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人生的哲学之夜(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9 18:01:10

点击下载

作者:小川仁志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改变人生的哲学之夜

改变人生的哲学之夜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改变人生的哲学之夜作者:小川仁志排版:辛萌哒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5ISBN:9787568015486本书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致在烦恼中纠结的成年朋友

不知是不是因为我不自量力地打出了哲学工作者的招牌,还是因为最近几年主持了“哲学咖啡吧”,抑或是不时在媒体上露脸的关系,现在从孩子到大人,每天都会有人来找我咨询求助。

这里说的大人,年龄范围很广,从30多岁到60多岁,从性别上看,不仅有男性,也有女性。我想这大概和我在女性周刊杂志上开设过哲学疑难解忧栏目有关。

想想也是,无论哪个年龄阶段的人,大家都是伴随着烦恼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吧?只不过是不同的年龄各有各的烦恼。这个区别是很重要的。年轻时的烦恼,到长大成人后,再回过头去看,那些烦恼只不过是过眼云烟,会觉得那些是对自己很好的锻炼。

而大人的烦恼就不是这样了,到了回首的时候,人生也快结束了。就算觉得那些所谓的烦恼其实是很好的学习机会,能利用这个成果的人生时间也差不多没了。所以,成年人的烦恼要尽快消除,这样才能度过一个没有悔意的人生。

实际上,以前我写的书,基本上是倾向于给年轻人阅读。当我年过不惑,特别是近来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成年人的烦心事后,我就想,这次就限定把成年人前来咨询诉说的烦恼集结成册,写成这本书。

本书取名《改变人生的哲学之夜》,我相信,有“改变人生”这一愿望的成年人应该不会少。“限于成人”的门槛一设置,此书要解决的问题类型,也许会让人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是“关于纠缠不清的人际关系?”,是“有关性的问题?”,或者是“社会方面的问题?”没错,都是这类问题。我也希望不会辜负大家的期待,尽可能涉及各个方面的问题。

考虑到举出具体的案例更能加深读者的印象,我将实际接触到的真实事例作为题材写入书中。当然,考虑到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内容等有相当大的变通……

因此,本书的结构是这样的:首先是一封来自当事人的信,倾听不同的当事人诉说具体烦恼,随后选择历史上最合适解决这一问题的哲学家,运用他们的哲学思想破解难题,提出建议。当然,介绍相应的哲学家时,对他的为人和相关事迹也作一定的叙述。

一般接受咨询的时候也是这样,但我总喜欢在交流时尽量放开话题的范围,因为像这类排忧解难的咨询,提出的话题都很沉重,若是轻描淡写,不管是诉说的一方还是倾听的一方都会觉得沉闷。哲学是面向真理积极向上的学问,我希望能够在轻松的气氛中化解难题。

还有,本书每篇末尾都安排了一句名言。因为有很多人提出过,希望提供一句人在困惑时能提神醒脑的名言。这类言简意赅的名言,既可以在自己烦恼的时候阅读,也可以想象着今后可能遇到的愁事,作为预备暗记在心,当然单纯作为名人名言读着玩也无妨。

但我更建议你在意志消沉的时候去读读它。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时候,能找到合适的倾诉对象的人另当别论,对于没这个条件的人,我建议把这本书当作你的朋友,它将陪伴你度过那撕心裂肺般的无眠之夜……第一章人际关系的烦恼第1夜:听听苏格拉底怎么说——伤心:当夫妻不和时苏格拉底(Socrates,前470/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没有著作,其思想是通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弟子流传下来。他惯用“问答法”让对方的矛盾之处暴露出来,因而受到政治家的敬畏。最后以“腐蚀青年思想,侮辱诸神之罪”被判处死刑,在狱中饮毒酒结束一生。

来信:

我现在正处于夫妻关系最糟糕的状态之中。总之,与妻子的关系冷淡到了极点,平时尽吵架。早先,因为要抚育孩子,大家都很忙碌,忙于工作,忙于烦琐之事。从那个时候起,彼此就很少有什么沟通交流的时间了,感觉变得非常冷漠。

孩子读大学后,各自开始单独生活。如今,家里就只剩下我和妻子两个人。彼此都不怎么搭理,更别说夫妻生活了。她一点儿女人味都没有。我们今后是不是要一直这样过下去?……话是这么说,可真要说离婚,我倒没这个勇气了。(A先生,50岁,公司职员)能彼此赞赏对方的奋斗吗

这种情况其实不少,可以说是时有所闻。离婚说不定能消除烦恼,但如果不希望这样的结果,那就得费点心思了。从这位A先生的话里头可以听出,他其实还是有想重归于好的愿望的。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对夫妻为什么陷入这种境地?先从原因着手。从A先生所诉说的来看,最初的“导火线”是抚育孩子的问题。确实,为了生计,就要拼命忙碌,光靠恋啊爱啊等风花雪月是不行的。

特别是抚育孩子的事,他们等不得,必须优先去做。在这个过程中,夫妻之间就慢慢失去了互相体谅、照顾对方的心思,特别是做丈夫的,正值壮年工作最忙的时候,家里的一切都靠妻子打理,妻子的负担就变得越发沉重。

为了家庭两人本就应该共同奋斗,现在却陷入了各自孤军奋战的窘迫状态。这个时候如果双方能互相体谅,携手同心,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局。

彼此融洽的夫妇,在相处的过程中能形成这样互相照应的关系,最不济的,即使常有摩擦的夫妇,只要能修复关系,到最后他们还是能彼此赞赏对方的奋斗。而A先生,就没达到这个境界,或者说还无法达到这个境界。以“悍妻之夫”出名的苏格拉底

那么,A先生该怎么办呢?

对于夫妻不和的问题,如果要介绍一个合适的哲学家,绝对非苏格拉底不可。理由有两个:一个是他的哲学对于修复夫妻关系有指导作用;另一个更有意思的是,欲说还休的他,还是以“悍妻之夫”出名的。

所以,我们不妨听听苏格拉底是怎么说的。

苏格拉底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他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甚至还可称得上是“西方哲学之父”。因为人们常常把他之前的哲学家统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一切始于苏格拉底。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是他首次在形式上使用了“哲学”一词。实际上,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哲学方法,是他发现的。“哲学方法”?“发现”?或许很多人会有疑问。那么,我们就从这方面开始说起吧!

