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王渭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0 02:24:21

点击下载

作者:魏绍斌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王渭川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王渭川试读: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王渭川魏绍斌 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王渭川/魏绍斌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12

ISBN 978–7–5132–5021–4

Ⅰ.①川… Ⅱ.①魏… Ⅲ.①王渭川(1898-1988)—生平事迹 ②中医临床—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K826.2 ②R249.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108078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64405750

        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710×1000 1/16 印张21.25 彩插0.5 字数353千字

2018年12月第1版 2018年12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5021–4

定价 89.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社长热线 010-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89535836

维权打假 010-6440575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微商城网址 https://kdt.im/LIdUGr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天猫旗舰店网址 https://zgzyycbs.tmall.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联系(010-644055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王渭川王渭川处方手稿王渭川教案手稿《王渭川临床经验选》《王渭川妇科治疗经验》王渭川诗词手稿《和任应秋》王渭川诗词手稿《赠黄德彰》(注:黄德彰院长在暑假中写“扁鹊仓公合传疏正”一文成,委校稿,赋诗记事)王渭川诗词手稿《为卓启墀书扇 草堂观梅》王渭川诗词手稿《曹吉勋教授指正》王渭川诗词手稿《游宝光寺题壁诗》《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编委会

总 主 编:田兴军 杨殿兴

副总主编:杨正春 张 毅 和中浚

编写秘书:毛黎黎 邢 军《王渭川》编委会

主  编:魏绍斌

副 主 编:杨家林

编  委:李友梅 林丛禄 何焕霞

     刘正才 王 妍 邓琳雯

     季晓黎 王宇慧 孙晓盈

     袁文姣 周双双 胡荣静

     朱晓娇 胡五星总序 加强文化建设,唱响川派中医

四川,雄居我国西南,古称巴蜀,成都平原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天府之土,沃野千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四川号称"中医之乡、中药之库”,巴蜀自古出名医、产中药,据历史文献记载,自汉代至明清,见诸文献记载的四川医家有1000余人,川派中医药影响医坛2000多年,历久弥新;川产道地药材享誉国内外,业内素有"无川(药)不成方" 的赞誉。

医派纷呈 源远流长

经过特殊的自然、社会、文化的长期浸润和积淀,四川历朝历代名医辈出,学术繁荣,医派纷呈,源远流长。

汉代以涪翁、程高、郭玉为代表的四川医家,奠定了古蜀针灸学派。郭玉为涪翁弟子,曾任汉代太医丞。涪翁为四川绵阳人,曾撰著《针经》,开巴蜀针灸先河,影响深远。1993年,在四川绵阳双包山汉墓出土了最早的汉代针灸经脉漆人;2013年,在成都老官山再次出土了汉代针灸漆人和920支医简,带有"心”"肺”等线刻小字的人体经穴髹漆人像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应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其精美程度令人咋舌!又一次证明了针灸学派在巴蜀的渊源和影响。

四川山清水秀,名山大川遍布。道教的发祥地青城山、鹤鸣山就坐落在成都市。青城山、鹤鸣山是中国的道教名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东汉以来历经2000多年,不仅传授道家的思想,道医的学术思想也因此启蒙产生。道家注重炼丹和养生,历代蜀医多受其影响,一些道家也兼行医术,如晋代蜀医李常在、李八百,宋代皇甫坦,以及明代著名医家韩懋(号飞霞道人)等,可见丹道医学在四川影响深远。

川人好美食,以麻、辣、鲜、香为特色的川菜享誉国内外。川人性喜自在休闲,养生学派也因此产生。长寿之神——彭祖,号称活了800岁,相传他经历了尧舜夏商诸朝,据《华阳国志》载,“彭祖本生蜀“彭祖家其彭蒙”,由此推断,彭祖不但家在彭山,而且他晚年也落叶归根于此,死后葬于彭祖山。彭祖山坐落在成都彭山县,彭祖的长寿经验在于注意养生锻炼,他是我国气功的最早创始人,他的健身法被后人写成《彭祖引导法》;他善烹饪之术,创制的“雉羹之道”被誉为"天下第一羹”,屈原在《楚辞•天问》中写道:“彭铿斟雉,帝何繪?受寿永多,夫何久长?”反映了彭祖在推动我国饮食养生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五代、北宋初年,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是四川安岳人,著有《指玄篇》《胎息诀》《观空篇》《阴真君还丹歌注》等。他注重养生,强调内丹修炼法,将黄老的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被后世尊称为“睡仙”"陈抟老祖”。现安岳县有保存完整的明代陈抟墓,有陈抟的《自赞铭》,这是全国独有的实物。

四川医家自古就重视中医脉学,成都老官山出土的汉代医简中就有《五色脉诊》(原有书名)一书,其佘几部医简经初步整理暂定名为《敝昔医论》《脉死候》《六十病方》《病源》《经脉书》《诸病症候》《脉数》等。学者经初步考证推断极有可能为扁鹊学派已经亡佚的经典书籍。扁鹊是脉学的倡导者,而此次出土的医书中脉学内容占有重要地位,一起出土的还有用于经脉教学的人体模型。唐代杜光庭著有脉学专著《玉函经》3卷,后来王鸿骥的《脉诀采真》、廖平的《脉学辑要评》、许宗正的《脉学启蒙》、张驢的《三世脉法》等,均为脉诊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昝殷,唐代四川成都人。昝氏精通医理,通晓药物学,擅长妇产科。唐大中年间,他将前人有关经、带、胎、产及产后诸症的经验效方及自己临证验方共378首,编成《经效产宝》3卷,是我国最早的妇产科专著。加之北宋时期的著名妇产科专家杨子建(四川青神县人)编著的《十产论》等一批妇产科专论,奠定了巴蜀妇产学派的基石。

宋代,以四川成都人唐慎微为代表撰著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集宋代本草之大成,促进了本草学派的发展。宋代是巴蜀本草学派的繁荣发展时期,陈承的《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孟昶、韩保昇的《蜀本草》等,丰富、发展了本草学说,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宋代也是巴蜀医家学术发展最活跃的时期。四川成都人、著名医家史磁献出了家藏的《灵枢》,校正并音释,名为《黄帝素问灵枢经》,由朝廷刊印颁行,为中医学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可以说,没有史搭的奉献就没有完整的《黄帝内经》。虞庶撰著的《难经注》、杨康侯的《难经续演》,为医经学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史堪,四川眉山人,为宋代政和年间进士,官至郡守,是宋代士人而医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当时的名医许叔微齐名,其著作《史载之方》为宋代重要的名家方书之一。同为四川眉山人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有《苏沈内翰良方》(又名《苏沈良方》)传世,是宋人根据苏轼所撰《苏学士方》和沈括所撰《良方》合编而成的中医方书。加之明代韩懋的《韩氏医通》等方书,一起成为巴蜀医方学派的代表。

