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23:42:51

点击下载

作者:(美)伊丽莎白·克拉里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

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试读:

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美)伊丽莎白·克拉里著于应机 刘辉译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美)伊丽莎白·克拉里著;于应机,刘辉译.——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9.3书名原文:Without Spanking or Spoiling:A Practical Approach to Toddler and Preschool GuidanceISBN 978-7-5585-2777-7Ⅰ.①与… Ⅱ.①伊……②于……③刘… Ⅲ.①家庭教育Ⅳ.①G78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244580号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出版人:刘刚策划:师晓晖责任编辑:石晓磊开本:710×1000 1/16印张:14.75字数:300千字印刷:北京荣泰印刷有限公司印次:2019年3月第1版版次:2019年3月第1次印刷出版: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发行: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4646号 邮编130021电话:总编办0431-85644803定价:45.00元第一章 写在前面

本书的写作目的,在于使父母与孩子相处融洽愉快。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准则之一,是一个人只能改变自己。当你在改变自己时,同时会改变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而他人也必然会对此做出回应。儿童教育是一门通过改变自身行为来更大概率地使孩子表现良好的艺术。《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一书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指导孩子的成长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信息:效能训练、行为修正、交互分析以及阿德勒·戴克斯法。本书中所有材料均适用于学步期及学龄前儿童,所有事例及练习均体现了上述技巧的实际运用。当然,若要把书中的理论付诸实践,则离不开你的思考与行动。一、三脚凳理论

儿童教育就好比一把三脚凳。凳子要立稳,需要有三条腿支撑,儿童教育的“三条腿”包括:对自身价值观的了解,对孩子合理的期望,对自我需求的尊重。若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条腿的支撑,三脚凳都无法立稳。下面我们将简要地谈谈这“三条腿”所包含的内容。

首先,无论对自己还是孩子,父母都必须知道自己真正看重的是什么。如果父母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往往就会莫名地感到失望。明确的价值观可以帮助父母区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如果父母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制订计划也就无从谈起。

其次,无论父母期望(或者看重)什么,都必须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无论是同龄的孩子之间,还是同一个孩子的不同年龄段,他们的行为差异都很大。如果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父母极有可能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无法实现的事情上,而且父母和孩子在这一过程中都会备感受挫。

第三,父母自我感觉良好时,做事才有效率。这要求父母学会自我激励和享受生活,当人们自身感到快乐、幸福时,才更容易让别人轻松、愉快。

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每个章节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叙述并提供相关练习。接下来,本章会更详尽地阐述如何实现三个支撑技巧,即如何正确认知个人价值观、如何对孩子保持合理的期待以及如何做到对自我需求的尊重。第二章提供了解决疑难问题的具体方法。由于父母和孩子都在成长,接下来的四个章节为满足两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提供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最后一章把前几章的内容综合起来,着重解决实际问题。附录一对书中提到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进行了总结和归纳。附录二则列举了10种最常见的育儿问题及解决方法,供读者参考和应用。二、明确价值观

如果父母知道自己看重什么,并且清楚地意识到这些价值观会如何影响他们对孩子的期望,那么他们采用的教育方法就会更加有效。明确自己为孩子设定的目标,有助于父母决定是否有必要干涉孩子的行为。了解自身的价值观,还有利于父母解决不同价值观产生的冲突。例如,就远期目标而言,你希望孩子学会独立;而就近期目标而言,你希望孩子不要给自己带来过多的麻烦。那么,当两岁半的儿子说想帮你做炒鸡蛋时,你就需要斟酌一下他的建议。你可以趁着孩子还小,早日明确自己的想法,以便日后的行为和想法保持一致。孩子是会跟着模仿的,而且学得很快。

价值观包括信仰和态度,它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价值观对个人或全人类来说都至关重要。若要实现真正的价值,就不能只是纸上谈兵或想想而已,而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1.价值观完全因人而异

对一个人十分重要的态度或行为,对他人来说未必如此。随着个人的成长,价值观也会发生变化。当人们在生活中接受了新的观念后,先前的某些观念也就不再那么重要。当人们讨论争议性话题的时候,价值观的差异最容易反映出来。

在继续探讨其他话题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自己的价值观。下面是两则练习,第一则练习集中讨论了儿童的理想特质(练习1-1,p005),第二则练习要求你对这些特质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练习1-2,p006)。2.价值观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无论是个人信仰还是你看重的孩子身上的品质,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也许你会发现,自己认为对孩子重要的东西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你自身在不断变化;第二,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你对他的期望也是不一样的。例如,一个1岁的小孩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你会觉得他很可爱,但是同样的行为如果发生在一个5岁孩子的身上,你便会觉得他很不礼貌。同理,当一个1岁的孩子嘴上嚷嚷着“不,不”转身就跑走时,你并不会觉得有问题,但是当这个孩子3岁时还这样,你可能就会生气了。因此,每隔一两年重新做一下练习1-2是很有用的,这可以帮助你察觉自己对孩子的价值标准是否发生变化。3.有些价值理念相互矛盾

看看自己选择的孩子身上的特质,哪些在你看来是最重要的?哪些是相互矛盾的?有些理念之间的矛盾显而易见,比如节约与慷慨,服从与独立。然而,还有些理念之间的矛盾不易被察觉,比如好奇与自控,诚实与礼貌,受人欢迎与爱较真。

如果不把相互矛盾的价值理念理顺,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困惑。例如,你告诉女儿要诚实,自己却为了获得优惠而谎报她的年龄,她就会认为省钱比诚实更重要;如果你既看重顺从,又看重独立,那么你必须明确地告诉孩子,在哪些方面要听话,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自己做主。例如,在家里,我希望孩子在以下两个方面听我的话:健康和安全(比如“不要在大街上乱跑”);尊重他人的生活(比如“不能打人”)。三、管理期待行为

多数初次为人父母者在与孩子相处方面几乎没有经验,就算是那些从小就有弟弟妹妹或帮人照顾过孩子的人,也会忘记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行为能力,特别是婴幼儿。父母必须意识到每个孩子的发育水平(他们掌握的技能)和性情特点(他们看待或回应世界的方式)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一点十分重要。1.过高的期盼可能导致焦虑

许多父母因为孩子的行为能力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而感到忧虑和沮丧。例如,一位妈妈因为她11个月大的儿子还不会走路而担忧、难过,很担心儿子将来一步也离不开自己。后来她不担心了,因为她发现1岁的孩子中只有约半数能够独自行走,大部分幼儿要到14个月大才能走路,14个月之前父母都不用过于担心这一点。如果明确自己对孩子的发育期望,就很容易判断自己的预测是否准确。练习1-3(p009)能够帮助你回顾1~5岁的孩子所掌握的技能。2.学习速度不尽相同

