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的语言艺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7 12:01:22

点击下载

作者:邢春如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处世的语言艺术

处世的语言艺术试读:

前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以及表现形式。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

语言是人类的创造,只有人类具有真正的语言。只有人类才会把无意义的语音按照各种方式组合起来,成为有意义的语素,再把为数众多的语素按照各种方式组合成话语,用无穷变化的形式来表示变化无穷的意义。

人类创造了语言之后又创造了文字。文字是语言的视觉形式,突破了口语所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口才是我们在交际的过程中,口语语言表达得十分准确、得体、生动、巧妙、有效,能够达到特定交际目的和取得圆满交际效果的口语表达艺术与技巧。

口才是一种综合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表达,还包括聆听、应变等多项能力。中国著名演讲家、“新中国演讲事业开拓者”、中国第一位演讲学教授邵守义有一句名言:“是人才未必有口才,有口才必定是人才。”有口才的人说话具有“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等特征。总之,善表达,会聆听,能判断,巧应对,是衡量口才好与坏的重要标准。

口才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它是靠刻苦训练得来的。古今中外历史上一切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的演讲家、雄辩家。他们无一不是靠刻苦训练而获得成功的。

美国前总统林肯为了练口才,徒步30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论辩,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倾听,一边模仿。他听到那些云游八方的福音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的布道,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子。他曾对着树、树桩和成行的玉米练习口才。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少年时曾患有口吃病,但他不被困难所吓倒。为了克服口吃,练就口才,他常常朗诵、慢读课文,为了准确发音,他对着镜子纠正嘴和舌根的部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口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说话不仅仅是一门学问,还是我们每个人赢得事业成功常变常新的资本。好口才会给你开创美好前景,拥有好口才,就等于你拥有了辉煌的前程。

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语言艺术知识大课堂》,主要包括交际、处世、礼貌、沟通、谈判、雄辩、演讲、写作、商务、领导等语言的表达艺术。本套书在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可读性和启迪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语言表达艺术、增强语言表达素养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一、职场沟通的语言艺术

1.恰当地称呼对方

与人谈话,称呼是必不可少的。在社交中,人们对称呼是否恰当十分敏感。所以,称呼往往影响到交际的效果。

我有一位善于交际的朋友,在很多场合他都能结识很多新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我发现,他对比他小的年轻人总是很亲切地直呼其名,亲如兄长般的态度使他深得小弟、小妹们的尊敬与喜爱。即使在他住院期间,他也能与那里的医务人员打成一片。

此外,应酬中的称呼还要合乎常规,也要照顾到被称呼者的个人习惯,同时,还要注意入乡随俗。而根据场合,又可以分为工作中的称呼和生活中的称呼两种,在具体实践中各有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称呼应当亲切、自然、准确、合理。“妈妈”、“爸爸”、“祖父”、“叔父”等,都是我们对亲属的常规称呼,而在面对外人的应酬活动中,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谦称或敬称。对本人的亲属,应采取谦称,如“家父”、“家姐”、“舍弟”、“小儿”、“小婿”等;对他人的亲属,应采用敬称,如“令堂”、“尊兄”、“贤妹”、“令爱”、“令郎”等。对任何朋友、熟人,都可以人称代词“你”、“您”相称。对文艺、教育界人士,以及有成就者,均可称为“老师”;而对德高望重的年长者、资深者,可称之为“×老”或“×公”,以示尊敬。另外,“小李”、“大张”、“老赵”也是不算失礼的称呼办法,若要显得更亲近,更随意,还可以采用“大爷”、“大妈”、“伯伯”、“大婶”等称呼。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其特殊性的,应当庄重、正式、规范。

在工作中,最常用的称呼方法,就是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以强调其特殊身份及自己的敬意。比如:“总经理”、“王处长”等。

对于具有职称者,尤其是具有高级、中级职称者,可以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职称相称,如“教授”、“张工(程师)”、“陈主任”等。而以头衔作为称呼,则能增加被称呼者的权威性,更加有助于增强现场的学术气氛,如“陈博士”、“社会学硕士郑浩”等。

对待司机、服务生,如果你用一个适当的称呼,往往可以得到更周到的服务。我曾听有些人称出租车司机为“司机老大”,觉得格外亲切。对服务生、跑堂的,你可以称他“伙计”,如果你称呼他“老兄”、“朋友”之类,你会得到更满意的款待。

上面所讲的,目的都是用客气的称呼使彼此感到愉快。在有些场合,如果你适当地喊出对方的名字,也会使人感到亲切愉快。

使用称呼还要注意主次关系及年龄特点。如果对多人称呼,应以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疏后亲的顺序为宜。如在宴请宾客时,一般以先董事长及夫人,后随员的顺序为宜。在一般接待中要按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的顺序称呼。使用称呼时还要考虑心理因素。如有的30多岁的人还没有结婚,就称为“老张”、“老李”,会引起他的不快。对没有结婚的女人称“太太”、“夫人”,她一定很反感,但对已婚的年轻女人称“小姐”,她一定会很高兴。

最重要的是,不论我们如何称呼他人,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要表达这样的意思:你很重要,你很好,我对你很重视。

2.必须说好第一句话

有些人胆子非常小,不敢主动向对方问好。其实,这并不是一件难事。你为何不抛弃自己胆怯的心理,大胆地跟他说:“我一直想跟你说话,但是我很怕接近你。”此语单刀直入,会令对方无法拒绝你。这不仅让你能开始以下的谈话,而且还是种最有效率的沟通方式,省了一堆繁文缛节。

可以说,初次见面的第一句话,说好说坏,关系重大。总的原则是:亲热、贴心、消除陌生感。常见的有这么三种方式:(1)攀认式

赤壁之战中,鲁肃见诸葛亮的第一句话是:“我,子瑜友也。”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他是鲁肃的挚友。短短的一句话就定下了鲁肃跟诸葛亮之间的交情。

其实,任何两个人,只要彼此留意,就不难发现双方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亲”、“友”关系。例如:“你是复旦大学毕业生,我曾在复旦进修过两年。说起来,我们还是校友呢!”“您是体育界老前辈了,我爱人可是个体育迷,咱们也算得上是‘近亲’啊!”“你是湖南的,我是湖北的,两地近在咫尺。今天能碰巧遇见,也算很有缘!”(2)敬慕式

对初次见面者表示敬重、仰慕,这是热情有礼的表现。用这种方式必须注意:要掌握分寸,恰到好处,不能乱吹捧,不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一类的过头话。

表示敬慕的内容应因时因地而异。例如:“您的大作我读过多遍了,受益匪浅。想不到今天竟能在这里一睹作者风采!”“今天是教师节,在这光辉的节日里,我能见到您这颇有名望的教师,不胜荣幸!”(3)问候式“您好”是向对方问候致意的常用语。如能因对象、时间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问候语,效果则更好。

对德高望重的长者,宜说“您老人家好”,以示敬意;对年龄跟自己相仿者,称“老×(姓),你好”,显得亲切;对方是医生、教师,说“李医师,你好”、“王老师,您好”,有尊重意味;节日期间,说“节日好”、“新年好”,给人以祝贺节日之感;早晨说“您早”、“早上好”则比“您好”更得体。

3.交谈要恰到好处

交谈要恰到好处,就是说既要不卑不亢,又要热情谦虚、温文尔雅和富有幽默感,这样的谈吐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不亢就是谈话时不盛气凌人,不自以为是,如果你是一个很有学识的人,也不要轻视别人,要用心倾听别人的意见。更何况“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别人的意见不见得全不可取,而自己的意见不见得全都可取。如果你随时以高人一等的口吻或专家的姿态出现,好像处处要教训别人,这样只会使别人反感。

当然,反过来交谈时有自卑感也是要不得的。一个对自己失去信心的人,是难以得到别人的重视和信任的。比如在交谈中,你处处都表现得畏畏缩缩,说什么都不懂,或者是“驴唇不对马嘴”,显出一副未经世面幼稚无知的样子,这也是很糟糕的。

自卑与谦虚,两者是大有分别的。谦虚在谈话中最受人欢迎,又不失自己的身份,更不等于幼稚无知。“虚怀若谷”或“不耻下问”,这就是交谈中的谦虚的态度。明白地说,就是不自大自满,碰到自己在交谈中不了解的话题,不妨请对方作简单的解释。这种做法是聪明的,因为这样既可避免误解别人的谈话,又可表示出赏识、尊重对方,这样,自然使对方也觉得你很可爱了。

交谈时诚恳、亲切,是很受别人重视的。如果你碰到一个油腔滑调、说话飘浮不实的人,你一定会觉得异常不快,敬而远之,甚至会从内心上引起反感。自己的心情如此,别人的心情也是一样,因此,在社交的谈话中也须警惕注意。

4.创造和谐的谈话气氛

(1)要注意一个“暄”字

双方一见面,先适当寒暄一阵子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是熟悉的朋友和同学,交谈时可以先说说分别后的一些情况,然后再转入到“正题”;如果是初次见面,则一定要各自先作一下简要的介绍,待气氛融洽后,再“言归正传”。如若一见面就单刀直入,往往使对方感到突兀,一开始就影响了谈话气氛。(2)要注重一个“诚”字

真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法宝”。开诚相见、坦率谈论的态度,能使双方备感亲切、自然,易于接受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如果虚情假意、阳奉阴违,就会造成“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尴尬局面。所以,交谈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装腔作势、言不由衷,更不要在对方面前吹嘘自己或玩弄是非,这些都是有碍创造和谐谈话气氛的有害因素。(3)要注重一个“神”字

交谈期间,双方应相互正视,相互倾听,神情专注。不要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更不要看书阅报,或者面带倦容,哈欠连天;也不要做一些不必要的小动作,如弄衣角、搔脑勺、玩指甲等,这些动作都显得轻率,也不礼貌。(4)要注重一个“精”字

有些青年为人腼腆,总怕和生疏的人会面时无言相对,实际上这是不必要的担心。因为在社交场合,大多数影响谈话气氛的不是出于那些讲话太少的人,而是出于那些讲话太多的人。即使自己不能谈笑风生,只要做到有问必答,回答问题合情合理就可以了。当然,交谈中注重语言的精炼准确,并不是说总是拼命想着自己下一句要说什么,过多的咬文嚼字,不但不能听清对方在说什么,也会失去自己控制谈话的能力,显得紧张和语塞,出现相反的谈话效果。(5)要注重一个“听”字

善于倾听,是创造和谐的谈话气氛和取得交谈成功的一个要诀。比如,当别人阐发自己的意见时,作为对方要与说话人交流目光,适当地点头或做一些手势,表示自己在注意倾听,不时地表示“哦”、“嗯”、“太好了”之类的语气词,以引起对方继续谈话的兴致。也可以通过一些简短的插话和提问,暗示对方自己确实对他的话感兴趣,以引出自己要说的话题。当然,如果自己对对方的话不感兴趣,且十分厌烦,那就应该设法巧妙地转变话题,但不要粗鲁地说:“哎,这太没意思了,换个话题吧。”以免使谈话夭折。(6)要注重一个“礼”字

很多青年在交谈中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喋喋不休、尖酸刻薄、一言不发、漫不经心等。殊不知,交谈的双方各自代表一个人的身份、修养和所受的教育程度。各种职业、各个阶层的人各有其说话的特色和格调,但就礼仪的角度而言,至少粗鲁、肮脏的词语以及不文明的举止应避免,尽可能地克服一些不良习惯。对于青年来说,还要避免“行话”、“隐语”,这些话最好不说,因为所谓的“行话”,一不见经传,二又道不出其所以然,如果在场的尚有听不懂的第三者,则易造成误会和隔阂。

总之,以上所述的“暄”、“诚”、“神”、“精”、“听”、“礼”,是创造和谐谈话气氛的要诀,只要留心自己的讲话,并注意对方的反应,交谈一定会成功的。

5.制造余韵无穷的谈话

初次的会面如果让对方回味无穷,自然就盼望有第二次的见面,这就是人际交往的最高境界。然而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最重要的就是善于制造余韵无穷的谈话,让对方在离去后仍旧不断咀嚼这次谈话。

一般说,谈话的话题应该视对方的情形而定,再好的话题,若不能符合对方的需要,就无法引起对方的兴趣。最好是想办法引出两人都感兴趣的话题,才能聊得投机,然后再设法慢慢地把话题引进自己所要谈论的范围内。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主席察觉机关工作人员有不正之风,想找人谈谈。当时他正患慢性肩关节炎,就找来保健医生朱仲丽,他说:“我这病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朱医生察看了毛泽东住的窑洞后说:“就是从这个防空洞口吹进来的过堂风害人。”毛泽东主席接口道:“好,这个原因找着了。看起来,不正之风是可以使人生病的哇!今天我从你这里学到了学问。我看,从防空洞里吹出来的风,也有逆风和歪风,那就非堵住它不可。要不然,真像你讲的那样,害死人!我们要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一定要提防从防空洞里钻出来的歪风,不能有半点大意呀!”

