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节约型社会:内涵、评估与对策 : 以江苏为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0 05:59:24

点击下载

作者:岳书敬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建设节约型社会:内涵、评估与对策 : 以江苏为例

建设节约型社会:内涵、评估与对策 : 以江苏为例试读: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增长奇迹”。但在取得经济社会发展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资源短缺以及资源低效率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如土壤污染、草场退化、地下水污染、雾霾频现等问题。资源短缺已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瓶颈”约束,基于此,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从理论上梳理节约型社会的内涵,从实践上评估节约型社会的进程,从政策上探索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对策,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进程、有效缓解资源短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对资源使用状况进行基础性分析,也需要对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区域性对比;既需要从产业支撑的角度来建设节约型社会,也需要从技术驱动的视角来推进节约型社会;既需要通过宏观层面的区域和行业数据来认识节约型社会,也需要通过微观层面的公众参与调研数据来剖析节约型社会。

基于上述认识,本书首先在分析建设节约型社会内涵的基础上,建立江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评价体系,从区域视角对江苏和其他省份的节约型社会建设进程进行分析;然后,基于经济普查数据,从产业视角对江苏及其所在的长三角地区二分位制造业的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消耗进行对比分析;接着,从技术创新的角度,以全国省份为背景,对江苏的低碳创新进行综合分析,给出提升江苏低碳创新能力的相关路径,同时从微观调研的视角,以苏北、苏中、苏南不同城市的公众为调研对象,分析公众参与在江苏建设节约型社会进程中的作用和目前江苏在此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给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相关建议。

本书由岳书敬撰写,王旭兰、许耀、胡姚雨、杨阳、杨家庆、朱雨婷、杨萌、陆云霄等同学参与了部分助研工作。另外,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参考或引用了大量学术界同仁的研究成果,绝大多数都以参考文献的形式注明,如有不慎遗漏,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本书部分研究内容受到了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2ZDIXM015)的资助。本书出版得到了东南大学985二期经费的资助。本书的完成和出版要特别感谢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各位领导以及经济学系张宗庆教授、秦双全博士,金陵科技学院顾金亮教授,东南大学出版社工作人员以及我的家人和朋友们,谢谢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限于时间和水平,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和有关专家批评指正,以便以后改正。岳书敬2016年5月于南京第一章导论1.1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研究背景

工业文明在带给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物质生产不断扩张、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的资源、环境危机使得各国政府和公众逐步开始关注资源与环境问题,学者们也开始对资源和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1962年《寂寞的春天》的出版,揭示了工业发展与资源利用之间的冲突,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传统理念进行了重构,促使人们对“征服自然”“宣战自然”等理念开始反思。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指出地球生态的有限性导致经济增长存在着极限。Meadows等人发现,人口、经济是按照指数方式发展的,属于无限制的系统;而人口、经济所依赖的资源和环境却是按照算术方式发展的,属于有限制的系统。于是,人口爆炸、经济失控必然会引发和加剧粮食短缺、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此后,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4月正式出版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重点集中于人口、资源、能源、工业等方面,开创性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各界开始逐步认识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虽然可以短时间内快速实现规模的扩张,但并不是长久之策,应该本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寻找可持续的发展道路。1992年发表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认为自然系统具有完整性和相互依存性,应在国家之间、政府重要部门之间和公众之间形成合作来建立新的全球合作关系。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多项原则,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在里约峰会提出了绿色经济理念,诠释了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协同发展的可能性,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发展的选择共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的快速增长,取得了“增长的奇迹”。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资源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虽然我国总体的矿产、森林、淡水、能源等资源拥有量较大,但人均意义上的资源拥有量却相对较小,远低于世界平均值。例如2014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48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为0.15公顷,而世界人均森林占有量为0.55公顷,中国的数值仅为世界的27.3%;在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方面,我国人均煤炭储量为175.45吨,人均天然气的储量为3615.37立方米/人,而世界人均煤炭储量为122.79吨/人,人均天然气储量为25754.81立方米/人,我国人均煤炭储量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天然气的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同时,在我国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和许多环节还存在着大量浪费现象,资源利用效率很低。据统计,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5%,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是30%,能源利用效率是33%,分别比国际平均水平低25%、20%和10%。长此下去,伴随经济继续增长和人均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资源需求的扩大与有限的资源存量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尖锐,最终将导致我国经济发展的难以为继。

