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心”主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0 22:39:38

点击下载

作者:朱利娜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教子“心”主张

教子“心”主张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教子“心”主张作者:朱利娜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10-30ISBN:9787564099008本书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用“心”教子“家”本是温馨、幸福的,父母是坚实的屋顶和墙壁,孩子是快乐的小窗。墙壁支撑起了窗,窗则让家拥有了温暖的阳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看到的不是其乐融融的亲子生活场景,而是:

父母呕心沥血,孩子不能理解;

父母望子成龙,孩子不堪重负;

父母与子交流,孩子三缄其口;

物质生活改善,亲子之乐渐渐远行……到底如何与孩子相处?教子之道在哪里?

子瑞妈妈的教子方法让我们窥见了其中的奥秘。

子瑞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奥数竞赛总是稳稳的第一名。更让父母感到欣慰和轻松的是子瑞的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性很强:每天放学后,子瑞自己写作业、练琴……从不用父母督促。即使是假期,子瑞独自在家,也会按部就班地做完该做的事情才会玩耍。邻居和同学的家长在称赞子瑞懂事的同时,却对子瑞妈妈的一些做法不理解。子瑞考试进入全班前三名,别的父母会说“继续努力”,子瑞妈妈却说“差不多就行,不用考得这么好,太累”;星期六,子瑞要在家做作业,别的父母会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子瑞父母却给孩子留下午饭,独自游玩去了;子瑞的生日到了,别的父母会给孩子送份礼物,身在外地的子瑞妈妈却没有委托爸爸送礼物,而是悄悄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和全班同学向子瑞表示了祝福,子瑞在开心之余,始终不知道老师和同学们是怎么知道自己生日的;子瑞妈妈习惯和子瑞商量家里的大事小情,分享自己的想法和体验,别的父母觉得孩子能懂什么呀,子瑞妈妈却一笑说:“孩子还在襁褓时,我就这样做了。”子瑞妈妈虽然不是心理学家,却揣摩到了孩子成长的心理规律,并且在教子中加以运用。子瑞的独立、自觉和优异的学习成绩,与子瑞妈妈用“心”呵护和教育是密切相关的。

心理发展是个体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探索心灵、提升生活品质是人类内在的需要。科学心理学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如今它已渗透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指导人们生产、生活实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众多心理学理论中,有一块是专门讨论人的成长发展的,我们所说的“用‘心’教子”中的“心”就是指的这一部分理论。如果父母能了解并且践行一二,家庭教育就会呈现出另一番景象,最重要的是会改变孩子的未来。

子瑞妈妈的教育方式与科学心理学的理论相吻合,无疑为孩子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很多父母是有条件之爱,即只有孩子考了高分、表现好才爱,孩子感受的是无比的压力和不如父母所愿时自我价值的否定;而子瑞妈妈对孩子则是无条件之爱,她不逼不压,鼓励孩子量力而行,对孩子不以分数论短长。孩子感受的是温暖、自信和自我价值感。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自信、自我价值感是孩子人格健全和未来发展的动力之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父母认为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是对孩子最大的爱,但孩子一旦满足之后,却不懂感激父母。但子瑞妈妈重精神轻物质,让孩子感受到关爱和幸福的同时,却不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之爱的压力,真正做到了大爱无形。很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重智商,轻情商。子瑞妈妈尊重孩子,倾听孩子,与孩子分享感受,锻炼孩子独立安排生活的能力,孩子的自尊得以健康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感受到父母之爱是孩子自尊感建立的重要保证,而自尊感又是个体未来安身立命的重要心理品质。小子瑞的良好行为习惯,恰恰是妈妈用“心”呵护和引导的必然结果。

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动态发展的。因此,尽管阅读了各类畅销育儿书、聆听了专家讲座,家长们还是对孩子在不同情境中出现的问题感到茫然。如何才能像子瑞妈妈那样,教育出“好”孩子呢?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教子思想,你也可以成为称职的父母。

本书不是教子技巧的罗列,而是一一为大家讲解与孩子成长息息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帮助广大家长体验心理学大师的思想精髓,系统了解教子的心理学精要,轻松领悟家庭教育的真谛,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家长的教子能力,并让孩子越变越好。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从事心理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的妈妈。这本书是作者将多年心理学研究和育儿体验相结合,为广大父母倾情奉献的育儿大餐。蓦然回首,读者定有茅塞顿开之感。第一章帮助孩子顺利渡过成长中的危机——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解析心理学经典现象:给孩子丰富多彩的世界——感觉剥夺

人的感官每天都在从外界获得各种刺激和信息。这种活动就是感觉。感觉虽然是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却十分重要,它能使人们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从而保证机体和外界环境的平衡。可以说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

那么,感官如果停止或者过少从外界获得信息,会怎么样呢?心理学家发现,这不仅会使人减少信息的摄入量,而且会使人的身心变得不正常。美国心理学家黑伯(D.O.Hebb)进行了一种“感觉剥夺”实验(图1.1)。在实验中,他让被试者在小房间里,躺在床上,除了吃饭、睡觉之外不许起来,他们的眼睛戴着护目镜,手上戴着厚手套,耳朵戴上了耳塞,看不到、听不到,也摸不到外部的世界。这样隔离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后,再让被试者接受算术、字谜游戏及组词等测试,结果是隔离时间越长,测试的成绩越差,严重的甚至出现难以集中精力、易激动、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思维迟缓、出现错觉或幻觉的征状。这个实验证明,人的身心要想正常工作,就必须不断从外界获得新的刺激。图1.1 “感觉剥夺”实验示意图

父母要避免孩子成为“书呆子”,就要让孩子充分接触现实,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和保持头脑的灵活。案例

两岁半的丁丁最近把父母搞得疲惫不堪。丁丁最近特别喜欢说“不”——“不要”“不吃”“不干”……似乎总在与父母作对。更让父母伤脑筋的是丁丁总喜欢做危险的事。丁丁家的地灯后面有一个电源,丁丁总喜欢翻过沙发,到地灯边拔电源。父母怕出危险,抱出丁丁狠狠训了一顿。但是第二天丁丁依然照做不误。妈妈没办法,只好在沙发前放了个小推车,阻挡丁丁翻越沙发。但是丁丁还是费力地爬上小推车,又从小推车里爬到沙发上,最后还是来到电源旁,而且还露出胜利的微笑。父母已经无可奈何了。

