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德育的研究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8 22:35:15

点击下载

作者:李岗,陶礼华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学科融合德育的研究与实践

学科融合德育的研究与实践试读:

设计全员育人路径,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代前言)李岗

学校教育从其功能性的角度来看,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所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是第一位的。从这个意义来谈学校治理的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是首要任务。而学校教育立德为先,教师的育德能力又是第一位的。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育德能力,主要还是围绕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等方面进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目前学校普遍存在着口头重视德育,实际上却轻视德育;强调重视国家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却轻视开发校本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强调重视学科教学,却轻视学科融合德育;强调重视非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却轻视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等问题。

出现上述问题,除了主观认识上的原因外,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教师的育德能力不够,教育的主体性功能发挥不够。比如,教师学科融合德育的能力不够,教学难于立德为先;教师对学生社团活动的引导不够,活动难于取得德性实效;教师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课程实施难以真正的德育校本化。这些原因归结起来还是学校对全员育人举措不够,或措施落实不到 位。

对此,学校根据校情,设计了全员育人的三条路径:一是启动学科融合德育的研究和实践项目,重在通过项目的实施过程,培养教师发现和解决德育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引领学生社团建设,重在通过社团活动,使教师利用特长引导学生的德性;三是强化教师团队合作,组织开发校本德育课程,重在通过德育主题活动,提升教师在主题活动中的育德能力。这三条路径,殊途同归地起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作用,达到提升教师育德能力的目的。

路径之一:德育项目引领,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学校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这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 求。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是说学校所有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所有教学过程都是育人的时机。在学校,做到这一点,需要班主任与学科教师的协同工作。但是,学科教师往往因为忙于本学科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或在学科专业上做些科研,而忽视了对自身非本专业素质的提升和对学生政治理想、道德品质、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引导。班主任在学校实际工作中承担了许多的非教学任务和责任,诸如学校各部门给班级的任务、接待家长的任务、出操维持纪律的任务、吃饭维持排队秩序的任务等,工作内容多、范围广,过程复杂,使班主任疲于奔命。针对这些问题,学校确定了“学科融合德育”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环境中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

学科融合德育的研究与实践,可以使不同学科的教师联系本学科解决现实中的德育问题,针对性比较强。其全员育人的做法,除了前期调研、顶层设计外,其中之一就是定期分年级先聚后分全科备课,即全年级教师定期先学科后年级集中分析年级德育状况,分条整理学生中呈现出的优势品格和最近出现的一些德育问题。对于学生的某些优势品格,教师依据优势为本(strength-based)品德学习理论,联系学科中某一点,鼓励学生发挥自身正能量,每天以各种方式践行这些优势品格,从而以优势品格带动自己整体的优良品格建构。a同时,教师树立优势品格榜样,带动其他同学见贤思齐,认知并践行这些优势品格。对于德育问题,如果是共性问题,全体教师都承担解决的责任;如果是个性问题,该哪门学科教师解决就哪门学科教师解决,责任到人。然后,学科组备课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学科组长写出学科德育工作方案。方案内容有:学生优势品格作为榜样,带动了哪些学生;存在哪些德育问题,解决的方法是什么;在学科的什么内容里融合这些德育内容,怎样才算是解决了问题。方案写好后交给德育处,德育处在学科教学的两周后进行效果评估,给出反馈意见。经过这样一个周期循环,优势品格榜样影响力加大,先前的德育问题大部分都能得到解决,未彻底解决的留待下一轮再解决。经过几轮的消弭分化,德育共性问题基本可以消除。

学科融合德育其实是一种德育的无痕教育,能实现在学科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过程,其实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就是教师队伍育德能力整体提升的过程。同时,也使那些认为教师素养就只指学科专业素养的教师,认识到真正的教师专业素养应该是德育素养与学科素养的有机融合,懂得既会教书,也会育人,才是合格教师的道理。

学校教师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学校提升教师育德能力的根本目 的。

路径之二:引导社团活动,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学校的全方位育人,除了充分发挥国家基础型课程的作用外,学校的学生社团活动的育人作用也十分重要。学校在打造学生社团活动的过程中突出对学生德行成长的培养。近几年,万里城实验学校的击剑、拉拉操、排球、管乐队、打击乐、机器人、头脑OM等近10个特色社团团队茁壮成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拓展了视野,丰富了经历,提升了素养,也在市区以及全国比赛中取得了良好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个团队科学训练、严格管理、系统教学外,还与教师注意加强活动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素养的提升”和“学生德性的养成”的有机结合是分不开的。

学校在特色社团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发挥不同特长教师的特别智慧,发现不同特长学生的不同优势品格或德育问题。因为不同特长学生的具体言行中可能隐含不同的优势品格或德育问题,非该特长教师可能一时难以解读。比如打击乐队成员动作的轻重不合要求,可能是情绪在作怪;拉拉操成员的动作不协调,可能是合作意识不强等。教师可以先摸清特长学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方面的优秀因素或薄弱因素,面对学生认识和行动上的差异,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激励措施或教育措施,帮助其发扬优点或正视问题,解决问题。

