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以中原经济区为样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23:14:53

点击下载

作者:史自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区域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以中原经济区为样本

中国区域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以中原经济区为样本试读:

前言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然而大到全国范围,小至省市层次,农业发展的自然基础、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成为一个问题。在2011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中原经济区首次被纳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并将“扎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并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作为其战略目标。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现代农业的发展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成为保障中原经济区建设成功实施“三化”构架中的重要一环。根据随后在2012年颁布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提出的以“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为核心,着力建设重点推进、率先实现和稳步发展三类区域,中原经济区又在经济地理意义上重叠于重点推进区,由此也更加突出了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战略地位。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农业主产区,其内部不同区位的发展潜力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存在差异,如何据此分区规划,乃是因地制宜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

主体功能区是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潜力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区域分工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定的具有某种功能的规划区域(马凯,2006)。据此,“十二五”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主体功能区。将主体功能区理论运用于现代农业实践,同样可以将其划分为优化开发农业区、重点开发农业区、限制开发农业区、限制开发生态区四个区域类别(杜黎明,2010)。农业功能区划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强化农业发展要素空间管治所必需的步骤,其目的重在形成现代农业发展的合理的区域分工体系,突出现代农业发展的区域特色。为此,本书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研究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的动力机制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内容。

基础篇——机制溯源

中原经济区包括河南省全境以及与河南省毗邻的晋东南、冀南、鲁西南和皖北的部分区域,区域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拥有1.8亿多人口,涵盖5省28个地市。中原经济区内不同地区农业自然条件的差异性要求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分工、分业趋势,突出各地的农业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区域化布局,体现不同区域的农业特色,进行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基于主体功能对农业进行的区域规划,是现代农业区划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与实践创新。根据现代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协调”的具体特征,结合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要求,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角度,构建中原经济区各具体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含农产品产量、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环境品质四个指标层。运用指标体系对中原经济区各地市农业发展相关统计数据进行量化处理,不仅能度量各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而且通过分析不同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系数结构,可以得出不同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特色,为进行现代农业主体功能区划分提供直接的依据。由总量而结构,由结构而特色,由特色而方向,成为进行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本路径。

根据现代农业主体功能区的思想,以及对现代农业发展指标体系的定性分析,我们将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分为郑州城市圈都市农业区、中原城市群外围高效农业区、黄淮海现代农业特区、南部养护型特色农业区和西部防护型生态农业区5个单元。其中,郑州城市圈都市农业区包括郑州市8城区及周边的中牟县、荥阳县、郑州机场航空港区、新郑市、登封市、巩义市、新密市7个卫星城镇,共15个单元;中原城市群外围高效农业区是指除郑州之外的中原城市群其他8市,包括开封、洛阳、新乡、许昌、漯河、焦作、济源、平顶山;黄淮海现代农业特区包括冀南的邯郸,鲁西南的聊城、菏泽,皖西的淮北、宿州、亳州和阜阳,以及河南省的安阳、濮阳、鹤壁、商丘、周口、驻马店,共4省13个地市;南部养护型特色农业区主要指沿大别山铺开的信阳和沿桐柏山铺开的南阳2市;西部防护型生态农业区主要包括河南省的三门峡,山西省的运城、长治、晋城,共4市。

郑州城市圈都市农业区以生态农业、旱作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作为发展重点;中原城市群外围高效农业区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创汇农业,体现现代农业的扩张性与高附加值;黄淮海现代农业特区则是服务于国家特定粮食安全战略,并据此享有国家特种优惠的行政区域;南部养护型特色农业区立足于自然环境特色搞山区特色经济,同时发展水源涵养型水作农业,打造我国南水北调清洁水源源头和中原经济区南部生态养护基地;西部防护型生态农业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定位是保护性耕作、生态退耕、林果经济和杂粮等旱作农业,配之以生态退耕加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风沙治理、水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打造中原经济区西部生态屏障。

从主体功能区规划上看,郑州城市圈都市农业区实质上是优化开发农业区;中原城市群外围高效农业区实质上是重点开发农业区;黄淮海现代农业特区实质上是粮食保障性限制开发农业区,即通过限制进一步的工业化、城市化开发,让农业特区承担起中原经济区国家层面上的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同时享有特殊的补偿与现代农业发展促进政策;南部养护型特色农业区和西部防护型生态农业区实质上是限制开发生态区,即通过对“跟进式”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限制,为中原经济区发展打造南部生态优化区域和西部生态防护屏障,承担起中原经济区生态安全的主要功能。各功能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分工并不是十分严格的,不同类型功能区仅限于各司主体功能。根据各个分区内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多宜性与农业生产传统多样性的特征,各主体功能区具体的农业发展在形式上可能存在主体功能担负下的多样化特征,这些农业主体功能区之间表现出联系密切的互补与协同效应。

