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707社会学原理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03:06:19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厦门大学707社会学原理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厦门大学707社会学原理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试读:

2014年厦门大学707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

2009年厦门大学607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

2008年厦门大学607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

2007年厦门大学607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

厦门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社会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8分)

1.价值关联的

2.社会唯名论

3.文化传播

4.贫困

5.内在社会控制

6.社区发展的系统模式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l4分)

1.简述社会网络的基本特征。

2.简要分析第三部门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3.简述韦伯关于合法性统治类型的主要观点。

4.简要说明冲突学派关于社会不平等的观点。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3分)

1.根据对社会学的了解,谈谈你对当代社会学发展的主要趋势的认识

2.“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  胡锦涛总书记3月4日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重要讲话,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共识,认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寓意深刻,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试以社会学的相关知识和视角,谈谈你对我国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的看法。

2007年厦门大学607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厦门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社会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8分)

1.价值关联

答:略。

2.社会唯名论

答:社会唯名论认为,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社会只是一个名称,用来方便地称呼构成社会的许多的个人,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这个思想渊源于中世纪欧洲经院哲学的唯名论,它否认概念或共相具有客观实在性,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概念或共相后于个别事物。以这个观点来看社会,就产生了社会唯名论。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是社会唯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把个人的社会行动视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3.文化传播

答:文化传播是指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取或吸收的过程。一种文化特质或集丛发明出来以后,不可能为它的发明者独有,它必然向四周扩散,使之为一群人或一个地区的人共有,这才能成为文化。人的流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体。

4.贫困

答:贫困,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是个人或家庭缺乏必要的资源,因而不能达到一个社会的基本生活水准。这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现代社会中对于贫困的理解和把握总是表现为操作性的。通常,人们将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或支出低于某一水平定义为贫困。

5.内在社会控制

答:内在控制是指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相对于外在控制,内在控制对个人而言是主动的、积极的。在社会生活中,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能采取内在控制的形式,做出适当的行为。内在控制强调社会规范的习得和内化,社会成员不是被迫而是自觉地遵从社会规范,这是社会控制最有效的方式。

6.社区发展的系统模式

答:略。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l4分)

1.简述社会网络的基本特征。

答:研究社会互动的一个角度是研究人们所属的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是经过各种媒介、通过社会互动所形成的个人之间的复杂联系网。从这个界定出发,社会网络具有以下特征:(1)社会网络的形成是地缘、血缘、学缘、业缘等多方面的因素使然。许多网络在我们一生中是自然形成的。比如邻居网络、同乡网络的形成是因为地缘,亲戚联络是由于血缘,校友网络是学缘,同事网络是业缘。由于互联网的普遍使用,今后会有更多的人还拥有“网友”网络。(2)社会网络反映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本质。社会网络实际上是人际互动的反映,一方面它要受社会关系的规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构成广泛的、间接的、更为复杂的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基础。要认识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本质,必须要对个人所属的社会网络及其中的社会互动加以分析。(3)社会网络是经过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运用各种互动的媒介和符号进行交往是社会网络得以形成的前提。如果是单向的行动是无法构成社会网络的。(4)社会网络对个人来说具有效益。人们可以从自己所属的社会网络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获得情感的支持、满足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多种需求、丰富个人的社会生活。(5)社会网络是相对稳定的。不同的社会网络内部,可能是紧密联系的,也可能是松散联系的,但一般而言,社会网络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简要分析第三部门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答:近二三十年来,第三部门的重要性正越来越令人关注,人们认识到第三部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社会负面影响,促进社会的进步。(1)第三部门可以提供公共部门尚未提供的公共物品。

由于意识形态导向和管理成本的存在,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上总是有所选择的,而不是所有的都提供。(2)第三部门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

由于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并非完全一致,所以已有的公共物品总会使一部分感到不够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人们可以选择在市场上寻求替代产品。(3)第三部门组织可以向弱势群体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物品。

弱势群体常常无力按市场价格获得所需要的物品,而公共部门提供的物品又往往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这种情况下,第三部门的慈善组织、社区组织和社会服务组织等所提供的无偿的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服务就会有助于弱势群体提高生活质量。事实上,关心和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一直是第三部门提供服务的重要方面。(4)第三部门组织常常是更可靠的物品和服务提供渠道。

