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有礼:图解中华传统礼仪(彩绘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0 01:04:23

点击下载

作者:程学轩,樊丽娟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生有礼:图解中华传统礼仪(彩绘版)

一生有礼:图解中华传统礼仪(彩绘版)试读:

前言

中国自古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古人认为在社会生活中,只有形成一定的礼仪规范,才能养成个人品德、实现理想的国家秩序,所以礼在中国历史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礼的繁体写法是“禮”,左边是“示”,右边是“豊”,“示”即“神的启示”,“豊”又由“曲”和“豆”组成,“豆”是礼器,有点像我们现在的高脚盘,“曲”则表示供奉给神明的祭品,礼的本意与向神明祈祷有关。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礼的意义逐渐从“神”转向了“人”,古人在个人修养、社会秩序上也对礼越来越重视。

天地之间万事万物都有不同的地位,上下高低互不相乱,同样,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也是如此,如君臣、父子、夫妇、朋友等,对不同关系的人应当区别对待。如何合宜地对待他人,这就涉及礼仪了。

现在人们常常说“礼仪”,但在古代,“礼”与“仪”二者却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仪所强调的主要是外在的仪节规范;而礼则不仅仅强调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其在遵照仪节而行时内心的敬意。如在相见礼中,宾主见面不苛求礼物的丰美,而是更注重内心对对方的尊重。又如在丧礼中,人们宁愿不能制作出完备的仪节,但是不能没有内心的哀伤之情。古人制礼,无不本着人情而制,所以战国时代的孟子在推导葬礼起源的时候说:人们如果无法忍心见到亲人的遗体被野兽分食,就一定会考虑安葬亲人的遗体。虽然情由心生,但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呈现才能让人心的喜悦、哀戚等情感合适地表达,这就是礼仪的主要内容了。

存世的礼仪著作中,最为根本的是《仪礼》《礼记》《周礼》,这三部著作后来被统称为“三礼”。《仪礼》是现存最早的记载礼仪制度的典籍,主要记载了先秦时期的大型礼制,如冠礼、昏礼等。《礼记》内容驳杂,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如《冠义》《昏义》等,是直接对《仪礼》中《冠礼》《昏礼》礼义的解说,但也有与具体礼仪无关,而与儒学义理阐发有关的,如《大学》《中庸》等。《周礼》主要叙述了天子六官(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及其分属官职的具体职责。虽然《周礼》侧重于讲官职和政治制度,但其中所涉及的礼制内容也十分全面。《周礼》将大小礼仪统归为五类,称作“五礼”,这五礼分别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吉礼即祭祀之礼,以古人祭祀祈求吉祥而得名;凶礼是指逢凶事时所行的哀吊礼,如丧礼、吊礼等;宾礼为相互交往的礼仪,其中包括人际交往礼仪和国际交往礼仪;军礼是与战争、军队相关的礼仪;嘉礼所包括的范围就比较广了,比如饮食礼仪、冠昏之礼、庆贺礼等都属于嘉礼。“三礼”奠定了古代的礼制基础,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以《仪礼》中所涉及的部分重要礼仪为主干,以《礼记》为主要参考,涉及《周礼》的部分较少,当然,除了“三礼”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经典文本也有所涉及,如《管子》中的《弟子职》篇就详细地描述了先秦时期弟子洒扫的具体步骤和细节规范,我们可以通过它看到古人洒扫的仪节度数。其他如南宋时期朱子编写的《童蒙须知》和《家礼》,在本书写作过程中也多有引用,以见不同时代礼仪的差别与变化。

虽然历代人们敬老尊贤、乐生哀死的情感不会有很大的差别,各个时代的表达方式也不尽一致,但是其中总有不变的东西。这也正体现了礼文和礼义的区别:礼文根据礼义制定,而表现礼义;礼文应合于时宜,礼义则是基本不变的。正因此,《论语》中记载,当子张问孔子“三百年以后的事情我们可以知道吗”的时候,孔子回答说:“商代因循夏代礼仪,所增加减损的,我们可以根据文献知道;周代因循商代礼仪,所增加减损的,我们可以通过文献知道;如果将来的国家终究承继周代文明,那么,即使是三千年后的情况,我们也可以知晓。”可见在古代中国,礼仪的传承是十分重要的,唯有把握其中不变的礼义,礼仪才会真正地世代传承。

礼仪随着时代的推移不断因革变化,礼俗与礼仪的关系是互动的。礼仪虽然已经成文,但也会随着人们的实际情况有所变化,有时礼俗会变为礼仪,有时礼仪又会降为礼俗,也正是在这两者的互动中,礼仪才根据时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时至今日,不少传统的礼仪已经逐渐消亡或者变异,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整个社会的运作方式已经不同于古代。虽然人们还会遵循礼貌的交往原则,也有不少琐碎的常见的基本礼俗,但传统礼仪的面目已渐渐模糊。这本小书的目的,就是希望读者能看到鲜活的、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古代传统礼仪,认识到传统礼仪不单纯是外在的规定和约束,而是根本于人心,使人能够合宜地表达心意和情感。时代变化,仪文度数很可能改变良多乃至再难重现,但人心人情,即使相去千年,也能相感动、相应和。

传统礼仪庞杂而详密,并不是这一本小书能够讲明道尽,所以本书并没有按照传统礼仪的种类一一作详尽介绍,而是描述了古代贯穿人们一生的礼仪,包括了诞生礼、成童礼、拜师礼、成人礼、婚礼、相见礼、饮食礼、日常礼仪、祝寿礼、丧礼、葬礼、祭礼等,所讲述的礼仪也都是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希望读者读了这本小书后能够对传统礼仪有更亲切的认识和理解。古今对比,有所感发。

