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0 09:11:04

点击下载

作者:白翠玲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旅游学概论

旅游学概论试读:

前言

旅游学是旅游业发展实践的产物,是一门指导旅游实践的学科。随着旅游业蓬勃发展、政府引导管理逐步规范,尤其是《国民休闲旅游纲要》的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颁布、旅游学一级学科地位的确立等,旅游研究视角、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旅游学的研究如火如荼,但旅游学科的独立性和系统性还不强。对于旅游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旅游业运行中的新规律和新动向,都需要重新去审视和研究。

本教材的特色有以下几点:(1)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阐述旅游学的基本原理和内容,揭示旅游发展的客观规律性;(2)跟踪理论研究前沿,把握理论发展动态,吸收旅游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并融合行业发展最新动态;(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立足中国实际,多方面探讨新时期旅游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基本规律;(4)从旅游的发展历程揭示其本质属性,引导学生对旅游学基本概念进行深入思考;(5)从旅游者的角度揭示旅游活动的本质内涵,并揭示其旅游行为的原理与规律;(6)从旅游产业的角度揭示产业运行规律及其问题根源。本教材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介绍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力求阐述全面、结构合理、内容准确、观点鲜明、资料翔实、简洁实用,可作为高等院校旅游管理本科生、研究生及成人学习的教材。

本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第一,基本理论模块,包括绪论、旅游概述、旅游发展模式和趋势;第二,旅游需求模块,从旅游需求的角度阐述旅游者、旅游市场的基本理论。第三,旅游活动组织模块,从供给的角度阐述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目的地、旅游组织与国际惯例等基本理论和知识。三个模块相互支撑、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有鉴于此,本教材内容分为十章。第一章,首先以旅游活动的起源为切入点,为后续章节的分析奠定基础;回顾了世界旅游和中国旅游产生和发展的脉络,启发学生对旅游发展规律的认识;通过对旅游学研究概况的分析,明确了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学科性质、体系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在分析已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本书的概念,认为旅游是人们离开居住地,前往异国他乡以寻求愉悦体验为主要目的、暂时居留的一种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旅游的本质、属性与特征。第三章,阐述了旅游者的概念和旅游者产生的条件,明确了旅游者的类型及其需求特点,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旅游者的行为特征。第四章,在对旅游资源的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其类型,并对其开发和保护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第五章是一个综合性章节,是从旅游供给的角度来编写的,阐述了旅游业的概念、构成、性质和特点,在阐述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基础上,明确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景区、旅游娱乐业及旅游购物等构成部门的特点、作用和现状。第六章对旅游市场的概念、旅游市场的空间格局及流动规律进行了阐述。第七章,从旅游接待的角度进行了编写,内容包括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及类型、旅游目的地的形成条件和空间分布规律。第八章内容包括旅游的经济影响、环境影响、社会文化影响以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第九章内容包括旅游组织及其职能以及旅游业的国际惯例。第十章,对旅游业发展模式和趋势进行了综合阐述,使读者对旅游业发展的整体情况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本教材由白翠玲担任主编,张启、王红宝、柳瑞武担任副主编,和文征、杨建朝、范晓梅参与编写。具体分工如下:白翠玲编写第一章,柳瑞武、白翠玲编写第二章,王红宝编写第三章、第五章,张启、白翠玲编写第四章,和文征编写第六章,杨建朝编写第七章,张启编写第八章和第九章,范晓梅、白翠玲编写第十章,全书由白翠玲、柳瑞武、王红宝编写大纲,由白翠玲总纂定稿。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并吸收了这些文献资料的作者的许多研究成果,同时还得到了浙江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尽管编者为本书的编写付出了最大努力,但由于水平有限,加之编者来自各个不同院校,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13年4月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了解国内外旅游活动的历史。★掌握古代中国旅游的形式,近代旅游产生的基础及发展情况,现代旅游的特点。★熟悉现代中国以及世界旅游的发展情况。★了解旅游学的研究历史。★理解旅游学学科的性质、体系。★熟悉旅游学的研究方法。

旅游活动的起源,一直是旅游本质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研究世界和中国旅游活动的发展历程,能够获得旅游研究的脉络,明确影响旅游活动的要素,理解旅游的多学科性质,从而形成旅游学科的体系和旅游研究的方法。

第一节 旅游活动的起源

一、人类旅游活动起源学说

人类旅游活动起源问题一直是旅游学界争论不休的热点话题,也是旅游学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当前,国内外学界对旅游活动的起源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流行较广的理解认为,旅游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因此得出了“旅游自古代就有”的结论。第二种看法则认为,旅游活动是工业革命后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出现于18世纪工业革命之后的英国。第三种看法则认为,旅游活动真正形成于以宗教祭祀、士人漫游、宗教旅游、贸易商务旅游等为代表的封建社会。

第一种说法因“古代”一词概念模糊,难以确定,又因在国内外经典辞书上没有“旅游”这一规范用词,而受到了旅游学界的质疑。

第二种说法是从旅游产业的角度来看的,学者认为人类旅游产生与18世纪的产业革命有关。产业革命后,旅游活动已经发展到具有社会意义的规模。因消遣娱乐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观光或度假活动,在规模上也超出了原先。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问世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产生。

第三种说法源于学者对中国旅游活动的研究。学者认为中国旅行现象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旅游活动则萌芽于旅行的发展进程中,并真正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有的学者认为旅游形成的原因有三:一是旅游审美动机的产生。魏晋南北朝时期隐逸文化开启了人们直接“玩物审美”的“山水意识”,山水田园诗的问世、山水田园画的诞生、园林艺术的勃兴,意味着这一时期人们的审美对象发生了从社会美到自然美的变化,旅游审美意识开始独立并趋向完整。这一时期的士人漫游具有旅游审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旅游活动的经常性和内涵的丰富性。魏晋南北朝时期参加漫游的士人之多、之广,史无前例。与此同时,宗教旅游兴起,并伴有郦道元探查江河之旅,三国东吴康泰、朱应出使南洋的航海之行,以及“舟船继路,商使交属”的繁忙商务旅行等。三是“旅游”一词在南朝问世。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旅”、“游”两字出现很早而且使用频率很高,但大多数都是分开使用,直到南朝梁沈约《悲哉行》中,“旅”与“游”第一次合成为词组出现,并在以后的唐宋明清诗词中再现。“旅游”一词最初在沈约的诗中出现有历史偶然性,但在这个时期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二、人类迁徙、旅行的发展

目前,人们形成了一个普遍的认识,即旅游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是空间的移动。从这个角度来讲,迁徙、旅行活动便是旅游现象产生的前奏。(一)人类迁徙的发展

在原始社会前期,人类主要靠自然分工,以狩猎和采集为生,人类的生存无时无刻不受饥饿和自然灾害侵袭的威胁。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期,畜牧业和原始农业开始形成,导致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虽然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间的产品交换现象开始萌芽,但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劳动剩余物少,这种交换仅仅是偶然现象,范围也仅限于相邻的部落之间。因此,从主观上来讲,人类还不存在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但从客观上来讲,迁徙是因自然(气候,天灾)或特定人为因素(战争)的威胁而被迫产生的,是出于生存需要。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迁徙是早期人类为了生存而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自然行为”。虽然迁徙具有客观的外部特征——空间转移,但因迁徙是一种单向的、非往复的运动,缺乏时间上的暂时性以及导致迁徙的非社会性,即这一时期人类既无客观上的旅行的物质基础,亦无主观上的外出旅行的愿望,说明他们的行为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和旅游。

迁徙与旅游的区别:(1)目的不同。迁徙的目的是求生和避险,而不是消遣游玩。(2)特征不一。迁徙离开原来居住地而不是暂时的活动,即迁徙不具有暂时性。(3)属性不同。迁徙更多地属于早期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反应,具有自然属性;而旅游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社会属性。(二)人类旅行的产生

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导致了手工业与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促使剩余劳动力从家庭劳动中分离出来,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经济得到发展,这些加速了私有制的形成,剩余产品数量增多,产品交换范围扩大。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导致了商业从农、牧、手工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级出现,人们为了了解其他地区的生产和需求情况,要去其他地区交换自己的产品,由此产生了旅行经商。最初的人类旅行远远不是消遣和度假活动,主要是为了扩大贸易,扩大对其他区域的了解;同时,人类从流动性生活走向定居化,标志着人类智慧的进步、理性的提高和劳动创造的文化意识的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的繁荣,为当时的旅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参与主体仍以商人阶层和帝王、贵族等统治阶层及其附庸阶层为主,多为经商旅行、帝王巡游、士人漫游等形式。但因其求生性和非普遍性,又与现代旅游的意义不同。

所以,就整个世界而言,可以说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人类有意识和自愿的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社会时期得到迅速发展。但这种活动并非是消遣和度假活动,主要是产品或商品交换,推动了人们对旅行的需要。

旅行,是人们出于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地作短暂停留并按原计划返回的行为。旅行与旅游的区别在于:(1)目的不同。单纯的旅游是指人们出于消遣性目的而暂时离家外出的活动;而旅行则是泛指人们出于任何目的,商务、求学、打工等,往来于不同地点间的空间转移活动。(2)离开时间不同。对于旅游,人们在完成目的地访问活动后,必须返回其原来的居住地;旅行则不一定。(3)内容不同。旅行仅仅是为完成某个动机的一般空间流动过程,旅游则包含旅行和游览。有旅游必定有旅行,有旅行不一定有旅游。

在这个阶段,基于旅行活动的发展,古代旅游开始萌芽。游览、观光、游宴等活动纷纷涌现,形式以士人漫游、宗教旅游、贸易商务旅游等为主。这些活动已开始带有一定的旅游色彩,但由于在出行目的上还缺乏自觉性和超功利性,在规模上往往又是个别的、偶然的,不具有社会普遍性,因此,人类的旅游行为虽然孕育于人类的迁徙和旅行行为中,但迁徙和旅行具有明显的被迫性、求生性和非普遍性,这都说明他们不是人类纯粹意义上的旅游行为,因而只能被称作是处于萌芽状态的“准旅游”。

第二节 世界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用历史的眼光看,人类的旅游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早中期的迁徙,以及原始社会晚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旅行。原始社会的迁徙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从古代世界旅行活动、近代世界旅游和现代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叙述。

一、古代世界旅行的产生与发展

旅行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是伴随商业活动的兴起而产生的。在早期人类历史上,有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第二次是手工业从农业、畜牧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是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早期,商业从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出来。商业的发展,促使商人到处奔走,旅行活动由此开始。(一)奴隶社会时期——人类旅行的发展时期(原始社会末期—476年)

旅行首先是在世界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希腊、古罗马发展起来的。古代奴隶制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为古代旅行奠定了基础,并使其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达到了全盛。

古埃及的宗教旅行很发达,每年都要举行几次宗教节日集会活动,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隆重的“巴布提斯市的阿尔铁米司祭”,前往参加盛会的男男女女,乘坐大型游艇,妇女打着手板,男子吹着笛子,还有些人唱歌和拍手,途经临河镇、市,都要靠岸表演,到达巴布提斯时,供上丰盛的祭品。

但宗教旅行鼎盛的时期是在古希腊时代,古希腊的提洛岛、特尔斐和奥林匹斯山是当时世界著名的宗教圣地。在建有宙斯神庙的奥林匹亚,奥林匹亚节是最负盛名的盛典,宙斯神大祭之日,前来参观者不绝于道。节庆期间,举行赛马、赛车、赛跑、角斗等体育活动,这种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发展成了现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当时的奥林匹亚庆典,纯属一种宗教活动,但它却促进了周围剧院的建立和宗教旅行的发展。后来,宗教旅行逐渐遍及全球,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旅行活动。

罗马时代曾经是世界古代旅行的全盛时期。在古代西方,古罗马帝国以罗马为中心,修建了很多的公路网,它们分别由当地部门管理,并由军队保护,社会治安也逐渐好转。由于这些空间移动的基本条件越来越完备,在一部分特权阶层中开始出现了以寻求乐趣为目的的闲暇性旅行,旅行超越了商务、宗教信仰,出现了疗养、观览庙宇、欣赏建筑、游览古迹等各种目的的旅行。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最早的自然观光旅行,例如英国北部灿若明珠的湖泊,希腊北部雄伟的顿泊河谷,以及作为文化标志的尼罗河、莱茵河和小亚细亚蜿蜒曲折的河流,这些都成为极富魅力的旅游胜地。普鲁塔施说:“世界的涉足者将他们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都花在旅馆和船上。”为适应旅行的发展,古罗马在去往那不勒斯的沿途,还建起了豪华别致的别墅,供旅游者享用。罗马帝国后期,基督教取得了合法地位,朝拜圣地的宗教旅行随之兴起。

由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剩余物的出现,私有制的产生,商人的产生,有闲阶层的出现,以及交通工具和设施的建设,都促进了旅行的产生和发展。(二)封建社会时期——旅行活动一度陷于沉寂却也有所发展(476年—16世纪)

对于国外封建社会时期旅行的发展,本书以阿拉伯帝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发展类型为例进行叙述。

1.西欧旅行的发展

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西欧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重要标志。至11世纪,西欧的封建化过程基本完成。“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都从头做起。它从没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1]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和东方一些文明国家相比较,西欧封建社会初期相当落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商品流通微弱,闭塞的农奴庄园是当时主要的经济细胞和基层的政治组织。封建割据,王权衰落,整个精神文化领域为僧侣阶层所垄断,劳动群众反农奴化的斗争持续不断,这些都是早期西欧封建社会旅行减少的主要原因。

在10—11世纪,城市兴起。铁制农具的增多和土地耕种方式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奴的处境,保证了农奴的生产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绝大多数农奴始终没有摆脱封建领主的剥削。尤其是无休止的封建会战,使该时期的旅行发展状况远不及罗马帝国时期的水平。当时的历史条件使得罗马天主教会在当时封建制度里处于万流归宗的地位,成了封建统治的巨大国际中心,也使宗教旅行和朝觐旅行成为当时旅行的主要形式。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6世纪中叶。

2.阿拉伯宗教旅行——伊斯兰教

7—8世纪,地跨亚非欧的阿拉伯帝国,处于发展的顶峰时期。帝国以首都巴格达为中心,广修驿道,密置驿站,交通运输空前发展,驿道四通八达,驿站备有马、骡和骆驼。当时伊斯兰教已取得合法地位,并规定了朝觐制度,使每一个有能力的穆斯林者平生都做一次长途旅行。朝觐期间,各地的旅行团云集麦加,参加朝拜典礼,商贾也云游于此做生意或献艺。驿站局还编写了许多旅行指南,对穆斯林、旅客、商贾有很大的用处。

9—10世纪的商人旅行盛行。这个时期,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几乎全掌握在阿拉伯人手里。阿拉伯商人东来中国,西至大西洋东岸,北达波罗的海,南抵非洲内陆。他们在长期旅行中积累了丰富的旅行知识。约在916年,艾卜·宰德撰《苏莱曼中国及印度行纪》,对中国唐代的社会风土人情有相当确切的记载。10世纪以后的雅古特(1179—1229年),撰《地理词典》记述了从新几内亚到大西洋的山川、河流及各国的主要城市、商道和名胜等,乃集阿拉伯人旅行地理知识之大成之作。

阿拉伯帝国时期,开始出现以求知求学为主的旅行。穆罕默德曾教导穆斯林们“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阿拉伯人是寻求知识而爱好旅行的突出代表。例如,著名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巴图塔于1352—1353年,漫游了马里王国,并在游记中留下了许多马里国家的珍贵史料。阿拉伯的旅行家和历史学家马苏第,被称为阿拉伯的希罗多德,曾游历埃及、巴勒斯坦、印度等地。他在其遗著《淘金场与宝石矿》(通常译作《黄金草原》)中,内容不只叙述历史,还旁及地理、宗教、哲学、自然科学等,多处提到中国,推崇中国人的手工技巧,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特别长于塑像及其他技艺。

3.意大利商务旅行

13世纪,外交、贸易旅行发展起来,中世纪的城市开始复兴,中产阶级迅速成长,马可·波罗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1275年,马可·波罗随父亲和叔叔经两河流域,越伊朗高原和帕米尔高原来到东方,至上都,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1280年间,忽必烈曾安排他到中国各地和一些邻近国家进行游览和访问。1292年,他离开中国,从海路经苏门答腊、印度等地,于1295年回到威尼斯。3年后,他在战争中被俘。马可·波罗口述游历的见闻,由同狱比萨人记录下来,这就是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此书对研究中世纪时期的中西交通及中意友好关系史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对新航线的开辟和航海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15世纪,西方产业革命兴起,引起了对外扩张和对黄金的需求。《马可·波罗游记》盛赞东方的富庶,吸引了欧洲的商人、航海家、封建主从事海洋远航。例如当时著名航海家哥伦布,屡次向葡萄牙国王建议向西环海航行以探索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海上航线,但未被采纳。后移居西班牙,1492年奉西班牙统治者之命,携致中国皇帝的国书,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和古巴、海地等地。在以后的三次航行中,又到达了中、美大陆沿岸地带,发现了新大陆,开辟了由欧洲到美洲的新航线。1498年,葡萄牙人瓦斯冬·达·伽马发现了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通往印度的新航线。1519—1522年麦哲伦绕地球一周,证明了地圆说,对科学的发展及人们对宇宙的观念都具有重大意义。这一时期的航海旅行,兼有探险、考察旅行的性质。

4.开辟新航路探险旅行

17世纪后,出现了科学考察旅行和带有掠夺性的探险旅行。17世纪,沙俄政府组织了所谓“探险队”、“航海者”等团队以“考察”、“旅行”等名义进行“地理发现”,所到之处都将其划为沙俄的“领土”。18世纪中叶,英国为掠夺殖民地,组织了多次探险旅行队,其中包括自然科学工作者,从事航海路线、动物、植物和地质的研究。例如以库克船长为首的探险队,曾于1768—1771年、1772—1775年、1776—1779年进行了3次环球航行。达尔文在航行过程中,通过对各地的实地考察,找到了物种起源的科学解释,创立了伟大的进化论学说。这一时期具有科学意义的旅行,对人类的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到18世纪中叶,世界上第一次出现了真正自觉的、有特定目的的自然观光旅游。当时正值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产阶级提出了个性解放的口号,以冲破中世纪宗教对人性的束缚。在资产阶级浪漫主义代表人物卢梭、歌德、海涅等的影响下,掀起了“回归大自然”的热潮。一些大文豪、画家、音乐家酷爱大自然,用文学作品、画卷和音乐鼓励人们到大自然中去,为自己的创作寻觅源泉。英国人就首先游览了阿尔卑斯山的自然风光。这种酷爱自然、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浪漫主义时代精神,成为后来旅游业大发展的思想基础。

综上所述,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具有以下特点:(1)从参加者看,多为帝王、官僚、贵族等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级。他们人数不多,在人口中所占比重很小,因此此时的旅游活动不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2)从旅游类型看,宗教、贸易经商旅行仍然占主导地位,真正意义上的消遣性质的活动较少。(3)因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依附于土地的农民休闲时间、收入不足,人们普遍缺乏对旅行的兴趣和要求。

二、近代旅游的产生(17—19世纪中叶)

纵观历史,人们总是出于不同原因外出旅行。如在18世纪末的英国,上层阶级中间开始流行海滨沐浴。社会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获得了更多赚取财富的机会,“货币逐渐升值,中上层阶级逐渐认识到[2]他们已经有经济能力负担一个美好的海滨假期。”同时,休假时间的增加,尤其是铁路交通的发展对旅游活动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正是铁路带来了人类观念的巨大变化,因为它改变了英国海滨度假[3]的社会阶层结构。”铁路交通的发展能够让人们以实惠的价格走得更远、更快捷。19世纪中叶,随着时间增加、收入不断增多和交通系统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去旅游。促成近代化旅游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它促成了旅游的大众化。(一)产业革命对旅游的影响