我这里所说的“哲学方法”,就是“问答法”。晚年的苏格拉底常常设法找来年轻人进行辩论,他先会设下圈套,便于他追根究底地质问。他不断找来年轻人进行辩论,在反复质问中慢慢地就接近了事物的本质。而且,他从不说出问题的答案,而是让对方自己去思考。

比如,诸位如果被问到“狗是什么”这个问题时,你们会怎么回答呢?大概会说“是身边的动物”吧?但是身边的动物还有猫呢。那么,猫和狗有什么不同呢?狗忠实,不像猫会离开身边,它会一直守护着主人,就此而言,可以说狗更亲近人类吧。从这个意义上看,狗对于人类来说,更接近于“仆从”。

我觉得,在人类接触的所有生物中,狗是主人的象征,这是狗的本质。之所以导出这样的结论,即本质,是因为不断寻求“狗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缘故。这是哲学的方法。

持续地追问构成了问答法,询问者不直接给出答案,只起辅助作用,而是让对方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所以,这种方法又可以用“帮助产妇生产”来做比喻,叫作“助产术”。

那么,我们说苏格拉底“发现”了这个方法,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那就要说到另外一个有关哲学家苏格拉底诞生的故事了。一天,一个耸人听闻的消息传进了那时还是普通石匠的苏格拉底的耳朵里。他的朋友说,他获知德尔斐神殿的神谕,其内容让人大吃一惊:在希腊,没有一个人的智慧能在苏格拉底之上。

于是,苏格拉底下定决心,要辨清这个神谕到底是真是假。他走访了当时被称为“智者”的人们,见了面后就不断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没有一个人的回答能令他感到满意。这也不奇怪,因为苏格拉底提出的问题都是极为抽象的。“何为正义?”“何为善良?”被问到这样的问题,谁能简单地回答出呢?被问到的人都为如何举例来说清这样的问题而感到头疼。

这样一来,苏格拉底才明白,那些被称为“智者”的人们,都只是表面上装作无所不知的样子,其实和自己没什么两样,甚至可以说,正因为什么都不知道,才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因为,当他们自以为是的时候,其实已经失去了进一步获得知识的机会。

与此相对,承认自己无知,进而去寻求知识的话,才会增进自己的认识,获得让自己更加聪慧的机会。这就是著名的“无知之知”。求教只是一时之耻,而不问则是终生之羞。所以,苏格拉底就决定,用刚才我们介绍过的问答法,到处追问问题。

怎么样,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是苏格拉底“发现”了哲学这一寻找真理的方法?用“问答法”问出真实的想法

绕了很大的圈子,现在再回到A先生的问题上来。也就是说,对于A先生来说,苏格拉底的这种“无知之知”的态度和“问答法”的方法论是可以起到作用的。

我的意思绝不是要A先生去驳倒他的妻子,而是相反。A先生要丢弃自以为对妻子、对自己都了解得很清楚的这种想法。“那个人反正已不把我当回事了”“我对那个人也已经没什么好感了”诸如此类的自以为是的想法,正是问题产生的根源。

刚才举了一个被问到“狗是什么”这么奇怪的例子,有道是“夫妻吵架,狗也不理”(夫妻吵架不用管,马上就会和好),意思就是说,夫妻吵架实在过于无聊,就连狗这种什么东西都吃、被人类当成仆役来差使的动物也不屑一顾。确实,夫妻吵架这种事实在不值一提。

因为,引起夫妻吵架的往往都不是什么很紧要的原因,大多起因于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起于青苹之末的小事也会酿出大祸来:吵架升级至大打出手、将原本不相干的第三者卷入进来等,这让旁人看来有的真的是愚不可及。说起来,夫妻吵架这种事,是因当事人自以为是的任性猜测将自己拖入冲突状态而引发的。

这种自以为是的任性猜测,苏格拉底称之为“臆断”(希腊语:doxa)。要避免“臆断”,追求、热爱自己所缺乏的“知识”。含有哲学意味的“philosophy”(哲学)这个词,在希腊语中,就是由“philo”(希求)、“sophia”(知识)这两个词构成的。

当你有了这种谦虚的态度时,也就具备了理解对方真实想法的条件。那么,接下来A先生应该做的事,就是学会使用“问答法”,既要问对方,也要问自己。

对于妻子,可以直截了当地询问:“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你对婚后的生活满意吗?”“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你想要什么?”答案会从对方的口中说出来。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一点是绝不能生气,要始终冷静、诚挚地提问。A先生这时候要做的,绝不是争辩是非,而是“求知”。“求知”,也是哲学,是一种冷静地开动脑筋的活动。激动的情绪只会令你一无所得。

这还不够,还要反问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为什么不离婚?”根据场合,夫妻之间可以互相发问,形成对话,也许可以从相互的口中获得真情实理。爱求知者,自会爱他人。

A先生信中说“更别提夫妻生活了”,这也是个时间问题吧?精神和肉体是合二为一的,这虽然是就一个人而言,但也可以用在两人之间。特别是恋人之间和夫妻之间,更是如此。彼此心心相印了,身体自然也就能融合在一起。想象一下失去对方后会是怎样的情形

但是,苏格拉底自己为什么对悍妇般的妻子放任不管呢?刚才我们说过,苏格拉底的妻子桑提婆爱喋喋不休,对丈夫甚至会泼水相向,悍妻恶名远扬在外。不知你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格言:“家有恶妻,方能成圣人。”这是一句戏谑的话,用来安慰家有恶妻的人,指的就是苏格拉底。

但你也不妨想一想,苏格拉底可是个常在街上溜达,逮到个年轻人就一个劲地提问题,就这样度日的丈夫。对这样一个没有正经职业、如此打发日子的人,想必谁都会气得受不了吧?所以说,苏格拉底这边也有不对的地方。对此他应该心里很清楚,所以苏格拉底从不与妻子正面冲突。注意到这一点,你也就能明白,像他这样能言善辩的人总是有办法的。

还有,据说苏格拉底还是个长相十分丑陋的“丑男”:鼻子上翘,眼球突出,秃顶,将军肚,衣衫褴褛,举止怪异……A先生也可以照照镜子。他指责妻子“没有一点女人味”,那么他现在对妻子的吸引力有多大呢?谈恋爱的时候,男女不是都很在意对方的穿着打扮的吗?如果你能像电影明星一样,始终保持身材性感、举止潇洒的话,那又另当别论……

其实,苏格拉底的妻子桑提婆并不是个十恶不赦的人,这从下面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来。当苏格拉底被判死刑,饮毒酒死去之后,面对亡夫尸体,桑提婆在众人面前,毫无顾忌地嚎啕大哭。从表面上看,她也许是个悍妻,其实内心是爱她的丈夫苏格拉底的。

另一方面,站在苏格拉底这边的人们也许有表达上的问题,才会让人对桑提婆产生成见。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当苏格拉底的大儿子无法忍受母亲暴躁的性格时,苏格拉底庇护妻子桑提婆而责备了儿子。

——你可别忘了,当你生病的时候,你母亲不顾一切地照料你,千方百计地不让你失去自由,如果你忍受不了这样的母亲,那就是等同于你忍受不了善良。

就此可以看出,苏格拉底自己能容纳表面凶悍的妻子,是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将妻子看成一个善良的、正直的人。

所以,奇妙的地方就在这里。A先生也许觉得和妻子的关系已冷淡到了极点,但实际上也许并不是这样,夫妻俩相互之间还是很在乎对方的,内心里,大家都希望和好。那为什么本人会没有发现自己有这样的愿望呢?