作者学力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不当之处,还请读者不吝斧正。程学轩 樊丽娟

人生之始——诞生礼

孟子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小孩对于父母毫无隔阂的孺慕亲爱,恰是人性最本真的呈露。相应地,大人们也应尽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环境,以使他们葆有赤子之心,而不至于早早便让美好单纯的心蒙尘。不仅在出生之后是如此,即使是在母腹中的婴儿,人们也认为他们能“听”,能“看”,能感受,他们的心也应该如同他们的健康一样被好好呵护。因此,古人认为,从母亲有孕到孩子出生这一整段时间,大人们有很多事情应当做,以使孩子的身心在人生初始便打下好的根基。

中正的胎教音乐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胎教受重视的程度、涉及的范围,与现在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早在汉代成书的《大戴礼记》中,就已经有了关于胎教的记载:“胎教之道,书之玉板,藏之金匮,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胎教的方法,用玉板来书写,用金匮来珍藏,再存放在宗庙之中,警戒后世。这种珍而重之的程度,后世已经远远比不上了。

古人如此重视胎教,那么,他们又是怎么理解胎教,怎么进行胎教的呢?

听音乐,这是如今常见的胎教方法,在传统胎教之中,也有这一项,但古今的选择却有不同。

如今人们给胎儿听音乐,多会精心选择传世名曲。也许因为父母对男孩女孩有不同的期待,所以在选择乐曲时,也有一定的风格偏好。比如希望女孩娴静平和,就多给她听柔美的曲子;希望男孩磊落大气,就多给他听刚健的曲子。古代胎教对于曲子也是有所选择的,但选择的标准和现在稍稍不同,其最根本的原则不是有名、好听,而是“中正”。“中正”这个词,在传统文化中,简单地说,就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这是传统审美中一个基本的向度:含蓄蕴藉,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无过无不及,是当喜则喜,当怒则怒,不会背离常理常情;是五分喜就是五分,十分怨就是十分。而想要发出的情感无过无不及,人便先要心气平和,事先没有偏见。不偏不倚,正是对于人发出情感之前的状态的期望。正如一面镜子,若它想要明明清清,分毫不差地映照事物,首先需要自己均平如一,不染纤尘。音乐在古人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西周时,人们将乐器按照制作的材料分为八类,分别是金(金属)、石、丝(丝弦)、竹、土(陶土)、木、匏(páo,葫芦)、革(皮革),也称为“八音”。“八音”的代表乐器分别为钟、磬、琴(瑟)、箫(笛)、埙(xūn)、柷(zhù)、竽(笙)、鼓。

古代的人们用“中正”作为标准来选择胎教乐曲,要求乐曲既有“中正”的内容,又有作曲者和演奏者“中正”的心志。曲子的“正”,是由作曲者和演奏者的“中”来实现的。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中正的曲子呢?古人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激烈的鼓点让人气血激荡,颓靡的旋律让人心志消沉,中正的乐曲则会有利于涵养温厚平和的心灵,使听音乐的人内中外正,喜怒得宜,不被情绪左右。胎儿自身调适能力尚未养成,其情绪尤其需要安宁平和,不适合跌宕往复。从这一角度来说,如今的不少名曲固然是杰出的艺术作品,但若在古人看来,却是不适合作为胎教曲目的。

因此,在古代,王后有孕,希望听乐曲时,乐师只会演奏平正的雅乐。就算王后指定要听某首曲子,如果那首曲子不符合中正的标准,乐师便会推辞说:“对不起,我没有学习过那样的乐曲。”

由选择胎教音乐这一件事情,我们便能看出,传统的胎教,以养成胎儿的中正情性为根本目的。为此,人们需要使胎儿所接触到的东西无不中正,只有这样,婴儿才会有最厚实纯粹的性情根基,进而开始他的整个人生。婴儿出生之前,孕妇要在视、听、言、动上加倍谨慎,行为端正不邪僻,以使婴儿有所感应,使他出生后有好的样貌、心性。古代妇女怀孕之后,站立的时候不歪斜,坐着的时候不偏倚,笑的时候不肆意放声,独处的时候不散漫,希望能为胎儿营造最好的环境。

孕妇需谨言慎行

胎儿所在的整体环境,固然不只是声音环境。胎儿以母腹为居所,孕妇的整个身心状态,才是对胎儿产生最直接影响的根本“环境”。因此,孕妇的全部衣食住行,乃至言语和思虑情感,都需要合于中正。这样一来,准妈妈便需要时刻谨慎了。像是吃饭,可不是能填饱肚子,好吃就可以。古代修养较高的人一言一行都尽量符合礼的要求:食物要是放坏了,不吃;颜色看起来糟糕,不吃;味道闻起来糟糕,不吃;没烹制好,不吃;不是当季的食物,不吃;切肉没有按着肉的本身纹路切,不吃;没有合适的酱搭配,不吃……总而言之,从食材选择、加工、烹制、端上桌一直到吃,都得合乎中正才行。其他如座位不端正不能坐,衣服不符合形制不能穿,眼睛不能看不合礼的事,耳朵不能听不合礼的声音,口中不能说不合礼的话语,乃至心中不能想不合礼的事情,等等,这些礼制规矩虽不专门针对孕妇而言,但确实也是需要孕妇努力做到的。由此看来,古代的孕妇要讲究的规矩可比现在多得多了。孕妇的饮食忌讳其实古今是相通的,太凉的、太辣的、太甜的、太酸的,都需要尽量避免食用。知书识礼古代的胎教实例

