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文本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7 14:13:52

点击下载

作者:谢晖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闻文本学

新闻文本学试读:

导言

”中是这样阐述的:

新闻传播的过程,是事实→传者→内容→媒介→受者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事实是基础,传者将新闻事实加工成传播内容是核心,而传播内容总是要依靠适合媒介传播、适合受众接受的载体才得以实现,才得以表现的。新闻传播的载体是由一定的符号语言系统构成的新闻传播文本,它是新闻传播的物质形态,没有传播文本,就无法完成传播。

谢晖同志从“文本”的角度切入来谈新闻传播,系统地著述了“新闻文本价值”、“文本内容”、“文本符号”、“文本结构”、“文本表现”、“文本风格”、“文本体裁”,以及报刊新闻文本和电子新闻文本。并且,通过条分缕析,把新闻写作提升到理性的认识高度。相信读后一定会有很多启发和思考。

新闻报道重在“见人所未见,说人所未说”。新闻理论研究贵在创新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而忌重复别人现成的结论。谢晖同志在创建“新闻文本学”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相信他还会继续研究,使之逐步完善。

是为序。熊高2007年9月于南宁柏涛港湾导言

新闻传播的过程,是事实→传者→内容→媒介→受者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事实是基础,传者将新闻事实加工成传播内容是核心,而传播内容总是要依靠适合媒介传播、适合受者接受的载体才得以实现,才得以表现的。新闻传播的载体是由一定的符号语言系统构成的新闻传播文本,它是新闻传播的物质形态,没有传播文本,就无法完成传播。

文本(text)是西方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一个根源相当复杂,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变化极大的概念,很难清楚而简明地厘定它的全部内涵和外延。起先在文学上,text指的是原来的文章,或是相对于批注而言的本文。后来,尽管在文学的某些层面里,文本(text)与作品(work)常交叉使用,但二者在概念意义上却是有区别的。从传统的文章生成角度看,文本的内涵小于作品。因为,人们所重视的是“作者——作品”,文本只是作品的表现形态,作品除了文本还有文本外的内容,如作者、写作背景等。在这样的观念下,作者决定着作品所要表述的一切,作者给什么,读者从作品中去获得什么,读者的权利是作品分析和理解。而结构主义者认为,语言、事物及其所组成的意义之后,有着深层结构存在,“文本”所指涉的正是在文字组成的文章之后的深层意蕴所在。这一思想在结构主义及后结构主义的文学分析和文学批评中,“文本”获得超越文学作品的地位。因而从现代的文章解读角度看,“作品”指的是一个完满的、自足的系统,是由文字所构成的对象,其意义被固定在书页的文句语词之内。而“文本”则指的是一个开放的、不完满的、不自足的系统,它涵盖了“作品”文字之外的广泛内容,即在语意、句法、叙述的层面上的社会观念影响因素。在这里,“文本”所重视的是“作品——读者(批评者)”,文学活动不再是“作品——作者”概念下展开的阅读,而是在“作者已死”的状态下展开的解读与批评,文本中很多的、深层的、复杂的意涵,无论“作品”是否形成相应(或相关)的论述,都常被视为文字之外潜藏的必然存在。

尽管如此,“文本”这一概念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和学科,在通俗的意义下是泛指一切具有释义可能的符号链,包括各种有待于接受主体从中读出某种意义的符号对象,不管其是否由人类自然语言组成。

文本概念引进到新闻活动中,是通俗的意义下的概念,指由一定的符号语言系统构成的新闻传播载体表现形态,包括与报纸、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媒介相对应的文字、声音、图像形式的新闻传播载体表现形态。本书为叙述方便,把新闻传播文本简称“新闻文本”。

根据媒介所使用的传播符号语言系统,我们通常可以把新闻文本分为两类:一类是纯自然语言文本(简称语言文本),包括语音语言文本和文字语言文本;二类是非纯自然语言文本(简称非语言文本),包括一切能作为人类传播信息的符号载体系统构成的文本,如人类有意识的、特定表意的图画、影像、音乐、舞蹈,以及人类无意识的、非特定表意的形貌动态和自然事物可以用来表意的声色形态等。在新闻传播中,单纯的非语言文本很少,主要是语言文本和综合文本。传播媒介不同,新闻文本也就存在区别。

●报刊新闻,主要是报纸新闻,其文本以文字语言文本为主体,也有少量的图片(照片、漫画等)与文字语言结合构成的文本。报刊新闻文本,是阅读性质的文本。

●广播新闻,以语音语言文本为主体,也有以语音语言与音乐、其他声响结合构成的文本。其新闻文本,是聆听性质的文本。

●电视新闻,总体上看是语言文本与非语言文本相结合形成的综合文本,按一般的说法是“声、画、字”的结合,不过“声、画、字”包含很广泛,有语音语言、音乐及其他声响,图片、影像及构成的色光形,文字语言,主持人、记者的体态,道具物等等。电视新闻文本,是耳闻目睹的视听性质文本。

●网络新闻,其文本形态比较复杂。总体上看,单一的新闻文本以文字语言文本为主;但网络新闻的独特之处在于整合,而整合新闻文本是综合文本,是报刊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的新闻文本的综合。

新闻文本与新闻作品有区别,但相对于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的关系而言,没有那么突出。因为,在新闻活动中,传者的行为不像文学作品的作者是自我创造性的,它不是主宰受者的行为;相反,传者的传播行为是从受者出发的,受者同样是整个传播活动中的一个主体,有着在接受活动中的介入、解读和体会的主动权和能动性。并且,因为传者有传播理念却又不能坦露“心迹”,所以常常会在作品中对新闻事实意蕴做一定的预设,既给受众自由空间,又尽量限制其出界。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文本与新闻作品大抵相同。但是,新闻文本又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作品。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作品观念涉及的是作者及其生产物之间的关系,是传者对新闻事实传播的实在体,如消息、通讯、专题等,它占据报刊、网络文章的空间和广播、电视的时间的一部分。而新闻文本则是一个由符号语言构成的抽象结构空间,用来指出并说明某种隐于其中的社会特性(新闻事实意义),只有受众的介入、解读和体会才能实现其意义的层层彰显。此外,文本它可以只是一篇作品,也可以是一系列作品。因此,新闻文本既是新闻作品的表现形态,又涵盖了新闻作品。

研究新闻文本的生成和表现特征、规律和规则的学问就是新闻文本学。它是一门与新闻学科的诸多分支有着交叉关系的学科。

1.新闻文本学以新闻传播理论和新闻职业理论为指导

什么是新闻,尽管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但从根本上讲,人们对新闻及新闻活动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是一致的。新闻作为一种与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形态紧密相连的精神产品,从它的社会属性看,它由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客观事实、价值取向和接受效应。客观事实是新闻之本,没有事实就不会有新闻,虚假的新闻也许能造成顷刻轰动,但谎言终究会被揭穿;价值取向是新闻之魂,新闻的意义不仅在于新闻事件本身的价值,还在于新闻对社会观念和对受众的思想道德的导向影响,没有价值意义的新闻是没有生命力的新闻;接受效应是新闻的价值所在,没有受众的新闻,受众不欢迎的新闻是毫无价值的。

从新闻的传播性质看,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真实性、时效性和公众性。新闻的真实是新闻生成的本质特征,时效性是新闻传播的运动特征,公众性是新闻归宿的体现。

新闻的基本特征,决定了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新闻记者的职责和使命,其职责是采写新闻,反映情况,联系群众;其使命是追求真理,勇于献身;忠于事业,服务人民;维护利益,促进繁荣;伸张正义,[1]讴歌光明。

新闻的性质和记者的职责、使命相结合,才有新闻传播文本。因此,新闻文本学必须以新闻传播的基本理论和新闻职业理论为指导思想,而且要涉及新闻传播和新闻职业的一些理论内容的研究。如新闻文本的价值首先要讨论事实、传者、受者的价值因素,意义生成要从新闻的性质特征入手,文本的表现、运用等都涉及记者的素质和能力等等。

但新闻文本学的主旨不在于系统地揭示新闻传播理论和新闻职业理论,它只是根据文本分析所需而取其用,讨论时出发点和角度也不同,它不能代替新闻理论学,更不能代替新闻行为学、记者行为学等学科。

2.新闻文本学以符号语言学、写作学和文体学为根基

新闻文本是新闻传播意义的载体,它必须具有物质存在形式、构成方式和运动规则。它以一定的符号语言为载体(物质形式),构成一定的表达体式,其结构方式、表达形态都有特定的方法和技巧。文本的物质形式是符号语言系统,形成过程是写作,形成结果形态是文体形式,文本学当然和符号语言学、写作学、文体学有着不解之缘。准确地说,新闻文本学是以符号语言学、写作学和文体学为学科根基的,它们在内容上有很多的交叉,但它们并不相等。

符号语言学研究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构成、特点及运用规律规则。如语言学研究语言的语音、语法和语义的构成,研究语言的词、短语、句子等的结构方式,研究语言的运用规律和发展变化规律。符号学研究符号的形式构成,研究符号的意义以及符号的表意特征。符号语言学与新闻学的交叉学科是新闻语言符号学,严格地说,新闻语言符号学是语言符号运用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新闻对语言符号的选择运用,研究新闻运用语言符号的特点、规则和规律。新闻文本学研究新闻文本也离不开对语言符号的研究,但它既不研究语言符号的构成,也不系统地研究新闻对语言的选择运用,它只研究语言符号在文本中的表现形态,研究语言符号对文本形成、文本对语言符号的促进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涉及一些具体文本对语言符号的选择要求,特别是要揭示文本对语词和句式的选择和运用特征,探讨非语言符号的运用等等。

写作学是研究一般文章写作过程、方法和规律的科学,它系统地揭示整个写作活动:写作材料的收集、整理和运用,文章主题、观念的形成和提炼,文章的结构组织安排,文章的表现手段和表达方法,文章的语言运用和修辞方式等等。把写作学的理论和方法用在新闻传播中,就形成了新闻写作,研究新闻写作的科学是新闻写作学。现在一般的新闻写作学实际上是新闻创作方法科学,侧重于新闻形成过程,即从事实到传者,从传者到内容。随着新传播媒介的广泛运用,有的也讨论从内容到媒介。具体地说,是怎么样从发生的事实中获取新闻材料,怎么样从新闻材料中提炼新闻意义,怎么样形成要传播的新闻内容,在此基础上揭示不同新闻内容表现形式,如消息、通讯、专题、评论等的创作特点、规律和方法。毫无疑问,新闻创作过程完成的结果是新闻文本,因此新闻文本学不可回避地要反向来研究文本的形成过程,这与新闻写作学在内容上有很多交叉,比如文本形成过程中的一些方法、技巧等。但新闻文本学侧重于文本本身的形态表现,研究文本意义生成、文本结构、文本表达的特点和规律。因此,新闻文本学与新闻写作学虽然有一致的目的,如更好地把握新闻形成传播影响力的关键环节(新闻作品),保证新闻媒介传播的有效性等,但二者并不能等同。新闻写作学立足于过程,结果是新闻个体作品;新闻文本学立足于结果,目的是建构新闻表现的类结构。或者可以说,新闻写作学是实践方法论,新闻文本学是理论分析论,二者在一定的层面上也可互联互补。

文体学,现代概念的文体学来自于英文的stylistics。因style既可指某一时代的文风,又可指某一作家使用语言的习惯;既可指某种体裁的语言特点,又可指某一作品的语言特色,包含语体和风格两方面的意思,因此stylistics这个词便可译为“文体学”、“语体学”或“风格学”,比较通行的是“文体学”。它是研究不同文体形式的语言特点和风格的。我们这里说的文体学是中国传统意义的,或称为文章学。它是研究文章体裁和体式的科学,重在揭示文章体裁的分类特征,揭示各种文体的结构特点、规律和语言运用、表现风格等。文体学在中国古代曾经很辉煌,后来写作学的发展,分类写作的出现使文体学好景不再,到现当代,汉语文章的文体学已没有太多的作为。新闻文本学对新闻作品形式特点等方面的研究倒是很接近传统的文体学,但它不是新闻文体学,它比传统的文体学研究的范围要宽,对新闻“文章”的形式、形态研究也要深刻得多。

3.文本学以新思维科学和文化学为视野

以往人们把新闻活动总是当成一种简单的经验性活动,认为新闻只是一种简单的记录,甚至是对社会生活的机械“模仿”和“复制”,没有高深的理论,凭经验去采访写作。在这样的思想观念指引下,新闻学成了应用科学,只重业务经验,不重理论建树。新闻记者也就在经验的熏陶中形成了心理定势和思维习惯,不仅不注重发挥认识主体的想象能力和建构能力,而且缺乏社会文化理论素养。

新闻活动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新闻是新闻传者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也就是说,新闻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经过传者加工过滤过的社会生活,它融进了传者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而新闻文本是认识、反映的结果,是以符号形式存在的对新闻事实的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文本学要研究新闻文本形成的创造性思维过程,要分析文本的逻辑思维结构和形象思维运用特征。

新闻本身是一种文化,它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但它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与社会文化、大众文化的方方面面,如社会行为文化,包括社会组织形式、行为方式以及规章规范,礼仪风俗等;社会观念文化,包括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宗教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闻传播文本作为新闻文化的载体,当然沉淀着新闻的文化内涵。因此,新闻文本学的视野必将扩大到新闻的社会层面、新闻的文化层面,一方面要研究文本对新闻文化的承载特点,另一方面还要研究社会文化对新闻传播文本形成及运用的影响制约因素。新闻文本学虽然和上述学科有联系,有交叉关系,但它不是它们的拼盘,更不是它们的附庸,它有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和研究内容。

本书立足于两个方面研究新闻文本:

上编五章,研究新闻文本的生成,包括文本的价值生成、意义生成、载体生成、结构生成等。

下编五章,研究新闻文本的表现,包括新闻文本的叙事、风格、体裁等。对不同媒介的新闻文本立足于新闻文本特征在具体形态中的个性体现,不重复共性,只侧重于个性的揭示和比较。[1] 《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节选,原文载1999年5月9日《人民日报》。

上编 新闻文本生成论

第一章 新闻文本的价值生成

新闻文本作为新闻传播的基础和蓝本,对新闻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文本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新闻传播的价值。从新闻传播的目的和归宿看,新闻传播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新闻事实本身的素质,二是对新闻事实的表现,三是受众的心理需求。这三个因素决定了新闻文本的价值实现在从传者形成文本到受者解读文本的整个新闻传播运动过程之中,其价值构成因素主要包含新闻事实传播的价值、新闻理念传播的价值和新闻文化传播的价值。

第一节 新闻文本的事实传播价值

新闻文本的出发点是传播关于新闻事实的信息,它的第一层面就是新闻事实,这就决定了文本最基本的价值是事实传播价值。新闻事实,是现实事实的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的统一。事实的外在现象是文本直接告诉受众的新闻事实,而内在本质是新闻事实的意义,这种事实的外在现象与内在本质的结合形成新闻文本的事实传播价值。

新闻文本的事实传播价值由两个面构成,一面是事实具有传播价值,另一面是传播事实的价值。二者是必要条件关系:只有当事实具有传播的价值时,新闻文本才能实现其传播事实的价值,否则,文本没有任何的价值。而事实本身的价值是作为新闻的价值,因而其评估标准是新闻传播的标准。一、事实价值评估

社会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事实,无以计数。有的事实进入新闻文本,成为新闻事实被传播;有的却不能或没有(价值被忽视)成为新闻事实。这说明新闻文本的事实虽然是现实发生的事实,但它是传者选择的事实。也就是说,传者首先按照新闻的大众传播价值观念衡量现实事实的价值,然后通过选择取舍形成对事实的反映,从而形成新闻文本要传播的新闻事实。关于新闻事实的价值以往讨论很多,评估标准也各有说法。我们认为必要的评估标准是四个字:真、新、特、近。1.真

真是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不真实的事实原本就不是事实,当然不可能作为新闻事实。新闻的真实有两个层面,一是事实的真实,二是反映的真实。

事实的真实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历史的真实,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不是虚假的、伪造的。在我们的新闻生活中,每年都有不少假新闻出现,其中有很多是杜撰的,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事实,甚至原本就是编造的笑话、故事,却被记者炒成了新闻事实。这些假新闻或许当时会造成一定的轰动效应,但终归要被戳穿。比如2002年6月3日,《北京晚报》报道:美国国会威胁说,如果不能重建一座崭新的、豪华的国会大厦,国会将搬出华盛顿。报道还配发了一幅设想中的未来国会大厦的设计图。这则假新闻其实是直接从美国《洋葱》杂志抄来的,而《洋葱》是纽约出版的一份讽刺性“新闻”周刊,专门编造时事新闻逗美国读者一笑。《洋葱》的总编罗伯特·西吉尔(Robert Siegel)对《北京晚报》如此容易受骗上当感到惊讶:“如果我是北京的一名记者,发现了类似这样的故事……我也许要进行一番追踪,查核其来源。读者从来就容易受骗上当,但是我以为记者会聪明些,[1]也许我太天真了。”

新闻的真实也不是艺术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只要求有其现象,可以搞移花接木、情节拼凑、合理想象和艺术夸张。新闻的真实不仅仅要求事实整体的真实,也要求新闻事实的每一个要素都符合事物的本来面貌,如人名、地名、数字、事件、过程、细节、引用的资料等,不能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也不能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张。

反映的真实是客观表现无缺失,也就是对事实的表达无缺失,不有意无意地遗漏一些重要事实。事实的真实与反映的真实是统一的,一起构成新闻的真实,没有事实真实就没有反映真实,没有反映真实也就谈不上新闻真实了,事实的真实也就没有什么意义。2.特

特是特殊、特别。特殊性是事实蕴涵意义的特殊,包含着重大的、重要的社会意义,也包含着社会生活中的特殊表现;特别是事实的变动性和异动性,具有与众不同的动态特征。如果不特殊,不特别,现实的事实就没有新闻价值,没有传播价值。刘志宣著《新闻写作技艺:新思维·新方法》曾中举了某媒体报道的新闻事实:昨天早上,华东大学信息学院师生们举行了名为“享阳光、享健康”晨跑活动。大约有150名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这次活动。参与者希望借此鼓励全校师生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抵抗“非典”病毒。

刘先生进而分析说:“它是一个事实,但它没有变动性,更不具有社会性变动。享阳光、练晨跑这是师生一直坚持的活动;党员参加晨跑活动,也不是昨天才有的,并没有变动的因素;而以为将它与抵御‘非典’联系起来就有了社会性,这也很牵强。因为照此逻辑,人们的很多活动都可以与抗‘非典’联系,岂不是都可以报道一番[2]了?”

现实事实的特殊性有一个相对的问题,与国家、民族和时代都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特殊性都在于事实的社会性质和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的需要或关注,既包括重大的和重要的事实,也包括有某种特殊社会意义的普通事实,还包括能引起人们愉悦的趣味性事实。香港回归是重大的,北京申奥成功是重大的,食品安全是重要的,教育费用是重要的;交通意外事故有着特殊的社会意义,近亲结婚的恶果有警世作用;超级女声有娱乐性,明星活动有趣味性,等等。3.新

新是新近、新颖。

新近是时间上的新近,事实发生的最近时间距离,是新变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1997年12月16日播出的《苏州河上最后一个摆渡口关闭》,事实发生在最近的时间:当天上午9点35分;是异常变化的最新动态: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上海苏州河上最后一个摆渡口正式停航关闭,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长50米、宽5米多的钢结构拱桥。这个事实表明一个摆渡时代的真正结束,是一种具有深刻社会性的事实变动。

时间上的新近是新闻文本的时效价值体现。时效有两种情况:一是及时。新闻文本越及时,就越能很好地实现事实的传播价值。有人说新闻是“抢”出来的,也就是突出“及时”。及时是记者新闻敏感和快速反应的体现,也是新闻文本创作能力的显示。一般来说,事件消息,特别是重大事件消息及时性更显著。报纸的消息报道不超过一天,电子媒体,电视、广播、互联网更快一些,往往是当天,更快的是现场即时报道。二是适时。有些新闻文本也立足于“时新”,但它并不着重在时间点上,它传播事实的价值不是也不可能是在快速、及时上,而是在最适当的时机上。如第九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长江上游仍在砍树》,文本中的事实并不是新近才发生的,而是这一事实的发展到了很严重的程度,长江上游森林砍伐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削弱了抵御洪水的能力。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作者抓住这一时机,在抗洪期间采访报道了长江上游仍在砍树的事实,使事实传播的价值更突出,也才能引起那样大的反响。像报纸、广播通讯新闻文本、广播电视的新闻专题文本,立足于某一时间段的新近,虽然也是相对的越快越好,但它主要是以传播主体根据传播价值的需要选择的最佳时机,换句话说,是因时而成,适时而发。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领导干部贪污腐化严重,媒体不断披露落马官员,百姓对部分党员和干部失去信心。在这样的情况下,1994年11月29日因公殉职的中共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这个新时期焦裕禄式的人物的事迹无疑具有重大的价值,因而《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新华社1995年4月6日电)应运而生,起到了重塑党的干部形象的舆论导向作用。

新颖指事实内容创新。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是非常复杂的,有的事发生了,但并没有什么新的内容;有的事虽然有新内容,但不具有社会价值。因而新闻事实的新表现在摒弃那些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的旧观念、旧理论、旧做法,展示出客观事物的新联系、新属性、新规律,具有新颖性的特征。4.近

近是接近,是指事实与受众距离关系的概念。它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事实发生的地点与受众在空间上的距离关系。通常情况下,事实发生的地点与受众的空间距离越小,越接近受众,受众就越关心和关注,就越能实现其传播价值。另一层是指事实与受众在心理上的距离关系。事实与受众在意识、情感等方面越接近,就越能引起受众的共识和共鸣,就越能产生新闻价值。如食品卫生是受众极为关心的,一个只出现在某一地域的食物中毒事件,可以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引起广大受众感情的共鸣。

现实事实的真、新、特、近都是新闻事实的必要条件,它们合起来实现新闻传播文本的事实传播价值。譬如:A.昨天,一个刚满周岁的小孩在滨江公园学走路时,离开了大人的扶持,摔倒在地,正好撞在一棵树上,把头撞起了一个大血包。B.1895年,中日签订了极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按这一条约,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万万两,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C.14日,日本西部城市宝塚市的一名警察因为使用暗藏的数码相机拍摄一年轻妇女的裙内风光而面临纪律惩处。这名42岁的警察利用这位年轻妇女到他所属的警局来报告自行车被窃的机会,使用暗藏的数码相机来拍摄了这位妇女的裙内风光。

上述三个事实都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的事实,符合“真”的标准。A事实是新近发生的事,但它不包含异常变动的因素,小孩学走路摔跤很正常,摔跤摔出血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这一事实没有特殊的意义,它可以在邻里之间作为家长里短相传,但却不具有大众传播的价值,不能构成新闻事实。B事实虽然是一个关涉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重大事实,具有特别的意义价值,但它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历史,没有新的信息含量,不是新闻了,因此不再有新闻传播价值。它或许可作为某个新闻文本的叙事背景资料,却不能成为新闻文本的新闻事实。C事实是新近发生的,也包含了异常变动的因素,一个特殊身份和职业的人,利用职务之便,采用特殊的手段,干了一件违背其身份和职业道德的事,给予纪律惩处,这符合公众意识,有着特殊的意义。但这一事实发生在日本,只是属于一个普通的社会性事实,与中国的大众没有关系(包括借鉴性、知识性等方面的)。在日本,这一事实可能成为有传播价值的新闻,在中国不仅不会引起中国大众的兴趣,也没有必要去关注;当然,也可以作为趣闻传播,却不能作为大众传播的新闻事实。

可见,现实事实的四个方面的新闻价值特征不是孤立的,它们合起来实现新闻文本的事实传播价值,缺一不可。二、事实构成形态

新闻文本的事实源于客观世界发生的事实,但它又不是客观世界发生的事实的机械照搬,它不是现实的事实,而是经过传者认识和反映的事实。因此,它有自己的构成形态。1.认识反映的事实

新闻文本的事实是新闻事实,是传者对现实事实的原本认识并反映的事实。当一个记者到得一条新闻线索后,他要感知事实,确定其事实有传播价值;然后对事实进行采集、整理;再根据传播媒介和传播载体的特点进行选择和处理,直至进入新闻传播文本,新闻事实才完成。这个过程,是记者的主体性行为过程。

传者对事实的反映过程很复杂,最突出的是两个环节:一是传者对事实认知,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事实的一种反映。譬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记者陈永庆的《清江清的启示》,曾获全国环境好新闻奖。这个新闻专题片的产生,是作者对清江水认识的结果。激起我采访的欲望,是它那时美丽而壮观的景象,尤其是它的水,纯洁得依然像处子。我一直对中国河流的命运感到悲观。……华北的河流大多数已经干涸,它们被吸干了乳汁……(黄河)她是那样的憔悴,那样的干瘪……正因为看到了太多的河流被污染,被抽干,被变性,所以,当我从电视画面上看到隔河岩水电站泄洪时的情景,不禁有些惊诧。通常来说,泄洪本是一种残酷破坏而壮观的景象,具有破坏的美感。但是,清江的泄洪完全没有残酷破坏的感觉,而是一种美丽清绝的演示,这得益于它最值得骄傲的东西——水。所以当我想去清江采访时,我说,我们要把清江拍得很美,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回答它为什么还能这么美,这[3]才是关键。

