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14:49:53

点击下载

作者:郑祥福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试读:

修订说明

自从2000年出版了本教材之后到今天已经有十多个年头,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本教材还是能适应师范本科生的教学的。当然,离教育部对高等院校哲学的教学要求还相距甚远。2008年以后,中宣部和教育部先后启动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调动了全国各学科的专家重新编写了一系列的高校本科教材。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发现了我们自己教材的落后之处。与此同时,浙江省教育厅也启动了一系列的省重点建设教材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也在其中。由于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使用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困难,例如部分章节比较抽象,条理也不是很清晰,所以我们就更萌发了修订这本教材的念头。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我们修订了本教材。

这次修订主要是涉及:一、调整了部分章节的顺序,增减了部分内容,增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贡献等内容,原来辩证思维方式中的各个环节也调至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各个环节。二、对原来教材中一些不太适应教学的字段进行删除与改写。

这次修订工作是由我和周志山教授完成的,我负责辩证唯物主义与认识论部分的修订工作,周志山教授负责历史唯物主义的修订工作。

本教材原来就是以中国人民大学李秀林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蓝本的,因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师范大学政教系就一直采用人大版的教材,到上世纪末,各种教材纷至沓来,出现了暂时的混乱局面。于是,自编教材也开始成为我们的想法之一。但不管怎样,我们这本教材与人大版教材的血缘关系是割不断的,许多方面仅仅是对人大版教材的缩写而已。这也显现了人大版教材的魅力是长存的。郑祥福 周志山2013年于浙江师范大学

编写说明

本教材是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高师政教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的优化”的成果之一。1998年5月,在经过河南信阳师范学院召开的项目开题会后,政教专业大组负责人经过协商,把山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相关子课题与本课题合并,共同协作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经过一年多的工作时间,完成了这一任务。

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的目的是为了使高等师范院校政教专业的本科生有一本切实可行的教材,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又有利于学生学习之后在中等学校中的教学实践。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政治、经济、思想的状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新成就,国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们在理论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所有这些都迫使我们有可能重新编写一部能较全面反映时代特征、反映社会发展状况的教材。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大致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为六个组成部分: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之所以分为六个组成部分,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三者的统一,在学习过程中,先学习世界观,再把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然后运用于认识和实践活动,这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是符合于人的认识程序的。这对以往的哲学教材来说,有了很大变动和调整,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突出了方法论这一编。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始终本着以下原则:第一,尽可能地与世界哲学发展的主题、逻辑相适应,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性。第二,面向现实,与大众的世界观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反映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新特点。第三,面向科学发展的新成就,特别是20世纪以来科学研究的新成果。第四,面向中学教学实践,使教学内容既与中学政治课相适应,又能为中学政治课教师提供基础知识和教学准备。第五,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功能,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适应时代的灵活性,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可行性,提高和训练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扩展知识、深化知识的自学能力。

在具体编写过程中,我们对某些观点作了调整。第一,对原来大家比较熟悉的内容作了删减与压缩,保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原则,例如意识的产生、本质和作用,我们略去了社会意识这一章,把社会意识与意识看做是同一的;对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的内容也作了压缩,对阶级、国家、革命等内容也作了删减,因为中学政治常识中已作了较详细的介绍。第二,对某些方面作了补充,例如哲学的逻辑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关系、规律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等。第三,力求较全面地概括和反映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成果,例如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对真理与实践标准的研究成果、人对客观世界的实践建构等等。

由于内容的扩大和对原有教材的缩减,所以在使用本教材时,我们建议: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为导向,拓展和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具体方法我们将在辅助材料中作出说明,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布置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查阅参考文献,独立查找主要哲学刊物上的文章,并对某些观点作出综述,独立写出有关某一问题的写作提纲,然后再过渡到写出文章全文。此外,要求教师布置讨论题,组织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在每次讲课前用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对这些问题作出简要概括。

参加本教材编写工作的有郑祥福、修毅、王朝增、王珉、吴伯田、袁实勇、洪伟、叶虹、占志刚、蔡英妹、丁盛林、高懿德、丁祖豪、陈炳水、周志山、斯亚平、马良、郭庆堂等。郑祥福负责本书编写的领导组织工作,并进行最后统稿和修订工作。分别对本书各编进行统稿的还有修毅、王朝增、王珉、吴伯田、袁实勇教授等。占志刚同志对本书进行了文字的校对。本教材编写过程中,一直得到了教育部师范司的关心,得到了“面向二十一世纪教学改革”项目学科组负责人张耀灿、田克勤等人的关心,在此,我们表示谢忱。同时,对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一直给予热忱支持的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梅新林教授以及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的同志表示感谢。在本教材的编写中,也得到了浙江师范大学政法系哲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得到了哈尔滨师大、山东师大、云南师大、曲阜师大、聊城师院、杭州师院、宁波大学、温州师院等学校的支持。在此也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课题组负责人:郑祥福2000年5月于浙江师范大学

第一章 哲学概论

哲学是在人类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人类文化的思想结晶。它的产生表明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的提高,表明了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的现代形态,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彻底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意味着人类哲学史上的一场变革革命,它是人们科学的思维方式,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然而,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对一般哲学有所了解,对哲学发展的历史有大概的了解。因此,学习哲学首先要了解哲学的性质、哲学研究的对象、哲学的功能、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发展的历史概况、西方哲学的主题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等。

第一节 哲学的本质及其对象和功能

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对象是什么?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是哲学的一般问题,也即元哲学问题。学习哲学,首先要回答的是这些一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

什么是哲学?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有的人认为它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思维活动;有的人认为它是使人聪明的学问;有的人认为它是脱离实际的空谈;有的人认为它是充满理想的希望;有的人认为它是虚妄不实的幻想;有的人认为它是富有智慧的思想,如此等等,反映了人们对哲学的困惑和期望。

从哲学的历史看,哲学是关于智慧的学问。哲学即是“爱智慧”,在哲学家看来,智慧虽然包含有知识,但不能仅仅归结为知识。知识总是关于某些领域、某些事物的相对有限的、变化的答案;而智慧所期望的则是永恒、无限、绝对的“自由”。追求知识,是为了掌握真理;“爱智慧”则意味着对真、善、美永无止境的思考、探究和追求。

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来看,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既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的基本认识和阐释,也是人们对这个世界的总的期望和基本信念。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类赖以存在的世界。认识世界、评价世界、改造世界,构成了人类的全部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人们从对个别的具体事物的认识和评价,逐渐丰富并扩展为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和评价,形成了关于人与世界的关系。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世界的本质、人的本质、生命和人生的意义等问题的看法和信念,这就是世界观。任何一个精神健全的成年人,都会在其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观。

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不同于一般人的世界观。人们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形成的,缺乏系统性和理论论证。哲学则是在人们世界观的基础上,由哲学家按照一定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理论体系,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不仅是世界观,也是最一般的普遍的方法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它表达了人们关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用这种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方法论。在这里,方法论就是世界观的运用,当人们用他的世界观去解决问题,使世界观成为指导人们认识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时,世界观便转化为方法论。在此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也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世界观,同时也是价值观。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思想体系和世界观,但是,哲学的系统性,并不排除哲学在认识世界和评价世界时所产生的差异性,哲学的理论性和逻辑性,也不排除哲学中所包含的激情、期望和信念。

事实上,哲学作为专门的世界观形态,不仅包含着对世界的根本认识,而且包含着对世界的总的评价;不仅包含着对世界的冷静分析和思考,而且包含着热切期望和信念。人从自己的需要、追求出发,总是要对世界作出意义阐释和评价。因此,世界观的问题,不仅仅是对与错、是与非的问题,也是意义阐释和价值评价问题。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作为关于智慧的学问,其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寻求真、善、美的统一。

哲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一致的。从根本上说,只有在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当人们吃穿即温饱达到一定程度时,才有了思考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思维的可能。由此可见,哲学是有闲阶级的产物。在历史上,哲学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只能在社会分裂为对立的阶级,从而使一部分人得以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时才能产生。因此,哲学从其产生时起,就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为剥削阶级服务。

哲学作为一种知识,起初是同具体科学浑然一体的。哲学与具体科学同根而生,人类最初的对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的全部知识之总汇,就是哲学,哲学与许多具体科学一起,成为构成人类智慧的组成部分。直至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许多自然科学才逐步地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树根、树干与树枝、树叶的关系。虽然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母子关系,但是哲学并不是提供完全绝对的真理的学问,它并不能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而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在人类的知识大厦中,哲学是以具体科学为基础的,具体科学是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土壤,而具体科学则以哲学作为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

首先,哲学依赖于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进步。哲学分化出具体科学之后,哲学就将自己植根于具体科学之中,与具体科学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就是把科学研究中的新思想新成果,通过哲学概括的本性,把它们概括为一般的理论体系,从而使具体科学的方法转变成为人们日常思维的方法。在此,哲学起着对科学方法的普及化的作用。在这个普及化的过程中,哲学也不断地从具体科学中汲取营养,完善自己的理论。所以,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如果离开具体科学,那么哲学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其次,具体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哲学是我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他工作的方向与总体框架。科学史证明,科学家的研究活动,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如果没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那么科学家的思想必将会出现混乱。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作用的关系,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动力,它们构成了人类认识真理的长河。

二、哲学的研究对象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不同,成为区分各门学科的基本根据。哲学也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但是,与具体科学相比,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有其特殊性。时至今日,在哲学研究对象问题上,哲学家们仍然没有完全达成共识。一方面,这是由于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各个哲学家对世界都有自己的理解和阐释;另一方面,是由于对哲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的不同理解所造成的。因此,对哲学研究对象之类的问题,只能是从哲学发展的主流思想出发思考、分析和认同。

从哲学发展的历史看,早在古希腊,柏拉图就提出了“理念论”,把世界区分为现象的“现实世界”和本质的“理念世界”,明确地把世界的本质(理念)规定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从那以后,受柏拉图哲学的影响,多数哲学家都把哲学的研究对象认同为是世界的本质,并对世界的本质问题作出了自己的阐释。

一般认为,哲学与其他学科或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同的。哲学以世界的本质、普遍规律、法则、秩序为自己研究的对象;具体科学则是以世界的某个领域、某个层次、某个方面的事物和问题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哲学提供关于世界的总体性的、普遍性的、本质性的理论思想;具体科学则提供各不相同的有关世界某个领域方面的知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总体与局部的关系。

然而,仅仅把哲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是世界的本质,这还不够全面、准确。因为,哲学作为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并不是简单地从世界本身来研究世界,而是从人与世界的关系中来研究、阐释世界。在这里,哲学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不仅有世界的本质、规律、秩序、法则等问题,而且包括人的本质、人在世界中的位置、人与世界的构成关系、人的存在和发展等问题。从哲学世界观的特点来看,人总是从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这个基本点去研究、思考和阐释世界的。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是我们理解世界的根本问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研究世界,世界的本质问题就不仅是个事实问题,同时也是个意义问题。哲学对世界本质的研究,总是从人的立场、需要、期望出发所进行的思考。如何理解世界的本质,与如何理解人的本质、人的存在和命运密切相关。这也就是说,研究世界的本质与研究人,这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即人与世界的两个方面。

因此,从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这一特点出发,应该进一步把哲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地、准确地揭示出哲学研究对象的根本内容。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哲学从人的实践的变化和发展中来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普遍本质和根本内容。实践中我们理解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得以生成现实的世界,在实践中,我们才能真正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哲学研究对象的规定性,与哲学把握对象的特有方式密切相关。就哲学的知识形态来说,哲学作为人类理论思维的最高形式,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它不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所有方面、细节都进行研究,而是对其中的带有普遍性、根本性的问题进行抽象性和总体性的思考。同时,它也是对各种具体科学,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就哲学的世界观形态来说,哲学作为人类精神的灵魂,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崇高的理想性。哲学对人与世界本质关系、根本内容的研究,不仅有像科学一样的客观的事实性的分折和描述,而且有人从自身的生存境况、需要、追求而作出的思考、阐释、期望。它包含着对人的安身立命之本问题的深刻思考,包含着对自由王国的崇高理想。

哲学作为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以人和世界的本质关系、根本内容为自己研究、思考的对象,这就决定了哲学的对象世界不完全是原初状态的世界或自然界。同时,也就存在着哲学家们对世界各种各样的阐释。在哲学家眼里,在哲学思考的领域里,“世界”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固定的、完整统一的世界,而是在人的实践中生成的具有多样性、开放性、可塑性的世界。“世界”成为有多重构成、多重意义的世界,呈现出多个世界的图景:有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宏观的世界和微观的粒子世界,自然界和人工界,实在的世界与虚拟的世界,等等。这些各不相同、有特定意义的世界,都是人与世界关系中的世界。通过人的劳动生产的实践,世界发生了变化,从一变多,从无意义的世界变成为有意义的世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图景。人与世界的关系,则从原初的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发展为多维的、多重意义的构成关系。哲学的对象世界呈现出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哲学家们建构了一个个人与世界的体系。虽然,从科学的观点看,其中的一些世界图景并不合理,但它们仍然是人与世界关系网络中的一些环节。这一切,既是哲学家们对人与世界本质关系、根本内容的认识、思考和阐释,也是不同时代的人们对自己与世界关系的反映和期望。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有人的实践活动,人对自己存在的世界就有所追求、有所期望、有所思考和阐释。世界的图景是丰富多彩的,在这里,科学的认识和哲学的思考和阐释,都是不可缺少的。

三、哲学的一般功能

哲学的功能即是哲学的作用。一门学科能够存在,总有它特定的作用,更何况像哲学这样古老而又长青的学问。但哲学的功能或作用,不同于应用科学的功能或作用,如果说应用学科的功能是直接的、具体的、实用的,那么,哲学的功能就是间接的、总体的、抽象的。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人类精神的灵魂。哲学的功能,从总体上看,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作为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提供了人与世界的本质关系、根本内容的理论图景,从总体上给人们以理论的指导,使人们更好地认识、评价自己和世界及其关系。与此同时,哲学为人们提供信念和理想,使人们能不断地超越现实世界,创造和奔向理想的自由王国。作为方法论,哲学提供了认识问题、阐释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论原则。哲学的方法论原则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原则,对各种具体的方法论起着指导性的制约作用。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功能,虽然不是直接的、具体的、实用的,但它是重要的、深刻的、广泛的。对此,可进一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

第一,哲学是人们的基本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一定时代人们的理性认识方式,是作为人的认识模式和评价模式的观念系统。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是认识论和价值学说的统一,其本身就是一种特定的、宏观的思维方式。同时,哲学的思维方式又构成了其他思维方式系统中的智力和智慧因素。

知识本身并不等于智力和智慧,智力和智慧往往体现为人的理论思维能力,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因此,以哲学为代表的智力和智慧因素,是思维方式的核心,体现着思维方式的总体水平。哲学的学习和修养,对提高人的思维方式和水平是很有帮助的,恩格斯指出,理论思维的才能“需要发展和培养,而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1]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具体来说,哲学对思维方式的作用,主要在于锻炼和发展人的反思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理性批判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二,哲学是一种民族精神。所谓民族精神,作为一个中性概念,是指一个民族或民族共同体所共同具有的、稳定的文化精神结构,主要由民族的心理结构和以价值观念为主体的思想体系所构成。同时,民族精神又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传统和时代精神的统一。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思想体系,往往构成了民族精神的核心,对民族精神的形成和演变有着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2]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恩格斯在批判黑格尔哲学时,也曾指出:“像对民族的精神发展有过如此巨大影响的黑格尔哲学这样的伟大创作,是不能用干脆置之不理的办法消除的。”[3]所以,要了解一个民族,就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哲学。例如,要懂得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应了解儒学思想。要了解美国人的精神,就应知道实用主义。一个民族和民族精神的发展、继承和创新,也有赖于一个民族的哲学思想的发展。没有充满智慧的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体系,就不可能形成伟大的民族精神。

第三,哲学对人的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哲学虽然是抽象的思想理论,但决不是与现实无关的清谈。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活的灵魂,必然对现实世界产生巨大作用。哲学的社会实践功能是多方面的:首先,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会形成长久而深刻的影响,从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其次,哲学通过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影响着具体科学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功能。再次,哲学以思想批判的武器,直接地关注和批判社会现实,从而影响着人们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最后,在社会变革时期,哲学思想起到了理论先导和思想启蒙的伟大作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启蒙运动,打开了从古代社会走向现代社会之门。18世纪的法国哲学,为法国大革命创造了思想条件。在我国,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拉开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序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加注重和强调哲学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功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时,马克思就明确指出:“哲学家们[4]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改变旧世界,创造新世界,最终走向自由王国,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追求的目标。

第四,哲学也是一种人生观。人生问题,说到底是人生观问题。所谓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的根本观点、根本态度,包括对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生与死、人生的幸福、人生的理想等根本问题的基本态度。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碰到上述这些问题,也必须思考这些问题,未经思考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生活。哲学从苏格拉底开始,就把人的问题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认识你自己”或认识人,这是苏格拉底的追求,也是哲学的追求。因为关注人、研究人、阐释人的问题,哲学才拥有了自己的家园。个体人生观的形成,可以有多种途径,但哲学给予人的是思考的人生,使人“修身养性”,寻求安身立命之本。哲学的学习和思考,使你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获得思想的自由和心灵的安宁。

第二节 哲学的基本问题

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研究的领域和问题,哲学也不例外,自古以来,哲学所研究的问题总是离不开现实的,但它的研究领域则是一致的。

一、哲学的研究领域

人与世界的关系构成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哲学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这就是哲学研究的领域。在古代,哲学的研究领域几乎包括了人类知识的各个方面,哲学成了“知识的总汇”。到了近代,随着各门科学相继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哲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地缩小。时至今日,每当一个研究领域从事实本身出发,产生了可以用精确的公式来表示知识时,它就进入了科学的行列。而哲学,诚如当代哲学家罗素所指出的那样,“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5]具体说来,哲学的研究领域可分为: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等几个方面。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其中的每个研究领域的问题,都与其他领域的问题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有些问题甚至是重复的,区别仅在于研究的视角有所不同。

本体论,这是关于世界本质的学问。它涉及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是世界?什么是存在?什么是实体和关系?世界有没有统一的本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是什么?世界有没有所谓的秩序、法则、目的?如果有,它们是什么?人与世界的本质关系是什么?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还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事实关系还是意义关系???这些问题,往往构成了每一种哲学的基础,并决定和制约着认识论、价值论等方面的研究。从哲学本体论研究的历史来看,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首先,对世界本质的思考,经历了一个由探寻万物的“始基”或本原,到阐释人与世界关系本质的过程。其次,由原来的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实体的“实体本体论”向“关系本体论”、“功能本体论”等类型的本体论转变。再次,由理性主义本体论占统治地位的局面,发展为理性主义的本体论向非理性主义本体论并存的局面。最后,由全部哲学都承认本体论,发展为一些哲学取消本体论。上述这些变化,为当代哲学的本体论研究引入了新的课题和思考。