《列女传》是汉代刘向整理的一部有关历代女性的著作,其中就记载了周文王的母亲太任的胎教方法:……太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溲于豕牢而生文王。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卒为周宗。君子谓太任为能胎教。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故妊子之时,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人生而肖万物者,皆其母感于物,故形音肖之。文王母,可谓知肖化矣……太任的性情纯正端直,仅做合于道德的事。在有孕的时候,她不看邪恶的事物,不听繁靡的乐声,不说傲诞的话语,在怀胎时就为胎儿营造好的环境。她在如厕时生下文王。文王出生便睿智通达,太任教一,他便能推类而通百,最终成为周代的先王。君子认为太任是能进行“胎教”的。以前妇人有孕后,睡觉不侧卧,坐不靠席边,站立不斜倚,不吃味道不正的食物,切肉若未依据肉本身的纹理则不食用,席未铺设端正则不坐,不看邪恶的事物,不听繁靡的乐声,晚上就让盲乐师诵诗,称述合于正道的事情。像这样,生下的孩子就会形体容貌端正,才能品德出众。所以有孕的时候,对于引发自己感知的事物一定要审慎。若感知善,胎儿就会趋向于善;若感知恶,胎儿就会浸染于恶。那些出生就像某物的人,都是因为他们的母亲有孕时感知于某物,所以形体声音便会相似。可见,文王的母亲是知道感应会导致孩子与某物相似这一道理的。

对孕妇的特别照料

人们希望种下的植物能生机畅茂,繁花秀实,所以一开始就挑选饱满的种子来播种。胎教所做的工作,便类似于使种子本身饱满坚实。婴儿出生以前的那一小段时间至出生那一刻,是决定这颗种子能否顺利破土而出的最关键时期。如果说胎儿的生命是从母亲怀胎开始的,那么,胎儿人生的起点则是从出生开始的。人们会在这一段时间倍加细致地看顾孕妇,尽量充分地准备好所需物品。对孕妇及胎儿健康方面的留意,古今是相同的。

孕妇即将生子时,需要和丈夫分居。古代贵族的居所有正寝、燕寝、侧室之别,正寝在诸寝中最为尊贵,是最得正气的地方;燕寝是平常居住、休息的地方;侧室在燕寝旁,也是用来居住的地方。孕妇在生产当月的初一,要从正寝搬到侧寝去住,丈夫每日派人去问询妻子的情况。丈夫如果某日感应到孩子将要出生,会亲自去问询情况,但妻子不能自己去见丈夫,而是让身边的女师(专门负责教导妇女德性、仪表、言语、行事等方面的有妇德的女性)穿自己的衣服去答话。若这一天丈夫正在为祭祀做准备而处于斋戒期间,必须住在正寝,那么就不能自己去问,而是派人去问。

如果是普通百姓家里,没有正寝和侧寝之分,则是丈夫搬到别的居室去住,以此夫妻相避。清代焦循《群经宫室图》里记载的周王住宅示意图。燕寝、侧室是周王平时居住的地方,统称为燕寝;后正寝、后小寝是王后居住的地方,因为共有六宫,故称“王后六宫”;后正寝两边的内九室是九嫔、九卿主持事务的地方。九嫔在一边的内九室教育妇德,九卿则在另一边的内九室处理国家政事。迎接准备 男女有别

经过分娩,孩子终于来到了世界上。

在古代社会,男女是有不同责任的,父母对于男孩女孩也相应地有着不同的期望。这样的区分将贯穿他们整个人生。例如,《诗经·小雅·斯干》记载:“吉梦维何?维熊维罴(pí,熊的一种),维虺(huǐ,毒蛇)维蛇。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huáng),朱芾(fú,蔽膝,是古代贵族祭祀时遮盖在大腿至膝部的服饰)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tì,婴儿的包被),载弄之瓦(陶制的纺锤)。”从诗中我们会发现,生男孩还是女孩,母亲受孕时的梦兆不一样,孩子出生后睡的地方、穿的衣服、玩耍的器具、被寄予的期望都是不同的。现在我们说的“弄璋”和“弄瓦”就是由此而来。

此外,胎儿出生之后,如果是个男孩,家人就会在门的左边挂上一张弓,期望这个孩子将来勇敢中正;如果是个女孩,家人就会在门的右边挂上佩巾,期望这个孩子将来贤惠懂事。所以,我们祝贺男孩女孩的生日,也可以文雅地说“悬弧令诞”和“设帨(shuì,佩巾)芳辰”。盛大的“欢迎会”

男孩出生三天之后,要完成人生的第一次“射箭”。婴孩刚生下来,并没有多大力气,所以这个活动要在大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在这三天之内,要选择一个好日子,以庄重的礼仪迎接孩子的出生。

古代等级森严,礼的作用之一就在于别尊卑,因此迎接礼依据孩子父亲的地位以及孩子的嫡庶区别,所用礼仪及牲器也不相同。严格选择“监护人”

孩子的迎接礼结束后,如果家庭地位足够,家人还会为孩子选择子师、保母和慈母。这三者各有分工:子师负责教育孩子良善之道;慈母要关注和审察孩子的言行好恶,并加以引导,使合于规矩;而保母则负责照顾孩子起居,让孩子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身体。子师、保母、慈母的选择很重要,要宽容、慈爱、温良,且恭敬、谨慎、寡言。宽容、慈爱、温良则近于仁,恭敬、谨慎、寡言则近于礼,这样的监护人培养照顾孩子,才能继续培固胎教打下的基础,使孩子更好地成长。如果家庭条件不允许,则由孩子的母亲来全力承担这三者的职责。孩子出生的“欢迎会”上,因身份的不同所摆设的食物也不同。天子、诸侯嫡长子(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用牛、羊、猪三牲,天子、诸侯其他孩子以及卿大夫嫡长子则降一等用羊、猪二牲,卿大夫其他孩子以及士嫡长子则又降一等只用大猪,至于士的其他孩子以及普通百姓的所有孩子则全用小猪。

如果是男孩子,还会给他择男性师、保、傅来负责其在外的生活学习。师负责教导学问,傅负责辅助德义,保负责保其身体。我们所熟知的圣人周公便是周成王的太傅,而周成王的太师由姜太公担任,太保由召(shào)公担任。连担任太保的召公也是德行与才能卓著的人,可见选择监护人是何其严格和重要。第一次理发

