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与失业保障国际比较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18:59:11

点击下载

作者:张东明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失业与失业保障国际比较研究

失业与失业保障国际比较研究试读:

内容提要

失业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失业率的高低,已经成为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指标之一。因此,许多国家的政府都把降低失业率作为安邦治国的最重要任务。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社会性难题,也同样是失业问题。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经济的运行开始走上市场化的轨道,摆脱了计划经济的僵化体制的约束,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政府也不再供养亏损企业,再加之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失业现象不可遏制地出现,引起了社会上较大的反响。这是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发展转型、结构转换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各种矛盾的集中体现。当前,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就业问题、尽可能地降低失业率,做好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与再就业工作,已成为我国理论界与实际工作部门关注的焦点,也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初期,针对企业转轨改制而出现的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即建国以后第二次失业高峰期),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说,“搞好国有企业的减员增效、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任务是非常艰巨的。这项工作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是现实的紧迫问题,也是长远的战略问题。”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同志也说,“解决国有企业人员过多的问题,不能照搬国外的做法,也不能沿用计划经济的办法,只能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措施。”我国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有关的实际工作部门和理论界对失业问题的认识与研究在一步步深入,并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围绕如何制定治理失业的宏观调控经济政策,如何构建失业保险的体系和模式,以及具体的筹资、管理等诸方面问题做了大量调查、分析和研究工作。从1986年开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起国有企业职工失业保险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尤其是劳动制度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它配合劳动合同制的实行和企业破产法的实施,为搞活企业,促使企业摆脱困境创造了相应的外部环境。二十几年来,已建立的失业保险制度逐步拓展,在深化改革、保障社会稳定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不过,应该看到的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许多领域尚处在过渡阶段,失业保险制度建立的时间不长,覆盖面较窄,相对来说还没有较完善的体系和周全的实施办法。特别是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是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并且财力相对贫乏的情况下建立的,必然面临着比其他市场经济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工业国家更多的困难。所以在治理失业和建立失业保险体系方面也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既包括指导思想与理论认识问题,也包括制度与实施操作问题。

本书研究的主题正是我国当前在市场化的进程中所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失业与失业保障问题。本书认为,与发达工业国家相比,我国因其人口和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使得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压力更大。因此,依据我国国情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失业率,建立健全失业保障制度,就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在理论上做深入的研究探讨,这是宏观决策的基础。二十多年来我们经历了经济体制的变化,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这一根本性的变化,有关劳动力、劳动力市场以及劳动力的配置方式的认识与讨论越来越明朗化,理论概念也在逐步澄清与明确。尤其是关于劳动力市场的提出,它不仅是概念上的澄清,还涉及到对某些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并对实践中的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失业保障体系也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治理失业问题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本书提出当前我国必须重视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让它在劳动力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同时改革就业制度,实行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三结合方针。我国目前的下岗失业现象有其特殊的国情背景,它有别于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失业现象。但不论什么情况下的失业,其共性均是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矛盾的体现。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体制下,由于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不同,所以解决劳动力供需矛盾的方式也不相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达工业国家,市场是劳动力资源的主要配置方式,政府不能强制进行劳动力的配置,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如政策倾斜、利用经济杠杆等)降低失业率,创造就业机会与就业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政府都追求充分就业的理想目标,并把就业状况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失业与就业就成为劳动力市场的共生现象。因此不论政府的理想目标如何,彻底消灭失业是难以达到的。而在我国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与其他资源配置一样,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计划配置。建国以来的就业制度、就业模式基本上采取劳动力由国家并且主要是由国有企业包下来的办法。从现象上看,城镇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普遍就业,而实质上这种普遍就业的形式造成了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增多,隐性失业严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导致了就业刚性与失业隐性现象并存,政府统包就业并没有真正解决劳动力的供需矛盾,反而降低了劳动效率,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健康发展。我国几十年的实践证明,通过强制的方式将社会的显性失业转换为隐性失业,并没有真正解决劳动力供需之间的矛盾,隐性失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样是不利的,甚至危害更大。

本书力图沿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从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入手,对目前我国就业的方式以及失业的状况进行分析,并通过与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失业与失业保障问题的比较研究,借鉴国际上治理失业问题的先进经验,在具体的政策措施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同时对失业保障的模式,从体系、筹资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指出目前首先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并努力探讨如何调整目前的财政预算支出结构,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以解决社会保障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