基于上述背景,我国政府先后提出了一系列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战略思想,做出了相关部署。在国家的“九五”规划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给出了可持续发展各领域的阶段性目标;在国家的“十五”规划中,指出了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思路;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兼顾科技含量、经济效益、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五个统筹”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提出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国家的“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明确了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涵盖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

江苏经济总量长期占据全国三甲,经济发展成果举世瞩目;科教资源丰富,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对外开放能力强,国际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已形成,高速公路、城际高铁、国内外航空等立体交通网较为成熟。

虽然“九五”以来,江苏已开始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提升资源节约力度,但作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江苏也比其他中、西部省份更早面临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环境承载力薄弱、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随着江苏经济的继续快速增长,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资源消耗和经济增长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压力也将日益加大。

基于上述背景,2006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见》,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原材料节约、推进节约用水、推进节约用地、推进能源节约等八大举措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7年5月,针对江苏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使用效率较低,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局面,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提出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加强节水型社会载体建设、加快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等专项任务。2008年7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发布了《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见》,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优化工业结构和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和积极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2011年江苏“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绿色引领、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理念,指出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大力推进资源节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努力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就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2013年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意见》,指出一切发展建设都要以不损害生态环境为底线,必须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根本方针。2013年7月率先颁布《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将生态文明作为“两个率先”的重要标杆,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途径,以转变发展方式、改善环境治理、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2015年发布《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了资源限总量、排放限额度、质量保底线等工作方针,探索了落实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

目前,江苏已经进入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落实资源节约基本国策的根本途径,是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现实出路,也是顺利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保障。对江苏节约型社会内涵的研究,有助于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全面认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着力点;对江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评估分析,有助于深入发现建设节约型社会进程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江苏通过扬长避短进一步深化节约型社会建设;对江苏建设节约型社会相关对策的探讨,有助于实现江苏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中国其他省份的节约型社会建设提供经验借鉴。1.2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研究意义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这决定了我国未来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需求压力将会更大。一方面,我们不能因为资源、环境问题而使得经济增长停滞,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经济增长而一再突破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有效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压力二者之间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节约型社会是资源有效配置、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节约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人类现代发展理念的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与内涵与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破解资源瓶颈的关键举措。人口多、人均资源少、后备资源不足是我国的资源现状。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资源短缺问题将会更加严重,资源供给不足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江苏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虽然部分非金属矿产较为丰富,但不少重要的工业原料矿产,已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铁、铜、铅等金属矿产;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硫、磷、钾等非金属矿产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矿产资源总量不足、矿床规模偏小、矿石品位不高的状况。在今后10-20年里,江苏省内的铁、铜、煤、石油、天然气、磷等资源,有的将耗尽,有的资源保证程度将大大降低。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是破解我国和江苏资源瓶颈的关键举措。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减弱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当前,环境污染已开始影响公众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是破坏环境、降低其承载力的主要“罪魁祸首”,而粗放的资源开采模式、低效的资源使用效率、缺乏资源回收机制等更是加剧了环境的污染程度。江苏由于工业发达而且分布较为集中,二氧化硫排放大大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省内已有约一半的面积遭受酸雨侵蚀。此外,水体污染物的排放量已开始超过水体的承载能力,省内河流流域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了高昂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对公众健康产生一定的损害。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涵就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资源效率的提高,必然会减少资源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不可逆的环境污染,从而减少整个社会的污染排放,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不再处于对立面。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对于减弱环境污染是有帮助的。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选择。在全球一体化、各国之间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交流更加频繁的当下,资源与环境问题已不单是一个国家面临的困境,而是全球性的研究课题。同时,资源与环境问题也已突破资源与环境自身,逐渐与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主权等非资源、环境领域的问题密切联系起来。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以往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人才竞争扩展到了资源、环境领域的竞争。谁能够占据资源高效利用、经济绿色发展的制高点,谁将占据21世纪的发展先机。

江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相关经验和认识,可以为国内其他省份提供借鉴。江苏经济发展处于全国前列,人均资源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其他省份,江苏更早地面临产业转型、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江苏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其他省份今后也极有可能会出现。因此,以江苏为例进行节约型社会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与深入分析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前瞻性,不仅能够有效推进江苏节约型社会建设,也能为我国其他地区的节约型社会建设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1.3整体思路和框架结构