如果孩子很早就学会了坐,也很可能早早地学会走路,但这并不代表他说话也早(孩子集中精力学习一项新技能时,他们看起来似乎“丧失”了另一项技能)。许多儿童技能发育示意图都有一个共同的不足之处,就是读者搞不清楚图中所显示的年龄是代表这种技能第一次出现的年龄,还是大多数孩子拥有该技能的年龄。本书提供的儿童技能发育示意图(第13页)为某些行为技能提供了一个“年龄框”。25%的孩子展现出某项技能时年龄框开启,人数达到50%时显示阴影,人数达到75%时阴影消失,当有90%的孩子展现出该技能时,年龄框结束。现在请看看你在练习1-3中所估计的年龄,然后把这些数据同发育图中占75%的孩子所在的年龄段进行比较,在旁边写下结果。参加亲子班、幼儿园的志愿活动,或者邀请其他孩子来家里玩耍时,父母可以通过这些方式了解孩子的行为以及日常活动。但有一点必须记住,许多孩子在家里和外出时表现大不相同,因此你需要花一段时间观察,以判断他们的发育水平。3.完善技能需要时间

孩子刚开始学会一项新技能到他最终完全掌握,总要花一些时间。技能的发展与“附属技能”之间也会有一个时间差。例如,孩子学会上楼梯要比学会下楼梯早2个月;孩子总是先学会把东西倒出来,再学会把东西装回去。练习1-4(p010)将重点放在了那些在儿童技能发育示意图中拥有对应附属技能的现象。四、基本性情特征1.孩子的性情特征各不相同

专家们发现,孩子们的行为特点由9种特征构成(练习1-5,p012)。通过定期评估,他们发现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明显的个体特征。这些特征有可能是天生的,也有可能是在后天早期形成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些特征也会发生变化。然而,在实验当中,多数孩子持续地展现出小时候所具有的特征。而在其他孩子身上,这些行为特征上的变化似乎与父母的教育或者某些特殊的经历有关。2.孩子的特殊性情特征影响父母对他的接受能力

一方面,父母大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心里形成了一个喜欢的孩子形象,所以更容易接纳与其期望相符的孩子。另一方面,有些孩子的性格特征,可能让所有父母都难以接受,比如说适应能力缓慢、反应激烈或者情绪消极。3.孩子的基本性情特征可以改变

这需要多年的耐心与坚持。下面的两个例子,详细描述了父母的教育是如何影响那些“熊孩子”和乖孩子的。书中也提出了一些根据孩子的具体性情特征,在相同情况下采取的不同解决办法。五、“熊孩子”

简和汤米一直以来都让母亲抓狂。他们俩的喜好从来一清二楚——要么不停地大声号叫,要么笑个不停,一会儿“咯咯咯”,一会儿“哈哈哈”。他们对新环境的第一反应总是拒绝,每次有点儿变化,他们就会尖叫不止,而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

在其他方面,他们也令父母头疼,每天都会有新花样。父母根本无法预测他们的睡觉时间,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让他们吃饭,也不知道他们要吃多少。事实上,简和汤米对不同的人和地方会有什么样的反应难以预测,因为每次都不一样。他们看起来很焦虑,特别情绪化,不按规矩出牌,在新环境中也适应得非常慢。

不过两个孩子长大以后的情况大不相同。简的母亲似乎有着用不完的耐心,对简一直很好。简2岁左右时,经常和妈妈一起逛超市。如果买东西的要求被妈妈拒绝了,她就会躺在地上大喊大叫。但是妈妈从不发火,反而耐心地把她从地上抱起来,一边提着别的要买的东西一边拉着她到收银台结账,回家的路上也不会发火训斥她。这些方法极为成功,有时候才过几分钟,小姑娘就又高高兴兴地玩耍了,邻居们见了都感到很惊讶。其实,只要处理得当,简很快就会忘记之前发生的不愉快,来得快,去得也快。

随着简一点点地长大,她慢慢地适应了社会生活。粗暴无理的要求一次又一次被始终如一的温柔化解,她的坏脾气也渐渐消失了。久而久之,之前的那些坏脾气倒更像是希望得到自我肯定的一种尝试。幸好亲戚邻居们从简的父母那儿受到启发,由着她哭闹,但绝不让她妨碍别人。要是她变乖了,他们就立马展现出友好大方的一面。

汤米和简的行为最开始是差不多的,然而父母的应对方式却大相径庭。一开始,汤米的父母就对他的这种行为感到困惑,从1岁持续到2岁,一直到3岁,父母也越来越烦恼。尽管他们一直想方设法让他高兴,然而似乎不管怎么做都无法让他满意。无论汤米的要求合理不合理,父母都会妥协,满足他的要求。他想在超市买玩具,为了避免麻烦,母亲马上就给他买。当然,无论父母如何顺着他,每次旅行、参观,甚至到外边玩一会儿都会闹出点儿不愉快。但是,母亲的溺爱也是有限度的,她受不了就会发脾气,大声地训斥道:“你老是找事儿,谁也没法让你称心如意。”母亲总是威胁他,但说完就完了,从不兑现。父亲则将自己置身于母子的争执之外,对此不闻不问,一和父亲闹起来,父亲就不管他了,慢慢地父子俩的接触便越来越少。汤米的父母都认为根本拿他没办法。现在,不仅在家里这样,和小朋友在一起时,汤米也是这样。六、乖孩子

在婴幼儿时期,格雷格和潘米都算是好孩子——睡觉规律,吃饭也不挑食。对于一些变化,他们能够快速适应、乐意接受,活跃度也比较适中。他们渐渐长大,无论在儿童城堡里面荡秋千,还是静静地坐着听故事,他们都是一样快乐,甚至在长途汽车旅行中,也一点儿都不吵闹,可以称作是好孩子的典范。

两个孩子都能欣然接受新面孔。格雷格3岁时,经常和邻家的孩子一起玩耍,常到小朋友家里去玩,也请小朋友到自家来玩。为了避免孩子抢夺玩具,他的父母制定了明确的规则,而孩子们都很乐意接受这些规则,就像接受和适应以前的生活一样。这样,他很快就明白了:有时候他可以跟人分享玩具,有时候他应当保护自己的利益。虽然他有自己想玩的游戏,但格雷格也很乐意参与到朋友的游戏当中,因为父母教他应该这样做。他第一天上幼儿园,就表现得异常老练;上小学一年级时,他的学业进步非常快,也特别听老师的话。