不要像桑提婆那样,只有当一方不在了,才懊悔不已,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让你买的。所以,不要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若不想后悔,还是趁早开口询问吧!

今夜的金玉良言

最高尚而又最容易做到的事,不是压制他人,而是尽可能地让自己变得善良。第2夜:听听亚里士多德怎么说——不信:当被自己信任的朋友诳骗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有着“万学之祖”之称的古希腊哲学家。他除了将中庸看成是人类道德的理想之外,还对柏拉图的“理念论”持批判态度。亚里士多德还在多种自然研究方面创造了业绩,曾担任过亚历山大大帝的家庭教师。著有《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等。

来信:

我被一个交往多年的熟友骗了。一天,他向我借钱,说是到年底就会还。我这个人最讨厌朋友之间有借钱还钱的关系了,但因为他是学生时期就认识的老朋友,彼此相识已20多年,所以也不问原因,立即借给了他300万日元。此事我还瞒着老婆,因为这些钱是为了孩子将来上学一直积攒的费用。

可是,他却骗了我。我从别的朋友那里听说,他借钱好像是为了赌博。从那以后,他就没了踪影。我这个重感情的人是不是太傻了……(B先生,45岁,公务员)所谓友情,就是“爱”

这种烦恼近来有增多的趋势。大概是为钱所困的人越来越多的缘故吧!这种人情确实是很难拒绝。如果开口借钱的是至亲好友,就更加难以拒绝,最终还是会把钱借给他。只是这件事本身并没什么问题,钱的借进借出,只要认真签订合同,按时归还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问题出在欺骗这种行为的本身。朋友对你一片真心,将钱借予你,你却背信弃义,这是一种罪孽。因为友情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有的甚至是超越家人感情的彼此牵绊。在学生时代结下的牢固友谊,即使在长大成人之后,仍然能够一直持续下来,甚至延续一辈子。这是因为,在那纯真年代所建立的友情没有任何杂质。

当然,我绝不是说长大成人之后结下的友谊都是充满心计的,但从必然性来看,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孩子就纯粹是将合不合得来、交往过程是否愉快作为选择朋友的唯一标准。而成人就做不到这一点,我们的朋友一般是通过工作关系相识,或者为某种需要所迫而不得不交往的。

首先,你会去客观地掂量关系的性质。比如,和那家伙玩在一起虽然很开心,但还要考虑经济地位和社会身份是否相当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特别是有了家庭之后,还要考虑双方的家人是否合适。而孩子交朋友就不会去考虑这些因素。所以,大人往往会替自己的孩子甄别朋友:“那样的孩子你别和他玩!”大人总是以自己的标准来做出选择。

这样想来,真的是再没有比老朋友更加宝贵的了。那种友谊并非是以一朝一夕之功可以成就的。那是自己的一份财富。托这样的朋友办事,或被这样的朋友托付,某种意义上说,是件很自然的事。一个人如果到了非借钱不可的时候,一定是处于非常境地,所以向亲朋好友开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也正因为如此,人们觉得这种信任是不可背叛的,因为这是一种对朋友付出的爱的亵渎行为。刚才我说到了“爱”,是的,那是友情之爱。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此有过论述。所以,在这一节中,我想一边介绍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一边来解答B先生的难题。现实主义者亚里士多德

首先,就亚里士多德的为人做个介绍。他可以说是苏格拉底的孙辈弟子。苏格拉底的弟子是柏拉图,而他是柏拉图的弟子。人们经常将这两人拿出来进行对照。因为柏拉图是理想主义者,而亚里士多德则是个现实主义者。另外,他还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家庭教师。

那么,亚里士多德提倡怎样的思想呢?刚才我们说了,柏拉图是个理想主义者,这是因为他提出了“理念论”,他认为事物的本质、真理并不在现实中,而在那个理想世界的“理念”中,主张精神、意识或理念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与此相对,被称为现实主义的亚里士多德则针锋相对,认为事物的本质、真理就在我们的眼前。

关于柏拉图的故事我们之后再详细叙述,这里集中介绍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概而论之,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也就是说,本质并非存在于某个遥不可知的世界中,而是从一开始就在我们眼前的事物里。

亚里士多德就是这样一个现实主义者,而这一节的友情主题,也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他把友情称之为“友爱”(philia),其实,友情与亲情就是“爱”的一种。这种爱,就是如同爱自己一样爱他人。

而爱他人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人们常将“爱”字挂在嘴上,实际上,爱是自私的,很多人所想的、所做的都是为了自己,说起来,有的时候,“爱”只是利己主义的另一种说法,这是很现实的事。

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他看轻友情。亚里士多德是这么说的:“这种感觉就像母亲对待孩子时所具有的情感,甚至在对待失和的朋友时也有这种感觉。”所谓友情,就是只为朋友着想,为朋友的幸福做出行动。

这样看来,友情就绝不是功利主义的产物。亚里士多德说,爱和欲望的对象有三个:有益的、愉悦的、善良的。与此相应,友情也可以分成三种:一是寻求有益的友情,即裨益之友谊。典型例子就是工作上的交往。就算你们总是在一起胡吃海喝,但绝不是为了获得身心的愉悦,而是为了工作上的便利。这种便利一旦消失,所谓的友情也就随之寿终正寝。

二是追求愉悦的友情,即快乐之友谊。典型的应该是玩友了吧?虽然说,一个人有一起玩乐的朋友也很重要,但实际上那也不过是以快乐为目的,目的达到了,关系也就结束了。

与这两种友情相对的是追求善良的友情,即德行之友谊。这才是完美的友情。这种友情是建立在向善的人们互相给予的关系之上的。这种交往不是为了索取什么,而是给予。这种友情关系超越了特定目的关系存在,是一种恒久的友情。品质优秀的人愿意为朋友作出牺牲

我们来看B先生的友情。因为是学生时代的老友,这种友情应该类似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友爱”。所以,他才会为朋友着想,将自己多年积攒的存款借给他。也许有人会说,应该问一下借钱的原因,采取别的帮助的办法。但是,真的看到朋友手足无措的时候,立马答应对方的要求,将钱借给他也是一种选择吧。我们暂且假定B先生的例子就是这种情况。

结果,B先生还是被骗了。那么,他的选择是错误的吗?