当然,学生社团成员也有共同的一面,那就是年龄小,思想不成熟,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可以通过关爱、宽容等以身作则的行为,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改正缺点。教师的以身作则是一种示范,示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并逐步地将这些认知外化为自觉的行动。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由于受到教师的关爱,体会了团队的凝聚力,享受着合作的快乐,容易养成善良的品性、勇敢顽强的意志,从而有效地促进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的养成。

路径之三:开发校本课程,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从课程权力或管理的角度给课程分类,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从课程的功能性看,有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从课程实施的角度看,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都可以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基本上是对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的开发。

学校对校本课程,尤其是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全员育人的基本路径,是提升教师育德能力的一项基本措 施。

美国课程专家威廉·F. 派纳(William F. Pinar)认为,课程开发包括课程政策、设计、实施、技术、监督和评价。b这个定义告诉我们,与课程开发一样,“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指向于过程的概念。因此,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做学校课程规划一样,也要进行SWOT分析,要对学生的需求有精准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出优势课程资源。所谓的课程资源,就是在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一)利用优势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优势资源就是学校及社区的人力、物力、网络等资源。利用优势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就是创造全员育人机会、培养教师育德能力和水平的过程。

学校有喜欢头脑OM的学生,学校就请有OM课程研究专长的教师开发头脑OM课程。

社区有剪纸的大师,学校就组织教师与其合作,开发剪纸课程。

学校有地下车库,地面停车不影响学校教学秩序,就利用空出来的地下车库组织不同学科教师开发创客课 程。

这些,都是学校利用优势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一小部分,这个过程使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成为全员育人的过程,实现了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成 长。

在全员育人的要求下,学校这两年主抓了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的校本课程《爱心生活》的建设。课程开发依据学校“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组织全校教师对《爱心生活》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充分的讨论。在充分吸取教师们的智慧的基础上,学校《爱心生活》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活动规则、课程评价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了系统的建构,确定了《爱心生活》校本课程分年级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课程由专题的形式建构,分为9个专题,共28个综合活动,82个基本活动。每个综合活动都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充分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主动探究和生成体验的权利和空间,c从而真正做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课程的内容充分利用了学校内部资源、家庭教育资源、社区教学资源,真正做到了多元资源的有效融 合。(二)团队合作开发校本课程,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全员育人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全员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的形式就是团队合作,以学校开发《爱心生活》校本课程为 例:

1. 在《爱心生活》课程组织的过程中,全校教师都积极参与

因为,课程组织要观照学科自身的逻辑,也要考虑学习者认知特征、兴趣需要以及环境中课程资源的可能性。d全体教师都参与课程编写意见征询、内容和形式的筛选,可以最大限度地采用有益于课程开发的各种因素。由于教师所接触的学生不同,课程内容能更好地针对各种学生的生活实际;由于教师的教学经历各不相同,课程设计过程中,能融入自身的教学经验,所以,教师们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开发的课程,内容更具现实性,形式更具操作性。

2. 在《爱心生活》课程教学中,全年级教师共同备课

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及时反思,及时交流,共同修改课程内容或实施方法。还有就是,不同学科横向联系备课、不同年级纵向联系备课;不同学科专业知识技能介入教学、不同年级层次知识技能介入教学,教师的这种横向和纵向联系,有利于课程深度和广度的平衡。

3. 在《爱心生活》课程教学中,不同学科同主题的课程资源共享

不同年级相关性资源共享,使课程资源能够深度融合。

总之,从课程的设计到教材的编写,从课程的实施到课程的评价,团队合作贯穿始终。对课程本身而言,这些措施使课程内容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更具有可操作性,评价更有效果;对教师而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提高了组织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的能力和协同德育的能力,提升了自身专业成长需要团队合作的认识;对学校而言,教师团队协同合作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强化了教师的凝聚力,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九年义务制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各类人才的继续教育,甚至是终身教育打好基础,而打基础的人就是教育的主体—— 教师。所以,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是为打基础的工作,要多渠道全方位进行。上述全员育人的几条路径,只是基本路径的一部分,教师的育德能力必将随着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我们需要与时俱进,虽然任重而道远,继续努力总会有成效。参考文献

a 曾文婕.深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四个生长点[J] .课程·教材·教法,2014(8)

b 威廉·F.派纳,等 . 理解课程(下)[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89

c 万伟 . 课程的力量[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9

d 吕立杰、袁秋红 .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组织逻辑[J] .教育研究,2014(9)

学科融合德育的研究与实践

学科融合德育研究与实践课题组

教育部在2014年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整体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行动,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具有重要意 义。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 人。《纲要》对各学科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除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之外,还明确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科建设与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和相应学科能力的发展,又要重视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获得相应的发展。

万里城实验学校的课程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展开了学科融合德育的研究与实践。

一、学科融合德育的背景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中小学德育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坚持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坚持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坚持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坚持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纲要》强调,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三)发展学校内涵的需要