传者认识到事实的价值,从而赋予事实以传播价值。在文本中,这种反映表现在对现实事实的本质把握情况和整体描述状态,文本是否反映了现实事实的真实。在此基础上是传者根据传播需要和规则对事实进行编码,它是传者按照文本的符号语言系统、思维方式对事实构成所进行的语言和逻辑还原的结果。这种“还原”的事实和事实之间具有同构关系,但不是相等关系。无论传者如何努力“还原”,受传播中主观和客观的影响,事实与“还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间隙和差异,比如追求传播价值的角度选择,追求传播效果的情节安排,受媒介和体裁限制的彼此取舍,语言、符号表述事实的不完全性和游移性等等。2.概括提炼的事实

记者采访到的事实是现实事实的原始形态,杂七杂八,什么都会有,必须进行处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新闻文本的事实,是传者进行过概括提炼的事实。

概括提炼事实是为了传播需要,使文本的事实简明、精炼。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是将纷繁复杂的事实概括提炼成结构线索清晰的事实。如果对事实的逻辑结构和逻辑关系缺乏清醒的认识,对事实不能作出清晰的提炼,文本的事实陈述就会颠三倒四、拖拖拉拉、罗罗唆唆。注意下例消息文本的导语:市纪委筹备组昨天就长宁区粮食局原副局长、党委委员董耀祖利用职权,伙同他人非法取得20余套公房的支配权,进行私分和私自处理,从中接受贿赂,并将公房交换到的私房出售,与他人共同侵吞售得的赃款,以及盗卖公家建筑材料,贪污公款的典型案件发出通报。

这个新闻事实没有表述清楚,问题出在对现实事实的构成提炼不够。其实,这一新闻事实中的案件由三个方面构成:①利用职权私自处理20余套公房:一是将公房交换成私房出售,私分赃款;二是私自处理中接受贿赂。②盗卖公家建筑材料。③贪污公款。这之中,①是案件的主要的事实要素。明确了事实的结构关系,事实的叙述就会简单明确:市纪委筹备组昨天通报了长宁区粮食局原副局长董耀祖的案件。董耀祖利用职权私自处理20余套公房,接受贿赂,私分售房款;此外还盗卖公家建筑材料,贪污公款。

第二是剔除没有新信息含量的或不必要的事实枝蔓。在一个事实的构成元素中,有的元素是众所周知的知识,有的则是一些官腔套话,没有新的信息含量,甚至根本就没有信息含量。根据新闻传播的要求,这些元素是不能进入新闻文本的事实构成中的。例如:这位负责人说,那些不法分子的行径,不仅直接侵犯学生的财物和人身安全,扰乱学校的教学秩序,而且严重危害社会治安。他指出,保护中小学生的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是公安机关的神圣负责之一。近一个月来,荔湾、东山、黄浦、海珠等区公安分局先后惩治了一批侵害学生的流氓、阿飞,今后还将花大力气狠狠打击流氓、阿飞的违法犯罪活动。他严正警告这些人,必须立即停止一切违法犯罪活动,主动向公安机关交代问题,争取从宽处理。如继续为非作歹,则逃脱不了法律的严惩。

前面一半都是最普通的常识,作为场合的应对之言,负责人表明自己的责任,说说可以,但作为新闻文本的事实要素没有任何新的信息含量,反而显得有些官腔。

新闻文本的事实以明为本,以精为贵。如:

肯尼迪遇刺丧命 约翰逊继任美国总统

路透社达拉斯 1963年11月22日电急电:肯尼迪总统今天在这里遭到刺客枪击身死。总统与夫人同乘一辆车中,刺客发三弹,命中总统头部。总统被紧急送入医院,并经输血,但不久身死。官方消息说,总统下午1时逝世。副总统约翰逊继任总统。

全文100来字,报道世界震动的消息,简单明了,堪称新闻消息文本事实概括提炼的典范。3.艺术再现的事实

新闻传播是追求效果的,不仅要受众接受,而且要受众乐于接受。因此,新闻文本的事实要有魅力,要能吸引受众、感染受众。为此,传者在生成新闻文本的事实时,总要对现实事实进行加工处理,艺术地再现事实,以凸现事实对受众吸引和感染的魅力。

新闻文本的事实是艺术再现的事实。这种对现实事实的加工处理和艺术再现,不是凭空臆造,不是创造、夸大,而是对事实原本存在的魅力进行发掘和艺术地表现。众所周知,新闻事实的魅力来自于动态,来自于形象。而传者的艺术性就是善于捕捉到感人的动态,以最佳方式表现出事实的动态细节。

如2003年中国电视新闻获奖作品《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四川巴中电视台),写武警战士抢救一名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围困在沙丘的少年。新闻文本抓着了洪水吞没沙丘的动态变化过程,从水急浪高的洪水中高出的沙丘,变化到沙丘即将被吞没的瞬间,武警战士们终于将少年抢上了冲锋艇。正是这千钧一发之际的动态表现,扣人心弦,展示了新闻事实的魅力和感染力。再如同年获奖的《总理为农民追工钱》,捕捉两个非常重要的细节:一个是总理的手搭在一个农民肩上,文本用特写表现了这一细节;另一个是在与总理握手告别时,熊大嫂躲开了,总理找到她握手,那是一双刚割完猪草的又黑又脏的手。这两个细节的捕捉和表现,最佳地突现了与农民心越来越近的平民总理形象,感人至深。

无论是动态还是细节,都是要展示事实的形象,以形象增加魅力。因此,新闻文本在对事实艺术再现时,总是把焦点集中在物象特征和个别举止动态上,构成形象结果,使新闻文本具有生动性和可读性,从而增强新闻事实的魅力。这是中外新闻文本叙事的一个优良传统,更是新闻特写、现场报道等新闻文本的事实传播特征。

新闻文本的形象不是留在事实的表象上,而是不脱离概念思维的轨道,取形象思维的特点,对事实进行形象化的概括,从而蕴涵深刻的意义。我们做一个比较:2004年6月1日7时06分,一代豫剧表演艺术大师常香玉在河南省人民法院溘然长逝,享年81岁。常玉香9岁从艺,视豫剧艺术为生命,70年来一直都在实践着她那句“戏比天大”的名言。英格丽·褒曼今天起永远离开了这个不舍得离开的世界。听到死讯的影迷们驻足在街头,目不转睛地看着画有她巨幅头像的广告牌;那广告上的英格丽·褒曼始终朝着影迷在微笑,好像在告诉人们:我没有死,银幕上我们再见!

前一段是我国豫剧表演艺术大师常香玉逝世的报道。“视豫剧艺术为生命,70年来一直都在实践着她那句‘戏比天大’的名言”,是概念化地概括结果,反映出人物的艺术境界和对艺术追求的精神。后一段是英国著名影星英格丽·褒曼逝世的报道,是形象结果的概括。用影迷的行为形象地表现出人们对她的爱戴和怀念,用她的荧屏形象表现出她的艺术成就和深远的影响。两个文本的事实构成各有其妙,体现了新闻文本事实生成的两方面特征:前者注重概括提炼,后者注重艺术再现。三、事实传播地位

新闻就其核心而言,是传播信息。而新闻信息是一个多元体,有表层的事态信息,有内层的情态信息,还有深层的意态信息。在这个多元体中,事态信息虽然处在表层,但它却是新闻文本传播信息的根本,因为如果没有表层,就不会有内层和深层;没有事态,就不可能有情态和意态的蕴涵。1.事实传播体现文本的基本价值

无论人们对“新闻”的认识存在多大的差异,“对事实的报道”是公认的;也无论新闻报道如何向深度发展,立足报道新闻事实是不会改变的。因此,不管是何种题材和体裁的新闻文本,事实的传播是其最基本的价值。有时,一个记者意外地遇到一件正在发生的事,凭记者的职业敏感,这件事有不同寻常的变动因素,有新闻价值,他要在第一时间把此事报道出来,但他对事实的来龙去脉还来不及调查,更来不及对事实的价值意义进行分析和归纳。在这种情况下,新闻消息本文传播信息主要是事态的信息,也就是说,其文本的全部价值在于事实传播。对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特别是国际性事件,及时报道时往往也只是传播事态。如:

新华社巴格达12月29日电伊拉克警方29日说,28日夜,警察局接到一个匿名电话,称有外国武装分子藏身于西区一座房屋内。当警察赶到现场进入屋内搜查时,突然发生了爆炸,造成7名警察和21名平民被炸身亡,另有29人受伤。附近的5座房屋也被炸毁。

即使是广播、报纸通讯新闻文本,广播电视的新闻专题文本等,虽然它们有丰富的蕴涵,但再多蕴涵也是依附于新闻事实的,其文本的基本价值仍是传播事实。2.事实说话实现文本的更高价值

新闻传播的出发点是告知事实,但目的却往往不止于仅仅告知事实,还要传播事实后面更深刻的东西。然而,新闻传播的规则决定了传者不宜站出来说话,因而“让事实说话”成为传者传播更深刻的内容的主要方式。这样,新闻文本传播事实的价值就超越了传播事实本身。一个优秀的新闻文本,其内层情感和深层道理等更高的价值都在事实的传播中体现出来。譬如:长江上游仍在砍树

新华社攀枝花1998年8月19日电(记者熊小立 黎大东)长江上游地区大片森林仍在遭受数千把斧头和电锯的砍伐。记者近日随世界银行组织的14名生态、环境和人类学专家考察雅砻江下游的二滩水电站库区生态环境,见到江面漂浮着上游漂运下来的上万根三四米长、脸盆般粗的木头。小舟左冲右突一个多小时后才驶离码头。行不到1000米,数万根粗木密密麻麻地塞满了几百米宽的江面。攀枝花市一位林业干部告诉记者,这仅是雅砻江沿岸近期所砍伐树木的很少一部分。由于二滩水电站关闸蓄水拦住了漂木的去路,大量木头在上面几个水运站捞上岸运走了,漂下来的只是“漏网之鱼”。他说,仅沿江国有森林工业企业今年就至少砍伐了30万立方米的木材,相当于砍光了5万亩原始森林,而流域各县乡伐木企业的砍伐量更大。世行专家组成员、四川省林业科学院研究员刘仕俊说,四川宜宾市以上的长江三大支流中,金沙江、大渡河两岸的森林早已所剩无几。雅砻江主要流经人烟稀少、交通闭塞的横断山脉,但现在,在这条江两岸的森林资源也遭到了十分严重的破坏。全长1517公里的雅砻江主要流经四川甘孜、凉山、攀枝花等地市州。因水急谷深,沿江所伐树木主要以顺江漂流的形式运往下游,然后再装上火车经成昆铁路运出。记者在几天的采访中看到,雅砻江下游两岸目前仅有些残次林木,水土流失严重。当地老乡说:“每一场暴雨都造成洪水和滑坡、塌方,以前江水四季都是清的,现在变成‘黄河’了”。

这个消息文本的内层情感和深层道理是非常丰富和深刻的,充满了对“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的砍伐行为的痛心之感,饱含着环境保护涉及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的警世道理。消息发出后,反响很大,有18家省级以上党报刊发了这条消息,当时朱镕基总理、李岚清副总理就报道的事和“停止砍伐”作了专门批示,国家林业局向全国宣布长江上游天然林一棵也不能砍,谁砍就拿谁是问。这个价值远远超越了传播事实本身的价值。但是,文本的第一层面并没有讲道理,发议论,完完全全是让事实在说话。全文5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界段都在叙述具体事实,叙述记者亲眼看到的和现场采访了解到的,事实信息中延伸出十分感动、令人深思的其他信息,蕴藏丰富的社会性意义。

因此,新闻文本总是立足于传播事态信息的,在传播事态信息中实现文本的所有传播价值。

第二节 新闻文本的理念传播价值

新闻文本中的新闻事实是被传者认识反映、概括提炼、艺术再现的事实,毫无疑义带有传者的色彩。传者包括我们所说的新闻记者,记者所服务的媒介,以及记者和媒介所属的新闻传播媒体。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无论一个记者或媒介如何宣称自己怎么样“客观”,也摆脱不了传者依然是一个追求利益的群体的事实。从一定的利益出发,传者发现不同的新闻事实,发现事实的不同新闻价值,对事实进行不同的选择和处理,对事实传播做不同的释义性安排,从而形成新闻文本传播该群体和传者本人理念的价值。一、新闻理念的形成基础

新闻理念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广义的新闻理念包括新闻传播媒介选择、设计、采编以及传播对象、方式等思想观念,狭义的新闻理念指新闻文本所传达的传播主题和观念。我们这里使用的是狭义的新闻传播理念。新闻传播理念形成的基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二是对事实的认知与评估。1.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人们在谈到新闻时,总是强调新闻的客观性。新闻传播者也总是宣称力求站在客观的立场传播新闻事实,不剥夺受众自己对新闻事实理解与认同的权力,给受众一个公平、平等的事实解读平台。但是,与新闻的真实不同,客观是指新闻传播的立场。必须承认,任何记者和他所属的媒体以及传播体制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利益制约下的,国家的、民族的、政党的等等,或者政治的、文化的、商业的等等。他们总是属于一定利益集团的成员,代表着一定利益集团的利益,因而也就会形成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不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对于同一新闻事件,不同的利益集团、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体系下的新闻传者必然会作出不同的反应,他们所表现的主体情感不同,新闻传播理念必然会受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西方的新闻媒体总是极力声称自己是客观的,所谓客观性报道就起源于美国。19世纪30年代,美国新闻界正处于政党报刊向廉价报刊的转变时期,大多数报刊开始按经济规律独立经营。为了吸引普通民众,报纸言论必须超越党派,在保持中立的状态下赢得广泛的读者,由此客观报道应运而生。美联社就是以采取中立、平衡的客观写作方式报道新闻而著称的。然而就是美联社,它能保持“纯客观”的传播理念吗?1949年北平解放,北平百姓欢庆胜利,美联社作了这样的报道:美联社1949年2月3日电 今日北平给了共产党征服者一个热闹的欢迎,这只有这个经常被征服的城市才能做到。共产党向拥挤着的成千上万的人显示出一两件东西看看——长达数里的缴获来的美国造的各种车辆。长列的市民在这个热闹的欢迎游行中嗓子都喊哑了,正如日本人占领北平他们欢迎日本人,当美国人回来他们欢迎美国人,当中国国民党人回来他们欢迎国民党人,以及数百年前欢迎蒙古人和鞑靼人一样。北平在欢迎他的征服者方面是素有盛名的。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北平的解放,显示着国民党的支持者美国的失败。这个消息文本,除了利用背景材料外,还站出来发表议论,对北平民众进行挖苦和嘲讽。这样强烈的政治倾向性,还是中立、客观的吗?客观性是灵活的,有弹性并且可协商的。在新闻写作中的客观性主导地位从来就不是完全不可战胜的。从西方新闻界的证实性事实报道、吸纳主观性的客观,到解释性报道、批判性新闻,客观性的实践意义一次次在变化,客观性的定义也不断地被修正。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一些国家的新闻界,“客观性”干脆就被“公正”所取代。

很显然,国家观点、民族精神、政党观念、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的价值评估意识等,决定了新闻的社会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物质世界那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新闻传播说到底是传者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它是人的认识活动的产物,是人的主体尺度和客体尺度共同作用的结果。新闻的真实与客观实际上表现为,在事实真实的基础上达到主客观的统一。而主客观统一的结果,就是新闻文本所体现出来的传播理念。2.对事实的认知与评估

新闻传播理念形成的另一基础,是传者对新闻事实的认知判断和价值评估。

对事实的认知判断是发现新闻事实的关键,是对事实的新闻价值评估的起点,也是新闻传播理念形成的基础和依据。

一个发生着的事实,或许有人熟视无睹,却有人发现了它,使它成为了很有价值的新闻。比如1998年3月24日,青岛市首次拍卖了15条道路保洁权,其中14条道路保洁权经过多轮竞价,最后分别被6位下岗职工和8名失业人员竞得。这件事发生时并未引起媒体的关注。《大众日报》得知后认识到它的价值,立即派两名记者前往青岛,以最快的速度采写消息。1998年3月30日,《大众日报》发出了《十四名下岗工竞得道路保洁权》的消息报道,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该消息文本获得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在新闻实践中,人们常说的所谓新闻敏感,其实也就是对事实的认知判断能力。

对事实的认知判断是从整体上、本质上把握真实,从而避免以假象掩盖真理。例如,1948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在报道当时华北灾害时,用三分之二的篇幅去罗列灾害现象,甚至连鸡瘟、狼咬人等都搜罗在内,给人描绘了一幅阴冷的灾荒图景。乍看起来,这种报道是客观的,但实际上它并不客观,因为它仅仅停留在事实的表象上,没有看到和反映本质。正如只是看见了一个人有眼泪,而没有能弄明白他是痛苦还是激动,抑或是高兴得流泪。当时华北解放区人民团结抗灾,取得了平均七成的秋收好成绩。后来,《人民日报》对此报道作自我批评时说:“客观主义的特征是喜欢把一大堆各不相属的现象加以罗列,拜倒于自发论之前,常常是讴歌一部分落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情感,他们不能通过现象的表面,而找到本质内在的联系,因而他们缺乏积极的能动的力量,只会坐在主流之旁对逆流浪花加以咀嚼和聒噪,屈服于客观困难之前,而没有勇气与力量去克服它。”

同样,作为新闻事实,认知判断不同,对事实价值评估也就不同。从理论上说,事实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因记者的主观评估而改变。但是,作为新闻事实的事实价值是传者发现和认识的,文本中传播的事实价值已经是记者给予评估的结果反映。即使是电视新闻的每一幅图像,都是被媒介加工的文本,记者的认识和理解飘浮在画面上;解说就更是如此了,它把飘浮的认识和理解固定化了。

传者对事实的价值评估遵循着一定的评估标准,这一评估标准是新闻传播原则尺度和社会价值评估体系的统一体,具有社会认同性。但是,掌握尺度和运用评估体系的是传者,他可以以腿来评估象,说象是根“柱子”,可以以耳朵来评估象,说它是“扇子”。感受力的方向和范围不同,对事物的意义的捕捉和选择就不同,这是价值评估中的主观意识参与。毫无疑问,传者对事实的认识和评估,就决定了新闻理念,亦即形成新闻文本所要表现的思想观念。二、新闻理念的构成内容

新闻理念是传者的思想观念在新闻文本中的体现,但它又不仅仅限于文本本身,从发现新闻事实到创作文本,从传者传播到受者接受,新闻理念始终贯穿其中。所以,新闻文本所体现出的新闻理念构成内容主要表现在新闻传播倾向上,具体包含以下两大方面的内容。1.传者的思想倾向

我们前面说过,西方新闻界一直追求并标榜新闻的客观性,但事实上在新闻文本中,不可避免地代表着一定国家、民族的政治、宗教或企业集团等利益的新闻传者的主观思想倾向。

在中国新闻界,新闻传者的思想倾向是旗帜鲜明的。马里逊1815年在马六甲所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就是以宣传教义为主旨的;到晚清的《强学报》、《时务报》等,无不以启蒙维新为其思想倾向;至于后来国民党的党报政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创办的各种报纸,其政治思想倾向就更不用说了。

今天的中国,新闻的思想倾向性仍是新闻传播的首要事务。熊高先生在其著作中谈到记者的修养时,摆在最前面的就是记者的政治素质:“新闻为政治服务,要求记者要有相应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和政治远见,并且做到自觉地服从政治和服务政治。”在谈到记者的意识时第一就是“中南海”意识: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中南海”意识是一种思想觉悟,是一种指导思想,是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新闻记者审视新闻、报道事实的重要[4]依据,是一种大局意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新闻媒体都必须接受新闻事业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这一事实。

当然,新闻“喉舌”概念不再是过去的含义,不是简单的党和政府的宣传代言。一个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正逐步健全和完善的国家,新闻传者的思想倾向在国家宪法规则下具有比传统的政治观念更丰富的内涵,公众意识、民生观点越来越成为新闻传者思想倾向的主流。无论如何,新闻传者的思想倾向现在不是被淡化,而是更加强了。如深度报道的出现,新闻的主观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同时也修正和补充、丰富了新闻客观性的内涵,使新闻报道更全面和深刻,更有效地实现了新闻的价值。2.受众的情感倾向

在新闻文本中,传者要体现主体意识,就需要借助于情感。这种情感是传者融入新闻事实的情感,但更是以受众的情感倾向为归宿的情感,实际上是为众寄情。新闻理念中的受众情感倾向,是由新闻传播的特点所决定的。一方面,在新闻传播中,受众作为社会的主角,接受新闻的主体,因时间、对象而异,会对不同的新闻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反应,从而使新闻价值在他们那里形成不同程度的现实性。新闻价值的大小也就和新闻的情感因素直接联系起来,而新闻的情感又直接与受众联系着,合乎受众情感倾向。只有这样,新闻才能借助于情感使受众更快地形成态度,从而实现新闻传播的一系列社会功能。另一方面,从文本表现看,情感是最基本的外在形态,嬉笑怒骂、喜怒哀乐,可以形于色,也可以溢于言。因而新闻文本中的受众情感倾向,易于同受众建立情感的纽带,从而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传播目的。

我相信任何一个有情有义的受众在读这则消息文本时,都会为之感动,为之流泪:向劳模鞠一躬

本报讯(刘英贵、周志平)文化宫大厅里一片寂静,坐在前排的劳模们胸戴红花,肩披红色绸带,聚精会神地倾听分局局长王冉作的总结报告。11月12日下午3时,齐齐哈尔铁路分局正在召开安全生产3000天祝捷大会。分局长的讲话,句句叩击着人们的心扉。他说:“有个火车司机叫董振东,他的父母一瘫一傻。不幸的是,5年前,他的妻子得了脑溢血,瘫痪在床,董振东一个人担负着全家十几口人的生活担子。出乘前,要一次做好两三天的饭,送到老人和妻子的床前。更不幸的是,去年春的一天,妻子病情突然恶化,董振东本想请假照料妻子,但当时车间人手紧,他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当他驾驶机车刚走完单程,单位领导和亲友就赶来了。到医院后,他看到的是妻子的遗容。他曾向妻子许诺:‘再有两年,我就实现安全行车25年,那时,我就退休,好好伺候你,等我两年吧!’他猛地扑到妻子冰冷的身上,放声大哭:‘亚芳,我对不住你!’”讲到这里,王冉同志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泪水夺眶而出。他泣不成声了。坐在主席台上的铁道部部长韩杼滨、黑龙江省省长邵奇惠也跟着落起泪来。顿时,会场里一片抽泣声。许久,人们才渐渐恢复了情绪。王冉用手绢擦了擦脸上的泪珠,嗓门提高了些:“在我们分局,正是有了董振东这样的职工,才有安全生产的今天。我作为分局长,向你们深深地鞠一躬,谢谢你们啦!”[5]王冉离开讲台,站好立正的姿势,向劳模们恭恭敬敬地弯下了腰……

传者运用场景、细节、人物语言等多种表达方式来表现自身感受,写出了真情实感。用这种情感把受众的情绪和情感调动起来,从而在传者和受众之间产生了心灵的交感。情感流露得自然得体,使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的过程中被心中的情感意识,潜移默化地被感染。

一篇优秀的新闻文本,正是通过受众的情感倾向和充沛的情绪作用,达到了与受众进行思想的交流。《唐山大地震》一文的作者钱钢,在回忆30年前的采访经历时说:“当时被激发起来的,是人的同情心,是爱。我珍惜30年前的那段经历,它如同《圣经》中的篇章,如圣[6]洁的灯,一直在观照内心。”这就是新闻的情感——传者和受众的共同情感。三、新闻理念的传播原则

新闻理念是传者主体意识与客观事实的内在统一。从新闻生成的角度看,传者在把现实发生的事实转化为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也就是在新闻文本形成之前就实现了这种主客观的统一。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看,新闻必须借助文本得以实现,才能成其为新闻,新闻理念才能借助于一定的媒介进行大众传播。因此,新闻理念的传播严格上说就是新闻文本实现其传播功能。新闻理念的传播不同于说教式的宣传,它有自己的原则。新闻文本能否很好地承载新闻理念,达到有效的新闻传播,涉及文本内容生成的方方面面。下一章将专门讲新闻文本的内容生成,这里只是讨论新闻理念传播的一般原则。1.涵化性原则

新闻文本传播理念的目的受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下思想观念的引导,而这种引导不同于政治说教,也不同于艺术感化。

政治说教在传播自己的思想观念时,受众被视为教育的对象,虏化的对象。因而,政治说教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洗脑教育,是强行的精神攻势。如孔子在宣传他的中庸思想时,不厌其烦地讲中庸在为人、治国中的至高地位,以君子与小人之分来迫使人们接受其观点,行中庸之道:“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7]小人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艺术感化在传播自己的思想观念时,受众被视为悦己的知音,同化的对象。艺术感化采用的是激发式的影响,移化的性情培养。比如一部小说,一部电视或电视剧,以故事情节、人物命运来感动受众,使其忘记自我,走入故事,同人物一道喜怒哀乐,从而不知不觉地也被作者的思想观念同化。正像《难忘的英格丽·褒曼》中写她的电影形象对受众的影响那样:“她不施粉黛出现在银幕上,美国化妆品马上滞销;她在影片中扮演着修女,进入修道院的女子接踵而来”。