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并非如此。因为他还说过:“品质优秀的人会为朋友做出行动,并牺牲自己的利益。”

从理论上来说,B先生并没有被耍。因为,他为了追求友情,借钱给朋友的时候,已经牺牲了自己的利益,这同企求朋友作出回报的行为是不一样的。那个朋友得到了帮助,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借出的钱有没有还回来,那是另外一回事。这样一想,情形是不是不一样了呢?[1][2]

确实,在太宰治的名作《奔跑吧,梅洛斯》中,抱着赴死之心的梅洛斯坚守与好友赛里努蒂乌斯的约定,实在是值得称道。后来,虽说遭遇的意外情况是他无法掌控的,但他差点背弃信义确实是事实,后来还是受到了人们的责难。

按这个标准来看,似乎B先生的朋友是个不讲情义的人,而B先生则是个受到欺骗的令人同情的人。但它同《奔跑吧,梅洛斯》的前提不同。人要讲信义,弘扬高尚的德行是这个故事的大前提。而亚里士多德说的友情并不是强调这些,他说的友情是爱。

产生差异的原因是每个人的人生观差异。《奔跑吧,梅洛斯》要强调的是人内心的强大,遭受挫折仍拼命奔跑的梅洛斯,无论怎么看都是个意志坚强的人。不过,亚里士多德却说人是脆弱的生物。

我也是这么认为,所以人才会一直烦恼不断。亚里士多德对“意志薄弱”也有过论述。很多事情人虽然知道该怎么做,但一旦付诸行动时,就寸步难行。可是,我们又不能因此放纵自己,随心所欲。

最理想的状态是不陷入“意志薄弱”的情境中,过着有德行的生活。想要达到这一境界,就要学会区别,灵活应对各种状况,从个别状况中总结出能达到整体目的的道路,从而让自己接近中庸。

以中庸之道应对,也许能消除烦恼。所谓中庸,就是恰如其分的意思。这个词尤其是在谈论人的良好性格时总是被提到。当然这并不是说,只要不是单纯极端的性格就一定是良好的性格。亚里士多德认为,良好的性格,是人的禀性和后天养成的性格倾向。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愤怒等情绪中波动的时候,不会受这种情绪控制而做出放纵行动,而是有所节制地采取行动,这种后天养就的禀性才是良好的性格。中庸就来自这种性格。

让我们再看得确切些。亚里士多德还这样说过:人们的恐惧、自信、欲望、愤怒、同情等这些快乐或痛苦的体验,要么太多,要么太少,这两者都不是好事。在恰当的时间,因恰当的事,对恰当的人,为恰当的目的,以恰当的方式体验这些情绪,这就是中庸之道,是最好的。

具体说来,介于胆怯和莽撞之间的合适状态,这时的中庸就是勇敢。同样地,麻木和放纵的中庸就是节制,奉承和冷淡的中庸就是善意,自卑和傲慢的中庸就是诚恳。而人往往容易走向极端。选择“中庸”就是选择有德行的生活

B先生的朋友不管是麻木还是放纵,总占有一个,所以才会沉溺于赌博,还沦落到借钱的田地。他如果懂点中庸之道,即节制,也就不会陷入这种窘态。所以,他是个意志薄弱的人。

那么B先生自己又是怎样一个人呢?从刚才的举例来看,他对朋友并非冷淡,他借钱给了朋友。那么,仅仅是因为单纯的放纵,还是付出了善意?对此可以有不同的评价。如果只是“有求必应”,或者仅仅出于讨好的心理,那么,只能说这是一种命该后悔莫及的行为;但如果借钱的出发点是作为中庸的善意的话,那就是德的实践,没有必要后悔。就此而言,可以说,B先生没什么好烦恼的。

这样说来,借出去的钱,就别指望一定能还回来。B先生对自己的朋友玩消失的行为,或许会觉得失望至极,但我觉得,他的朋友因还不出钱,无颜面对曾经信赖自己的好友而隐身,此举也是可以理解的。这种解释,对B先生来说,多少也是个安慰吧。

法国有这样一句箴言:“不信任自己的朋友比受朋友欺骗更可耻。”B先生的情况也是这样,消除对朋友的疑心,也许是解决烦恼的最好办法。因为也有可能在你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那个朋友会现身,将钱还给你。至少带着这样的信任感,继续生活,你才会觉得心情愉快,对吗?

今夜的金玉良言

所谓友谊,就是处处为朋友着想,为朋友的幸福而行动。——亚里士多德

[1] 本名津岛修治,日本小说家,是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

[2] 《奔跑吧,梅洛斯》,作者从希腊神话中的“Damon和Pythias”取材,写出了这个故事。第3夜:听听笛卡尔怎么说——伤感:当不被家人理解时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1650)法国哲学家、数学家,被称为“现代哲学之父”。他提出的“演绎法”依据普遍性原理,理性、逻辑性地导出并证明个别的事例,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认识方法。他提出的“我思故我在”这句名言,将作为思考主体的自我及其存在定型化了。他著有《方法序说》(旧译《谈谈方法》)等作品。

来信:

我总是因为不被家人理解而感到苦恼。在家里,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个多余的人。我有两个正在上初中的女儿,近来甚至都不和我说话了。我想原因并不是因为家里就我一个是男人的关系,即使她们总是三对一说是我的错。

我双休日也很忙,问题的根源可能是我们之间缺乏沟通。因为她们总责怪我,最后的结果就是吵架收场。其实我也想多为家人着想,但总是徒劳,这使我丧失了自信。(C先生,39岁,公司职员)先不要有自责之心

如今,失去自信的父亲真不少!不知是不是经济不景气的原因。工作上不顺心,到了家里总是阴沉着脸,或者乱发脾气,这样一来,就越发对自己没有信心,陷入了恶性循环。这种人现在越来越多。

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有积极的心态,要有自信,不能自轻自贱。家人虽然非常重要,但他(她)们并不等同于你自己。不同的人想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所以即使生活在一起,你们有时候也会有些不协调。

因为与家人的关系是最亲近的,往往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信赖。在平常的生活中,并没什么不好的感觉,可以无话不说。在家里自己得到肯定,获得接纳,身心才能得到休憩。结束一天工作的父亲、母亲回到家里和家人一起度过休闲时光,消除了疲劳,恢复了精力,并大声说:“嗨,为了大家,明天继续奋斗!”

