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正骨养骨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0 04:28:29

点击下载

作者:郭艳幸,郭珈宜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平乐正骨养骨学

平乐正骨养骨学试读:

前言

主编简介

郭艳幸 女,平乐正骨第七代传人,国家二级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名中医,河南省骨关节病防治创新型科技团队首席专家与负责人。国家名老中医郭维淮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法(平乐郭氏正骨法)代表性传承人,平乐郭氏正骨流派学术带头人,国家 “十二五”临床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河南省中医临床学科领军人才培育对象、洛阳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洛阳市特级名医。现任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业务副院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常务副主席,国际数字医学会中医药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中医正骨》与《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副主编。从事骨伤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年,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9部。现主持承担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5项,地厅级科技成果23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

郭珈宜 女,1970年10月生,医学硕士,副主任中医师,副教授,平乐郭氏正骨第八代传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正骨(平乐郭氏正骨)”代表性传承人,全国中医学术流派(平乐郭氏正骨)传承工作室成员。现任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骨关节病非手术疗法研究治疗中心(骨关节病研究所)主任,平乐正骨研究室主任,兼任湖南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传承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委员,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副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专业委员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脊柱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青年委员,洛阳市瀍河回族区政协副主席,洛阳市人大代表,农工党河南省委委员等职。

从事中医骨伤教学、科研、临床工作20多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以平乐正骨特色疗法诊治骨伤科疑难杂症。学术上,师承平乐郭氏正骨第七代传人郭艳锦教授及平乐郭氏正骨第七代传人、博士生导师郭艳幸教授,深得平乐正骨真传,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及现代医学技术,熟练运用平乐正骨理、法、方、药治疗骨伤疾患,擅长治疗颈肩腰腿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老年性骨关节疾病及创伤后遗症等病症。在开展医疗实践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进行科研工作,致力于平乐正骨流派传承、整理、研究,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著书4部,获得地厅级以上科技成果奖8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主持承担、参与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1项。

李峰 男,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师从平乐郭氏正骨第七代传人郭艳幸教授及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擅长运用平乐正骨理法方药防治骨关节疾病,并致力于中医药调理筋骨亚健康状态的相关研究。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脊柱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理事。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获得地厅级以上科技奖励3项。现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参与地厅级以上课题7项。前言

健康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养骨是实现人体健康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平乐正骨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内外平衡的有机体,“衡则泰,失衡则疾”。平衡是人体生命健康的标志,健康之法本于平衡而守于平衡,治伤之要着眼于平衡而求于平衡。平乐正骨养骨学是平乐正骨人以平衡理论为指导,在长期防治骨伤科疾病的临床实践中总结的关于筋骨养生、保健、防病与促进康复的一门学科。具体来讲,平乐正骨养骨法是根据人体筋骨关节系统的发展规律及生理、病理特点,以整体辨证为基础,采用多种科学方法进行养骨护骨,保养形体,预防骨关节疾病,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病后防复”的方法,其核心是维持筋与骨的平衡,强调整体辨证、天人合一、形神共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选择针对不同个体的科学运动方式,精准施养,以达到气血调和、脏腑平衡、筋柔骨正、防病抗衰、益寿延年的目的。

养骨保健康、养骨促健康有着广泛的现实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健康观,勾勒了“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把加强疾病预防放在首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模式逐渐演变成以坐、立、站为主的快节奏模式。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运用,50%以上的人群变为“低头族”,加之“重健康群体”不科学的盲目锻炼等,由此而带来的颈腰椎病、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症等慢性筋骨疾病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状态且呈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组织专家对220余年平乐正骨养骨学术思想进行系统挖掘研究与整理,总结平乐正骨养骨理论与养骨方法,数易其稿,编纂成书,这对于宣传现代养骨观念、推动养骨学术发展、全面维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总论、健康(防病)养骨法、常见病养骨法。

总论主要介绍养骨学概念及发展史,以及平乐正骨养骨学基础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辩证法,养骨与年龄、养骨与性别、养骨与体质、养骨与职业、养骨与四时、养骨与膳食、养骨与运动、养骨与起居、养骨与药物等内容。

健康(防病)养骨法主要是以全身骨关节系统为养护对象,按部位分为头面部养骨法、躯干部养骨法、上肢养骨法、下肢养骨法等内容。

常见病养骨法主要是针对骨关节系统常见疾病进行养骨、护骨具体方法的介绍,在辨病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骨关节疾病的发病特点及病情变化,在疾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施以相应的养骨处方,配合疾病的治疗,促使疾病向痊愈的方向转化。其原则是养护与治疗并重,其最终目标是达到人体平衡健康的状态。常见病养骨法主要包括骨质疏松症、骨软化症、佝偻病、骨关节炎、髋关节发育不良、颈椎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特发性脊柱侧凸、骨折、关节脱位、类风湿关节炎、骨坏死、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痛风、软组织损伤、卧床与瘫痪、围手术期、糖尿病性骨关节炎等20余种常见疾病的养骨促衡方法。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同道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平乐正骨养骨学》编委会2018年3月于洛阳上篇 总论第一章 平乐正骨养骨学概念及发展史一、平乐正骨养骨学概念

平乐正骨养骨学是平乐正骨人以平乐正骨平衡理论为指导,在长期防治骨伤科疾病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关于筋骨养生、保健、防病与促进康复的实用科学。