认识论,又称为知识论,这是有关知识和真理的学问。在这一研究领域,人们探讨知识的基础、构成、界限、本质及合理性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而展开的讨论包括:人的思维能否把握世界?知识的来源是什么?是感觉经验还是理性思维?什么是知识的普遍性和有效性?什么是真理和谬误?认识的真理性标准是什么?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如何?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如何寻求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当代认识论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把认识、知识问题同科学、逻辑、语言等问题联系起来,把认识论、语言哲学和计算机科学、智能模拟等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价值论,这是关于人的需要及其满足关系、人的行为是否应该等意义评价问题的学问。如果说认识论所涉及的是真与假、对与错的问题,那么,价值论所涉及的则是善与恶、好与坏、美与丑、应该与不应该、有用与否的问题。伦理学、美学的问题,从根本上讲都是价值论问题。人文科学所涉及的问题,都有价值评价的问题。价值论从一般意义上探讨价值的本质、价值的特点、价值的类型以及价值意识和价值评价等问题。

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这是有关社会历史和人生根本问题的学问。它和本体论、价值论的问题密切相关。在某些哲学中,社会和人生问题甚至成为哲学的基础和主题。社会历史观关注这样一些问题:社会历史是决定论的还是非决定论的,是单值决定论还是多值决定论?社会历史是进化论的历史,还是模式论、非进化论的历史?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规律是什么?社会的本质和构成是什么?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历史的发展同文明发展的关系,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问题,理想社会的法则与追求等问题。人生观则主要是关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人生的意义、人生理想及其追求、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培养等方面的观点。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定位,都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认识,它可以区分为积极的人生观与消极的人生观。积极的人生观引导人们进取向上,消极的人生观则引导人走向颓废、自暴自弃乃至无意义地生活和死亡。

哲学的研究和思考除了上述领域外,还可以运用到任何一门学科领域中去。如宗教学、法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自然科学,对这些学科本身及学科领域中的根本问题进行哲学的思考,从而形成政治哲学、经济哲学、艺术哲学、管理哲学、宗教哲学、科学哲学等。

二、哲学研究中的两类问题

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思考的都是些重要的根本的问题,但哲学对这些问题的阐释,时常让人感到困惑。从哲学讨论和研究的问题来看,有些是科学问题,有些是非科学问题;有些是事实问题,有些是价值问题。所以,为使哲学的研究和教学更有效果,有必要区分如下两类问题:一是经验的科学问题和超经验的形而上问题;二是事实分析问题和价值评价问题。

经验的科学问题,指的是这类问题存在于经验范围内,它是相对的、有限的、变化的。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应立足于经验基础之上,不超出经验范围,并用经验来证实。就此而言,经验问题也就是科学问题。从哲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对经验问题的研究,已逐步从猜测、思辨理性,转向经验的科学理性、实证性的研究。我们应该提倡科学的求实精神,放弃对经验问题的形而上的幻想,承认并强调经验的科学知识的相对性、有限性、实证性、可操作性。

形而上的问题则是指超经验的问题,关于此类超经验的问题历来被称为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一词源出于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形而上学是指“在自然之外”,是指专门研究抽象问题的哲学学说。在现代哲学中,凡是超出经验范围,不能被经验所证实的哲学问题,均属于形而上学问题。按照逻辑实证主义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意义标准,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价值论问题、社会历史观问题和人生观问题,都是形而上学问题。例如,世界的本质问题、社会和人的本质,价值问题中价值的本质、价值理想,社会与人的理想的自由王国、自由、正义、灵魂,至真、至善、至美以及三者的统一,都是非经验、非科学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科学的认识意义,只有心理的、情感的、社会的意义。因此,形而上学问题,说到底是个信念或信仰问题,而不是科学意义上的真理与谬误、对与错的问题。从今天来看,对形而上学的研究和思考,并非完全是没有理由的,而是以方法以及逻辑推理为依据,论证一些科学所无法涉猎和研究的问题。

形而上问题和形而上学形成的最重要的根源在于人的自由思考的本性,即人寻求永生、永恒、绝对的意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人的期望和信念,期望着从有限的生命、人生世界,奔向或达到永恒的、无限的、绝对的世界或理想境界。由于形而上学的非经验性和非科学性,造成了形而上学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困难。第一,对形而上学问题的研究和思考,得到的不是确切的知识、科学真理,而只是信念,这招致了从实证主义到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拒斥形而上学”,这成了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科学主义思潮乃至整个当代西方哲学的基本倾向。第二,形而上学的思考,提供了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信念,但如何确定合理的世界观信念的标准,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第三,形而上学的极端化倾向,会导致对经验的现实世界、现实的人生、现实的社会生活的“形而上学”一词的两种用法,一是指关于超经验问题的学问;二是指用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如西方中世纪神学统治一切的状况,现代哲学中反科学、反文明的倾向。形而上学研究的意义在于:提供合理的世界观信念,规范和引导经验知识,服务于人的现实和理想追求;寻求安身立命之本,为人提供精神家园,满足人修身养性的需要,获得心灵的宁静和自由;倡导一种批判精神,不断地批判和超越现实,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因为形而上的研究体现了人追求理想的需要,因此,凡是在科学不能涉猎的地方,往往正是形而上思维存在的地方。形而上研究总是根据人们过去的认识原则,推导出将来的发展方向和秩序。

事实分析问题和价值评价问题,分别属于认识论和价值论两个领域。事实分析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获得对认识对象的真理性的认识。在这里,要尽可能地排除人的意志、情感、思想的干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作出客观的分析,追求真理。价值评价则与人的需要、情感、信念密切相关,它所遵循的不是客观事物所设定的物的尺度,而是人的尺度。如果说,事实分析的问题,要求人们遵循物的尺度,以科学求实的精神认识和改造世界;那么,价值评价问题则表达着人们对世界的期望、信念,要求世界满足人们的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客观而科学的结论和方法论原则。但同时作为认识主体和价值主体的人,总是会从自己的需求、利益、期望来阐释实际、超越实际,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合理的。如此一来,在各个不同的价值主体的阐释中,客观实际、客观规律就会产生不同的意义。

经验的科学问题和超经验的形而上问题,事实分析和价值评价的问题,不仅存在于哲学研究的领域中,而且也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各门学科领域和实际生活中。这就需要人们对这两类问题有所区别、有所认识,弄清楚自己面对的是什么问题,讨论的是什么问题,从而根据问题的特点去阐释,得出就这一问题而言的合理结论。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

综上所述,哲学研究的基本领域是人与世界的关系。然而,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首先表现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当然,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多方面的,哲学正是要研究这种多方面的关系。但是,在这种多方面的关系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则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中的基本关系。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在众多的哲学问题中,思维与存在或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6]题。”这一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什么是本原[7]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这就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还有另一个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8]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认识论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的,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凡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的,属于唯心主义阵营。历史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野都是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所形成的。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派别,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问题。所谓哲学的党性,也就是哲学的党派性,即是说,历史上的哲学不是唯物主义的,就是唯心主义的,没有超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外的第三派哲学。与此相适应的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也体现了它的阶级性,即一般地说,历史上的唯物主义哲学总是代表着进步的阶级,而唯心主义则总是代表着反动落后的阶级的利益。

由于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历史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形态。

历史上的唯心主义经历了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意识、观念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过是人的意识的产物,是第二性的。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主观唯心主义有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等等。客观唯心主义则把某种“客观精神”看成是先于物质自然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是第二性的。哲学史上的唯心主义,大多是客观唯心主义,如柏拉图的“理念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历史上的唯物主义在其发展中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表现为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从物质自然界出发,把世界万物的本原或“始基”,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自然物或最小的不可再分割的自然元素,从而论证和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如古希腊的泰勒士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赫拉克利特则认为是火,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为原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征是:简单性、直观性、猜测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种形态。17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19世纪初德国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几个主要的流派。它们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形而上学观点解释世界,并把事物间的联系和运动归结为机械联系和机械运动,表现出形而上学性、机械性的特征,这是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状况和特点在哲学中的反映。近代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方面仍然是唯心主义的,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或历史唯心主义,构成了近代唯物主义的特征和局限性。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基础上创立起来的。它克服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体系。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立足于实践基础之上的,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发展的过程中,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形而上学则否认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但是,这两者不是独立的哲学派别,而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它们既可以分别存在于唯物主义哲学中,也可以分别存在于唯心主义哲学中。反之,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起制约作用。

第三节 哲学发展的逻辑

哲学发展有着自己的逻辑,只有了解哲学发展的一般逻辑,我们才能理解现今哲学的发展特点,也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西方哲学形成、发展概要

哲学的逻辑存在于哲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通过分析和考察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把握哲学自身发展、变化的逻辑,即哲学发展变化的线索、主题、基本特征等等。虽然,哲学的问题总是有某种普遍性,但处于不同民族文化中的哲学则各有其自身发展的逻辑,不仅关注的问题不同,对问题的界定不同,而且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发展过程也各有其特点,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

本书仅以西方哲学为题,从特定的视角来阐释西方哲学的逻辑。

古代西方哲学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当泰勒斯把宇宙万物的产生和消亡都归之于水时,第一次触及万物的“始基”或本原问题。这标志着西方哲学的形成。古代西方哲学包括古希腊哲学和古罗马哲学,它一直延续到公元5世纪,从古代西方哲学的发展状况来看,一切有决定意义的哲学思想都是在古希腊时期提出来的,这些思想不仅奠定了古代西方哲学的基础,而且为西方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框架。

古代西方哲学在创立时期,就形成了两条道路。一条是泰勒斯所开创的自然哲学的道路;另一条是苏格拉底所开创的关于人的哲学的道路。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基本上属于自然哲学。这种自然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从自然界本身来探寻自然界的私密。它所关注的问题是宇宙万物的始基或本原问题;它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立足于日常生活经验观察之上的经验理性;它对问题的回答是企图把宇宙万物的产生和消亡归结为某种自然物或自然元素。从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后,自然哲学家们都各自提出了自己所认为的始基,如气、无限者、数、火、土、种子等。自然哲学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公元前5世纪中叶产生的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把万物的始基归结为原子。自然哲学不仅开创了对世界的经验探索的道路,培育了以经验理性为主导的科学精神,而且在创立自然哲学的同时,为自然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古代西方哲学在苏格拉底那里形成了另一条发展道路。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苏格拉底,不满意自然哲学的自然本体论,提出了哲学应以人为中心,思考和探索与人相关的根本问题。在苏格拉底看来,哲学所追求的智慧并不存在于外部自然中,而是根源于人的心灵之中。爱智慧即是追求永恒的自由境界。从自然到人,标志着古代西方哲学的一次大变革,开创了以人为中心的哲学发展道路,孕育出超越经验世界、追求永恒理想世界的自由精神。

沿着苏格拉底开创的人本哲学的道路,他的学生柏拉图创立了理念与理性相统一的哲学体系。在柏拉图看来,哲学的对象世界是包括自然界和人在内的整个世界。但是,哲学不是以现实的、变化不定的经验世界为对象,而是要以在此之外的理念世界为对象。为此,柏拉图建立了以理念为基础的哲学本体论,把世界万物的本质归结为永恒绝对的理念。同时,柏拉图认为,人本质上是理性动物,唯有理性,尤其是哲学所特有的思辨理性,才能使人把握理念世界。凭借理性,人可以透过变化不定的经验世界,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本质、规律、法则、秩序和目的。这构成了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信念。追求和把握不同于现实经验世界的本体世界,建构凌驾于一切之上的绝对知识系统,成为西方哲学发展的主旋律和西方人对哲学的基本信念。

亚里士多德哲学是古代西方哲学发展的顶峰。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试图对分裂的希腊哲学进行综合,把自然哲学和人本哲学合二为一,创立同时包容经验问题和超验问题的哲学体系。在他的实体说、四因说、政治伦理学说中,表现出对经验问题和超验问题都予以肯定的矛盾状况。其结果则是困惑于经验和超验之间,深刻地显示出哲学中经验的科学问题和超验的形而上学问题的矛盾。

在亚里士多德之后,古代西方哲学发展的总趋势是沿着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自由哲学道路运行的。在这条道路上,可以看到传播影响甚广的斯多葛学派,以及神秘主义、新柏拉图主义,他们把人的自由思考的理性推到了极端,在几乎所有问题上,都用对超验问题的追求来排斥、否定现实经验问题,极力宣扬宿命论、禁欲主义、神秘主义、信仰主义,为基督教神学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条件。

西方中世纪哲学是同基督教联系在一起的宗教哲学。早期的基督教哲学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教义,被称为教父哲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则表现为经院哲学,并有唯名论和唯实论之分,其任务主要是从理论上论证基督教教义和信仰。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那。总的来说,西方中世纪哲学作为一种宗教哲学,其基本内容是关于上帝和天国世界的知识和信仰,其基本倾向是否定现实的世界、现实的人生和生活。

近代西方哲学形成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在此之前,有一段从中世纪迈向近代文明的过渡时期,史称“文艺复兴”。从14世纪到16世纪,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家先后出现了思想启蒙运动。这场运动从最先是复兴古希腊文化,发展为一场反封建、反神权的新文化运动,形成了人文主义、自然哲学、宗教改革运动三大思潮。他们强烈期望从虚幻的天国世界回到现实的人间世界。文艺复兴运动为近代西方哲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自然科学的成功与胜利,使科学、经验、理性成为西方人的信念。弗兰西斯·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表达了近代西方哲学的追求。为此,近代西方哲学的主题和使命就是为科学提供知识基础。知识论哲学构成了近代西方哲学的主流,并分为经验论和唯理论两大派别。

经验论哲学,从培根开始,他把经验作为知识的基础,着重探讨了知识的来源、内容等问题,并试图以感觉经验为基础来证明人类知识的普遍性、必然性和合理性,但结果却走向了休谟的怀疑论。唯理论哲学,从笛卡尔开始,却把某些先天的形式作为知识的基础,着重探讨了知识的形式、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等问题,凭借理性的演绎,建立起一个又一个绝对真理的体系,最终使哲学成为空洞的教条。近代西方哲学把知识作为哲学的主题,把提供某种永恒绝对的知识基础和真理构架作为哲学的使命,其结果则陷入了怀疑论和独断论。此外,当西方人还沉醉在科学技术的胜利中时,法国思想家卢梭则把科技文明与伦理道德对立起来,认为近代科学技术、知识、理性的发展与人的善良的自然本性相违背,只会造成道德伦理的丧失。这一切都表明以知识论为核心的近代西方哲学已陷入困境。

使西方哲学走出困境的是康德哲学。康德哲学的出现,标志着西方传统古典哲学的终结,预示着现代西方哲学的形成。康德哲学的主题是人。从人的自然的和自由的双重本性出发,康德把世界两重化为现象世界和本质世界。他认为,现象世界的问题源于经验问题,这是科学认知的领域;本质世界的问题属于超经验的问题,这是形而上学、道德实践的领域。在康德看来,只要严格区分现象与本质、知性与理性、认识与道德、科学与形而上学,就能够克服近代哲学的缺陷,使哲学走出困境。

康德认为,科学认知的对象世界是现象世界。在这一领域,人凭借先验的感性和知性的形式,是能够获得有关现象世界的必然性和普遍性的知识的。这样,就克服了经验论和怀疑论,说明了科学认知的有效性。同时,也克服了唯理论的独断论,规定了科学、认识的有效性范围。形而上学的对象世界是本体世界,在这一领域,人们虽然不能获得科学意义上的有效性知识,但可以获得善和自由的信念,这是人的自由本性的需要。就认识而言,科学优于形而上学,就信念和实践目的而言,形而上学高于科学。

在康德哲学以后,虽然还有黑格尔创立的以绝对精神为核心的庞大的哲学体系,试图重塑理性主义哲学。但是,从近代哲学的主题、困难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形成来看,近代西方哲学终结于康德哲学,而不是黑格尔哲学。现代西方哲学根源于康德哲学,在其形成之时,就分裂为科学主义和非理性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现代西方哲学是在反叛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英美分析哲学和欧洲大陆的人本主义哲学。以孔德、斯宾塞为主要代表的实证主义,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科学主义的第一代。而以叔本华、尼采等人为代表的唯意志主义则成为非理性主义的先锋。之后,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分析哲学、语言哲学、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科学哲学、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等等,构成了当代西方科学主义的思潮。而精神分析学、存在主义、生命哲学、新托马斯主义等,则构成了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除此之外,以柯尔施、卢卡奇、葛兰西等人为代表,开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领域,经过五六十年代的法兰克福学派,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形成了以社会批判理论、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等流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

现代西方哲学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西方后现代主义浪潮的出现,在哲学中也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潮流。这股潮流由尼采的“上帝之死”、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之死”、福柯的“人之死”、德立达的解构理论、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罗蒂的后哲学文化等所构成。主张消解哲学,取消反映论和决定论,提倡多元主义。从而使哲学陷入了暂时的萧条局面。

二、哲学的发展规律

通过对西方哲学历史的概括性描述和分析,可以看到,西方哲学对智慧的追求和探寻是变化发展的,也是有多重意义的。不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理解,就是在同一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的理解。在西方哲学形成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哲学研究的重心、关注的问题、表现的形式各有不同。在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中,哲学家们虽然抱有哲学即是爱智慧的共同信念,但没有形成爱智慧的共同认识,每一个哲学家都在追求智慧,但对智慧却有自己的阐释。这是一种在共同信念下的不同追求。它不仅使哲学思想呈现出多样化的状况,而且也使哲学问题成为变化不定的东西,仿佛智慧和爱智慧就是令人困惑的难题。

但是,在这种困惑的深处,也存在某些确定的东西。西方哲学形成和发展的轨迹显示出所有的哲学,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无论是哪个民族的哲学,都遵循着哲学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一,任何哲学的发展都具有时代性。

哲学是时代精神之精华,它是有闲阶级的产物,是在人类生产方式危害到一定程度时,一些有闲阶级人士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成果进行反思的结果。每一时代的哲学都建立在它的生产方式之上,是对当时社会状况和人类的精神状况的概括性的反映。可以说,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哲学。因此,哲学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时代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哲学的变革。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哲学则以解释人自身存在形态的历史性变革以及对自然界的规律性的总体把握为己任。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是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形成,反映在人们思想层面的是通过科学理性来把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作用下,人们的思想被束缚在了物的依赖性方面,由此而显现出的是哲学对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认识。而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某些特征逐步显现。于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人对物的依赖性逐步演变为人们对物的共同占有,物转变为社会财富,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则成为一个新的主题。所以,我们只有根据历史上生产方式的发展来把握哲学的进步,把握哲学的走向。

第二,哲学是在与科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朴素作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科学是对自然界的认识成果,文学和艺术、宗教等都是对人的精神状况的把握,它们在历史上对哲学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它们作为社会的意识形式,是在人们长期的劳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共同体现了时代的文明状况和人的精神面貌。科学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文学和艺术是对人的价值的理解,宗教则是人终极关怀的问题的解答。它们之间相互补充,又相互影响。哲学则是人们认识和把握世界图景的总体概括,是人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总结。哲学与科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是相互联结的,每当科学、文学、艺术等发生了变化,那么就必然会导致哲学的变化。相反,哲学对世界的每一点认识,也必然会影响科学、文学、艺术和宗教等的变化。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母与子的关系,这种关系经历了几千年的变化,直至今日也同样是不可分割的。

第三,哲学内部的派别斗争直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一切哲学必然都有其探讨的问题,自古以来,哲学探讨的基本问题都是一致的,无非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围绕这一问题而产生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上形形色色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以及以此为主线的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哲学派别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归根结底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这些斗争直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每一个时代的唯物主义总是和唯心主义相对立而存在,没有唯物主义,也就没有唯心主义,反之亦然。它们之间的争论往往会导致对哲学问题回答的进一步深化,推动了人们思考问题方式的转变、思考能力的提高,推动着哲学理论进入更高的层面,产生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哲学史还表明,哲学不仅在不同派别之间的斗争中不断地发展,而且也在同一派别内部的争论中不断进步。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

从西方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告诉我们:哲学具备的反思、概括和批判的功能,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过去、现在、将来联系起来,达到了对这种联系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性的把握。以这种哲学的方式去思考包括人在内的世界,所看到的不只是过去与现在的片断,而是由过去和现在通往未来的奔涌的河流。哲学立足于现实,审视过去,面向未来,追求自由,追求人的发展。哲学总是在对世界的认识的基础上,把握人的发展的必然性,从而对人的活动起指导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概括了以往哲学的两大思潮,不但是认识世界的方法论,也是人们追求自身完善和发展的智慧结晶与行动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对世界的认识和人对自由的追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并通过革命批判的实践来实现它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之本质,正是体现了西方哲学发展的两大思潮。以往的哲学只是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把自己的任务与立足点看做是改造世界,一方面是改造自然界为人类的需要服务;另一方面是改造社会,使人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摆脱不平等和剥削,消灭私有制,走向共产主义。

实践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这些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现存世界中的基本关系。所以实践蕴涵着现存世界的全部秘密,是人类面临的一切现实矛盾的总根源。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存世界的根本点在于:从物质实践出发去把握现存世界,把物质生产活动所引起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作为现存世界的基础。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始终是现存世界的深层结构,它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结构以及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关系。

因此,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决实践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人们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基础与理论指导。对于这一问题,下面第二章还要具体阐述。【思考题】

1.哲学的本质是什么?

