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在水陆世界的动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19:23:23

点击下载

作者:《栖息在水陆世界的动物》编写组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栖息在水陆世界的动物

栖息在水陆世界的动物试读:

前言

很多人对两栖动物的概念有误解,以为两栖动物就是“水陆两栖的动物”,这是不准确的。比如,有不少鳄类和龟类就是“水陆两栖”的,但它们属于爬行动物,而不是两栖动物。也有一些真正的两栖动物或是终生生活在陆地上,或是终生生活在水中,但这些动物并不“水陆两栖”。

1758年,瑞典博物学家卡罗勒斯·林奈在他的《自然系统》一书中是这样描述两栖动物的:“这是一些污秽和讨厌的动物……它们有着冰冷的身体、暗淡的体色、软骨的骨架、不洁的皮肤、难看的外表、不停转动的眼睛、难闻的气味、刺耳的叫声、肮脏的栖居地以及可怕的毒液……因而造物主没有尽力去造出太多的这种动物……”不知林奈博士为什么对两栖动物有如此多的敌意,但他的描述的确反映出这类动物的一些特点,如变温、骨骼中有较多的软骨成分、种类稀少等。另外,它们的毒液、体色和气味等,多是为了抵御或躲避敌害所具有的特征。

栖息在水陆世界的动物是一种具有四肢的脊椎动物,它们皮肤的腺体发育,而缺少其他四足动物特征性的鳞片、羽毛和毛发等表皮结构。其实,两栖动物的名称就说明了这类动物的特点,如果简单的说,就是“有两种生活的动物”。大多数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像鱼一样有尾巴,并用鳃呼吸,而它们的成体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尾部消失。这个发育的过程叫“变态”,是这类动物的一个重要特点。现生两栖动物的皮肤薄而裸露,没有鳞、毛或羽覆盖,皮肤腺体发达。它们大多用肺呼吸,但有的水生种类终生用鳃呼吸。它们的卵没有硬质的卵壳,多数产在水里或潮湿的环境中。

栖息在水陆世界的动物一般是昼伏夜出,并以冬眠度过寒冷季节。但也有一些种类习惯于在白天活动,如南美洲热带雨林中生活着许多种体色斑斓的小青蛙——毒箭蛙,它们都是有毒的蛙类,从来不怕敌害的捕食。当地的土著印第安人常用它们皮肤的分泌液制作带毒的箭头去狩猎,其毒性十分厉害,可以见血封喉,毒箭蛙也因此而得名。

现存的两栖动物目前只有4000多种。它们生活在除南极洲以外各大洲暖湿的环境中,可分为3大类:无尾两栖类,俗称“蛙类”,它们的成年个体没有尾巴,并因此得名。但北美的尾蟾是个例外,雄性成年时保留一个短小的“尾巴”。有尾两栖类,俗称“蝾螈类”,包括大鲵(俗称“娃娃鱼”)、蝾螈等。还有一类不常见的两栖物——无足两栖类,俗称“蚓螈类”,它们生活在热带,大都过地下穴居的生活。本书将带您走入五彩斑斓、玄奇迭生的水陆栖息动物世界。

上篇 水陆两栖动物

第一章 认识两栖动物

简单来说,两栖动物就是指那些既可以在水里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两栖动物是最早离开水到陆地上生活的脊椎动物,有着独一无二的生育和成长方式。在它们从出生到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一过程中,同时经历着从水栖生活到陆栖生活的方式。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去重点了解两栖动物吗?因为像青蛙、蟾蜍、蝾螈等,都属于两栖动物,它们对于人类的生活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医学、生物学,甚至是仿生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实验研究材料。

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区分

有人以为能水陆两栖生活的动物都属于两栖动物,其实并非如此。例如青蛙、蟾蜍属于两栖动物,而扬子鳄、龟和鳖等虽然也能在水陆生活,但却属于爬行动物。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①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能够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的作用;而爬行动物的体表都有鳞毛或骨板,无呼吸功能。②两栖类的个体发育要经历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或终身生活在水里(如大鲵、蝾螈等),或生活在陆上,时而生活在水中(如青蛙、蟾蟾等),但都主要用肺呼吸。

两栖动物是最先由水中登上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的结构。由水中生活转为陆上生活,必须解决许多新的矛盾。比较主要的是从水中呼吸,变为在大气中呼吸;由在水中游泳,变为大陆地上爬行或跳跃;要防止身体水分不过分从皮肤蒸发。

经过长期进化,两栖动物的呼吸器官由鳃变成肺,但肺的结构简单,还需皮肤辅助呼吸;运动器官由鳍形变成了四肢五趾型,适于爬行或跳跃。另外,为适应新环境,两栖动物感觉器官的构造,特别是眼和耳等也发生了改变。

由于感觉器官的改变,使脑进化,大脑完善地分为2个半球。两栖动物的心脏也比鱼类进步,分为3个心腔(2心房1心室),但它们的动脉血和静脉血还没有完全分开。

世界上现生的两栖动物大约有4000种,我国现有270余种,分3类:①无足类,即没有四肢,体形类似蚯蚓,营穴居生活,多产于热带潮湿的地方,如蚓螈;②有尾类,有四肢又有尾部,长期或终生在水中生活,分布于温带地区,如蝾螈、大鲵;③无尾类,有四肢而没有尾部,是现代两栖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如各种蛙、蟾蜍等。

由于两栖动物必须生活在临近淡水的地区,所以在大洋中的海岛上都没有两栖动物,大沙漠也没有。但平原、丘陵、高山和高原的各种环境中均有分布。

两栖动物的特征

现代两栖动物分属3个目:青蛙和蟾蜍属无尾目;水螈、蝾螈和鳗螈属有尾目;蚓螈属蚓螈目。作为两栖动物的它们有着共同的特征:柔软、湿润、无鳞而无毛的皮肤;有在陆地上呼吸的肺;是冷血动物;一般都经历全变态过程,即在水中产卵,经过水中生活的各个幼体阶段,一直到在陆地上生活的成体。

两栖动物通常是在水池或是河中产卵。由卵孵化出的幼虫是在水中生长和发育的。幼体还生有像鱼类一样用于呼吸的鳃,皮肤柔软光滑。直到成长为成体后,担负在陆地上进行呼吸的肺才逐渐形成。而它们的鳃也完成任务退出了历史舞台。与此同时,它们的动物方式和感觉器官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以适应陆地上复杂的地形与生存条件。

两栖动物的视觉、听觉和触觉都高度发达,对于周围温度的变化、水分的丧失、偏振光和地球磁场的感知也十分敏感。这些,都是可以为人们所利用的。

比如树蛙,它的头部两侧的顶端就生有极大的突出的眼睛,可以对周围的情况一览无余。树蛙的大脑视觉神经皮质中含有许多特殊的细胞,尤其是对于移动的物体感觉十分灵敏。水螈和青蛙在辨认配偶和求偶期间,视觉也会变得异常灵敏。

不同种类的两栖动物,其感觉也会因其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各有不同。例如:青蛙和蟾蜍的听觉十分发达,而水螈和蝾螈的嗅觉高度发达。特别是在遇到食物时,水螈和蝾螈的反应表现得十分之激烈,会一改慢腾腾的样子,猛地冲上去残忍地撕咬。而且水螈在求偶期间,也必须借助于发达的嗅觉,来辨认发自雄水螈的化学信号。蚓螈由于是穴居动物,所以视觉已经退化了。无论怎样,在不断地进化过程中,这些两栖动物都选择并发展了极其适合自己生存方式的高度感觉功能,在这个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大自然中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两栖动物的结构

基本结构

由于不能完全脱离水而生存,两栖动物的表皮下一般都有着特殊的腺体,可以分泌出黏液使两栖动物的表皮保持光滑潮湿。它们的舌头很长,便于捕捉食物,还生有构造简单的囊状肺,肺壁上布满了血管,起到了限制水分丧失和进行气体交换两方面的作用。但这一对囊状肺中所进行的气体交换量很少,依靠它得到的氧气,满足不了两栖动物生活上的需要,还得由皮肤呼吸采进以补足。除了蚓螈之外,两栖动物都有真正的眼睑,有的还有第三只眼睑或者“瞬膜”,以保持角膜表面的清洁和潮湿。两栖动物通常有3个心腔,包括2个心房和1个心室。各具特色

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两栖动物的不同类别也有着自身独有的身体结构。比如青蛙和蟾蜍,主要是蹲在地上来捕食的,所以,它们的脊柱很特别,是仅有6~10个脊椎柱的脊柱,而最后一个脊椎在背的中部形成了一个驼峰状的突,这就是两栖动物跳跃的枢轴。为了便于跳跃,青蛙和蟾蜍的后肢发达,尾巴也在进化过程中退化了。而水螈、蝾螈、蚓螈则不同,它们多是步行或者爬行,是以行动缓慢的动物为食,所以它们的体形与蜥蜴相类似,生有60~80个或者更多的脊柱,蚓螈就有230多个脊柱。而且蚓螈为了适应其在土壤中的生活,连四肢都完全退化了。