全书的整体思路如下:首先,根据国内外已有文献和相关理论研究,结合经济发展特征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分析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其次,构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评价体系,并以江苏为研究对象,从区域分析的视角对江苏和其他省份、以及江苏13个地级市的节约型社会建设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江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优势和不足以及省内的差距。然后,基于经济普查数据,以江苏所在的长江三角洲为研究背景,对二分位制造业的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消耗进行分析,查找到考虑关联效应后的真正高能耗、高水耗的具体产业,这些产业将是江苏建设节约型社会要重点关注的行业。接着,从技术创新的角度,以全国省份为背景,对江苏的低碳创新进行综合分析,给出提升江苏低碳创新能力的相关路径。此外,本书还从微观调研的视角,以苏北、苏中、苏南不同城市的公众为调研对象,分析公众参与在江苏建设节约型社会进程中的作用和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地方。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结论给出江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路、目标、原则和政策建议。

全书具体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论。阐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列出全文的整体研究框架等。

第二章、节约型社会内涵的分析。梳理“节约型社会”这一研究主题所涉及的相关理论,提出节约型社会的内涵。

第三章、江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础条件分析。分析江苏经济基础概况、自然资源状况、社会发展条件、科技创新能力及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对江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整体状况作出基础性评价。

第四章、基于省际视角的江苏建设节约型社会评价分析。在构建建设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东部省份为参照系,分析江苏建设节约型社会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第五章、基于省内视角的江苏建设节约型社会评价分析。在构建建设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江苏1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分析江苏13个地级市建设节约型社会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第六章、基于行业视角的江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能源消耗分析。基于经济普查数据,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背景,使用投入产出方法,对江苏二分位制造业的能源消耗进行分析。

第七章、基于行业视角的江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水资源消耗分析。基于经济普查数据,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背景,使用投入产出方法,对江苏二分位制造业的水资源消耗进行分析。

第八章、基于技术视角的江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技术创新分析。构建低碳技术创新模型,分析江苏建设节约型社会进程中低碳技术创新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第九章、基于公众参与视角的江苏建设节约型社会分析。分别以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地区的部分城市为调研对象,分析公众参与对江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影响,以及公众参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目前存在的瓶颈和障碍。

第十章、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根据以上研究结论给出江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路、目标、原则和政策建议。

全书的基本框架如下(图1-1):图1-1 研究框架图第二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分析2.1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论分析2.1.1“ 节约”的内涵《辞海》中对“节约”的定义是:节省、节俭、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节约”有着更为丰富的含义,主要可以从经济学层面、社会学层面和伦理道德层面展开。

从经济学的层面来看,节约就是用最少的资源消耗来满足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减少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从而形成投入低、产出高、排放少的发展模式(郭凯锋和张艳霞,2006)。

从社会学层面来看,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和自然应当是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并且相互依存(金丹元,1999)。

从伦理道德层面来看,就是要养成节俭的生活方式,避免因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导致精神世界的扭曲,从而忽略伦理道德的约束,产生道德危机(陈湘舸和解仁美,2006)。2.1.2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论基础(1)马克思主义的节约观

马克思主义节约思想涉及了多个领域,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劳动时间的节约和劳动资料的节约。

劳动时间的节约是节约的重要方面之一。马克思曾指出“真正的经济节约在于节约劳动时间”。如果能够节约劳动时间,一方面可以使人们有更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实现更多的自我效用,另一方面也代表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在生产过程中,除了人类的劳动之外,劳动资料是很重要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得以发生的基础条件。但是,很多劳动资料往往都是有限的,不可再生,因此节约劳动资料,使得一定数量的劳动资料能生产出最大的产值就显得尤为重要。于是,劳动资料的节约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到,不管是劳动时间还是劳动资料的节约,归根结底都是希望提高社会生产力,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所认为的节约的实质。马克思主义认为节约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率,“真正的财富在于用尽量少的价值创造出尽量多的使用价值,换句话说就是在尽量少的时间里创造出尽量丰富的物质财富”。(2)中国传统的节约思想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也是各大思想学派共同的主张。孔子提出的五大德目分别为“温、良、恭、俭、让”,主张节俭;老子提出的人生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节俭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墨子则提出了“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节约对于古代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如果统治者能够崇俭黜奢,可以节省国库的开支并减少对百姓的赋税,安抚民心,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从而实现国家富强;其次,节俭也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老百姓可以用节约的生产资料用于再生产,进而带来生产的扩大,推动社会的发展。(3)科学发展观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公开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继承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我国国情所提出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提供了指导原则。我国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虽然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资源的大量消耗,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这些并不是一条科学的发展之路。因此,我国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生态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只是追求经济的增长,更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因为人民群众是整个社会的基石,也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而且,人民群众更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体,若是人民群众养成节约的习惯,就能从根本上达成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因此要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出力。