但是,因为某种原因,与家人产生矛盾的时候,首先就要竭尽全力修复关系,消除隔阂,而关键问题在于有的时候事情并非那么简单,能顺利得到解决。这时就要注意,不要过度地否定自己。

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虽然重要,但过分自责,往往会使自己情绪忧郁,使问题走向更坏的方向。要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就得把握好自己。关键是要不断地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最后留下的是“我”——笛卡尔的思想

在这方面有指导作用的是笛卡尔的哲学思想。现在我们要介绍的是近代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尔。说起笛卡尔,你脑中首先蹦出的是不是“我思故我在”这句名言?这是象征他思想的一句短语。这句子翻译成拉丁语也是一名句:“cogito ergo sum”(思想是唯一确定的存在),所以还有“笛卡尔的cogito(思想)”的说法。

一般说来,笛卡尔思想的精髓就是以“我”为中心。据说,他曾将自己关在一间昏暗的炉子间,对周遭所有一切都持怀疑态度,他终于醒悟,最后留下的就只剩刚才还在怀疑一切的自己。所以人们往往将笛卡尔看成沉思类的典型哲学家,其实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归根结底,他是个非典型的“例外存在”。因为笛卡尔是个常常四处周游的旅行家。他一生当中有很多时间是在周游各国的旅途中度过的。他四处观察、经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接着再踏上旅途,最后旅行到瑞典客死他乡。很多人听了笛卡尔的这个故事之后,便改变了对他的印象。不过静下心来想一想,一个人若是一张白纸,就不会产生任何的思想。所以笛卡尔这样一点儿也不奇怪。

他的旅行,我们是不是可以称之为“精神的旅行”?对了,有一部电影名字就叫《心之旅》。这部由哈里森·福特主演的情感剧,剧中讲述的是主人公因意外丧失了记忆,在寻找记忆的过程中,找回了本真的自己和家人的爱。正因为经历了这次精神旅行,才有了自己真正的归宿地。而找到了真正的自己之后,也就重新拾回了差点丢失了的家人的爱。

那么,笛卡尔的精神之旅到底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普遍怀疑。笛卡尔说过:“凡在我想象内含有怀疑的成分,即便只含有极轻微者,也要毅然扬弃,以便观察此外是否还有一物仍然留在我的信念中,为完全不可怀疑者。”

这被称为“怀疑论”。怀疑一切,连梦境都要怀疑,直至最后只剩下怀疑的主体——我自己,这便是旅行的目的地。怀疑的过程中必定会遭遇各种苦难和纠葛,但还是要不顾一切地向前迈进。如此,最后找到毫不动摇的“我”,这时已经没有任何的烦恼了。不管与家人的分歧有多大,遭受多大的委屈,我还是我自己。由此,你就能够充满自信地作出判断,充满自信地生活下去。

同时,这还意味着你能够客观地看待事物。以前的我却无法客观地看待事物,因为怀疑这个世界之前的我,曾被这个世界所淹没。淹没在这个世界中的我,是无法从外部来观察这个世界的,充其量只能是主观地看待,而那只不过是自我臆想而已。

那怎么办?不断地怀疑,直至最后将“我”与世界隔离开。当自知到了这个境界时,就能跳出这个世界,犹如成了这个世界存在的依据,能客观地观察这个世界了。用国王般的视点使用语言

我的理解,应该是站在一个国王般居高临下的视角看待一切。国王统治一切,什么都能看破,充满了自信。所以,C先生也要有这个气魄。当然,这个气魄是立于心情上的!如果真的自以为国王一般傲视一切,那就越发要被家人“唾弃”了。我想说的,就是自己要更自信一点。

只是,就算是成了国王,他也有烦恼。比如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成了绝对的君主,但他也有烦恼,那就是身体的衰弱。所以,到了晚年,秦始皇到处寻求能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想要有什么就有什么、一呼百应的皇帝,却无法掌控自己身体的衰弱。为什么?因为精神和身体不是一回事。

实际上,笛卡尔也强调过这个论点,就是他颇具争议的意识和物质的二元论。笛卡尔认为,与意识是思想的主体不同,身体只是物质和机器的“延伸”,仅仅是范围扩大而已。

这样的二元论观点,其实无法说清楚心与身体之间的关系。有道是“病由心生”“精神压力是万病之源”“健全的精神源于健康的体魄”,这些都说明,精神和身体多少还是有关系的。从科学上来思考的话,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人悲伤的时候会流泪?”如果我们将两者看成性质完全不同的东西的话,那么该如何来说明这种现象?

笛卡尔认为,人的大脑中有个叫“松果腺”的部位,它是促使两者发生相互作用的重要部分。但对于这种疑问,还是说不清楚,后来的哲学家为研究这个问题也是绞尽脑汁。

这里稍稍有点离题,但至少说明,我们的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这是毫无疑问的。人是依照意识来改变认识的,也是依此来改变自己周围的世界的。

换句话说,笛卡尔比较看重人的自由意志。他强调,人的思考行为就是发挥自由意志。人和神不同,并不是什么都能理解的。但笛卡尔说,那不过是人对判断有所保留而已,而且也是人发挥自由意志的结果。而从人能够控制自己的判断这一点,也能看到人的完全性。

就这样,将人看成完全存在的笛卡尔,一边用心身二元论机械地阐明人的结构,一边又强调人和机器、动物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那就是人有随机应变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应对事物变化的理性,这些是机器和动物无法模仿的行为。

这也就是以合适的语言来应对情况的变化。动物虽然也能交流,但无法像人类那样传达高度复杂的信息。人还能察觉现场的气氛,再没有比这难度更大的状况判断了。有了这种本事,人就能够在最佳的时机,以最合适的声调,说出最适宜的话来打动他人的心。

只要说上一句话,不仅能让眼前的人哭泣,也能让他发怒,当然也可以使他喜笑颜开。只要一句话就可以。所以,同样的一句话,常常并不是只有一种效果。要会捉摸气氛,才能知道怎么说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诗这种艺术形式就有着很强大的力量,短短几行诗,就能打动人的心灵。[1]