四川盛产中药,川产道地药材久负盛名,以回阳救逆、破阴除寒的附子为代表的川产道地药材,既为中医治病提供了优良的药材,也孕育了以附子温阳为大法的扶阳学派。清末四川邛崃人郑钦安提出了中医扶阳理论,他的《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为奠基之作,开创了以运用附、姜、桂为重点药物的温阳学派。

清代西学东进,受西学影响,中西汇通学说开始萌芽,四川成都人唐宗海以敏锐的目光捕捉西学之长,融汇中西,撰著了《血证论》《医经精义》《本草问答》《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伤寒论浅注补正》,后人汇为《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成为“中西汇通”的第一种著作,也是后来人们将主张中西医兼容思想的医家称为“中西医汇通派”的由来。

名医辈出 学术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沧桑的中医药,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教育、医疗、科研等方面齐头并进,一大批中医药大家焕发青春,在各自的领域里大显神通,中医药事业欣欣向荣。

四川中医教育的奠基人——李斯炽先生,在1936年创立了“中央国医馆四川分馆医学院”,简称"四川国医学院”。该院为国家批准的办学机构,虽属民办但带有官方性质。四川国医学院也是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前身,当时汇集了一大批中医药的仁人志士,如内科专家李斯炽、伤寒专家邓绍先、中药专家凌一揆等,还有何伯勋、杨白鹿、易上达、王景虞、周禹锡、肖达因等一批蜀中名医,可谓群贤毕集,盛极一时。共招生53期,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1000佘人,这些人后来大多数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医药领军人物,成为四川中医药发展的功臣。

1955年国家在北京成立了中医研究院,1956年在全国西、北、东、南各建立了一所中医学院,即成都、北京、上海、广州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第一任院长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任命。李斯炽先生继创办四川国医学院之后又成为成都中医学院的第一任院长。成都中医学院成立后,在原国医学院的基础上,又汇集了一大批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如内科专家彭履祥、冉品珍、彭宪章、傅灿冰、陆干甫;伤寒专家戴佛延;医经专家吴棹仙、李克光、郭仲夫;中药专家雷载权、徐楚江;妇科专家卓雨农、曾敬光、唐伯渊、王祚久、王渭川;温病专家宋鹭冰;外科专家文琢之;骨、外科专家罗禹田;目艮科专家陈达夫、刘松元;方剂专家陈潮祖;医古文专家郑孝昌;儿科专家胡伯安、曾应台、肖正安、吴康衡;针灸专家佘仲权、薛鉴明、李仲愚、蒲湘澄、关吉多、杨介宾;医史专家孔健民、李介民;中医发展战略专家侯占元等。真可谓人才济济,群星灿烂。

北京成立中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后,为了充实首都中医药人才的力量,四川一大批中医名家进驻北京,为国家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展现了四川中医的风采!如蒲辅周、任应秋、王文鼎、王朴城、王伯岳、冉雪峰、杜自明、李重人、叶心清、龚志贤、方药中、沈仲圭等,各有精专,影响广泛,功励卓著。

北京四大名医之首的萧龙友先生,为四川三台人,是中医界最早的学部委员(院士,1955年)、中央文史馆馆员(1951年),集医道、文史、书法、收藏等于一身,是中医界难得的全才!其厚重的人文功底、精湛的医术、精美的书法、高尚的品德,可谓"厚德载物”的典范。2010年9月9日,故宫博物院在北京为萧龙友先生诞辰140周年、逝世50周年,隆重举办了“萧龙友先生捐赠文物精品展",以缅怀和表彰先生的收藏鉴赏水平和拳拳爱国情怀。萧龙友先生是一代举子、一代儒医,精通文史,书法绝伦,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医界的泰斗、国学家、教育家、临床大家,是四川的骄傲,也是我辈的楷模!

追源溯流 振兴川派

时间飞转,掐指一算,我自1974年赤脚医生的“红医班”始,到1977年大学学习、留校任教、临床实践、跟师学习、中医管理,入中医医道已40年,真可谓弹指一挥间。俗曰:四十而不惑,在中医医道的学习、实践、历练、管理、推进中,我常常心怀感激,心存敬仰,常有激情冲动,其中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将这些中医药实践的伟大先驱者,用笔记录下来,为他们树碑立传、歌功颂德!缅怀中医先辈的丰功伟绩,分享他们的学术成果,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认祖归宗,又学有源头,师古不泥,薪火相传,使中医药源远流长,代代相传,永续发展。

今天,时机已经成熟,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学者,编著了大型中医专著《川派中医药源流与发展》,横跨两千年的历史,梳理中医药历史人物、著作,以四川籍(或主要在四川业医)有影响的历史医家和著作为线索,理清历史源流和传承脉络,突出地方中医药学术特点,认祖归宗,发扬传统,正本清源,继承创新,唱响川派中医药。其中,“医道溯源”是以民国以前的川籍或在川行医的中医药历史人物为线索,介绍医家的医学成就和学术精华,作为各学科发展的学术源头。“医派医家”是以近现代著名医家为代表,重在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厘清流派源流,一脉相承,代代相传,源远流长。《川派中医药源流与发展》一书,填补了川派中医药发展整理的空白,是集四川中医药文化历史和发展现状之大成,理清了川派学术源流,为后世川派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在此基础上,还编著了《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汇集了一大批近现代四川中医药名家,遴选他们的后人、学生等整理其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编辑成册。预计编著一百人,这是一批四川中医药的代表人物,也是难得的宝贵文化遗产,今天,经过大家的齐心努力终于得以付梓。在此,对为本系列书籍付出心血的各位作者、出版社编辑人员一并致谢!

由于历史久远,加之编撰者学识水平有限,书中罅、漏、舛、谬在所难免,敬望各位同仁、学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杨序

吾师王渭川,从医60余年,勤求古训,学识渊博,熟读精研中医古典医籍,了解现代医学,恪守辨证论治、随证施治原则,尤精于内、妇科,擅长治疗多种妇科疑难杂症,对中医理论、临床有独到的见解及较深的造诣,处方用药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为川派中医妇科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其临床经验对后人影响深远。吾师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在教书育人、著书立说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其学术影响推动了四川地区乃至全国中医妇科的学术发展。

在漫长的行医生涯中,吾师博采众家之长,师古不泥,守法灵活,擅长妇科、内科疑难疾病的诊治,如不孕不育症、闭经、盆腔炎、子宫肌瘤、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脾肿大、红斑狼疮、阿狄森氏病、黑色素沉着、高血压性心脏病、雷诺病、象皮腿、脉管炎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吾师学术思想源起《内经》《难经》《金匮要略》,近宗张锡纯、张山雷、丁甘仁、恽铁樵等“中西医汇通派”学者,临证时以中西医汇通诊治疾病,注重发挥中医四诊八纲长处,参考西医检测结果,对疾病诊断更精细科学,对症治疗以求速效。妇科、内科病种繁多,表现各异,吾师返博为约,创造性地提出了“四大纲”“六大法”“四大方剂系列”作为辨治纲要治疗内妇科各种疾病,以推本求源,异病同治。