潘米3岁时,同样和周围的小伙伴相处得很愉快。她活泼、可爱,知道坐滑梯要排队,也从不会在沙坑(一种儿童游乐设施)里面乱扔沙子。

但是,父母对待潘米的方式与格雷格大不相同。潘米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童年过得不愉快。记得那时候,无论他们做什么都会遭到斥责,父母总认为他们做得不够好。因此,他们下定决心,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绝不让孩子再遭受那样的不公平对待。

在潘米还是婴儿的时候,父母就一直陪着她玩,她愉快的反馈让他们欣喜、沉醉。潘米1岁时,他们发现自己已经无法要求她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了,比如“别碰那些东西”“帮我把那些东西放好”。每当他们刚要试着提点儿要求时,潘米的可爱就让他们忘记了初衷。如果潘米给母亲看她刚刚画好的画,母亲的反应永远是“真是太有趣了”;如果潘米要父亲在公园里欣赏她的表演,父亲的回应无一例外,总是“太棒了”。所以,潘米便认为她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很棒、很可爱。

总的来说,社交方面的不成熟就会产生适应性的问题。在一次智商测试中,潘米的成绩为中下等水平,接近缺陷。参与测试的心理咨询师确信,她的成绩之所以不好,是因为她一直忙于将测试转换为一项她从来没有玩过的游戏,根本就没有按照要求去做题。当测试者让她按照要求排列珠子时,潘米却聊起了珠子,她说:“我家里有这样的珠子,你喜欢哪一颗呢?”

上幼儿园时,潘米在识别和遵循指令方面遇到了更多麻烦,甚至到中班时还没有掌握多少游戏规则,别的孩子也就没有兴趣和她一起玩了。7岁时,尽管潘米看起来依旧是一个温顺可爱的小孩,她却逐渐感觉到孤单了。虽然她很可爱,也想和他人友好相处,却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潘米的父母对她所做的一切都无条件地接受,这无异于剥夺了她成熟的机会。当他人制定规则时,她无所适从,更谈不上充实自己、提高责任感,这让她的孩子气也一点儿都不可爱了。七、尊重自我需求

在教育孩子的三脚凳理论中,第三个支撑点便是对自我需求的尊重。若父母自我感觉良好,和孩子的相处就比较轻松愉快。多数父母一定经历过这样美好的日子:外面阳光灿烂,心里也幸福洋溢,什么事情都好像顺风顺水。他们有时间看蚂蚁爬来爬去,也有时间捕捉蚂蚱,要出门时鞋子和手套就在身边,牛奶怎么也不会洒在地上;兄弟姐妹和谐相处、各得其乐,父母也有机会坐下来放松放松、看会儿书,就算有时候这种和谐会被打破,也只是愉快的小插曲。自我感觉良好时,父母就有内在的力量和智慧来处理所要面对的局面。

父母们也同样经历过不愉快的日子,往往自我感觉欠佳,或者心里有事,“压力山大”。在那些日子里,孩子们经常打翻牛奶、吵吵闹闹,兄弟姐妹间互相欺负,要出门了却找不到鞋子。父母心情沮丧时,他们也就无法冷静应对混乱局面了。

想要日子过得愉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抽出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当我们源源不断地把时间、注意力及支持给予他人时,我们就会开始空虚,也渐渐丧失耐心和理解。我们可以通过得到他人的关心和支持,再做一些令人愉快的事情,来恢复和充实自身的内心世界。下面的两个练习旨在帮助你将注意力放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练习1-6A, p020),并帮助你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练习1-6B, p021)。1.做你喜欢的事

这有时带来的是惊喜,有时则是惊吓。对这种能量的理解往往可以带来巨大的改变。例如,一位母亲发现自己非常需要独处,这一点以前她从未意识到。因为她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她总感到别扭。当她偶尔有时间独处一阵子时,烦躁就减轻了。在另一个案例中,一位父亲发现,在和孩子一起做的那么多事情中,没有一件是自己喜欢的,因此他决定与孩子在一起时,至少要安排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2.给自己留点儿时间

有些父母发现好久没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其实,多数人都需要不定期地留点儿时间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些活动可以很简单,简单到比如安安静静地看几小时书;也可以复杂些,比如来一次滑雪度假。

有时候,父母抛下孩子独自玩乐时,会感到十分内疚,特别是为人母者。她们认为,“好母亲”就不应该想着离开自己的孩子。然而,这样的“好母亲”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作为父母,我们得现实点儿,要对孩子们好,首先得对自己好。只有满足了自己的需求,我们才能更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更何况,想要孩子过得快乐,我们自己也得做好示范,好让孩子知道怎么样才算快乐。

许多人认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其实,我们要先审视一下自己有没有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时间,才能决定是否有足够的时间。下面的练习旨在帮助人们搞清楚,如何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也许你希望伴侣也能做这项练习,如果你与他/她出现分歧,请说说你将如何处理。3.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如果父母清楚如何度过属于自己的时间,也知道自己喜欢的消遣方式,那自然可做出相应的改变。有些改变可当即做出,有些改变却需要长远计划,我们不妨看一看练习1-7(p023)中的父母如何重新分配自己的时间。如果妻子想晚上和丈夫多待会儿,那么她必须在另一件事情上缩短时间,比如缩短做饭时间(买些速冻食品或者做一次吃两顿等),用独处阅读或做针线活的时间来做饭,雇个保姆照顾孩子,以便腾出时间和丈夫外出。

对许多人来说,孩子的托管是父母重新安排时间的一大问题。儿童托管不仅花费巨大,也难以令人放心。加入或创立一个幼儿托管互助协会能同时解决这两大难题。不管是白天、晚上还是周末,这种互助协会都可以运行。

本章告诉我们,父母自身的行为效率受到以下3个因素的影响:自身的价值观、对孩子行为的期待以及父母自身的幸福感(对自我需求的尊重)。这些都是支持性技能,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直接用的,但是这些技能可以影响亲子之间的互动。在下一章中,我们将探究父母该使用哪些步骤来改变孩子的行为问题。第二章 解决问题的步骤

孩子一遇到麻烦,父母往往会立即介入,用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办法解决问题,这种方法也许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却会对某一个或几个当事人造成伤害。这样的做法能应一时之急,但不是长久之计。要知道,父母急急忙忙帮孩子解决了问题,会剥夺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这就意味着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时,孩子们很可能把希望寄托在父母身上,等着父母帮忙解决。

本章主要介绍解决行为问题的5个步骤:(1)(以具体行为)界定问题(2)收集数据(3)探索潜在解决方案(4)评估、选定与实施方案(5)评估解决方案

刚开始,这些步骤有可能显得比较烦琐、费时,但从长远来看,这些步骤却可以替你节省很多时间,因为,你以后就不需要花时间一遍又一遍地去处理同样的问题,也不需要对每一个问题都采取上述5个步骤。对于一些难以接受的行为,特别是对那些令人厌恶的积习,这种方法极为有效。一、(以具体行为)界定问题