平乐正骨认为,人体是一个内外平衡的有机体。“衡则泰”“失衡则疾”,平衡是人体生命健康的标志,筋与骨的平衡是人体健康平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骨关节系统运动自如、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的重要基础。各种因素引起的筋与骨的失衡是筋骨亚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的重要发病形式。平乐正骨养骨学就是在平乐正骨平衡理论指导下,根据人体筋骨关节系统的生、长、壮、老等活动规律,以及其生理特点、常见疾病的病理特征,通过整体辨证及平衡辨证,辨别分析筋骨亚失衡与失衡态,失衡的部位、性质、程度等,进行针对性的医学干预以养骨、护骨,保养形体、预防骨关节疾病的一门学科。通过养骨干预,做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病后防复。其核心是“改善筋骨失衡的亚健康状态或疾病状态,促进或维持筋骨系统的平衡”,最终达到养筋护骨、强筋壮骨、健康平衡的目的。二、养骨发展史

中医养骨理论是关于人体筋骨系统养生防病、壮骨强筋的理论,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思想大多散在于历代中医文献及医学实践中,一直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其发展随着我国中医学的产生、发展而不断完善。(一)上古时期

上古时期,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中华民族远古祖先不断与大自然搏斗,恶劣的生活环境和艰辛的劳动容易造成身体的创伤,在不断尝试各种方法减轻创伤并治疗创伤的过程中,他们发现,选择隐蔽居处、建巢筑穴可以躲避风寒雨雪、防御野兽。进而还发现,保存火种可以用来照明、驱寒;吃熟食可以缩短对食物的消化过程,获得更多的营养,也阻止了一些肠道传染病的发生;火的使用还能够帮助人类战胜严寒,温暖肢体关节、胸腹、腰背,除湿驱寒等。渐渐的,人们懂得了用火治病的简单医疗方法,如灸、爇、熨等。这个时期,我们的祖先懂得了居处环境的好坏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掌握一些简单的养护方法可以强壮身体,增长寿命。一些朴素的养骨思想的萌芽已经产生。(二)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个辉煌的历史时期,也形成了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大飞跃。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形成了许多学派,这些学派的思想促进了中医养骨思想的发展。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提倡“虚无恬淡”“清静无为”的思想,主张无欲、无知、无为,“贵柔”“返璞归真”,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可以说开创了情志养骨的先河。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则注重运动养生,他在《庄子·刻意》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指出导引术能使人长寿,即运动养形能防病、治病,健身能使人长寿;同时,《吕氏春秋·尽数》提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这些论述均蕴含了朴素的运动养骨思想。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他对于饮食卫生十分重视,提出了饮食保健的原则。《论语·乡党》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指出饮食精则营养丰富,脍宜细则味道鲜美,可增进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并提醒人们一定要食新鲜、清洁的食物以防止疾病的发生。这些论述进一步促进了膳食养骨理论的形成。

秦汉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理论经典,其内容中也蕴含着中医养骨学的理论基础。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生动描绘了养骨的具体操作原则。其中的“形与神俱”阐述了养骨的最终目标。同时,《黄帝内经》把人与自然界看成一个整体,认为自然界的种种变化都会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即天有所变,人有所应,因而强调人要适应自然变化,避免外邪侵袭,这对于当代四时养骨理论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借鉴。《黄帝内经》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有精妙的观察和科学的概括,不仅注意到年龄阶段的变化,也注意到了不同性别的生理差异,这为当代年龄养骨理论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另外,《黄帝内经》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养骨原则和行之有效的养骨方法,如调和阴阳、濡养脏腑、疏通气血、形神兼养、顺应自然等,以及调情志、慎起居、适寒温、和五味、节房事、导引按跷、针灸等。其中特别强调“治未病”这一原则,将养骨和预防疾病密切结合在一起。(三)汉唐时期

这一时期,运动养骨学得到进一步发展。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的《导引图》,称得上是我国最早的一张导引养生图谱,它为研究我国独特的导引术起源、发展和运动养骨思想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从《导引图》的图像与简单的文字说明分析,既有手持器械运动方式,又有模仿动物形态的动作方式,各动作图谱间相互没有联系,这些特点表明了秦汉时期的导引养生思想已发展到一定程度。

华佗“五禽戏”确立了仿生健身益寿思想。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华佗对他的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曰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从健身角度来看,五禽戏具有很髙的价值。从养生思想看,五禽戏具有朴素的科学原理,形成了以防病为主、治病为辅的强身益寿养生观,对仿生导引体系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唐代孙思邈吸收了道、儒、释等各家养生学说,充实、丰富和发展了养生学内容,其在养生学方面的贡献是:①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以此为养生原则,提出了“养性”之说。②奠定了我国食养学的基础。③强调房中补益。④重视妇幼保健。⑤融道、释、儒、医于一体,收集、整理、推广养生功法。这为当代养骨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借鉴。(四)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养生理论和方法日益丰富。宋代官方编撰的方剂专书《太平圣惠方》不仅具有理、法、方、药的完整体系,而且载有许多摄生保健的内容,尤其注意药物与食物相结合的方法,如记述了各种药粥、药酒等。这些方法符合医疗保健的需要,对后世药膳养骨理论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这一时期,特别是宋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以及医疗科学的发展,为运动养骨及手法养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传播媒介和有利条件。此期比较著名的功法有陈抟的“十二月坐功”和著名的“八段锦”。陈抟为宋初道士,著《指玄篇》,是宋代导引术创新的代表人物。陈抟创编了十二月坐功,为坐式导引,按二十四节气分为二十四式,其内容包括按膝、捶背、伸展四肢、转身、扭颈等按摩与肢体运动等。当每节练习结束,随之进行叩齿、漱咽、吐纳等。以上每一势均有对应治疗的不同病症。这套导引术体现了陈抟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观,人要顺应四时的养生思想。八段锦起源于宋代,是一种呼吸吐纳和肢体按摩相结合的保健养生导引术,在明清时期发展为多种形式,可分为坐式八段锦和站式八段锦。坐式八段锦又称为文八段,运动量比较小;站式八段锦俗称武八段,运动量比较大。宋代这些导引养生术的产生,体现了人们对长寿、健身的追求理念,对后世动静养骨及手法养骨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五)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中医养骨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体现在以赵献可、张景岳为代表的温补派养生观等内容。张景岳辩证阐述了形与神、形与生命的关系,明确提出“养生之要在于治形宝精”的主张,鲜明提出了“修理中年,以求振兴”的卓越见解。中年时期是人体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这种强调中年调养、以求振兴的思想,对于防止早衰、预防老年病具有积极的意义。

