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新进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11:28:08

点击下载

作者:刘波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新进展

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新进展试读:

前言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本书是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组织编写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新进展大系》的一个分册。编写目的是总结和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最新进展,为临床医生和医学科研工作者提供一本具有前沿性、先进性和指导性,适合临床医生阅读,能够指导临床医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中西医结合高级临床参考书。

全书共10章,重点对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证型影像学、藏象的活体结构和功能学、经络的解剖与功能影像学、针灸的脑功能影像学及证型的客观化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和今后研究展望作了介绍。同时也简要介绍了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发展历史、中药在介入治疗学及中药在影像技术检查中的应用,并对中西医结合影像科学研究方法学作了概述。

本书主要供中、高级影像医生、临床医生,尤其是从事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临床医生阅读使用。西医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和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亦可参考使用。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编者所在单位领导和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同时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还大量参考并部分收进了国内外的有关文献资料,对上述专家、领导、单位和有关作者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虽然我们为本书的编写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但由于编写人员的水平所限,书中难免会出现不足和疏漏,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编 者2016年9月第一章 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概论

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交叉学科,也是我国影像工作者与中医结合而独创的一门学科,以前也有人称之为中医影像学。随着中医在国内的蓬勃发展和逐渐走出国门,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是运用影像学所具有的结构成像和功能显像的双重特征,探索中医基础和临床有关理论,以及运用中医技法提高影像技术质量、诊断水平及介入治疗疗效的一门学科。它包括两个主要内容:影像学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和中医学在影像学中的应用研究。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发展简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主席有关做好中医和西医相互学习的若干指示,为中西医合作指明了方向,随后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西学中热潮,影像学也不例外,已故著名放射学家汪绍训于1958年率先提出“中西合流,创造新的放射学”,一大批学者积极响应,开展影像学与中医结合研究实践,并卓有建树。汪绍训等提出的概念与实践,是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萌芽与起点。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影像学与中医结合的研究和其他领域一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杂志停刊,交流终止,能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十分有限,仅发现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1972年9月编写的《放射诊断学》教材中有独立章节——“祖国医药学对发展X线诊断学的贡献”,介绍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相关内容。1977年9月,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夏宝枢组织举办过一次与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相关的地区性学术会议——“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放射诊断经验交流会”,共有19个省市200余位专家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会议。

20世纪70年代初,计算机断层成像(CT)——一种新的影像技术问世,逐渐改变了影像科室的工作模式。随后各种高科技影像设备,如彩超、磁共振(M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PET/CT等相继投入临床应用,显著扩大了影像学的观察视野,不只局限于形态学诊断,同时还涉及功能显像;介入放射学的问世还同时改变了影像学科的性质,突破了传统辅助诊断学科的格局,使影像学科在形态和功能诊断的基础上,还成为继临床内科、外科治疗手段之外的第3种新的治疗学科,使得以往一些内、外科传统治疗手段不能解决的一些疾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难看出,传统的学科命名——放射诊断学,已不能完整表达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一个新的学科——医学影像学,应运而生。

198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的建立,带动各地专业委员会相继成立,从组织构架上保证了有一支活跃的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队伍。1994年,《中医影像学》的出版明确了学科的任务和目的。2000年出版的《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又进一步明确了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研究范畴,规范了研究方法和路线。200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的创刊,又给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队伍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等等这些,极大地促进了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学科的发展。从上述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是广大从事影像学与中医结合研究的学者在当年所谓“中西合流,创造新的放射学”基础上,顺应历史潮流而创立,并被不同时代学者逐渐补充完善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它有力地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第二节 影像学参与中医学理论研究具有独特优势

影像学的发展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自然科学新技术革命使影像学发展具有如下基本特点:不同成像源的发现,使影像学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化的发展特征,从X线诊断发展到核素成像、超声成像以及磁共振成像,使放射诊断学演变为影像诊断学;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图像重建技术日益完善,使影像学从二维空间显示到四维空间动态观察人体内部结构,给影像诊断带来了崭新的视角;影像设备的进步,使影像学成为物理、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参与研究生命科学最有效的手段,它不仅能反映机体病理解剖学的信息,亦能反映组织的微循环、细胞代谢、细胞膜功能等方面的信息,成为目前唯一对活体进行无创性功能研究的方法;介入放射学的建立和发展,使医学影像学科彻底改变了单一的诊断学模式,而成为临床治疗型学科。由于基础科学的发展,影像学已由原来单一成像技术、仅局限于形态学诊断的学科,发展到今天众多影像技术、兼顾形态、功能诊断和临床治疗组成的综合性学科。这种变化对影像学的诊断方式以及医学的发展已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影像学具备功能可视化的独特优势,也决定了它是研究中医学理论的得力工具。第三节 中医辨证与影像学诊断的思维共性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中医诊疗中的精粹。中医学的“证”是机体对病因的整体反应状态,是疾病某一时期、某一个体的临床表现和内涵。它可以指导临床诊治。虽然中医学“证”的诊断与影像学诊断理论体系不同,但有许多共性。1.宏观性、整体性

 “证”是生物、心理、社会等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的整体层次反应状态的总和,但多从机体宏观的外在表象来观察生命活动过程和疾病变化过程。影像学诊断是通过发现各种异常的影像信息,以病理、解剖为基础,密切结合临床而得出诊断,也具有宏观性和整体性。如腰椎骨质破坏,结合患者有肺癌手术史,影像学对椎体的病理改变在诊断思维上首先应考虑转移性病变,这就是从整体上和宏观上把握诊断。2.动态性、阶段性

