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学习与思考辅导读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16:41:16

点击下载

作者:李萍,陈维达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政治经济学:学习与思考辅导读物

政治经济学:学习与思考辅导读物试读:

前言

为有利于学生的课后学习,满足广大社会读者的学习要求,我们根据政治经济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与学生教学互动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以及收集到的有关社会读者反馈的信息编写了本书,并将其作为刘诗白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一书相配套的辅导读物。

在政治经济学学科带头人刘灿教授、丁任重教授的组织带领下,经过集体讨论和认真研究,明确了本书编写的主导思想为:以中国转型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进程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的新问题、新挑战为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由重要的经济学概念、范畴构成的主要知识点及其经济学逻辑、经济学原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概括出一些重要和疑难问题,并提供理解与研究这些重要和疑难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以期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和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去观察现实、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求经济学解释的专业敏感度与研究能力。

为此,本书编写的基本结构考虑是各章的题目完全与原教科书相同,但内容则不完全局限于教科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本章内容简介;二是本章主要知识点;三是重点问题解答,着重阐述各章的主要原理或重大理论问题;四是疑难问题和学术争鸣,客观地介绍各章的疑难点和学术界的不同观点,或学术界结合社会经济的新现实对旧理论的新理解,或某些基本原理的新发展,或结合社会热点问题介绍新的相关学术成果。

本书由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研究所、经济学的任课教师共同编写。李萍、陈维达任主编。各章编写者为:

导论

,刘灿、丁任重、吴垠;第一章,罗英;第二章,陈继钊;第三章,王朝明;第四章,王卉;第五章,杨慧玲;第六章,李秋红;第七章,姜凌;第八章,盖凯程;第九章,张良;第十章,戴歌新;第十一章,陈志舟;第十二章,陈师;第十三章,陈维达;第十四章,李萍。在写作过程中,李萍、陈维达与承担各章写作的老师进行了多次沟通,对全书的各章做了认真细致的阅读和反复修改等工作。在此,谨向参加此书编写的全体老师深表谢意。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我们真诚地希望广大同学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有利于我们在再版时予以修正。

本书的写作和出版得到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社长冯建教授、曾召友副总编等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责任编辑孙婧为本书做了大量工作,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李萍 陈维达2009年深冬于光华园导论一、本章内容简介

导论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和意义,介绍了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并指明了政治经济学的历史任务以及现实意义。

第一节分析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从“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等基本理论分析入手,本节介绍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并着重介绍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根据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

第二节分析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本书从物质资料生产的角度提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以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分析了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

第三节分析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和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本节指出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通过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各种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即经济规律;提出了构建中国经济学需要注意的基本问题。

第四节分析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政治经济学不仅能为无产阶级提供阶级斗争的思想武器,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行动指南。二、本章主要知识点(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而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联系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来研究生产关系。2.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根本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同时,要借鉴其他科学运用的方法如数量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等。(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 生产力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个要素。2. 科学技术也是一种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不过,科学技术是通过影响生产力的三个构成要素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的,所以,它本身并不成为生产力的一个独立要素。3. 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只有结成一定的关系进行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的活动,才能与自然界发生联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这种关系,叫做生产关系。(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2.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它们既矛盾又统一,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运动。3.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4. 生产关系可以积极地反作用于生产力。(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在这个经济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艺等意识形态,统称为上层建筑。2.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反作用。(五)物质资料生产的总过程1. 物质资料生产的总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2.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互相制约、互相依赖,构成生产总过程的矛盾运动。生产在总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六)经济规律1. 经济规律是关于生产关系运动变化的规律。它是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 经济规律总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或者退出历史舞台,或者在新的条件下改变其作用形式。所以,除了个别的在一切社会形态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外,经济规律都是历史的规律。3. 经济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质,即经济规律的产生和发挥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利用经济规律较快地实现预定的目标。4. 经济规律按它们发生作用的经济条件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在一切社会经济形态中均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在某几个社会经济形态中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只在某一种社会经济形态中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七)广义、狭义的政治经济学1. 广义的政治经济学,着重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般经济规律或共有经济规律。2. 狭义的政治经济学,着重揭示的是个别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运动的规律,即适用于人类社会个别发展阶段上的特有经济规律。(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科学性与发展性1.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实际上也就是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代表无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并为无产阶级斗争服务。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性:它具有科学的内在品质,即科学总是发展中的科学,科学的本性就是与时俱进。(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2. 从经济上来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况,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而不可逾越的、相当长的历史阶段。3. 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和调节经济的方式,市场经济可以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2.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市场并不是发挥一般的调节作用,市场机制应该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三、重点问题解答(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政治经济学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相互关系中研究生产关系的。

1.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这个规定表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不同于以流通为对象的重商主义,也不同于仅仅以农业部门为对象的重农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以生产为出发点,反映这样的事实: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的生产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涉及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不是生产的自然属性,而是生产的社会属性,但对生产的社会属性的分析不能脱离生产的自然属性,原因是反映自然属性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生产的社会属性。

2. 生产力是指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生产力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人们只有结成一定的关系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活动,才能与自然界发生联系。由于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而生产关系是人们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3. 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中的其他两个方面。

4.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它们既矛盾又统一,构成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不断运动。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5. 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这种矛盾有根本性的不同。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当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抗性矛盾单靠资本主义自身的力量是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的,因而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而社会主义社会的这种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得到解决。因此,以资本主义为对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目的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作用,寻求改变这种生产关系的动力。(二)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经济规律是关于生产关系运动变化的规律。它是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1. 经济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质,即经济规律的产生和发挥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经济运动是“一定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些规律不[1]仅不以人们的意志、意识和愿望为转移,反而决定人们的意志、意识和愿望”。人们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志和法律去发明、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经济规律,但是,这并不是说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以通过生产斗争、科学实验和各种社会实践,逐渐认识和发现经济规律;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利用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来规划自己的行为,即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克服工作中的盲目性,较快地实现预定的目标。2. 我国建设的实践证明:只要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建设就能较快地发展;只要违反了客观经济规律,社会主义事业就要遭受挫折,受到客观经济规律的惩罚。因此,我们要把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地结合起来。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加强对各种经济理论的学习外,还必须反复参加社会实践,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把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有哪些?

首先,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应用到人类社会的研究上,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并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了深刻研究,在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经济学体系。恩格斯说:“这种德国的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2]的。”

其次,政治经济学的具体分析方法包括:1. 抽象法。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主要依靠抽象的思维能力。要做到科学的抽象,首先必须收集和占有大量的实际材料,然后运用抽象力对实际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从中找出最基本、最简单的东西,并发现它们内在的各种联系。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2. 矛盾分析法。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根据这个规律,事物的运动是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政治经济学要研究生产关系的发展运动,首先就要分析生产关系内部的各种矛盾关系以及生产关系同它的外部条件的矛盾关系。3.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所谓逻辑方法,就是按照经济范畴的逻辑顺序和逻辑联系,从简单的、抽象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逐步上升为复杂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以阐明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逻辑发展进程。所谓历史方法,就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时,按照历史的进程来探求事物发展规律的方法。所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就是在经济研究中,使逻辑推理过程与历史上经济关系的发展过程基本相一致。4.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政治经济学通过抽象而概括出来的许多原理,还需要回到实践中去证明和检验。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最后,在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中,还应当借鉴和运用自然科学的一些方法,如数量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等,这会使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表述和论证更为完善、更为精确。(四)如何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组成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它们二者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所以,一定的生产关系总是适应于一定的生产力状况而建立起来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了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 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可以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得到解释: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革又引起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的变革。当适应生产力要求的某种生产关系建立起来后,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以及为另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从而退出历史舞台,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不仅如此,生产力的发展还提出了生产关系发展、变革的要求并规定了其发展、变革的方向和程度。3.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下,已相继出现了五种基本类型的经济制度,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可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它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和发生作用,它决定着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决定着一定社会形态中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发展变化,促进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五)怎样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成分的基础上,克服了它的阶级与历史局限而创立的、新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马克思首次系统、全面地表达了现代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这两大发现,确立了马克思在思想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同时,它又是科学的,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世界观、基本原理和方法论。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践和总结,我国经济学界以开放的态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立场的同时,引进和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增强了经济学对实际问题的解释力,推动了中国经济学的进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正是这门科学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3. 西方经济学是泛指19世纪90年代马歇尔发表《经济学原理》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学学者创立的各种经济理论,主要内容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及各种流派。西方经济学是具有两重性的。它既把私有制的市场经济永恒化,也揭示了市场体系的运行机制,包括种种市场失灵的现象;在其维护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它也揭示了这个社会经济运行的一些共同的和特殊的规律。4. 经济学作为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即在资源短缺情况下的行为,而选择的科学,本身具有一般规定性,它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不因为国家的差别而有所不同;因为资源短缺及其有效配置是任何社会都要遇到和解决的问题,实现最大经济福利也是任何社会所要追求的目标。5. 对待西方经济学应采取正确的科学分析态度,既不一概排斥,也不全盘照抄。我们应该批判和摒弃其掩盖资本主义制度本质和矛盾的基础理论,同时要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其描述和分析市场经济的微观运行和宏观管理的某些理论观点以及某些政策措施。我们既要看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两种对立的理论体系,又要看到我们需要从西方经济学中吸收合理成分和精华来发展马克思主义,构筑中国经济学大厦。四、疑难问题和学术争鸣(一)目前学术界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哪几种主要观点?

目前学术界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观点主要有:1. 主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这是支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一种观点。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时,不是研究它的表面现象,而是揭示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即研究各种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政治经济学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2. 主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配置。这是目前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持的观点,也是西方主流经济学派的一种观点。他们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主体和不同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3. 主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制度分析和资源配置相配合,但强调资源配置方面。这种观点认为应尊重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历史和传统,适应经济学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功能要求,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定应当避免单纯研究生产关系和单纯研究资源配置两种极端,而应当研究一定经济制度下的经济运行,应当有机结合生产关系或制度与资源配置两个方面加以研究。4. 还有学者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今天的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基本生产关系的同时,必须研究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不仅要研究经济关系的本质,还要研究经济现象形态;不仅要研究社会经济的质的规定性,还必须研究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而研究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就不仅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及各种具体实现形式,还必须研究生产关系表现层面的人与物的关系,研究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二)如何深入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原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的一对基本范畴。对于二者矛盾运动的原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经典性的概述,并在《资本论》中进行了更为翔实的论述。理论界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讨论,大致可归纳为五种主要观点:1. 作用论。此观点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作用表现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其性质和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2. 适应论。此观点是在斯大林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生产关系须适应生产力的何种性质,生产关系是否超越现有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客观标[3]志等问题展开讨论时提出来的。学术界分别从生产关系在功能上、层次上和组合方式上全方位适应生产力的角度来探讨二者的相互作用机制。3. 形式内容论。此观点在哲学界颇受青睐。已故著名哲学家艾思奇主编的哲学教科书中曾写道:“任何一个社会历史时期的生产方式,都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其内容,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则是生产力赖以发展的社会形式。内容决定形式,[4]形式必须适合于内容。”4. 对应论。这种观点认为,在考察历史和现实时,不能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两者相互作用的唯物史观作机械和片面的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之间并不是一种如影随形、亦步亦趋的关系,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单线对应”关[5]系,它们内部各自都有相当的弹性,并形成了广阔的“多元对应”关系。5. 标准论。这种观点是根据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史实,在“作用论”基础上引申出的一种更加重视和突出生产力决定性作用的新看法。该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我们考察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就上述分析可得出以下几点看法:第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既不是一种机械的单链因果关系或内容形式关系,也不是简单的双向交互作用。至于二者实际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要素实体的具体内容、组合方式的具体形式、经济实体的具体层次与规模等,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先后序列和作用强弱,都要视具体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而定。第二,任何时期、任何经济形态下的生产力总是于一定的生产关系范围内运动的,任何时期人们对生产关系的选择和调整也都是以其生产力发展水平作为根本前提的。第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原理并不排斥或无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各自内部所存在的固有矛盾和由此而产生的运动。历史上既没有脱离特定生产关系而独立存在与运动发展的生产力,也没有不依赖于既定生产力为根本物质技术基础而以“暴力革命形式”或“改革形式”为社会条件而自行变革的生产关系。(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是什么?