2.试述哲学的一般功能。

3.哲学研究的两类问题是什么,其关系如何?

4.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5.简要概括哲学发展的逻辑。

6.简要概括西方哲学的主题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讨论题】

我们为什么会有哲学,为什么要学习哲学?【注解】[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页。[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3页。[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5] 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1页。[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3页。[7] 同上书第4卷,第224页。[8] 同上书第4卷,第225页。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场伟大革命变革,是人类以往科学和哲学思想发展的光辉结晶,是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共产主义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性为其最本质的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是批判、开放、发展的学说。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发展和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19世纪40年代欧洲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和世界哲学理论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19世纪40年代,欧洲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工业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大工业的迅速发展加速了社会的交往和人们之间的联系,加速了历史的“世界化”发展,推进了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内的进步。新的时代精神呼唤着新哲学的诞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这个时代精神发展的成果。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适应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在英国和法国占据了统治地位,在西方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建立并巩固了自己的政权。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逐渐兴起的工业革命促进了机器生产的迅速推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迅速得到提高,同时航海贸易和商品交换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资产阶级在短时间内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在英国,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大机器生产的工业革命早已开始,到19世纪30年代,大机器生产首先在纺织工业中占据了优势地位。40年代,重工业部门出现了机器制造业,使整个工业基本上实现了大机器生产。继英国之后,法国也发生了工业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在纺织工业和重工业的不少部门已相当普遍地实现了工业大机器生产。德国的资本主义出现较晚,但到19世纪30~40年代,也逐渐过渡到机器生产。特别是马克思的故乡莱茵省,由于受法国的影响,资本主义迅速成长起来,但同法国相比,仍较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创造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世界市场,消灭了以往以自然形成的各国孤立的状态。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迅速提高。这就导致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的激化,导致经济危机的出现。从思想上说,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的矛盾性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首先,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把世界联为一体,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这就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小国寡民和人们孤陋寡闻的状态,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眼界,从而使人们有可能从整体上认识世界的全貌,有可能纵观世界各国发展的全局,科学地概括社会的共同本质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科学的世界观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其次,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基本矛盾日益暴露出来,以往隐藏在政治变革后面的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开始明朗化,阶级关系开始简单化,社会生活急剧变动。所有这一切,使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日益明显地凸现在人们的面前,使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性质得到充分的表现。这也为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再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开始激化,无产阶级队伍迅速扩大,工人运动蓬勃兴起,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而登上了历史的政治舞台。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政治上的成熟使无产阶级开始为争夺自身的自由与解放而斗争,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贵族等级与第三等级的矛盾转化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这种矛盾开始突出起来,并先后表现为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斗争。在欧洲,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和德国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等等。这表明了当时[1]“已经是在资产阶级和现存国家同工人阶级公开敌对的时代了”,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已由资产阶级争取政治平等的民主革命,转化为人类解放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然而,革命运动需要一定的思想来指导,为了适应历史时代的这种根本性的转变,在哲学上也必须实行根本的变革,摒弃旧的哲学,创立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需要的科学世界观。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为了适应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而无产阶级的斗争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19世纪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成就的概括和总结。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自然科学已经从分门别类的“搜集材料的科学”逐步转变为“整理材料的科学”,原来认为自然界绝对不变的形而上学观点,遭到了自然科学新发现的冲击。康德的“星云假说”在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那种认为自然界从来如此而没有变化的观点,第一次为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所代替。一些以研究自然界物质发展过程为特征的科学,诸如地质学、胚胎学、动植物学、生理学和有机化学等纷纷建立并发展起来。特别是19世纪初以来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原理以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给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由于细胞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它们都是按细胞的繁殖和分化的共同规律发育和成长起来的,动植物之间以及动物、植物各门类之间,正是由于有细胞这个共同基础,才可以相互过渡和转化,通过细胞的变异能力,人们看到了物种变化的现实可能。由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的各种能,诸如机械能、热能、光能、电磁能、化学能等,都是物质运动的各种表现,它们按照一定的度量关系互相转化,而在转化过程中其能量是守恒的,这就从物理学的角度揭示了物质及其运动的永恒性,它们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生物进化论揭示了生物物种进化发展的辩证过程。总之,“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说明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说明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2]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

此外,19世纪的社会科学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对资本主义的经济进行了剖析,创立了劳动价值论,肯定了生产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法国的圣西门试图用物质生产的变化去说明阶级的变化,革命的发生和政权的更迭,已经使人意识到法国革命是物质利益相互对立集团之间的阶级冲突。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基佐、米涅、梯也里等人继承了这些重要思想,明确提出并使用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概念,并企图去探索社会阶级斗争的内在原因。所有这些社会科学方面的进步,都为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创立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料和经验。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

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哲学史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而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则是德国古典哲学。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是近代哲学发展的最高形式,其中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则是德国古典哲学最杰出的代表,集中体现了旧哲学所能达到的最高成果。黑格尔的巨大功绩在于他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并企图揭示事物发展过程的内在联系。尽管他没有科学地解决这个任务,但他提出了这个任务,以辩证方法代替了形而上学,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想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以唯心的形式揭示了世界的联系、发展和变化。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头足倒置的。在他看来,宇宙万物的变化不过是绝对精神的自我发展,并且只是在空间上展现自己的多样性而没有时间上的变化,发展到黑格尔哲学,则是绝对观念的自我完结。正是由于他的方法和体系的矛盾,辩证法便被他的唯心主义所窒息。

费尔巴哈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他把被唯心主义颠倒了的思维和存在关系重新颠倒了过来,并把人作为思维和存在统一的主体和基础。他认为,我们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存在,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是物质高度发展了的产物。这自然是唯物主义,是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直观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并且他的唯物主义只是在社会历史大门之外徘徊,一经进入社会历史领域,他的唯物主义立即变成了唯心主义,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只能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摒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对世界的发展变化作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批判了他的人本主义哲学的形而上学性质和唯心主义的宗教伦理观,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起来,把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结合起来,创立了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在人类文明前进大道上的璀璨的精神文明之花,它开创了人类哲学思维的新时代。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简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位伟大思想先驱的实践成果。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是天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者。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其世界观经历了一个从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到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过程。

卡尔·马克思于1818年诞生于特利尔城。父亲是一个向往资产阶级民主的律师。在家庭及某些进步思想的引导下,少年马克思对当时德国的社会状况很不满。他追求真理,向往自由。在他17岁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表明,17岁的马克思在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已经树立起为人类谋幸福而献身的决心。他认为,较多地研究抽象真理,不深入到现实生活本身,这对青年来说是危险的。1935年,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学习法律,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他所学的专业本来是法律,但他却对哲学和历史很感兴趣。在大学期间,他就是一个青年黑格尔主义者,受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较深。青年黑格尔派对黑格尔学说中的保守一面进行了批判,而提倡其进步的辩证的一面,主张改变现状,为争取自由和进步而斗争。

1841年,马克思以《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为题,写成了博士论文。在这篇博士论文中,马克思所表明的哲学态度是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因为他强调在世界发展中自我意识是决定力量,但同时也表明了他的思想倾向是自由思想和无神论的。他看到了人们改变环境的重要性,认为,虽然可以通过与环境的分离来达到对绝对真理的思考,但这样却使人丧失了通过实践来改变环境的可能性。

大学毕业以后,马克思放弃了做学者的念头,在《莱茵报》工作,直接投身于现实的政治斗争中,从而进入了转向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的时期。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开始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特别是他对国家、法和社会现实的关系的认识上,开始意识到:不是法和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这个转变过程是由马克思为摩塞尔记者的辩护和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护所引起的。马克思看到了一切制度都是特权者为维护自己的利益的产物,都是利益的表现;是利益决定社会的其他方面,不是观念决定社会;起作用的不是观念的力量,而是现实的特质利益。这表明马克思已经转向了唯物主义。这一思想第一次由其《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表现出来。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批判分析了黑格尔在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论述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使自己的观点沿着唯物主义的方向前进了一步。在《论犹太人问题》一书中,马克思揭示了“人类解放”和“政治解放”的关系,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他对德国的黑格尔派作了批判,认为不是宗教变化决定社会的变化,而是世俗的原因决定了宗教。社会压迫的根源不在于宗教,而在于财产所有制关系,宗教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有其产生的阶级根源。他认为,人类解放和政治解放是不同的,政治解放是市民社会中的一个社会集团即资产阶级解放自己,获得统治地位,因而对大厦的支柱并不触犯。但无产阶级的解放则不同,它必须废除私有制本身,它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这一切都表明了马克思已经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

另一位马克思主义的创始者恩格斯于1820年诞生于巴门市的一个资产阶级工厂主家庭。恩格斯从中学时期就对劳动者有着深切的同情。1841年,恩格斯到柏林服兵役。在那里,他同青年黑格尔派的人建立了联系,并迅速成为一个青年黑格尔主义者,但又在许多问题上与青年黑格尔派有着分歧。1842年,恩格斯前往曼彻斯特,到他父亲的工厂工作。在这里他看到了工人阶级的状况日益恶化,看到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以及工业国之间的市场竞争,认为这种矛盾必然会发展成为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他支持工人阶级为争取物质利益而进行的斗争,从而转向了一个共产主义者。在这里,恩格斯写下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状况》等著作,这些著作表明,恩格斯的基本思想与马克思一样,已经具有唯物主义倾向和共产主义倾向。

1844年,恩格斯与马克思合作写下了《神圣家族》,与马克思一道共同批判了鲍威尔一伙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阐述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特别是正确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强调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出发点,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思想。这表明恩格斯与马克思几乎同时转变成了一个唯物主义者。

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都觉得要正面阐述自己的世界观。特别是马克思在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首先需要哲学的前提,因此,有必要对自己以往的世界观作一清理。在这一年中,马克思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其黑格尔哲学的影响作了批判,但同时也发现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因素。马克思批判地分析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黑格尔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重要思想。特别是把异化问题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结合起来,揭示出资本主义的自我异化,论证了在共产主义条件下异化的克服,由此引申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而到了1845年春,马克思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准备对其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作出批判,并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该文的十一条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确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唯物主义的雏形。同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再次合作,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全面批判和清算了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哲学以及黑格尔派哲学的影响,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

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转变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确立,是与他们参加社会实践紧密相关的,也是和他们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只有热情关心社会生活和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才能促使自己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也是与他们具有高度的批判旧社会、批判旧哲学的精神密切相关的。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实践唯物主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它标志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在这部著作中,科学的实践概念的完备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产生并引起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曾被恩格斯称之为“包含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正是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以实践为中心,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清算和批判,同时也精辟地阐发了自己关于实践的重要观点。马克思明确指出,正是由于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不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从而导致了他们哲学理论上的重大缺陷。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3]的。”不理解实践活动及其意义,是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他们的根本区别也正在于此。

在旧唯物主义那里,从古希腊的唯物主义者到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机械论者,虽然正确地确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但他们所理解的世界仅指自然界,把整个世界还原为自然物质,人只是自然物质中的组成部分或表现形态。在旧唯物主义哲学里没有给社会的人以切实的立足之地,无视人的实践,当然也无视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人本唯物主义,虽然也承认人是感性的对象,是思维和自然相统一的基础,力图从现实的人出发去理解世界,但不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因而也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人的共同的、活生生的、感性的活动。离开实践去理解人,尽管给人加上现实的字眼,这样的人只能是抽象的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离开现实世界的真正主体即实践着的人,离开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去理解世界,这个世界就决不是我们生活于其间的并由人们的实践不断改造而充满生机的现实世界。

与此相反,唯心主义肯定了主体意识的能动性,论证了人在认识活动中是通过自身的性质和状况去把握外部对象的。人类认识的这种成果曾经集中体现在黑格尔否定性的辩证法中,但是黑格尔的否定性的辩证法却无视人的意识能动性的唯物主义前提,使意识脱离了它产生和依赖的客观基础而被无限地放大了。因而,他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的方面。其主要原因正在于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离开实践去理解人及其意识的能动性。可见,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的主要缺陷就是不理解人类实践及其意义,也正是由于这一缺陷,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是相分离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也是相分离的。

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主要缺点的惊人的一致,促使马克思深入研究人类的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规定为“实践的[4]唯物主义”。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定义,它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立足点。“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个名称表明,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并以此为基础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一切哲学相区别的主要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作为其全部理论的基础的。它不仅来自于实践,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且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得到修正、补充和发展。这就体现和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实践及其由它规定的科学性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活的灵魂。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之林中高扬的旗帜。

二、以实践范畴为核心构建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核心、最为基础的范畴,正是在实践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了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高度统一,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最终超越了全部旧哲学,成为崭新的理论体系。

旧唯物主义虽然坚持物质决定意识,自然界先于人类思维的唯物主义根本原则,但它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的辩证本性。它虽然坚信世界是物质的,但无视和否认由于内在矛盾所引起的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不能揭示事物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因而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同时又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它有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但缺乏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它只能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大门之外徘徊,一经进入社会历史领域,他们的唯物主义便立即变成了历史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的辩证法虽然揭示了事物辩证发展的性质,但却是头足倒置的,把辩证法置于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这样,形而上学限制了唯物主义,而唯心主义又窒息了辩证法,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彼此分离和对立,导致了旧哲学的不彻底性和其他缺陷。

客观世界既是物质的又是辩证发展的,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克服了二者的分离和对立,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高度统一起来。实践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改造世界的能动的活动,它既有客观物质性,又有能动性,是个辩证发展的客观过程,这就为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提供了现实基础。正是通过实践活动的物质性和辩证运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科学地揭示了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物质性和辩证性,指出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是处于客观的联系、永恒运动和辩证发展中的。正是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范畴,才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本质上也是物质的,它是在自然界的基础上生成并发展的,是与自然界相统一的物质运动序列。因此,在逻辑上必然地要把唯物主义的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使唯物主义彻底化,成为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但是,旧唯物主义仅仅坚持了自然观领域内的唯物主义,而在社会领域却背叛了自己。旧唯物主义之所以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窠臼,主要在于它缺乏实践的观点,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因而也就不能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这样,它就把人生活于其中的自然视为纯粹客观自在的东西,又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纯粹主观的东西,从而由人类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也就被视为一种主观的过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概念为基础,把实践理解为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历史过程的客观性质就被清楚地揭示了出来。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社会历史也就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历史,而基础性的实践活动则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因此,人类历史在本质上也就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史。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去说明人类历史,即是用物质的原因去说明人类历史,从而第一次真正把人类历史基于唯物主义基础上,把唯心主义历史观从最后的避难所中驱逐出去。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并不脱离对于自然的唯物主义理解。这不仅在于它肯定了自然界的先在性,肯定了人周围的自然界构成了人类历史的前提,而且更在于它把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物质生产实践,作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现实基础。以往历史观的根本错误恰恰在于它忽视了这一历史的现实基础,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排除在外,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并由此而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同样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自然的唯物主义理解也不是脱离对于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的。它把实践视为人类历史的现实基础,也就把历史的观念带进了自然领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人类生活其中的自然界“是工业和社[5]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是处处打下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印记的自然界,是人化了的或人化着的自然界。旧唯物主义由于没有正确地理解实践概念,从而导致了历史唯心主义。不仅如此,旧唯物主义对自然的理解,由于脱离社会实践,因而也只能是直观的,它并没有真正合理地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解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可见,实践概念不仅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也是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是密切相联系的,只要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实践的观点,揭示了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相互制约关系,从而使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起来。

三、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实践的认识论意义已为人们所熟知。其实,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一命题中,不仅蕴涵着实践的认识论意义,而且也蕴涵着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正是在实践中使主体与客体发生了分化。实践分化主客体的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创造世界的过程,是人的自我发展的过程。

首先,实践的世界观意义在于它使主客观世界既对立又统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中,正是在实践中,物质世界与人形成了对立,物质对象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而人则是支配者、控制者。同时也正是在实践中,物质世界与人又形成了统一。不仅客观世界通过实践以及认识活动转化为主观世界,主观世界是实践活动的内化,而且主观世界也通过实践转化为客观世界,实践的过程是主观世界外化为现实世界的过程。实践是主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

其次,实践的世界观意义在于它创造出与自然界对立统一的人类世界。人类世界在内容上包括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社会是自然的社会,而自然也是社会化的自然。人类社会中的自然不是脱离人的自然,而是被加工的自然。人不仅改造自然存在,而且自身也进到自然存在当中,并赋予自然存在以新的尺度。所以,自然是被打上了社会烙印的、被社会中介过的自然。在人类世界中,自然不仅保持着天然的物质本性,而且打上了人的烙印。如同自然被社会所中介一样,社会也被自然所中介。在人类世界中,作为客体的自然,其自然规律不会完全消融到社会过程中。自然并非外在于社会,而是作为一种恒定的因素出现在人类社会历史中,人类社会的需要只有通过自然过程的中介才能实现。社会发展当然不是纯粹自然的过程,但也决不是脱离自然的超自然的过程,而是与自然运动相似的过程。“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都是人们对象性活动的产物,即人们实践的产物。实践是自然的“社会中介”和社会的“自然中介”,是二者互为中介的现实基础。总之,实践是人类世界赖以生存的根据和基础,人类世界只能是实践中的存在。

最后,实践的世界观意义还体现在人类世界的不断发展中。既然人类世界是实践中的存在,而实践本身又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因此,这个感性的世界是个动态的、不断形成发展的开放体系。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经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而“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6]。今天,人的活动已遍及世界各个角落,自然已经是人化的自然。