理论篇——机制机理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三化”统筹中,现代农业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农业建设涉及现代农业生产系统的结构与演进,关于现代农业生产力系统的理论成果是对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必须廓清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交织,还伴随着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但首先表现为生产力的范畴。现代农业生产力系统由独立实体性要素、运筹性要素、渗透性要素、准备性要素、生态调控性要素(支撑/约束性要素)构成。其中,独立实体性要素指农业生产中以物质实体形式存在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因素,即农业生产资料与农业劳动者。运筹性要素包括农业生产的经营状况、组织形式、分工合作、预测决策等内容。渗透性要素主要指自然科学及其在农业生产运用中所体现的农业生产技术及技术创新状况。准备性要素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农业教育和新型农民的培养。生态调控性要素(支撑/约束性要素)指农业生产的环境品质。如果农业生产的资源、生态、环境要素是良性的,则可以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这些要素就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要素;而如果这些要素是恶性的,不仅对现代农业建设无甚裨益,反而会导致农业的不可持续性,就变成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约束性障碍。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现代化的追求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农业现代化建设先后沿着机械化、电力化、水利化、化学化和良种化的政策路径发展。家庭承包经营之后,我国农业市场化、商品化趋势逐渐呈现,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呈现一种多元发展的态势,反映了现代农业生产力系统的综合性与复杂性的特征。其中,生物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经营制度的拓展、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大大提升了我国现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农业水利的年久失修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总体恶化态势,则说明农业生产力系统约束性的张力在加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增大。

基于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和主体功能区空间管治目标有效融合的考虑,结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强度以及发展潜力情况,考察各主体功能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因素,是分类指导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郑州城市圈都市农业区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以技术创新作为产业承接或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因,以制度创新作为诱导产业成长发育的外在激励,由此激活资源、组织及管理要素,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发展动力。中原城市群外围高效农业区要充分发挥市场创新、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对现代农业生产力系统诸功能要素的激发活化与整合提升作用。黄淮海现代农业特区围绕粮食产业发展探索科技创新新模式、组织创新新思路、产业融合新构架以及制度创新新成效,同时通过政策创新与市场创新优化现代农业发展的驱动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黄淮海现代农业特区粮食产业发展的典型示范效应。南部养护型特色农业区要将政策创新与技术创新作为核心驱动,促进养护型特色农业区效益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协同发展。西部防护型生态农业区现代农业发展在动力依托上以政策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促进生态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同时借助各级财政资金投入配套、生态技术攻关助力及各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促进限制开发生态区资源环境保护与农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实践篇——机制作用

首先,在对中原经济区五大主体农业功能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总体判断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组织依托——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户采纳现代技术的行为对其有较大的影响。根据对河南等省份水稻种植农户对直播技术采纳行为的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兼业化是影响农户技术采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其他要素既定时,非农业就业比例较高的农户更关心新技术,尤其是节约劳动力技术的采用加快了农业生产中机械技术进步的步伐;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土地经营细碎化程度对农户先进技术采用的影响很大,农户人均耕种规模越大,地块越集中,其先进技术的采用意愿越强;农业技术的发散渠道及农技服务状况对农户的技术采纳意义重大。另外,农业技术扩散的路径及技术服务变量、技术社区服务变量等对农户技术采纳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在重视农户对现代农业推进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现代农业组织的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企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尽管二者的经营目标和管理方法有所差别,但是对于现代农业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基于农民的角度,以成员价值为最大目标,将资金、土地、人力资本有效地整合起来,通过标准化、现代化的管理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绿色、生态、有机的现代农业目标,有利于实现农村和农业的协调发展。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资本上占有巨大优势,目前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竞争优势且能快速地推广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并能够提高当地政府的税收收入。

其次,对中原经济区不同主体功能区的效率作了分析。中原经济区五大农业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趋异。其中,郑州城市圈都市农业区的技术装备程度、中原城市群外围高效农业区的机械化和化学化以及黄淮海现代农业特区的水利化都居于较高水平,而南部养护型特色农业区与西部防护型生态农业区的农业投入水平总体偏低。五大功能区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并未完全随其投入强度正向变化,而是与其农作经营类型高度相关。以粮作经营为主体的黄淮海现代农业特区和南部养护型特色农业区生产效率处于劣势,而其他功能区则趋优,尤其是西部防护型生态农业区。总体上,五大功能区全要素生产率在下滑。

再次,针对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对“三化”的影响作了分析。基于劳动力转移视角的分析表明,由于长期受工农、城乡差距的影响,积贫积弱的农业、农村、农民成为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短板。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一在于实现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为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充足、廉价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农村劳均资源禀赋,提高了劳均农业产出。但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影响,无法直接判断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之间是否存在直接、显著的因果关系,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等各个方面对农业现代化和“三化”协调设置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据此以河南省为例,总体判断了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的演进及其协调性。进一步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三化”发展的不同步较为明显,但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1%能够使“三化”协调程度提高1.04%,基本上是同步发展。因而,农业大省发展现代农业的社会经济功能显著,应对其予以政策倾斜。

最后,根据美国、日本、法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提出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其实施必须进行分类安排、渐次推进。当前要做的主要工作是黄淮海现代农业特区和郑州城市圈都市农业区的规划。黄淮海现代农业特区的规划必须在指导思想、界线划分、发展导向、功能定位、资源评估、组织配套、重要政策倾斜、地方政策配套、资金投入、分步推进、组织目标等方面拿出可操作性的议案。郑州城市圈都市农业区的规划应该在产业布局与协调、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政策导向、市场预测、村民社会工作配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方面做好先行调研和策划预案。下一个阶段要开始中原城市群外围高效农业区、南部养护型特色农业区和西部防护型生态农业区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关于中原城市群外围高效农业区当前的规划重点是做好农业产业化布局、农业加工园区规划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农业物流园区的规划整合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农产品安全规范的优化方案的制订、食品安全与市场规范的实施方案;关于南部养护型特色农业区和西部防护型生态农业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当前要做的主要工作是保护性耕作的贯彻与实施,轮耕、休耕、生态耕补偿的落实与到位,退耕还林工作的进一步深化,生态移民与工程移民的社会工作,清洁水源地的划定与保护,节水技术在林果经济中的推广,生态产品的品牌建设,等等。