这一时期,运动养骨、调气养骨得到快速发展。明清时期,人们提倡导引武术健身,经过很多养生家、医家的总结提炼,使导引养骨更加系统、科学,导引的形式更加丰富。例如,静功和动功与武术的结合促进了太极拳的发展,使其以独特的风格流传于国内外,在养生保健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易筋经,清道光年间以后得到广泛流传,相传由北魏达摩所创,其实是我国民间发展起来的一项强身健身的导引术。清代王祖源自称得于少林寺的《内功图说》记载有易筋经十二势,这一套势的产生标志着中国传统导引术理论又向前发展一步,从静调养神疗病思想发展到健身、壮身的缓慢柔和的壮力导引健身术,对后世运动养骨、调气养骨产生重大影响。(六)近代与现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医养生学得到了较大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科学研究的重点已开始从重视临床医学逐渐转向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并重,传统养生保健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局面。中国传统的养生理论得到进一步的总结,如养神、动形、食养、药饵、气功、针灸、推拿按摩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气养骨也得到大力发展。21世纪初,国家体育总局成立了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和健身气功协会。为满足广大气功爱好者的多元化健身需求,由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在传统导引养生术的基础上大力挖掘与整理传统健身养生术,使诸多种类的导引养生术得到科学的传承。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明确提出要广泛组织健身气功等群众喜闻乐见、简单易行的健身活动,进一步肯定了健身气功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七)平乐正骨养骨学的形成

发源于河洛大地的平乐郭氏正骨是我国著名的骨伤学术流派,历经220余年发展与传承,享誉中外。平乐正骨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并随着时代进步和科学发展而不断丰富。历代平乐正骨人在疗伤实践的基础上注重对筋骨系统的养护,积累了丰富的养骨思想,如平乐正骨功能锻炼疗法、药物疗法等。平乐郭氏正骨第七代传人郭艳幸教授在家传中医正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养生理论及祖国传统文化,审视现代人生活、疾病的变化特点,根据人体筋骨系统的生理病理特点,不断深化平乐正骨对筋骨系统疾病预防和治疗的认识水平,使平乐正骨养骨思想更加完善。

总之,平乐正骨养骨学根植于丰富的中医养生理论,既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又有独特的方法和宝贵的临床经验,如体质养骨、情志养骨、起居养骨、膳食养骨、运动养骨、药物养骨、按摩养骨、气功养骨、音乐养骨、器械养骨等。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平乐正骨必将为人类的保健事业做出进一步贡献。第二章 平乐正骨养骨学基础理论

平乐正骨学术思想中的治伤理论蕴含着宝贵的、朴素的养骨、护骨思想。

平乐正骨养骨学是以平乐正骨平衡理论为指导,基于平乐正骨气血理论,在平乐正骨长期以来不断实践的养骨、护骨的理论、原则、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关于筋骨系统保健养生的学问,是中医养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要义是防患于未然,即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人体筋骨系统处于平衡、稳定的状态。一、平乐正骨平衡理论

平衡是宇宙万物生存的永恒法则。根据周易及阴阳哲学思想,平衡的基本内涵就是阴阳的对立统一,即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世间万事万物,大至宇宙,小至人体,皆遵循阴阳对立统一之平衡规律。

在宇宙中,引力和斥力是一对平衡。星体的旋转循环运动,就是因为星体间的引力和斥力形成了平衡。宇宙中的一切运动遵循的是对立统一的动态平衡规律,循环往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自然界也是一个对立统一和不断运动、变换着的平衡体系,我们称之为自然平衡(生态平衡),它维持和推动着自然界的生息和发展,是自然界发展的原动力。自然界中的生态存在,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分和光、水、土壤、空气、温度等非生物成分,每一个成分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之间通过对立统一、相互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即生态平衡。

人体是个小宇宙,亦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平衡体。平乐郭氏正骨第七代传人郭艳幸教授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理论及哲学思想,提出了平乐正骨平衡理论。她认为:人体机体内在阴阳、脏腑、气血及气机升降出入等的协调平衡构成了人体的内平衡;人与自然和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和谐统一构成人体的外平衡。平衡是人体生命健康的标志,衡则泰,失衡则疾。维护平衡是养骨和防病的基石,恢复平衡是伤科治疗的目标。在临床治疗及养骨实践过程中,平乐正骨以平衡理论为指导,以“守平衡、促平衡”为目的,理、法、方、药处处体现平乐正骨平衡理论。(一)平衡理论的特点及特征