本书的研究结论力图在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改革中打开一些新的思路,这也将有益于我国失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本书在写作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和国家学说等有关原理为基础,同时参考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政府干预理论、福利经济理论、边际理论、供需均衡理论、劳动力经济学等论述中的合理部分,并把这些理论与我国的现实情况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研究,以利于对我国目前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的重点问题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通过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在理论上和制度上的比较研究,对我国现行的治理失业问题的方针政策、措施作出了较客观评价。本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基本分析方法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和我国现阶段的失业与失业保障问题进行比较分析,从分析中找出共性,特别注重对通过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而出现的各种失业现象进行归纳,以求找出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本书针对我国的失业与失业保险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政策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书从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的比较研究入手,阐述了计划经济对劳动力资源强行配置的弊病及不良后果,提出了在我国建立劳动力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并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性质、劳动力的所有权、劳动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是否也成为商品、劳动力市场配置的利与弊等理论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就有争议的几个论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阐述了传统经济理论对马克思经济学说中著名论断的片面性理解是造成我们今天理论误区的根源。书中特别阐明了对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的认识,认为马克思关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的论述无疑是正确的,但它只是在资本主义的特定时期的基本条件。而马克思并没有把劳动力成为商品仅局限于资本主义社会。从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看,只要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劳动力自身如果具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选择的权利,不论他是否一无所有,他就应该有权决定是否出卖自身的劳动力,这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进入高科技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行业之间、产业之间、学科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等等的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经济发展的整体基础,在这样的环境中,各类形式的交换,包括以劳动力为商品的交换,已成为物质资料扩大再生产和劳动力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性环节。而马克思的经典论述中所强调的“一无所有”,是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社会经济尚未充分发达的状态下,针对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阐述的。因此用这种特定的条件来否认劳动力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性质,是对马克思经典论述的片面理解。(2)书中对劳动力市场配置过程中的收入分配问题也进行了探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把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对立起来,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和价值,因为劳动力是商品,他应该按照价格来出售。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力不是商品,工资则是劳动者依据按劳分配的原则从社会所得到的劳动报酬。在我们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性质的今天,自然对社会主义工资的本质也会作出客观的分析。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工资时,认为它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格和价值,但在形式上表现出来的是资本家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来发放工资,所以它又表现为劳动的价值和价格,劳动者获得的工资的多少取决于他向资本家提供的劳动量的多少。实际上这是一种假象,因为被出卖的是劳动者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者的劳动。这一论断对我们现在研究社会主义工资的本质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形式上看,社会主义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的时候,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获得的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而从本质上看,它同样也是劳动者在交换归自己所有的劳动力时所获得的收入,收入的多少是由劳动者自身的劳动力价值来确定的。在这里被用来交换的也只能是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与体能,而不是劳动。根据马克思的分析,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二者之间并不矛盾,社会主义工资的本质实际上就反映出劳动力的价值。在改革中劳动力的价值也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与重视,因为劳动力的价格(即工资)是依据其价值而定的,而工资率又是调节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的最基本因素之一,如果不把这一理论问题探讨清楚,在实际操作中忽略工资反映劳动力价值的本质作用,将会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正常发挥作用。(3)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导致失业由隐性变为显性,是我国现阶段失业问题的一大特点,也是改革中一个从过去企业冗员内部消化到失业问题公开化、社会化的过程。但是,在失业问题公开化、社会化的同时,也还存在着大量企业富余人员内部下岗待业的现象,这部分人既不属于公开的失业者,又不属于隐性的失业者,他们从企业获得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待业工资,所有关系保留在原单位,即使已经再就业,仍属于原企业的管辖范围,形成了劳动力市场中的一个特殊层面。通过分析,本书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以下岗替代失业的方式不宜拖得时间太长,应尽快与失业保险体系并轨,进一步提高失业保险的社会化程度,企业下岗职工如无特殊情况,就应尽快纳入失业保险的范围,让企业真正能够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4)失业保险要与社会保障的其他保险结合起来共同发展。本书对目前实行的失业保险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对现行的失业者医疗保险方式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如果在医疗保险机构中设有专门的失业者医疗保险或补助,并由失业保险机构代失业者缴纳一定数额的保险金,要比失业保险直接报销医疗费更为合理,一是利于专业化管理方式的实施,减少医疗费的浪费;二是有的地方把失业保险金中的医疗补助按月发给失业者本人包干使用,这种方式不利于医疗补助费的统筹使用,发给个人手中的医疗补助如杯水车薪,真正有病靠包干的方式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不如把它集中起来统筹使用,让它起到为失业人员代缴医疗保险的作用。(5)本书对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失业保险基金进行了分析,对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如对变现小部分国有资产充实失业保险基金的可行性的探讨;对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将新上市的股票在一级市场按一定比例配售给失业保险基金,用失业保险基金中结余的部分购买,在开始流通时到股票二级市场变现,赚取一、二级市场差价,增加基金的积累,弥补基金的不足的设想等等。本书认为这些具体措施均有利于失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有利于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失业与失业保障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热点问题。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极其重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促进社会充分就业的方针与政策做出重要决定与部署,对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早在进入21世纪之初,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同志在2000年5月26日召开的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座谈会上特别强调了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把这项工作的意义提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上来认识,指出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和基本生活,是由共产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的,更加体现出社会保障与再就业工程在体制改革中的突出地位。也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书对失业与失业保险问题的研究,仅是这一重要课题中的很小一部分,今后本人仍将致力于治理失业方面的研究,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做出自己的贡献。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我国现阶段失业和失业保障问题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基本状况