毛泽东主席以他特有的智慧,根据医生的职业特点,用问病谈心的方法,引出一番道理,既使人产生兴趣,又让人听后回味无穷,易于领会接受。

要让谈话留有余韵,必须使用优美的言词,假如为了加强印象,故意讲些粗鲁的话,则反而会增加对方的不愉快,弄巧成拙。所以为了使对方对你产生好感,必须言语和善,讲话前先斟酌思量,不要脱口说出伤人的话,破坏周围的人际关系。

擅长谈话技巧的人,能够利用言语使对方产生好感。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避免只晓得说些不着边际的琐事。眼界要放得远些,谈话内容不妨从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着手,注意速度的平顺流畅,使对方不由自主地受到吸引。

对有些人来说,谈话的艺术就在于毫无艺术可言,犹如穿衣,宽松舒适即可,这种情形用于朋友闲谈可以,而在更为高雅一点的氛围内,交谈就不能不假思索,毫无章法。若想成功地进行交谈,必须调整自己,以求和对方达成默契,不要对他人的言辞表达过分挑剔,否则交谈会不欢而散。

6.打开对方的话匣子

每天在汽车上,在电梯内,在行走中,当我们开口与擦肩而过的人们谈话时,你是否意识到你们的友谊可能就在此时产生呢?这种体验也许你也曾经有过吧。

毫无疑问,沟通的最好形式就是语言。通过语言可以表达我们的善意,可以激发对方的好感。当你说话时,如果能使对方谈他感兴趣的事情,就表示你已经很巧妙地吸引了对方。此时,我们再以问答的方式诱导对方谈论有关他个人的生活习惯、愿望、兴趣等问题。

一般来说,对于陌生人,人们总会下意识地存有戒备和疏远心理。此时,我们要善于察言观色,推断出对方的兴趣所在或引以为豪之处。因为这些话题,会在对方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产生知音感,从而愿意向你倾吐自己的心声。话匣子一打开,陌生人就会逐渐变得熟悉了。

假如你在车站、码头上与人初识,一时没有话说,这时最方便的办法就是从眼前你与对方同时看到、听到或感到的事物中找出几件来谈。

如果你在朋友家中看到一张女孩子的照片,你就可以和她谈谈这女孩子的事;如果朋友买了一件新衣服,你就可以和她谈谈衣服的色彩、款式;如果窗台上摆着一个盆景,你就可以谈谈盆景的栽植和装点……凡是这一类眼前的事物,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也最容易发展谈话的内容。

如果你参加一个多数都是陌生人的聚会,不妨也利用一下你的观察力。先坐在一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在场的人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再决定自己接近的对象,并选择合适的接近方式。

观察之后,就要主动出击了,此时,成功的关键在于找准话题。

倘若你不想东谈一点儿西谈一点儿,而想抓住一个主题把它谈得详尽些,那么,你就提出一个题材作为中心展开。这种谈话,能把题材分解出许多细节,而每个细节都可以用来发展、丰富你们的谈话内容。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精神追求,生活爱好等,都或多或少地在他的表情、服饰、谈吐、举止等方面有所表现,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你们的共同点。一个退伍军人与一陌生人乘同一辆车,位置正好在驾驶员后面。汽车上路后不久就抛锚了,驾驶员车上车下忙了一通还没有修好。这位陌生人建议驾驶员把油路再查一遍,驾驶员将信将疑地去查了一遍果然找到了故障。这位退伍军人感到他的这个绝活可能是从部队学来的,便试探地问道:“你在部队待过吧?”“嗯,待了六七年。”“噢,算来咱俩还应算是战友呢。你当兵时部队在哪里?……”于是这一对陌生人就谈了起来。

据说后来他们还成了朋友。而这就是在观察对方以后,发现都当过兵这个共同点的。

当然,通过察言观色发现的东西,还要同自己的情趣爱好相结合,自己对此也感兴趣,打破沉寂的气氛才有可能。否则,即使发现了共同点,也还会无话可讲,或讲一两句就“卡壳”。

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个素昧平生的人只有在感觉比较投缘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沟通,而所谓投缘,经常是由于两人之间有一些共同之处。因此,我们可以抓住和陌生人的相似点,表达自己对于巧合的喜悦,给对方造成“志趣相投”的印象,鼓励其冲破互不相识的隔膜,乐意与自己谈话。

7.用坦诚的话语打动人

由于说话态度不同,语言既可以成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强有力的工具,也可以成为刺伤别人的利刃。

语言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人格。即使是语言比较笨拙的人,只要具有发自内心的关怀对方的心情,其心情就能在话语间充分流露出来。相反,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关怀的心情,即使用再多华丽的语言,也会被对方看穿。所以满怀真诚是最重要的。

在洽谈生意或说服对手时,应用真诚的说话态度,容易招人喜欢,被人接纳。入情入理的话,一方面显示说服者坦诚的态度;另一方面又尊重对方并为对方着想。这样无论在交易原则上,还是在人的情感上都达成了沟通,扩大了双方的共识,促使合作成功。松下电器公司还是一家乡下小工厂时,作为公司上司松下幸之助总是亲自出马推销产品。在碰到杀价高手时,他就说:“我的工厂是家小厂。炎炎夏天,工人在炽热的铁板上加工制作产品。大家汗流浃背,却努力工作,好不容易制出了产品,依照正常利润的计算方法,应当是每件××元承购。”对手一直盯着他的脸,听他叙述。听完之后,展颜一笑说:“哎呀,我可服你了,卖方在讨价还价的时候,总会说出种种不同的话。但是你说得很不一样,句句都在情理之后。好吧,我就照你说的买下来好了。”

松下幸之助的成功,首先在于他真诚的说话态度。他强调自己是依照正常的利润计算方法确定价格的。自己并无贪图非分之财之意,同时也暗示对方无讨价还价的余地。这就使对方调整角度,与其达成共识。

松下幸之助的语言充满情感,他描绘了工人劳作的艰辛,创业的艰难,劳动的不易,语言朴素、形象、生动,语气真挚、自然,唤起了对方切肤之感和深切同情。

正如对方所说的,松下幸之助的话“句句都在情理之上”。对方接受自在情理之中。

真诚的说话不应是一种技巧,而应是人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在这种本位下,说出的每句话都是闪烁着朴实的光泽的,易于被人接受,而且是一种最值得信赖的交流方式。

一个人一生的成败,跟他的处世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只要你会说话,将说话与处世的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建立好人缘,你的人生就是彩色的。

在我们与人交谈时,必须秉持着一颗“至诚的心”,不要流于巧言令色、油嘴滑舌之辈,并根据时间、场所和对象的不同,而将自己最好的一面通过“说话”表达出来,如此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自己融入群体之中。费城的奈佛先生,多年来一直想把燃料卖给一家大连锁店。但是这家连锁店一直向外地购买,运货的路线正是从奈佛先生办公室的门口经过。奈佛先生晚上就在卡耐基的课堂上演讲,并且大骂这家连锁店。卡耐基建议他改变战略。首先,他们准备在课堂上举行一次辩论会,主题就是连锁店的广布,对国家害多益少。于是卡耐基建议奈佛先生加入反方,他同意了。由于要为连锁店辩护,便前去拜访一位他原本瞧不起的连锁店经理,告诉他“我不是来推销燃料的,我是来找你们帮个忙。”他把来意说清后,并特别强调:“我来找你,是因为我想不出还有其他人更能提供给我事实。我很希望能赢得这场辩论,无论你提供什么给我,我都十分感激。”我们让奈佛先生亲自把其余的部分说完:“我原先要求这位经理只拨出一点时间,所以他才同意见我。当我把事实说出之后,他指着一张椅子要我坐下,并且整整用了一个多钟头的时间。他请来另一位主管,这位先生写过一本有关连锁店的专论。他觉得连锁店提供了最真实的服务,他也以自己能够为许多社区服务为荣。当他侃侃而谈的时候,两眼发亮,我也不得不承认他的确让我明白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他改变了我整个心态。”“在我离去的时候,他陪我走到门口,用手揽住我的肩膀,祝我辩论得胜,并且要我再去看他,让他知道辩论的结果。最后,他向我说:‘春天来的时候请再来看我,我很愿意向你买些燃料。’这真是奇迹,他居然主动提起买燃料的事。由于我对他们连锁店的关心,使他也转而关心我的产品,因而能在这两个钟头里,达成十年来所不可能的事。”

奈佛先生发现的并不是什么崭新的真理。早在基督降生前一百年,有个罗马诗人帕利里亚斯·赛洛斯就说过:“当别人关心我们的时候,我们也关心他们。”

真正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对方着想,并全面分析双方的利弊得失,说话真诚,语气亲切随和,不卑不亢,入情入理,这是成功地打动对方的原因所在。

8.架起心灵共鸣之桥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说它难就难在说话说出去却不知道对方能否接受赞同,而说它容易也不假,只要你细心把握说话的套路和方法,架起通往他人心灵的桥,并引发感情的共鸣,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在你尝试说服他人、对另一个人有所求的时候,这样的论点也同样适用。最好先避开对方的忌讳,从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谈起,不要太早暴露自己的意图,让对方一步步地赞同你的想法,当对方跟着你走完一段路程时,便会不自觉地认同你的观点。伽利略年轻时就立下雄心壮志,要在科学研究方面有所成就,他希望得到父亲的支持和帮助。一天,他对父亲说:“父亲,我想问您一件事,是什么促成了您同母亲的婚事?”“我看上她了。”伽利略又问:“那您有没有娶过别的女人?”“没有,孩子。家里的人要我娶一位富有的女士,可我只钟情你的母亲,她从前可是一位风姿绰约的姑娘。”伽利略说:“您说得一点也没错,她现在依然风韵犹存,您不曾娶过别的女人,因为您爱的是她。您知道,我现在也面临着同样的处境。除了科学以外,我不可能选择别的职业,因为我喜爱的正是科学。别的对我而言毫无用途也毫无吸引力!难道要我去追求财富、追求荣誉?科学是我惟一的需要,我对它的爱有如对一位美貌女子的倾慕。”父亲说:“像倾慕女子那样?你怎么会这样说呢?”伽利略说:“一点也没错,亲爱的父亲,我已经十八岁了。别的学生,哪怕是最穷的学生,都已想到自己的婚事,可是我从没想过那方面的事。我不曾与人相爱,我想今后也不会。别的人都想寻求一位标致的姑娘作为终身伴侣,而我只愿与科学为伴。”父亲始终没有说话,仔细地听着。伽利略继续说:“亲爱的父亲,您有才干,但没有力量,而我却能兼而有之。为什么您不能帮助我实现自己的愿望呢?我一定会成为一位杰出的学者,获得教授身份。我能够以此为生,而且比别人生活得更好。”父亲为难地说:“可我没有钱供你上学。”“父亲,您听我说,很多穷学生都可以领取奖学金,这钱是公爵给的。我为什么不能领一份奖学金呢?您在佛罗伦萨有那么多朋友,您和他们的交情都不错,他们一定会尽力帮助您的。也许您能到宫廷去把事办妥,他们只须去问一问公爵的老师奥斯蒂罗·利希就行了,他了解我,知道我的能力……”父亲被说动了:“嘿,你说得有理,这是个好主意。”伽利略抓住父亲的手,激动地说:“我求求您,父亲,求您想个法子,尽力而为。我向您表示感激之情的惟一方式,就是……就是保证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最终说动了父亲,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一位闻名遐迩的科学家。