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人和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人类对于自然资源不能肆意掠夺,要节约,要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4)可持续发展理论

面对日益增加的人口和资源压力,可持续发展理论逐步被各界所接受。要求“在满足当代人发展需求的同时,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相协调。

在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Carl Mitcham(1995)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起源及矛盾进行研究,发现可持续发展概念主要源于1980年《世界保护战略》以及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两份国际纲领性文件,这两份文件发起了从“限制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转变。1980年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出版的《世界保护战略》提出:“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考虑社会、生态以及经济因素,考虑生物以及非生物资源基础,考虑可选择措施的长期以及短期的优缺点。”1987年以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模式,即: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提法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随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推向了行动,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空前认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不断变化,可持续发展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2011年,德国环境部提出了“现代可持续发展”概念,寻找一个能够让全球从工业时代步入可持续发展时代,兼具现代性、成长性和可持续性,保存人类发展基础的增长途径。Holger Schlör(2012)从能源系统的视角入手,认为引入新的能源系统将不断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动因,可持续发展未来的概念设计将取决于新化石能源系统的具体危机性质。Michael Ashby(2016)根据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1994年提出的三重底线(TBL)理念,从经济、环境和社会这三个维度整体衡量可持续发展,寻求并优化这三个维度之间的平衡。

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建设节约型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强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四者之间的协调关系(牛文元,2012),并坚持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不管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容、原则,还是其具体的发展方式都能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提供理论指导。

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徐志军,2005)。我国从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以来,经济实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另外,耕地面积的减少、能源储备的降低也使得我国资源问题十分严峻。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单位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以及我国的粗放式发展方式。而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了实现持久、连续的发展,必须推动耕地、能源等资源的节约利用,并加强技术进步,提高资源使用的质量。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5)循环经济理论

我国虽然资源储量丰富,但面对庞大的人口和资源消耗的大量浪费,仍然面临资源日益枯竭的危机。同时,大量的废弃物也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但很多废弃物是可以再被开发利用的。因此,我国需要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生态性资源再利用的循环增长模式(王亚飞,2006)。

在循环经济领域,英国环境经济学家Pearce和Turner(1990)最早提出“循环经济”概念。他们指出,在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传统的开放式经济发展没有回收利用的内置倾向,这导致人们把环境当做垃圾储藏库。鲍尔丁呼吁,应当将地球作为一个封闭的经济体系来考虑,循环系统是维护地球上人类生活可持续性的一个先决条件(鲍尔丁,1966)。

之后,学者对循环经济是一个封闭系统达成了共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研究。H.Winkler(2011)从企业生产层面描述循环经济,认为循环经济相当于一个闭环生产系统,可以避免废物、能源消耗、运输过程以及包装对环境产生的负面作用,提高可持续性,并最终导致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改善。BiweiSu(2013)通过对德国1996年《封闭的物质循环和废物管理法案》以及2002年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法律框架的分析,指出这两个国家的循环经济政策通过有效的废物管理以节约资源,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

此外,有国外学者从模型层面对循环经济概念进行完善。Donald A.R. George(2015)提出了一个使循环经济概念更加具体化的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有两种经济资源:污染输入和可回收输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Sébastien Sauvé(2016)提出循环经济是一个生产和消费的模型,从根本上区别于占社会主导地位的“线性经济”模式。“线性经济”以单一的线性过程为基础,从提取、生产、消费到废弃,很少注意到这些环节中产生的污染。“循环经济”目的是减少资源消耗,一是通过再利用和回收来提供原材料替代品的循环系统,可以减少人们对原始资源的依赖,提高人们的自给能力。

循环经济的发展追求的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希望形成“资源—生产—消费—资源(再生)”的经济增长模式,以此来节约资源的消耗。虽然很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但是可以通过循环利用来最大化资源的使用价值,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节约型社会虽然强调的是资源的节约,但其和循环经济在出发点、目的、发展原则和倡导的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循环经济是促进节约型社会构建的重要发展战略。不管是循环经济还是节约型社会都是针对目前日益加剧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而提出的,两者有着共同的出发点,并且都是希望能够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共同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循环经济所坚持的“3R”原则指的是“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其中减量化强调的是节约资源消耗,这与建设节约型社会所倡导的节约原则是一致的。另外,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都提倡人民群众形成绿色消费、节约消费的生活方式,比如在生活中进行垃圾的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杜绝过度包装和其他的节约行为。