在欧洲,18世纪中后叶发生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对旅游的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和促进。对旅游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产业革命加速城市化的进程,并且使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工业城市。工作和生活地点的变化对产业革命后的旅游发展是一种新的刺激。

其次,产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原先那种多样性的农村劳动被重复、单调的工业劳动所取代,人们有改变工作环境的强烈需要,旅游的异地性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

再次,产业革命也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产业革命的发生造就了新的阶级关系——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对立,改变了过去只有地主和贵族有时间和金钱从事非经济目的消遣旅游活动的状况,这两大阶级成为旅游活动的新生力量。

最后,科技的进步。蒸汽技术在交通工具运输中应用,出现了蒸汽动力的轮船(18世纪末)、火车(1814年)等新式交通工具。低廉、速度快、运载力大的轮船或火车逐渐替代了马车,使人们外出活动的半径得以增加,大规模的人群流动成为可能。

这些条件不仅使商务旅行的数量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为娱乐消遣活动奠定了基础,从而促进近代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二)托马斯·库克的旅游活动与近代旅游发展

工业革命的发展从主、客观两个方面为近代旅游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对近代旅游发展发挥巨大作用的是托马斯·库克。

1.首次团体火车旅游活动

托马斯·库克1808年生于英国,幼年家境贫寒,刚满10岁就被迫辍学去学艺谋生,曾为一花园管理员做助手,并从他那里学到许多人情世故。该管理员嗜酒如命,由于饮酒过量而猝死。以后,他又跟姑父学木工,姑父也是暴饮之徒,因酒精中毒而死亡。17岁时,他进入拉特兰教会当巡回教士,这项工作使他云游四方,激发了他对旅游的兴趣。当时,由于社会经济落后,人们生活贫乏,嗜酒如命的酒徒很多,他们精神苦闷,意志消沉。眼看哥哥、姑父和自幼拜师学艺的园艺师傅都因嗜酒而断送了生命,库克对酒产生了强烈的憎恶感。

为了帮助人们摆脱这种精神状态,他首先创办了一个戒酒会。1841年,在基督教的宣传和组织下,一次禁酒大会即将召开,库克对此事十分积极。为了壮大这次戒酒会的声势,他在莱斯特城张贴广告、招徕游客。为了给禁酒大会的乘客打折优惠,1841年7月5日他包租了一列火车,运送570名游客从英国中部的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去参加禁酒大会。往返行程22英里,团体收费每人一先令,免费提供带火腿肉的午餐及小吃,还有一个唱赞美诗的乐队跟随。

这次活动标志着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开端,原因有四点:第一,这次的团体旅游是非商业性的“业余活动”,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参加禁酒大会,不是单纯的消遣旅游。第二,参加的人数众多,具有较为广泛的公众性。第三,库克不仅发起、筹备和组织了这次旅游,而且自始至终随团陪同和照顾,是现代旅行社全程陪同的最早体现。第四,这次活动规模巨大,成绩突出,增加了库克对组织旅游活动的兴趣和信心,为他在以后创办旅行社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经验。

2.成立旅行社,进行首次商业性组团活动

库克对禁酒工作成绩卓著,名声远扬。社会上对团体旅行感兴趣的人,都要求库克为他们提供条件和服务,这就促使库克开始酝酿新的发展旅游的计划。之后,库克组建了一个旅游服务处,为旅客安排交通工具和筹划旅游活动项目,使他成了短途旅游的组织者和经营者。

1845年托马斯·库克旅行社(即现今的通济隆旅行社)在莱斯特正式诞生,“为一切旅游公众服务”是它的服务宗旨。库克自任领队,组织了350人的消遣观光团去利物浦旅游,历时一周。这次活动的特点有:第一,旅行社为每个成员发了一份活动日程表,还为旅行团配置了向导,编发了导游手册,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商业性导游(具体来说是地陪)陪同的、以观光消遣为目的旅游活动。第二,这次旅游活动从考察线路、组织产品、宣传组团到配有陪同和导游,都体现了当今旅行社的基本业务,所以说这次活动开创了旅行社业务的基本模式。第三,编写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利物浦之行手册》,内容包括行程中日程安排和有关事项要求等。第四,这次旅游活动在廉价宾馆、游览地点及沿途停留地点等方面,事先都有周密的组织和安排,库克自己担任陪同和导游的同时,还聘请当地人为旅行团解说和导游。因此,这次旅游的意义是1841年第一次组织团体火车旅游活动所不能比拟的。

此后,库克组织报价出国旅游活动——去巴黎参观世博会,发放代金券,组织环球旅游等,使其成为旅游的代名词。库克的旅游活动说明,在近代,国外的旅游需求已日渐成熟。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问世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三、现代旅游的发展(1946年至今)

人类的旅游活动历史悠久,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无论是旅游者的人数、参加的阶层、旅程的距离以及旅游消费都受到较大局限。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尤其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主流。宏观环境的改观,为现代旅游的兴起和普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并使其在半个多世纪里保持蓬勃的发展,而在21世纪前景仍将看好。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国际政治局势相对稳定,国际联系不断加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出现了联合国和许多国际组织,加强了国际间的协调和联合,各国进一步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与国际政治形势的主流。这种和平环境一方面十分有利于各国进行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促进了各国人民之间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这为世界旅游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保证,使得世界旅游迅速崛起。(二)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下,各国都致力于经济建设,全球经济总量迅速增长,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大众旅游活动的支付能力显著增强。据统计,以1979年的美元价值计算,1949年的全世界生产总值为25000亿美元,20世纪60年代末为62000亿美元,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仅美国就超过了70000亿美元,2002年全世界生产总值达327432亿美元。20世纪的最后20年里,世界生产创造的财富相当于此前人类生产总财富之和。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更快,如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950年为1870美元,1970年为4789美元,1980年达11319美元,而2001年人均国民收入达341280美元。在发达国家里,即使是社会下层的劳动群众,旅游支付能力也很强。如美国1999年的家庭收入调查表明,最穷的20%的家庭平均税后收入为13000美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使人民生活大为改善,旅游消费支付能力大大增强,造就了众多的旅游者。(三)交通运输工具进步,旅行的时空距离缩短

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使运量增大、速度加快、价格降低,大大增强了运输能力,缩短了旅游者的旅行时间,使数量庞大的游客出游成为可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汽车、飞机制造技术不断改进,逐渐成为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汽车产业成为20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特别是在发达国家,拥有小汽车的家庭不断增多。长途公共汽车运营网络也不断扩大和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四通八达,汽车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人们中短程旅游的主要交通工具。在洲际、国际以及国内长途旅行中,飞机因性能不断改善而成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后,空中客车式飞机的使用,使远程旅行十分舒适、快捷,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选择更多了,真正做到了“旅速游缓”。与此同时,航空运输网络和机场设施建设使世界各国和各大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联运方式使运输成本不断降低,大大减少了旅游者的旅游开支。火车、轮船在竞争压力下不断改进技术,如欧洲和日本的磁悬浮和轮轨技术使列车速度达每小时400多千米,巴黎到里昂的高速铁路时速更达每小时500多千米。许多国家致力于完善铁路交通网络,高效、安全、便捷、舒适的火车运输极大地方便了中程旅行。在远洋运输方面,巨型豪华游轮已发展到110多艘,古老而现代化的运输方式“寓游于旅”,吸引了不少游客。现在,水陆空各种交通运输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网络。各种交通网相互衔接,连成一体,极大地方便了游客,促进了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四)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带薪假期得以增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产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并且日益普及,生产效率因而不断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时间得以缩短,加之劳动阶级坚持不懈的斗争,人们的带薪假期有可能得以增加。20世纪60年代以后,很多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规定了带薪假期制度,这种变化使作为闲暇活动重要形式之一的旅游有了时间上的保证。参加旅游活动的人数迅速增加,并且出游的距离和在外逗留的期限也大大延长。(五)人们旅游意识增强,旅游需求增多

一方面,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在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后,对旅游这种高层次精神文化需要的动机增强;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快,客观上促成人们需要进行旅游以调节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此外,人口基数增大也带来旅游总需求的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世界仅有25亿人口。到了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到了50亿,2003年达到61.5亿。虽然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有大量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但大多数人口的经济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庞大的人口基数,使旅游者绝对数量大幅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大批人口涌向城市。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2001年全世界城市人口比重达42.7%。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70%以上,如2001年法国达到75.5%,德国达到87.7%。在城市环境中,城市居民生活节奏相对比农村居民随农时变化而忙闲有致的生活方式要紧张单调得多,城市空气污染比农村严重,城市的视觉环境、声光电环境更易使人心理疲惫、情绪紧张,城市生活的拥挤、嘈杂、污染、紧张更加促使人们产生旅游的愿望和需求,因而人口稠密的城市成了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广大城市人口旅游动机的增强以及客观条件的许可是旅游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中,农村人口比重都在不断下降,城市居民,特别是劳动就业人员,身心受到极大压力。他们需要定期使自己紧张的体力和神经得到放松,从而更向往重返大自然,向往能使人耳目一新的异域环境。这一情况成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旅游度假迅速普及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六)教育事业发展、信息技术进步和旅游宣传效果的影响

战后世界各国对教育的重视,使教育事业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增加了人们的求知欲。教育的发展提高了个人素质,减少了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的障碍,使旅游活动的效果更好,因此,人们可以信心十足地走出家门,参加各种旅游活动。

20世纪末,信息技术成就斐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面貌带来了巨大改变,地球变得越来越小,被人们称为“地球村”。经济一体化、市场一体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对旅游者来说,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让人们随时随地掌握世界各地的情况,为旅游者提供各种服务及资源信息,帮助他们更精确地制订旅游计划,圆满地完成旅游活动。

旅游业加强旅游宣传效果,通过能迅速传递信息的电视、电影、广播、互联网乃至幻灯、报刊、杂志来介绍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土人情、使更多的人们对自己的乡土和异地、异国的风土人情,名山大川增加了解,并因此而产生了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旅游需求,这对于旅游热的兴起和发展无疑也有重要影响。(七)各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旅游活动的巨大经济和社会作用,使有条件的国家都支持本国旅游业的发展。多年来,世界各国政府为发展现代旅游、便利接待外国旅游者来访、加强国内旅游而采取了支持态度和鼓励措施。发展旅游,可以创收外汇,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平衡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别;还可以改善和提高一个国家的政治形象,不断提高其国际地位。

旅游业在不少发达国家的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成为某些国家的经济支柱,如旅游王国西班牙。由于旅游具有依靠资源优势和投资见效快等特点,很多旅游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也把旅游业作为经济腾飞的突破口,大力发展旅游业,如韩国、东南亚各国和加勒比海地区各国。各国支持旅游业的手段很多,有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优惠、税收优惠、减少出入境手续、以政府力量对外进行宣传推销、主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等。世界各国不仅扶持旅游业,也鼓励国民积极参与旅游活动,以起到扩大消费、增加就业、提高国民素质等作用。如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倡导国民出境旅游。我国也在近年以各种方式鼓励私人出国旅游。

四、现代国际旅游发展的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生产的高度社会化,旅游活动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游客的大众性

现代旅游中游客的大众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旅游者范围扩大到社会各个阶层,旅游活动已经不是某个阶层的特有活动,甚至奖励旅游成为企业激励员工的一种手段;第二,旅游者数量增多,规模化和群体化趋势明显;第三,提供给旅游者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性增加。(二)发展的持续性和广泛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旅游业发展持续增长,成为各个国家(或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或地区经营国内、国际旅游业,有100多个国家参加了联合国的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WTO)。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扩大了旅游者的出游范围,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三)时空的集中性

从时间的角度来讲,旅游活动往往集中于一年之中的某个时间段。究其原因,第一,从景观的角度来看,尤其是在四季分明的国家(或地区),旅游资源在不同的季节,景观也会有所不同;第二,从游客时间条件来看,大部分游客会选择在公共假期出游;第三,从客源地和目的地空间位移来讲,全世界90%以上的国际旅游者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同时,他们又接待着世界80%的国际旅游者。这种时空上的集中性不仅体现在国际旅游格局上,在国民旅游活动中也同样具备。(四)服务的一体性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为旅游者提供的服务呈现出一体化的特点。从游前、游中到游后,旅游行业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既是现代大众旅游组团旅游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化、国际化的大规模的群体性旅游活动能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

第三节 中国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是具有五千多年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旅行游览活动兴起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古代旅行阶段、近代旅游阶段和现代旅游阶段。

一、中国古代旅行的产生和发展(原始社会末期—1840年)

在奴隶制社会中,生产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剩余物品逐渐增加,金属货币的出现、音乐舞蹈的发展等,为旅行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中国古代旅行产生的条件

1.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国奴隶制社会在夏、商、西周时期蓬勃发展,历经1300多年,政治上的超稳定、大一统和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旅行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文化艺术方面,音乐舞蹈不仅供奴隶主贵族享受,也为奴隶在生产劳动时所使用。当时演奏的古乐器主要有铜铃、铜铙等,并具有一定的表演水平。文字的发展拓展了人们的社会生活领域,为人们思想的交流、情感的表达、社会的文明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也为旅游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乐器和乐舞的产生,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而且为日后的旅游活动奠定了基础。

2.相对完善的交通体系

从相关资料可以看出,原始社会已经有了成形的水利灌溉。西周时,农业生产采用休耕制与井田制。与井田区内的灌溉系统相应的道路系统,称为“阡陌”或“经界”,这便成为连接乡村或城乡的水路和陆路交通道路。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经有了传递和邮驿制度,由当时的各国政府在主要交通道路上设立传社,道路平坦宽阔,交通工具日趋完善,还安排膳食住宿,管理十分有序。除了迎送宾客使节之外,还可以负责传递公文信件。交通道路和交通工具在客观上促进了商旅活动的发展。

3.城市与客舍的产生

商旅频繁的交往活动,促进了城市的建设和旅馆的兴起。比如春秋战国时代的商业中心与都会,赵国的邯郸,齐国的临淄,东周的洛阳等形成的货物交易集散中心。城市的发达、商业的昌盛、人口的密集、使旅行的大发展成为必然。

4.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品是一种专门为交换而生产的产品。交换最初是物物直接交换,从偶然的交换到有意的交换,源起甚早,历时也相当长。在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就出土有稻谷。生产产品的丰富使交换有了可能。随着社会分工、畜牧业的独立和生产力的提高,交换也日渐扩大。黄帝以后,原始城市也已出现,考古发现的多座龙山时期的城址说明了这一点。舟楫之便使远距离的交换也有了条件。

到了夏代,铜器的使用使农业有了更多的剩余,也更加促进了部落之间的交换活动。西周时期,商业已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部门。原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在夏朝初期便向外发展,开启了商旅之先河,为旅行活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二)奴隶制社会旅行的发展

中国奴隶制社会旅行的产生比西方社会要早得多,最早出现在殷商时代。该阶段的主要旅行形式有帝王巡游、政治旅行、商旅旅行和外交朝聘旅行等。

1.帝王巡游

奴隶制社会的帝王巡游更多在于形式,其代表人物是周穆王。据《穆天子传》卷四结尾处统计里数的记述,“自舂山以西,至于赤乌氏三百里;东北还至于群玉之山,截舂山以北(七百里);自群玉之山以西,至于西王母之邦三千里”,穆王西巡往返行程达数千千米,大致是自今天的陕西启程入河南,往北经山西渡黄河,出雁门关到达河套以北的内蒙古,再向西经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越过帕米尔高原,首先到达犬戎族居住的地方,然后西行到达中亚细亚巴基斯坦的瓦罕。返程是顺黑火(锡尔河)向北1000千米至西北大旷原,取道黎利河经天山北路东归。这是在中国古代旅行史上具有开拓性的旅行活动。

2.政治旅行

在奴隶制社会,尤其是到了春秋时期周室衰微,诸侯恣行,礼废乐崩。大批的文人游历于各个国家,出现了诗人政治、游说旅行的高潮。如孔子游历诸国14年,劝行王道,无人理睬,于是以著《春秋》来宣传他的政治主张。继孔子之后,著名的游说之客还有墨子、孟子、苏秦、张仪、商鞅、邹衍、韩非、李斯等。而苏秦与张仪的游说之旅最具有代表性,均以布衣取卿相,一个是身佩六国相印,另一个是在秦国为相。春秋战国时期屈原的放逐之旅是痛苦而悲壮的,他的《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作品记录了他被放逐的行旅生活。

3.商旅旅行

中国真正的商旅是从商朝逐步发展起来的,也是该时期比较活跃的旅行形式。商代不仅有了货币,而且交换活动已成为一种专门行业,一些人从生产部门和需求者中间游离出来,专门从事此业。社会分工使城市交通条件大大改善,与周边各国的交通贸易日益发达。商品流通逐步扩大,流入市场的产品日益增多。

4.外交朝聘旅行

周公“制礼乐”,目的在于巩固周王室统治,产生了一套完整的、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任何一种礼仪都可以形成旅行和乐舞的活动,尤其是宾礼,派生出了朝见、聘问、会盟等外交集会,可以说是现代会议旅游的先导和雏形,也是春秋战国时期旅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封建制社会旅行的发展

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在各个朝代统一时期,社会比较稳定,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较之前都有很大的发展。常见的旅行类型有帝王巡游,官吏宦游,买卖商游,士人漫游,宗教云游,佳节庆游。其中代表人物有李时珍、徐霞客、顾炎武等。

1.帝王巡游

相对于奴隶社会的帝王巡游,封建社会的帝王巡游具有更多“游”的成分。帝王巡游的目的,一是饱览风景名胜,二是显示帝王权威,三是封禅。封禅地点一般选择名山大川,主要是泰山。山上玉皇顶祭天曰“封”,山下梁父小丘祭地曰“禅”。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是封建社会帝王巡游的代表。此外,隋炀帝在扬州观琼花,清康熙、乾隆下江南等都是人尽皆知的帝王巡游的典型事例。

2.官吏宦游

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官吏宦游也称外交旅行,指的是中国古代封建官吏奉帝王派遣,为执行某种政治、经济、军事任务而进行的旅行活动。其中以张骞出使西域和郑和七下西洋影响最大。此外,三国时期的朱应、康泰,唐代的杜环,元代的汪大渊等都是中国古代外交旅行的杰出代表。

3.买卖商游

往返各地做买办的活动为“商旅”,做买卖所经之路为“商路”,如历史上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海上商贸旅行线路。当时买卖商游规模巨大。在中国古代社会,不仅各地漕运水路四通八达,驿道陆路遍及各地,而且西南各省有栈道,沿海地区有海运。商路的开辟,为商旅的兴起提供了前提,是商务旅行发达的重要标志。

4.士人漫游

士人漫游主要是指文人为了各种目的而进行的旅行游览活动。士人漫游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欧阳修、陆游等。士人漫游起始于先秦,各个时期的士人漫游的目的又各有侧重,其形式和内容也有相应的变化。

5.宗教云游

宗教云游是以朝拜、寻求仙人、求经等为目的而进行的旅行。如法显、玄奘、鉴真等人的旅行,至今对人们仍有很大的吸引力。

6.佳节庆游

佳节庆游是指在各种喜庆佳节而进行的游览活动。在中国古代,各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喜庆佳节很多,如汉族的春节庙会、元宵灯会、清明踏青、端午竞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以及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藏族的雪顿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土族的花儿会等。

二、中国近代旅游发展阶段(1840—1949年)

中国的近代旅游指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的旅游。这一时期的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一些有识之士和革命先行者如孙中山、严复等人多次到西方国家考察和游历,但因特殊的历史背景,这一阶段我国的旅游业未能获得较快发展。

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也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旅游,如开办旅行社、出版旅游杂志、开发旅游资源、参加旅游博览会等活动。当时的上海,交通较为发达,民族资本集中,是中国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城市。这为上海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环境条件。(一)旅行社

