最需要的信息类型。

赵俊晔(2006)采用实地考察的方式对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信息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西部地区的信息需求和中东部具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

在不同民族信息需求方面,王春梅(2010)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法对齐齐哈尔市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信息需求现状进行了调查,提出了政府引导的信息服务模式。

黄友兰(2009)对我国农民的信息需求呈现多元化和多层次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信息服务模式。

王建华(2010)基于243位农民工的访谈和调研,对农民工就业信息获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在诸多影响农民工信息需求的因素中,农民工年龄、婚姻状况、居住地、文化程度、技术等级、就业渠道等对农民的就业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徐小青(2007)对农村地区互联网和宽带的采纳因素和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影响农村地区宽带接入的因素主要有网络速度、服务质量、文化程度、使用习惯和年龄等。

吴先锋(2010)对信息化的需求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表明,信息化产品的价格、电信资费、年龄和文化程度对农村信息化的需求有很大程度的影响。中国的信息化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赵琛、董玲(2010)重点分析了在信息化产品市场(如手机阅读)中,信息化产品的有用性是消费者关注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提升信息化产品的有用性。

汪淼军(2007)认为在面对运营商推送信息化服务产品这一新业务时,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比较严重,大多数农村地区的消费者都跟着身边的朋友使用同一个运营商的信息化业务,便宜的价格是农民选择运营商的重要因素。

对信息需求的相关研究的总结见表1-3。表1-3 农村信息需求相关的文献和研究内容

在农村信息技术采纳和需求的研究方面,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集中在对农户的禀赋特征的行为分析,例如成员禀赋包括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经历、性格特征、社会网络等,而家庭禀赋包括土地经营种类、土地经营方式、土地规模、地理位置、家庭的非农收入等。第二阶段主要从认知、行为科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研究环境、技术任务等因素。环境因素包括政府、亲戚朋友、邻居和农户所处社会网络对其采纳行为的影响;技术任务因素包括信息技术的可用性,感知的易用性和有用性,感知的风险、成本、信任,感知的行为控制及任务技术匹配等。

对信息技术需求的相关研究的总结见表1-4。表1-4 农村信息技术需求的相关研究内

由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无论是对信息需求还是信息技术需求的研究,现有的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但也反映出目前对农村信息化需求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尤其在ICT技术不断进步,新技术和新业态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农村信息化呈现了新特点和新需求,就目前现有的文献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1)农村信息化需求方面,过多的是基于问卷调查的方法,停留在信息类别、信息特征和不同地区差异化的表象研究方面,缺乏从微观的消费者行为学角度入手,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模型和理论研究。(2)在农村信息化需求的影响因素层面,主要依靠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对信息技术感知情况进行分析,缺乏宏观经济因素相关的模型和分析。例如将某地区的恩格尔系数、人均可支配收入、地区生产总值等因素纳入进来。(3)无论是信息需求的调查研究还是信息技术的采纳研究,现有研究多是针对不同的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缺乏对信息化概念和内涵的统一研究,亦缺少将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结合起来进行协同研究。1.4.2 农村信息化供给层面的相关研究现状

根据本书对农村信息化供给的相关内涵的界定,农村信息化供给层面主要包括了农村信息技术应用与影响、农村信息网络和服务体系建设等相关内容。

在农村信息技术应用与影响的研究方面,李应博(2006)研究了农村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普及情况对农民生活起到的重要作用,计算机普及率和农村地区的受教育水平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文化程度的提升会使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提升,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民的知识和文化程度也不断提升。

李道亮(2009)认为农村信息技术涉及农业生产、气象预报、生活服务、农贸市场等各个方面。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城乡服务均等化、农业现代化和食品健康安全化才能充分发挥农村信息化的作用,农村信息化的技术需求是在这三个基本趋势下形成的。

刘畅(2008)认为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带来了新兴产业,农业信息产业的形成、发展与壮大的同时,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各领域的普遍采用,使传统农业得以改造与优化,促进农业经济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方向发展。

刘继芬(2003)研究了法国成为世界食品加工产品第一出口大国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信息业比较发达,有50%的农场主使用计算机介入管理并获取信息。

