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的城市,小小的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22:47:35

点击下载

作者:七天路过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大的城市,小小的我

大大的城市,小小的我试读:

自序:谢谢你,我最亲爱的自己——给18岁的自己

18岁的七天:

你好呀!很难想象吧,我是25岁的你,跨过七年的时光,遥望在岁月那头的你,竟然有点语塞。让我来想一想,当时的你正在做什么呢?

你刚刚上大一,对这个新鲜的世界充满着好奇,和同学坐着车票五块钱的绿皮火车来北京,第一次看到了王府井和鸟巢。你忍不住感慨,北京真大,北京的人真时尚,这才是你梦寐以求的国际大都市。你穿着一件臃肿的羽绒服,戴着一顶略显稚嫩的帽子。正值冬天,你呵着手,嘴里的热气冒出来,你还兴奋地跟大家在王府井流光溢彩的建筑物前拍照。

看着那么青涩的、充满无限热情的你,如今的我简直像极了一个世故的大人。

你有我再也回不去的天真,但我有你终究能抵达的成熟。

18岁的你一往无前,赤诚热烈,但却并不清楚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能做什么样的工作。

你对新的环境感到无所适从,一方面,你努力让自己融入大学这个集体,另一方面,你为没能去到理想的大学而倍感遗憾。如果高中三年的苦读换来的结果仅仅如此,那大学四年,还要全力以赴吗?

你迷茫了,也迷失了。

你开始享受这所大学带给你的自由和无拘无束,你偷偷地逃课去市中心的大商场逛街,你会跟同学一起在寝室追韩剧到凌晨,还会熬夜为韩剧里的童话爱情流很久的眼泪。

你不想不合群,也不想面对自己前途未卜的未来。这一次,还应该为了那一点渺茫的微光而向前奔跑吗?

大一的时候你参加考试,遇到不会的题,偷偷瞄旁边同学的卷子,小声地问,这个题选哪个呀?走出考场的时候,一脸懊恼地说,这次的考题怎么那么难啊!完了完了,这次肯定要挂科了。

你不好好复习,却又不愿意为自己的懒惰负责,以为走捷径也能得到好成绩。可是你不知道啊,当时那些最难的习题,与你以后遇到的艰辛曲折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人生并不存在什么捷径,如果你觉得有,只是因为活得还不够久。

你必须正视你走过的这段弯路,如果你能更早地看清自己,能做的就不是抱憾,而是尽早地向前方走,或许今天的我,就会过得更从容些。

但选择并不是那么简单,哪怕到了30岁能气定神闲、镇得住场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坦诚面对18岁时的避重就轻和无知无畏。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通的呢?或许是从大二那场六级考试开始的。这一次你只差三分就能通过了,你不甘心,你不甘心匍匐在命运面前承认自己的失败。

那年夏天,你终于坐进了图书馆,为了六级考试做了一套又一套的真题,只为拿到那一张薄薄的证书。你为了一张证书焦虑的样子,在25岁的我看来,有点小题大做,但我还是要谢谢你,正是因为你的坚持和努力,我才得以成就现在的我。

我不得不说,我爱你。

爱你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强。

爱你从不隐藏的真诚。

爱你那么勇敢地抵挡着时间的腐蚀,一步步艰辛地跨过障碍,尽管迷茫,尽管曲曲折折、弯弯绕绕,还是有点执拗地追寻着你喜欢的一切。比如写作,比如爱情。

我一直在犹豫应不应该告诉你,你18岁的时候喜欢上并且想跟他共度余生的那个男孩,你们两个最后没有在一起。但是很快你就会知道了。

我也能跟你打包票,他现在还在你的朋友圈里,偶尔为你的动态点赞。至于他有没有恋人,是不是结婚了,彼此都默契地没有提起。

或许感情就是这样,身在其中时永远要予取予求,只有放手之后,才能客观且理智地看对方,看自己,看未来。

你第一次失恋的时候,蒙在被子里哭了好久好久,觉得很难再遇见喜欢的人了。如果25岁的我走到你面前,一定会对你说:“你会寻得所爱,可是在这之前,请你先坚强起来,找到自己。”

25岁的我,也常常会在后台收到很多小姑娘的留言,她们讲一些小事情,一些很平常却让她们的生活翻天覆地的事;她们在缝隙里抠蛛丝马迹,最后问:“姐姐,你觉得他是真的喜欢我吗?”

每每这时候,我都会想起你。你当年的感情也很辛苦吧,你觉得自己需要爱情,需要救赎,需要一个人来把你带到更好的生活里去。

而后来你也的确抵达了更好的生活,但靠的是你自己的力量。

你比你想象得更强大,也比你期待得走得更远。你开始比谁都相信自我成长的意义。你学会为你理想的Mr.Right,活成了Miss. Right。

有时候我待在这个属于自己的房间里,捧着电脑出神,这里的一切都不简单,也不容易。灯红酒绿,无限梦想,你也成了这五千万空巢青年中造梦的一员,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你会过上更好的生活,但依旧值得赞美。

我原以为18岁的你,会想留在小城市,早日结婚生子,过你向来喜欢的“岁月静好”的日子。

你尝试过,但失败了,你发现你的心里终究还是有跳跃着的火苗,你喜欢“远方”和“未来”这样充满了仪式感的东西。你希望以自己的方式成长为更好的人,哪怕你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别人的质疑和不解。

既然不能拼爹,就拼命吧!你咬咬牙,把所有的恐惧放进了心底,一腔孤勇,一只皮箱,就来到了北京。

所谓青春是最好的时光,不过是长大成人之后的臆想。你所处的当下,没有钱,看不到未来,不够漂亮,甚至连恋爱都摇摆不定。所有的事情都像沉重的砣,坠在你的生命里。

你会觉得自己快要掉进深渊了,你与深渊互相凝视,而它也已经向你张开了怀抱。

坚持理想比放弃理想要艰难得多,与你同行的好多朋友,他们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选择了另一种更为踏实、妥帖的生活,有责任,也有道义。这种放弃仍然是可贵的,但是人生就是这样吊诡,一旦你放弃了,就很难再有机会翻盘。

日子虽然妥帖,人人希冀的都是幸福美满,可你又深深地意识到,我们的存在,也不仅仅是为了幸福。

你在18岁的时候郑重其事地写下:“我最大的梦想,是有一天写一本书,上面有‘七天路过’的署名。”

你隐隐约约觉得,这虽然是遥不可及的,也并非不能实现。

18岁的你找不到可以实现梦想的路径,但依旧在写。你写了几篇之后写不出来了,便停下来看书,有灵感了就继续写,故事、书信、小说、随笔,一次次试着找到出路。

你在有限的年龄里,期盼着无限的可能。

而现在,你18岁的梦想,终于被25岁的我实现了。

当这一切到来的时候,好似也没有光华交汇的闪光灯照耀,我只是在收到合同后,签了字,然后把合同用快递寄回到了出版公司。

一切的气壮山河,不过是奋力拼搏后的水到渠成。

这一天阳光很好,我沏了一杯茶,泡着苦涩却有回甘的茶,像泡在一天天的日子里。我打开了电脑,不经意点进了QQ空间,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去回望当年的你了。