两栖动物的呼吸

两栖动物属于冷血动物,它们依靠外界环境而获取热量进行新陈代谢,体温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在陆地和水中都能生活,两栖动物的呼吸系统也独具特色。

两栖动物是用皮肤和肺来呼吸的。它们的肺并不发达,仅仅是1对薄壁的囊,构造很简单,气体的交换量也很少,依靠它得到的氧气,不能满足生活上的需要。这就不得不依靠皮肤呼吸来补足了。例如,青蛙的皮肤经常分泌黏液,以保持湿润状态,使外界空气中的氧和皮肤微血管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行交换,就可以补充肺的呼吸量不足。据统计,青蛙通过皮肤呼吸所得的氧,大约占吸氧总量的40%。

两栖动物的运动方式

游 泳

不同种类的两栖动物有着不同的运动方式,同一种两栖动物在生命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运动方式也有差别。

两栖动物一生中经历着不同的阶段,它们的幼体时期,大多是在水中度过的。在水里当然不可以跳跃或者步行、爬行了。所以,在幼体时期,两栖动物都要经过游泳这一运动过程。青蛙的幼体叫做蝌蚪,它们在水中左右摆动尾巴游动着。还有水生的蚓螈、水螈和蝾螈,它们都可以像鱼儿一样在水中自由流动。成体的青蛙和蟾蜍也会游泳,它们在水中用两个后肢同时后蹬水来划动水面,推动自己前行。挖 洞

青蛙还会挖洞穴,每到冬天来临时,青蛙就会在向阳的位置找个土质较为松软的地方挖个洞,在洞里美美地睡上一个冬天,以躲避冬日的严寒。青蛙和蟾蜍有两种挖洞穴的方法,比如产婆蟾,就是头朝前,用前肢来挖穴;而锄足蟾足上生有铲状物,在松软的泥土中挖穴时,它们就把足当作铲子来用,把泥土铲出去。S形摆动

蚓螈在陆上爬行时和在水中游动时姿势很像,呈S形摆动。陆生的水螈和蝾螈的运动方式也像在水中游泳一样,通过身体两侧作波浪形的摆动来前行。

两栖动物的觅食与自我保护

觅 食

两栖动物一生都必须处于主动觅食的状态,以获取食物来维持自己的生命。任何体态大小合适的活的无脊椎动物都是两栖动物的捕食对象。象鱼、蜥蜴、老鼠、小鸟,以及其他两栖动物,只要是可以吃的,能够吃到的,都会成为它们的腹中之物。自我保护

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大自然中,相对较为弱小的两栖动物也随时可能会成为别的食肉动物的口粮。比如说青蛙,它的肉富含高营养高蛋白,没有羽毛和鳞,骨头也很小,所以成为许多哺乳动物、鸟类,以及爬行动物获猎的对象。为了防止变成别的动物的腹中之物,两栖动物有着很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进化出了一整套独特的防卫本领。

两栖动物一般都有着与周围环境相近的体色(在中美洲有一种玻璃蛙,大水里几乎全是透明的),所以不易被敌害发现。而且有的两栖动物会在敌人来临时使全身都充气膨胀,使自己看起来体积庞大,来吓退敌人。

蝾螈就更有意思了,它会把头向后仰,露出头部下面鲜艳的颜色。想借此把敌人吓跑。如果这一招不管用的话,它们会亮出绝招:分泌出体内的毒汁,或是用尾巴上的黏液把敌人的嘴黏住。

两栖动物的生长历程

作为从水中来到陆地上的两栖动物,自然有着其与众不同的生长历程。由于在生殖期内,两栖动物很容易遭受捕食者的伤害,它们繁殖下一代,就需要大量而迅速的配合。比如,雌雄动物必须同时进入准备生殖的状态,双方同时到达繁殖地,并选择一个合适的配偶。雄性动物在使雌性动物所产之卵受精后,雌性动物还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产卵地点等等。而且,这一系列的过程都必须尽快完成。这就需要雌雄动物的默契配合了。确定配偶

两栖动物的繁殖会受到气候的影响,它们体内所分泌的荷尔蒙会在气候的影响下使两栖动物进入准备生殖的状态。与此同时,在视觉和嗅觉的帮助下,它们就可以利用地球的磁场或太阳所发出的偏振光,准确无误地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殖地。通常是雄性动物首先到达生殖地,这时的雄性会表现得异常活跃,而且会在不同的雄性个体之间发生争夺领地的战争,那些啼叫得最厉害的雄性个体往往会占领最大的领地。在雌性两栖动物到达生殖地之后,雄性个体就会发出交配的鸣叫声,呼唤自己配偶的到来。雄性水螈不鸣叫,而是以独特而复杂的求爱方式以及从尾部释放出来的信息来吸引自己配偶的到来。产 卵

两栖动物的卵比较大,卵中含有卵黄,还有胶状囊,产在水外的卵还可能会有一层起保护作用的外囊。两栖动物的幼体和成体形态差别较大,要经过一个突变的过程。例如,青蛙的幼体就是蝌蚪。但水螈和蝾螈的幼体与成体有些相似,有前肢、食肉等显著的特点已十分明显。蚓螈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它有2种形式,或者是经过产卵、幼体和成体的阶段,或者是直接产下幼蚓螈。

青蛙和蟾蜍在繁殖上的行为在两栖动物中是最具特色的,许多青蛙都有卵袋,卵在卵袋内孵化后形成蝌蚪。在澳大利亚还有2种蛙,雌蛙会把小蛙放在胃里,胃部暂停其消化功能而充当为拟子宫,抚育幼蛙。但是这种蛙已经灭绝了。有的水螈和蝾螈在幼体时就可以进入繁殖期。

第二章 两栖无尾目家族

在3亿~6亿年前,两栖动物就已经生活在地球上了。其中无尾目是两栖纲中种类最多、体形最特殊的一族,世界上有4300多种不同类型的青蛙和蟾蜍。它们的栖息地令人惊奇,不仅能在湖泊、沼泽和其他湿地生活,而且在草地、山地甚至沙漠里都有它们的踪影。

在无尾目中,到底有哪些种类的青蛙和蟾蜍呢?这些青蛙和蟾蜍又有什么奇怪的特征呢?让我们一起去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吧!

树 蛙

树蛙的种类很多,居住在我国的树蛙就有30多种。它们体形娇小(身体长5厘米左右),皮肤光滑而有光泽,能迅速改变自身颜色,以保护自己不被敌害发现,看上去很招人喜欢。所以有人又把它叫做“变色树蛙”。树蛙是夜行性动物,所以在白天的时候,树蛙躲在树上好好地睡大觉,晚上才是它们活动的时间。它们在树上活动可灵活啦。秘密就在于它的后腿比前腿长,而且又富有弹跳力。此外,它们那又大又厚的四只脚趾上长着很多纤细的毛,能分泌一种黏性的物质。因为有这样宽大足垫,所以即使在光滑的玻璃上,树蛙也能抓握得十分牢固,而不会掉下来。

树蛙多是在晨曦微露的时刻产卵。产卵后,树蛙会把卵团周围的树叶裹成一个树叶包。卵团就悬挂在朝着太阳、临近水的枝条上。当卵团掉落在水中后,水中游动的浮游生物就成为蝌蚪的食物。有了食物和水,蝌蚪的成活率便大大提高了。

豹斑蛙

豹斑蛙因皮肤上布满豹子纹一样的斑点而得名。豹斑蛙是青蛙中最美丽的一员,它的体色多为草绿色,身体曲线流畅,活动起来非常矫健。与其他蛙类相比,豹斑蛙的体型稍大,体长在5~13厘米之间。

豹斑蛙幼时吃植物、藻类和死亡的小型无脊椎动物,长大后吃它们能捕食到的所有动物:昆虫、老鼠和一些小型脊椎动物。

豹斑蛙主要分布在加拿大西北部的艾伯塔省到美国内华达州的南部地区。美国境内的豹斑蛙身体呈绿色,加拿大境内的身体呈褐色。

大多数豹斑蛙要长到3~4岁才具有生育能力。雄蛙用独特的鸣声吸引雌蛙的注意,在征得雌蛙的同意后,它们就“结婚生子”。雌蛙一次大约产3000个卵,约10天后,这些卵就变成了蝌蚪,然后再慢慢长成豹斑蛙。