总的来说,循环经济的发展和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是相互依存的,对资源的循环利用,能节约大量的资源消耗,从而推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2.2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分析2.2.1 学界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内涵研究“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概念,因此国外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提法并不多见,国外学者对于节约型社会的研究主要蕴含在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两大研究领域中,而有关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系,在前文已经有所总结,这里不再赘述,而是将重点放在国内学者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内涵分析的相关文献上。

自“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出以来,国内学者对其内涵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节约内容的研究;二是对节约范围的研究。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节约内容方面,围绕党中央领导人的讲话、国务院及其部委的文件,学者们认为节约型社会的节约内容以资源节约为主。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工作会议中均曾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2005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针对资源节约的内涵,学者们运用不同方法对其进行阐述。节约物质资源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质和基础。为了能够清晰地反映资源的利用方式以及产出水平的差异,陈德敏(2005)将资源分成自然资源、人工物质资源和废弃物资源即可再生资源三大类,并认为资源节约就是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物质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废弃物资源的过程。李岩(2007)运用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将资源节约分为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相对于浪费而言,资源节约表现为低消耗、低环境污染和循环利用,强调资源消耗总量低;第二层含义是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需求实行减量化,强调资源的使用效率。

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指出,“节约型社会是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和循环利用、有效保护与替代等方法,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承载力相适应,塑造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肖思思(2008)认为节约型社会的构建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以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为核心,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

针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节约内容,也有学者持不同观点。张海鹏、逄锦聚(2007)根据马克思的节约理论“一切节约都是时间的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中总结出节约的两个方面:一是不变资本或生产资料的节约;二是劳动时间的节约。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节约范围方面,学者们主要围绕社会生产过程的四大环节(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进行讨论,观点不一。

有学者认为节约型社会应该强调其中某一环节的节约,主要是生产和消费两大环节。一种观点强调生产型节约,认为生产环节中浪费严重,应该作为节约的重点。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认为,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率低下以及资源配量的失误导致了浪费,节约型经济的实质是生产的节约(梁小民,2005)。另一种观点强调消费型节约,主张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提倡合理且适度的消费(熊韵波,2008)。龙敏(2005)指出,奢侈消费、攀比消费等不健康的消费方式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加剧环境污染,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相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2005)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根本上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以及消费模式,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的风气,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人们形成文明节约的消费模式。

有学者则认为节约是整个生产过程的节约,不应局限于某一环节。王凤、雷小毓(2006)认为节约型社会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节约,通过综合采取措施,提高全要素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经济形态。朱珊珊(2007)认为节约型社会是全部再生产过程的节约,而不是特指某一环节的节约。孙一平、包治国(2014)提出倡导公众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刺激生产领域清洁技术与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形成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构建节约型社会。此外,付瑶、田克勤(2015)在对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进行研究述评时发现,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内涵,有学者提出要同时重视生产节约和消费节约,还有学者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包括生产、流通、消费三个环节的节约。2.2.2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内涵界定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内涵的研究,各种理论虽然切入点、分析方法各不相同,但我们依然可以总结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第二,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扰动;第三,建设节约型社会要争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绿色效益的共赢;第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抓手是产业的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最终要落实到产业上;第五,建设节约型社会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最终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第六,建设节约型社会离不开公众的支持与积极参与。第三章江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础条件分析第二章让我们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内涵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为全书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据前文的论述可知,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因此对节约型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有一个了解就显得很必要。本章主要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对江苏的经济基础概况、自然资源状况、社会发展条件、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了解江苏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了哪些基础条件和优势,面临的问题又有哪些,从而为后面章节的实证分析提供基础。3.1江苏经济基础概况