这里,伽利略采用的是“心理共鸣”的沟通方法。这种说法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导入阶段

先顾左右而言他,引起对方的共鸣或兴趣。伽利略先请父亲回忆和母亲恋爱时的情况,引起了父亲的兴趣。(2)嫁接阶段

逐渐转移话题,引入正题。伽利略巧妙地通过这句话把话题转到自己身上:“我现在也面临着同样的处境……”(3)正题阶段

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伽利略提出:“我只愿与科学为伴”,这正是他要说服父亲的主题。(4)结束阶段

明确提出对对方的要求,达到预定的目的。为了使对方容易接受,还可以指出对方这样做的好处。伽利略正是这样做的。他说:“……为什么您不能帮助我实现自己的愿望呢?我一定会成为一位杰出的学者,获得教授身份。我能够以此为生,而且比别人生活得更好。”

就这样,伽利略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为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奠定了基础。

9.控制好说话的音量

如打雷般的说话方式,会造成听众情绪及听力上的负担,形成疲劳轰炸。接听电话时,如果听筒传来的声音太大,我们通常会将听筒拿远一点儿。同样,如果你说话音量太大,也会令人刻意与你保持距离。而且,大声说话也容易产生误解。有位邻居天生就是“大嗓门”,说话声大得叫人难以忍受。记得刚与之为邻时,有天晚上突然听见门外有人大声嚷嚷,心想是不是起了什么争执,事后才知原来是“大嗓门”的邻居在和朋友谈天。

说话音量过大,虽然没有敌意,有时却会让人误以为你在生气或是想吵架,这是不是挺冤枉的。所以说话声音不宜太大,对方能清楚听见即可。反之,音量太小也不恰当。有些人声细如蚊子,只有自己听得见,别人即使竖起耳朵听也听不清楚。而上台说话更是忌讳音量太小,因为台下的人如果无法听清楚你所说的内容,一般会索性不听,在台下聊天或休息。说话的目的就是与人交谈、沟通,如果无法让对方听清楚,你的话就不具有意义,只能算是自言自语而已。

10.把握好说话的语速

我的一位朋友乡音很重,且不说乡音重点无妨,仔细听着倒也有个六、七份明白,可他说话的速度也奇快,着实让人不敢恭维。一次,这位朋友去参加工作招聘会,人事主管让他谈谈对该项工作的想法及打算。没大一会,朋友就把心里的腹稿用乡音加速度把话说完了,自我感觉良好。这时,人事主管微笑着说:“你所说的我什么也没有听清,请你加强普通话并缓慢的说出再来应聘好吗?”朋友深感悔失而走了。

你说话的速度是否太快了,像机关枪一样一下子就把话说完了呢?说话速度太快的原因,可能是你太过紧张,而不自觉地加快说话速度;或者是你想表达的意思太多,而急于一时把它说完。如果你属于前者,在说话前不妨先深呼吸,缓和一下紧张的情绪再开始讲;如果你是因为心急,那你必须提醒自己“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因为对方无法消化你的话,你急于表达反而叫人更难明白你的意思。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在向董事会汇报工作时,提到他打算更换秘书的原因。他说:“这位女士工作经验丰富,处理问题也十分老练。但她说话的速度快得让人跟不上。几年前我还不怎么在乎,可是随着业务负担和压力的加重,她的说话速度对我的刺激越来越大。我实在不愿意辞退她,但如果她还是不能放慢说话速度,我就不得不考虑更换秘书。”其实,这位女士也有其难处。她整天总是忙个不停,各项文书工作、各界人士来访洽谈、紧急事务的处理把她的工作日程排得满满的,渐渐地她说话的速度就与一天工作的节奏同步起来。

说话速度太快会使对方听起来很吃力,因为必须追着你的话,还来不及理解第一句话的意思,你就已经把第三句话说完了。所以我们要记住说话速度没有必要急如风雨,也不要拖泥带水,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重要的是让语言流畅自如,使听者不感到过分吃力。一次下班途中,一位青年遇到一群刚看完电视球赛的学生,便问:“这场比赛谁赢了?”有一个学生兴奋地说:“中国队打败日本队获得冠军。”这位青年迷惑了:到底是中国队打败了日本队,还是日本队获得了冠军呢?他又问了另一位学生,才知道是中国队胜了。

所以,我们在与人交谈时,一定要注意语句的停顿,使人明白、轻松地听你谈话,才会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

11.让对方领会你的意图

遇到有事情和别人接头,或有事情需要跟别人合作的时候,说话流利的人总能愉快地谈成很多事情,使人清楚地明白自己的意图。有个人为了庆贺自己的四十岁生日,特别邀请了四个朋友来家中吃饭。三个人准时到达了。只剩一人不知何故迟迟没有来。主人有些着急,不禁脱口而出:“急死人啦!该来的怎么还没来呢?”在座的一位客人听了之后很不高兴,对主人说:“你说该来的还没来,意思就是我们是不该来的,那我告辞了,再见!”说完,就气冲冲地走了。一人没来,另一人又气走了,主人急得又冒出一句:“真是的,不该走的却走了。”剩下的两个客人,其中有一个生气地说:“照你这么讲,该走的是我们啦!好,我走。”说完,掉头就走了。又把一个客人气走了。主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最后留下的这一个朋友交情较深,就劝主人说:“朋友都被你气走了,你说话应该留意一下。”这人很无奈地说:“他们全都误会我了,我根本不是在说他们。”这位朋友听后,再也按捺不住了,脸色大变道:“什么!你不是说他们,那就是说我啦!莫明其妙,有什么了不起。”说完,铁青着脸也走了。

不会说话的人,不能完全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往往会使对方费神去听,而又不能使他信服地接受。一个会说话的人,总可以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也能够把道理说得很清楚、动听,使别人很乐意接受;有时候还可以立刻从问答中测定对方言语的意图,并从对方的谈话中得到启示,增加自己对对方的了解,跟对方建立良好的友谊。

12.应付沉默寡言者

当对方是敏感、害羞而内向的人时,你要表现得比他更内向,但这并不表示你不需要主动和对方交谈。而是在言谈之间表现得迟疑、不肯定,希望能获得对方的意见,询问对方的看法,鼓励他提出自己的意见。那么一来,等于给对方提供了一个谈话的方向。

为什么这种人不愿与别人沟通呢?分析起来,大概有两种可能的原因。

第一,他可能是一般人中年纪较大的或较小的,或者学问品位较高,而同时在座的其他人则比较市侩,所以他才躲在一边。只要你知道症结所在,是不难应付的。你可以在几句谈话中了解他的兴趣是什么,然后再和他展开话题。他见你谈吐不俗,一定会把你当成知己,这样一来,僵局就打开了。

第二,还有一种人,他们沉默寡言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并非特别高超,只不过生来古怪,不合群。你和他谈上几句,了解了这类原因后,就可以采取另外一种方法去进攻他。“某某球员近来更不行!”比方你了解到他对篮球有兴趣,这一句话是很好的挑战方法,因为十个球迷中会有九个拥护这名球员。你这么一说,他必不肯甘休。你当然要在后来表示屈服,不过在战略上你已经胜利了。

13.因势利导,巧于沟通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豁达而谦逊的人最得人喜欢,他们自己可以不要面子,但永远记得给别人面子,而且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美国的哲学家、诗人爱默生有一天同他的儿子一起想把一匹小牛赶进牛栏。但他们犯了一个错误,他们只想到自己的愿望,爱默生在后面推小牛,他的儿子在前面拽小牛。但小牛也有自己的愿望,它把两只前蹄撑在地上,执拗着不照他们父子的愿望行动。小牛又没有穿鼻绳,它顽固地不肯离开牧地。他们家的爱尔兰籍的女佣见到这种情景,不由得笑着来帮助他们,她充分理解小牛的愿望。她刚才在厨房干活,手指头上有盐味儿,于是她像母牛喂奶似的,把有咸味的手伸进小牛的嘴里,让它吮着走进了牛栏。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悟出:动物尚且有自己的愿望,更何况人呢?不了解对方的意愿,光想自己认为怎么样就怎么样,难免会导致社交的失败。

你如果要劝说一个人做某件事,在开口之前,最好先问问自己:“我怎么样才能使他愿意去做这件事呢?”

在这方面,人际关系大师卡耐基做的十分出色,他讲过这样一件事:他每季都要在纽约的某家大旅馆租用大礼堂二十个晚上,用以讲授社交训练课程。有一个季度,他刚开始授课时,忽然接到通知,房主要他交比原来多三倍的租金。而这个消息到来以前,入场券已经印好,而且早已发出去了,其他准备开课的事宜都已办妥。很自然,他要去交涉。怎样才能交涉成功呢?他们感兴趣的是他们想要的东西。两天以后,他去找经理。“我接到你们的通知时,有点震惊。”他说,“不过这不怪你。假如我处在你的位置,或许也会写出同样的通知。你是这家旅馆的经理,你的责任是让旅馆尽可能地多盈利。你不这么做的话,你的经理职位难得保住,也不应该保得住。假如你坚持要增加租金,那么让我们来合计一下,这样对你有利还是不利。”“先讲有利的一面”。卡耐基说:“大礼堂不出租给讲课的而是出租给举办舞会、晚会的,那你可以获大利了。因为举行这一类活动的时间不长,他们能一次付出很高的租金,比我这租金当然要多得多。租给我,显然你吃大亏了。”“现在,来考虑一下。不利的一面。首先,你增加了租金,却是降低了收入。因为实际上等于你把我撵跑了。由于我付不起你所要的租金,我势必再找别的地方举办训练班。”“还有一件对你不利的事实。这个训练班将吸引成千上万的有文化、受过教育的中上层管理人员到你的旅馆来听课,对你来说,这难道不是起了不花钱的活广告作用吗?事实上,假如你花5000元钱在报纸上登广告你也不可能邀请这么多人亲自到你的旅馆来参观,可我的训练班给你邀请来了。这难道不合算吗?”讲完后,卡耐基告辞了:“请仔细考虑后再答复我。”当然,最后经理让步了。

在卡耐基获得成功的过程中,没有谈到一句关于他要什么的话,他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的。

可以设想,如果他气势汹汹地跑进经理办公室,提高嗓门叫道:“这是什么意思!你知道我把入场券印好了,而且都已发出,开课的准备也已全部就绪了,你却要增加300%的租金,你不是存心整人吗?!300%!好大的口气!你病了!我才不付哩!”