自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指引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过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辟了全新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也同其他社会形态一样,从诞生到成熟,必然要经过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每个发展阶段,都需要寻找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及时地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在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问题,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确定了一个切合实际的出发点,也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了正确的方向。一、经济体制的改革带来对社会就业制度的变革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在各个领域逐步地拓展,并且越来越被人们认识与接受。回顾三十多年的改革实践,基本上是围绕着扬弃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个中心进行的,它不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内进行局部的修补和改良,而是体制的根本转变,使人们对社会化大生产在观念认识、思维方式、组织存在形式以及更多的方面都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对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与此同时,由变革而引起的对传统体制下某些固有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的冲击也是十分强烈的,尤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问题与弊病,在新的体制下开始逐渐暴露出来。其中国营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战略性结构调整造成的大批职工下岗待业、农村众多剩余劳动力涌进城镇,造成城镇中的巨大就业压力,使我国政府首次面临如此严重的失业问题。造成国有企业出现当前困境及大量职工下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体制问题。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的计划配置与实际需求不相符合,与经济发展的水平不相适应,导致多年来我国搞了许多盲目建设、重复建设,不少企业招收了很多职工,而产品却没有市场,企业冗员问题严重。实际上在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为国家承担了“养人”的任务,因为劳动力的供给也是由国家计划安置的。其次是管理水平问题。有些企业用人不当,管理不善,亏损严重,最后资不抵债,只得停工停产,职工不得不下岗待业。最后是一些国有企业由于经营机制转变慢,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直处于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状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的产品、技术和组织结构需要调整,使得部分职工必须变换和转移工作岗位等等。这些表层原因的背后,必然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即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回顾历史,不难看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在就业制度、就业模式上,对劳动力统统实行由国家(主要是通过国有企业)包下来的办法,是与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不相适应的。在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上,采取计划统配的方式,也是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由此而造成的国营企业和其他一些行业的隐性失业问题在积聚了几十年后终于爆发出来,转为了显性失业,成了众所关注的一大社会问题。正如一些经济学家们所说:“九十年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中国经济面临的头号难题,不是市场疲软,也不是住房制度改革或其他问题,而是就业和工资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改革开放后的前十年,全国的城镇失业人口就开始有了较明显的增长,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下岗职工11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570万,两项相加共1720万,而到1998年底,实际下岗和失业人数已远超过了这个数字。进入2000年以后,失业人数逐年攀升,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05年我国城镇登记的失业人员达到839万人,失业率为4.2%;2010年全国城镇登记的失业人口达到908万人,失业率达到4.1%;2011年全国城镇登记的失业人数为922万人,失业率维持在4.1%。这里公布的数据仅为城镇登记的失业人口,如果加上在企业下岗但未进入失业登记的企业富余人员,现阶段没有就业的城镇劳动力总人数将远超过1000万人。经过专家分析预测,随着人口自然发展而新生的劳动力加入就业大军,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进城镇,由第一产业流向第二、第三产业,失业人口还会不断增加,全社会的就业矛盾还将日益突出,并且在短时期内不可能得到缓和。六十年来,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如此严重的就业难题。

国有企业下岗人数和城镇失业人口的不断增加,引起国内上上下下的广泛关注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进入2000年后,面对国内第二次失业高峰的严峻局面,江泽民同志说,“搞好国有企业的减员增效、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任务是非常艰巨的。这项工作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是现实的紧迫问题,也是长远的战略问题”。朱镕基同志也说,“解决国有企业人员过多的问题,不能照搬国外的做法,也不能沿用计划经济的办法,只能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措施”。现在,进入21世纪后的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失业的人数还在增加,就业的状况并没有好转,后继的国家领导人更加关注这一问题的解决。