实践活动创造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正是在实践中,人类社会才得以迅速地完善和进化。与此同时,现代实践活动也在设计自然界的变化与发展,它改造着自然界,又维护着自然界的进化秩序。因此,现代实践活动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它是整个现存世界的缩影。人的实践活动改变和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实践活动以及现时代的感性世界更加凸现出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范畴具有方法论意义,“实践的唯物主义”是合理形态的辩证法。人们把辩证法分为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又把客观辩证法分为客观事物的辩证法(主要是自然辩证法)和人的活动的辩证法。人的活动的辩证法包含、体现着客观事物的辩证法,人们通过实践来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辩证法。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7]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改变着自然界,从而揭示自然界辩证发展的规律。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不仅存在着实践主体的运动,而且存在着作为客体以及把主客体联结起来的中介系统的运动。因此,实践的辩证法本身也包含了客观事物的辩证法,客观事物的辩证法与人的辩证法在实践中结合在一起。这种统一和结合的基础是实践,客观事物与人的活动在何种程度、何种范围内统一起来,现实地结合起来,取决于实践达到的广度和深度。实践愈发展,实践的辩证法愈发展,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愈广泛、愈深刻。因此,对于实践唯物主义或“合理形态”的辩证法来说,是以人们的感性活动、以实践为基础来达到对现存世界、现存事物的辩证运动的理解和掌握的。

实践辩证法不仅在于包含、体现了客观事物的辩证法,更重要的是在于它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实践作为必要的因素,适合于或渗透于现存世界、现存事物的辩证运动中,甚至作为这种辩证运动的基础,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前进。人们的感性活动、实践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既要从现实出发,又要超越现实、改变现实,创造人们所需要与追求的理想的世界和对象。应该说,实践的辩证法最能表达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的本质。这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实践唯物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8]并改变现存的事物”。这是对实践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本质的概括与表述,也是对实践辩证法作为“合理形态”的功能的肯定。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在指导各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在同形形色色的错误理论和反动社会思潮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发展和完善。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创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社会主义运动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指出了正确的方向。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及其在俄国的变种的斗争中,总结了新的历史经验并概括了自然科学的新成就,全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新的阶段。在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实践证明,毛泽东思想是伟大的革命学说,它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而邓小平理论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放、发展、批判、革命的学说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批判的革命的学说,首先,是由于它把实践观点作为自己全部理论的基础。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在实践中,主体改造着客体,客体也改造着主体,这种双向的改造关系,是一种否定性的关系。一方面,主体以自身的活动否定客体的现实存在状态,赋予客观存在以合乎人类所需要的形式,使“自在之物”变为“为我之物”。物质生产是人对自然的直接存在状态的否定,是人与自然间最基本的矛盾关系,是人类一切否定性即批判性、革命性的活动之源,在此基础上发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革命性变革;另一方面,人们在改造、否定现存世界的同时,也不断地否定、创造着人自身,逐步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本质决定了客观存在的批判的革命的性质。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是其本身包含着的唯物辩证法的本质要求。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9]批判的和革命的。”这是从客观事物辩证本性中引申概括出来的结论,是对辩证法的本质的科学界定。辩证法本身就要求从肯定中看到否定,从“现存事物”看到它的灭亡,对现实世界实行辩证的否定,实行批判和革命,以此促成现存事物向革命方面转化,创造美好的未来。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对事物、现实,而且对自己的学说也取批判的态度。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命之树四季长青。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来不把自己的学说看成固步自封的最终完成的理论体系,而是把客观存在看成是随实践不断发展的带有相对性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总是同时代的前进保持同步,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感,按照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及时补充、修正和完善某些个别观点和结论,使自己的理论永葆生机和活力,永葆其科学性和革命性;同时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对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观点进行批判和斗争,指导和引导社会生活沿正确道路和方向发展,并在同各种谬误的批判和斗争中丰富和完善自己。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然把实践观点作为自己全部理论的基础,那么它必定是开放的发展的,而不是凝固不变、封闭的理论体系。这个科学的理论体系的开放性,是实践的开放性的反映;其发展性也是实践发展特别是社会历史发展在观念上的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贴近实际,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理论形式,正如马克思所说,他的哲学根本之点在于“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10]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活力来自实践,它作为人类智慧发展的结晶,也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成果的提炼、概括和升华,因而它必然随着社会生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也必然随着科学的进步而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新的成果,以丰富深化自己的理论内容及其相应的理论形式。“??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11]己的形式”,正是由于以实践和科学发展中的新鲜空气和血液不断滋补丰富自己,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永葆自己生命之树的长青,不断开辟未来发展的道路。

当今的时代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从20世纪50年代起,高分子材料合成技术、生物核酸和遗传密码相继被发现,西方经历了一场以微电子学和计算机为基础的技术革命,高智能电脑和机器人已研制成功,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等代表的新兴科学产生并迅速发展。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资料、新经验。

今天,社会改革的潮流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不再是一种设想,已被证明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并逐步转化为现实。我们必须十分珍视已经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把它总结提炼,上升为新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只有吸纳和汲取改革开放的新经验新成就,才能开拓新视野,发展新观点,进入新境界。我们必须正确地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持和发展问题,使两者在实践基础上达到有机的统一。不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失去了根基,失去了起点和方向;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理论。否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变成枯槁僵化的东西。当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决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还有待理论界艰苦的研究和持续的努力。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

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关系,首先就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过程。

我国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与历史的原因。同时,我国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并非一开始就以一个完整的体系全盘接受的,而是与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先后经过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五四”时期。

在“五四”时期,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被压迫人民奋起反抗的炮火声中开始的,带有启蒙的和民族的特点。由于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遭受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了摆脱这些压迫,摆脱贫困,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就成了时代的最强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有利条件,尽管以后几个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各有侧重点,但始终是围绕着唯物史观———社会革命的理论根据这一中心而进行的。

在“五四”时期,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翻译与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较有代表性的有李泽彰译的《共产党宣言》,日本学者河上肇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一书也在中国出版。在介绍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报刊有两家:一是北京《晨报》副刊,设立了“自由论坛”、“名著介绍”等专栏;二是《新青年》,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在传播马克思唯物史观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有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等人。李大钊著有《我的马克思观》、《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等;陈独秀著有《社会主义批评》、《马克思的学说》等;李达著有《现代社会学》一书。据不完全统计,仅1919年下半年,全国各地发行有马克思主义倾向的报刊达200多种,出版有关唯物史观的著作数10种,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史上的第一次高潮。

于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作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成果,先后出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大革命运动和革命转入农村后持续十年的土地革命战争。

第二个时期是大革命失败以后进一步介绍唯物辩证法的时期。

唯物史观在我国的传播,为人们的社会活动指出了一种方向。但是,究竟如何进行社会活动还存在认识问题、思想方法问题,特别是大革命的失败,需要人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是某些教条,而是一个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必须作全面系统的了解。因此,辩证法就成为急需传播的理论。

唯物辩证法在我国的传播,始于1927年。1927年至1930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唯物辩证法的著作相继翻译出版,主要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反杜林论》等。此外,还翻译了一些苏联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著作,例如西洛可夫、爱森堡合著的《唯物辩证法教程》,米丁的《辩证唯物论》和《新哲学大纲》等。

当时,唯物辩证法的宣传可以说是一场哲学运动。旧哲学的根基动摇了,新哲学占据了人们的心灵。其影响之广,就连国民党的张东荪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事实。谭辅之也认为,当时的高等学校,如在课程上不列进唯物辩证法那样的科目,或口里不提几句辩证法或唯物论,那就一定不受学生欢迎。

第三个时期,是30年代系统地介绍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时期。

这一时期,哲学认识论问题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和发展的核心。同时,这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系统化过程。

中国共产党人在经历了1927年和1934年两次惨败后,开始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以失败而告终?为什么在十年内战中党内出现了三次愈演愈烈的“左”倾机会主义统治?为什么“左”倾路线的统治使革命新局面和革命力量丧失殆尽?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等问题。这就必须探讨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态度,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以及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从而必然导致把认识论的研究转变为哲学的中心。要正确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理论的高度对中国革命正反面的经验加以总结。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实事求是”思想,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强调了调查研究对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重要报告,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具体的阐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具体化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实事求是概括为一个具有高度综合性的哲学命题,这也是对中国革命基本经验的理论概括,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点和精髓。毛泽东思想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和系统化的。此外,毛泽东还写了一系列文章,如《实践论》、《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等,对中国革命长期存在而未能很好解决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从哲学上作了深刻的论证,在全党树起了遵循唯物论、遵循唯物辩证法的伟大旗帜。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传播过程的特点,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是分阶段有重点的;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中国的具体实践需要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开始就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实践的指导思想与总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得以迅速而又广泛的传播,其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即国内的、国际的以及理论和现实的三个方面。

首先,在国内,自鸦片战争以后,国内各种矛盾十分尖锐,尤其是侵略与反侵略,中华民族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矛盾,成为近代史上的主要矛盾;更为突出的是,清政府在本世纪初以来的无能,引起了中国人民内心的极大痛苦,人民要求改造中国的愿望日益强烈。于是,兴起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等,但这些变革运动都接二连三地失败了,民族危机愈益加重,国家一天天坏下去。然而,这些革命的失败却唤醒了中国人民的觉悟。事实告诉人们,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的老路,而应该开辟一条新的救国道路。中国人民的这种思想认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五四运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唤起了知识界追求真理的热情,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需要无产阶级的阶级基础,它的传播和发展同样需要这个阶级基础。十月革命之后,中国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基础条件。鸦片战争后的一二十年,中国的产业工人阶级开始产生。到了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的产业工人已经扩大到了300万人。他们不但具备无产阶级的一般特点,而且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革命性特别强,极易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与壮大,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社会阶级基础。

其次,在国际上,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人们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望而生畏;又由于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饱受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之害,所以,在感情上使得中国人不能依赖于资本主义而富强起来。同时,在1917年,列宁领导的苏联十月革命爆发了。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影响了全世界,更影响了中国革命。正如毛泽东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12]1918年,当十月革命的消息传到中国后,以李大钊等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因此,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之所以会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因为它切合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斗争的需要。

第三,从理论与现实的方面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在中国得以传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的传统哲学中的道家的辩证法思想以及儒学的人本主义思想具有某种共同点,这就给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良好的土壤,并使它在中国的发展带上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际的关系来看:

首先,马克思在19世纪50年代曾经专门研究过中国历史,写了《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波斯和中国》、《中国和英国的条约》等一系列有关中国的文章。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也直接或间接地研究过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并明确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跟欧洲的[13]社会主义象中国哲学跟黑格尔哲学一样具有共同之点。”

其次,中国传统哲学中注重人际关系的传统与马克思关心人的解放的唯物史观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总的来说是一个“人治”国家,“人文主义”精神渗透到一切领域。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偏重于研究人,而不去探索自然。如先秦的“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即上、下、东、西、南、北之外是与人无关的东西,可以不去管他。孟子“吾日三省吾身”,注重内心修养。

再次,中国哲人主张“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知行合一”,这种天人合一观把认识世界与认识人本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种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也有相通之处。马克思哲学认为,主体与客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加深的;反过来说,人类对自身认识的加深又促使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

最后,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整体联系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十分丰富,自古以来就形成了较为发达的辩证思维,这与德国的辩证法思想十分相近。正因为中国哲学中存在着朴素的唯物、辩证的传统,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后,易于被进步的知识分子接受。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注意发掘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以消除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陌生感,增加亲切感。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中国哲学中的朴素辩证唯物主义传统密切相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朴素辩证唯物主义成为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广泛传播的便利的思想桥梁。

在现实方面,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诞生的。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又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需要一种能广泛团结、组织人民群众的理论武器,以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在当时,虽然无政府主义、实证主义等哲学纷纷涌入中国,但由于它们各自的理论缺陷,都无力解决“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最迫切的时代问题。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这一问题能作出正确回答,因为它揭示了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发展方向,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成为中国共产党动员人民群众、领导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强大理论武器。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在短时间里成为中国哲学的主流,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中国社会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发展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我们开创了新的历史局面,并引导人们顺利地进行改革开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涵盖我国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14]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也有极为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它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以新的思想和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是全人类的宝贵思想财富,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是在各国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得以发展的。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指导思想,它在中国的传播、发展是与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的结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存在着沉痛的教训。了解这些经验与教训,有助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它不可能指出每一个民族的具体特点和发展道路。就中国而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由于中国革命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几乎在传入中国的同时,就开始了同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危机之际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开始就把它视为救国救民的真理,并不是把它看成一般的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出于实践的需要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在实践探索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然而,由于文化传播规律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后,必须同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表现。

1.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经验的哲学总结和概括,它是在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代精神的精华。它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机地相融合,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一种为中国普通百姓所喜闻乐见、新鲜活泼的民族形式。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以下几方面予以丰富和发展。

第一,以实事求是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思想。“实事求是”最典型、最生动地体现了毛泽东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立场。这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辩证唯物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人的思想、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毛泽东以最通俗最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基本原理精辟地概括为四个字:“实事求是”。他的《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以及关于延安整风中的党风、学风、文风等的论述,都是以实事求是为武器,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他认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15]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解释,最精辟地把握住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质和要害。实事求是贯穿了唯物论、辩证法与认识论三者的统一,坚持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依据毛泽东实事求是的观念,我党制定了一条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路线。依据毛泽东的实事求是观念和这条思想路线,我党正确地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如何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批判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为中国革命找到一条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使中国革命由胜利走向胜利。

第一,以矛盾论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

毛泽东的《矛盾论》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概括和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直接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传统辩证法思想的科学批判和改造。《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

首先,它深刻地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关于对立统一规律,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有许多论述,但他们的重点是阐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方面,对于对立统一规律应该有哪些方面的内容和什么样的理论体系,则没有作进一步的论述。列宁对对立统一规律作了深入的探讨,明确提出了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实质;提出了以对立统一为核心的唯物辩证法十六个要素;深入探讨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范畴。《矛盾论》则对列宁的思想予以继承和发挥。它从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区分和联结上,从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上,从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上,从它们在矛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转化的关系上,从矛盾的性质不同因而解决矛盾的方式也不同等方面,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的丰富内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其次,全面地论述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以及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的原理。毛泽东指出,一个复杂的事物,包含有许多矛盾,这个事物的性质,主要就是由其中的主要矛盾规定的,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起主要作用,主要矛盾的主、次方面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事物的性质就要发生变化。但次要矛盾的变化也会影响事物发展的过程,使事物发生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再次,系统地阐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明确提出了“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科学论断。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列宁作过阐述,论述了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列宁指出,一般来自个别、包括个别,但任何一般都不能包括全部个别,任何个别都不能全部包括到一般当中去。毛泽东根据列宁的这一思想,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结上,提出矛盾“精髓”的思想,认为研究唯物辩证法要抓住对立统一规律这个实质,而要研究对立统一规律就要紧紧抓住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并从它们的联结上,注重对矛盾的特殊性的分析。《矛盾论》阐明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从世界观的高度进一步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奠定了坚定的理论基础;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定的哲学基础。

第二,以实践论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思想。《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一个联结点,它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践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首先,系统地论述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决定作用,突出地强调了以社会实践为特征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论》综合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思想,针对党内教条主义者否认认识依赖于实践,否认直接经验对于人们获得真知的意义,结合中国革命的经验,着重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实践不但是认识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而且通过认识的具体过程和总过程,从动态入手进一步阐明和发挥了这一思想,比前人及同时代人前进了一大步。

其次,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要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许多著作中都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列宁指出,思想和客观的一致是一个过程,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等等。但是,列宁没有进一步展开具体、详尽的论述。《实践论》则对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作了具体而深刻的分析和科学的概括,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过程的理论。《实践论》指出,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两次能动的飞跃。《实践论》准确地说明了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以及它们之间辩证统一关系,更重要的是阐明了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实现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重大意义。认为,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既是理论指导实践认识目的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因此,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为重要。这一重要思想,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运动的全过程的理论,进一步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特点的重要性,并使之成为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实践论》在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进行哲学概括的基础上,揭示了关于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过程和总规律。这就是“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16]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一概括包含了极丰富和深刻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大发展。

再次,科学地阐明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实践论》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强调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不仅仅是说明世界,因而它把认识过程从获得理性认识进一步推向“回到实践”,认为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在认识过程中更显重要,因为这不仅是认识的目的,而且是检验认识的标准,唯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推进认识的发展。这体现了主客观在实践中统一的思想。《实践论》阐明的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观点,从认识论上对党内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方面的错误倾向进行了剖析和批判,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

除此之外,毛泽东同志还提出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等如何正确地处理我国与外国的关系的理论,主张对外国的东西不能盲目地照抄照搬,必须独立自主地干革命搞建设,一切能够联合的力量都要联合,形成统一战线,但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政党的领导权,这是取得革命和建设成功的最重要条件。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系统的概括,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中,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邓小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思想,深化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了新的发展。

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境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扬。

毛泽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这个思想原则武装了全党,使我们党冲破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前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束缚,使中国革命摆脱了困境,走向了胜利。但是,后来在一段时期内,这个重要的思想原则在相当程度上被忽视了。

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全党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领导和支持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他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促进了思想解放。关于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观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17]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运用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解放思想的落脚点或目的,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要求。提倡解放思想,就是为了做到实事求是,而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完整的统一。

正是坚持了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我们党才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到开放,从固守陈规到各方面改革的伟大转变,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正是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使我们经受了国际国内政治风波的严峻考验,使我们总结了从本本出发,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某些原则的教训,破除了对社会主义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以新的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把真理与价值统一于实践,提出了对社会主义的新的认识,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奠定了唯物史观的基础。

首先,邓小平把真理标准和指导我们实践的思想路线联系起来,使思想路线逐步系统化,使人的认识不断地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正确方向发展。

其次,把生产力标准和指导我们实践的政治路线联系起来,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上,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和科学论断,廓清了人们在社会主义认识上的困惑和迷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不是不断变革生产关系,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水平;社会主义的原则一是发展生产,二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前提,不能离开这个前提去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经历若干发展阶段的长久历史过程,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超越现实的发展阶段,急于过渡,实行不切实际的路线和政策;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基本特征,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等等。从而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奠定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再次,邓小平还把实践标准和社会主义本质相结合,提出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并且和指导我们实践的价值导向联系起来,区分了制度与体制,引导人们在大胆的试验中,按“三个有利于”这个价值标准,选择有利于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并以此判断改革开放乃至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

第三,提倡实践精神,务实精神。

邓小平提倡实践精神,提倡真抓实干,提倡务实,反对空谈,不搞无为的争论。如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他十分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从具体事情抓起”;在国际关系问题上,他提出要注重埋头实干,做好自己的事;对学习理论,他开了一个哲学的门,终止“体系的思辨”,认为学习马列主义要精,要管用。并指明: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甚至失败;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建设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从而提出了在文化经济比较落后的中国,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邓小平通过从“务实”出发,通过“求是”,达到“重效”的实际目的。

总之,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它充分体现了实践唯物主义的精神。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中,邓小平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道路。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指导与思想方法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紧密地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精神武器。它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十年动乱”结束以后,在中国面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们率先在思想界打破了“两个凡是”的论调,使自己从独断的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决不是一个简单的认识论命题,因为这一命题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实践的精神实质。它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必须从属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得到不断的修正和发展。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大意义在于,树立了实践标准的权威,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问题,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思想前提。在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的指导下,此后的20年间,改革开放不断取得了新的突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掀起了第一次思想解放的高潮,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1992年春,中国又一次面临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讲话,使全党冲破了姓“社”、姓“资”的思想障碍,掀起了第二次思想解放的高潮,从而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世纪之交的历史关头,十五大提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冲破了姓“公”、姓“私”的思想束缚,掀起了第三次思想解放的高潮,进一步推动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步伐。这三次思想解放,一次比一次深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更大的突破。因此,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决定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伟大实践和社会系统工程。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也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遇到各种障碍和困难,因而需要在不断探索、克服困难和开拓创新中前进。要进行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和完成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去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提出正确的理论和对策,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情况,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科学体系,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创立的,到了今天,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18]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也认为,“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