在国外旅行社蓬勃发展、旅游企业入侵中国市场的情况下,上海商业银行的陈光甫为了给上海商业银行扩大生财之道,于1923年8月开办了中国人自己的旅行社,成立了上海商业银行储蓄银行旅行部,这是中国第一家旅行社。此旅行部一经成立,便受到国内外人士的热烈欢迎。1924年春,该部组织了第一批国内旅游团,由上海赴杭州游览。1925年春,该行旅行部开始承办出国旅游业务,第一次组织的是20余人的赴日本“观樱”旅行团。在3周时间内,游客游览了日本的长崎、京都、东京、大阪等地。1927年春,该部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旅游杂志——《旅行杂志》,先是出季刊,后改为月刊,专门宣传祖国的风景名胜,秀丽风光。后来此杂志一直出版、发行至1954年。1927年6月,旅行部更名为中国旅行社,分设7部1处,即运输、车务、航务、出版、会计、出纳、稽核部和文书处。业务范围也相应扩大,包括代售国内外各种交通票据,办理和提供住宿招待所与餐事,举办赴国内外的团体旅行,出版期刊和各种宣传品,代办各种出国手续和证件等。除上海的中国旅行社外,新中国成立前,我国还出现过几家地方性的旅行社,组织以集体旅游为唯一业务的旅行团,但规模都不大。(二)旅游交通

铁路是近代旅游的主要交通工具,中国从1876年起建设了胶济铁路、滇越铁路、广九铁路、中东铁路。近代中国的内河航运、远洋航运、公路运输和民用航空为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只修建了铁路2.6万千米,无论按国土面积还是按人口平均,都远低于欧、美,也低于亚洲的平均数。这些铁路集中在中国东部地区。1931年以前,在东经110°以东,即大致从包头南下经潼关至柳州一线以东地区,集中了中国全部铁路里程的94%,其中东北地区又独占44%,而广大的西北、西南地区仅占6%。1931年以后,西南、西北和华东、华南虽有铁路建设,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见表1‐1)。表1‐1 中国近代的铁路建设(1880—1949年) (单位:千米)资料来源:中国近代铁路建设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sort0525/sort0521/2007/20070715141086_2.html.(三)旅游住宿

近代旅馆从清代末期开始发展。有外资经营的西式旅馆、民族资本经营的中西式旅馆、铁路沿线的招商客栈以及公寓等。

西式旅馆是指清末英、美、法等国的资本侵入中国后,按照西方建筑、设备、装修、经营方式等建造并经营的旅馆,大多建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租借地或势力范围之内,其中上海最多。如法国卢夫勒式的皇宫饭店、德国恺撒式的德华饭店、美国斯塔特勒式的美国饭店、英国皇家式的维多利亚饭店等。

中西式旅馆是中国民族资本向旅馆业投资兴建的半中半西风格的新式旅馆,既接受了西方旅馆的某些影响,又继承了中国的历史传统,其建筑形式多为庭园式或园林式。如北京1912年建造的长安春饭店、1918年建造的东方饭店、1922年建造的中央饭店,天津1923年建造的国民饭店,以及上海的中央饭店、大中华饭店、扬子饭店、国际饭店等。

招商客栈是1912年以后随铁路兴建而发展起来的。据有关部门统计,1934年重要铁路线上见于记载的旅馆和客店约有1000多家,主要接待过往旅行者和客商。

会馆和公寓在中国出现较早。汉代京师已有外地同郡人的邸舍。公寓与旅馆相似,不同之处是接待对象以居住较长时间的旅客为多,房租收取也多以月为单位。(四)旅游景区和旅游促销

这一时期的中国旅游,除了出现旅行社外,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也利用了外资,在庐山、北戴河、莫干山、鸡公山等地建设了避暑区。在旅游促销方面,其参加过芝加哥、伦敦博览会,另在上海、杭州举办过相当规模的国货博览会和西湖博览会。(五)旅游活动

中外联系加强,来华旅行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居民以及出国旅行的中国人数量都大大增加。西方人士来华旅游大多与帝国主义殖民侵略活动联系在一起,中国人出国旅行大多与洋务留学联系在一起。(1)与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活动紧密联系,西方的商人、传教士、学者和一些冒险家来到中国,在一些通商口岸和风景名胜地区巧取豪夺,建造房舍,供其经商、传教、游览和休憩之用;(2)旧中国政府与西方列强建立外交关系,向西方各国派驻使节,不少外交官员考察异域,游历甚为广泛;(3)不少人出国出卖劳动力,其中也有一些人在谋生之余顺道游览观赏;(4)为学习西方的科技知识,不少青少年漂洋过海出国留学,尤其是19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出现了留学热潮,一些人得以游学欧美。

以上只是这一时期所取得的相关成就,总而言之,这时期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的近代旅游只是刚刚起步,在列强干预、内政腐败、战火连绵的情况下,未能获得较大发展。

三、中国现代旅游发展阶段(1949年至今)

中国的现代旅游是指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旅游历史。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外事接待、停滞、改革振兴、全面发展四个阶段。(一)外事接待阶段

外事接待阶段是指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落后,社会市场需求不足;同时受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我国旅游部门的工作以外交工作为核心,主要负责完成来华国际友人的接待任务,接待对象主要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侨,以及来自苏联和东欧等国家的旅游者,西方国家的旅游者占极少数。所以,该阶段旅游接待多为单纯政治接待,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经济性特征并不明显。该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两大旅行社系统的成立和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建立。

1.两大旅行社的成立(1)华侨旅行社的成立

出于巩固政权、扩大统一战线和贯彻侨务工作的需要,1949年11月19日,福建省厦门市成立了华侨服务社,其后,著名侨乡广东、福建以及全国16个大中城市相继成立了华侨服务社。1957年,全国各地的华侨服务社统一更名为华侨旅行服务社,北京成立了华侨旅行服务总社(1974年改名为中国旅行社),标志着全国华侨旅行服务网络的形成。该社负责接待海外华侨,外籍华人,香港、澳门及台湾同胞,属于政府的侨务系统。在体制方面,名义上定为“国营企业”,实际运作中都是行政或事业单位而不是企业。(2)中国国际旅行社的成立

1952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我国召开。受这次会议的影响,此后来华公务和旅游的外宾逐渐增多。为了满足接待的需要,尤其是政治性任务接待的需要,1954年4月15日,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在北京正式成立。同年,在上海、天津、广州、南宁、哈尔滨、南京、杭州、武汉、沈阳、大连、丹东、满洲里等12个城市成立了分支社,开始从事接待邀请客人、国际友人、互换和自费游客业务。它在成立之初,是隶属国务院的外事接待单位。在此之前,全国还没有专门管理旅游业的行政机构,中国国际旅行总社实际上代行了政府管理职能。截至1957年年底,国旅在全国各主要大中城市设立了19个分支社,接待业务网络初步形成。在这一时期基本上没有经营对外自费旅游的业务,以政治接待为主,由国务院及地方政府的外事办公室领导。

2.中国旅行游览事业局的建立

1956年至1960年,由于“左”倾错误的危害尚未明显暴露,我国国际旅游和华侨、港澳同胞回内地旅游的次数呈平稳上升趋势。而1961年至1963年,由于“左”倾错误严重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伴随国际政治关系的恶化,苏联和东欧来华的旅游者逐年下降,但西方国家旅游者大幅增加。

为了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和管理,1964年7月,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其直接意义是中国旅游事业从此有了专门的领导机构,中国旅游业的管理体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个时期实行的是政企合一的体制,国家旅游局和国旅总社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对外招徕用国旅总社的牌子,对内管理行使国家旅游局的职能。这种局社合一的体制,在当时使中国的旅游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到1965年,来华旅游者总数的86%来自西方国家,我国国际旅游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64年至1966年,周恩来总理访亚、非14国以及中法建交、中国和古巴通航等一系列外交成果,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来华旅游者的人员构成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散客增多,民间组织的旅游团所占的比重日益增长,其经济效益也有较大提高。(二)停滞阶段

这个阶段是1967—1977年。正当我国的旅游业步入正轨,却遭到“文化大革命”的厄运,刚刚起步的旅游事业横遭摧残,处于十分萧条的停滞阶段,1968年全国仅接待外宾303人。20世纪70年代初期,毛泽东主席要求做好国际交流工作,国际旅游接待才有所恢复。

1978年以前,政府办旅行社主要是为了争取其他国家和地区人士和华侨来访,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同情和支持新中国,以扩大中国的对外影响,属于友好接待性质。那时对旅行社的要求主要是取得接待工作的政治效果而不是经济效益,主要根据政治条件选择接待对象,而不是广为招徕,旅行社的体制也是行政或事业单位而不是企业。(三)改革振兴阶段

该阶段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从1978年到1990年,是以接待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为主的阶段。该阶段的主要标志是政府各项旅游工作的开展以及中国加入世界旅游组织。

1.政府各项旅游工作的开展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1978年11月23日,国务院批转《全国旅游工作座谈会纪要》;1979年1月到7月,邓小平同志连续发表了《旅游业要变成综合性的行业》、《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发展旅游事业,增加国家收入》、《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等四篇讲话,要求尽快发展旅游业。邓小平同志指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搞旅游要把旅馆盖起来。下决心要快,第一批可以找侨资、外资,然后自己发展。”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国务院成立以主管副总理为首的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各地政府也相继成立领导小组。改革开放和高层决策推动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步伐。

1979年8月6日,国务院决定将全国各地的高级饭店划归地方旅游局和国际旅行社分、支社管理,实行企业化经营;1979年11月29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旅游局《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事业若干问题的报告》。1980年,国家开始在一批大学里开办旅游系或旅游专业,又决定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划归国家旅游总局领导;1982年8月23日,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确定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这为中国旅游业走上产业化大发展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旅游市场逐步形成。国家有关部门也对国内旅游发展给予重视,提出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五个一起上”的方针,形成全社会大办国内旅游业的格局。

1985年1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把旅游业发展列入国家的“七五”计划,这是旅游业第一次在国家计划中出现,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86年,旅游业的接待人数和创汇收入被正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这标志着我国已将旅游业发展纳入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2.中国加入世界旅游组织

1975年5月,世界旅游组织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代表。1983年10月5日,该组织第五届全体大会通过决议,接纳中国为正式成员国,成为它的第106个正式会员,标志着中国旅游业跨入世界旅游业的行列。

在一系列正确的旅游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我国旅游业通过不断改革,突破了长期以来基本属于外事接待的模式,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经济事业的性质得到肯定。但是由于中国旅游设施不完善以及其他因素,这一阶段我国旅游业发展是优先发展入境旅游的非常规发展模式,对国内旅游则实行“不宣传、不提倡、不反对”的方针。(四)全面发展和规范管理阶段

1.三大市场蓬勃发展

在全面发展阶段,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全面发展为标志。(1)国内旅游的发展

1991年,《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正式将旅游业的性质定为产业。1995年5月1日起,我国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每周有两天的休息日。这为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9年5月1日,全国实行“五一”、“十一”七天长假制(加上传统春节,被称为三个旅游黄金周)。2010年,中国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公共假期已有115天,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以往制约出游的“钱”和“闲”的问题已经解决,预示着中国旅游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这些都大大促进了国内旅游的发展。2012年,国内旅游人次近30亿,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国内旅游业进入大众化发展的新阶段。

2013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2013—2020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了大力推广健康、文明、环保旅游的目标及多项主要任务和措施,包括通过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等手段来保障国民的旅游休闲时间,改善旅游休闲环境、完善服务、提高质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休闲产品开发等。《纲要》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旅游进入了大众旅游休闲时代。(2)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

1983年11月,作为试点,广东省率先开放了本省居民赴我国香港地区旅游探亲。1984年,国务院批准开放内地居民赴香港、澳门地区的探亲旅游。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旅游局发布实施了《关于组织中国公民赴东南亚三国旅游的暂行管理办法》,旅游目的地限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之后又增加了菲律宾等。这次批准的只是出国探亲旅游,公民出国旅游所需费用一律自理,采取由海外亲友交费的办法。1997年7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2012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已超过8000万人次,中国成为全球第三大出境旅游客源国,中国出境旅游对世界旅游市场的贡献率超过7%,标志着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3)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

2006年,中国入境旅游12494.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9%。其中:其他国家或地区游客2221.03万人次,增长9.7%;香港同胞7390.97万人次,增长5.3%;澳门同胞2440.87万人次,下降5.2%;台湾同胞441.35万人次,增长7.4%。入境过夜游客4991.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6%。全国旅游外汇收入为339.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9%。2009年入境旅游人数1.26亿人次,下降2.7%;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088万人次,下降4.1%;旅游外汇收入397亿美元,下降2.9%。国内旅游人数达19.02亿人次,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1.02万亿元,增长16.4%。中国出境旅游人数4766万人次,增长4.0%。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扩大至139个,已实施104个。2012年,中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在2012年已达到5772万人次,继续位居世界第三。

可见,中国旅游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繁荣兴旺。旅游业已真正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许多地方的支柱产业,中国已成为世界旅游大国,正努力向世界旅游强国目标迈进。

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市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中国旅游业收入也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大国和第四旅游输出大国。届时,中国的旅游收入将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0%之多,旅游业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2.旅游政策法规的逐步规范

2013年4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以下简称《旅游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三号主席令予以公布,预示着中国旅游业进入了法制化建设阶段。《旅游法》是对以往依法治旅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旅游市场发展规律的总结,是适应中国旅游生产方式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旅游法》包括总则、旅游者、旅游规划和促进、旅游经营、旅游服务合同、旅游安全、旅游监督管理、旅游纠纷处理和附则。该法明确了旅游综合管理制度、综合监管机制、旅游者权益保障机制、旅游促进和公共服务制度、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制度、旅游服务合同制度以及旅游经营规范制度。与以前的旅游政策法规相比,该法具有监管链[4]条更长、监管主体更多、监管任务更重、监管前景更好的特点。

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两大战略目标。2013年3月,《旅游质量发展纲要(2013—2020年)》和《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颁布是继2009年中国政府确立将旅游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目标,即标志着将中国旅游业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后,中国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又一次积极推动。

2013年3月,国家旅游局印发的《旅游质量发展纲要(2013—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质量强旅的战略目标。编制和实施该《纲要》是旅游行业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旅游局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的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两大战略目标的又一具体措施。《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由国务院颁布,为中国重新定义旅游业发展和管理奠定了基础,其中包含大力支持出境旅游发展和进一步强调旅游对于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保护的贡献。这说明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得到了中国政府的认可,《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发布再次奠定了旅游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也极大地促进了第一部中国国家《旅游法》的顺利完成。

3.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交通环境的优化

近年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旅游业对其表现出了天然的适应性。尤其是旅游信息系统,如“携程旅行网”、“青旅在线”以及近来的“驴妈妈”、“去哪儿”等网站,其应用和发展,为旅游业信息发布、查询、营销以及商务提供了新的平台,并形成了新的旅游运营模式。

同时,旅游交通也迅速发展,尤为突出的是高铁的发展。高铁被公认为是一种安全、快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由于其运载量大、运行便捷,已经成为日本、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缓和交通压力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并成为改善区域一体化的通道经济。目前,我国高铁连接全国所有省会及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形成“四纵四横”快速[5]客运通道,预示着高速时代的来。

随着高铁的蓬勃发展,高铁沿线的经济圈逐渐步入“同城时代”,这是促进产业革命、经济大发展的重要契机,对交通运输结构及生活生产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首先影响的便是旅游产业。高铁在极大改变旅游业空间结构的同时,也使中国旅游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旅游行业将培植出全新的旅游产业链,这是旅游业的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在于高铁开行大大激发了人们的旅游热情,推动了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挑战在于沿线中小旅游城市旅游接待能力及服务结构需要尽快优化和转型,旅游景区及其配套产业的品质和服务,[6]需要大幅提升。

第四节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旅游学学科的研究是伴随着近代社会旅游活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相对于其他比较成熟的学科,旅游学属于十分年轻的学科。现在旅游学学科建设虽然比较滞后,学者们对学科的基础领域理论争议很多,尚未形成比较系统、严谨的理论,但在实践总结和理论探索方面,依旧取得了许多成果。而研究对象是旅游学研究的起点之一,研究对象的确立对学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旅游学的研究概况

在探讨旅游学研究对象和内容之前,先来看看国内外旅游学的研究概况。(一)国外旅游学的研究概况

综观国外旅游研究历史,不难发现,国外对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描述是从经济现象开始的,同时整个旅游学术研究一直渗透着功利主义的观点,对旅游学的研究重应用研究轻理论探讨。大体上来看,国外学者对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探讨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旅游学研究的功利性阶段(19世纪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自现代旅游19世纪40年代在欧洲出现之后,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成为英国、意大利、奥地利、德国和美国等国家学者所关注的焦点。自意大利的波迪奥(L.Bodio)、马里奥蒂始,国外就出现了有关旅游学的研究。1899年,意大利商务部部长波迪奥发表了《关于意大利外国旅游者的流动与花费》,这被公认为是将旅游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理论研究的开始。

19世纪初期,旅游条件得以改进,旅游消费迅速增长,旅游业开始成为一个引人注目、发展迅速的新兴行业。在这种背景下,M1927年罗马大学讲师马里奥蒂(A.ariotti)出版了以《旅游经济讲义》为名的旅游专著,人们认为这是第一次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作出的系统的剖析和论证。他从旅游活动的形态、结构和活动要素的研究中得出了一个结论,认为旅游活动是属于经济性质的社会现象。他的这种想法是受到当时学术思维方法的限制,只从旅游表象着眼,单纯地把旅游者和旅游业的供需关系视作旅游活动的全部。

1931年,德国的博尔曼出版了《旅游学概论》一书。1933年英国人奥格威尔写了《旅游活动》一书,这本书用数学统计方法,科学地研究旅游者的流动规律,并从经济学的角度给“旅游者”下了定义。1935年,德国学者、柏林大学教授葛留克斯曼出版了《旅游总论》一书,该书系统论证了旅游活动的产生、基础、性质和社会影响。他从旅游活动的发生渊源和基础开始研究旅游现象,与马里奥蒂只从旅游活动的表面形态、结构着眼的研究,在方法上完全不同,因而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即“研究旅游现象是研究一个旅游活动的基础、发生的原因、运行的手段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等问题、范围非常广泛的领域,需要从不同学科去研究而不只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考察它。”但他的观点在当时并未引起广泛影响,旅游活动仍被认为是一种旅游业的[7]经营活动。同年,英国学者诺尔瓦勒的《旅游事业论》一书出版。

20世纪20年代以后,全世界进入了严重危机和灾难的时期(1929年全球性的经济大危机,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战争时期,永久中立国瑞士的旅游研究仍在继续进行。1942年,瑞士圣加仑大学的亨泽克尔(Walter Hunziker)教授和伯尔尼大学的科雷夫(Kurt Krapf)教授发表了名为《旅游总论概要》的专著,他们认为,旅游现象本质是具有众多相互作用要素和方面的复合体。

他们继承并发扬了葛留克斯曼的观点。葛留克斯曼、亨泽克尔和科雷夫把旅游作为非经济性质的多种社会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加以研究。马里蒂奥认为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范围涉及旅游经济的形态、结构和活动要素,葛留克斯曼、亨泽克尔和克雷夫认为旅游学基础理论的研究需要以旅游现象的发生原因、运行基础、性质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为研究范围。