吕晓燕(2008)研究了农村信息化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会大大改进农业劳动工具的技术性能,提高劳动者的技术素质与业务水平,并优化劳动对象和节约各种资源,从而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同时,还提高了增长的效率与质量;农业信息化应用于农业宏观管理与调控,会大大提高人们对农业经济增长过程的调控能力和实际的管理水平,它有利于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

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李道亮(2008)通过分析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内涵、关系,辨析论述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电气化、农业信息数字化、农业智能化、农业自动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提出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当前阶段的建设重点。同时具体描述农业信息化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民素质提升等方面,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面促进作用。

万尚钦(2008)认为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可为农业经营管理决策者提供强大的技术手段和丰富、高效、畅通的信息渠道,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解决管理效率低、调控不及时等问题,促进管理科学化、合理化和最优化,从而加快农业的全面发展。

郑全太(2007)的研究表明,有效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可提高农产品中的知识含量。知识含量高的农产品比重越来越大,而知识含量低的农产品比重越来越小,进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可见,推进农业信息化,将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农业经济集约增长。

方银水(2006)分析了西部地区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的现状、建设原则、体系结构以及技术支撑结构等方面的问题,研究发现,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相对落后,从人才队伍建设、投资领域、文化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农村信息化的建设策略。

由上述农村信息化的供给层面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农村信息技术还是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现有的专家和学者均从农村信息化建设对农村农业现代化和经营管理、经济增长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但是在ICT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农村信息化的供给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就目前现有的文献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第一,研究的理论层次还有待深入。在梳理的相关文献中,多数研究建立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定量分析基本是简单的数据收集或者描述性研究,而更加深层次的理论探讨还很缺乏,调查结果也给人以相似或千篇一律的感觉,较多停留在经验性的表面研究。此外,也没有对农村信息服务体系进行系统的理论阐释,研究人员往往依据自身研究需要,选择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一个部分或若干个部分进行研究。

第二,缺乏对农村信息化供给要素的实际效果的分析研究。虽然有一些学者研究了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技术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农民生活质量的影响,但对农村信息化的几个要素对经济和收入的影响的分析还不够全面,有关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效果的研究成果较少,研究人员更为关注的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问题,如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对农村信息化的作用效果的实际情况颇为忽视。1.5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本研究聚焦农村信息化需求影响因素和供给的作用机理、资源配置等问题。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模型,以云南省为例,从宏观及微观两个角度分析农村信息化的供给和需求问题。为我国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梳理了一套包含需求和供给层面的农村信息化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和研究体系。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有如下几点:

问题一:需求层面,ICT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农村地区的信息化需求在不断变化。因此,本书探寻在这样的网络外部性下农民的信息化需求有哪些,农村信息化的需求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问题二:供给层面,中国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对消费者来说,农村信息化对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实际效用却没有发挥出来。因此,本书以云南省为例,研究农村信息化的供给要素对宏观经济和农民收入的作用机理。研究农村信息化要素供给的资源配置和优化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农村信息化的各个要素,才能充分发挥农村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

问题三:需求和供给的互动层面,按照市场经济的供需理论,在中国的城市信息化发展中,消费者需求决定了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也就是说,消费者有什么样的需求,企业就会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市场规律。但是在中国的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中,到底是需求决定了供给,还是供给决定了需求?这是本书需要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书的研究将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1)理论述评和现状研究。基于古典经济学最基本的两个概念需求和供给,提出农村信息化需求和农村信息化供给的两个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确定了本书的研究范畴。从理论上对农村信息化经济效应的四个方面,即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农村信息产业基础、农村社会运行环境、效用积累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奠定本书的理论研究基础。同时,对我国目前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现状,特别是云南省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归纳出目前农村信息化供给和需求存在的主要问题。(2)理论模型构建。选取计量经济模型作为理论分析工具,基于目前农村信息化需求现状,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影响农村信息化需求的相关因素,构建了农村信息化供给的经济效应模型,从收入和经济增长的角度对农村信息化的各个要素对经济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3)实证研究。基于构建的计量经济模型,以云南省为例,通过Spss、Stata等相关分析软件的运用,验证理论模型架构,分析了影响农村信息化需求的影响因素和农村信息化供给的经济效应。从收入结构的角度对农村信息化供需的互动效应进行了分析,为农村信息化供需框架分析奠定基础。(4)策略建议。以云南省为例,分别从农村信息化的需求引导和资源配置、市场机制、政策制度安排等方面提出了建议,落实了理论模型的研究结论,丰富了本书的实证研究成果。1.6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本书沿着“农村信息化供需现状和问题-→理论述评和文献综述-→农村信息化的概念界定和理论模型选择-→农村信息化需求影响因素-→农村信息化的供给对收入的作用机理→农村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从政府层面提出农村信息化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的建议”这条基本思路进行研究。章节安排如图1-2所示。图1-2 论文结构框架