三个月之后,孩子的头发也长了,这时就要选择一个好日子,给孩子理发。男孩、女孩理的发型是不一样的。男孩只留头顶两侧的头发,扎起来成两个角,其余头发都剪完,这叫作“角”;女孩则留一个十字发型,其余的头发都剪完,这叫作“羁”。择日取名

孩子出生三个月后,父母就需要择日为孩子取名。在这一天,父母都要沐浴、更衣。然后由保母和母亲一起,抱着孩子去参加这个取名的仪式。父亲需要“咳而名之”,即父亲要用手托着孩子的下巴给他命名。

古人三月得“名”,二十加冠之时得“字”。“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是对一个人的直接指称。假如我们只说,“那是一个人”,全天下的人都无法相互区别;但如果我们说,“那是某某某”,这个名字所指向的人就在所有人中间特别地被指出来了。所以在传统礼仪中,一个人的名须与其本人一样受到尊重,对于他人的名的侮辱,会被视同对于他人本身的侮辱。所以,直接称名,对于平辈和长辈来说,都是很不尊重人的行为,只有长辈才能直呼晚辈的名。图中右为男孩,发型为“角”;左为女孩,发型为“羁”。

取名的第一个要点是,应寄托良好的期望,至少不应该与此相反。古人特别指出,取名不应根据孩子的隐疾,像黑肱、黑臀这样的名字,就是很不合适的。此外,“名,终将讳之”,一个人终究是会成为别人的尊长的,且不论君主百官,即使平民百姓也会有晚辈,所以取名的另一个要点就是,不能为别人避讳增添额外的麻烦。像是用来记录时间的天干地支以及名山大川、国名、官职、牲畜、器币等都不适合作为名字。因为这些字眼在祭祀、政务中乃至日常生活交流中时常用到,如果取作名字,就会给需要避讳的人造成很多的麻烦。《左传》中就谈到因为国君取了官职、山川作为名字,导致官名、山川名字不得不更改的例子。

取名寄寓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正式标志着孩子以这一个特别的人的身份开始了整个人生。《礼记·内则》中说,子生三月,“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咳”即颔,下巴的意思。“咳而名之”也就是以手托着孩子下巴给他取名。《礼记·内则》记载:“凡名子,不以日月,不以国,不以隐疾。”《左传》中也讲到命名的“六不”原则,即“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但其实在后世人们的命名中并未严格遵循这些原则。知书识礼忌犯家讳桓南郡被召作太子洗马,船泊荻渚。王大服散后已小醉,往看桓。桓为设酒,不能冷饮,频语左右,令温酒来。桓乃流涕呜咽,王便欲去,桓以手巾掩泪,因谓王曰:“犯我家讳,何预卿事!”王叹曰:“灵宝故自达。”(《世说新语·任诞》)东晋时,桓玄被朝廷征召担任太子洗马一职,赴任途中,把船停在荻渚。王忱服下五石散已经小有醉意,去看桓玄。桓玄为他摆上了酒。王忱因为服了五石散不能喝冷酒,就频频要求旁边侍奉的人“温酒”再拿过来。桓玄开始哽咽流泪,王忱于是想要离开,桓玄拿手巾擦泪,对王忱说:“你说到‘温酒’犯了我父亲(桓温)的名讳,我哭和你无关。”王忱叹息说:“灵宝(桓玄的小名)确实放达啊。”这是一则有关冒犯别人家讳的小故事。古人到别人家做客时一般要先问清主人家家讳,以免遇到以上这种无意中唐突主人的情形。知书识礼避讳卒哭乃讳。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逮事父母,则讳王父母;不逮事父母,则不讳王父母。君所无私讳,大夫之所有公讳。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夫人之讳,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妇讳不出门。大功小功不讳。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在古代,在死者下葬,家人结束随时哭泣的状态,改为早晚各哭一次之后,才开始避讳死者的名字。依据礼仪:不应避讳同音字,双名不应分开避讳两个单字。如果有机会侍奉父母,那么就为祖父母避讳;如果出生就未能侍奉父母,就不为祖父母避讳了。在国君面前不避私人的讳,在大夫处则需避通行的讳。读诗书、写文章不避讳,在祖庙中不避讳。国君妻子的讳,即使是面对出仕之国的国君,臣子也不必避。女性的讳只在自己家中避。丧服服大功、小功的亲属不必为之避讳。进入国境应询问国中的禁忌,进入国家应询问该国风俗,进入别人家门就应先问清这家的避讳。虽然礼仪中规定“二名不偏讳”,也就是说名如果是两个字,同用的话则避讳,如果只是用其中的一字,则不需避讳。如为唐太宗李世民避讳,只是不应同时提到“世民”二字,而不必避讳单独出现的“世”和“民”。但依据当时的文献,人们还是二名偏讳了。这种情况后来成为常例,如编纂于清代的《四库全书》对“玄”字总是缺写最后一笔,便是对康熙皇帝名字“玄烨”进行了偏讳的表现。这种情况有时是卑者出于对尊者的尊敬而偏讳,也有时是因为尊者的强制。初升的太阳——成童礼

就像那个著名的谜语“什么动物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所显现的,人的一生最简单的分期便是幼年、壮年和老年,这显现出人在心志见识、精力、体力诸方面的变化历程。在《礼记·曲礼上》之中,我们的前贤也对人生阶段作出过详细划分: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qí),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mào)。七年曰悼(早夭),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幼学”“弱冠”等词,我们后来常常连用,其实,幼、弱、壮、强等是对人生状况的描述,而学、冠、有室、仕之类,则是对彼时人合适从事的事情的说明——这些对于年龄的描述词,往往是综合这两方面而成的。据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前贤对于不同人生阶段的人的期许,是随其当时的身心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品性端正最重要