其实,丁丁的一切对抗行为都是孩子成长的标志,他的“危险行为”是征服世界、克服困难的开始。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将告诉家长们,管理孩子的方式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继承了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八阶段论。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终身的,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身发展造成障碍。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都是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从而给你提供反思的依据。理论概要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把人的发展分成八个阶段,他认为人一生的不同发展阶段会经历不同的危机或冲突,只有解决了每个发展阶段的危机,个体才能顺利地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否则个体就会形成心理障碍。这八个阶段以及每阶段要经历的冲突或危机如下。(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与不信任的冲突。

不要认为这个阶段的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否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婴儿要通过父母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感,这一阶段也为日后的人格健康奠定了基础。(2)儿童期(1.5~3岁):自主、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父母对儿童积极的态度会帮助儿童形成“自主”这一积极品质,而不正确的态度,会让儿童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3)学龄初期(3~5岁):主动与内疚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喜欢想象和探究,父母对孩子鼓励和否定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也会导致儿童形成主动和内疚这两种不同的品质。(4)学龄期(6~12岁):自信与自卑的冲突。

这一时期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学习的顺利与否决定着儿童自信或自卑心理的形成。(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冲突。

在这一阶段,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给他的成长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会因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因此,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如果在这一阶段青少年无法认清自己的角色,也就难以确定未来生活的目标。(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与孤独的冲突。

这一时期,个体需要和异性及朋友建立亲密关系,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7)成年期(25~65岁):繁殖与停滞的冲突。

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在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如果个体在这一阶段没有获得一种生产和成就感,他们可能会体验到情感的淡漠。(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由于衰老,健康每况愈下,他们必须对此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与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埃里克森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儿童的长辈完美得不惧怕死亡,那么这个儿童以后也不会惧怕生活。”教子实践你将往何处去(填写日期)

这个练习又被译作“生命线”,这是心理咨询中一个最常见的作业,其要点在于提醒人去反省自己,去做人生规划。作为父母,如果我们追求的并不是我们内心真正想要的,虽然成功了,却体验不到快乐,从而成为一个郁郁寡欢的成功者,那我们的孩子也无法从我们身上体验到生活的热情、感受到工作的乐趣,这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生活态度。所以家长通过这个练习,去探索自己的生命,追求内心真实的快乐,将会对孩子人格的塑造有很大的影响。

1.画出自己的生命线。(1)填空:在线下的中间括号中填上你当前的年龄,右边括号中填上你自己预期能活到的年龄。

当你经过仔细思考郑重写下你预期的将要活到的年龄时,是不是受到了触动?思考这次填空给你的启发;记录自己的发现和感受。(2)继续填空(思考过去的自己)

以当前年龄为准,列出过去对你影响最大的三件事:

③(3)继续填空(设计未来的自己)

以当前年龄为准,列出未来你计划要做的几件事:

提示:在设计未来的自己时,有以下几点需要考虑。

①要清楚自己能够做什么。

这涉及对自己主客观条件的认识和了解,如果我们是色盲,却一定要当油画家,结果可想而知。人有无限的潜能,但潜能分布是不均衡的,只要有可能,我们就要尽量去发掘自己的优势潜能,尽可能扬长避短。色盲的人去做画家,显然就不是扬长避短了。

②要清楚自己想要的,并与社会利益没有本质上的冲突。

与社会利益有本质上的冲突,早晚会被罚出局。此外,人类在文明发展的进程中,良知系统已发育得较为成熟,选择损害社会利益的目标,除了会被绳之以法,还要付出种种心理上的代价,如不安、紧张、担惊受怕、自责等。

有必要说明的是,这个世界只有极少数人是在很早的时候就有终生目标的,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起初都只有阶段性目标。因此,我们不必强求自己一定要在目前就有一个一生的目标,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是在现有目标上学习或者工作一段时间后,对自己的潜能又有了新发现,然后才能逐渐设计更长远的人生规划。

另外,目标有大有小,如“一生平安”“家庭幸福”“事业有成”“建功立业”等都是人生目标,都能满足人对目的的需要。此外,这种目标给予的方向性会使人感觉充实,并且也有助于积累成就感。因此,也不要担心自己的目标不够大。

2.与朋友分享彼此的生命线并交流感想和发现。

3.记录你们的感受和发现。理论解析

埃里克森划分这8个阶段的根据是什么?

埃里克森划分这8个阶段的根据是各年龄段要面对的不同的“同一性危机”,解决了每阶段的“危机”,人便可以顺利地向前发展。

前面案例中的小丁丁正在经历自主与怀疑的冲突,他不断地翻越障碍,就是在探索世界,探索自己能干什么。如果父母鼓励孩子的行为,并能设计情境满足孩子的自主感,就会大大增加孩子对周围环境的控制感,使孩子自信地迈入下一个成长阶段。

何为“同一性危机”?是不是人的发展还面临着危险?

我们先来看看“同一性”的概念。“同一性”是指个体内在的整体感,以及过去与未来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形成同一性的个体能意识到自己是与众不同的独立的存在,能意识到自己是谁(承担的角色)、应该干什么。当个体的同一性受到威胁时,即个体内部的不同角色相互冲突,个体搞不清自己是谁、应该干什么时,就称为“同一性危机”。“危机”这个词容易让人联想到危险。这里的危机指的不是一种灾难性的危险,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转折点”或“心理冲突”。在每个危机期都有相互矛盾和冲突的两个发展方向:如果向好的方向转折,个体的人格就得到好的发展,有利于适应环境;如果向不好的方向转折,就会阻碍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这8个阶段相互承接,若这一阶段的危机被积极解决,即向好的方向变化,会带动后一个危机的积极解决。

每个阶段危机及解决方法的详细解释

婴儿期:这个阶段的儿童相当柔弱,对成人非常依赖。如果父母等照料者能够给儿童以关心和爱抚,并且有规律地、一致地照料儿童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就能使婴儿对周围人产生一种基本的信任感,感到这个世界是可靠的。相反,如果这个阶段儿童得不到足够的照顾,儿童就会对周围的人产生不信任感。儿童的这种信任感是日后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