我国目前的下岗失业现象有其特殊的国情背景,有别于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失业现象。但不论什么情况下的失业,其共性均是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矛盾的体现。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体制下,由于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不同,所以解决劳动力供需矛盾的方式也不相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达工业国家,市场是劳动力资源的主要配置方式,政府不能强制进行劳动力的配置,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如政策倾斜、利用经济杠杆等)降低失业率,创造就业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政府都追求充分就业的理想目标,并把就业状况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失业与就业就成为劳动力市场的共生现象。因此不论政府的理想目标如何,彻底消灭失业是难以达到的。而在我国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的配置方式一样,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计划配置。如前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就业制度、就业模式基本上采取劳动力由国家并且主要是通过国有企业包下来的办法。从现象上看,城镇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普遍就业,而实质上这种普遍就业的形式造成了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增多、隐性失业严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导致了就业刚性与失业隐性的并存现象,政府统包就业并没有真正解决劳动力的供需矛盾,反而降低了劳动效率,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健康发展。我国几十年的实践证明,通过强制的方式将社会的显性失业转换为隐性失业,并没有真正解决劳动力供需之间的矛盾,隐性失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样是不利的,甚至危害更大。二、经济体制的改革带来对失业现象认识上的理念变化

我国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有关的实际工作部门和理论界对失业问题的认识与研究在一步步深入,并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围绕如何制定治理失业的宏观调控经济政策,如何构建失业保险的体系和模式,以及具体的筹资、管理等诸方面问题做了大量调查、考察、分析和研究工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提出了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让它在劳动力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同时改革就业制度,实行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三结合方针。

从1986年开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起国有企业职工失业保险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尤其是劳动制度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它配合劳动合同制的实行和企业破产法的实施,为搞活企业、促使企业摆脱困境创造了相应的外部环境。二十多年来,已建立的失业保险制度逐步拓展,在深化改革、保障社会稳定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但是,由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仅是刚开始起步,许多领域尚处在过渡阶段,失业保险制度建立的时间不长,覆盖面较窄,相对来说还没有较完善的体系和周全的实施办法。所以,在治理失业和建立失业保障体系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是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并且财力相对贫乏的情况下建立的,必然比其他市场经济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工业国家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三、经济体制的改革带来失业治理方面的难题

第一,是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方面的问题。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理论界对就业、失业、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等一系列问题的激烈争论和重新认识,其焦点在于:(1)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劳动力是否是商品,能否建立一个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以利于劳动力商品的流通?(2)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3)对失业问题的再认识:“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失业是一个客观的必然机制。”但不同的经济体制产生不同的调节机制,可以使失业取得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市场调节使失业公开化,计划调节使失业隐性化。(4)失业保险与失业机制的关系等等。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的深入探讨与研究将是我们建立失业保障制度的重要基础。

第二,在失业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行失业保障体系覆盖面小,实施范围狭窄。1994年以前,失业保险制度只在国有企业中实施,享受保险的人员也受到严格控制。1995年以后,失业保险统筹面逐步扩大,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也加入到失业保险体系之中。但是,由于条件的差异,仍有许多企业事业单位没有纳入失业保险运行的正常轨道,相当数量的职工尤其是企业富余人员离开企业尚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如何有计划地在全国范围内尽可能快地建成覆盖面广泛的失业保障网,是我们当前急需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2)失业保障的总体水平处于低线,资金筹集缺乏法定措施,在应纳入失业保障范围的企业事业单位中,尚有部分单位不能保证按时足额交纳保险费。由于资金不足,失业保障基金的承受能力也较弱,从理论上说,失业保险金与社会救济金应有较明显的差别,但在实施过程中某些地区所发放的失业保险金几乎等同于社会救济金,只能维持基本生活,难以达到失业保障的实际目的。(3)与失业保险配套的政策法规不健全、不完善。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法规协调配套。而我国现有的政策法规不完善,如: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缺乏强制性手段,没有明确的法律约束;失业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问题依然很多,一些地方和部门任意挪用基金的现象时有发生;失业保险金的支付方式不统一,没有专门的职能机构进行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性较大等等。(4)在当前的下岗职工再就业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使用失业保险基金缓解失业压力,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也是目前急需探讨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西方发达工业国家最初建立失业保障的目的是为劳动者失业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但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逐步发展和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日益重视,失业保险在促进社会就业和为企业用人服务方面开始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也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第三,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障制度仅是对失业者的事后保障,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采取有效措施遏止失业人数的快速增长,是政府在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中针对失业问题的又一难点。目前我国的失业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且有明显继续增长的趋势。主要表现为:(1)国有企业的改革越是深入,传统计划经济所遗留的深层次矛盾暴露得越充分。市场经济是讲求效益的经济体制,它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我国的国有企业也会遵循着这一基本原则进行改革。为了在市场上获得较强的竞争能力,企业更要追求高效益。一方面要加快技术改造,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另一方面要加快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这两项措施都提高了资本的技术构成,同时排挤了就业人口,使失业问题日益恶化。(2)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中国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的50.5%,也就是说,在全国13亿总人口中,尚有6.5亿农业人口。过去在传统经济体制下,我国农村采取自然直接就业的方式组织就业,大量新成长的劳动力在达到适宜的年龄后直接与土地相结合,达到了形式上的充分就业。而实际上从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均收入的增长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的情况看,我国的农业人口存在着严重的失业。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市场经济以来,个人劳动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得到了迅速提高,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因此长期以来不存在就业问题的农村出现了大量的闲置劳动力。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我国的农业人口已经从人口总数的80%下降到了现如今的50.5%,这期间有30%的农业人口转向了城镇,而当前这一产业人口的大迁移还在继续,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必然要冲击城市的劳动力市场,给城市人口的就业带来相当大的压力。(3)我国人口众多,每年新增城镇劳动力也相当可观,据劳动部门的统计数字,每年新增劳动力达到1000万左右。尽管近二十年来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的增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之前三十年的高出生率造成的人口就业压力与中国推行市场经济的进程恰好耦合在一起,劳动力资源的配置走向市场化,使得新增劳动力的就业矛盾更加突出。