郭艳幸教授认为,健康是平衡态,疾病是失衡态。人体平衡的特点是气血充足、精力充沛、五脏安和、容光焕发。人体平衡的表现为生命活力强,生理功能好,心理承受力强。

1.平衡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人的正常生理状态是“阴平阳秘”“形与神俱”。如果人体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那么人体就没有疾病,就是健康状态。如果人体的五脏六腑、气血津液、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十二经脉等的生理功能正常,即使人处于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也可以在自身的承受范围内进行有效的调节,这种现象为人体的生理调节,是机体自身所具有的生理代偿功能。当内外环境因素变化超过了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人体的平衡状态便会被打破,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医生的作用便是调动人体正气,以及有利于人体恢复平衡的因素,最终实现和保持人体平衡,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2.平衡是整体的、系统的,不是孤立存在的 平乐正骨第五代传人高云峰先生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天地,牵一发而动全身”。郭艳幸教授认为,人体整体性是通过保持平衡而实现的。平衡不是平均,也不是平等,而是一种状态,是在阴阳对立制约基础上的一种和谐状态,协调共济,稳定有序。平衡的整体性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包括了人体内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3个方面的“和谐”平衡。因此,自然界与人体及人体各脏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某一脏出现病变,必然会影响到他脏。(1)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和谐统一体:《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大自然的阳光、空气、水等构成了人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的活动可以影响环境,而自然环境的变化又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身体功能。人与自然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相互依赖。

时间更替,人体气血运行相应改变。①季节变换,阴阳消长,气血改变。气候由自然界阴阳二气运动变化而产生,一年之中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人体气血运行亦在不同季节气候的阴阳消长规律影响下发生相应的适应性改变,这种改变在外表现为身体功能、面色、脉象、舌象、起居等的改变。比如面色,春稍青、夏稍赤、秋稍白、冬稍黑;又如脉象,春微弦、夏微洪、秋微浮、冬稍沉。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气血输布和循环通畅;气候炎热,气血升发太过,血热容易妄行;天寒地冻,气血则凝滞收敛。②昼夜更替,阴阳消长,气血改变。一日之中昼夜晨昏变化,阴阳动态消长,人体阴阳气血运行亦相应改变。《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③月令不同,阴阳消长,气血改变。月满时,人体气血旺盛,皮肤充实,抵抗力强;月空无或缺损时,人体气血循环不足,卫气衰,抵抗力弱。

地域环境变化,人体气血运行有所不同。地域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要素,主要包括地域气候、水土物产、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地域气候、地理环境、水土物产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体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进而影响体质的形成。如江南多湿热,人之腠理多稀疏;北方多燥寒,人之腠理多致密。又如青藏高原空气稀薄,人之气血较虚,易虚喘;南方地区气候炎热,阳气多盛,人之腠理多疏,易中暑热;北方寒冷,其人多食肉,其筋骨多强实而体质耐寒,南方之人则相反;北方多冰冻冷滑,气血易凝,筋骨易损,加之多饮酒御寒,股骨头坏死患者较多;南方沿海地区多湿热,多食海鲜,则多发湿热痛风等。《素问·异法方宜论》云:“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西方者……其病生于内……北方者……脏寒生满病……南方者……其病挛痹……中央者……其病多痿厥寒热。”处于不同地域的人都有着与本地自然条件相对应的主要患病倾向,如大骨节病多发生在我国北部及西伯利亚东部、朝鲜北部。可见,地域环境可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而且人体随着地域环境的变化会出现相应的改变。(2)人与社会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和谐统一体:人与社会环境相统一。《素问·气交变大论》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这里明确把天文、地理、人事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人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是社会的一部分,人体和社会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条件、劳动条件、卫生条件、生活方式及文化教育、家庭交往等各种社会联系。一般而言,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谐的家庭氛围、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使人精神振奋,气血畅流,有利于身心健康;反之,不利的社会环境则会导致人精神压抑、紧张、恐惧,气血运行阻滞,危害身心健康。人之政治经济地位的高低对人的身心功能、体质特点也有重要影响。如常食肥甘厚味,多生痰湿;体力劳动者易患劳损诸证;邻里、同事不和则易气郁等。(3)人是一个由脏腑、气血、筋骨等相互联系构成的和谐统一体:平乐正骨认为“人是一个小天地,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认识伤科疾病的病因病机时,要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既重视局部病变与其相关内在脏腑的联系,亦强调病变与人体周身内外环境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①由内及外,脏腑失调,筋骨失衡。脏腑是化生气血、通调经络、营养皮肉筋骨、主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脏腑功能活动失调,必然导致气血紊乱、筋骨失衡,在外则表现为四肢关节活动受限。如肝藏血、主筋,若情志过极化火,或劳神过度,致阴血暗耗,肝血不足,则筋失所养,出现关节运动不灵、手足拘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手足震颤等;筋为骨之卫,筋弱则筋骨失衡,出现关节失稳、无力、失养、活动异常,进而出现创伤性、劳损性、退变性、失用性骨关节病。肾藏精主骨,肾强则骨健,若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可致肾精亏虚,骨骼失养,小儿则骨软无力、囟门迟闭、骨骼发育不良、肢体畸形,成人可出现足痿无力、骨质疏松、骨折。骨伤则筋无所张、失依、失用,筋骨失衡,进而出现筋弛、筋痿、筋挛、筋伤。可见,内在脏腑的病变会导致筋骨失衡,肢体关节功能失常。

②由外及内,筋骨失调,脏腑失衡。肢体关节的病变也可以影响内在脏腑。《素问·刺要论》云:“肉伤则内动脾”“筋伤则内动肝”“骨伤则内动肾。”骨折筋伤可内动脏腑。首先,恶血归肝,易内动肝肾。凡跌打损伤之证,败血凝滞体内,必归于肝,产生肝气郁结或气滞血瘀,造成局部青紫肿痛;日久则肝血不足,筋失所养,出现关节运动不灵、手足拘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手足震颤等。跌打损伤,既伤肝伤血,亦伤骨损髓,骨与髓伤必内动于肾,造成肾所司功能异常。其次,外伤劳损易致脾胃失健。暴力损伤,瘀血凝滞归肝,肝脾不调,常影响脾胃纳食和运化功能,导致气血生化乏源,从而造成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再次,外伤可致心主血脉功能障碍,瘀血阻络,血行缓慢,造成筋骨失养,久之患者形体消瘦、筋骨萎缩,或创伤日久不愈合。