我国当代社会实践的深刻变化,从根本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整体的转型,使国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等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所有这些变迁,必定会集中反映在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在一定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的变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一种时代背景,一种外部条件,而且更是一种内在的压力和挑战。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说到底是一种实践哲学,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既发挥它的指导作用,又必须从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中汲取新的营养,获得生机和活力,得到新的发展。

我们确实看到:传统的自我封闭的哲学理论体系正不断受到质疑和挑战。人们越来越不满意观念上的自我封闭和僵化,它脱离改革开放和改革实践,仍然停留在对世界基质、本源和状态的抽象说教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突出了人作为主体的作用,人的素质、人的法制观念和平等精神、人的信念和进取心态等等,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条件,而传统的哲学理论没有给人及其主体精神留下广阔的发挥余地,它对人,尤其是人的主体性进行了遮蔽。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在实践中得到发展,要关心当代人类社会实践和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当代人类社会实践中出现的许多带有全球性的重大现实问题,如生态环境和资源危机问题、人口问题、贫富分化和社会正义问题等等,都应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一个焦点。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必须吸收现代科学的新成就,同西方其他哲学流派和中国传统哲学展开对话和交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一个“绝对真理的体系”,而是一个立足于实践的开放的、批判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系,它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变革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活动来自于实践,它倾听实践的呼声,反映实践的要求,并立足于实践的发展来阐述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始终同实践的发展保持一致,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是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适应的,是社会发展、科学认识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客观要求。

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全统一的。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并不断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才能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使之同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保持一致,才能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

但是,在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方面是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词句或个别原理教条化、绝对化的倾向;另一方面,也要批判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陈旧论”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否认其个别结论、个别原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陈旧、过时,有必要根据实践的要求加以修正,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活力之所在。

3.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相结合的经验与教训

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我国的历史经验证明,凡是贯彻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则的,我们的事业就欣欣向荣;相反,背离了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则的,我们的事业就蒙受挫折。

总结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相结合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只能给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带来巨大损失。我们曾把“贫穷”当做社会主义,把计划经济等同于杜会主义,把平均主义理解为社会主义,甚至荒谬到了“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地步。于是,在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一国模式“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中,我们恰恰丢掉了马克思主义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条原则,即实事求是。反映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上就是:忽略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离开生产力发展水平来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条条框框,当做社会主义的原则加以固守,却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第二,必须老老实实贯彻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与发展真理这条党的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会议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运动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我们党用了30多年的时间,经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比较,才开始认识到了贯彻这一思想路线的真正重要性,从而使我们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要从中国现阶段的实际出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只有符合这个实际,才能取得胜利。建国后的30年,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上和实践中发生的一些严重失误,归根到底都是由于脱离了这个实际,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上和实践中取得的巨大成功,归根到底是由于符合了这个实际。

第三,实践是永无止境的,认识真理不是一次完成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要一以贯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勇于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勇于开拓前进,坚持用实践来检验、丰富、完善我们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地把握我国现阶段的实际与发展的特点,认清国情,大胆探索,科学求实,使主观符合于客观,把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

第四,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永恒的课题。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光辉的《共产党宣言》,为全世界无产者和全人类指明了求解放的伟大道路。一个半世纪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确定的崇高理想依然激励着亿万人民去改造世界,争取自己的美好生活。这150年间,中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同中国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我们建立和建设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党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两大理论成果。这表明了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开拓前进,才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就,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而党在理论上的提高是党的领导的正确性、科学性的根本保证。因此,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实践的结合中,曾经有过不少教训,特别是50年代“三大争论”中错误观点的存在与持续,以及“十年动乱”期间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给我国人民留下了许多不良影响。清除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态度上的“左”的或右的倾向,还将需要一定的时日,但只要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修正理论与发展真理,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将能发挥其指导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的更大的作用。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贡献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形成了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标志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围绕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密切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人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可以这样说,在今天,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实事求是地从研究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的特殊性相结合,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强调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坚持把主观与客观统一起来。特别是在十年动乱之后,以老一辈革命家以彻底的唯物主义的态度,支持和领导了一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科学地阐明了解放思想对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重要性。之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强调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使党的工作与时俱进地体现时代性与创造性。而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则强调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精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第二,坚持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则,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自从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以来,发展生产力便是我们党和政府的第一要务,生产力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无论是邓小平、江泽民还是胡锦涛等领导同志,都强调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江泽民也认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的大问题。胡锦涛则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巩固和前进的,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做到又快又好,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这一切都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观点,是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

第三,坚持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强调了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点与出发点。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为人民所共享。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认为制定党的方针政策,关键是要看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利益,要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凡是人民拥护的我们就坚定不移地要贯彻执行。江泽民也认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胡锦涛也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第四,坚持和发展了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动力的唯物史观,强调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等基本原则。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通过自觉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开放也是改革,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江泽民指出,实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改革是推动各项工作的动力,是解决体制运转中的深层次矛盾的关键。胡锦涛也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些思想进一步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原理。

第五,坚持和发展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各系统各方面相互作用、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自从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以来,就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总目标,特别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正确地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胡锦涛指出,要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加强党的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些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有机体以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揭示了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总体思路和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重大贡献。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充分地肯定,我们必须要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30年的改革开放的卓越成就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是正确的。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思考题】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场变革、革命?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有什么不同?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什么?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革命、开放和发展的学说?

5.中国人民为什么要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

6.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贡献有哪些?【讨论题】

1.回顾中国革命50年,我们在对待马克思主义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

2.在当今,我们应当如何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注解】[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58页。[2] 同上书第4卷,第246页。[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4页。[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8页。[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7页。[7] 同上书第4卷,第329页。[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5页。[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12页。[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2页。[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8页。[12]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08页。[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65页。[14] 江泽民:《坚持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引向深入》,载1997年3月17日《人民日报》。[15]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59页。[16]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6—297页。[17]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3、131页。[18]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页。

第三章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它在看待世界的本质本原、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等问题上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态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世界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运动着的统一的物质世界,它有着固有的运动规律。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对象是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基石,是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基础,也是正确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绚丽多彩、千姿百态。那么,世界上各种纷繁复杂、千差万别的事物和现象,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和本原呢?如果有,是什么呢?不同的哲学派别对此有不同的回答。例如,二元论认为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本原;不可知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不可认识的;实证主义认为本体论问题是应予拒斥的形而上学的伪问题,如此等等。从哲学史来看,所有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对前一个问题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但在后一个问题上,两大阵营则截然对立。唯心主义者主张万物所组成的世界统一于精神,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精神性,即所谓精神本体论。唯物主义者则肯定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人类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证明,世界有统一的本质,并且只有物质本体论的解释才是正确的。无论是唯心主义一元论,还是那些介于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大阵营之间的中间派,都无法科学地揭示世界的本质。

一、物质观的历史发展

一切唯物主义者都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除了统一的物质世界外,不存在着不依赖于物质的精神世界。那么,物质到底是什么呢?古往今来,人们对物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朴素到科学、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这也就是科学的哲学物质观逐步形成的历史过程。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者从对自然现象的直观出发,首先提出了世界的物质本原问题。在他们看来,物质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东西,认为它或它们是构成万物的“始基”、“终极的宇宙之砖”。例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把金、木、水、火、土看成产生天地万物的本原;元气说则认为元气是组成世界的原始物质。又如,印度古代的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由地、水、火、风构成。在西方,“物质”一词最早是由希腊文“母亲”演化而来的,意思是创造者。从泰勒斯的“水”、赫拉克利特的“永恒的活火”、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到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古希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们无不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说成是世界万物的“始基”或“基质”。总的来看,古代唯物主义者坚持从客观世界自身去揭示世界的本质,从根本上说是正确的。但是他们的观点在当时只是未被科学证实的猜测,并且由于把万物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把问题简单化了。

唯物主义物质观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近代欧洲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主要是17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者和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根据当时的科技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继承并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者关于物质的学说。例如,他们坚持物质是唯一的实体,肯定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思想的东西”;还看到了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并且“运动在物质之内自行产生、自行增长、自行加速,并不需要任何外因的帮助”。与古代唯物主义者素朴、直观的观点相比,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建立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克服了自发性、猜测性的缺陷,同时还把对物质性质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是物质观的一大进步,但由于科学发展水平尤其是缺乏辩证思维的限制,它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第一,它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并认为原子的性质永远不变,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因为把组成事物的结构层次作为世界的本原,首先不能解释人类社会现象,社会运动无法用物理运动来解释。这是机械唯物论者在社会领域往往滑向唯心主义的根源。第二,把原子的某些属性(如广延性、不可分性、具有质量等)当做物质的属性,并且认为原子的性质是不变的,这就不能解释自然界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物质现象。第三,这种观点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由相对到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误把人类对物质的原子这个层次的认识当作对物质的最终层次的认识,把对原子的认识看作对物质认识的最后的不可逾越的绝对界限,这是形而上学错误的表现。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把哲学的物质概念混同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概念,必然经受不住迅猛发展的自然科学的检验,同时也为唯心主义者攻击唯物主义者提供了可乘之机。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经历了一场深刻的革命。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1896年,法国科学家柏克勒尔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铀;1897年,英国的汤姆逊发现了电子;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了镭。这一系列的新发现推翻了原子的不变性、不可分性、质量不变等观念,猛烈地抨击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而对这样的挑战,有人开始滑向唯心主义,有的物理学家错误地认为“原子非物质化了”。而唯心主义者则趁机打着“自然科学最新哲学”的幌子,声称:“物质消失了”,“唯物主义已经被驳倒”。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危机表明,要彻底战胜唯心主义,科学地阐明世界的本质,就需要有一种新的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就是这样一种新的物质观,它的诞生标志着物质观历史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运用它概括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深刻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第一次科学地说明了“物质”这一哲学范畴,成为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科学和完备的形态。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早在电子发现之前,恩格斯就已经觉察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指出,原子不过是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原子不等于物质本身。他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1]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文中,进一步给“物质”下了明确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2]映。”这一定义言简意赅,是辩证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科学的经典的概括,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首先,它指出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即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它是对宇宙间存在着的多样性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的科学抽象。坚持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除此之外不再附加任何其他特性,这就既能堵塞唯心主义对世界本原进行虚构和歪曲的任何空隙,又能克服以往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旧唯物主义不是把物质与物质的某一具体形态等同起来,就是把物质与物质的结构或属性混为一谈,更不能理解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物质性。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是千差万别的,这是物质的个性。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的认识所反映的就是物质的这种个性。很明显,人类对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及其结构和属性的认识的界限是可变的、相对的,它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深化,但是,不管自然科学如何发展,物质的形态、结构和属性都是离不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它们都始终保持着“客观实在性”这一共性。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还指出,物质范畴作为客观实在的标志,是包含人类实践活动在内的。因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也是客观的活动、客观存在。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就在于他们没有从人的感性活动、从实践活动去理解物质概念,从而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因此,一切物质现象的本质特征只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这一结论的普适性和科学性为科学和实践的发展所不断丰富和证实。

其次,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也就是说,物质是可以认识的,它绝不是像康德所说的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不可捉摸的东西。当然,有些东西如微观粒子、场等,是我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到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现代化的物质技术手段感知它,通过人的理论思维去反映它、把握它。尽管由于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有许多难以感知的事物,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不可知的,更不意味着它们不是物质。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它们迟早必定为人们所认识。世界上只存在我们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如不可知论者所说的不可知的事物。

最后,这一定义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揭示了物质和意识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指出物质是独立于意识的客观存在,意识则是对物质的反映。这并不是说,物质对于意识具有独立性、根源性,意识不过是物质这个世界的唯一本原的产物和特殊的表现。物质与意识的对立是相对的,意识决不能像二元论所说的那样可以成为与物质绝对对立的另一个世界本原。这样就彻底驳斥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基本思想是: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以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因而它既包括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性独立于意识而存在,为意识所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不仅实现了物质观的一次革命变革,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本身也具有根本性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它从实践角度去理解物质概念,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从而为构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大厦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曾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3]这是说,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受动的方面直观地去解释世界,不理解实践对物质的作用,因此在它们那里,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客观性原则与能动性原则是相分离的;直观消极的机械反映论往往导致不可知论或怀疑论,本体论与认识论总是不一致;不能理解实践的客观实在性,唯物的自然观与唯心的历史观相互矛盾。而辩证唯物主义不仅从受动的方面、从人的感性活动方面、从实践去理解,而且能动与受动、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和相互作用的辩证法被合理地导入唯物主义体系中,从而达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把消极的机械反映论改造成了能动的反映论,从而达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从而达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这就是以实践为核心的彻底的科学的唯物主义。

三、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

现实世界中的物质形态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可以划分为两种存在形态:自然的存在物和社会的存在物,即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自然存在是指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存在之总和,包括无机界和除人的存在以外的有机界。社会存在是指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组成部分,其中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社会存在,它对社会生活起决定作用。

对于自然存在的划分,在远古时代是不可能的。只有到了近代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之后,特别是对物质运动形式的划分出现之后才成为可能。现代科学把物质运动形式区分为五类: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等,在这五种运动形式中,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和化学运动可以归结为无机界的运动。因此,也可以把物质运动形式划分为无机界运动、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三种形式。相应地物质存在的形式也可以划分为无机界的物质、生命物质和社会物质等三种形态。前两者属于自然存在,后者属于社会存在。

物质运动形式具有高低秩序,这个序列是按照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由低到高排列的,较低级的运动形式构成了较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的运动形式则包含着低级的运动形式;但是,高级运动形式具有自己独立的运动规律,它不能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来加以解释。在这些运动形式中,从自然界的无机运动形式到有生命运动的形式,是自然界的一次重大飞跃;但同时从自然界运动形式到社会的运动形式的转化,则更是一次意义更为巨大的飞跃。自然界的运动形式与社会运动形式具有本质的不同,自然界的运动是盲目的、自发的,而社会运动则是有人参与的,是具有目的性有意图的人的活动所赞成的结果。人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社会运动区别于自然界运动形式的根本标志。

由于社会存在形态是人所参与的,因此自然存在往往转变为人化的自然,是经过人所改造过的自然存在。所以,物质存在又可区分为自然存在、人化的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后两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形成和深化而来的。从现实过程来看,凡是进入人的活动范围的自然存在便转化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而未进入人的活动范围的自然存在则是一种潜在的存在形式。无论是自然存在还是社会存在,它们在广度上和尝试上都是随着人的活动的发展不断地扩大和发展的。

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4]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

自然科学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科学的发展,首先证明了人类生活的地球与整个宇宙是统一的物质世界。哥白尼创立的太阳中心说证明地球只是围绕太阳转动的普通行星之一,而不是宗教神学所宣扬的上帝选定的宇宙中心。牛顿的力学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进一步证明:支配地球上物体的自由下落和月球绕着地球旋转、地球绕着太阳旋转的因素,本质上是同样的力学规律。现代宇宙学的研究发现,观察所及的大尺度天体系统,具有明显的物质统一性(如“红移”、“3°K微波背景辐射”以及某些共同的结构等),而且还证明了一切天体基本上都是由和地球上相同的元素和基本粒子所组成的。地质科学则揭示了地球是一个圈层结构实体,各层物质实体的物理化学性质虽有差异,但无论地上还是地下都没有非物质的东西。现代物理学还证明了肉眼难及的微观世界同样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微观植子和场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态,它们的性质和运动都是可以认识的。自然科学的种种发现无不证明,从天上到地下,从宏观物体到微观粒子,既不存在“天堂”、“神府”,也不存在“地狱”、“阴间”。宇宙世界、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

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又证明了无机界和有机界的物质统一性。能量转化定律揭示了物质世界各种运动形态的联系和统一,而化学的发展则证明了有机物和无机物也不是互相隔绝的,它们同样是在物质的基础上相互统一的。恩格斯曾经概括自然科学的成就指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生命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证明,核酸和蛋白质是蛋白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生命现象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而构成它们的核苷酸、氨基酸的化学成分又被证明是由组成普通无机物的化学元素所组成的。我国科学工作者曾经于1965年首次人工合成了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和核酸(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这些都进一步证实了生物有机体的原始形态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由无机物通过复杂而漫长的化学过程转化而来的。也就是说,生命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生命并不是非物质的东西,而生物物种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也就是统一的长期物质世界中从一种物质形态向另一种物质形态的转变,而不是什么非物质的生命力或神秘的造物主的力量。总之,自然科学的发展表明,整个自然界是具有无限多样性的物质形态的统一的物质世界。

科学的发展还充分证明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达尔文的进化论表明,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不是上帝创造出来的,而是由森林古猿长期进化而来的。现代分子生物学则揭示了人与一切生物一样,具有共同的生物学构造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进一步科学地证明:人与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由人口、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等物质要素构成的复杂体系,人类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运动都像自然界一样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社会的精神生活不能脱离社会物质生活而独立存在,它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反映。现代的耗散结构理论、自组织理论还找到了自然界的运动形式和人类社会运动形式之间的中介形式,即耗散结构的自组织过程,从而填补了两种物质运动形式之间的鸿沟。总之,人类社会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物质世界本身所开出的“最美的花朵”。人类社会虽然既有精神方面又有物质方面,但物质方面终究是根本的、决定性的方面;人既有自然的物质方面,又有社会的物质方面,但社会的物质方面同自然的物质方面在客观实在性上并无根本的不同。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具有不可否证的物质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从各个方面雄辩地证明了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这就证明了并且还将继续证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很重要的哲学意义。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客观实在性。这一结论包含着三层含义:

第一,世界是有着共同本质和统一基础的世界,物质世界具有同源性。肯定世界是物质的世界,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非物质的世界,就肯定了世界的统一性,与宣称存在“彼岸世界”、神的世界的唯心主义及二元论哲学划清了界限,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立场。

第二,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意识。坚持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这就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世界是物质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物质世界的统一,不是机械的呆板的统一,而是生动的辩证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丰富性和无限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无限多样性又以它们的物质统一性或客观实在性为基础。认识到这点,是辩证唯物主义高于旧唯物主义的地方,而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正继续证明物质世界无限丰富的多样性。但是,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与物质形态的同源性是相统一的。物质世界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由于物质世界本身在各种条件与环境的作用下有着自组织的能力,因此,总是越来越复杂、丰富、多样。自然科学的发展证明了物质世界是一个越来越多样化的世界。但是,无论怎样,物质世界总是同源的,有着共同的物质基础的。也就是说,物质世界是多样性与同源性的统一,多样性是同源性的多样性,离开了同源性,多样性就失去了基础;相反,同源性也是多样性的同源性,离开了多样性,同源性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

物质世界多样性统一的原理,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马克思主义解决一切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立足点。既然宇宙间万事万物归根到底都统一于物质,物质世界是人们思考着、改造着的唯一的现实世界,那么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条件下,也无论是从事什么工作和遇到怎样复杂多变的情况,都要毫无例外地、坚定不移地从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都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认识世界,而不能给予任何主观的附加。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总是面临着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当我们要把某一理论方针付之实践时,我们就得考虑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与它的运动观、时空观密切联系在一起。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运动着的,而且是在时间和空间中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从运动变化角度把握物质世界,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物质的根本属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什么是运动?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5]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这里所讲的运动是同物质一样的最高抽象的哲学范畴,它概括了一切形式的变化和过程的一般本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