万里城实验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92年的普陀区平利路第二小学。2011年9月,根据普陀区教育局设点布局要求,更名为上海市万里城实验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泉路150号,并定位于九年一贯制学校。近几年来,学校着力内涵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升办学品质。在普陀区“素质教育先进校”创建工作中,我校被授予“普陀区素质教育先进校”称号。面对时代发展的潮流,学校抓住机遇,找准方向,发挥优势,持续改善,不断推进学校发展迈向新的高度,增长新的内涵。在新一轮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特点,以“德育与诸育的融合”项目为切入口,基于各学科的实施研究,将育人目标与学校学科课程建设紧密结合,整体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效,丰富学校的发展内涵。

学校内涵发展的中心目标是人的发展。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强调,学校不是以学生的知识增长为核心,而是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要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道德品质的发展。

在具体的实施推进中,学校坚持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以课程的架构为核心,立足课程实施、学生评价等实施策略,努力将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内容通过多种途径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重要环节中,实现全科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多角度地体现育德实 效。(四)完善育人途径的需要

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学校的德育工作有良好的实施途径,要求做到六方面的育人工作:1. 课程育人

学校充分挖掘国家课程中各类课程的德育、美育元素,在落实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合理整合德育目标,发挥课程内容的德育功能,用好课程育德资源,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 用。2. 文化育人

学校努力从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文化氛围等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借助于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3. 实践育人

学校紧紧围绕育人目标要求,努力拓宽各种学习实践途径,精心设计活动方案,细化落实活动过程,通过主题实践、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等实践方式,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4. 活动育人

学校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5. 管理育人

学校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从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入手,强调学生团队建设的氛围引领作用,从团队建设、团队文化、综合素养、人文情怀等要素,提升各类团队中学生的道德认同和行为成效,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个细微层面。6. 协同育人

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构建社会共育机制,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搭建社会育人平台,实现社会资源共建共享。

以上6个方面,课程育人是主渠道,学科融合德育是课程育人中的重要内容;文化育人是课程实施的环境建设;实践育人是践行的过程环节;活动育人是形成品德和习惯的过程环节;管理育人是保障环节;协同育人是社会支持环节。

二、学科融合德育的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在引领学校德育时,起到方向性的引领作用。学校文化教育在立德为先的德育课程体系中,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学校文化建设对学校的德育课程建设起到保障作用。

学校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存在形式,它涉及教育的理念、精神和宗旨等根本性问题。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享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学校一旦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将会统率和规范学校每一位成员行事的态度与方式,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全体师生的各个方面。学校文化最本质的东西是价值观念。学校价值观念引领学校师生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万里城实验学校的学校文化核心是“尊重与服务、合作与开放、敬业与激情、平凡与卓越”。这个文化核心体现了学校“为每一个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学科融合德育的研究与实践。(一)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内涵1. 尊重与服务

学生是学校存在的唯一理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学校的中心任务。我们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天性禀赋,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尽可能的发展。服务是一种价值的选择,体现了教学活动主体的平等性,表现在教育教学的理念、态度和方法上的一种追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学校全心全意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尊重与服务,就是要求在校园内形成互相尊重的良好氛围,只有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才有可能以良好的心态提供优质的服务。教师要不断提升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以身作则引领学生服务社会。2. 合作与开放

合作与开放是时代精神,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特点。合作是一种积极互动的同伴依赖关系,合作者要在团队共同目标指引下,明确自己的权责,进行有效的沟通,相互接纳和支援,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有效作用。开放需要包容吸纳的胸怀和突破创新的勇气,打破边界,拓展外延才能不断激活组织和个人的潜能。合作与开放,是一种行为方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倡导每一位员工用开放的思维与人合作,学会分享,与学校愿景同步,保持共同进步的心态,积极主动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方法,构建组织与个人,个人与个人间的新型关系,在沟通和连接过程中创造新的价值,提高学校的开放融入力、合作竞争力和服务吸引力。3. 敬业与激情

敬业是一种对工作专心致志并遵守职业道德的态度,是正确认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人生意义,将所从事的工作视为一种责任、一项事业,来体现人生的价值。敬业要求我们对工作尽职尽责,不为困难而推诿懈怠,不以事小而不为。激情是对新事物、新现象的主动适应和积极变革,它不是一时的兴致和冲动,而是持续的工作的热情和持久的工作动力,不是体现在表面的激情昂扬上,而是长期的、发自内心的对教育工作的专注。有“敬业”,教师才能忠于职守;有“激情”,教师才能在急剧变化的世界中,适应新的要求,提升对学校的“向心力”,增强对工作的“执行力”,减少师生之间的“摩擦力”,激发教育教学的“创造力”。4. 平凡与卓越

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是一个平凡的人,从事着平凡的教育教学工作。教书育人是我们的使命,带着使命工作才会不平凡。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全身心地投入,用爱心真诚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服务,就是在平凡中追求卓越。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学习相关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让学生成长,让同行肯定,让家长满意,就是在平凡中追求到了卓越。平凡是积累卓越的过程,教师只有立足每一个平凡的今天,踏实地应对平凡的明天,才有可能创造自己和学校卓越的后天。平常人要做出非常事,离不开事业发展的平台,只有在充满活力的组织体系里,形成强大合力,朝着共同的愿景踏实工作,才能做出卓越的成就。(二)学校文化的引领和保障作用