因为第三部门组织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因此一般不会故意从消费者信息不足的缺陷中获取利益——而私人部门常常会有这种倾向。因此第三部门组织和消费者之间更容易建立起信任关系。(5)第三部门是公民参与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三部门组织可以表达多样化的社会利益和社会需求。在社会上,不同的个人和群体往往有着不同的需求和利益诉求。这种诉求既可以通过政府信息采集渠道或其他正式的政治渠道得到表达,也可以通过组成第三部门组织来向社会合法地进行呼吁,这种途径更宽广因此也更容易实行。(6)第三部门是倡导公民意识和志愿精神的实践领域。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之下,私人部门的利己主义的行动特征深深影响着社会,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盛行,人与人之间相互疏远、彼此漠不关心,等等。这些都损害着社会的团结。而第三部门中所体现出来的公民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和信任关系,显然有助于改善社会风气,提升社会成员的精神境界,从而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

3.简述韦伯关于合法性统治类型的主要观点。

答:韦伯认为,统治指的是在一个特定人群中,某些具体的命令(或者说所有的命令)被遵从的机会。这样一种机会的出现往往与特定的利益关系联系在一起,而且要借助于一定的权力与影响。现实中任何形式的统治首先要面临着一个合法性的认同问题,即要取得人们对其合理性的认可。韦伯将实际存在的具有合法性的统治形式划分为三种类型,即传统型统治、魅力型统治和法理型统治。(1)传统型统治

传统型统治建立在人们对传统的神圣性信奉的基础之上,这种统治类型主要存在于前现代社会。在传统型统治中,统治者是依照传统遗传下来的规则确定的,统治者具有终身的权力,而且可以将这种权力不断传给自己的后裔。从传统型统治的组织情况来看,它主要具有以下特征:①缺乏按照事务规则确立的、固定的“权限”;②缺乏固定的、合理的等级制度;③没有自由的契约和相应的规定,用以确定官员的任免与晋升;④缺乏专业的业务培训;⑤官员没有固定的薪金和用货币支付的薪金。(2)魅力型统治

魅力型统治是建立在对具有超凡品质和特殊魅力的领袖人物的崇拜和信赖的基础之上。从韦伯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魅力型统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领袖人物的魅力能否被认可取决于被统治者,而且这种认可要经受实际的考验。先天具有魅力并不能成为统治合法化的原因;②领袖人物的魅力要经受持久的考验;③魅力型统治的统治团体是一种感情共同体;④魅力型统治是一种非经济性的典型政权;⑤在受传统束缚的时代,魅力是巨大的革命力量。

在韦伯看来,魅力型统治是一种严格地与个人,即与个人的魅力品质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统治形式,因而它所确立的社会关系也是短暂的,这一过程被称为“魅力的平凡化”。魅力平凡化的结果,是魅力型统治转向传统型统治和法理型统治,或者成为二者的混合形式。(3)法理型统治

韦伯将建立在遵守正式制定的法律基础上的统治称为法理型统治。韦伯将法理型统治视为行政管理的现代形式。他分析了法理型统治类型所具有的一般特征:

①在法理型统洽下,行政事务的运作要持续地受到规则的约束;

②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事务的运作是在一定的权限内进行的,出现了“机构”这种按章办事的运作单位;

③法理型统治具有固定的职务等级;

④法理型统治有明确的议事规则。这些议事规则可能是技术性的规则,也可能是准则;

⑤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管理班子同行政管理资源和生产资源完全分开;

⑥在理想的法理型统治下,不存在任职人员对职务的任何意义上的私人占有;

⑦法理型统治拥有行政管理档案制度。

4.简要说明冲突学派关于社会不平等的观点。

答:冲突学派认为,社会的不平等并不是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趋向或共同的社会需要,认为资源的稀缺性才是社会不平等产生的最深刻社会根源。马克思认为经济关系的不平等是一切社会不平等的根本原因;米尔斯强调在经济、政治、军事领域的精英分子占有稀缺资源;达伦多夫则认为权威结构不平等造成社会不平等。科塞认为,冲突的根源是多元的,权力、地位和资源的分配不均以及价值观念均可成为冲突的基础。