儿童期: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学会自主地控制大、小便,即儿童开始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他们有了自己的意愿。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意愿经常与父母的意愿发生冲突,即进入了第一反抗期。因此,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父母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儿童的行为做一定的限制,比如大、小便的控制,另一方面为了不伤害儿童的自主性,父母要给儿童一定的自由。如果这个阶段父母对儿童不加管制,成年后其性格会倾向于肮脏、浪费、凶暴和无秩序;相反,如果父母对子女限制、惩罚和批评过多,可能会使儿童感到羞怯,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如果这一阶段儿童的危机能得到积极解决,他们就会形成自我控制的意志品质;相反,若消极解决,他们就会形成自我疑虑。

学龄初期:这个阶段儿童的行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并且开始了各种想象。此时如果能肯定和鼓励儿童的主动行为和想象,儿童就会获得主动性;如果父母经常讥笑和限制儿童的主动行为和想象,就会使儿童缺乏主动性,并且感到内疚。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能得到积极有效的解决,主动超过内疚,儿童就会形成主动性强和做事有目的、有条理等特点;如果危机没能解决或被消极地解决,儿童就会形成自卑的性格。

学龄期:这个阶段的儿童正处于小学阶段,学习成为儿童的主要活动。对于这个阶段的儿童来说,最重要的是“体验从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中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儿童可以从完成学习任务中产生勤奋感,久而久之儿童就会满怀信心,这有利于儿童长大之后在社会上寻找工作;如果儿童不能发展这种勤奋感,就会使他们对自己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缺乏信心,从而产生自卑感。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能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高能力的品质;如果危机是消极解决的,就可能会导致无能。

青春期: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确定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生活策略。如果儿童在这一阶段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就形成了与社会的同一感。因此,同一性的形成标志着儿童期的结束和成年期的开始。如果这一阶段青少年不能获得同一性,就会产生角色混乱(角色混乱是指个体不能正确地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导致不能适应社会。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青少年就会形成诚实、团结的品质;如果危机是消极解决的,就会导致青少年性格的不确定性,使之很难融入社会。

成年早期:如果前面阶段发展得比较顺利,个体建立了自我同一性,就会在这一阶段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并体验到亲密感;而一个没有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人会担心同他人建立亲密感会丧失自我,从而离群索居,不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如果这一阶段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爱的品质;如果危机是消极解决的,则会形成混乱的两性关系。

成年期:经过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这个时期的成年人开始为人父母,建立自己的家庭和事业。如果个体形成了积极的自我同一性,并且过着充实和幸福的生活,他们就试图把这一切传给下一代,并且生产、创造出能提高下一代生活水平的财富。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关心的品质;如果危机是消极解决的,则会形成自私自利的品质。

成熟期:这一阶段属于老年期,是回忆往事的时候,前面7个阶段能顺利度过的人过着充实幸福的生活,因为对社会有贡献,因此,他们有充实感和完善感。这种人不惧怕死亡。而过去有挫折的人在回忆过去的一生时,会经常体验到失望,因为他们生活中的目标尚未达到,人生具有不连贯的不幸,他们会感到已经走到人生的终结,再开始已经太晚了。他们不愿匆匆离开人世,对死亡没有思想准备,整个老年生活充满恐惧和担心。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智慧的品质;如果危机是消极解决的,就会产生无望和失意感。启示

1.在埃里克森看来,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是不可逆的。所以不要等到自己有时间了或孩子长大再管教孩子,等父母有时间了,孩子的时间可能就没有了。

2.埃里克森认为,成年人或老年人的生活态度和完善程度与小孩子的人格、心理发展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家长不能只关注孩子的人格和心理的发展,而不顾及自己人格、心理的塑造。

3.埃里克森始终认为,人的发展是贯穿一生的。平时每个人都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和心理塑造。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反省自我,使自己的心理成长和完善。心理测试评估孩子的抑郁程度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心理冲突,也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有时候小孩子很难找到合适的话来描述他内心的感觉。下面这份问卷可以帮助孩子表达内心的感觉,让家长了解孩子内心的状态,以便我们采取及时、有效的帮助措施。家长可以这样告诉孩子:你看下面每个句子有四个选择,我想要你仔细读一下这些句子,然后从四个答案中选出最能代表上个星期你的心情的选项。选完就继续看下一题,这些选择没有对错之分。

在上个星期中:

1.有些平常我不会在意的事情现在使我很烦恼。

一点都不会______有一些______很多时候______非常多的时候______

2.我不想吃东西,我不觉得饿。

一点都不会______有一些______很多时候______非常多的时候______

3.我没有办法使自己快乐起来,即使家人和朋友都在帮我,我还是快乐不起来。

一点都不会______有一些______很多时候______非常多的时候______

4.我觉得我比不上其他同学。

一点都不会______有一些______很多时候______非常多的时候______

5.我觉得我没有办法专心去做我正在做的事情。

一点都不会______有一些______很多时候______非常多的时候______

6.我觉得心情落寞。

一点都不会______有一些______很多时候______非常多的时候______

7.我觉得我太累了,什么事都不想做。

一点都不会______有一些______很多时候______非常多的时候______

8.我觉得有一件不好的事情快要发生了。

一点都不会______有一些______很多时候______非常多的时候______

9.我觉得现在跟以前一样,仍然不会成功。

一点都不会______有一些______很多时候______非常多的时候______

10.我感到很害怕。

一点都不会______有一些______很多时候______非常多的时候______

11.我最近晚上睡得没有以前那样安稳。

一点都不会______有一些______很多时候______非常多的时候______

12.我很不快乐。

一点都不会______有一些______很多时候______非常多的时候______

13.我比以前沉默。

一点都不会______有一些______很多时候______非常多的时候______

14.我觉得寂寞,就好像我没有任何朋友。

一点都不会______有一些______很多时候______非常多的时候______

15.我觉得我的朋友对我不再友善,他们不想再跟我一起玩。

一点都不会______有一些______很多时候______非常多的时候______

16.我玩得很不痛快。

一点都不会______有一些______很多时候______非常多的时候______

17.我觉得我很想哭。

一点都不会______有一些______很多时候______非常多的时候______

18.我觉得很悲哀。

一点都不会______有一些______很多时候______非常多的时候______

19.我觉得大家都不喜欢我。

一点都不会______有一些______很多时候______非常多的时候______

20.要我自己带头做一件事很困难。

一点都不会______有一些______很多时候______非常多的时候______

把孩子对题目的选择进行计分,“一点都不会”是0分,“有一些”是1分,“很多时候”是2分,“非常多的时候”是3分。把分数加起来,假如你的孩子选了两项,那么取分数高的那一项。