所谓从行为上界定问题,是指要具体地说出孩子做的哪些事情、说的哪些话让你烦恼。这种界定要求对孩子的行为做出清晰的描述,让别人可以观察到孩子的行为,并记录行为发生的次数。避免使用含义笼统的词语(如“不好”或“坏”)或者描述性格特征的词语(如“懒惰”“粗鲁”“愚蠢”“不负责任”)。当你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时,孩子就有可能信以为真,真的会去那样做。所以,不能给孩子贴标签,应该清晰地描述你认为他“小气”或“粗鲁”的具体行为。下面是两个较为模糊的行为界定,每个问题对应了几个可能的具体行为。

其实,就孩子不良行为的描述而言,每一个问题都有许多具体的行为表现,但并不是每个行为都会被看作问题行为。人们往往很难具体地确定什么行为是不可接受的,但是,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问题就会变得简单,从而更容易解决(练习2-1,p028)。二、收集数据

当孩子的行为达到某种程度,也就是被认为有问题时,父母们总感觉这种行为一直都在发生。因此,收集一些数据是非常有帮助的。这类信息大致分为3种:问题行为实际发生的频率、问题行为的背景观察和孩子的发育水平。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些信息做些简要的探讨。1.频率

如何才能获取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呢?我们可以简单地设置一段具体的时间(如几分钟、几小时或者几天)。在这段时间内,必须仔细地观察孩子,并记录这种行为发生的次数。一般来说,取几次观察的平均值比一次的观察更准确。记录这样的数据是很有用的,主要有两个原因:(1)它可以帮助父母客观地掌握孩子问题行为发生的频率;(2)父母可以以此为基准线来衡量该行为的频率是否发生变化。比如在上述情境一(p027)中,记录孩子粗鲁行为的数据显示,孩子每天其实只抓了母亲的眼镜1次。当母亲改变对待孩子的方式后,孩子每天抓眼镜的次数反而达到了3~4次,这时母亲便意识到自己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加重了。因此,记录具体行为发生的频率还有助于评估解决办法的有效性。2.背景观察

观察那些不可接受行为发生的背景同样很有帮助。行为发生的背景包括该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参与者。理解行为发生的背景往往可以帮助父母正确地处理问题。例如,孩子咬人的行为通常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1)孩子正在长牙,喜欢牙齿咬合的感觉;(2)孩子把咬作为一种表达需求的方式。针对第一种情况,我们可以换用替代物,给孩子嘴里放些东西让他咬;在第二种情况下,父母应该教孩子学会合适的情感表达方式。3.检查发育水平

想要孩子表现出父母期待的行为,就要检查孩子的发育水平(练习2-2,p030),了解孩子4岁前可能学会的典型行为。有一点必须明白:孩子通常要经历长时间的尝试和失败后,才会完全熟练掌握一项技能。很少有1岁的孩子用汤勺时不会乱洒,不过大部分孩子到了2岁就会使用汤勺了。同样,多数孩子在这个年龄学会了自己脱衣服,但也有不到1/4的小孩只会穿些简单的衣服。还有3/4的孩子直到4岁才不需要父母的指导,自己穿好衣服。

许多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经常会用手去抓别人的眼镜和胡子,特别是那些不熟悉的东西。如果你很重视孩子的好奇心和他的智力发展,那么当孩子抓你的眼镜和胡子时,你的反应方式就不应该扼杀孩子的好奇心。

2岁左右时,多数孩子已经能够完成简单的指令和要求,(例如,由4~5个字组成的命令:“把那本书给我”“把你的娃娃放在那边”)。如果地方太乱,幼儿往往很难决定该拿哪个玩具,也不知道该把它放在哪里。

我们可以分步骤地给孩子指派些小任务,鼓励他们与父母一起打扫卫生,例如“把玩具汽车都放在这个盒子里”。用这种方法,孩子们就只需要选择从哪一辆玩具车开始了。4.谁的烦恼?

托马斯·戈登博士(Dr.Tomas Gordon)在他的著作《论父母的效能训练》(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一书中解释了烦恼的归属这一概念,根据“谁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烦恼的归属可划分为下面3类。接下来我们就看一看在下面3种情况下它是怎样发挥作用的。(1)孩子的烦恼我2岁大的女儿正在自己的房间里玩自动倾卸卡车,但她突然哭了起来,因为她没法让玩具车动起来。我虽然知道她那时很沮丧,但她的房门关着,因此我并未受到她的干扰。这是孩子的烦恼,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但很显然这不是我的烦恼,因为我的需求并未受到影响。(2)不存在烦恼接下来,女儿终于让玩具卡车动了起来,还驾驶着那辆车满屋跑呢!她从自己的房间里装了一车积木,再把积木倾倒在客厅的地板上,玩得很开心,而我在一旁看得也很开心,我和孩子的需求得到满足,于是都没有了烦恼。(3)父母的烦恼最后,女儿在家里运积木运烦了,就到外面装了一车沙子回来,倒在客厅的毯子上。我并不喜欢毯子上有沙子,很明显这成了我的烦恼。女儿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但是,她的行为却实实在在地干扰了我的需求的满足。

将特定的行为对号入座、进行分类,是有必要的。例如,当马克在客厅里玩滑板车时,母亲“有烦恼”,因为家具都是崭新的,她怕马克的滑板车撞坏家具。而在玛丽姑姑家玩滑板车就“不存在烦恼”了,因为姑姑家的家具大多很旧,且房间很宽敞。但要是在一个太小的房间,滑板车回转不开,那孩子就有烦恼啦。请阅读练习2-3(p033)中的情境,并判断“谁的烦恼”。

选择什么解决方法,要看谁有烦恼。如果你特别重视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当孩子有烦恼的时候,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积极倾听(将在第三章中讨论),这不仅能让孩子获得支持,还赋予孩子自己掌控问题和承担责任的机会。如果父母有烦恼,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首先,调整自己,想一想自己的价值标准、对孩子成长的期待值和自身的需求,看看孩子的行为是不是可以接受;其次,通过改变环境(将在第六章中讨论)来提高良好行为发生的概率;最后,改变孩子的行为,这可以采用“我讯息法”(第三章)或者第三、第四、第五章中的其他技巧,通过解释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来说服孩子。三、探索潜在解决方案

探索解决方案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但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法。然而我发现,一般最先想到的四五种方法,父母往往已经用了,而只有排除了这些常用的方法,才可能想到最有创意的法子。