可见,人体是一个内外协调的和谐统一体,生理上内外相互为用,病理上互相影响,不可分割。筋骨之相互依存根源于五脏系统的密切配合、互生互制的动态平衡关系。筋骨健康之动态平衡有赖于气血的滋养,而气血源于五脏的化生平衡,五脏通过互生互通保持协调平衡,从而维护筋骨之动态平衡。

脾主运化,化生气血。脾为肺之母,而肺为水之上源,能下滋肾水以壮骨养骨,肾得滋养则骨健,骨健方能附筋强筋。肝藏血主筋,肝木生心火,肝藏血有方,则心行血有度,全身血液才能循环不休,滋养筋骨。可见,五脏存在互相依存的密切联系。五脏之气互通互生,筋骨方能互滋互养。唯有五脏功能活动平衡协调、有条不紊,气血才能生化无穷、运行有度,筋骨方能互依互促、平衡康泰。任何一脏出现问题,皆可致五脏协调之“平衡”关系遭到破坏,从而造成筋骨失衡,伤科诸疾遂生。

3.平衡是运动的平衡,而非静止的 运动变化是宇宙间一切事物最根本的属性,人体存在于这个复杂的自然界中,当然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人的生、长、壮、老、已基于平衡,并有各个阶段的特点,始终处在不断的动态变化中。人体平衡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既要靠各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又要靠脏腑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维持生理平衡。(二)筋骨失衡的发生模式

平乐正骨平衡理论认为,健康是平衡态,疾病是失衡态。筋骨亚健康状态、疾病状态的产生是由于人体内外平衡的打破——失衡引起,主要表现为失其度、离其常、积微甚,也即太过失度、不及失常、积微成著三个方面。

1.太过失度 凡事要适度,保持限度、程度、节度和常度对保持筋骨健康状态非常重要。太过失度是筋骨亚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发生的重要模式。人禀天地之气,应四时而生,无论内在的情志思维,还是外在的生理活动,皆应顺势而为,使气血调和,身体自然健康。在日常生活中,若气候变化、饮食、劳倦、情志等因素逆其常度,均会导致机体脏腑气血阴阳失和,机体功能活动失常而造成疾病。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劳倦太过:适度的劳作与活动可以使人体气血通畅,筋骨舒展强健,运动灵活;过度的劳作则会引起筋骨疲劳不适,产生疾病。《灵枢·九针论》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此五久劳所病也。”因此,在养骨过程中要守平衡,把握适度原则,劳逸适度,动静结合,筋骨活动而不失度,气血畅通而不失和,使体魄强健,精神饱满。(2)饮食太过:正常的饮食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物质源泉。饮食太过失度,一方面大饱伤脾,可引起胃肠道受损,气机逆乱,筋脉受伤。另一方面,偏嗜五味日久可造成脏腑失和,进而伤及与脏腑相应的皮、脉、肉、筋、骨,酿生筋骨疾病。《素问·五脏生成》载:“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因此,应重视饮食太过失度在筋骨亚健康状态、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把节制饮食作为一种美德。达到“饮食和德,适节无过”的良好境界。(3)情志太过:情志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当情欲无节,刺激过度,超过人体适应的限度时,则引发人体五脏失衡,发生本脏疾病,或变生他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或反复持久的情志刺激可直接中伤五脏,使人体脏腑功能损伤,导致气机失调,甚至气机逆乱。气机失调,伤气及血,导致气血失衡。筋骨由气血所养,气血失衡,则筋骨失濡而易患筋骨疾病。对于筋骨已伤者,则可影响康复进程。反之,如果思想恬静,心境平和,没有杂念,则可使气血调和,身心及脏腑功能平衡,筋骨得养则身体健康。《素问·上古天真论》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情志养骨法是平乐正骨养骨理论中重要的养骨方法,强调在养骨过程中要重视精神修养,保持恬淡和谐的精神状态和愉悦平静的心境,做到不亢、不忧、不怒、不惧、不怨,淡泊名利,恬淡内守。(4)自然界六气太过:人与自然相应,四时季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自然界六气若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则有利于自然界的生、长、收、藏,人应之则不会生病或少生病。若六气太过则成“六淫”,成为致病因素,如中医理论中有“久坐湿地伤肾、风雨寒暑伤形”之说。平乐正骨养骨理论认识到自然界六气变化在骨关节疾病的防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把“法天顺地”作为平乐正骨重要的养骨原则,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起居,顺应自然。一年之内,春防风,又当防寒;夏防暑热,又当防因暑而致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又当防风。同时,要加强昼夜晨昏的调护。