下面是分数的意义:假如你孩子的分数在0~9之间,那么他是不沮丧的;假如他的分数在10~15之间,那么他有轻微的沮丧;假如他的分数在15分以上,他有相当程度的沮丧感;假如他的分数在16~24之间则是中度抑郁;而24分以上则是严重抑郁。

当然问卷可能会出三种错误:第一,许多孩子掩饰症状,没有如实地选择选项;第二,有些得高分的孩子,可能是由其他问题造成,而非抑郁;第三,孩子有时得分高可能是当天的心情不好,但是在前一天并没有同样的感觉,后一天也不会有。

如果孩子得分超过15,一星期后,再给他重做一次。如果孩子连着两个星期的得分都超过15,你就应该考虑给他安排专业的诊断。如果孩子分数超过9,并且谈到自杀,你就应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第二章让孩子敢于探索世界——依恋理论的研究成果心理学经典现象:应该随大流吗?——从众心理

我们都听说过“随大流”一词。从心理学上来说,“随大流”的本质是“从众”心理,就是想与多数人采取相同行动的心理。人为什么会有从众心理呢?首先,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个人所需要的大部分信息都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的。俗话说“众人是圣人”,似乎众人经常是正确的。其次,每个人都有害怕偏离群体的心理,希望群体喜欢自己、接受自己、优待自己,这样就可以和群体融为一体,也可以在群体中谋取利益;相反,如果一个人与群体意见不一致,这个人会害怕群体讨厌、虐待或驱逐他。

从众心理在人类社会中,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它的积极作用是:在特定范围内可以使群体保持一致,协调群体中成员的言行。比如,在集体中,少数服从多数可以保证集体行为的一致;强大的社会道德舆论,可以使社会上的人们仿效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但是另一方面从众心理也有弊端,就是在众人并不正确的情况下,它会误导我们,使我们变得人云亦云,丧失主见。

父母要教导孩子:别人有的东西自己不一定要有;大多数人做的事情也不一定就是对的。自己要有自己的判断。案例

成成的妈妈最近觉得成成总是跟她作对,不胜其烦,来到了咨询室。成成的妈妈说,成成今年四岁了,他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平时都是妈妈照顾他。成成妈妈工作比较忙,下了班还要做家务,照顾成成,非常疲惫。有时候,成成调皮或吵着要妈妈陪他一起玩,妈妈觉得烦躁,就会大声呵斥成成,甚至动手打孩子。但每次打骂过后,又觉得很后悔,第二天又会买好吃的和玩具作为补偿。

以前成成挺乖,比较听妈妈的话。但这半年来,妈妈发现成成变了。妈妈把成成放在姥姥或别的小朋友家,成成老喊着要找妈妈;但和妈妈在一起,却又总是和妈妈对着干。妈妈提议去看儿童剧,成成坚决不去看;妈妈让他吃饭,成成往椅子上一躺,坚决不吃……妈妈干脆不理他,他又抱着妈妈哭闹。妈妈觉得现在和成成在一起,简直是一种折磨。

成成对妈妈既依恋又排斥,这让妈妈不能理解。其实,成成的矛盾行为应从母子间的关系中寻找答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波尔比和爱因斯沃斯的依恋理论能给我们什么启示。波尔比和爱因斯沃斯的依恋理论

作为父母我们可能经历过或看到过,婴幼儿与父母分离时会以“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等极端的方式力图抗拒与父母的分离。有些父母可能认为这种现象在婴儿身上是很常见的,也有些父母对孩子的这一行为并不理解,觉得孩子很缠人,很烦。殊不知,婴幼儿对父母的这些依恋行为对其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人类自然进化的结果。

英国心理学家波尔比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为我们解释了婴幼儿产生依恋的原因;美国心理学家爱因斯沃斯则通过研究,进一步拓展了波尔比的依恋理论,总结出了三类主要的依恋类型,并据此预测出成年人的三种人际交往状态,证明了成年人的交往状态取决于童年。依恋理论对家长们抚养孩子和开展早期教育有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概要一、孩子为什么会有依恋行为

依恋是婴幼儿对父母或其他主要抚养者产生的一种身体接近、情感亲近的心理倾向。它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其中包涵了舒服、关心和愉悦等。

心理学家波尔比对婴幼儿的依恋现象做出了解释。他认为,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而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

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的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孩子则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波尔比认为,如果在这种无助的情境中持续下去,孩子会体验到失望和抑郁。当然,这对孩子日后人格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可见,亲近父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需求,这种需求的满足对孩子日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二、父母或其他依恋对象在婴幼儿情感发展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1.安全港湾——在遭遇恐怖和危险时,孩子想回到依恋对象身边,这样可以摆脱焦虑,获得安全感和舒适感。在依恋对象身边,婴幼儿会感到踏实和宁静。

2.安全奠基——靠着依恋对象给予的足够安全感,孩子敢于渐渐探索、接触更外在的世界。依恋对象是孩子迈出探索步伐、认识外在世界的坚强后盾。

3.分离焦虑——当依恋对象离开时,孩子会感到焦虑不安。当回到依恋对象身边,孩子会表现出欣喜等情绪。三、孩子和母亲(或其他教养者)会形成怎样的依恋关系

爱因斯沃斯通过观察一群12个月到18个月大的孩子们,发现当他们被单独丢弃在一个陌生环境中,然后当他们的母亲重新出现时,孩子们的反应是有差别的。爱因斯沃斯由此总结了3种依恋关系。

1.安全型依恋关系:与身边重要人物的关系很亲密且从不担心被抛弃的一种依恋类型。体验到这种依恋的婴儿知道妈妈的负责和亲切,甚至妈妈不在时也这样想。安全型婴儿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