江苏经济整体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领下,江苏在2000年之前全方位高速发展,但在“六五”和“七五”期间,江苏出现了两次经济过热的现象,全省在1988年连续发生三次大规模的抢购风潮,经济秩序特别是流通领域秩序出现了混乱。之后江苏经济增长方式逐渐向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发展也走向了新的阶段。2000年之后,江苏经济没有再出现“过热”和“失控”的现象,在“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江苏人均GDP达到了3148美元,这意味着单从人均GDP来看,江苏总体上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这个阶段是产业结构快速变化的重要时期,是江苏经济由大变强、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阶段。江苏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城乡结构、国民收入分配和区域结构等领域,都加大了调整力度,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与此同时,江苏的资源环境约束和成本上升等问题不断涌现,尤其是在2008年以后,国内、外经济环境更为严峻复杂,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上升,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突出表现为三个“压力加大”: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叠加冲击”,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压力加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面临更多“两难选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加大;江苏面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双重任务”,在转型中促发展的压力加大。

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日益增加的压力,资源的节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江苏不断强调资源节约,提倡创新驱动,突出统筹协调,重视民生幸福,并在稳定增长中加快转型,在转型升级中促进发展,促使经济增长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3.2江苏自然资源状况

江苏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平原辽阔,自然条件优越。下文主要从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这四个方面,概述江苏的自然资源状况。3.2.1 土地资源

江苏全省面积10.26万平方米,2013年末常住人口数为7939.49万人,属于人口稠密、地域狭小的省份。土地资源匮乏,全省容易利用的土地已基本开发完毕,后备土地资源不多,而且开发利用的难度大。加上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期,处在需要大量消耗资源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和基础设施建设高峰期,土地资源供给稀缺性和需求增长性之间的矛盾日趋紧张,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约束,态势极为严峻。

从耕地面积来看,到2013年末,全省耕地面积为6872.4万亩,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3.39%,江苏人均耕地占有量仅0.87亩,不到全国人均耕地平均占有量1.49亩的60%。由此可见江苏土地资源匮乏,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具体的数据如图3-1所示。图3-1 人均耕地占有量(亩)3.2.2 水资源

江苏境内河川交错,水网密布,长江横穿东西425多公里,大运河纵贯南北718公里,西南部有秦淮河,北部有苏北灌溉总渠、新沭河、同扬运河等。省内有大小湖泊290多个,在全国五大淡水湖中,江苏就占据了太湖和洪泽湖两个淡水湖。

江苏的地理位置和水系特点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2014年末江苏水资源总量达399.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为296.4亿立方米。但由于人口众多,江苏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并不高,仅为502.3立方米/人,和全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1998.6立方米/人比起来,相差甚远,如图3-2所示。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和生活废水的随意排放使得水质问题开始浮现,太湖蓝藻、长江水污染等事件都为江苏的水环境敲响了警钟。图3-2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立方米)3.2.3 矿产资源

江苏地跨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两大地质构造单元,有色金属类、建材类、膏盐类、特种非金属类矿产是江苏矿产资源的特色和优势,截至到2012年底,江苏矿产资源发现的有133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有67种,但不少重要的工业原料矿产匮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江苏铁矿、铜矿和铅矿在2012年底的储量分别为77725.68万吨、57.9万吨和65.81万吨。与全国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相比,江苏主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用量较低。由图3-3可以看到,江苏铁矿的人均占有量为9.81吨,与全国的人均水平14.39吨相差较大,铜矿和铅矿的人均拥有量虽然也低于全国,但是差距相对较小。总的来说,铁、铜、铅等金属矿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矿产资源总量不足、矿床规模偏小、矿石品位不高的问题。

在今后10-20年里,省内的铁、铜、铅等有的资源将耗尽,有的资源保证程度将大大降低。因此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开拓新的找矿领域,寻找新的矿产地也势在必行。图3-3 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吨)3.2.4 能源资源

江苏能源资源较为匮乏。截至2012年底,煤炭储量为326870.2万吨,占全国的1.4%;全省累计探明石油(即原油)地质储量为30923.77万吨,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占全国的9.3%,其中累计探明技术可采储量为7088.21万吨;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为24.35亿立方米,仅占全国的0.2%,可采储量为36.41亿立方米。

图3-4大致描述了江苏主要能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全国人均水平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到,江苏除了石油的人均占有量大于全国人均水平外,煤炭和天然气的人均占有量均远低于全国的人均水平,说明江苏的能源储备量不容乐观。除此之外,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储备也不甚理想。图3-4 主要能源资源人均占有量(吨、立方米)3.3江苏社会发展条件3.3.1 全民的资源节约意识有所加强