学校教育与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激活每一个学生自身的发展条件,创设和开发最优的环境空间,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最终使学生具备成就幸福人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项目研究期间,学校传承学校原有文化基础,结合新学校的发展环境和特点,创新并形成以“精神文化”为动力、“制度文化”为机制、“物质文化”为保障的学校独特的文化环境。1. 追求合作开放的核心价值,让教师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传播者

学校的整体发展必须依赖积极的学校文化,尤其是积极的教师文化和学习文化对于学校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愿合作的文化,基于教师们对相互的支持和教育价值的广泛认同,是一种有助于教师发展的文化,它关乎学校组织前途和命运,决定组织内部活力和焕发成员生命活力的关键因素。2. 发挥优质课程的助推作用,让学生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深度参与者

学校文化建设,如果不能融入课程与教学,不能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之中,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当学校文化转化成学校生活的一种氛围、一种环境,学校文化才能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精神世界之中。在这个意义上,学生不仅要深度参与学校的文化建设,更应该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人 公。

近几年,学校在传承办学理念的前提下,追求让学生具有成就幸福人生的基础素养。“每一个学生”—— 强调面向全体,尊重个性,针对差异,因材施教。“奠基”—— 奠“身心素养”“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艺术素养”之 基。3. 确保项目制度的优质生成,优化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发展定位的变化、学校规模和教师规模的扩张等对成长中的万里城实验学校重塑全新的学校制度文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学校必须探索新时期学校文化重塑的路径,结合学校实际和特色,在制度文化方面,全面、系统、高品位地重建,奏好学校文化传承、整合、创新的三部曲。

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学校先后丰富和完善了多项项目制度,对学校项目研究管理制度、分配激励制度等作了完善。确保学校制度的生成要充分完善,不能有“显性缺失”,即学校不能完全缺乏某方面的制度,同时,也不能有“隐性缺失”,即某些方面虽然有了表面完善的制度,但制度完全形同虚设,等同于没有制 度。

学校在制度执行中也坚持保持高效、公正、公平,树立制度权威,并以“刚性执行与柔性执行相结合,约束与激励相结合,执行与教育相结合”的标准提升执行实效,提高师生自我执行、自我管理的水平。这也与学校“尊重与服务、合作与开放、敬业与激情、平凡与卓越”的核心价值相吻合。在这样的状态下,制度的静态文化才能更顺捷地转化为动态文化,自觉执行制度的内驱力才能持续生发,从而使制度管理从外在约束逐渐演进到内在自律,不断提升师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水平,走上内涵式发展的可持续性道路。

三、学科融合德育和美育的研究与实践

《上海市学校德育“十三五”规划》指出:遵循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意趣,深入开展学科德育和思想政治课程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各学科(课程)之中;深入挖掘学科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内涵,促进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学科内容和科学方法的有机统一。

学科融合德育旨在将所有教师纳入学校育人的行列中来,充分挖掘中小学各学科的德育内涵,力图调动所有学科的德育资源,使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

学校学科教学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主阵地,不同的学科在体现各自的学科认知要求的同时,肩负着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审美能力的重要责任,由此,在各学科的教育实践中,要求教师们充分挖掘各学科的德育因素,实现智力因素与道德因素的有机融合,学校组织教师积极探索德育与学科要素融合的方式和途径,为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找准适合的落脚点,寻求更大的学习发展途径,在基于各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探索、实践,有侧重地推进学科融合德育的研究与实践。(一)德育课程建设的实施原则

为了解决德育整体性、系列化、针对性的问题,学校依托德育课程建设,根据培养目标、学校特色、地域文化、学生基础、家庭环境等不同的因素,统整、开发符合学生和学校需求的校本课程,使德育课程从内容上更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解决学生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重视普适性和基础性道德问题的解决,在培养学生道德判断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行为和实践能力。在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中,我们的基本原则包括:1. 开放性原则

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工作怀抱开放的心态,通过勤于沟通,积极采纳各方意见,关注家庭、街道、社区对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需求,整合校内外各方资源,将其有机融合到课程建设中,综合生成具有“三位一体”特质的大教育课程内 容。2. 综合性原则

学校德育课程内容的选定不局限于目前的《品德与社会》等显性德育课程,而是将德育显性课程以外的隐性课程内容全部包括在内,根据目标统整内容与形式,在动态的过程中,综合各方要素,整体生成。统整的要素包含课本内容、学习资源、教辅材料、实施途径、学习环境,体现各学科的多面融合。3. 体验性原则

教育学博士肖川教授认为:“拥有知识并非就一定拥有了教养。只有当知识渗透到性格结构的内部,不自觉地体现于日常、无意的行为之中时,所学知识才能够真正转化为学生品德素质,发生这一转化的媒介亦即是学生个体丰富而深刻的体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努力屏弃灌输、说理、记诵等认知活动,强化学生的情感认同,身体力行,通过实践引导学生将已有经验和新知相衔接、贯通,在行为中实现认识的升华。(二)制定学科融合德育的目标1. 立足发展需求