2.全面发展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局势相对稳定。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旅游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一种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手段。1954年德国学者克拉普特出版了《旅游消费》,以形成旅游消费的动力和以旅游消费的过程为研究对象。1955年意大利的特洛伊西出版了《旅游及旅游收入的经济理论》,对旅游经济概念、旅游收入及旅游效益进行了研究。20世纪60年代之后,世界的旅游学研究进入大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加利福尼亚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伦德伯格出版了专著《旅游业》,对旅游业各个方面的经营管理做了比较完整的论述。密执安大学商学院旅馆管理系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两位教授合著的《旅游学——要素、时间基本理论》对旅游学进行了较为完整和理论性较强的论述。该时期的旅游研究有三大特点:第一,实践性更加鲜明;第二,多学科性特征日益显现。许多学科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开始介入旅游研究,在融合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旅游经济、旅游文化、旅游环境等主要研究领域。第三,现代旅游学概念形成和旅游学框架体系的初步建设。著名的旅游学家、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杂志社的主编Jafari认为,旅游学研究的对象是一个整体系统,这种看法也被许多国内的学者所认同。

3.非经济研究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在继续对旅游进行全面研究的同时,西方旅游学者的研究重点开始转向非经济领域,其目的是研究如何使旅游和旅游业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

自此,旅游理论体系的研究更进一步地发展。1981年美国的利珀(Neil Leiper)出版了《旅游学的研究趋势》,1988年美国的乔威斯克(Z.Jovicic)出版了《旅游学原理与方法》,1995年美国的戈尔德耐(C.R.Goeldner)、里奇(J.R.Brent.Ritchine)与麦金托什(R.W. Mclntosh)出版了《旅游业原理、方法与实践》。旅游方法的研究成为热点,美国的《旅游研究年刊》1988年编辑出版了《旅游研究的方法论》专辑,英国的史密斯(Stephen L.J. Smith)1989年出版了《旅游分析手册》,2003年英国的佩吉(Stephen J.Page)出版了《旅游管理》,都对旅游研究方法进行了积极研究。旅游研究范围的扩大和深入,对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社会心理学、旅游民俗学、旅游符号学等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所有这些都在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二)国内研究概况

相对于国外近百年的旅游研究历史而言,我国的旅游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时至今日,旅游学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零散到系统、从借鉴到自主创新、从肤浅到深刻的发展历程,为旅游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旅游研究起步的时期,也是旅游业产业地位得以确立和旅游教育创立、发展时期。因此形成了旅游研究、旅游发展实践、旅游教育三个领域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局面。同时,谢彦君指出:“中国的旅游发展走的是一种发展中国家模式,在过程上以先发展国际后发展国内为次序,在战略上采取适度超前的发展战略。这种模式所营造的氛围笼罩着学术领域,并相应规定了学术研究的指向和指导思想,因而影响着旅游学理论的建设。”因此,国内对旅游学研究的探讨也更多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入手。

中国旅游学的研究有明显的政策导向和教育推动的倾向。中国旅游的研究起步于1978年,当时国家旅游局成立了政策研究室,结合中国旅游发展的实际,借鉴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规律,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1981年编辑出版了《兴旺发达的世界旅游业》丛书,系统介绍了31个国家发展旅游业的经验。后来,又编印了《旅游调研》等刊物,并陆续发表了一些学术文章,促进了中国旅游学研究的发展。

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国旅游教育业同时起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北京旅游学院以及南开大学、西北大学和杭州大学同时开创了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先河,旅游教育蓬勃发展。此后,中国大量院校利用各自的师资和优势,轰轰烈烈地大办旅游教育,旅游教材的建设也随之蓬勃发展。1982年,邓观利出版了《旅游概论》,这是我国第一本关于旅游学的专业教材。1986年,《旅游学刊》在北京旅游学院创立,这是国内第一本研究旅游学的专业期刊。在第一本旅游学教材面世之后,王洪斌、杨时进等人也出版了《旅游概论》。1991年,李天元出版了《旅游学概论》,“旅游学”概念第一次出现在了中国旅游的研究中。但随后,李坚(1991)、田里(1994)、谢彦君(1998)、马勇(1998)等出版的《旅游学概论》及《旅游学》,在框架体系和研究方法上都没有突破梅特里克和泊卡特的《旅游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旅游专业的开设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在经济管理类院系下开设旅游类专业;第二种是在师范类院校的地理专业开设旅游专业;第三种是因其他专业人才需求下降,招生不乐观,进行专业开拓而开设的旅游类专业,如历史、林学、农学等专业下开设旅游类专业。

随着旅游教育的不断发展,旅游行业的日益强大,旅游研究领域也随之不断拓宽,研究成果数量不断增长,但旅游学科的高级别的专业期刊较少,旅游研究难以在权威性、高层次的旅游学术期刊上发表,旅游学者在经济管理类、林学、农学、园林等期刊上发表旅游专业学术论文。以上两者造成了旅游学科依赖于其他学科,处于从属地位,得不到主流的定位和认可。同时,旅游理论的研究仍然以应用研究为主,基础理论研究为辅。旅游学科自身的基础理论研究不扎实,研究深度不够,没有形成核心的概念与学科体系。旅游学理论领域中旅游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范式和研究语言系统共识较少,至今仍存在诸如旅游活动、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等基本概念的争议,仍没有普遍认同的基础理念和概念体系。这与旅游业发展现状极不相称。

二、旅游学研究对象

很多学者对旅游学研究对象有其各自的研究,但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以下是各位学者对旅游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林南枝认为:“旅游学是研究旅游活动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旅游活动之综合概括,包括了旅游史、旅游业、旅游文化、旅游经济[8]等。”

李天元认为:“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者、旅游业以及双方活动对旅[9]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经济、环境之影响的科学。”

谢彦君曾指出:“旅游学以研究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为核心,研究这种矛盾发生的基础、原因,研究这种矛盾的性质、形态和结构特征,研究这种矛盾的运动规律,研究这种矛盾所形成的复杂影响。”[10]他还指出,研究对象的确定是学科成立的前提,国内大多数学者对旅游学研究对象的界定都是从旅游业的角度来审视旅游现象的,缺乏对旅游活动内在矛盾的分析。

王德刚认为:“旅游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它是以研究旅游的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11]探讨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科学。”这种表述太过一般化,无法体现旅游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明庆忠认为:“旅游学研究的对象,理所当然是旅游现象和过程。即研究旅游复合体产生、演化运行规律,以及旅游活动运行规律[12]的一门科学。”

申葆嘉认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社会宏观现象的旅游活[13]动。”作为中国旅游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先行者和探路者,申葆嘉指出,按社会科学的规范,旅游学研究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研究、专业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旅游学的这3个理论层次分别对旅游现象中相应对象和范围的研究是旅游理论研究学术内容的主要部分,并倡导以宏观的旅游现象作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14]

吴必虎认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为旅游系统。”

田里认为:“旅游学是以世界范围为统一整体,以旅游的社会经济条件为特点,研究人类旅游的发生、发展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15]

陈才等从三个层次阐述旅游学的研究对象,认为“旅游学是关于[16]旅游活动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的综合性具体社会学科。”

S.科维奇认为:“旅游学研究对象包括旅游业在现代社会中所具[17]有的功能。”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三种观点:“六要素论”、“三体说”和“系统论”。

六要素指的是“吃、住、行、游、购、娱”,并以此来代表旅游业和旅游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及矛盾。显然“六要素”既反映出旅游者的需求与消费的基本结构,又刻画出旅游供给与旅游业的主体结构,简单又通俗,概括性极强,符合人们对旅游现象的表面感知,是最先被提出来的观点,很受欢迎,至今仍有一定的市场。在各类政府文件、研究报告、学术研讨中可以不断观察到这一学说的存在。如《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即以此概括旅游业的发展,衡量旅游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吴必虎认为:“六要素仅仅反映了直接与旅游者接触的因素,主要包括旅行服务和接待服务、游览和娱乐服务方面的条件,而有些甚至直接与旅游者接触的因素,也未能完全概括,如旅游者约定或观看的媒体(目的营销)、旅游者途中接触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而这些因素对旅游活动的产生具有的影响有时是不可忽视的。“三体说”指的是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媒体(旅游业)和旅游客体(旅游资源)等三个方面。这是目前大多数旅游学者普遍采用的观点,现行的旅游学教材也基本上采用这种观点进行组织。例如,王德刚解释说,“旅游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它以旅游的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介)为核心,研究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科学。”毫无疑问,这种观点摒弃了把旅游学研究对象视为旅游经济现象(六要素)的那种单纯的、狭隘的结论,把旅游研究视为一种综合现象来研究,深入了对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探讨,拓宽了人们的视野。

把旅游的主体、客体和媒体定义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核心,没有体现旅游现象的特殊性。因为,任何人的活动都与主体、客体和媒体有关系,旅游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性社会经济活动,构成要素几乎都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同时“三体说”认为,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这种说法需要反思。这是因为旅游业的出现已经公认是在产业革命之后,以库克旅行社的成立为标志,在此之前难道不存在旅游活动吗?如果存在则旅游业不宜作为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因此,“三体”说实际上内部并无核心矛盾存在。同时它会使人们的认识自然地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而忽略了事物表面背后的深层次的、内在的矛盾。以这种方式定义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反映了这个学科的不成熟。

以上两种观点是从旅游经济活动的角度进行研究框架的构建,具有功利性的倾向,这与旅游学科发展历史短、旅游经济迅猛发展等客观情况有关。把旅游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研究旅游经济活动的观点具有相当的表面性,代表了人们对旅游学研究对象的初级认识或表面认识,这种观点属于狭义的旅游经济观点。

在“六要素”说和“三体”说的局限性为人们所共识时,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了旅游“系统论”观点。田里认为,“旅游学是以世界范围为统一整体,以旅游的社会经济条件为特点,研究人类旅游的发生、发展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其中吴必虎先生的“旅游系统说”在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观点运用旅游系统概念来描述和解释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更好地理解旅游系统各要素的功能和旅游现象的运行范式,对于研究旅游规划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但仔细审视一下,就会发现这种观点不过是“三体”说的变形而已,而且有着浓厚的地理学味道,仍未能刻画出旅游现象的内在联系,容易造成旅游概念的泛化。

上述对旅游学研究对象的种种争议,是旅游学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对旅游学的理解描述,都认为旅游学是以旅游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旅游业为依托的综合学科。具体来讲,是以旅游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旅游业为依托,研究旅游有机体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组成要素、运行关系,最终实现其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学科。

三、旅游学研究的内容

旅游学与其他学科一样,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领域。但旅游学科的发展与旅游活动时间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旅游学的特殊性和规律性才能彻底展现出来。但目前为止,我国旅游业还处在发展阶段,各种旅游活动的特殊性和内在规律性还没有完全呈现出来。迄今为止,旅游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旅游活动的本质

对旅游活动本质的研究是为了揭示旅游的本源问题,这是旅游研究的核心内容。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学者对旅游的本源问题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和见解:第一种观点认为旅游的起源与人类的起源同步,更多地具有人类自然属性的特征,把旅游看作是人类活动的一种空间位移的基本现象;第二种观点认为旅游活动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现象,更多地具有人类社会属性的特征,把旅游看作是人类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空间位移现象,属于泛旅游范畴;第三种观点认为旅游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更多的具有产业的特征,把旅游看作是以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的社会现象,属于狭义的旅游范畴。

以上三种观点阐述了旅游的本源和旅游的特性问题。从以上内容可知,争议点在于旅游的本质,即旅游的本质是其社会性还是经济性。持社会性观点的学者认为,旅游活动是以人们内在的审美和愉悦为前提的,旅游需求因时代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征。持经济性观点的学者认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是旅游发展的动力源泉,从外显来看,旅游活动离不开消费。本质分析要看哪个是旅游须臾不可或缺的。本书认为,经济是外部支撑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而旅游活动的社会需求则是其内在的动力源泉。所以,旅游的本质是其社会性。(二)旅游活动供给主体研究

旅游供给主体研究包括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目的地、当地居民等及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的研究。各个旅游活动参与者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关系。(三)旅游活动需求主体研究

旅游需求主体研究包括需求主体研究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旅游需求主体是旅游者,旅游者的集合就构成旅游市场。旅游学就要研究其内在本质关系,揭示其活动规律,以及调节要素,达到一个协调平衡的良性关系,最终促进整个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提高旅游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四)旅游活动供求关系及平台的研究

该研究包括不同平台上旅游市场的研究,以前的主要集中在实体市场的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网络的旅游交易平台成为传统旅游市场有力的补充,旅游电子商务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因此,目前该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线下实体市场和线上网络市场两个方面的研究。(五)旅游影响

旅游活动中,旅游者、政府、当地居民、企业经营者等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对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产生着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影响研究的本质和核心问题是对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新生领域的研究,如社区旅游、会展旅游等,这些方面的研究都是以上内容的延伸和拓展。

第五节 旅游学的学科性质、体系和研究方法

一、旅游学的学科性质

旅游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经得到了官方的认可。2012年,教育部对1998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1999年印发的专业设置规定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单独设立旅游管理学科大类(编号为1209),该学科大类下又设旅游管理(120901K)、酒店管理(120902)、会展经济与管理(120903)三个二级学科,一个特设专业——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120904T)一个二级学科。这意味着,旅游管理不再是工商管理学科大类下属的二级学科,而是与工商管理学科大类平级,升格为一级学科大类。这将改变学科地位较低、国家公共创新资源中重大专项和基础研究投入不足、有社会影响力的重大成果较少,高校内旅游学科边缘化、难以吸引高水平的研究人才等不良状态。这次对旅游管理学科的调整,改变了以往对旅游管理的误解和轻视,是中国旅游供需实践和旅游研究发展的必然。这说明旅游学理论研究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总结过去的研究,不难发现,对旅游的研究有一个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的过程,其具有多学科的性质。最早介入对旅游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是地理学和经济学,后来随着办学院校的多元化,学者们根据自身的优势,从管理学、历史学、园林学、民族学、人类学等角度对旅游现象进行研究。那旅游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呢?对旅游学学科性质的认识,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者认为它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学科”。王德刚根据旅游学产生的条件和内容,认为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谢彦君认为它具有跨学科的特征。这说明按照“学科的特征在于它不依赖于其他学科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反映在他的研究对象、语言系统和研究规范上”,按照这个标准,旅游学科至今没有真正形成。

二、旅游学的学科体系

国外关于旅游学学科体系的研究,代表主要有:“主体—手段—客体”模型和“客源地—途径地—目的地”模型。“主体—手段—客C体”模型是1977年由P.hau提出的,主体为旅游者,手段为旅游业,客体为旅游吸引物,对我国旅游学界影响显著。“客源地—途径地—目的地”模型是由优莱博在1979年提出的,并在1990年进行了更正和完善,这个模型有旅游者、地理区域和旅游业三个基本元素。其中旅游者是主体,其他旅游现象都是由旅游者活动引起的。旅游客源地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客源基础;旅游目的地是核心旅游活动实现的场地,是旅游影响最大的地区;途径地是旅游产品旅游过程地区或者中转访问的地区,旅游业泛指参与旅游产品的各类企业和组织。

我国关于旅游学科体系的研究主要从经济学、社会学和现象学三个角度进行。从旅游经济角度研究的学科体系包括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开发与规划学、旅游社会学和旅游史学。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的研究是基于旅游者的动机、偏好和需求,以及旅游的供给、生产组织和管理等。通常是以人的需要、旅游需要和供需均衡等作为理论基础,其理论支撑和动力主要源于心理学、行为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发展。从现象学的角度进行的研究是基于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现象,以目的地系统的主客关系及社会影响为理论基础,以研究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社会冲突、理性交换、文化传播、文化变迁等作为发展走向。其理论支撑是社会学、人类学以及系统学。从外部现象系统化入手的开创人物为申葆嘉;从内部元素入手研究的主要人物是谢彦君;从系统论的角度入手的研究者主要有吴必虎。

作为一级学科,独立、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成为学科之本。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我国旅游产业体系的形成以及国内旅游需求和出境旅游需求的形成,旅游学科研究开始从点向面扩展,旅游研究开始从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向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市场学、地理学、环境学、人类学等分支学科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了旅游学科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之所以形成这样一个格局,一方面说明了旅游学科的综合性,仅仅从经济学、管理学来研究是难以认识旅游现象的。另一方面,形成这个格局也是我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学科调整和学科转向的结果。近年来,大量从事旅游学科研究的新生力量的介入,多学科研究方法的融合,为旅游学科的理论突破创造了基础条件。但旅游学学科体系没有完全建立,研究人员从各自原定领域内进入旅游研究领域,形成了多学科研究的态势。近年来,我国旅游研究和专业设立主要依托其他学科而设立,具有明显的多学科特征。

旅游学的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特性,决定了它应拥有一个独立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和规范化的专业结构(见图1‐1)。为了适应旅游管理学一级学科的地位,必须尽快建立合理的规范化学科体系,包括一级学科(旅游学)、二级学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以及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营销、区域旅游经济)等在内的旅游学科结构。

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结合作者的认识,本书所界定的旅游学学科体系如图1‐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旅游学学科在其他学科知识应用、渗透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学学科。自身特色体现为其独立的、具有反映学科特点和本质的研究对象——旅游活动。旅游学学科体系包括旅游活动需求主体、旅游活动组织主体、旅游活动需求主体和组织主体双方关系及其中介平台三个模块。第一模块是旅游学研究的切入点,是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伦理学的角度对旅游活动进行研究;第二模块是旅游学的拓展领域,是从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对旅游活动进行研究;第三模块对旅游活动中旅游者需求与产业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图1‐1 旅游学学科体系

三、旅游学的研究方法

旅游学的研究历程伴随着研究方法的发展而发展,具有多学科的特征,所以旅游研究方法也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形成了旅游学研究方法。(一)研究方法特点

旅游学学科的研究具有多学科的属性。纵观旅游学的研究角度,研究者曾将旅游现象作为经济现象、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等来进行研究。从经济现象的角度进行研究,主要运用了社会学和地理学等方法;从社会现象的角度进行研究,主要运用了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作为经济现象进行研究,主要采用的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可见,旅游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多重特征,引入了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后,结合旅游学的自身特点,逐渐形成了基于实证主义的旅游管理学研究方法和基于心理学研究的旅游社会学研究方法。(二)研究方法体系

任何学科的研究方法都可以从哲学、一般和具体方法三个层面进行阐述,旅游学科也不例外。首先,从哲学层面来看,旅游学的研究脱离不了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对旅游实践进行客观性、科学性研究,形成了旅游研究中的规范性内容。其次,从一般性的层面来看,旅游学的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大致相同,如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历史分析法和系统功能法等方法,对旅游现象从历史和逻辑两个维度进行研究,最终形成旅游研究理论体系。具体研究方法包括规范研究方法和案例实证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质化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探索性、描述性和解释性研究方法;演绎和归纳研究方法等。

【知识链接】铜奔马——中国旅游的标志

铜奔马,又名马超龙雀、马踏飞燕,是1969年甘肃省武威市雷台东汉墓中出土的文物,距今约1600多年。该文物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重17千克,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1983年,铜奔马被确定为中国旅游的标志。“四海盛赞铜奔马,五洲争说金玉衣。”铜奔马出土以来,震动了国内外的史学、考古界,也赢得了国内外的美誉。海内外人士纷纷发表文章,说铜奔马是“无价之宝”,是“中国的‘维纳斯女神’”,是“古典艺术作品的最高峰”。

铜奔马的作者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巧妙地利用力学支点,铸造了风驰电掣的千里马形象。马作飞驰状,四蹄翻腾,高昂首,尾上扬,口张作嘶鸣状,以少见的“对侧快步”的步法奔驰向前,三足腾空,而右后足却踏在一只疾飞的燕子背上。那只飞行速度疾如闪电的燕子正展翅翱翔,突遭马蹄踏中脊背,于是吃惊地回首反顾,想要看清那比它还快的庞然大物到底是何物?与之相呼应,奔马头微左顾,似乎也想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这一切不过发生在一瞬间。作者以无比高超的技法,把奔马与飞燕在这惊心动魄的一刹那的动作、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无以复加。古代艺术家设想出如此引人入胜的意境,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反衬出骏马的神速,设想奇绝,若没有高深的艺术造诣,是不可能制作出如此千古佳作的。

铜奔马无疑是“天马”入汉唐马种改良的具体写照,但它到底是件艺术品,其神驶和完美的程度是现实中的马不能完全具备的。有人以之与古代相马术相联系,认为它完全符合相马术中对千里马体态和形象的描述。由此看来,铜奔马的作者显然是精通此道的,因此,在制作这件作品时,能够把当时相马的成就融入艺术作品中,创造出如此完美的千里马形象。相马术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历史记载的有关九方皋、伯乐相马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由于马在古代战争、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历代都有许多研究相马术的著作。但到目前为止,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没有见到一部完整的相马经,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而这件铜奔马的出土,为我们提供了形象的材料。现在我们可以知道,汉人眼中的千里马,是怎样的一种形象。

铜奔马作为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是我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一个最好见证,曾多次出国展出,而它所具有的非凡魅力,倾倒了无数国外观众,其知名度之高,使它被选为中国旅游的标志。它所具有的内在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

铜奔马的意义象征:(1)象征中国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毫无束缚、蒸蒸日上。(2)马为古今旅游交通工具,寓意国内外旅游者可以尽兴尽情在中国旅游。(3)用青铜器“铜奔马”象征中国悠久、灿烂、辉煌的文明。

资料来源:①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8563431.html;

②刘春华.天马行空踏飞燕[J].东南文化,2003(12):92

复习思考

1.旅游活动起源于什么时间?旅游活动的本质是什么?其社会性、经济性如何界定?