政策篇——机制优化

中原经济区是一个区域内富有差异性格局的板块,这也是本书研究从主体功能区发展中原经济区内不同区域现代农业的基础。不同主体功能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机理不同,则适用的政策机制也不同。

第一,以多功能化农业建设为核心,打造郑州城市圈都市农业区。首先,注重农业的物质生产功能,郑州城市圈都市农业要将重点放在蔬菜、水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食品原料的充足和优质供应上,要大力发展肉、菜、禽、蛋、奶等事关市民食物营养结构升级换代和“食品安全”的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其次,多功能化在发展休闲、旅游、观光等多功能性都市农业时,不能简单地拘泥于惯常的“农家乐”、采摘等形式,而是要充分挖掘农业的文化元素、农事生产过程的社会内涵、农业生产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美感,不断创新休闲农业的产品形态,通过休闲、观光、体验农业过程真正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最后,郑州城市圈都市农业区发展应立足中原经济区的自然、文化基础,服务于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在城市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将生态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作为都市农业发展的内核。

第二,融通“三化”,谋划城市群外围区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融通“三化”的桥梁与发动机,是外围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涉农企业是龙头,涉农企业的培育至关重要,要用发展工业的方式,集约发展一大批涉农企业,扶持涉农企业集群发展。同时,还要完善农产品市场网络,加快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第三,培养“核中之核”,建设粮食安全保障的现代农业特区。首先,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中心,确保粮食安全保障的基础;其次,以生物工程技术创新为粮食安全保障的科技支撑,始建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再次,以社区建设促进粮食安全保障的社会基础;最后,完善支农惠农政策框架,提高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第四,养护发展,构筑西南部生态安全保障区。首先,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人与环境的协调度;其次,以可持续乡村建设,带动循环农业和低碳农业发展;再次,完善生态退耕机制,构筑经济区生态屏障;最后,发展特色农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基础篇机制溯源第一章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与依据第一节 背景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然而大到全国范围,小至省市层次,农业发展的自然基础、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因此应该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使现代农业体现不同的区域特色。立足不同区域的农业资源禀赋,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农业主体功能区划分与建设,是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性举措。主体功能区是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潜力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区域分工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定的具有某种功能的规划区域(马凯,2006)。就现代农业发展而言,农业主体功能区就是指根据不同区域农业自然条件、技术基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结合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历史传统,所划定的体现功能分化、层次差异和协调发展的若干农业功能分区的总称。

2011年1月28日,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中原经济区(Centra1 Plains Economic Region,CPER)首次被纳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的战略目标是“扎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并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现代农业的发展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成为保障经济区建设成功实施的“三化”构架中的重要一环。中原经济区包括河南省全境以及与河南省毗邻的晋东南、冀南、鲁西南和皖北的部分区域,区域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拥有1.8亿多人口,[1]涵盖5省28个地市。从自然环境上看,中原经济区为跨湿润、半湿润、半干旱三种干湿类型,亚热带、暖温带和大陆性三种气候类型,粮食作物种植包括小麦、水稻、玉米、红薯、杂粮等主要种类,经济作物种植更是丰富多样。中原经济区内不同地区农业自然条件的差异性要求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分工、分业趋势,突出各地的农业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区域化布局,体现不同区域的农业特色,进行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第二节 依据一 相关研究及理论

将现代农业建设纳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规划,中原经济区在全国尚属首次,这与中原经济区的主体区域——河南农业大省、国家粮食安全三大核心区之一的地位是密不可分的,也与国家对中原经济区国家层面的粮食安全保障区的战略定位是相适应的。关于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建设,完世伟(2011)的研究强调农业发展与工业化、城市化的统筹关系,王永苏(2011)认为工业化、城市化应该对农业现代化起重要的支撑作用。田林元(2010)的研究将中原经济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置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位置。王汉民、马俊峰(2011)提出以新农业革命迎接中原经济区建设,并构想了新农业革命的五大工程建设。杨承训(2011)则建议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契机,突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地位,建立富有中国及世界特色的“农(业)谷”,将农业科技创新放在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先位置。

以上这些研究从不同的目标及路径为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相应的思路,还有些则是从区域协调角度进行的富有针对性的研究。李铜山(2011)建议在河南省的黄淮4市开展以粮食生产为主要保障的农业特区建设,然后向河南全省推广。吴新生(2011)也主张借鉴荷兰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在黄淮4市首先建立高效农业特区。吴海峰(2010)的研究是为数不多的对中原经济区进行全域性的研究。本书试图从主体功能区的视角对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进行探索性的研究,以期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二 从主体功能区到农业主体功能区

现代农业区域规划离不开对农业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区位结构、资源禀赋等)的合理布局和对农业功能(包括综合功能和主体功能)的科学谋划,农业区划的发展与演进伴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基于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进行的农业区划,到基于作物门类、耕作制度等进行的农业区划,再到基于农业部门、农业技术发展、行政区等要素进行的综合性区划,农业区划不断注入时代的内涵。基于主体功能对农业进行的区域规划,是现代农业区划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与实践创新。1.关于主体功能区规划