虽然冲突学派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社会不平等产生的原因,但他们在一些基本观点上是一致的,表现在:(1)社会的不平等无法避免。他们强调社会不平等是利益不一致造成的,是不合理的。而不像功能学派那样认为不平等是合理的,应当受社会的推崇。(2)社会不平等导致剥削。处于重要社会地位的社会成员往往利用自己的特权,剥削地位较低的社会成员。他们占有大量的社会资源,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制定或影响社会政策,为自己提供较高的社会报酬,保护自己的利益。(3)权力和资源的垄断直接导致社会不平等的产生。处于上层社会地位的社会成员通过对权力和资源的垄断,强占社会财富,排斥无权力的其他社会成员。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处于被支配地位,被迫遵守由上层社会成员制定的社会规范。

总之,冲突学派从另一方面解释不平等产生的根源和作用,弥补了结构功能主义所忽视的社会成员的利益差别及社会不平等所包含的不合理方面。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3分)

1.根据对社会学的了解,谈谈你对当代社会学发展的主要趋势的认识

答:(1)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当代社会学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迄今的社会学。这是社会学研究日益深入和不断完善、社会学知识的分工和专业化程度日趋严密的时期,也是社会学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普遍传播和发展的时期。 (2)当代社会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①结构功能主义的兴衰

在40~60年代的西方社会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和方法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T.帕森斯倡导的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行动系统的4个子系统之一,其他3个是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和文化系统。在社会系统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形成了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社会角色,作为角色系统的集体,以及由价值观和规范构成的社会制度,是社会的一些结构单位。社会系统为了保证自身的维持和存在,必须满足4种功能条件:a.适应:确保系统从环境中获得所需资源,并在系统内加以分配;b.目标达成:制定系统的目标和确定各目标的主次关系,并能调动资源和引导社会成员去实现目标;c.整合:使系统各部分协调为一个起作用的整体;d.潜在模式维系:维持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基本模式,并使其在系统内保持制度化。在社会系统中,执行这4种功能的子系统分别为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模式托管系统。这些功能在社会系统中相互联系。社会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社会系统内的各亚系统之间,在社会互动中具有输入—输出的交换关系,而金钱、权力、影响和价值承诺则是一些交换媒介。这样的交换使社会秩序得以结构化。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趋于均衡的,4种必要功能条件的满足可使系统保持稳定性。

②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多元化。

在西方社会学发展的早期和中期,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相对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学理论,但在当代,自从现代结构功能主义衰落以后,这种格局就不复存在了,代替它的是多种理论并存的局面,如默顿的功能分析,达伦多夫和科瑟尔的冲突理论,霍曼斯和布劳的交换理论,等等。

a.默顿的功能分析和中层理论

默顿的功能分析和中层理论是从批评帕森斯社会行动结构理论直接产生出来的。默顿认为当前社会学需要的不是高不可攀的巨型理论,而是与经验世界密切相联、具有明确操作化概念的“中层理论”。例如,他提出的失范—机会结构理论便是“中层理论”。这种理论的优点是可以指导实证研究,可以用经验事实加以验证,同时也可抽象概括。默顿在分析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时,发现结构的功能并不完全是正向的,结构也会发生反向功能,否则就无法用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解释诸如犯罪等社会问题。默顿的上述观点被称为经验的功能主义,受到美国社会学界的普遍赞同,尤其是被他的学生科瑟尔称赞备至。

b.科瑟尔的冲突论

受默顿关于结构反功能观点的启发,科瑟尔认为冲突不仅仅有破坏社会体系均衡的作用,而且有社会整合的作用。社会体系的均衡,不仅依赖于体系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调适,也依赖于它们之间的冲突。社会体系内部各部分之间纵横交错的冲突,把体系“缝合”在一起,防止它从中间裂开。所以科瑟尔的冲突论被称为功能冲突论。 

c.达伦多夫的冲突论

现代冲突论另一名代表是达伦多夫。他认为,帕森斯理论和功能主义观点从整体上把社会视为一个均衡、和谐、统一和静止的系统,使它带有意识形态的乌托邦性质。实际上,社会除了有一致性的一面之外,还有其冲突性的一面,现代社会学为了走出乌托邦就应该用冲突模式取代功能模式。达伦多夫从权力和权威的角度解释社会冲突的根源。他的冲突论被称为辩证的冲突论,与科瑟尔的功能冲突论互相呼应,成为当代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理论流派。