豹斑蛙已成为一种将要灭绝的动物。严重的环境污染、杀虫药、气温的变化以及它们自身在繁殖期的争斗,都是豹斑蛙数量减少的原因。

产婆蟾

产婆蟾是一种大型癞蛤蟆,它们是性格温顺、行动迟缓的两栖动物,但陆栖生活较多。产婆蟾照理应是雌性癞蛤蟆的称呼,但实际执行产婆任务的却是雄性。它们经常在白天一起躲在石缝、洞穴、枯木下或沙土里休息。产婆蟾的繁殖可有趣了。一到暮春季节,雌雄产婆蟾都在水塘里唱出“咕咕咕”的单调的情歌。当雌蟾看中了一只雄蟾时,就游过去驮在雄蟾的背上,排出一长串透明的卵带,有50~60枚,缠在雄蟾身上。产完卵后,雌蟾算完成了“妈妈”的任务,就头也不回地走了。之后,雄蟾排出液体,使卵带里的卵子受精,并把长长的卵带缠绕在自己腿上,趴在浅水塘里一动不动。这个动作作用可大了,它不仅可以保护它的后代不被小鱼吃掉,还可以接受阳光的滋润哺育,使卵子孵化。经过精心看护,当小蝌蚪从卵带里游出来后,雄蟾便蹬腿,搓掉黏糊糊的卵带,完成了爸爸当产婆的任务。

癞蛤蟆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它捕食害虫的数量比青蛙多好几倍。蜗牛、蚂蚁和蝗虫等农作物害虫见了它都吓得逃之夭夭,所以癞蛤蟆对保护农作物成长是立了大功的。此外,癞蛤蟆还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它体内的分泌物晾干后可制成一种叫蟾酥的中药。

箭毒蛙

箭毒蛙是全世界最著名的蛙类之一。它们的个子小,但在丛林中却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精灵呢!它从来不会躲躲藏藏地过日子,总是穿着颜色艳丽的花衣服,有醒目的黄色、晚礼服般的蓝色、宝石般的红色,好像在向其他动物炫耀自己的美丽,唯恐别人看不见它们似的。

原来这身漂亮的“外衣”,是箭毒蛙保护自己的“秘密武器”。它们是在用艳丽的颜色警告敌人,“你不要靠近我哦,我可是非常厉害的”!箭毒蛙的奥妙就在于它们这身“花外衣”里藏着无数的小腺体,当它们遇到敌人或者受到外界的刺激时,腺体就会分泌出一种白色的液体。这种液体足以杀死任何动物,甚至还能够致人于死地呢!所以,箭毒蛙敢大模大样地出没在丛林中,而不会有其他动物敢轻易地去接近它了。在茂密的丛林中,箭毒蛙最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它可算是丛林中多彩的“杀手”。

印第安人很早以前就巧妙地运用了这种天然的毒液,从事原始的捕猎活动。他们利用箭毒蛙的毒汁去涂抹箭头和标枪,涂抹在箭头上的毒素能够保持1年之久,丛林中无论什么动物被这种毒箭射中,都难逃一死。箭毒蛙的名字也就是由此而来的。

黑眶蟾蜍

黑眶蟾蜍是一种身体粗壮的中大型蟾蜍,由于眼睛周围有一圈黑色突起,好像戴着黑眶眼镜,所以人们把它被称为“黑眶蟾蜍”。黑眶蟾蜍往往因为其皮肤具有许多颗粒状突起,看起来很可怕,加上又有毒性,因而人类不太喜欢亲近它们。黑眶蟾蜍是最乐于和人类相处的两栖类,它们常出现在住宅附近、稻田和空地等地方。虽然黑眶蟾蜍长得有点儿丑,但它对人类可是很有贡献的喔!因为它会吃蚊子、苍蝇等这些人类最讨厌的害虫,所以下次看到它的时候,不要嫌它丑啦!也不要欺负它!其实你仔细地观察它们,黑眶蟾蜍长得还是很可爱的喔!黑眶蟾蜍只有在遭受到攻击时,才会分泌出一种有毒的白色液汁。所以你不必担心不小心摸到它们的身体而会中毒。

每年的3~6月是黑眶蟾蜍“结婚”的季节,但是雌性黑眶蟾蜍数量很少,所以常会看到好几只雄性黑眶蟾蜍争夺和一只雌性黑眶蟾蜍“结婚”的场面。在结完婚之后,雌性黑眶蟾蜍会在水里产下卵,产卵的数量很惊人,每次产卵约1000颗以上呢!

盘古蟾蜍

盘古蟾蜍身体背部的颜色及花纹也变化多端。体色有红色、褐色甚至橘红色,有些有黄色背中线,但不论如何多变,它们的身上都有大大小小的疣,眼后还有一对大型突出的耳后腺。虽然盘古蟾蜍看起来好像不太友善的样子,但是它的性情还是很温和的哦!

盘古蟾蜍和黑眶蟾蜍一样,都是有毒的哦。在强大的刺激下或受到挤压时,它们身上的腺性突起和耳后腺都会分泌有毒的白色黏液。但这完全是为了自卫,否则是不会分泌毒液的。而且单独一只盘古蟾蜍的毒性对一般小型动物而言,还不到致死量。因此它们分泌毒液的目的充其量是在警告其他动物:“我有毒,以后不要再惹我了。”当遇到危险的时候,它还会将自己的身体胀大来威吓对方呢。盘古蟾蜍喜欢在耕地、虫子比较多的地方觅食(以昆虫为食),因此能减少农作物害虫的数量,是人类的益友。

蟾蜍虽然外貌丑陋,却是古人心目中的吉祥物。在古代,人们不但把它融入到美术作品中,还赋予蟾蜍多种象征意义,如长生不死、祈福、镇邪等,反映了古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东方铃蟾

东方铃蟾,还被称为火腹铃蟾、臭蛤蟆、红肚皮蛤蟆。这主要是由于它那鲜艳花斑的红肚皮。它们的舌头呈盘状,不能像其他蛙类那样能自如地用舌头捕捉昆虫。每年5~7月是“产宝宝”的季节,它们把卵产在稻田和池塘等水中,卵多成群或单个贴附在水中的植物上,每次产卵约百余枚。东方铃蟾体长30~50毫米,它与其他蛙类最大的不同就是幼体与成蛙的个儿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不过,你别看它个子小,当受到攻击时,它可一点儿不示弱。成体受到惊扰时会举起前肢,头和后腿拱起过背,形成弓形,使腹部呈现出醒目的红色,以警告敌人:“别动我,我的皮肤是有毒的哦!”这种对险情的反应,是向捕食者警示它的皮肤有毒的一种信号,因此德国人称它为“警蛙”。其实它的毒性不是很强,只是虚张声势,吓人罢了。东方铃蟾背部的绿色是一种保护色,也能分泌毒液。它们可喜欢在溪流、水沟及草丛中栖息了。

跳跃需要一条强有力的后腿,青蛙由于经常在水中捕食,需要游泳,于是练就了一双有力的后腿,所以青蛙能跳;而癞蛤蟆由于喜欢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游泳的机会很少,后腿锻炼的机会不多,前后腿的差别不大,所以癞蛤蟆喜欢爬而不喜欢跳了。

牛 蛙

牛蛙体型粗壮,体长可达20厘米,体重约600克,可算是蛙中的“巨人”。之所以叫牛蛙,是因为它那“哞哞”的鸣声很像牛叫,其实它的长相不但与牛一点儿都不像,而且也不吃草,只吃肉。牛蛙经常捕食比它小的青蛙,是青蛙家族里的“暴龙”。

牛蛙生性贪图安静,喜欢居住在江河、湖泊、沼泽、池塘等岸边的草丛中。白天,牛蛙用前肢抓住漂浮物将身体悬浮于水中,仅露出一个三角形头部来呼吸,或躲在阴凉潮湿的草丛、洞穴里休息。它们很不喜欢别人去干扰,一旦有风吹草动马上就潜入水中,逃之夭夭。晚上,在没有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则四处活动、寻食。如果周围环境嘈杂,噪声严重,牛蛙也会搬家,再去寻找安静的新居。牛蛙善于跳跃,平时后肢呈Z字型曲卷,时刻准备起跳。见到食物时跳跃捕食,遇到惊吓时则跳跃逃窜。

牛蛙全身都是宝,是集食用、药用和皮用于一身的大型经济蛙类。牛蛙皮不仅是优质的乐器材料和制革原料,还可提炼高级黏胶。牛蛙油可制优质的油脂,牛蛙脑垂体是高效的催产激素。此外,牛蛙还是良好的实验动物,忠实的“植保卫士”。