新闻文本传播理念则不同。受众与传者的地位是平等的,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受众在新闻的接受过程中,是自我的,有主动权,是新闻传播活动赖以存在的主体。因此,新闻传者要传播一定的理念,不能强行施教,否则受众可以选择不接受。人们在新闻生活现实中,对那些大话连篇、喋喋说教的报刊新闻文本,会心生厌烦,恶而弃之;而对类似的广播电视新闻,会立马换台。但是,新闻相对文学艺术而讲,又更具有现实性。新闻传者对受众的影响虽然也有类似艺术感化的移化,但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以自我的角色参与交流,在交流中受到影响。新闻的这种传播理念的方式,也是新闻传播要遵守的涵化性原则。“涵化理论”是沃纳·赛佛林在《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一书中提出来的新闻思想影响方式。刘建明先生在阐述这一理论时说:“记者把媒体的意识形态加进了新闻,涵化报道的主题,总是力图把受众引导到自己意识形态的轨道上。”“用意识形态涵化新闻,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记者的观念是媒体最好的意识形态进攻方式。”“媒体的意识形态借助新闻文本表达出来,并达到影响受众的目的,当文本更贴近受众的理解和理解习惯时,新闻的意识形态才能在受众[8]的头脑里打下烙印。”很显然,这种涵化是附着于新闻事实的,蕴涵在文本之中,靠受众的文本解读实现效果。2.亲和性原则

亲和性指的是新闻文本中表现出的传者与受者的融洽、和谐、沟通关系。在新闻传播中,传者的亲和性表现在对受者尊重的谦和姿态,受者的亲和性则表现在对传者喜爱的愉悦心理,二者形成情感上的沟通与交融,从而产生共鸣,以保证新闻理念传播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在这里,传者通过新闻事实信息传播理念,担当着产品供方的角色,受众虽然有接受新闻信息的需求,但作为买家有很大的自主权,当然选择产品质量高而且服务态度好的卖家,传者的亲和性起决定作用,直接影响受众是否亲和。因此,新闻文本的传播亲和性,主要表现在受众意识上,具体而言,有以下三点。

一是受众地位。传者要树立受众既是新闻接受者又是新闻评判者的观念,尊重受众。记者要有眼睛朝下的意识,时时想到自己是普通受众的一员,代表着受众的利益,代表他们在说话。这样就能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为他们所喜爱。

二是公众情感。新闻文本传播理念,其情其理必须符合社会公共情感原则,不违背公共道德准则。新闻文本的情感是民族的情感,社会公共的情感,不是狭隘的、私己的情感。新闻文本中透出的是记者的良知和人文精神,不是麻木不仁,或以人之苦难逗乐。

符合公众情感,要遵守新闻语言的规则。比如不使用带有对新闻当事人歧视或侮辱性的称呼,诸如“杀猪佬”、“打工仔”、“麻木”(湖北人对三轮车工人的称呼)、“棒棒”(重庆人对人力挑运工的称呼),不使用对受众不恭不敬或伤害受众感情的语言。

三是大众口味。新闻文本是给大众读、听或看的,对事实的传播要符合受众接受的知识、经验和习惯;对事实的解释、议论、评说,要符合常理,以理服人,不以强硬口气压人;表现形式要符合大众的心理需求,为广大受众所喜爱。3.适度性原则

新闻文本传播传者理念,是以新闻事实为依托的,事实没有的不能强加,不能牵强附会把传者思想观念都加在新闻事实上。这就是新闻传播理念的度。就像新闻评论一样,“缘事而发”。我们有些新闻文本喜欢小题大做,本来一个很简单的新闻事实硬要去挖掘它的重大意义,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一些重大的科学实验、科技活动,领导到现场表示重视和关心,有的新闻文本却硬要加上领导亲自现场布置、指挥。是他布置的吗?有些他指挥得了吗?这种失度的做法,只会引起受众的怀疑甚至反感,只会影响领导者的形象,影响新闻文本的传播效果。适度性原则要求实,不能夸大。

穆青总忘不掉自己刚踏入新闻领域时的一次“失误”。他在解放日报社当记者不久,被派去采访苏联医生阿洛夫讲述苏联人民英勇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报告会。一进会场,穆青就被听众高涨的情绪感染了,当阿洛夫讲到动人处,会场上不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穆青和大家一样心情激动,也和大家一起拼命鼓掌。回到报社后,稿件一气呵成。他特别满意的是,写出了会场的热烈气氛。没想到过了不久,社长博古把他叫去,手里拿着他交上的稿子:“你去会场没有?”“当然去了。”“阿洛夫作报告没有?”“作了,很精彩。”“你认真听了?”“是的。”

这时,博古一下子严肃起来,说:“你看你这里怎么写的,‘会场上自始至终掌声不断’,既然自始至终大家都在鼓掌,那阿洛夫还怎么做报告,大家还怎么听报告?”

穆青的心“咯噔”一下,顿时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由于激动,他顺手写出了这种夸张的形容词,却忽略了这完全违背了事[9]实和常理。他老老实实地向博古承认了错误。

适度性原则要全面,也要有轻重。特别是一些“热点”问题要全面地反映问题,防止片面性。同时,要做到有度有节。如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些所谓“问题新闻”,文本传播理念要讲策略,有轻有重,不偏不倚。任何过激行为都可能产生新闻负效应,或影响大局,或失信于受众,以致影响新闻理念的传播,或影响传播效果。

第三节 新闻文本的文化传播价值

新闻传播,说到底,应该是文化背景下的新闻传播,而不是简单的“长舌妇”式的传事说事。一方面,新闻在传播新闻事实和新闻理念的同时也在传播某种文化;另一方面,新闻传播本身又在创造一种特殊的文化——新闻文化。在传播学中,新闻文化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由传播者主体和受众的互动而产生的文化形式,它是具有较强价值属性的应用型、群众性的文化理论、传播活动[10]和社会意识整合。无论是传播文化,还是创造文化,它都是依靠传播形式、手段和方式来进行的,而新闻文本正是传播形式的主要代表,也是传播手段和方式得以实现的重要依据,因此新闻文本的文化传播价值集中体现出新闻的文化价值属性。“文化”这一概念在中国古代指的是“文治与教化”。在现代文化学中,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多维的概念。广义而言,文化包括人类为了生存而替自己创造的自然环境以外的一切,即人类活动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价值以及行为方式等等。狭义的文化有两种常见的说法:一是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宗教社团、政治教育、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即所谓精神文化;二是指与政治、经济并列的一类,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会文化等等。如果从新闻文本角度看,新闻文化包括传播中对一定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以及为满足其方式所创造的事物、形成的心理和行为的展示和解读。

传者通过新闻文本传播什么样的文化,受者通过新闻文本解读、接受什么样的文化,不同的民族、社会和时代是不尽相同的。尽管如此,新闻的传播特质又决定了新闻文化在民族性与世界性、阶级性与社会性、时代性与历史性、主观性与客观性之间求得统一和平衡,在统一平衡中凸现其民族性、社会性和时代性的文化特征。从大体上看,新闻文本的文化传播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反映社会价值观念

解读一个新闻文本,无论是事实信息还是传播理念,首先它是一个价值观念的反映,而从新闻文化的视角看,这一价值观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的,而是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新闻文本的文化传播价值,首先体现在反映社会价值观念上。

社会价值观念是一个民族、社会共同崇尚价值的尺度,代表一定的社会对事物和思想的喜好、厌恶以及提倡、反对的评估标准。方延明先生说:“新闻文化是一种崇尚价值的尺度文化,它体现了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中反映出来的价值要求和尺度。从最终目的上来说,新闻文化的价值尺度就是真善美,‘真’是真理化,符合实事。‘善’是道德化,是人的人格追求。‘美’是艺术化,[11]或者说反映了一种完善性。”

中华民族的真善美的社会价值观念,在新闻文化中具体体现为崇尚和谐、道义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当今商品经济社会中,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个性化、物欲观等不时地冲击着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念。但是,这个时代的社会主体价值观念仍然是从真从善从美,社会价值观的实践者仍是社会所敬重的人。

新闻是时代的脉搏,新闻文本敏感地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一定时代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甚至是很微妙的变化。譬如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新闻报道名人很少涉及私生活,多是人物的工作和事业,体现着“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价值取向,如果偶尔报道家庭、夫妻生活,那也一定是“革命夫妻比翼双飞”。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多元的价值取向,新闻文本也就熔铸了这样一个多元的价值观念,并且总是及时地反映出价值观念的新变化,引起社会的关注、思考或认同。

比如著名物理学家、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在读女研究生翁帆恋爱、结婚,中国新闻媒体作了全方位的新闻报道,引起了社会普遍的关注,议论之多,网上攻击之多,爱情也罢,老有依偎也罢,反映出社会对“黄昏恋”的多元认识,也折射出这个时代中国社会的婚姻价值观的变化。当人们读到《中组部部长贺国强专程赴清华园看望杨振宁》一文(2005年1月29日《新京报》),看到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教育部部长周济等领导同志与杨振宁和夫人翁帆合影留念的照片时,毫无疑问,这个时代的中国不再因为家庭、婚姻方面的特殊举动,人们的是非议论而影响人的社会地位和形象。这种变化相对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来说,是非常大的变化。有趣的是,中国新闻界在狂造杨翁之恋风景时,路透社取材自《北京晨报》进行了报道,不过是把杨振宁这则新闻放在“奇闻异事”的标题下。路透社的“奇闻异事”是登载每天的一些趣闻怪事的,旨在博得受众一笑。大概在西方人的眼里,无论是名人黄昏之恋,还是老夫少妻之配,都是个人私生活,并不是什么重大的、值得社会关注的事。中国人正色讨论的大事,在西方人那里不以为然,其实也包含着社会价值观的差异。

新闻文本在反映社会价值观的同时,也积极影响着社会价值观。因为新闻文化是一种积极的、具有入世性的文化,它是一种意识表现,是一种公众意见。比如对一些热门话题,它总是站在公众的立场,用公识性观念影响和决定受众的价值意识倾向。当社会舆论处于无序状态时,新闻传播也总是通过传媒发动群众参加,使其意见逐渐趋于一致,形成符合社会共同价值标准的思想观念。二、引导时代生活方式

新闻的触角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到休闲娱乐生活。特别是电子传媒诞生以来,新闻不仅报道人们社会生活的主要信息,也向人们展示社会生活的场景,包括居家、服饰、歌舞、旅游等等,受众在了解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受其影响改变着、紧跟着时代的生活方式。

所谓生活方式,是个人或群体生活活动的相对稳定形式。生活方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指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生活内容、生活结构、生活习俗、生活态度及日常生活活动的表现形式,即人们一切生活的总和。狭义的指人们享用物质的或精神的消费品和个人支配闲暇时间的方式。生活方式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综合反映,同时它也影响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这种特质,决定了它任何时候都是新闻传播重点关注的内容。近年来兴起的“民生新闻”、“市井新闻”,更是大众生活方式的一面镜子。受众从反映社会生活的新闻文本中解读出缤纷灿烂的生活文化,体味着社会生活的时代变化。因而,新闻文化的传播价值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引导、接受那些健康、进步的新的生活方式。

新闻文本引导时代生活方式,最突出的表现在以下两点。1.及时反映时代生活中的新元素,为创造新生活方式推波助澜

社会生活方式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特别受到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而新闻总是最及时地反映出生产力和科技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应用等情况的,介绍影响生活的新元素,为创造时代新生活方式提供信息。譬如,当人们从新闻中了解到VCD,VCD碟机成为家庭娱乐的时尚;当人们从新闻中读到DVD来临,DVD代替VCD走进了家庭。2005年2月23日,《中国电子报》发表题为《EVD技术标准被推荐为电子行业推荐性标准》的新闻,称:“该系列标准主要用于指导芯片、软件和机芯等产业链的开发,统一盘片制作和播放机生产两大产业的技术要求,以满足国家信息化建设和人们对数字高清音视频产品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追求。”2005年3月4日,《新京报》发表解释性新闻《EVD和DVD有什么不同?》:“EVD(全称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系统)是DVD的升级产品,EVD的清晰度是普通DVD的五倍。”“EVD机还附带一些较实用的功能,如使用者可以播放现成的或自行制作的包含有JPEG格式的图片、MP3音乐以及文档资料的盘片,在大屏幕电视机上显示,完成类似于配乐家庭相册的功能。目前,EVD的价格已降至900元左右。”EVD逐渐成为家庭新的娱乐时尚的选择。到了2006年,有关碟机的信息又出现在新闻文本中。2006年1月10日,《京华时报》报道《东芝和索尼下一代DVD即将面市,EVD血战难免》:“日本东芝高层宣布,今年3月将在美国市场推出新一代DVD碟机HD-DVD”,“好莱坞部分内容制造商也将在3月开始推出HD-DVD格式电影大片”,“索尼将于今年第一季度推出内置其新一代蓝光DVD的下一代视频游戏机PS3”。谁领风骚,受众当然企望新闻及时报道以便使自己跟上时代。

在这个被称为U时代——Ubiquitous Time——媒介无处不在的时代,恐怕不会等到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上演了,红裙子才风行南北。新闻以其传播及时迅捷的优势,成为生活新元素、时尚文化传播的主力军。如果说“超女”是因为“想唱就唱,唱得响亮”,适应了今天年轻人追求自我个性展示而火暴,还不如说是新闻“炒作”使其家喻户晓。2005年的“超级女声”,全国各大媒体都作了全程报道。“超女”成为风靡中国大地一时的文化生活热点,新闻推波助澜,功不可没。2.暴露鄙陋,展现文明,引导健康、进步的社会生活方式

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具有个人主体性的特点,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生活,而是根据个人的生活目的和价值取向在特定环境下去追求和实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闻传播负有倡导社会文明的责任,成为引导健康、进步的社会生活方式的排头兵。譬如当一些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时,2001年11月27日《千龙新闻网》发表《不良生活方式致恶果,年轻人患上“老年病”》一文,及时报道了有关问题和严重后果的事实:“安徽大学生许某,一进校就沉溺于上网聊天交友及电脑游戏中,过了一段时间,他感到颈椎僵硬,并时常伴有头晕的症状,到医院就诊后,结果被诊断为混合性颈椎病。”

从农村的近亲婚姻的遗风陋习到都市鸡犬扰人的不文明行为,从贪官污吏的腐败生活到恶夫泼妇的粗野言行,新闻媒体都无处不在地给予曝光。而对于健康、进步的生活方式,则充满热情地加以赞赏和倡导。从家庭娱乐到全民健身,从日常消费到追求时髦,新闻文本中蕴涵的是一份温馨提示,一些正确指导。

当然,新闻毕竟只是新闻,其文本用披露和展示的方式引导社会生活方式,同时也必须遵从新闻传播的规律和原则。如有的文本在反映某些明星大腕的生活时,浓墨重彩,描述大款、大腕们的奢侈腐化生活,写得具体、细腻,这对社会上一些天真烂漫、缺乏识别能力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个诱惑,使他们在判断人生价值观念上模糊不清,继而盲目地崇拜大款大腕,把“享受生活”当成今后追求的目标。这种只追求新闻“轰动效应”的做法,带来了负面的社会效应。因此,新闻在反映时代社会生活,特别是在反映社会新的矛盾、新的问题的时候,新闻文本的表现要适宜,蕴涵意义要宜于受众明白而正确地解读,更好地现实其引导社会生活方式的文化传播价值。三、传播最新百科知识

人们在讨论新闻的文化特征时,把新闻称为文化“快餐”,是“一次消费品”。这多少有点贬义,是觉得新闻没有文学、艺术作品等的文化底蕴厚重。诚然,新闻本身并不像文学、艺术作品那样着力创造新的文化元素,但它却以传播最新的文化信息为己任,传播人类社会各方面最新的信息,解读人类社会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传授新的知识,是新闻的功能的一种拓展,一种延伸。许多电视媒体现在都在大家感兴趣的新闻中插播新闻背景,增加知识性。如全球泛滥的电脑“冲击波”病毒,给众多电脑用户造成重大损失。很多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及时插播“冲击波”病毒的新闻背景资料,让观众了解到相关的知识,对防范病毒的再次发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报刊媒介的新闻更是利用其阅读、理解的优势,提高新闻文本的知识含量,使新闻成为新知识的即时传授者。

新闻文本的知识性,从社会文化构成层面看,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有新闻那样广泛而全面,它涉及整个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新闻简直就是人类社会最新百科的汇集。以新华社每日电讯为例,除了国际、国内时政、社会等各方面发生的事件信息外,一些新的科技、文化等知识也融会其中。如2006年5月19日有以下几条新闻,新闻文本的知识蕴含丰富,文化品位浓郁:《蓄水后又添新景,新三峡魅力依然》、《太阳系外发现可能有液态水的行星》、《中华传国之宝九鼎复原成功》、《我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维修完工》、《人类和黑猩猩“分家”前,曾有过杂交》、《科学家发现太阳系外一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等等。这些新闻文本有事实动态信息,有最新的知识,也有历史文化。因此,新闻文本的知识性,从受众接受的个人层面看,它无疑是一部宏大的百科辞典。

新闻文本传播着今天的社会文化,也承接着过去的历史文化,并将沉淀为明天的历史文化。不仅如此,如果通过网络搜索有网络以来任何一天全国各主要媒体的新闻,一个今天的文化社会就会真实、全面地呈现在面前,这恐怕是任何历史教科书也做不到的,文学、艺术等就更做不到。[1] 〔法国〕兹韦坦·托多罗夫:《叙事作为话语》,原文见《美学文艺学方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年版。[2] 见胥亚主编:《新闻名作三百篇》。[3] 原文载1995年4月27日《解放日报》。[4] 《莫把“衙门”抬下乡》,见《第五届全国优秀广播稿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1987年版。[5] 原文载1983年4月25日《南京日报》。[6] 原文载1981年10月29日《人民日报》。[7] 《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8] 原文载1991年8月24日《经济参考报》。[9] 原文载1997年4月5日《广州日报》。[10] 歌德:《自然的单纯模仿·作风·风格》,《文学风格论》,王化元译,上海译文出版1982年版,第4页。[11] 王伯熙:《文风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页。

第二章 新闻文本的内容生成

新闻文本是新闻信息传播的载体形式,它和任何文本一样,是形式和内容相结合形成的统一体。从静态上看,这个统一体由三个层面构成:一是“物化”形式,是直接呈现在受众面前的新闻符号语言载体;二是符号语言运载的信息,是关于新闻事实诸要素的信息;三是蕴涵意义,是文本符号语言深层的语义,也就是新闻事实要素综合表现出来的内涵意义。比如“从我国本土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飞越[1]万里长空,今天在这里准确地落入预定海域。”这个新闻导语由一个承接关系的复句构成:

这是新闻导语的语言载体组合形式,这个形式揭示出事实信息、事实的性质信息、事实的动态信息,动态的时间、地点以及状态,同时表示出信息间的逻辑关联。通过这些信息和信息关联,蕴涵“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的意义。从文本形成动态上看,新闻文本的这种构成是一个双向的运动:受众解读和接受,是通过文本的符号语言以及结构获得有关事实的信息,通过事实信息关联还原成头脑中的新闻事实和思想观念。而新闻文本的生成却是一个反向的结构,从深层到表层,也就是传者先形成思想意义,再处理信息材料,再选择符号语言载体。因此,我们研究新闻文本的生成也从文本的内容生成入手,包括文本的思想意义、信息构成以及文本构成材料要素等。

第一节 新闻文本的意义生成

新闻文本的意义生成是从新闻传播思想到新闻文本主题形成的过程。一般认为,新闻文本的生成和构成形态比文学等文章文本要简单,而事实上,新闻文本的生成并不简单,尤其是意义生成相对文学等其他文本还要复杂一些。因为,新闻文本的意义形成,不仅仅要像其他文本那样,从素材中提炼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意义,说自己想说的话,而且其文本的话语权、主题表达等都受到新闻传播的特殊规则和规律的影响和制约。要说话,说什么话,都不是作者可以随心所欲的。话不可不说,但说到何种程度,怎样说才得体,新闻文本的确要在难中取巧。一、话语权的特殊性

在新闻文本的意义形成过程中,传者的主观意识起着主导作用。传者在一定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下,在一定社会时代的新闻传播思想指导下去发现新闻,传播一定的新闻理念(狭义的)。但是,新闻传播有特殊的规律和规则,传者将新闻传播理念放入新闻文本时,不是“言传”出来的,而是新闻事实“意会”出来的。因为,在新闻文本中,新闻话语有自己的规则,虽然传者是“说话”者,但他的话语权和话语行为方式都受到规则的制约,处于很特殊的地位。1.狭窄的话语权

新闻以传播新闻事实为第一要义,重在让受者信其事,而不是信其言。因此,虽然新闻也属于叙事类文体,但非虚构叙述是它最显著的特点。它不像小说、散文等其他叙事文章作者拥有充分、自由而直率的话语权,它的话语权是非常狭窄的。这种话语权的狭窄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拘泥于事实构成的所有要素的真实之中,没有自由创造的空间。新闻事实的真实不同于文学作品的真实。文学作品的真实是生活的真实,也就是只要是生活中的一种存在,而新闻的真实是此时、此地、此事、此人的存在,它的一切元素都是此时、此地、此事、此人的真实元素,每一则材料,每一个细节,甚至每一个数字都不能有误差,更不能虚假。如果时、地、事、人出现错位,那么就不是新闻的真实了。

二是拘泥于对事实的“客观”叙述之中,没有任我评说的自由。文学叙述的目的是要写出作者的感觉,写出作者的思想情感,追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表达境界。而新闻的目的在于客观地传达出事实的信息,如果传者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浓厚,会影响受者对事实的判断力,更会影响受众对事实可信度的认识。即使是深度性报道,如广播、报纸的通讯、广播电视的专题新闻,其作者的话语权也是很狭窄的。2.受托的发言人

新闻创作的主体是记者,而记者只是一个传者角色。既然是传者,其行为就有受托行为的性质。因此,新闻文本的叙述主体实际上是受托的发言人。以往在新闻理论界,有人把新闻记者视为旁观者角色,这是不太准确的。“受托人”与“旁观者”有本质的区别:“受托”要按委托人的思想意识而行动,言行的自由都是极有限的,受托履行着一种义务,也承担着一种责任;而“旁观者”则完全是自由的,无论言还是行,都不受义务和责任制约。新闻记者的义务是新闻传播职业身份所决定的,就像教师一样,“授业解惑”、“教书育人”是应尽的义务,让受众知道事实原本、了解事实真相是传者的本分,新闻记者的责任是新闻大众传播的性质决定的,为大众所作,当然也就是受大众所托。因此“发言”是因事实而发言,为大众而发言,也就是人们政治或社会生活中的“××新闻发言人”角色,不过代言的是一定社会的大众,而不是某一利益小集团和个人。

以受托的发言人为前提,新闻文本的叙述立场和意识都不是主观的、自我的。通常情况下,叙述的角度不是“我”,而是“记者”,是“记者来到”、“记者看到”、“记者听到”等。这里的“记者”已经不是一个个人形象,而是一个职业身份代表,其一切行为都不是个人主观的,是代表大众的。

有的时候,新闻文本用“我”的角度叙述,突现“亲身经历”的性质。这个时候的“我”仍然不是自我,而是一个受众委托的代表者,“我”的感官是读者感官的延伸。在新闻理论中,有人把这种叙述方式称为记者的“主观体验式”,实际上这个“主观”不是个人的主观思想意识,而是与“客观”相对的主观经历体验。“我”的视角是受众的视角,“我”的感官体验、瞬时感受、心理活动,与其说是引领受众“亲”临其境,不如说是代表受众在对事实“主观”经历。3.隐性的发言者

尽管是受托,尽管话语权狭窄,但新闻传播毕竟是有目的的行为,新闻文本是传播理念与现实事实相结合的统一体,传者肯定是有“话”要说的。只是新闻文本作者不像小说、散文等其他叙事文章作者那样,可以“跳”出来充分、自由而直率地说“话”,而是“让事实说话”,也让事实代自己说话。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新闻文本中,作者实际上是一个隐性的发言者。二、意义内蕴的特点

正是由于新闻文本话语权的特殊性,决定了新闻文本的意义内蕴特点。内蕴是相对外露而言的,在新闻文本中,传者的“话”,新闻文本的话语思想,不是传者主观的痕迹,也不是事实客观的裸露,它是传者充分利用话语权而赋予新闻事实的传播价值意义。也就是说,意义蕴涵在对事实的叙述之中,蕴涵在文本的表现之中。1.以意立事

在新闻界,最直白的表意观点是“让事实说话”。事实怎么说话,不是摆出来就行了的。众所周知,客观世界发生的事实,不进入新闻文本,就不具有新闻意义。当它进入新闻文本后,在新闻传受的过程中,受众对于新闻文本提供的事实,有自己的认知,是以事取意;而传者在把现实事实转化为新闻事实的过程中,要表达意义,于是通过能动反映,通过各种新闻创作技艺,取象寓意,由表及里,以贯彻自己的事实认知思想。传者的这种能动,这种技巧施展,实质上是以意而立事。

把现实事实转化为新闻事实时,给事实一个以价值评判观念和“话”为基点的角度,让它“横看成岭”或者“侧成峰”。美国一本《新闻报道与写作》教材谈到记者在岗位上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记者鲍勃受命去报道一场火灾,一小时后鲍勃回到新闻编辑室对主编说:“是一场小火灾,损失约7500美元,但是里面有许多人们感兴趣的东西。”主编问:“那是关于什么的?”鲍勃回答道:“报道的重点不在火灾,而在火灾背后的故事。”鲍勃讲出了他了解的情况:这个家庭几个月前才买下这所房子,刚刚进行了装修,为了偿还债务,妻子也出去工作,把一个10岁和一个12岁的孩子留在家里。12岁的孩子想通过除草挣点钱,在车库给除草机灌汽油,结果油箱翻在热水器上,引起火灾……。按一般的事实报道,可以写成:今天,新罕布什尔大街1315号的一所住宅发生突发性火灾,造成了7500美元的损失。这场火灾始于车库,火灾中没有人员伤亡,当房主厄尔·鲁曼夫妇12岁的儿子……