我居住的山口县周南市,是以《大象》这首诗歌出名的窗道雄的故乡,为了纪念他,当地设立了奖项,开展竞赛活动。窗道雄的诗作中有一首涉及语言运用的《啊,日本语!》。

出生后不久

人们把赤子

叫作赤坊

日语的雅致

和美丽

正是日本人优雅的体现

白底红日作为国旗

将岩上生苔

写入国歌

日语的雅致

和美丽

是和平者优雅的体现

将这两者

雅致、美丽

传遍四方吧

为盛赞

故乡宇宙的

永远之光

怎么样?是不是很美?这首诗将语言的魅力和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用自己的语言沟通

接着我们再来说说C先生的事。C先生与家人关系紧张,埋怨不为家人所理解。我觉得,像他自己也认为的那样,很大的一个因素是沟通问题,他和家人缺少很好的沟通。

虽说是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家人,但也要学会“察言观色”,选择最合适的交流语言。这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有自信,一旦缺乏自信,人就会变得自卑,也就无法说出合适的话。赞扬对方的时候,首先自己就得有自信。

你不用多虑自信的根源来自于哪里。笛卡尔也说过,自我这种意识在这个世界中具有无限的特权性。因为我在,因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于这个世界中。只是,要自信,但绝对不能傲慢!

今夜的金玉良言

当我怀疑这一切是不是假的的时候,正这么思考的我就必定是个真实的存在。——笛卡尔

[1] 窗道雄,男,著名童谣诗人,代表作有《大象》《山羊先生的信》等童谣。第一本诗集为《火辣辣的天麸罗》。第4夜:听听列维纳斯怎么说——孤独:当没有知心朋友时伊曼努尔·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1905~1995)法国犹太人哲学家。在纳粹迫害犹太人时曾被关入集中营,后奇迹般生还。他的著作《他者论》,以犹太人思想为背景,表达了他独特的伦理学思想,论述了自身与他者的关系。此外,他还著有《总体性与无限》《从实存到实存者》等。

来信:

我现在在一家外资金融机构工作。我应该是所谓的单身职业女性。钱我有的是,生活也是自由自在,在物质方面我没有什么不满足。只是,看着周围的朋友都一个个结婚了,很多人有了孩子,开始走上正常的人生之途,而我却还过着单身生活,心里就会油然升起一种孤独感。

说起来,我是个不擅长交际的人,虽然工作上出于无奈不得不和人打交道……对别人的私生活我费尽心思去打探,却不愿意和有相同境遇的女性一起互相慰藉,只是自然而然地重复着自己的单身生活。难道我就这样一直孤独下去,过完自己的一生吗?(D小姐,35岁,公司职员)“他者”真的没必要吗?

能自由自在地生活,过日子也没什么不方便,这种情况下,单身生活往往是十分惬意的。不过,偶尔也会感觉到孤独。人是很难忍受孤独感的,于是就会有找个人一起生活的想法。D小姐就是这样的情况。

一个在外资金融机构上班的职业女性,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但是环顾四周的同龄人,大家都一个个成家了,似乎只剩下自己还孤零零地生活着,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也正因为如此,才会讨厌有着相同境遇的人们聚在一起。

最大的问题是,D小姐是个本来就不太善于同人交往的人。这样一来,她必定要忍受孤独。有的人对此能泰然处之,但寂寞总会侵袭到内心。想要摆脱这种境地,唯有克服自己不善交往的弱点。

工作上若处理得当,这一弱点还影响小一点,但在个人生活上这样的话,就不是长久之计了。所以,唯有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才有出路。不过,也没必要强迫自己,只要稍稍改变一下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思维方式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曾被关入纳粹集中营的列维纳斯

有助于D小姐改变对事物看法的哲学家,应该就是伊曼努尔·列维纳斯了。他是一个对“他者”有着独特见解的哲学家。列维纳斯是个出生在立陶宛的犹太人,后来加入了法国国籍。他思想形成的背景有两点,一是犹太人的民族属性,二是有过纳粹集中营的生活体验。

在纳粹集中营,他是作为俘虏被捕的,在集中营里受到了非人的折磨,在那里他只是被当作一个号码受到管制。列维纳斯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可他在立陶宛的家人几乎被杀尽。这种强烈的人生体验对他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就像其他许多同样经历过纳粹迫害的思想家一样,列维纳斯的思想也着眼于人类个体的个性和尊严。他的主要著作名叫《整体与无限》,他在书中批判了整体性,并追求无限性。这种整体性所象征的正是西方哲学中源远流长的以“我”为中心的思想。

自从笛卡尔说了“我思故我在”以来,使得“我”这一存在在世界当中被给予特权,而照列维纳斯的说法,自从古希腊时代开始,一说起西方哲学,就是以“我”为主的中心主义。从被称为近代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开始,皆是如此。

那么,以“我”为中心有什么不足之处呢?那就是会同化他人。当我们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思考的时候,常常会做出让别人也和自己一样思考的举动。当发现对方并不这样的话,就会设法让其具有和自己一样的想法,比如说服、强求等。

其中尤以极权主义为甚。在纳粹德国,国家压制舆论,人人都只能有同样的意见。当然这样做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于是,反抗的人就会被肃清,这是件很恐怖的事。

但是,这种情况在我们日常对待他人的态度上也会流露出来,虽然微不足道,但必须引起足够的注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是各个不同的存在,可以说是隐藏着无限可能性,是无限不同的独立存在。列维纳斯所说的“无限”这个词,也包含了此种意义。

只是,欲将他人纳入自己的想法里是人的一种本能。列维纳斯把这说成是“无形之物的形态化”,总之,人是一种喜欢将万物都赋予明确形状的生物。其目的是为了将对象据为己有。据为己有了,原本他者的世界就成了我的东西,也就达到了“同”。

人其实是个“贪欲之物”。换一种说法,就是一种“欠缺之物”,所以要索求。而在满足欲望的同时,世界的一部分就成了我的东西。但是这样一来,不为我所有的绝对是他者的东西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呢?这便成了问题。这就是列维纳斯思想的主题。

人虽然会索求,却绝不会满足。列维纳斯将之称为“欲望之物”。他将“需求”和“欲望”区别开来,前者在法语中是“besoins”,后者在法语中则是“desir”。人们常说的欲壑难填,欲望的对象始终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于是就会无节制地追索不休。那个对象就是他者。所以说到底,他者是无法被拥有的。用“脸”来意识他者的存在

那么,我们该如何将他者看成无限的存在来对待呢?我们往往会在无意识中将他者和自己同化起来,所以,就有必要将他者作为“他者”来看待。列维纳斯提供的诀窍就是看“脸”。

每个人都长着一张不一样的脸,就看你能不能意识到脸的不同。如果我是一名教师,就必须将学生的脸和姓名对应起来。有许多学生,记忆起来会比较难,当你将长相和姓名一一对应起来的时候,就处于识别“人脸”的状态之中。