1.运动和物质不可分

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宇宙间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也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绝对静止、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从宏观世界来看,整个宇宙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太阳系绕着银河系旋转,太阳系的各行星绕着太阳旋转,而它们自身又绕着自己的轴心旋转,??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也是每时每刻处于运动之中。从微观世界看,分子、原子、基本粒子也一样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都有着自己的生成、发展和灭亡(转化为其他粒子)的历史。从生物界来看,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通过永不停息的新陈代谢、自我更新的运动才有生命的。人类的出现就是在物质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人类社会也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着。总之,整个物质世界,从大尺度的宏观世界到小尺度的微观世界,从没有生命的无机界到有生命的有机界,一直到人类社会都没有绝对不动、凝固不变的东西。

但是,也有人否定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本质属性。如牛顿认为物质的根本特性是“惰性”。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又提出“宇宙热寂”理论,说宇宙将处于永恒死寂的状态。“热寂说”以宇宙是一个有限的、孤立的封闭系统为假设前提,当代科学的发展完全证明了它的荒谬性。比利时科学家普里高津提出的耗散理论证明,整个宇宙及其所包含的各种物质形态都是开放的动态系统,宇宙的运动不可能是一个方向,而有不同的方向,同时总是无序与有序的辩证统一。因此,宇宙处于永远的运动、演化过程中,不可能达到绝对静止的“死寂状态”。总之,人类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地证实着,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任何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着。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任何运动都必须有一定的物质作为它的主体、承担者、载体。恩格斯曾根据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划分了五种运动的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或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每一种运动形式都有相应的运动主体。机械运动的主体是宏观物体;物理运动的主体是宇宙天体以及分子、原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和场;化学运动的主体是原子、离子、原子团等;生命运动的主体是各种生物体以及蛋白质、核酸等;社会运动的主体是生产方式。人的心理过程、心理特征等诚然属于精神运动,但它总是离不开人的生理活动。科学已证明,思维和精神运动的主体是人脑,脱离人的生理过程的纯粹的心理活动、纯粹的精神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与此相反,唯心主义和宗教则认为只存在精神运动,或者是精神产生了物质的运动,因而运动的主体是精神。主观唯心主义者把运动看成是自我感觉、表象等主观意识的活动。客观唯心主义者把运动看作是“天命”、“理”、“道”、“绝对观念”等所谓客观精神的活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还有人提出了“唯能论”,把“能量”说成是超乎物质之上的独立本原,从而否定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这种谬论当时就受到波尔兹曼、普朗克等物理学家的严厉批评。其错误的实质就是歪曲科学的成就来制造“论据”,把物质的属性与物质本身混为一谈,割裂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其实,现代唯心主义者引作证据的物理现象,都不是否定了而恰恰是证实了没有物质实体作为主体和承担者的所谓“纯粹的”运动是不可能的。

由上可见,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正如恩格斯所说:“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失中,处于不断的[6]流动中,处于不息的运动和变化中。”“没有运动,物质是不可想[7]象的。”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运动观,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运动观。一句话,世界是永恒运动的物质世界,运动作为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在肯定运动绝对性的同时,辩证唯物主义还肯定了相对静止及其意义,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静止是指物质运动中的相对稳定状态,是运动的特殊形式。一般来说,相对静止有以下三种情况:一种是指从局部情况看,物体在此时此地、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这种或那种的特定运动,比如机械运动;第二种是指从一定的参考系看,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保持一定的平衡,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从而打破平衡;第三种是从事物本身来看,事物仍然保持自身的性质,处于不显著的量变过程而没有变成别的东西,暂时呈现为静止状态。但当我们从总体上、从一定的参考系、从事物的发展来看,物体即使处于静止状态下,也仍然进行着各种运动和变化,并迟早会失去自身的性质而变成别的东西。所以,事物的静止是相对的,而运动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绝对运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但动中有静,相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和量度,是物质分化的前提和条件。其次,正是由于物质的运动存在着静止这个方面,才能形成无限多样、性质各异的事物,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我们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再次,只有承认事物相对静止,才能区别事物、认识事物,对事物进行确定的分析。运动和静止总是相互依赖的,不了解静止,也就无法了解运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关系。把运动和静止人为地割裂开来,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反之,夸大相对静止而否定运动的绝对性,则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二、物质的存在形式

佛学称过去、现在、未来为世,八方上下为界,合称“世界”。中国古代认为,上下四方日宇,古往今来日宙,是为“宇宙”。可见,人类很早就认识到世界或宇宙是具有空间和时间特征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的确,世界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运动的物质世界。也就是说,任何物体不仅是运动的,而且都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和占据一定的空间,以它们作为自己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时间和空间的含义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和间隔性。它表现为一事物存在和运动过程进行的长短;一事物和另一事物、一个运动过程和另一运动过程依次出现的先后顺序及它们之间间隔的长短。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它表现为物体彼此之间的并存关系和分离状态,物体的体积、形态、位置和排列次序等等。

实践和科学证明,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现实世界,在时间上的特点是一维性,即单向前进,不可逆转;在空间上的特点是三维性,即有长、宽、高三个量向。所谓“四维时空”是现代科学根据时空不可分割的特性,把一维时间和三维空间结合起来的一种现实性描述,它有利于更完整、具体地反映现实事物的运动过程。至于“一维空间”、“二维空间”、“多维空间”等概念,都是自然科学中靠思维所作的抽象规定,是为特定的科学研究而使用的,它们只具有比喻和模拟的性质,并不表示现实的空间多于三维或少于三维。

2.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辩证唯物主义既然主张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也就必然认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空具有客观性,而人们的时空观念不过是对客观存在的时间空间的反映。唯心主义把时空说成是人心中的观念;旧唯物主义认为时空是物质之外的一种独立存在,都是错误的。

时间、空间、物质、运动之间彼此是不可分离的。就像无物质的运动和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可设想的一样,脱离物质运动的时空和脱离时空的物质也是不存在的。所以,列宁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8]不仅时空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而且时间和空间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彼此规定的。最明显的是人们以物质运动的空间作为时间的尺度。如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吃顿饭的工夫”等。人们也以物质运动的时间作为空间的尺度,如距离单位光年。

3.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时间、空间的客观性表现为它们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绝对性和具体形态的相对性,是绝对和相对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只要物质世界存在着、运动着,就一定有某种时间和空间的形式存在,一定表现为某种时间和空间的特征,这是绝对的、不依赖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另一方面,既然物质运动形式是多样的,不同形态的物质的性质及其运动的规模、速度等都各有其特点,那么,它们的时空也必然相应地各具特点,这就是时空的多样性和相对性。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地证明了时空的相对性。欧几里德几何学所反映的是地面狭小范围内的空间特性;非欧几何学反映的是广大的宇宙空间特性;它们在各自适应范围内都是正确的。这充分说明空间特性依赖于物质状态,是可变的。爱因斯坦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先是证明了时空特性随物体运动速度变化而变化,如“尺缩钟慢”;他的广义相对论则揭示了时空曲率与引力场、质量密度的关系,进一步证明了时空与物质的密切关系。这些都证实了时空是可变的、相对的,人们对时空的观念也是可变的、相对的。总之,时间、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

4.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具有无限性,物质世界是包含着无数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永恒运动的世界,这就决定了其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也是无限的。同时,具体的物质形态又总是有生有灭,有体积和规模的大小,绝对运动中又总是包含着相对静止,因而时间和空间也表现出有限性。因此,时间和空间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

时空的无限性,一是指量的无限性,二是指质的无限性。从量的无限性来看,世界的时间是无始无终的,永远不会出现“无时间”的状态;世界的空间的广延性、伸张性也是永无止境的、无限的。从质的无限性来看,随着物质运动形式和层次的变化,时间和空间的具体样式也无限多样,呈现出无限复杂的具体形态。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辩证的统一。一方面,无限包含着有限,无限由有限构成。离开具体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所谓时空的无限性也就不复存在。另一方面,有限包含着无限,体现着无限。任何具体的确定的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自己确定的界限。但是,由于事物运动、转化的本性,有限又不断地被否定而趋向于无限。任何有限的具体事物,都包含着无限的性质和层次。总之,有限是局部,是无限的必要环节;无限是全体,是有限的必然趋势。有限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无限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因而是绝对的。

第三节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统一性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有着根本区别的两种物质存在形态。自然界是一种自在的存在,人类社会是一种自为的存在,也就是说,与自然界不同,人类社会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们的活动所构成的。人类社会的特殊存在形式、社会生活的特殊复杂性,以及社会意识在社会中的特殊能动作用,使得社会领域成为唯心主义和宗教的最后避难所。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虽然也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但在涉及社会领域时,却转向了唯心主义。因此,只有肯定和证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才能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立场,只有深刻揭示人类社会运动的特殊性,才能真正理解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统一性。

一、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最高级、最复杂的一种存在形态。从自然界演化到人类社会是自然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

1.人类社会的产生

现代科学说明,人类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原始地球上根本没有生命,更没有人类,但是在地球以及与它邻近的宇宙空间和天体(如太阳)的自然条件中,包含着孕育生命的必要因素和前提。如太阳辐射温度的稳定性,地球上一定比例的化学元素,围绕地球的原始大气等等。在漫长的自然演化历程中,先是在化学过程基础上形成了原始的有生命的物质,即原生生物;然后又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发展,逐渐产生了高级的植物和动物;最后再由高等动物中的猿类,演变而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人类社会是从自然界发展而来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前提。人类社会从自然而生,但却不是自然界自发地发展的结果。自然物质条件只是为人类及其社会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如果没有新的机制发生作用,类人猿永远不会变成人,猿群也不会发展为人类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揭示了由猿到人、由自然向社会转化的基础和机制———劳动实践,从而解开了人类社会产生的奥秘。

恩格斯指出,劳动实践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9]本身”。劳动实践在人类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1)劳动创造了人手,变动物的身体结构为人的身体结构;(2)劳动创造了人脑,推动了语言和意识的产生和发展;(3)通过劳动形成了人的社会关系。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同时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形成。随着人的劳动实践逐渐产生,人类逐渐形成,人的活动也就由自发的群体活动逐渐变为自觉的社会生产劳动。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结成了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关系,于是就有了人类社会。正如恩格斯所说的:“由于随着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现又增添了新的因素[10]———社会。”所以说,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和人类社会劳动实践的形成发展过程是一致的,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劳动实践的产物。自然界提供了原材料,劳动则把原材料造就成人和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源自大自然,是物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人类社会的产生,并不只是自然界的生物进化过程,它是自然史上一次意义非凡的巨大飞跃。当人类社会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以后,它就以一种完全不同于自然存在的社会存在形态与自然界相对立,表现出与自然界的质的区别。例如,人类社会比自然界更具严密的整体性,是按一定的社会关系构成的有序系统;人类社会特有能动地改造自然的劳动实践,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发展规律等都不同于自然界。由此可见,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统一中包含着对立,它们的对立又不排斥统一。而要正确地理解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这种关系,必须找到它们对立统一的基础及相互作用的根本途径,这就是劳动实践。

2.劳动实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联系和区别的环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实践中的人,劳动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本质活动,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那么什么是实践呢?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其中体现着人类主体的需要、目的和愿望。生产劳动是实践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形式。

我们知道,在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劳动实践是一个决定性的条件。因此,正是人类的实践把人和人类社会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并且也正是人类的劳动实践决定着人类社会源于自然界,又高于自然界。

劳动实践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基本活动,自觉地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动物不会制造工具,它们只会利用自然界和它自身的天然器官进行自发的本能活动。因此,在自然界中,动物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界,被动地靠自然界的“恩赐”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富兰克林语),人类的劳动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是人所进行的对自然主动索取的活动。这种活动促成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主客体分化和对立。“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11]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

与动物的生物性活动及其个体间的生物联系不同,人类的劳动是以集体的社会的形式进行的,它一开始就具有社会性。即使是个体的劳动,它也具有社会性。因为人们劳动的目的、形式、能力、过程及结果等等,都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离开社会的所谓孤立的个人劳动是不存在的。

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就是生产劳动的发展史。同时,社会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总是与人们有意识地创造历史的实践紧密联系,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这些都说明,人类的实践活动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环节。

另一方面,实践又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联系的环节。它不断地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的变换,是自在世界向人化世界转化的机制和基础。

第一,实践是理解人类社会及其运动的客观物质性的基础。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首要条件,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正是客观物质性的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奠定了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并且正是在实践活动的历史发展中实现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当然,人类实践活动中体现着主体的愿望和需要,具有主体能动性,但是,人对实践又有依赖关系,人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得到锻炼、改造和发展。人类的发展也是以实践的发展为基础的。只有从“物质实践”出发,才能正确理解人类社会这一特殊的物质运动。

第二,实践又是自在世界向人化世界转化的基础。自在世界和人化世界是两个相互对立又互相统一的概念。自在世界指未被人化的世界,它包括人类产生以前的世界及现在人类尚未涉入的领域。人化世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打上人类活动印记的自然界。自在世界是人化世界的基础,人类正是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把自在世界转化为人化世界的。而人化世界的广度、深度,人类对自在世界的改造的程度,也是由人类实践活动的方式决定的,而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第三,实践还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唯一途径。在任何情况下,人决非超越自然界之外的,人总是自然之子,人类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如果不保持自身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必将危及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当代一系列的全球性问题正告诫人类:任何时候忽视或违背自然界的规律,都同时意味着忽视或违背人类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规律。而只有通过实践,人类才能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正是通过实践,人们才认识到人和自然的统一及其客观的不可抗拒性。

综上所述,实践既是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区别开来的环节,也是两者相互联系的纽带,从而达到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辩证对立统一关系。通过人类的能动的积极的实践,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将不断地走向更高的统一与和谐。

二、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人类社会源于自然界又高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历史既源于自然史又高于自然史,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面貌,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和人的自觉活动过程的辩证统一。

1.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所谓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指社会的发展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它也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其运动、变化与发展也存在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存在什么神的意志决定的主观过程。这一论断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客观性:首先,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不是精神意志的创造物,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的物质体系;其次,同自然界一样,人类社会是由其内部矛盾推动的一个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再次,社会历史领域与自然界一样也是可以认识的,人们可以像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那样来研究人类社会。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声明:“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12]的过程”,并以此展开对资本主义经济乃至人类社会运动规律的研究。

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集中体现在社会发展具有客观的内在规律上,但是人类社会的特殊存在方式,又决定了社会历史规律的特殊性,社会发展是人的能动的创造过程,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把握社会历史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就能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2.人的活动的自觉性与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

人的活动的自觉性与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并不矛盾,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客观的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所创造的。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

第一,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人的活动的结果。“历[13]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要素之中都渗透着人的影响和作用。在社会历史的大舞台上,人既是“剧中人”,又是“剧作者”。“自然历史过程”这个在整体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进程,恰恰是通过人的自觉创造活动实现的。所以,离开了人的自觉活动,也就不可能有什么人类社会的客观历史。

第二,社会规律存在并实现于人的活动之中。历史是人的历史,历史规律也是通过人的活动而起作用的,它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是人们自己活动的规律。而且,社会历史规律只是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它的实现还要取决于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

第三,人能够认识并驾驭社会历史规律。人们在社会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虽然人们不能废除和改变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人们可以认识和运用社会发展规律。人们总是通过对社会历史规律的探索,自觉地使自己的实践活动遵循客观规律,并且在实践中驾驭客观规律,使它更好地为自己的目的服务。因此,肯定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并不等于人类的活动只能听天由命,人类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规律、驾驭规律,从而获得自由。人对规律认识得越深刻,他在实践活动中的自由度就越大,而这也要取决于人的自觉活动本身。

另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又必然受社会历史规律的制约,人的活动的自觉性不能抹杀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

第一,人的活动必然受社会历史条件及其规律的限制。每一代人从事实践活动所遇到的地理环境、人口状况、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等社会历史条件都是由上一代人的活动留下来的、先在的物质条件,没有选择的余地。而人们在其实践活动中所体现的思想动机、愿望、目的、需要等主观因素的状况及其变化,只有从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关系、社会发展规律中去寻找原因。人们实践活动的成败也取决于对社会历史规律认识和驾驭的程度。

第二,人们往往不能完全意识到自己的活动及其创造物具有的性质和将会引起的后果。人的自觉活动的结果,往往不如人所愿,甚至出现完全相反的结局。在现实中,尽管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愿望和目的进行实践,但社会的发展却常常既不是这些人所期待的,也不是那些人所希望的。因为在社会的整体运动中,各种因素、各种力量异常复杂和互相联结、互相牵制、互相作用,其中有的力量可能被加强了,最终形成“历史合力”推动社会的运动按照一定的客观趋势向前发展。所以,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总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历史规律也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必然发生作用的。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却不能夸大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变或废除规律,或者妄图改变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马克思在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活动的自觉性的关系问题上,曾深刻地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14]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总之,社会历史既是合乎规律的客观进程,又是人的有目的的自觉的创造过程,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与人的自觉活动过程的统一。【思考题】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含义是什么?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哲学意义是什么?

3.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理论的意义是什么?

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如何?

5.如何理解时间与空间的有限与无限、绝对与相对的关系?6.如何理解实践在从自然界到人类过程中的作用?