这样,就仅仅只是一个突发火灾事件了。这起事件本身的特点是12岁的年轻人好心办了坏事,几年省吃俭用买的房子遭此不幸,遭遇是悲惨的。鲍勃给了文本的事实叙述一个从人情味出发的角度,让那个年轻人成为报道的核心,采用了特稿式的导语:特迪·鲁曼知道,他的爸爸妈妈省吃俭用是为留出足够的钱买下坐落在新罕布什尔大街1315号的、他们梦寐以求的房子。今天早晨,他决定自己也为此出一份力。但是他的好心却酿成了一场灾难。[2]这个12岁……

在这里,有一个问题很容易形成认识的误区:现实事实的特征本来就存在,是客观的,那么意义就已经蕴涵其中,需要选择的角度只是先前没有找到而已。产生这个误区的原因,是把事实的新闻价值意义与新闻事实的蕴涵意义混为一谈了。事实的新闻价值意义,是事实成为新闻的充分而且必要的条件,它是事实本来就存在的特征,是客观的。如我们前一章讲到的事实的“真”、“特”、“新”、“近”等。而新闻事实的蕴涵意义,是事实进入新闻文本后要表达的思想,它是传者对事实特征的一种社会性(主要是意识形态方面)延伸,带有主观性。从新闻理论和实践上看,这二者有时可以重合,也就是现实事实的特征直接体现出新闻文本的新闻意义,新闻界一般所说的“纯新闻”就有这种情况。但众多的新闻,传者都根据现实的特征赋予了一定的新闻意义(主题思想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文本的新闻事实的视角和认识已经超越了现实事实,它是作者以意立事的结果。

以意立事的另一种方式,是给事实一个适当的“位置”,让它“说话”,按传者旨意“说话”。例如:[新华社电]据阿通社报道,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穆罕默德·谢胡12月18日凌晨自杀死亡。这一消息是阿尔巴尼亚党政领导在18日晚发布的一项公报公布的。这项公报说,谢胡是在“精神失常”时自杀的。在这之前,阿通社在12月17日曾经发表谢胡16日在地拉那接见罗马尼亚政府贸易代表团的消息。谢胡自1948年起任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1954年起任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终年68岁。

这个文本的层面是根据阿通社的报道传播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穆罕默德·谢胡“精神失常”自杀的消息,而蕴涵信息是对事实真实性的怀疑。因为涉及国际关系不可能作任何主观推断表示,便又传播阿通社关于谢胡的另一个消息,文本中两个事实位置的巧妙安排,引导受众把事实联系起来思考,从而达到了以意立事的效果。2.借口言志

以意立事是新闻文本表现意蕴的最重要方式,但有些事实或者可视点多容易造成歧义,或者表象特征过于明显容易导致受众留于表面,“让事实说话”不能准确、完整地完成表现意蕴信息的任务。有时传者出于对时代的、社会的、受众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导向的考虑,“事实说话”的力量会显得不够。因此,新闻文本的意蕴表现也常常采用“借口言志”的方式。“借口言志”是在新闻事实中直接引用当事人、旁观者或权威人士等关于现实事实的价值评价,从而传达出传者想说的话。如《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间接引用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陈先对记者的谈话,表达新闻事实的意蕴信息:“这是中国奥运会历史上得到的第一枚金牌,实现了‘零’的突破,在中国体育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1997年香港回归,参加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带回香港热土,7月5日在祭礼国家土地山河的中山公园社稷坛举行了洒土仪式,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作了《香港热土祭洒社稷坛》的报道,文本描写了洒土的情景细节,没有对此事实的意义作议论,而通过文物专家单士元表达了这一新闻事实的深刻意蕴:“香港之土已经融于祖国大地了。”

借口言志既可避免主观议论之嫌,也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如《浙江:今年高考无状元》,报道的事实与社会流行作法不同:浙江省招办主任王晓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高考成绩进行排队,公布所谓的高考“状元”,有宣扬“应试教育”的倾向。今年不这么搞,正是根据学校教育要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要求提出来的,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他说,文理科前三名不一定是全省高考成绩中最好的,更不能说他们就是学得最好的学生。今年浙江省有600多位学生被保送直接进入各大学,他们没有参加高考,或是参加高考后注销,公布高考成绩,认定谁是“状元”,对这些品学兼优的保送生是不公平的。……王晓文认为,高考只不过是学生能进入大学继续学习的一种途径,那些带有强烈商业气息的“炒作”容易让人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对青年学[3]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该消息文本要传达出的思想观念就是:公布所谓的高考“状元”有宣扬“应试教育”的倾向,炒作“状元”对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借招办主任的口对宣扬高考“状元”的做法进行批评,其新闻事实的意义就在于此。3.画龙点睛

新闻文本有些不可避免地要直接表现出传者对事实的价值评判。尤其是广播、报刊通讯和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等深度报道形式的新闻文本,对事实的议论和评价是不可缺少的。即使新闻消息文本,也常采用画龙点睛的方式巧妙地表达评价观点,使文本的意蕴具有显性特征。

新闻文本的“画龙点睛”,一是具有“点睛”作用,二是表达精炼,三是点出巧妙,也就是在最恰当的地方用最精炼的语言巧妙传达出关于新闻事实的意蕴信息。例如《黄河水奔流千里到达天津》(1981年10月29日《人民日报》)报道“引黄济津”成功,文本主体突出了河南、山东、河北为这一工程所作的努力和牺牲。风格可贵,那么珍惜“风格水”就更可贵,因此文本的结尾用十个字点睛,传达出深刻的意蕴:“节水仍是天津当务之急”。

画龙点睛是传者关于新闻事实蕴含意义的观点,因为巧妙而不会露出主观跳出的痕迹。更有巧妙的,是“点睛”而不点明。例如《抢款大盗成过街鼠,当场被擒 二万巨款撒向街头,失而复得》(1990年9月18日《湖北日报》)以特写的形式报道了天门市某闹市区劫犯抢储蓄所被群众围追抓获的情景。劫犯想利用人们“见财起心”造成混乱,把人民币撒向街心。劫犯被制服后,大家拾起一张张人民币交给储蓄所职员。消息文本镜头式地描述了这一幕,结尾叙述到:“散落在人群中的2.1万元人民币分文不少。从罪犯行劫到钱归原主,前后仅用13分钟。”不言而喻,受众会从中读出这一事实的意义。三、意义表现的原则

新闻文本的意义,贯穿在整个文本的叙事之中,无论是内蕴,还是直言,都会在文本中以一定的形态表现。而且其意义表现有新闻的特点,有新闻文本表意的原则。1.主题鲜明性原则

无论写什么样的文章,都必须有鲜明的主题。新闻也不例外,也必须遵守主题鲜明的原则。

主题是文章的魂。关于主题,在我国的语文分析中,有“主题”和“主题思想”这两个概念。通常情况下,主题与主题思想没有实质的差异,都指文本中最重要的信息、主旨和要点。但做具体分析时,主题思想要比主题深刻一些,它还包括文本内容体现出来的社会价值意义。人们在讨论文学作品时,往往是立足于主题思想。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又称为中心思想,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核心内容,也是作者自始至终要说明的问题。主题思想具有统领全文的作用,它把作品中的全部人物、事件或场面、景物都有机地串联起来,说明一个共同的问题。如鲁迅的小说《故乡》,通过“我”回故乡的一段经历,深刻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可悲隔膜,突出了农村凋敝、农民破产的惨痛现实,热烈期望下一代能过上亲密友爱的幸福生活。

新闻以报道事实为出发点,并不一定像文学作品那样去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构成一个“思想”。因此,新闻文本的主题,是关于新闻事实的主要信息内容以及传播的价值意义表现。它有两个层次:一是新闻消息类文本重在把发生的事实告诉受众,其主题是传者要传播的主要信息内容和传播的目的,也就是能给受众什么,或者受众能得到什么——某种知识、开心一笑等等。另一个层面是通讯、特稿、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等深度报道,传者还要通过一个或几个新近发生的事实说什么问题,传播什么样的思想。如曾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文的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通过对抢救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事迹,表现了我国人民友爱互助的革命精神和“一人有难,万人相助;一处困难,八方支援”的共产主义风格,歌颂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如前面我们举到的《向劳模鞠一躬》,通过董振东的事迹,要告诉受众:铁路的安全是董振东这样的职工无私的奉献换来的,他们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值得表彰和敬重的劳动者。这一层次的新闻文本主题,和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是相同的,而且往往比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表现得更鲜明突出。

主题的鲜明性原则是针对新闻文本而言的,“只有当主题,直接或间接地,以文本的各个句子即事件或情节表达命题的形式得以实现[4]的时候,主题才成为主题。”在我国的新闻实践中,有人认为新闻存在着“主题先行”的情况。魏巍在谈《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体会时说:“《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主题,是我很久以来就在脑子里翻腾的一个主题。”对此,著名记者艾丰在谈到新闻主题提炼时特别强调:“请注意,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主题,在采访之前他已经在脑子里形[5]成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这种误解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的新闻界存在由于某种需要的“命题新闻”,带着观点去找事“填空”;二是新闻传者的积累形成传播价值取向,因此而产生某个敏感的新闻传播观念。其实这两种情况都不是既成的新闻文本主题,仅仅是一个“传播价值取向”,真正的主题是与事实的碰撞才形成的,如果没有事实,就不会有新闻,就不会有新闻文本,当然就不会有作品主题。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并不是主题先行的,而是他一次又一次深入采访,不断认识,不断提炼事实的结果。之前,他在军队干的时间长,对士兵有感情,觉得士兵可爱;到朝鲜后,感情更加深了一层,更觉得士兵很可爱;当深入采访了解后,才发现了“最可爱的人”的本质,从而形成了新闻的传播价值取向(用作者的话说,是“我一定要表现它”)。最后,《谁是最可爱的人》完成,文本中三个典型事例传播的士兵的最可爱之处才是作品的主题思想,而这一主题思想是对“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最深刻、最生动的诠释。

毫无疑问,新闻文本的主题是对新闻事实概括和提炼的结果。主题越鲜明,越突出,新闻传播理念越能实现,传播效果也就越好。2.事和理统一性原则

新闻文本是传者对现实事实的认识反映结果,是一个认知过程的体现,也是认知实现的过程。认知过程与实现过程的关系,在新闻文本中表现为事与理结合的关系。文本要让事实说话,用事实表达意义,就要遵守事与理统一的原则。

在新闻文本的意义生成过程中,当新闻传播理念与现实发生的事实结合时,传者的主体意识必须与客观存在的事实相统一。此时传者的主观作用只在于对客观存在的事实的认知和把握,努力发现和发掘传播理念与客观事实间的内在联系,并以此为基点形成要传播的新闻事实。从新闻意义生成的角度看,传者在把现实发生的事实转化为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也就是在新闻形成文本之前,就实现了这种主客观的统一。如《清江清的启示》,在采访中传者的传播理念与清江水的“清绝”形成了完美的统一:“清江的清水打破了我对中国河流的悲观,使我在为绝大多数河流哭泣或扼腕叹息后,还有面对河流喜形于色的机会。应该感谢两岸所有为这一清水流淌而作出贡献的人们。”[6]

认知与实现的统一,事和理表意的统一,主要是新闻写作技艺和新闻语言运用问题,涉及的面很宽,如怎么选择能体现新闻观点的事实材料,如何安排好文章结构以便更好地突出主题思想,怎么样让新闻语言准确表意,怎么样让语言活起来从而增强表达效果,等等。这些是新闻写作学和新闻语言学重点要研究的问题,这里不多讨论。3.宏微观一致性原则

新闻文本的主题是新闻传播理念的核心,它对整个文本的构成起着统率作用。但另一方面,它是一个宏观面,需要靠一个个微观来支持。宏观体现于文本的整体,微观呈现于文本的局部。这样,新闻文本的意义就是一个有层次性的整体。例如范敬宜1982年的获奖作品《两家子公社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本报讯 3月3日、4日,记者夜宿康平县两家子公社秘书办公室,发现从就寝到次日早晨,没有来过一次电话,也没有一个社员来报案、告状或要钱要粮,公社干部睡得安安稳稳。据当过六年秘书的公社干部赵富权说,前几年情况大不一样,经常刚刚睡下,电话铃又响了,不是下通知指示,就是追生产进度。冬天只好把电话机搬到枕头旁边。随着领导作风转变,上面这种电话指挥工作和搞形式主义的现象大大减少了。一年前,两家子还是全县最穷的公社之一,一年到头,生产队干部和社员来公社要农贷和救济粮、救济款的踏破门坎,往往天不亮就有人来堵公社党委书记的被窝。现在已见不到这种情景了。去年他们实行了包干到户责任制,全社人均收入由历年67元增加到165元,有的老“三靠”队达到四五百元。社员生活好转了,不但不再向国家伸手,由于“穷泡、穷靠、穷打、穷闹”造成的民事纠纷和家庭纠纷也越来越少。4日深夜,记者步出敞开的公社大门,遥望沐浴在银白色月光下的远近村庄,显得分外安宁,不禁遐想联翩,成诗一首:劫后灾痕何处寻?月光如水照新村,只因仓廪渐丰实,半夜不闻犬吠声。

文本通过两家子公社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反映了农村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百姓生活好了,社会也安定祥和了。文本的整体意义是通过各部分的意义有机组合而成的:

标题——新闻事实信息,包含两个方面: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

导语——破题,把标题的两方面事态具体化:没有一次电话,也没有一个社员上门,公社干部睡得安安稳稳。表达出新闻理念,蕴涵社会安定祥和的主题意义。

主体——对导语提出的事实信息两个方面展开叙述说明,分别用事实对比阐明了“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的原因。第二自然段解证事态一,原来上面“电话指挥工作和搞形式主义”,现在“干部作风转变”社会生产、生活踏实了,真实了。第三自然段解证事态二,原来“穷靠”、“穷闹”,干部不安宁,社会不安定,现在生活好转了。

结尾——深化理念:“只因仓廪渐丰实,半夜不闻犬吠声。”

文本的整体与局部之间是语义合化关系:

这是一个用具体事实说明理念的过程,也是对新闻主题进行的必然性逻辑阐释证明。整体与局部之间因果联系,局部与局部之间同一表达目的,保持了传播思想的一致性,很好地实现了文本的主题,实现了新闻理念的有效传播。

第二节 新闻文本的信息构成

从传播学角度看,构成新闻传播信息的内容有三个层次:一是表层信息,也就是文本所载的关于事态的信息;二是内层信息,是新闻事实包含的社会情感、传播主体意识结合而产生的情态信息;三是深层信息,即蕴藏在新闻事实中的潜在道理,是受众透过新闻事实所领[7]悟的意态信息。新闻文本的意义是新闻的宏观意义,要实现其意义,要靠新闻文本传达出的信息。新闻信息是构成新闻的最小成分,它构成新闻文本的微观世界。一个新闻信息就是一件客观存在的,由时间、[8]空间与人物(或其他主体)活动组成的独立事实。一个新闻报道包含着无数个细小的单一事实,新闻意义的生成实际上是新闻信息量的累积和符合一定规则的组合。

在新闻文本的微观世界中,信息量与信息度、信息值与信息质决定着新闻的意义和价值。一、新闻文本的信息量与度

新闻文本的信息量是指新闻文本包含的信息数量,也就是构成整个新闻事实的单一事实个数。新闻文本的信息大小决定着新闻事实的清晰度,决定着新闻文本意义的明确度。理论上说,新闻文本所含的信息量越大,所传达的事实就越清晰,越全面,所表达的意义就越明确。因此,一篇新闻报道总是力求传达出更多的有关事实的信息,以充分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如中美关系冻结20多年后,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这一事实是举世瞩目的,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想从新闻报道中获得更多的相关信息。有一篇题为《周恩来设宴欢迎尼克松》的消息,全文是:合众国际北京1972年2月2日电 (记者汉弗莱)帕特和理查德·尼克松今天参加了周恩来的正式宴会。美国人胃口很好,吃得津津有味,像老手一样使用筷子。宴会是在巨大的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主席台悬挂着巨大的中、美国旗。在宴会上,中国传统的民族乐队演奏了节奏不强的音乐,包括所谓“革命音乐”,然后由阵容强大的管弦乐队演奏了西方音乐。周是一个完善的主人,有一次他从碟子里夹了一些东西给尼克松夫人。他非正式地提议干杯。这位总理还站起来把一只虾夹到对面某个人的盘子里。宴会的主桌又大又圆。一堆鲜花(直径有几英尺长)使这张桌子显得很突出。周与另一名翻译坐在尼克松夫妇中间。他们谈得很热烈,而穿白制服的中国服务员则在巨大的大厅里有礼貌地来回走动,为客人上菜。当客人走进大厅时,尼克松夫妇和周立正站在各自国家的国旗前面,乐队先奏《星条旗》,后奏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这同今天早些时候尼克松到达时演奏的国歌情况是一样的。当尼克松和周进餐时,有一次,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基辛格侧过身去同他们交谈。周和基辛格似乎谈得很愉快。据说,基辛格这个语言学家去年作为尼克松的主要使节同北京一道作突破关系的安排时,他试图学一点基础中文。在宴会上,周和尼克松有几次似乎是用英语交谈的。在大厅内,很整齐地摆了几排较小的桌子。坐在这些桌子旁的除了采访的记者和技术人员外,还有几百名较低级的官员。[9]这些桌子约为主桌的一半那么大。

这篇约600个汉字的文本信息量很大:宴会的处所、摆设、环境,人物的动作行为,甚至是宴会进行中的各个细节,可谓面面俱到。而面面俱到是服从美国受众对中国的好奇心理的,特别是在中美外交中的至关重要的神奇人物周恩来,作者很详细地传达出了他在宴会上的有关信息。①周是一个完善的主人;②周和基辛格似乎谈得很愉快;③周和尼克松有几次似乎是用英语交谈的。这些信息能让人比较全面地认识周恩来。

在实际的各类各个新闻文本中,不同新闻文本形态有不同的信息量,不同的新闻传播目的也会有不同的信息量。如《温家宝会见世界[10]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荣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3日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来访的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一行,双方就加强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合作的有关问题交换了意见。

这只是国家领导人的一个普通外事接待活动,其新闻事实的价值意义远没有周恩来会见尼克松那么重大,受众也不会有强烈的探究心理。因而这一新闻事实的传播采用了简讯的消息报道方式,报道目的只是传达出一个动态事实的发生,并不在于这一事实的具体构成等内容。这个简讯的文本只包含了两个信息:①温家宝总理会见了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②双方交换了加强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合作的意见。至于会见的具体情景,如会见时双方还有哪些人,会见的气氛,以及交换的意见是什么,双方如何合作等等方面的信息,在这一新闻中没有必要传播。

篇幅大的新闻文本,如通讯、新闻专题等信息容量大,而消息类新闻文本的容量较小。无论信息容量大还是小,一个新闻文本的信息量是服从表现主题意义的需要的,并不是越多越好。能恰当地表现主题意义,一个不少,如果不能很好地表现主题意义,两个也多余。譬如新闻消息是以一事一报为主要特征的,其主题单一,如果在报道中面面俱到,不必要的、多余的信息充斥文本,那就会冲击核心事实,影响主题的鲜明度。

新闻信息量是单一事实个体数量的计算,它反映出新闻文本的内容含量,但它并不能反映单一事实的内容构成形态。一个单一事实的信息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这种信息长短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度。信息的度是一个信息结构形式的反映,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文字、图像的多少。如:重庆的公共汽车里,每一个座位前面都摆上了一桶冰块,好给火热的车厢降点温。16日开始,大块大块的冰砖被放置在重庆市近4000辆没有空调的公交车上,为驾乘人员降暑。重庆市政府投入百万元,为没有空调的公交车放置冰块降温。

这三个信息的主要内容是相同的:重庆市公交车用冰降温。但长度不同,所含的信息元素不完全一样,反映的思想角度也不同:第一个“每一个座位前面都摆上了一桶冰块”,侧重于对乘客的关怀;第二个“大块大块的冰砖被放置在重庆市近4000辆没有空调的公交车上”,侧重于防暑方法;第三个“政府投入百万元”,侧重于政府重视防暑抗灾。

从理论上说,新闻信息的长度并不影响新闻信息的内容与质量,在力求简练的新闻文本中,信息以短为宜,以最短的信息度容纳最丰富的信息内容。但事实上,信息的长度又与信息能包含的信息元素多少有关。前面的三个例子中,都有三个相同信息元素:“重庆市的公共汽车”,“放置(摆上)冰块”,“降温”。而又各有不同的信息元素:第一个有三个,“每一个座位前面”、“一桶冰块”、“火热的车厢”;第二个有四个,“16日开始”、“近4000辆”、“没有空调的”、“为驾乘人员”;第三个有两个,“政府投入百万元”、“没有空调的”。信息元素的多少也就影响了信息的长度,第二个最长,第三个最短。新闻信息元素多,对事实的表现会越全面,越具体,前面的第二个、第一个比第三个就要具体一些,第二个要比第一个、第三个全面一些。但也并不是信息元素越多越好,信息元素的多少是根据新闻文本的表达理念需要选择的,也是服从不同新闻文本体裁的,比如通讯、新闻专题等要比消息报道所含的信息元素多,一般的消息报道又要比简讯的信息元素多。

无论是信息的量,还是信息的度,都是信息构成的外部形态,而真正对新闻意义构成影响的是信息的内部形态,也就是信息的值与信息的质。二、新闻文本的信息值与质

信息值是新闻信息在文本中的价值,也就是构成新闻的单一事实在整个新闻文本的信息构成中的地位。信息质是信息的质量,它是信息采集者对信息处理的精度。在新闻文本中,信息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值,也就是,信息是否有质量取决于信息是否能体现出价值。因此信息值是至关重要的。

信息值可以从对整个文本信息构成的影响程度定位,有些信息(包括信息元素)是必要的,有些信息(包括信息元素)是或选的。1.新闻必要信息

新闻必要信息是指构成整个新闻事实中不可缺少的单一事实信息和信息构成的元素。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构成事实主体的要素信息

在新闻文本中,有的信息是必要的,也是充分的,是构成新闻事实主体的要素,有了它或它们便构成新闻事实,反之,就构不成作为新闻的事实了。新闻事实的主体信息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有相互关联的几个。比如《工人日报》1994年11月17日文章《昔日伐木建功 今朝栽树“还债”》,构成这个新闻事实的是两个基本的要素:①马永顺当林业工人时采伐原木3.6万多棵,成为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②退休后带领全家在荒坡荒岗栽树3万多棵。这两个事实要素是主体要素,必要信息,构成了新闻文本的信息主体。(2)影响事实价值的要素信息

在必要信息中,有的信息虽然不是作为构成新闻事实的主体要素,但它具有影响事实价值的作用。比如2003年11月3日,湖南《三湘都市报》报道长沙县委书记李振萼“在完成引资谈判返程长沙时,因座车翻入路边深谷,身受重伤,因公殉职”。而同日的《潇湘晨报》报道,则称李是在玩高尔夫球时乘坐球场的电瓶车,因电瓶车翻车而“命殒球场”。这两篇报道对李振萼车祸致死的原因事实出入之大,事实的意义完全不同。按照《潇湘晨报》的说法,李振萼死于玩高尔夫球的过程中,不仅不能算是因公殉职,还极有可能引起人们的非议。据后来的报道证实,李振萼的确是打高尔夫球因“乘坐的会所车辆突发意外”而翻车身亡的。《三湘都市报》的报道为了突出“因公殉职”而修改事实,弄巧成拙。《潇湘晨报》的事实虽然是真实的,但缺了一个必要的信息,那就是李振萼打高尔夫的缘由。事实上,李振萼是应外商邀请去高尔夫球场俱乐部谈判引资项目的,事后陪同客人打高尔夫球。这一必要的信息直接影响了对新闻事实的价值评估,影[11]响了新闻的意义。(3)完善新闻事实的要素信息

在新闻文本中,有的信息是反映出事实全貌的必要信息,它或它们使所报道的事实更加清楚,更具有真实性或可靠性,受众在接受的过程中不至于产生疑惑而怀疑,宜于全面地把握新闻的意义。1981年6月18日《人民日报》曾报道我国著名旅游景点庐山修成了“观瀑路”,报道说:“为了使游人真切地观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景,专门修筑的一条通往庐山秀峰黄岩瀑布的道路,于5月中旬完工交付使用。这条观瀑路宽1.8米,长1800多米,沿此路步行45分钟即可到达瀑布崖。”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评论说:“这一则报道有两点没交代清楚。首先,这条路光有起点没有终点,1800米从哪算起?其次,1800米的路步行要45分钟,合25分钟1公里,如果修的是现代化的道路,步行1公里要不了25分钟,只要一半时间。如果修的是爬山的石级路,应该说明,免得读者疑惑45分钟这个数[12]字有错。”很显然,这篇报道缺失的是使新闻事实完整和清楚的必要信息,引起受众疑惑肯定会影响新闻的传播价值。