吾师勇于创新,大胆突破,完善《金匮要略》方药,治疗疑难病多有创新性意见。例如,通窍活血汤加虫类药治疗血痹;犀角地黄汤加升麻、大青叶、板蓝根治疗“阳毒”烂喉痧;大黄虫丸用于治疗子宫肌瘤、输卵管囊肿、肝硬化、脑出血、丝虫病、象皮腿等;创独特色望诊方法诊断“黑色素沉着”,补虚化瘀法治疗“黑瘅”;以银翘散合鳖甲升麻汤加减创制“银甲系列”广泛治疗下焦湿热证;打破中药十八反传统配伍禁忌“人参反五灵脂”,用人参配五灵脂治疗肝脾肿大,收到相辅相成之效;善于运用虫类药出奇制胜,治疗顽疾取得奇效。这些独到的经验在吾师的论著医案中均可体现,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吾师不仅医术精湛,且有高尚的医德医风,认为“病症有阴阳之辨,病人无贵贱之分”。吾师安于清贫,乐享淡泊,不计名利,这种义为利上的境界、仁爱救人的思想、谦和谨慎的品质,对我等后辈影响深远,是我们终生学习的榜样。

吾师诊务繁忙,闲暇之时唯爱好诗词,自娱自乐。他认为诗词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抒发自己的情志。吾师曾仿濒湖老人和陈修园等人,借诗词精炼易诵的形式将自己对于脉诊的感悟以古词的形式表达出来,如《咏浮脉词》云:“浮脉竟何如?轻轻肉上过。犹似杨花浮水面,毫不微茫,指下起流波。病属外邪多,营卫阴阳一汗和。病里转将芤与革,慎投药石,须防起不了沉疴。”将中医学理论赋予诗意,此咏脉诗,别具韵致,既朗朗上口,又便于记忆。

跟师学习多年,吾师坦诚无私,诲人不倦。他不断地给予我们鼓励和鞭策,时常教导我们需熟读经典,学医要“勤”和“恒”。吾师至深的医术、至诚的医德,对我的从医之路影响颇深。

最后引用王成荣先生在吾师病故后所提的挽联缅怀我们永远的恩师:“壶公去,却留名锦里,一生妙悟虫入药。遗著开来,更饮誉杏林,两绝凝成脉赋诗。”

吾师一生献身岐黄,勤学不殆,成就非凡,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继承发扬。杨家林2018年1月编写说明

本书根据王渭川传世论著及60余年的临床经验编写而成,全书以王氏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核心内容,根据其著作、论文、临证经验、病案等史料对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整理分析和总结,对王氏临床擅长的妇科、内科及外科疾病从疾病概述、病因病机、辨治思路和用药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常用证治、常用方药、方义分析、临床加减、典型医案、诊治心得做了较为详实的论述,溯本追源,从理论到实践,均全面系统地予以记载,客观再现了王渭川精湛的学术特色和宝贵的临床经验。

本书由王渭川的第二代学术传承人魏绍斌教授及弟子执笔,并经第一代学术传承人杨家林名老中医审阅,最后由四川省中医专家共同审定而形成。本书旨在系统总结传承川派中医妇科名家王渭川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使其不断发展和创新,造福广大妇女患者。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使本书日臻完善。魏绍斌2018年3月目 录《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编委会总序 加强文化建设,唱响川派中医杨序编写说明生平简介临床经验一、妇科疾病(一)妇科辨证要点(二)妇科病基本治法(三)月经病证治1.月经先期【辨证论治】【典型医案】2.月经后期【辨证论治】【典型医案】3.经行先后无定期【辨证论治】4.月经过多【辨证论治】【典型医案】5.月经过少【辨证论治】6.痛经【辨证论治】【典型医案】7.闭经【辨证论治】【典型医案】8.崩漏【辨证论治】【典型医案】9.倒经【辨证论治】(四)带下病证治【辨证论治】【典型医案】(五)胎前病证治1.恶阻(妊娠呕吐)【辨证论治】【典型医案】2.胞阻【辨证论治】【典型医案】3.胎动不安,小产堕胎【辨证论治】【典型医案】4.子痫【辨证论治】【典型医案】5.转胞【辨证论治】【典型医案】(六)产后病证治1.产后胞衣不下【辨证论治】2.产后恶露不绝【辨证论治】【典型医案】3.产后痉证【辨证论治】【典型医案】4.产后郁冒【辨证论治】【典型医案】5.产后发热【辨证论证】【典型医案】6.乳汁缺少【辨证论治】【典型医案】7.产后乳汁自出【辨证论治】8.产后大便难【辨证论治】【典型医案】9.乳痈【辨证论治】【典型医案】(七)杂病证治1.癥瘕【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典型医案】2.阴挺【辨证论治】【典型医案】3.盆腔炎【辨证论治】【典型医案】4.不孕症【辨证论治】【典型医案】5.热入血室【辨证论治】【典型医案】6.脏躁【辨证论治】【典型医案】7.干血痨【辨证论治】【典型医案】8.乳癌【辨证论治】二、内外科疾病(一)内科疾病证治1.慢性肝炎【辨证论治】【典型医案】2.肝硬化【辨证论治】【典型医案】3.象皮腿(丝虫病)【辨证论治】【典型医案】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辨证论治】【典型医案】5.风湿性心脏病【辨证论治】【典型医案】6.高血压【辨证论治】【典型医案】7.静脉曲张【辨证论治】【典型医案】8.无脉症【辨证论治】【典型医案】9.侧索硬化症【辨证论治】【典型医案】10.血栓性静脉炎【辨证论治】【典型医案】11.雷诺病【辨证论治】【典型医案】12.急性肾小球肾炎【辨证论治】【典型医案】13.再生障碍性贫血【辨证论治】【典型医案】14.白血病【辨证论治】【典型医案】15.精神分裂症【辨证论治】【典型医案】16.癫痫【辨证论治】【典型医案】17.夜游症【辨证论治】【典型医案】18.癔病【辨证论治】【典型医案】19.糖尿病【辨证论治】【典型医案】20.梅尼埃病【辨证论治】【典型医案】21.红斑狼疮【辨证论治】【典型医案】22.阿狄森氏病【辨证论治】【典型医案】23.肥胖病【辨证论治】【典型医案】24.鼓胀【辨证论治】【典型医案】25.黑变病【辨证论治】【典型医案】(二)外科疾病证治1.阑尾炎【辨证论治】【典型医案】2.胆囊炎【辨证论治】【典型医案】3.前列腺炎【辨证论治】【典型医案】4.肠粘连【辨证论治】【典型医案】5.鼻息肉【辨证论治】【典型医案】6.硬皮病【辨证论治】【典型医案】7.颈椎病【辨证论治】【典型医案】三、六法通治四十二类病1.活血通络化瘀法2.活血化瘀舒筋软坚法3.补虚化瘀理气法4.清热化湿消炎法5.息风通络法6.疏肝通络消胀法四、常用独特方剂及药物(一)常用方剂1.妇科方2.内科方3.外科方4.眼科方5.皮肤科方6.其他(二)常用药物选要1.虫类药物的临床应用2.几种常用的中草药3.药物杂谈学术思想一、衷中参西,汇通诊治二、提出四大纲、六大法、四大方剂系列作为辨治纲要1.王氏认为辨证要点有四纲,即寒、热、虚、实2.王氏将妇科治疗大法归为温、清、攻、补、消、和六法三、注重个体差异,因人随证施药四、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五、博采众家,不拘一格1.广收名家经验,师其法而不泥其方2.善于采集民间草药、验方治疗疑难杂病3.寓医于文,从文学作品汲取灵感六、勇于创新,大胆突破1.补充完善《金匮要略》方药,治疗疑难病多有创新及卓见2.独创“色素沉着”望诊,以补虚化瘀法治疗“黑瘅”3.创制银甲丸等多首著名方剂4.打破传统禁锢,提出新观点七、用药独到,自成一家1.善用虫类药以出奇制胜2.随证加减常用对药3.善于配制丸剂、膏剂取效4.根据病情轻重,确定用药剂量八、重视食物疗法,药食同治九、常用外治法,内外合治十、巧施中医急救法,每获奇效学术传承论著提要一、论文1.“银甲丸”用于治疗盆腔炎2.产妇痢疾之证,首宜兼顾其虚3.运用异病同治,辨治子痫前驱目血4.运用虫类药物之体会5.善治内科疑难疾病6.运气学说在医学方面的应用7.谈中医医史资料的整理8.授业传道,严谨治学二、著作1.《王渭川临床经验选》2.《王渭川妇科治疗经验》3.《王渭川疑难病症治验选》4.《红斑狼疮的中医治疗》5.《金匮心释》学术年谱参考文献生平简介