江苏面对缺能、缺地的基本省情,经过不断努力,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从企业、产业到全社会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循环经济模式,全省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为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应该指出的是,公众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中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整体来看,江苏公众的资源节约意识较强。江苏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2007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对公众节约意识的调查,在所有的调查者中,87.4%的人赞同“节约优先”的方针,91.6%的人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与公众有关系,认为经济利益、环境因素和社会责任是影响公众节约意识最主要的因素。这次调查表明江苏的全民节约意识还是比较强的。在2014年,江苏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又对生态文明建设百姓满意度进行了电话调查,有86.5%的被调查者对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效果表示满意。但是,公众对工业污染治理效果的满意度较低,对空气质量也表示不满意。可以看到,江苏公众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情况还是很关注的,这可以对政府起到较好的监督作用,也有利于信息的公开,使得相关政策的执行效果更加有效。3.3.2 执行了节约型产业政策

江苏根据本省基本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节约型产业政策:一是做大“轻的”(现代服务业与物流业);二是做强“新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新材料);三是做精“重的”(冶金、化工、建材);四是淘汰“劣的”。在投资上由原来的“招商引资”转变为“招商选资”,对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中能形成产业链或补链的项目,实行优先审批。江苏还发布了行业限制与设备淘汰白皮书,严格限制高耗能设备与项目。严格贯彻国家《清洁生产促进法》,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进行排队,把企业的环境行为公开化,黑色企业银行不予贷款。

2004年《新华日报》对全省首批41家污染严重企业实行公示,取得强烈的社会震动与监督效应。2012年江苏发布了《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产业分为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三大类,对于落后的生产工艺装备业实施淘汰政策,对于一些高消耗的煤炭、石化工业进行限制,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见。这对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建设节约型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014年江苏发布了关于推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文件,考虑到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周期长、资源能源消耗高,因此促进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建立标准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3.3.3 制定了节约型社会规划

近年来,江苏引导企业与社会注重资源节约,广泛开展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2005年4月通过《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先后出台了《江苏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体系》、《江苏省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等十多部地方法规。同年开始每年向全省发布《江苏省能源利用状况公报》。2006年3月,省委、省政府落实中央建设节约型社会精神,印发《关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见》,编制《江苏省节约型社会建设纲要》。2009年省委、省政府又发布《江苏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2010年《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由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并从2011年开始实施,该条例为江苏推进能源节约、合理有效的利用能源、改善环境提供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以及处罚措施。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积极开展2015年投资备选项目组织申报工作,其中节能重点工程项目13个、循环经济示范项目3个、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项目9个、战略新兴产业专项中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1个。这些都体现了江苏省委、省政府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视。3.4江苏科技创新能力3.4.1 研发投入比重大

江苏在科技发展道路上,借助高校众多和科技人才雄厚的优势,对研究与开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建设创新型省份这一目标而努力。

截至到2013年,江苏研究与开发机构数为143个,从业人员数为51258人,是全国从业人数761963人的6.7%。参与的研究与发展的课题更是多达107690项,其中高等院校的项目数为48980项,占据了总数的45%,说明高等院校在研发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全国研究与开发的课题数为1164993项,江苏占比9.2%。这说明,不管是课题数目还是研发从业人员,江苏在全国都是比较靠前的。

另外,江苏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其中,研究与发展经费的内部支出有1440亿元。研发投入的高增长也带来了诸多的成果。以专利申请为例,江苏2013年专利申请受理量为504500件,授权量为239645件,接近申请量的一半。全国2013年专利申请受理总数为2234560件,授予数为1228413件,江苏专利的申请量和授予量均为全国的20%。3.4.2 产学研体系不断完善

江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为产学研服务建立了众多的网络平台,主要有“江苏省产学研合作网”“江苏省科技政策服务网”和“江苏省科技成果网”等。以培育新兴产业和升级传统产业为出发点,激活高校院所、企业、科研工作人员、金融服务机构等产学研主体的积极性,探讨产学研合作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江苏产学研合作形式和具体措施有:实施产学研联合创新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积极支持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并对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运行进行补贴;推进重点科教单位合作,全省加强了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重点科教单位的战略性合作;举办重大产学研活动,依据特定产业领域,引导国内外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专家团队与省内企业进行无缝对接,推动技术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大力促进校企联盟建设,组织科技人员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推进产学研合作。3.4.3 科技园区发展良好