d.交换理论

帕森斯的另一名学生布劳是交换理论的代表人物。交换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都是围绕着行动者之间的资源交换而展开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资源交换关系,人们之间的交往都是以自己的物质的或非物质资源去交换对方的资源。这种交换有的是经过精心的理性计算、用契约载明的;有的是非理性的、礼俗的,因而无论是对社会结构的静态形式,还是对社会行为的动态过程,都应从资源交换的平衡与否加以解释。这种理论是对商品交换原则的扩大应用,同时受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的影响,用它来解释社会结构和过程能为许多人接受,成为社会学理论中一种颇有影响的理论。 

e.互动论

互动论也是当代社会学的一种理论。当代互动论思想渊源于库利和米德的心理学理论,它把米德的“社会我”看作是角色扮演过程,把兴趣的重点放在寻求导致特定的社会形式形成和变迁的互动过程上面。互动论的基本观点是:任何客观的社会组织形式都是由个体之间的互动构成和维系的;在互动过程中,个体具有使用、识别和解释互动符号(语言、姿势等)的能力,从而判定情境,把自己看作是特定情境中的适当客体,方能使互动顺利进行;只有通过解释人们在微观社会联系中的社会互动性质,才能真正理解社会结构及其变迁。 

f.现象社会学

以舒茨为代表的现象学社会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一种反实证主义的社会学理论,它的思想来源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韦伯理解社会学中的主观意义和互动论中的角色扮演理论。现象学社会学理论的基本点是反对把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二元化的观点,认为社会现象是由人们之间的互动构成的,互动是有目的有动机的,不可能存在一个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人们在互动中是“互为主体”的,在互为主体的互动过程中建造一个共同的“生活世界”,这才是社会学关注的重点。加芬克尔创立的民俗学方法论进一步发挥了现象学社会学的理论,它强调理解本土文化对于实现沟通和互动的重要意义。 

g.哈贝马斯理论

在当代社会学理论中,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理论家J.哈贝马斯的影响在不断增大。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的目的是希望建立一个普遍性的“规范基础”来描述、分析、批判、评价现代社会的结构,并说明现代社会中形式(目的)合理性与实质(价值)合理性的矛盾并不具有必然性,这一矛盾是有解决的希望和可能性的。沟通行动理论是从分析韦伯的理性化概念开始的。他认为,韦伯所谓的“理性化”不过是“技术的理性化”,所谓的“合理性”,只是工具的合理性,它忽视了人类行动的互动或相互协调方面。

对社会行动的分析应该以沟通行动作为分析的起点,而不是目的合理性行动。沟通行动是人们相互之间的一种运用语言进行沟通的行动,是使用语言的行动,即言语行动(行为)。在沟通行动中,行动者互相提出四项普遍性的有效性要求——他们的语言是可以理解的、命题内容是真实的、言语行动是正确的符合社会规范的、意向的表达是真诚的——而且互相承认这些有效性要求。沟通行动中潜藏着的不同于目的一工具理性的另一种理性:反省、批判和论证的能力,即沟通理性。沟通理性首先是一种对话式的理性,其次是一种借助于更佳论据的力量进行反复论证的理性。沟通行动是在生活世界内进行的,生活世界使得人类理性地进行沟通成为可能。生活世界的理性化实际上所表明的是人与人的沟通越来越依赖于理性的讨论而不是受制于外在的强制力。

h.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在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多元格局中,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独树一帜的。应该指出,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社会学内容,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长期以来被西方社会学界所忽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一般理论,它是研究社会的总体理论和方法论;专门社会学理论亦称“中级理论”,它是对不同领域的社会现象进行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部理论;具体社会学研究,它是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实施经验调查及其技术、方法的总合。苏联学术界内部对上述三级结构框架也有异议,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是从哲学基本问题即存在对思维的关系上看待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及其动力的基本观点,还不是分析和研究社会是怎样构成和运行的一门经验科学意义上的社会学理论。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只能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一般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除此之外社会学还应有其自身的一般理论和方法论。随着学术界讨论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对象之间关系问题的深入,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社会学丰富内涵不断地被挖掘出来,使它的影响渗透到当代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论中。(3)总体趋势