父母必须把方案的探索与评估区分开来。有些人一听说有什么方法,就立马拒绝,因为他们“知道”那些方法根本就没有用,要么太费时间,要么太花钱。实际上,正因为这样,他们才打不开自己的思路。其实,在每一种情境中,都有多种方法可以采用,有时候,一个不怎么被看好或不太实际的想法甚至能帮助你灵光一闪,形成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如果从寻找解决方法的角度考虑,好像很难有太多的选择,但是若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那就容易找到多种解决办法了。例如,如果1岁2个月大的孩子从书架上扒下来一本书,解决方法之一便是当他动书的时候就打他的屁股;然而,从需求方面考虑,如果希望书完好无损,就可以把书放高一点儿,或者在书前面挡个东西,抑或告诉孩子拿书时一定要小心点儿,还可以让孩子看他自己的书。上述每一种办法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实施,这样一来,就会有更多方式方法可供选择。

选一个你目前遇到的问题,判断自己的需求,然后看看能不能想出多种解决办法。有些办法也许有点儿无厘头,那也没关系。四、评估、选定与实施方案

现在该把那些费钱、费时间、伤孩子自尊心或者与你价值标准相冲突的想法一一排除了,最理想的解决方法必须满足每个参与者的需求,包括父母与孩子。

一些因“太费时间”或“不起作用”而被排除的想法,日后也可重新考虑。通常情况下,那些一开始看起来耗费时间的想法,将来往往能帮你节省大量的时间。比如说,教孩子穿衣服,一开始确实很费时间,但是以后每天能给你节省15分钟,一年就可以节约90多个小时。对于有些想法,很多父母认为“不起作用”,其实是因为他们以为儿童的想法和成人一样。例如,我看到好几个孩子本来要两块饼干,尽管他们的母亲坚持认为这种方法不会奏效,但是把一块饼干一分为二发给孩子们,他们一样很高兴。许多小孩子仅仅是想两手各拿一块饼干,只要不是亲眼看见饼干被掰成两半,他们每只手里各拿半块饼干也会很开心。

许多照看孩子的问题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父母急于求成,没有逐步分析情况,先明确问题、审视对孩子的期望,再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有些人认为根本没有其他解决办法,甚至还有人认为没人比自己更清楚眼前的问题。五、评估解决方案

评估解决方案非常重要。如果一种方案尝试成功了,就鼓励鼓励自己;如果失败了,就继续尝试。一旦有效果,孩子不好的行为就会消失或者减少,如果这方法不起作用,那么请回到第一步,重新开始。如果方法奏效,用笔把它写下来,也许还可以用于解决其他问题。成功几次以后,回顾一下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你会有种美妙的成就感。

尝试把解决问题的步骤总结一下,用来解决遇到的问题。练习2-5(p038)简要地归纳了解决问题的步骤。第三章 避免冲突

许多父母的问题和烦恼,其实都可以通过亲子之间坦诚的交流和周全的计划避免,不管是婴幼儿还是学龄前儿童,都是一样的。要减少与孩子发生冲突的频率与激烈程度,应当遵守下列4项基本原则:(1)事前考虑周全;(2)讲明期望;(3)整理情绪;(4)订立规则。一、事前考虑周全

吸取先前的经验教训,养成事前思考的良好习惯。对孩子来说,从婴幼儿到青少年时期,总有那么一段时期或一些活动使他们烦恼、痛苦。有些孩子晚上哭哭闹闹,就是不想睡觉;有些孩子不愿与同伴分享玩具;还有些孩子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果能预料到这些棘手的事情会在某个时期或某种情况下发生,就可以按计划,同时满足自己和孩子的需求。这样的计划包括遣除无聊的活动、重新安排时间、做好过渡安排和活动预演。下面将详细讨论可以采用的计划。1.遣除无聊的活动

孩子无聊的时候,通常会哼哼唧唧,要求很多。孩子的无聊通常由两种因素造成的:要么缺乏适合孩子发育水平的活动,要么孩子找不到值得全身心投入的活动。要找到遣除无聊的方法,先要找到孩子无聊的原因。例如,你驱车旅行或在没有孩子的朋友家做客,孩子往往会感到无聊。要遣除这样的无聊,方法相对来说会简单些。可以提前做点儿准备,比如带上孩子喜欢的玩具,或安排些孩子喜欢的活动。有时候,可以准备一些孩子喜欢的特殊“旅行玩具”,只允许孩子在朋友家做客时玩。要给孩子准备一些适合像购物等短途出行的活动,也要策划一些适合长途旅行的活动。

在给孩子买玩具或策划活动时,可以参考一些书籍,这些书在公共图书馆里可以找到很多。你也可以从图书馆借几本看看,然后把最喜欢的那本买回来放在他手边以便随时翻看。

如果孩子因找不到自己喜欢的活动而感到无聊,那就比较复杂了。有些父母让孩子对自己或电视形成依赖,无意间就加剧了这种问题。虽然孩子身边有许多活动,但父母依然鼓励他们看电视,或者在孩子玩耍时打断他们,孩子也就难以学会自己寻找喜欢的活动了。如果孩子不是太无聊,最简单的方法也许是给孩子提供1~2个合适的活动,但注意不能太多了(因为活动一旦过多,孩子便很难选择)。另外,孩子玩游戏时也不要打断他。记住孩子的脾气和发育水平,要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和期望。如果孩子画了一幅非常漂亮的画,或者搭了一座积木高塔,不要急于表扬他,因为这会打断他。先好好想一想:如果你关心的是鼓励孩子的艺术创作,那就表扬他;如果你想延长他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先不要表扬。当然,如果孩子想得到赞赏的话,那应该及时给予鼓励,但是千万不要为了鼓励孩子而打断他。若有些父母已经形成了习惯,抑制不住自己的冲动,那就离开房间,尽量避免打搅孩子。

如果无聊已经让孩子感到烦恼,就需要采取更为积极的解决办法,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重新塑造孩子的性格(详见第五章),但是这种方法很耗费时间。对不知道如何玩耍的孩子来说,给他提供一种活动可以解决眼下的问题(现在做什么),但解决不了长期的问题(依然不会自娱自乐)。2.重新安排时间