2002年以来,我国对区域规划体制进行了改革,逐渐淡化了方位区(如“三大区域”划分)、结构区(如“七大区域”划分)、行政区的定式,而逐渐增加了“功能区”的分异。到“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期间,正式形成了主体功能区(Major Function-oriented Zone,MFOZ)的基本思想,确立了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四类主体功能区(见表1-1),并以“不完全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进行规划实施。2010年底,《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颁布,并在“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中全域实施,力图富有前瞻性地谋划好我国未来14.5亿人口和上百万亿元的GDP在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空间的分布,并与2.8万亿立方米的水资源、18亿亩的耕地以及其他资源相协调,把该开发的区域集约开发好,把该保护的区域切实有效地保护好(杨海霞,2011)。自此,主体功能区从概念到思路,再到规划、局部实施,最终全面实施,成为我国区域发展规划的战略基础。表1-1 我国主体功能区资源要素及功能定位

优化开发区域是我国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同时其城市化率也较高,较高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水平,说明该区域的开发强度/密度较高,其业态构成以工业品及第三产业的服务提供为主,这个区域的主体功能体现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开发。但是由于开发强度/密度较大,环境资源问题凸显,对其工业化、城市化开发的功能优化也势在必行。在这个优化要素中,都市农业的发展及城市生态产品开发、生态屏障建设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重点开发区域城市化率较高,同时也有一定的工业化基础,是我国产业转移和人口吸纳的新型增长点。加速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产业与发展要素的集聚使得该区域的开发强度/密度日趋变高,尽管有一定的环境承载能力,但区域内环境张力加大的趋势也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证重点开发区域内经济发展与环境容量的平衡,以及快速扩张的工业化、城市化对基本食品的保障需求,重点开发区域的现代农业发展也是其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重点开发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心在于进行农业产业化。

限制开发区域的“限制”内涵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基础较低而农村区域占绝对优势、农业发展基础较好的传统农区,不适合搞大规模和高强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开发,应适应工农、城乡资源禀赋及要素配置的发展规律,在这些区域进行工业化、城市化的“限制”开发,避免超强度/大密度的开发。工农、城乡发展的资源要素是此消彼长的,在限制开发区域,就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的现代农业发展履行我国粮食安全基本保障的功能,加上这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面源污染及工业污染转移的加重,因而此区域提供生态产品及服务,保障现代化发展的生态安全。

禁止开发区域的产业功能相对单一,这个区域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水平均很低,传统与现代意义上的农业产业开发观念也很淡薄,其主要功能就是为城乡居民提供干净的水源、清洁的空气、度假的空间、清闲的氛围、多元化的生活、和谐的自然环境和对生活节奏的调节。禁止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各级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等,其更多地以各种类型的生态产品产出,承担特殊社会服务功能,因此在现代产业形态研究中,不管是工业化、城市化,还是现代农业的研究,均不作为重点的研究领域。2.农业主体功能区的理论与实践

传统农业部门结构单一、规模小、技术落后、自然色彩浓厚,只有作物自然适应性的地域分化,没有经营管理意义上的区域规划;现代农业部门结构复杂、生产规模较大、技术要素的含量较高、商品化程度高,农业的区域规划显得异常重要。特别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协调,对农业区域之间的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农业的区域规划是其有别于传统农业的一个重要禀赋。

各地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原有的国土开发强度/密度、自然环境承载能力、国家的宏观战略部署各不相同,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对现代农业的功能与特征不可能均衡地体现。各种主体功能区反映的均是主体功能,而不是全部功能,但各主体功能区的边界和范围在较长时期内应保持稳定(李彦、赵小敏、欧名豪,2011)。具体而言,就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由于其整体的开发强度/密度较高,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开始减弱,因此其农业开发应该趋向保守,不要有太多的扩张性,而要以优化整合原有的农业资源为主,主要体现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提供“优质、安全”的各类农产品的主体功能。在工业化、城市化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由于其开发强度/密度趋大,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仍处于可挖掘阶段,其农业开发应体现市场化农业的“高效性”的特色,重点发展加工度深、价值链长的农业产业化。在某些传统的农区(特别是以粮食种植为主导的农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基础较弱,其环境资源对大规模开发的承载能力也较弱,不适合搞跟进式的高强度/密度的开发,因此可以将其发展限制在不牺牲农业、不牺牲粮食和不牺牲生态环境的发展路径上,以确保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粮食安全和生态防护。而在某些开发强度/密度低、环境承载度低,或者对环境安全有特殊战略需求的区域,农业开发主要定位在为社会发展提供生态产品的功能上,体现明显的原生性,禁止进行追求效益性的农业经济开发(见图1-1)。图1-1 现代农业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关联情况

综上所述,主体功能区是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潜力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区域分工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定的具有某种功能的规划区域(马凯,2006)。农业主体功能区就是指根据不同区域农业自然条件、技术基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所划定的体现功能分化、层次差异和协调发展的若干农业功能分区的总称。农业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主体功能区战略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具体操作与应用。注解:[1] 关于中原经济区的地理范畴,大致包括河南省和周边省份部分地市,不同的研究略有出入。这里根据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安春华等(2010)的研究,中原经济区指河南省全境的18个地市,晋东南的晋城、运城和长治,冀南的邯郸,鲁西南的聊城和菏泽,皖北的淮北、亳州、宿州和阜阳,总计5省28个地市区域。第二章中原经济区不同主体功能区现代农业的定位第一节 不同主体功能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定位一 优化开发农业区现代农业

这类区域立足我国经济发达区域土地资源稀缺的客观现实,以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为主要突破口,发展能够体现世界现代农业水准和国家竞争力的高技术型农业,如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农业,提升现代农业的环境兼容性与技术附加值。在城市化发达的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还要体现调节市民生活形态和提供城市生态服务的都市型农业的特征(见表2-1)。表2-1 现代农业发展的各类主体功能区状况续表二 重点开发农业区现代农业