王渭川(1898—1988),号鲁同,原名鲁殿元,江苏丹徒县人,当代著名中医妇科八大家之一。王氏未满3岁,即遭父丧,由母周氏与祖父鲁直公抚育成人。其祖父鲁直公是清末举人,年逾六旬,还设馆教徒,既精于考据,又重理学,很同意湘人治学的旨趣,“欲以戴段钱王之训诂,发为班张左郭之文章”。可惜其体弱病喘,未能竟其志。鲁直公同时兼治医学,在当地颇有名气,春风桃李中得有两人:一个是镇江的袁桂生,一个是丹徒的何叶香。前者重临床,后者精理论,他们各有不同的成就。鲁直公视王渭川为爱孙,虽爱之深,更教之严。王渭川6岁时,他便首教《诗经》,口传心授,释以浅义,责以背诵。听到王渭川诵读到声清音朗之际,他便欣然赋诗。鲁直公曾有两句:“不堪子夏伤明后,却喜娇孙诵读初。”由此,祖孙两代,食同桌,眠同床,耳提面命,格外用劲。9岁时,鲁直公又授以《春秋》《左传》。王渭川对左氏文章精义虽能了了,但对春秋当时情势,苦不能明,曾询问祖父,答以“一读二讲,逐步自明”。正冥思茫茫,极端愁苦之中,恰王渭川表兄归自上海,买有《列国演义》一部。王渭川翻阅一遍,不禁狂喜。这虽属稗官,但春秋各国情况,仅仅在一百回中就能使人了如指掌。于是便自读自笑,爱不释手。由此,王渭川便体会到:读古书,如有课外通俗读物辅助,则收效较大。仅仅十余年时间,王渭川就学完了《四书》《五经》。此外,鲁直公还教王渭川作文,先是教学八股,后来废考,又嘱学韩愈文。可惜天年不永,王渭川17岁时,鲁直公去世,家中生活日艰,母亲以女红谋米盐。承袁桂生、何叶香两君厚意,主动来嘱王渭川随之学医,并愿负担其学医经费。于是,在1916年王渭川18岁的时候,执弟子礼向两位先生学医,上午随当地经验丰富的名医袁师抄方实习,下午由精通理论的何师讲授医门经典。凡《灵枢》《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傅青主女科》等经典无不精研。

袁桂生门诊极忙,几乎户限为穿。他读书宏博,学术渊深,经验丰富,非常重视前人珍贵经验,师古方之意但决不拘泥成规,且注意自己的经验积累,即使门诊繁忙,也常详加记录,为后来整理验案做准备。他以望色凭脉为立方依据,复方多显奇效,尤长于妇女调经及杂病调理,如肌肉萎缩、下肢瘫痪等不少怪病,多能得心应手。曾有一年仅6岁的男孩由其母抱来,肌肤如冰,脉如细丝,肛门试体温高达40℃。袁先生立方,首用熟附片15克,次用生石膏30克,他认为以石膏清其里热,附子强其心衰,非此不救,果真两剂而愈。王渭川投袁门首尾三载,实受益匪浅,其执业后,能够学有所进,也与坚守袁门家法,适当化裁有关。

何叶香则上午门诊,下午授课。在投何师首尾三年期间,王渭川不仅听何师讲授《内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和《温病条辨》,还在镇江鱼巷的“京口善化堂”的老书店阅读了许多不经见的书,使其增加了不少有益的见闻。

1919年,王渭川离袁、何师门,借何师“人文书屋”独自开业。设诊之初,由于年轻,门可罗雀。其母经常来探望王渭川,见其读书临池,倒也宽慰;见其门庭寂寂,前途茫茫,又为之担心。王渭川便用两句旧诗安慰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时期,王渭川还是常去善化堂翻书、借书、抄书,并以此为无上至乐。抄书无钱买纸,有一次将家中木刻本的《三国演义》拆开翻过来作纸。但看看金圣叹的批注,又为之惋惜。后何师因哮喘频发,为何师代诊代教三月。在具体实践中,又学到了不少在书本上所学不到的东西。

中医临床诊断,关键是望、闻、问,切。王渭川老先生在望诊时,根据《内经》所说的“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道理,注意观察病人色、神、形等几个方面,逐步摸索了一些规律。如见患者面部色素沉着,牙龈亦黑,就根据《内经》“肾主骨、肾主黑”的精义,断定是肾病的范围。倘再考查有体重减轻、畏寒眩晕、脉迟细等症,则可进一步断定为《金匮要略》所说的黑瘅或女劳瘅之类,其病机是命门之火大衰,有脾肾阳虚和肝肾阴虚两大类型。患者皮肤发黄,连及巩膜,这就要疑有黄疸病的发生,但要与溶血性黄疸相鉴别。对于痰饮,如见患者左眼上下灰黑如煤烟,就知属寒痰;见患者眼泡暗黑,知属热痰,见患者四肢多痿痹,屈伸不自如,知属风痰。上属各病,何师门诊甚多,服何师方有效有不效。王渭川因在望诊中摸索了一些规律,辨证准确,所以投方辄效。60余年来解决疑难,成例不少。切脉认病,原本《内经》,至西晋太医令王叔和做《脉经》10卷,析脉24种。传至阿拉伯,又经阿维森纳增至48种。王渭川在临诊初期,只对浮、沉、迟、数、细、弦较易辨认,余多茫然,颇有王叔和所谓“胸中了了,指下难明”之感。后来临床既多,又参照程杏轩论脉医述细细揣摩,才逐渐掌握八脉大意之外还有许多兼脉,它们与五脏六腑的病症均有一定的联系。比如浮脉,兼脉就有6种,即浮缓、浮紧、浮虚、浮芤、浮数、浮洪。因此,在临床诊断中,王渭川以八脉大意为主,但更重视兼脉。