在新闻实践中,有的传者为达到某种“凸现”,有意省去某个或某些必要的信息。这是对受众的欺骗!2.新闻或选信息

或选信息是可以选择或者不选择的信息和信息构成元素。这种信息和信息元素对整个新闻事实来说不具有决定其新闻事实价值和影响新闻事实意义的作用,但却具有可能影响新闻文本传播效果的作用。(1)正面影响

有的或选信息和构成元素可以对必要信息作适当的补充、衬托,使新闻文本更丰满,可以增强新闻文本的可读性。在前面所举的《周恩来设宴欢迎尼克松》中,如“穿白制服的中国服务员则在巨大的大厅里有礼貌地来回走动,为客人上菜”;“这些桌子约为主桌的一半那么大”等,是可选信息。这些可选信息是宴会的一些细节,它们不仅仅能满足美国受众的好奇心理,增强新闻文本的生动性、可读性;也能起到衬托出宴会的环境、气势的作用。前者显示出宴会轻松而随和,后者与前面的“主桌又大又圆”相呼应,使这张桌子显得很突出。(2)负面影响

客观事物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总会有亲疏之分。新闻报道在确立事实时,总是根据新闻主题围绕主信息而选择其他信息,不可能也不必要将存在联系的所有信息都搬出来。那些与主要信息关系疏远的信息,对新闻价值和新闻意义不构成影响的,是不必要进入文本的。

或选信息有时还会影响必要信息的突出地位。譬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这篇通讯被选进教科书,感动了几代读者,是新中国新闻史上的名篇。40多年后的今天,有人指出这篇报道隐瞒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食物中毒实际上是有人投毒所为,而投毒者恰恰也是一个“阶级兄弟”。认为这是一篇缺省了必要信息的“残缺新闻”。对此,也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这篇报道的中心是展示如何“抢救”的,为何中毒不是报道的主旨所在。投毒者同为“阶级兄弟”这一信息,从与主要信息“抢救”的关系看,它并不影响其新闻意义,是可以缺省的信息。的确,从新闻文本的主题来看,如果把为何中毒、投毒者是谁等这些信息都搬出来,不但与新闻主题关系不大,而且如果渲染不当,还会影响主信息的地位。至于说这篇通讯的六十一“阶级兄弟”并非都是“阶级兄弟”,当时为了政治的需要而改变了,这似乎有违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但从新闻文本生成的角度看,根据新闻主题意义,其实是否都是“阶级兄弟”也并不影响新闻事实的本质,按今天的观念看,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不管中毒者是何许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抢救事实也无疑是具有新闻价值和深广社会意义的新闻事实。

在新闻实践中,有的记者不注意必要信息与或选信息的关系处理,或主次关系混乱,或生怕遗漏了某些信息(信息处理能力有限),把一些枝节信息一股脑搬上文本,其结果就造成了主要信息被淹没,新闻主题不突出。请看下例:酒后驾车 孔令辉被处罚北京时间7月24日,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在京召开新闻通气会,乒羽中心主任刘凤岩、中国乒乓球队主教练刘国梁、领队黄飙出席了会议。刘凤岩在会上公布了交通部门对中国乒乓球队教练兼队员、世界冠军孔令辉酒后驾车的处罚决定:对孔令辉进行行政拘留,扣除驾照半年,处以1800元罚款。不过由于孔令辉认错诚恳,在单位提出申请的情况下,行政拘留已经提前结束。7月21日凌晨,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南门路口,孔令辉驾无牌照保时捷跑车与一辆出租车发生剐蹭,并发生冲突。事后交警证实孔令辉是酒后驾车,并将其依法拘留。

这个新闻文本的主题是什么?主信息是什么?显然作者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而没有分清新闻信息的主次。其实通气会议的事实对文本的“酒后驾车,孔令辉被处罚”这一主题来说,是不必要的信息,把它放进导语,是本末倒置。如果说想用消息来源证明消息的真实性、权威性,可以在文章末尾交代一句:“这一消息是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在新闻通气会上公布的”。此外,这篇报道对孔令辉处罚的事实也是头发胡子一把抓,事实不清,受众会产生不少疑惑:是因为驾无牌照车,与出租车剐蹭而发生冲突,还是因为事后证实是酒后驾车?

此外,无论是篇幅较大的通讯文本等,还是篇幅短小的消息类文本,新闻文本的叙事都要追求简洁明快,因而对文本事实素材处理要求很高,必要的不能有遗漏,不必要的决不能硬凑。不必要的信息,事实枝节太多,会使文本繁杂、冗长,影响明快叙事,影响新闻文本的表达效果。因此,在新闻实践中,像消息类新闻短小性是基本原则。为达到这一目的,不仅不必要的信息素材要舍去,就是与此相关的、很重要的其他事实,也不一定非要写进文本。以写短新闻著称的老记者李普是这样介绍经验的:“一篇稿子,只谈一件事。如果一次采访涉及两方面的内容,就写成两篇稿子,不要墨守‘一次采访,一篇报道’的程式。”“如果是有关系的几个问题,可以化整为零,写成系列报道。这样,每篇的篇幅就短了。”“不要企图一次把话都说完。[13]有些话以后还可以再说。”这是经验之谈,也是新闻事实信息选择和处理的基本原则。20世纪美国著名的政治专栏作家和新闻记者沃[14]尔特·李普曼曾以“探照灯”来比喻新闻报道对信息的取舍情况。探照灯照在哪个事物上,这一部分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而周边的事物则隐而不见了。只有这样,才能凸现事实的主要特征和本质特征,才能映照出事实内部之间的必然逻辑联系,真正反映事实。

第三节 新闻文本的事态要素

一个现实的事实发生包含了很多因素,如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中人物、此事实与彼事实的联系,事实发生的原因、过程、发展、结果等等。而这些要素在事实成为新闻事实时,到底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可以或选的,哪些是不必要的?也就是说,新闻文本的事实信息究竟应该包含哪些元素?一、构成事态的要素

新闻文本的信息主要是关于新闻事实的信息,它包含着新闻事实的事态构成诸要素,如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因果等等。而在新闻传播中,五W是新闻文本的事态构成的基本要素:

when——何时,事实发生的时间;

where——何地,事实发生的地方;

who——何人,处于事实中的人物;

what——何事,事实的主体;

why——为何,事实发生的原因及有关情况。

后人在实践中,为了更全面地说明新闻学的理论问题,随着背景新闻的出现,又增加了“how”(如何)。一段时期,五W一H成了西方盛行的衡量消息新闻价值的标准。这六要素构成新闻文本的整个事实形态,但在不同的新闻文本中,它们并不具有同等的地位和作用。按它们在不同的新闻文本中的地位和作用,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1.文本事态的主体要素

无论是何种新闻文本,都是传播新闻事实的,而“何事”(what)理所当然是主体要素。即使在新闻评论文本中,“何事”也是一个最基本的要素,没有“事”就无从评和论。在人物新闻文本中,“何事”表现为“何人做何事”,“何事”仍是核心要素,没有“事”就立不起人。正因为如此,新闻文本中“何事”占主要地位和突出位置。新闻消息类文本,“何事”在整个事态信息中处于核心地位。传统消息文本的典型模式,导语要叙述“何事”,主体又具体叙述“何事”,“何事”的地位得以绝对突出。如《李登辉在抗议声中下台》,导语一开头就把“何事”摆出来:“迫于民意的巨大压力,李登辉今天上午[15]宣布辞去国民党主席职务。”主体再具体展开对李登辉迫于民意下台的叙述。

在其他的叙事性新闻文本中,为了突出“何事”的地位,也常在文本开头对“何事”作概括叙述。2.消息文本的标识要素

在新闻事态的六要素中,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是新闻消息文本的标识性要素,在动态消息中是必备条件。[16]譬如《十四名下岗工竞得道路保洁权》:本报青岛讯(记者于晓波 毕华德) 3月24日上午,随着青岛市教师之家礼堂一声声清脆的拍卖槌声,青岛市市南14条道路保洁权被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在竞标中夺走。这是青岛市首次以拍卖形式对环卫岗位招标。……

这是一个动态消息文本,导语的开头就包括了三个必备的标识要素。而在非动态消息中,标识性要素并不显得特别重要,何时、何地即使有也可以是宽范围的、大概的。特别是“何时”要素,在动态消息文本中是“及时性”的体现,不仅必不可少,而且表现具体,放在文本的开头;而非动态消息的新闻文本,“何时”即使有也不那样确切,那么突出。譬如《两万张地图走进清河县农家》:本报讯 过去在家里墙壁上挂“胖娃娃”的清河县农民,如今挂起了中国[17]和世界地图。

这是一篇非动态消息文本,文本旨在通过买地图、挂地图反映农民生活观念的变化,反映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变化。而这个变化是没有确定时间的,因此导语中只用了一个表示宽泛时间段的“如今”,与“过去”相对。文本中虽然也有几处具体时间叙述,但构不成必备的要素,更不是标识性要素。3.新闻事态的深层要素

新闻文本是传播事实并借以传播理念的,不但要说出事,还要说出怎么样和为什么。因此,新闻六要素中,如何(how)和(或)为何(why)与何事一起构成表现事实的实质内容,是反映事实本质构成的要素。

何事是事态的存在表现,如何、为何是事态的深层表现,它们分别与人们认识事物的三个层次对应。“何事”是事物具体存在的认识反映,它是整个新闻事实的核心;“如何”是事物运动轨迹和状态的认识反映,是事实的过程与结果,众多情况下它是受众对新闻的期望所在;“为何”是事实内部逻辑构成和关系的认识反映,是对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探究。

这三个要素在不同的新闻文本中,地位也有一定的差异。一般而言,消息类文本中的动态消息文本以“何事”为核心,有时也有“如何”,展示“何事”的具体发展过程。如《十四名下岗工竞得道路保洁权》叙述了竞标、得到、职责、上岗的情况,回答了“如何”。而非动态消息文本在叙事层面上,虽然仍以“何事”为主体,但重点是要表现“如何”或“为何”,“如何”或“为何”才为核心要素。如《两万张地图走进清河县农家》,文本主体叙述了农民买地图的典型事实:“大寨村30岁的农民、经济师薛增珍,先后买过8张中国和世界地图。”叙述了农民买地图的普遍性:“拥有6万多农户的县,今年仅从书店购买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册、中国交通图册,就达26000多张(本)。”但文本从根本上说,是通过买地图、挂地图这一现象从个别到普遍的变化,反映农民生活观念的变化,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从‘土里刨食’走上务工经商。”在这里,“为何”是核心要素。至于报刊、广播通讯文本、广播电视新闻专题文本等深度报道形式,其重在“如何”,着重展示事物的运动过程;其核心是“为如”,深层次地揭示事实的本质,表达传播思想观念。新闻评论文本,主要就是以事论理,“为何”毫无疑问是核心要素。二、表现事态的要素

在新闻文本中,何事、如何、为何这三个事态要素具体支撑起整个新闻事实,使新闻事实筋骨血肉完备,真实而鲜活。这三个要素都不能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应该是具体的、感性的表现。在现代新闻文本中,表现事态的要素是那些构成事实的具体的、感性的材料,主要有背景材料、故事的情节和事实的细节。1.背景——新闻事实真实、全面的相关要素

新闻文本中的背景是与新闻人物及事实形成有机联系的一定环境与历史条件的相关要素,是新闻真实和全面的有力支撑。它重在回答“为何”(Why)的问题,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有助于读者深刻理解文本中新闻的内容和价值。

西方新闻学认为背景就是对新闻事件作出的解释。而“解释”不是概念的阐释,不是对事实的评判议论,而是用相关的历史、环境等事实去诠释、证明新闻事实,“解释”本身就是事实,所以新闻背景又称之为“事实背景”。

新闻背景材料在不同的新闻文本中有不同的作用,总的来看,有三个方面: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事实的价值和新闻意义。例如《中国地铁列车今天穿过天安门广场》:5分钟前,一列银灰色的地铁列车,在仅距地面2.8米的地下,首次穿过世界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这是首都向它的共和国母亲50大寿献上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为此,承担西单、天安门、王府井等首都心脏地段地铁施工设计重担的铁道部隧道工程局、铁道部第十六工程局和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的建设者们苦苦奋斗了10个春秋。参加世界建筑师大会的各国专家参观后曾惊叹“中国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这段地铁通车是“首都向它的共和国母亲50大寿献上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建设者们苦苦奋斗了10个春秋”,“各国专家参观后曾惊叹‘中国又创造了一个奇迹’”。新闻事件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如果文本仅仅只是通车的事实,是不可能体现出来的,读者会感到疑惑,甚至怀疑。为了读者全面了解事实,帮助读者理解事实,文本用了一半的篇幅,补充有关的背景材料:30年前的国庆节,北京建成了从苹果园到北京站全长23.6公里的地铁一号线,结束了中国无地铁的历史。15年前的国庆节前夕,北京又开通运营了16.1公里的地铁第二期环线。早在5年前,北京地铁的年客运量就已突破5亿,而现在,平均每天乘坐地铁的旅客已达140万。北京地铁虽然在当今世界43个国家117个有地铁的城市中,开通年代和运营里程均排在30位以后,但却创下了满载率和单车运营公里两项“世界之最”。投资75.7亿元人民币的地铁“复八线”的今日开通,使北京地铁的通车里程由原来的41.6公里增加到55.1公里,超过了香港的43.2公里,成为中国六个城市地铁之最。同时也使中国城市地铁的总里程逼近150公里。目前,中国除北京、天津、香港、台北、上海、广州已开通地铁外,青岛、南京、重庆、深圳、高雄等城市也正在计划建设地铁。自1863年伦敦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到136年后的今天,全世界的地铁[18]长度已接近600公里。

通过跨时空的比较,披露了中国与世界地铁发展历程中若干未必为人们所熟知的信息。这些背景材料信息量大,内容丰厚、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对突出新闻的主题、表达新闻事实的意义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新闻学中,有人按新闻背景的内容把背景分为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和事物背景等,有人按新闻背景材料在文本中对新闻事实的作用关系,把背景分为对比性背景、说明性背景和注释性背景等。2.情节——新闻事实发展、变化的动态要素

新闻文本传播的是“事”。事是什么?它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而是人和物在一定环境中发生的变动表现形态。“台湾发生6级地震”,这是一个事态信息,它包含着一系列的变动元素:在何时发生什么?发生的情景是怎么样的?发展如何?是什么样的结果?等等。新闻文本的主旨,就是要把这一系列的变动事态信息传达出来。变动的事态是由发生、发展和结局构成的,这个事实发展、变化的过程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故事情节,是新闻事实的动态要素。

以往我们总觉得故事情节是文学作品的事,比新闻无关,因而我们的新闻只重视事的静态形式,而不重视事的动态表现,其结果导致新闻是有事而不明其事。在西方新闻界,人们很早就注重新闻的故事性,以此来讲清事实的来龙去脉,增强新闻的感染力,达到最佳传播效果。近些年,我国的新闻也从静态的事实信息中走出来,开始注重新闻的故事,新闻故事的情节了。

其实,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引人注目的各种各样的事件,本身就包含着人与事或事中人的故事。文学作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加工,形成情节曲折的小说、电影电视故事等。而新闻侧重于及时地、适时地传播关于事实发生的信息,虽然它不会去进行移接、夸大等再创造和加工,但它仍然要再现自然的生活流程,展示事实的发展线索,提示人物的心路历程。这一切都毫无疑问地是在记录着新闻故事。

情节是故事里发生的事,是整个故事的骨干。一个新闻事实有着自己的情节,即使是一个简短的新闻报道也包含的新闻故事情节。譬如《布什当场纠正错误赢得掌声》:合众国际社路易斯威尔1988年9月7日电 副总统乔治·布什今天在美国军团发表讲话时闹出大笑话,他当着1000名退伍军人的面宣称“今天是珍珠港事件纪念日”,令全场哗然。因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47年的12月7日,离现在还差整整3个月。布什开始未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又继续讲了几分钟。后来喧哗声越来越大,布什才发觉自己闹了笑话。他说:“我说是9月7日吗?对不起,应该是1941年12月7日。”全场对他的话报以热烈的掌声。

故事情节是:布什讲话出错——全场哗然——没发现自己错而接着讲——喧哗声越大——发觉错误纠正——全场为之鼓掌。新闻的故事情节与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是有区别的: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为了追求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可以对故事的情节进行合理虚构、移接、夸大等再创造;新闻故事则不能,它是客观事实发展过程的再现。当然,是故事,是故事情节,新闻故事情节也熔铸了作者对情节的艺术处理,如设置悬念、改变次序等,成为作者赋予新闻文本一定美感效应的新闻事实表现形式。

在新闻文本中,新闻事实的概述就是新闻故事的情节梗概,它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要素。以往的消息类报道,重知识不重感知,新闻文本对事实的情节勾勒出来后并不展开。现代新闻重知识也重感知,因而文本中重视故事情节的展开叙事,注重情节的安排,增强新闻文本的欣赏性和感染力。而广播、报刊通讯、特写,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等新闻文本,情节、情节的魅力更是可以与文学作品相媲美的重要元素。本书在后面的章节还有涉及,这里不展开阐述。3.细节——新闻事实鲜明、生动的形象要素

新闻的事是新闻事实的心脏,故事情节是骨骼,那么细节就是新闻事实的血肉。没有血肉的身躯是干瘪的,没有细节的事实是枯燥乏味的。因而,细节是新闻事实具体而生动的形象要素,是增强新闻事实的可信性和新闻文本的可读性的重要元素。

所谓细节,是指事实中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细节在表现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动的细节,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有助于增强事实的鲜明性和生动性,增强文本的形象性和艺术性。

打开辞典或有关资料,人们在揭示细节和细节描写时总是把它们界定在文学作品之中,其实细节和细节描写并不是文学的专利,新闻报道也可以用,而且原本一直就在用。1926年4月27日北京《晨报》报道《邵振青昨早被枪毙,〈京报〉已启封》,写邵振青(号飘萍)被执行枪决时就这样写道:

邵穿长夹袍,青马褂。汽车行抵刑场,由警队扶之下车,走至监刑官案前报名,邵向监刑官狂笑数声,往南行数步,由行刑者用马枪向脑后射击,砰然一响,邵应声倒地,弹由右眼穿出,即时毙命。

这段文字中,邵飘萍的服饰、神态、动作,一系列细节表现出慷慨就义的形象和大义凛然的气概。

细节是故事情节、人物和环境的具体构成的典型要素,因此细节的范围很广,它主要包括:

●肖像细节,人物肖像特征、特点。

●语言细节,人物的某一典型语言行为。

●行动细节,人物的富有个性化的动作、行为。

●服饰细节,人物的衣着特征。

●表情变化细节,人物表情的变化过程。

●心理活动细节,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

●过程细节描写,某一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

●场景构成细节,故事发生的场景构成。

在新闻文本中,这些细节在不同的体裁文本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如消息文本的语言细节,现场报道中的场景构成细节,通讯、专题中的过程细节等等。而人物的动态细节,包括行为动作细节、心理活动和语言细节,是新闻文本表现人物形象的血肉筋脉中重要的、常用的要素,各类新闻文本都会用到。如消息报道《谭德定见儿子被电击死仍坚持接车》,主体这样写道:2月5日13时50分左右,正在当班的扳道员谭德定听说变压器旁有个小孩被电击倒了,心里一怔:儿子正在那玩,莫不是他?……他用电话向值班员请了5分钟假,急跑到离扳道房约20米远的变压器旁一看,正是自己的儿子躺在地上。老谭以最快的速度,跑回扳道调度,想继续请假抢救儿子。这时值班员已经发布了62次特快列车进路命令。谭德定强忍悲痛,手拿信号旗,主动向2号扳道房要还道后,又按规定,站在扳道房外立岗接车。62次列车安全通过了,党总支书记、站长和准备预班的人员眼见这一动人场面,止不住[19]热泪盈眶。

不足250个字,把谭德定的事迹写得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作者没有议论,没有赞美之辞,只是用简洁的语言叙述和描写了人物的心理,人物在矛盾中的行为动作细节。“谭德定强忍悲痛,手拿信号旗,主动向2号扳道房要还道后,又按规定,站在扳道房外立岗接车。”读者读到这里,一个让人同情其不幸、又敬佩其精神的人物就矗立在眼前,那样真切,那样传神。这就是动态细节的魅力。

新闻文本的细节必须是真实的,准确的,是可以经得起反复阅读和核实的,任何一个不准确的细节,都有可能影响到整篇文章的可信度。所以新闻文本的细节不是想象或虚构的,而是情节现场的还原。[1] 陈二厚、文军:《穆青:勿忘人民做记者》,人民网《与中国传媒高层权威对话》,2004年9月17日。[2] 陈二厚、文军:《穆青:勿忘人民做记者》,人民网《与中国传媒高层权威对话》,2004年9月17日。[3] 《中国巨人——邓小平采访录》,见胥亚主编:《新闻名作三百篇》。[4] 《风云人物采访记》,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5] 见刘澍涛:《从新闻标题看报纸的风格差异》,《浙江在线·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2006年6月29日转载。[6] 石凯军报道,吉林人民广播电台1998年10月播出。[7] 陈龙、陈霖著:《新闻作品评析概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8] 袁晖、李熙宗主编:《汉语语体概念》,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页。[9] 王德春、陈瑞端著:《语体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0] 1990年4月《科技日报》,转引自齐玄江:《新闻中淘新闻》,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11] 袁晖、李熙宗主编:《汉语语体概论》立于“新闻语体类”,实际上也只有“报道类”(指消息)和“时评类”。[12] 《日方为李登辉发放入境签证,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强烈不满》,2004年12月22日《京华时报》。[13] 《入围MTV亚洲音乐大奖后拉票,花儿乐队表演卖力竟“扔”话筒》,2004年12月11日《京华时报》。[14] 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第349~350页。[15] 《余光中散文精选》,黄维梁选编,海天出版社2001年版。[16] 王充:《论衡·自纪》。[17] 《红场易旗纪实》,1991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18] 赵建中著:《文章体裁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1页。[19] 同上,第111页。

第三章 新闻文本的符号生成

从传播学角度看,新闻传播的过程是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接收的过程。这一信息传与受的过程首先取决于信息本身的生成,而信息生成总是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的,传播就更离不开物质载体了。“记者所传播的信息,所宣传的观点,所表达的情感,都只能从口头语言、书面文字、画面图像、视听音响、色彩线条、版面结构、照片插图、书法装潢等之中生成,并在一定的符号行为中定[1]型。”从这个角度看,新闻文本的生成是新闻意义物质外化的过程,是信息载体构建的过程。新闻意义的物质外化凭借的是信息载体,而信息载体则是由文字、图表、声像等构成的一个能传达新闻事实、传播新闻信息意义的符号系统。因此,新闻意义物质外化的过程,是新闻文本符号生成的过程。

第一节 新闻文本符号构成系统

在符号学中,“符号”这一概念的英文常写作symbol或sign,都有符号、代号、标志、象征等意义,它表示能指代(或表示、象征)某种对象的物质或运动形式。按照现代语言学派的杰出代表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提出的语言符号观点,语言符号由两面构成,一面是指代系统,一面是意蕴系统,二者构成能指和所指关系。在这里,“所指”不是事物现实,而是人们关于事物的观念思想。也就是说,人们先对事物形成思想观念,然后通过语言的音响形象来联系这种思想观念,语言的音响形象是“能指”。

符号包括人类的自然语言符号(一般称为语言符号)和非自然语言符号,二者一起构成人类运载信息、表达意义的符号语言系统。语言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其他非语言符号也是如此。它们的“能指”是指被指对象的物质或运动形式;“所指”是被指示对象的蕴含意义,这一蕴含意义的联系可以是概念对象物,可以是行为或行为方式,也可以是思想观点、意识意念。也就是说,符号与对象之间,不是等于关系,符号并不是事物本身。这一点,对我们理解新闻文本的符号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普通符号学的符号类型

人类用以运载和传递信息的符号很多,它几乎包括了人类和自然界一切可以为人类表意所用的物质。根据普通符号学的分类,符号按照其表意特征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类型。1.指令性符号

指令性符号是人类为运载信息、表达意义而专门制定和选择的符号,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是一种约定关系。符号形式与内容没有丝毫的逻辑内在联系,毫不相干,一定的社会集团或社会群体相约定,赋予能指、所指意义。这种约定一旦形成,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就不是任意的了,一定社会集团的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

指令性符号主要有三种:

一是语言符号,包括语音语言(或称有声语言)的语音符号和文字语言的文字符号,也包括数学符号、逻辑符号以及其他学科、行业学会等规定的线型符号。如数学中≈表示数字略等于,形式逻辑中∨表示析取关系,以及√、×、∴、∵、≌、¥、&等。这种符号通常在文字语言中以文字表意的身份出现,是类文字符号性质的。类语言符号的蕴含意义同语言的意义一样,是一定的社会集团约定俗成的,成为真理性知识,不能作任意解释。

二是标志性符号,包括指示牌、信号灯、徽图、徽标等。如交通的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可以通行;红十字是医护的标识,十字架是基督教信仰的标志。在这类符号中,徽图、徽标等除了约定的标识意义外,因历史文化的积淀往往还有另外的蕴含意义。如十字架,原是古罗马的酷刑刑具,用于死刑和无罗马公民权的人。《圣经》故事,耶稣被犹大出卖给了罗马人,背着十字架受尽屈辱和苦难,最后被钉在十字架上,处以绞刑。在西方文学中,十字架也就蕴涵着苦难之义。