学校是一所新兴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课程框架的变化首当其冲。学校的德育课程开发从原有的小学规模起步,开始应对初中的需求,逐步从关注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整个发展过程。由此,学校在德育课程的建设中,在课程结构框架和内容的搭建充实中,努力形成针对整个义务教育9个年段的课程内容。同时,学校原有的德育主题与新一轮的区域新优质学校项目推进属于同一研究领域,我们将原有的德育课程研究小组与新的研究项目有机整合,深入开展探索与实践,力争通过德育与诸育的融合教育,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2. 确立核心目标

课程目标是任何课程开发的目的和归宿,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具有向导作用。遵循国家德育大纲的总目标、学校的培养目标、学生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以及学校多年来积累的丰富教育资源,我们制定了德育课程目标,对现阶段学校德育教育元素进行了梳理:(1)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2)增强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3)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4)培养尊重和关心他人,爱护和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5)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品德,崇尚文明有序的社会风尚。(6)养成诚实守信、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高尚品质。(7)培养乐观向上、热爱生命、积极进取、充满自信的心理品质。(8)培养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迎难而上的实践精神。(三)立足案例剖析,夯实研究行为

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重视研究过程中的过程性分析,始终立足典型案例的剖析,发挥项目组成员的集体智慧,不断分析、提炼有效策略与方 法。1. 案例选题设计阶段

各学科项目教师组聚焦研究目标,围绕研究内容,寻求教学中育人价值落实的关键点、落脚点,在基于学科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挖掘梳理学科学习中的显性或隐性的育德元素,将育人的目标统整在学科教学目标之中。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努力考虑学习活动的设计,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在创设的情境中,获得情感的体验。(见表1)2. 课堂教学实施阶段

项目组根据研究目标制定“研究课评价表”(见表2),引导观课教师围绕项目研究目标,从课的整体教学设计、过程实施、学习成效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描述。同时,我们使用多台摄像机记录课堂教学情况,从预设和生成两个层面观察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细微学习表现,视频记录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效,为评价反思积累最鲜活的原始资料。3. 案例分析评价阶段

项目组在课堂观摩以后及时组织研讨活动,由执教者、观课者共同围绕学科目标和育德目标,分析目标适合度及课堂达成情况,突出对融合成效的评价,避免学科目标与育德要求“两张皮”的问题,追求德育目标“润物细无声”的达成。执教教师在课后分析阶段,还需要认真回看课堂教学的视频资料,对照教学设计与研究目标,在学科项目组成员的帮助下,撰写课堂实录的文字稿,再次反思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结合研讨交流环节各方的评价意见修改案例,调整目标,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项目组教师在课堂实践后的基础上,完成项目研究课的教学实录(文字稿)的撰写,实录主要以课堂多角度的视像观察课堂中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并结合教学设计反思学科融合德育元素或美育元素的达成度,总结提炼本学科教学中融合德育(美育)元素的有价值的教学改革措施与经验,为后续的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四)围绕研究重点,剖析融合成效

学科中的德育元素的构成主要依赖“学科教学内容”“学科学习方式”两个方面,根据目前的学科教学特征,德育教育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指那些在课程学习内容,主题直接清晰体现德育教育目标要求的课程,如品德与社会、语文、英语;而“隐性课程”则是指那些学习内容不能直接体现,但在学习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要求的课程,如数学、音乐、体育、美术、探究等。当然,针对某个特定的学习内容,“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划分也不是完全绝对的。

针对“显性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能比较容易地抓住教学内容自身的德育、美育元素,在目标制定和学习活动设计中加以体现;针对“隐性课程”的教学,教师则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学习内容、学习者现状、学习过程等因素,将目标的制定、落实等更有机地体现在活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

在研究过程中,项目组组织教师边实践边总结,在学科案例推进过程中整理学科中的德育元素,梳理学科教学与德育美育融合的有效策略与方法,集中从德育与学科的融合点、教学实施中的实施途径等角度整理提炼。1. 学习目标的有机融合(1)剖析学科学习特点挖掘德育目标

在不同学科的学科目标中,都涉及不同的维度,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称为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体现德育教育的重要一块;此外,在“过程方法”目标中,同样也会涉及培养学生学习意志、耐挫力等德育范畴的要素。由此,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基于学科各自的特征,将显性的德育目标和隐性的德育认知目标全部整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板块目标中,在“过程方法”板块中,加入对学生意志、态度等方面的培养目标,整体构成教学目标中的育德要求。(2)基于学生发展实际确立德育目标

在学科中加强德育目标的落实,其前提是满足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需求,即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德育问题。故而,教师在确立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目标时,认真对照各学段、各班级学生中的实际问题,将其与德育目标有机整合。同时,教师也充分考虑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将会遇到的道德素养、行为准则需求,根据其身心发展的现状确立育德目标。2. 学习方式的润物无声(1)从目标契合点设计学习活动