研究表明,大多数孩子在接近中午或晚上时更容易烦躁,这应该与饥饿、困乏和生病有关。如果孩子在每天的同一时段变得“难以应付”,那就应该重新安排家庭日程,以消除或缩短这段烦恼的时间。重新安排时间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比如调整就餐时间、给孩子提供零食、改变睡觉和午休时间、规定安静的时间、调整或缩减打扫房间的时间、做些简单的食物冷冻起来等。下面两个例子,讲述了如何用调整时间来使生活更加轻松、愉快。在我家里,从下午四点到五点半(我丈夫下班回家之前)的这段时间,通常是很不愉快的。我要做晚饭,两个孩子又饿又累,还想我注意他们。后来,我采取措施,调整了时间,情况就大不一样了:(1)我调整了小女儿的午休时间,让她在下午晚些时候睡一觉,这样晚上的时候她就不会感到那么困了,虽然中午她有一点儿烦躁,但我并不会因此而感到太烦恼。(2)儿子放学回来以后,我给孩子们准备足够的零食。(3)我一次就做好几顿饭,冷冻起来。通常在孩子们午休时,早上或下午把饭做好,到了晚上,我只需要把晚餐放进微波炉加热一下,这样我就可以从容地应对孩子,甚至还能看看报纸。卡伦(1岁4个月)是个可爱的孩子,但她要是疲倦了,就会十分难缠。母亲和她参加母婴班以后,这个问题就显得异常突出。母婴班下课的时候正好赶上她小睡的时间,但等她们回到家、吃完饭再换了尿布,卡伦就已经累得睡不着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母亲就在下课前先给卡伦换尿布,回家的途中再给她喂点儿三明治和水果片,到家后,卡伦就可以直接睡午觉了。

若要找办法调整时间安排,先弄清楚自己和孩子主要的需求,然后再尽量地多想方法去满足。3.做好过渡安排

过渡期(如睡觉、就餐和离别)通常会给孩子和母亲造成烦恼,这种烦恼的产生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孩子渴望独立,二是孩子无法预料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请看下面的实例:卡茜(2岁3个月)很爱洗澡,一到水里她就拍水,玩够了就会跳出来要大人给她擦干,然后她又跳进浴盆开始玩水。为了避免接二连三地给她擦身,父母先放光澡盆里的水,然后给她擦干身体。

明确自己的期望,让正在进行的活动自然而然地结束,把这变成固定的事,也就能顺利过渡到接下来的事情了。如果你已经习惯了预想接下来发生的事,可能偶尔会发现,因为孩子太过专注某件事而根本不愿停下来,有些活动不得不推迟,又或是他太活跃了,根本没法过渡到下一个活动。讲个小故事或者玩个安静的游戏往往能让孩子静下来,乖乖地吃饭或睡觉。

按照老规矩,或者运用某种特别的做事方式,也是很有用的。对孩子来说,这预示着很快就要吃晚饭、睡觉或者做其他事情了。睡前惯例可能包括脱睡衣、静静地做游戏、讲故事,然后就睡觉了。其他惯例可以是吃零食、洗澡,最重要的是,这必须是孩子喜欢而你也能接受的事情。4.活动预演

活动预演是指让孩子为全新或不适应的体验和活动做好准备。孩子普遍畏惧未知事物,不知该如何表现,他们在新环境中,通常表现出不合适的行为。活动预演时要说明以下事项:(1)接下来会发生什么;(2)孩子应该做什么或者可以做什么;(3)他们也许会有什么感觉。对于那些在新环境中缩手缩脚的孩子来说,这种做法尤为重要,也更有意义。

对于不到2岁的孩子,要简单、具体地解释清楚。但给还不会说话的孩子讲清楚一个新想法,往往很不容易。所以“热身”对孩子来说非常奏效。如果孩子已经2岁多了,可以用讲故事或角色扮演的方式向孩子解释。下面通过实例来说明预演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汤米2岁半时,在全新的环境中会感觉很不自在。有一次汤米应邀参加一个生日派对,母亲觉得有必要为她做些准备。首先,母亲想了想一般在生日派对上会发生的事,她认为以下几点非常重要:(1)汤米要为生日派对准备礼物,派对上还会有其他小孩,到时候他们会一起唱生日快乐歌、吃生日蛋糕、做游戏;(2)汤米应该会参加所有活动,可能只有游戏除外;(3)汤米可能会感到害羞,没有安全感,或者有点儿妒忌。母亲把这一切给汤米做了解释。她首先回顾自己孩童时期参加派对的经历,用布娃娃演示了生日派对的整个经过。母亲从图书馆借到了生日歌的录音带,跟着录音带,母女俩唱了《生日快乐歌》和其他几首歌。接下来,她们假装为一个布娃娃举办生日派对,有生日礼物、蛋糕、冰激凌,还有游戏。尽管准备过程花了很多时间,但是这对汤米来说很有帮助,所以汤米真正参加派对时就没再感到不自在了。

生活中许多情境,例如看病、参观博物馆、家人的到访、去见爷爷奶奶、去海滩玩、参加成年人会议,基本上都可预演。你可以去图书馆或书店找相关话题的书,以供参考。但值得父母注意的是:自己一定要先看完再讲给孩子听。如果你觉得书中有不妥之处,请不要使用。二、讲明期望

孩子眼中的世界往往与大人眼中的世界有很大不同,因为孩子个头矮小、眼界不宽、涉世未深、经历有限。语言中有很多“礼貌性的命令”——有些形式上是问题,实质上却是命令,而有些好像还提供了选项,但其实这种选项根本就不存在。例如,“吃饭前要不要先洗一下手?”“现在想回家了吗?”这些不具问题属性的疑问句会让孩子无所适从。1.降到孩子的高度说话

如果想要孩子配合,就要降到孩子的高度说话。这就意味着你在说话时必须弯下腰,眼睛与孩子的眼睛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并且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进行交流。

对孩子来说,最不舒服的事莫过于和站在他们身边的成年人保持眼神交流。孩子必须仰着头,整个谈话过程中一直保持这种尴尬的姿势。如果你曾有类似的经历,坐在地上仰头和站在身旁的人聊天,你就会想起这种不适的感觉。大多数优秀的幼儿教师非常理解孩子抬头说话的感觉,所以和孩子说话时,他们一般会跪在地上或弯下腰。除此之外,抬头说话会让大多数人感到害怕和恐惧。所以说,要想孩子与你合作,就得降到孩子的高度说话。

当学龄前儿童会说六七个词组成的句子时,父母通常认为孩子已经能够理解大多数的说话内容了。就这一点来说,父母是正确的,但是“大多数”这一词远远比他们认为的要更为宽泛。学龄前儿童天真可爱,大多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解成年人的要求和行为,即便自身的经验非常有限。儿童与父母之间的视角区别可以通过以下例子体现出来。凯蒂(2岁3个月)的母亲正坐在地上整理衣服,凯蒂想让母亲讲故事,母亲答应了,只是要等收拾完衣服之后。于是凯蒂开始喃喃自语:“就现在嘛,就现在嘛……”她的母亲说:“停,先等一下(‘hold on a second’,在英语中也有‘抓住一会儿’的意思)。”话音刚落,凯蒂马上停止了喃喃自语并抓住母亲的手臂(凯蒂以为自己在做的动作正是母亲叫她做的)。一天晚上,凯文(4岁)和母亲一起去散步。母亲只是想逗乐一下,便问他地球上到底有几个月亮?凯文毫不犹豫地回答了“两个”。母亲要凯文解释,凯文说:“我们有一个圆的月亮,还有一个弯的月亮(凯文的经历清楚地告诉他有两个月亮)。”贝丝(2岁半)在和母亲吃午饭,盘里的汤已经不多了。这时,母亲问贝丝还想再要“一点儿”汤吗?贝丝答道:“不,我想要多多的,因为我是个大人了。”