角 蛙

角蛙的眼睛上方长着一对尖尖的角,这可是它得名的原因哦。通常,角蛙背部会呈现出绿色及暗红色的花纹。雌性角蛙的体型比雄性的大,大的雌蛙体重可达480克,体长约14厘米。它们捕食的方式可简单了,经常把身体半埋于土中等待猎物自动送上门。角蛙性情粗暴,具有攻击性。充满野性的它常常伺机暗杀那些不小心的猎物,如蟋蟀、蜥蜴等。更可怕的是它还是蛙中的魔鬼,许多性情温和的蛙通常是它们的口中之物。角蛙天生一张大嘴巴,连老鼠也能整只吞下。对它们来说,三两口将猎物吞进肚中是轻而易举的事。这种大嘴巴构造可以说就是为了大量进食而演化的,正是所谓的嘴大吃四方。当遇到敌人的时候,这张大嘴巴还能起到威吓敌人的作用。角蛙颜色艳丽,花色很多,有金黄色、绿色、黄色,斑点花纹也各不相同,长得圆圆胖胖很可爱,所以不少人买来角蛙当宠物饲养呢。

亚马孙角蛙是典型的潜伏型掠食者。它们将身体藏在土层或树叶之下只露出头部,因为它们的保护色很难被其他动物发现。所以只要有任何个头比它们小的动物碰巧经过,它们就会从藏身的泥浆或阴影中一跃而起,用尖利的牙齿将猎物紧紧扣住。

虎纹蛙

虎纹蛙体型大而粗壮,体长可达12厘米以上,体重可达250克,是稻田中个体最大的蛙。它们的四肢有明显的横纹,看上去像老虎身上的斑纹,故得名“虎纹蛙”。它不仅长了一身虎纹,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它还吃泽蛙、黑斑蛙等蛙类,而且它们在它的食物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看来虎纹蛙真是蛙类中的“猛虎”。一般蛙类只对会动的东西有反应,但是对不会动的东西,例如死蚯蚓,它们则是视若无睹。虎纹蛙可不一样了,它们不但能捕食凡是飞过或爬过它们眼前的小昆虫,而且可以发现和摄取静止的食物,如死鱼等有泥腥味的水生生物的尸体呢。原来它对静止食物的选择不但可以凭借视觉,而且还可以凭借嗅觉和味觉。此外,虎纹蛙还具有在浅水区域捕获水中的昆虫、鱼类等的能力,这时它用下颌捕捉猎物,用嘴咬住之后再吞食。

石 蛙

石蛙是一类大型的蛙类。它的头、躯干和四肢的背面及体侧布满了小圆疣,体侧看起来最明显。观察雄石蛙的胸部,你会发现它长有坚硬的黑刺,所以它的名字又叫“棘胸蛙”。而雌性腹面皮肤光滑,没有黑剌。

石蛙白天躲藏在山涧或阴湿的岩石缝中,看起来就像一块石头,黄昏以后才出洞活动。在天气闷热的“大暑”期间,雄蛙常常在石头或灌木丛中摊开四肢仰卧着,不声不响。在林中飞着的小鸟,会将石蛙白色胸腹上的黑刺,误以为是小虫子,便落下来捉食。当小鸟刚一落到石蛙的肚皮,就会被石蛙的四肢给抱住。于是,小鸟就糊里糊涂地成了石蛙的美食。石蛙有天生的斗蛇本领,是银环蛇的克星。当一条银环蛇鬼鬼祟祟地游近它时,石蛙不但不会害怕,反而会扑过去,用粗壮的前脚箍住银环蛇的脖子,并鼓起前胸的两个肉突,把蛇头下面的一段身子卡住,直到把银环蛇箍得气绝身亡。石蛙还能协同作战呢,如果一只石蛙已经卡住了银环蛇,附近的石蛙见了,都会过来帮忙把银环蛇杀死。

中国林蛙

林蛙,老百姓又管它叫“蛤(há)蟆(ma)”。它们和青蛙一样,既可以在水里游泳,又可以在岸边活动。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池水升温,林蛙就从河里跳到山坡上产卵。冬天近了,它们就躲在江河里冬眠越冬,靠自身储存的营养来维持生命。

我国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林蛙冬眠长达5~6个月,主要是在水下面冬眠。林蛙陆地生活时用肺呼吸,入水冬眠后肺部停止活动,靠皮肤吸收水中的溶氧,微弱地呼吸。人们通过对林蛙冬眠的研究发现:林蛙的身体里有一种特殊的消化酶。消化酶的本领可大了,它能把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并储存在林蛙的身体里面,为林蛙越冬提供能量。这样,冬天对林蛙来说,真是算不了什么了!

林蛙是集食、药、补三用为一体的珍贵蛙类。在药用价值上,它更是被古今的医学家们视为珍宝。我国民间早就认识到了林蛙的药用、滋补功效,“雪蛤”作为养颜补品的功效早已广为人知。

泽 蛙

泽蛙,又称为“田蛙”。它喜欢生活在稻田中,因为它的适应能力很强,就连臭水沟里也能生存,所以泽蛙是最常见的青蛙喔!春夏的晚上,只要你到乡村的田边走走,一定会被它洪亮的叫声给吸引住。泽蛙体色极为多变,会呈现浅褐、灰色、橙红或者绿色,这就是它们的“保护色”。

每年春天和夏天是泽蛙的主要繁殖季节,雌性泽蛙比雄性还要大喔!它们都是利用晚上将卵产在水面上,一生就是几百颗到1000多颗卵,非常壮观。卵大约1天就孵化成小蝌蚪。小蝌蚪在水中生活一段时间后,会慢慢地先长出后脚,之后是前脚,然后长长的尾巴也会渐渐地变短至消失,最后就由原本只能在水中生活的蝌蚪,蜕变成可以在陆地生存的泽蛙。

青蛙的眼睛太特别了,运动着的小昆虫都休想从它的嘴边逃走。人们为此详细研究了青蛙眼睛的构造,并仿造出了电子蛙眼。电子蛙眼和青蛙的眼睛一样,能感知各种运动中的物体。这种仪器经过改进,不但可以用于监视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帮助人们管理交通等,而且在军事上也有很大用途。

雨 蛙

无尾目的1科,肩带弧胸型,椎体为前凹型,种类最多约250种,分布最广。雨蛙科与树蛙科一样,适于树栖,指、趾末端多膨大成吸盘,末两骨节间有1间介软骨,是趋同演化的一个例子。在美洲种类最多;欧洲、亚洲、北非古北界种类少则只有雨蛙属。在亚洲大部分热带地区没有雨蛙大洋洲的所谓雨蛙属称为雨浜蛙,被另列一科。中国的雨蛙仅有9种,除山东、山西、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外,其他各省(区)均有分布,中国的雨蛙体型较小。背面皮肤光滑,绿色(如华西雨蛙);多生活在灌丛、芦苇、高秆作物上,或塘边、稻田及其附近的杂草上。白天匍匐在叶片上,黄昏或黎明频繁活动。以蝽象、金龟子、叶甲虫、象鼻虫、蚁类等为食。常1只雨蛙先叫几声,然后众蛙齐鸣,声音响亮,特别是在下雨以后。3月下旬或4月初出蛰。4~6月在静水域内产卵。卵径1~1.5毫米。数十粒或数百粒卵成为1团,黏附在水草上。蝌蚪尾鳍高而薄,上尾鳍一般自体背中部开始;5月下旬有的即已完成变态;9~10月开始冬眠。中南美的雨蛙形态、生态和产卵习性多样化:头部皮肤骨质化(可防御干旱);次在性陆栖或水栖;有的在叶腋处或树叶上产卵,卵泡被叶片裹着,有的在池内筑成泥窝之后产卵;雌蛙的背面皮肤在繁殖季节形成“育儿”场所,如有的背面皮肤褶叠成“囊袋”状(如囊蛙),后端留有孔隙卵在袋内生长发育,有的背周缘皮肤隆起形成浅碟状(如碟背蛙),用以盛卵,也有的使卵完全裸露贴在背上;卵的多少和孵出期、蝌蚪的形态和生态,皆因属种而异;有的属于直接发育类型,孵出时已完成变态。

锄足蟾

锄足蟾属无尾目的1科,椎体变凹型,个体发育期无肋骨发生。一般分为2个亚科即:

①锄足蟾亚科:椎体前凹式,有3属12种。其中锄足蟾属4种,分布于欧洲、亚洲西部和非洲西北部;合跗蟾属2种,分布于西欧和西南亚山区;掘足蟾属6种,分布于美国,南达墨西哥。本亚科为北半球全北界中纬度温带掘土穴居型动物,蹠突特别发达,皮肤光滑,后肢较短。