1. 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标准答案及其评价

传统政治经济学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关于生产关系发[6]展规律的科学。那么,这种观点是否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了呢?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我们首先看一下经典作家的说法。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指出:“摆在面前的对象,首[7]先是物质生产。”在《资本论》序言中,马克思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8]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专门讨论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他说:“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同一节中,恩格斯还说,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9]和形式的科学。”以上论述虽然各有侧重,但是都强调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它包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在这两个方面中,生产关系又是研究的重点所在。不过,虽然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落脚于生产关系,但是它并没有排斥对生产力的研究,相反,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线。马克思把“劳动二重性”作为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枢纽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但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环境下形成的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对生产力的研究被忽视了,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本质和必然灭亡的趋势被看成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目的。这种含义的政治经济学难免不被人误解为是政治学而不是经济学。[10]

2. 近年来的流行看法及其评价

第一,从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的观点出发,近年来有一种比较流行[11]的看法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制度,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配置,因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则是纯粹的经济学。这种看法也是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包含着许多重要的、制度经济学所不能涵盖的内容,如分工理论、价值理论、货币理论、再生产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仅研究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也研究生产力的发展规律,特别是要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资源配置的规律。正如吴易风教授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根本分歧不在于要不要研究资源配置,而在于:①要不要研究生产方式;②要不要研究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③要不要区分抽象的生产一般的资源配置和具体的特定生产方式的资源配置,以及要不要研究具体的特定生产方式的资源配置。在所有这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而西方经济[12]学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第二,还有不少学者试图从方法论的角度来定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卢卡奇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仅仅是指方法。恩格斯也曾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13]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可以被看成一种认识经济世界的方法。

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本质和精髓探析

恩格斯将马克思最重要的贡献概括为两点:

其一是历史唯物主义,例如,恩格斯在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所写的序言中明确指出,马克思的经济学在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14]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列宁也认为:“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15]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被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因此,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硬核”,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流派相区别的试金石。

其二是剩余价值理论。把剩余价值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和基础,是因为它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居于主体地位,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其他原理的分析是围绕这一主体展开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全面阐释。对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全面分析和深刻论述,都是以剩余价值为基本线索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最完整、最成熟的理论,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必须把握剩余价值理论。第二,剩余价值理论不仅是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基本理论,而且也是分析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运动的基本理论。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所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本质和精髓,就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基础、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主体的认识经济世界的一种独立、完整的理论框架。[16](四)如何理解中国经济学产生的条件和内涵?

1. 中国经济学产生的条件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走上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中国不再师承传统的苏联模式,因为中国面对如此众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新问题,是根本不可能从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求得解答的。中国也不照搬西方,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着眼于解决把市场体制与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的问题,这是西方经济学很少涉及和不可能加以阐明的新课题。因此,改革开放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立足实际,针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得出新答案,形成新原理;同时,改革开放又呼唤经济理论的创新。中国经济学的产生,正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2. 中国经济学的内涵

中国经济学的核心和主干是理论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因为政治经济学旨在揭示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联系,是分析和揭示社会多样经济活动、多层次经济关系的理论基础。因而,建立中国经济学,首先要着眼于政治经济学的革新,谋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和科学阐述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写出更好、更适用的政治经济学专著,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的研究。这一研究将成为中国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中国经济学的构建和形成,其性质已经不只是一般的理论联系实际———“拿马克思经济学之弓,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之的”,而是要大力进行理论创新;不仅仅要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而且要研究、借鉴和发展西方市场理论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我们应该从中国改革的伟大历史转变出发、从经济学大发展的高度出发,来认识中国经济学的内涵以及它的现实任务和理论使命。正在形成中的中国经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为源泉,科学地反映和深入揭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批判地汲取西方经济学的积极要素和继承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学优秀遗产。这样一种具有中国的理论特色、风格与气派的新经济学,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五)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创新需要解决哪些主要问题?

1. 中国经济学要“学以致用”

科学不仅是要说明世界,而且要指导人们去改变、发展和完善世界。对于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来讲,它的指导实践,服务于社会经济生活的“致用功能”更是十分明显。如果理论脱离实际,片面追求形式的“完美性”,即使逻辑推导有如数学一样的精确性,“体系全面而系统”,“博大而精深”,却不能说明经济生活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这种缺乏实践功能的理论无疑也是十分苍白的。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更是需要构建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具有较强实践功能的经济学。在市场体制的新模式下,经济学家要明确从事经济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实践服务。经济学家要通过实践的总结,形成新结论和新原理,不断推动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和致用的务实精神,在中国经济学界已经有了鲜明的表现。这既是一种十分可喜的现象,也是中国经济学的重要特征。

2. 拓宽经济学的研究范围(1)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服务———中国经济学的重要现实使命

社会主义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实现社会共同富裕,于是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服务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经济学的重大现实使命。经济学要有所作为,首先要弄清经济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实践功能。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使经济学的现实功能得到了明确:为经济建设服务,为解放生产力服务。这是经济学的主要功能,也是经济学这一门学科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经济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从理论上阐明社会主义中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规律。(2)生产关系的完善———中国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完善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前提。为此,[17]人们必须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要使改革体现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样的史无前例的改革面临着许多困难,也面对着许多风险。改革的性质决定了中国经济学要深入研究改革中的深层次的生产关系问题,特别是占有和分配问题。因而,制度分析———基本制度即生产关系的分析———仍然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3)经济体制结构的优化———中国经济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中国正在进行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为目标的模式转换和机制转换,为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要形成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要建立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还要建立各种各样的中介组织与自律组织,同时还需要改革科技、文化、教育体制,健全法制和发扬政治民主。可见,这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制度创新。它不是要照搬西方模式,而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汲取西方市场经济实践的积极成果,使市场体制适应公有制和我国的具体国情、特点,既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活力,又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保证经济运行有序。要使中国新经济体制既体现“市场经济的一般”,又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殊”和具有中国的“具体形式和特色”,进行科学的体制改革和完成创新理论的任务,天然地应由政治经济学来承担。可见,把研究聚焦于体制改革,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阐明社会主义体制改革就成为中国经济学的特色和优势,这一中国经济学具有独特优势的研究领域的理论成果将成为对世界经济学的重要贡献。(4)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中国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经济运行可以按经济活动的性质分别进行研究,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运行状况;可以按微观的、中观的、宏观的角度进行研究;也可以按各种不同主体的角度进行研究。具体的经济运行是在经济的各个环节、要素、层面以及非经济的相关要素———科技、文化、环境等作用下形成的,要确定经济运行的性质,揭示其特征,人们就应着力于找出其相关要素,并确定其决定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具有自发性,经济运行具有不确定性,特别是为了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人们需要对各种经济运行状况和发展态势进行研究。实现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是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重大要求,因此更加需要对宏观、中观、微观经济的多种运行规律进行阐明,这是中国经济学必须承担起的一项任务。(5)生产组织形式———中国经济学的另一个研究课题

生产组织形式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为实现符合目的的生产而实行的一定的生产要素的组织形式,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使用的“劳动方式”范畴。中国经济学不应该只是抽象地论述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现代化大工业生产,而是要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阐述使用先进技术的现代化生产,使用一般技术和使用落后技术的中、小生产的并存,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生产和劳动密集型生产的并存;要深入研究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技术水平和效率不一的多样生产组织和劳动方式存在的合理界限,特别是要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增长方式转换这一历史趋势,深入研究实现要素有效组合的生产组织形式或劳动方式,阐明中国生产组织发展变化的规律。揭示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中国经济学不可缺少的内容。

4. 改进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建立和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要始终坚持这一方法论。政治经济学在进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制度分析时,要坚持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认识论路线,运用好科学抽象法,从实践中总结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创新。(2)广泛吸收各学科的研究方法,丰富和完善经济学理论体系

中国经济学要发展创新,必须综合借用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如系统分析的方法、信息论方法、交叉研究及综合的方法,在扩展研究领域的同时,深入科学研究的层次和程度,以完善经济学理论体系。(3)引入和正确地使用数量分析

对经济现象活动的分析,不仅要着眼于定性分析,而且也要着眼于定量分析。经济学研究需要以实证的资料为基础,以具体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去阐明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演变,从而使人们对经济发展的趋势、规律有更加具体的认识。这就不仅需要定性的理论分析,而且需要采用各种定量分析的数学方法和工具,设计出由各种经济参数组成的方程式,并通过精确的数学语言,来揭示经济运行的规律。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一些年轻人在学习西方经济学并试图进行经济活动的数量分析时,切不可陷入数学崇拜的误区。我们只能有取舍地吸取西方经济学中数量分析方法的积极成果,而不能全面照搬,更不能用数学计量来取代理论分析。那种关于只有复杂的数学模式的设计和精确数学分析的方法,才意味着经济学的“与国际接轨”并将它视为是中国经济学发展方向的主张,是不科学的。注释[1]列宁。列宁全集: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146。[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6。[3]骆耕漠。谈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问题。大公报,1961-11-27。[4]艾思奇。辫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216。[5]于光远。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问题的一些看法//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探索。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02-103。[6]张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本质、精髓与创新//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10。[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9、492。[10]张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本质、精髓与创新//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1]列宁也认为:“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就是专门研究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的。”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1。[12]吴易风。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国社会科学,1997(2)。[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3。[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15]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16]刘诗白。中国经济学构建的若干问题。经济学家,1997(1)。[17]三个有利于标准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

一、本章内容简介

资本主义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一切社会关系都表现为商品货币关系,所以,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是从商品分析开始的。

本章主要介绍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基本内容,并通过对商品经济的基本范畴即商品和货币的分析,揭示商品和货币所体现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围绕上述中心,本章分为四节。

第一节,商品。本节通过分析商品的内在矛盾,说明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着重说明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第二节,货币。本节从分析商品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即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入手,揭示了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它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通过分析货币的职能及货币流通规律,进一步揭示了货币的本质。

第三节,价值规律。本节主要分析了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和价值规律的作用,说明商品的价值通过价格表现出来,价格围绕价值浮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也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不同商品的交换按照等价交换原则来进行。

第四节,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的深化与发展。本节介绍了当代经济学对劳动价值论涉及的若干重要问题的新认识,如关于生产劳动的内涵和外延、知识劳动等非生产劳动也创造价值、区分价值创造和财富创造以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等。二、本章主要知识点(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1. 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或有用性。商品使用价值是由物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只体现了人与物的关系,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在一切社会形态中,使用价值都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2. 交换价值和价值(1)商品的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2)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人们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3)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1)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因素的统一体,它们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缺一不可。(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又是矛盾的,即它们互相对立,互相排斥。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二)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具体劳动:在一定具体形式下的劳动。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2)抽象劳动: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经济的社会关系。(3)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4)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与其他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与其他劳动相同的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出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三)商品的价值量

1.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是指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由于各个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技术条件、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的不同,生产同一种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也各不相同。(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3)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1)简单劳动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不需要专门训练和学习,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2)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3)商品价值量以简单劳动为价值计量的基础,即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复杂劳动换算成简单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

3.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1)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或效率。劳动生产率有两种方法表示。一是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二是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耗费在商品中的劳动时间成正比。(四)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私人劳动,又是社会劳动,这是由商品生产赖以存在的经济条件决定的。(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商品生产的一系列内在矛盾,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都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都是这对矛盾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五)货币的起源和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在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1. 价值形式的四个发展阶段和货币的起源(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处于等式左端的产品,处于价值被表现的地位,叫做相对价值形式;处于等式右端的产品充当价值的表现材料,起着等价物的作用,叫做等价形式。(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商品的价值第一次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3)一般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是价值形式发展中的一次质的飞跃。(4)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集中地、统一地表现在一种贵金属商品如黄金或白银上。

2. 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就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作为价值的代表,用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六)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的社会经济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货币的主要职能有:

1. 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用来表现和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货币在充当价值尺度时,是观念上的货币。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把商品价值表现为价格。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计量一定贵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份,叫做价格标准。

2. 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即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一定是现实货币。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就是货币流通。商品流通是基础,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表现。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带来了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3. 储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过程,当做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就执行储藏手段的职能。

要执行储藏手段的职能,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在私有制商品交换中,储藏手段职能对调节货币流通量起蓄水池的作用。