 “证”是人体整体疾病反应状态的动态过程,具有明确的、连续的阶段性。影像学诊断也具有这类特征,如肝脓肿的影像学表现随着病程不同可分为蜂窝织炎期、脓肿形成初期、脓肿形成期,其影像学表现迥然有别。3.物质性、信息性

 “证”不论是机体反应状态或是证候、综合征等,都是人体内所包含的物质或能量的转化状态,都有其物质基础,也是人体自稳状态反馈调控的信息传输。影像学所观察到的各种异常影像信息都有明确的病理解剖基础,是大体病理表现的投影。所有影像学诊断都是建立在病理的基础上,具有其物质性和信息性。4.相对模糊性和笼统性

 由于确定“证”的四诊所见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导致“证”的判断标准具有相对的模糊性和笼统性。影像学诊断也具有类似特征。影像信息虽具有客观性,但多只是病变发展过程中的瞬间记录,每一次诊断过程都是影像医师一次独特的主观思维过程,难免导致影像学提出的诊断具有“概然性”。几乎可以说,影像学诊断都是假说,而不是最后结论。由于影像信息本身的限度、疾病的复杂性、诊断的概然性,使影像学诊断具有相对的模糊性和笼统性。

中医辨证与影像学诊断存在的思维共性,为影像学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研究方面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第四节 影像学在中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一、补充信息,协同望诊,促进“辨证”客观性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主要特点。辨证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治疗。中医辨证的依据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获得疾病的外在表现。由于中医发展历程中强调临证经验,注重哲学思辨,加之与科技结合滞后,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并未涉及影像学。影像学的建立和发展,使我们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可以看到原来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很多生理和病理现象,如胃肠道的蠕动、血流的速度和方向,以及器官中肿块的大小、密度和血供等。影像学提供的这些征象为中医辨证提供了丰富的新信息。

望者,望其形也。影像学所得到的图像(“形”)是要医生来“望”的,因此影像学检查所提供的客观信息,属于中医“望诊”的范畴,可看作是中医望诊的延伸。例如咳嗽,肺实质内看到渗出或实变,符合中医的实证;如果没有渗出或实变,看到肺纹理稀疏,肺的运动度减低等肺功能不全表现,符合中医的虚证。利用这些客观指标参与中医辨证,有助于中医证的规范化,避免了中医辨证以主观分析为主、缺乏客观指标的不足。二、信息全面,辨证客观,提升“论治”有效性

中医辨证论治的过程是通过四诊收集的疾病外在表现,通过司外揣内、格物致知的思维模式,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确定证型,选择合适的治则。影像学在辨证过程中可以补充更多有用的信息,可指导中医在总体治则的前提下选择更恰当的治疗方法。例如中医对黄疸的认识,传统四诊收集的信息可以分清“阳黄”和“阴黄”,但无法辨识“阳黄”和“阴黄”的原因,如是结石还是肿瘤?实际上这两种情况都可辨证为“实证”,而“实证”当以“祛邪”为治则。中药排石和手术摘除肿瘤都属于祛邪的治疗方法之一。影像学参与辨证可明确黄疸原因,对黄疸的中医辨证进行必要的补充,有助于指导中医在总体治则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三、深化理论,发展中医,学科特征唯一性

中医要发展,必须首先从丰富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做起,这是中医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医理论的不足点在于虽然重视整体功能,但对功能载体——组织解剖相对重视不够。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任何功能的实现必有其载体,脱离载体,便无功能可言。对于人体而言,功能的载体便是组织解剖。如中医对“三焦”的描述,主要集中于功能部分,对其载体——组织解剖始终含糊不清。有学者从功能角度入手,以X线检查探讨中医的三焦:认为胸腔有关组织协助心、肺器官,起到呼吸和循环的功能,与上焦主温煦的作用相仿;腹腔内众多的淋巴管和乳糜管,协助脾、胃、肝、胆、小肠,担负消化系统的吸收运输功能,与中焦主腐熟的作用相当;肾、膀胱、大肠共同完成大小便的排泄功能,与下焦主决渎的作用相当。因此提出人体胸腔、腹膜内腔、腹膜外腔与上、中、下三焦相对应。此研究以X线检查为手段,以解剖和生理知识为基础,从功能角度入手,探讨“三焦”的功能载体,试图将中医“三焦”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把三焦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功能单位或者是几个内脏功能结合来看待,形象客观,这对开拓中医理论研究新思路具有重要价值。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些研究热点,如辨证论治机制、藏象活体结构和功能机制、药物归经和升降沉浮理论、经络走向和实质、穴位解剖和功能等研究,都有影像学参与研究的成功范例。影像学具有的结构成像和功能显像双重特征,是目前能对活体进行功能显像的唯一技术方法,因此决定了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是发展中医的一个重要环节。第五节 提高认识,加强交流,促进学科发展

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无论是在中医基础领域还是临床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多数研究者仍是以西医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医中药进行基础和临床研究,这与深层次中西医结合,即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现代科技方法开展中医中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力求全面合理地对中医理论进行现代阐释等,仍有不少差距。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像学新技术日新月异,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认识,加强交流,拓宽研究领域,加大研究力度,并持之以恒,促进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学科发展,为人类健康作出新的贡献!第二章 中西医结合证型影像学第一节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证型影像学一、脑梗死(一)中西医对脑梗死的认识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是一类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病,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总称。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等,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