古代有不少神童的事迹流传下来,诗圣杜甫就说自己“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七岁就能吟诗作对的其实不在少数,白居易甚至七个月就认识了“之”“无”两个字。这些故事总让我们怀疑古代读书人家的孩子从小就需要背诵“四书”“五经”、吟诗作对、习字画画,几乎没有童年,大约比现在两岁上幼儿园,周末全上兴趣班的小朋友还要可怜。但其实,古人是颇为主张教导孩子要务本,要循序渐进的。比如《礼记·内则》中说: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唯、俞都为应答的声音)。男鞶(pán,束于腰带上的小口袋)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衣不帛襦袴(rú kù),礼帅初,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惇行孝弟,博学不教,内而不出……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xǐ),治丝茧,织纴(rèn)组(xún),学女事以共衣服,观于祭祀,纳酒浆、笾(biān)豆、菹醢(zū hǎi),礼相助奠。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

从上文可知,男孩六岁才教数数和方位名称,八岁教导谦让,九岁教数日期,十岁才离家学习写字计算;女孩从十岁才开始学女工,学祭祀礼仪……比照现在孩子的学习进度,这似乎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难道古人不担心孩子虚度光阴,在少年时不能打下好的基础吗?

其实,这就涉及古代的教育理念了。古人认为八岁以后的孩子应当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即打扫卫生、回答他人问话、请见请辞、“六艺”的基本内容等等,这些被归类为“事”,即在智虑未成熟的时候,少年人只需要效仿师长,学会事情的正确处理方式,记诵基本的知识。而到十五岁以后,青年们便应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这些则被归类为“理”,即在智虑成熟之后,青年应不但知道事情是怎样的、应当怎样做,还需要知道为什么是那样的、为什么应当那样做。

由此,我们便可以想见,前贤认为,少年时期最重要的,是通过模仿、记诵,养成端正淳厚的品性,并不需要过多思辨,甚至学会多少内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内容能够让孩子感知善的事物,从而更加端正淳厚。周朝时,贵族子弟在官学需要掌握六门技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合称为“六艺”。礼指的是各种礼节,乐指音乐,射指射箭,御指驾车,书指书法,数指算术。应当遵循的“学生守则”《弟子职》是《管子》中的一篇,详细记载了年少学生与老师相处时所应遵循的规范。这篇文字比较系统,被视为我国传统教育史上的第一份“学生守则”。《弟子职》开篇,就提纲挈领地说:

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无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寐,衣带必饬。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谓学则。

翻译过来就是:先生施以教导,弟子效仿循行。温和恭敬而谦逊,以从老师那里所接受的为准则。知道如何是善便遵从,听到符合道理的话便践行。温润柔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不要骄矜,倚仗力量欺人。志向不空虚偏邪,行为必定正直。出门、在家,均有确定的去处或固定的学业,一定要亲近有德行的人。形体容貌端正整肃,心中一定要庄敬。早起晚睡(注:就勤奋学习而言),衣带一定要整饬。早上请教老师学问,晚上温习,小心翼翼。一直这样做不懈怠,这就是学习的规范。

我们可以看出,《弟子职》中对于年少学生的总纲式的期望,绝大部分在于品德,少部分在于日常行为规范。

品德方面,温柔恭敬的期望反复出现,但也不是完全地偏向于柔。至少,志向、行为端正,知道是对的就一定去做,这是懦弱的人无法做到的。《弟子职》的制定者,显然期望孩子们把勇敢和毅力都放在遵行善道、努力提升自己上,而不是用来欺负他人;而遵循、践行、温和、恭敬,则应用于对待道理,对待父母与师长上。

而日常行为,例如去向及学业恒常稳定,形貌整肃,早起晚睡,勤勉学习,里面都显现出对于品德的践履——一个温和恭敬,尊师敬长,又刚强勇毅、见善必为的少年,其行为必然是如此的。

这恰可以印证,在少年时代,通过父母师长的示范与教导,孩子们学习“如何是对的”,以培养端正淳厚的品性。这些“如何是对的”,考虑到孩子们的心志见识远未成熟,往往表现为具体的、易于遵循的行为规范,例如早起晚睡,穿衣端正。《弟子职》后面的内容,便几乎是这一类行为规范的整理汇编。例如平时如何向老师请教学业,吃饭时如何照顾老师,来了客人应当如何,应如何为老师打扫卫生等等。孩子们暂时不用知道“为什么”,但一定要知道“怎样做”。儿童须知

南宋大儒朱熹曾编纂一部儿童启蒙读物,名为《童蒙须知》,开篇就说:

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若其修身、治心、事亲、接物与夫穷理尽性之要,自有圣贤典训,昭然可考,当次第晓达,兹不复详著云。

在这位大教育家看来,孩子们要学的,首先就是怎么穿衣戴帽穿鞋,然后是在不同的场合如何说话行动,接下来是怎样打扫卫生,然后是如何读书写字,至于其他的各种详细的礼仪规范也是应该知道的。所以他专门编订了这本书,逐条罗列这些事情的要点。他又说其余的修身、穷理等道理,前代圣贤已经说过很多,那属于更年长之后才应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掌握的内容,所以在书中并未详说。穿脱衣服有讲究

儿童穿衣服的时候,应保持衣领整洁,把纽扣扣整齐。脱下来的衣服,要折叠整齐放在衣柜里面。这样的话,不穿的衣服就不会被弄脏,而且下次要穿的时候,也容易找到。衣服穿久了,不免要沾染脏东西,所以衣服要勤洗。如果衣服破了,多补几次也没什么,只要保证衣服完整而洁净就可以了。古人衣领较高,贴近脖子,袖子也比较长,所以洗脸的时候要用毛巾围上领口,并把袖口卷起来,以免把领口、袖口沾湿。如果要去干活,就要把宽松、容易弄脏的外套脱下来,穿上短便的衣服。白天穿的衣服,晚上一定要换掉。走路和说话