育德目标与知识技能目标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依存的。只要找到适合的切入口,不仅可以优化学习环节,而且能使学生更有效地融入学习过程,使德育不显得空洞枯燥,学生情感和知识得到共同发展,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的研究环节,教师反复斟酌课堂学习目标与学习活动的设计,抓住契合点,开展活动设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小学段探究课程的各类学习主题的确立,就突出了探究主题与解决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问题之间的关系,努力培养学生的个体责任感。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认识或行为中的问题,挖掘背后的原因,落实整改行为,使思想认识与行为改进统一起来,实实在在地产生行为成效。如在三年级探究课《管理班级图书角》一课中,教师从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入手,引导学生发现班级中需要关心的工作—— 图书角陈设和科学使用。在探究中经历两个问题的研究,一是整理美化图书角,二是建立班级图书角的管理制度。在“任务一”中,学生在排列图书的尝试中不仅考虑了视觉的愉悦程度,还兼顾了借阅时的便捷要求,自觉地为使用者着想。在“任务二”中,学生从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角度考虑制度运行中的合理性,又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集体生活环境下的管理文化,可谓育德于探究,育人于无 形。(2)以环境创设激发情感共鸣① 结合学习主题创设学习情境

优美的环境具有稳定情绪,产生积极学习意识的功能,提高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辨识度和接纳度。教师如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和求美的观点来设计与安排教学环境,能够使学生不仅有一种美的感受,而且会产生一种兴奋的心理状态,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与欲望,促进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提升目标达成度。

初中的音乐学科学习,情境的创设成为学习活动最重要因素。如在《非洲掠影》一课中,教师考虑到学生对非洲的地理环境、人民生活和民族民间音乐知识了解甚少,给学生观看了“非洲印象”“部分非洲地理风貌与生活”等视频,促进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理解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生活所折射的地域人文,造就了特有的非洲音乐表现风格。整节课学生在欣赏、演唱、分析、鼓乐合作中,感悟非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了解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能形成不同的音乐风格,认识到音乐源自生活,进而激发出他们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的情感。② 根据学习载体激发情感体验

德育教育的关键在于让学习者内心产生体验,继而表现在认知和行为中。其间,德育教育目标的达成更依赖于学生的情感认同。为了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不同学科的教师基于学习素材的特点,努力缩短学习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距离,引导学生联系自我,剖析反思。

在低年级绘本阅读课程学习中,教师善于将文本中的主人公转化为学生自身,将故事中的情节、事件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让学生感受到,故事中的人物、场景、处理方式都和自己的现实生活极为相似。当学生在剖析人物行为及背后的深层原因时,也就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言行、态度表现出来,自然而然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认知状 态。(3)以任务驱动方式培养学习能力

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耐挫力和主动学习精神,教师在学科学习中更多的借助于任务驱动的学习形式,组织学生更多的带着任务,以动手实践的方式开展学科学习。在自然、美术,以及数学中带有动手实践要求的学科学习过程中,教师以项目目标为指引,组织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学习,将培养学生责任感、合作精神等要素融入学习过程,为学生锻炼自我搭建平台。

类似于数学《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教师重点从作品的设计、制作、交流中内化知识、提升应用技能。教师通过创造“对称美”这个环节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自我创造的空间,让他们用剪纸的方式装饰自己的教室或房间,通过动手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制作出一个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不仅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对称”的概念,掌握对称轴在轴对称图形中的作用,更让学生通过作品展示充分感受到轴对称图形在装饰行为中的应用效果。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收获了平面图形的知识,不仅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欣赏了对称图形中的艺术形式,也在合作交流中收获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乐趣。

类似于探究学科《身边的安全标志》的教学,教师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校园增设适合的安全标志为终极任务,带领学生认识安全标志,读懂安全标志,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设计安全标志等系列内容来达成最终的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即为每一个师生的安全需求出发。当一个个满意的“安全标志”成功诞生的时候,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学习的内容,更是自我保护的能力和为大家着想的公共意识。(4)以团队互助形式培养学习品质

随着学习方式的发展与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越来越多地从个体独立趋向于合作互助,对学生学习品质的道德要求也越发凸显。“团队合作”考验的不仅仅是团队成员中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对于团队中个体成员的责任感更是一项重要的评价要求。团队合作的成效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体责任”和“合作技能”两个方面,要求学生认同并遵守组内规则,承担任务分工,完成分内工作,愿意分享经验与窍门,在发生问题时,能在平等沟通的基础上合理解决组内矛盾。在合作学习中,强调能正确处理个体和团队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能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层面思考个体行为和团队任务之间的关系,形成大局观。

四、学生体会和感悟

学《通西域,下西洋》有感—— 让中华文明在世界开出友谊之花

学习了《通西域,下西洋》一文后,我认识了一个勇于冒险、开拓进取、百折不挠、不畏艰险的男子汉,他就是张骞,还见证了东方文明的第一次辉煌,也就是“丝绸之路”。

2000多年前,汉武帝曾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这不仅促使了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还开辟了享誉世界的“丝绸之路”,这也使得东方文明第一次在世界崭露头角。“丝绸之路”不仅将丝绸和各类我国的产物传给了西域各国,使得遥远的西域对我们美丽的东方古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西域的很多物品和文化技术也一并被带回了中国。我们爱吃的核桃、无花果、石榴、葡萄,还有西瓜,都是张骞出使返回时带来的。