这类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仍然是工业化、城市化主导型的,其功能定位为服务于城乡结构的优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以集约化的农业支撑现代城市的空间载体,是一种市场机制作用在工农、城乡的资源及要素配置上发挥基础性作用的高效农业类型。三 限制开发农业区现代农业

这类区域主要是以农户经济为主体的国家粮食主产区,如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区、洞庭湖水稻高产区等。该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主要功能定位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粮食生产一要保证土地产出率的增长,二要保证农民增收。其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一是打基础,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二是挖潜力,大力进行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进行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技术进步水平,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培育农业全过程就业机制,充分释放农业的就业吸纳功能。四 限制开发生态区现代农业

这类区域农业发展的立足点是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通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建设,将其建设成特色农产品发展基地和国土安全的重要生态屏障。围绕生态环境保护,现代农业发展应该重点推广保护性耕作,发展特色农产品、绿色农产品以及旱作农业等生态型农业。第二节 中原经济区不同主体功能区现代农业区域的划分一 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依据

通过对中原经济区各地市的现代农业发展进行大致的度量,计算出各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系数(总量)及系数组成(结构)状况。再通过总量来估算各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致水平,通过结构来归纳不同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致类型。1.现代农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现代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协调”的具体特征,以及与农业各个主体功能区的关联度,结合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要求,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角度,构建了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现代农业发展系数度量由农产品产量、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环境品质4个指标层构成,分别用来表述现代农业发展的“十字”特征,每个指标层由4个内容层进行测量,为了使评价指标体系的测量更加方便,我们在内容层的权重分配时,采用均等权重分配,对4个指标项每项赋值0.25,每个内容项赋值0.0625,现代农业发展综合指数取值在[0,1]范围内,各个内容层的解释见表2-2。表2-2 中原经济区各地市现代农业发展综合指标体系2.现代农业发展指标数据的来源

中原经济区各地市现代农业发展度量指标体系的各项数据来源于2011年的《河南省统计年鉴》《河北省统计年鉴》《山东省统计年鉴》《安徽省统计年鉴》《山西省统计年鉴》以及上述省份所属市区相应年份的公报数据;对国研网(2010)的数据导出与整理以及《中原经济区发展报告》(刘怀廉,2011)也是这个指标体系数据来源的重要组成。由于部分数据缺失,乃从相关数据或研究中推导而来。

由于各个统计数据的量化单位不一,为了减少或避免变量量纲不同而带来的误差,保证度量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对各地市农业发展的数据进行比率的比值化处理,即取各地市农业相关数据(或数据的比率)占中原经济区相关数据(或比率)的比值。通过这种无量纲的比率换算,使得数据更具可比性。二 对现代农业发展指标体系的分析1.总量分析

根据以上指标体系,对各地市的现代农业发展阶段与水平进行综合测算,首先对中原经济区各地市现代农业发展系数进行估计,得出如下判断,见图2-1和表2-3。图2-1 中原经济区各地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度量(2010年)

注:济源数据缺失。表2-3 中原经济区各地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系数)续表

从图2-1和表2-3可以看出,郑州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一枝独秀,现代农业发展系数达到0.7530,比排在第2位的洛阳高出0.0496。处在第二梯队的城市为从洛阳、晋城到南阳等的8个地市,现代农业发展系数为0.66~0.71。处在第三梯队的城市为从邯郸、安阳、亳州到鹤壁等的12个地市,它们的现代农业发展系数在0.62~0.66范围内变动。中原经济区内濮阳、菏泽、运城、阜阳、周口、宿州6个地市的现代农业发展最为落后,它们的系数为0.59~0.63。2.结构分析

在对系数总量分析的基础上,再对各地市现代农业发展系数的构成状况进行分析,找出不同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特色,这也成为分析不同地市农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为进行现代农业主体功能区划分提供直接的依据。(1)郑州市的现代农业发展指数结构中,农产品产量、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环境品质均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为0.18~0.20),呈现一种均衡发展态势。说明郑州市农业将要经历完成农业提供产品、追求农业效益的发展阶段,而重点在加强市场管理、防范食品安全及挖掘农业的文化与生活品质,即农业将要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性农业而进入农业多功能性的挖掘阶段。(2)洛阳、许昌、新乡、开封、平顶山、焦作、漯河等地市现代农业发展指数结构中,农业生产效率所占比重较大,占到总系数的30%~33%,说明这些地市的效益农业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引领作用很大。例如,许昌市的现代农业发展指数为0.6822,而其中的农业生产效率指数达到了0.2194,占总系数结构的32.2%(见表2-4)。表2-4 部分地市现代农业发展指数及其构成(3)黄淮海平原大多数地市的现代农业发展系数构成中,农产品产量所占的比重较大,一般为0.20~0.22,不论人均粮食产量还是地均粮食产量,均明显高于中原经济区其他区域,说明黄淮海平原各地市在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实现中的重要作用。例如,阜阳市的现代农业发展指数为0.6118,而其中的农产品产量指数为0.2034,占总指数的33.3%。(4)南部沿大别山和桐柏山铺开的信阳、南阳2市及西部晋城市,其现代农业发展指数构成中,农业环境品质占据相当的比例,多为0.21~0.23,特别是这些区域的高森林覆盖率以及众多的“2园2区1产”为它们的环境品质挣分不少。例如,南阳市的现代农业发展指数为0.6625,而其中的农业环境品质指数为0.2106,占总指数的31.8%。