4. 支付手段

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货币充当支付手段造成赊销买卖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扩大了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5. 世界货币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发展,货币越出国界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便拥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七)货币形式的演变(1)原始的或朴素的货币形式。贵金属条、块的自然形式。(2)铸币形式。铸币逐渐具有价值符号的意义。(3)纸币。纸币是由国家强制流通发行的价值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4)信用货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是在信用高度发达的条件下,与贵金属不直接发生联系的新的货币形式。(八)货币流通规律

1. 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1)金属货币流通的一般规律,即决定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的规律。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2)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的计算公式

在一定时期内,需要多少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量,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商品总量、价格水平、同一货币流通速度(次数)。(3)支付手段职能产生后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的计算公式

2. 纸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1)纸币流通规律的内容: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与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相适应。(2)通货膨胀。如果纸币发行量符合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纸币与金属货币具有同样的购买力;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其结果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这种现象叫通货膨胀。(3)通货紧缩。如果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导致通货不足、货币升值,进而引起物价持续下跌,这就是一般意义上的通货紧缩。(九)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社会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两句话: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同商品的交换按照等价交换原则来进行。价值规律既是价值决定的规律,又是价值实现的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就会发生作用。(十)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实现形式(1)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劳动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促使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2)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并不完全一致,而是表现为商品价格以商品价值为轴心,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三、重点问题解答(一)商品价值的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1)商品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体现了人们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这就是商品价值质的规定性,它为我们科学地回答了价值是什么的问题。(2)商品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即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就是商品价值的量的规定性,它科学地回答了价值量的大小由什么决定的问题。(二)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 二者的统一性表现为它们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缺一不可(1)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没有价值,因而不是商品,如废品。(2)未经人类劳动创造的物品,虽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如天然草地、空气、阳光。(3)有些物品虽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不是为了交换,而是用于自己消费或无偿提供给别人消费。这种物品也不是商品,如自产自销的物品。

因此,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2.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1)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对于生产者和购买者来讲,只能实现其中一种属性,不能同时两者兼得。(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实现其统一性,一旦交换失败,就意味着商品价值不能实现,使用价值不能进入消费,商品的内在矛盾就充分暴露出来了。(三)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整个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马克思说:“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1]使用价值。”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这是因为:(1)劳动二重性学说解释了商品的二因素,从而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2)从劳动二重性出发,可以认识资本主义生产的二重性,找到剩余价值的来源,从而为剩余价值理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3)在劳动二重性学说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区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提出了资本有机构成的学说。(4)在以上理论基础上,产生了资本积累理论、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以及剩余价值分配理论,解决了政治经济学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并由此建立起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整个科学体系。(四)劳动生产率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1)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或效率。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有:①劳动者的熟练程度;②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③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④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⑤各种自然条件等。(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3)无论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相等。(4)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只影响单位商品内包含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越高,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越多,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越少,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越少,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越多,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体现在该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五)如何理解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每个生产者生产的商品都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而他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又总是依靠别人供给。商品生产者之间总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应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应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2)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由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各个生产者独立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完全是个人的私事,劳动产品也归私人占有和支配,生产商品的劳动又首先直接表现为私人劳动。(3)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能否为社会所承认,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取决于私人所生产的商品是否符合社会需要,能否卖得出去。如果私人所生产的商品卖不出去,那么其在生产上耗费的劳动就不能转化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转化为价值。这说明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反映,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则是私人劳动同社会劳动之间矛盾的反映。所以,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六)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商品的价值首先表现为交换价值。随着交换的发展,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从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到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到一般价值形式,再到货币形式,经历了四个阶段。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的成熟形式。(1)简单价值形式是一种商品的价值个别地、偶然地在另一种商品上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初阶段。简单价值形式只是价值形式的萌芽形式,是不完全、不充分的。随着进入交换的商品的种类的增多和范围的扩大,简单价值形式必然向扩大的价值形式过渡。(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已经不是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从价值形式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看,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实际上只是一系列简单价值形式的总和。当一种商品的价值已经不是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时,商品的价值第一次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的价值表现是不完全的、不统一的,还必须向更完全的价值形式发展。(3)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集中地、统一地表现在一种商品上。一般价值形式,实际上只是一系列简单价值形式总和的换位,但这种换位却带来了价值形式发展史上质的飞跃。在一般价值形式中,商品的价值表现是简单的、统一的,从而克服了扩大价值形式中存在的缺陷。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般价值形式发展为货币形式。(4)货币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集中地、统一地表现在一种贵金属商品如黄金或白银上。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没有本质区别,不同之处就是金银独占了一般等价物的地位。由于黄金或白银具有质地均匀、便于分割、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不易腐烂、便于保存等优点,成为了理想的货币材料。所以,“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由此可见,货币的产生既是价值形式发展的过程,也是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马克思指出,货币的出现,使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庞大的各种各样的商品,另一极是货币。商品的内在矛盾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七)在私有制商品生产条件下,价值规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在私有制商品生产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1)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通过商品生产者为了追逐更多的收益,并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迫使每个商品生产者力求采用先进技术、先进生产工具、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它的这个作用,又常常是以部分商品生产者的破产、社会劳动的巨大浪费为代价来实现的。(2)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社会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社会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是通过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来实现的。当价格高于或低于价值时,必然引起生产资料和社会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之间自由流动,最终导致各生产部门之间保持一定比例。它的这个作用是在社会生产力不断遭到破坏、社会劳动不断遭到浪费的情况下实现的。(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是通过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来实现的。有的商品生产者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充足的货币和有利的销售条件,因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发财致富,成为资本家;有的商品生产者生产条件落后,又缺少资金,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亏本、破产,沦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这种两极分化,在封建社会末期,就会自发地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四、疑难问题和学术争鸣(一)商品使用价值与物品使用价值的共性和特殊性(1)商品使用价值与物品使用价值的共性:①商品或物品的使用价值都是指它们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②商品或物品的使用价值都是由它们的物理、化学等自然属性决定的,是它们自然属性的体现;③商品或物品的多方面的使用价值,是随着人们生产经验的积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发现的;④在一切社会中,使用价值都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2)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①必须对别人有用,是社会的使用价值;②必须是劳动产品;③必须通过交换过渡给他人,即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从以上的特殊性讲,商品的使用价值又是一个历史范畴。(二)为什么说“简单价值形式包含了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是货币形式的胚胎形式”?

简单价值形式是一种商品的价值个别地、偶然地在另一种商品上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初阶段。它包含了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是货币形式的胚胎形式。这是因为在简单价值形式中所包含的内容和特点,无论哪一种价值形式都是具有的。①一切价值形式都是由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两极构成的。②处于这两极的商品,必须具有价值和不同的使用价值。③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要通过等价形式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其价值,因此,等价形式具有三个特点,这些特点在不同的价值形式中都是存在的。④无论哪一个价值形式上的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的对立,无非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部矛盾的外部对立。从价值形式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看,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实际上只是一系列简单价值形式的总和;一般价值形式,实际上只是一系列简单价值形式总和的换位;而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没有本质区别,不同之处就是金银独占了一般等价物的地位。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式。(三)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和支付手段职能包含了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1)货币拥有流通手段的职能是商品流通发展的必然结果。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在货币出现之前的直接的物物交换中,买和卖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统一的。货币出现后,物物交换发展成为商品流通,商品交换分裂为用商品换货币和用货币换商品,即卖和买两个行为,打破了商品直接交换中买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统一,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联系和依赖。但同时,如果有些人卖了商品后不马上买,另一些人在此处卖而在彼处买,就会使一些人的商品卖不出去,引起买卖脱节,这就加深了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产生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2)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一方面大大减少了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促进了商品流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随着支付关系的发展,许多商品生产者之间发生了债权和债务关系,形成了一系列的支付关系链条,如果其中有的人到期不能支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造成整个债务链条关系的混乱,就有可能发生信用危机。(四)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在货币出现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表现的。用货币来表现的商品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价格符合价值,但这并不是说,在商品交换中,商品价格与价值在任何时候都不发生偏离,而实际上,商品价格与价值往往不一致。这是因为,虽然价格以价值为基础,但同时要受市场上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就会高于价值;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其价格就会低于价值。只有当商品的供求一致时,商品价格才会与价值一致。在实际的市场中,供求一致的情况是极少见的,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才是经常性的。因此,价格偏离价值的现象就会经常发生。

商品价格与价值偏离的现象,实质上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商品价格的涨落总是围绕价值这个中心进行的。若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期来看,同一种商品的价格,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其涨落部分可以相互抵消,因而它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从不同商品的不同价格的涨落来看,无论价格怎样涨落,总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由此可见,价格背离价值,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自发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表现为商品价格以价值为轴心上下波动。而在平均利润形成后,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发生了改变,这时商品的市场价格就不再是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而是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当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垄断价格形成,这时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又发生变化,表现为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这些变化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恰恰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五)对西方效用价值论的评价

效用价值论又称边际效用价值论,是历史上多派相关价值论演变、综合发展而形成的,是从需要或效用、供给或生产以及二者相结合的角度来解释价值决定问题的。

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法国的瓦尔拉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几乎同时提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效用价值论。他们认为价值具有主观性,从而把经济财货的价值归结为主观价值,并提出用主观价值(即对人类福利的重要性)和客观交换价值(即购买力)来替换使用价值和价值,认为主观价值决定交换价值。奥地利学派在考察价值尺度或主观价值量的测定时,引申出了边际效用量决定财货价值的规律。边际效用学派认为,价值不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而是取决于物品的效用和稀缺性,取决于消费者主观心理上感觉到的边际效用。此后,马歇尔提出可用由供给和需求所决定的市场均衡价格来解释价值决定问题。

对西方效用价值论,我国学术界有不同的评论,有赞成的,有反对的,有认为可利用的。一种观点认为,西方效用价值论总的来说,从立场上是为资产阶级辩护,从方法上是借助于主观唯心主义,因而是错误的。另一种观点认为,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比较,效用价值论的固有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效用不能计量;效用不能说明新价值的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因而不能解决价值的补偿问题;效用不能在交换中决定。还有观点认为,边际效用价值论从消费出发,不把人们看成物质生产者,而仅仅看成消费者,作为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一切财富的真正源泉的劳动被抽象掉了。而事实是离开了生产和社会生产关系,就无法谈消费问题。也有学者认为,边际效用论把人对物品的主观评价作为价格形成的前提,是犯了颠倒因果的错误。也有学者认为边际效用价值论可利用。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应坚持劳动价值论,但不能完全排斥边际效用价值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它仍存在某些合理性,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边际效用价值论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应承认边际效用的客观存在,但它不能决定价值,它只能影响商品的价格。另外,边际效用价值论虽不能成立,但边际分析方法却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不矛盾,我们可以借鉴。(六)我国学术界对劳动价值论的新认识及争鸣

自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以来,围绕如何理解劳动价值论的大讨论或论战已发生过多次。我国学术界在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解上也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在20世纪的50年代中期、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曾经出现过三次争论的高潮。这些争论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问[2]题进行:

1. 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问题

传统的观点一般认为,只有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不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劳动不是生产劳动。

多数学者认为应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生产劳动概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产劳动的外延应当扩大。一种观点认为,现实的生产劳动应是在物质生产领域或非物质生产领域以物质产品、服务或精神产品形式为社会创造的具有国民经济统计意义的社会有效劳动。因此,科学技术、教育、管理和社会科学等都具有生产属性。另一种观点认为,在社会化的集体劳动过程中,产品是总体劳动者协作劳动的产物,生产劳动和生产劳动者的概念也应随之扩大,即从局部产品到总体产品,从局部劳动到总体劳动,从局部工人到总体工人;知识劳动、服务劳动、管理劳动以及交易过程中的劳动同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一样,都是社会总体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的观点认为,凡是参加物质生产过程的一切成员———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都是生产劳动者,但不同意从此引申出的物质生产领域以外的职业如歌唱家、教师等都是生产劳动者的观点。

2. 关于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

传统的观点认为只有人类的活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创造者,其他任何非劳动要素都不创造价值,即一元价值论,物化劳动只是转移价值,土地等自然资源并不参与价值的创造,也不转移价值。