姓名记得再清楚也毫无意义,只有将脸和姓名对上,也就是赋予了意义,才算完全认识了这个人。同样,在一本书上,人物的简介如果不附上照片的话,姓名立刻就会被遗忘,所以我也是尽量晒出照片来。

每个人不同的“脸”就是他者的象征。关注“脸”的,并不仅仅是列维纳斯一个人。古今中外“脸”都会成为某种主题。例如,古罗马的辩论家西塞罗曾说过一句话:“长相是灵魂的忠实之像。”在日本古代的鬼故事中也有“平面妖怪”一说,那是一种拥有一张光溜溜且没有眼睛、鼻子和嘴巴的“大饼脸”的妖怪。

平面妖怪的恐怖之处在于没有脸。没有了脸,就无法辨别是什么人,这是很可怕的。所以有的人觉得,脸上覆面纱的人很恐怖。

所以,在法国和比利时等地,常发生宗教冲突事件。这显然是一种过火的表现。

在日语中,“平面妖怪”一词还用来表达“没有个性”,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人的一张脸确实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根据长相可以知道此人的为人,这似乎是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的。

人的一张脸上最重要的是一双眼睛。人们不是常说“请看着眼睛说话”吗?这是为了将他人作为他者来认识、来面对。一看眼睛就能感觉到活生生的人。有一种说法,在战场上士兵是不能看对手眼睛的,不然当他感觉到对方也是人时,他就下不了杀手。

那么,为什么他者是如此重要呢?那是因为有了他者,才会有自己的存在。就像刚才说过的,失去了他者,这个世界就成了极权主义的世界。所有人的思想都一模一样,谁有违逆,就要被消灭。不用多长时间,人也就失去了自我。所谓自我,就是一种思考事物的存在,在极权主义世界中,人一有了自己的思想,就会遭到否定。

怎么样?他者的存在对自己是不是相当重要?在列维纳斯的理论中,他者的存在被说成“伦理”,也就是说,他者和自我的关系是一种伦理,它规定了“我”这一存在。但必须注意的一点是,这种情况下的关系是相互性、非对称性的。

一般所说的伦理,自我和他者的关系是对称的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应该遵守的规则、制度等。而列维纳斯说的伦理,说的是对以脸部为特征的他者负起无限的责任,由此产生出非对称的关系。

正因为有了与他者的这种非对称的关系,我们才能够存在。先有他者,才有“我”的存在。

这样看来,D小姐的问题在于不太重视他者的存在,按她自己的说法是不擅长交际。但这样一来,与别人不相往来,就会感觉孤独。我建议她与周围人多接触、多交往。

当你把他者这一存在置于自己心中十分重要的位置,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种存在时,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方面,列维纳斯的思想很管用。因为他强调,正因为有了他人,才有你自己的存在。而且对他者,我们还负有无限的责任。

不知道D小姐能不能接受我的说法,但我想说的是,若能明白他者的存在对自己的存在非常重要这一点的话,日常的人际关系定会有一个很大的改变。

今夜的金玉良言

脸是“他者”的“显现”,是最可靠的表现。在脸上,他者一览无遗。——伊曼努尔·列维纳斯第二章工作上的烦恼第5夜:听听康德怎么说——失败:当措施失当、工作出了差错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近代德国哲学家,“我们能知道什么”“能做成什么”“能得到什么”,针对这些根本性的问题,康德写下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等著作。他对传统的哲学进行归纳整理,建立了批判哲学理论,他因此被称为“德国观念论之祖”。

来信:

我是一名在一家企业的研究所工作的工程师,在一次实验中出了差错。幸好出错时只有我一人在场,所以暂时没有报告。

我之所以没有报告,是因为传说最近我有可能升为主任,我怕这次的差错会影响我的晋升。虽然这也不算是什么大的差错,瞒一下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我一直在担心,万一因此造成什么事故,那可怎么办?这次差错实在是微不足道,但我真想早点忘掉它……(E先生,27岁,工程师)出错并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

E先生是个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出了点差错。虽然不是什么大的差错,但如果有可能——哪怕是一丁点的可能,会造成事故的话,那还是应该报告一下。我想,这个道理谁都能明白。E先生之所以烦恼不已,说起来大致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社会的风气。至少在日本,人们并没有这样的习惯,出了点错就想着要报告。大家会觉得这种鸡毛蒜皮的事算不了什么。比如日本人不会随地吐痰,这是当今日本的文化使然。

在中国,很多地方都贴有“请勿随地吐痰”的标语,这种情况其实是非常奇怪的,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请不要不顾场合地吐痰”。也就是说,在中国,不能不顾场合地随便吐痰的文化意识还没有植根于人心。

另一方面是人性的弱点。不管有什么样的文化根植于人心,当事情临到个人头上时,会不会公开说出自己的错误,那就另当别论了。特别是像E先生这种情况,出了错并没第二个人知道,再加上又临近晋升,在这样的情况下若还能公开报告,确实是一个强大的人。人其实是种脆弱的生物。

当人陷入像E先生这样的困境时,就会权衡一下利害关系。当然,人权衡事物的利害这件事本身,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就算这是一种功利主义的想法。我们可能会作出下面这样的思考:

如果这确实不是什么很大的问题,将差错曝光后,大家都知道了,说不定会损害公司的名声。我们还会考虑如果这个差错并不会造成事故影响,并能隐瞒到底,那就真是一件万幸的事了。如果E先生向公司报告了,公司可能也会有这样的想法。事实上,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

这种思维方式,也可以说是当今日本的风气。甚至可以说不限于日本,现在世界上有很多国家,人们都是这样算计着过日子的。因为这样做事效率会更高。即使有可能事后会出问题,那也是小概率事件。再退一步说,就算要付出点代价,那也不足挂齿。

不过,我说的是不过,如果这种小概率事件的不良后果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你会怎么办?这种一万人当中只会摊上一个人的倒霉事,何况,还是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一旦不幸被自己揽上身了,该怎么办呢?也许有人会心甘情愿地认命,因为他认为自作应该自受。但如果出的事会殃及他的孩子,即便是这样的人,也一定会急红眼并拼死相争。强调人的“义务”的康德

也就是说,当我们意识到一个人——不管是什么人——的分量时,就不能做出错误的行动。告诉我们这个道理的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康德提出了被称为“义务论”的严格的伦理学说。顾名思义,人之为人,是有义务的。