上述这些问题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失业问题的严重性,与发达工业国家相比,我国因其人口问题和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使得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压力更大。因此,依据我国国情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失业率,建立健全失业保障制度,就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在理论上做更加深入的研究探讨,这是宏观决策的基础。二十年来我们经历了经济体制的变化,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这一根本性的变化,有关劳动力、劳动力市场以及劳动力的配置方式的认识与讨论越来越明朗化,理论概念也在逐步澄清与明确,尤其是关于劳动力市场中的提法,它不仅是概念上的澄清,还涉及到对某些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并对实践中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等具有重要意义。失业保障体系也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尽管这方面的研究在不断深化,但是劳动力市场对我们这个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走出来的国家来说,毕竟是一个新的课题,并且,劳动力市场涉及到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许多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亟待探讨。失业保险制度同样也只有在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和其他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的前提下才能逐步完善。有鉴于此,本书选定这一研究课题,在理论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把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更深入一步。第二节本书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本书主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说,第一,本书所探讨的失业和失业保障问题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历来受到各国政府以及政党的重视。也正因为这一点,国内外学术理论界长时期以来一直把它作为潜心研究的热点。特别是我国现阶段的失业现象有较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的现实环境,近年来国内理论界也不乏对就业与失业问题的探讨,而本书从劳动力、劳动力市场以及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方式的角度来认识与分析失业与失业保障问题,对我国当前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的基础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二,经济体制的转轨必然伴随着新旧理论、观念、思维方式的更新交替。在一定的时期内,旧的传统观念和理论误区在人们思想中难以迅速扭转,这将直接影响到新的经济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就目前来说,对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市场的概念的认识,仍然是一个难以彻底突破的理论禁区。本书通过对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劳动力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分析与论述,比较了我国的实际情况,为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澄清理论上和认识上的偏差,做一番切合实际的研究探讨,提出了自己明确的观点,力求为我国劳动力市场机制的构建和失业保障体系的完善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长期以来国际上对治理失业与失业保障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政策主张有许多不同的流派,我们在结合我国实际进行理论探讨时,有必要对这些不同的理论流派作一番梳理,以利于我们借鉴国外理论,找出我国在研究中的差距,并能准确地把握失业与失业保障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抓住重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本书研究的立足点放在我国当前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上,而我们目前所遇到的就业难题与正在进行的改革密切相关。对国际上的现成经验我国不可能泊来即用,必须要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因此本书在分析外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和研究国外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应采取的治理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无疑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注重把握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认识到就业问题始终关系到我们的国计民生,因此从建国以来就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这也是我们党的性质和社会制度所决定的。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党和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安置了绝大多数劳动力就业,并在城镇就业人口中建立了劳动保险制度。但是由于传统经济体制的局限并由此而导致理论上认识上的偏差,我国的就业工作与现实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经济发展状况不相符合,就业工作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现的产业结构失调、所有制结构日趋单一、人口增长失控、对劳动力实行统包统配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使我们国民经济的发展直接受到影响,遭遇挫折。在传统体制下,我国的国有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对于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没有自主权,除了接受统配之外没有其他选择。这些企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成为普遍现象,富余人员逐年增加,隐性失业现象严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工作从指导思想到方针政策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尤其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之后,如何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发挥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作用,以及在隐性失业转变为显性失业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好就业与失业的矛盾,如何把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与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以此为依据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失业保障体系,就成为现阶段理论界研究的重点论题。朱镕基总理最近多次在一些工作会议上讲到国家财政预算要增加社会保障支出的问题,并要求实际工作部门努力开拓思路,解决好当前的失业与失业保障难题。本书致力于沿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从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入手,对目前我国就业的方式以及失业的状况进行分析,并通过与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失业与失业保障问题的比较研究,借鉴国际上治理失业问题的先进经验,在具体的政策措施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同时对失业保障的模式,从体系、筹资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指出目前首先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并努力探讨如何调整目前的财政预算支出结构,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以解决社会保障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本书的研究结论力图在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与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中打开一些新的思路,这也将有益于我国失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第三节本书研究的指导思想、分析方法、主题与基本思路一、指导思想与分析方法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基本分析方法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和我国现阶段的失业与失业保障问题的历史与现状、治理失业的理论与政策、建立失业保障的基础理论、失业保障的不同体系、失业保障的筹资模式及管理方式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从分析中找出共性,特别注重对通过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而出现的各种失业现象进行归纳,以求找出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力图提出一些针对我国治理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和国家学说等有关原理为基础,同时参考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政府干预理论、福利经济理论、边际理论、供需均衡理论、劳动力经济学等论述中的合理部分,并把这些理论与我国的现实情况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研究,以利于对我国目前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的重点问题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通过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在理论上和制度上的比较研究,还可以对我国现行的治理失业问题的方针政策、措施做出客观评价。本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在分析论述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失业理论与失业政策、失业保障体系时,也采用了规范分析方法,目的在于综合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一般性原理,便于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比较,先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总结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