父母可以让孩子解释他们说了什么,或者在某个假定的情境中会发生什么,以此来检验孩子的理解能力,但一定要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要特别注意的是,问孩子“你理解我的意思吗?”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大多数孩子会回答“明白”,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能理解,或者认为父母希望他们给个肯定的回答。2.问题与命令

我们经常听到父母这样问孩子:“现在想不想去买东西?”或“现在想睡觉了吗?”多数父母把这些话当作命令:“现在该去买东西了”“该睡觉了”。然而,小孩子只会理解字面上的意思,通常会回答“不想”。为了不让孩子感到困惑,应该明确说出你的要求。如果想让孩子做什么事,就明确地告诉他做什么。如果你问孩子要用“是”或者“不是”来回答的问题,你就得接受孩子的“是”或“不是”。

只要你问了这样的问题,而孩子的答案是否定的,最好这样回应:“好的,5分钟以后出发。我现在设好闹钟,到时候会提醒到时间了。”然后,当闹钟响起时,你必须重新组织语句:“现在该去买东西了”“该上床了”,或者其他什么。3.有限选择与自由选择

如果让孩子自由选择,他也许会有许多让你猝不及防的想法,若是给孩子有限的选择,就可以限制可接受的范围。例如,如果你让孩子自由选择“早餐想吃什么?”因为没有受到任何限制,答案可能是麦片、鸡蛋、比萨或者冰激凌等;如果给他一个有限的选择范围:“早餐想吃鸡蛋还是麦片?”你就已经将选项限制在自己愿意准备的食物范围内了。所以说,假如你不想乱了阵脚,就让孩子在有限的选项中选择。4.引导选择

有时,你给孩子提供有限的选择时,他们有可能同时拒绝两个选项。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引导孩子选择。例如,当你这样问:“你想穿红色睡衣呢,还是蓝色睡衣?”若他的回答是“我不穿!”那么你应该换种提问方式来引导:“是你自己选择呢,还是我来替你选择?”如果她还是说“不要!”那么你可以这样说:“看来你是想让我帮你挑选今晚穿的睡衣了。”

设想,若是孩子拒绝了你的要求,那么接下来你会怎么做?这一方法为你的引导提供了思路。例如,几乎没有孩子会主动上床睡觉,如果你问:“要睡觉了吗?”那么极有可能得到否定的答复。或许你可以这样问:“你是想自己走过去睡觉呢,还是要我抱着你去睡?”多数情况下,孩子会选择为自己保留面子的选项,如果不这样做,你可以说:“你是不是想被人抱着上床睡觉呢?”5.祖母规则

祖母规则是一种技巧,用来说明你希望接下来做什么。例如,“当你放好了积木,然后我们就一起看故事。”这其实并不是一个选择,因为没有选项。“如果你放好积木的话,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故事。”“如果……那么”这一结构暗示有选项存在,孩子有可能选择不看故事,在地板上继续玩积木。而“当……就”这一结构则暗示一种期望,大人希望孩子顺利完成第一件事后,第二件事便自然发生了。三、整理情绪

如果父母理顺了自己和孩子的情绪,很多问题其实是可以避免的。一些强烈的情绪,如恐惧、沮丧或无助,会使我们丧失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抽空梳理好自己的情绪,面对难以接受的状况,也许就能想出新的解决方法。当孩子遇到了问题,父母可以回想一下孩子当时的想法和情绪,这样更容易帮孩子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1.注意情绪变化

如果孩子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的反应往往不尽相同,会哭泣、哼唧、噘嘴,也可能咬东西、咬指甲或缩手缩脚。孩子天生对这些反应的激烈程度就有所不同(详见练习3-4,p054),但父母一般都会教育孩子隐藏自己的情绪。然而,孩子外在反应不强烈,并不意味着内心没有强烈的情绪。研究发现,与不是很内向的男生相比,那些外表冷静、善于配合和克制的男孩会将自己的怒火及其他情绪压抑在心中。有些人认为孩子没有愤怒的行为,就表明他不生气,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儿童和成年人都有情绪变化的意识,并且都会控制情绪。2.积极倾听

如果孩子遇到问题,父母积极倾听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能够帮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积极倾听孩子的表达,可以让孩子了解自己描述的情况和他当时的感受。认真倾听时,父母只要表示关心即可,不要参与其中——既不要提问,也不要提供解决方法。鼓励孩子自己弄清问题,摸索解决办法。若孩子要求帮助,你也是可以提供的,但是绝不能主动去帮助。只要孩子在心中厘清思路,自然就有了解决办法。现在我们来看一下,积极倾听是如何在以下的情境中发挥作用的。卡罗一直习惯自己泡麦片。一天,母亲正在浴室里忙着,他突然冲了进去。卡罗:“妈妈,没牛奶啦!”母亲:“没有牛奶了,你就不高兴了?”卡罗:“是的,赶紧去买点儿来!”母亲:“我这忙完了就去。”卡罗:“我现在就要!”母亲:“你不高兴是因为你想吃早餐,但是又没有牛奶,所以你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啦?”卡罗:“也许我可以冲点儿奶粉。”

积极倾听的一大优势在于促使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对父母形成依赖。积极倾听有助于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是长期的。尽管积极倾听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但与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或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相比,从长远来看,积极倾听会帮你节约大量时间,而且,孩子也会学着独立思考,而不是一味寻求父母的指导和帮助。

父母也许会问:“难道我就不需要问问孩子发生了什么?”“我就不用帮孩子解决问题吗?”是的,不需要!特别是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有时你总想知道孩子怎么了,或者为毫无经验的他们提供一些指导。其实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不会做事,他们本身已经具备了解决许多问题的能力,只是父母认为孩子年纪太小,往往不等他们尝试着解决问题就已经帮着解决了。我在女儿还小的时候,刚好有机会再次了解了这一点。我和凯伦(1岁7个月)一起上她的幼儿课,体育馆中有大量现成的攀爬设施。凯伦看见一个2岁半的孩子爬进了一个悬空的网状管中,于是她也试着爬进去。但她无法用一只脚平衡身体,另一只脚踏进管子中,她试了几分钟以后,就放弃了。我本想去帮她,或者教她抓住什么东西爬进去,但是我并未这样做。过了几分钟,凯伦回到网状管旁,又尝试了一次,还是没有成功。她朝我走来,脸拉得老长,我克制住想帮她的冲动,对她说:“爬不上管子,你很失望对不对?”她点了点头,随后就走开了。又过了一小会儿,她再一次回到原来的位置尝试了一次。这一次,她先让自己的上半身进入网管中,随后再把两只脚拖进去,终于成功地爬了进去。我很高兴自己没有去帮她,因为她学到了宝贵的一课——自己解决问题。如果我抱着把她放进去的话,那么以后我还得一次又一次地这么做;如果我教她一种解决方法,她将永远找不到自己的办法。