2.回避型依恋关系:与身边重要人物很难建立亲密和信任关系的一种依恋类型。孩子对妈妈疏远、冷漠。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不焦虑,母亲回来也不特别高兴。

3.焦虑—矛盾型依恋关系:很想与身边重要人物亲近但又害怕被抛弃而不敢投入感情的一种依恋类型。婴儿在妈妈离开后很焦虑,一分离就大哭。别的大人不易让他们安静下来,这些孩子还害怕陌生环境。前面案例中成成妈妈和孩子就形成了这种依恋关系,离不开妈妈,可和妈妈在一起,又不和妈妈好好相处。成成妈妈可能还不知道,问题其实是出在自己身上,妈妈情绪不稳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孩子想亲近妈妈,可又无法预测妈妈的态度,所以会哭闹、和妈妈作对,表现出焦虑的情绪。四、不同依恋关系对孩子童年期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由于与照顾者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有较强的安全感,因此,能够在安全感的支持下饶有兴趣地探究周围环境,与陌生人也能友好相处,表现出自信、独立、适应性强等积极的心理品质。而这些社会品质的发展与积极进取的探索行动进一步促进了儿童认知尤其是智力的发展,改善了整体素质,增强了身心发展的和谐性。

回避型依恋的儿童虽能进行自主的探究活动,但并不深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又易为强烈的焦虑所困扰。而且由于具有回避型行为倾向,人际交往与活动的机会减少,导致社会经验缺乏,以及社会性发展滞后。

焦虑—矛盾型依恋的儿童怯于探索,与陌生人交往异常谨慎,这又缩小了其交往的人际空间,阻碍了社会能力的发展和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五、依恋关系对婴幼儿成人后交往状态的预测

爱因斯沃斯根据婴儿对母亲依恋的3种类型编写了3种成人交往状态的调查问卷,要求人们回答哪种情况与自己的情况最接近。

1.我很容易与人接近,信赖他们或让他们信赖我是件开心的事。我不怎么担心被抛弃或害怕别人离我太近。

2.与他人接近让我不安,我很难完全相信、依靠他们。有人与我太亲近时我会很紧张,并且爱侣想让我更亲近一点时我也有点不自在。

3.我想让人亲近我,可别人不情愿。我常担心我的同伴不是真的爱我或者想离我而去。我想和他人完全融为一体,可这个愿望有时会吓跑别人。

第一种情况描述的是安全型的成人,第二种是回避型的成人,第三种是焦虑—矛盾型成人。答题者中56%属于安全型,25%属于回避型,19%属于焦虑—矛盾型。研究人员就这3个问题调查了大学生,也得到了大致相同的结果。

这些研究数据有效地证明:成人拥有何种交往状态取决于童年经历!知识链接单亲家庭怎样做好依赖分离

父母的分离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不安全感,因为爸爸或妈妈不回家了,孩子只剩下一个依恋人,“离开”这件事情又刺激了孩子,孩子会非常担心自己需要的人都会像父亲或母亲那样离开。另一方面,父母离婚之前的冲突过程也会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心理伤害。在单亲家庭中,带孩子的人如果把自己调整得非常幸福,时刻都享受在生活之中,让孩子感觉到养育他的一方会坚定地、永远跟他在一起,绝不会离开他,孩子慢慢就会不再担心自己再一次被抛弃。

我认识一个妈妈,她的丈夫是一个军人,没有离婚的时候,这位妈妈感觉到非常痛苦,她几乎不会使用脸上的笑肌群,笑起来非常难看。经过奋斗,她终于离婚了,从离婚的那一刻开始,她就感觉到非常幸福和开心,脸上的肌肉变得优美和放松。她把自己的小家打理得非常温馨,每天跟女儿谈笑风生。她俩管妈妈的房间叫“头等舱”,因为那个房间大一点,床也非常柔软。女儿的房间是“三等舱”,当然这是女儿自己起的,因为女儿认为自己的房间不如妈妈的房间舒适,从这个叫法中也能看得出女儿对自己房间的不满。但妈妈并没有因此把自己的房间让给女儿,而是非常平等地在跟女儿讲条件,最后二人共同决定在女儿提出申请时,经过妈妈的同意可以偶尔来住“头等舱”。客厅被称为“二等舱”,她们在阳台上铺了一块小地毯,妈妈在上面摆上自己的茶具,女儿也把自己的棋盘摆在门那里。时间久了,妈妈品茶的时候,要求独自拥有那个空间,女儿跟小朋友下棋时,也要求妈妈离开。于是娘儿俩又是一番讨价还价,最后定好了“二等舱”的使用规矩。50平方米的小房子,被挤得满满当当,娘儿俩在里边已经生活了好几年了。放松的生活状态让女儿非常幸福,学习成绩也非常好。娘儿俩一起逛街,吃遍了那个城市所有的好餐馆;还一起切磋书法;女儿还学会了弹古筝,两人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令人羡慕不已。有时,娘儿俩会把所有的衣服拿出来,把发型也搞得怪怪的,衣服也穿得怪怪的,在家里唧唧呱呱乱乐一通。在这种状况下,孩子怎么可能怕这个怕那个?

如果单亲家庭中的孩子胆小,那说明他心中有怕的因素,有弱的因素,也就是他心中缺少精神的支持,他的心灵缺少幸福的滋润。这些是孩子自己不知道的,孩子自己会找到一些事情将这些因素投射出来,我们管这种情况叫儿童象征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只懂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医好了,孩子还会有其他的地方出现问题,这样,孩子就变得越来越敏感,最后连体质也会受到影响,不是过于肥胖,就是过于瘦弱。所以,当孩子出现胆小等行为时,成人就要考虑在孩子心理上可能出现了什么状况。一个能关注到孩子心理的家长就能够敏感地回应孩子,并能够准确地把握孩子需要什么。这里所讲的家长对孩子心理的了解,并不是指非要去接受心理培训和读心理学的书籍,因为那些书籍和培训,也是一些对别人的心理有灵敏感受的人经过自己的理解和推断,再加前人的经验所总结出的理论。对孩子心理的感受力是人类父母天生所具有的能力,只要有意识地去恢复它,这种能力即使沉睡了也会被唤醒。理论解析

依恋有什么作用?