我失去了曾经渴望被别人关注的心情,只一心奔着自己每天的目标追赶去,但我还是在回望来路的时候,看到了当年的你。

你青涩,懵懂,带着无知者无畏的傻女气息;你坐在电脑前,坐在图书馆,坐在教室里,坐在实习公司的办公桌前,等待着岁月为你揭晓答案。

谢谢你,我最亲爱的自己,谢谢你选择了以自己的方式长大,让我明白了,所谓梦想,也并非触不可及的东西。

序言:嘿,要成为自己的光——陶瓷兔子

认识七天缘于一篇书评。当时她在一家图书公司做编辑,在豆瓣上看到了我写的书评,然后一路顺藤摸瓜加了微信,问我,有一本很好玩的新书,你想不想写一写?然后话锋一转,刚看你朋友圈,你最近看的这几本书我也好喜欢啊。然后一边寒暄,一边发来新书的资料给我看,很努力地说服我写一篇书评,哦对了,还不给钱。

那便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图书编辑,北漂女孩,带点无厘头的天真,也有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性。

认识之后,我们聊过很多关于书和生活的问题,再后来一起合作运营公号。我以朋友兼合作伙伴的身份看着她一路走来,她的好几篇文章上了微博热搜,换了两份工作,月薪翻了两番,写完自己的新书,当然很快还会有第二本、第三本……短短两年的时间,七天好像完成了同龄人五年的成长。

她讲过一句让我印象很深刻的话:“像我们这种长得不够美艳,没有背景也没有金手指的女孩,只能靠自己了,尤其是在北京。但,也还好是在北京啊,它给我机遇,我还它努力,并没有互相喜欢,但还好彼此成全。”

而她说完之后,我心中一瞬间冒出的词,是“还好”。还好她足够努力,还好她没有停下,还好她选择了北京。

一个城市足以塑造一个人的性格和精神气质,尤其是在很年轻的时候,每一段经历都会让人成长,每一个机会都足以改变一生;你吃过的每一段苦,拼过的每一滴汗,都会镌刻在生命中,成为永不褪色的财富。

因此我也很庆幸,不仅仅为她挤上了早高峰的地铁;不仅仅为她终于历尽波折换到了一个足够大、足够安全和整洁的房子;也不仅仅为她跳槽成功,新书得以出版,还是为了她心中的那团火,终于摆脱了温室里的玻璃罩子,在风吹雨打中走过一遭,在鸡血燃燃和幽微一息时经历过摇摆、纠结、犹豫,终于得以生生不息,野蛮燃烧。

人生而迷茫,生而懒惰,生而贪图安逸享乐,但总有人,会在其他人选择“女孩子留在家乡,随便找个人嫁了吧”的时候选择只身北上;总有人,会在别人觉得“这工作还不错啊”的时候选择突破自我;总有人,可以让自己的生活中不仅有微博、抖音、吃鸡游戏,不仅有痛苦、犹豫和自暴自弃,虽囿于格子间与厨房,但心中仍有星辰大海。而她就是这样的人。

我见过很多人,他们汲汲于靠近资源更强、上进心更足、野心更大的人。像是月亮靠近太阳,因为离得足够近,也能沾一丝光亮。他们的口头禅是“你要去上自习我也去,你要不去我就在宿舍睡觉”,或者“朋友去健身的时候,我也会跟着跑跑步”。而七天不是的,她是那种心怀小火炬的人。在北京的茫茫人海中,小小的她虽不起眼,但始终不忘自己一点微光,没有忘记要变得更好,没有忘记时刻提醒自己要跳出舒适圈,没有忘记在难过痛苦的时候也要咬牙向前走。

她还没找到太阳,但她成为了自己的光。

这也是我很喜欢她这本书的原因,不卖惨,因为所有的惨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不炫耀,哪怕吃过的亏、走过的弯路还历历在目;不鸡血,不否认生活的糟糕以及日常的小确丧。

那只是一个女孩的成长历程。

那也是千千万万年轻人的成长历程。

而你,是其中的一个吗?

愿你看完这本书,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ONE大大的城市,小小的我北漂三年, 我过得怎么样了?

我是在22岁那年来到北京的。

不是为了爱情,也不是为了亲情,大概只是因为北京是离我最近的梦想之都。

人是愿意为了梦想跋山涉水的,更重要的是,在年轻的时候,我们认为梦想高于一切。

我收拾了两天行李,走的那天在廊坊的车站包了一辆私家车,车主不停地问我:“小妹妹,你东西多不多?咱们可千万不能超载啊,不然要被罚钱的。”

我忙说:“不多不多,肯定能装得下。”

路上过安检的时候,车主一边抱怨一边想对策:“小妹妹,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待会儿查车的要是过来了,我就说你是我妹妹,我送你上学。不过要是真罚钱了的话,你得自己解决啊。”

我捏了捏自己的钱包,跟车主说:“没问题,你只要负责把我送到北京就行,罚钱的话我负责。”

还好,安检很顺利。我松了一口气,觉得这个美好的开始,好像意味着北漂生活会一路顺利下去。北漂第一年:需要的就是适应孤独、习惯孤独

刚到北京时候的房子是朋友帮我找的,在传媒大学地铁站附近。租的是一间平房,卫生间和洗漱的地方都在外面。这和我想象的北漂不一样,但还好,我可以接受。一开始总会有点苦,但我相信不会一直这么苦。

每天下班我都需要从繁华涌动的人潮中向外走,走到五环之外,倒三趟地铁,再坐一辆蹦蹦,回到那个可以称之为“家”的住处。

合租的房东阿姨很好,她会告诉我在哪里买生活用品,哪里的饭店好吃,偶尔也会敲门递进来一块西瓜。那言笑晏晏中,有我学不会的知足和岁月静好。

但平时相处中,也能听到房东阿姨和儿子一家人的言语争吵,模糊中听出来是因为儿子挣钱不多,要二老搭钱买新房,也能听见房东阿姨温和地劝说道,一家人就这么住着不也挺好的吗?“好什么呀,你看一个月房租才能收那么点钱,连孩子上学都发愁,难道一辈子就只能在这个五环将就了?”有一天阿姨和儿子在院子里吵了起来。

我一下子被“将就”两个字击中了,我来北京,也不是为了在这个连室内卫生间都没有的村子里消磨时光啊!