想想,那该又是怎样的局面呢?大争大吵必然炸锅了,你会知道争吵的必然结果:即使他能够辩得过对方,旅馆经理的自尊心也很难使他认错而收回原意。

记住:假如劝说别人有什么秘诀的话,就是设身处地替别人想想,了解别人的态度和观点;而一味地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作争辩,往往只会陷于越来越麻烦的境地。

二、与上司沟通的语言艺术

1.掌握与上司谈话的艺术

与上司说话,不难有礼,难在得体。

大多数人对于上司都是非常尊重的。因此,他们在对上级上司说话时,都是很讲文明礼貌的。可以说,做到这一点不论对哪一个人来说都是很容易的。但对于他们在上司面前说出的话是否得体,是否把握了分寸,是否恰到好处,这就不是任何人都能轻易做得到的了。

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与上司说话的分寸呢?

具体地说,应注意以下几点:(1)主动和上司谈心、打招呼

作为下属,积极主动地与上司交谈,渐渐地消除彼此间可能存在的隔阂,与上级关系相处得正常、融洽。当然,这与“巴结”上司不能相提并论,因为工作上的讨论及打招呼是不可缺少的,这不但能祛除对上司的恐惧感,而且也能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圆满,工作顺利。(2)不媚不俗、不卑不亢

对上司要做到有礼貌、谦逊。但是,绝不要采取“低三下四”的态度,绝大多数有见识的上司,对那种一味奉承、随声附和的人,是不会予以重视的。在保持独立人格的前提下,你应采取不卑不亢的态度。在必要的场合,你也不必害怕表示自己的不同观点,只要你是从工作出发,摆事实、讲道理,上司一般是会予以考虑的。(3)尽量适应上司的语言习惯

应该了解上司的性格、爱好、语言习惯,如有些人性格爽快、干脆,有些人沉默寡言。尤其上司都有一种统治欲和控制欲,任何敢于侵犯其权威地位的行为都会受到报复,还有的上司是有奇特怪病和变态心理的人,你必须适应这一点。令选择适当的时机。

上司一天到晚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你应当根据自己问题的重要与否,选择适当时机与上司对话。假如你是为个人琐事,就不要在他正埋头处理事务时去打扰他。如果你不知上司何时有空,不妨先给他写张纸条,写上问题的要点,然后请求与他交谈。或写上你要求面谈的时间、地点,请他先约定,这样,上司便可以安排时间了。(4)对谈话内容事先做好充分准备

在谈话时,要尽量将自己所要说话的内容,简练、扼要、明确地向上司汇报。如果有些问题是需要请示的,自己心中应有两个以上的方案,而且能向上级分析各方案的利弊,这样有利于上司做决断。为此,事先应当周密准备,弄清每个细节,随时可以回答,如果上司同意某一方案,你应尽快将其整理成文字再呈上,以免日后上司又改了主意,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要先替上司考虑提出问题的可行性。有些人明知客观上不存在解决问题的条件,却一定要去找上司,结果造成了不欢而散的结局。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2.跟上司说话要讲究分寸

与上级的关系好,于公于私均有很大益处。在公事上,出于双方的宾主关系中掺杂了一定程度的友谊,在合作上便较为默契,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误会,增加了工作效率。在私事上,上司对下属的了解程度愈高,便愈能获得安全感,就像一切在他掌握之中,调动自如。下属遇到私事请求某种照顾,上司也容易体恤和给予帮助。这是因为下属给上司较大的透明度,使上司放心之故。

在职场混饭吃的人最忌与上司斗气,尽管作为下属的百分之百正确,上司明摆着是偏袒其他人,但如果认真地斗起来,下属只能像一只斗败的公鸡,铩羽而归。所以,做下属的必须设法与上司处好关系,这处好关系的主要武器便是说话有分寸,即拣上司爱听的说,即使犯颜上谏,也要“曲线救国”,切不可信口开河,贸然出言,否则一语失身,悔之晚也!唐代的魏征一向为唐太宗所重用,唐太宗却也因为面子的事儿欲杀掉魏征!一次上朝,魏征当着朝臣之面犯颜直谏某事,顶得唐太宗面红耳赤,大丢脸面。但唐太宗还算是一个开明有为的皇帝,考虑到自己曾叫大臣“事有得失,毋惜尽言”,所以当堂不好发作。但罢朝之后,却是怒气冲冲地嚷道:“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问他要杀谁,太宗说:“魏征常常当庭羞辱我。”皇后闻言心中大惊,因为唐太宗就是有过不听大臣劝谏而杀人的事,而且她知道太宗的脾气,于是急中生智,用当即恭贺皇上有这样的忠谏之臣的办法使唐太宗突然醒悟,才免了魏征死罪。不过,在魏征死后,唐太宗仍派人去推倒了他的墓碑,这大概是心中之怒长期郁结不得消散之故吧!

试想,如果唐太宗并没有这么英明,并没有这么大的胸怀和气量;如果皇后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替魏征说情,魏征的脑袋早就搬家了。这其中的经验与教训不能不为下属三思,引以为戒。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作为一个下属,我们的言行的确应该慎之又慎,分寸适度。

常言说,“官大一级压死人。”无论大大小小的上司,面子观念都极强,对自己的威信十分重视,对下属说的话十分在意。

与上级上司进行交谈,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比如,在上级上司问到你某个问题时,如果要回答的话,并不敢保证你回答的准确无误,如果不回答,你又怕降低你在上级上司心目中的地位。这样一来,回答不是,不回答也不是,处在这种两难的境地之中,你又该怎么办呢?

这就需要有一些应变技巧了。

虽然我们主张对上司不要一味地采取“叩头”的政策,但毕竟不同于一般同事。况且一般同事之间也应该注意分寸,不能太无所顾忌。对于上司,应该更为注意,平时说话交谈之中,汇报情况的时候,都要多加小心。

有一些令上司不快的话,要引起注意。比如:

①对上司说:“您辛苦了!”

说“您辛苦了!”这句话,本来应该是上司对于下属表示慰问或犒劳时说的,如今反过来倒由下级对上级说,作用似乎不大妙。

②“我想这事很难办!”

上司分配工作任务下来,下属却说:“不好办”,“很困难”,这样直接地让上司下不来台,一方面显得自己在推卸责任,另一方面也显得上司没远见,让上司脸面上过不去。

③话语中有不恰当用词的也不应对上司说

比如:“您的做法真让我感动!”“经理决策果断,我很感动!”“感动”一词是上司对下司的用词,例如:“你们工作认真负责,我很感动!”

晚辈对长辈或下属对上司用“感动”一词,就不太恰当了。尊重上司,应该说“佩服”。例如:“经理,我们都很佩服您的果断!”这样就比较恰当。

④对上司的问题回答说:“随便,都可以!”

以“随便,都可以”来回复上司时,上司会认为他的下属感情冷漠,不懂礼节,对说这句话的人,自然就看低了。

⑤对上司说:“这事你不知道!”或“那事我知道!”“这件事你不知道!”或“这事你不懂!”这样说,不但会对上司,就连对熟悉的朋友也会造成无意的伤害。对上司说这样的话,尤其不敬。

⑥不轻易说:“太晚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嫌上司动作太慢,以至于误事了。在上司听来,肯定认为你是在责备他。

⑦对上司说:“不行是不是?没关系!”

这话明摆着是对上司的不尊重,缺少敬意。退一步来说,也是说话不讲方式方法,说出不恰当的话。

⑧接受上司交代的任务时说“好啊”、“可以啊”“好啊”、“可以啊”在语言含义上带有批准、首肯的意味,常用在上司通过对下属的审核意见时所说。正确的说法应是“是”、“知道”,表示“承受命令”的意味,用在下属承领上司的命令时说比较合适。

⑨过度客气反而会招致误解

和上司说话应该小心谨慎,顾全大体。但顾虑过多则不足取,容易遭人误解。应该善于察言观色,以落落大方的态度去应对,习惯成自然,对这类情况就可以应付自如了。要克服胆小怕事的心态,越是谨慎小心,反而容易出错,更容易被上司误认为你没有魄力,谨小慎微,不值得重用。

⑩做错了事如何补救?不小心说错了话如何补救?

在上司面前说错了话,一旦觉察到了,就应该就此打住,马上道歉。不要因害怕而回避,应面对事实,尽量避免伤害对方的人格和面子,不必要的辩解只会越辩越糟。

3.向上司汇报工作时要勤勉

作为上司,判断下属是否尊重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下属是否经常向他请示汇报工作。心胸宽广的上司对于下属懒于或因忽视而很少向其汇报工作也许不太计较,甚至会好心地认为也许是下属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汇报;也许是认为本来就是他们职责内的事,没必要汇报;或者是这段时间自己心情不好,他们不敢来汇报等等。但对于怀疑型的上司来说,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他就会做出各种猜测:下属是否在这段时间内偷懒,没有完成工作;下属是不是根本就没把他这个上司放在眼里,等等。对于这种上司,下属应该勤于汇报工作,哪怕你只是完成了整个工作的一小部分。如果不经常请示汇报工作,还会埋没你的成绩。经常请示汇报工作,让上司知道你干了什么、效果如何,这样还可以显示出你对他的尊重。如果遇到困难和麻烦,上司还可在人力、物力上支持你,比你闷着头干要强上千百倍。(1)突出中心,抛出“王牌”

泛泛而谈、毫无重点的汇报显得很肤浅。通常,汇报者可把自己较为熟悉的情况作为突破口,抓住工作过程和典型事例加以分析、总结。汇报中的这张“王牌”最能反映你工作的质量。某建材公司的冯涛从一个用户那里考察回来后,敲响了经理办公室的门。“情况怎样?”经理劈头就朝冯涛问道。冯涛坐定后,并不急于回答经理的问话,而是显得有些心事重重的样子。因为他十分了解经理的脾气,如果直接将不利的情况汇报给他,经理肯定会不高兴,搞不好还会认为自己没尽力去办。经理见冯涛的样子,已经猜出了肯定是对公司不利的情况,于是改用了另一种方式问道:“情况糟到什么程度,有没有挽救的可能?”“有!”这回冯涛回答得倒是十分干脆。“那谈谈你的看法吧!”冯涛这才把他考察到的情况汇报给经理:“我这次下去了解到这个客户之所以不用我们厂的产品主要是因为他们已经答应从另一个乡镇建材厂进货。”“竟有这样的事!那你怎么看呢?”“我想是这样的,我们公司的产品应该比乡镇企业的产品有优势,我们的产品不但质量好而且价格还很公道,在该省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就是,一个小小的乡镇企业怎么能和我们相比呢?”经理打断了冯涛的汇报。“所以说,我们肯定能变不利为有利。最重要的是,当地的建筑公司多年来使用我们公司的建材,与我们有很好的合作基础,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但该客户答应与那个乡镇企业订货主要是因为那个乡镇企业离他们较近,而且可以送货上门。这一点,我们不如那家乡镇企业,我们可以直接到每个乡镇去走访,在每个乡镇找一个代理商,这样问题就解决了。”“小冯,你想得真周到,不但找到了症结所在,还想出了解决的办法,要是公司里的员工都像你这样有责任心就好了。”“经理过奖了,为公司分忧是我的责任。经理您工作忙,我就不打扰您了。”不久,冯涛被调到了销售科专门从事产品营销,公司的建材销量节节上升,冯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快成了公司的业务骨干。(2)不要遗漏重点

如何判断什么是重点呢?当上级交待你去完成一件工作,这项工作的结果对上级来说一定会有它的用途。例如,上级请你去对外洽谈年终总结会的开会场所,此时,上级要根据场地能否租得到来决定开会的日期,因此,报告的重点将是有哪些适合的场地,在什么日期能租借到及费用各是多少等等。

汇报工作要讲究一定的逻辑层次,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讲到哪儿算哪儿。一般来说,汇报要抓住一条线,即围绕工作的整体思路和中心展开一个面,分头叙述相关工作的措施、关键环节、遇到的问题、处置结果、收到的成效等内容。