王渭川在为何师代诊的3个月中,个人业务日渐有起色,一时声誉鹊起,车水马龙。在临床中,王渭川对王清任的通窍活血汤比较欣赏,并受到袁、何两师鼓励,且何师还提供了运用虫类药的依据,他说:“《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内都广泛地用了虫类药,至于《金匮要略》中的鳖甲煎丸和《温病条辨》中的化癥回生丹,更是以虫类药为主。”王渭川谨记师教,用于临床,确能收到意外之效。因为麝香比较贵,后来王渭川逐步用虫类药代替麝香,疗效仍然非常满意。

在为何师代诊期间,王渭川每天下午又代授内经。次年春节后,何师哮喘又发,又委王渭川代讲金匮要略。因其对《金匮要略》研究不够,故又用《金匮心典》为教本,《金匮玉函经二注》和《金匮方论本义》为辅助书,认真备课。因细考《金匮要略》中有脏腑经络生克制化的认识,同时还有一部分传染病掺杂其中。因此,一面备课,一面又写成“生克制化在《金匮》中的运用”和“《金匮要略》内容简介”两文,在正课开讲前先做两个精简的报告,引起学生的兴趣,以消除学习的畏惧感。《金匮要略》中有“阳毒之为病”一条,历代医家都没有明确的辨病。王渭川结合临床经验进行研究,认为中医通常说的烂喉痧即是其病之一。本病特征是发高热,咽喉剧痛,易化脓,舌如覆盆,全脸红疹带肿,与《金匮要略》中“阳毒之为病”条文相适。王渭川选用犀角地黄汤加升麻、大青叶、板蓝根,温度不降佐紫雪丹、至宝丹等,同时用西牛黄吹喉,良效。当时王渭川以此解释阳毒,学生疑信参半。恰为时不久,镇江流行烂喉痧,洪仁医院诊断为猩红热,取其用方良效,大家方信而无疑。

1924年,王渭川就婚芜湖,遂于芜湖开业。1937年,因卢沟桥事变,西迁至汉口生成里设诊。次年10月为避日寇战乱再度西迁入蜀,客居万县,自办诊所,临证治病,多有良效,声誉日隆,医名渐著,一时门庭若市。1953年,其在万县卫生学校担任医学史教学工作,编写了《中国医学发展史概况》教材。1956年,王氏调入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初任学院妇科和金匮要略两门课程的教学,编写妇科和金匮要略的教材,后又任学院附属医院的妇科主任,坚持临床。

王渭川近宗张锡纯、张山雷、恽铁樵、丁甘仁等“中西医汇通派”学者,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尤精于内、妇科,擅长治疗多种妇科疑难杂症,尤以善用补虚化瘀、舒筋通络、清湿消炎等方法著称于世。业医60余年,留下《王渭川临床经验选》《王渭川妇科治疗经验》《金匮心释》《王渭川疑难病症治验选》《红斑狼疮的中医治疗》5本医著。王渭川治学常以“人生有涯知无涯”自勉,勤奋苦读,善背经典,求知欲强,借书夜览以广求百家之长。且善于创新,不耻下问,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其读书、临证均善于提纲撷要,执简驭繁,一生勤学不殆,献身岐黄。

王渭川先后任四川省万县医务工作协会执行委员兼学术部长,成都中医学院妇科教研室副主任,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四川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成都市中医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成都市政协委员。曾荣获万县卫生局“一等卫生模范”奖状。主要科研成果有“银甲合剂”“银甲丸”用以治疗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尿道炎、宫颈炎等下焦湿热证。1962年,王氏因发明“银甲丸”获卫生部通报嘉奖,并推广使用。自拟益黄八珍散、益鹤四君子汤、桑䗪四物汤以治疗月经紊乱,为当今妇科名方。

“中国现代著名医学家丛书”将王渭川列为中国现代成就最突出、最有影响的中医学家之一,其医著已流传日本、东南亚各国,获得很高的评价。临床经验

本部分所介绍的妇科疾病、内科疾病、外科疾病的证治内容,均摘自于王渭川先生所编著的《王渭川妇科治疗经验》《王渭川临床经验选》《王渭川疑难病症治验选》《红斑狼疮的中医治疗》著作的相关内容,并进行了部分删减和补充。一、妇科疾病

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男女基本相同。妇女由于有生育子女的特点,在解剖上有胞宫(子宫),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产育和哺乳等。因此,妇女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和男子又有不同之处。妇女疾病,除一般内、外科等类疾病与男子相同外,在病因学、病理学及辨证论治方面均有与男子不同的特点。(一)妇科辨证要点

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主要为四诊八纲。八纲中,阴阳为纲中之纲,重在辨病属于阴证或阳证。妇科辨证,要点为寒、热、虚、实四纲。以月经病为例,月经先期多属热证,月经后期多属寒证。经后腹痛、喜热熨、喜按多为虚证,经前、经期腹痛、拒按多属实证(表1)。表1 妇科四大纲证治简表续表(二)妇科病基本治法

温法

温法常用于寒性病,即所谓“寒者热之”,如腹痛喜按、手足厥冷、脉象沉伏微迟等症,均可采用。温法又有兴奋作用,如阳虚自汗、形寒气短、声微肢软体怠、性欲减退等症,都需用温法。妇科温法多用于温脾、温肾、温宫。总则是温化通阳散寒。

清法

清法常用于温热病,即所谓“热者寒之”。清法包括镇痉和解毒。肝阳旺盛或肝火上扰所引起的头晕目眩等症,用清法中的清肝方剂能息风镇痛。温毒病,用清热凉营法可解毒。因湿热蕴结下焦而致的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炎等,用清解下焦湿热的银甲丸为主加减治疗,多可奏效。但肝肾阴虚而引起的肝阳上亢、食欲不振、目眩头胀等,必须柔肝清热,兼治上焦而顾中焦。清法总则是清血热,息风润燥。