我开始害怕,害怕在这个小房子里平庸下去,害怕这城郊之外的平房装不下我热烈的梦想,也害怕这琐碎的日子消磨我的斗志。

深夜里读绿妖的《北京小兽》,周云蓬在序里写道:“北京不允许你打盹。你稍微一感慨,或者一走神,你的箱子就旧了。就有新人像森林里的藤蔓一样,从你的身边悄悄地攀上来。”

而我印象最深的是绿妖借着女主角的口吻在文中说:“你知道吗,每天晚上我都想辞职,可是每天早上,我都告诉自己:去上班,穿上你最贵的衣服,把他们都斗垮。因为我想知道我到底会变成什么样。”

在北京这样一个偌大的、冷漠的、缺少爱情的城市生活,需要的就是适应孤独、习惯孤独,需要的就是这样顽强的生命力。

我当时还没跟男友分手,但感情摇摇欲坠,常常一个月只见一次面。他带我去吃饭,固执得从来不让我付钱,也固执得不跟我谈未来。

但我不像从前那么害怕感情失败了。我知道,要在北京生存下去,从头发到心肠,都得慢慢硬起来,做好孤身一人、提剑奋战的准备。

我的解决办法尤为笨拙,就是加班。我疯狂地做方案,找资源,想办法认识行业里优秀的前辈们,业务能力奇迹般地在短时间内得到了领导的认可,然后提前转正,并且有了自己独立负责的图书项目。

晚上回到家的感觉,就像圣埃克苏佩里笔下的小王子又回到了他的小星球上。只是属于我的星球,没有玫瑰花,有的只是一片猴面包树。但我不会像刚来的那段时间那么无助,不会动不动就在床上哭,也不会再一次次地自问为什么要一个人跑到这个大城市,我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吗?

闯过最辛苦无望的那几个月,我收获了第一个百宝箱:任何想知道的答案,只跟自己要,不跟这个城市要,也不跟爱情要。

当年年底,我拿到了公司颁发的新人奖,还有一笔小小的奖金,再加上年终奖算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于是,等过完年再回北京的时候,我换了房子,搬了家,从东五环搬到了北四环。

我自嘲,我果然变成了精明、功利又世俗的姑娘啊。但是我在心底告诉自己,真是喜欢你这样为生活精打细算,眉目间野心勃勃的感觉。

和初来北京时不同,我在租车软件上预订了一辆车:“师傅,我要搬家,我要最大的金杯。”这次,我再也不怕车会超载了。“终于算是城里人了啊。”这次搬家像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的北漂生活有了小小的改善。北漂第二年:我不爱北京,北京也不爱我,但我们可以互相成全

一个人在北京的第二年,我换了房子,开始自己做饭、健身的日子。尽管这次还是跟别人合租,但我依然觉得满足。我是带着悲观主义的乐天派,相信在每个不够完美的情节背后,总有着隐藏的奖励和未知的惊喜。

我所做的工作属于出版行业,既是因为热爱,也是因为觉得终其一生,自己也逃离不了文字的表达与救赎。它是我孤独时候的避难所,也是我日常小确幸的生产地。

为了把写作的事业发扬光大,我关注了很多微信平台,在下班回来或是周末的时候,会专门带着电脑在咖啡馆泡上一天,把它们的投稿邮箱汇总起来,再整理好自己写过的文章,一个一个地用邮箱投递过去。“嗖”一下点击发送键,像是给另一个宇宙投递求生信号。

大概发送了十几封邮件后,我收到了一个平台的回复:“可不可以给我们写专栏?”

收到邮箱回复的时候,我正坐在床边,然后一下子蹦了起来:“太好了,太好了!”

于是,我开始给这个平台供稿,写音乐专栏,写民谣故事,从老狼、许巍到杨千嬅、孙燕姿,我会为了写好一个音乐人的故事去找好几个小时的素材。有时候改稿到凌晨一点多,每个月写三四篇,所得的稿费仅仅可以维持生计,但这样的一份兼职写稿工作,让我看到了闪闪发光的未来。

人就是会被这样或那样的转机打动的,我不爱北京,北京也不爱我,但我觉得我们可以互相成全。

慢慢地,机会多了起来,有过被微博大V转载的文章,也有了被仰慕已久的平台约稿的经历,稿费也从两百块涨到了五百块。最忙碌的那个月,我写稿的收入竟然超过了本职工作的工资。但同样在那个月,我的熬夜纪录从凌晨两点延长到四点,只为了写一篇加急的稿件。

同时,我负责的工作项目开始变多,一个月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加班。加班和外卖是一对好伴侣,有次吃完外卖,我站在公司的窗口向下望,我看见北四环的高架桥和霓虹灯。

我看见灯红酒绿,声势浩大,万盏灯光,无数梦想。

我暗暗在电脑上写道:“我喜欢这样的北京,这里有迷失的灵魂,也有倔强的人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你,拥有着无数可能性。”

借用廖一梅的话说:“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但我知道自己不要什么样的生活。”

我不要舒服,不要安稳,不要一眼望得见头的乏善可陈。

但凡有一点点底气,去工作吧!我一遍遍告诉自己,看看银行卡余额,把充电宝充到满格电。

人要有那种揪着自己头发,把自己从泥地里拔出来的力量,哪怕是独自一人,哪怕一事无成。这个城市不就是拿来给人造梦的吗?

好像就这样,我忘记了一些生活中最初感觉到的困难,一个人工作,回家,走在路上,坐到车里,跟女友逛街,偶尔有男孩子约着吃饭。

但改变并没有期待中的那么快。有时候不是北京辜负了我们,是我们把太多的奢望放在了这座城市身上。我们觉得只要来了这里就会高人一等,会迅速升职加薪,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所谓的新生活没有如我预料的那样快速到来,一切都在四平八稳地缓缓前进。那些朋友圈里出现的月入十万的奇迹,那些四处旅行走走停停的漂亮女孩,依旧离我很遥远。

北漂的生活不是魔术师的手,不能迅速地为你镀上光环;也不是美图秀秀,不能给你的生活加一层梦幻的滤镜。

你不能着急,一着急就完了,一着急就会焦虑、猜疑,拖着行李箱走来走去。走进某个男人住的酒店里,走进某个导演的怀里,或者走回你来时的车站。

但依旧有很多人走进来,很多人走出去。走进来的人提着一个皮箱,叫青春;走出去的人也提着一个皮箱,叫妥协。

北京,是吞噬了无数人青春的永不干涸的他乡。北漂第三年:北漂给一个女孩最大的礼物,是真正的自我接纳

第三年最开心的事,就是搬出了合租屋,拥有了自己一个人住的房间。

我从淘宝买来了懒人沙发、书架和衣架,然后在深夜里,一个人一遍又一遍地组装。刘瑜说什么来着?嗯,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一个人躺在懒人沙发上,看着用吸尘器打理干净的地毯,什么都不想,蓝牙音箱放着歌也不必管多大分贝。

在某一个瞬间,我觉得我爱上了自己。不那么优秀的自己,不那么努力的自己,不那么光彩照人的自己。

我原本以为这样的一个自己在北京不过是个loser,但是到了第三年,我终于心平气和地意识到,我可以不依靠任何人,不讨好任何人,就能得到快乐。

我原谅了自己七百多个日夜的孤单和寂寞,原谅了自己的敏感、焦虑、深夜痛哭和感情里的爱而不得,原谅了我固执又盲目地跟家人反抗,又一往无前、乱打乱撞地生活。

北漂给一个女孩最大的礼物,是真正的自我接纳。

一开始,我是用生存的本能来适应这个城市;再后来,我是用努力和焦虑来对抗这个城市;到现在,我终于可以用快乐和自由,来感知这个城市。

我啊!我不要成为随随便便就放弃的人啊。

这一点光明的爱意,是我对这个城市的献礼。

身边有很多跟我一样北漂的女友,我们偶尔一起吃饭,去后海酒吧听歌,相约咖啡馆加班。我们最常讨论的事情除了工作,竟然是感情。

有朋友说,作为一个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能自我满足的大龄女青年,时间久了,也没有恋爱的欲望了。考虑起两个人的生活,反而比单身要付出更多勇气。