孩童对母亲(或其他抚养者)良好的依恋能增进亲子关系,爱因斯沃斯的研究表明,孩童时期的发展对成人时期有很大影响,依恋对孩子日后的人格发展有很大影响。

母子依恋越紧密是否越能促进孩子的发展?

凡事都有一个度,对母亲过度的依恋反而会阻碍孩子的发展。孩子最终要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儿童对抚养者的依恋必须有结束的时候,而结束依恋的过程必然会带来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是指儿童害怕与父母或其他抚养者分离而产生的不安和焦虑。如果孩子对父母或其他抚养者过度依恋就会带来过度的分离焦虑,导致孩子在该与妈妈分开的时候不能与妈妈分开,即使勉强分开也会产生各种问题。

分离焦虑对孩子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吗?

分离焦虑本身是不能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但它是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阶段,只有经历过与妈妈分离的孩子才能更加独立地探索广阔的世界。可以说成长的过程本身是要经历痛苦的。

母子的分离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吗?

波尔比通过观察婴儿与母亲的分离焦虑,将分离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

1.抗拒:一旦母亲离开视线范围,孩子就会哭,抗拒别人的安慰,急着找回母亲。

2.绝望:当分离时间延长,孩子会变得安静、伤心和沮丧。

3.隔离:孩童会避开或排斥他人(包括母亲)。

渐渐地,就算是母亲离开孩子,孩子也不会难过了,这样,孩子就会将注意力投向周围的世界,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学会与他人交往,这样他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拥有安全型依恋心理呢?

1.父母应尽可能多地与孩子在一起,多对孩子微笑、逗引、说话,或模仿孩子的发音、动作、话语等。对稍大一点的幼儿的活动,父母则应给予关注,但不过分干预。也就是说,宝宝需要时,大人及时参与;不需要时,大人就坐在旁边干点自己的事情。渐渐地,宝宝就能独立玩耍,只要听见大人的声音,或者知道大人在另一房间做事,就放心了。这是宝宝安全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的表现。

2.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母亲对孩子发出的各种信号,应及时予以回应,而且这种反应越敏感,反应越积极,幼儿形成安全型依恋可能性就越大。尤其是在孩子啼哭的时候,母亲应尽快将孩子抱起。因为,在婴儿掌握基本语言之前,和父母唯一的交流方式就是啼哭。一哭就抱,会让宝宝感到自己唯一拥有的交流方式非常有效,父母鼓励他频频使用这一工具,增加了婴儿和父母的互动。婴儿与外界互动得越多,获得的回应和刺激越多,感情和智力的成长就越快,获得的安全感也就越多。

3.父母要注意不要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更不要吓唬、要挟孩子,说一些破坏孩子安全感的话。如“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再不睡觉,大灰狼就来吃你了”等。父母应用欣赏、鼓励、支持的话语代替批评、责备和惩罚。

4.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不要无视孩子或是采用强硬的手段,可以依照之前和孩子之间所做的约定来纠正孩子的错误。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对自己以及他人的肯定和信赖,就算遇到困难也能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勇敢地去面对。

5.温暖、和睦、互助的家庭氛围将有助于婴幼儿安全型依恋的形成;反之,冷漠、疏远、拒绝的家庭氛围则易使儿童形成不安全型依恋。父母应尽可能地给幼儿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让儿童在这样的背景中感受爱与关怀。启示

1.儿童时期良好的依恋是孩子日后与他人发展良好关系的基础,父母对儿童的良好照顾是形成良好依恋的基础。同时,每个孩子出生时先天气质的不同,也会影响到亲子依恋关系的形成。多数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都会形成安全型的依恋关系,但也有少数孩子带有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如果亲子之间不是安全型的依恋,父母也要接受事实,在教养的时候要多用些心,尽量给这些儿童有规律的照顾,一定要让孩子相信父母是可靠的,是可以依赖的。在分离的时候,虽然会比安全依恋的儿童缓慢些,但也能一步一步地成功分离,最终能独立地探索世界。

2.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只是一个基础和过渡,孩子最终要与社会上的陌生人交往,所以要让幼儿除了与稳定的抚养者在一起外,还要尝试接触其他的抚养者和身边的其他亲人。这有利于减少儿童日后的分离焦虑。

3.就像有人说的,成长是痛苦的,每个儿童都会或多或少地体验到分离焦虑。父母不要因为孩子的一点不安就迟迟不敢与孩子分开,要果断地让孩子体验这种分离焦虑感,况且大多数的孩子都可以从这个过程中顺利地走过来。教子实践与青春期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培养亲密依恋

依恋是由儿童与母亲的共生关系引发的,心理学理论认为孩子在刚生下来的头两个月,处在原型自恋状态,是一种自闭、对外部世界浑然不知的状态。这个时候的婴儿相当于生活在伊甸园,享受着欲求与满足。是母亲的爱抚、温暖、怀抱和哺乳,让孩子从自体依恋转向客体依恋,开始感知外部世界,感知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感知身体的边界。如果母亲性格强硬、动作粗糙、情绪不好,对孩子管理疏忽(让孩子处于饥、渴、冷、湿等不安状态),或不愿亲自陪伴孩子,把孩子寄养别处,甚至虐待孩子,那么孩子就可能很难与人形成良好的依恋,甚至可能出现自闭倾向。有很多不能形成依恋的孩子,在成长中慢慢形成边缘型或自恋型等人格障碍。