第1章,绪论。介绍本书的研究背景、依据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明确提出研究目的及研究思路,通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的设计以及主要研究方法的介绍,阐述本书研究的逻辑依据。

第2章,文献综述。首先介绍农村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从农村信息化的基本理论出发,参考了农村信息化的测评体系、农村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等相关的文献。同时研究了古典经济学的基本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通过文献阅读和资料整理,为后面的农村信息化需求决策模型、农村信息化的供给模型的构建和指标的选取奠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

第3章,国内外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从研究主题的现实问题出发,对中国的农村信息化区域差异化发展进行了深入剖析,特别是对云南省的农村信息化供给和需求现状进行了总结。为后文的数据来源和指标的选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借鉴发达国家农村信息化经验,为第7章农村信息化的政策建议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第4章,从微观的消费者行为视角,对农村信息化需求进行研究。构建了基于Probit的农村信息化需求决策模型。运用实地调研和抽样数据的方法,分析了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地理因素、认知因素对农村信息化需求的影响程度。

第5章,主要从农村信息化供给的角度出发,对农村信息化的供给各个要素对农民收入和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农村信息化六个供给要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结合第4章的研究结论进一步探讨了农村地区信息化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6章,从宏观经济增长的角度,运用修正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分析了农村信息化供给的各个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在农村信息化六个供给要素中,农村信息化人才、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农村信息产业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为显著。

第7章,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基于本书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的结论,从需求引导、资源配置和制度框架三个方面提出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策略。最后,总结研究的主要结论,并介绍未来可拓展的研究方向。1.7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1.7.1 技术路线

针对中国农村信息化供需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文献回溯和理论梳理,以云南省为例,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农村信息化的供需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中国未来农村信息化制度层面的政策建议。针对实际的调研数据和宏观的经济、信息化相关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农村信息化的供需发展影响因素和效用进行分析,从而完成研究目标。从农村信息化对宏观经济增长以及微观收入增长的角度提出中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策略。本书的技术路线如图1-3所示。图1-3 本书技术路线1.7.2 研究方法

本书基于农村信息化和经济供需相关理论,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研究现状和理论进行了回溯。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农村信息化的现状进行了梳理。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农村信息化需求和供给的相关模型。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本书建立新的评价体系的主要理论方法,文献研究法主要通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对文献进行研究,从而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本书在多学科理论的文献研究基础上,通过抽象、归纳、演绎等理论方法寻找和揭示出了影响农村信息化需求的因素。(2)问卷调查法。

相比较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更加客观的市场调研方法,主要是用书面形式间接收集研究材料。通过向调查者发出并回收简明扼要的调查问卷,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寻找问题。本书的问卷调查主要应用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将云南省农村信息化供给和需求的现状进行梳理,并发现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的问题,对不同类别的用户进行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通过直接发放问卷的形式得到了用户满意度的第一手资料;其次,通过对农民信息化需求的调研为构建农村信息化需求模型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实证分析提供了数据来源。(3)实证分析法。