②角蟾亚科:前凹椎体是由骨化或钙化的间椎体与前一枚椎体愈合而成。这类前凹与典型前凹型的不同处,在于嵌在二椎骨间的椎体不剥离就能看到。有8属70余种,分布于亚洲东部和南部、印澳群岛西部;中国横断山脉的属种最为丰富。齿蟾属13种、髭蟾属5种为中国特有属;角蟾属21种,分布区达东南亚;齿突蟾属16种,分布区达伊朗;拟髭蟾属6种,掌突蟾属4种,拟角蟾属4种,小臂蟾属6种,仅最后一属在中国没有分布。这一亚科多为南半球东洋界山区高原型动物,不具典型掘土穴居习性,而多在水域附近,繁殖期进入水中。皮肤多少有刺疣,后肢适中。

它荐椎横突特别宽而长大,荐椎前几枚躯椎大多细弱并向前倾斜成锐角,荐椎与尾杆骨愈合或仅有单一骨髁。舌器不具前角或呈游离状;舌喉器的环状软骨在背侧不相连。卵和蝌蚪在水域存活,蝌蚪为左出水孔型。口部形态除角蟾和拟角蟾二属呈漏斗式外,其余属种口周有唇乳突,上下唇最外排唇齿都是一短行,左右唇齿2~8行不等,角质颌强,适于刮取藻类,甚至能咬食小蝌蚪。

发现于欧、美、亚3洲的白垩纪晚期的始锄足蟾化石是已知最原始的锄足蟾类。当时欧美北部处于热带与温带之间,推断锄足蟾类由此向广大地区扩散。到新生代中期,有些地区气候变得干冷,分布区呈现零星破碎的状态。现在全北界残存着锄足蟾亚科。东洋界残存着角蟾亚科,都是孑遗类群。到新生代末期,欧美没有再发现始锄足蟾,而有现今的锄足蟾类。亚洲由于发生造山运动,中国西部地形复杂化,生态环境多样化,始锄足蟾类的衍生种类可分化出很多特有属种,而且大多集中在横断山区。

第三章 两栖有尾目家族

有尾目出现于侏罗纪,它们是两栖动物中最不特化的一目,终生都长着尾巴,大多数有四肢,幼体及成体的体形很相似。它们的栖息地也很奇怪,其中许多种类一生都在水中生活,而另一些则完全生活在陆地上,甚至有些完全生活在潮湿黑暗的洞穴中。

在有尾目中,一些动物可好玩了。如生活在我国的

娃娃鱼

,它的叫声就像婴儿的啼哭声一样。此外,还有更有趣的,赶快去看一看吧!娃娃鱼娃娃鱼,也叫大鲵(ní),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有的身长可达1.8米。山间盛夏的夜晚,伴随着泉水叮咚的响声,常听到婴儿般的啼哭声,这就是娃娃鱼的叫声。因此,人们给它取了这样的名字。

白天,娃娃鱼在自己舒适的家中酣睡,夜幕降临时,它才静静地隐蔽在滩口乱石中,张开大嘴,坐等猎物主动送上门来。一旦发现猎物上门,便突然发起攻击,将猎物吞进自己的肚子里。由于很少活动,新陈代谢十分缓慢,偌大的娃娃鱼,每天只需吃200~300克食物就行了,而且还不用天天都吃。饲养在清凉水中的娃娃鱼在两三年不吃东西也不会被饿死。娃娃鱼一般生活在水流较急、清澈阴凉的山区河流或溪流中。它们常常隐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

娃娃鱼可聪明了,它常用“以逸待劳”来捕食猎物,这可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四计。“以逸待劳”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进”固然重要,但“退”往往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妥协和退却,而是通过退步来使自己的损失降低,并抓住合适的时机,然后再突出奇兵,一举获得胜利。

火蝾螈

据说火蝾螈喜欢藏身在枯木缝隙中,当枯木被人拿来生火时,它们往往从枯木中惊慌的爬出来,感觉是从火焰中诞生似的,因而得名“火蝾螈”。火蝾螈体色鲜艳醒目,身上布满了橙黄色的条纹和点纹。由于个性温和,它们在欧美各国是很普遍的两栖类宠物。

虽然雌性火蝾螈在池塘和溪流里产下幼螈,但是色彩艳丽的火蝾螈却是在陆地上度过成年时光的。它们身上鲜明的黄色和黑色的图案是警戒色,似乎在警告说:“皮肤有毒,不要吃我哦。”在受到威胁时会分泌出牛奶状的毒液,能烧坏任何想吃掉它们的动物的嘴巴和眼睛。这样当它们寻找食物时,敌人就不敢靠近它们,而离得远远的。此外,遇到危险的时候它还会竖高自己的下颚,警告对方。就连毒性很强的珊瑚蛇看到也会闻风而逃。火蝾螈生活在森林里和其他潮湿的地区,躲藏在树根下或其他动物所挖掘的洞穴内。它们通常夜里出来活动,雨后去捕食猎物。

当蛇向蝾螈发起进攻时,蝾螈的尾部就会分泌出一种像胶一样的物质,它们用尾巴毫不留情地猛烈抽打蛇的头部,直到蛇的嘴巴被分泌物给黏住为止。有时,就会发生一条长蛇被蝾螈的黏液给黏成一团、动弹不得的情形。

红瘰疣螈

红瘰疣螈又叫细瘰疣螈,俗称娃娃蛇。其中它们头侧的棱脊显著,背部的中线棱脊明显。最有趣的是,脊柱两侧各有一排球状的瘰疣,每侧有14~16个,非常醒目,故给它取这样的名字。每年5~6月间是它们的繁殖季节,把卵产于水中,附着在水塘边的草丛或岩石上,有的连成一串或一片呢。

大部分的红瘰疣螈都喜欢穿红彤彤的衣服,但是它们腹部的颜色较浅,以棕黑色为主。红瘰疣螈常常一个两个地分散在溪边湿漉漉的绿草丛中或裸露的灰色石块上,仿佛压根儿就不曾考虑过保护色一类的事情。但它们都出奇地警觉,哪怕趁它们闭目养神之机悄悄地从背后偷袭,也瞒不过这群小东西,它们总是飞快地逃开。当受到惊吓时,它们还会迅速地钻入池塘中。红瘰疣螈栖息于水田、水塘附近的潮湿、多杂草的隐蔽之地,过着陆地的生活。它们常常后肢推动着身体前进,腹部拖着地。

在繁殖时期,蝾螈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呢。瞧,雄性蝾螈的背上会出现像鸡冠状的突起,并会在雌性面前做圆形旋转来夸耀自己,吸引腹部装满卵的雌性蝾螈。雄性蝾螈引导雌性蝾螈游动到它所排出的精包上方,雌性蝾螈随后采集精包来使卵受精。

墨西哥钝口螈

在墨西哥市南部,有一个名为索奇米尔的水乡泽国。在这一带水域里生长着一种憨态可掬、生有6角的生物——墨西哥钝口螈,也称美西螈,当地人还习惯称其为“六角恐龙”呢。它因为会发出“呜帕鲁帕”的奇特叫声和长有不大常见的6只角而名声大噪。其实它的6只角就是呼吸用的3对外鳃。

自然界有些动物天生长着卡通脸,让人惊艳,墨西哥钝口螈无疑是此中明星。它们是两栖动物中很有名的“幼体成熟”种类(从出生到性成熟产卵为止,均为幼体的形态),幼体一生都在水中生活,也在水中产卵。墨西哥钝口螈成体一般只有25厘米左右,不过,别看它们身材不大,却是个名副其实的大胃王,新陈代谢速度惊人,1个月就可以长2~4厘米。它们当作宠物来饲养的历史已经超过100年,但是,它们的野外生活模式至今仍然是个谜。多变的体色也是美西螈的魅力之一,常见到的有普通体色(肉色)、白化种(黑眼)、白化种(白眼)、金黄体色(白眼)和全黑个体。

六角恐龙的再生能力非常强,尤其是幼体,可以在1个月内再生任何断掉的四肢。所以对于一般的小伤,它们是不会放在心上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们再生能力会逐渐减弱,但是仍然可以再生表皮或手指、脚趾等组织。

蚓 螈

蚓螈,由于身体比较像蚯蚓,因此而得名。蚓螈又叫做盲蚓,是没有脚的两栖动物。它们的体色变化很丰富,体长15~130厘米不等,皮肤带有黏性,眼和鼻之间有一个小小的触角。这个触角可厉害了,能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变化。