2.“六要素”、“三要素”和“系统论”的优缺点是什么?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什么?

3.旅游活动涉及哪些方面,与科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有什么样的逻辑关系?

4.旅游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这种学科性质对于旅游学学科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5.旅游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对“旅游学的研究内容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这句话如何理解?

6.目前旅游活动的新形式和新现象有哪些?

7.托马斯·库克的旅游活动组织和安排与今天旅行社的组织和安排有何区别?

8.世界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给你以什么样的启示?中国旅游业发展目前遇到的瓶颈是什么?

9.高铁时代的到来,对旅游者的行为方式、沿线城市的旅游接待以及旅游企业运营等方面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注解】[1] 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M],载: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9:400.[2] 王淑良,张天来等.中国旅游史[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3] 王淑良,张天来等.中国旅游史[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4]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http://www.cnta.gov.cn/html/special/2013‐04/zhrmghglyf/index.html.[5] 黄爱莲.高速铁路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10):47-49.[6] 高铁带给中国旅游发展的改变和契机,http://www.gaotielvyou.org/.[7] 申葆嘉.旅游学原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8] 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9] 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10]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11] 王德刚.论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旅游学科建设与旅游教育增刊,1999.[12] 明庆忠.旅游学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3).[13] 申葆嘉.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报,1999(10).[14] 吴必虎.旅游系统:对旅游活动与旅游科学的一种解释[J].旅游学刊,1998(1).[15] 田里.现代旅游学导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16] 陈才.论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J].旅游学刊,2000(6).[17] 转引自陈玉英,明庆忠.关于旅游学理论研究的若干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

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特征、构成与类型

学习目标★掌握旅游的概念和本质、属性与特征。★熟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主要特征。★归纳旅游活动的种类。

什么是旅游?旅游的本质、属性与特征是什么?旅游活动的构成是什么?这些是旅游学科的核心概念体系。对于旅游概念体系的把握和认识,直接影响到对旅游学科的理解。

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

一、旅游概念的形成

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从人类早期的旅行发展而来的。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活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旅行的起源非常久远。但从全球来看,由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发展历史进程不同,人类的旅游活动究竟源自何时,并无统一的年代界定。从历史考察来看,腓尼基人、中国人和印度人可能是最早的旅行者,公元前4000年左右他们就到处周游进行贸易交往。由于人类早期的旅行主要是出于经商和贸易的需要,旅行的目的和内容单一,旅行人数规模和范围有限,社会影响也较小,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旅行”一词没有明确的、科学的概念界定,只是一个日常用词。“旅”、“游”作为两个独立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先秦典籍《诗》、《易》始将“旅”定义为行旅、商旅。《尔雅》曰:“旅,途也。”郭璞注:“途即道也。”由“道、路”之意,“旅”字又引申出客、客居等意。《易》经文中“旅卦”,主要是商旅卦,是西周初人对旅行方位观念的反映。朱熹《易·旅卦疏》曰:“旅者,客寄之名,羈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之为旅。”“旅”的含义逐渐演变为“在途中”的状态,即旅行,指到外地作客或游历这一动作本身,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移动过程。而“游”即遨游、游览的意思,古人认为“游”即“谓闲暇无事之为游”,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先民很早就已经察觉到旅游是一种必须在闲暇时间进行的活动。可见,“旅游”就是旅行游览,是“旅行”和“游览”两种活动的有机统一。

而“旅游”一词的出现则稍晚,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诗人已经在诗歌中运用了“旅游”。如南梁诗人沈约的《悲哉行》中说到“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比英国要早约1300年。唐代以后,“旅游”一词的使用频率就更高了,如唐代诗人韦应物《送姚孙还河中》有诗云:“上国旅游罢,故园生事微。风尘满路起,行人何处归”;张籍《岭表逢故人》有“过岭万余里,旅游经此稀”等诗句。

现在“旅游”一词虽亦成为生活中十分常见与常用的普通名词,但关于“旅游”一词的科学概念和定义至今并无统一的说法。一般认为“旅游”一词是以英文tourism翻译过来的,并且考证出tourism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1811年出版的《牛津词典》中,原意是指游览的嗜好,而后才引申为有关游览的学问。“旅游”一词在我国出现得比较晚。1931年编写的《辞源》中只有“旅行”一词,其解释是:“今泛称外出作客。”这说明,那时虽然有旅游活动,但旅游作为一个普遍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也没有流行起来。1960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旅游”的解释是“旅行游览”。1981年出版的《辞海》(增补本)也没有“旅游”一词的条目,仍只有“旅行”一词。实际上,自1964年7月我国成立了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同年11月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旅游工作会议”以后,我国又相继成立了“中国旅游出版社”、“中国旅游报社”和上海旅游专科学校等,自此“旅游”一词在文献中和社会上才被广泛使用。1982年,国家将最高旅游行政管理机构“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肯定了“旅游”一词的客观存在。

二、现有旅游概念的研究

给旅游以明确的、科学的、严密的概念,不仅具有理论上的重大意义,而且对旅游的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旅游活动涉及面广泛而复杂,也由于人们对旅游进行研究所基于的目的不同——理论、统计、市场、管理等,因而对旅游概念的认识仍然有着不同的理解。

旅游概念存在分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旅游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活动形式,即以消遣度假为目的的消遣型旅游和以工商事务为目的的差旅型旅游。两种旅游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特点等都有较大差异,因此,如何用一个严密精炼的表述把两者统一在“旅游”的科学概念里的确有很大难度。世界各国旅游专家学者们对旅游的概念的主要表述见表2‐1。表2‐1 国内外学者及研究机构关于旅游研究的定义

从上述对旅游定义的不同表述中,可以看到不同学者对旅游认识和研究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大体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从旅游者的活动角度出发,强调旅游者的活动目的、活动性质、活动时间;另一种是从旅游者活动与旅游目的地关系的角度出发,强调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及其所引发的各种现象和关系。两种表述各有其合理性。因为旅游首先是作为旅游主体的人的活动,即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导致了各种旅游需求,旅游者的活动进而产生了旅游供给即旅游业的活动。但旅游又不仅仅是旅游者的活动,旅游的内涵是综合性的社会现象。旅游者往返于居住地与目的地的旅游活动,以及在目的地逗留期间的访问活动,会引发广泛多样的经济现象、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乃至政治现象。而旅游者、旅游企业、目的地政府以及目的地居民之间也会因不可避免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产生错综复杂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讲,作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旅游的定义不应仅仅是指旅游者的活动,而应将旅游业的活动以及旅游的影响等因旅游者的活动引发的各种现象和关系也包括在内,从而构成旅游学的研究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和深入地认识和研究旅游,揭示旅游的本质和客观规律性。

在上述各种旅游定义中,以两位瑞士学者汉泽克尔(Hunziker)和克拉普夫(Krapf)的表述较为科学和影响广泛。在他们合著的《旅游总论概要》(1942)一书中给出的“旅游”定义,由于对旅游这一概念概括全面,表述精炼,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并于20世纪70年代为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AIEST)所采用,因而又习惯称其为艾斯特(AIEST)定义。这一定义的深刻之处在于,它比较全面地揭示了旅游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旅行和逗留“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的表述不仅包括了旅游者的活动,而且也涵盖了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反映了旅游内涵的综合性;“非定居者”的表述体现了旅游活动的异地性;“旅行和暂时居留”以及“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指出了旅游活动的暂时性;“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则说明了旅游活动的非就业性。但是艾斯特定义中关于“非定居者”、“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的表述或者说中文的释义还不够严谨和确切,可能会误导人们对旅游定义的理解。因为现代旅游既包括以消遣度假为目的的消遣型旅游,也包括以工商事务为目的的差旅型旅游。而在以工商事务为目的的差旅型旅游中,毫无疑问会牵涉到大量的“赚钱的活动”,比如商务洽谈、签订合同以及展览推销等工商事务,它们都是公司企业赚钱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人们根据艾斯特定义的中文释义,很可能得出因工商事务而外出的旅行和逗留不属于旅游范畴的误解。而“旅游”一词作为日常生活用语,其所指的确不包括以工商事务为目的的差旅外出,一般是指人们因消遣度假而离家外出旅行的活动,以工商事务为目的差旅型外出则称之为“出差”。旅游作为日常生活用语的释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人们对旅游科学概念的误解。

三、旅游概念的界定

通过众多学者对于旅游定义的不同表述,从中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一致共识:(1)旅游必须是旅游者离开自己的定居地到异国他乡以休闲愉悦为目的的活动,不以谋生和营利为目的。(2)旅游是旅游者前往旅游目的地作短暂停留的活动,它完全不同于移民性质的长期居留,因为旅游者不会在旅游目的地就业。(3)旅游是旅游者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更多表现为旅游者的异地生活体验。

这些共识维系了很长一段时间。然而,伴随国际交往与合作的日益频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在近几十年里涌现出了许多新的旅游现象,其中有些具有营利性特征,如现代商务旅游、会展旅游、贸易旅游等。因此原先的关于“旅游不具有经济性质”的论断就显得不够完善、精确。另外,对于旅游的暂时性,在国际上进行统计时一般以一年为限。

结合上述变化,我们对旅游作出以下定义:

旅游是人们离开居住地,前往异国他乡以寻求愉悦体验为主要目的,暂时居留的一种生活方式。

第二节 旅游的本质、属性与特征

本质属性决定了事物和现象的归属。正确理解旅游的本质属性,可以使人们对旅游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在对其发展、管理和处理其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更能做到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旅游的本质

旅游究竟属于一种什么性质的活动?实际上,从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就开始讨论这一问题了。对于旅游活动的研究最早起源于意大利,学者马里奥蒂最早提出“旅游是属于经济性质的一种社会现象”,这一观点得到德国学者鲍尔曼的支持。此后,在相当长时间里,旅游被普遍视为一项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活动,这一认识深刻地影响了学术界,尤其是经济学界的思想。但是,早在20世纪30—40年代,德国的格吕克斯曼和瑞士的汉泽克尔、克拉普夫就提出了旅游现象属于非经济性质活动的观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文化界人士逐渐持文化论看法。不过,近期以来更多的学者已越来越注意到旅游现象的非经济性本质的东西,即使一些原来持经济论的专家学者也开始扬弃自己的观点,建议广泛使用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研究旅游。

从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看,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它必定具备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的特点,但旅游活动是人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它必然会综合反映社会环境中的多种复杂现象。

对于旅游本质的认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

旅游是人们在满足了对基本生活必需品需要后产生的高层次、高档次的享受型消费,并正在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基本需要。从社会生产发展的角度看,旅游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的发展,只有当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增多时,旅游才能成为大众性的活动。从人类需要发展的角度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会产生多种多样的需要,既有为延续和发展生命所必需的物质需要,也有着为发展智力、道德、审美等方面的精神需要。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解释,人的需要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这五种需要层次是逐级上升的,当低一级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以后,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就成为继续奋进的动力。旅游需要是人的总体需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人们满足日常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之后,便自然而然地会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产生旅游的需要。旅游既有对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又有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的消费,更多的是对后者需要、高层次需要的消费。即使是为满足生存需要产生的旅游消费,也远远超出日常生活的消费水平。因而,旅游是人们生活需要层次提高的表现,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二)旅游是一种以审美为特征的精神活动

旅游最基本的形式是游览观光,而消遣型旅游则是现代旅游最重要和普遍的旅游类型。因此旅游从本质上可以说是一种以审美为突出特征的精神活动。追求美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特征。审美活动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在物质需要满足之后的更高尚的追求。审美享受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财富。因此,人们之所以喜欢旅游,就是因为旅游能够满足人们对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的欣赏和享受,得到日常生活得不到的那种生活体验的精神活动。旅游审美活动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融优美、崇高、喜悦、悲壮、秀丽、雄奇、幽静为一体,能满足旅游者不同层次的审美需求。尽管旅游者有各种各样的出游动机,而且在旅途中要消耗大量体力,但最终都通过饱览秀丽风光、观赏名胜古迹消除了紧张疲劳,使精神得到放松,进入了心旷神怡的境界。此外,人们通过旅游消费得到一种占有欲望的满足,但这不是平时的物质占有,而是一种精神文化占有欲的满足。如人们去陕西旅游,一望无际的秦川绿野,古朴无华的黄土风情和大量记录着我国历史发展轨迹的文化古迹,会让旅游者得到一种在其他地区得不到的无与伦比的审美享受,使人浮想联翩,这是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产生的精神占有的满足感。旅游者通过旅游活动增长了人生乐趣,有利于精神的调剂和恢复,使身体、心智、精神得到良好和有益的锻炼。所以说,旅游是人类一种以审美为特征的精神活动。(三)旅游是人类的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活动

旅游不仅包括经济、物质的内容,而且也包括政治交往、文化合作、商务活动、学术考察、体育比赛、宗教朝圣等内容,是一项涉及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而且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中,也必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从而构成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可以说任何一项单独活动都不能称为旅游。各种有关的社会活动互为条件、互为依托、互相支持,才能构成旅游。

此外,旅游作为人与人之间普遍的社会交往活动,不但能促进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而且也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因此,各国政府和地区都十分重视旅游的社会作用。历年世界旅游组织在世界旅游日提出的口号,都清楚地反映了旅游的社会作用。例如:

2000年——技术与自然:21世纪黎明之际对旅游的两大挑战。

2001年——各国文化之间和平与对话的工具。

2002年——经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03年——旅游业:一种消除贫困、创造就业与社会和谐的驱动力。

2005年——旅游和交通:从儒勒·凡尔纳的幻想到21世纪的现实。

2006年——旅游:让世界受益。

2007年——旅游:为妇女敞开大门。(四)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

对于旅游本质的理解,必须用动态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因为现代社会中的旅游不同于古代文人的游山玩水或徐霞客式的旅行和科学考察,它是因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逐渐演变成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是离开常住地(环境)到异地(环境)生活的一种方式。

关于这一点,国内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颁布,体现了国家对于国民休闲权的尊重,也预示着旅游休闲将成为国民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一些国外学者也有类似的叙述。如英国伊什图里金(Estoril)就曾指出,旅游的性质在逐渐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娱乐旅行概念发生了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只有社会中富裕的、有闲暇的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会出国旅行,满足于欣赏外国风景、艺术作品。现在这种概念已完全改变。因为出国旅游者多来自各种不同的背景,对旅游的想法很不相同,喜好和欲求更是五花八门,想要在有限的假期内尽量饱览这一切。

2.现代旅游是闲暇追享的“民主化”

如冬季旅游,过去是少数富人享有的运动;骑马、划艇、射击,是非大众化运动。但是嗜好和闲暇的“商业化”已使这种活动能为一般人所享用。大量的人到国外去参加令人激动和富有外国情调的活动,如登山、滑冰、潜水和马车旅行等。

3.现代旅游发展为“社会旅游”

社会旅游如英国度假营,既提供传统的旅游胜地具备的一切设施,又不断开辟和发展新的风景区域,组织大量游人游览,建造特别设计的低消费接待设施,并经常就地提供娱乐和其他服务。社会旅游可以把大量旅游者引入偏远和相对不发达地区。

伊什图里金讲的这些性质方面的变化,表明旅游的概念是变化的、发展的,旅游这种特殊生活方式是发展中的生活方式,其规模、范围、内容和性质都会随社会发展发生变化。

二、旅游的社会属性

从旅游发展的历史演变看,旅游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旅游活动涉及了社会生活的众多层面,体现了多种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了解旅游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即旅游的社会属性。其社会属性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旅游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各个时代旅游的规模、内容、方式和范围。原始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只能为生存而四处奔波,没有旅游的物质基础,因而没有旅游,只有为生存而进行的迁徙。进入奴隶社会,人类历史发展到一个新的时期,社会分工扩大,生产力水平提高,产生贫富差别,奴隶制的发展与繁荣为人们外出进行经商、宗教等旅行活动提供了物质条件。但这种最原始的旅行,由于受到社会条件和生产力的限制,只局限在极少数人范围内,无论从规模、地域范围来看都很小。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随之而来的产业革命,使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革,生产力有了极大提高,社会财富的急剧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生活方式和旅游活动。19世纪30年代开始的铁路革命和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使旅游规模发生了质的变化。19世纪中期,以托马斯·库克旅行社为首的一大批旅游经营机构的诞生、职业导游的出现、旅游指南手册的问世以及一批现代化饭店的崛起和后来为旅游活动提供方便、安全的金融工具——旅行支票、信用卡的产生,使旅游经营成为一项经济活动,旅游业遂成为一个经济行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局势的相对缓和和趋于稳定、全球经济的恢复与快速增长、国民收入的增加、工作时间的缩短、余暇时间的延长,让越来越多的人具备了外出旅游的条件。旅游成为一项大众化、平民化、普及化的活动。由此可见,人类旅游活动的产生、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出现,使长距离的国际旅游成为现实,旅游的规模和范围得到空前的扩大,旅游内容更加丰富。总之,旅游与社会、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旅游的规模、内容、方式和范围;反过来,旅游的发展又促进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二)旅游与政治、文化的关系

旅游活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首先是作为旅游者的人的活动。尽管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动机不同,活动形式和内容也多种多样,但都属于人们一种暂时或短期的特殊生活方式,总体上属于社会文化范畴。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WTO)1980年在《马尼拉宣言》中指出:“旅游的经济利益,不论是如何实际或重大,不是、也不能构成国家决定促进这一活动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说,旅游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不仅限于经济作用。因此,旅游活动是以人员流动与交往为特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社会活动。旅游在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缓和国际关系和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是一个积极的现实的因素。同时,旅游还有助于改善和提高东道国的国际形象。旅游也因此被称为“民间外交”,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旅游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可以说处处都打上了文化的烙印。旅游者外出旅游是源于精神需要,旅游者要依据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才能产生;而旅游资源都不可避免地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则在内容和形式上展现了东道社会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如民族历史、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建筑、服饰、饮食等。

总之,旅游与政治、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旅游对政治、文化产生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反过来,稳定的政治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又促进旅游的迅速发展。(三)旅游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旅游愈来愈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种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旅游已经成为广大劳动人民的普遍性活动。人们外出旅游,或游名山大川,欣赏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或接触他乡风土人情,或了解异国文化,目的都是调节生活节奏,寻求物质和精神的享受。有些国家已经把旅游列为衣、食、住之后的一项日常生活内容。例如,德国人十分热衷于旅游,每年有近30天的年假,出国旅行的风气相当盛行,2006年德国人为了出国旅游一共支出了600多亿欧元,超越美国,位居全球首位。可见,旅游在德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十分突出。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时间的缩短,参加旅游的人数也逐年增多。据统计,2008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7.12亿人次,旅游收入8749.30亿元,旅游日益成为我国人民日常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旅游的发展和普及程度受社会经济水平的影响而各国不一,但实践表明旅游的发展与普及已是大势所趋,正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构成