三是规定手势语,包括聋哑手语、交通指挥手势语以及其他行业社会规定的手势语。如警察右手平伸,手掌平展竖立,表示手心所对方向的车停止行驶等等。手势语的符号意义,是一定社会的规则约定和群体规范约定的,是相对的唯一。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出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成为最亮点的节目,舞蹈通过观音菩萨丰富的手姿变幻来诉说内心的语言,手语在舞蹈之中变为舞蹈语言,变幻的手姿表达表演者的心声,排练和演出,聋哑姑娘们就是靠手语指导老师用手语打节拍,用“唯一”来达到动作的整齐划一。

指令性符号以语言为代表,其他非语言指令性符号与语言有着相类的表意特征:由符号能指到所指的约定意义,再联系到现实的事物、行为或关系。它们往往表述着相当于语言的一个词或一句话的含义,通常人们把线条式的约定符号和标志等称为类语言符号。2.导向性符号

导向性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是一种相似具象联系。符号的能指是一种可视可感的图形或人的动作表象,所指的对象意义是人们关于现实事物、动作、关系等的常识性和共同经验性知识,它引导着对现实的认识和理解。导向性符号粗略分为两种:

一是图像符号,包括图画、照片、活动画面镜头等。图像符号给人以具体形象的视觉感受,似乎表示的是现实的真实。其实不然,具体形象只是一种表象,它的蕴涵意义往往通过表象联系人类的常识性知识和社会的共同经验,导向现实的真实。譬如2005年入冬以来,武汉冬旱,长江水位降至江中,新浪网发了一组图片新闻,其中一幅如下图:

画面上宽宽的河滩,狭窄的水道,干裂的泥土,渔网前无奈的背影……导向人们的常识性知识:干旱严重,导向人们的共同经验知识:昔日宽阔的水道现在已露出宽宽的河滩。图片的文字说明正是这种意思的表述:“2005年12月29日,武汉,江边干涸的泥滩。入冬以来,湖北省遭遇125年来最长冬旱。”

二是体态符号,包括人体各部分动作、姿态,不包括规定性的手势语。体态符号以人的具体可感的动作和状态变化来表现人的心情、态度、情感等,以表象导向蕴涵意义,以共同经验性知识联系现实的思想情感。如用手指摸额头,表现困惑或害羞;两手指尖相合形似倒尖塔,表现出心情平静,愿意倾听意见。目光注视着对方的前额,是一种严肃办公事的态度;目光移向别处,可能表现出厌恶或拒绝。眉毛上耸,常表现惊讶、欣喜或害怕;手摸鼻子,常表现不相信对方或自己尚有怀疑;点头表示肯定或同意,摇头表示否定或不同意,等等。3.象征性符号

象征性符号的范围很广,包括声、色、形、物等。它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是深深的历史文化积淀,它的意蕴指向是民族、社会、团体等的思想意识观念。如中国古代,颜色是地位等级的象征。虽然中国古代历朝的颜色等级不完全一样,但黄色为尊,红色为贵,绿色为贱,黑色为卑,无色为贫,各朝历代基本相同。这种象征意蕴大多来源于对物的价值认识和联想,或来源于对历史的认识联系。自然之物、自然之形,植物、动物都可以成为一些文化中的象征符号。如在许多文化中,喷泉、湖泊、海洋、河流和月亮等象征女性,太阳、箭、尖塔、廊柱等象征男性;西方绘画中常常直接用菱形符号来表示女性。在基督教艺术中,菱形原来象征异教徒生殖女神的含义渐渐被取代转而升华成处女、贞洁的象征。再譬如人们都很熟悉的花,是很典型的象征符号。每种花都有其象征意义,有些在国际上都是被公认的:粉红玫瑰象征初恋、美丽动人,红色玫瑰象征热恋、爱的誓言,白色玫瑰象征高贵,黄色玫瑰象征道歉;康乃馨象征温馨、母爱,白百合象征纯洁、完美,等等。

象征符号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陈蕴茜在《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洪秀全崇拜》一文中说得很精当:“人类学研究成果表明,象征符号与仪式是社会认同与社会动员的方式之一,它们具有整合族群、团体与社区的认同及强固功能。符号既是表达性的,同时也是工具性的,它可以表达权威,也可以创造和再造权威,所以,政治运作过程中离不开符号与仪式的社会功能。洪秀全等太平天国领导人极为懂得如何运用象征符号来制造新权威供人们崇拜。服饰中的象征符号代表着人们的政治及文化观念。太平天国一方面改朝易服,另一方面则继承传统帝王服饰中的权威象征符号——龙。此外,太平天国运用另一重要象征符号——‘太阳’进行崇拜宣传。基督教禁止崇拜太阳,但太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威力与万物生长的来源,也是权威来源的象征,因此,洪秀全不顾基督教教义,而将自己封为太阳神,龙袍上绣有太阳,自己居住的宫殿也称作‘太阳城’。这些象征符号的运用契合了中国农民传统的信仰习惯,有[2]效地传达了洪氏个人权威的信息。”二、新闻文本的符号系统

新闻文本作为新闻信息的载体,它综合运用了各种符号来形成自己的符号语言系统。这一符号语言系统的主体是文字符号语言、语音符号语言和图画符号语言,辅助性的是音响符号语言和体态符号语言。不同的符号语言运载信息的功能各有不同,根据媒介的差异特征,它们对新闻文本的符号系统构成也起着不同的影响作用,有着不同的信息传播特征。1.文字符号语言

文字符号语言以人类的文字作为运载意义的载体,包括文字和特殊字符,也包括类文字符号。文字符号语言是软体媒介,如报纸、杂志等新闻文本符号语言系统的主体,也是新型网络媒介新闻文本的符号语言系统的主要成员,还是电视媒介新闻文本的重要诠释语言的载体。

文字符号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是华夏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汉民族语言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历经几千年的变化,从图画文字到方块汉字,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它表意的特点没有变,形体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笔画的线条,结构的空间,整体的意象,丰富的文化内涵,使汉语文字符号语言具有一般文字符号语言的特点,也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字的独特之处。(1)不受时间限制

报刊新闻文本、网络新闻文本不需要在特定的传播时间接受,任何时候都可以看,而且可以此时看彼时的新闻。这样受众可以利用工作之余、茶余饭后去阅读浏览,从而有了更多的接受机会。而且由于报刊的软质特征,也携带方便,从而也减少了空间限制。(2)易于理解和记忆

文字符号语言是形音义结合一体的,是可以阅读的载体。因为是阅读性的,易于接受过程中的思考从而正确理解和把握;而且可以选择,对感兴趣的新闻可以反复阅读,有助于记忆。受众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纵横比较,从而也可以增强新闻传播的效果。(3)利于深层表现

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它可以引起人的思维联想。文字新闻文本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一点,表达丰富的内涵或言外之意,也给予受众更多的思考余地和创造性思维空间。但是,也正是这一点,很容易引起歧解或随意发挥,影响新闻文本的真意表达。2.语音符号语言

语音符号语言是一般所谓的有声语言,它以语音作为运载意义的载体符号,是广播新闻文本的构成语言,也是电视新闻文本的主要符号语言之一。新闻语音符号语言,包括新闻播报、新闻解说、新闻访谈等口头言语。新闻语音符号语言有两个突出特点:(1)不受空间限制而受时间限制

声波传播具有很强的空间渗透力,受众可以在非特定处所收听,可以非专门安排收听。在宿舍里,尽管没有设备,可以听到校园的广播新闻;可以边做其他事边听广播,或者听电视新闻,也可以用耳机收听而不影响他人。因此,语音符号语言的收听形式比较灵活,范围也比较广。但声音是受时间限制的,具有易逝性,这一瞬间听觉感受不能重复,不能边听边思,也影响受众的信息掌握的完全率和接受程度。除非记忆力很好、语音感受能力很强的人,一般受众对语音符号语言运载的新闻只能听个“大概”,即使是特别感兴趣,也不可能重复细听。(2)语音的主观色彩比较浓“言为心声”,语音符号语言的语气、语调等要素都有很大的主观可塑性,即使完全按照新闻文字符号语言文本播音,也会多少带一些主观语气色彩。因为即使是一个播音员,也要用声音独创出具有个性的语言形象,所以同样一个词语、一句话,音的高低轻重等处理会给受众不同的听觉感受,起到不同的效果。正是如此,语音符号语言新闻文本有独特的感染力,受众随着播音员的声音情绪和情感的变化而变化,或哭,或笑,或兴奋,或沮丧,立竿见影。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著名播音员齐越在播送《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时,他被焦裕禄的精神所感动,泣不成声,几次中断播音,而他的声音,他的情绪感染着广大听众,听他播音的人无不随之流泪。

此外,以声音为表现形式的其他有声符号语言,包括人物的笑声、哭声、叹息声以及背景音乐、声效等,也与语音符号语言具有相类似的传播特征。3.图画符号语言

图画符号语言包括图形、图表、照片、静态画面、活动影像等非语言造型符号系统。它是报刊、电视、网络等视觉媒介或视听兼用媒介新闻文本中常用的符号语言,是电视新闻文本符号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图画符号语言具有以下的表意特征:(1)具有立体性和整体性

图形、图表、照片、静态画面、动态影像等符号语言,能多角度地表现新闻事件,使表达更完整;它具有具象性,给人以立体视觉感受,相对文字符号语言和语音符号语言有具体可感性,使呆板的文本或沉闷的话语多出一点生气,使受众多一份真切之感。特别是活动影像语言,能生动流畅、动态直观地展示新闻事件的进程和过程,以艺术的真实再现现实的真实,使人如亲临其境。(2)具有表意的多向性和可塑性

一幅照片,一个镜头,一个微笑,一个动作,往往包含着现实的诸多要素,具有丰富的言外之意。一个微笑,有表象态度层面,也有内心活动层面;一滴泪珠滴落,是哭,是笑,是悲,抑或是痛?传播者的角度和用意对受众有指导作用,但没有限制作用,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去认识,根据自己的知识去理解。因此,图画符号语言表意不是特别稳定,它具有可塑性的特点。4.体态符号语言

体态符号语言是电视新闻文本的辅助性符号语言,包括新闻播送者的仪表、姿态、神情、动作,甚至道具等。体态符号语言对新闻文本的符号语言系统来说,虽然是辅助性的,但它却非常重要。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体态符号语言往往形成受众的第一印象,产生社会心理学中所说的“晕轮效应”,从而影响受众注意和接受的可能性程度。教育家艾伯特·梅热比(Albert Mehrabian)认为,在人类交际中,双方的相互理解语言占45%,表情占55%,而语言中语调占38%,语词仅[3]占7%。足见体态符号语言在信息表达中重要的地位。(1)体态语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成为对他人作出判断的心理依据,换言之,“第一印象”也是表现自己而感染对方的第一发重要炮弹。折射心理的目光直接架起双方心灵沟通的桥梁,指示和象征的手势形象地点化着对方,细微的面部变化把思想感情写在脸上,个性服饰也展示着性情气质和品格文化修养。这一切,都可以大大增强新闻文本语言的影响力量。我们现在常用的象征“胜利”的V形(英文“胜利”victory的开头字母)手势语,曾给人以战胜法西斯的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结束电视演讲时,举起握拳的右手,然后伸出食指和中指构成V形,以象征胜利,表达出战胜法西斯的必胜决心和信心,全国一片欢呼。现代新闻传播中,电视新闻的体态符号语言应用越来越广泛,新闻演播室的主持人,新闻现场的出镜记者,以及镜头中的新闻当事人,他们的体态符号语言运用得体,对新闻的表意效果有很大的作用。(2)体态语具有复杂性和多义性

尽管有些体态语有着特定的意义,如手势语中很多借用的聋哑人的手势语,服饰的色彩也有民族文化积淀的特殊含义等等,但总的来说,体态语的表意是比较复杂的。罗曼·罗兰曾说过,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才培养成功的语言,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这种复杂性往往给体态语带来多义。比如新闻访谈时,主持人身微仰,双手背后,可以表现出自信,也可以表现在思考,还可以表现一种轻松之感,虽然这些信息都有积极意义,但交际的对方理解不同就有不同的反映,受众理解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第二节 新闻文本符号的运动原则

人类传达信息的符号系统是一个静态的、具有普遍性的体系,它们在应用中根据不同的环境呈现出不同的运动形态。新闻文本的符号语言是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在人类新闻活动中的运动状态,它首先遵守着语言的共性原则,并根据新闻传播的特点形成自己的运动个性原则。一、新闻文本符号语言的内质原则

在新闻文本生成的过程中,人们总是力求符号语言的表意与文本要表达的新闻意义完全吻合。而吻合包含着符号能指与具体的所指对象的结合,包含着语言的共性表意与具体新闻意义的弥合。这种新闻符号语言与新闻对象、符号意义与新闻意义的结合、弥合的情况就是新闻符号语言的内质,是新闻符号语言在传达信息中体现出来的宏观表意特征。

新闻符号语言的内质原则是足意、明理、合情。1.足意

新闻符号语言的足意原则主要体现在“实、全”两个字上,也就是能够实事求是地、全面完整地传达出新闻事实信息和传播意旨。新闻文本力求以最少的语言给人最多的信息,但又必须是完整的表达,因此在符号语言运用上以表意充分、充足为原则,该言则一定要言,不该言的则必定不言。2.明理

新闻符号语言的明理原则,是指新闻符号语言在运用中表意是合理的,符合一定社会制度下的政治、法律、宗教之理,符合社会的道德公约之理,符合新闻的职业道德之理,更符合科学之理。例如山西平遥古城城墙坍塌后,河南报业集团旗下《大河报》有一篇报道,题目是《文物局称古代豆腐渣工程造成平遥古城城墙坍塌》。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古城,现在的城墙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至今600多年。“豆腐渣工程”是现代形容偷工减料的劣质建筑工程的概念,文物局官员为了推卸管理责任,把历经风雨和战争炮火屹立600多年的城墙称为豆腐渣工程,咎于古人,已是非常无知无赖了。新闻文本也以此为由传播,显然是不明其理,缺乏最基本的科学道理和社会常识。

新闻是公众传媒,是舆论传播,它对社会的反映是最敏感的,社会对它的反映也是最敏感的。因此,新闻符号语言的明理原则有自己的特点:理出于事,而不流于言。如在政治、法律、宗教等方面,有人说舆论界是带着镣铐在跳舞,新闻报道总是表现出应有的谨慎。新华社是个例子,在新闻符号语言运用方面,一般带有价值判断方面的语言基本上不用,而往往通过语言表达技巧让理在叙事中鲜明表现。我们前面举到的新华社关于谢胡自杀死亡的报道就是经典。阿尔巴亚党政领导在18日晚公报说,谢胡在“精神失常”时自杀。而阿通社在17日曾发表谢胡16日在地拉那接见罗马尼亚政府贸易代表团的消息。没有直言,但事理却非常明确了。3.合情

新闻文本在对事实的传播中表现出冷静的语态,但决不冷酷,它渗透着传者对事实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新闻符号语言是传者情感表达的载体,其合情原则是符号语言一方面要有感情,而另一方面这种感情又不是传者的私情,是社会公众情感。

一定的社会、民族对事物有着相应的情感评估标准,对亲人的爱,对仇人的恨,对美丽的赞赏,对丑恶的鞭挞,这是一种共同的情感。新闻文本的合情必须符合这种感情。在现实的新闻活动中,有的媒体和传者为了哗众取宠,在新闻文本中肆意煽情,严重损伤了公众道德感情。如国航“4·15”空难发生,举国上下震惊,而某地方媒体为了突出球迷对球赛的热情,竟然用空难来烘托,开设了《国航空难与热心球迷无关》的栏题。报道一个跳楼自杀者,吉林某报的标题是《昨晚上演高空飞人》。一位行人被农用车撞倒,又被车从头部轧过,当场惨死于血泊中,某媒体新闻文本赫然出现《骑车人“中头彩”惨死》的标题。……

新闻符号语言的合情原则,是新闻行为的基本准则。作为公众传播,要符合社会公众道德情感,用词用语必须遵守社会共同的语言规范和概念运用法则。譬如“打工仔”是现在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一个概念,这一概念含有社会地位的歧视成分,带有人格偏低的意味。因此一直以来,在很多企业有相关规定,不得在任何场合称外来工为“打工仔”、“打工妹”和其他带歧视性的称谓。2000年8月22日的《特区青年报》曾报道过因“打工仔”称呼而要状告法庭的消息:从外地来成都工作的男青年程铁军,因老板屡次公然呼其“打工仔”,愤然以“人格歧视”为由要将老板告上法庭。很显然,“打工仔”也是新闻文本符号语言的禁忌,像我们前面所举《重庆今年公选千名村支书,普通打工仔也可参加》,是不符合新闻符号语言的合情原则的。二、新闻文本符号语言的外化表现

新闻符号语言的足意、明理、合情内质原则,决定了新闻符号语言在外化上,表现为具体、准确、简明、通俗。具体、准确、简明、通俗是新闻符号语言的微观运用原则,也是新闻符号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在新闻写作学和新闻语言学中都讨论得很多。这里,我们只针对我国新闻符号语言运用的现状,讨论几个相关的重点问题。1.具体与形象

新闻符号语言具体的最基本含义,是指在新闻文本中,一定量的符号语言,必须含有一定量的信息内涵,而且是新的信息。我国的有些新闻报道,特别是与领导活动有关的新闻,空话、套话、官话、大话太多。如:这次会议强调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切实加强领导,协调各方面力量,扎扎实实做好各方面工作,抓住新一轮机遇,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继续奋斗,开创新的局面。

这是一个会议消息文本中的一段,全是空话、大话,哪个会议都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点实际内容,新信息含量等于零。

新闻符号语言的要求,具体到最基本的层面就是有关新闻事件的确切信息内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过程、原因、结果等达到事物的本原,至少是最临近点。特别是数字,不用或少用“大概、估计、也许、可能、很多、几十、不久前、近来、最近”等等笼统的词。譬如:①今天上午,汉宜高速公路发生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致使几十人受伤,交通中断几个小时。②今天上午10点左右,汉宜高速公路荆州段发生一起多辆车追尾的恶性交通事故,80多人受到不同程度的撞伤,交通中断近3小时。③今天上午10点20分,汉宜高速公路荆州段197公里处,一辆载有52位乘客开往武汉方向的大客车突然熄火抛锚,造成11辆车不同程度的追尾相撞,近百辆车滞留,2个半小时后交通恢复正常。此起交通事故无人员死亡,但重伤8人,轻伤74人。

比较这三个例子,①比较笼统,信息内容不确切;②要具体一些,达到了事物的临近点;③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等都是具体确切的,达到了事物本原反映状态。新闻语言的具体是要消除信息传递中的不确定表意因素,让受众能通过信息了解事物的真相,正确地认识事物。

具体的、确切的信息内容为受众提供了可知,但作为新闻文本的符号语言仅此还远远不够。新闻文本是供受众看或读的,只有能吸引受众去看或读,信息的传播才能完成,只有受众能够能动地感受事物,才有最好的传播效果。因此,新闻符号语言具体表现的高层面是形象化,使受众不仅可知,而且可感。比较:A、①英国占领军已从埃及领土全部撤军。②最后一个英国士兵默默地撤离了埃及。B、①苛捐杂费使很多适龄孩子丧失了学业。②苛捐杂费把孩子们推出了校门。C、①选干部不要论资排辈。②选拔贤才不该先量胡子长短。

这是不少教科书引用来说明形象化的例子。三例中的①“全部撤军”、“丧失了学业”、“论资排辈”都是抽象思维概括的结果,是概念结果语言,它们也表达出确切的信息内容。而②把①的抽象思维概括换成了形象思维的描述,“最后一个……默默地撤离”、“推出了校门”、“量胡子长短”,信息传达是具体的,更是生动可感的。

在新闻符号语言中,形象化语言与概念化语言各有其用,而且显示形象结果的语言材料与显示概念结果的语言材料总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因为构成形象化的语言材料总是把焦点集中在物象和个别举止动态上,这种生动的表达是否准确,必须有相应的概念结果来落实它的象征意义。而概念结果也要依赖形象结果增强新闻的生动性和可读性,增强魅力和感染力。2.准确与完美

新闻文本传播的内容必须真实,这就决定了新闻符号语言必须以准确来表现新闻事实的真实。1948年通过的《联合国国际新闻信条》第一条规定:“报纸及其他新闻媒介的工作人员,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公众所接受的消息绝对准确,不能任意歪曲事实,也不可以故意删除任何重要事实。”新闻传播的准确不同于一般写文章的用词用语准确,它以语言运用的共性为基础,却有大于语言范畴的内容。

从共性方面看,新闻符号语言也是语言,要做到准确,就必须遵守一般语言的基本规则。这个规则是:用词准确无误,造句合乎语法,表意合乎事理。同样追求唯一需要的词用在唯一需要的位置。如:家庭主妇的菜篮子里往往添上一束鲜花;黄昏职工下班了,骑着自行车[4]穿街而过,车头吊着鲜花,车尾架绑着鲜花,构成一幅羊城市井风俗图。

例中的菜篮子里“添”,车头“吊”,车尾架“绑”,不同的物体用不同的动词,准确形象,又符合事理逻辑。

用词的准确是语言的修辞运用,中国做文章用词准确的修辞典范是唐代诗人贾岛的“推敲”。据说贾岛初次赴京赶考途上,一日在驴背上忽得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然而诗刚吟出口,却不知是作“推”字,还是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做推、敲之势。正在他沉迷之中,不知不觉冲撞了迎面而来的正在吏部做官的韩愈人马。韩愈不仅官高,文章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贾岛说明了原委,韩愈知情后,非但未责怪,反而在马上思索良久,[5]对贾岛说:“作敲字佳矣!”“敲”和“推”都是动词,但在此诗中,“敲”不仅有动,还有声,“寓静于动”,更突出了诗的意境。

这是文学,新闻则不同。新闻用词准确反映的是新闻事实的原本,是新闻的真实。在上诗中,如果僧是敲的就用“敲”,如果僧是推的,那只能是“推”,不能以文而损害新闻的真实,这是新闻符号语言准确的个性。语言修辞与新闻传播的原则统一,造就了新闻准确的个性特征:传播事实的准确,传播立场的准确、传播完美的准确。

新闻的准确应把握传播立场,这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新闻的原则是尽量避免主观色彩的直接流露,但这并不妨碍用词用语体现出报道立场的准确。我们知道,语言中很多词的词义实现体有主体情感色彩意义和世界物像指称意义两个部分,而且这两部分具有游移性的特点,它们的结合可以随语言主体的价值观及其情感价值评估标准改变而改变。“爪牙”在古代汉语中指“勇武之士”,含有褒扬的色彩;而在现代汉语中指坏人的党羽,含有贬斥色彩。又如“鼓励”和“怂恿”指同一物像特征,表示“劝人去做某事”,它们有褒贬之异,而这种差异是由语言主体决定的。语言主体认为人要做的是好事,劝人去做就是“鼓励”;如果认为人要做的事是坏事,那么劝人做便成了“怂恿”。新闻符号语言的立场准确正是要准确把握词的主体情感色彩意义。

无论是传播事实的准确,还是传播立场的准确,新闻文本毕竟是文,与文学作品一样,是语言的艺术或者符号的艺术,因而也追求对事实叙述的完美,追求语言完美与表达准确的统一。在语言的准确中求得完美,在语言运用的完美中达到准确。

新闻符号语言的完美表现在丰富的含量浓缩在简洁的叙述之中,准确的表达体现在生动的文采之中。

如果语言干瘪,缺乏文采,再“准确”的语言也不美了,不美的语言是不能赢得受众的。譬如,香港回归祖国交接仪式的那场电视现场直播,国人关注,世界瞩目。按惯例,英港督离任时须围绕总督府转一圈才离去,电视解说员也这么讲解。但港督彭定康在离去时打破惯例,围着总督府连续转了三圈才离去,电视解说员只好对着话筒讲:彭定康转了一圈……又转了一圈……又转了一圈。这样的新闻语言要说“准确”,那是十分准确的了,与事实没有一丝一毫的走样。但是,观众却觉得难受,彭定康可以打破常规,电视解说员却应变能力差,语言贫乏,只会讲“转了一圈……一圈……又一圈”。语言在“准确”中缺乏灵活生动之美,更缺乏语言的“意蕴”之美。3.新潮与规范

新闻文本是对社会生活的新发展、新变化,当前出现的新事物、新观念以及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理论的快速度反映,也无时无刻不在反映着语言发展的新动态。

一个时代的新词新语出现后,总是靠新闻文本去传播的,在传播中受社会的检验,使之优者存,劣者亡。1978年以来,我国的语言平均每年增加新词新语700条左右,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穿的“超短裙、比基尼、休闲装”,吃的“汉堡包、自助餐”,住的“商品房、写字楼、度假村”,行的“的士、立交桥、高速公路”,以及生活用的“超市、砍价、MTV、卡拉OK、手机、传真、程控电话”等等。新闻文本必然要用大量新鲜生动的新词新语,才能恰如其分地反映社会现实,使新闻作品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展现时代风采。新词新语也要借助新闻传播,达到家喻户晓,而且也在信息传递中经受考验,逐渐定型,走向规范,获得长久的生命力,从而成为大众语汇。