从现代化理论以来的一段时间里,发展理论由帕森斯意义上的宏大理论向默顿意义上的中层理论、加芬克尔意义上的常人方法学、舒茨意义上的现象学社会学转向,更多从经验上注意微观上的行动和制度。在知识论上从结构主义向建构主义转换。在方法论表现上不再是粗暴的决定论,而是阐释学。在现实立场上逐渐摒弃霸权化、单一性、欧洲中心主义等取向,转而承认分化、多元、多中心。

发展理论的当前趋势已经克服过去盛行的宏大理论、部分性理论,越来越强调分化、反思性、学科的交叉性趋势,由民族国家主导发展转向国家、社会、市场共同引导发展,注重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多样性,尤其注重性别平等、环境正义等方面。

2.“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  胡锦涛总书记3月4日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重要讲话,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共识,认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寓意深刻,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试以社会学的相关知识和视角,谈谈你对我国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的看法。

答:道德社会化,是指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互动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道德是社会规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动员、整合和控制功能。

2006年厦门大学348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

厦门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及代码:社会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8分)

1.社会结构

2.理想类型

3.本土方法论

4.费孝通

5.社区建设

6.信息社会论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l4分)

1.科层制具有哪些特征?

2.什么是霍桑实验,它有什么意义?

3.简述城市社会学区位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

4.什么是第三部门,它有什么特征?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3分)

1.影响社会化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它们分别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2.从社会问题角度,谈谈我国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6年厦门大学348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厦门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及代码:社会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8分)

1.社会结构

答:社会结构,一般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的基本结构与社会的基础相联系而存在。不同的社会基础产生不同的社会结构。以劳动或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作为社会的基础,社会的基本结构必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的体系。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具体地、历史地存在和发展的。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由于生产力处于经常不断地变化过程中,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会或早或迟地发生相应的变化。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决定社会的一切其它构成的东西,从这一观点出发,任何其它社会构成都是社会基本结构的派生和表现。

2.理想类型

答:理想类型是由韦伯提出的。韦伯认为,社会学如欲成为真正的科学,就必须像自然科学那样建构一套精确而严谨的概念体系来增强客观性,减少主观随意性。研究者借助这种概念体系作为衡量现实的标准,审视现实与概念之间的差距,并对这种差距作出因果解释。韦伯称这种概念体系为“理想类型”。根据韦伯的论述,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理想类型:①理想类型是一个主观思维构建,它不是基于对所有事实进行经验上的概括,也不是作为社会的理想提出来的;②理想类型虽是一种主观思维的构建,但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虚构,也不是一种概念游戏。

3.本土方法论

答:本土方法论是分析人们在日常社会相互作用中所遵循的全部规则的社会学方法。其创始人是加芬克尔,本土方法论认为,一个群体中的成员间所有普遍的社会相互作用均由某些民间的规则所支配。即人们之间的互相理解不仅基于当事人说出来的东西,而且根据大量谈话中未提到的因素。对这些的理解要依赖于谈话所涉及的当事人最近的互动发展过程及前景预期,依赖于对话发展的一系列时间上连贯的表达,依赖于谈话的过程等。

4.费孝通

答:费孝通是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著有《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生育制度 》、《乡土中国》等。《江村经济》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乡土中国》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社区建设

答:社区建设,就是以人们日常居住和生活的基层社区为载体,通过社区居民自治,社区与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合作,来建立一个和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城市管理制度和社会化服务网络相适应的社区支持系统。

6.信息社会论

答:信息社会论认为,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信息社会同工业社会相比,有许多崭新的特征:(1)信息成为战略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2)整个社会以知识价值论为基础,价值的增长主要依靠知识。(3)先进的通讯与信息系统成为社会改革的手段,给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带来一场变革。

信息社会论者看到了科学技术在现代化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他们过分夸大了科学技术的力量,忽视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非常片面的。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l4分)

1.科层制具有哪些特征?