多数学者认为要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应在坚持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的前提下,扩大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外延。有的学者提出判断一种劳动能否创造价值的标准应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这种劳动的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②这种劳动的产品有抽象劳动的体现或物化在里面;③这种劳动的产品必须进入交换领域,成为商品;④这种劳动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根据这四条标准,知识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都能创造价值,知识产品和服务产品都有价值,即多元价值论。也有的观点认为,生产劳动外延的扩大说明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多元的,但不能从某一部门的重要性得出该部门就创造价值的结论,例如党政部门虽然非常重要,但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

3. 关于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

过去不少人把价值创造与财富创造混为一谈,似乎价值同财富是同一概念。他们认为既然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也就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并由此引申出单一的按劳分配解释。这与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是相矛盾的。

学术界多数人认为要正确理解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质的方面讲,价值创造只是同劳动有关,其实体是抽象劳动的凝结;而财富的创造则同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有关,其实体是不同生产要素相结合的产物。劳动是财富价值的唯一源泉,却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不能混淆使用价值的源泉与价值的源泉的区别。马克思肯定了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并明确指出,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一切使用价值或种种商品体,都是具体劳动作用于劳动对象的产物。所以,具体劳动和自然物质是形成使用价值的两种要素。因此,在考虑分配时,应当从不同的生产要素共同参与财富创造的角度出发,考虑其参与分配的合理性。

4. 关于科学技术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创造价值。理由是:①科技劳动与直接物质生产过程不过是因分工而被分开的同一劳动总过程,高智能的科技劳动被利用到直接生产过程,不仅可以生产出自身价值,而且同活劳动一样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新价值。②先进机器设备之所以先进,是由于它是一代又一代的复杂劳动的物化,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在生产中节约大量活劳动,创造出比旧设备更多的价值。

另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对价值形成有一定影响或在一定条件下创造价值。原因是先进技术设备是物化的知识劳动,在使用中扣除价值转移之后,仍然可以帮助劳动者无偿利用更多的自然力,以节约或代替更多的人类劳动,从而在价值实现中能够使个别价值还原为更多的社会价值。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不创造价值。理由是:①不能把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因素和决定价值的因素混淆起来,应分清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劳动二者的区别。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更多的产品或使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但科学技术本身不创造价值,不能成为价值的源泉。②先进机器设备仍然是生产资料,不能完全取代活劳动,它同其他生产工具一样在价值形成中并无本质变化。③自动化设备与特别丰富的自然力在生产中的地位基本相同,对提高生产力有非常大的作用,可以增加使用价值,但不能直接创造价值。注释[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2]赵振华。国内劳动价值论研究综述//28位专家学者谈劳动价值论再认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中国《资本论》年刊:第1卷。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75-85。

第二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一、本章内容简介

在第一章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本章进一步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第一节在分析货币与资本区别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本总公式,并通过对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的剖析,初步提出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概念,指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第二节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和劳动力商品理论,揭示了资本的本质,揭示出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实质。本节在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本节还在充分重视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的特殊属性的同时,对资本的一般属性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第三节首先分析了剩余价值率是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接着阐述了资本家为提高剥削程度而采取的两种基本方法,即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并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后资本主义现代生产自动化的状况,指明剩余价值的源泉仍然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第四节阐明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分析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形式及变动趋势,指明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的主要形式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在形式上所表现的平等交换关系掩盖着资本剥削劳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关系。二、本章主要知识点(一)货币转化为资本1. 货币与资本的区别。简单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的区别。2.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含义。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3.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矛盾的解决。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而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4. 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根本条件。(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1.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2. 资本的本质。资本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3.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不变资本是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随着自身使用价值的消费,而把自己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不会发生价值的增值。可变资本是购买劳动力的资本,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存在价值的转移,而必须由工人新生产出来,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不仅生产出相当于购买劳动力的价值,还生产出了剩余价值。4. 剩余价值规律。5. 资本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三)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1.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2. 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中创造的价值。3.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指在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依靠工作日绝对延长而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4. 超额剩余价值的含义。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形态。5.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四)工资1. 劳动力与劳动的区别。2.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3. 工资的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4. 名义工资、实际工资和相对工资的含义。三、重点问题解答(一)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货币与资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可以通过简单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运动过程的区别看出。简单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运动过程有如下不同:

1. 运动的形式不同

简单商品流通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G→W),它在交换中的顺序是先卖后买。流通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流通中的媒介是货币。

资本流通的公式是货币→商品→货币(G→W→Gˊ),先买后卖。流通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流通中的媒介是商品。

2. 运动的目的和内容不同

简单商品流通是“为买而卖”,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供自己消费的使用价值。

资本流通是“为卖而买”,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价值,是为了价值增值。

从流通中可见,作为普通的货币,即被当做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只是一般等价物,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而作为资本的货币能带来剩余价值,体现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这就是二者根本的区别。(二)如何正确认识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先决条件?

资本流通的结果是为了取得更多的价值,即价值发生增值。因此,准确的资本流通公式应该是:G→W→Gˊ,其中Gˊ=G+吟G,马克思把吟G这个增值了的货币额叫做剩余价值。G→W→Gˊ这个公式乍看起来似乎是商业资本特有的运动形式,实际上它是资本运动的最一般的形式。它概括地表明了各种资本运动形式(产业资本运动的形式、商业资本运动的形式和生息资本运动的形式)的实质都是为了攫取剩余价值。所以,马克思把G→W→Gˊ称为资本总公式。

资本总公式包含着一个自身的矛盾,即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的矛盾。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流通中的商品实行等价交换,交换的结果不会发生价值增值,而资本流通的结果实际发生了货币增值,产生了剩余价值。这就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即如何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说明资本价值增值的问题。马克思首先分析了资本的流通过程,认为剩余价值不在流通中产生,又离不开流通而产生。因为在流通过程中,如果是等价物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不等价物交换,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零和关系,也不产生剩余价值。但是离开了流通领域,商品所有者就只同他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就商品价值而言,只包含商品生产者自己提供的劳动量。商品所有者不与其他商品所有者发生关系,商品就无法出卖,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就无法实现,就不能使货币或商品转化为资本。同时,货币转化为资本,以流通为媒介,以在商品市场上购买劳动力为条件,流通是为价值增值过程作准备。

由此可见,剩余价值不在流通过程中产生,又离不开流通过程,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先决条件。(三)为什么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

在任何社会,劳动力都是基本的生产要素,但劳动力并非天然都是商品。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者在法律上具有人身自由,并且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将劳动力按一定时间逐次出卖;二是劳动力的所有者除了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在封建社会的末期,小商品生产者日益两极分化,最终一部分生产者成为无产者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为何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呢?因为在流通过程中,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不可能发生价值量的变化。价值量的变化也不可能发生在商品的售卖阶段,商品的出卖只能引起价值形态的变化,不能使价值量发生变化。因此,价值增值只能发生在购买阶段资本家购买的商品上。因为商品交换是等价交换,所以价值增值又不能发生在商品的价值上,而只能发生在购买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关键在于资本家从市场上购买到了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从表面上看,劳动力的买卖取决于买卖双方各自的自由意志。在法律上,买卖双方自由缔结契约,劳动力商品的买卖是等价的,但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性,在进入生产领域在使用过程中能创造出大于其自身价值的价值,然后通过流通实现价值的增值。这样就既符合资本总公式,又不违背价值规律。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四)怎样理解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

劳动力成为商品,就必然具有一般商品的共性,即具有商品的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不仅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其价值也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性。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只不过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内,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必须维持人的健康的身体,必须维持劳动者的正常生活。这就要消费必需的生活资料。这样,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者还要成家、生育后代,还要接受教育和培训。此外,劳动力的价值还应包含在一定的历史和道德的因素条件下,不同社会的劳动者所必须消费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些消费都构成了劳动力价值的内容。

劳动力价值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直接由生活资料和劳务的价值决定的。它的补偿是通过工人自己创造的新价值实现的,它的变化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个国家风俗习惯的制约和影响。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者必要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增加,质量和结构会发生变化,劳动力价值的物质内容会不断扩大,但是在一定国家的一定历史时期,必要生活资料是一个可以确定的量。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形式是工资。资本主义工资给人以“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假象,它掩盖了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有偿劳动与无偿劳动的界限,好像工人全部劳动都得到了报酬,其实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它体现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五)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首先表现为生产各种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劳动隶属于资本,二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只是生产物质产品、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资本家的生产目的是要生产一个比其垫支的资本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所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表现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要了解价值增值过程,首先必须分析价值形成过程,分析价值形成过程必须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研究价值形成过程,必须计算物化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以棉纱生产为例,分析了价值形成过程。雇佣工人通过具体劳动既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又转移了生产资料的旧价值,同时付出的抽象劳动也创造了新价值。如果工人的抽象劳动所凝结的价值正好补偿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价值,价值形成过程只达到这一点,那么这个生产过程还只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一点,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值过程。工人劳动力的价值与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只要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之上,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就会超过劳动力价值,资本家就能够从雇佣工人身上榨取到剩余价值。整个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剩余价值产生的根源就在这里。(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

资本从本质上讲是靠剥削工人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的预付资本必须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另一部分是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由于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具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反映在资本形式上便形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购买生产资料的这部分资本价值在价值增值过程中只是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在消费自己的使用价值的同时,把自己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增值,只是变换了它的物质形态。因此,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称为不变资本(用字母C代表)。虽然,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价值增值,但它是工人活劳动的吸收器,是剩余价值生产所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因而是资本。

购买劳动力的这一部分资本,它的价值不是通过转移来保存,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一方面,工人以具体劳动形式消耗了生产资料,创造出新产品的物质形态;同时,也就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了。另一方面,工人的劳动又是抽象劳动,能创造新价值。这个新价值不仅包括补偿劳动力的价值,而且包括剩余价值。可见,购买劳动力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了它的价值量,发生了价值增值。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称为可变资本(用字母V代表)。

马克思根据预付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中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对于深刻揭露剩余价值的来源及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具有重大意义。(七)如何正确认识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依靠工作日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就叫绝对剩余价值,而生产这种剩余价值的方法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由于劳动生产率的低下和资本积累的有限,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曾被广泛地采用过。

工作日的总长度虽然有弹性,但它的延长客观上存在生理界限和社会道德界限,任意延长工作日会受到工人的强烈反抗。资本家为攫取高额的剩余价值,更多地采用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这种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叫相对剩余价值,而生产这种剩余价值的方法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要使劳动力价值降低,就要降低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而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整个社会生活资料生产部门和与之相关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才能够相应延长。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众多的个别资本家为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综合反映。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作为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而实现的。(八)怎样理解“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的”?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和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都是依靠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的”,是指这种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是以劳动生产率发展能够把必要劳动时间限制为工作日的一个部分为前提。换句话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为延长工作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创造了新条件、新机会、新动机。因此,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的”,即是说这种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是以工作日绝对延长到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也就是说,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因为只有把工作日绝对地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也才有可能以此为基点,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此来理解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又是绝对的。(九)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在资本主义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好像工人所得的工资不是出卖劳动力的报酬,而是工人劳动的报酬。工资似乎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资本的本质和剩余价值的来源,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都被资本主义工资造成的假象所歪曲和掩盖了。因此,科学区分劳动力和劳动,是揭示资本主义工资本质的关键。

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着的人体中的一种能力,而劳动则是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是劳动能力的耗费和发挥。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而劳动则不可能成为商品,没有价值,也没有价格。

第一,任何商品在出卖之前必须独立存在,而劳动却不是这样。在资本家雇佣工人时,劳动还没有开始,当然它就不可能独立存在。劳动只有在工人被雇佣以后在资本家支配下做工才开始,这时劳动已属于资本家而不属于工人了。

第二,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和价值的内在尺度,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因而它具有价值,那就等于说劳动的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这是毫无意义的同义语反复。