7.为什么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讨论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是否能够驾驭客观规律?【注解】[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3页。[2] 《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0页。[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4页。[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83页。[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46页。[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71页。[7] 同上书第4卷,第347页。[8]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7页。[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73—374页。[10] 同上书第4卷,第378页。[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83页。[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1—102页。[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8—119页。[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1页。

第四章 人类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人类意识是统一的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物质世界这棵大树上结出的最美丽的花朵,它给原来沉寂的世界带来了灵性,充满了生命和活力。因此,要全面准确地回答世界的本质也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还须进一步研究人类的精神世界即人类意识。了解它的起源、构成、特点、本质和作用,其中,特别是要研究它与物质世界的关系。只有如此,才能全面把握物质世界的丰富多样性,并从中把握整个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人类意识都具有社会性,意识都是社会意识,意识与社会意识是同一的。就内容上说,二者是一致的;相对于客观存在而言,意识是一般的意识,相对社会存在而言,意识则是社会意识。因此,意识和社会意识虽然名称不同,但其实二者为一。因为,任何存在相对于社会生活而言,都是社会存在,与此相对应,意识也就是社会意识。而从意识产生来说,任何意识都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都是人们社会交往的产物,即都具有社会性。总之,没有不反映社会生活或社会存在的意识,也没有不具有社会性内容和特点的意识。在逻辑上说,从社会的角度来把握人类意识,有利于把唯物主义基本原则贯彻到底。

第一节 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人脑这一最复杂的物质形态时所具有的特殊机能,是适应社会生活即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以及由其决定的社会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社会生活的中介。因此,探讨意识的起源,必须考虑以上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历史发展,即考察意识是怎样在上述条件下产生的。

一、人类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而人脑又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演化而成的物质的最高形态。因此,可以说,意识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恩格斯指出:“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1]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1.物质的“普遍反应特性”是意识产生的最深厚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尽管意识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但它却在自然界中有着深厚的物质基础和前提,这就是一般物质形态所普遍具有的反应特性。反应特性是一切物质形态都具有的,是物质的“本性”的最普遍的表现之一,是物质世界普遍的相互作用在物质形态上的表现,宇宙万物都处在普遍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相互反应,即在对方身上留下彼此的相应“痕迹”,透过这种痕迹,就能够看出对方的存在及其性质和作用。这种反应特性其实际内容表现在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是一种物质世界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过程等等,譬如“水中印月”、“水滴石穿”、肌肉灼伤、岩石风化、金属生锈等等,皆是此等过程的具体表现形态。正如列宁所说,“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应的特性,这是合乎逻[2]辑的。”这种假定的合乎逻辑之处就在于,世界上任何一种活动现象的产生和存在总有其前提和基础,而决不会无中生有。

2.物质反应形式的演化和发展

普遍的反应特性是无生命物质和有生命物质都具有的共同特性,是物质的一般反应特性,它只是物质形态从自身中演化出人类意识或社会意识的基础和前提,却不是人类意识。物质从自身形态的发展中演化出能思维的生物,产生出意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决定性环节:其一,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其二,由刺激感应性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其三,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物质的一般反应特性是其自身向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过渡的中介。现代科学告诉我们,早在四五十亿年前地球就已经形成。早期的地球是一个炽热的球体,并且那时只有简单的机械运动和物理运动,只是随着它的冷却才产生化学运动,而长期的化学演化过程造成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发展。有机物的产生为生命的诞生创造了物质前提。简单的有机物到复杂的有机物的演化过程导致了原始生命物质的产生,与此同时,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的反映形式就出现了。

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和生命物质的反应形式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者的共同特征是:第一,反应都产生于被反应的对象的刺激,没有反应的对象就没有反应的产生,引起反应的对象是不依赖于反应者而存在的。第二,反应只是部分的反应对象的属性,而非反应事物的全部属性。两者的区别是:(1)无生命物质形态的反应特性,通过它们与外物作用时发生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等反应表现出来,其特点是改变自身的状态或转化为他物。而生物的反应形式则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以新陈代谢(同化和异化)、自我更新为特征的。(2)无生命的反应特性是机械的、死板的、没有选择的,而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则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即具有为了维持其生存而趋利避害的选择性,从而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主动性。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这种特性是生物体适应环境以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是地球演化史上的一个质的飞跃,从此,地球上物质的演化开始了逐步进入自觉的阶段,它为人类意识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意识产生的第二个环节是在刺激感应性的基础上,进而发展出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低等生物在环境的漫长适应过程中,其生存方式及其由此导致的反应形式也经历着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刺激感应性是生物的最原始的反应形式,它是植物和原生动物都具有的趋利避害性。由于低等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比较简单和稳定,这种简单的刺激感应性也就足以供其生存和发展。但当其周围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并日趋复杂的情况下,这种简单的刺激感应性就不足以使其适应环境了。于是,在这种由环境变化和复杂化引起的与环境间的适应和被适应的矛盾推动下,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便逐渐产生了动物的感觉。

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是产生感觉的主要物质基础。单细胞生物的刺激感应性是通过细胞膜的外层———质膜获得的。动物的感觉总是同相应的物质器官和神经系统相联系,这就是与动物的各种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相联系的物质器官眼、耳、鼻、舌、身,以及对感觉进行简单分析的低级的神经系统。

感觉是比刺激感应性更为高级的反应形式。在刺激感应性的反应中,信息、物、刺激必须同时出现,而感觉中信息与物可以是间接地联系,因而可以根据信息去追寻物。这就大大地提高了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在生物及其反应形式进化的过程中,动物的感觉反应形式进一步发展为动物心理。高级动物把各种感觉器官及其感觉能力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对客观环境的统一反应。这种对客观环境的统一反应就是动物心理。动物心理主要包括简单的动机、知觉、表象和情绪等。产生动物心理的物质基础更为高级,它不仅需要已经分化出来的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连接神经系统,而且需要有指挥神经系统的中心———大脑。大脑是动物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随着动物的发展,大脑越来越发达,其作用越来越大,动物的心理活动也越来越复杂。大脑及其心理活动的复杂化趋势便造成了其向人脑及其意识活动发展的可能,正是在这样的复杂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人脑及其意识活动。

从物质的一般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的发展,为人类意识产生准备了条件。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二、社会劳动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基础和源泉

自然界及其生物的自然进化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它们仅为意识的产生创造物质的前提和基础,除此之外,构成它的根本动力和基础的,则是人的社会劳动也即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3]物。”意识是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从古猿的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的进化过程中,社会劳动起了关键性作用。劳动是从动物的“最初本能活动”逐渐演化而来的。劳动是专属于人的活动,它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其根本的标志是制造和使用工具。劳动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是与人、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相一致的,但又构成它们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和中介。

意识是以劳动为基础并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意识产生的中介是劳动和语言,劳动是在社会协作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进行的,语言也是社会交往的产物。所以,意识在本质上是社会交往或社会性的产物。

首先,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是劳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在制造和使用工具改造外部世界的劳动中,不仅要求人们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求认识事物深层本质和规律,而要做到这一点,仅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是不够的,它必须有抽象思维能力,即必须有人类意识这种反应形式。

其次,思维的工具即作为思维的物质外壳的语言,也是在劳动中并在其推动下产生和发展的。在劳动过程中由于劳动协作引起交往的需要,人们必须进行关于劳动协作的信息交流,“已经达到彼此间不[4]得不说些什么的地步了”。

于是,语言的产生就成为必然的了。语言实质上是用来概括各种感觉材料的一种符号,词即是一种抽象,即对事物共同特点的概括反映。所以,语言的产生给人的抽象思维活动也即人脑的意识活动提供了工具,使其成为可能,并使人类获得了交流思想的工具,从而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再次,首先是劳动然后是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并日趋完善。一方面,脑容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其组织结构也越来越严密复杂,从而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现实的物质基础。

最后,劳动作为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为人类变革客体从而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可能。在此意义上,它构成了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总之,人们的劳动协作、社会交往以及由此产生的语言,是意识产生的重要社会条件,它是人与人劳动协作和社会交往的产物,而人们在劳动协作和交往中产生的社会性产物———语言,则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直接中介。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任何意识都带有社会性,任何意识都是社会意识。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

对意识的本质的认识,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争论的焦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同时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它从意识的本质问题上肯定了物质第一性,意识只是派生的这一基本原则的正确性,从而批驳了唯心主义的错误的意识观。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承担者,没有人脑也就没有意识。

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通过人脑的活动得以实现的,意识实质上就是人脑的一种活动形式。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生物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脑科学的大量研究证实,人脑是专司反映的物质器官,大脑皮层是动物心理和人类意识的活动中心。意识除依赖于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外,主要是依赖于人的大脑。与动物的大脑相比,人的大脑有两大特点,其一是它的脑容量与其身体质量之比加大,远远地高出其他所有动物;其二是人脑的结构极其复杂,其复杂程度是其他动物大脑所无法比拟的。可以说,人脑是一切物质形态中最精密、最复杂、最发达的一种物质。人脑由1000亿个神经细胞所组成,神经细胞的细胞体大多数分布在大脑皮层,覆盖在大脑两半球的皮层是大脑的主要构成部分。大脑皮层有200个功能区,分别对感官传入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和综合,并作出反映。大脑分为两半球,各司不同职能:左半球主管语言、符号、抽象思维;右半球主管衍射、声音、空间位置和形象思维。两半球之间有2亿多条神经纤维传递彼此的信息(通过神经脉冲)。总之,大脑皮层及其皮层下的丘脑、下丘脑相互协调,并和小脑、延髓、脊髓等相互连接,组成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又和周围的神经系统、各种感官相连,形成一个以大脑为司令部的复杂的遍布全身的等级式的神经网络系统。外界因素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各种刺激,这些刺激通过神经纤维和神经脉冲传到大脑皮层专司不同职能的各个区域,引起大脑皮层活动,从而产生感觉、知觉、表象、思维、情绪等意识活动。可见,意识活动本身就是人脑神经活动的生理过程,离开了这种生理过程,就不可能有意识的存在。

意识作为人脑的机能,是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谢切洛夫、巴甫洛夫等科学家创立的现代生理学表明,动物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反射活动进行的。反射活动又可分为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两类。无条件反射是动物的本能性的一种反射活动,是动物对外界环境的一种反射,是中枢神经低级部分的活动,它一般是稳定不变的生理过程。条件反射活动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由动物自身的经验建立起来的,它需要后天的学习才获得,是大脑中枢神经的高级部分即大脑皮层的一种活动,是具有可变性的心理过程。条件反射活动是一般动物所普遍具有的生存方式,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才产生了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当然也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不过人类意识的产生要比一般动物心理的产生复杂得多。一般动物只能接受外部条件的具体刺激才能引起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把这种条件反射活动称之为第一信号系统,它是人之外其他一切动物所唯一具有的信号系统。与动物不同,人不仅具有第一信号系统,而且还具有第二信号系统,即语言和文字的刺激所引起的反映活动。动物只能在第一信号系统基础上形成具体的感性形象的反映,而不能形成抽象思维,因而不能形成意识活动。人不仅能够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形成具体形象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在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形成抽象概括的理性反映,从而形成人类的精神活动。

二、人类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它本身不能产生意识。人脑是一座意识的加工厂,没有原料是不能加工出产品的。意识是人脑在反映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是对外界输入的信息不断加工制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没有外界信息的输入,就不会有意识的产生。但这种加工决不是对外界信息的机械反应,而是用主观的形式对外界信息进行能动的改造,体现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正如马克思所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5]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列宁也说:“感觉是客观世界、即[6]世界自身的主观映象。”这些都说明,意识的本质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是唯物主义对意识本质的科学规定和理解。

在意识中,体现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从这种统一上,我们可以深刻地理解社会意识的本质。意识的形式具有主观特点,但意识的内容却是客观的。

第一,意识的主观形式都是反映客观内容的。意识是由各种主观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形式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形式。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但是,无论感性认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外部现象还是理性认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本质,都是客观存在的。从内容上看,人的一切意识形式都联系着一定的意识内容,这些内容又不过是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就意识的三个基本方面来看,无论是对象意识,还是自我意识和思维方式,都不过是客体对象、自我状况和思维规律的反映,都有其客观内容。

第二,意识的主观差别都有其客观根源。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过程的反映有主观的差异。这表明了意识的主观特性。但是,究其原因,这种情况无非是先天素质和后天社会实践的差异所造成的。人们对于事物的不同认识,都可以从生理过程、实践经验、社会环境、阶级立场的差异等原因得到解释,即可以得到物质过程的解释。这说明,任何主观的差异都有其客观根源。

第三,意识的主观特征都有其客观存在的基础。意识的主观性即表现为主观映象,只是对客观存在的近似的摹写,又表现为同现实似乎毫不相干的虚幻的、荒诞的观念形态。但它们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正如鲁迅所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7]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意识的主观色彩不管多么浓厚,归根到底都有着自己的客观基础或原型。

辩证唯物主义把意识看做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看做是客观对象的主观反映,这就既批判了否认意识客观内容的唯心主义,又同抹煞意识形式主观性的庸俗唯物主义区别开来。

作为整体的社会意识系统,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主观反映。人类意识首先是对自身存在的意识,人乃是一种社会性存在,人对社会存在的意识也就是社会意识。在社会意识的内容中既有正确的意识,也有错误的意识。但不管怎样,它们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都可以从社会生活中找到它们的现实原型。社会意识的各种内容及其形式尽管有着种种差别,但它们都是在一定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都反映社会存在,反映社会生活过程,主要是反映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过程。社会意识不仅是关于人的意识,也是关于自然的意识,因为各种意识本质上都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且都是人与自然或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实践关系的反映。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正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内容,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反映着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程度。就这一点上说,一切社会意识现象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没有例外。

社会意识既然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就必然地以社会存在为对象,但这仅仅就社会意识的整体而言。实际上,社会存在只是社会意识整体系统的反映对象,对于具体的社会意识而言,其对象则不限于此。具体的社会意识的对象既包括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又包括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以及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当然,一切社会意识都是反映社会存在的。但是,社会意识还通过反映社会政治生活的过程来间接地反映社会存在,以及通过反映自身的运动过程来间接地反映社会存在。这些都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方式是相当复杂的。

三、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特点

社会意识并不是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实体性因素,它始终是对运动着的社会存在的反映。但是,它一经形成就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即它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不是消极的、简单的,而是一个能动的复杂过程,并且这种反映还遵循着其本身独特的发展规律。这就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特点。它是社会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个特点,就不能真正理解人类社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不总是同社会存在的实际相一致的,有时可能超前于社会存在,有时可能落后于社会存在。在同一社会形态中,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社会意识。即新的社会意识与旧的社会意识。新的社会意识总是较准确地预见了社会的变化与发展,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而旧的社会意识则相对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对社会的进步起着阻碍作用。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主要表现在它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的不平衡性。即在世界上,一切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未必有较高的意识发展水平;而一切经济水平较低的国家也未必不会产生先进的社会意识。历史上许多国家在经济上相对落后,但在思想领域内却超过了经济上先进的国家和地区。例如,18世纪末,政治上分裂的德国在哲学上产生了黑格尔的哲学,并孕育了马克思主义;但在经济上先进的英国,却在思想上是保守主义传统和经验主义的。这种不平衡状态的出现是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分不开的,特别是社会意识的发展往往受到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的干预,受到这个国家的思想传统的影响,所以就会出现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现象。但这并不表明意识的发展可以不具有现实的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是先进的,就是因为它有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或许这种社会存在的基础不一定是本国的实际,而是别国发展与本国发展相比较的现实的过程。总的说来,社会意识的发展是要以经济发展的水平为前提的。

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意识都具有历史继承性,都渊源于本国的思想意识传统,是对本国的社会意识传统的既批判又继承。一般地说,社会意识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源于对当时当地的社会存在的反映,而且主要是对当时经济发展状况与水平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来源于对历史上传统思想的继承。正是由于社会意识的这种继承性,所以一个民族往往具有自己的民族性,具有自己的民族传统。但是,民族传统过于浓厚的国家,不愿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固守自己本民族的传统而不思改进和发展,那么这个民族就会成为保守落后的民族。因此,继承和创新是社会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两个基本条件和基本途径。

第三,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地表现为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够对社会存在发生反作用,是由于它归根结底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是适应社会存在的要求而建立起来的,因而它必然具有能满足社会存在发展的作用。同时,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但社会生活实践决不是盲目的,而是需要思想意识为指导的。关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原理,我们在下一节还要作详细的论述,这里不作更深入的说明。

第三节 意识的作用

社会意识之所以产生和存在,总有其理由和根据,这就是它的用途和价值。人类意识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实践的产物,也即社会存在的产物,它是适应社会的物质生活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因而,反映这种需要和满足这种需要就成了社会意识的天职。社会意识的这种天职就是反映社会存在或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以及在此基础上反作用于或服务于社会存在。这就是社会意识的作用或功能,也是社会意识得以产生和存在的理由和根据。

一、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作用

反映社会存在是意识的主要功能之一。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反映社会存在的发展要求;其二是反映社会存在的状况,也就是说,社会意识必须反映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状况及其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这两个方面是一致的,从逻辑上而言,第一个方面是目的,第二个方面是中介,反映社会存在的发展的要求是通过反映社会存在发展的趋势得到的,反映社会存在发展的趋势则是通过反映社会存在的状况得到的。从实践主体的角度看,人类存在是一种否定性的存在,是一种实践性的存在,它的需要的满足必须通过自身的实践性的否定性活动,对客观的外在条件加以否定性的改变才能实现。就是人类不像动物那样只是直观地反映现存的事物以满足自己本能的需要,而是必须通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来实现。这也是人类意识产生和存在的客观根据。

首先,就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状况来看,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社会意识反映的主要对象首先是自然界,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自然前提,它为人类生存提供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来源。反映自然界的社会意识,体现为反映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各类自然科学,例如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学、天文学等等。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活动状况是与人类的生产能力相一致的。反映人类生产能力的社会意识,就是各种反映生产过程的生产技术科学。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还包括社会的生产关系状况,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不是单个人孤立地进行的,而是通过人们的相互协作关系来实现的,这种协作关系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关系。反映这种生产关系运动规律的社会意识,就是各种经济科学和社会管理科学等等。反映社会存在状况的科学,主要是反映外界客体为主的社会意识。

其次,人类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除了把握客观世界这一外在的物的尺度以外,还必须把握人类自身及其需要状况这一内在的人的尺度,以便使内、外尺度或人、物尺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人的目的。反映人类自身及其需要状况的社会意识形成了各类社会科学,它包括各类经济科学、伦理科学、政治科学、艺术科学、生理科学、心理科学、思维科学等等。这些科学主要是以反映人类主体为主的社会意识。

再次,人类有效地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正确地把握和处理好人类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问题。它是指导人们正确地从事实践活动的最为基本的关系,反映这种关系的社会意识就是各种宗教和哲学等等。

最后,反映社会存在的需要的社会意识,就是反映社会存在种种发展趋势的各类社会意识。这部分社会意识分别反映社会生产发展趋势、生产关系发展趋势、社会政治生活发展趋势、社会文化生活发展趋势、人类需要的发展趋势等等。其中主要的部分构成社会的意识形态,它反映着社会的经济基础并为其服务,这种社会意识往往带有阶级性。

总之,社会意识既是关于外部世界的对象意识,又是关于人本身的自我意识,从而也是关于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意识,以及对于所有这些意识的意识。它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全面反映。正是由于这种认识的反映功能,才使人类真正成为自觉的能动的活动主体,并为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提供和创造基本的前提。

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作用还只是社会意识的基础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才是社会意识功能的根本内容。它体现着社会意识作用的根本目的。

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基本含义就是,社会意识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影响人们的头脑或思想,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在一定的条件下变成物质的力量,从而作用于社会存在或社会生活,影响社会的发展。

具体地考察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应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加以分析。首先,从质上来说,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的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是历史发展的促进力量,反动的、落后的社会意识是历史发展的阻碍力量。这是区别一切社会意识本质的根本标志。决定某一社会意识作用性质的基本条件主要有二:其一是它所赖以产生并为之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一般说来,如果社会意识所反映的经济基础及其发展要求和发展方向在总体上适合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那么,它就是先进的社会意识;相反,那些反映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陈旧的生产关系的社会意识,就是阻碍社会发展的落后的、反动的社会意识。其二是以这种社会意识为精神武器的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历史作用。不同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和目的总是体现着经济基础的不同要求和不同发展方向的。一般说来,先进阶级或先进社会集团的意识总是先进的社会意识,而落后的社会意识总是没落阶级或保守势力的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里,各种社会意识只有同一定阶级、社会集团的活动相结合,才能真正起到影响社会发展的现实作用。某一阶级或某一集团在历史中的作用如何,他们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就如何。

其次,从量上来说,无论社会意识起什么样的作用,它对社会存在的影响作用都有大小之分,也即都有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长短的不同。社会意识只有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起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8]力量的人。”因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实际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即使先进的社会意识,对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同的,掌握的群众越多,作用也就越大。

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实现既有着其质的规定性,也有着其量的规定性,是其质与量的统一。质总是决定着量,不同质的社会意识其作用的方向不同,其作用量的变化方向也是各不相同的。先进意识的总的作用方向其趋势是不断增强的,落后的社会意识总的作用的趋势是不断削弱的。这种变化又是通过两者之间旷日持久的争夺人心的斗争和通过漫长曲折的道路来实现的。尽管如此,先进的社会意识总是能够战胜落后、保守的社会意识而取得最终的胜利。这是由于先进的社会意识有着适应社会存在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它必然广泛地为群众所掌握,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物质力量。而落后、保守的社会意识由于其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必将为群众所摒弃。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有其特殊的方式,这就是通过思想斗争,使先进的社会意识战胜落后的社会意识,从而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谓思想斗争,也就是说理的斗争。由于社会意识的发生、发展及其发挥作用都必须通过人的头脑,这就规定了社会意识领域中的斗争只能是说服的方式,而不能靠强制和压服。通过思想斗争、说理斗争来解决思想中的矛盾,这是社会意识独特的发展规律。