汇报的根本原则是提纲挈领。英国作家卡普林提出了“5W2H”的汇报要点。所谓“5W2H”是指:Who……何人(人)When……何时(时间、时期)Where……何地(场所、位置)What……何事(对象、理由)Why……何因(目的、理由)How……怎样发生的(方法、顺序)还有一个是后人加上去的:Howmuch……多少钱(经费、价格)

此外,报告时一定要注意区别事实与自己的感觉,你工作时,上级并没有亲临其境,他无法辨别你描述的是事实还是你自己的主观感受。事实和观感是有差别的,若给上级错误的诱导,让他下达了错误的指示,这个责任应该归咎于报告者。

所以,优秀的下属要在了解工作结果的基础上把握住报告的重点,更简单地说,上级的关心点就是你报告的重点。

4.回答上司提问时要避免说蠢话

你没能耐在上司面前做个八面玲珑的大红人也就罢了,偏偏还要不当心说蠢话,蠢话出口之后,却又立即反应过来,恨不得时空倒流30秒,好赶在蠢话出笼之前,狠狠咬往自己的舌头……

谁都难免说蠢话,蠢话的内容也都差不多。不过,要是你一蠢再蠢,不会总结经验,那就真的无可救药啦!说了蠢话,意识到了,可以反过来用提问的方式把问题推给上司。(1)你的薪水够用吗

一位干市场助理的刘小姐,说过她的亲身体会:“我毕业时,这家公司对应届毕业生开出税前5500元的月薪,这在当时算是高的。可加薪幅度实在太小,一晃两年过去了,还是长进不多。吃穿用行再加房租,简直没多少可以存下来,买房子更是遥遥无期。”“那次,老板和我们几个市场部的员工吃午饭,随口问‘你们觉得薪水还够用吗?’那几个人都微笑着不说话,我怕冷场,只好开口,可一开口就是真话:我不敢说不够用……”

老板“居心”何在?身处市场、公关这种花钱的部门,有些老板会担心你花钱大手大脚。他吃午饭时看似不经意的一问,却是在“考验”你的理财观——如果能把自己的财理得头头是道,花公司的钱应该也会有分寸。

刘小姐有多“蠢”?

大家都笑而不答,为什么刘小姐要那么自觉当“冲头”?

有些老板喜欢听手下说薪水不够,因为他以为抓住了你的“软肋”,施以小恩小惠,你就会甘当座前走狗。

但另一些老板就会想开去:“不对嘛,一个小姑娘,开销这么大?花自己的钱都这样,花公司的钱不就更……”

聪明的答法是:

这种问题,你一回答,他就认真了,索性捣糨糊:“老板,你想听‘够’,还是‘不够’?”暗示他,你要我认真答,还是不认真答?如果是前者,那么这个场合不合适。

如果只有你和老板,可以老实讲,但是也不要太直,学会耍点小花招:“老板,你来问我,是代表税务官呢,还是代表公司?税务官来,你肯定有好几套财务报表——我也有好几套,你要听哪一套?”老板会觉得你的思路不太好哦!

说出了蠢话,还可补救。

如果老板已经对你产生“花钱大手大脚”的印象,就在提交费用报告单时,让他知道你谈判的过程:“供货商本来报多少,我了解市场一般价位是多少,后来谈到多少……”偶尔为之,只要让他觉得你花钱精明即可,太着痕迹,反倒让人起疑。(2)你不是来学习的嘛一位张先生说:“现在我最后悔的,就是在面试的时候对老板讲了那句蠢话:希望公司多给我机会,我很年轻,想多学东西……”张先生进了公司,才发现工作量之大,不是常人能忍受的!前任也是实在撑不下去,才走的。张先生每天最早到办公室,最晚一个走,常常忙得忘了吃午饭和晚饭,因为根本不觉得饿。最不爽的是,他发现自己忙,是因为工作分配不公平——自己每天累死累活,可同一个Team里,有两个同事上班却经常闲得发呆。实在忍不住,张先生找了个机会跟老板要求调整工作量,谁知老板一句话把张先生噎住了:“你不是来学东西的嘛?”

老板“居心”何在?可能老板觉得这么分配工作,的确是合理的。也许要连续走掉三四个员工,而且原因都惊人的一致,老板才会意识到是自己出了问题。就算当初张先生不说“来学习”,老板还是会把这么多活压给他的。

张先生有多“蠢”?

面试时最好不要谈来公司“学东西”,因为这是空话,也的确会让人觉得你是急不可耐地在寻找“学习”的机会。老板乐得拿你当廉价劳动力使——反正你年轻,又没家累,还想“学东西”,那就由得你多“学”好了!

聪明的答法是:

学会一进公司,就和老板谈:“我想知道您对我的工作期望。”

这本是老板的职责,但很多老板没这个概念,那你就得帮他建立概念——一边听他讲工作要求,一边摸工作量。如果觉得太多,当场提出:“这些要求,我能做到的,当然没问题;不能做到的,也不能骗你——我最大的担心,就是时间安排可能有问题……”如果工作范围有变化,也应该主动找老板,做这道“功课”。

事前不明就里,闷头接下,等事情做得七七八八了,再来叫苦连天,不要说老板,连同事脸色也不会好看:“你做不了,早点提出来啊!公司里那么多人,又不是只有你会干活,还真当自己能者多劳啊?”(3)有没有同学想跳槽一次,老板问卢先生有没有同学想跳槽过来,“要业务强点的,又在现单位呆得不大好的……”卢先生没多想,就老实说:“真的很强的,倒是有一两个。但是人家现在一个月薪水一万多,怎么肯过来?”老板看了卢先生一眼,挥挥手:“那么就算了,你出去吧!”

如果老板的确是真想招人,你就得一本正经和他谈:什么职位,什么要求,职位描述怎么样,对业绩期望如何……问得越细,老板越会心花怒放:“这人考虑周全,简直不亚于我嘛!”

末了再问一句:“老板你急不急?急的话我明天就答复你,不急的话,再等个两三天……”

过两天,再去找他:“老板,我给同学打了一圈电话——哦,没说是我们公司要招人——有两个有点兴趣。”然后把情况一五一十告诉他,如果老板问起薪水,就直说:“一个月薪8000,一个是6000,不过要加销售提成……老板你有兴趣没有,有的话就让他们发简历过来?”只需讲出事实,不要加任何评论。(4)公司把你掐死了张小姐自打毕业工作后,加班是家常便饭。大学读的是新闻系,同学散在媒体里,他们不用朝九晚五,小日子自是比张小姐滋润。那天和老板一起吃饭,他像是不经意地问张小姐:“你那些同学,上班是不是都蛮闲的?”张小姐脱口而出:“对的对的,他们都很清闲的,我一个在《××晚报》的同学,一星期只要上两天班!”老板脸色微微一变,甩了句让张小姐立即有点胃痛的话:“哦,那么看来公司把你‘掐’死了嘛!”

老板“居心”何在?其实他是“点”了张小姐一下。平时扯扯各自的老板、薪水、工作量,没关系,但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得意识到,大家走的路不一样了,不要得陇望蜀。

张小姐有多“蠢”?

这个回答还算坦率,老板就算一时觉得不爽讽刺一下,也不会往心里去。如果一本正经说“虽然我比他们忙,但是很充实”,显得虚伪也就罢了,你说他会信吗?

聪明的答法是:

很简短地说,“对的,他们近段时间比较闲”,结束。

老板问什么,就答什么,别自作聪明地邀功:“啊呀,我比他们忙多了……”你忙不忙,老板会不知道?

5.精神饱满地接受上司指示

和上司之间的关系如何取决于工作上的情况。工作不出色,不能认真地完成任务却想和上司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是不可能的。所以,正确地接受上司的指示、命令是与上司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上司信任的基本条件。

首先,在被上司叫到时,爽快而精神饱满地回答“是!”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很少有人能真正地做到这一点。

即使你自己正忙着工作,在上司叫你时,你也要迅速站起来回答:“是!”这样一来,上司会觉得你工作很积极,非常爽快利落,从而对你产生放心感和信任感。

要知道,如果上司对你没有这种放心感和信任感,而是觉得把工作给你很不放心,那对你的前途极为不利。因为对你没有信任感也就不会器重你、提拔你。

因此,不管怎样,在接受指示、命令时你都要爽快地回答,不要让上司感到不满。这是很关键的。

其次,你要把指示和命令听到最后。上司在交待工作时已经事先想好了交待的顺序,因此,如果你在上司交待过程中突然打断上司,提出自己的疑问,就很容易使上司忘记自己说到哪儿了。这时,上司不仅会感到尴尬,还会很生气。所以,在接受指示或命令时要先把上司的话听完,然后再提出疑问或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做是非常有必要的。

此外,上司会从你的表情、动作来判断你是否清楚、明白了上司的意图。所以,在上司交待工作时,你要用点头的动作来表示你已经清楚、明白地知道了工作的内容。而当你不点头时,上司也就会知道你这个地方不太懂,需要重新说明一下。

也许你经常会遇到自己正忙着一份工作,而上司又吩咐另外一份工作的情况。这时对上司的指示或命令就不一定能够接受了。因为你正在忙着的工作需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所以,如果你接了另一份工作,原来的工作就无法在规定时期内完成了,反而为自己和公司带来麻烦。

所以,在这种时候,一定要明确地说出你不能接受的理由。不能只是简单地说:“不行啊!”而应该先说声:“实在对不起……”然后再具体地说明不能接受这个指示或命令的理由。

上司认为你能把这份工作做好,所以才把工作交给你的。你如果只是说“不行”的话,上司会很生气的。你要说:“我正在忙着这项工作,……”或“这项工作也很着急……”这样你把自己正在做的工作的内容具体说明一下,然后等候上司的指示,因为你自己是没有决定权利的。

上司在听完你的话之后会做出指示说:“你现在做的工作以后再做也可以,先把这份文件处理一下。”或“你现在做的工作比这个重要,先把你手上的工作做完再做这个也行。”这时候你要听从上司的决定。

此外,如果你对上司的指示或命令有自己的看法或有更好的办法时,坦率地阐述自己的意见很重要。但你也别忘了,一定要注意说话的技巧。要委婉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如:“经理您的想法,我能理解,但我认为这样做也许会好一点。”

当然,能说出自己具体的建议和根据是最好的。对上司的指示能够说出自己独到的意见,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工作能力的证明,如果是有的放矢的意见,上司应该会很高兴,也能够接受你的建议。

6.当上司话中有话时要细心体会

有许多上司都喜欢讲些让下属摸不清真意的话语。这类上司的话总是话中有话,做下属的如果不仔细揣摩就很难了解上司的真实意图,这无疑会阻碍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令下属更难讨得上司的欣赏和认可。

这些话中有话的上司的确很难令下属与之相处,他们常常会令下属摸不着头脑,不知所措。

话中有话的上司对下属的行为有时点头认可,不见得是真正的认可,有时上司说“不”,也可能含有好几种意思。

由此,如果仅仅按照表面的意思去解释这种上司所讲的话,就可能无法体会到他的真意。一般来讲,人的话语中都含有字面意思之外的暗示。随时间、地点和说话者身份的不同,同样的话会有不同的隐喻。而这种话中有话的上司尤其令人难解其话中的真正含义。

比如,话中有话的上司说:“好冷啊!”