走路要端正,不能走得太快,蹦蹦跳跳,这样不利于养成端庄沉稳的性格,并且也容易碰坏东西或摔倒。但是若父母长辈呼唤,就该小步跑过去,不应再慢腾腾的了。

在言语方面,说话应详细清晰,不应喧闹或随意戏谑。说话的声音不可太大,显得不够恭敬,也容易打扰到旁人;但也不可太小,使人听不清。如果被尊长责备,应该恭谨接受,不宜轻易大肆争辩。即使确属冤枉,也应先接受下来,等到尊长心情好了,再委婉地说明情况,这样的话,既不会冒犯尊长,误会也更容易消除。若是听到有人做了不好的事情,应私下劝告,而不应四处传扬。打扫卫生和摆放东西

扫地要扫干净,学习用品也要摆放整齐,如果父母书桌上的纸笔有不整齐的地方,看到之后也要将其摆放整齐。毛笔、砚台和墨块都要放在固定的地方,这样每次写字的时候,就能很快找到。每次借了别人的书,要用一个小本子记下来,从何处借来的,借的日期、准备还书的日期,都要写下,以免忘记还给别人。将事事物物都安顿好,使其条理井然,这些习惯虽小,却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差错,也可以提高做事的效率。

具体如何扫地,《弟子职》中记录得更详细:扫地之前,要先准备半盆水,然后把两只袖子卷起来洒水。先洒水,再扫地,这样尘土就不会飞扬起来。在客厅里洒水的时候,要扬起手来洒,在卧室里,要很小心地用手舀水然后淋到地面上。因为客厅宽敞些,可以洒得远,而卧室里的衣柜等家具不能沾水,所以要小心地洒水。洒完水之后,开始扫地,这时要一手拿着扫把,一手拿着畚箕,从屋子的最里面开始扫,一边扫一边退着走,这样就能把最里面的灰尘全部都扫出来。当然,扫地要洒水,是因为古时候地面是土,并不是如今的地板。但是从洒水的规矩可以看到,打扫卫生最重要的就是小心谨慎,专心而不马虎,这在任何时候都是适用的。读书和写字

古人说“读书”,跟看书不同,确实是要读出来。读书的时候,应该整理好书桌,把书摆整齐,然后端正地坐好,慢慢地读,仔仔细细地看。要读得字字响亮,不能读错字,不能跳过字,也不能多读出字,不能把前后的字读颠倒了。扫地前的洒水示范《论语·学而》开篇即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读的时候不必想着怎么背下来,只要读得足够熟练,记住是很自然的事,而且过了很久也不会忘记,“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朱熹更提出,要“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最为重要,因为只有“心到”,眼和口才能真正到,否则只是草草看过读过,并无助益。

此外,还需爱护书本,即使有急事中途离开,也要先把书收拾好。写字不论写得好不好看,一定要一笔一画,写得严正分明,不应出现错漏。宋代大儒程颢曾说:“某写字时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所以专一诚敬地写字,对于养成端庄敦笃的品性是很重要的。程颢已是老师尚且如此,何况是小孩子呢。其他生活规范

在日常的生活杂事中,儿童也有不少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

如儿童应早起晚睡,睡觉不要用被子盖住头;要远离争斗及危险的场所;在烤火的时候,不要过于靠近火边;晚上出门一定要有灯烛;不要刻意去追求美食,吃饭时细嚼慢咽,不要发出声音,不要两手都拿着餐具,吃完饭要把筷子、勺子等餐具放在桌上;喝酒不要喝醉;手里拿着器皿要特别谨慎;开门揭帘动作要轻缓;和大家坐在一起不要占太多坐席;长辈面前要恭敬诚恳,称呼要合于礼仪;长辈交代的事情不要忘记;外出回家一定要和长辈作揖行礼;和尊长在一起不论出门在家应处在方便照顾尊长的位置;路上遇到尊长要快步去行礼……这些规矩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除前面所说的端庄恭敬以外,更指出应远离危险。我们今日教导少年人要注意的事情,仍然与此相同。在古代,拱手弯腰为“揖”,屈膝顿首为“拜”,这是通行“打招呼”的方式。行“揖”礼时,要弯腰,并且两手要在胸前撑起来,手心朝着自己,左手心压在右手背上,两只手臂围成一个圆形。行“拜”礼时,跪在地上,左手压右手放在地上,头伏在身前地上,停留一小段时间再抬头。相比于“揖”礼,“拜”礼更为郑重。