这其中,最不能忘记的就是张骞的功劳。“丝绸之路”的建立很是艰难困苦,这一路,均归功于张骞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优良品质。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本意是为了联络大月氏合击匈奴,路途极为艰险,没想到偶然发现了西域这一块宝地,继而成就了第二次与西域各国达成友好关系的形态。如果没有张骞,世界各国的文明就无法如此蓬勃发展。

2000多年后的今天,我每每想到“丝绸之路”,仿佛还能听到耳边驼铃清脆悠远的响声,仿佛还能看到商旅踏遍黄沙整齐划一的模样,这就是东方文明在世界最美好的展现。作为祖国的花朵—— 少年儿童,我们将永远记住这一段历史。我们要学习张骞他那坚强的毅力与不折不挠的精神。

虽然我们是“零零后”,我们身上有很多缺点,但我们会努力改正。我们不会遗忘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长大以后,更应该像张骞一样,做中华文明的使者,将中华的文明带出去,让中华的文明在世界开出友谊之花!(五年级 曹耀天)《轴对称图形》学生课堂感悟【感悟一】

学习《轴对称图形》,在老师详细、有趣的讲解下,我对轴对称图形有了正确的认识。现在,我知道了轴对称图形是指在平面内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每个轴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比如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但是圆就有无数条对称轴。(三年级 梁宇飞)【感悟二】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课堂中,老师让我们折一折—— 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找一找—— 判断轴对称图形;画一画—— 体验对称轴的位置和轴对称图形的对称性;剪一剪—— 展开想象,创造出各种形状的轴对称图形。真是太有趣了!(三年级 林若 彤)【感悟三】

上课前,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小魔术”,真神奇!一张白纸、几滴颜料,会出现怎样神奇的现象呢?只见老师在一张白纸的一边涂上少许颜料,然后将纸对折后打开,形成一幅美丽的蝴蝶图画。我发现折痕两边的图形形状、大小相同,沿折痕对折后,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对称的。(三年级 傅筠羡)【感悟四】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都具有对称的特点。比如青蛙、蝴蝶、脸谱等,有些数字、英文字母、汉字、符号中都存在对称现象。建筑方面,我们的北京紫禁城也是沿着一条对称轴而左右对称修筑而成的,还有我们人其实也可算是轴对称图形。当然,有的是大自然中的对称现象,有的是人们受到这些对称现象的启发而创造出的对称现象。对称始终给人以美的享受,让我们从现在起,用心去观察、发现生活中对称的美吧!(三年级 黄若茜)【体会一】《鸟岛》学习体会

通过学习《鸟岛》这篇课文,我认识了海西皮这个小岛。没想到这个岛上竟然有这么多的鸟儿,有机会我一定要去这个地方游览,去认识认识这些可爱的鸟儿们。老师说鸟儿们能够在这个岛上自由自在地生活,没有人去掏鸟蛋破坏鸟窝。游客们能够自觉地保护鸟岛的生态环境,这种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每个人都能注意保护大自然的生物,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那我们人类与自然就能和谐相处。(三年级 朱菁宇)【体会二】

我看到许多有关动物的书籍,我对动物是很感兴趣的。学习了《鸟岛》这篇文章,我很喜欢这个小岛。不知道岛上有没有居民,他们是怎样和鸟儿们和平相处的。鸟儿们,我好想认识你们!(二年级 严天承)【体会三】

鸟岛是鸟儿们的快乐家园,我们要保护这个小岛,让候鸟们有一个生活的家园。通过老师播放的视频,我亲眼看到了成千上万的鸟儿聚在一起的情景,看到了密密麻麻的鸟窝,看到了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我更加热爱这美丽的大自然了。(二年级 江信恒)【体会四】

鸟儿们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唱现在最流行的歌曲。它们张开翅膀飞来飞去,一会儿向上飞,一会儿向下飞,好像在向游人耍酷。我也随着它们张开双臂跑来跑去,好像我也是它们的一员。我想成为它们的一员,和它们一起唱出一首又一首优美的歌曲。我想长大后去当鸟儿的护卫者。(二年级 徐立妍)【体会五】

每年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它们在这里筑巢安家,养育后代。鸟岛这个时候最热闹,真想去看看。(二年级 蒋思义)炫舞拉拉操