本书将较丰富的国内外数据统计资料运用到分析研究的过程中,使论据更加充实可信,更具有说服力。二、本书研究的主题及基本思路

1.本书研究的主题是我国当前在市场化的进程中所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失业与失业保障问题。

我国自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失业率近年来呈现持续递增的趋势,并在1994年就已经超过了我国政府规定的3%的警戒线,1998年以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下岗职工人数持续上升,到2000年已突破1200万。除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外,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企业冗员问题。即使在目前的就业状态中,不充分就业的现象也相当严重。我国国有企业在计划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情况下,不以需求来决定用工多少,而是无条件吸纳计划配置的劳动力,几十年的累积,使国企富余人员已占全部人员的三分之一左右。即使在城镇集体企业,甚至于改革开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也都有一些不充分就业人口,这说明了我国隐性失业的严重性,这也是我国现阶段失业问题的特殊性。面对这种失业状况,本书认为,其关键性的难点就在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第一,劳动力人数在持续增加,因为人口的增长必然导致劳动力供给的增长;第二,隐蔽性失业人口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会日益显性化,而劳动力需求格局在目前来看并没有呈现出相应的吸纳量;第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所需职工数还将减少,其他所有制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会增加,但短期内其吸纳的速度不会很快,不可能与国企减员的速度相抵消;第四,农业人口的富余劳动力大量流向城镇,在暴露了第一产业大军内部劳动力需求严重失衡的同时,也给城镇劳动力的配置方式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因此,在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在这种状况下,用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降低失业率是治理失业问题的一个方面,但它不可能彻底消灭失业,因此,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障体系,保证失业者在无工作收入状态下的基本生活水平,自然成为治理失业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本书即是围绕着失业现象、失业原因、就业促进、就业政策及失业保障的主线来阐述观点的。

2.本书的基本思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失业现象与造成失业的原因的分析探讨。本书的论述从西方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方式开始,通过对劳动力供需矛盾的分析,找出引起失业的各种原因。劳动力市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是三大要素市场之一,在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但对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走出来的中国来说,劳动力市场却是一个新课题。即使在已经转轨的今天,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在全社会的范围内也还没有被广泛地接受。因此,本书在第二章中较详细地介绍和分析了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由于劳动力市场并不是孤立运行的,它涉及到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许多方面,而本书不可能就劳动力市场问题展开全面的论述,只为突出本书主题围绕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论述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以及由此出现的就业与失业问题。

对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劳动力市场进行分析,其目的是为探讨我国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后所出现的各种失业的现象根源,并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失业现象进行比较,对国际上治理失业问题的成功经验加以借鉴。尤其对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在失业保障方面所取得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成果,我们有必要对其做认真的梳理鉴别,以利于我们采纳其中符合我国国情的部分,促进国内目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在分析了西方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与失业、失业保障问题之后,本书用较大篇幅分析了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情况,并利用调查材料集中探讨了我国目前失业问题的特殊性,对“下岗”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宏观与微观两方面治理失业的方针政策和实施措施。论述仍然先从国外开始,对西方发达工业国家通过国家干预影响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方向及其结果加以分析,对他们降低失业率的措施手段与我国的具体条件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我们可借鉴的内容。另一重要方面是对国内针对失业问题而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做出客观评价。在把我国的情况与西方国家进行比较研究后,提出自己对治理失业问题的看法。