新词新语是一种动态性强的语言现象,有不少词语很不稳定,有待于进一步规范。新闻文本使用新词新语,必须注意选择,不能只赶新潮,忽视了规范。

第一,必须选用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在社会上较为通行的那些新词新语。不能随意拼凑而形成生造词。例如剽袭(剽窃抄袭)、泼脱(泼辣洒脱)、喧沸(喧嚣沸腾)等等。一本新闻语言的书中竟然有“引得读者激赏”,这实在太不应该。

第二,讲究品位,求新、求雅二者兼顾。近年来滋长蔓延的一些丑恶现象,我们对此当然不能回避,但在新闻文本中“泡妞”、“搓秘”等表述尽量少用或者不用。“玩电影”、“玩文学”、“玩新闻”等说法,虽然反映了在艺术创作上追求个性、冲破传统的主体意识,但这种表达方式,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不够严肃、随心所欲的印象,新闻文本应当慎用。

第三,合时合体。有些新词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它表现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或风貌。比如形容英俊、潇洒或者漂亮、精彩,说“帅”;形容漂亮而且光彩照人,说“靓”。这样的词恰当地用在新闻文本中,可以增加新闻的时尚气息,其意蕴也比“美丽”之类的词要丰富一些。如一个记者在写关于土地整理的通讯时,篇名就叫《让田靓起来》,新颖而且很有韵味。再比如“第三者”、“情人”与“姘头”,“大龄青年”与“光棍”、“老姑娘”,“弱智”与“低能”、“白痴”,“伤残”、“残疾”与“残废”,前者都是后起的新词,它们与后面的旧词相比,体现出时代尊重人格的人性化思想,毫无疑问是新闻文本要选择的新词。但新闻符号语言是包含多种类型、多种语体色彩的,例如社论、评论之类比通讯、消息的语言要庄重典雅一些,选用的新词应该是已进入全民书面语的词。政治、社会新闻与文体娱乐新闻在使用新词上也有不同,前者更严肃、谨慎一些。如表示对抗意义的字母词PK,在文体娱乐新闻中可以用,但却不能在报道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时说成“巴以PK”。

新词是如此,其他语言符号在新闻文本中的应用也是如此。如通俗语言、口语词汇、方言俚语、缩略语、古语词等。有时为了大众化需要使用通俗语言、口语词汇,甚至为了体现人物身份、地域色彩,使用一些方言俗语。比如北方的地方报纸可以用《伊拉克二号科学家抖出猛料,老萨差点捣鼓出原子弹》,《为爱子支付16.5万英镑保释金,撒切尔夫人出钱“护犊子”》,显出地方特色,语言鲜活。但新闻语言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民族语言的标准用语,新中国成立以来,汉语普通话书面语的规范多是以报纸、杂志和名篇、名著的语言为规范化标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文本语言是大众语言运用规范的楷模。因此,新闻文本符号语言从用词造句,到文法修辞都是讲究规范标准的。再者,新闻是大众传播,传播范围宽,受众面广,受众之间差别大。新闻语言的通俗、规范,是赢得受众的基础。如有篇报道标题是《夤夜查险》,“夤”是个古语词,读音为yín,意思是“深”,一般的受众恐怕看不懂。有一张面向农村、农民的大报,在一篇歌颂一位老农民关心公益事业的报道中没有明确指出老人多大年纪,而是用“耄耋”一词代替。“耄耋”的读音为:mào dié,意思泛指老人,其中“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报道中的老人究竟是多大年纪呢?是七八十岁还是八九十岁?你给农民看的报道,写的农民,却用的是很冷僻的古语词,有悖于新闻符号语言的运用原则。像上面北方地方报的新闻标题用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或者一个省级的报纸、电视台,就不合适了,也许现在的很多南方人也看得懂,但太费劲了。

新闻语言符号是新闻的意义载体,它属于新闻的;但它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语言符号系统,它又不仅仅属于新闻,而是属于一个民族的、时代的全民语言运用缩影。

第三节 电视新闻文本符号语言特点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以现代电子技术以传播手段的广播、电视、网络与传统报纸成为当代新闻传播的四大媒介主体。这四大媒介在语言符号系统使用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它们标志着人类信息的媒介传播在信息载体系统上,由单一向综合发展。传统的报纸主要是文字语言符号系统,发展到现在有了静态图片配合;广播是语音语言符号系统。相对而言,这二者是单一的信息载体符号语言系统。电视和网络向综合方向发展,它们利用了人类多种信息载体符号系统:自然语言符号系统,包括语言的语音和文字;非语言符号系统的声音,包括音乐和其他自然声响;非语言造型符号,包括活动影像、静态图像、图片和其他造型形式。其中,电视新闻文本的符号语言系统是最特殊的,它代表了电子媒介新闻文本的符号语言综合性系统的典型特征。从符号语言构成要素分析,电视新闻文本的综合系统大致可分为口语、画面、字幕和音响这四种基本要素。一、口语

我们这里所说的口语,指与书面形式相对的言语形态,即语音符号语言表现形态。口语是电视新闻文本符号语言构成的主要要素之一,其表现丰富,形式灵活。一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类:一个角度是谁说的,分为播报语言、访问语言;一个角度是何时说的,分为同期声和非同期声。1.播报语言

播报语言,指的是电视专职播音员或节目主持人(包括现场报道记者)用于传播新闻内容的语言,是电视新闻文本形式构成的主体要素之一。在电视新闻界,以往多称为解说或解说词。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看,以往的电视新闻研究中存在“主画”观点,认为电视新闻靠影像画面传播新闻事实,影像画面是主体(唯一性的主体),解说或解说词只是对影像画面的解说。这种看法实际上否定了播报语言的“报道”功能。且不说在电视口播新闻中,播报语言是文本的完全或主要表现形态,即使用在电视新闻专题等新闻文本中,播报语言也不是附属性的“解说”而已。关于电视新闻文本的符号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我们在稍后会专门讨论。

电视新闻的播报语言构成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直接口播语言,即电视口播新闻文本中,播音员对新闻内容的完全口播语言;

二是新闻导播语言,是新闻文本主播或主持人的新闻导语语言,也包括现场报道中记者对新闻事实报道的引语;

三是画外旁白语言,是新闻文本没有出镜的记者结合影像画面的报道语言,是经过录制和编辑的所谓录播;

四是串联播报语言,是新闻文本中新闻主持人或出镜记者对新闻内容的主体构成的播报语言,也包括记者在报道中出镜对新闻内容的解释,起着与影像关联和串联影像表现新闻事实的作用;

五是现场报道结语,是记者在现场新闻报道结束时对观众所做的总结语言。

这五种播报语言中,三、四具有传统的“解说词”的性质,其他三种都不是解说,而是主要的报道语言。2.访问语言

访问语言指电视新闻文本中记者采访的问话和受访者的答话,是电视新闻文本形态的重要构成要素。访问语言用以证明、说明新闻事实,表达意见,是新闻真实性的重要体现。而且它多与画面配合,是[6]新闻现场气氛的重要构成部分。如《农机千里走中原》:记者:老乡你好,你是从哪儿来的呀?农机手:我从山西来。记者:你们那儿像你这样跑到河南来收麦子的人多吗?农机手:多啦,多啦,100多台。记者:在河南这儿收完了还往北走吗?农机手:我们在河南这儿收完吧,估计我们大概9号10号我们就往河北走,河北估计打完的话,我们就上我们山西,山西割完吧,又上这内蒙。……农民:我等到两三天哩,就等到那机器,从那边一直等到这边。记者:用收割机一亩地得交多少钱呀?农民:20块钱。记者:20块钱你觉得贵吗?农民:20块钱中呀,这省力啦。农民:这主要怕天赖,要下一天雨麦子一坏,还不及这会儿收完。记者:村里像你这样雇这机子割的人多吗?农民:那几乎是占一半。……

访问语言表达的是“南征北战”的路线、农民雇机械收割的原因和等待农机收割的情况等等信息。文本中播报语言叙述的只是事实的梗概、脉络,访问语言是说明、证明,是具体表现,是丰满新闻事实的血肉。访问的同期声语言与画面反映了新闻事实的现场,增强了新闻文本的真实感和感染力。3.同期声语言

同期声原是电影拍摄中录音的一种工艺术语,指在电影摄影时,同时把现场的声音录下来。其中主要指拍电影时演员在表演时同时录下其台词语言,而不是后期在录音棚里配音合成。同期声用于电视新闻文本,通常指拍摄新闻影像画面时,同时记录与新闻事实画面关联的声音。它包括新闻事实中的人物原态语言,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采访中的访问语言,以及新闻事件现场或记者采访现场的各种实况音响。我们这里主要谈同期声语言。

同期声语言是新闻文本中现场真实声音的再现,它比后期的录音、配音要自然、逼真。因此,同期声语言作为新闻事实的一部分,对电视新闻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比如北京电视台新闻部集体创作的《“7·13”——申奥成功日,万众欢腾时》,表现中国申奥成功时北京沸腾的场面、人们的心情,都用的同期声语言:【采访同期声】[群众一]很激动,很激动,很激动![群众二]非常自豪,中国万岁!北京万岁!【采访同期声】[群众一]我想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我们得到28块金牌,到今天我们申奥成功,不仅是北京一个城市的胜利,更是我们国力强盛的一种表现。[群众二]这正是全国人民的努力,才有我们真正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很棒的北京!很棒的奥运会!【同期声】[群众一]中国万岁![7][群众二]欢迎到北京来!

激动的、自豪的心声,呐喊的、欢呼的口号声,真实地表达出人们的思想情感,渲染了现场气氛,烘托出新闻的主题。这就是同期声语言最独特的作用。

正因如此,在电视新闻文本的口语中,同期声语言是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占据着很大的位置,没有同期声,电视新闻的独特魅力就会大大削减。特别是在现场新闻报道中,同期声语言是绝对的口语主体。二、画面

画面,是一个意义具有游移性的概念,既可以指与声音相对的图像,也可以指有声有像的影像。我们这里指前者,电视画面是电视屏幕框架内所记录的,并能传达一定信息的具体可视的图像。

在电视新闻中,画面是文本符号语言构成的另一主体要素,也是电视新闻文本区别于报纸新闻文本、广播新闻文本的主要特征。画面是对新闻事实的客观记录和传真性再现,具有叙事的功能,是电视新闻主要的叙事手段之一。一条电视新闻,由一定数量的画面组成,这些画面是具有独立形式的个体,表现出新闻事实的构成元素,可以叙述事实的过程环节,描写人和事物的特征,也可以抒发情感。它们有机地组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运载和传播一个完整的新闻事实的信息。如四川内江电视台2001年12月30日首播的《内江警方围捕蒙面持枪歹徒》,画面记录了整个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其中,故事高潮和结局是这样的:[近景]人质呼救[中景]警方暗示人质[全景、中景]被劫持人质跳车[中景]特警狙击手瞄准射击[全景]特警、武警冲上去抓捕歹徒[中景]歹徒被抓获[特写]车内歹徒手枪,上面沾有人质鲜血车座上放有炸弹车门上的弹孔[中景]警方押送歹徒[特景]歹徒被押上警车

这一组画面用镜头叙事,形象地展示了抓捕的过程和场面,有动态过程叙述,有细节描写,有静态事物描写,画面叙事完整而清楚。

画面作为电视新闻文本的符号语言形态,以其特有的写真方式,真实地再现新闻现场的各种客观事物,有着其他符号语言形态在传播效应中所没有的优势。

第一,它有形光色有机组合的造型,具有立体形象感。它能够表现出具体的、可视的新闻事实形象,具有直观性,以此作用于受众视觉,引起受众的心理视像感知,使观众得到“眼见为实”的心理满足。

第二,它有由运动拍摄而产生的动感,具有运动性和连续性,能真实、准确地表现事物的动态形式和时空变化形态,具有纪实性和强烈的现场感。它能够使受众产生亲临现场的融入意识,从而受到感动和感染。

第三,它有不同拍摄方式而形成的多效,能够细致而有效地表现新闻事实,充分而深刻地表达画面语义。如角度选择对画面信息的选择与提炼,正面拍摄、斜侧面拍摄、正侧面拍摄、背面拍摄,平角度、仰角度、俯角度,等等,形成不同的画面造型,表达出不同的语义,从而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运用景别,让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出大小不同的范围,表现出不同的画面内容,形成不同的叙事功能:远景,适合展示事件发生的环境、背景;全景,适合展示新闻现场全貌;中景,适合情节和动作的叙述;近景,适合交代具体细节,展示人物的面部表现和细微动作;特写,具有刻画人物性格、描绘细节的独特功能,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效果,等等。

第四,它有镜头组接而形成的表意,具有语义表达的情理性。电视新闻文本的画面不是用一个镜头对新闻事实从头到尾原样照录下来的,那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它是用一个个镜头所拍摄的画面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接而成的。这种组接既表现事实的构成和发展过程,同时又表达记者、编辑对事实的观念,因此它是事理和传者情思的完美结合。如运用蒙太奇可以构成情节,完成对新闻事实的叙事;也可以运用蒙太奇来寓意,通过前后镜头的照应、冲撞等产生更丰富的含义。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视新闻文本的画面要素越来越丰富,除了活动影像画面外,还有静态的图画,主要是资料照片、地图、图表等,它们也是电视新闻文本的画面符号语言的构成要素,是电视新闻文本形象元素的组成部分。三、字幕

字幕,又称为屏幕文字。它是根据电视新闻传播表现的需要,在后期制作时叠加在屏幕上的文字。20世纪60年代,美国制片人唐·休伊特发明了电视字幕,从而开创了电视字幕的先河。198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首次打出标题字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字幕的开端。在当今的电视传播界,字幕成为电视符号语言的重要要素。2001年,法国创建了第一个电视字幕频道,这个频道的全部节目都有清晰的字幕同步播出。美国法律还规定从1993年起美国所有电视节目都必须有人声字幕。在中国,字幕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据统计,屏幕文字在电视新闻中的使用率,90年代占新闻总条数60%左右,到目前已达到100%,不用好屏幕文字的新闻,已被人们视为制作粗[8]糙的新闻”。

字幕在影视传播中的表现形态很丰富,比如标题字幕、片尾字幕、角标字幕、台词字幕、滚动字幕等等。在电视新闻文本中,字幕主要表现为标注字幕,它具有独立的表意功能,属于文字语言。从表现内容上看,字幕一般用来介绍、解释人物的身份、事物的名称和其他需要特别说明或强调的问题,是口语和画面表意的弥补和补充。

在电视新闻文本中,重要的时间、过程、结果等常用字幕来提示或强调。如中央电视台2001年9月3日播发的消息文本《南京冠生园:年年出炉新月饼,周而复始陈馅料》,字幕是重要的时间强调和内容提示或说明:【字幕:2000年9月21日中秋节过后的第9天】【字幕:第一道工序:去皮取馅2000年10月25日】【字幕:第二道工序:重新炒制2000年10月25日】【字幕:第三道工序:入库冷藏2000年10月24日】【字幕:2001年7月2日南京冠生园食品厂正式开始做新月饼】【字幕:2001年7月3日】【字幕:2001年7月23日】

这七个字幕都有显示时间的作用,但它们并不相等,各有其用。第一个字幕用在播报语言之后,对“去年中秋过后”作具体说明;第二、三个字幕是以下“工序”的内容提示,播报中没有提时间,字幕说明;第四个字幕和第二、三个的作用相同,但因为拍摄时间在前,按工序与时间显示可能引起观众误会,所以先用播报说明“这个场景拍摄于2000年10月24日,近百箱熬好的豆沙馅被送进冷库”,然后字幕概括;第五个字幕对时间和内容提示,第六、七个字幕对播报叙述的时间而作强调。

在电视新闻文本的同期声访问语言中,可能因方言、语速等原因,观众不容易听清楚,因此常同时用字幕说明,如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同期声的访问都有字幕。

字幕虽然能独立表意,但它并不是置于文本以外,它作为电视新闻文本符号语言的一个构成要素,与其他要素一起组成电视新闻文本的符号语言系统。在有字幕的电视新闻文本中,如果去掉了字幕,文本在表意和结构上就会有某些缺憾。如《南京冠生园:年年出炉新月[9]饼,周而复始陈馅料》,有些作品选只有文字语言稿,没有字幕,文本在表意和结构就出现了问题。“去年中秋节过后”,过后到什么时候,作为新闻时间是不严谨的,而原是靠字幕“2000年9月21日中秋节过后的第9天”来具体说明的;“这个场景拍摄于2000年10月24日”起什么作用,莫明其妙,但实际上是与字幕标示的第一道、第二道工序的时间相对应的。这说明,对于电视新闻文本来说,字幕就如同纯文字符号语言文本的某些词、句,而不是一个额外的、纯粹的起始或着重号的标示符号,它与文本的其他符号语言一起形成文本的叙事整体。四、音响

音响,包括音乐和音响效果声(简称音效),是影视节目中根据需要,在后期制作中配上去的。“音效”分为“自然音响”和“人造音响”两大类。“自然音响”是对客观环境中的原有声音所做的实录,“人造音响”是工作人员用一些器具模拟出来的。无论是音乐还是音效,都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它不是简单的再现和模仿,是为了更丰富、更生动地表现客观现实世界。在电视新闻中,音响也是文本的符号语言,是营造气氛、渲染情绪、突出情感的一种表现要素,也是唤起受众联想、神会从而产生感情共鸣的一种手段。

在电视新闻消息文本中,音乐用得很少,主要是现场新闻报道中运用音效来再现新闻现场环境,烘托气氛,使听众、观众具有如临其境之感。如前举的《内江警方围捕蒙面持枪歹徒》,记者接到交警通知,5分钟就赶到现场,拍了20多分钟的毛片,经过精心编辑,制成1分30秒的现场消息报道。短短的消息文本中,有很多音效,如现场警笛声、汽车发动机声,汽车声,警察喊话声,枪声,混杂声,多处现场声,配合画面和播报语突出了紧张而激烈的现场气氛。

在电视新闻专题文本、电视新闻纪录片文本中,背景音乐和音效都经常运用。电视新闻音响是与播报语言、图像画面配置统一的。比如是农业收割的新闻,有收割机的轰鸣声;是学校新闻,有朗朗读书声和粉笔写字的声音;喜庆的新闻,音乐轻松而欢快;军事新闻,音乐豪迈而雄壮,等等。音乐、音效服从表现新闻事实真实的需要,服从主题表达的需要。五、要素组合

电视新闻文本中的各个符号语言要素都是一个个独立个体,但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们有机地组合,形成一个统一体,达到图文统一,文声合一,声画一体,言文声配合,相得益彰。1.正确认识口语与画面的关系

在电视新闻中,口语和画面的关系,即所谓声与画的关系,是电视新闻界一直很热衷于讨论,而且存在很大分歧的问题。总的来说,以往对电视新闻的声画关系有三种观点:画面主体的声画结合,声画融合不分的声画同构,语言叙事、画面证实的双主体构成。这三个观点形成对立,主要是立足点和角度不同。坦率地说,它们都有理论上的某些偏差或现实的局限。

无论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践上看,电视新闻的口语和画面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复杂,只是因为电视新闻的历史不长但发展迅猛,实践丰富而富于变化、创新,从而导致人们认识观念更新不及,或在把握纷繁现象中各持一端。因此,要正确认识电视新闻文本的口语与画面的关系,首先得明白几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第一,要区别电视新闻与电影、电视新闻与电视传播。电视新闻和电影虽然有联系,电视新闻吸取了电影的一些制作技术和表现手段,但它们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是文学与新闻的区别,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这种区别也是工具、手段与事物、结果的不等同规则,不同的事物可以使用相同的工具和手段,使用相同的工具和手段并不就是同样的目的和结果。因此,电影艺术中,画面是电影的主体,解[10]说词只是加强的效果,这一理论不能照搬来套电视新闻。严格地说,电视新闻是一个特定的传播体裁概念,电视传播是一个泛类传播手段概念,电视传播除了新闻信息传播外,还包括人类社会生活各领域的信息传播,政治、历史、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军事、体育,以及家庭、婚姻、衣食住行等等。作为传播手段,电视传播与报纸、广播等的区别在于它有画面形象传播优势。强调画面的重要性无可厚非,但即使电视传播不同内容,对符号载体的使用也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比如传播舞蹈和乐曲,名人讲谈和杂技小品等等,使用音乐、语言画面就各有所重,因此不能过于笼统地强调“以画面为主,声音加以配

[11]合”。

第二,电视新闻的本质是传播信息,而且是新闻事实信息,叙事是它基本的表现形态,其主要构成要素当然应当是叙事功能的,这一点应该不容置疑。黄匡宇先生在其著作《电视新闻语言学》中在批判“声画结合”、“声画同构”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他的“语言叙事、画面证实的双主体构成”的观点。他说:“从常规新闻节目看,无论国内国外,其新闻内容都是由播音、或播音+记者的现场采访构[12]成完整文字播音稿”。他进行了很多的实证分析研究。如对1999年10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广东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凤凰卫视“时事直通车”等7家电视台10天播出的139条新闻的统计分析,说明常规电视新闻无一不具有文字播音;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电视新闻专题作品选评》中的25篇分镜头稿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焦点的变迁》中的13篇分镜头稿本进行了量化统计分析,证明它们的文字稿对新闻事件和人物都有完整的表述。因此,他认为,“在单条电视新闻里,由于时间与画面所限,播音语言承担着全部新闻内容的任务,充分发挥准确传播各个新闻要素作用;在连续系列报道或专题报道中,播音语言仍然起着传播大部分内容的主要角色的作用,进而视画面情况,或阐述新闻诸要素、或传播新闻的背景材料、或揭示新闻的主题思想、或评论新闻的社会价值意

[13]义”。黄先生的分析和观点肯定了自然语言(即本书所说的“口语”)在电视新闻文本中的叙事作用,这是合理的。但是对电视新闻文本中的画面符号语言,如果仅仅是起“证实”作用,对于信息传播而言,虽然重要,但主体地位是不能稳定的。因而,我们认为“语言叙事、画面证实的双主体构成”的观点,对电视新闻形象传播的主要承担者——画面符号语言来说,动摇其主体地位显然是有失公允的。

第三,电视新闻文本,从口播到录像配音,到现场报道,表现形态非常丰富,而不同的表现形态对信息载体符号语言的选择肯定会有所偏重,我们当然不能以口播否定画面主体,也不能以现场报道否定口语的重要地位。我们讨论电视新闻文本的口语与画面的关系应该是立足于总体的,整体的,立足于电视新闻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本该如此的(这样具有实际指导价值,我们研究的目的本就是如此,不是为了显示谁发现“真理”而研究),不可以偏概全,也不能以某一类、一种的实践现实(有些也许是不应该的、错的)建立一个通则。

明确了上述三个方面,我们讨论电视新闻文本的口语与画面的关系就没那么复杂了。我们在前面谈了电视新闻文本符号语言系统构成的四个要素,其中口语和画面是电视新闻文本符号语言构成的主体要素。我们也认为电视新闻文本的信息载体符号语言是双主体,不过对这两个主体的功能看法与黄匡宇先生的观点有些区别。2.口语与画面都是叙事的主体

电视新闻文本中的口语和画面的主要功能都是叙事,在不同形态的新闻文本中,二者的功能发挥存在差异,有时以口语叙事为主,有时以画面叙事为主。

由于这两种符号语言本身运载和传播信息的作用不同,决定了它们在电视新闻文本中的叙事功能存在区别。口语以声载义,表意比较抽象;它作用于人的听觉,声音的即逝性特点使人难以记忆深刻,从而会影响对语义的理解。画面以形载义,是形象化的表意;它作用于人的视觉,具有感受的直观性,给人深刻的印象,也容易引起人的联想。口语是人类自然语言,它有社会约定俗成的确切语义。它是元素结构,最小的运用单位是词,由词成句,集句成篇,语义表达也从小义到大义扩展;它是线形装配,语言单位可以同功能替换扩展,便于灵活地组成各种形式的、大小不限的语义表达单位,语义触角没什么局限。画面是非人类自然语言符号,它的表意不具有社会约定俗成性,只是一定社会的人们感性的、经验的认识,有人们共同性的,也有个别性,有社会普通的,也有特殊的,具有不确切性。它是单元立体结构,最小的运用单位是一个镜头,一个单元表达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意义,包含意义比较复杂;而且在组合中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递归性差,意义表达单位装配受到一定的限制,相对语言的语义表达它有很多局限。因此,口语的叙事范围广泛,语义明确;画面直观形象,意蕴丰富。

在电视新闻文本中,口语与画面各扬其长,各司其职。口语承担文本的逻辑性叙事之职,从整体上叙述新闻事实的脉络,勾勒出新闻故事的情节梗概;画面担任形象化叙事之职,从场面、形状、面貌、动作(运动)等方面表现新闻事实的形态,展示新闻故事的具体发展变化。3.口语与画面是相依互补关系

口语与画面在电视新闻文本中是相依互补、双体为一的关系。画面用形象再现新闻事实的现场情景,使新闻叙事真实鲜活,弥补口语叙事抽象性的不足;用直观造型冲击受众的视觉感官,增强新闻叙事的感染力。口语用意义明确的语句准确表达出新闻事实的构成、过程和前因后果,对画面内容进行诠释和补充,弥补画面表意可塑性和局限性的缺憾。画面用典型的形象细节表现新闻事件和人物特征、细微之处,不仅使新闻信息更丰富,也使新闻叙事更富有表现力。口语的播报语通过语气、语调等语言情感要素,鲜明地表达出对新闻事实、新闻人物的情感倾向,用同期声语言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思想和情感,深刻揭示新闻事实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互补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依存上的,没有口语几乎构不成电视新闻文本,没有画面,那不是真正的电视新闻,单一的电视口播新闻是不能代表严格意义上的电视新闻的。