但其实无所谓,恋不恋爱,结不结婚,终于变成了没那么要紧的事。

一个人北漂到了第三年,我终于给自己找到了一种能够坚定而且独自地活下去的方式。

有小伙伴邀请我一起做平台,我觉得很好。我们合作得很愉快,每周都在写稿子,身体里流淌着新的欲望和野心。

健身有了效果,我有了隐隐约约的腰线。偶尔自己做饭,守着电饭煲听着粥一点一点沸腾的咕嘟咕嘟的声音。

我想我终究是幸运的,被命运吆五喝六之余,还是找到了这个生存游戏里隐藏的奖励,比如每一天用一点时间来爱自己,培养自己跟自己玩的乐趣。

我不觉得每个女孩都必须要用北漂来为命运下注,但像我这样有一点好奇心和挑战欲的,我挺想跟观战的她们说,别怕,它没那么恐怖,也没那么幸运。它不确保你能收获什么,你只能投身其中,找到自己想要的。

你想要钱,就去挣钱;你想要名利,就去名利场;你想要眼界,就去体验;你想要成长,就去磨炼。

只要你自己觉得快乐,人生何其美丽。

是的,在北京,谁也救不了谁,谁也不爱谁,每个人都在嗷嗷求生,看似热络却无暇顾及彼此,然而又能怎样呢?

哪怕痛苦挣扎,遍体鳞伤,他们一无所有地来,也许还会一无所有地离开,北漂青年们依然在爱着,依然在活着。北京地铁生存手册1

每天早上从关掉闹钟的那一刻起,我脑海里浮现的最重要的事,就是计算离到达地铁站还有多少剩余时间。

如果是一个小时,我就可以慢悠悠地洗漱,温一杯牛奶,然后不慌不忙地走到地铁站,哪怕是等两趟才能挤上去也不会晚。

如果只剩三十分钟,我就要一切以加速度进行,哪怕头发睡翘了也只能用手指蘸着凉水压一压,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地铁站,放包,安检,刷卡。刷卡时那“滴”的一声,象征着新的一天提上日程,然后跟自己说一句,春宵苦短,继续前进吧。

能不能挤上早高峰的地铁全靠运气,我需要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杀出一条血路,才能抵达自己想去的上班地。

如果是在七点到八点半之间出门,地铁的拥挤程度可以用炼狱来形容,如果在八点半之后,则能稍稍与早高峰擦肩而过,得到一点点喘息的空间,但仍旧不能放松警惕,因为换乘站最容易有一大波人蜂拥而至,而那一缕翘起的头发会被挤得更翘。

在北京地铁里,人们缺失的是尊严感。挤地铁就像一场战斗,你要像一个原始人一样冲进去、挤进去,必须去占领生存的高地。

但是地铁上的女人们,无论被挤成什么形状,都描着眉,涂着颜色各异的口红,前一秒可能被挤到想爆炸,下一秒又会满腔热情地投入战斗。

我不爱北京地铁,可是它已经成为我生命中很难剔除的一部分了。

我必须时刻保持着战斗状态,冲上去。2

中国有两种地铁,一种叫北京地铁,另外一种叫其他地铁。

北京地铁是每个观光客必拍照打卡的地方。因为它的拥挤,也因为它的盛大,因为它的前所未有,也因为它的独一无二。

有人说:“北京太大,太多人,太拥挤,诱惑太多,人太容易迷失。北京地铁就是其中一个缩影,让人身处其中,不知东西。”

早晚高峰的地铁承载着北漂们的梦想和事业,所有顽强的生命力,都在挤地铁的时候得到了爆发。

可能一平方米的空间要挤七八个人,可能早上刚刚买的豆浆在拥挤中洒了一地,可能你挤上了地铁,下车后会带着旁边的时尚女郎“熏陶”给你的满身香水味接受女友的质询,可能你会被穿着黄马甲的大妈们像包粽子一样推进人满为患的列车里。

如果说挤地铁也算是一种朝圣的话,我想每个人都匍匐在这条路上感慨万千。

很多人因为见识过北漂们的地铁通勤而选择远离北京,也有一些人,因为这庞大的系统而看到了未来。

很早以前听过一首歌,叫作《十点半的地铁》:“十点半的地铁,每个人都有了座位,温柔的风轻轻地、轻轻地、轻轻地吹,身边的姑娘,胖胖的她,重重地靠着我睡,我没有推,我不忍心推,她看起来好累。”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管你有没有在北京,如果听到了这首歌,请自动忽略吧!

北京的地铁,别说到晚上十点半了,就算到十一点都不一定有位置,尤其是贯穿了亦庄和天通苑的五号线。如果你想体验北京地铁的话,五号线是绝佳的选择。

这条线上有名声在外的北漂大本营“天通苑”,也有日益繁荣的“亦庄”,从东单换乘可以走到每个观光客必去的天安门与王府井,从宋家庄换乘是南三环北漂们的大本营,从东四换乘能看到最原汁原味的北京胡同,从雍和宫换乘可以去京城中传说最灵验之地祈愿。

如果你不选择换乘,则可以从北京的最南端坐到最北端,等待你的天通苑,是知名的“睡城”,它安顿了无数人的温柔乡,为他们养精蓄锐,等待新一天的“朝圣”。

我刚来北京的一年内,每天都要完成从八通线到一号线再到五号线的换乘。

四惠东站是我的噩梦,在工作日内,原本只需要一百米左右的换乘路线被几个铁架子围成限流的走道,我得被人群推促着要走上五分钟,才能到达换乘的位置。

仿佛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地铁的缝隙里,小心翼翼,又行色匆匆。

地铁炼狱能带给大家唯一的好消息,大概就是新站点或者新换乘点的开通。这意味着有些人的上下班时间可以缩短五分钟,或者居住的地点幸运地升级成“地铁沿线”。

要知道,在北京,“地铁周边”的房子,无论是租还是买,在房市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每一个需要排队才能上去的站点,都彰显着它重若千钧的“江湖地位”,和每一个北漂对它们的青睐。

在北京生存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从地铁中存活下来,无论在车上的空间多么令人感到绝望和难受,走下车来,甩一甩头,你还是要走进生活里去。3“请站到黄色线以外候车,不要靠近地铁。”“能上的赶紧上了,这位同志你往里面走走,这趟地铁还能上一个人!”“人满了,别挤了,等下趟吧!”