蚓螈是体态像蚯蚓的蝾螈。它们好像不喜欢和“陌生人”交朋友。除了南美蚓螈是完全生活在小溪中之外,几乎所有的蚓螈都和蚯蚓一样栖息在地底下,而且晚上才出来活动,所以想见它们一面还真困难。因此人们对它知道也就很少了,即使是科学家们对于它们的习性也所知不多,蚓螈真算得上是种神秘的两栖动物。在我国仅有1种,即版纳鱼螈,是我国蚓螈目的唯一代表。蚓螈定居在地面的松枝落叶层和松软的土壤里。它们通常在湿土中挖洞,厚厚的头骨有助于它们在地下穿行。

蚓螈可谓把母爱发挥到了极致。蚓螈妈妈在产卵后,皮肤上就会形成一种营养丰富的脂肪外层,以供自己的后代食用。当孩子们破壳而出的时候,它们就用与生俱来的特别的牙齿撕咬这层脂肪。至于蚓螈妈妈为什么甘愿让孩子们吃自己身上的皮肤,幼小的蚓螈如何知道何时停止吃妈妈的皮肤才不会杀死妈妈?目前这还是一个谜。

贵州疣螈

贵州疣螈仅分布于我国的云南和贵州,当地人还把它叫做苗婆蛇、土蛤蚧和描包石。它的体长约16~21厘米,尾长6~9厘米。它们喜欢栖息在海拔1500~2400米的山区小溪和小水塘中。然而,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环境污染等,贵州疣螈的数量越来越少了。贵州疣螈是一种性格温顺的蝾螈。它们不仅能在水中游泳,也能在水域附近的陆地上爬行。但是,平时多喜欢在水域附近阴湿的地方活动觅食。到了每年4~7月的繁殖季节,雄性和雌性进入山区各种浅水中交配产卵,也可产卵于水域边上的大石块或大石块下的潮湿泥土表面。大约22天后,“小宝宝”就孵化出来了。幼儿一直在水中生活,真到完成完全变态之后才进入陆地生活。贵州疣螈白天隐居在阴暗的土穴或杂草中。每当雷雨时节,地面积水又较多时,它们常常在白天外出活动。

镇海疣螈、细痣疣螈、大凉疣螈、贵州疣螈和红瘰疣螈这5种疣螈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镇海疣螈见于浙江。细痣疣螈分为2个亚种,指名亚种分布于广西及越南;文县亚种则在甘肃、四川、贵州。大凉疣螈见于四川大凉山区。贵州疣螈分布在云南和贵州。红瘰疣螈在我国见于云南。

鳗 螈

有尾目的1科,永久性童体型,终身有鳃或有鳃裂,无肛腺,体外受精,前颌骨上有角质鞘。为北美洲的特有,分布于美国东南部和墨西哥东北角。有2属3种。鳗螈属终生水栖,体形似鳗,体长,尾短,仅有1对细弱的前肢4指。成体有鳃孔和3对外鳃,眼极小,无眼睑,无上下颌齿而是角质鞘。犁骨齿保持幼体期状态。生活在各种较浅的静水域或缓流溪中。经常在水底杂草间活动,偶尔上陆。一遇长期干旱时,皮肤分泌的黏液即可在土穴内形成1个坚硬的外壳,似茧,以便在茧壳内度过干旱恶劣的环境。这时,皮肤失去湿润性,外鳃萎缩,仅保留鳃孔。鳗螈卵单生,附着在水草上。幼体有发达的背鳍褶,自头后至尾末端。完成变态时,仅尾部有鳍褶,皮肤无幼体特有的莱氏腺。有尾目鳗螈科两栖鳗螈的一种动物,共3种,皆水栖,外形似鳗鲡。体躯细长,棕色、深灰色或带绿色。前肢细小,后肢和骨盆消失。幼体和成体皆具羽状鳃。常于沼泽或溪流底部泥中挖穴而居或隐藏在水草乱石之中,但有时亦上陆逗留短时期。离水后能发出轻微的叫声。夜出活动,主要捕食昆虫和小鱼。在水中进行交配,产卵1至多个,产于水草叶上。体内抑或体外受精尚未明。幼体发育为成体不经变态过程。有些种寿命至少25年。

大鳗螈体长50~90厘米,见于美国大西洋沿岸几个州,从德拉瓦南至佛罗里达,西至墨西哥北部。小鳗螈长17~60厘米,见于南卡罗来纳至得克萨斯以及密西西比河流域向北至伊利诺和印第安纳一带。矮鳗螈长12~21厘米,遍布于全佛罗里达及南卡罗来纳州南部。

鳗螈科究竟属于原始类群还是属于高级类群,尚无定论。

巨鳗螈

巨鳗螈分布在美国东南部和墨西哥东北部。身体圆柱状,鲵形。成体有3对外鳃和3对鳃裂;有肺,毛细血管占60%并参与呼吸。无上颚骨,颚部由角质鞘代替牙齿。眼小,无眼睑。无后肢和骨盆;前肢短小,具4指。尾短而末端尖细。体背暗灰绿色,腹部色淡。生活于水池的泥沼中。经常到水面呼吸,偶尔也到陆地活动。平时隐蔽在水生植物风信子的根部。能翻控泥浆,使自己埋藏于泥下而度过干旱期,此间皮肤失去黏滑性。以昆虫为食。雌性每次产卵300多枚,大小为7~9毫米,刚产出的卵巴完全发育,加上卵呈分散排列,故推测它们是体内受精。由于雄性没有泄殖腔腺,不会形成精囊,同时雌性也无法接受精子的精袋,因而又猜测它们是体外受精。产下的卵依附在水生植物上及其根部,几个星期后,原在卵内已发育的长达5~10毫米的幼体开始孵化出来。

隐鳃鲵

两栖动物有尾目的一科。隐鳃鲵科有2属3种,即美洲东北部的隐鳃鲵(美洲大鲵)和中国、日本各1种大鲵。隐鳃鲵科成员终生生活在活水中,成体仍然保持有鳃裂,体侧有皮肤褶皱以增加皮肤面积用于在水中呼吸,前肢4趾后肢5趾。隐鳃鲵科的3个成员是现存最大的3种两栖动物,其中中国大鲵身长可达1.8米,日本大鲵身长1.5米,隐鳃鲵身长0.75米。中国大鲵也是我国有尾目中最著名的代表,由于叫声似婴儿啼哭,又被称为娃娃鱼。欧洲现在没有大鲵分布,但是史前时期却有大鲵生活,而亚洲的大鲵被科学界发现以前在欧洲就已经发现了大鲵的化石。当1726年大鲵的化石初次被发现时,人们还以为是诺亚时期在洪水中死去的人类的遗骸,大鲵也被称作洪水的见证者。隐鳃鲵属于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体长75厘米。头宽大而扁平,眼小,口大。尾巴长而侧扁,四肢肥短,体表皮肤较为光滑,身体主要为黑褐色至黑色。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最长可达2米多。

分布于美国东部一带。栖息于流速较急的河流、溪流中。

山椒魚

山椒鱼是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亚目动物的总称,虽名鱼,实非鱼类。曾与恐龙并存,较恐龙早1亿年出现,在地球存活了3亿年,是现存世上少有的活化石之一。

该亚目包括大鲵(大山椒鱼)和小鲵(山椒鱼),除了隐鳃鲵一种以外,其余所有的山椒鱼都分布于亚洲。

大山椒鱼是现存世界上至大的两栖类之一,全长50~150厘米,最大可达180厘米。不过大部分的种类都为20厘米以下的小型两栖类,一般的山椒鱼身长5~9厘米。其四肢很短,前肢4指,后肢5趾,有一短而侧扁的尾巴。和其他两栖类相似,皮肤只有黏膜,沒有鳞片覆盖。皮肤呼吸占总呼吸量的大半,在干燥、不潮湿的地方无法生存。一般肉食,只要是能塞进口的小动物都吃;食物短缺时,也会发生同类相食的现象。通常在水中生活;也有在陆上生活的种类,在森林的落叶下等潮湿的环境栖息。

急流螈

急流螈是有尾目下的一个科,其下只有一属的急流螈属。原先急流螈属是分类在钝口螈科,及后在陆巨螈科,而最后于1992年设立了自己的一个科。当中唯一的一个种,称为Rhyacotritonolympicus亦同时因基因分析而分开为4个种。急流螈科生活于美国西部,如加利福尼亚州、奥勒冈州及华盛顿。

体型小,眼睛相对较大,腹面有许多小黑点,肺部退化,半水栖性。

美西螈

有尾目钝口螈科钝口螈属两栖动物,断体再生,平均寿命为10~15年。

美西螈一名也指虎纹钝口螈中任何一种仍具外鳃但已充分发育的幼体(从出生到性成熟产卵为止,均为幼体的形态),也称六角恐龙或墨西哥行走鱼或墨西哥水怪。美西螈体长约25厘米,深棕色带黑色斑点。白化体、白色突变体以及其他颜色的突变体均常见。肢和足甚小,但尾颇长。背鳍由头背向后延伸于尾端。腹鳍从两个后肢中间延伸到尾末端。