实证分析法是指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及发展、运动规律进行观察,提出假设,进行验证,并上升为理论的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法是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西方学者将它用于经济学的研究,以说明客观经济现象的变动规律。实证分析法只是客观地分析和说明事物或现象是什么、存在哪些运动规律或趋势,而不涉及该事物或现象是好还是不好的评价。本书运用实证分析法从宏观层面对农村信息化供给要素对经济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2文献综述

本章摘要:首先介绍农村信息化理论的内涵和范畴,并以经济学供需理论为基础,对需求理论、供给理论进行了理论溯源,主要包括了市场需求理论、电信需求理论、信息需求理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供给效率的评价方法等。通过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奠定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2.1农村信息化相关研究综述2.1.1 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

研究农村信息化离不开信息化这个概念,纵观中国信息化的发展,农村信息化与城市信息化紧密相关,只有城市信息化建立起来了才可以带动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消除中国的数字鸿沟。信息化的概念最早是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他在题为《论信息产业》的文章中,提出“信息化是指通信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

关于信息化的定义和内涵,中国学术界和政府内部作过很长时间的研讨。1997年,深圳召开了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了国家信息化的定义、组成要素、指导方针、工作原则、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并通过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00年远景目标。这次会议对信息化的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实现信息化的六个要素主要包括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国家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见图2-1。图2-1 信息化六要素

通过图2-1看出信息化的六要素同时也展现了信息化作为生产力的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信息化生产力是迄今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它要求要有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一切不适应该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将随之改变。完整的信息化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1)信息网络体系,包括信息资源、各种信息系统、公用通信网络平台等。(2)信息产业基础,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装备制造、信息咨询服务等。(3)社会运行环境,包括现代工农业、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4)效用积累过程,包括劳动者素质、国家现代化水平、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等。

图2-2为信息化的生产力内涵。图2-2 信息化的生产力内涵

信息化理论基本的六要素和信息化生产力的内涵是本书研究农村信息化的理论基础。对于中国这个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社会来说,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是离不开城市信息化的发展的,只有城市信息化的发展不断地积累才能有效带动农村信息化的发展;而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也会促进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协同发挥最大的效用,填补城乡数字鸿沟。由此可见,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也离不开这六要素,即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和信息化政策。农村信息化和信息化之间的关系见图2-3。图2-3 农村信息化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信息化理论和农村信息化相关理论的回顾,图2-1、图2-2、图2-3表明农村信息化作为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既相互联系也有一些区别。无论是从生产力还是从信息化的六个要素出发,本书研究的农村信息化都具备相应的内涵和要素功能。2.1.2 农村信息化测评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信息化水平和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科学客观地评价信息化的发展对中国的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本书研究核心问题来说,农村信息化的需求离不开在对既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需求,而农村信息化供给的要素和内涵也离不开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测度。因此,为了使本书的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更加科学合理,就需要从科学角度对农村信息化进行定量测算、分析、评估,避免以抽象论证和主观推断为依据。就本书研究的主旨来说,农村信息化的测度指标和体系的选取对本书模型构建以及指标的选取、纲量的换算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里主要介绍一些基本的农村信息化测算方法以为本书的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打下相应的基础。

自从20世纪80年代信息化的概念被提出以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和研究机构都对信息化的测度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有代表性的测算和评价指标主要有:(1)波拉特指标体系。

1977年由波拉特创建的一套基于信息经济学的内生增长模型,将GNP的测算值作为统一的参照标准,它从经济角度考察社会信息化程度,选择信息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率和信息劳动者在总劳动力中所占比率作为测度信息化水平的具体指标。(2)日本电信和经济研究所(RITE' s Index of Information)评测指标。

日本电信与经济研究所提出了信息化指数模型测评方法。这一指标体系选取了社会信息化活动中最有代表性的4大类l1项活动指标,如图2-4所示。图2-4 日本电信和经济研究所测评指标

根据日本的测评体系,先将这些指标的各种数值纲量化,根据综合评分分析法的基本评价模型,采用简单线性加权方法进行信息化指数的测评:i

公式2-1中,II是信息化指数,P是第i个评价指标无纲量化处理后ii的值,W是P的权重。(3)国际电信联盟世界电信指标体系。

国际电信联盟世界电信指标体系直接由23个具体要素构成,分别是家庭拥有固话数、移动电话拥有人数、家庭上网率、因特网接入速度、通过家庭PC上网的用户所占的比例、成人上网的比例、在家或单位上网的成人所占的比例、使用因特网的成人所占的比例、上网成人的性别差异、上网成人的年龄差异等。(4)中国信息产业部测度指标。