一、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旅游是涉及众多方面的综合性社会文化现象。旅游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旅游者(旅游主体)、旅游资源(旅游客体)和旅游业(旅游媒体)(见图2‐1)。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紧密结合,共同构成旅游活动这一复杂的综合性整体——人类生活的高级消费形式,并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图2‐1 旅游活动要素结构(一)旅游者

旅游是人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部分,没有旅游者就没有旅游活动,更谈不上使旅游活动成为一种社会活动,所以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者,旅游活动是指人们离开其常住地的外出旅行以及在目的地停留期间所从事的全部活动。作为旅游主体的旅游者是旅游活动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可以说旅游活动的全过程都是围绕旅游者这一主体进行和展开的。

旅游者旅游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外出旅游的人群形成了一个具有足够规模的市场,产生出可借以经营的多种商业机会,进而促进了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而旅游业作为一个市场导向的行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它的一切开发和接待服务工作都是针对和围绕旅游者的需求而提供的。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证明,旅游实践是先有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而后才有旅游业的经营活动。作为旅游活动主体的旅游者的数量、消费水平、旅游方式等,将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及其内部构成。

而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开展的对象,其开发和利用也直接受到旅游者的客源结构、旅游流向以及旅游活动变化规律的影响和制约。一个地区的旅游开发通常是以客源市场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依托进行开发。

旅游者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背景的人。旅游者来自于不同国度,属于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思想情感。他们离开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不可避免地要与东道国的人群接触交往,从而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关系。而这种接触与交往既是旅游者访问异国他乡的客观结果,同时也是旅游者外出旅游的目的的重要动机之一。许多旅游者外出旅游的目的就是要体验异域风情,了解他乡文化。

总之,旅游者就是离家外出到异国他乡旅行和访问的人。但是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还受到多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就主观因素而言,必须具有旅游动机,而客观因素则包括必须具有一定的可随意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客观条件。一个人只有同时满足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才能成为现实的旅游者,实现其旅游活动。(二)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得以开展的物质基础,是吸引旅游者、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的直接因素,也是旅游业借以创收的前提。因此,旅游资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人们之所以愿意到某个地方或某个国家去旅游,是因为那里存在着对他们有吸引力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人文因素,不同的地域组合和表现特征成为吸引旅游者前往的决定性因素。这些因素是旅游者赖以进行观光、游览、度假、消遣、娱乐、购物等活动的客观物体。显然,如果没有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具有吸引力的环境,旅游者不会前来访问,旅游活动也无法开展。尽管旅游者也会考虑旅游地的生活条件和服务水平,但这些都是旅游者旅游活动所派生出来的次要需求。而旅游资源由于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组合不同而各具特色,既不可移动,又不可替代,只有亲临其境、亲历其事才能真切感受,获得真正的精神满足。

所以,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丰富程度是其旅游业发展成功的客观基础。而对旅游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也直接影响到一国或一地区旅游的规模、类型以及发展水平。

旅游资源多种多样,自然因素、人文因素或其他任何因素以及由它们共同组合所形成的综合体,均可构成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环境,成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广泛存在和分布于客观世界。(三)旅游业

旅游业是连接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的中介物,亦为旅游活动提供各种服务、安排,使旅游者旅游动机与愿望得以实现,并能从中得到最大满足和精神愉悦的那部分因素,我们称其为旅游媒体。旅游业是旅游发展的产物,也是旅游发展的推动者。在近代旅游业产生以前,旅游活动主要是一种自发的、少数人参加的活动,旅游主体和客体直接联系;旅游者外出旅游的活动大多表现为漫游探险等方式,缺乏对旅游客体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没有基本的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旅游者旅游活动缺乏组织性,存在诸多不便。因此,早期旅游活动规模小、范围小。而旅游业诞生之后,它在旅游者和旅游资源之间起到了一种媒介和桥梁作用,通过旅游业提供各种旅游供给以及对旅游市场进行组织,使得旅游活动方便易行,从而大大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业诞生之后,完成旅游活动的要素已不只是旅游者和旅游资源,旅游业在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以及旅游动机与旅游目的的实现之间架起一座便利的桥梁。利用旅游业提供的规范化的旅游模式完成旅游活动,已成为广大民众中占支配地位的旅游形式,而旅游业的发展和规划,也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旅游活动开展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因素。

旅游活动三大要素互为依托和制约,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另外两个要素。如游客的流量、流向和兴趣爱好的变化,必然影响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服务设施和旅游资源的建设规模、层次、类型,也会影响到旅行社、旅游交通和饭店的配套设置;而旅游资源的开发成功和新景观、主题公园的建成,又会导致旅游者流向、流量的改变,进而影响到旅游业的结构;至于旅游交通、饭店、旅行社的滞后,则更是影响到旅游者的活动和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二、旅游活动的特征

旅游的活动内容和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但是它最本质的特性则不会以时间的流逝而变化,始终贯穿在人类的旅游活动中。(一)审美性

旅游活动是人进行自由审美的强化的实践形式,追求身心愉悦,获取最大的审美享受是每一个旅游者的愿望。老子在2000多年前就说:“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他把“至美”、“至乐”即一种超然之上的美感、快感归结为“游”的最高旨趣,是至今发现的关于旅游活动审美的最早的媒体。在旅游活动中,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服务美融为一体,审美需求、审美情趣、审美感受贯穿于旅游活动全过程。自然界中的名山大川、峋岭奇石、小桥流水、大漠孤烟、黄昏夕照、松柏竹梅,传统文化中的戏剧绘画、音乐舞蹈、园林建筑,乃至各种适应旅游者求新、求奇、求险而出现的娱乐活动,无不处处洋溢着美、渗透着美,滋润着旅游者的心灵。旅游活动中的一切,有的表现为静态美,有的表现为动态美,总之都审美化了,旅游者在欣赏自然风光之美、文化艺术之美和社会生活之美中,感受到万物的存在与运动的意蕴,从而物我融合,景我融合,最终使心灵得到慰藉。(二)暂时性

旅游是人们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是离开自己的住所和居留地到异地他乡作短暂停留,发生在旅游者人生时光通道中某一时段上的行为。旅游者按预先计划好的时间外出旅游,又按计划规定的时间返回,因此,外出旅游的这段时间不同于正常的生活时间。(三)异地性

追新求异、猎奇求知是人的本能之一,是人的一种天性。人类总想感知周围生活环境中未看见过听到过的东西。在长期生活的环境中,人们往往对自己日常所熟悉的事物和氛围感到平淡无奇和十分乏味,于是有关一个陌生地、陌生事物的信息会引起特殊的悬念和联想。异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民俗生活常能使旅游者获得在常住地所得不到的新知识、新感受、新快乐。对外界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决定了旅游的异地性特征。(四)流动性

旅游的异地性,决定了旅游的流动性。因为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实现,必须靠其自身的转移,通过交通工具实现从居住地向旅游目的地的转移,从一个景点向另一景点的转移,从一个旅游游览区向另一个旅游游览区的转移。这种不间断的转移就产生了流动。(五)休闲娱乐性

从旅游活动的时间和内容来看,休闲娱乐是旅游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旅游的兴起和发展看,休闲娱乐是主要目的,近代旅游更是以观光休闲娱乐为主。

再从旅游活动的具体组成看,除去维持生命系统的活动外,其他许多活动,如观光、游览、摄影、体育运动、观看表演、欣赏音乐、人际交往、观赏花卉……几乎都是休闲行为;而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对文化内涵的追求,娱乐越来越成为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参与性、刺激性强的娱乐活动更被旅游者看好。所以,积极向上的休闲娱乐活动,既能使旅游者得到放松,恢复体力,增进健康,又能愉悦身心,增长知识,更能培养兴趣,陶冶情操。

第四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

旅游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当今的旅游已涉足广阔的空间,深入到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民族、宗教等各个领域,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旅游项目也具有多样性,即呈现出不同的旅游形式,而且大量地交叉进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时尚的变化,还会不断有新的旅游形式被创造出来。因此,无论在旅游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旅游业经营管理方面,都需要对旅游活动的类型进行必要的划分,以透彻认识和分析不同类型旅游活动的特点。但是由于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并且不同类型旅游活动之间也存在着大量的交叉和联系,因此关于旅游的类型,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划分标准。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角度,选用不同的划分标准,因而所划分的旅游类型也各异。根据旅游类型的多角度划分,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类型。

一、按照地域范围划分的类型

按照地域范围划分,可将旅游划分为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

国际旅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境到另外一个国家的旅游活动,包括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前者是指其他国家或地区居民到本国或本地区的旅游活动,后者是指本国或本地区居民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活动。中国的出境旅游指的是中国公民(目前不包括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居民)跨越国境和某些特定的界线到其他国家或特定行政区域开展旅游活动。因此,我国内地旅游统计资料上将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游客赴内地旅游,内地游客赴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旅游也纳入国际旅游中。

国内旅游是指公民在本国国境常住地以外的国内其他地方进行的旅游活动,按旅游范围的大小通常分为地方性旅游、区域性旅游和全国性旅游等具体形式。

地方性旅游,一般是当地居民在本区、本县、本市范围内的旅游。这实际上是一种短时间、近距离的参观游览活动,多数和节假日的娱乐活动相结合,时间短,活动项目较少,常是亲朋好友或家庭、小集体自发组织的旅游方式。区域性旅游指离开居住地到邻近地区的风景名胜点的旅游活动。如石家庄某单位组织的北京三日游、上海某单位组织的杭州二日游等。全国性旅游是跨多个省份的旅游,主要是指到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和具有代表性的著名风景胜地的旅游活动。如北京至石家庄、郑州、洛阳、西安的旅游线路,或到南京、苏州、上海、杭州、武夷山、厦门等城市的旅游活动,都属于全国性旅游。

二、按照活动内容划分的类型

旅游者外出旅游的内容和目的各不相同,由此可分为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个人家庭事务旅游、宗教旅游、购物旅游、修学旅游、特种旅游等。(一)观光旅游

观光旅游是自古以来国内外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旅游形式,它是以到异国他乡游览自然风光、欣赏名胜古迹、领略民俗风情为目的的旅游。目前,大多数国内旅游者和大多数国际旅游者来我国旅游,都属于这类。地中海、加勒比海、夏威夷群岛的自然风光,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和尼亚加拉大瀑布,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埃及吉萨金字塔,希腊巴特农神庙,以及我国的十大风景名胜——北京故宫、万里长城、承德避暑山庄、西安秦陵兵马俑、长江三峡、桂林山水、杭州西湖、苏州园林、安徽黄山、台湾日月潭,都是观光旅游者向往的地方,也是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二)度假旅游

度假旅游是近年来日益受旅游者青睐的一种旅游形式。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增加,带薪假期延长,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突飞猛进,造成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紧张,人们逐渐由过去热衷观光旅游转而向往休闲式的度假旅游。他们中有为疗养的,有为避暑的,有为避寒的,有为休闲消遣的,利用较长的假期到风景名胜地,或森林、或海滩、或温泉、或山庄、或乡村度假,以追求闲情逸致,消除疲劳,得到放松,增进身心健康。西班牙南部阳光海岸、美国夏威夷群岛均是度假旅游的好地方。1992年,我国国务院批准试办了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成为中国度假旅游业的起步。随着21世纪初休闲时代的来临,中国度假旅游的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三)商务旅游

商务旅游是最早出现的旅游形式之一。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向全球化方向迈进的时代,商务旅游在旅游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日益重要。商务旅游市场由一般商务旅游、会议展示旅游和奖励旅游组成。商务旅游者多为白领阶层,文化程度高,收入和消费水平高,活动范围广,旅行经验丰富,重游率很高。商务旅游发展对饭店类型、功能、设施、服务等有一系列特定要求,突破了原有集食、住、购、娱为一体的观光型饭店格局,代之以商务型、会议型、展示型和套房型饭店结构,因此商务旅游发展不仅推动饭店业的变革与创新,更重要的是给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带来日益增多的商务、投资、贸易机会,以及大量当今世界最新的商贸、科技信息,能有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据统计,全球每年旅游业收入的35000亿美元中,有4200亿美元属于企业的商旅支出,占全部旅游收入的12%,并且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这一比例仍会提高。目前全球商务旅游人数约占旅游者总数的1/3,国际上许多著名的连锁饭店通过调查发现,商务客人已占全球住房游客的53%,占连锁饭店的60%。在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等,商务旅游已超过观光旅游;有些发展中国家,如韩国,商务旅游与观光旅游不分上下。(四)个人家庭事务旅游

探亲访友、寻根求源、新婚蜜月旅游是一种因个人或家庭事务而进行的特殊旅游,也是一项较为普遍的旅游活动,古今中外都有。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有不少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同胞和早年漂泊在外的华侨及其子女,以及过去曾在中国生活、工作过的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朋友,以探亲访友的形式来中国旅游。他们把故地重游、寻根问祖、联络亲情看作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活动与享受。这类旅游在国外也很普遍。(五)宗教旅游

宗教旅游是一种古老的旅游形式,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主要以朝圣、求法、布道、取经、拜佛和宗教考察为目的。印度那烂陀寺、泰国玉佛寺、印尼婆罗浮屠和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以及法国巴黎圣母院、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巴西圣保罗大教堂和巴西利亚大教堂、墨西哥瓜达卢佩圣母堂,还有中东的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等,都是世界著名的宗教旅游胜地。(六)购物旅游

购物旅游是一种以购买异地商品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交通发达、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购物与观光游览相结合的旅游方式。我国香港地区凭借自由港的地位被旅游者称为“购物天堂”,旅游者的购物支出高达全部旅游费用的61%。不少国家和地区利用游客渴望购物的心理,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土特产品、手工艺品和精巧美观的纪念品,以及迎合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游客口味的名牌烟酒、化妆品和日用消费品,作为招徕游客、创收外汇的重要手段。如新加坡专门建立了手工艺中心,制造、展出各种具有地方色彩的手工艺品,并让游客参观制作过程,购买产品留作纪念。近些年来,中国人民由于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到上海、广州、香港等城市以及日本、韩国等地进行购物旅游的人数也日益增多。(七)修学旅游

旅游是人生时间、空间的一种延展,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和效用就是学习知识,增加阅历。修学旅游是旅游项目中的古老品种,历史上,游与学一直紧密结合在一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经典写照。孔子以周游列国著称,他曾率领学生在艰难困顿中遍踏山川都邑,广求知识,丰富阅历,考察政风民情,宣传礼乐文化长达14年之久,堪称世界修学旅游的先师和典范。在现代,随着世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加强,修学旅游得到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相互派送留学生、培训生,学习对方的文化、历史和科学技术。一些在校学生也利用假期到他国访问、研修,增加对他国文化的了解。例如,我国每年接待的日本修学旅游团和其他国家的师生团均属这种旅游活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昌盛,人们文化素质的日益提高反映在旅游生活中,追求文化和知识的欲求越来越浓。不少旅游者为了增长自然、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经济、科技等方面的见识而在某地区旅行和逗留。这种类型的旅游形式主要有考古旅游、地质旅游、电影节和音乐节旅游、专业学习旅游、民族风貌考察旅游等。(八)特种旅游

特种旅游是一种方兴未艾的旅游形式,它是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等常规旅游的提高,是对传统常规旅游形式的一种发展和深化,因此是一种更高形式的特色旅游活动。特种旅游这一概念,通常也被称为“专题旅游”、“专项旅游”和“特色旅游”等,是指为满足旅游者某方面的特殊兴趣与需要,定向开发组织的一种特色专题旅游活动。它的特征在于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原始自然性,旅游项目和线路的新奇探险性,旅游形式的自主参与性。人们为了丰富生活,拓宽视野,挑战自然,近年来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旅游,如探险旅游、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农业旅游、海上旅游、志愿者旅游等。到2006年年底,我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395个,面积151.54万平方千米,为生态旅游者提供了去处。江河漂流、山崖攀登、沙漠探奇、海底寻秘又为探险旅游者创造了富有刺激的环境。极地考察、环球汽车拉力赛、攀登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成为当前世界探险旅游的热点。1997年10月,由中国旅行社新疆分社主办,中国旅行社总社和上海、广东、深圳、珠海等分社协办组织了第一次荒漠探险旅游,百人组成的旅游团徒步穿越号称“死亡之海”的罗布泊。继此之后,各种形式的探险旅游在我国相继出现。

三、按照组织形式划分的类型

按组织形式划分,旅游又可分为团体旅游和散客旅游。

团体旅游(group inclusive tour,简称G.I.T),也称集体综合旅游,是由一定数量的人们组织起来的以团体方式进行的旅游活动。旅游者一般按旅行社制订的日程、路线、交通工具、收费标准等作出选择后,事先登记、付款,到时成行。团体旅游的组织者多为旅行社,此外,还有政府部门、企业和社团组织。团体旅游的特点是旅游活动按计划进行,安全舒适,价格相对便宜。

散客旅游,又称自助或半自助旅游,在国外称为自主旅游(independent tour),是指旅游者根据个人兴趣自行设计旅游路线和活动项目,以个人、家庭或朋友结伴而行,零星现付各项旅游费用的旅游形式。游客虽然不经旅行社组织,但有时也通过旅行社办理单项委托服务,如抵离接送服务、代订饭店,代租汽车,代订交通票据,代办入境、出境、过境临时居住和旅游签证,提供导游服务等。它的特点是自由灵活,随机性强,旅游费用可根据本人情况自行掌握,一般较团体旅游价格偏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散客旅游发展非常迅速。

除了以上两种分类方法以外,按照旅游路程长短可划分为短程旅游、中程旅游、远程旅游;按照旅游者年龄可划分为儿童旅游、青年旅游、中年旅游、老年旅游;按照享受程度可划分为豪华旅游、标准旅游;按照费用来源划分为自费旅游、公费旅游、奖励旅游;按照交通工具划分为航空旅游、铁路旅游、汽车旅游、徒步旅游、骑车旅游等。总之,随着旅游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旅游的种类也逐渐增多。

【知识链接】黄金周与旅游业的发展

黄金周分别指我国境内的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三个节日的连续七天休假。春节七天休假称为春节黄金周,劳动节七天休假称为“五一”黄金周,国庆七天休假称为“十一”黄金周。

黄金周的发展历程:

1999年 为拉动内需、促进消费,中国开始实施黄金周长假制度。

2004年 国家旅游局表示,短期内不改变黄金周长假制度。

2004年2月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建议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取消黄金周。

2005年6月 中央部门发布文件说明增设除夕、元宵、清明、端午和中秋节的必要性。

2007年1月 国家发改委到中国人民大学听取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的意见。

2007年2月 调整国家法定节假日,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2008年 “五一”法定假期从3天改为1天,意味着“五一”黄金周被取消。

2000年,“五一”黄金周旅游的火爆不仅成为2000年消费市场的一个亮点,也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一个热点。“五一”期间出游人次达4600万,旅游花费达181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最高纪录。假日旅游不仅推动了旅游、交通、餐饮、商业等行业的发展,有力地拉动了内需,同时也成为我国消费领域一个新的现象,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由于对形势估计不足,应对措施没能跟上,出现了一些景点游客爆满、交通运力严重不足、住宿等配套设施短缺、服务质量不高和哄抬物价、欺客宰客等问题。针对客观上形成的三个黄金周和假日旅游集中消费的特点,2000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旅游局、国家计委等9部门《关于进一步发展假日旅游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因势利导、主动适应、加强协调、整体提高”的方针,而后召开了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相继成立了省级假日旅游协调机构。2000年“十一”黄金周之前建立了包括全国、省级、重点旅游城市三级的假日旅游统计预报系统,用信息引导假日旅游消费。2000年“十一”期间出游人数达5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20亿元人民币,旅游者满意率达92%。假日旅游经历了从“五一”的热点异常火爆到“十一”的相对平衡协调,从旅游者跟风出行到理性消费,从以长线为主到长短线并重,从团队到自助,从数量规模开始向质量效益的转变。

2005年,黄金周对消费的边际贡献在递减。黄金周商家的短期成本剧增,消费者所享受到的服务质量明显下降,政府公共管理费用增加,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造成巨大破坏,同时,伴随而来的“假日综合征”导致劳动者工作效率下降。北京市统计局曾经对18个区县1685位市民进行的随机电话调查显示,2005年的国庆黄金周期间,78.1%北京市民不愿出行。拒绝出行者的理由是“节日期间人多拥挤,不能达到旅游放松的效果,还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一部分人对于黄金周的认可,很大程度上是在合理的休假机制不能得到落实的情势下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

2007年,根据统计局和旅游局共同发布的统计数据,在2001—2007年的7年中,全国黄金周年均增长速度都保持在10%以上。目前,每年三个黄金周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已占到当年国内旅游市场总量的1/4左右。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张希钦声称,调查显示,64%的人认为黄金周利大于弊,目前我国仍应继续坚持黄金周制度。为什么64%的被调查者认为“黄金周制度利大于弊”,有人认为这一制度“不可缺少”呢?原因在于《劳动法》规定的带薪休假制度长期得不到有效落实。普通劳动者得不到带薪休假的机会,只有期盼黄金周这种带有政府强制性的集中休假。对于黄金周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抱残守缺。最为理想的方案是,在继续推行黄金周制度的同时,尽快完善休假制度,加快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进而逐渐由黄金周过渡到“带薪休假”。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在更高层次上解决黄金周的废存之争。带薪假期是职工应该享有的待遇,需要落实;黄金周是全民的公共假期,不该取消。带薪假期和黄金周并不冲突,关键在于引导,让已经享受到带薪假的人避开黄金周出行,暂时没有享受到带薪假的人选择黄金周出行。同时,新制定的带薪假制度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个性化选择性,从而让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享受到带薪休假带来的自由化出行休假权益。

资料来源:

①黄金周,http://baike.baidu.comview44050.htm,2012.3.