2.不及失常 不及失常是指人体气血亏虚或脏腑亏虚,以及日常生活中某些生活方式不足引起的失衡态,主要包括气血不足、脏腑亏虚及运动不足等。(1)气血不足:气血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在保持人体健康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气血不足导致气血失衡,经脉壅滞,气血不通,致筋骨失养则百病丛生。平乐正骨养骨理论认为在筋骨亚健康状态、疾病状态的养护治疗过程中,应辨气血失衡的程度,采取益气、养血、活血等基本养骨方法,或食补,或药补,或药食并用,或用手法调经络、达脏腑,最终达到使人体气血充盛、脏腑功能旺盛、四肢百骸充养有度、功能强健的目的。(2)脏腑亏虚:脏腑亏虚包括脾胃亏虚及肝肾亏虚两个重要方面。肝、脾、肾三脏在筋骨亚健康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以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为例,肝、脾、肾三脏亏虚对骨质疏松症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则气血足;肝藏血、主筋,主司气血输布;肾藏精、主骨生髓,肾精有赖气血的补充。由此可见,肝、脾、肾任何一脏不足与亏虚均可累及他脏,影响到筋骨的充养和健康。肾精充足则髓生有源,筋骨强劲有保障;若肾精不足则髓生乏源,骨无髓以充,则骨矿含量下降、骨密度降低而发为骨质疏松。因此,在养骨过程中应重视引起筋骨疾病的原因,调理脏腑,补其不足,通过调整脏腑,发挥脏腑间的协同作用,以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使人体保持强健。(3)运动不足:动则通利,用进废退,这是生物进化的一般道理。适度运动能使经络通畅,气血循行有度,脏腑功能向好,改善骨与骨骼肌的血液循环状况,肌筋强健,骨髓充盈,对预防骨关节及肌肉的某些疾病有良好作用。反之,如长期运动不足则会出现经络不通、气血循行不畅、脏腑功能减退、筋骨失濡等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运动不足可显著减弱心肺功能,同时明显减少血液供应和氧气摄入量,还可使人体免疫力下降。长期运动不足是导致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脑溢血、心脏病等的重要原因。对于长期久坐伏案工作的人群来讲,运动不足很容易引起颈椎病及颈部劳损、腰部劳损等骨关节疾病。

3.积微成著 积微成著指的是某些疾病发病过程缓慢,逐渐形成,当病情轻微时无所察觉,日久而不断蓄积,若不加注意和调摄,最后必成疾患。如骨关节劳损性疾病往往与积微成著有着密切的关系。《素问·气穴论》谓:“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谿谷也。”积寒留于谿谷,阴寒凝滞而为骨痹。平乐正骨养骨理论强调积微成著在筋骨亚健康状态、疾病状态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在养骨过程中,重视起居有常,平衡调养,趋利避害,欲病施养救萌,防微杜渐。日常生活中,纠正不合理的生活习惯,避免容易诱发骨关节疾病的因素,形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建立和谐的、平衡的、生态的起居观念。(三)平衡理论的指导意义

平衡理论是平乐正骨学术思想体系的基础,也是平乐正骨养骨学的基础。平乐正骨认为:平衡是人体生命健康的标志,健康之法本于平衡而守于平衡,治伤之要着眼于平衡而求于平衡。在平乐正骨平衡理论指导下,平乐正骨把人体筋骨整体状态分为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疾病状态三种层次。筋骨亚健康状态、疾病状态是人体内外失衡的结果,养骨的过程是“求平衡”的过程,“守平衡”“促平衡”是养骨的目标。针对筋骨系统的三种层次,平乐正骨养骨理论强调“未病养骨为主,防病于先;欲病施养救萌,防微杜渐;已病养治结合,防其传变;愈后加强养护,防其复发。”养骨,首先要尊重平衡规律,在平乐正骨养骨学法则的指导下,施行平乐正骨养骨学方法,养气血、调脏腑、通经络,目标是守平衡、促平衡、达健康。在养骨的过程中,应法天顺地,三因调养,动静适宜,知常守度,保养精气,做到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饮食有节,房事适当,形神一体,并遵从平乐正骨平衡理论,协调机体的太过和不及,使之适应自然界变化,使人体外与大自然协调一致,内为一个阴阳和谐平衡的统一体,筋骨健康,机体泰然。二、平乐正骨气血学说

“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既为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故《庄子·知北游》谓:“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景岳全书》谓:“是以人有此形,唯赖此血,故血衰则形萎,血败则形坏,而百骸表里之属,凡血亏之处,则必随所在,而各见其偏废之病。”《素问·至真要大论》谓“气血正平,长有天命”,正平即平衡之意,只要气血平衡,就可延年益寿。古人常用“正平”或“平”概括正常机体的生理活动和健康状况,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谓:“平人者,不病也。”《素问·调经论》亦谓:“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气血的平衡既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标志,也是健康长寿所应具备的必要条件。

气血学说是平乐正骨学术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平乐正骨养骨学的核心。气血是人生命活动的总纲,亦是伤科辨证的总纲。(一)气血的生理

1.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郭氏认为气血是人身至宝,是人生命的关键。人的生、长、病、老无不根于气血。气分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先天之气为生命之原动力,后天之气来源于呼吸之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二者共司护卫肌表、抵御外邪、营养机体、生化血液、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血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营气取汁赤化而成,守神志,贯脉中,循环无端,营养滋润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维持其正常功能。由此可见,机体的生命活动功能依赖气血共同维持。

总之:①气血在生理上互相依存,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不可分割,不会独病。宋代杨仁斋《仁斋直指小儿附遗方论》有“概气为血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亦有一息之不行”。气亏则血也不足,气不摄血则血妄行;血为气之母,充养诸气,载气以行。血梗则气滞,血虚则气郁,血不养气则气虚,血不载气则气脱、气激等。②气血病与脏腑密切相关,尤其是肝、肾、脾、胃。肝藏血、主疏泄、主筋;肾藏精、主骨;脾统血,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泉。脏腑功能紊乱必将导致气血亏损与逆乱。反之,气血虚弱,不能濡养器官,必将导致脏腑功能失调。③气血是机体的组成部分,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与机体密不可分。气血不和,气血虚弱,必将导致全身不适;反之,机体的任一变化也会造成气血的变化。

2.气血互根 气血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之气血为精,藏于肾;后天之气血均由脾胃运化而来。气为阳,是动力;血为阴,是物质基础。气能生血、行血、摄血。水谷精微得气化而为血。血依赖气的推动作用,才周流不息;依赖气的固摄作用,才不会离经而行,溢出脉外。血为气之母,血可载气、充气。气需要血的不断充养,才能充沛而发挥其动力作用;气为血载,随血行,才能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气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相互制约而不可分割。