第三,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就否定了剩余价值规律。因为工人出卖的商品是劳动,得到的是劳动的价格,那么,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就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样,资本家就无从攫取剩余价值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说,资本家在劳动力市场上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力,付给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即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这就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十)新技术革命是否改变了资本对工人的剥削?“二战”后,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影响,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技术革命带来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人的工资出现了上升趋势。但新技术革命带给工人的好处是有限的,这些好处主要落在资本家手里:工人工资的增长赶不上资本生产率的增长;由于资本主义企业普遍采用了现代机器和工艺,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资本家生产的剩余劳动时间大大延长;新技术革命带来工作日的缩短,但工人的劳动比以前更加紧张;伴随着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物质技术条件的变化,资本对劳动的指挥和管理也出现了新的形式,早期阶段的那种棍棒纪律,已被现代的“行为管理”所代替,这种缓和劳资矛盾的手段,有利于增进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促使工人劳动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从而为资本家带来更多的利润和财富;现代科学技术被并入资本,不仅成为资本的强大生产力,而且成为资本加强对劳动控制和统治的强有力的杠杆;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资料变成了自动机,处于生产线上的工人要听从电子计算机的指挥,服从劳动资料的运转,他们被动而紧张地劳动,单调而乏味地工作,成为自动化生产线上的一个活的组成部件;电子计算机已取代人工,执行对整个过程的监督职能,对工人的监督管理也更加严厉。

综上所述,新技术革命给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带来了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加重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程度,扩大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范围,强化了劳动对资本的依赖性和隶属性。虽然新技术革命也提高了工人的工资,缩短了工人的劳动时间,缓和了劳资矛盾,但从本质上说,新技术革命并没有根本改变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本质,而是使剩余价值生产出现了新特点,如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剥[1]削的主要方式,提供剩余价值的部门和主体出现了新的变化等。(十一)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工资的变动趋势和工资的国民差异?“二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工资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原因在于:①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发生了变化。随着生产力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工人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以食品为主要内容的物质生活资料消费占工人总消费的比例越来越低,而精神消费、教育消费、发展性消费等所占的比例日益增高。现代劳动力不仅需要体力,更需要脑力。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对劳动者的文化和技术水平要求更高,并需要不断对其进行培训,这就不能不使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逐步增加。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可以获得大量的海外利润,因而有可能稍稍放松一下对本国工人的剥削,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以缓和国内矛盾并求得社会稳定。③工人阶级为提高工资而进行的有组织的斗争的加强,也是促使工资上升的原因。

工资上升不等于工人的实际收入水平上升。在考察工资数量的变化及其水平时,还必须区分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名义工资是指资本家为购买劳动力支付给工人的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所得的货币工资实际能够购买到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各种劳务。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但是,二者的变化常常不一致。名义工资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工资的水平。因为,实际工资水平不仅取决于名义工资,而且受到生活资料和服务项目等物价变动、税收负担、货币币值等的影响。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看,尤其是“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实际工资是有升有降的。

不仅要考察名义工资、实际工资,而且还必须考察相对工资。不然当出现工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提高时,就会误认为工人与资本家的根本经济利益相一致了。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无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是减少还是增加,相对工资总是呈现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即使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都提高了,但只要提高的幅度赶不上剩余价值增长的幅度,相对工资就仍然是下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增长得更快,用来支付工人的工资就会相对减少,因而相对工资就必然下降。相对工资就是指工人所得的工资同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相比较的数额。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v+m)已定的条件下,工资与剩余价值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还应看到,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实行了所谓“高工资”、“高福利”的政策,使工人的生活水平在一定时期有较大的提高。但从相对工资的角度来看,拿劳资之间生活状况相比较,就可以看到差距是越来越大,分配更加不平衡。这表明工人阶级的社会经济地位在下降。

总之,“二战”后,各国工资水平的上升,不是资本家对工人的恩赐,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无产阶级为提高工资而与资产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工资水平的上升,也不意味着消除了雇佣工人对资本家的从属关系和资本家对他们的剥削。

工资国民差异的基础是劳动力的价值,因此在比较各国工资差别时,必须考虑决定劳动力价值量变化的一切因素,如各国的自然条件、文化传统和劳动生产率等。这些因素不同,各国的工资水平也会不同。同时还要求把不同国家同一行业的平均日工资化为长度相等的工作日,因为有的工资量相等,但工作日长短可能并不一样。还要把计时工资换算为计件工资,因为计件工资才是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的测量器。在世界市场上,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计量单位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强度较大的国民劳动比强度较小的国民劳动在同一时间内会生产出更多的价值,表现为更多的世界货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低于世界平均的社会必要劳动,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资虽然比较高,但由于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高,剩余价值率高,资本家所榨取的剩余价值更多,因而,较高的工资就意味着更高的剥削程度。四、疑难问题和学术争鸣(一)有关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商品问题的讨论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特别是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是否是商品的问题,在我国学术界曾进行过几次讨论,其观点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三种:一是认为“是商品”,二是认为“不是商品”,三是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具有双重属性”。

赞成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论的学者的看法主要是: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市场经济需要劳动力成为商品,承认劳动力是商品,有助于形成劳动力市场,改革劳动工资制度,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优化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劳动力成为商品并不是剥削关系的标志,不违背社会主义原则,与公有制、按劳分配不矛盾,不否定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资本主义社会不承认劳动力是商品,是要掩盖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正是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劳动力成为商品,而在于剩余价值归谁占有,等等。

反对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论的学者的主要观点有: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和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的特点,劳动力商品体现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剥削关系,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要条件之一———劳动者一无所有;认为把社会主义劳动力说成商品,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相矛盾,是否定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论者没有回答也难以回答清楚公有制经济的劳动者把劳动力卖给谁的问题;认为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两个性质不同的分配方式,劳动力成为商品,就会混淆公有制与私有制企业中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的本质区别,得出资本家对工人实行的也是按劳分配的错误结论;认为劳动力市场是泛指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不能简单地从劳动力市场得出劳动力是商品的结论;认为资本主义搞了几百年的市场经济,都可以不涉及劳动力商品问题,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一定要以劳动力是商品为前提。

关于劳动力是否是商品的认识是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逐步加深的。在改革初期,只有极少数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制,使得劳动力带上了某种商品性。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发表重要讲话,同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召开,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理论界出现了第二次讨论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问题的热潮,赞成派开始成为多数。1993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打破了改革开始以后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只讲“劳务市场”的一贯提法,第一次公开使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并强调劳动力市场是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之一,突破了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存在劳动力市场的传统观点。在这种背景下,赞成派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看法,基本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理论,但也要看到仍然有不少人坚持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力不是商品。党和国家的重要经济文献里还没有正式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力也是商品。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理论还不成熟,还有一些理论难点有待深入研究和科学论[2]证。围绕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问题的研究和讨论还会继续下去。(二)对“资本”范畴适用范围的争论

长期以来,“资本”这一经济范畴一直被视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经济范畴。而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后,于1992年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制定的《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中就使用了“注册资本”这个概念。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积极稳妥地发展“资本市场”的问题。1995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了“以资本为纽带,连结和带动一批企业的改组和发展……”,为此,围绕资本的概念该不该用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来,学术理论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多数学者认为,资本的概念是可以用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来的,但对其解释却不尽相同。有的主张把资本这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的核心范畴分解为“一般与特殊”。“资本一般”是指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而“资本特殊”是指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资本一般”可以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它能说明“资金”不足以说明的“要带来收入”的内涵,而“资本特殊”则可解释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有的学者虽然也主张公有制经济可用资本概念,但不同意进行上述分解,认为一是因为马克思没有明确指出这种区分,二是因为即便引申出“一般”与“特殊”,“资本一般”也不能使社会主义的资本的内涵迎刃而解。与资本主义资本一样,社会主义资本也是“资本特殊”,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社会形态,体现的是不同的生产关系。还有的学者也同意用“一般”与“特殊”的提法去思考这一问题,但他们认为的“一般”是资本的“经济属性”或“价值属性”。从商品二重性及劳动二重性的角度分析资本,得出资本就其物质属性讲,是一般的生产要素,这种物质属性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条件下都是一致的。而两种资本的本质区别是它的社会属性,它们反映的是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

少数学者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还是不使用“资本”的概念为宜,指出:资本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它体现的是被物的关系掩盖着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所以应保持资本的“原汁原味”。他[3]们还呼吁经济学界同仁应致力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三)关于“人力资本”

马克思可变资本的理论对后人提出人力资本概念是有一定影响的。马克思把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称为可变资本,就是说,一方面,雇佣工人以具体劳动形式消耗了生产资料,创造出新产品的物质形态,同时,也就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了;另一方面,工人的劳动又是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这个新价值不仅包括补偿劳动力的价值,而且包括剩余价值。而后来的人力资本理论是由资产阶级教育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尔·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是物质资本的对称,是指体现在人的体力和脑力上的资本。人力资本可定义为: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在劳动者身上并能够为其使用者带来持久性收入来源的劳动能力,是以一定的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为表现形式的非物质资本。一般来讲,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以及体力(健康状况)等构成了人力资本。这个定义至少包含了如下几层意思:首先,人力资本的载体是人,人力资本与其载体是一时一刻也不能够分开的,这是人力资本与其他一切形式资本的最本质的区别;其次,人力资本是投资的产物;最后,人力资本能够为其所有者和使用者带来收益,体现为一种收入能力。

按照马克思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定义,整个人力资本可以理解为是可变资本;物质资本是指购买生产资料的支出,是不变资本在生产资本中的物质形态。“二战”后,在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中,新科技在生产中被大规模地应用,使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已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资本家不能简单通过更换劳动者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只有通过在职培训来提高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的生产技术和经营能力,以尽快把最新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此外,在某些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为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还有些其他方式,如投入体育费用、保健费用以及交际费用,以激励劳动者为企业努力工作,提高劳动的效率。资本家为获得更多剩余价值的手法是日益巧妙。(四)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劳动二重性决定一般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及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表现为劳动过程。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值形成过程。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表现为劳动过程。不过,这个劳动过程具有两个新的特点:一是劳动者在资本家监督下进行劳动;二是劳动产品归资本家占有。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形成的价值,就表现为价值增值,因为工人抽象劳动创造的价值量,随着劳动时间长短不同而不同。如果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正好补偿劳动力价值,就是价值形成过程;如果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超过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就是价值增值过程。资本家既然购买了劳动力,就有了劳动力的使用权,绝不会叫工人劳动到只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就停止劳动,而是要超过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这就必然形成价值增值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价值增值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4]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所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五)怎样理解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特殊形态?

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同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是个别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超额剩余价值不是由先进的机器设备带来的,马克思也从来不认为超额剩余价值是来源于落后企业的剩余价值的转移,而是明确指出这是由于劳动在这里获得了与同一部分的平均劳动不同的特殊生产力,它已成为比平均劳动高的劳动。这就是说,它仍是由采用先进技术的企业的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因为个别企业雇佣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商品的价值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生产率特别高的个别劳动,就可以化为较多的社会必要劳动,从而就会形成更多的社会价值。就因为超额剩余价值是由劳动生产率特别高的个别企业的雇佣工人创造的,所以实际上它是相对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形态。(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存在剩余价值的探讨

马克思揭示的剩余价值范畴从其反映的生产关系性质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来看,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殊范畴。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也存在剩余价值这一经济范畴,国内学者的意见分歧较大。有些学者认为剩余价值应是市场经济的共有范畴,不应分姓“社”姓“资”;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在资本主义社会具有特殊的经济含义,不应曲解马克思的原意。

认为剩余价值应是市场经济的共有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剩余价值的观点,代表着大多数学者的看法。他们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认为剩余价值理论应有共性和个性之分。社会主义是否存在剩余价值这一范畴,这要看剩余价值的共性是什么。剩余价值的共性、一般性就是指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即价值增值。其具体体现在有着共同的前提,即都必须承认劳动力的商品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与资本市场;资产所有者都有着共同的目的和动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财富仍不充分,劳动仍是谋生的手段,出资者以经济人身份出现,其投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增值。国有企业也不例外,它必须提高经济效益,否则公有制就难以巩固;为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企业必须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规模,加快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等。

而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剩余价值体现着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呈现出特殊性、个性。剩余价值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不同,劳动力商品关系在不同经济制度里呈现不同的特殊性,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企业领导之间形成平等互利的关系;二是在不同经济制度下,占有和支配剩余价值的主体不同,集中体现在剩余价值是归少数人占有,还是由劳动者共同占有、共同支配;三是两种制度下的资本积累不同,体现在积累主体是资本家还是全体劳动者,积累实质和后果是资本家榨取工人剩余价值[5]出现两极分化,还是创造更多的共同财富实现共同富裕。

有的学者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漫长的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史告诉我们,剩余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标志。不过,在不同的经济形态里,剩余劳动的具体形式则是不同的。在自然经济形态里,剩余劳动采取剩余产品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形态里,剩余劳动则采取剩余价值的形式。把剩余价值当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有的产物这种观点是由两个原因引起的:

第一个原因是源于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定义: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一部分价值。而马克思给剩余价值下的定义是:“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值额。我把这个增值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6][7]“产品价值超过其中由生产资料价值构成的部分而形成的余额”;[8]剩余价值“是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劳动”。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前苏联教科书所下的关于剩余价值的定义同马克思的关于剩余价值的表述是不相同的,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前苏联教科书的定义是以事物矛盾运动特殊性去取代矛盾运动的普遍性。

第二个原因是人们长期以来都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的产物”,这是马克思的基本观点。需要强调的是,人们把雇佣劳动的存在作为剩余价值存在的前提,实在是一种误解。雇佣劳动的存在只是告诉人们,在雇佣劳动制度下,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是自己得不到的,它将被自己的雇主资本家无偿地占有。但是,它的存在绝不是剩余价值产生和存在的条件;相反,正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者的剩余劳动能够形成剩余价值,才使得决定用商品经济形式组织社会生产的剥削者,想方设法先把劳动者的劳动力变成商品,然后经过买卖关系占有这种特殊商品,最后在消费这种特殊商品的特殊使用价值的过程中,让劳动者为他创造出高于劳动力价值的剩余价值并占有它。正是由于这一点,劳动者才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成了雇佣劳动者,绝不是先有了雇佣劳动者然后才会产生剩余价值。马克思从来没有说过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才会有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反,他始终把商品生产普遍[9]存在剩余劳动并形成剩余价值作为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基础。

综上所述,剩余价值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承认剩余价值范畴的普遍性,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生产力;有利于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有利于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注释[1]刘洁,刘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学案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8-141。[2]徐茂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述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6-68。[3]张燕喜,石霞。《资本论》与中国经济理论热点。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58-60。[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1。[5]周敏倩。政治经济学原理与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305-308。[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72。[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34。[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3。[9]王一鸣。《政治经济学》教学参考。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145-146。

第三章 资本积累与再生产

一、本章内容简介

在上一章研究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本章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考察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资本而形成资本积累。

第一节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本节在认识社会再生产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分析,揭示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所不能体现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运动的特点,说明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继而阐明扩大再生产条件下资本家怎样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实现资本积累,并揭示资本积累的实质、原因以及影响其规模的因素。

第二节分析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本节阐明资本积累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必然导致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和无产阶级的贫困化,进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分析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本节通过对从资本主义经济成熟前的资本原始积累到资本主义积累的分析,说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深化,科学地预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二、本章主要知识点(一)社会再生产

1. 社会生产必须连续不断地、周而复始地进行。这种连续不断反复进行的生产过程就是再生产过程。

2. 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3. 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1)简单再生产是指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社会生产过程。(2)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社会生产过程。

4. 简单再生产既是扩大再生产的组成因素,又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

5. 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意义。(二)资本积累

1. 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2.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指资本家不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其中的一部分再转化为新的资本,用于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再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2)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而资本积累又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3. 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

4. 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主要因素。(三)资本有机构成

1. 资本的构成包括两方面:价值构成和技术构成。(1)从价值方面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2)从物质方面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一般是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这种反映或表现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2. 资本价值构成和技术构成的相互关系;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用C颐V表示;把握资本有机构成需注意:(1)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并不都是由技术构成的变化引起的。(2)资本有机构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和企业是不一样的。

3.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具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四)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1. 个别资本的增大有两种基本形式: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1)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依靠本身的积累,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2)资本集中是把许多已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或联合起来形成大资本。

2.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同时,二者又是有区别的。(五)相对过剩人口1. 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超过资本需要的相对多余的劳动人口。2. 相对过剩人口是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3. 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4. 相对过剩人口的基本形式:①流动的过剩人口,是指那些暂时从生产过程中被排挤出来的失业工人。②潜在的过剩人口,是指那些在农村中还有一小块土地,靠经营这一小块土地和做短工维持生活的人。③停滞的过剩人口,是指那些没有固定职业,依靠干些杂活勉强维持生活的人。(六)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1.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基本内容。2.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作用的社会后果。(七)无产阶级贫困化

1. 无产阶级贫困化,是指资本主义制度下整个无产阶级处于贫困状态。这种贫困状态从根本上意味着无产阶级丧失了生产资料所有权,在经济上处于一无所有的地位。

2. 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基本形式: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1)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是指无产阶级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2)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是指无产阶级物质生活状况的绝对恶化。(八)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历史趋势1. 资本原始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2. 资本原始积累的方法和实质。3. 资本主义历史趋势:剥夺剥夺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三、重点问题解答(一)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能够发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特征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但考察资本主义再生产,必须从简单再生产开始。这不仅是科学的方法论的要求,而且由于简单再生产的重复性或连续性,会呈现出资本的一次孤立的生产过程所看不到的新的特征,消除它作为一次孤立过程所具有的虚假现象,从而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1)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即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是工人自己创造的。在孤立的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买卖是生产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因而资本家必须先拿出一定数量的货币,当做可变资本以工资的形式付给工人。这就造成一种假象,好像是工人得到的工资表现为资本家从私人基金中预付的货币给工人,是资本家养活工人的。但是,从连续不断的再生产过程来看,这种假象马上就会消失。因为在连续不断的再生产过程中,工人在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同时还再生产出自身的劳动力价值。资本家不过是用工人上一个生产过程已经再生产出来的劳动力价值来进一步雇佣工人,这不是资本家养活工人,而是工人自己养活自己,而且还养活资本家。(2)资本家手中的全部资本,也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从孤立的一个生产过程来看,在资本主义生产开始前,资本家要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不但要预付可变资本,还要预付不变资本。从表面上看,好像资本家预付的全部资本是由资本家自己积攒而来的。但是,从连续的再生产过程来看,资本家手中的全部资本,也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不仅资本家手中的原始资本是依靠剥削、掠夺劳动者获得的,而且即使撇开一切积累因素的简单再生产,经过若干年或若干再生产周期,资本家原预付资本就会被资本家用于生活消费而消失,他现在手中的任何资本都变成了资本化的剩余价值,都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3)工人的个人消费也是隶属资本需要的,是服从于剩余价值生产的。从孤立的一个生产过程来看,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出卖劳动力以后,用所得工资购买生活资料进行个人消费是在生产过程之外,似乎与生产过程无关。可是,从简单再生产过程来看,工人的个人消费是从属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需要的,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工人的个人消费并不是生产过程以外的事情,而是重新再生产出可供资本家剥削的劳动力。

综上所述,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考察,“它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1]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其原因(1)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不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其中的一部分再转化为新的资本,用于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再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2)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而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源泉。首先,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这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是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而资本家为了不断地榨取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就必须进行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同时,这也是竞争规律所决定的,因为在激烈的竞争中,资本规模的大小是决定胜负的重要条件,这也要求进行扩大再生产。其次,[2]“积累就是资本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因为积累的追加资本,无非是工人过去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工人阶级总是用他们这一年的剩余价值创造了下一年雇佣追加劳动的资本。追加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不变资本,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另一部分作为可变资本,雇佣追加的劳动力,两者在生产过程中被合并在一起,从而实现了规模扩大的再生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积累是资本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而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结果。(3)资本积累的实质。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因此,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和规模扩大的再生产,无非就是用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作为进一步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条件,工人总是用他们的剩余价值创造着资本家雇佣追加劳动力的资本。马克思指出:“现在,对过去无酬劳动的所有权,成为现今以日益扩大的规模占有活的无酬劳动的唯一条件。资本家已经积累的越多,就越能更多地积[3]累。”也就是说在所谓等价交换的形式下,资本家不断地使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增加资本,用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对工人的剥削,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实质。(4)资本积累的原因。①占有更多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从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来看,资本主义生产本质上是剩余价值生产,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发财致富。正是这个内在动力推动资本家不断进行积累以扩大生产规模。②竞争是迫使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原因。资本主义竞争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资本家为了在竞争中取得胜利,既需要努力采用新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又需要不断增加投资,从而扩大生产规模。这些都需要不断增大资本,迫使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三)资本有机构成及其提高趋势

1. 提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考察资本积累理论的任务在于,研究资本增长对工人阶级命运产生的影响,而在这种研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资本的构成和它在积累过程中所起的质的变化。马克思运用他创立的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考察了资本增长对工人阶级命运产生的影响以及其他许多重大理论问题。

2. 资本有机构成建立的基础及其内在规定性

资本有机构成概念是建立在劳动二重性学说、不变资本学说和可变资本学说的基础上的。马克思认为资本构成要从双重意义上来理解。首先,从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资本的物质方面来看,每一个资本都分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种资本构成是由所使用的生产资料和为生产这些生产资料而必需的劳动量之间的比率来决定的。这种比率是随着生产技术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改变的,但在一定时间内则是一定的。由于这种比率是一种技术性的,所以把它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其次,从资本的价值的形式来看,资本可以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率,所以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和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之间也应该相应地保持一定的比率关系。这种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资本的价值构成。马克思认为,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资本的价值构成以资本的技术构成为基础,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变化一般会引起资本价值构成变化,而资本的价值构成变化通常也可以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所以马克思说:“为了表达这种关系,我把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4]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

3. 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趋势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发展从生产组织形式和技术工具来看,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而在前两个阶段,手工劳动或半机械劳动成为生产的主体,生产技术水平低,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还不普及,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十分缓慢。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机器大工业的出现,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马克思把资本积累进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叫做资本构成质的变化。其原因是,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和资本互相竞争的外在压力,迫使资本家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单位产品劳动耗费,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追求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因此,资本家就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劳动效率,促进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而资本技术构成提高的结果必然导致资本价值构成发生变化,即在总资本中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比例逐步下降,使用同样的劳动力将推动更多生产资料;用于购买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比例的增长速度相对加快,结果资本技术构成提高引起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最终将推动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从全社会来看,个别企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最终会引起部门以及整个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四)资本积累与资本积聚、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相互关系

1. 资本积累与资本积聚的相互关系(1)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的概念

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依靠本身的积累,不断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2)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的关系

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发生的前提条件,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作用的必然结果。二者的区别在于,资本积累只是代表个别资本中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那部分新追加的资本量,而资本积聚却代表了整个扩大的个别资本量,既包括原有资本量,又包括新追加资本量。

2. 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相互关系(1)资本集中是把许多已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或联合起来形成大资本。(2)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相互关系:①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一方面,资本积聚可以促进资本集中。因为随着资本积聚的进行,大资本规模大,在竞争中更容易击败、吞并中小资本,促进资本集中;同时,随着资本积聚的进行,个别资本的增大,可用于借贷的资本数量增多,信用发展,这也促进了资本集中。另一方面,资本集中也可以促进资本积聚。因为资本集中可以使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迅速扩大,这有利于先进技术的采用,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以增加积累,促进资本积聚。②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又是有区别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的自我积累;资本集中是社会资本的合并或联合。第二,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家依靠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它能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资本集中是通过原有资本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实现的,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第三,资本积聚要受积累基金的限制,增长速度较缓慢;资本集中不受积累基金的限制,增长速度较快。(五)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及其基本形式(1)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超过资本需要的相对多余的劳动人口。(2)相对过剩人口是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在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一方面,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在总资本中不变资本部分日益增加,可变资本部分相对减少以至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另一方面,由于下列各种原因,劳动力的供给却日益增加: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的广泛使用,资本家可以大量使用童工、女工取代原来工资成本相对较高的工人。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小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加入了雇佣工人的队伍。③随着资本主义竞争的激烈进行,一部分中小资本家在竞争中破产,沦为了无产者,也加入了雇佣工人的队伍。