这句话不见得只是为了告诉你天气的状况,也许还有“一起去喝一杯如何”的意思或是请你“打开空调”的意思。

如果这时候下属说:“根据天气预报,明天天气晴,气温会升高。”

这样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上司会感到很扫兴,本来想去喝一杯的兴致就没有了。这样一来做下属的就失去了一次与上司友好交流的机会,同时,还会给上司留下“不解人情世故”的印象。

因此,与这种上司相处的时候,下属一定要明了上司话中的含义,也就是要抓住他的真意。如果下属就某件事需要请上司出面,上司听你说完后,说:“我不必去了吧。”

这时候,你是说一句“哦,是这样,我知道了”,而退下去呢?还是再做一下劝说工作,要他答应到时去呢?这就要看你对上司这句“我不必去了吧”的话的真实含义是如何理解的了。

从这句话中可以听出,如果他真的不想去,他一般会断然地说“我不去”。可他却在这句话中用了“不必”和语气词“吧”,明显地含有半推半就的意味,这就要你再说服一下,以显出他身份的尊贵和达到他本来并不想去而是下属非要他去不可的效果。

除了听上司说话的语气之外,判断他每句话的真意还可看他说话时的表情。如果上司在说这句话时表现出一种不耐烦的神情,或心不在焉的样子,一般就表明他确实不愿意去。如果上司在说这句话时面带笑容或意味深长在看着你,说明“不去”并不是他这句话的真意。

话中有话的上司常常说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话,这些话会令下属大伤脑筋。要想了解这种上司每句话的真正含义的确令下属很为难,但是要想与他们更好地相处,就必须认真领会其话中的含义。

7.了解上司说话的真正含义

你的上司也许经常说“我没有听说过”这句话,对于类似的话语,你一定要从中了解其中的真实含义。一般情况下,上司说这种话的时候,可能是想逃避某些责任。上司尽管实际上听说过某件事,也会常常使用这句话假装不知道。但是,这时候上司一定显出生硬的动作,如说话时语气升高或目光闪烁不定等等。如果你了解到他爱用这句话逃避责任的话,你下次找他汇报工作时,就换种方法,拿出笔记本对他说:“最近,我记性不大好,让我将你的指示记下来好吗?”

最好真正记下来,这种类型的上司很敏感,一看就马上明白,至少以后他就不会在你的面前用这句话逃避责任了。

有时候话中有话的上司说这句话并非是为了逃避责任,而是另有他意。下属应该注意到上司说话时的情绪,做下属的在听到这样的话时,尤其应该要注意的是,上司说“我没有听说过呀”的话里,是否含有什么不满的情绪。

或许你就某件事情已事先给上司说过,但实际上你并没有说清楚,过了两天,上司就这件事情问你,你回答说:“那天,我给你说过。”

上司由于并没有听清楚你说的事情的原委,因此,他只能回答说:“好像是说过,不过已记不太清楚。”

对这种情况,就不能认为是上司“狡猾”、“在逃避”。认为自己讲的话对方就一定会听明白,这种想法未免太草率。在下述三种情况里,每个人对其他事情都会心不在焉,也听不进其他的话:

①太忙而没有充分的时间。

②在担心其他事情。

③疲劳。

在许多情况下,上司可能是对你的话没有任何记忆而不是有意在逃避。你如果不明了这一点,而一味坚持“我说过的”,性急的上司便会大声吼叫:“我没有听过。”

老成一点的上司则会说:“有吗?”神色里露出不悦。

在这种情况下,你如果不赶快转变态度,坦率地道歉说:“对不起,是我当时没有说清楚。”也许,你就会在上司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我没听说过”是这种上司经常说的一句话。作为下属,你应该根据当时的情境来选择恰当的方法加以应对,千万不要在没弄清上司说这句话的真意时就胡乱说话应对。

8.向上司提建议的技巧

一个建议是否被采纳,除了它本身的价值之外,往往和它的写法和论证方法有很大关系。所以,提建议也有很大的学问。

一般决策,可以概括为两个程序:一是“谋”,二是“断”。“谋”者,陈之利弊;“断”者,权之利弊。通俗一点说就是:前者提出建议,分析利弊;后者衡量利弊,取利大弊小之择抉。企业一般的管理者是提出建议者,那么在这里就是“谋”者。所以在向上级上司提出的建议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分析、预测建议的利弊。一般的提建议者,总是会尽量宣扬其有利面,而避开其不利的一面。这样做当然无可厚非,因为他们毕竟是社会中的人,必然要受到社会存在和多种思潮的影响,也有他们的利益和立场,而绝不能像电脑那样冷静公允,不偏不倚。然而,既然“谋”是为了“断”,那么提出建议的人也就不妨站到更高一层的“断”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解一下“断”者的关心所在是大有裨益的。

提建议往往是针对某些问题的。在刚刚发现问题时,上司们所关心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注意力集中于怎样做最有“利”。可是有了初步建议和方案之后,他们关心的问题就变了,这时其注意力将集中于弊端一面: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这些后果有没有补救措施?这样做之后得之“利”是否是以补偿其后果所带来之“弊”以及补救它们所付出的代价?这些后果和代价会不会超过维持现状的弊端……

人们常说,决策拍板要心中有“底”。所谓有“底”,即充分估计弊端一面,并准备好应付的措施,对有利的一面估计不足问题不大,因为意外的收获毕竟皆大欢喜。可是对弊端的估计不足问题就严重了,意外的弊端可能会危害无穷,后果不可收拾。

既然估计弊端是决策中不可少的一环,那么,为了使建议尽快被采纳,提出建议者除了要论述该建议的有利一面之外,不妨将它所带来的后果也和盘托出,以使上级全面了解。但关键的问题是要令人信服地证明“利”大于“弊”,同时要附上处理这些后果的配套措施,从实际效果出发,这种类型的建议反而要比那种光讲“利”不谈“弊”的建议要可行得多,同时给上级上司一个观察问题全面、客观的印象。

另外,一个人的立场,往往要受其利益、地位的局限,作为一个企业的主管也不例外。他在提出建议时主要是代表某企业的利益,这本无可指责。但如果从建议被采纳的可行性出发,他也无妨站到更高一层上司的角度去观察一下问题。广州市的市长曾提倡过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希望广大的市民站到广州市长的立场上去替他出主意,提一些有益于广州市建设的建议。这个活动的名称是:“假如我是广州市长”。作为提出建议的企业一级主管,不妨也设想一下“假如我是局长”或“假使我是总公司董事长”、“假如我是……”。总之,设身处地地替上级上司考虑一些问题。一般来说,比企业更高级的上司除了要关心各企业的利益之外,还要考虑全局利益、要兼顾左邻右舍的关系。另外还要注意各种建议方案之间的配套及与国家政策法令的衔接等。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单独存在,它的利益也不是独立的,如果一个企业的主管向上级上司提出的建议在代表企业利益的同时也能顾及到上述比较宏观的问题,那么,这份建议的价值将要大得多。

9.怎样让上司同意你的观点

如果与你的上司进行争辩,请牢记以下几条原则:(1)看准时机

在向上司提出异议之前,先向他的秘书打听一下他的心情如何。如果他心情不佳,就不该再提要求。

如:上司急务缠身时,不要找他;午饭时间已到,他却仍在忙乱之中时,不要找他;休假前夕或度假刚返时,不要找他。(2)心平气和

心理专家史密斯是专门教人如何去争取增资晋级的。他这样说:“如果你气势汹汹,只会使你的上司也大发雷霆,所以,首先要做到心平气和。”

另外,不要把你所有的不满都借机会一古脑儿发泄出来。3M文具公司董事长违斯利说:“如果一个雇员看上去对公司的一切都消极不满,那上司就会觉得,要叫他满意是难乎其难,甚至认为,他也许该另找乐园。”(3)说清问题

有些剧烈争执的发生,是由于雇主和下属双方都不明白对方心里在想些什么。演讲顾问威德说:“有时,问题一旦讲明,争执也就自然消失。雇员必须把自己的观点讲得简单明了,以便上司能够理解。”克莱尔在纽约市财政局局长手下办事多年,她很少与上司发生争执。但是,当她认为重要的事情遭到局长否决时,她就把自己的观点写在纸条上,请上司考虑。她说:“这种做法,有助于说明问题,而且也有效。”(4)提出建议

纽约大学医学中心的精神病学副教授诺曼说:“你上司要考虑的事情已经够多了,因此,如果你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至少,你也得提出怎样处理问题的建议。”

诺曼警告说:“那些在上司面前只提问题而不附建议的人很快会发现,他们常会受到上司秘书的阻拦。”诺曼解释道:“尽管上司也许不能说出你的不是,但是他发现,你每次去找他,他总会感到不快。久而久之,你就别想再进去见他了。”(5)设身处地“要想成功地与上司交手,了解他的工作目标和其中的苦衷是极为重要的。”赖无顿顾问说:“假如你能把自己看做上司的搭档,设身处地替他着想,那么,他也会自然而然地帮你的忙。”商学教授罗伯特曾引述过某电影公司一位程序设计员和他上司进行争辩的故事。当时,为了某个软件的价值问题,双方争执得僵持不下。罗伯特说:“我就建议他们互换一下角色,以对方的立场再进行争辩。5分钟之后,他们便发现自己的行为有多么可笑,两个人都不禁大笑起来,接着,很快找出了解决的办法。”(6)运用常识

无论怎样,你的一切都操在上司手中。假如争辩过火弄成僵局,也许会产生比原来更坏的影响。因此,与上司争辩要明智一点,牢记住:仗无把握,请莫开战。

10.怎样使你的建议让上司采纳

在提出方案和建议前作为一般原则,首先应整理好使方案和建议能得到采纳的诸多条件,注意提出的方案和建议要对全局有益。通常,尽管方案本身不错,但因人们对提案者个人有看法,因而好方案也易被否决。仅对部s门和小集体有利的方案一般也如此。其次,方案和建议必须引起对方关心,要分析对方的心理和态度。有价值却不能引起人关心的方案是不易被采纳的。如果你的方案与上级和集体的关心相悖,那它再高明,也不会被接受。因此,日常就应了解上级和集体所关心的是什么。其三,平时应取得群众信赖。平时口出戏言,作风松散,群众不以为然者,突然提出建议,哪怕他苦口婆心地解释也必受到反感。

本人对提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如要提案得到通过,务必事先考虑到其中一定会存在某种程度的不足,会遇到各种阻力。(1)充满自信

如果自己都不以为然的方案,何谈说服大家去为之行动?(2)对吸取者怀有敬意

听取批评,你的建议才易于被人接受。(3)带有感情地提出建议

作为人,对方在决定是否采纳建议时,心情和情绪起一定作用。只有说动对方的心,他才会行动。还有,必须对听建议者作一个心理分析,要让对方认为准备周到。你以作出各种准备的面貌出现时,对方会有一种安全感:“如此准备,想必不会有错吧。”(4)留有供修补的余地

一般人们并不喜欢完美无缺的建议,有一两个小疵点反而会给人以好感,因为这可给对方提出改进意见留出余地,使对方产生参与意识。(5)掌握好时机的

当上司忙于工作或心情烦乱时,提出的建议往往被以“等等再说”一类的话支开。在一个集体和组织中,如果大家正为一个会忙乱不堪时,就要待状况好转后再说。掌握时机还有个事先“吹风”的问题。突然提出新的方案会使对方在毫无准备中不知所措。事先以某种方式作个预告,对方会作一个正确对待的态度。

11.怎样说出与上司相反的意见

对上司谈话持相反观点的人,往往容易陷入“坚持真理还是照顾上司面子”的怪圈。

上司需要意见。每一位上司都不是万能的神,有些问题连他们都解决不好,故上司需要下属经常向他提出好的意见。

对于那些强力相谏的人,上司头疼的不是他提的意见,而是意见的提出方式。“主任,您刚才说的观点完全错了,我觉得事情应该这样处理……”或者“主任,您的办法我不敢苟同,我以为……”,这些方式首先否定了主任意见的全部,自然,后面的观点让上司觉得脸上挂不住,故一开始就产生了对下属好的意见的抑制思想。