2001年7月,中国信息产业部正式推出《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该方案在借鉴了发达国家的信息化测评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建立了第一个中国信息化的国家测评标准。《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中设置的信息化指标体系根据国家信息化的体系结构,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信息化人才、信息政策法规和标准6个方面概括反映了国家信息化水平,共20项指标,指标的构成方案见附录1。(5)中国农科院农村信息化测评指标。

刘世洪(2007)结合我国农村信息化的特点,在借鉴发达国信息化水平测度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对我国农村信息化的测评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农村信息资源、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产业、农业信息人才、农村信息化外部环境6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入手,详细论述我国农村信息化综合测评指标体系。该体系充分考虑地区差异性,界定了农村信息化水平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总框架,如表2-1所示。表2-1 中国农科院农村信息化测评指标

从总体的信息化指标体系来看,信息化的指标体系都包含了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人才和信息素质、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政策等几个方面。不同之处在于相关的测算指标权重和纲量不同,如表2-2所示。表2-2 信息化测评方法比较

本书主要采用后两种指标体系,并结合云南省特点进行了一定改进。2.1.3 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

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一个经济系统中,劳动的增加和资本的积累可以带动经济增长,合理的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持续的资本积累则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随着经济学的不断发展,新的古典经济学代表学家索洛则认为,在一段时间内,一个经济系统的总量Q和一个地区的资本存量K、劳动力L以及生产技术水平A相关,也就是说技术水平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ICT技术的进步,在中国这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社会中,信息化对农村地区经济增长和减贫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际通信联盟(2008)认为信息化技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信息产业本身的产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其贡献的大小取决于信息产业部门的产出规模,通常我们称为直接效应;第二种是间接效应,也就是说信息产业部门提供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有助于帮助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比如高科技的信息化技术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的科学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进而使得农村经济增长。

高梦滔(2008)采用计量经济GMM工具变量方法估算了农户的信息服务利用率对农户收入和贫困发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化的服务水平和农户的收入增长正相关。特别是电信服务具有显著性的带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作用,而由于地理因素的一些影响,农村信息化在中部、西部和东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不同。

日本学者鬼木朴分析了1975—1985年的经济增长中大约15%的比例由信息产业发展所带动。Dholakln(1994)对美国经济发展和信息设施进行了计量分析,认为1990年美国基础电信设施与美国经济发展相关程度最大。Dewan就信息产业对GDP的发展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36个国家在1985—1993年的数据分析后发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投资结构有着明显的不同,并进一步探讨了投资对不同国家经济发展影响的差异。

吴洪、黄秀清(2003)研究了电话普及率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电话普及率越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越缓慢。见图2-5。图2-5 电话普及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许慧玲(2008)运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对信息化贡献率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信息化使知识与技术的投入成为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内生作用更为突出。

王彦、李忠斌(2011)以湖北恩施自治州利川市的调研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变量回归和Logit回归模型对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息化与农民收入有着显著性的正相关关系,农民的收入结构与信息化、农民的文化程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电信网络对农民的收入增加具有间接的效应。

史炜(2010)认为,对于贫困落后的西部山区来说,仅仅依靠电信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不够的,必须在网络建设的同时使信息化尽快实现对农村、农业、农户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的双重改变,只有这样,农村、农业、农民的稳定才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万忠(2004)的研究表明,农村信息化是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广东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具。农村信息化对广东省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具有相应的带动作用。

作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宽带网络的发展也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来自世界银行(1999)的数据显示,宽带普及率提高1%可促使GDP提升10%,宽带速度提高一倍,可使GDP增长0.3%。

通过上述专家和学者的分析可以看到,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增长、农民的增收、地区生产总值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农村信息化网络服务供给或多或少地推动着地区的经济增长。2.1.4 农村信息技术接受理论