②何忠洲.黄金周存废之争.中国新闻周刊,2007(15)(电子杂志):26-29.

③黄金周,坚持还是废除?http://news.sohu.com/s2007/07hjzfc/,2007.4.

复习思考

1.旅游的定义和本质是什么?

2.旅游的社会属性包括哪些方面?

3.旅游有哪些要素?

4.旅游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特点?

第三章 旅游者

学习目标★理解各类旅游者的定义。★熟悉国际国内旅游统计口径的异同。★掌握旅游者形成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及其意义。★了解旅游者类型的划分目的和方法。★熟悉旅游者的类型及其需求特点。★理解旅游者的行为特征。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没有旅游者便没有旅游活动,更不会形成旅游业。旅游业的一切接待服务工作和一切设施设备的建设,都是围绕旅游者的需求而提供的。因此,旅游者成为旅游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深入研究旅游者的定义、旅游者产生的主客观条件、旅游者的类型与需求特点以及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节 旅游者的定义

“旅游者”这个名称是从英文tourist转译而来的。早在1811年,tourist这个词就出现在英国《牛津词典》上,并被人们使用。经过近200多年的发展,人们对旅游者的定义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多年来,指代这个群体的名词很多,如旅游者、游客、观光者、旅行者,等等。目前学术界用得比较多的是“旅游者”(tourist),但是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旅游者呢?回答多莫衷一是。大多数有关旅游者的定义都是人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为了适应各自的工作或研究目的而提出的,因此很难达到统一。需要提出的一点是,对于旅游者的定义,目前占统治地位的不是学者们的界定,而是官方的定义。这些定义多产生于各国或地方政府部门进行的旅游统计的实际需要,因此颇具技术性。

一、国际旅游者的定义

关于国际旅游者的定义,从国际联盟、世界旅游组织乃至各国政府有关部门,都曾经为此作了大量的努力。纵观世界各种旅游组织对旅游者所下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国际联盟统计专家委员会的定义

1937年,国际联盟统计专家委员会曾对外国旅游者的界定标准和人员范围作了解释和规定:外国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

根据国际联盟的解释,可列入旅游者的人员应该包括:(1)为了消遣、家庭事务及身体健康方面的目的而出国旅行的人;(2)为出席会议或作为公务代表而出国旅行的人(包括科学、管理、外交、宗教、体育等方面的会议或公务);(3)为工商业务而出国旅行的人;(4)在海上巡游度假(cruising)过程中登岸访问的人员,即使其上岸停留时间不足24小时,亦视为来访旅游者(停留时间不足24小时者应分开单独作为一类,必要时可不论其通常居住地为何处)。

不能列为旅游者的人员应该包括:(1)抵达某国就业任职(不管是否订有合同)或者在该国从事营业活动者;(2)到国外定居者;(3)到国外学习,膳食住校的学生;(4)边境地区居民中日常越境工作的人;(5)临时过境而不停留的旅行者,即使在境内时间超过24小时也不算旅游者。

国际联盟会议关于旅游者的定义最早对旅游者的范围进行了界定,使旅游界在测算时有了统一的国际旅游数据,这对世界以及各国进行旅游统计、旅游市场营销以及旅游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概念一直被国际旅游组织沿用到1963年。但是国际联盟的解释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在概念上没有将国内旅游者包括在内,因而在测算此类人员时比较麻烦。1950年,国际官方旅游组织(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Office Travel Organizations,是世界旅游组织的前身,简称IUOTO)对上述定义进行了修改,包括将修学形式旅游的学生视为旅游者,以及界定了一个新的旅游者类型,即international excursionists,可以翻译为“短途国际旅游者”或者“当日往返国际旅游者”,是指那些到国外旅游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人。这部分人对旅游目的地的作用和那些过夜的旅游者是不一样的。另外,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还定义了过境旅游者,他们是路过一个国家但不作法律意义上的停留的人,不管他们在该国逗留多久。(二)罗马会议的定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和平的国际环境促使世界旅游业蓬勃发展,现代旅游活动方式在国际间更为常见。统一世界各国旅游统计口径的问题开始真正得到有关国际旅游组织的重视。1963年,联合国在罗马召开了一次由全体成员国参加的国际性旅游会议,即罗马会议。这次会议就各国对旅游者的统计口径作了新的规范,提出了“游客”(visitor)这一总体概念。在“游客”下划分两类,一类是过夜旅游者,称为旅游者(tourist);另一类是不过夜的当日往返者,称为短途游览者(excursionist)或一日游游客(day tripper或day visitor)。

罗马会议对此所作的具体解释为:游客指除了获得报酬的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自己通常居住的国家访问的人。根据这个定义,游客主要包括:(1)过夜旅游者,即到一个国家作短期访问至少逗留24小时的游客。其访问目的可属于下列情形之一:

①消遣(包括娱乐、度假、疗养保健、学习、宗教、体育活动等);

②工商业务、家庭事务、公务出差、出席会议。(2)短途游览者或一日游游客,即到一个国家作短暂访问,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游客(包括海上巡游过程中的到访者)。

这一定义不包括那些在法律意义上并未进入所在国的过境游客(例如没有离开机场中转区域的航空旅客)。

这个定义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①清楚地说明了游客与到某个地方定居或者就业者的区别;

②以在访问地停留时间,即是否在访问地停留过夜为标准,凡是超过24小时的游客称为“旅游者”,不超过24小时的称为“一日游游客”。在旅游统计中分别进行计算,该定义更具有操作性;

③根据来访者的定居或常住国,而不是根据其所属国籍,来界定其是否应纳入旅游者的统计中;

④根据所规定的访问目的来界定来访者是否属于应纳入旅游者统计中的游客。

可以看出,此定义更具有操作性。1968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和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正式确认和通过了此定义;1970年,欧洲经济与发展组织旅游委员会专家也通过了这个定义。同样,该定义也存在一些不足,该定义本身所指的仅是国际旅游者,而未将国内旅游者考虑进去。(三)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

世界旅游组织在1981年出版的《国内与国际旅游统计资料收集与提供方法手册》一书中,使用排除法,对国际游客的统计口径作了界定,并向全世界推荐。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对国际旅游者的定义,应该列入国际游客的人员范围包括:(1)为了娱乐、医疗、宗教、家庭事务、体育活动、会议、学习或过境进入另一国家者;(2)外国轮船船员或飞机机组成员中途在某国短暂停留者;(3)停留时间不足1年的外国商业或公务旅行者,包括为安装机械设备而到达的技术人员;(4)负有持续时间不足1年的使命的国际团体雇员或回国进行短期访问的旅行侨民。

不应该列入国际游客的人员范围包括:(1)意图向目的国移民或在该国谋求就业者;(2)以外交官身份或军事人员身份进行访问的人员;(3)任何上述各类人员的随从人员;(4)流亡者、流浪者或边境上的工作人员;(5)打算停留1年以上者。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对国际旅游者的解释,国际游客又可以分为国际旅游者(international tourist)和短程国际旅游者(international excursionist)。国际旅游者是指在目的国的住宿设施中至少度过一夜的游客。短程国际旅游者是指未在目的国住宿设施中过夜的游客,其中包括乘坐游船的乘客,这些乘客可能在所停靠的港口地区进行多日访问,但每天回到船上住宿。短程国际旅游者不包括正在过境途中的乘客,如降落于某个国家但未在法律上正式进入该国的航空班机过境乘客。

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与罗马会议提出的定义,反映的内容基本一致,唯一的区别在于个别条款的解释上。(四)我国对国际旅游者的定义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招徕了大批海外游客,国际旅游业迅速发展。在这种形势下,1979年,国家统计局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从统计工作的需要出发,参照国际定义,对国际旅游者作了如下规定:旅游者是指来我国境内参观、旅行、探亲、访友、休养、考察或从事贸易、业务、体育、宗教活动、参加会议等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国家统计局的上述规定,实际上是从入境者的定居地和来访者的目的等方面来区分其是否属于来华旅游者。因此这些规定同罗马会议世界旅游组织对国际旅游者的定义内容基本一致。

此后,国家旅游局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国际旅游者作了进一步解释,完善了国家统计局的规定。目前,我国对国际旅游者的相关解释和有关规定包括:

凡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旅游入境人员统称为海外游客。

海外游客是指来我国大陆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交流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其中外国人是指属于外国国籍的人,包括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血统华人;华侨是指持有中国护照,但侨居外国的中国同胞;港澳台同胞是指居住在我国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台湾地区的中国同胞。

为了便于统计,从技术的角度我国规定来华海外游客是指因上述原因和目的,离开其常住国(或常住地区)到我国大陆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我国大陆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其中常住国(或地区)是指一个人在近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内所居住的国家(或地区),或者虽然在这个国家(或地区)只住了较短的时间,但是在12个月内仍将返回的这个国家(或地区)。

海外游客不包括以下八种人:(1)应邀来华访问的政府部长以上官员及其随行人员;(2)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外交人员以及随行的家庭服务人员和受赡养者;(3)在我国驻期已达1年以上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商务机构人员等;(4)乘坐国际航班过境,不需要通过护照检查进入我国口岸的中转旅客;(5)边境地区(因日常工作和生活而入出境)往来的边民;(6)回我国大陆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7)已在我国大陆定居的外国人和原已出境又返回我国大陆定居的外国侨民;(8)归国的我国出国人员。

按照在我国大陆访问期间停留时间的长短,海外游客可以划分为海外旅游者(过夜游客)和海外一日游游客(不过夜游客)。

海外旅游者(过夜游客)是指到一个国家作短暂访问至少逗留24小时的游客。其旅行目的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消遣目的,包括娱乐、度假、疗养保健、学习、宗教、体育活动;二是工商业务、家庭事务、公务出差、出席会议。

海外一日游游客(不过夜游客)是指到一个国家作短暂访问逗留不足24小时的游客(包括海上巡游旅行者)。那些在法律意义上并未进入所在国的过境旅客(如没有离开机场中转区域的航空旅客)不能被视为旅游者。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会把“游客”和“旅游者”两个词区别开来使用。而且,人们习惯把两者统称为“旅游者”。但是,随着我国旅游业与国际接轨,在我国官方的正式统计中也已经开始采用“游客”这一专业术语来囊括过夜游客和不过夜游客的总体。罗马会议定义的国际旅游者包括入境游客和出境游客,我国根据需要,对入境游客作了相应的规定,而对出境游客涉及的还不多。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对国际旅游者的定义和统计也将逐步采用国际标准和惯例。

目前,世界各国在对国际入境旅游者进行界定和统计时,都是以罗马会议或者世界旅游组织的解释为基准。因此,可以认为世界各国对于国际入境旅游者的界定在原则上已经形成共识。

二、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跨越国界。目前世界各国都有自己关于国内旅游者的定义,但在使用标准上还远远没有达到统一。主要原因在于各国对于国内旅游者的范围划定或定义问题一直存在差异。(一)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

1984年,世界旅游组织参考国际旅游者的定义,给出了国内旅游者的定义,采用的界定标准与国际旅游者的界定标准基本一致。世界旅游组织把国内旅游者分为国内旅游者和不过夜国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是指任何以消遣、闲暇、度假、体育、商务、公务、疗养、学习和宗教等为目的,而在其居住国,不论国籍如何,所进行的24小时以上的、1年之内旅行的人。不过夜国内旅游者是指基于以上任一目的并在目的地逗留不足24小时的人。(二)相关国家的定义

由于各国国内旅游情况复杂多样,一些指标难以把握,因此各国在参考国际旅游组织所提出的国内旅游者定义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具体情况又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定义。最常见的有两种类型。

第一类是以外出距离为标准来区分是否属于国内旅游者。例如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加拿大政府有关部门在划分国内旅游者的定义时指出,旅游者是离开所居住社区的边界至少50英里以外的地方去旅行的人。美国国家旅游资源评审委员会及美国调查统计局使用的定义与加拿大政府部门的定义基本相同。1973年,美国国家旅游资源评审委员会提出的定义指出,旅游者是为了出差、消遣、个人事务或者出于工作上下班之外的其他任何原因而离家外出旅行至少50英里(单程)的人,而不管其在外过夜还是当日返回。美国调查统计局在其五年一度的“国民旅游调查”中也规定,一次旅游是指一个人外出到某地,其往返路程至少为100英里。美国旅游资料中心在其国内旅游调研工作中也使用了外出往返距离至少100英里这一规定。这些定义视50英里单程为标准区分旅游者有一定的合理之处。因为一般情况下,外出单程50英里(即约80千米)以上,基本上都超出了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或社区的界限,其外出消费就会发生在其他城市或社区。从这方面看,外出单程50英里的标准是合理的。当然,各个城市和社区在面积上有大有小,人们居住的位置也存在差异,只是机械地执行单程50英里的标准肯定存在不足之处。有时人们外出单程虽然超出了50英里,但可能并不属于旅游者。这样就会出现旅游统计数量低于实际发生数量的现象。对此,无论美国调查统计局还是美国旅游资料中心都明确规定,下列情况或活动不能列为旅游:(1)火车、飞机、货运卡车、长途汽车和船舶的驾驶及乘务人员的工作旅行;(2)因上下班而往返某地的旅行;(3)学生上学或放学的日常旅行。

总之,北美各国对国内旅游者的定义,突出特点就是以人们外出旅行的距离为标准来界定是否属于国内旅游者,而不论其是否在外过夜。

第二类是以外出滞留的时间(是否在外过夜)为标准来区分是否属于国内旅游者。例如以英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在判断是否属于国内旅游者时所采用的标准不是距离,而是在异地逗留的时间长度。英国旅游局在每月一度的旅游调查中对国内旅游者的定义,是指基于上下班以外的任何原因,离开居住地外出旅行过夜至少一次的人。法国旅游行政部门对国内旅游者所作的界定是出于消遣、保健、会议、商务、修学等目的,离开其主要居所,外出旅行超过24小时但不足4个月的人,包括如下几种情况:(1)消遣(周末度假或假期);(2)健康(利用温泉浴或海水浴治疗疾病);(3)出差或参加各种形式的会议(体育比赛活动、讨论会、朝圣或代表大会等);(4)商务旅行;(5)改变课堂教学的修学旅行(如海上课程或滑雪课程)。

但下列人员不属于旅游者:(1)外出活动不超过24小时的人员;(2)不论是否订有合同,凡前往某地是为了就职、就业或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员;(3)到某地区定居的人员;(4)在寄宿学校或一般学校读书的学生或年轻人及现役军人;(5)到某一医疗单位治疗或疗养的人员;(6)在各自应享有的规定假期内,为家庭事务(疾病或死亡)而探亲访友的人员。

这些定义对外出旅游的距离都未作明文规定,其合理之处在于,以时间为标准统计国内旅游人次,基本上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真实情况。因为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外出旅行的路程如果没有超出足够的距离,或者没有超出自己居家所在的范围,是不会在外过夜的。因此,这个定义虽然没有明确涉及旅行距离,但关于必须在外过夜的规定,实际上间接地涉及了旅行距离。这也同罗马会议和世界旅游组织针对国际旅游者所下的定义要旨基本一致。当然这个定义也存在不足之处,随着科学技术和交通运输事业的进步,人们在24小时内能够往返的距离越来越远,许多人外出单程50英里以外,也能够当日返回。对于居住在城市或社区边缘地区的人们,他们往返其他城市或社区往往不需要24小时,但是他们在其他城市或社区的消费肯定会对当地的经济产生影响。同时,他们在异地有旅游的特征。因此,无论这些人的旅行时间是否超过24小时,只要进入了其他城市或社区,就应该是旅游者。由此可以看出,以时间衡量是否属于旅游者的标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

总之,各国在定义国内旅游者时标准不一,外延互异,这必然给国际间的统计和分析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三)我国对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虽然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但随着改革开放,大量外国旅游者不断涌入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迅猛,促使我国对旅游者作出界定。

在我国的国内旅游统计中,对纳入国内旅游统计范围的人员统称为国内游客。国家统计局为了统计的需要,对国内旅游者作出了相关规定。国内游客是指任何因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而离开常住地到我国境内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且访问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在这一定义中,所谓的“常住地”是指一个人在近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内所居住的城镇(乡村),或者虽然在这个城镇(乡村)只居住了较短的时期,但在12个月内仍将返回的这个城镇(乡村)。根据这个解释,国内游客应该包括那些在我国大陆境内住满一年之后,离开其常住地到我国大陆境内其他地方去旅游和访问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国内游客分为两类,即国内旅游者和国内一日游游客。

国内旅游者是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常住地在境内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

国内一日游游客是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常住地10千米以上,出游时间超过6小时,但不超过24小时,并未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过夜的国内游客。

同时还规定,以下人员不在国内游客统计之列:(1)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部级以上领导;(2)驻外地办事机构的临时工作人员;(3)调遣的武装人员;(4)到外地学习的学生;(5)到基层锻炼的干部;(6)到境内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员;(7)无固定居住地的无业游民。

需要说明的是,我国对国内游客的定义和世界旅游组织提出的定义基本一致。但是该定义所界定的国内游客比一般人对国内游客理解的范围要窄。大多数人认为,只要外出到一个景点游玩,对该景点来说就属于游客,但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国内游客的界定,这些人均被排除在游客统计之外。另外,根据该定义对国内游客的界定,一些离开自己的常住地,住在亲友家的国内旅游者,也不包括在国内游客统计之中。因此,依照该定义统计国内游客可能会低于实际规模。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成熟,旅游统计也将逐步科学化、规范化。