你在地铁一定见过说这些话的人,他们通常穿着黄马甲,一副经验十足的模样,无论是多么满当当的列车,他们总是能像变魔法似的再往里塞几个人。

这些在车厢门口站立的地铁服务人员,他们也被称为“地铁推手”——负责在拥挤的车门外,使劲把乘客推进车厢,以确保能及时关好车门,保证车辆安全通行。

有老北漂们编写过一本《北京地铁生存手册》,里面提到挤上地铁的要领之一是:“先将脚放入车内,双手抓上方扶杆,发力将全身送入。”

有人在用“生命”坐地铁,也有人用“生命”在赶地铁。据说几年前,在十号线上有一位乘客死于屏蔽门和地铁的空隙间,她每天坐五号线换乘十号线到公主坟站,然后毫无征兆地,在一个与平常无异的工作日,成为新闻上的一个名字。

我在上班路上刷到了一则有人挤地铁挤到骨折的新闻,据说北京地铁承担了10%的责任,赔偿了五千块。因此每一次换乘的时候我都格外小心,想着哪怕是被迟到扣掉五十块钱,也比骨折花费上万块钱要划算。

我曾因为公司聚会到深夜,而去赶过最末一班的地铁,走到进站口处,却听到广播声说“开往××方向的已无车”。第一次遇到这种状况的我向工作人员求助,无措地问他我还能不能进站,他已经没有耐心回答,只摇了摇头。我捏着手里的钱,感觉到心一下子就碎了。

我只好鼓起勇气去路边打车,担心的不仅是要多花几十块钱,更是在深夜行走时,一个独身女孩的安危。

此刻,地铁的拥挤在我的脑海里荡然无存,唯独记得它的便利与安全。4

北京地铁见证着一个城市的众生相。

吹拉弹唱的行乞者,或许就是在二环内有房,年薪百万元的人。工作时他们双腿瘫痪,眼神黯淡又绝望,举着的纸牌上写尽了他的悲惨身世,旁边还有一个小盒子用来安放大家给他的怜悯,同情的分量,就是他一天的工资。回家路上,他或许就是一个带着拐杖的步履轻快的人。

在地铁站台拥吻的年轻男女,或许是在见最后一面。在二号线相遇的他们,或许会在四号线分开,在十号线复合后,也有可能在五号线告别。

地铁里的上班族统一低头划拉手机,上下班通勤,大家基本都靠手机打发时间。也许在这其中,有一个不知名的作者正在为自己的新小说码字到最后一章。他不确定写作能带给他什么,带给他的,或许正是在这个狭小空间里的充实感。

来来往往的人群摩肩接踵,但总有一群人,守候在地铁口,从早到晚。他们叫卖着袜子、衣服、手机贴膜、藏族首饰、鲜花,跟着是煮玉米、麻辣烫、水果、臭豆腐、房屋中介、黑出租。

有时候下了地铁,我会买一束花用来告慰一整天的忙碌,勿忘我、百合、玫瑰,以及种种叫不上名字的鲜花,只需要二十块钱。卖花的大叔在同一个地铁口待了半年,到后来,他总会主动拿最新鲜的那束花给我。

每一列地铁经过的地方,都是一个江湖。

每一个从这厢地铁换到另一厢地铁的乘客,都是赶路人。

在呼啸而过的地铁上,我突然想起了那首歌的最后一段:“等到了站,下了车,余下的路还有好长。”

北京地铁,仿佛是每一个生活在北京的青年的宿命。

你讨厌它,喜欢它,对它留恋,对它绝望,但最终,你还是离不开它。是当初离家时不顾一切的倔强,柔软了我们今日融入城市的模样。

穿过地铁时,旁边那个男孩子耳机里放的是《一个人的北京》。他看上去不到20岁的样子,但眼神里有着多重欲望,关于青春、希望、理想、爱情。

还没被地铁炼狱打败的我啊,一定可以在地铁的来回穿梭中,找到属于我自己的路。哭着吃饭的人, 是能够笑着走下去的1

对北京的记忆,几乎都是关于食物的记忆。

从传媒大学的卤猪蹄和肉夹馍,到北四环亚运村的牛肉火锅和麻辣烫,它们总是在记忆里飘着香,提醒着我与这个城市的酸甜苦辣,爱恨情仇。

刚来北京的那一年,我住在一个朋友姐姐给找的房子里。房东从山西携家带口而来,在传媒大学旁边开了一家肉夹馍店。

我喊房东娜姐,她是个典型的北方姑娘,说话干脆利落。一家十多平方米的小店被她归置得干净整齐,连一个小小的窗户,她都买了壁纸来装饰。在北京周边的平房里,她依旧保持着生活的体面,即便是作为一家小店店主,她都成了方圆百米内活得最恣意的一个。

早上醒来刷完牙洗完脸后,我在平房的院子里一哆嗦,冬天的冷风吹在脸上,瞬间就清醒了。我收拾完之后走到路口,跟娜姐打了声招呼,便带着一个肉夹馍去赶地铁。

地铁总是特别挤,要等上至少两趟才能挤上去,如果碰上高峰期的限流,就会在弯弯绕绕的栅栏里走上好久。旁边的人都刷着手机,面无表情,生活似乎没有了值得庆幸和悲伤的事情,只是等待着一个又一个拥挤又无措的日子。

这个时候,肉夹馍的香味从包里散发出来,不那么浓烈,却告慰了在等车中焦虑不安的自己。

我抱紧了自己那并不名贵的包,盯着左上角的指示牌,在“列车即将到站”的地铁广播中,一次又一次地重拾起对生活的信心。

我仍旧记得来北京吃的第一顿饭,以及那个陪我一起吃饭的前任。

那是一家在北京某个细微的骨骼处盘踞的小店,有着半旧的招牌,黯淡的桌面,和并不柔软的椅子,它像北京街边任意一家谦虚又不上进的小店,并不热情地,半推半就地接待了我们。

当时的男朋友带我找到了房子,帮我搬了行李,两个人在街角的小店里吃兰州拉面,没有觉得日子有多苦,但也清楚并不简单。

后来每次吃兰州拉面,我还是觉得香、充实。虽然它不够高级,也并非珍馐,但仍是我的心头好,像过去不完美的爱情,在饥肠辘辘的时候,依然值得惦念与感激。

所有在感情中的茫然无解和爱而不得,终究会成为更加妥帖和自知的心情。陪你吃饭的人换了,可是那曾经得到的治愈感和饱腹感仍在。

有的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有的食物,却能够承接年深日久的怀念与成长。2

在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我从东五环搬到了北四环。手头上的工作逐渐步入正轨,但也有新的困难和挑战涌上来。夏初的夜晚,等我下了公交车走到小区门口时,大多数小店已经关门了,仍还有两三个亮着灯的餐馆,慰藉着像我一样的都市夜归人。

那段时间,我在工作上太过于关注自己的进度,跟协作同事的关系变得紧张,领导Alice把我拉进办公室里谈话:“职场上最重要的不是你做得多好、多优秀,而是要懂得团队作战比个人出彩更重要。你需要试着跟同事更加客气。”

我低着头说好,但是心里还是觉得委屈,我还没吃晚饭,加班到现在,可是其他人都早就下班了。Alice看着我快要哭出来的表情,温和地说:“你不要那么坚硬,你要学着软下来。”

她是我在北京遇到的第一个领导,也是让我成长最快的领导,同为90后的她在工作中雷厉风行,在日常中又格外温和柔软,情商极高,是那种能让人信赖且让人愿意为他卖力的boss。