其幼体终其一生都在水中生活,也在水中产卵。它们有能力再生身体上的大部分肢体,而且,多变的体色也是它们的魅力之一,据说全世界有超过30种种类。常见到的有普通体色、白化种(黑眼)、白化种(白眼)、金黄体色(白眼)和全黑个体。由于“呜帕鲁帕”的奇特叫声而名声大噪,属于高人气的两栖动物,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目前因污染和栖息地破坏而面临灭绝。因永久保留其幼体阶段的特征(如外鳃)而著称。产于墨西哥城附近的湖泊,为当地人所食用。

体长约25厘米,体重60~300克。

实验室饲养者有时饲养无外鳃而形似虎纹钝口螈的成体。

实验证明,不论是何种体色的美西螈,不论是野生还是人工条件下饲养的美西螈,在幼体未发育成熟前,在其食物中添加相应激素,可诱导其幼体发育成类似蝾螈的个体,生理结构、功能及其器官均发生类似改变,如外鳃退化消失,体内发育可呼吸的肺,趾端形态趋近蝾螈,并可由水生转为两栖,可爬行,但四肢不协调。由此试验可一定程度上重现最早一批类爬行动物进化的过程,在生物进化、遗传变异和动物生理学等方面有很重要的意义。

鳃盲螈

无肺螈科的鳃盲螈属共有2种,分布在美国中部和西部,在地下河水的穴居生活,行幼体繁殖。河溪螈属和与其有血缘关系的种类,有的生活在洞穴或地下水中,它们能适应黑暗的环境,眼睛退化,身体缺乏色素或呈带淡红色的白色。在更特化的种类眼睛变得极小,吻部扁化,四肢变为细长。

人们有时误将得克萨斯鳃盲螈归于河西螈属。河西螈是这些种类中最特化的,眼睛大多已退化,这些洞穴性的的无肺螈是以“幼体繁殖”的方式成长,长大后还保持明显可辨认的外鳃和尾部的幼体型尾鳍。得克萨斯鳃盲螈以铁丝般细长的四肢支撑身体,捕食洞穴性的甲壳类等作为食物。

肥 螈

肥螈,别名水和尚、狗鱼、四脚鱼、黑斑肥螈,蝾螈科、蝾螈属的唯一种。捕食蜉蝣目、双翅目、鞘翅目等昆虫。以蚯蚓、象鼻虫、虾、小蟹、螺类等为食。色泽鲜艳且易饲养,可作观赏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全长155~190毫米,头部稍扁平,吻端钝圆,吻棱不显。犁骨齿“∧”形。舌大而相连口腔底。躯干粗壮,四肢较短;尾长与头体长几相等。尾侧扁而基部粗厚。皮肤光滑,颈褶清晰。背面及体侧棕黑色,腹面橘黄或橘红色。通体具棕黑圆斑,一般躯背有圆斑10~15排,腹面圆斑较少。皮肤特点:皮肤裸露,水生种类未角质化,陆生角质化程度低,通透性强;富有皮肤腺或毒腺,保持湿润;且富有血管;皮肤具有重要的辅助呼吸功能。富有色素细胞,起保护、防光线和吸热作用。肺皮呼吸。肥螈属于变温动物。栖居于海拔800~1700米山丘的溪流石隙处。5~6月间产卵,卵乳白色,卵单生或相连,一般为30~50粒,成堆黏附在石块下,卵胶囊外径7.5毫米。晚期胚胎有外鳃、平衡枝和前肢芽。幼体全长70毫米时已完成变态。

它代谢水平低,神经体液调节能力弱,保温散热能力差,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休眠环境恶化时,动物体通过降低代谢水平进入麻痹状态,待环境改善时重新活动的现象。这是对不良环境的适应。环境温度是两栖类生存中重要条件之一,当温度降低到7℃~8℃时,大都进入冬眠状态。环境温度过高,则进入夏眠状态。肥螈主要分布于我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国外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

海鬣蜥

在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海岸上,栖息着一种其外貌像史前动物的爬行动物,乍一看它们,那古怪的样子着实令人生畏。有人把它们称作“龙”,其实并不是龙,而是海鬣蜥。海鬣蜥是世界上唯一能适应海洋生活的鬣蜥。它们和鱼类一样,能在海里自由自在地游弋。它们喝海水,吃海藻及其他水生植物。

海鬣蜥是世界上唯一能在海洋里生活的蜥蜴,体长25~60厘米,头顶部有1瘤状突起而且还戴着一个“小白帽”。原来,在海鬣蜥的鼻孔与眼睛之间,有1个盐腺,能把海鬣蜥进食时带进的盐分贮存起来。当盐腺被装满后,海鬣蜥就高高地昂起头,打1个强劲的喷嚏,而含盐的液体就被射向空中,又会落在自己头上,等盐液变干,固结成壳时,就成了一层“小白帽”。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鬣蜥还具有一些有趣的生理特点。例如,在它们的鼻子与眼睛之间有2个腺,这两个腺能够按一定周期把体内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但最有趣的是,这种爬行动物能自动调节心律。下潜时,心律减慢;升到水面时,心律加快。在预感到鲨鱼即将来临时,能立即停止心脏跳动,使敌人不易发现它们。科学家们曾做过这样有趣的试验:在一只海鬣蜥身上安装一个微型遥控探测器,然后把它放进海里。当科学家从远方向它发出危险信号时,它立即停止心脏跳动,停跳时间竟长达45分钟。

海鬣蜥由于经常在冰冷的海水中寻找食物,所以对阳光的依赖性很强;它们深色的皮肤有助于吸收热量;在陆地上行动缓慢,因此所面临的危险较大,为了应付这个弱点,经常摆出一副虚张声势的样子。

群居于海岸的火山岩石区,是最能适应海域生活的蜥蜴。由于加拉巴哥群岛周边为寒潮区,本种必须先进行日光浴以获得较高的体温后,方能在短时间内潜入海中觅食。登陆后,仍需再靠日光浴的方式提高体温。雌性会为抢夺合适的产卵地而争斗。每胎产卵2~3枚。

海鬣蜥只生活在加拉帕哥斯群岛。成年的海鬣蜥能够长到1.5米长。海鬣蜥长着一条扁平的尾巴,尾巴的长度几乎等于躯干的2倍。海鬣蜥在游泳的时候,长长的尾巴能够给它足够的动力。海鬣蜥经常沿着海岛的海岸线寻找被海水冲上沙滩的海草、甲壳类动物。海边的礁石上附着的各种软体动物,也是海鬣蜥的美味。海鬣蜥还经常下海去捕食。海鬣蜥吃食海藻的时候会摄入超量的盐分,不过,海鬣蜥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海鬣蜥的鼻子里有一个特殊的部分叫作盐腺,它可以在咀嚼过程中,将嘴里食物中过量的盐分分离出来,然后排出体外。所以,有的时候,人们看到海鬣蜥在打喷嚏,喷出白色的晶体,实际上是在泌盐。

为了适合潜水的需要,海鬣蜥的身体进化出很多不同于其他蜥蜴的特征。比如,为了减少潜水时热量的散失,它们可以降低血液循环的速度(海水的温度一般是20℃,低于海鬣蜥的体温)。海鬣蜥的全身都是深灰色的。但是,正在求爱的海鬣蜥身体的颜色会从灰色变成黑色,而且身上会长出红色的斑点。进入繁殖季节的海鬣蜥为了繁殖后代,要在海滩的沙地上挖掘一个30厘米深的坑,然后,雌海鬣蜥会在坑里产下2~3枚卵。海鬣蜥要经过4个月才能孵化出小海鬣蜥。

加拉帕哥群岛上的海鬣蜥由于属于史前爬行类动物而闻名遐迩,它们几乎没有天敌,数百万年来一直过着悠闲的生活,性情极为温顺。由于缺乏天敌,海鬣蜥变得过于驯顺,以致在面临危险时生理反应非常迟钝,已经缺乏逃生能力。

然而自19世纪60年代以后,这些海鬣蜥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它们要面对引进来的猫和狗的挑战,偶尔还会遭到鹰的捕食。此外,越来越多游人的登陆也严重影响到海鬣蜥的生存。他们不仅打扰了海鬣蜥的休闲生活,而且还带来不少外来动植物,这会对整个岛屿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

正是为了解人类和外来动物会对海鬣蜥造成多大程度上的影响以及海鬣蜥如何做出反应,来自马普学院、塔夫斯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们对海鬣蜥进行了“骚扰试验”。