3.气血与精、津、液的关系 精、津、液与气血均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们都来源于后天水谷之气,并依赖水谷之气与精微的滋养与补充,即所谓“精血同源”“精血互生””“气血同源”“津血同源”。它们可互相转化,互相补充,互相依存,维持着动态平衡,共同濡养脏腑器官、四肢百骸。它们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结果,既有各自独立的功能特点,又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相互为用,以适应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

4.气血与脏腑的关系 气血其根在肾,其充在脾胃,总司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心主血;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肝藏血,主疏泄,主筋;肾藏精,精血互生,为气之根,主骨;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统血,主肌肉、四肢。六腑与五脏相表里。可见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基础,又是脏腑正常生理活动的产物,并为脏腑功能所主。五脏六腑对气血的化生、储藏、运行、输布、调节、濡养等功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脏腑发生病变首先影响气血的变化,气血的病变必然导致脏腑功能的紊乱。总而言之,气血充足,五脏六腑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反之,五脏六腑功能正常,气血才能生化源源无穷,才能循行正常,调节有度,来去有时,肌肉筋骨、四肢百骸才能得以滋养而强健。

5.气血与经络的关系 经络沟通上下表里,联络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有调节脏腑功能,调节精、气、血、津、液,传递感应,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维持人体生理平衡等作用,以通为用。只有气血充盈,不虚不躁,来去有时、有度,才能保持经络的通畅,维持其生理功能。(二)气血与病因病机

气血与人体一切生理、病理变化均有密切的关系。《素问·调经论》云:“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平衡则泰,气血失衡则疾。平乐正骨理论认为,人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局部损伤会导致全身气血失衡,损伤之证应从气血论治。人体无论受到何种原因、何种形式的损伤,都会使气血紊乱、经络受阻、脏腑失调,从而使机体处于失衡状态。气血失衡必然影响经络脏腑,而经络脏腑失常也必然会导致气血失衡。气血失衡,是分析研究伤科各种疾病病机的基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狂则血躁,气虚则无以生血,血虚亦无能载气。伤气则气虚、气滞,气虚、气滞可致血瘀;伤血则血瘀、血虚,血瘀、血虚多致气滞。伤气能及血,伤血又能及气,二者互相影响,进而导致经络脏腑功能紊乱,全身气血失衡。气血失衡在伤科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瘀气滞、气虚血瘀、气不摄血、气血两虚、气随血脱等。

1.血瘀气滞 平乐正骨理论认为,瘀血最易导致气滞难行。创伤、闪挫、劳损等损及筋骨血脉,致使血液离经外溢,瘀于筋肉腠理之间,阻闭经络,气机阻滞,则血行瘀阻更重。因而,损伤早期以血瘀气滞最为常见,临床主要表现为伤部青紫、肿胀、疼痛。进而导致脏腑不和,出现腹胀纳呆、大便干结、小便赤黄、舌暗苔厚、脉弦涩等。

2.气虚血瘀 平乐正骨理论认为,气能行血,慢性劳损或久卧伤气,可致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而成瘀。其轻者,仅气之推动乏力,血行迟缓,运行无力,见面色淡白或晦暗、身倦乏力、气少懒言、皮下青紫瘀斑、伤口久不愈合、舌淡暗或有紫斑、脉沉涩;其重者,气虚无力行血,血失濡养,肌肉筋骨痿软不用,甚至血栓形成,经络不通,肢体肿胀,重则坏死等;更甚者可出现心肌梗死、脑梗死、肺梗死等危象,危及生命。

3.气不摄血 平乐正骨理论认为,损伤中后期,中气渐虚,脾气虚则失于统血。或慢性劳损,或久卧伤气,气虚则固摄血液之力减弱,血不循经,溢出脉外。证见面色萎黄、神疲纳呆、肢体虚肿、瘀斑,或有衄血、吐血、咯血,或伤处慢性出血,伤口恢复缓慢,舌淡、脉细弱等。女性可并发崩漏等。

4.气血两虚 平乐正骨理论认为,损伤后期,久病消耗,或慢性劳损,或久卧伤气,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或因损伤失血,气随血耗等,使气血日渐衰少,终致气血两伤、两虚;从而导致面色少华、疲乏无力、头晕眼花、肌肤干燥、肢体麻木、脉细无力等。

5.气随血脱 平乐正骨理论认为,外伤致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着血液的流失而散脱。血为气之载体,血脱则气失去依附,故气亦随之散脱而亡失。可见大量失血而致眩晕、心悸、面白、息微、大汗淋漓、肢厥身凉、舌淡、脉细欲绝等。此为伤科之危证。(三)气血辨证

1.气血失调 气和血在生理上互根互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气血平衡则泰,气血失调则病。常见气血失调证有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血随气逆等。郭氏将其分为虚证、实证和虚实夹杂证三大类,认为伤科虚证是损伤失血过多,阴不维阳而致,以气亏血虚为本。其原因:一是失血过多,气血亏损;二是瘀久致痹,新血不生;三是肝郁脾虚,血气无源。伤科实证则为创伤早期引起的气滞血瘀。伤科虚实夹杂证既可在新病发生,也可由久病演化而来。治疗时应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不同病因病机,以理气、益气、养血、活血、解郁、滋阴、通痹为基本治法,补而不留邪,攻而不伤正,攻补兼施,最终达到邪祛正安的治疗目的。

2.三期辨证 郭氏认为创伤诸证当从气血论治,分早、中、后三期,以破、和、补为原则,用药方法各异。创伤早期,筋脉受损,血溢瘀于脉外,阻碍气机,气血瘀滞为主证,用药以破为主,祛瘀生新,亡血者补而兼行。中期瘀未尽祛,新骨待生,气血不和,经络不通,治以和法为主,和营消肿,活血接骨。后期久病体虚,肝血不足而筋脉拘挛,肾精虚损而髓空,脾胃虚而气血生化不足则气血虚,治以补为主,益气养血,滋补肝肾,壮筋骨,兼通经活络利关节。用药应强调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勇于创新,出奇制胜。