从以上两方面可以看出,随着资本主义积累的进行,一方面必然造成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另一方面又必然造成劳动力的供给不断增加。这就使劳动力的供给超过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必然造成大量劳动者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3)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原因是:①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所形成的产业后备军,就像存储劳动力的“蓄水池”,它可以随时调节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这样,当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处于繁荣时期就随时都能获得可以榨取的劳动力;当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处于萧条时期又可将多余劳动力排出生产过程进入产业后备军。②由于存在相对过剩人口,劳动力供过于求,这时资本家不但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到更廉价的劳动力,还可以以此相威胁压低在业工人的工资,迫使他们提高劳动强度或接受其他种种苛刻条件。这样,资本家又可以加强对在业工人的剥削。(4)相对过剩人口的基本形式:①流动的过剩人口。流动的过剩人口在资本主义生产扩张和收缩的周期变动中处于时而被现代产业吸纳,时而又被抛出的流动状态。流动的过剩人口产生的基本原因是各个部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资本流动和资本有机构成变化的不平衡以及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危机和繁荣时期的互相交替进行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②潜在的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是潜伏在资本主义农业部门中的过剩人口,他们随时可能显现出来加入到产业后备军的队伍中。因为随着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农村中的大生产排挤小生产,使大量的小私有者破产;同时,由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这就必然形成大量的农业过剩人口。这些过剩人口住在农村等待时机,准备随时转入城市做工。但在转入城市前,因为他们还保留着一小块土地,过着艰苦的生活,从形式上看,又好像没有失业。所以,这种过剩人口称为潜在的过剩人口。③停滞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是由于各种原因再也不能进入现代产业中心就业的过剩人口,他们一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这些人工作极不稳定,劳动时间长,工作条件差而工资又特别低。这种过剩人口还不断从工业和农业过剩人口中得到补充。(六)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社会后果

1.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实质性内在逻辑关系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实质上是指资本积累的进行必然引起资产阶级财富和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2.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内容表述

马克思通过资本积累进程中资本有机构成作用机制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正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5]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从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内在逻辑关系来看,可以概括出逻辑推理递进的三点:①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社会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越大;②产业后备军越大,经常的过剩人口就越多,他们就越贫困;③产业后备军越大,他们经常失业并且越来越贫困,于是需要接济的贫民也就越多。把这三点合并成一句话就是: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产业后备军也越大,由于失业和贫困而需要接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核心思想。

3.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作用的社会后果

由于这一规律的作用,资本主义两极分化现象日益发展。“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6]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也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作用,结果造成一极是资本家阶级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广大劳动群众贫困的积累,资本主义形成了自身无法逾越的贫富鸿沟。(七)资本原始积累的方法与实质(1)资本原始积累是处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史前时期。最初资本家开展资本主义经济所必要的生产要素(货币资本、劳动力、土地等)都是通过资本原始积累取得的。资本原始积累就是为了完成“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7](2)实现资本原始积累的方法:对农民土地的剥夺和对货币财富的剥夺。

①对农民土地的剥夺是使直接生产者转为雇佣工人的主要方式,[8]它形成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全部过程的基础”。这种掠夺在英国进行得最彻底、最典型。15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毛纺业兴起,世界市场骤然扩大。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发展牧羊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他们用暴力强占耕地,平毁村庄,并将强占的耕地连成一片,围上篱笆,变成牧场,土地被圈的农民破产,沦为乞丐和流浪者。当时国家还颁布许多血腥的法律,用鞭打、烙印、监禁甚至死刑来禁止农民流浪乞讨,强迫他们成为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者。

②对货币财富的剥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因素。这是通过殖民制度、国债、重税、保护关税和商业战争的暴力手段进行的。在这些手段中,殖民制度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9]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3)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实质就是“所[10]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而这个过程完全是通过暴力来实现的。所以,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11]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四、疑难问题和学术争鸣(一)如何理解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1. 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为基础的占有规律。其内容是: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和财产所有权是统一的,商品生产者对自己的商品具有所有权,并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占有别人的商品。具体地说,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关系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是权利平等的,又是相互对立的,在进行商品交换时,双方要互相承认对方的所有权;要取得对方的产品,就必须让渡自己的产品或货币。既然双方都承认对方具有商品所有权,权利又是平等的,那么在让渡商品时就必须进行等价交换。遵守了等价交换原则,就意味着遵守了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

2. 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基本内容

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内容是: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占有工人生产的产品,无偿占有工人生产的产品中包含的剩余价值;而工人却不能占有产品,他们只能保持劳动力以便作为商品继续出卖。这就意味着,所有权对资本家来说,表现为占有工人无酬劳动或产品的权利,而对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生产的产品的权利。这一占有规律所揭示的内容,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将随着再生产规模的变化(从简单到扩大)而不断发展、不断扩大、不断深化。

3. 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1)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成立是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的直接对立物。马克思说,“以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为基础的占有规律或私有权规律,通过它本身内在的、[12]不可避免的辩证法转变为自己的直接对立物”,即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最初,资本家和工人在劳动市场上进行劳动力买卖,是遵循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的等价交换原则进行的。但是在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这个表现为最初行为的等价物交换,已经变得仅仅在表面上是等价交换,即作为商品生产所有权表现的等价交换仅仅是形式,而它的内容完全改变了。因为这时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交换关系来看,用来交换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本身只是不付等价物而无偿占有的别人劳动产品的一部分;这部分资本不仅必须由它的生产者即工人来补偿,而且在补偿时还要加上一个新的剩余价值。这表明劳动力买卖的等价交换仅仅是形式,其内容则是无偿占有,即“资本家用他总是不付等价物而占有的别人的已经物化的[13]劳动的一部分,来不断再换取更大量的别人的活劳动”。这是对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深刻揭示。(2)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然结果。为什么会发生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呢?这是劳动力作为商品买卖的必然结果。本来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是以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劳动的结合为基础的。但在所谓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发生了直接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过程。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劳动分离的结果,是独立生产者沦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在这样的条件下,市场上虽然资本家和工人之间仍然可能按照等价交换原则买卖劳动力,形式上仍符合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但实质上在生产过程开始后资本家却按照资本主义占有规律不断无偿占有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和剩余价值,工人每次走出生产过程后仍然一无所有,为了生存又不得不反复出卖劳动力,这样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就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用马克思的话讲,就是,“一旦劳动力由工人自己作为商品自由出卖,这种结果就是不可避免的”。[14]

4. 资本主义占有方式的产生是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的应用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后,在商品流通领域中,资本家之间、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交换完全遵循了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后,生产过程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占有,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就转变为资本主义所有规律了。但是,这个转变并没有违反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不论资本主义占有方式好像同最初的商品生产规律如何矛盾,但这种占有方式的产生绝不是由于这些规律遭到违反,[15]相反地,是由于这些规律得到应用。”这是因为,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是遵守等价交换原则的,但是生产的结果却是资本主义占有,即产品归资本家所有,产品中包含了剩余价值。可见,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是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作用的结果。(二)为什么说失业既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经济现象,又反映特定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

1. 失业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相对过剩人口及其形式,是失业问题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的特殊表现形式,但失业问题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中才有的现象。一般来讲,失业是市场上劳动力供给超过需求时表现出的总量失衡,这种现象并非自古就有,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国家中存在的一般经济现象。(1)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和改变,导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生产要素也就会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而配置组合,这样从传统产业中被排挤出来的劳动力如果不能适应现代科学的应用以及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就可能失业。这种由经济结构调整发生的失业,为结构性失业。(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价格、竞争、供求、风险等市场机制在其中发挥基本的作用,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因此,市场配置资源,必然会使一些经营管理不善、严重亏损的企业被淘汰出局。于是企业经营不善发生亏损倒闭以及一些个体经营者的破产,都会造成经营亏损性或破产性失业。(3)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运行会呈现有规律的、周期性的波动。当经济处于低谷即危机或萧条时期,社会上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失业人口。因此,这种经济周期性波动会导致对劳动的需求的波动,这样失业就不可避免。这种在经济周期波动中出现的失业,又称之为周期性失业。(4)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是由劳动力的市场来调节的,但劳动力市场发育和经营是一个渐近的过程。如果就业信息渠道不畅通,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滞后,劳动者从一个地区流动到另一个地区,从一种工作岗位下来想转入另一种岗位都可能失业。社会上就可能发生空岗和失业的并存,即用工单位找不到所需要的劳动力,而劳动者也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这就出现了通常所说的摩擦性失业。(5)在一些转型国家,即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由于企业掌握了用工自主权,原来隐藏在企业内部的失业人员,会进入社会失业的行列,成为公开失业人员,这就是隐性失业的显性化。隐性失业是相对公开失业而言的,是指劳动者虽然不处于零工时、零收入,但其劳动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且收入也不能达到正常的工资收入水平的状态。因此,隐性失业虽然表现为劳动者还留在企业,没有进入社会的公开范围,但实质上是就业不足,是社会名义就业量减去有效就业量的失业状态。

总之,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失业在现代经济中会作为一种普遍的经济问题而存在,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无法避免。

2. 失业仍要受到社会经济制度的制约

虽然失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会作为一种普遍的经济问题而存在,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无法避免,但是必须认识到的是,失业作为一种社会经济问题存在,就不能不受到特定社会形态中社会经济制度的制约和影响。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作为失业特殊形式的相对过剩人口是私人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排挤和压迫,失业是服从于私人资本增值的需要。而在我国初级阶段的公有制市场经济中,虽然这种制度性排挤和压迫的根本性质消失了,但由于生产要素仍然要通过市场来配置,尤其是劳动力仍然作为商品来交换,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动和劳动力市场中各种自然因素以及劳动者自身因素的作用,都会使失业不会完全消失。

3. 我国学术界关于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失业问题的理论观点(1)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无失业论”。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搞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结构,无论是市场上或企业用工制度上都根本否认和取消劳动力作为商品来交换,因而学术界传统地坚持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失业理论,认为“失业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种社会现象,无产阶级中的一部分人丧失劳动机会,成为产业后[16]备军的组成部分”。而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无政府状态,也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失业,论证没有失业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成为当时学术界的理论取向。(2)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失业论”。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尤其在1994年中央文献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待业”一词改为“失业”以后,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失业与就业理论的研究有了新的转变及发展,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失业与就业理论的基础上,承认了劳动力个人所有制、明确劳动力是商品、推行企业和劳动者通过市场双向选择的自主用工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存在失业渐成共识,在探讨我国失业性质、原因、机制及政策等方面形成了不少研究成果。①有观点认为,我国目前的失业仍然是人口总量过剩型失业,或者是总量过[17]剩失业的背景叠加了一个转轨型失业。②有观点认为,我国当前的失业现象主要背景是经济体制转轨,要了解我国经济中的失业问题,必须着眼于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18]客观事实。③还有观点认为,我国的失业主要是经济波动造成的,在现阶段对我国失业率变动的影响主要还是宏观经济的波动,失业率对经济波动还是比较敏感的,而[19]结构因素和摩擦因素还没有对失业率的变动带来较大的影响。④再有观点认为,我国失业主要不是周期性的,而是具有结构的性质,下岗失业严重的行业,需求相对疲软、就业增长缓慢,而新兴扩张的行业几乎不存在[20]失业问题,就业增长速度则较快,可见失业的结构性特征十分明显。(三)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困的特殊性和世界范围内贫困存在的一般性?