通过以上对中原经济区各地市现代农业发展进行的度量,既从总量上描述了各个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致状况,又从结构上揭示了各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侧重与特色,为中原经济区各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明了方向,由总量而结构,由结构而特色,由特色而方向,这就是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本路径。第三节 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农业功能区划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强化农业发展要素空间管治所必需的步骤,其目的重在形成现代农业发展的合理的区域分工体系,突出现代农业发展的区域特色。中原经济区作为介于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的战略区域,根据主体功能区的思想及经济区农业发展的实践状况,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拟分为郑州城市圈都市农业区、中原城市群外围高效农业区、黄淮海现代农业特区、南部养护型特色农业区和西部防护型生态农业区5个单元(见图2-2)。图2-2 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主体功能区划分一 郑州城市圈都市农业区

郑州城市圈包括郑州市8城区及周边的中牟县、荥阳县、郑州机场航空港区、新郑市、登封市、巩义市、新密市7个卫星城镇,共15个单元。2010年郑州城市圈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GDP在5000美元以上,已经达到相对富裕的水平。他们对食品的消费由低蛋白、高脂肪为主向高蛋白、低脂肪为主转变,由原粮消费为主向副食消费、精深加工的粮食消费为主转变;对农业的需求结构也由单一农产品提供向食品、文化、生态复合体供给格局转变。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对农业需求结构的转型成为郑州城市圈都市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时机与条件已经成熟。

首先,发展以生态农产品供应为主的生态农业,通过大型蔬菜、果园、水产、畜禽养殖等基地项目建设,实现绿色种养,面向市民群体,进行现场销售、就近销售和现场消费(通过休闲体验农业),满足城市圈居民的生态消费需求。其次,在西南部的浅丘区,发展生态屏障型、水源涵养型旱作农业。再次,在黄河滩农业区发展集生态防护网构筑与自然景观培育为一体的农业生态旅游。另外,城市圈在历史上通常是风云际会之地,许多历史陈迹(如牧野之战、官渡之战遗址等)散落在田间野外,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创意开发,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最后,整合沿黄河滩农业区、邙山旅游区、河滩湿地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发展面向城市圈市民群体,集现代蔬菜采摘、畜禽水产品采购、现场消费、母亲河体验和生态教育为一体的都市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二 中原城市群外围高效农业区

中原城市群的外围区域是指除郑州之外的中原城市群其他8市,包括开封、洛阳、新乡、许昌、漯河、焦作、济源、平顶山。其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是: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在保障对中原城市群自身农副产品供应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创汇农业,体现现代农业的扩张性与高附加值。

发展高效农业,一要调整产业结构,二要延长产业链条,以结构优化和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例如,建设面向全国特大城市的供京、供沪、供穗、供港蔬菜基地,并配套建立蔬菜的采摘、浅加工、深加工、仓储、冷鲜、物流等产业链;大力发展以鄢陵为中心的花卉、园艺业;围绕双汇集团、大用集团等龙头企业开发农畜产品的产前饲养与产后加工环节;加快临颍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在花生等油料作物主产地建立大型油脂加工企业;等等。三 黄淮海现代农业特区

中原经济区的黄淮海区域包括冀南的邯郸,鲁西南的聊城、菏泽,皖北的淮北、宿州、亳州和阜阳,以及河南省的安阳、濮阳、鹤壁、商丘、周口、驻马店,共4省13个地市。在综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应在这13个地市建立以粮食安全保障为宗旨的农业特区。黄淮海现代农业特区几乎占据中原经济区一半左右的区域,包括经济区京广线以东的主要部分。

现代农业特区是指参照国内外特区建设模式,在具有比较优势和显著特征的传统农业区设置的、服务于国家特定粮食安全战略的,并据此享有国家特种优惠的行政区域。现代农业特区一般具有特殊的投资、特殊的效益、特殊的运行、特殊的技术、特殊的政策等特征(吴海峰,2010;李铜山,2011)。

在现代农业特区建设中,以政府对种粮农户的特殊补贴等为代表的特殊政策设计至关重要。我们可以用粮食生产的外部性、农业公共物品属性等理论来解释农业特区农户获取补贴的正当性与必要性。根据马歇尔的理论,外部性是指在生产(或消费)环节中,投入与产出不能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反映出来的要素与禀赋(马歇尔,2005)。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特区农户生产的外部性则是指在粮食生产市场化的条件下,粮食价格不能反映农户的实际投入状况,也不能反映农户粮食产出的应有价值。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人们不能得到产生于正的外部效用的全部收益,他们必将尽可能地减少或者避免从事这些活动(张培刚,2003)。粮食生产中外部性的存在通常导致“谷贱伤农”“种粮吃亏”等现象的出现。这也是有些发达省份农户大规模放弃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户专门从事粮食生产,通过粮食外销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这说明粮食生产是社会效益很强但经济效益在逐渐变弱的产业部门,这使粮食生产活动具有了公共物品的属性,至少具备了准公共物品的属性(朱启臻等,2008)。与发达省份的耕地资本化现象相比,传统农区的农户继续从事粮食生产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增加了社会效益,而损失了种粮相对比较效益低所产生的私人经济收入,因此对他们进行补偿也是应该的。基于特殊补偿政策设计下的农业特区建设就是基于这么一种理念而来的。