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也即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除了从质与量两个方面来考察之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理解: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对象时,总是基于实践的需要,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计划性和主观要求。对社会意识来说,社会意识的活动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特别是对现实具有维护和批判的功能。社会意识不仅反映着社会现实,而且也从某种标准出发评价着社会现实。社会意识对社会现实的这种评价有两种情况,即正面的和反面的、肯定的和否定的,此两种情况便导致了对社会现实的两种态度———维护和批判。

一般说来,统一性质的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文化形态之间总是相互维护、彼此协调一致的。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形态总是维护相应的意识形态,一定的意识形态也总是以维护相应的经济和政治形态为目的。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各种社会意识相互配合,共同维护作为自己经济基础的政治经济形态,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肯定它们所反映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现实性和合理性,并同时抵御和反驳来自敌对形态的攻击。在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把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紧密地结合起来,为自己的统治寻求理论上的支持。

相反,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与自己的性质相对立的经济政治形态则采取批判的态度,这与维护统一性质的经济、政治形态是同一功能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活中,实现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既是可能遭到反映已经衰亡的旧经济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的批判,也可能受到反映正在成长中的新经济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的批判。新旧意识形态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受到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抵抗。同时,意识形态的批判功能也包括对同一性质的经济形态和政治形态的批判,表现为对同一性质的经济形态和政治形态的意识形态内部的自我批判。这种自我批判作为一种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推动着社会矛盾的解决。但是,这种内部的自我批判是有限的,即它以一种迂回的方式从根本上维护一定的经济政治形态。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反作用,集中体现在人们按照理想以自己的行动改变现实满足自己的需要上。

2.意识活动具有能动的创造性

意识对世界的反映是一能动的过程。然而,意识不仅能动地反映世界,而且能够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为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及规律性。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根据过去推测未来,创造出理想的人化世界。社会意识具有创新的能力。它不仅表现为以新观念指导现实的实践活动,而且还创新社会存在的状况和条件,这是意识功能的最高表现。因为,人类意识最终是用来改造客观世界的,改造人类社会的存在的。社会意识的创新功能源于意识活动的主观创造性。意识活动的主观创造性在社会意识中表现在社会意识的创新功能上。社会意识首先能够创新其本身。这一方面是意识活动的主观创造性特点在认识活动中的体现,属于社会意识反映认识活动的领域,是社会意识的观念创新。每个人都有一个内涵丰富而又生动多变的精神世界,每个人的意识总是和其他人的意识相互交融,形成完整的社会意识。意识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同时,也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观念形态,表现为观念上的超前性。在日益加工过的现实存在面前,人的意识将越来越具有创新性,如果没有创新,那么也就没有发展。假如我们把过去看作是一个人类发现世界的过程,那么,在发现世界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的将来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因为等待我们去发现的世界将变得越来越小,而创新的世界则是无限的。

3.意识活动具有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意识的创新作用必须在实践领域中得以体现,即指导实践活动创造出新的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如果意识的创新作用仅仅体现在观念形态,那么,就不可能确证意识的作用。所以意识只有在实践活动中现实化、物化,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现实,才能在自身的物化或对象化中确证自己。观念的创新和实践创新是意识的创新功能的表现,二者是相互推动、相辅相成的。观念创新引起实践的创新,实践创新又引起和促进观念的创新。特别是社会意识的创新作用,集中体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方面。但是,制度等各方面的创新,也对社会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例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等策略,对解决香港回归、台湾统一等问题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生产关系的发展以及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也是由于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得以实现的。人的意识既可以在有限的客观现实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也可以在无限发展的过程中设计自己的发展,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道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正说明了这一点。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并不意味着就是否认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原则,恰恰相反,而是从辩证的角度说明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其他唯物主义的区别,说明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其他唯心主义的本质的不同。当然,辩证唯物主义在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时,也强调意识发生作用的客观物质条件,只有在具备客观物质条件时,人的意识才能充分发挥其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作用,才能得以物化。

三、意识和人工智能

我们已经步入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人工智能代替人的思维,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因此,研究人工智能对人的意识的关系,就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所谓人工智能,就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即在现代计算机的作用下,对人脑的思维功能的模拟,对人脑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对人的思维的模拟,或者是结构的模拟,或者是功能的模拟,从现代脑科学发展来看,对结构的模拟尚存在困难,但对功能的模拟已经成为现实。

功能模拟撇开了人脑结构与社会意识的社会性特征,把人脑作为一种信息处理过程,即信息的输入、存储、加工、输出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构成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实际上是用输入器模拟人的感官,接受外来的信息;用存储器模拟人对信息的记忆,把信息积累起来,以供随时使用;用运算器模拟人脑对信息加工分析、处理的过程;用控制器模拟人脑调节各方面的信息,指挥其按各项指令正常运行;用输出器代替人的效应器官用以输出信息。人工智能实际上是对人的思维器官的延长,对思维功能的放大,是一种“机器思维”。“机器思维”和人类思维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机器人毕竟是机器,电脑只是人脑的模拟物,它是一种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电子元件组成的机械的、物理的装置,人工智能是无意识的机械、电子的过程。而人类意识则是生理的心理的过程。第二,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它不能探求任务本身的社会意义,而只是等待指令而不顾后果,人类智慧则具有社会性和能动性。第三,人工智能没有人类意识所特有的创造性。电脑可以储存大量信息,但是它却不会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人类思维则能主动地提出问题,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第四,电脑可以代替人脑的劳动,但是,它只能接受人的指令,人必须首先把思维的程序机械化、信息化,电脑才能工作。人类思维则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日新月异地变化的。电脑是人脑日新月异变化发展的产物。电脑代替人脑是不可能的。

当然,人工智能的发明,对人类理解人的意识的本质作出了科学的证明。它不仅说明人的意识是自然界高度发展的产物,也说明了人类意识本身也是物质的表现形式。模拟人的思维证明了人的意识是按一定的程序的,也是一个客观的可以认识的过程。我们从意识的产生、本质和作用以及人工智能等可以看出,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理论是正确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因此,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必须遵循这一唯物主义原则,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考题】

1.人类意识起源的内外在因素是什么?

2.为什么说人类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主观映象?

3.如何理解人类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意识相对独立性理论具有什么意义?

4.社会意识的能动性的主要表现是什么?【讨论题】

人工智能有否可能代替人类思维?如果有可能代替人类思维,那么我们对意识的本质与作用应作何理解?【注解】[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7页。[2]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1页。[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76页。[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12页。[6]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7] 《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9页。[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52页。

第五章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然而,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源在于事物本身的相互联系,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相互作用和运动,因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事物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事物的发展,事物发展的过程必然呈现出其规律性,事物发展的最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这些内容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内容体系。本章将从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关系入手,探讨物质世界的状况,即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等。我们学习辩证法就是为了防止形而上学,用辩证法的基本原则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学会在实际工作中创造性地运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思想。

第一节 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

恩格斯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1]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因此,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就必须研究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关系。

一、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之前,辩证法走过了朴素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两种形态,而近代唯物主义则直接与形而上学联系在一起,辩证法与唯物主义则直接相对立、相分离。当然,在古代,辩证法有时也与唯物主义相统一,但这种统一则是建立在猜测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之所以存在这种情况,是与当时的自然经济、与人的视野的狭隘相关的。到了近代,机械工业取代手工作坊,唯物主义逐步战胜唯心主义,人们的视野也逐步扩大了。但是,唯物主义并没有同辩证法联系起来,而是在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中相分离了。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分离,形成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作为两种本质上相区别的发展观,存在着根本的对立,其对立的主要表现在于:

第一,辩证法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来看世界,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同时,世界也是一个不断生成、变化和发展的集合体,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虽然把个别事物从联系着的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单独研究是必要的,但辩证法在强调研究个别事物时,要求要看到整体以及在整体中与其他部分的联系。如果割断了联系,就不可能认清事物的全貌,不可能认清事物的本质。黑格尔曾认为,离开了身体的手,就不是人手,离开了整体的部分,就不可能成为独立的事物。然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片面的眼光看待世界,使人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个别,不见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个别与整体联系之间划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试图在研究事物时,找到区别事物的一条分明的、固定不变的界限。按照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整个世界便被描绘成一幅互相隔绝、偶然堆积的图画。然而,这种观点,在进化论产生后,就已被现代进化论所推翻。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自然观的思维方式。

第二,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

辩证法对世界的看法贯穿着发展变化的原则,它把世界看做一个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整个世界的存在与变化是从混沌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整个宇宙是一个开放的宇宙。低级运动形式可以发展为高级运动形式,高级运动形式把低级运动形式作为自己的基础。世界是一个不断地新陈代谢的向前发展的世界,之所以向前发展,是由于事物内部存在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形而上学虽然不否认世界的运动,但却只承认运动是机械运动,一切变化也只是量的变化或机械的变化,甚至人类社会的运动也只是一种类似机器一样的运动,人只不过是机器。事物不可能转化为性质不同的他事物。

第三,辩证法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而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的存在。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所以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上存在着根本的分歧,就是由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辩证法确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由于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得以展开,并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矛盾双方实现了向对立面的转化。矛盾是世界上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源泉。矛盾的观点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的基础。形而上学则从根本上否认矛盾的存在,把矛盾看做是思想上的前后不一贯性或主观上的相互对立,却不承认矛盾是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从而也就不可能找到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源泉,更看不到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过渡、质变,形而上学方法论割断了历史,割断了整体的联系,使事物静止化、片面化,从而最终会导致唯心主义。从历史上形而上学方法论的产生,是由于受到了近代社会发展的低水平的工业状况的限制,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对人们视野的限制。因此,随着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出现,人们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广泛的联系开始形成,辩证法便取代了形而上学并与唯物主义结合起来,成为人们思考问题的主导方式。现代唯物辩证法的形成,是社会化大工业的产物,是人们广泛的社会实践本身批判性和革命性的体现。因此,我们只有从现代社会实践的批判性和革命性出发,才能深刻地理解辩证法的实质,才能理解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一致性。

二、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人们考察事物、分析问题的基本原则与出发点。当我们从事物本身认识世界时,我们必然会碰到事物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客观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首先是一幅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变化和发展的图画。

作为哲学范畴的联系或关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在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这几个概念是同义的,说到底就是相互作用或相互联系。

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性。任何事物都同周围事物、环境发生着联系,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社会的联系都是自然存在的,虽然自从有了人类以来,许多联系是由人的实践所创造出来的,但这些“人化”的联系无一不是根据客观世界的本性所发生的,无一不是主观的产物,因为它们只有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联系的本性,才能在现实的实践中转化为现实的联系。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的观点包括两重含义:其一,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事物、现象、过程发生着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联系着的整体;其二,是指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成分等又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

三、联系的多样性

随着现代科学认识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事物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关系将越来越丰富多样。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就是人们发现与建构事物相互作用的历史。现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断科学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它们无不从某个侧面说明了联系的普遍性。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以个体而存在的,这些个体同时并存,并且通过中介与其他事物发生相互联系。中介是指两个事物之间的中间联系,任何事物之间不论存在多大的差异,都可以通过中介联系起来,不同的中介可以使事物发生不同的联系和作用。例如通过运河可以使南水北调,通过桥梁可以使河的两岸得以沟通等。

正如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一样,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有直接联系、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的联系和非本质的联系,有质与量的联系、肯定与否定之间的联系,有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结构与功能等之间的联系,有两个对立面通过一定的条件而发生的联系等等。这些联系的多样性导致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的多样性、复杂性。通常我们所说的对同一对象有不同认识,就是在这一基础上产生的。具体科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某一领域的事物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哲学所揭示的是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本质和规律,它为其他科学认识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当然,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指同特定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任何具体事物都是有条件的,总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产生、发展和消亡。因此,任何事物都依赖于一定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如果离开条件性,我们就无法理解事物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是,既然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复杂的,那么条件也是一种联系,它也是多样的、复杂的。有必要条件和非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非充分条件、决定性的条件和非决定性的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等。不同的条件对事物的影响也不同。但是,条件是不断产生和变化的,是可以由我们人来改变和创造的。因此,根据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创造和改变事物发生相互联系的条件,使事物根据我们的需要发生相互作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认识、改变和创造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联系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的观点是一种辩证的观点,它与形而上学的观点有着本质的区别。形而上学用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它割裂了事物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只看到事物独立的一面,却看不到联系的一面。虽然这种观点在一定时期对我们认识世界起过作用,但随着科学认识的发展,这种观点违背了事物的本性,不可能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

第二节 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

事物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事物的运动与变化,事物的运动、变化必然导致事物的发展,根据事物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性。因此,强调事物的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大特征。

一、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始终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而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因此,要把握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就必须弄清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关系。

1.运动和变化

运动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简单的位置移动到复杂的人类思维活动,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变化是指事物在位置上、形态上或性质上的改变。运动包括一切变化,它是最一般的范畴。而变化相对来说,是较具体的范畴,它揭示了运动的具体内容。变化既包括量变,也包括质变;既指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前进性运动,也包括旧事物暂时战胜新事物的倒退性运动。

恩格斯根据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把无限多样的运动形式,按其复杂程度和发展顺序,划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五种基本运动形式。随着人类对运动形式认识的深化,如何将各种运动的形式进行重新划分,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但是,恩格斯对运动形式的原则划分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从一般意义上揭示了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有着不同的物质基础,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各种运动形式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一方面,各种运动形式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在低级运动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包括了低级运动形式。把高级运动形式和低级运动形式割裂开来,看不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就无法说明无限多样的运动形式之间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各种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物质基础,各有其特点及规律。例如,机械运动是最低级、最简单的运动形式,而生命运动形式则是自然界最高级、最复杂的运动形式。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这种质的差别,是确定各门科学研究对象的客观基础,不同的学科由于研究不同的运动形式而彼此相区别。因此,既不能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也不能把低级运动形式拔高为高级运动形式,将各种不同的运动形式混为一谈。

各种运动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不仅低级运动形式可以转化为高级运动形式,而且高级运动形式也可以转化为低级运动形式。尽管各种运动形式可以相互转化,但运动是守恒的。任何运动都不会从无到有,也不会从有到无,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物质运动是不能任意地创造和消灭的。19世纪下半叶,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提出的“宇宙热寂说”的错误就在于其看到事物运动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看不到事物运动过程中有相反过程的发生。这种理论从根本上来说是唯心主义的。现代科学的发展一再表明,在各种运动形式的相互转化过程中,不仅能量是不变的,而且一种运动形式向另一种运动形式转化的能力也是永远不会丧失的。

2.变化和发展

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前进性的上升运动。从这一意义上说,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事物的量变,事物的倒退等,都是变化,但不是发展。从总体上看,事物的发展是旧的东西不断灭亡,新的东西不断产生的过程。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一成不变的东西是不存在的,世界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但是,具体事物的存在是有限的,表现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只能发展到一定水平。然而,正是具体事物的有限发展,才构成了物质世界的无限发展。

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过程。过程是指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无论是新事物的产生,还是旧事物的灭亡,都不是一瞬间完成的,都要有一个过程。事物只有经历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其变化和发展。科学的发展表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变化和发展的。自然界的恒星的产生、发展和灭亡是一个过程,一粒种子从发芽到开花、结果是一个过程,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和灭亡也是一个过程。在思维领域中,任何科学理论体系也都有一个形成和变化发展的过程。

总之,只有把事物的变化发展作为一个过程,历史地加以考察,才能真正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展。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而新生事物的成长却是一个曲折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者对待新生事物的正确态度是应当看到新事物成长壮大的发展规律,既要善于发现和识别新生事物,又要热情扶持新生事物,为新生事物开辟成长的道路。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多向性的。一般说来,事物的变化与发展主要有三种方向:一是单一的水平运动,即同一等级运动形式之间的变化,如某种生物在属、科、目的分类不变的情况下,形成一些新的种或变种;在生产方式稳定未变的情况下,是社会中各种关系的量的变化。二是下降的运动,即从高级形式向低级形式、从有序到无序、从较复杂到较简单的变化,如化合物和有机体的分解,生命体的死亡,社会形态由兴盛走向衰败,以及一切机械的、光的、电磁的、化学的和生命的运动向热运动形式的转化。三是上升的运动,即由低级向高级、由无序到有序、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的运动中上升的运动占主导地位,而这一上升的运动则表现为多向性与定向性、上升与下降、前进与后退之间的统一。这种复杂的统一性本身就是事物上升性发展方向的特征之一。这就是说,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并不等于一切事物的具体变化只有一个方向。发展或上升方向的运动高于水平的、下降的运动,但却以后两种方向的运动作为自己的基础,作为对比。总体的上升运动是客观事物多向运动的内在结果。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永远是:暂时显得比较弱小的新事物不管经过怎样的困难和曲折,终究要战胜表面上强大的旧事物。这是因为,第一,新事物更加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而旧事物则因各种要素与功能适应不了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而终将被唾弃。第二,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的母体中,是对旧事物的“扬弃”,是作为旧事物的否定方面而存在的,它不但继承了旧事物中的优秀成分,而且也批判地抛弃了旧事物中的消极的东西,并形成旧事物中所不能容纳的成分。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因而最终将会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因此,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二、客观规律及其一般特点

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有节奏有规律的,同类事物的发展往往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特征,这些稳定的特征构成了人们所说的规律性。所谓规律,也就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要想从本质上把握规律,必须了解规律的一般特点。

1.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的客观性是宇宙间一切规律所具有的普遍特性。无论是自然规律、社会规律还是思维规律,都是客观的。规律的客观存在及其作用在自然界和社会中产生了不依赖于人们意志的统一的规律性宇宙运动过程。从规律和人的认识的关系角度来说,客观规律和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是被反映和反映的关系,无论是在人类出现之前或之后,客观规律都在人的意识之外发生作用;无论是自然规律、社会规律还是思维规律,始终是第一性的被反映者,而人则是第二性的反映者。从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上来说,规律的客观性表现为其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喜欢它,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它,它都永远在起作用。人类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人类只能改变规律所表现的形式来加以利用。

2.规律的必然性

规律的必然性首先表现为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定要出现的倾向,是由事物的本质原因产生的。规律的必然性特点还表现为规律可以重复出现。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规律发生作用的客观条件没有改变,只要决定规律的本质原因没有消失,规律就必然会重复出现并发生作用。但是,对规律的这一特性不能作机械的理解,不能由此认为规律的作用只有一种表现形式,只以一种状况来实现。必须看到规律的必然性只代表事物本质发展的不可避免的趋势,是必定要实现的,但由于偶然因素的作用,规律的实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把握住规律的本质。

3.规律具有稳定性

符合规律性的联系都具有相对稳定性。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说:“规律是现象中巩固的(保存着的)东西”,“规律=现象的平静的反[2]映”,“规律把握住平静的东西”。世界上的事物、现象虽然千差万别、变动不居,但规律却是变中之不变,变动不居的现象中的稳定的东西。如太阳系和地球的不断运动,地球上的春夏秋冬、昼夜就不断地有规律地在交替。正是由于规律的这种相对稳定性,才使人类认识和利用规律成为可能。只要某种规律起作用的条件未变,人类就有可能利用自己对规律的认识,复制出事物的各种相互作用关系,来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自身。

上面讨论了规律的共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规律还具有个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