如果能抓住上司意见中的某一处被你所认同的地方,加以大力肯定,尔后提出相反的意见则易被接纳。因为你一开始肯定上司意见的某一处价值,就已打开了进入上司脑中意见库的大门。例句:“主任说得对,在××方面,我们的确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之一,我认为,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后面提出观点,尔后重点在于论证过程,说理、举例、指出不这样做的后果,让上司意识到你的观点从实践上更加可行。

结束发言之时,别忘了强调你提出相反意见的出发点。“故我想,如果真能这么做的话,排除这个问题是不费吹灰之力,公司也能以更高的速度发展”。

听了这话后,上司会意识到你的一切意见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公司的前途,也就是大家的前途。

千万不要看到上司脸色不好就忙不迭地改变观点。坚持自我,但不坚持高姿态的发言方式,上司会明白你的苦心孤诣的。

12.与上司意见相左时要理智相辩

当你和上司意见相左准备与之理辩时,下面的技巧也许会对你有所帮助。(1)注意选择有利时机

在你提出不同意见之前,应向上司的秘书或其他知情人了解一下上司的情绪如何。如果他情绪欠佳,你最好免开尊口。自己心情不好时别去找上司:自己情绪不好,甚至怒火中烧,那只会使上司也跟着你一道愤怒。因此,你自己首先要心平气和。(2)把问题讲清楚

双方互不了解时,往往会产生激烈的争执。有时把问题讲清楚之后,争执就会烟消云散。应该学会简明扼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便上司充分理解。当上司对你所认为十分重要的某些事情持否定态度时,你要把自己的观点写在纸上,呈给上司过目。这样做有助于切中问题的要害。(3)提解决办法

如果你一下子提不出一个恰当的解决办法。你至少应该拿出个最初步的建议。(4)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想问题

要想有效地同上司打交道,考虑一下他的工作目标和他所承受的压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能把自己放在上司的一个伙伴的位置上,从这个角度设身处地想问题,那么,他自然就会同你合作,直到你的目的达到。(5)多些理智

切记,所有的牌都操在上司的手中,如果跟他真闹翻了,可能会产生远比眼前问题更为严重的后果。

13.面对上司批评与指责如何申辩

被上级批评或指责,虽然应该诚恳而虚心地听取,但并非说你一定要忍气吞声,不管他说得对不对都要一古脑儿接受,必要时应该勇于辩护,并且要作积极的辩护。晋文公一次用餐时,厨官让人献上烤肉,肉上却缠着头发。文公叫来厨官,大声责骂他说:“你存心想让我噎死吗?为什么用头发缠着烤肉?”厨官叩着响头,拜了两拜,装着认罪,说:“小臣有死罪三条:我找来细磨刀石磨刀,刀磨得像宝刀那样锋利,切肉肉就断了,可是粘在肉上的头发却没切断,这是小臣的一条罪状;拿木棍穿上肉块却没有发现头发,这是小臣的第二条罪状;捧着炽热的炉子,炭火都烧得通红,烤肉烘熟了,可是头发竟没烧焦,这是小臣的第三条罪状。君王的厅堂里莫非有怀恨小臣的侍臣么?”文公说:“你讲的有道理。”就叫来厅堂外的侍臣责问,果然有人想诬陷厨官,文公就将此人杀了。

这明显是个冤案,如果厨官正面辩解,有可能使晋文公火上浇油,怒气更盛而获死罪。因此,厨官采取正意反说的方式为自己辩解。他装着认罪的态度供认了三条罪状,其实是为了澄清事实:切肉的刀如此锋利,肉切碎了而头发居然还绕在上面;肉放在火上烤,肉烤焦了而毛发犹存。这明显不合乎事理。至此,厨官已证明自己无罪,同时提醒晋文公,是否有人陷害自己?厨官的辩解顺其意,却能揭其诬,可谓灵活机巧。这种做法也是非常必要和适当的。

有些人面临麻烦的事常用辩护来逃避责任,这就走到另一个极端了。这种推卸责任的辩护,偶一为之,无伤大雅,尚可原谅,倘一犯再犯,肯定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

有时候,做错了事的责任不在下级,而是由于上级的缘故,这时应大胆辩解了。不辩解,只能使上级对你的印象更加恶化,而丝毫不会考虑到也有自己的责任。

所以,工作中,尤其是下级与上级之间,由于地位不同,而发生意见相左的情况时,不要害怕会被认为是顶撞,应积极地说明理由,沉默不语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而难以化解。

辩解的困难点在于双方都意气用事,头脑失去了冷静。所以过于紧张和自责,反而会使场面更僵。因此遇到这类棘手的对立状态时,更应该积极辩明。其要点大概有以下几点:

①不要畏惧。不必害怕声色俱厉的上级,越是嚷得凶的上级,往往心越软。

②把握时机。寻找一个恰当的机会进行辩解也很重要。辩明应该越早越好。辩明越早,则越容易采取补救措施。否则,因为害怕上级责骂而迟迟不说明,越拖越误事,上级会更生气。

③错误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

④辩护时别忘了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讲话。上级责备下级,当然是出于自己的观点。如果下级不了解这一点,一味认为自己受了冤枉,因此站在本身的立场上拼命替自己辩解,这样只能越辩越使上级生气。应该把眼光放高一点,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解释这件事,则容易被接受。

⑤辩解时不管是何种情况,都不要加上“居然你这么说”。任何人都有保护自己的本能,做错事或和旁人意见相左时,便会积极地说明经过、背景、原因等。但在上级看来,这种人顽固不化,只是找理由为自己辩护罢了。

⑥道歉时不要再加上“但是”。千万不要说“虽然那样……但是……”这种道歉的话,让人听起来觉得你好像是在强词夺理,无理争三分。道歉时,只要说“对不起!”不必再加上“但是……”如果面对的是性格坦率的上级,或许就可以化解彼此的距离。当然该说明的时候仍要有勇气据理力争,好让上级了解自己的立场。

14.上司说错时怎样回应

上司也有说错话的时候,因为上司毕竟不是神。当上司说错话的时候,你该怎么办?当然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处理模式。至于怎样应对才好,要看上司的脾气秉性、说错话的场合、说的错话可能造成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因素来决定你该采取的方法,在考虑应对方法的时候,你在公司里的地位及与上司的关系也是你应该考虑的因素。(1)不直接反驳

有些上司很有能力,所以对于一时的失误,往往不愿接受别人的反驳。尽管如此,如果职员能够把握好时机,巧妙地进谏,他还是乐于接受并改正的。

下属对这样的上司进谏时,必须注意方法。首先在态度上要尊重上司;其次对你自己的意见,要说明得有理有据,并且要强调是你“个人的”意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要能及时收场。因为自尊心强的上司,你越和他争论,他就越不肯认错,尽管有时他明知自己错了,也不肯认输。既然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上司也不会不明白,你又何必非得让他把自己的先否定了,再接受你的意见呢?(2)适时纠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心境不同,对否定性意见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对上司进行劝说不能不考虑这一因素。要善于选择他们心境最佳的时机,比如,他们遇到高兴事,心情愉快时;一项工作完满结束时;取得成绩,受到表扬时……此刻,上司易于听取不同意见,哪怕较尖锐的意见,他们也易于笑纳。相反,当他们心情郁闷、工作繁忙、情绪急躁时,最好不要进言。

此外,上司如果说错了话,不管在什么场合,只要这些错话不影响你的利益以及你所负责的工作,你都可以采取装糊涂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你避免一些是非,也避免让上司处于尴尬和困窘的境遇。你也可以装作听见了,但感到一头雾水那样不明原因,做出疑问的表情来,要求再解释清楚一点儿了,这其实是给上司一个梯子下或提一个醒。

如果你正在和顾客谈一笔至关重要的生意,你的上司却在中间插了几句不该说的话,而这些话可能影响生意的成功,你该怎么应对呢?

这可能是你在工作中遇到的一道棘手的难题,一方面上司决定着你在公司的职位升降和收入高低,而生意的成功与否又直接影响着你的工作业绩和收益高低,所以你必须权衡利弊,决定应对策略。

这时可以让你斟酌的选择有:

①立刻插话说明,借解释进行必要的纠正。

②提醒老板,让上司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话。

③给上司写条子、使眼色、做手势,暗示老板纠正。

④不打断上司的话,事后自己在解释中再做申明和补救。

⑤事后提醒上司,当然让他决定怎么去处理。

最不应该做的事当然是当众让上司丢面子或事后对同事谈论上司的错误,用嘲弄的口吻让流言四散传播,并用贬损上司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聪明。这种传言总会传到上司那里,对你的声誉和前途造成危害。

15.拒绝上司不能来硬的

“小杨,请你今晚把这一个讲稿抄一遍。”经理指着厚厚一叠至少有三四十页稿纸对秘书小杨说。小杨听此,面对讲稿,面露难色,说:“这么多,抄得完吗?”“抄不完吗?那请你另觅轻松的去处吧!”也许经理正在气头上,于是小杨被“炒了鱿鱼”。

小杨的被“炒”实在令人惋惜。然而,这是可以想见的,像她这样生硬直接地拒绝上司的要求给上司的感觉是她在对抗,不服从指示,扫了上司的威信,被“炒”也就难免了。其实,她可以处理得更灵活些。不妨这样,立即搬过那一堆稿子埋头就抄起来,过一两个小时后,把抄好了的稿子交给经理,再委婉地表示自己的困难,那么经理肯定会很满足于自己说话的威力,并意识到自己要求的不合理之处,而延长时限。小杨就不至于被解雇。

在工作中我们也常会碰到一些来自上司的要求,如果你确实力不能及而不得不表示拒绝时,千万不要马上表示不可接受,而先谢谢他对你的信任和看重,并表示很乐意为他效劳,再含蓄地说明自己爱莫能助的困难。这样,彼此都可以接受,不至于把事情弄得很不愉快。

天高气爽,你正想利用这段黄金时间给你陈旧的居室动一次大手术;工作之余,你正不分昼夜地撰写一篇论文。这时,你的上司却要你去远方出趟差,接受另一项工作任务,是拒绝呢,还是心不甘、情不愿地碍于情面勉强接应下来呢?

显然,勉强接应下来的结果就是敷衍,即使任务完成了,也不见得能让上司和自己满意。这时,你最好的选择是拒绝。如何拒绝才能不让自己难堪,又不失去上司的信任呢?(1)拒绝的理由一定要充足

首先设身处地,表明自己对这项工作的重视,表明自己愿意接受的心情;然后再表明自己的遗憾,具体说明自己为什么不能接受。如说:“我有件紧急工作,必须在这两天赶出来。”充足的理由、诚恳的态度一定能取得上司的理解。(2)不可一味地拒绝

尽管你拒绝的理由冠冕堂皇,但是上司也许仍坚持非你不行。这时,你便不能一味地拒绝,否则,上司可能会以为你只是在推辞,从而怀疑你的工作干劲和能力,以至于失去对你的信任,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意无意地使你与机会失之交臂。(3)提出合理的接替方法

对上司所交代的事,你不能接受,又无法拒绝,这时,你可得仔细考虑,千万不可怒气冲天,拂袖而去。你可以与上司共商对策,或者说:“既然这样,那么过一天,等我手头的工作告一段落,就开始做,你看怎么样。”你也可以向上司推荐一位能力相当的人,同时表示自己一定会去给他出点子,提建议。这样,你一定能进一步地赢得上司的理解和信任,也会为你以后的工作铺开一条平坦的大道,因为上司也是和你一样的普普通通、有血有肉、有感情,也当过职员的人。

16.当上司无故指责时要寻机辩护

脾气太大的上司天生脾气暴躁,他的情绪很容易失去控制。这些上司经常会为了一点芝麻大的小事就对下属大发脾气,有时根本就不是下属的错误,他也会不分清红皂白地指责下属,甚至还会不分场合地公开地斥责下属。