攻法

攻法在妇科主要用于攻坚、消积、化瘀,如子宫肌瘤、宫外孕、卵巢囊肿、乳腺瘤、瘀血凝结的包块、堕胎等,都可采用本法。攻法总则是通瘀破结。

补法

滋养机体,从而消除一切衰弱证候的方法称补法,即所谓“虚者补之”。具体治法又分补气、益精、安神、生津液等方面。

补法可分为3种:温补:用于阳虚,又称补火。清补:用于阴虚,又称补水。平补:用于一般虚弱证。

妇科如果补气血,补脾肾,补肝肾,用温补;如果滋养肝肾,用清补;补法又可配用固涩法,如大汗不止、吐血不止、妇女血崩、白带过多等用补法,但主要需固涩。妇科补法总则是补气血,益肾水。

消法

消法主要是消导,用于胃肠阻滞、食积内阻、脘腹胀满等。其次是软坚,用于瘀血凝结成形的症状,如癥瘕积聚、乳核等。因其来也渐,其去也缓,用攻法不能一气荡尽,要缓化图功。消法比攻法和缓,又有消痰、涤痰、豁痰作用,往往因痰湿气阻引起的闭经,可用消法来冶。但消法不宜用于体质极虚者和急性病。

和法

和法寓和解之意。病在表可汗,病在里可下,如果病在半表半里,就须用和解的方剂来治疗。和法在妇科多用于调和肝脾,治疗月经不调。妊娠妇女,胸部痞满、嘈杂呕吐,为痰热受阻,可用辛开苦降和胃法。和法范围较广,总则是调气血,柔肝养肾,运脾胃。(三)月经病证治《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有注家以天癸为月经者,实属非是,因男子亦有天癸,故天癸并非月经,是肾中所藏的精。以西医学解释天癸,当指与生殖有关的各种内分泌激素。王氏认为,中医妇科学论述的冲任二脉是指与生殖有关的组织系统,而不是某一具体器官。总之,两千多年前的古典医籍对月经形成的机理、受孕的机理、生殖系统的发育过程,都做了细致而科学的描述,对后世中医妇科学影响很大,后世关于月经生理、生殖,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

女子月经,通常28天左右行经一次,每月一次,故名月经,又名月信,即每月按时来,很守信用之意。如有月经超前或延后或先后错杂,经来腹痛(痛经),或淋沥不断(漏),或暴下不止(崩),或经期停止(闭经)等,皆属于月经疾病。月经或先期,或后期,或先后错杂,皆称月经不调。月经不调的原因和说法虽各异其辞,其主旨实大同而小异。王氏认为,月经不调的辨证不外寒、热、虚、实、气、血六个方面,其关键根据月经的期、量、色、质,并结合病人的身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其证型,再据证遣方。1.月经先期

月经以28天为正常,至于少至21天,多至35天,每月成习惯,无他病者,亦为正常。其有按月超前而至,身体感到不适者,称为月经先期。现在对该病认识更加具体,指的是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一行,连续出现两个周期以上者。

历代医家对月经先期的病因病机有较多的论述。宋代王子亨在《全生指迷方》中述:“阳太过则先期而至,阴不及则后时而来。”《丹溪心法》认为:“经水不及期来者,血热也。”《薛氏医案》认为:“先期而至,有脾经血燥,血郁,肝经怒火,或血分有热也。”《赵氏医贯》认为:“经水先期而来者火也,半月或十日而来,且绵延不止者,属气虚。”《医宗金鉴》指出:“经来前赶不满三旬属血热。若下血多,色深红而浊,则为有余之热;若下血少,血浅淡而清,为不足之热。”可见古人认为月经先期多属血热阳盛,火伏冲任所致。

王氏认为,由于人体禀赋不同,受病各异,不能拘泥于此,先期量多者,多为冲任紊乱,但在临床中不难见到心脾肾病变,或妇科肿瘤中也可见到月经先期量多。所以,在临床上不可一概认为先期为阳盛,后期为阴不足,应依据病证变化灵活辨证。总的来说,月经先期量多者,为水火俱旺;先期量少者,为火旺阴水枯竭。先期尺脉洪滑者,为水火有余,脉细数为血虚肝旺。经量多者清火,经量少者补水。【辨证论治】(1)血热型

主要证候:经行提前,量多色鲜红或绛紫,烦闷,舌红苔黄,脉洪大或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调经。

处方:先期汤加减(《证治准绳》)。

当归6克 白芍6克 生地黄6克 黄柏3克

知母3克 黄芩2克 川芎2克 阿胶2克

艾叶2克 香附2克 甘草2克

方义分析:本方中用艾叶、阿胶、川芎、当归、白芍、生地黄、甘草等,是《金匮要略》中有名的胶艾汤,专治崩漏下血。艾叶配阿胶,既能生血止血,又防阿胶留瘀为患。四物汤加香附,主要用以调经,芩、知、柏入血,以清血热。整个处方主要具清热凉血调经的作用,故适用于血分实热之月经先期。

加减:王氏在运用此方时,常以牡丹皮易川芎,槟榔易香附,并加入旱莲草、白茅根,以增凉血止血的功效。(2)阴虚火旺型

主要证候:月经先期,经来色鲜红,或紫或量多,质稠,伴潮热,舌质红,苔薄黄有燥象,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调经。

处方:六味地黄汤加减(《类证钱氏小儿方诀》)。

生地黄12克 粉牡丹皮5克 泽泻6克 山茱萸3克

山药9克 茯苓6克

方义分析:本方为滋阴的祖方,系宋代名医钱仲阳据金匮肾气丸减桂附而成。方中生地黄滋补肾阴,凉血生津;佐泽泻通水道,宣泄肾浊。用山药健脾固肾;佐茯苓淡渗脾湿,收敛虚火;佐牡丹皮活血凉血,防止血凝。如此补中有泻,寓泻于补,有开有合,三阴并治,共起滋阴降火的作用。(3)血燥型

主要证候:自觉皮肤发热,肢体作痛,怔忡心烦,舌质红,苔白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养血润燥。

处方:丹栀逍遥散(《证治准绳》)。

当归6克 白芍6克 茯苓6克 白术6克

柴胡5克 甘草3克 牡丹皮5克 栀子5克

方义分析:本方既能养血疏肝,又能和血清热,是调经的效方。柴胡疏肝解郁,使郁热散发,不致化燥耗血,是基本方主药。当归、白芍养血调肝,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牡丹皮、栀子消血分之燥热。妇女因忧郁而致血热,因血热而致血燥,因血燥则破血妄行,而经行先期,量多色红,两胁痛,心烦梦多,头昏发热者,用此方最为合适。

加减:王氏用此方时,常加生地黄、茅根,以增凉血润燥的功效。(4)肝郁证

主要证候:月经提前,易怒而烦,经量时多时少,经行不畅,胸闷腹胀,嗳气吞酸,少腹胀痛,舌质红,苔白腻而厚,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

处方:越鞠丸(《丹溪心法》)。

香附60克 苍术60克 川芎60克 栀子45克

神曲45克

用法:细研为末,水叠为丸,或用十分之一量,改为煎剂。

方义分析:本方又名芎术丸,是朱丹溪治疗因气郁、血郁、痰郁、湿郁、食郁、火郁而见胸膈痞闷、吞酸呕吐、饮食不消等症状的方剂。方用辛温芳香的香附开气,苍术醒脾燥湿,川芎活血调血郁,栀子泻肝火、解火郁,神曲健脾、去积消食。痰由郁生,郁解痰除,故五味相伍能统治其郁。但本方主要作用是开气郁,因气郁一开,其郁自解。