如果卡伦要求我帮她,我会很乐意,但是她并没有这样做。若孩子还没有要求,父母就主动提供帮助,这其实是暗示孩子没有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很多情况下,父母往往在孩子找到自己的方法之前就主动提供解决办法。对于特别看重孩子的智力开发、培养其独立性和竞争意识的父母来说,积极倾听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父母往往不希望孩子感到挫败或不开心,才会向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如果长期这样的话,当父母不在身边、无法帮着解决问题时,孩子难过的概率就会大幅度增加。

当孩子的情绪比上述例子中的更为激动时,积极倾听也同样适用。在下面的实例中,父亲刚开始向女儿解释,但好像不奏效,于是试着采用积极倾听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凯茜今年2岁半,因为母亲不让她玩那块又新又贵的手表,她很难过,哭了好几分钟。随后父亲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情,想让她冷静下来,她说:“我想玩妈妈的手表。”父亲给她解释说,这是一块新表,妈妈自己要戴。听了这话,凯茜又哭了起来,还是要那块手表。过了一两分钟,父亲又来哄凯茜,跟她说,你一直哭,可我还是不知道你在哭什么。这时,凯茜不哭了,说“我想要妈妈的手表”,父亲回应道:“你只是想玩玩妈妈的手表,对吗?”听了这话之后,她朝父亲看了看,接着就自己去玩了。

父母通常认为,不会说话的幼儿和婴孩“太小了”,还理解不了大人的话,因此,他们并不会考虑积极倾听这种办法。不会说话的孩子不能确切领会大人说话的意图,这一点的确是对的,但其实在学会说话之前,他们早就能理解大概意思了,哪怕是婴儿也能根据周围的环境感知恐惧、沮丧以及轻松。在孩子学会走路之前,父母要帮助“解决宝宝的问题”,因为他们的身体还不是很灵活。但是,如果父母在解决孩子问题的同时,积极倾听孩子的心声——“你是饿了,还是想吃点儿东西?”孩子就从中学到两点:第一,从父母的话中感受到安慰,心情轻松起来了;第二,除了哭以外,还可以用话语表达情感。

孩子随时随地在学习了解周围的事物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即便还未学会说话,那些蹒跚学步的孩子也在学习话语的含义。当父母谈及孩子或者自己的感受时,孩子便像学习其他描述性词语一样学习这些词语(如“热”“快”“好”)。这种情况在下面的例子中体现得很明显。艾米(1岁4个月)正在桌子下拉玩具玩,这时,绳子缠在了桌腿上。艾米使劲拽了拽绳子,就是拽不动,她就哭了起来。父亲走过来对她说:“你的玩具被缠住了,所以你不高兴了,要不要我帮你把它解开?”艾米点点头。山姆(1岁1个月)正静静地站在窗边目送他母亲离开。父亲发现他拉着个脸,对他说:“不能和母亲一起去,很失望吧?”山姆沉默不语,又将目光投向窗外。

其实山姆与艾米并不知道“失望”或者“沮丧”意味着什么,然而却得到了父母的关心,也得到了建立自己情感词汇所需要的信息。通常父母要等孩子长大、能理解了,才会使用情感类的词汇与孩子交流,但他们忘了孩子在形成概念之前有很长的一段导入期。3.“我讯息法”

父母可以用“我讯息法”来搞清楚自己的问题,这也是示范应对愤怒情绪或者尴尬局面的好方法。“我讯息法”最常见的表述格式是:“当……时,我感觉……因为……”。“当……时”部分是对孩子行为非责备性的描述,例如,说“当孩子打断我时”比“当孩子很粗鲁时”的描述更加具体,后者描述的是孩子的人格特征而不是具体行为。“我感觉……”这一部分表达了你对该行为产生的初始情绪,或者该行为对你造成的影响(生气与愤恨不是初始情绪,人们往往在感到无助、恐惧和不公之后才会生气和愤怒)。“因为……”这部分描述了孩子的行为对你造成的实际影响,特别是涉及时间或金钱的时候。这三部分并不一定要按固定顺序排列,此外“当……时”“我感觉……”“因为……”这些标记也可以用其他词代替,请看下列例句:“当有人在墙上涂鸦时,我往往很烦躁,因为我还得把涂鸦擦掉。”“当你翻越护栏时,我担心你会摔倒受伤。”“耳边的噪声让我感到很烦躁,因为这会损伤我的听力。”“还没来得及享受刚刚清理好的房间,现在又乱得一塌糊涂,这让我很气馁,因为我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听上去有点儿奇怪,但小孩子也许真的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事情会让父母感到烦恼。他们可能会料到自己的行为让父母烦恼,但也只是从小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一般情况下,“我讯息法”都会奏效,除非孩子有实施该行为的强烈意愿,或者孩子认为他的这种行为并不会真的影响你。如果孩子的行为并没有发生改变,那就必须把“我讯息法”和下面几章中的某些技巧结合使用。4.画饼充饥

舒缓情绪的另一种方法,是在幻想中满足孩子在现实中不能满足的要求。和孩子讨论他的要求,就好像你已经满足了他的要求。我们大清早就开车上路了,4岁大的儿子尼古拉斯已经在车里坐烦了。他看见了熟悉的快餐店标志,便要求停下车买甜筒吃。我边开车边给他解释说,现在还不是吃饭时间,还得再走一阵子才能停下来休息。尼古拉斯并不认同,嚷嚷起来:“甜筒!甜筒!”而且不断地在后面踢我的座位。我刚要发火,他的父亲迈克回过头去对他说:“我就是那个冰激凌魔法人,尼古拉斯,你喜欢巧克力味呢,还是香草味?”“香草味。”尼古拉斯答道。“你喜欢多大的?要这么高的,还是要更大一点儿的?”迈克打着手势问道。“要更大的!就这么大。”尼古拉斯一边回答还一边用手比画着。迈克和尼古拉斯接着讨论甜筒的类型、冰激凌的各种口味,以及吃甜筒的最佳方式,车内的气氛很快就融洽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根本不会相信这事是真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