1. 贫困既是一个世界问题,也是社会经济问题

贫困是一个世界问题,它存在于历史和现实之中,存在于世界范围之内。迄今为止,全球还有13亿多贫困人口分布在世界各国。尽管贫困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种灾难性通病,有其共性,表现为生产生活环境恶劣、收入水平低、文化素质差、健康状况不良等。但是,贫困毕竟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灾害问题。它的存在与演变与各个国家深层次的历史背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等内在和外在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同制度类型和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内发生的贫困又有差异性。比如,不能将资本主义制度下,因资本积累一般规律作用所造成的无产阶级贫困化与我国因生产力发展暂时落后以及经济社会转型所引发的部分劳动群众生活困难的贫困现象混为一谈,二者在形成原因、状态特征、社会后果等方面都有本质区别。

2. 资本积累一般规律作用下的资本主义社会贫困问题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上揭示了无产阶级贫困化发生的必然性,并且阐明了受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作用的支配无产阶级经济状况的贫困化将发生变化。所以,只要有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存在,无产阶级贫困化就不可避免,改变的只是它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尽管距马克思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已经有一百多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现象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但其根源仍然是资本积累不断增进、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相对过剩人口不断增多的结果,因为这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一极的财富积累和广大劳动群众一极的贫困积累,这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内在要求。在这一般规律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社会贫困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相对贫困与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以及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绝对贫困就是其充分的表现形式。所以,当今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仍然深刻地制约着资本主义积累与资产阶级的财富积累同劳动阶级的失业、贫困积累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仍然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群众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大量的社会财富,而这些财富被资产阶级及其财团无偿占有;要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四)如何评价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1. 马克思之前的近代人口理论

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在批判借鉴古典经济学和其他人口理论中建立起来的。在马克思以前,流行的人口理论主要有古典经[21]济学人口理论、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和空想社会主义的人口理论。这些人口理论试图解答,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社会财富增长与人口生产的内在相关性,以及与它们相伴随的失业、贫困、收入差距等社会不公平问题的根由,并相应提出了他们各自解决问题的社会方案,其中尤以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最为惊世骇俗,在理论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和《剩余价值学说史》中,集中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学术渊源、理论性质和阶级背景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揭示和批判;同时,也看到了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中的合理成分,从而为建立科学的人口理论奠定了基础。

2. 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基本内容(1)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两个假设前提

马尔萨斯研究人口问题首先提出了两个假设前提:①人的性本能几乎无法限制;②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

基于这两个假设,他论断人口是按几何级数,例如1,2,4,8…n-12增加,而食物只是按算术级数,例如1,2,3,4…n增加,因而食物供应量的增加永远赶不上人口的增加。(2)马尔萨斯提出防止人口增长过快的方法

他认为,防止人口增长过快的方法在历史上有两种:①积极性抑制,如饥荒、灾害、疾病、战争等;②道德抑制(也叫预防性抑制),如禁欲、晚婚、不结婚等。

马尔萨斯断言,人口的繁殖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一种“自然规律”。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理论基础是土地肥力递减规律,就是在一定范围的土地上,由于土地生产潜力的影响,递增投资不能相应增加农产品的产量,而是到一定限度后收益反而会递减。因此,人口增长必然为生活资料所限制;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的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又显著的阻止;占优势的人口繁殖力,为贫困和罪恶所抑制,因而使现实的人口增长和物质资料增长保持一致。人口的增长必须要有一个适当的限度。

3. 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简要评价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一经提出便引发了颇多的争论,其理论也一度成为帝国主义战争政策的理论根据之一。

马尔萨斯提出的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的说法是没有理论根据的。整个人口绝对不会如此增长,因为社会的条件只能适应一定数量的人口。另外,如果说由一定形式的生产条件的扩展能力所设定的人口限制随生产条件而变化,那么人口的绝对增长率以及过剩人口率也随生产条件变化。离开一定的生产力状况和具体的生产方式去研究人口增长的规律性,这正是马尔萨斯人口论在理论上的致命错误所在。而现实生活中的事实,也有力地驳斥了马尔萨斯“两个级数”的人口理论。以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有关历史材料为例:法国从1760年到1840年的80年中,人口仅增加了60%,而食物数量却增加了2倍;德国在19世纪的100年内,人口增加了2倍,而生活资料却增加了3倍。[22]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进行了批判分析和探索。马克思认为,马尔萨斯谈论的抽象的人口规律只存在于历史上还没有受过人类干涉的动植物世界,现实社会根本不存在这种抽象的规律。工人人口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

当然,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也有其合理的因素,他所提出的人口增长和生活资料增长的关系问题,以及人口的增长必须要有一个适当的限度,应采取节育、晚婚等方式来节制人口膨胀等问题,值得人们注意和研究。如果对人口增长不加控制,无疑会造成社会的沉重负担。但马尔萨斯没有看到人口的增长不是纯生物的自然过程,而是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社会历史过程。

同时,马尔萨斯对经济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受马尔萨斯影响的经济学家断定:在正常的环境下,人口过剩使工资不会大大地高于维持生计的水平。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马尔萨斯的亲密朋友)说:“劳动的自然价格就是必须使劳动者能够共同生存,即使人类不增不减永世长存的价格。”这个学说一般被称为“工资钢铁定律”,为马克思所接受,成为他的剩余价值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注释[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34。[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37。[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39。[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72。[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07。[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08。[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82-783。[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84。[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19。[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83。[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9。[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0。[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0。[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4。[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0。[16]程连升。中国反失业政策研究(1950—200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3。[17]钟朋荣。跨世纪难题:谁为中国人造饭碗。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25。[18]杨宜勇。就业理论与失业治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279。[19]钱小英。我国失业率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经济研究,1998(10)。[20]盛仕斌。中国失业的性质与失业治理对策。当代经济科学,1998(11)。[21]吴忠观。吴忠观文集。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64。[22]徐禾,等。政治经济学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189。

第四章 资本循环与周转

一、本章内容简介

本章是在前章对个别资本直接生产过程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其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将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统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资本的运动。

第一节:资本循环分析考察了个别资本运动中的形式变化和实现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产业资本的运动要依次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三个阶段,相继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最后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由此构成自己的循环。这说明了产业资本循环要连续进行必须同时具备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和三种循环形态在时间上继起这两个条件。

第二节:资本周转考察了资本运动的时间、速度及资本周转速度对资本使用效果与价值增值的影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的周转,循环一次即是周转一次。周转时间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组成,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大大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二、本章主要知识点(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1. 资本循环指资本在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三个阶段,相应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值,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一个运动过程。2.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互相连接、有机统一的,并且三个阶段是依次经过,有规律性,不能颠倒。3.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不是三个独立资本,而是资本在三个阶段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二)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循环形态1.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顺次采取三种资本形式。每一种资本形式都会形成自己的独立循环。2. 货币资本的循环。3. 生产资本的循环。4. 商品资本的循环。

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态的统一。(三)产业资本连续循环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 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2. 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态在时间上的继起性。(四)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关系1. 资本周转就是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过程。2. 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联系。3. 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区别。(五)资本周转时间与周转次数

1. 资本周转时间指资本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即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1)生产时间及其构成。(2)流通时间及其构成。

2. 资本周转次数指以“年”为单位来计算的资本的周转速度,即一年内资本周转多少次。掌握资本周转速度公式。

3. 资本周转时间与资本周转次数是成反比例变化的,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次数是成正比例变化的。(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 固定资本(1)固定资本是物质形态上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其价值却在多次生产过程中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2)固定资本磨损的两种类型:①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也称物质磨损)及形成。②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也称精神磨损)及形成。

2. 流动资本(1)流动资本是物质形态上参加一次生产过程后,全部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2)购买原材料的流动资本与购买劳动力的流动资本价值转移的不同。(3)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别。

3.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的区别。(七)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1.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公式:

2. 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因素。(八)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

1. 加速资本周转,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本的潜能,节省资本的投入量。2.加速资本周转,特别是流动资本的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

年剩余价值率。(1)年剩余价值量(M)。

即:

3. 加速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的流通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资本家的生活、生产和再生产。三、重点问题解答(一)产业资本循环必须经过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循环要依次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三个阶段,资本相应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值,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资本循环的全过程公式为:

1. 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购买阶段(1)购买阶段指资本家带着一定数量的货币资本进入市场,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直接生产过程的进行准备条件。用A代表劳动力,Pm代表生产资料。其公式为:(2)在这一阶段,货币除了购买生产资料外,关键在于购买了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从而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了条件,因此,货币成为资本的存在形式(即货币资本)。(3)在这一阶段,当货币购买到了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货币资本的职能就实现了,资本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

2. 资本循环的第二阶段:生产阶段(1)生产阶段是资本家把在流通领域里购买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带回工厂,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经过生产过程,不仅生产出来的商品与当初购买进来的商品完全不同,而且价值量也发生了变化。现在生产出来的新商品中包含了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以P表示生产过程,Wˊ表示包含了剩余价值的商品,虚线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和生产过程的进行。其公式为:(2)生产阶段是资本循环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不仅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而且资本的价值也发生了增值。(3)在这一阶段,生产资本一经生产出带有剩余价值的商品来,生产资本的职能就得以实现,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

3. 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售卖阶段(1)售卖阶段是资本家带着包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回到市场,将包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卖出,换回货币,但是资本家收回的货币不同于当初垫付的货币,发生了量的变化。它包含着一个剩余价值,已经是一个增值了的货币资本。其公式为:

Wˊ—Gˊ(2)售卖阶段是一个十分关键和特殊的阶段。资本如果不能顺利地通过售卖阶段,资本循环就不能回到它原来的出发点,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就会中断。因此,马克思把这一阶段称之为“惊险的跳跃”[1](3)在这一阶段,商品卖出去了,商品形态转化为了货币形态,商品资本的职能就得以实现。商品资本也就转化为了货币资本。(二)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循环形态的统一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顺次采取三种资本形式。每一种资本形式都会形成自己的独立循环,从而形成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态:

1. 货币资本的循环,就是指从货币资本出发最后又回到货币资本的循环形态。其公式为:

2. 生产资本的循环,就是以生产资本为出发点,最后又回到生产资本的循环形态。其公式为:

P…Wˊ—Gˊ—W…P

3. 商品资本的循环,是从商品资本出发最后又回到商品资本的循环形态。其公式为:

Wˊ—Gˊ—W…P…Wˊ

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状态都从某个侧面反映出了资本运动的特性,但同时又都有一定的片面性,所以,必须把三种循环形态统一起来加以考察,才能全面把握资本运动的实质及其运动规律。所以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态的统一。(三)产业资本如何才能实现连续不断的循环?

产业资本要实现连续不断的循环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即:产业资本家必须把他的全部资本按照一定比例,分成三个部分,使其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上。(2)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态在时间上的继起性。即:产业资本要连续地进行,不仅要把一笔资本按照一定比例分成三个部分,并存于三种职能形式上,而且每一种资本形式还必须同时顺次地通过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依次改变它们的形式,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形式上。

上述两个条件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缺一不可。并存性是继起性的前提,继起性是并存性的保证。(四)试述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关系

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1. 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联系(1)资本循环是资本周转的起点和基础。周转就是周而复始的循环。(2)资本完成一次循环,也就完成一次周转。

2. 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区别(1)资本循环是从出发点又回到出发点;资本周转则是从出发点重新出发,反复不断地循环。(2)资本循环揭示的是资本在一次运动中经历了哪些阶段,采取了哪些形式及所行使的职能;资本周转揭示的是资本在不断重复的周期性运动中所需要的时间、速度以及对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的影响。(五)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有何不同?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都是对生产资本进行的划分。但是这两种划分又是有所区别的:(1)二者划分的目的不同。前者的划分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后者的划分是为了揭示资本构成对周转速度的影响。(2)二者划分的依据不同。前者划分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后者划分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周转方式不同。(3)二者划分的物质内容不同。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中,不变资本包括购买机器、厂房、设备、燃料、原料、辅助材料的这部分资本,可变资本只包括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在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中,固定资本中只包括购买机器、厂房和设备的资本,流动资本则包括购买燃料、原料、辅助材料和劳动力的资本,可变资本只是流动资本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如果只把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而不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就会掩盖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六)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有何区别?(1)二者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固定资本价值是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流动资本的价值则是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2)二者的周转时间不同。在固定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内,包含着流动资本的多次周转。(3)二者的价值收回方式不同。投在固定资本上的价值,是一次全部预付出去,以后逐渐收回;而投在流动资本上的价值则是一次全部预付出去,却是一次全部收回。(4)二者的实物更新方法不同。固定资本在它发挥作用的整个时期内不需要购买和更替;而流动资本随着生产过程的连续进行,要不断购买和更新。(七)精神磨损(无形磨损)是怎样产生的?(1)精神磨损,是指机器设备等在有效使用期间内同物质磨损无关的价值贬值。它只能使人们在精神上感觉到,而在实物形态上表现不出来。(2)精神磨损是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的:①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这时生产和过去同样的机器设备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从而引起单位商品价值的降低,使过去生产的机器的价值发生贬值。②由于出现了新技术,发明了效能更高的新的机器设备,如继续使用原有机器就不合算,它只能被淘汰掉。(八)加速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何影响?

1. 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本的潜能,节省资本的投入量

资本周转速度加快,特别是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加快,在一定时期内所需要的流动资本会减少,少量的流动资本能够发挥更大量流动资本的作用,这就意味着用少量的可变资本可以雇用更多的劳动力,从而增加剩余价值量。

如果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加快,既可避免或减少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精神磨损),又可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更快收回预付在固定资本上的资本,或用于更新固定资本,或用于扩大生产规模,使剩余价值增值。

2. 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年剩余价值量(M),就是一年内生产的全部剩余价值总量。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雇佣的工人就越多,剥削的工人也就越多,即剥削的剩余劳动量越大,因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