这些要求看起来繁杂甚至琐细,但在少年时期,人的辨识能力还未真正形成,如果能够在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都有好的范例可以遵循,那么,就更容易向着正道上行走,从而尽可能减少荒怠、偏邪的可能性。知书识礼古代的“小学”与“大学”在《周礼·地官·大司徒》《礼记·王制》《礼记·学记》等文献中,我们都能找到古人对理想学制的设想。曾经实行过的学制,更是可以从历史文献中查阅。简要来说,最初小学和大学是按照年龄来划分的,通行的说法是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但是这里的“小”“大”又不只是在说年龄,更是在说受教育对象的心智、体识能力,以及要培养出怎样的人。在设想的理想学制中,公卿大夫以及庶人子弟均能进入小学学习,但只有天子的孩子、公卿大夫和士的嫡长子以及优异的庶人子弟才能进入大学。学习的内容,则大概按照年龄的增长进行安排。《尚书·舜典》提到帝舜命夔教导胄子(国君及公卿大夫子弟)“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为人正直而温和,宽大而谨慎,性情刚正而不凌人,态度简约而不傲慢。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歌是唱出来的语言,五声是根据所唱而制定的,六律是和谐五声的。八种不同类型的乐器,互相不扰乱次序,便可人神合一)”,这大概是关于教法最早的文献记录。从那时开始,学习诗书礼乐,便归结于德性的养成。《大学》里说,古人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比起现代学制简单不少。周代的大学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主要教学内容,小学则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辟雍平面示意图辟雍本为周天子设立的大学,后来演变为尊儒学、行典礼的场所。辟雍也作璧雍,形如璧环,环水为雍,故名。《白虎通义》云:“辟者,象璧圆以法天;雍者,拥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辟雍中心建筑为方形,居于圆形水池之中,有东西南北四座石桥通向池岸。尊师重道——拜师礼《礼记》中记载,男孩十岁就开始拜师学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很早以前,老师就与父母、国君一起,被人们视为人的三个根本。《国语·晋语》记载:“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说的是,父母给予生命,人因而得以出生;国君给予俸禄,人因而得以取得生存所需;而若没有老师,人便不会知道人之所以为人。何以能真真正正地实现作为人之为人的全部意义,在古人看来,有赖于老师的教导,因此,拜师一事,甚为重要。拜师意味着师生从此之后将成为求道一途的同行者,彼此之间恩深义固。君、亲、师区别对待《礼记》中将对待老师与对待父亲、君主的方式作了比较:【注】隐:隐瞒。犯:冒犯。方:规矩、定则。服勤:事奉。致丧:极尽哀情为父母守丧。方丧:用丧父礼以事丧君。心丧:身无丧服而心有哀悼。

这里指出,对于老师不应冒犯,如果见到老师未见到的是非曲直,也不应有所隐瞒。在其左右事奉,若能够且应当做到的,就要去做,并无限制,事奉老师直至老师去世。服丧时心中的哀痛之情同丧父一样,只是不须穿丧服。

在明朝之前,没有明文规定平民百姓之间应遵循的礼,到了明朝,才有了专门的“庶人相见礼”。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规定:“凡民间子孙弟侄甥婿见尊长,生徒见其师,奴婢见家长,久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其余亲戚长幼悉依等第,久别行两拜礼,近别行揖礼。平交同。”可见在明代,学生见老师与子女见父母所行之礼是相同的。皇太子的拜师礼

孔子曾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也就是十条干肉。这似乎说明了最低的“拜师礼”标准,但孔子时期具体的拜师礼仪我们已不可得知,不过这也并不是说古代的拜师礼就无迹可寻。唐代的礼仪典籍《开元礼》中就详细记载了皇太子拜师的礼仪。

皇太子行拜师礼时准备的礼物为:一筐丝布、一坛酒和五条腊肉。

行礼之前,皇太子穿着礼服站在学校门口,端着礼物的侍从们跟在太子身后。与此同时,老师也穿着礼服,在学校里等着皇太子前来行礼。

拜师礼是由负责传达消息的礼官在师生之间传话开始的。负责传话的礼官先询问皇太子的来意,然后将此信息传达给老师,老师得知皇太子打算前来拜师之后,并不立即应许,而是先谦虚地让礼官转告皇太子自己学问不够,不足以胜任太子的老师,然后皇太子再三提出拜师请求,最终,皇太子得以亲自拜见老师。

师生见面时,皇太子亲自端着丝布走进学校,其他礼物依旧由侍从端着。见到老师后,皇太子郑重地把丝布放在案上,行再拜之礼。皇太子拜完老师后,老师回拜皇太子,但是老师拜学生是出于礼貌,属于还礼,作为晚辈的皇太子不可接受尊长回拜,因此在老师回拜时要还避(注:避让他人行礼的礼仪,其动作是向右后方退避,改变与行礼者面对面的姿势)。皇太子再次下拜,把案上的丝布端起来双手奉给老师,侍从负责把酒、腊肉放到老师面前。老师接过皇太子手中的丝布,老师的侍从接过酒和腊肉,拜师礼就此结束。最后,皇太子拜退。一筐丝布、一坛酒和五条腊肉,皇太子的拜师礼物看起来并不贵重,这体现了拜师礼并不注重物质的多寡,而是看重学生虔敬的心意以及敬肃的拜师仪式。

由此可见,拜师礼颇为严肃,并且是不计学生身份的。古人云:“师严而后道尊。”正因如此,对于“人之所以为人”的传承,才能敬慎庄肃,历久弥光。知书识礼程门立雪辨析历史上尊师重道的故事很多,其中“程门立雪”的故事最为人们所熟知,好像一提到此,人们脑海中大多会浮现出两名学生于风雪之中侍立于老师门外的场景。可是,需要指出的是,口口相传下来的故事往往离事情真相已经有了一定距离。“程门立雪”的故事最早见于二程门人侯师圣的记载,较之《宋史》更为早出而可从。原文为: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翻译过来就是:游酢、杨时首次见程伊川(程颐)的时候,伊川闭目坐着(注:静坐是涵养心性,穷究道理的一种方式),两人恭敬地站在一边。伊川从静坐状态醒觉,看到了他们,说:“两位还在这里吗?天色已晚,且休息吧。”等到两人出门,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厚了。根据这些信息,我们首先可以知道,既然出门之后才是门外雪深一尺,可见此前不是站在雪地中。伊川发现两人之后,话中是稍稍的惊讶和关心,也可见出伊川虽然端方严正,但绝不会有意摆架子把学生晾着。学生向学尊师,老师也勤勉治学、关心学生,这就很好,实在不必用“立在雪地里”来把本来平易的事情讲得艰难了。有所担当的开始——成人礼

传统礼仪中,贵族男子到二十岁便要行“冠礼”,《仪礼》记载士人加冠的祝词说:“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冠礼以庄重、严肃的仪式,让加冠者清楚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孩童了,日后需要培固幼时所涵濡的纯正品性,长养老师所教导的德性与学识,担当起成人的绝大职任,要以成人的身份面对父母兄弟、师长朋友。女子则一般十五岁行“笄礼”,以同样庄重、严肃的仪式,准备迎接成人的生活,在新的家庭中主持中馈(饮食等事),并与丈夫一起上事宗庙,下齐一家。这便是传统礼仪中的“成人礼”了。男子成人礼——加冠