孩子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很重要,母亲的接纳、喜欢、拥抱、躯体抚慰和精神关注,将促进孩子与母亲形成信任、安全、温暖的关系,这样的依恋关系能让孩子变得健康、活泼、开朗、自信和自尊。很多母亲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因为自己初产没有经验,工作繁忙,住房条件不理想,而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其实心理学这低估了婴幼儿的心理能力,我们忘记了存在本能这个东西,绝大多数婴幼儿都有主动与环境适应的能力。在没有语言的时候,他努力用笑、眼睛的追随、手舞足蹈、哭来表达内心趋向,讨好并控制母亲或照料他的人。母亲或照料他的人不要挫败孩子这样的努力,给予必要的回应可以鼓励孩子与人的交流和建立亲密关系。如果孩子在两岁前,母亲由于种种原因,如外出、产后抑郁、让保姆或奶奶全权喂养,没有与孩子形成好的依恋该怎么办呢?孩子在前两年已经出现一些心理发展问题又该怎么办呢?不要担心,只要孩子五岁前回到父母身边,一切就都来得及。儿童的发展其实并不像精神分析说的那样是一种时间性、顺序性很强的线性发展,我觉得儿童的心理发展很多是齐头并进、并存不悖的。儿童的心理发展也可以看成一种心理欲求,这种欲求的满足可以因为环境而延迟或阶段性潜抑,只要母亲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接纳、欣赏,并适当地增加与孩子的躯体接触并给予孩子温暖的拥抱、轻柔的抚慰、细心的照料,孩子仍旧可以重新获得与母亲的依恋。唯一不同的是,这种依恋的建立可能会持续得比普通孩子更长一些。

与父母形成深层依恋的孩子有以下特征:人际关系中,开朗活泼、有自信和自尊、懂得爱别人、能与人“共情”、没有暴力倾向、善良、宽容、知道自我的边界、不对别人过度要求。能正确解读父母教育自己的信息,打得也骂得,孩子不会忌恨父母,一般也不会让父母太伤心。依恋不够的孩子打不得也骂不得,因为父母这样做会激发孩子内心深处对父母的不信任。当孩子回家,回到母亲身旁,需要和母亲重建依恋的时候,母亲最好做到:对孩子身上的某些行为、特征、习惯不满意,不要忙着纠正孩子,让孩子感觉很糟糕,没有安全感;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要批评孩子,如果什么事非说不可,也要这样说:“孩子你这样做很不错啊,不过,妈妈还有一种方法,你想不想试试?”不要急于向孩子或让孩子表达亲密感,结果遭到孩子拒绝,引发大人的挫败和孩子的焦虑害怕;不要拒绝原来曾与孩子形成依恋的人(如老人、阿姨),或嫉妒孩子对那个人太好,让孩子在客体关系发展中产生混乱的感觉;不要扔掉孩子随身携带的旧手帕、毛绒玩具、漫画书,给他买更好的。其实,这些东西对孩子内心的平静很重要,是一种对父母依恋的替代品,要暂时保留,耐心地等待孩子自己失去兴趣。父母要用一种平和、坚定、温暖的心去引导孩子,孩子会慢慢地完全投入父母的怀抱,完成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任务——依恋。第三章家庭会伤人——米纽钦的家庭结构治疗理论心理学经典现象:家庭教育不能自相矛盾——手表定理

当一个人有一块手表时,他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块表时,却无法确定时间。两块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选择一块可以信赖的表,校准时间,并以此作为标准,按它的指引行事。就像尼采说的:“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有一种道路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会更容易些。”

这就是“手表定理”。手表定理启示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只能有一个指导原则或价值取向。因此,父亲和母亲之间的教育目标不能出现矛盾,否则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案例

琪琪今年十岁了,上小学四年级,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孩子。一个月前,琪琪经常觉得肚子疼。上语文课的时候,琪琪甚至疼得受不了,被老师送到了医院。可是到医院检查后,也没发现什么致病的原因,医生认为孩子可能疲劳了,建议多休息。休息了几天后,琪琪的症状得到了一定缓解,但没过几天,琪琪的症状又出现了。于是,在医生的建议下,琪琪妈妈领着琪琪来看心理医生。经过心理医生的询问和讲解,琪琪妈妈终于明白,其实,琪琪的问题并不在琪琪本身。

原来,琪琪妈妈和爸爸最近关系不好。琪琪妈妈和爸爸是经人介绍认识的,琪琪妈妈在一家外企工作,爸爸在国企工作。琪琪妈妈当初觉得琪琪爸爸人老实、可靠又挺有学问,便同意了和琪琪爸爸的婚事。但结婚后,琪琪妈妈觉得琪琪爸爸挣钱少不说,还得经常补贴农村的父母和兄弟,因此经常与琪琪爸爸发生口角。大约半年前,琪琪的妈妈由于工作出色升职成为部门经理,工资也涨了不少。琪琪爸爸的职位仍然没有什么变化,而且由于其父母年迈多病,哥哥是残疾人,便将更多的收入补贴给父母。琪琪妈妈觉得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都打了水漂,心理很不平衡,跟琪琪爸爸的争吵也逐渐升级,而且两个人都想得到琪琪的支持。妈妈跟琪琪抱怨爸爸,爸爸又跟琪琪责备妈妈,而且二人还经常让琪琪表态到底支持谁。琪琪也正是在这段时间感觉肚子疼的。

米纽钦用他的理论告诉我们,家庭并不都是幸福的港湾,有时候不良的家庭关系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米纽钦的家庭结构治疗理论

家庭治疗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领域里崛起的一股新兴的力量。这一理论将个人的心理冲突、人格特征、行为模式和家庭联系在一起,把人及其症状放在一个对个人来说最重要的系统——家庭中了解并治疗。它超越了以往个体咨询和治疗的模式,拓展了人们对个体心理冲突和症状的认识,给父母们了解孩子问题的发生提供了新的视角。理论概要一、家庭结构

米纽钦认为,家庭结构是指多年来形成的规则,它决定着谁与谁发生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暂时性的,也可以是长期存在的。例如,一个多子女的家庭中,在一个短时期或在几年的时间中,年龄较大的兄弟会形成小团体,共同对付弟弟妹妹。

米纽钦提出,家庭中应当存在一种等级结构,在其中,父母的权力远远大于孩子,大孩子则比小孩子承担更大的责任。父母双方在家庭中也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比如,我们经常说的“父母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父母一方是管束者,另一方为孩子提供同情)”。儿童在成长中,会逐渐了解到家庭中存在的规则,即父母对待孩子的不同方式。家庭中的规则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方式。当然,如果新的情况出现,如孩子上大学去了,家庭必须能够产生改变,以适应这个事件。二、家庭亚系统