江苏各类科技园区蓬勃发展。截至2014年底,随着镇江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江苏全省国家高新区达到12家,位居全国第一。目前,全省拥有省级以上高新区达到23家。全省高新区都建设了创新核心区,推动高新园区产业向专业化、高端化、高价值链发展。诸如常州科教城、苏州科技城、泰州医药城等创新载体作用凸显,昆山高新区机器人、无锡高新区物联网、苏州工业园区纳米等产业已在全国形成先发优势。全省的国家高新区和省级高新区已经成为全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主阵地。

江苏拥有科技产业园165家,已基本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如无锡高新区纳米科技产业园、太仓机电装备产业园、南京软件产业园、无锡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苏州医疗器械产业园、常州创意产业园、镇江高性能合金产业园等有力促进了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

截至2014年底,江苏拥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515家,孵化面积达到2769万平方米,占全国的1/3。如南京金港科技创业园、苏州科技城生物医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等省级科技创业孵化链。全省还拥有15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35家省级大学科技园。科技创业园与孵化器建设促进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

总的来说,江苏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全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年均提高1.5%,2010年达到54%,创新能力排名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大幅增长,全社会研发投入累计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其中2010年达84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1%,高出“十二五”末0.6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2010年完成产值3万多亿元。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6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万多亿元,占全部工业销售收入的23%。

截至到2012年,江苏在企业创新、创新环境两个方面的全国排名继续保持第1名,知识获取、创新绩效继续位居第2位,知识创造则首次由连续多年第4名跨越性地上升到第2名。区域创新能力取得“四连冠”,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5.2%。3.5江苏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3.5.1 资源总量紧缺

江苏是中国东部地区的人口与经济大省,全省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1%,截至2014年,江苏常住人口数为7960.06万人,为全国总人数的5.8%,地区生产总值在2014年占据了全国经济总量的10.2%。但是能源情况不容乐观,2014年江苏一次能源生产量为3096.99万吨标准煤,进口量为3717.27万吨标准煤,说明江苏发展所需的能源大量依靠进口。

总的来说,江苏人多地少,是资源相对紧缺的省份,资源对外依赖度高,环境承受能力相对较弱。截止到2014年,江苏人均GDP为81874元人民币,已超过10000美元,在“十二五”期间,江苏综合实力提升快,转型发展的进度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些都为“十三五”乃至后面更长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三五”时期,江苏经济发展的目标是10万亿元左右,并保持年均7.5%左右的增长率,与此同时,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以及空气质量等也都受到国家下达指标的约束,这些都给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3.5.2 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江苏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还存在着“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低效率”等一系列问题。江苏2013年共消费了29205万吨标准煤,这一数值在全国省市中居于第三位,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4%,这一方面是因为江苏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之一,生产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另一方面,也与江苏单位产出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偏高有着很大的关系。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必然会带来高排放和高污染。

资源的高消耗和利用效率的低下,容易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拉低经济增长水平,这可以利用“木桶定律”来解释,即木桶的实际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条板,高出最短木条的部分是无效部分。类似的,经济结构不协调状态下的增长主要取决于最薄弱的那部分,在江苏主要表现为资源约束。

整体来说,江苏的经济增长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资源的约束制约了经济总体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江苏应当注重资源的节约,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5.3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江苏的产业结构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2014年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7.4%和47%,而第一产业产值仅占5.6%。从制造业企业分布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从事的是纺织业、设备制造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等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的产业,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对江苏经济高质量增长的贡献度较低。服务业虽然也占据地区生产总值相当大的比重,但是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较少,从2014年的数据来看,仅有16048个,是工业企业数量的1/3,而且服务业大多集中在运输、信息和租赁等行业,咨询、金融、教育等行业的贡献度较小。由此可以看到,江苏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或高层次服务业的发展还比较滞后,需要进一步的提升。此外,江苏本土新兴产业竞争优势不够突出,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的利润空间较小,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本章分别从江苏的经济基础概况、自然资源状况、社会发展条件和科技创新能力4方面分析了江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现状,指出了优势所在,同时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根据前文的分析可知,江苏经济基础较好,各项经济指标均居全国前列,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耕地资源人均占有量短缺以至于人地矛盾突出;水资源丰富,但人均拥有量也不甚理想,并且还面临着水污染问题的挑战;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严重短缺,80%的能源依靠进口且能源缺口逐年加大;居民节约意识逐步提高,且大多赞成建设节约型社会,政府对节约型社会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加强,为江苏构建节约型社会提供了有力的社会基础;科技创新投入大、能力强,科技产业园区发展迅速。但值得注意的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