研究人员首先记录下海鬣蜥的原始警戒距离,接着追逐海鬣蜥15分钟,直到迫使海鬣蜥走开并逃离一小段距离为止。实验结束的时候,科学家捉住了海鬣蜥并采集了血样,以检测它们血液中皮质酮(一种应激激素)水平。数据显示,当海鬣蜥将人类的追赶看作是一种危险时,其血浆中的皮质类固醇的浓度会在几分钟之内增加。

海鬣蜥对潜在危险的反应强度与是否经历过危险事件相关。那些没经历过捕食者威胁的海鬣蜥对人类的接近很放松,只在与人距离1~2米的时候离开。在此过程中,它们体内的应激激素没有什么变化。而在那些感觉到中度被捕食风险的海鬣蜥中,只有在捕食者发出攻击时海鬣蜥体内的皮质酮水平才会升高,同时只有那些曾被捕捉过的海鬣蜥的警戒距离会增加。与海鬣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时刻面临被捕食危险的爬行动物在骚扰试验中其体内的皮质酮水平上升最快。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生态学家马丁·威克尔斯基注意到,其研究近20年的加拉帕哥斯群岛海鬣蜥的身体似乎一年一年都在发生变化。开始,他并不十分相信这一结果。起初,威克尔斯基还以为这是测量误差造成的,但经多次测量,结果仍同原来一样,有时收缩的比例竟达到20%。威克尔斯基说:“有时,我们出现几毫米的测量误差很正常。但在一些情况下,测量误差竟达整整6厘米。你根本不可能犯那么大的错误。”那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海鬣蜥体重减少从而导致体长的变化呢?威克尔斯基认为,不能单纯以体重减少来解释,因为海鬣蜥的体长变化幅度的确很大。威克尔斯基由此深信,他已找到健康成年脊椎动物“缩骨”的第一手证据。

新的研究表明,海鬣蜥会偷听其他动物的警报,从而在猎鹰来临之前逃之夭夭。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一种“哑巴”动物会对其他物种的叫声产生反应。

巨 蜥

蜥蜴亚目巨蜥科爬虫类,仅存巨蜥属一属,约30种。头、颈和尾部均较长,身体笨重,四肢发达。产于东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小的体长为20厘米;有几种则体大而长,如科莫多巨蜥,体长达3米;圆鼻巨蜥(V.salvator)体长达2.7米,产于东南亚;巨蜥体长达2.4米,产于澳大利亚中部。所谓无耳巨蜥为稀有种类,产于婆罗洲,为拟毒蜥科仅有的一种,体长4米。

巨蜥体长一般为60~90厘米,最大的可达2~3米,体重一般20~30千克,尾长70~100厘米,最长的可达150厘米,通常约占身体长度的3/5。它是是我国蜥蜴类中体型最大的种类,也是世界上较大的蜥蜴类之一。头部窄而长,吻部也较长,鼻孔近吻端,舌较长,前端分叉,可缩入舌鞘内。全身都有布满了较小而突起的圆粒状鳞,成体背面鳞片黑色,部分鳞片杂有淡黄色斑,腹面淡黄或灰白色,散有少数黑点,鳞片为长方形,呈横排。幼体背面黑色,腹面黄白色,两侧有黑白相间的环纹。四肢粗壮,指(趾)上具有锐利的爪。尾侧扁如带状,很像一把长剑,尾背鳞片排成2行矮嵴,不像其他蜥蜴那样容易折断。有肛门前窝1对。

巨蜥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和云南的南部。广西的那坡县(百合、下华乡、上华村和三合屯)、宁明、靖西、龙州和凭祥等地皆产。国外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以陆地生活为主,喜欢栖息于山区的溪流附近或沿海的河口、山塘、水库等地。昼夜均外出活动,但以清晨和傍晚最为频繁。虽然身躯较大,但行动却很灵活,不仅善于在水中游泳,也能攀附矮树。食物可以根据不同环境下所有的食物加以选择,能在水中捕食鱼类,也可爬到树上觅食,此外也吃蛙、蛇、鸟、各种动物的卵、鼠及昆虫等。

巨蜥在遇到敌害时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如立刻爬到树上,用爪子抓树,发出噪声威吓对方;一边鼓起脖子,使身体变的粗壮,一边发出嘶嘶的声音,吐出长长的舌头,恐吓对方;把吞吃不久的食物喷射出来引诱对方,自己乘机逃走等等。但更多的时候,是与对方进行搏斗。通常将身体向后,面对敌人,摆出一副格斗的架势,用尖锐的牙和爪进行攻击,在相持一段时间后,就慢慢地靠近对方,把身体抬起,出其不意地甩出那长而有力的尾巴,如同钢鞭一样向对方抽打过去,使其惊慌失措而狼狈逃窜,甚至丧身于巨蜥的尾下。如果对方过于强大,它就爬到水中躲避,能在水面上停留很长时间,所以在云南西双版纳,当地的傣族同胞都叫它“水蛤蚧”。

巨蜥雌性于6~7月的雨季产卵于岸边洞穴或树洞中,每窝产卵15~30枚,卵的大小为70毫米×40毫米。孵化期为40~60天。

因为贸易被捕猎,倒卖野生动物有利可图,可使投机者一本万利,巨蜥自然逃脱不了他们疯狂地追杀,加剧了巨蜥的灭绝。

鳄 蜥

鳄蜥是爬行动物中比较古老的一类,体长15~30厘米,尾长23厘米左右,体重50~100克,身体可以分为头部、颈部、躯干部、四肢、尾5个部分。头部较高,头部和体形与蜥蜴相似,颈部以下的部分,特别是侧扁的尾巴,既有棱嵴状的鳞片,又有许多黑色的宽横纹,则又很像扬子鳄,所以被称为鳄蜥。

鳄蜥的全身为橄榄褐色,侧面较淡,染有桃红或橘黄色并杂有黑斑,背部至尾巴的端部有暗色的横纹,腹面呈乳白色,其边缘带有粉红色或橘黄色。头部前端较尖,后部为方形,略呈四棱锥形,顶部平坦,平铺着不显著的细鳞,近吻端的鳞片较大,颅顶部的中央有1个明显的乳白色小点,称为颅顶眼。口宽大,内有1个舌,1对内鼻孔,咽部有喉头。颌的边缘密布有同型细齿。舌为肉质,十分肥厚,先端为黑色,呈浅叉状。眼睛大小中等,瞳孔为圆形,孔的周围有金色圆圈,也有活动的上下眼脸和透明的瞬膜。在眼睛的后方,头侧的颈沟前方有明显的鼓膜。头侧部由眼睛辐射出8条深色纹,眼后1条较长,眼下方3条较粗,体侧后端黑纹不规则,腹面浅黄有黑短斑纹。尾部有黑色与棕绿色相间的横纹11~12条,每条约占2节。

鳄蜥颈部明显,并且与头部之间有明显的纵沟分开,在颈沟的后背面有数行较大的凸起棱鳞,中间夹有颗粒状的小鳞,颈侧棱鳞半稀,有灰、黄、粉红色,于前肢的上前方颈侧有1个显著的圆形黑斑。背腹略扁,背部鳞较少,只有颗粒状的细小鳞片散布在大的棱状鳞片间,棱峪状鳞片近似纵行于体背排列,并延伸到尾部,行至后肢处则形成规整的2行排列于尾背两侧。体背有6~7条暗黑色的较宽横纹,横纹到达体侧时又分为二,在叉状横纹间为桃红色,红周镶黑。老年个体的靠近腹面的体侧普遍为桃红色、橘黄色,并夹杂着黑色的棱峪状鳞片。鳄蜥尾部侧扁,在尾巴背面的两侧各具纵行排列的大形棱峪状鳞片,中间凹陷似深沟,梭峪状鳞片在尾巴的基部相距较宽,往尾端伸延则逐渐变窄,但并不汇合。尾巴上有明显的分节现象,大约有35节,前13节每节的背侧有1枚棱嵴状鳞片,后20节则每节有2枚。尾侧及腹面共有8条棱线,向尾端延伸。尾部有10~11条暗黑色横纹,全身则有明显的16条宽条纹,躯干上有5条,胸部和腹部的界限不明显,年老的个体的横纹间略为粉红色。

鳄蜥的四肢较为粗壮,趾端的爪尖细。前肢的上臂较前臂略短,为橄榄褐色,靠体侧一面密布突起的粒状细鳞,颜色为黄白色。指背有小鳞片数行,呈“人”形排列,指长顺序为4、3、2、5、1。后肢的上下两段几乎等长,趾长顺序为1、3、5、2、1。后肢稍后有横裂状的泄殖孔,周围的鳞片呈方形,雄性泄殖腔内有2枚交接囊,雄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