我揣着Alice语重心长的建议,继续赶完当天的工作,十点多打卡离开公司,匆匆赶到公交站坐最末班公交回家。

下车后,我走进小区附近一家有牛肉火锅的小店里,绿色的蔬菜和牛肉在汤里咕嘟咕嘟,我坐在最里面的座位上,一边吃一边掉眼泪。这城市那么大,可是能让你痛痛快快哭一场的地方真的很少,独自吃饭的小店,算是一个。

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一个人去吃饭真是羞耻,连身影都看起来格外孤独,还要注意着店员会不会暗暗侧目自己,脸上会不会浮现着一种“你好可怜”的同情。

但是多经历几次加班,多经历几次失落,便会觉得一个人去吃饭是难得的体验。你能有一个安静、自在的环境,来默默估量着自己的得失,计算着脚下的,以及明天的路。

从店里出来的时候,我接到了妈妈的电话。“你回家了吗?”“还没呢。”“怎么这么晚还不回家,我们得多担心你呀。”“我刚下班,今天有事加班了。”“怎么加班到那么晚呢,怎么回来的呀,吃饭了吗?”“我坐公交回来的,偶尔才加班这么晚,平时很早就下班了。嗯,我吃过饭了。”“你吃的什么呀?”“我已经快到家了,先不跟你说了。”

我匆匆挂了电话,说不清楚为什么突然有流泪的冲动。她身在千里之外,并不知道我每天都在忙什么,她只能根据时间来推断我有没有吃饭,有没有到家,有没有上班。

就算我一时是情难自禁哭了出来,她也只能在电话那头着急地说:“那你回家来,好不好。”

我不能说,也不想说,哪怕就着晚餐吞咽下去,也不会把其中的艰辛说给家人听。

除了深夜里的小饭馆,家里打来的电话,溜到脖子里去的彻骨冷风以外,北漂生活还有什么呢?还有找不到出路的生活,乏味而焦灼的日子,以及看起来永远也忙不完的工作。

这一切的一切,构成北漂生活的冰山一角,而里面深埋的,是一个女孩对于未来和光明的期待。3

搬了三次家后,我新租的房子里终于有了干净的厨房。柴米油盐酱醋茶,一下子构成了另一种生活——妥帖,温暖,自愈,自足。有厨房的日子带给我更多的信心:无论世界变得多么陌生,我都有能力喂饱自己。

我喜欢下班后拐个弯去超市买菜的感觉,在挑挑拣拣中找到自己最心仪的食材,在叮叮当当的准备后,起锅热油,煎炒烹炸,不消一小时,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就呈现在饭桌上。

平时下班的时间,我会用电饭煲定时熬粥,或者煮一份手擀面,等起锅的时候再倒两滴香油,瞬时香味四溢。

到了时间充裕的周末,我喜欢买排骨或五花肉来炖,守在厨房里,等着香味一点点地散出来,时不时会打开锅盖来看看肉上色的程度,就好像一切美好可期,所有的焦虑都在那一瞬间被驱散。

在食物里,常常能看得到时间的力量。曾经被自己厌恶的那个脆弱、犹疑、不自信、不确定的我,在食物面前变得强大起来。明天和将来,都是充满变数的,但值得庆幸的是,我还可以把握住现在。

有一次要做酸辣藕片,我贪恋妈妈在家做的味道,于是拨通了电话,让妈妈一个一个步骤地教我,尽管到最后做出来的味道还是差了点,但是我和家人的联结,似乎因为一道菜而变得更紧密了点。

我开始意识到,即便是在不够如意的生活里,也应该让自己绽放出一点点光芒,那光或许并不闪亮,只是一点点微弱的光,但是不会熄灭,足以带着自己往更加光明的前路上走去。

所谓的成长并不是艰巨或伟大的事情,而是由一个个渺小的瞬间构成的:是失恋后流着眼泪却懂得了不打扰;是工作不顺时满腹心酸却反思着自己如何能做得更好;是即便很辛苦的日子里,也懂得让自己吃饱饭,得到来自食物的支撑。

曾经哭着吃过夜宵的夜归人,也会笑着走到属于自己的未来。

人在北京待的日子久了,就偏爱一些汤汤水水的食物,仿佛能把自己所有的快乐和委屈都放进了食物的汤汁里,一口一口地咽下去。人生海海,无限况味,都融化在这一餐一饭中。

人生是没有指南的,食物才是安身立命之根本,人生自是有情吃,辛酸苦辣,你我都将一饮而尽。

那些寂寞却又相同的人生啊,总是在一碗蛋炒饭、一份拉面、一份寿喜锅中拥有了无穷的力量。不经历租房,不足以谈漂泊

一个人在大城市搬多少次家,才能真正地留在这里?这个问题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我还在尝试,在探索,在押一付三的租房中逆流而上,奋力前进。1

2013年的夏天,我来北京实习面试,借住在朋友琳琳家里。那两天的时间里,我第一次全方位直观地感受到了北漂们是如何租房,如何生活,如何用力地想要在这个城市扎根下去的。

当时琳琳租了三环边上的一间小小隔断房,这个四居室的房间被分成七个房间,客厅有两个暗隔,琳琳和另一个男生平分主卧,算是明隔。明隔比暗隔唯一好的一点,就是还有半扇窗户,暗隔则完全没有窗户,琳琳是在工作一年后才从这个房子里的暗隔换到明隔。

琳琳的房间非常小,小到放了一张床之后,连两个人同时站立的空间都没有。说是隔断,其实只是一层薄薄的木板,房间的隔音效果几乎为零,声音不需要很大,只要正常说话,隔壁就能听得很清楚。

深夜,我和她躺在床上,我压低了声音问她:“你这个房子这样不太安全吧。”

她轻轻告诉我:“主要是便宜。反正只是用来睡觉的,也没什么要求了。”“可是为什么不租得远一点呢?”“你不懂,地铁通勤真的太耗费精力了。我宁愿住得简陋一点,也要离公司近一点”。琳琳是我在一个文案群里结交的朋友,说话轻言轻语。当时我在群里说要来京面试时,她非常热情地邀请了我,说自己租了个小房间,不介意接待我。

大学毕业后她独自一个人来到了北京,本来打算体验一两年工作就回老家的,可是做了保险行业后,发现努努力真的能挣到一些钱,于是铁了心要留在北京。她看起来温柔乖巧,但是内心很坚硬。

她当时的房租租金是一千六百元,比我实习的工资还高。去年年底,她存了五万块钱,全部寄回了家里。

琳琳说第一次交房租的时候一下子要交七千多块,没有积蓄的她只好去问朋友借钱。那个月她没有出去吃过一次饭,靠着方便面和老干妈熬了过来。

过了一会儿,她轻轻说了一句:“如果这个季度业绩好的话,我准备换个房子,接我妈来北京玩几天。”

我回答她:“一定会好的。”

第二天,她六点多便起来洗漱。薪资丰厚,伴随的便是早出晚归,她说早上八点前就要到公司。洗漱完后趁着大家还没起床,琳琳把前一天下班后没来得及洗的衣服放进洗衣机。隔断没有阳台,她洗好的衣服就晾在卫生间。