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在人类社会早期,社会发展水平低下,不存在旅游活动和旅游者。只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才逐步出现了旅游活动,产生了旅游者。一般说来,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实现其旅游活动,需要具备一些条件。这些条件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旅游者的客观条件;二是旅游者的主观条件。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旅游者才能产生。

一、客观条件

一般认为,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主要包括旅游者的收入水平、闲暇时间以及其他客观因素。(一)收入水平

旅游是一种消费活动,在旅游的过程中,食、住、行、游、购、娱都需要以一定的经济收入作为基础。因此,旅游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这是实现旅游活动的首要条件。旅游消费与一般商品的消费不同,它属于享受性消费或发展性消费的一种。因为旅游消费不是用于满足人们基本生理需要而进行的消费,而是人们在物质生活领域、精神生活领域谋求舒适、惬意和满足而作出的支付选择,或者是为了保证人们体力和智力在现有水准之上不断获得发展而进行的消费。因此,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就必须在生存性需要得到满足后还有剩余的足够自由支付的货币,只有这样才可能产生旅游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旅游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与客观经济条件的改善是分不开的。经济的发展使许多国家的人均收入迅速增加,那些经济基础较为雄厚的西方国家更是如此。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旅游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无疑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国际上有这样的经验统计:当一个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时,居民将普遍产生旅游动机;达到4000~10000美元时,将产生到邻国旅游的动机;超过10000美元时,将产生全球旅游动机。

一个人的收入水平,或者确切些说,其家庭的收入水平和富裕程度,往往决定着它能否实现旅游需求,也决定着其旅游消费水平的高低。但是一个家庭的收入并非全部用于旅游,实际上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实现其旅游需求的是家庭可自由支配收入。在西方经济研究中,国际上通常用可支配收入和可自由支配收入来研究旅游消费。可支配的收入(disposable income)指的是除全部纳税后的收入;可自由支配收入(discretionary income)指的是在一定时期(通常指1年)内的全部收入扣除纳税、社会花费(健康和人寿保险、老年退休金和失业补贴的预支等)、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衣、食、住、行等)以及预防意外开支的储蓄后的剩余部分。很多研究表明,当一个家庭的收入尚不足购买基本必需品时,该家庭很少会外出旅游。然而一旦这个家庭的收入超过这一临界点,该家庭用于旅游的消费便会迅速增加。当然,由于消费水平的不同,这一临界点在各国存在着差异。据有关人员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这一临界点大约是年收入15000美元。美国调查统计局、美国旅游资料中心以及很多市场调研公司的调研结果表明,人们外出旅游与家庭收入水平有直接的关系。比如,在当时的美国,年收入15000美元以上的家庭外出旅游的可能性要比年收入低于这一水平的家庭高2倍;年收入在25000美元以上的家庭外出旅游的可能性更高,相当于年收入5000美元以下家[1]庭的5倍。因此,可自由支配收入意味着人们可随意选择其用途,也就是一个家庭真正可用于旅游活动的收入部分。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可自由支配收入越多,旅游的可能性就越大。可以看出,可自由支配收入是旅游者产生的最重要的客观条件。

收入水平不仅影响着人们能否成为旅游者,还影响着旅游过程中的旅游消费水平和旅游消费结构。据英国有关部门统计,旅游消费的弹性系数为1.5,即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便会增加1.5个单位的旅游消费。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世界旅游组织前身)估计的这一系数为1.88。同时,收入水平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也很大。这主要体现在饮食、交通这类基本的旅游消费上。旅游消费结构是由食、宿、住、游、购、娱六大要素构成,其中旅游者对于前三大要素的消费为基本旅游消费,在旅游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旅游者要想在前三大要素上削减开支比较困难,而后三大要素上的消费为非基本旅游消费,这些要素具有很大的弹性,与前者相比,旅游者在这些要素上省钱比较容易。例如,在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方式的选择上,一般说来,经济条件较好的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确定上,选择的余地较大。只要旅游目的地有足够的吸引力,他们就能成行,即便是环球旅游也不会产生太大的障碍。而经济条件较差的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会受到许多限制,他们只能选择一些与自己经济承受能力相当的旅游目的地。在旅游方式的选择上,经济条件较差的旅游者也只能选择一些经济实惠的交通方式出行,等等。

总之,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收入水平代表着其支付能力,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水平则决定着他们的旅游支付能力。收入水平影响着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影响着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并且影响到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以及旅游方式的选择等。所以,收入水平,特别是可自由支配收入水平是影响旅游需求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二)闲暇时间

在影响人们外出旅游的众因素中,闲暇时间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事实证明,现代社会中,有些人虽然拥有了足够的可自由支配收入,但是却依然不能成为旅游者。其主要原因往往是没有足够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因此,拥有足够的闲暇时间也就构成了一个人产生和实现旅游需求所具备的又一个基本条件。

一般情况下,人的时间可以分为工作时间、生活时间和闲暇时间三大部分。工作时间是指人们为了维持个人和家庭的生存的必要劳动时间,包括法定的就业工作时间和必要的附加工作时间。生活时间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如吃饭、睡觉等)以及处理日常琐事(如家庭事务、必要的社交活动等)而花费的时间。闲暇时间也可以称为自由时间或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是指个人在扣除用于劳动、满足生理需要、参加必要的社会交往活动等之后剩下的可由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换句话说,闲暇时间是指个人拥有的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消磨的人生时间。在闲暇时间里,人们可以通过一些休闲娱乐活动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有助于再投入工作进行生产。所以,从社会角度来看,闲暇时间是以时间形态存在的宝贵的社会财富。

闲暇时间虽然是产生和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必要条件,但是并不是说任何闲暇时间都可以用于参与或完成旅游活动,一个人只有拥有足够的闲暇时间才有可能实现外出旅游。

闲暇时间有4种常见的分布情况,即每日闲暇、周末闲暇、公共假日和带薪假期。

1.每日闲暇

每日闲暇是每天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必需的时间之外的其他时间。这部分时间不是很集中,而是零散地分布在一天的几个时间段中,虽然可以用来开展一些休闲和娱乐活动,如看电视、听音乐、聊天等,但是很难用来外出旅游。

2.周末闲暇

周末闲暇通常指周末休息时间。自1995年5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全年累计周末休息时间104天,人们的闲暇时间大大增加。这为我国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外出开展近距离旅游活动创造了条件,大大地刺激了城市周边景区的发展。但是由于时间较短,人们难以开展长距离的旅游活动。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实行了5天工作制,周末休息2天。甚至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还延长了周末假日。例如,美国规定每年有4次为期3天的周末假日;加拿大和法国一些地区实行或准备实行全年3天周末假日的制度。周末假日的延长,再加上交通越来越便利,使人们外出旅游的距离也在相应延长。

3.公共假日

公共假日指的是节假日。由于各国的传统节日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国家公共假日的次数和时间也各不相同(见表3‐1)。西方国家最典型的公共假日是圣诞节和复活节。长期以来,我国的法定公共假期为1年7天,从1999年开始改为1年10天,分别为元旦1天,春节、“五一”、国庆节均为3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地政府均把春节、国庆节前后2个双休日合并在一起,因此实际上春节、“五一”、国庆节假期各为7天,这为我国各地居民开展长距离旅游活动创造了条件,被人们称为旅游黄金周。例如,2001—2006年,每年三个旅游黄金周的旅游接待人数从1.83亿人次增加到3.57亿人次,这个数据相当于每4个居民中就有1个在黄金周期间出游,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4.3%。2007年12月,国务院采取世界各国公共假日重视传统节日、实行带薪年休假的普遍做法,对我国假日制度进行了综合配套改革,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了第二次修订,保留春节和国庆节的3天假期,将“五一”改为1天,元旦1天不变,增加清明、端午和中秋各1天法定假日。至此,全国法定公共假日为11天。各地政府也常常把元旦、清明、“五一”、端午节、中秋节的前或后一个双休日合并在一起,这些节日各自为3天,为人们开展外出旅游提供了小长假。事实证明,公共闲暇时间往往是家人或亲朋好友团聚的大好时机,也是人们外出探亲访友或旅游度假的高峰时间。表3‐1 部分国家或地区公共节假日情况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旅游报》整理,2000年9月11日。

4.带薪假期

带薪假期是对就业员工实行的一种带薪休假制度。目前经济发达的国家大都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就业员工的带薪休假制度。这是产业革命后工人阶级不断斗争的结果。法国是第一个以立法形式规定员工享有带薪假期的国家,它在1936年规定每年每个劳动者享有6天的带薪假期。此后,各国的带薪假期普遍有所增加,但各国实行带薪假期的时间参差不齐。例如瑞典员工享有的带薪假期是每年6周;美国的带薪假期是每年2~4周;西欧各国的带薪假期是平均每年4周,但各国之间亦存在差异(见表3‐2)。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西欧国家中,就业员工全年平均时间的25%~30%为非工作时间,其带薪假期大多数很长,这为开展远程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西方大多数国际旅游都是借助带薪假期进行的,这客观上形成了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旺季。目前我国接待的欧美游客中,大部分人都是利用自己的带薪假期来华旅游的。表3‐2 部分国家带薪假期统计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旅游报》整理,2000年9月11日。

从目前我国旅游的发展状况来看,主要是通过“黄金周”、“小长假”和周末闲暇时间来拉动旅游,带薪假期制度还未完全发展起来。享受带薪假期的人只是少数,如教师、公务员等,然而这部分人利用假期进行旅游度假的也是少数。当然我国一些企业也有实行“奖励旅游”假期的,这实际上是带薪假期的另一种形式,但是大部分领域还没有实现带薪休假。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带薪假期也会逐步实行。

一般情况下,四种闲暇时间中,公共假日与带薪假期对人们出游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旅游经营者应该把重点放在这两类闲暇时间的研究上,用以开拓旅游市场和发展不同类型的旅游项目。

闲暇时间不仅决定着潜在的旅游者能否成为现实的旅游者,而且也影响着旅游者的旅游方式和旅游活动的内容,以及在旅游目的地逗留时间的长短。闲暇时间充裕的旅游者在选择交通工具时有较大的自由,并会选择需长时间逗留目的地的旅游项目;闲暇时间较少时,旅游者多会选择消耗时间较少的交通工具、较近的旅游目的地、消耗时间较少的旅游项目,等等。

总而言之,旅游活动的开展需要足够的闲暇时间。而对于就业人员来说,必须拥有一定数量而且相对集中的闲暇时间,特别是带薪假期,才能实现外出旅游。虽然并非所有的闲暇时间都可用于开展旅游,但是闲暇时间,尤其是节假日和带薪假期,仍然是实现旅游活动的重要条件。(三)其他客观条件

除了收入水平、闲暇时间这两大基本的客观条件外,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还会受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目的地的客观发展程度

旅游目的地的客观发展程度是影响人们是否到该地旅游的一类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条件和可进入性。(1)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条件

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条件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环境以及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情况。如果一个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治安都处于较稳定的状态,旅游者就愿意前往;相反如果一个旅游目的地社会动荡、治安条件相对较差,即使该旅游目的地景点很有吸引力,旅游者也不会前往。目前我国社会环境稳定,经济快速发展,治安状况良好,旅游资源丰富,已经成为全球众多旅游者向往的旅游目的地。(2)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

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指的是旅游者进入目的地的难易程度。具体包括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空间距离、旅游目的地的交通状况以及国际旅游中出入境的相关手续等。在这些因素中,交通状况是影响旅游目的地可进入性的关键因素。近些年来,我国各地的交通运输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使旅游者出游更舒适、更安全,大大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2.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及家庭人口结构

一个人若想出去旅游,就必须具备较好的身体条件,否则出门旅游困难重重。从世界旅游的发展来看,青年人外出旅游的比例最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身体条件较好。根据国家旅游局对来我国大陆的国际旅游者的统计,年龄在50岁以下者占旅游总人数的80%左右。而很多调查结果表明,老年人,特别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参加外出旅游活动的比例的确很低,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伴随年龄而来的体能下降等问题。许多老年人不能参加旅游活动是因为年岁已高,体力不支,外出旅游存在诸多不便,这才是实质的影响因素。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在不断地增长。当今老年人的身体能力状况与二三十年前的同龄老年人相比,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老年人参加旅游的比例逐步增大,已经充分显示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为此,一些旅游企业经营者针对老年人市场设计和推出一些专题旅游产品,深受老年人欢迎。因此,“银发旅游者”已经逐渐成为旅游市场上的主力军之一。同时,人口结构在一定时间内也是影响人们能否成为旅游者的一类因素。例如,平均寿命延长,人的身体状况好,再加上退休年龄降低,就会给旅游者的产生创造更多的条件。45岁以下的未婚成年人由于身体好、无牵无挂、加之收入等因素的影响,外出旅游的可能性最大。男性比女性在家务负担方面少些,商务旅游多一些。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愿意出门旅游的人多一些。

3.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与消费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把旅游看作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紧张工作之余,外出度假让人身心放松,并可以丰富人生阅历。

除了以上影响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以外,人口的数量、政府和社会团体的重视与鼓励,以及旅游产品的推陈出新等对旅游者均有所影响。

二、主观条件

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除了受上述客观因素的影响,还要受其主观条件的制约。这种主观条件便是旅游动机。(一)旅游需要

旅游需要是指当人处在缺乏旅游状态时出现的个体对旅游愉悦行为的自动平衡倾向和选择倾向,是心理内驱力在潜在旅游者头脑中的意识反映。

旅游不是个人与生俱来的需要,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旅游所满足的是一种心理需要,是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对旅游环境中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要正确认识旅游需要,就必须对人的需要有一个全面、正确的分析和理解。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广泛流传的一种动机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之分的,这些需要层次是由低向高递进发展的。一个人只有当低级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向上一层次的需要发展。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划分为5个层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生理的需要:食物、饮水、氧气等;(2)安全的需要:治安、稳定、秩序和受保护;(3)社交的需要:情感、归属感、(亲友间的)感情联系;(4)受尊重的需要:尊重、声望、成功、成就;(5)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的潜力的需要。

这些需要之间的关系如图3‐1所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研究人的需要和动机具有重要而普遍的意义。尽管该理论不能解释人的全部旅游行为,但它为我们认识旅游动机和解释人的旅游行为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一理论对于旅游业各部门在接待服务工作中注重满足旅游者上述各个层次的需要、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既然旅游的需要是人的需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解释,旅游需要应该属于哪一个层次呢?旅游的需要实际上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心理需要,一般认为,一个人不会为了满足生理和安全需要而外出旅游。旅游出于社交的需要,旅游活动有助于人与人之间,乃至民族与民族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和了解。比如,现实生活中一些旅游者是为了探亲、访友等社交需要而安排旅游活动的。旅游也可以出于受尊重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在他人心目中受到尊重、重视或赏识以及成就、地位和自信心等自身的感受。例如有些欧美学者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某些内容的旅游,特别是到国外名胜古迹的经历,常常被人们羡慕和追求,因而这种旅游有助于满足人们受尊重的需要。旅游还可以出于自我实现的需要,例如有的旅游者可能是为了进行某项研究而外出旅游,进行实地考察;有些人可能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气和能力而前往那些常人不敢去的地方进行探险,如攀登珠穆朗玛峰;有些人是为了满足自己受人尊重的需要或者是出于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而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当然,多数学者认为,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很少人能达到要求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层次。一般来说,人们外出作消遣或度假旅游主要是为了满足精神需要。虽然人们在外出旅游期间也需要满足生理等方面的需要,但是这些需要的满足是为了保证精神需要的满足派生出来的,不能形成外出旅游的目的。图3‐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除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外,人们还常用单一性与复杂性需要理论来解释人们的旅游需要。单一性理论认为,人们几乎总是在寻求平衡、和谐、相同、没有冲突和可预见性,亦即人们的单一性需要。按照单一性理论,人们在旅游时,会选择世界知名的景点、乘坐飞往各地的包机和开往各地的固定时间的旅游列车、下榻标准化服务的饭店、选择知名的旅行社,等等。因为这些景点、饭店、旅行社等都能提供可以预见的服务,会尽量避免不愉快的事件发生。复杂性理论认为,人们追求新奇、出乎意料、变化和不可预见性的事物,人们追求复杂性的事物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事物能够给人们带来满足和愉悦,使他们生活得更加美好。按照复杂性理论,人们在旅游时,会选择以前从未去过的地方,选择乘坐飞机而不愿意坐火车,选择不知名但有地方特色的酒店,更多地选择自助旅游的方式,这样他们能够获得全新的刺激和与以往不同的感受。现实生活中,一个人长期、单一的生活,过分可预见的环境不会向他提出任何挑战,更不会对他有所刺激,总是让他感觉一个样,久而久之,就容易让他感到厌倦。当厌倦达到一定程度,他就需要引进一些复杂性,即用新奇和变化所带来的刺激来抵消心理紧张。然而长期过度的刺激也会让人感到过分的紧张和压力,就会出现恐惧心理。当恐惧达到一定程度时,他就需要引进一些单一性。这就是说,更多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单一性和复杂性的平衡。因此,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都设法使单一性需要和复杂性需要保持最佳的心理紧张程度的平衡。否则,单一性过多,人会产生厌倦;复杂性过多,人会产生恐惧。当然单一性与复杂性的结合能够给人带来的最佳刺激水平也是因人而异。例如,有的人外出旅游仅仅是为了换个环境,该旅游者到附近的景点、乡村或海边转一转就达到了旅游的目的。而有的旅游者每次出游都希望欣赏到新奇的东西或其他不可预见的事物,这就意味着环境的彻底改变,这就需要不断变换旅游目的地,以满足其旅游需求。

上述情况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单一性与复杂性理论解释了人们外出旅游动机是出于何种需要的问题。(二)旅游动机

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由动机支配,动机又由需要引起。就旅游行为而言,内驱力可能来自于个体心理上出现的旅游价值与感知环境之间的不协调,即匮乏,而旅游需要正是对这种不协调的意识的反应。对旅游行为具有直接指导作用并最具有解释力的范畴是旅游动机。

1.旅游动机的概念

何谓动机和旅游动机?动机是促使和维持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指向一定目的的心理倾向。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的主观原因。旅游动机是由旅游需求所催发、受社会观念和规范准则所影响、具体规定旅游行为的内在动力源泉。可以看出,旅游需要是旅游动机的基础。人们对旅游活动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需要会产生不同的动机。旅游发生的简单心理模式可以用图3‐2来表示。图3‐2 旅游发生的简单心理模式

2.旅游动机的分类

随着人们生活需要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旅游需要也日益丰富多彩,因此也导致了旅游动机的多样化。这使得对旅游动机进行具体分类困难重重,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在大量研究和调查的基础上,对旅游动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类,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旅游动机分类。

最初尝试对旅游动机进行分类的是德国学者格里克斯曼。1935年,格里克斯曼在著作《一般旅游论》中分析了旅游的原因,将旅游行为动机分为心理的、精神的、身体的和经济的四大类。日本旅游研究的先驱者之一田中喜一在1950年撰写了《旅游事业论》一书,书中他在格里克斯曼的基础上,把心理的动机又细分为思乡心、交游心和信仰心;把精神的动机分为知识的需要、见闻的需要和欢乐的需要;把身体的动机分为治疗的需要、休养的需要和运动的需要;把经济的动机区分为购物目的和商务目的。

美国著名的旅游学教授罗伯特·W.麦金托什(Robert W.Mclntosh)在他的著作《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一书中,把这些由旅游需要产生的旅游动机划分为4种基本的类型。(1)身体方面的动机

这方面的动机包括度假休息、参加体育运动、海滩消遣、娱乐活动,以及其他直接与保健有关的活动。另外,还包括遵医嘱或建议所作的异地疗法,洗温泉、矿泉,作医疗检查,以及类似的疗养活动。属于这方面的动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通过与身体有关的活动来达到身心的放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