加减:王氏运用此方时,常加柴胡,以增疏肝解郁的功效。月经量多者,栀子宜炒,川芎用量宜少。(5)气虚型

主要证候:月经提前,量多色淡,月经质清夹水,疲乏,气短,心悸,少腹有空坠感,舌淡红,苔薄而滑,脉虚大。

治法:补气调血。

处方:补中益气汤(《东垣十书》)。

黄芪15克 人参2克 甘草2克 当归3克

升麻3克 柴胡2克 生姜3片  大枣2枚

方义分析:本方是李东垣著名方剂之一。全方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方中重用黄芪益中气,升清阳,为主药;人参、甘草辅助黄芪,以增强补中益气之功;升麻升举脾阳,柴胡助其升举。本方治因气虚不摄血而致的月经先期、经量多、崩漏等最为适宜。

王氏指出,以上证型是对典型证候而言,一则便于初学者掌握,二则便于探究其规律,在妇科临床实践中,症状典型者固然可见,但不典型者尤为居多,故临证时,当灵活运用上述原则,不可拘泥于一方一法。【典型医案】(1)刘某,女,30岁。

初诊:1974年4月23日。因工作、家务烦劳,饮食渐差,腹胀胸闷,月经先期,每次行经往往超前在10日以上,量多期长,色淡,带下腥臭如脓,少腹长期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白,舌质淡红,脉迟缓,心累,动辄悸动。诊断:月经先期,带下量多。辨证:心脾气虚,湿热蕴结下焦,冲任失固。治法:益气清湿,佐以调冲。处方:潞党参60克,鸡血藤18克,生黄芪60克,桑寄生15克,菟丝子15克,仙鹤草60克,夏枯草30克,蒲黄炭10克,血余炭10克,红藤24克,蒲公英24克,鱼腥草24克,琥珀6克,槟榔6克,炒北五味子12克,龙眼肉24克,鸡内金10克,广藿香6克,山楂10克。5周6剂,连服2周。

二诊:5月15日。服上方6剂后,月经血已渐止,但仍淋沥,白带减少,少腹痛缓,略显隐痛,精力好转,食欲渐增,胸闷消失,心累减轻,上课时不感气紧。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处方:潞党参60克,鸡血藤18克,生黄芪60克,桑寄生15克,仙鹤草60克,地榆炭10克,红藤24克,蒲公英24克,槟榔6克,炒北五味子12克,广藿香6克。5周6剂,连服2周,加服银甲丸。

三诊:6月2日。服上方12剂后(同时服银甲丸),精力恢复正常,阴血全止,但尚有微白带,已无腥味。

至8月10日,问其月经情况,述自停药后,已按期行经两次,经量已正常。按:本证属气虚脾弱,统摄无权,又兼湿热蕴结下焦,系月经先期量多,前后历时三月,全部治愈。所用处方从补中益气汤脱胎而出,方中参芪重用,益气生血,鸡内金、山楂健脾,仙鹤草合夏枯草起止血作用。特别是夏枯草有降压作用和抗菌作用,患妇科病兼带下具有炎性者,或肾虚肝旺者,都可配用。五味子为生脉散中要药,合鸡血藤、龙眼肉调节心衰极佳。一般来说,月经先期属热,后期属寒,并不尽然,因先期也有血热气虚、肝郁之不同,后期也有血寒虚寒、血虚气郁之异。临床表现,凡先期月经过多,或期长不止、色淡质清、气短心悸、四肢无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润、脉象缓弱等,俱属气虚下陷,冲任失固。由于本证又兼夹炎性带下,而形成气虚夹湿,月经先期量多证,但治湿不妥,最易拖延成持久的带下证。先期有热,后期有寒,固然有之,如虚不能摄,冲任失固,虽无热亦见先期,如上述病例。或气血渐衰,或阴虚阳旺,则虽有火象,亦必后期。一贯煎、滋水清肝饮都可以酌情选用。王孟英《潜斋医学丛书》说:“妇人之病,虽以调经为先,第人禀不同,亦如其面,有终身月汛不齐而善于生育者,有经期极准而不受孕者,雄于女科。”始知古人之论不可尽泥,无妄之药不可妄投。(2)谢某,女,25岁。

初诊:1977年10月7日。月经先期已3个月。每次月经提前5周以上。近2个月,每月来2次月经,中间只间隔9天。曾服中西药均无效,病人很苦恼。时觉胸闷,经色暗红,量一般,脸色青黄,脉弦滑,舌尖红,苔少。诊断:月经先期。辨证:阴虚血热,冲任不固。治法:养阴清热,调固冲任。处方(自制方):地骨皮12克,白芍12克,生地黄15克,当归10克,牡丹皮10克,白薇10克,菟丝子15克,桑寄生15克,鸡血藤18克,瓜蒌皮15克,薤白12克,制香附10克,生谷芽24克,益母草24克。

二诊:12月5日。月经颜色深,白带多,乏力,纳差,脉弦滑,舌质淡,无苔。辨证:血虚有热,脾虚湿困。治法:益气固冲,清热除湿。处方(自制方):党参24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白芍12克,鸡血藤18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益母草24克,地骨皮12克,牡丹皮10克,红藤24克,蒲公英24克,椿根皮10克,琥珀末6克。

疗效:服药4剂后,月经正常,白带减少,饮食增加,自觉精神很好,颜面气色正常。按:本例证属阴虚血热,冲任不固,故治以养阴清热,调固冲任。方中地骨皮、生地黄、牡丹皮、白薇清热凉血;当归、白芍、鸡血藤养血柔肝;菟丝子、桑寄生补肝肾,固冲任;香附、薤白、瓜蒌皮理气散结,治其胸闷。服药月经正常后,又出现血热、气虚夹湿等证,故停用前方,改用益气固冲、清热除湿法。用党参、茯苓、白术益气健脾;白芍、鸡血藤,女贞子、旱莲草、益母草固冲调经;地骨皮、牡丹皮、红藤、蒲公英、椿根皮、琥珀末清热除湿。(3)肖某,女,25岁。

初诊:1978年3月29日。月经先期已3个月,每次提前10多天。这次一月来2次,经色红,量一般。并见头昏眼花,黄白带下,少腹两侧疼痛,大便少。脉滑,舌质红。诊断:月经先期,带下病。辨证:血热肝旺,湿热下注。治法:清热平肝,佐以祛湿。处方(自制方):牡丹皮10克,地骨皮12克,生地黄12克,白芍15克,益母草24克,刺蒺藜18克,桑椹12克,桔梗10克,夏枯草24克,蒲公英24克,琥珀末6克,山药20克,槟榔6克。5周6剂,连服2周。