答:韦伯将科层制视为法理型统治的特殊形式,这也是他所认为的人类组织的合理形式。在这种统治形式下的行政管理班子,是由单个的官员组成的,并呈现出以下特征:(1)官员们个人是自由的,仅仅在事务上具有服从官职的义务;(2)官员们处于固定的职务等级制度之中;(3)官员们拥有固定的职务权限;(4)官员们根据契约受命,即建立在自由选择之上。这是现代科层制的本质;(5)官员们根据专业业务资格任命。在最合理的情况下,通过考试获得的、通过证书确认的专业业务资格;(6)官员们获得固定的货币薪金作为报酬,大多数有权领取养老金。薪金的标准首先依据官阶等级原则,同时也依据与职位相对应的责任。另外,也会考虑到身份地位的因素;(7)官员们把他们的职务视为唯一的或主要的职业;(8)官员们可看清自己的前程。官员职务的升迁依据年资或政绩,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取决于上司的评价;(9)官员们在工作中完全同行政管理资源分开,个人不得将职务占为已有;(10)官员们要接受严格的、统一的职务纪律和监督。

科层制是迄今为止最为合理的统治形式,而且是未来社会和组织中统治形式的合理发展方向。科层制已经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种组织行为之中,并对每个现代人的生活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科层制意味着根据知识进行统治,这是它所固有的特别合理的基本性质。科层制所具有集权的特征,并不妨碍民主精神在其中的孕育。与此同时,韦伯在对科层制予以肯定的同时,也意识到其可能存在的种种弊端。

2.什么是霍桑实验,它有什么意义?

答:(1)霍桑实验的概念

1924年开始,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在芝加哥附近的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最初的目的是根据科学管理原理,探讨工作环境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后来梅奥参加该项试验,研究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工人劳动过程的影响。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提出著名的“人际关系学说”,开辟了行为科学研究的道路。(2)霍桑实验的意义

①霍桑实验表明,人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不是孤立的、只知挣钱的个人,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群体成员,个人的物质利益在调动工作积极性上只具有次要的意义,群体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才是调动工作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梅奥的理论也被称为“人际关系理论”或“社会人理论”。

②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的传统管理理论认为,工作效率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和好的工作条件,所以管理者应该关注动作分析、工具设计、改善条件、制度管理等。而霍桑实验表明,士气,也就是工人的满意感等心理需要的满足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工作方法、工作条件之类物理因素只是第二位的东西。

③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的传统管理理论认为,必须建立严格完善的管理体系,尽可能避免工人在工作场合中的非工作性接触,因为其不仅不产生经济效益,而且降低工作效率。而霍桑实验表明,在官方规定的正式工作群体之中还存在着自发产生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有着自己的规范和维持规范的方法,对成员的影响远较正式群体为大,因此管理者不能只关注正式群体而无视或轻视非正式群体及其作用。

④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的传统管理理论认为,管理者就是规范的制定者和监督执行者。而霍桑实验提出,必须有新型的人际关系型领导者,他们能理解工人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的行为,善于倾听意见和进行交流,并借此来理解工人的感情,培养一种在正式群体的经济需要和非正式群体的社会需要之间维持平衡的能力,使工人愿意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协作和贡献力量。

3.简述城市社会学区位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

答: 20世纪20年代,城市社会学的著名派别——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家欧内斯特·伯吉斯根据对芝加哥市的研究,提出一个假设,即现代城市空间的扩展是有一定规律的,他把自己的这一发现称为“同心环带”模型。

根据这一模型,城市可以划分为五个环或区,每个环或区皆具有某些明显的特征。(1)中心商业区。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带,为零售商业、轻工制造业及商业化娱乐场所集中的地区;(2)过渡区。这是围绕在中心商业区周围的一个区域,由商业和工业的扩展而形成,处于经常性的变动之中;(3)工人住宅区。其居民大多为工人,系从第二区迁移而来;(4)中产阶级住宅区。居民大多为自由职业者、小商人、经理人员及事务员之类;(5)通勤者区。在城市外围,其居民多为中产阶级以上成员,他们白天到城里工作,晚上才回到家中休息,故该区又称为“卧城”。一般说来,居民的地位随他们离市中心的距离的增加而提高,而犯罪率、性比例等从市中心向外围递减。

4.什么是第三部门,它有什么特征?

答:(1)第三部门的概念

第三部门,即“通过志愿提供公益”的NGO或NPO。与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具有基本一致的组织特征不同,第三部门是具内部异质性和多样化的部门,归入第三部门的各种组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因此,主要为民政部门注册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及未注册的草根组织。第三部门是一个与传统模式相异的全新组织形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