农业特区建设中,政策支持与补贴应集中于对粮食安全具有保障作用的支持体系进行大规模、持久性的投入。这些支持体系既包括水利、道路、电力、农机服务、农田基本建设、节水设施、农产品储运体系等物质技术装备,也包括病虫害综合防治、生物质肥料的组织生产与加工等可持续农业综合技术,还包括农业动植物品种选育、农业高科技研发、农业技术扩散与推广、现代农民培养所涉及的农业教育等“软件”系统。由于粮食生产的(准)公共物品属性,这些投入也具有了公益性的特征,这是农业特区发展中特殊投资、特殊政策的内涵。

因此,中原经济区农业特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是以粮食生产为核心,以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为重点,以小麦、玉米、红薯等主杂粮的集约化生产格局构建为基础,推动建立确保粮食生产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四 南部养护型特色农业区

南部养护型特色农业区主要指沿大别山铺开的信阳市和沿桐柏山铺开的南阳市。山地、丘陵是两市地形的主体,适宜茶叶、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的生长。因此,发展山区特色经济是因地制宜发展南部区域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点。信阳是中原经济区内主要的稻作区,南阳则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汇集地和渠首区域,两市现代农业发展也应该体现水作农业生态保护和清洁水源地涵养的特色。

因此,关于南部农业区的功能定位,一是立足于自然环境特色搞山区特色经济;二是大力发展水源涵养型水作农业,打造我国南水北调清洁水源源头和中原经济区南部生态养护基地。五 西部防护型生态农业区

西部防护型生态农业区主要包括河南省的三门峡,山西省的运城、长治、晋城,4市的地形以丘陵、山地和黄土高原区为主,三种地形占4市总面积的93.4%。区域内平均降水量为600毫米左右,且主要集中在7、8月份。黄土高原区土质疏松,极易发生水土流失。西部地区这样一种光热、水土资源状况,已经不适合发展大宗粮食作物种植。因此,西部4市的现代农业发展定位是保护性耕作、生态退耕、林果经济和杂粮等旱作农业。旱作农业即在河川谷地种植小米、高粱、黍子、莜麦、薏米等小杂粮,体现绿色种植的特色。在丘陵、浅山区栽种苹果、柿子、猕猴桃等,发展集植被保护与经济开发于一体的林果产业。在山地沟壑、坡地区域进行整体生态退耕,通过还林或者还草加强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风沙治理、水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业生态恢复,打造中原经济区西部生态屏障。第三章中原经济区不同主体功能区现代农业的总体判断

将主体功能区理论运用于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必须对主体功能区的分类进行相应的修正。作为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的禁止开发区域,点状分布于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中,其功能是单一的生态产品与服务,不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的重点。而其他三种主体功能区都是复合型功能区,均有农业发展的定位,既有主体功能,也有辅助功能,还有其他功能,并且辅助功能对主体功能的实现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三类主体功能区的复合功能中均有农业发展的定位,例如,在优化开发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可以作为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高、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的高度城市化地区进行产业互补、空间优化的设计;在重点开发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则是对城市化区域环境资源、经济资源充分利用的极好方式,同时也能提升区域的工业化的产业实力;而限制开发区域则是典型的农业区域和生态区域,现代农业本身就是其主体功能定位。关于限制开发区域,又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农产品主产区,即耕地面积较多、发展农业条件较好,尽管也适宜工业化、城市化开发,但从保障国家农产品安全以及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需要出发,须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从而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市化开发的地区;另一类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即生态系统脆弱且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市化开发的条件,须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从而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市化开发的地区(杨海霞,2011)。

从农业发展的角度,我们可以将限制开发区域分为两个子区域,即限制开发农业区和限制开发生态区。因此,在对现代农业发展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分时,我们可以将禁止开发区域去掉,或者仅在指标体系构建时,将其所包括的“2园2区1产”纳入农业生态产品服务的范畴。同时,将限制开发区域分成农业区和生态区两类。那么主体功能区就可以分为优化开发农业区、重点开发农业区、限制开发农业区、限制开发生态区四个区域类别(杜黎明,2010)。在研究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时,我们可以借用这种主体功能区的区域规划与划分方法,见图3-1。图3-1 从主体功能区到现代农业主体功能区规划第一节 各区的主体功能属性

对照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与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找出它们之间的一些对应关系,做如下判断。一 都市农业区实质上是优化开发农业区

郑州城市圈都市农业是中原经济区农业发展较高的层次。在城市圈农业基本生产、经营条件已经发展的前提下,以市场力量为主导重组农业发展的基本资源与要素(包括农业发展融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型农民培养、技术进步与创新),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都市农业发展中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与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与组织管理日渐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原动力。这种农业是一种典型的市场农业,即农业发展的目的是提高农业的基本素质,增强农业的效益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业发展超越了单一的农业生产功能,不再是传统的生产要素的循环获取与使用,也不再是传统的粮食、农副产品的提供。同时,农业生产突破了孤立的“三农”内部的封闭生存,逐渐体现农业生产、乡村生活、自然生态环境的物质与能量的融通与交换。都市农业既提供农业产品,也提供农业服务,农业的文化传承、休闲体验、生态观光等无形价值与服务职能得以开发,甚至超过了产品提供的价值。

都市农业即使提供产品,也超越了传统的粮食产品,而向多样化的产品需求转变,比如反映大都市消费结构和营养结构升级的肉、蛋、奶、果、水禽等的产品供应就占所提供产品的大多数。