二诊:4月19日。服上方后,月经仅提前四天,基本正常,少腹痛、头痛均好转。现几天5次大便,且干燥,白带仍有,经前腹胀痛,下坠,乏力。脉弱,舌淡红。治法:益气润肠,理气祛湿。处方(自制方):党参24克,生黄芪30克,鸡血藤18克,桑寄生15克,菟丝子15克,火麻仁24克,郁李仁10克,柴胡10克,厚朴10克,红藤24克,蒲公英24克,益母草24克,琥珀末6克,山药20克。

疗效:服药8剂后,月经完全正常,余无不适。按:本例证属血热肝旺,湿热下注引起的月经先期而至,故治以清热平肝,佐以祛湿。方中牡丹皮、地骨皮清热凉血,白芍柔肝缓急止痛,刺蒺藜平肝疏肝,夏枯草、蒲公英清热祛湿。服药后月经正常,大便难解,故加用党参、黄芪、火麻仁、郁李仁益气润肠,红藤、益母草、琥珀末清热除湿。连服14剂药后,病人月经完全正常,无不适。2.月经后期

月经每隔35日以上才行经一次者,谓之月经后期。现在定义为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月一行者。

月经后期病因有因血虚血少者,有因血寒者,有因气虚血滞者。《景岳全书》云:“凡血寒者经必后期而至。”并且指出临床辨证特点:“凡阳气不足血寒经迟者,色多不鲜,或色见沉黑,或滞涩而少,脉微或沉弦细涩,必恶寒喜暖,凡此者,皆无火之证也。”《医宗金鉴》云:“经来后退,过三旬后者属血滞。若色浅淡血少不胀痛者,则属气虚血少,涩滞不足之病;若色紫血多腹胀痛者,则属气实血多,瘀滞有余之病也。”

古今医家对月经后期病机的认识,大体分为虚寒、血虚、血瘀、气滞、肝郁、痰阻等几类。王氏认为,本病多为虚实夹杂,常见在虚寒证中,有气血两虚和阳虚之别;在血虚证中,有兼血热,或兼气血凝滞者;在血瘀证中,又有兼寒凝血虚者;在肝郁证中,有兼血虚者;在痰阻证中,有兼湿、兼血虚气虚和气血并虚者。总之,经病复杂,别类纷繁,先期后期,量多量少,颜色不一,均可错综互见,而治疗法则亦各有不同。后期脉微细或沉或虚数,大半属虚寒,或因血热血少。色泽不鲜或黑色,或量多,宜补肝肾,治宜温经摄血;经量少,治宜益气行瘀。主四物汤系方剂随证加减,临证须从整体出发,察其寒热虚实,随证施治,才能收效。【辨证论治】(1)气血虚弱型

主要证候:月经推后,色淡量少,面色苍白,肢体倦怠,食少便溏,或面黄气短,心虚惊悸,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或细数。

治法:补气养血。

处方:人参养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人参3克 橘皮3克 黄芪3克 桂心3克

当归3克 白术3克 甘草3克 熟地黄2克

五味子2克 茯苓2克 远志1克 生姜3片

大枣2枚

方义分析:本方是一个双补气血的方剂,用于气血两虚证型。因血为脾胃吸取饮食的精华,并通过中焦气化而成,故补血的方剂常配补气之品。本方治疗气血俱虚,补气更是重要的一环,补气药中配少量行气药,补气的效果更好。所以,此方四君子汤加橘皮理气健胃。补血药以四物汤去川芎,因川芎有辛燥走窜的特点,对血虚有热者不宜。五味子配合参、芪,有敛汗固表、加强补肺养心的作用。远志养心安神,姜、枣调和营卫。本方对气血俱虚,心脾肺不足而致的病症,有良好的疗效。

加减:王氏指出,本方运用于冲任血海不足,常加菟丝子、枸杞子,以调节冲任气血。

此型亦可选用归脾汤(《严氏济生方》)、滋血汤(《证治准绳》)加减。(2)虚寒型

主要证候:月经推后,色淡量少,腹痛绵绵,喜按,腰酸,眩晕气短,面色䗪白,喜热饮,舌质淡,苔薄白,脉迟或缓或沉迟。

治法:温经补虚。

处方:温经汤(《金匮要略》)。

法半夏12克 麦门冬9克 吴茱萸9克 牡丹皮6克

白芍18克 阿胶12克 桂枝9克 人参9克

当归3克 川芎3克 甘草6克 生姜9克

方义分析:本方具有温经、散寒、调冲任的功效。方中吴茱萸擅长行气止痛,桂枝长于温通血脉,合则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对气滞血瘀、寒凝腹痛之证,效果甚佳。阿胶、当归、白芍温补任脉且调经;人参、麦门冬、甘草、法半夏、生姜益气和胃,滋补气血生化之源;川芎、牡丹皮协助桂枝活血行瘀。桂枝性温,牡丹皮散寒,二药同用,既可增加活血之功,又可防止过温燥血,如此寒温共用,有相反相成之妙。

加减:王氏在用此方时,常加台乌药、鹿角片、小茴香、艾叶等以温冲任、暖子宫。

此型亦可选用大营煎《景岳全书》加减。(3)实寒型

主要证候:月经推后,色暗量少,少腹绞痛,面显青色,手足微冷,背部畏寒,喜热饮,舌质润,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经通阳。

处方: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加减。

党参24克 鸡血藤18克 当归9克 芍药9克

砂仁6克 延胡索9克 炒小茴香9克 艾叶9克

香附9克 吴茱萸9克 鹿角胶15克

方义分析:本方具有温经散寒、通阳调经的作用。方中吴茱萸、小茴香、艾叶温经散寒,当归、鸡血藤活血调经,五药配伍,有温经散寒调经的作用;党参甘温补气,更加鹿角胶以增强温阳散寒之功;延胡索、香附理气活血,化瘀止痛,合芍药缓急止痛。全方共奏温经散寒、活血祛瘀、益气通阳调经之效。(4)气郁型

主要证候:月经推后,色正常,量少,少腹胀痛,胸痞嗳气,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涩。

治法:行气散瘀。

处方: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合藿香附丸加减。

炒川楝子9克 生白芍9克 台乌药9克 九香虫9克

制香附9克 柴胡9克 丹参15克 枳壳6克

槟榔6克 厚朴6克 䗪虫9克 藿香6克

炒蒲黄9克

方义分析:金铃子散一泻气分之热,一行血分之滞。方用川楝子、香附、柴胡、枳壳、厚朴疏肝行气,白芍柔肝缓急止痛,台乌药既能行气止痛又可开胸解郁,九香虫、䗪虫活血化瘀,藿香化湿和胃除痞,炒蒲黄行血化瘀止血。全方共奏疏肝解郁行气、行血化瘀之功,意在气行则血行。(5)血虚气滞型

主要证候:月经推后,量少色淡,经来不畅,少腹胀痛,胸痞嗳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