口语、画面在电视新闻文本中相依互补,合成一体。如果硬要把这两者分开,分出个谁主谁从,或让它们各自一面,各干各的,这毫无疑问有悖于电视新闻应有的特征和规则,不符合电视新闻传播的理论和实践。我们下面以获1999年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短消息类一等[14]奖的文本《遭遇县里说情人》为例,按分镜头格式本将画面与口语完全分开。

画面传达的信息(括号内是笔者对有些画面传达的信息的理解):爱国粮库前一辆卖粮拖拉机驶过(农民来这卖粮),厚厚一沓白条(得到的都是白条)。记者欲采访粮库主任(BP机响了),记者低头看BP机信息:“我是明水县宣传部范树林,关于今天采访的事,请回电话……”(改变主意,不采访粮库主任)采访永兴镇镇长。镇办公室内办公桌的电话,记者朝向电话的话筒(有人把电话打到这找记者)。采访车驶离。BP机信息:“请速回台里,已有人来。”(为采访打白条的事,找关系,或者……)透过车窗拍摄追赶车(有车跟踪),车上几人招手示意采访车停车。路旁停着一辆轿车,车外几人招手示意采访车停车。(采访车被拦停)酒店门口迎宾小姐,金碧辉煌的酒店一角(记者被请去吃饭)。饭桌一角,明水县宣传部长为白条事说情。永兴镇卖粮农民,记者采访卖粮农民,农民向记者展示白条。(无奈)

播报语言和同期声语言(括号内是引者的判断):今天上午,记者对明水县永兴镇爱国粮库违反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给农民打白条一事进行调查,然而,采访刚开始,一张说情网就罩了过来。为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尽管传呼机响个不停,记者还是没回电话。“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您怎么解释呢?”(记者采访)“那确实有责任。”继续采访进行了只5分钟,明水县有关部门的电话就追到了这里。“……咱们再商量商量,但我得见见你,你现在在明水县地界,我可哪儿都找不着你,哈哈……”(记者在接有关人追来的电话)采访结束,记者急急忙忙驱车返回。传呼机再次想起,编辑部的同事告诉我们已经有一路说情人找到了部里。就在这时,一辆小轿车竟然不顾破损路面的颠簸以非常快的速度追上来。“快走快走,别停,是追赶我们的。”刚刚摆脱后面的追车,我们又被前面明水县宣传部的小轿车堵在路中央,并热情地请我们进一家豪华酒店。“走吧,走吧,吃顿饭不算什么腐败……”“现在就像我们这个角色的,就是得对上负责,有时候说白了,就是当官的想的和老百姓不一样,哈哈……”(说情者的话)就在此时,永兴镇众多卖完粮的农民手里无一例外地捏着一张或几张永兴镇粮库给打的白条。农民告诉我们,他们明年种地就望着这些钱呢。

很显然,口语和画面都在叙事,根据自己的特点各司其职。它们的叙事都不完全,不足意,缺少谁都不成其为完整的新闻文本。二者互补合一,就成为故事完整、形象生动、语义丰满的电视新闻文本了。

电视新闻文本的口语和画面相依互补、双体为一,在不同形态的文本中表现出不同的构成特点。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录播制作的,口语与画面双体合璧一体;二是现场报道的,口语与画面原生同构一体。至于完全的文字语言稿口播新闻,包括那些有画面,但非本事实采录画面的口播新闻,不具有载体符号语言综合性的特点,不是我们特指的电视新闻,也就不存在声画关系问题了。随着电视新闻的发展,字幕要素在文本构成中越来越重要,有些电视新闻文本的字幕成为重要的补充说明成分,少了它文本在表意和结构上就会有某些缺憾(前面已述),这样的电视新闻文本实际上是语音符号语言、画面符号语言、文字符号语言的三体为一(目前基本上还是两主体,一副体)。[1] 赵建中:《文章体裁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2~105页。[2] 周胜林、尹德德刚、梅懿:《当代新闻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3] 参见陈作平著:《新闻报道新思路——新闻报道认识原理及应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4] 《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5] 陈作平著:《新闻报道新思路——新闻报道认识原理及应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6] 徐国源:《论深度报道的结构模式》,《采编生活》2003年第4期。[7] 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8] 《穆青论新闻》,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9] 《尝试用散文笔法写新闻》,《穆青论新闻》,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10] [美]梅尔文·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展江主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11] 见彭菊华:《时代的艺术——新闻作品研究》,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69页。[12] 郭光华著:《新闻写作》,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13] 胥亚主编:《新闻名作三百篇》。[14] 原文见胥亚主编:《新闻名作三百篇》。

第四章 新闻文本的结构生成

在新闻叙事话语研究中,中西方都有人吸取文章叙事研究的成果,把新闻叙事话语构成与语句的结构联系起来,认为二者之间具有相似的范畴和结构。语言的句子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结构成分构成,新闻话语的结构也是如此。一本名为《新闻叙事学》的书这样描写了新闻话语结构与句子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新闻话语的第一个层面,由摘要与新闻故事(详述)构成;再分析,新闻故事包括新闻核心事实、背景、所引起的反映与后果、评论等范畴,这些范畴都可以与句子的范畴类比:

新闻核心事实:新闻话语的主干,相当于交代信息话语的主语、谓语、宾语;

新闻发生场景:新闻话语的状语;

反映与结果:新闻话语的补语;

新闻背景:新闻话语的全句修饰语;[1]

评论:新闻话语的独立成分。

这种分析方法可以揭示出新闻话语结构的层次关系,也可以表现出新闻语义的生成逻辑,对新闻话语结构程式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然而,无论是句子成分分析法,还是句子层次分析法,都只是语言的一级运用单位内部结构形式的研究方法,并且它主要立足于西方形态语的语言结构形态。汉语是非形态语言,以意义为中心的语序组合是主要的组合手段,因此结构形态分析有时显得苍白无力。在汉语的语言组合中,词、词组和单句之间的确具有结构关系的一致性。如“地震”,语素“地”与语素“震”之间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词组“大地震动”的两个词之间是陈述关系,“大地在剧烈地震动着”作为一个句子形态,主语“大地”与谓语“在剧烈地震动”这两个构成部分之间也是如此。但复句、句群以及篇章,它们的结构以及结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中国文章的篇章结构由开头、正文和结尾组成,三者之间存在多种关系。这是词、词组、单句所没有的。何况从功能上看,句子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而新闻文本的话语形态只是以叙事为主。因此,只是单纯地把新闻叙事话语结构与句子结构对应,未免失之牵强。

新闻文本是叙事性文体,又是一种很特殊的叙事文体。它既有自己的常规结构程式,又具有很多的变化形态。而且,新闻文本的结构程式总是服从新闻事实与传播规则的,因而它有着整体结构的程式,也有着语段篇章的特殊构成,还有其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特殊逻辑关系。我们以中国传统的和现代的文章分析理论为基础,同时借鉴语言的结构层次分析方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讨论新闻文本的结构生成。

第一节 新闻文本的构建基础

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一书中谈到文章篇章之间的关系时总结说:“又场笔苑,有术有门。务先大体,鉴必穷源。乘一总万,举要治繁。”只有先抓住总体,才能根据总体思想安排好各种技巧,才能驾驭好一切。文学是如此,新闻也是如此。首先要注重新闻文本的整体结构。新闻文本整体结构是新闻话语的全局结构。新闻文本是叙事类型的,它的整体结构是叙事的结构。这一结构和新闻文本的意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新闻文本的叙事范式。

以往我们在研究文章构建时总是把眼光盯在对事物的思维认识上,如抽象思维(通过概括特征认识事物)、形象思维(通过具体形象认识事物)、逆向思维(通过事物发展方向认识事物)、集散思维(通过事物之间的关系认识事物),以及思维运用形式,如灵感思维、变形思维等。这些思维形态和方式,在新闻的发现、采写过程中肯定会用到(新闻写作学可以重点研究这些),但新闻文本一旦形成,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思维的结果,这个结果是能体现思维过程的思维结构形式的。正像建筑,无论设计过程如何,建造过程如何,最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外观构成形式和结构组合形式,多宽多高,门窗的样式及位置,空间分布等等。因此,研究、分析新闻文本的结构生成,离不开文本结构的形式逻辑。新闻文本的结构逻辑是新闻文本的构建基础,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本宏观结构的思维形式(本节内容),二是微观结构的组合形式(本章二、三节内容)。

新闻文本主要是叙事文本,但在文体学中,却又一直被归为运用文范畴,是否科学姑且不论,这至少说明它具有较之其他叙事文本的不同特点。从新闻文本的结构生成看,它体现出三个方面的特性。一、结构与事理逻辑的同构性

新闻文本的整体结构是把新闻事实的所有要素贯穿起来的脉络,是作者对新闻事实反映和思维的过程顺序,是文本思路的体现,是文本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

当一个记者确定现实的事实是有价值的新闻后,就思考如何把它转化为新闻事实传播,头脑里形成“我要说什么”,“计划怎么说”。这个过程是传者在思想上生成文本模式的过程,也就是文本结构的构思过程。文本结构构思是一切文章文本生成的基础,新闻文本虽然相对其他有些文章文本要简单一些,但它的构思却仍至关重要。

新闻文本的构思是文本结构的逻辑构建,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预见或决定文本的表现形态,并且如何贯彻这一形态;二是对事实转化的逻辑概括和表现安排,并且如何与表现形态形成统一。

譬如2006年3月1日凌晨,华南某大学研究生4号楼宿舍一名三年级的女研究生跳楼自杀,这是该校10天内发生的第三桩学生跳楼自杀事件:

2月20日,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上午11时左右,理学院统计学专业本科一年级一男生从实验楼坠楼身亡。

2月27日凌晨,资源环境学院三年级一女研究生先割腕,然后从研究生宿舍楼的楼顶坠下,当场死亡。

他们自杀的原因是生活和学习中有不如意:如20日自杀的男生学习成绩不好,想退学打工供两个弟弟读书,却遭到家里反对。27日自杀的女研究生与男友关系遭父母反对,也担心本学期个别科目可能不及格导致无法按时毕业,而且又遭遇公务员考试失败。

3月1日,该大学针对出现的情况,举办“第一届研究生心理健康月”,邀请有关专家作开幕讲座。

这几年,大学生轻身事件屡屡发生,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华南某大学发生的事件肯定会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

要报道这样的事实,传者要说什么,可以有不同的理念: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学心理教育和生命教育,还有深层次的教育体制、体系等问题。

怎么来表达这些或某一理念?根据“要说什么”可以生成动态消息;或者联系以往事件,赋予更多意蕴而生成非动态消息;还可以深入写成报刊、广播通讯、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等等。我们以新闻消息为例,对文本形态进行以下的逻辑构思。

A:文本理念——预警

切入视点——3月1日凌晨,华南某大学又一名三年级的女研究生在研究生4号楼宿舍跳楼自杀

事件逻辑——发生经过:概述目击,不做细节渲染

发生原因:直引知情者分析

相连事件:之前连续发生的事件简述

有关说法:防止悲剧再发生的警示(有关领导、专家语)

B:文本理念——放松心灵,珍惜生命

切入视点——华南某大学举办“研究生心理健康月”,引导学生放松心灵,珍惜生命

事件逻辑——事件起因:10天内三人跳楼自杀

针对措施:自杀直接原因是某些不如意,反映出大学生心理脆弱。学校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紧急普查学生心理等

纳入教育:3月1日“第一届研究生心理健康月”开幕

事件延伸:3月1日凌晨,园林工程系三年级女研究生叶某从研究生楼宿舍楼跳死亡。晚上,听了讲座的学生说:如果早点举办这样的讲座就好了,不知道能不能挽回这些生命

C:文本理念——教育中的人格培养问题

切入视点——10日内,华南某大学三名学生跳楼自杀。他们用结束生命来面对挫折,演绎出教育中人格培养的悲剧

事件逻辑——连续事件:10天内三名学生跳楼身亡,前两名自杀直接原因

事件联系:2003年4月16日,以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从内蒙古考取北京某大学的研究生因硕士论文开题不好,从宿舍楼六层坠楼身亡。

事件分析:人格缺陷,没有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战胜能力;缺乏对社会和生活的正确认识,对自己的期望也超过对自己的认识

事件思考:教育的启示

这三种结构构思虽然不同,但都与新闻事实的内部联系具有逻辑上的同构性。这种同构性是新闻的性质所决定的:一方面新闻事实是现实事实的提炼和概括,它以反映事实的客观性为第一要旨;而且从现实事实到新闻事实,在提炼和概括的过程中,总是达到把握和反映事实本质的目的,因而它呈现的是事实内部必然的逻辑联系。另一方面,新闻报道理念产生于传者对现实事实的思辨之中,本身就是对事实内在深层结构的发掘,因而理念形成的过程也是对事实内部的必然的逻辑联系认识和把握的过程。

如前面的A是事件发生与其他事件的相同联系:同样的地方(学校)、同一的时间段(开学10天内)、同样的对象(接连两个都是三年级女研究生)、同样的自杀方式,“同”中表现出的共性便是示警。

B是以一事件的发生体现另一事件发展的因果联系:

①心理教育缺失或不足(因)导致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得不到解决(果);学生不健康的心理不能解决(因)导致跳楼事件发生(果)。

②跳楼事件发生(因)引起重视和加强心理教育(果),学生心理脆弱(因)必须重视和加强心理教育(果);重视和加强心理教育(因)达到预防事件再发生(果),达到学生放松心灵、珍惜生活的健康心理(果)。

C是从具体到一般的事物联系:事件(大学生、研究生自杀)——事件问题的代表性(大学生、研究生存在的两个方面的人格缺陷)——问题生产的普遍性(青少年教育,学校、社会及家庭普遍不重视人格教育问题)。二、“倒金字塔式”的构成规则

新闻文本的结构生成服从于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则,而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则是经典的“倒金字塔式”传播规则:把新闻的主要内容放在新闻文本的开头,让受众一下子就能接触新闻的核心信息。比如我们前面举的《肯尼迪遇刺丧命,约翰逊继任美国总统》,是新闻消息文本的经典之作,按事实的重要程度依次叙述,形成“头重脚轻”的所谓“倒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一直被新闻界视为新闻消息文本的代表。它以信息的主次来生成新闻文本的构成程式,以文本开头导语中的信息构成[2]全文内容的纲要。梅尔文·门彻这样勾画出它的程式:

新闻消息文本的“倒金字塔式”,从诞生至今,虽然也有不同看法,但它一直被视为新闻消息文本最有效的构成形态。因为,这种“倒金字塔式”能突出表现新闻文本传播的价值特点:让重要的事实抓住受众的第一感觉。第一感觉在阅读和视听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赢得了第一感觉就争取到了受众往下看的机会。特别是世界局势和社会状态相对平和的年代,受众对新闻信息没有那种关乎自己生存的渴望心理,而只是以一般了解世界和社会的心态,以及某种习惯来对待新闻传播。受众大多对一般新闻掌握最重要的事实信息就够了。如果新闻文本是淡淡导入,不能抓住受众的第一感觉,受众根本没有耐心和时间往下看。“倒金字塔”至今也能顺应受众的这一阅读心理和习惯,至少达到了让受众了解什么新闻事实的基本传播目的。“倒金字塔式”的消息传播模式也有缺点。过于程式化带来新闻创作的简单化,让人容易产生新闻是简单劳动的观念,影响新闻学的理论发展。单一模式影响了新闻文本的结构生成,使新闻文本呈现死板、平淡的现象,不能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阅读心理需求(兴趣的、愉悦的、美感的等)。简单、单一的程式和固定的结构形态也无法更好地表现复杂的、变化的、广阔的新闻视野,无法更好地适应多种多样的媒介传播方式。因此,新闻消息文本的形态不断在发展,在变化,结构形式也越来越具有灵活性和多样化。

第一,新闻消息的深度和广度迫使文本形式富于变化性。社会的发展,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使消息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不仅仅是以一个重要行为为中心的单元素报道,更多的是以一个事实的全部构成要素或几个剖面,或者几个行为对象构成的多元素报道。多元素的消息报道往往多角度地反映新闻事实,新闻事实的事理之间呈现出各式各样的逻辑关系。这种变化迫使消息文本服从其逻辑关系,以事理的层次逻辑展开,构成其文本结构形式,而不一定像“倒金字塔式”那样一味地“头重脚轻”。

新闻消息文本根据事理的不同层次关系、不同逻辑结构变化文本的结构形式,富于变化,甚至不拘一格,逐渐走向自由,趋于散化。

第二,受众接受的兴趣和喜好需求使文本叙事方式趋于故事化。当今社会日趋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是多元化的,受众不仅需要有关系国家民族大事的信息,也需要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信息。不仅如此,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也希望从新闻中能获取休闲娱乐的享受。以往国内新闻传播的那种宣传说教模式,显然难以满足受众这种新的需求了。因此,以受众为中心、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新型市场化媒体开始调整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除了拓宽新闻题材、树立新的传播价值观念外,在表现形式上也融入文学的一些表现手法,强调故事化,注重场景、情节、细节,逐渐形成新闻“讲故事”式的叙述方法。

毫无疑问,这种变化要求新闻消息文本的形态要变,要追求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叙事形态,以适应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三、遵守文章结构的一般规律

无论是报纸新闻消息、通讯等新闻文本,还是网络新闻文本,它们首先是文章。广播电视新闻虽然称为“节目”,但它们本质上也是使用不同“语言”写的文章。是文章,当然要遵守文章结构的一般规律。如中国文章结构的一般规律是三段式:开头、主体和结尾,并注重“凤头、猪肚、豹尾”。也就是开头要精彩,有吸收力;主体要容量大,内容丰富;结尾要响亮,有震撼力。中国的新闻文本继承了中国文章的这一传统,即使是篇幅短小的消息文本,无论是否分段,也具有开头和结尾。如毛泽东1948年10月27日为新华社写的消息《东北我军全线进攻,辽西蒋军五个军被我包围击溃》,全文不足500字,一个段落。开头是消息的导语:“由沈阳进至辽西的蒋军五个军,已被我包围和击溃。我军俘虏敌数万人,现正猛烈扩张战果中。”接下来概括叙述了击溃辽西国民党五个军的全过程。结尾是事件的延伸:“我东北人民解放军现正举行全线进攻,为歼灭全部蒋军而战。”整个文本首尾照应,叙事完整。

以往人们一直有一个误解,认为“倒金字塔式”是消息文本的结构模式,其实不是。“倒金字塔”其实是就内容而言的,只是更强调开头信息的核心地位,结构上一样遵守着文章结构的一般规律,中国是如此,西方也是如此,并没有太多的特殊性。当然内容安排要影响文本结构,但反过来看,内容安排也要讲究文本结构,“倒金字塔式”的消息文本也讲究完整、完美的结构。比如我们前举的典型的“倒金字塔式”《肯尼迪遇刺丧命,约翰逊继任美国总统》,如果按普遍规律的文章分析法分析,其结构是:

①是主要事件的结果,②主要是事件的过程叙述,这是倒叙方式;①和②的事件是原因,③是果,这是顺叙;①和③是消息文本的开头与结尾,也是整个新闻事实的始和终。从新闻传受过程看,是“什么事”→“如何发生的”或“怎么样”、“为什么”→“有何后果或影响”,这个对事实的反映过程,是对事实的全面认识过程。

新闻文本的结构生成基础是事理逻辑、传播规则、文章规律的统一,优秀的新闻文本是三者的完美统一。《肯尼迪遇刺丧命,约翰逊继任美国总统》就是如此。

第二节 新闻文本的结构逻辑

新闻文本结构与事理逻辑的同构性,并不表示事理逻辑就是文本的结构逻辑。因为新闻是传播信息的,虽然是传播关于“新”事的信息,但毕竟是以传播为目的,所以它必然要对事理进行符合传播原则的处理,把事理的逻辑与传播的特点结合起来形成新闻文本,形成独特的新闻文本结构逻辑。这种结构逻辑从传播目的出发,以对受众的影响和受众的接受为原则,不违背事理的基本规则,但也不是事理的机械照搬。

传播信息的目的是要影响受众,让受众接受它,使受众为之所感、所动或所用。一个新闻文本,要影响受众,无非通过两个途径:一是使受众从理性上认定是真实的、信服的;二是使受众从情感上被感染、被打动。从这样的影响受众的途径看,新闻文本的结构逻辑有三个形态:一是解证式叙事逻辑,二是情节式叙事逻辑,三是论证式说理逻辑。一、解证式叙事逻辑

所谓解证,通俗地说就是解释、证明。在语言结构关系中,语句之间的解说、证明关系就是解证关系。如:①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②只要占领了这个沃野,他们就可以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③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史载“匈奴失阴山以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

这个句组总的关系是解证关系,②③两个句子对①进行解证。用层次结构图表示,它们的关系是:

在思维逻辑中,用恒常在一块联系着的明显不变的证明作为媒介,来指示出两个思维形式之间的契合或相违,就是解证关系。1.消息文本的解证式叙事构成

解证式叙事,文本的层面是叙事,而叙事的内部是解证逻辑,也就是以解证关系组织叙事要素。在新闻文本中,“倒金字塔式”的消息文本,它的结构逻辑就是解证式叙事逻辑。导语概述新闻事实核心,表达理念;主体用背景和具体事实来解释证明,整体结构的形式逻辑其实是一个逻辑证明的思维形式:

标题 既是主要新闻事实的概括,也是整个消息文本的论题对象,是关于新闻消息传播价值思想的宏观命题。

导语 是新闻事实及其意蕴信息、传播理念的概括,是构成逻辑证明的论题。

主体 是事实的具体阐述,是证明导语论题真实性的论据,它由一系列已知为真的命题构成(背景材料、事实详细材料、理论观点依据)。

结尾 论证的结论(意蕴信息意义呈现)。

主体的背景材料、事实详细材料,或者理论观点是对导语的消息内容的具体说明、补充,是对新闻事实的意蕴的阐释,这就是逻辑证明过程。用形式逻辑的论证结构公式表示:

在这一结构公式中,p的真实性靠q的真实性来证明,q的真实蕴含了p的真实,表示蕴涵关系,相当于汉语“如果……那么……”表示的关系,表示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真实关系。证明的逻辑推理过程读为:如果q真,那么p真,q为真,所以p真。如第一章举到的《两家子公社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

消息文本的标题是新闻事实信息,包含两个方面:夜无电话声(P1),早无堵门人(P2)。导语破题释题,把标题的两方面的事实信息融为一体,表达出理念:公社干部睡得安安稳稳(P)。这是逻辑证明的论题。

主体先对导语提出的事实信息两个方面展开叙述说明,分别用事实对比阐明了“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的原因:原来上面“电话指挥工作和搞形式主义”,现在“干部作风转变”(q);原来“穷靠”、“穷闹”,社会不安定,现在生活好转了(s)。这是具体的事实根据,也是对理念进行的必然性逻辑证明。这一过程:

P(p1∧p2)(事与理之间的因果条件,∧表示逻辑并列同真)

联系材料读为:只有“夜无电话声”(p1),“早无堵门人”(p2),才有“公社干部睡得安安稳稳”(P)。

联系材料读为:如果上面不搞“电话指挥工作和搞形式主义”(q),就会“夜无电话声”(p1);现在“干部作风转变”了(q)。所以“夜无电话声”(p1)

联系材料读为:如果不是“穷靠”、“穷闹”,社会不安定(s),就会“早无堵门人”(p2); 现在生活好转了(s)。所以,“早无堵门人”了(p2)。

因为“夜无电话声”(p1),“早无堵门人”(p2),所以“公社干部睡得安安稳稳”(P)。

结尾再深化理念:“只因仓廪渐丰实,半夜不闻犬吠声。”

新闻消息文本的形态是变化的,结构形式也灵活多样。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结构,传者总是在与事实的内部逻辑构成相统一的前提下传播事实与理念的,总是力求以事理的真实来使受众信服的。也就是说,新闻消息文本的叙事内部解证式逻辑关系实质并没有改变。例如[3]《疑心“水鬼”作祟,原是水獭潜游》:近几个月,地处江南水乡的丹阳县蒋士乡观其巷大队中塘村的用水塘里,经常有“水鬼”作祟,搅得人心不安。一个妇女在塘边洗衣,亲眼看到一只毛茸茸的“手”,把一块毛巾抓去,吓得跑上岸来。这事轰动了一个乡,一些搞迷信活动的人,说是“淹死鬼”要找人做替身,弄得妇女不敢单独到塘边洗衣做事,小孩不敢到塘里洗澡游泳。为了帮助人们破除迷信,解开“水鬼”作祟之谜,民兵排长张夕南决心揭穿“水鬼”真相。他多次天一晚,就悄悄躲到塘边隐蔽处,窥探“水鬼”动静。8月11日晚,他果然发现两个像猫一样大的毛茸茸的东西从水里爬上来,跑进岸边竹园的一个洞里。张夕南几个箭步赶上,堵住了洞口,同时招来7个民兵,拿来钉耙铁锹,挖的挖,抓的抓。经过一小时的战斗,两个“水鬼”终于被张夕南等人逮住了。经有关部门鉴定,“水鬼”之谜原是水獭作怪。现在两个水獭已送交常州公园。

标题概括的事实是“疑心‘水鬼’作祟,原是水獭潜游”,它含有两个求证命题:证明“‘水鬼’作祟”为假,证明“水獭潜游”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