第三部分关于降低失业率的论述围绕解决三个主要矛盾展开:一是企业内部劳动力总量过剩与需求结构失调的矛盾,即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比例严重不合理,劳动力过多而生产资料相对不足,与此同时,劳动力在企业内部的配置结构与生产需求所要求的结构不相符。一些工作岗位劳动力过剩与另一些工作岗位的劳动力短缺同时并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在于企业内部必须以实际需求为劳动力配置的基本原则,尽力消除隐性失业,变隐性失业为显性失业。二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劳动力供给行为的市场化与劳动力流动性迟缓的矛盾。在转轨过程中劳动力的供给行为变化较快,过去“分配工作”的概念已迅速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以等价交换为原则的“双向选择”方式。但同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劳动力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流动性仍然很低。这一矛盾直接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行,影响到劳动力的市场配置效果。解决这个矛盾的方式应是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加强劳动报酬和自由选择权利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决定性因素的作用。三是在“下岗再就业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避免为安置就业而在不同的企业中出现新的隐性失业现象。“下岗再就业工程”应与劳动力的市场配置原则结合起来,否则将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的成果,阻碍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在建立健全失业保障制度方面,本书将论述的重点放在分析目前我国失业保障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上。其主要问题一是失业保障的覆盖面受到可保险范围与经济实力的局限,没有形成法定格局。二是失业保障的实际水平受财力和筹资模式的限制,始终处于低线保障的水平。三是目前失业保障的筹资与支出管理方式不规范,影响保障的效果。

本书在研究探讨我国治理失业的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以及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完善的基础上,对这两方面的进一步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政策性建议。第四节本书的基本框架结构

本书分为六章。其基本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 导论

。本章共分六个部分。主要阐述本书论题的提出、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书研究的主题与基本思路、本书的创新观点及框架结构等。导论既是本书的撰写提纲,又是对全书的概括与总结,其目的是力图把本书的基本观点与思路在导论中简明扼要地展现出来。

第二章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达工业国家劳动力资源配置与失业问题分析。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一般包括三个基本市场: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这三个市场中,劳动力市场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既有生命力,又具有自由流动性,因此,劳动力作为商品与商品市场的商品—货物和金融市场的商品—货币有着本质的不同。由于劳动力商品具有活跃思维的特殊性质,其受非经济因素和市场以外因素的影响要大得多,因而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也要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于脱离正常运行的轨道。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一不重视对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研究。本章共分为三节。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的基本配置方式。这一节主要论述和分析了劳动力市场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它的形成条件、劳动力的供求行为及其机制、劳动力供需矛盾的运动等是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配置作用的,并简要论述了劳动力市场的一般性原理和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由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一个从有到无再到有的过程,而且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仍然处在恢复期,因而在探讨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改革途径时,有必要对西方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作较全面的了解。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变化与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已经走过了近两百年的历史,劳动力市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变化,也反映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近五十年来,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带来了应用技术的不断革命,知识经济推动着产业经济突飞猛进,进而又导致了社会的深刻变革。所有这一切必将影响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它利用传统运行方式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平衡不断被打破,从而形成新的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引起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资本日益趋向一体化。本书在这里探讨了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的变化情况和变化结果。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与失业。这一节是对劳动力市场就业与失业现象的分析,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失业现象的分析。书中观点首先肯定了失业与就业同样都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的一种存在状态,各国政府只能努力降低失业率,而不可能完全消灭失业。本书对各种不同原因产生的失业做了具体分析,目的一是为了尽可能多地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失业状况,二是为了下面章节论述我国失业状况时能够较清楚地进行比较与研究。

第三章 我国现阶段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与失业问题分析。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革。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强调劳动力分配上的计划性,实行统包统配。在城镇就业制度、就业模式方面,对劳动力采取由国家,进一步说是主要通过国有企业包下来的办法,不论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如何,一律要接受并完成国家的统配任务。劳动力的管理体制缺乏灵活的流动机制和竞争机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在变革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因为体制的变化带来了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而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又导致了大量劳动力下岗待业,使我国的实际失业率直线上升。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与研究,必须从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发展入手,总结失业率上升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因素,以求对症下药,探索治理失业的有效途径。本章共分为四节。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的历史回顾。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经过了由旧中国的不发达市场经济进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再从计划经济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曲折过程,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也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变化,劳动力市场先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可能逾越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基本阶段。本节论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阶段的劳动力配置方式,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动力市场自由配置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力行政计划配置阶段、改革过渡时期的劳动力资源“双轨”配置阶段以及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后的市场配置阶段。通过对这四个阶段的历史回顾与问题分析,阐述了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是随着经济发展的态势而变化的,今天我们实行的市场配置方式也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所决定的。在改革转轨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已经成为我们当前十分重要的任务。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建立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及难点分析。本节在第一节论述的基础上着重谈论我国在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后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的难点,以及劳动力市场在改革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在现阶段的特点等等。本书对建立劳动力市场的理论难点、制度难点及实际操作难点一一做了较详细的分析,提出目前的主要问题所在。