我们下楼去小区门口的早餐店,吃了十块钱一屉的包子,买了两碗小米粥。她问我够不够吃,我说够了够了。

她笑着说:“这还是最近几个月来第一次来店里吃早餐,平时都是买了直接带走。”

第二天我面试回来时,在门口等她到晚上十点,夜色中她迎着小区里的唯一一盏路灯朝我小跑过来:“对不起啊,今晚又加班了。”

我问她:“那这个月业绩应该还不错吧?”她笑了笑,又重重点了点头,带着我踩着老旧的楼梯,走向那个所谓的“家”。我在她的笑容里,看到了未来的模样:我们可能都会苦一阵子,但不会苦一辈子。2

或许是因为那个毫无隔音效果的房间给我留下了太大的恐惧感,我刚毕业的那一年没有选择来北京,而是留在毕业的那座城市做了一份编辑工作。

毕业后租的第一个房子,是一间精准测量后不到七平方米的小屋子,刚刚好能放下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个衣柜。如果有朋友来做客,屋子里连转身都变得艰难,两个人的衣服摩擦在一起,发出沙沙的声音。

但是我依旧跑到超市去买了壁纸,把裸露出来的暖气片包住。虽然窗户看上去有些陈旧,但贴上壁纸后,也有了一分温馨的气息。我还去花卉市场买了一束花,放在桌子上最显眼的地方,如此一来,连小日子里都飘着香气。

虽然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我对未来的日子有着盲目的乐观和信念,相信只要有勇气,有决心,这个城市总会有我的容身之处。

手机里放着张悬的《日子》,我轻轻哼着,拖着地,仿佛未来妙不可言,奔涌而来。

一个小小的屋子,看似狭窄,却能盛放无数不足与外人道的情绪,悲伤、受挫、难过、失望。

它比不上朋友有温度,却比朋友来得更妥帖,容纳着我深夜放肆的无眠,凌晨四点的眼泪,还有失恋后的酒醉。

也是在这个房间里,我接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兼职,赚到了第一笔稿费,尽管微薄,但是它代表了生活对我的认可。

我在自己的手账本里,为这个时刻记录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记录中自我审视,畅想未来。

我是爱生活的,但生活似乎并不打算给我以稳妥。我当时供职的那家公司盈利微薄,直到支撑不了日常的周转,动不动就放一周半个月的假时,我才突然意识到,我想要的稳妥和安逸,这个体系不够健全的小公司给不了,这个没有太多工作职位可供选择的小城市也给不了。

要留,是没发展也没有五险一金的工作;要走,是不确定的未来和跟十多个人平分一个房子的隔断间。“外面的世界特别慷慨,闯出去我就可以活过来,留在这里我看不到现在,我要出去寻找我的未来。”周迅的歌声从手机里传出来,带着她的野心和欲望。

我在那个小房子里想了半个月,看了几十本小说,发了无数次狠誓,最终毅然决定要一个人逃出小城市去寻梦。

就这样,一辆面包车装了全部行李,我从小城来到了北京,从小镇青年变成了北漂姑娘。

我从所有人的来处而来,带着所有人的梦想而来,只为在这个城市,找到更好的自己。3

在通州一个月七百块钱的小平房,是我在北京的第一个落脚点。我从家到上班的地方要坐一个半小时地铁,中间要倒三趟,再走九百米的路。

每天在伴着星光下班回家的路上,我都会在小区门口要碗麻辣烫,盘算着要不要加两块钱的方便面,毕竟一顿不能超过十五块钱。

当时的男朋友来过我住处一次,这里没有热水器,我用热水壶烧好水来给他洗脸,他洗完脸后想了想,郑重地告诉我:“在北京扎根没你想象中那么容易。”

后来我们经历了一段周折的分手期,他要强又隐忍,想在北京做一番自己的事业,关于未来从不说半分不确定的话。而当时的我,毫无目的,又不太懂得怎么在这个城市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看起来真的不太像能与他并肩奋战的人。

即便我把“只要我们在一起没有什么熬不过去”这样的话重复了好多遍,他依旧在手机那头说:“我想我们真的不适合。”

电影里总有很多关于北漂的片段,蜗居在小房子里憧憬未来的男男女女,最终含着泪说再见。如果你没有来过北京,会以为这不过是煽情的影视片段,可当你生活在北京,才发现那就是你我的此时此刻。

在这个小平房居住了大半年后,我终于攒够了押一付三的房租,打算从通州搬到北四环的次卧。我在网上浏览了很多租房信息,有一个在心仪小区的房子刚好在转租,我便准备第二天跟中介签合同。

约定好的房租不变,但是原租户姑娘晚上匆匆给我打过来电话:“我劝你还是不要租了,这个中介让我跟他串通好给你涨价。”

我当时就震惊了,我以为我知道的黑中介不过是不退押金,没想到即便是有合同,他也会暗自从中涨租金。

姑娘说中介在电话里骂她,原因是不加价他就赚不到钱,他总得找下家坑,而且话里外里的意思就是:“中介都这样,你们还不掏点钱怎么的。”

姑娘略带无奈地跟我说:“咱们都是自己在北京奋斗的女孩,都不容易,我也不忍心骗你。这个中介不靠谱,你再找找其他的房子吧。”

我问她押金是不是能顺利退掉,她苦笑着说:“看这情况应该怎么都会剥削点了,唉,听天由命吧。”

没有被中介坑过的北漂都值得庆幸,但这只是代表你比较幸运,而并不意味着你没有被剥削的可能。

我的一个朋友就曾经还没入住就被坑了近万元。因为中介钻了合同的漏洞,所以就算朋友报了警也无可奈何。他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后来我听说他在公司住了三个月。

还有一个朋友,因为房东着急卖房,让朋友第二天就必须搬出去。女孩苦苦哀求,问加两倍的钱缓一周行不行。房东对着她吼,让她别挡了他的财路,如果第二天搬不完,只能把她的行李都扔在门外了。

这个城市或许没办法记录我们一次次搬家的泪水,却在我们各自的成长中,给我们留下了坚强,留下了经验。

如果没有经历过租房,你就不会明白每一个北漂的梦想,为什么其中一定有一项是希望在北京拥有一套房子。

因为那意味着你不必再担心房子什么时候会被拆除,租房公司找各种借口不给你退押金,还有不必在零下几度的冬天,为了一处住所四处奔走。

冷风从脖子里灌进来,像是找到了心仪的地方,使劲儿作祟,可是我还在这个偌大的城市里游荡。万家灯火,没有一盏是属于我的。

说来是勇敢而又独立地生活在这个城市,为了梦想执着得不可一世,可是某个瞬间,我也会觉得自己不过是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不过是无根的异乡人,风吹来,才知道会倒在哪个方向。

租房面前,人人心酸而平等。4

经历了各种曲折和变动之后,我终于在来北京的第三年,拥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

不是在五环开外的城中村,也不是跟朋友合住在一间屋子里,而是一间属于自己的,独立的房间。

英国女作家伍尔夫说:“要求你们拥有自己的房间,就是要你们活在现实之中,不管我是否能将之描绘出来,那都将是一种充满生气、富有活力的生活。”