比如说,人有做出正确行为的义务。带有条件履行义务是毫无道理的。什么给了钱才做出正确行为、要受到了表扬再干之类的行为,都是不可以的。也就是说,就像“你想要……你就必须……”这样以某种目的为前提,为实现这一目的命其做出一定行动作为必要手段的行为,那是不可以的。他把这种带有条件的命令称之为“假言命令”。

康德寻求的是不带任何条件的行为,即单纯以“你必须……”形式来显示的。像这种不带任何条件的命令,叫作“绝对命令”。问题是即使做出正确的行为,但只是自己这么想,那还是毫无意义。于是康德提出了一条原理:“你的意志的准则,任何时候都能同时被看成一个普遍立法的原则。”

意志的准则符合普遍的立法原则,意思就是要和大家的准则一致,只有这样,绝对命令才算用上了。也就是说,当任何人都认为这个判断是正确的时候它才成立。

按照这个原理,这个准则,仅是以形式是否具有普遍性(即大家是接受还是否定)来判定,和准则的内容没有关系。这样一来,就不一定能获得道德意义上的妥当的结论,只要大家都认为是正确的就是对的。比如在伊朗,犯了通奸罪的妇女要被施以用石头来砸死的酷刑,你可能觉得残忍,但那里的人都觉得这是对的,于是这就很正常了。

你别说,这是在日本以外,在日本也一样。赞成死刑的日本人不少,而多数发达国家都将死刑视作野蛮之举。那么,有没有什么绝对的准则呢?康德的回答是肯定的。“请听从蕴含于你的人格和其他所有人的人格当中的人性作出行动。作出行动自始至终是目的,而绝不仅仅是手段。”这是他的论点精粹。

此论点认为,不应该将人性作为手段,而是作为目的来运用,强调的是对人的尊重。这可以看成在每个个体的尊严性中,寻求行为道德性的实质依据。

那么,为什么说,人会具有如此绝对的价值?按照康德的说法,这是因为人有“意志自律”的存在。所谓意志自律,就是虽没有受到其他人的强制,但仍能做出自主选择的能力。

只有人才能做到这一点。牛和马不受到强制,就不会行动。若不对它们施加鞭打,或给予胡萝卜,它们就不会听话。但人就不一样了,即使没有这样的强制或条件,也能依靠自己的意志行动。这里要提醒的就是刚才说过的“绝对命令”。

换句话说就是,人可以不受条件左右,以“你必须……”这样的严格要求作出行为,是因为人具备意志自律。所以,道德的本质其实蕴含于意志的自律之中。而人能够依照意志的自律,超越自己的欲望。用“绝对命令”而不是“假言命令”进行思考

这里,我们用康德的“义务论”来对照一下E先生的问题。先来分析一下,报告差错是不是一种正确的行为。E先生的情况,看起来犯下的差错并不会立即引起重大事故,但还是存在着引起事故的可能性,这样看来,至少有可能会给人带来伤害。

假如是这样的话,为避免不良后果而报告差错,就符合普遍立法的原则,即大家认为报告差错是正确的行为。

但是,E先生隐瞒不报,是出于害怕此差错会影响自己晋升这样一个理由。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个因素,他也许会认真对待这一差错,并予以报告。我们假设有报告差错就能晋升的制度,那么E先生也一定会公开他犯的错吧。但这正是康德批判的所谓“假如……的话,那就……”的假言命令。

我们说,不管会不会影响晋升,E先生都有无条件报告差错的义务。那是康德肯定的绝对命令。

听见这样的答复,大家可能会觉得过于严厉了。人总是脆弱的存在,这样严厉的态度似乎太过分了。确实,一旦公开差错,不管是在公司内还是公司外,E先生都会即刻成为众矢之的。如果大众传媒也对此饶有兴趣的话,那就更糟糕了。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认为要求报告是件过分的事,我觉得这是两码事。

这里的问题出在社会方面。因为怕人过分追究,于是错误便被刻意隐瞒起来了。正如《左传·宣公二年》中所言,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犯错并不是错,错的是知错不改。没有这样的社会舆论监督,就会有更多的错误被隐瞒。

很多发生的事件,并不是差错本身,而是隐瞒带来的问题。有时犯下的差错微不足道,却因为隐瞒酿成了重大事故。

我在学校讲授一门名为“技术人员伦理”的课,这是相当于大三程度的学生们必须修读的课程,教科书中有很多著名的案例。福特汽车召回事件大家都知道吧?此事还被拍成了一部名为《诉讼》的电影。福特公司开发了一种小型汽车,但就在推上市场之前,他们发现,由于设计上的缺陷,这款汽车如果后部受到撞击的话会发生爆炸起火。

这下公司高层为难了。是改变设计重新生产,还是维持现状推上市场?当然,维持现状推上市场的话,一旦发生事故就要赔偿消费者。他们对有可能付出的赔偿金和改变设计需要的费用进行了比较,计算的结果是,付出赔偿金花的代价要小。

于是,福特公司决定维持现状,推出既定车型。结果,这款车型爆炸起火事故虽然不多,但仍夺走了许多宝贵的生命,而支付的赔偿金之多也远远超出了预料。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首先,人命关天的大事,功利性的计算是毫无意义的;其次,隐瞒差错会引起重大事故。正因为如此,这个福特汽车召回事件才会成为经典案例,被用到教科书中。“挑战者”号事件也是个例子。事关国家声誉的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航天飞机项目上居然也有诱发隐瞒差错的因素。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也是因为技术人员虽事先已发觉有不正常情况,但还是被高层压制,结果,“挑战者”号发射仅一分钟就在空中爆炸,导致多位宇航员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公开纠错提升信誉

我们再来看看与此相反的公开纠错的事例。曾经有过一个“西蒂科普大厦事件”。有人指出,著名建筑师勒迈杰完成的一幢大厦有倒塌的危险,这位建筑师听说后勇敢地站出来认错,并进行了加固工程。而有人所指出的“倒塌的危险”,其前提是在碰上16年难得一遇的飓风的情况之下。

所谓的16年难得一遇,说不定就是很少有,但建筑师却是认真对待,态度磊落。他原先以为保险公司也会因此提高损害赔偿保险的费率,没想到保险公司高度评价了他的诚实态度,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保险费率。而他的这一次坦诚,也提高了自己的声誉。这里关键的一点是,勒迈杰坦诚认错,并不是出于提高自己声誉的目的,那只不过是一个结果罢了。但说起来,得到这个结果,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差错,就像是个小毛病,谁都会碰到。只有认真对待,才能防患于未然。不起眼的小病若放任不管,最后就会置人于死地。隐瞒不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