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中医学将其列为“风、痨、臌、膈”四大疑难病之首。本病多由于忧思恼怒,或恣酒嗜肥美之食,或房事所伤、劳累过度,以致阴亏于下,肝阳暴张,内风旋动,气血逆乱,夹痰夹火,横窜经络,蒙蔽心窍而发生猝然昏仆、半身不遂诸症。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与发病部位密切相关,表现为相应神经功能的丧失,可出现偏瘫失语、偏侧肢体麻木、大小便失禁、走路不稳、精神错乱、痴呆,甚至成为植物人;大面积脑梗死和脑干梗死有时可致命。但急性脑梗死在发病后6小时内经过有效治疗,使患者血栓溶解、血管再通,大大增加脑梗死痊愈率,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早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死率。(二)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对脑梗死的辨证分型较多,2证到9证不等,虽然名称各异,但本质基本相同,亦有部分重叠。以下介绍其中两种目前较常用的分型。

中医称脑梗死为“中风”,按照其证候辨证分型可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证。

1.中经络

临床表现轻微,发病后一般无昏迷,具体又可划分为以下5型。(1)肝阳暴亢证:

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2)风痰阻络证: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3)痰热腑实证:

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口舌歪斜,口黏痰多,腹胀便秘,午后面红烦热。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4)气虚血瘀证:

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黯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涩。(5)阴虚风动证:

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或黯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参考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第5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出版)辨证分型标准,中经络证,无神志改变,又可分为2型:(1)中经络1型(络脉空虚,风邪入中):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等症。苔薄白,脉浮数。(2)中经络2型(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寐多梦,突然发生口眼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脉弦细数。

2.中脏腑

 临床表现较重,发病后出现昏迷及共济失调症状,根据临床表现又可分为以下5型。(1)元气衰败证:

神昏或昏愦,肢体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失禁,舌紫黯或黯淡,苔白腻,脉沉缓。(2)风火蔽窍证:

风火上扰,蒙蔽清窍,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眼斜,两目斜视或直视,面红目赤,口噤,项强,两手握固拘急,甚则抽搐,舌红,脉数沉。(3)痰热闭窍证:

神志昏愦,半身不遂,鼻鼾痰鸣,身热,肢体拘急,可见抽搐,舌质红绛,苔黄腻,脉滑数。(4)痰湿蒙窍证:

神昏,肢体瘫软、不温,痰涎壅盛,面白唇黯,舌质黯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5)阴虚阳亢证: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晕耳鸣,面红目赤,心烦易怒,腰膝酸软;舌质红或绛,或有瘀斑,舌苔薄黄或燥,脉弦或脉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脑梗死又可分为以下7型:

1.风痰火亢证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发病突然。

次症:头晕目眩,心烦易怒,肢体强急,痰多而黏,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2.风火上扰证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病势突变,神识迷蒙。

次症:颈项强急,呼吸气粗,便干便秘,尿短赤,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3.痰热腑实证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

次症: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腹胀便干便秘,舌质黯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风痰瘀阻证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

次症: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黯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5.痰湿蒙神证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神昏痰鸣。

次症:二便自遗,周身湿冷,舌质紫黯,苔白腻,脉沉缓滑。

6.气虚血瘀证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

次症:面色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舌质黯淡,舌苔白腻或有齿痕,脉沉细。

7.阴虚风动证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

次症: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三)脑梗死中医证型影像学研究

1.脑梗死辨证分型与病变部位的关系(1)中经络:

以基底节为主。(2)中脏腑:

以基底节、脑叶及脑干为主。(3)风痰阻络证:

多见于小脑。(4)痰热腑实证:

脑干较多发。(5)气虚血瘀证:

梗死灶大部集中于内囊膝部和放射冠。(6)阴虚风动证:

丘脑多见。

2.脑梗死辨证分型与病灶大小、数目的关系(1)中经络:

以腔隙性梗死、小面积梗死为主,梗死灶直径常小于5cm或在5~6cm(图2-1)。(2)中脏腑:

大面积梗死为主,常见于2个脑叶以上或者整个半球的梗死(图2-2)。图2-1 脑梗死(中经络)图2-2 脑梗死(中脏腑)

3.脑梗死辨证分型与病灶数目的关系(1)元气败脱证、脉络瘀阻证、肝阳上亢证与痰热腑实证:

病灶以多发为主。(2)风火上扰清窍证、痰湿蒙闭心神证、痰热内闭心窍证、气虚血瘀证及阴虚风动证:

病灶以单发为主。

4.脑梗死辨证分型与有无合并出血的关系(1)肝阳暴亢证、气虚血瘀证:

合并小出血病灶较多见。(2)肝阳暴亢证:

极易合并颅内出血。

5.脑梗死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检查(TCD)颅内动脉血流速度的关系:(1)气虚血瘀证:

血流速度均最慢,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值最低。(2)阴虚风动证:

血流速度均最快,PI、RI值最高。(3)风痰火亢证:

血流速度均增快,PI、RI值增高。(4)风痰瘀阻证:

血流速度减慢,PI、RI值增高。二、脑出血(一)中西医对脑出血的认识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俗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此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起病,起病迅速。临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相应的神经系统损害症状。脑出血的好发部位依次为壳核和内囊区(约占50%)、中心部脑白质、丘脑、小脑半球、脑桥,脑室内脑出血发病率最低。脑出血的发生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主要原因有:①粟粒型微动脉瘤破裂:脑出血患者尸检发现血管壁有100~200μm缺乏壁肌层的动脉瘤存在;②高血压患者动脉壁粥样斑块,节段性、局灶性纤维素样变,管壁溃疡形成、坏死破裂;③脑动脉缺乏外弹力层,加之豆纹动脉行径长、管径小,高血压时直接冲力较大造成;④神经血管麻痹导致神经组织坏死。

脑出血属于中医“出血中风”范畴。中医学认为,出血中风的病因在于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阴虚阳亢,肝阳化风,加之各种诱因如外感风寒、过度劳累、酗酒、情绪激动等而致头部气血运行受阻,或血溢脉外,以突然昏仆、头痛、失语、偏瘫等为主要表现。

根据患者发病后的意识状态、肢体运动功能及语言功能等,临床将脑出血划分为5个等级:Ⅰ级为清醒或者嗜睡,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或者失语;Ⅱ级为嗜睡或朦胧,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或失语;Ⅲ级为浅昏迷,伴偏瘫,瞳孔等大;Ⅳ级为昏迷,伴偏瘫,瞳孔等大或不等大;Ⅴ级为深昏迷,去脑强直或者四肢软瘫,瞳孔单侧或双侧散大。(二)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同脑梗死/中风分型(具体见第二章第一节“一、脑梗死”)中脏腑以脑出血为主,中脏腑可分为以下5型:

1.元气衰败证 神昏或昏愦,肢体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失禁,舌紫黯或黯淡,苔白腻,脉沉缓。

2.风火蔽窍证 风火上扰,蒙蔽清窍,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眼斜,两目斜视或直视,面红目赤,口噤,项强,两手握固拘急,甚则抽搐,舌红,脉数沉。

3.痰热闭窍证 神志昏愦,半身不遂,鼻鼾痰鸣,身热,肢体拘急,可见抽搐,舌质红绛,苔黄腻,脉滑数。

4.痰湿蒙窍证 神昏,肢体瘫软、不温,痰涎壅盛,面白唇黯,舌质黯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5.阴虚阳亢证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晕耳鸣,面红目赤,心烦易怒,腰膝酸软;舌质红或绛,或有瘀斑,舌苔薄黄或燥,脉弦或脉细。

参考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第5版)确立辨证分型标准,中脏腑主要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据正邪情况分为闭证和脱证:

1.闭证 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据有无热象,又可分为阳闭和阴闭。(1)阳闭:除上述闭证症状外,还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2)阴闭:除上述闭证症状外,还有面白唇黯,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

2.脱证 表现为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萎,脉细弱或脉微欲绝。(三)脑出血中医证型影像学研究

CT和MRI对中风脑出血的检出率极高,能够明确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性质、占位效应、是否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等情况。对于早期脑出血的显示,CT扫描要优于MRI。急性期脑出血,CT扫描表现为高密度,边界清楚,CT值约为75~80Hu;出血后6~8周,CT扫描时血肿一般表现为脑脊液密度。在MRI图像上,血肿的信号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急性出血在T1加权像表现为等信号至轻度低信号,而在T2加权像表现为低信号区;亚急性期出血(3天至3周)在T1及T2加权像均显示为高信号区,随着正铁血红蛋白被巨噬细胞吞噬转化为含铁血黄素,T1加权像上呈等信号,T2加权像表现为在出血周围形成的低信号环;慢性期出血(>3周),血肿逐渐吸收或液化,在T1加权像上为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目前,单纯研究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分型与颅脑CT、MRI间关系的文献较少,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出血性中风辨证分型与病变部位的关系(1)中经络:

出血灶主要集中在基底节区与丘脑(图2-3)。图2-3 脑出血(中经络)(2)中脏腑:

出血灶主要集中在基底节区与脑叶。其中,风火上扰清窍型、痰湿蒙塞心神型出血灶主要分布在基底节区;元气败脱、心神散乱型出血灶主要分布在脑叶、基底节区。(3)阴闭证:

出血主要位于基底节区或脑叶。(4)阳闭证:

出血主要位于脑干、丘脑或基底节区。(5)脱证:

出血可位于任何部位。

2.出血性中风辨证分型与出血量的关系(1)中脏腑:

出血量较大,约大于30ml,占位效应较明显,出血常破入邻近脑室系统,中线结构有移位;其中出血量显著者(>60ml)以风、火、痰证最为突出(图2-4)。图2-4 脑出血(中脏腑)(2)中经络:

病变相对较小,中经络证2型脑出血者多于1型。(3)阴闭证:

出血量较大,水肿、占位效应明显,中线结构常移位,常破入邻近脑室系统。(4)阳闭证:

出血位于丘脑,脑干出血量可较小,脑室系统均有受压;出血位于基底节区的表现与阴闭证不易鉴别。(5)脱证:

出血量均较大,常大于30ml,甚至超过50ml,占位效应显著,中线结构明显向对侧移位,并合并脑疝形成,出血均破入邻近脑室系统,导致脑室系统内有大量积血,邻近脑室系统亦可闭塞,形成对侧脑室扩大及梗阻性脑积水的表现。

3.出血性中风辨证分型与病灶大小的关系(1)中经络:

大片病灶与小片病灶无明显差异。(2)中脏腑:

以大片病灶为主,其中元气败脱、心神散乱型与阴虚风动型以大片病灶为主,而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以小片病灶为主。

4.出血性中风辨证分型与病灶数目的关系

中脏腑者多发病灶数目明显多于中经络者;中脏腑者以元气败脱型、心神散乱型多发病灶为主。【评述与展望】

目前,影像学已成为脑血管病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近年来,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诊断、治疗手段日趋丰富。中医在为中风辨证分型时,若能够将影像形态学改变纳入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有助于临床进一步认识其病因病机,为证候的客观化诊断提供依据,从而提高临床辨证施治水平。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在缺血性、出血性中风中医证型的研究上已见相关的影像技术运用于临床,影像技术为学者们研究中风的中医证型提供了新的途径,为中医证型的客观化研究开辟了新天地。CT、MRI已初步运用于探讨脑梗死影像表现与不同中医证型间的关系的研究。

但由于中医证型分型诊断标准尚未完善,缺乏大样本流行病学数据等,难以得出各主证的具体数据供临床辨证参考,因此中风中医辨证量化指标的确定需要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探讨。与此同时,随着功能影像学的发展,学者们的研究目前仍局限在影像形态学改变的范围,鲜见涉及功能影像学领域的研究报道,若将功能影像技术纳入到中风中医证型与影像学表现方面的研究,相信对于中风中医证型的影像学认识一定会更加深入,从而促进中医现代化的发展。第二节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证型影像学一、大叶性肺炎(一)中西医对大叶性肺炎的认识

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属肺部急性炎症的一种,多为肺炎双球菌致病,可累及肺段,也可从肺段开始扩展至肺叶的大部或全部,偶可侵及数叶。病理性改变分为4期:充血期,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内浆液渗出;红色肝样变期,肺泡内充满大量纤维蛋白及红细胞等渗出物,使肺组织变硬,切面呈红色肝样;灰色肝样变期,肺泡内红细胞减少,代之以大量白细胞,切面呈灰色;消散期,炎性渗出物逐渐被吸收消散,肺泡内重新充气。

大叶性肺炎好发于青壮年,多见于冬春季,常见诱因有受凉、劳累或淋雨等,以突然高热、恶寒、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为临床特征。临床上,症状的减轻常较肺内病变吸收为早,病变多在2周内吸收。少数患者可吸收延迟,病程达1~2个月,偶可演变为机化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属于中医“风温”的范畴。中医认为,肺炎常因劳倦过度、醉后当风等人体正气不足之时,感受风热之邪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所致。邪伤肺卫,风邪束表,卫气郁闭,故见恶寒发热;肺气失宣,故咳嗽、气喘;肺不布津,聚而为痰,伤于寒邪则为白稀痰,伤于热邪或寒邪化热则见白黏痰或黄痰。邪气阻滞肺络,则致胸痛。邪伤肺络,可见咯血。若邪气过盛,正不胜邪,邪气入里,内传营血,则面唇青紫或衄血发斑;甚则邪热内陷、逆传心包、蒙闭心窍,出现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若邪热郁闭不宣,热深厥深,四末厥冷。若治疗得当,邪退正复,可见热病恢复期阴虚津伤之低热,手足心热或口干舌燥之证候。(二)中医辨证分型

目前,不同中医辨证多分为4型:邪袭肺卫型(卫分)、痰热壅肺型(气分)、热毒内陷型(营分)、余邪未尽型(未尽)。

1.邪袭肺卫型

 临床表现为发病急骤,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咳嗽,痰白或黄,口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2.痰热壅肺型

 临床表现为高热不退,咳嗽,咳痰黄稠或咳铁锈色痰,胸痛,呼吸气促,口渴烦躁,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洪数或滑数。

3.热毒内陷型

 临床表现为高热不退,嗜睡、昏迷、惊厥,严重可能导致呼吸肌循环系统衰竭,烦躁,谵语,甚则四肢厥冷,舌红绛,苔黄而干,脉细数。

4.余邪未尽型

 临床表现为咳嗽,低热,自汗出,手足心热,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三)大叶性肺炎中医证型影像学研究

X线是目前临床最基本的胸部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正常肺纹理及异常阴影。X线检查一般能作出大叶性肺炎的准确诊断,表现为以肺段、肺叶分布为主的片状致密影。CT则是诊断大叶性肺炎的有效补充检查手段,一些在X线片上隐匿位置的肺炎,比如与心影重叠处,在CT片上均能清晰显示。不同中医证型的大叶性肺炎有着不同的影像表现。目前,有关X线与大叶性肺炎中医证型的相关研究较多,而研究CT与大叶性肺炎中医证型关系的相关文献较少。

1.X线表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1)邪袭肺卫型:

此型在X线片上主要表现为渗出,即斑片状影,边缘模糊 (图2-5)。另外,一些病例X线检查可无阳性发现,或只表现为病变区肺纹理增多,透明度略低。图2-5 大叶性肺炎(邪袭肺卫)(2)痰热壅肺型:

此型在X线片上主要表现为实变,炎症累及肺段表现为片状或三角形致密影,如累及肺叶的轮廓一致(图2-6)。不同肺叶的大叶性实变形状各不相同。(3)热毒内陷型:

此型在X线片上亦表现为实变,但实变范围、累及肺段较痰热壅盛型更大、更多,并伴有继发征象如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甚至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的影像改变,比如脑炎等。图2-6 大叶性肺炎(痰热壅肺)(4)余邪未尽型:

此型表现为实变区的密度逐渐减低,先从边缘开始。由于病变的消散是不均匀的,病变多表现为散在、大小不等和分布不规则的斑片状致密影。此时易被误认为肺结核,应予注意。炎症进一步吸收可只遗留少量索条状影或完全消散。

2.CT表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1)邪袭肺卫型:

此型为大叶性肺炎早期改变,主要为少许肺泡内渗出及炎症细胞渗出,在CT片上主要表现为肺野透亮度减低,并见小片状、斑片状影,边缘模糊。(2)痰热壅肺型:

CT显示肺内实变阴影呈肺叶分布,密度均匀,边缘被胸膜所局限,不外凸也不内凹。由于实变的肺组织与含气的支气管相衬托,有时在实变区中,可见透明的支气管影,即含气支气管征。(3)热毒内陷型:

此型在CT上亦表现为肺部实变,但实变范围、累及肺段较痰热壅肺型更大、更多,可合并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在CT上表现为胸腔背侧弧形液性密度影,或者心包增厚。(4)余邪未尽型:

此型表现为实变区的密度逐渐减低,先从边缘开始,肺野透亮度逐渐增大,实变区域密度减低,呈散在、大小不等和分布不规则的斑片状阴影。如复查CT,可观察到病变范围明显缩小,密度减低。二、支气管肺炎(一)中西医对支气管肺炎的认识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又称小叶性肺炎(lobular pneumonia),多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及极度衰弱的患者。支气管肺炎常见致病菌为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等。病理变化为小支气管壁充血、水肿,肺间质内炎性浸润及肺小叶渗出和实变的混合病变。病变范围常为小叶性,也可融合成片。

支气管肺炎好发于冬春二季。发病前患者可有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临床表现较重,多有高热、咳嗽、咳泡沫黏液脓痰,并伴有呼吸困难,严重者呼气时有呻吟声,鼻翼扇动,三凹征,发绀和胸痛等。体温可不高,白细胞总数也可不高。

小儿肺炎,中医称为“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也是婴儿时期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中医认为,支气管肺炎的外因责之于感受风邪,内因责之于患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失固,抵抗力低而致病。(二)中医辨证分型

目前,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中医辨证多分为4型:风寒闭肺型、风热闭肺型、痰热闭肺型和正虚邪恋型。

1.风寒闭肺型

 多为发病早期,多在1~2天内入里化热而转为风热证,临床比较少见。主要表现是发热,咳呛,恶寒无汗,痰白而稀,舌苔薄白,脉浮数。

2.风热闭肺型

 肺炎早期(1~2天后)以此型为主。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恶风,咳嗽气促,微有汗出,汗泄不彻,口渴痰多,轻度气促,流涕鼻塞,咽部红赤,苔薄黄,舌红,脉象浮数而滑。肺听诊呼吸音粗糙或少许干湿啰音。

3.痰热闭肺型

 在发病3~7天后,如风热之邪经治未祛,导致热邪炽盛,灼津炼液成痰,痰热壅于气道,则转为此型,多属重症肺炎。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烦躁,咳喘气促,鼻翼扇动,口唇发绀,气促喘憋,喉间可闻及痰鸣,声如拽锯,胸高抬肩,苔黄、舌红,脉象弦滑。肺可闻及干湿啰音或哮鸣音。

4.正虚邪恋型

 多在发病7~10天经治疗后,痰热渐化未尽,肺脏气阴受伤,随即形成痰热内恋,阴虚火旺,肺脾气虚等。临床表现主要是气急不显,病程迁延,咳嗽有痰,咳痰不爽,或有低热,面色发白,自汗或盗汗,舌苔薄,质淡红,脉细。肺可闻及少许干啰音。(三)支气管肺炎中医证型影像学研究

支气管肺炎在X线片上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增多及模糊,沿肺纹理分布见多发斑片状密度增高影。病变可分布在1个或多个肺段,亦可发生在双肺多个肺叶。借助X线胸片检查,临床医生可得出初步诊断,但部分患者仅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未见明显渗出征象,影像医生若不仔细观察或经验不足,常导致漏诊。CT空间分辨率高,与X线片相比,能更清晰显示肺部情况。支气管肺炎在CT上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周围的结节和斑片影,形如树枝发芽,称为树芽征;多个肺小叶病变融合成较大的片状致密影。但由于辐射量大、价格昂贵等原因,临床上只有少数病例进行CT检查,这也是有关CT表现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相关文献报道比较少,而X线片表现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相关研究较多的原因。

1.X线表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1)风寒闭肺型:

X线仅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2)风热闭肺型:

X线表现多以肺泡炎症为主,呈斑片状模糊阴影或大片(节、段)阴影,部分呈点状阴影、沿支气管走行分布。或者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同时两下肺可见局限性肺气肿,同侧膈肌变平。(3)痰热闭肺型:

X线表现可为肺泡炎症或为间质炎,除斑片模糊影外,还呈现大片状、点状、网状阴影,同时伴有胸膜反应、胸腔积液、肺气肿、肺不张等。(4)正虚邪恋型:

X线表现以间质性炎症为主,肺纹理增粗、模糊,可见网状、点状阴影以及双轨征、袖口征等征象。影像征象较前减少,提示炎症病变吸收,趋向治愈。

2.CT表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1)风寒闭肺型:

CT可表现为无明显异常征象,或仅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2)风热闭肺型:

CT可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同时可见沿支气管分布的点状、小片或大片状模糊阴影。也可见小泡状透亮阴影,为小叶支气管炎性水肿或管腔内分泌物形成活瓣样堵塞引起的过度充气。(3)痰热闭肺型:

CT表现除风热闭肺型所示沿支气管走行分布的片状阴影、局部肺大泡或过度充气,且病变数量增多,病变范围较前增大,同时可合并有胸膜反应、胸腔积液、肺气肿、肺不张等征象。(4)正虚邪恋型:

CT表现为肺部病灶较前减少、消失,肺纹理增粗、模糊,可见网状、点状阴影以及双轨征、袖口征等间质性炎症征象,提示病变趋向好转、吸收。三、肺结核(一)中西医对肺结核的认识

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人体多系统受累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以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最常见,一般通过排菌者飞沫传播。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出现临床发病。

肺结核的基本病理变化是渗出、增殖和变质。渗出性为主的病变表现为浆液性或纤维素肺泡炎。该变化发生在病变早期,或机体免疫力低下,或菌量少却毒力强,或变态反应较强的情况下。若菌量少、毒力较低,或人体抵抗力较强,对结核杆菌产生一定免疫力时,病变则以增殖为主的结核性结节肉芽肿为特征。增殖性病变周围也可出现渗出性病变,两者常混合存在。当人体抵抗力增强或经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细菌可逐渐被控制、消灭,病变可吸收、纤维化、纤维包裹或钙化。变质为主的病变多由渗出性或增生性病变发展而来,常常以菌量大、毒力强、机体抵抗力低、变态反应增高或未适当治疗时发生。细菌增殖,病灶可扩大、溶解、液化和空洞形成,并可经血行发生肺内及全身性播散,也可经支气管发生肺内播散。

肺结核属中医学“肺痨”范畴。《慎柔五书》云:“肺结核热,瘦损,有虫在肺,令人咳逆气喘。”治以五膈下气丸等方。肺结核之致病因素有两方面,一为外因感染瘵虫,一为内因正气虚弱。病变主脏在肺脏,可累及脾肾,甚至传遍五脏。病理性质主要是阴虚。一般来说,初起肺体受损,肺阴受耗,表现为肺阴亏损之候,继则肺肾同病,兼及心肝,而致阴虚火旺,或因肺脾同病,导致气阴两伤,后期肺脾肾三脏虚亏,阴损及阳,可出现阴阳两虚的严重局面。

肺结核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典型表现有低热、盗汗、疲乏、消瘦、食欲不振、咳嗽、咯血、胸痛和气促等。急性血行播散者,可有高热、寒战、咳嗽、昏睡和神志不清等全身中毒的症状。肺结核以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痰菌为依据进行综合诊断。(二)中医辨证分型

目前,肺结核不同中医辨证多分为4型:肺阴亏虚型、阴虚火旺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

1.肺阴亏虚型

 临床表现为干咳或咳少量白黏痰,痰中带有血丝或血点,色鲜红,胸部隐隐闷痛,低热,午后手足心热,皮肤干灼,口咽干燥,少量盗汗,疲乏无力,纳谷不香,舌边尖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

2.阴虚火旺型

 临床表现为咳呛气急,痰少黏稠或吐稠黄少量之痰;时时咳血,血色鲜红,混有泡沫痰液,午后潮热,五心烦热,骨蒸颧红,盗汗量多,心烦失眠,性急善怒,胁肋掣痛,男子梦遗失精,女子月经不调,形体日渐消瘦,舌绛、苔黄或剥,脉细数。

3.气阴两虚型

 临床表现为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咳痰清稀色白,量较多,痰中偶带血或咳血,色淡红,午后潮热,热势不高,怕风畏冷,自汗与盗汗并见,食少,腹胀,便溏,神倦乏力,面色白,颧红,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脉来细弱而数。

4.阴阳两虚型

 临床表现为咳逆少气,痰呈白沫状,喘促气短,动则喘甚,不得平卧,声嘶失音,痰中或见夹血,血色黯淡,潮热盗汗,四肢浮肿,五更泄泻,心慌,唇紫,肢冷,口舌糜烂,大肉尽脱,男子滑精阳痿,女子经少,经闭,舌质淡紫黯、少津,苔黄而剥,脉微细而数或虚大无力。(三)肺结核中医证型影像学研究

X线作为肺结核的普查手段,对可疑肺结核患者能作出初步诊断。X线是目前临床最基本的胸部检查手段。肺结核的X线片表现依临床分型的不同而表现各异,X线检查可在一定程度上直观反映肺部结核灶的情况。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CT检查能更清晰、更直接地显示肺部病灶的形态、范围等,在平片不能发现的病灶、诊断分型困难的病变以及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方面,是X线检查有效的补充。

1.X线表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1)肺阴亏虚型:

此型主要发生在病变初期,发病年龄较小,病程短,症状轻。在X线片上主要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斑片状边缘模糊的阴影,也可表现为肺段或肺叶阴影。因患者系初染结核,可以引起结核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此时在X线片上可见原发病灶、增大的肺门淋巴结以及两者之间淋巴管炎所致的条索状阴影。(2)阴虚火旺型:

此型在X片线上主要表现为渗出性病灶,大多呈斑片状或云絮状,好发于尖后段以及背段,可见散在支气管播散灶,有时尚可见引流支气管。干酪性肺炎的X线片表现为大叶范围的致密阴影或沿支气管走行分布的小叶阴影,病灶中间可见由急性空洞所引起的不规则透明区。干酪性空洞可以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空洞呈虫蚀状。(3)气阴两虚型:

此型在X线片上主要表现为肺纤维化征象,多见于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此型由浸润型肺结核及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发展而来,在胸片上可同时见到结节状阴影、斑片状阴影、空洞阴影、球形或肿块阴影、纤维索条及钙化阴影,以广泛的纤维性增生和慢性空洞形成为其特点。(4)阴阳两虚型:

此型主要表现为肺纤维化、肺组织严重损坏,由于广泛的肺纤维化可引起支气管扭曲扩张和肺血管床的破坏,因此可导致肺气肿、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

2.CT表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1)肺阴亏虚型:

此型主要发生在病变初期,发病年龄较小,CT片上可清晰显示原发综合征,即肺内片状或大片状模糊阴影,引流淋巴管及纵隔淋巴结炎(图2-7)。(2)阴虚火旺型:

此型在CT片上可以更清晰地显示渗出性病灶、干酪性肺炎及空洞。可表现为多种形态,包括边缘模糊的斑片影,即渗出病灶;圆形或类圆形阴影,即结核球;大叶状实变,其内可见多个小空洞,即干酪性肺炎;厚壁空洞,内壁可不光整,即干酪性空洞等(图2-8)。图2-7 肺结核(肺阴亏虚型)图2-8 肺结核(阴虚火旺型)(3)气阴两虚型:

此型在CT片上主要表现为肺纤维化征象。病变以纤维索条影、薄壁空洞影、肺叶广泛纤维化实变及肺组织钙化为主。(4)阴阳两虚型:

由于长期慢性病变,受累肺野大部分被纤维组织取代,肺体积明显缩小,可见纵隔及肺门结构移位。CT可更清楚显示肺硬变,即肺组织明显缩小又无空洞,以及其内的支气管扩张改变。同时可见显示肺纤维化引起的肺气肿、肺动脉高压等征象。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中西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多由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发展而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的病理变化。慢性支气管炎可见各级支气管壁有各类炎症细胞浸润,以浆细胞、淋巴细胞为主。肺气肿的病理改变可见肺过度膨胀,弹性减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属“咳嗽”“喘病”“肺胀”等范畴。COPD以虚为内因,病机关键是肺虚痰瘀。气虚血瘀兼夹痰浊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肺脾肾虚是治病之本,本虚标实是病理特征。其急性发作期往往多为外邪引动痰饮而致咳喘加剧。环境、劳累、饮食、七情、感染等致病因素,都会引起肺功能虚衰,从而诱发本病。COPD病情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血瘀,气虚、阳虚、痰阻均可导致血瘀,虚瘀结合,是COPD缠绵难愈的根本。

COPD的主要症状可表现为慢性咳嗽,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期在劳动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为COPD的标志性症状;部分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可表现为喘息和胸闷,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COPD早期可见无异常体征,随病情发展可出现桶状胸,呼吸变浅,频率增快,呼吸音延长,部分可闻及干湿啰音。(二)中医辨证分型

总结目前文献资料,目前COPD的中医辨证多分为3型:痰热壅肺型、肺脾两虚型、肺肾两虚型。

1.痰热壅肺型

 临床表现为咳嗽气粗,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色黄,咳吐不爽,胸胁胀满,口干欲饮,小便赤,便干。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2.肺脾两虚型

 临床表现为咳嗽气短,动则尤甚,咳痰,量多稀白,倦怠乏力,食少纳呆,面色白或萎黄,便溏。舌淡胖或边有齿痕,苔少,脉细弱。

3.肺肾两虚型

 临床表现为呼吸浅短,声低气怯,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胸闷心慌,痰多质黏,口唇发绀。舌淡或紫黯,少苔,脉弱。(三)COPD中医证型影像学研究

COPD早期阶段,慢性支气管炎在X线片上可能没有明显的征象,或者仅表现肺纹理增粗、增多及紊乱,以中下肺野为重;有时会出现肺纤维化的网格状影;当进入到肺气肿阶段,X线片可表现为胸廓前后径增宽、肺野透亮度增高、横膈低平、有时可见局限性透光度增高区域,心影狭长;透视下可见膈肌动度减弱。CT较X线片更能敏感、准确地显示肺内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双肺多发小圆形薄壁无肺纹理透光区;CT可根据病变的破坏部位和范围,将其分为全小叶型肺气肿、小叶中央型肺气肿和间隔旁型肺气肿。目前,研究COPD中医证型影像表现的文献多集中在X线与CT表现两方面。

1.X线表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1)痰热壅肺型:

此型在X线片上无特征性X线表现,仅见肺纹理增多、增粗,呈网状或条索性、斑点状阴影,肺透明度不同程度增高,有时可见轨道征及网线影,以双下肺为著(图2-9)。(2)肺脾两虚型:

此型在X线片上可出现肺气肿改变。双肺透亮度局限性或弥漫性增高,肺纹理稀疏,间接征象可表现为肋间隙增宽,膈肌下降,心影狭长等。(3)肺肾两虚型:

此型在X线片上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除可见以上两型征象外,同时可见病变范围更大,肺透亮度增加更加明显,同时肺间质纤维化程度增加,呈弥漫网格状、纤维索条状阴影,部分可呈蜂窝状改变(图2-10)。图2-9 COPD(痰热壅肺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