无论是刚刚毕业时居住的七平方米的小屋子,还是现在居住的带着阳台的房间,抑或是未来更大更舒适的房间。人就是在回首过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了这里,走到了离梦想和未来更近的地方。

刚开始来北京的时候,我还住在小房间,不好意思邀请朋友来家里,后来搬到了有客厅的两居室,有了干净的厨房和舒适的客厅,就可以花两小时做一桌子饭,然后等朋友来按响门铃。

在这个房间里,我招待过几个同样是北漂的朋友。

来吃过饭的有大学里的直系学姐,她在北京奋斗五年后,自己买房买车,成为我们那个专业的励志代表;也有从老家辗转到广州和青岛,后来来到北京的电台主播小茵,她每天录音五个小时,才能挣够一个月的房租;更有为了完成一篇采访,从朝阳跑到郊区的自由撰稿人笑笑。

如果不是北漂,如果不是因为有这样一个能够容纳得下来自天南海北的人的城市,我们绝没有相聚的缘分。但也因为北漂,这一秒的相逢就格外珍重,因为见过一面之后,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我们虽然还没有在这个城市里拥有一套房子,一个不需要担心什么时候必须搬家的住处,但是在追寻这样一个住处的时候,我们拥有了坚固又不可磨灭的心绪,拥有了很多在最艰难的时刻给予我们帮助和力量的朋友。

我的前领导Alice今年终于在北京买了房,她在朋友圈发了一句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试探地问她:“是不是买房了?”她回了短短的两个字“是的”,后面加了好多个感叹号,又接着说:“等我们装修好房子请你来家里玩哦!”

我为Alice感到高兴。我们曾经是并肩的同事,后来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她请我去她家里吃过咖喱牛肉,我也在北五环的家中为她做过红烧肉。我们互相打气加油,在艰难的日子里守得云开。

女孩子二十几岁的时候,拥有的太少,想要的太多,在哪个城市都会辛苦些,但似乎把时间交给北京,离理想中的自己,总归要近些。我在心底里默默地感谢Alice,是她的收获让我所期待的“幸福”拥有更多可能。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大大的,但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我们都极其渺小,如同这个宇宙里的尘埃或蜉蝣。

但是再小的人,也有自己的梦想,再平凡的人,也不会失去自己的光芒,哪怕是尘埃,也都会在这个宇宙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坐标。

我接受这份居无定所的漂泊与动荡,只为迎来那个风和日丽,拨开浓雾见月明的未来。这个时代的女孩应不应该有野心?1

这个时代从来都不缺少有理想也有野心的女人,但这些野心和欲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个时代这样坦诚地摆出来,告诉女孩们,你值得更好的人生。

最近几年电视上越来越流行的就是大女主剧了。剧中的女主角们不靠男人,勇往直前,有见识有谋略,不轻易向生活低头,一张野心勃勃的脸上挂满了对生活的欲望。她们或遭受暴击之后打落牙齿和血吞,拳头紧握于无人处苦心经营,或毫不掩饰自己的不甘心,目光坚韧地告诉大家我要赢。

演艺圈中最典型的代表自然是章子怡——一个在名利场上把野心和欲望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女孩。她一出道便带着一股狠劲儿,叛逆,紧绷,无所畏惧。

这个野心勃勃的女孩出演的第一部影片《我的父亲母亲》就大获成功,在颁奖礼上,本该是张艺谋独自上台讲话,章子怡却自作主张,和他一起上台。

拍《卧虎藏龙》时,章子怡因为原饰演玉娇龙的女演员吃不了苦,放弃了角色,才有了试镜的机会。

坊间传闻,拍竹林戏的那一场,她一连六个钟头吊在威亚上,有次甚至被弹飞出去。遇到这种情况,任何演员都会下意识捂脸,但她没有,任由那张前程远大的脸撞了出去。

玉娇龙身上自由、强势,以及拒绝被塑造的性格,伴随了章子怡后来的人生。人戏不分,她都是演自己。

到了《艺妓回忆录》,杨紫琼对章子怡饰演的小千代说:“我们没有时间可浪费了,必须让你脱胎换骨。原本耗时数年的功课,你必须要在几个月内学会;痛苦之于美丽,对我们来说,就是硬币的两面,你的双脚会忍受痛苦,你的手指会流血,连坐和躺都是煎熬。”

章子怡自己也说:“哪怕是大家觉得我已经在最临近边缘的刹那,我还是有那么一口气。”

大家评价这样的女孩,最常用的一个词就是“太狂傲”。那个时候我并不喜欢她,觉得太过用力的人生像是作秀,可当自己与生活贴身肉搏时才知道,如果不冲上去,哪有什么秀可作,一个大风浪上来,无数人就消失了。

如果你想获得自己向往的,就必须向前一步,向它招手,让你对这个目标的渴望变成现实,而不仅仅是留在原地,等着总有一天有机会去获得它。

因为“总有一天”这样的词,只适合在童话的温室里生存。2

生活就是一个不断寻找自我的过程。我们努力地向上,不仅是为了让世界看到我们,更是为了让自己看到世界。

和章子怡同属中央戏剧学院的papi酱,是我见到的姿态最好的用坚持打败时间的女孩。

papi酱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心里隐约知道自己能干点事,但是又不知道自己能干点什么。”与大多数年轻人无异,她也曾怀抱着并不清晰的欲念来到大城市,而不同的是,大多数人的野心在生活中逐渐烟消云散,而她,却始终用不同的方式坚持着一种势要成就自己的信念。

她混过豆瓣,也在天涯发过服装搭配的帖子,在做出短视频转发过万的成绩之前,她也尝试过表情生动的动图,玩过风靡一时的小咖秀。

她在某个采访中袒露过:“这十二年间的每一个选择,我只是在坚持,坚持给自己暗示,不要放弃,在最无趣无力的日子,也要对世界保持好奇。”

很多朋友都说在北京的任意一家小面馆,都能听到左边谈融资右边谈上市,我和朋友都忍不住感叹,这个城市从来都不缺梦想。可是为什么只有这个面容清秀,口舌伶俐,脑洞出奇的姑娘成了呢?靠的是运气?美貌?才华?还是始终不被驯服的野心?

从小咖秀到短视频,再到如今的抖音,papi酱始终折腾自己,始终相信自己,或许是因为对她来说,山在那里。

papi酱的野心是“我虽然不确定自己一定能做成什么,但是我势必要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折腾出点什么。”

正如伊桑霍克所说:“没有什么是免费的。想要发光就要忍受焚身之苦。”她坚持内心所选,把命运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看,我们这代年轻人就是这么勇敢、坦荡地直面人生的困惑与欲望。3

对我来说,迄今为止过得最为艰难的一年,应该是2016年。

那个时候的我工作压力很大,周末又要忙着出去找新的房子,妈妈在家里安排了相亲,一味地催我回去见一见:“哪怕最后不合适,也要先见一见吧?”结果还没来得及相亲,妈妈就生病住了院,我急匆匆赶回去,发现她一下子衰老了好几岁。家里人逼问我:“你还要留在北京吗?”

好像我人生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这一个点:一个女孩子家,干什么那么逞强,为什么要一个人辛辛苦苦地在外面打拼,找个好人家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