怎么说拉拉操呢,它给了我许多第一次:第一次舞蹈比赛,第一次编排队 形……

我的最大的感悟就是如何成为一个好队长!或许我的韧带不是最好,但是我会用其他方式来弥补。比如舞蹈中所要强调的核心—— “力量”,从而找到舞蹈的balance。

记得2017年5月上海市机器人平衡车拉拉操比赛,我们6人团队仅仅用了9天时间备赛,就取得了第三名。对于陌生的比赛方式,我们是训练时间最短的队伍。因为时间短所以训练强度很大,在酷热的阳光的直射下,每一次放学后训练两个半小时,甚至会牺牲周末休息时间来学校练习4个小时。在这几天我们学会了如何把控平衡车,如何在平衡车上单脚转圈,同时学会了规定动作,要自己编舞,编队形。一个动作错了就要不停练,练到大家都满意为止,有时候一个动作,小细节就要练习半小时,虽然上了一个星期的课大家都很累,但是没有一个人想过要放 弃。

比赛那天,我们十分紧张,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反复纠正动作,而我们的老师告诉我们:放松,就像在玩一样。不同的是在这个赛场上要玩出极致,释放出我们青春的活 力。

快轮到我们上场时,我看到书记、校长、老师、保安大爷等都过来看我们表演,我对队友们说无论在场上发生什么意外都不用管它。上场前我们互相加油。

随着音乐响起,我们跟着音乐舞动了起来,就像那句话:“在我的BGM没有人能打败我。”到了整个编舞的重头戏,被我们称为“风火轮”的队形,需要参赛的5个人同步默契配合,如果有一个人没有跟上节拍,那么这个队形就是失败的。记得训练时老师就说这个队形的展现,成功就会让人眼前一亮,失败就会成为一个扣分点,所以我十分担心会失败,但是后来我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我们的状态比我们训练时还要好。

在最后报名次时我们的心情十分紧张。“第三名是万里城实验学校。”裁判说出这句话时,我们悬在空中的心终于放下了,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拉拉操,是我这初中三年来最重要的一部分,其带来的收获是令人难忘的!(八年级 陆贝尔)有趣的“纸上旅行”

在学习《颐和园》这篇课文之前,老师像往常一样布置了预习的作业:读通课文,查查字典理解词语,对于不明白的句子做一个标记质疑。我在初读课文时,就被课文中所描写的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的景色所吸引了,当时就产生了美好的愿望,真希望爸爸妈妈能在假期里安排一次北京之行,自己也去颐和园长廊走一走,也从万寿山上俯瞰整个公园,陶醉在昆明湖波光粼粼的景色中。

在课堂上,老师告诉我们今天的课是一次“纸上旅行”,读游记,也可以身临其境,流连忘返。我很期待和同学们一起“细细游赏”。

老师先带领我们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游记类的主要写法就是按照一定的游览路线介绍所看到的景点。然后,就是要重点介绍景点了。第一个就是长廊。我们一句句细读写长廊的句子,老师还给我们看了许多长廊枋梁上绘制的精美图画,原来这个长廊不仅是一个建筑,更是一个艺术品!这些画浓缩了中华的灿烂文化,走过长廊就像穿越了历史长河。我想着下课后,去网上查找更多精彩、美丽的照片。

在学习昆明湖这个片段时,有个同学就说出了预习时的质疑,想请教同学们:为什么“游船、画舫在湖面上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个句子中用了这个“滑”,而不是划船的“划”呢?我仔细一读,果然,“划船”是常用的词语,为什么这里却不用呢?老师先是肯定了这个同学读书的仔细,然后带领大家一起读课文中写昆明湖的句子,我们读中体会了湖水水平如镜,真是“船在湖中行,人在画中游”。

学完了课文,觉得这“纸上旅行”果然有趣,游记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卷,真是意犹未尽!(四年级 封景濠)

让阅读催生行为改进

—— 绘本阅读在低年级道德行为教育中的作用陶礼华

一、实施的背景

国家教委颁布的《小学德育纲要》中指出:“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在其要求范围中,明确指出了对学生“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教育”这一重要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又包含了“集体主义精神”“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日常行为规范”“交往礼仪”“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等诸多具体要求,这些要求体现在各个方面,渗透在学校生活的各个层 面。

而当下,小学生的道德行为教育受到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家庭教育结构背景等多重压力的影响,表现出一些集中性的行为问题,使学校教育压力尤其繁重,其表现特点如下:(一)放松自我约束

这样的孩子从小在家庭的过度照顾和呵护下成长,缺乏生活和学习自理能力,不能完成力所能及的生活任务和学习任务,做事情没有时间观念,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忘这忘那。(二)缺乏集体意识

这样的孩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只关注自己的得失,个人表现欲望强烈,遇到事情常常采取逃避的方式,面对自己的过失,往往一味强调他人的过错,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三)忽视社会公德

这样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没有正确的价值判断,无视集体要求和公共规范,尤其在没有成人监管的状态下,会轻易做出损害他人利益、损害社会公共道德和公共秩序的不良行为。

二、绘本对于低年段学生行为教育的价值分析

面对目前教育对象的这种发展趋势,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能再禁锢于原有的内容和形式,必须根据当下学生的行为现状,寻找更多更适应学生教育需求的方法和途径,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行为。

而此刻,一种适应小学生的教育载体走进了我们的视野,那就是绘本教学。绘本,以图画书的方式讲述各种文化背景下丰富多彩的故事,它跨越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孩子提供阅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