初期用药,瘀则当破,但亡血者须补而兼行。因气血互根,血药中必加气药才能加速病愈。“肝主血,败血必归于肝”,在活血祛瘀的同时加上疏肝理气之品,必然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中期气血不和,经络不通。患者经初期活血祛瘀治疗,但瘀血尚有残余,气血尚未恢复,伤肢肿痛,减而未尽,若继用攻破之药则恐伤及正气,故当以和解为主,兼消肿止痛。治宜调和脏腑气血营卫,接骨续筋,消肿止痛。后期因损伤日久,长期卧床,加之固定限制活动,故肝肾亏损,营卫不和,气血虚而运行不利。虚久必瘀,虚中有滞,脏腑由之不和,易并病。治宜和营卫,补气血,健脾胃,益肝肾,通利关节。以补为主,以通为用,通补兼治,方能摒除并病,取得良好疗效

3.气病多虚,血病多瘀 郭氏认为治气以补为要,治血以活为旨。故在治气上宜补不宜泻,以补其不足为要旨。即使损伤致血瘀气滞,也当以补气行气为先,兼以疏肝理气。血液环流全身,运行不息,周而复始,为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提供必需的营养,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贵在活动流畅,不能停滞。故郭氏提出“血病多瘀滞之证,故重在益气行血,活血祛瘀”。即使新伤亡血或久病血虚,也应以活血补血为大法,补行兼施。瘀不祛则新不生,运用活血化瘀之法,可促进新血生成,提振脾胃,气血生化无穷。

临床上,郭氏主张大剂量使用补气药,以推动和激发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促使疾病早日康复,取得满意的疗效。根据病证性质,或益气活血,或补气行瘀,或益气通痹,或补气活络,或补气散瘀接骨,拟定了益气活血汤、益气接骨汤、益气通痹汤、补气壮腰汤、复活汤等方剂,效果良好。

4.杂病多瘀,痰瘀互结 杂病多病程缠绵,经久难愈。郭氏认为疑难杂病多由创伤后血瘀气滞,复感风寒湿邪,或痰瘀互结,或痰瘀气虚痹阻所致,多为顽痰瘀血不化之证。治疗如上主张,以调理气血为主,同时须顾护脏腑,祛瘀豁痰。郭氏根据其病证性质,或益气活血化瘀,或行气活血化瘀,或调气疏肝化瘀,或养血补肾,或益气血补肝肾,或益气豁痰通络,或行气血祛邪痹。同时拟定方药治疗痰瘀互结引起的腰痛、尾骨疼痛、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肩周炎、颈椎病、创伤后发热、创伤后骨梗死等疾病,效果良好。

5.气血辨证与整体辨证的关系 整体辨证是中医学的理论核心,也是郭氏气血辨证和治疗伤科疾病的核心。郭氏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人体的组织器官、气血阴阳、表里上下在结构上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协调平衡。同时,人与自然界也为和谐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自然界万物的平衡和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其阴阳平衡失调也是疾病发生的外在因素与条件。

郭氏临证以气血辨证为纲,整体辨证加以调治。因此郭氏强调伤科疾病在气血论治的基础上,必须以五脏为中心,从整体出发来认识和治疗,审证求因,辨证施治,使阴平阳秘,功能恢复。郭氏融气血辨证与整体辨证为一体,以气血辨证为纲,或整体调理,调和脏腑气血,以养筋骨;或根据病证性质,或活血化瘀,或益气清热,或疏肝解郁,或养血补肾,或化瘀养阴,或行气豁痰通络,或补气活血祛痹,治疗创伤后发热、创伤后血肿、创伤后神经损伤、颈肩腰腿疼痛、创伤后肢体疼痛僵硬、强直性脊柱炎等,效果良好。郭氏强调整体辨证的另一重要含义,是要兼顾四时寒热辨证。自然界四气依四时各有盛衰,多夹伤致病。在辨证上要辨明四时寒热,有无夹证;在疾病预防和养骨上要依四时防寒热、防病气、防风寒湿邪与外伤虫蛊侵及机体;在治疗上要兼而治之,方能取得良好疗效。(四)气血学说对养骨及伤科的指导意义

气血流畅与平衡是人体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人类欲求得长命百岁,青春常驻,就必须消除导致机体衰老的因子——瘀血。《素问·三部九候论》谓:“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灵枢·痈疽》亦谓:“血气已调,形气乃持。”所谓“以平为期”,即通过调畅气血,使气血由不平衡状态转向新的平衡,保证脏腑源源不断得到气血的滋养,从而纠正脏腑的偏衰,促进脏腑组织平衡和协调的生理活动,使机体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中,而气血循行有常,四肢百骸得养,机体强壮健康,则“平”而“长有天命”。

伤科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无不与气血有关。轻的损伤如闪伤、牵拉伤,多以伤气为主。气无形,气伤则作痛。较重的损伤如碰撞、跌仆、打击伤等多以伤血为主。血有形,形伤则作肿。严重的复合伤、开放伤则多为气血俱伤或亡血过多。气血俱伤则肿痛并见,亡血过多则气随血脱而出现危证。从病机来说,伤气则气虚、气滞,进而导致血瘀。伤血则血瘀、血虚,进而导致气滞。伤气能及血,伤血又能及气,只是先后和轻重不同而已。严重的气血损伤还会导致气机紊乱,影响到脏腑经络,产生一系列病变。所以伤科治疗以调理气血为大法,促进筋骨康复,恢复平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