家庭的成员组成了不同的亚系统,如“丈夫—妻子”“父母—孩子”等,这些亚系统都是家庭结构的组成部分。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依赖于家庭各亚系统的良好运转。家庭中每个成员也可能同时属于几个亚系统,在不同的亚系统内,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权力水平,起不同的作用。

夫妻亚系统是家庭内最突出和重要的亚系统。夫妻之间要学习如何接受彼此的差异和满足彼此的需要,以及如何随着家庭的变化进行角色的互补。配偶亚系统是家庭稳定、持久的根基。

当孩子出生后,夫妻亚系统便转换为父母亚系统。这时父母关系的协调就显得非常关键。一方面,父母的抚养态度和抚养方式可能会存在差异,双方需要协商达成一致。另一方面,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需要就孩子不同阶段的需求及出现的问题继续进行协商。可以说,父母持续地致力于维持和加强夫妻亚系统的稳定是家庭幸福的保证。

兄弟姐妹亚系统也是家庭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系统中,儿童学习如何与自己的兄弟或姐妹相处,建立关系,并学习如何团结兄弟姐妹,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应付父母。

在一个功能良好的家庭中,三个子系统都是以整合的方式和谐运转的。三、边界渗透性

边界渗透性描述的是家庭系统和亚系统内部成员相处的规则或是边界。家庭内部子系统间清晰、灵活的边界,既有助于维持家庭成员彼此的分离,让家庭成员有一定的自由度、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又让家庭成员在需要时能得到关心和帮助,有归属感。

高渗透性的边界和非渗透性或僵化的边界则会导致家庭的纠结和疏离。例如,如果一个成绩一直不错的孩子把一张英语不及格的成绩单带回家,爸爸轻描淡写地说下不为例,要好好学习,便不再谈论这件事了。在这个例子中,家庭的边界是僵化的,这个家庭较为疏离这个孩子。在纠结家庭中,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和其他亲戚会询问孩子的成绩。有的家庭成员取笑他,父亲会不高兴,而母亲会在这个星期中频繁地检查这个孩子是否在做作业。吃饭时,父母会与整个家庭成员讨论这件事。这样的家庭边界渗透性过高,孩子很难形成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四、结盟

在应付家庭突发事件和日常事件时,家庭亚系统通常会出现结盟的现象。结盟是指在某个活动中家庭成员间相互联合以反对其他家庭成员。结盟有时是灵活的,有时是固定的,如母亲和女儿一起控制令人头痛的父亲,就是一种较为固定的结盟。

当然,每位父母都要求孩子与自己站在一起反对另一位父母,因此,家庭中的权力发生偏移,偏移的具体情况取决于结盟。在家庭系统中,谁能够做出决定、影响决定的执行,谁就最有权力。因而与最强势的父母结盟的孩子就增强了自己的权力。在一个纠结的家庭中,权力是不清晰的。孩子会向父母一方要求允许做某事,即使另一方已经说了“不行”。因此,当边界太僵化或太具渗透性时,家庭内部的结盟就会出现机能不良,家庭也就难以作为一个系统正常运转。前面案例中的琪琪正是因为父母争相与她结盟,孩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才使琪琪产生了焦虑的情绪,并导致其心理问题躯体化。知识链接父母应了解自己的性格

每个孩子的性格都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但后天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将会最终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也就是说,原生家庭中父母的性格是孩子形成的核心因素。在一个家庭里,若是父母亲能够基本了解自己的性格倾向,对于亲子相处或是教育小孩都非常有益。下面的问题,可以帮助你更多地了解你内在动因以及外在的行为如何在你的身上产生作用,让你成为一个具有基本特质的父母。(1)你内在的快与慢(表3.1,符合1分,不符合0分)。

这是你在生活中的行动速度,是你内在的真实反应,快慢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帮助你了解自己内在的感受是否舒服、是否顺畅、是否符合自己内在的意愿。如果前1~12项的得分高于后13~24项得分,说明内在的你更享受快速度的生活方式,反之则享受慢速度的生活方式。表3.1 内在的快与慢测试表(2)你内在的动机(表3.2,符合1分,不符合0分)。

在处理每一件事情的过程中,每个人关注的内容会有很大差异,通常可以分为关注感受还是关注事情本身,而不同的关注倾向会导致不同的结果。通过以下内容可以帮助你更清楚地了解与朋友、家人和孩子相处中,你聚焦的是感受还是事情本身,你真实的、潜意识中的内在动机究竟是什么。表3.2 内在的动机测试表

备注:这两项表格中的问题,都是帮助你了解自己处理事情的内在趋向和外在的行动模式,可能会均衡,也可能会有明显的差异,还有可能会在一些特定事情的处理上会有综合状况等。不论结果怎样,都没有对错之分。

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否发现了孩子和你的不同之处?是否真正明白了性格中的奥秘?是否觉察出感受和事件本身微妙的联结?……

当我们在寻找、觉察、接纳内在真实自我的同时,我们的心绪才会平和淡定,而亲子的沟通和相处才会融洽,才会尽力减少和缓和亲子相处的矛盾。因此才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不同的孩子需要我们不同的相处方式和不同的语言去激励或是引导。

例如,一个关注结果和内在快速度的爸爸经常会对孩子说:“嗨,快一点,你这么慢吞吞我们一定会迟到的(或许孩子并没有你所感觉的那么慢,而内在快速的你却不允许一点点的缓慢和拖沓,所以你不断地催促着你认为很慢的孩子)!”而一个关注感受、内在速度缓慢的妈妈则经常会对孩子说:“孩子,我快气晕了,你怎会把房间弄得这么脏乱?你要想想该怎样才能整理好(你传递的是你不愉快的情绪以及你没法接受脏乱,内在有序的你又希望孩子能够按原位整理东西而不是胡乱地堆在—起)。”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父母因个体内在动机和外在行为模式不同,造成所关注事情的切入点也截然不同,而这些不同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着你的孩子。有时你的影响是善意的、积极的、肯定的,也有时你的影响是主观的、片面的、消极的。虽然我们都知道任何性格都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但在多些了解自己的内在动机和外在行为以后.是否可以重新修补自己的小小缺陷?是否可以让你那个阳光的小宇宙能够发出更多的能量去引领懵懂的孩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