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作为这种上司的下属,你应当如何应对呢?你应当把握时机,积极辩护。一味盲从是懦弱无能的表现,辩护不等于逃避责任。被上司批评或指责,虽然应该诚恳而虚心地听取,但并非说你一定要忍气吞声,不管他说得对不对都要一股脑儿接受,必要时应该勇于为自己辩护,并且要做积极的辩护。

你一定要记住,积极地辩护绝对不等于逃避责任。现实生活中的确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在面临麻烦的时候常用辩护来逃避责任。其实,这就走到另一个极端了。这种推卸责任的辩护,偶一为之无伤大雅,尚可原谅。倘若一犯再犯,肯定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

我们说的积极辩护并不是那种为了逃避责任而极力狡辩的,而是一种正当的自我保护行为,是应对脾气暴躁上司的一种有效方法。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时候做错了事责任不会在下级,大部分却是由于上司或其他人的错误,这时就应大胆辩解了。不辩解,只能使上司对你的印象更加恶化,而丝毫不会考虑到他自己也有责任。

所以,同事之间尤其是下级与上级之间,由于地位不同而发生意见相左的情况时,不要害怕自我辩护会被认为是顶撞。应积极地说明理由,沉默不语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而难以化解矛盾。

也许大多数与脾气太大的上司相处的人都产生过辩解的想法,可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时机和应对的方法,不知道自己应该什么时候辩解,也不知道自己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加以辩解。

与脾气太大的上司相处的确很难,而想要向他解释事实的真相就更难了。向这种上司进行辩解的困难点在于双方都意气用事,头脑失去了冷静。所以过于紧张和自责,反而会使场面更僵。因此遇到这类棘手的对立状态时,更应该积极,明确责任。其要点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1)不要畏惧

对于那些脾气太大的上司,你千万不要心存畏惧。许多人都很害怕这种上司,看到这种火冒三丈的样子心里就直打哆嗦。其实,这根本就没有必要。大家都是同样的人,他脾气再大也不会活活吃了你。

作为一个下属,你完全不必害怕声色俱厉的上司,越是嚷得凶的上司,往往心越软。况且他只是脾气上来时才那样不可理喻,等到发完脾气之后就会变得心平气和了。(2)把握时机

对于一个下属来说,与脾气太大的上司相处一定要学会运用灵活变通的原则。如果上司错误地指责了你,那么你应当找一个最合适的时机加以积极的辩解,这对一个下属来说十分重要。

那么什么样的时机才算合适恰当呢?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不过,经调查研究表明,向脾气太大的上司辩解应该越早越好。辩解得越早,则越容易采取补救措施。否则,因为害怕上司的责骂而迟迟不说明,越拖越误事,上司会更生气。另外,你不要在上司火气正旺时着急辩解,否则只能是火上浇油,不但什么事也说不清楚,还会把事情弄得更加糟糕。

如果你的上司脾气很大,他不分清红皂白地当众斥责你,你就要及时约他私下谈一谈。可以对你的上司这样说:“昨天,你因为我的工作出现了失误而在我的办公室当着我的下属斥责了我,未免有点过火,弄得我很难堪,连我的下属也很不好意思。要知道他们对我的尊重很重要,就像我应该尊重你一样。你当众批评我,会影响我的威信,也影响了我以后能力的发挥。这对你、对我、对咱们以后的工作都不利。我相信你还是希望我很好地发挥我的能力的。我希望,以后这一类的事到你的办公室去,或在咱们俩单独在一起时进行。那样效果会更好,因为我会心平气和地听着你的话。”

一般来说,这样的话你的上司是会接受的,也会进行冷静思考的。

假如,他并没有认真考虑你的意见,以后仍当着你的下属斥责你时,你就可以打断他的话。然后说:“我们是不是去你的办公室谈一谈?”这样,他就会记起你以前同他的谈话。

如果你的上司经常小题大做,令你难堪,而对别的下属不会这样,你就要考虑在他面前重新树立一个更有利于你的形象。

与脾气太大的上司相处时,如果遇到上司的责难或误解,你理所当然地应该为自己的清白勇于答辩,积极辩解。不过,与平时讲话一样,应该讲究技巧、时机。只有选择恰当的答辩技巧,把握合适的时机,你才能既不冒犯上司,又能达到自己的目的。(3)简洁适当地道歉

脾气太大的上司怒火中烧之时往往希望下属能向自己认错,能够深刻地进行反省。许多下属都深谙这一规律,于是当上司训斥完自己的时候就马上向上司深刻反省一番,以求能获得上司的原谅。

向上司道歉的确是一个获得上司好感、消除上司怒火的重要方法,但是道歉也有一定的原则,绝对不是随意地进行。当你向上司道歉时,一定要简洁明了,恰到好处。千万不要悔恨不已,痛哭流涕,不成体统。越把自己说得无能,越会增加上司对你的不满。还是适当一点为好,但要说到本质上,说明自己对错误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

另外,在你向上司道歉时不要再加上“但是……”等等话语。

千万不要说:“虽然那样……但是……”这种道歉的话,让人听起来觉得你好像是在强词夺理,无理搅三分。道歉时,只要说:“对不起!”不必再加上“但是……”如果面对的是性格坦率的上司,或许就可以化解彼此的矛盾。当然该说明的时候仍要有勇气据理力争,好让上司了解自己的立场。(4)站在对方立场讲话

当你向脾气太大的上司辩护时别忘了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讲话。

上级责备下级,当然是出于自己的立场。如果下级不了解这一点,一味认为自己受了冤枉,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拼命替自己辩解,只能是越辩越使上司生气。应该把眼光放高一点,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解释这件事,则容易被接受。

要知道脾气太大的上司在发起脾气时是很难听进别人的解释的。所以,你要想让上司接受你的辩白,就要站在他的立场上讲话,千万不要只注重自己的感受。记住,当你向上司辩解时不管是何种情况,都不要加上“你居然这么说……”“你从来没有想想我的难处”等等话语。

任何人都有保护自己的本能,做错事或和旁人意见相左时,都会积极地说明经过、背景、原因等。但在上司看来,这种人顽固不化,只是找理由为自己辩护罢了。你只有站在上司的立场上理智地说明事实,才有可能得到上司的理解和认可。

17.与多疑的上司谈话时要把握分寸

与猜忌、多疑的上司相处,是个很大的学问,其中说话尤其要注意。(1)与上司说话要曲直相宜

在猜忌、多疑的上司面前说话尤其要注意把握好分寸,往往一句不经意的直话,很可能就会引起上司的猜疑。某工厂新来一个大学生,被分配到车间,在与车间主任的一次谈话中他说,大学期间曾到一个单位实习,该单位技术力量极缺,只有几个工农兵大学生聊以充数。谁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该车间主任正是一个工农兵大学生,且心狭多疑,最忌讳别人提到工农兵大学生水平低的话题。所以,就疑心这个大学生是暗有所指,于是就忌恨在心,在日后的分工种、定指标、提职晋级等方面都给予了额外的“照顾”,可这个大学生还一直被蒙在鼓里。

另外,与猜忌多疑的上司说话不能太直,太直就会使对方产生疑心。但是,话说得太曲也不行,有时转弯抹角也会使上司对你产生一种油嘴滑舌、不诚实的感觉。由此看来,与这种上司说话必须曲直相宜,该曲则曲,当直则直。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下功夫了解你的上司,特别对上司的经历、性格、兴趣、爱好、工作方法和情感特点等都要仔细了解,以免在说话时触到上司的某个痛处,酿成“祸从口出”的悲剧。(2)接受任务要马上就办

作为一个下级,在接受上司布置的任务时,若拖拖拉拉,迟迟未果,上司就会怀疑你的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特别是猜忌多疑的上司,不仅要对你的能力产生怀疑,而且还会联想到其他方面去。假若在接受任务时感到困难很大,一般情况下应首先向上司陈述不利因素,事先让上司了解工作难度,以便及时采取相应对策,但在猜忌多疑的上司面前是不能按常规办法去做的。否则,他会认为你有意抵触,不给他面子;假若你接受任务后没有立即行动,他会怀疑你是在有意掂量他的轻重或故意同他“较劲儿”。因此,在接受猜忌多疑的上司给你布置任务时,一定要记住:不要当面叫困难,更不能当面拒绝,无论你理由如何充分,都不能那样做。上司给你布置任务后,你要乐意接受,并立即投入工作。即使你深知困难很大,也要先把任务接受下来,待在实施过程中,一边尽力工作,一边陈述困难。这样,上司就会觉得你是在真心实意为他分忧,即使是你的任务完成得不好,上司也不会为难你,因为他已经知道你尽力了。(3)在上司面前要信守诺言

守信是传统的做人原则之一。人与人相处最忌言而无信。在猜忌多疑的上司面前更应如此。大凡猜忌多疑的人都心胸狭窄,而且固执己见,一旦在这样的上司面前失了信,违了约,哪怕是无意中的一次,要想恢复也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在与这样的上司交往时,许诺的事情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到,没有把握的事情宁可不说。切不可答应了上司事情,转身又置于脑后。否则,上司就会怀疑你说话的可靠性,你从此将要置于上司的不信任目光之下。

三、与同事相处的语言艺术

1.同事间言来语去总相宜

同事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因为彼此之间既处在一个利益共同体中,又是各自经历不同,各自脾性不同,少不了彼此之间会有摩擦龃龉。为了一个小团体的和谐与融洽,需要有人做出让步,需要有人委曲求全。

对于办公族来说,同事每天见面的时间最长,谈话内容可能还会涉及到工作以外的各种事情,然而说话不适宜常常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与同事谈话必须要掌握好分寸:(1)公私分明

不管你与同事的私人关系如何,但如果涉及到公事,你千万不可把你们的私交和公事混为一谈,否则你会把自己置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钱丽与公司另一部门的主管王华十分要好。有一天,王华突然过来找钱丽。钱丽很奇怪,问:“你来找我干什么,这可是工作时间。”王华说道:“钱丽,我们部门现在有个计划,希望与某公司合作。但我在这个公司没有熟人,所以想请你帮忙啊?”钱丽一愣,王华继续说:“我知道,你和某公司的公关经理很熟,你就做个中间人吧!帮我说几句话,事成之后,我不会亏待你的。”钱丽一听,感到很为难,想直接回绝,又怕王华不高兴。答应吧,但还不想把公事和私交混在一起。于是,她对王华说:“我是认识该公司的公关经理,不过,她这段时间在休假。我怕等她回来,你们的计划就给耽误了。”王华一听就明白了。其实,钱丽的朋友并没有去休假,她只是不想把自己搅进去。自己与王华不是一个部门的,插手其他部门的事,怕自己的上司不高兴。再说,如果办不成的话,反倒影响了自己和王华的友谊。

如果你也遇到同事要求你伸出援助之手时,你可以打趣地说:“其实这件事很简单,你一定可以应对自如的,被我的意见左右,可能不妙。”这番话是间接在提醒他:一个成功人必须独立、自信,而且这样也不会损及大家的情谊。(2)是朋友,也是同事

虽有人说“好朋友最好不要在工作上合作”,但缘份与机遇的事说不清,能碰巧在同一个单位里工作绝不稀奇。

一天,公司来了一位新同事,他不是别人,正是你的好友,而且他将会成为你的搭档。上司把他交给你,你首先要做的是向他介绍公司的架构、分工和其他制度。这时候,不宜跟他拍肩膀,以免惹来闲言闲语。

与好朋友搭档工作应该是一件好事。但在工作中,你们的友谊往往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你与搭档的职级相同,但工作量却大大不同。人家可以“煲电话粥”,你却整天忙得不可开交。虽然你心情不佳,但切勿向搭档发脾气,因为你们日后并肩作战的机会还有很多,许多事还是唇齿相关的。

表面上,你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分内的工作,对这位搭档要保持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