农村信息技术接受模型主要建立在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的基础上。TAM是Davis通过对理性行为理论进行修正,于1986年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提出的。其初始目的是为了对信息技术广泛接受的决定因素做出解释性说明,并用于跟踪外部变量是如何影响内部信念、用户态度和使用意向的。这一理论不仅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也具备了很好的解释能力。见图2-6。图2-6 TAM模型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随着信息化从城市到农村地区的发展,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在借助TAM理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农村地区移动信息的采纳影响因素和农民对信息化的感知因素。何德华(2008)认为信息通信技术在农村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发展农村移动信息化将会大大促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进程,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从最终用户的角度对农村移动信息服务的接受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接受移动信息服务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信息化产品的成本、信任度、满意度,对其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及便利条件几个方面。满意度对接受移动信息服务的使用意愿起到间接作用,农民对成本较为敏感,成本越高,使用移动服务的行为意愿越低。

孙焕磊通过分析认为农村信息服务技术发展迅速,但农村的信息技术利用率并不高,也就是说信息化技术产生的效用并不和其技术的发展同步。

Rogers提出创新扩散理论(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IDT),认为采用个人或单位认为新的观念、技术或实体,即称之为创新。创新是一种新思想、新产品或新过程,将创新扩散定义为一种创新随着时间透过社会系统与组织传播的社会过程。个人持有不同程度的接受创新的意愿。在同一社会体系中,某些个体比其他成员相对早地采用创新产品,而有些人很晚才采用新产品。采用过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呈现一个正态分布曲线。将这一正态分布中的人们按个人创新性可划分为五类(从最早到最后):创新者、早期采纳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滞后者。

深入研究农户对农村信息服务技术的采纳行为,将农户信息技术采纳的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民对基本的产品和基础网络的需求行为,第二阶段是对继续信息通信技术的产品和服务的应用。研究表明政府除了在网络建设上面保持一定的增速外,还要引导农民正确应用农村信息化的技术。

表2-3对信息技术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分类与比较。表2-3 信息技术接受的理论模型分类与比较2.2需求理论相关研究综述2.2.1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理论是本书研究农村信息化需求的基本理论基础。本书从古典经济学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理论入手,对需求理论进行探究和溯源,探究影响农村信息化需求的基本因素。根据西方经济学的定义: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需求是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统一。

从图2-7的需求曲线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数量Q决定了该产品的价格。一般来说,需求曲线是向下的曲线,产品的价格越低,购买该产品的人数就会越多,这是需求曲线的基本特征。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影响购买愿望与购买能力的各种经济与社会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是:价格、收入、消费者偏好与预期。图2-7 需求曲线(1)价格。一般来说,价格越高的产品,需求越低。商品的价格也受到该商品的替代品价格的影响,替代品价格越高,消费者就越倾向买该商品。而替代品价格越低,消费者就越倾向于买替代品。商品的价格还受到互补品的影响,例如汽车和石油,石油的价格越高,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也会越低。(2)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偏好是指消费者的个人爱好,受到消费者的心理因素、自身环境因素和风俗习惯的影响。(3)预期。预期是指消费者在某时间段内对未来形势的一种预测和期望。如果人们普遍预测该商品未来价格上涨,那么本期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以应对未来的价格上涨。同时,预期效益会带来本期的需求量越高,价格越高的现象。(4)收入。一般来说,收入和需求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收入越高,则对商品的需求越高,高收入代表了较高的购买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需求的影响因素和需求曲线的分析,需求函数可以表达为:d

公式(2 - 2)中,Q代表需求量,P代表价格,T代表偏好,Y代sce表收入,P代表替代品价格,P代表互补品价格,P代表预期价格。2.2.2 电信需求

结合古典经济学的需求理论我们分析了影响消费者需求的重要因素,包括产品的价格、消费者偏好、收入和预期。在中国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中,电信网络和通信网络的发展是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因此,对于农村信息化的需求来说,电信需求是农村信息化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电信需求主要指网络接入需求,包括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信息通信硬件产品和信息通信软件产品,例如手机、电视等。