在古代,冠礼也叫成男礼或成丁礼,是男子成为成年人时所要举行的加冠礼仪。古人所说的“冠”类似于现在我们说的帽子,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戴冠。冠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体现了一定的等级,所以古代的平民百姓是没有资格戴冠的。加冠的意义

现存的《仪礼》十七篇之中就有《士冠礼》的记载,《礼记》中也保存了《冠义》一篇,此篇说明了男子加冠过程中各部分的意义。《冠义》开头,便开宗明义说: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

这是说人之所以为人而不同于禽兽,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禽兽只依据本能行事,比如饥食渴饮、趋利避害,但是人除却这些本能之外,还有礼义,不会为了利益无所不为。礼义终究是由人来行,其最初的表现,便在于形体端正,仪容整肃,言辞合理,如此则礼义完备,其后才能够使君臣以正道相待、父子慈孝、长幼和顺,礼义也才真正切实地呈现出来。只有加冠之后,成年者才能正式穿着成人礼服,从形体、仪容、言辞开始践履礼义。因此,冠礼是礼之始。前代圣王都很看重冠礼。

之所以说冠礼是礼之始,是因为只有加冠成年后,男子才会具有正式行礼的“资格”,此前作为少年乃至青年,其所行动,只需遵循相应的规范即可,并不具备和成年人迭为宾主、相对行礼的位分。因此《礼记》特别说明童子不应穿戴礼服,帮尊长做事只需快走,不必讲求威仪(注:仅指不能适用成年人间宾主揖让那样的正式礼仪,并不是指可以不顾及前文提到的详缓之类)。男子经过冠礼之后,才能够以成人的身份与其他人用正式的礼仪来打交道。因此,加冠是一个人开始以成人身份将礼正式担负起来的标志。加冠前的准备

男子到了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加冠礼前,加冠者的父亲作为主人先请人占卜,确定加冠日期,即所谓的“筮日”。在主人确定并邀请当日观礼的宾客后,还要提前三日通过占卜确定一位正宾,为冠者加冠,即所谓的“筮宾”。此后,主人还需告知正宾以及辅助加冠的人(赞冠者)。在提前一天的傍晚,需要再次确定礼仪开始的时辰并通知参加者。行礼的日期与加冠的正宾都通过占卜决定,这是为了表现对行冠礼这件事情的恭敬和谨慎。同样为了表示冠礼的郑重,冠礼一般在家庙(供奉祭祀祖先的场所)举行。《礼记·冠义》云:“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占卜的时候,“筮人”面向西跪在席子上。冠者的父亲和协助者们分成两组,面对面站在门的东西两侧,服装是统一的,上黑下白。

第二天天明,便需早起预先陈设加冠需要用到的礼器及礼服。主人应穿玄端服(黑色礼服),赤黑色蔽膝,站在东阶下正对东序(堂的东墙)处,面朝西;冠者的众兄弟均着黑衣,站在洗(在正对东堂翼处,用于洗手)的东边,面朝西,以北为尊;导引宾客的摈者身穿玄端服,背朝东堂站立。加冠者身穿采衣,头梳发髻,站在房中,面朝南方。正宾穿着与主人相同,赞冠者身着玄端服,随同正宾站立在大门外。接着,主人出门迎接观礼的宾客,每到需转弯的时候就行礼引导,三揖三让后登上台阶,东西相对。赞冠者洗手后,站到房中,也面朝南方,以南为尊。加冠仪式

冠礼的主体部分是“三加”之礼,即始加、再加、三加。

行始加礼时,引导主人行礼者在东序边稍靠北的地方布设筵席,面朝西方。冠者从房内走出,来到堂上,面朝南方。赞冠者把束发的布帛、簪子、梳子等放置在席的南端。这时,正宾对冠者行揖礼。冠者即席正坐,赞冠者也正坐,为冠者梳头束发。此后正宾下堂,主人也下堂,正宾推辞,主人出于礼貌婉拒正宾的推辞。正宾洗手完毕,与主人一揖一让后上堂,主人也上堂,回到原位。正宾在筵席前正坐,为将冠者整理束发的布帛后,起身由西阶下一阶,持冠者则登一阶,面向东将缁布冠交给正宾。正宾右手持冠后端,左手持冠前端,仪容舒展地前行至席前,然后致祝词。祝词是:“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正宾像先前一样正坐,为冠者戴上缁布冠。然后起立,回到原来的位置。赞冠者为冠者系好冠缨,就算完成加冠。之后,冠者起立,正宾对他行揖礼。冠者进入房内,穿上玄端服、赤黑色(此处疑为杂色)蔽膝,再出来南面而立,此即为始加之礼。加冠时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礼器为:俎(zǔ,盛物的礼器)、爵(酒器)、豆(食器)、笾(biān,食器)。礼器是古代贵族在举行各种礼仪时陈设和使用的各类器皿,按用途可分为烹煮器、食器、酒器、水器、容器等。加冠礼开始时,主客站位示意图

接着,正宾对冠者行揖礼,冠者即席坐下。再加与始加的不同之处,是正宾需下两阶来接过皮弁,冠者需入房换上白裳、白色蔽膝。再加的祝词是:“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三加的不同之处,在于正宾需下三阶来接过爵弁,冠者需入房换上浅红色衣裳、赤黄色蔽膝。三加的祝词是:“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gǒu,高寿)无疆,受天之庆。”“三加”的祝词措辞有所变化,含义则相近,均表达加冠时间的吉祥,冠礼的隆重,勉励冠者养成符合成人身份的美好德行,福寿绵长。正宾为即将成年的男孩加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