都市农业在产品提供的方式上突出优质、深加工程度和规范化经营,同时,粮食和农副产品的质量、品质及食品安全被置于突出的地位。

都市农业发展的空间与边界日益开放与拓展,日益指向城乡的产业融合、工农的功能互补和城乡居民的相互依存,使农业真正体现在城乡复合体内融通发展的“空间的产业”(祖修田,2003)。这样,以发展都市农业为主导,郑州城市圈农业率先实现现代化,并为中原经济区内其他区域“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蓝本,积累经验。在发展都市农业中,要防止农业资源非农化倾向及农业资源特别是水、土壤的过度使用与面源污染的出现及蔓延。

郑州城市圈现代农业发展体现了较高的社会化、组织化程度,物质技术装备水平高,呈现重资本化、高技术化、设施化的特征,因此从主体功能区划的角度看,属于优化开发农业区的现代现代农业发展类型。二 高效农业区实质上是重点开发农业区

中原城市群外围区域与郑州城市圈现代农业发展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外围区域农业的向后联系效用较差。以小麦加工为例,城市圈小麦的一次加工能力达到70%,二次加工率达到25%,而外围区域则分别只有40%和不到13%。第二,外围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资本形成相对不足。相对于城市圈可组织较大的政府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而言,外围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相对有限。2007~2010年,郑州市共筹集各种支农资金32.8亿元,平均每亩土地1000元,而外围区域则分别为128亿元和117元。随着外围区域在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首位度上的降低,市场、制度、耕地等各方面的效用也在递减,其集聚民间资本的作用也在降低。2008~2010年,城市圈吸纳的从事现代农业开发的民间资本共计8.3亿元,平均每亩土地224元,而同期外围区域则分别为26.6亿元和63元。

外围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还必须面对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占地挑战。与中原经济区其他区域相比,外围区域工业用地、城镇化用地的需求张力大增。按照河南省未来20年非农用地发展规划,到2020年河南省非农用地需求为932万亩,包括各类开发区用地规划257万亩,城镇各类用地675万亩。其中,外围区域各类非农用地需求731万亩,占全省非农用地规划的78.4%,而外围区域占河南省总面积的46.2%,这说明外围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土地约束将进一步加大。

基于资源、市场约束和产业化基础,外围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是要妥善处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用地矛盾,变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为集约化的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为中原城市群城市化发展提供空间的支撑。同时,外围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还要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农业单纯的农副产品生产为涉及农副产品种养、加工、经营、流通、市场网络、品牌建设等全过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一则为中原城市群近5000万人口提供优质的农副产品与服务;二则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扩充农业的附加服务,充分释放农业的就业吸纳功能,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外围区域的农业自然基础较好,人力资本禀赋较高,已经具备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条件,也为农业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农业市场化的推进,优化配置区域农业发展中的现代农业发展要素,特别是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吸纳优质的资金投资外围区域高科技农业、资源集约型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中原城市群外围区域在郑州城市圈现代农业的带动下,在服务于中原城市群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上,市场化的调节机制越来越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强,农业效益水平越来越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因此从主体功能区划的角度看,属于重点开发区的现代农业发展类型。三 农业特区实质上是粮食保障性限制开发农业区

黄淮海现代农业特区是中原经济区农业发展中最大的一个板块,其重点是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产出能力。经过20多年的综合开发与发展,黄淮海区域的农业生产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其确保为国家提供“优质、高产”的农副产品的能力已经逐渐得到提高。中原经济区“三化统筹”“两区兼具”的功能定位中,国家层面上的粮食安全保障区的主要任务就落到了中原经济区内部的黄淮海现代农业特区身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副产品,特别是保障小麦、玉米等粮食和原料的供给是其主要的农业功能。为了保障这种功能充分发挥,从“硬”技术条件上,必须在原来综合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以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为重点的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在“软”政策支持上,必须加大政策驱动作用。例如,改造特区内近6000万亩中低产田需要的政策资源与政府资金投放,培育种粮专业户和种粮大户的土地政策创新,打造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市场竞争力的组织制度创新机制,优化对种粮农户和产粮大县加大补贴的转移支付,推进粮食生产专业化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人力资源培育,促进农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社会工程建设,等等。

在黄淮海现代农业特区进行的这些建设,目的就是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保证农民的就业与增收,使农业生产的收益曲线与非农领域收益的边际曲线不断靠近,使种粮农民的收入水平与种植其他作物的收入水平持平。在农业特区的现代农业建设中,政府的作用、政策的支持愈显重要,必须用政府的政策作用强力推进农业生产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必须用政策的支持作用改变农业特区不协调的粮食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对等的粮食贡献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粮食生产格局,这是农业特区特殊政策的重要体现。

黄淮海现代农业特区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现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与农副产品原料供应优先发展的特征,而政策驱动与创新作用又是这种保障能力提高的着力点,因此从主体功能区划的角度看,属于限制开发农业区的现代农业发展类型。四 南部农业区实质上是生态养护型限制开发生态区

南部农业区是中原经济区唯一的水作农业区,地表水资源总量近50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达482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河南省的3.5倍、中原经济区的4.1倍。其水稻产量占全省的73.5%,特别是信阳市的水稻种植面积在2011年超过100万亩,产量达到了550万吨,成为全国18个粮食生产超百亿斤的省辖市之一。稻田除具有食物的生产功能外,伴随食物生产过程,稻田还是一种复合的生态系统,具有生态服务功能,如养分转化、气体调节、景观提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