从消费者行为学的角度来看,消费者的电信需求行为会受到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的影响。德尔·霍金斯在其著作《消费者行为学》一书中提出了一个经典的消费者行为模型。根据霍金斯的模型,舒华英(2005)提出电信行业的消费者行为总体模型,他将消费者对电信需求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要素的变化也会导致用户需求的改变。例如在城市和信号覆盖较好的区域,用户对电信需求的信号和服务质量会有较好的感知,这样对电信业务和服务的需求就会相对强烈一些。而在偏远的山区和信号覆盖较弱的区域,用户对电信服务的感知下降,就会影响到用户对电信需求的意愿。(2)人口特征因素。人口特征因素主要是指人口规模、结构和分布。人口规模是指人口的数量,结构反映人口在年龄、收入、教育和职业方面的分布,分布则说明人口的地理划分。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电信消费者的行为,并对不同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产生影响,同时又能通过影响人们的其他特性,如个人价值观、决策方式等间接影响电信消费者的行为。例如,对于中国移动的产品神州行、动感地带和全球通来说,时尚的年轻族更偏爱动感地带,而商务组则偏向全球通套餐。这一人口特征因素在中国的农村地区显得尤为明显,根据中国移动市场部数据显示,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用户偏爱选择神州行套餐,这一套餐主要适用打工人群。由此可见,人口特征是农村信息化需求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3)文化背景。文化是知识、信念、艺术、法律、伦理、风俗和其他由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所共有的习惯、能力等构成的复合体。文化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户选择的电信需求也不一样,有的可能会偏好语音业务,有的会偏好短信业务。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农村居民的信息化需求也不一样,有的对农村信息化需求意愿强烈,而有的则对农村信息化需求意愿不高。(4)家庭因素。家庭是大多数产品的基本消费单位,住房、汽车和家用电器等大多数产品,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消费的,而个人的消费模式,也往往与家庭其他成员的消费模式密切相关。对于电信网络需求和信息化需求来说也一样。例如,某个消费者使用了某公司的电信业务,当他认为该业务会给他带来一定的效用时,他会对家里的成员进行潜意识的宣传,从而使他们了解这项业务,并产生尝试的欲望及需求。因此,家庭因素也会对电信需求产生直接的影响。以宽带互联网业务接入为例,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2011农村互联网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拥有人口数多的家庭会比人口数少的家庭对宽带需求的意愿更加强烈。(5)社交因素。从社会属性的角度来说,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很多方面都与各种群体保持交际和沟通。受到网络外部性的影响,一个群体之间会使用相同的电信业务和电信品牌。例如,为了工作的需要,某公司的大多数职员都会使用同一个电信运营商的相同品牌的业务。而这一现象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在中国农村地区,农民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这种由社交因素产生的网络外部性影响着农民对信息化的需求。(6)认知因素。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五个层次。不同的时期和外部环境下需求会有所不同,并且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求的迫切程度也是不同的。例如,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演进,起初消费者对电信网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语音业务方面,而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消费者需求就逐渐变为了对视频和数据业务的需求,并且未来的需求形态还会不断变化和发展。当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客户就会形成更高一层的需求目标。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农民的信息化需求起初从固定电话到移动手机,现在逐渐演变为宽带和互联网接入。在未来,这种数字鸿沟会不断缩小,农村地区的信息化需求会和城市信息化需求同步发展。因此这种认知的变化也是影响电信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此可以看出,电信客户需求的影响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这里探讨的电信需求相关的理论和模型也是本书研究农村信息化需求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和理论框架。2.2.3 农村信息需求

信息需求作为农村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传播不畅通就会出现信息鸿沟,也称作数字鸿沟。信息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因此信息的传播渠道非常重要,这就要依托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大的通信网络和各个传播媒介的协同合作。本小节主要将对国内外农村信息需求的内容和传播渠道进行梳理和回顾,为第4章的农村信息化需求的计量经济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在世界范围内,农村信息服务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的农业专业化信息。根据美国学者Vavrek的研究,最初的农村信息研究主要关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