第三节 我国现阶段失业现象分析。这一节具体分析了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我国的失业现状,把握当前失业问题的突出特点,运用劳动力市场运行原理,对劳动力供需矛盾进行分析,并把失业日趋严重的根本原因归结为:1.转轨时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失业和国有企业长时期冗员严重引起的失业;2.人口过度增长导致劳动力激增;3.农村过剩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冲击城市人口的就业。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指出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由于体制问题造成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弊病,在近几年一起爆发出来。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现的产业结构失调、所有制结构单一、人口增长失控、对劳动力实行统包统配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到今天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了失业问题上。

第四节 我国过渡时期“下岗”与失业并存现象分析。这一节专门分析隐性失业问题,对目前过渡时期社会失业与企业内部待业并存现象的利与弊提出自己的观点,指出劳动力配置过程中失业与“下岗”并存的状况虽然是过渡时期的暂时现象,而且目前实行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待业的做法,是考虑到历史原因、原有的利益格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以及措施的可操作性而实行的,但这种失业的“双轨制”,给我国治理失业带来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不利于就业体制的改革,也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与完善。鉴于这些原因,本书认为,以下岗替代失业的方式不宜拖得时间过长,应尽快与失业保险体系并轨,进一步提高失业保险的社会化程度,企业下岗职工如无特殊情况,必须尽快纳入失业的运行轨道,让企业真正能够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第四章 西方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治理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与失业保障模式。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多地受到失业问题的困扰。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经济危机的爆发已经不是在一国、一个地区的范围内,而是呈现出世界性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失业现象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危害自然成为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西方的经济学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为各国政府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调节与控制经济的运行,促使社会经济生活向良性方向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理论的引导之下,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宏观调控的方式,干预社会经济活动,并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抑制了失业率的恶性上升。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为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转轨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与教训。认真研究西方的政府干预主张和政策措施,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调节劳动力供需矛盾的机制,尽可能降低失业率并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是我国目前经济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章共分四节。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这一节主要论述国家干预经济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观点、政策主张以及这一理论的发展变化情况,并着重考察了凯恩斯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在这方面的论点,在此基础上对西方经济学的国家干预理论做了客观评价。本书认为,从凯恩斯主义到福利经济学,都从理论上建立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国家财政和货币政策的配合,综合运用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等机制,支持有效需求,扩大就业量的宏观间接调控模式。这些理论与模式被西方各国政府采纳后,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反经济危机、降低失业率、宏观调控经济的作用。但由于资产阶级的学者理论家受其环境和利益所限,他们的理论研究并没有抓住矛盾的实质。因此,在他们所提出的政策主张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有时甚至是很严重的缺陷。认识这些问题正好能成为我们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前车之鉴。

第二节 市场经济体制国家降低失业率的政策主张与实施措施。这一节运用较丰富的数据资料分析研究近二十年来西方各国政府为降低本国失业率而采取的强有力措施,特别是为此而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直接政策调控和各种间接经济手段调控,并重点考察了各国政府在财政税收方面用于降低失业率的政策措施。这将有利于本书在下一章的论述中与我国的现实情况进行比较研究。

第三节 西方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失业保险制度与模式。这一节主要叙述几个典型国家的失业保障体系。重点探讨其保障的水平、范围、筹资模式、管理方式、管理成本等方面,这一节的论述将与第六章相连系。

第四节 几点启示。第四节是对前三节内容分析的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启示与可借鉴之处。

第五章 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解决就业问题的难点分析与政策措施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发生了根本变化,以满足市场需要替代了过去片面地追求总产值,以提高经济效益替代过去单纯追求发展中的高速度。过去,我们在传统体制下只重视物质技术基础的建设,不重视人力与人才的因素,现在在新的战略目标下,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物质资源与劳动力资源必须并重,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经济战略的变化制约着就业政策的选择,既要选择充分就业的总体方针政策,又要注重就业的实际效益。也就是说,就业政策趋向既要考虑社会效益,又要考虑经济效益,既要抓好短期应急措施,又要把握好长期的就业规划。寻求较好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就业战略方案,是我国解决失业问题的最好途径。本章分为四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