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镣铐跳舞:民营企业家的压力与倦怠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17:52:29

点击下载

作者:韦雪艳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戴着镣铐跳舞:民营企业家的压力与倦怠研究

戴着镣铐跳舞:民营企业家的压力与倦怠研究试读:

戴着镣铐跳舞

:民营企业家的压力与倦怠研究作者:韦雪艳排版:豆豆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6-01ISBN:9787308096379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本 书 受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71102094)教 育 部 人 文 社 科 基 金<(10YJCZH17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JUSRP21001)青蓝工程2010江苏省115教育规划重点资助项目(200901005)资助戴着镣铐跳舞——民 营 企 业 家 的 压 力 与 倦 怠 研 究韦雪艳 著序 言

戴着镣铐,依然翩翩起舞是一种优雅的创业姿态。那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表演,虽然创业者戴着镣铐,却有足够的勇气抗拒它的沉重!关注民营企业家创业过程中压力与倦怠,源于同其内心的交流和感悟其内心的真实感受。“戴着镣铐跳舞——民营企业家压力与倦怠”研究从学术视角以民营企业家为样本,深入地研究民营企业家的压力应对策略与倦怠的关系机制。全书的研究成果就问题应对策略、情感应对策略的认知过程视角、应对过程视角诸方面通过实证分析实证了民营企业家在不同情况下的应对策略,而本书揭示的创业压力源—应对策略—倦怠的整个过程,特别是“交互作用的影响研究”和“压力产生于两次评价”的实证分析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

本书解决了三个理论问题:①企业家的压力源与应对策略的特征是什么?即企业家的压力源与应对策略的内涵;②企业家的倦怠特征是什么?即企业家的倦怠内涵;③基于交互作用理论(transactional model),企业家如何评价和应对创业压力?不同的应对策略如何影响倦怠?带着上述问题,全书的研究基于交互作用理论思路,采用访谈编码分析和问卷调查分析等手段方法,分三项子研究,逐步递进地探讨了民营企业家的创业压力源、应对策略的构成,民营企业家工作倦怠的结构模型,以及创业压力源—压力感—认知评价—应对策略—倦怠的关系机制。企业家面对创业压力源,如何采取应对策略?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对倦怠产生怎样的影响?探究和发现其中的规律,本书作了细致的探讨。本书在多项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了民营企业家压力应对策略与倦怠关系模型。

压力,很多时候是预期与现实的反差造成的,认知对压力的产生与应对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压力调节中从认知入手,虽不直接,但很对症。积极乐观的人生哲学有助于民营企业家控制压力,保持镇定和冷静,坚持一定的原则对于健康的生活行为会保持一种稳定性。书中的许多独到观点对于保持企业家在创业实践领域中旺盛的创业精神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实践价值!本书关注民营企业家的身心体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其机制的成果在国内外与压力倦怠研究领域中不多见。能够从理论和实证视角分析民营企业家的压力与倦怠并找到其规律、给予启示是本书的核心价值所在!

戴着镣铐跳舞,优雅的不仅是外在的姿态,更是心灵的成长!韦雪艳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2011年11月11日于江南大学竹园表目录企业经营者的情绪情况(%)表1.1 有关工作压力研究的理论与模型概述表1.2 工作压力源分类概况(基于文献总结)表1.3 女企业家工作压力源概况表1.4 应对概念的发展与总结表1.5 八种人格类型表1.6 以往实证研究对应对的构思界定表1.7 工作压力应对措施评价表1.8 行为应对策略的维度划分表1.9 倦怠研究的多种焦点表1.10 工作压力与倦怠的区别表2.1 实证研究的章节、主题、内容与方法表3.1 访谈企业和对象的背景信息表3.2 访谈企业样本的逐字稿样例说明(创业压力源)表3.3 访谈企业样本的逐字稿样例说明(应对策略)表3.4 访谈企业访谈内容分类系统整理结果(创业压力源)表3.5 访谈企业访谈内容分类系统整理结果(应对策略)表3.6 民营企业家创业压力源构思访谈内容编码一致性程度表3.7 民营企业家应对策略构思访谈内容编码一致性程度表3.8 创业压力源、应对策略及相关概念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样本基本信息表表3.9 创业压力源、应对策略及相关概念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样本基本信息表表3.10 创业压力源测量工具不同版本表3.11 样本充分性和球度检验表3.12 企业家创业压力源构思因素分析结果表3.13 创业压力源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性分析结果表3.14 样本充分性和球度检验表3.15 应对策略因素分析结果表3.16 创业应对策略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性分析结果表3.17 认知评价因素分析结果表3.18 控制感的因素分析结果表3.19 控制感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性分析结果表3.20 创业压力源的均值差异性分析:配对比较表3.21 创业压力源的均值差异行分析:配对比较表4.1 倦怠构思的不同维度划分表4.2 访谈企业和对象的背景信息表4.3 访谈企业样本的逐字稿样案说明表4.4 访谈企业访谈内容分类系统整理结果表4.5 中国文化背景下民营企业家倦怠概念构思访谈内容编码一致性程度表4.6 民营企业家倦怠概念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样本基本信息表表4.7 民营企业家倦怠概念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样本基本信息表表4.8 倦怠测量工具不同版本表4.9 样本充分性和球度检验表4.10 企业家倦怠概念构思因素分析结果表4.11 企业家倦怠问卷各研究变量相关矩阵表4.12 企业家倦怠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性分析结果表4.13 企业家倦怠结构方程验证模型的对比表4.14 倦怠子维度对倦怠测量工具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4.15 企业家倦怠的均值差异性分析表4.16 企业家倦怠的均值差异性分析:配对比较表5.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结果表5.2 创业压力源变量描述性统计及相关矩阵表5.3 创业压力源与创业压力感的分层回归分析表5.4 初级评价变量描述统计及相关矩阵表5.5 创业压力感与初级评价之间的关系表5.6 次级评价变量描述统计及相关矩阵表5.7 创业压力感与次级总评价之间的关系表5.8 初级评价各维度与次级评价各维度之间的关系表5.9 应对策略变量描述统计及相关矩阵表5.10 初级评价与应对策略之间的关系表5.11 次级评价与应对策略之间的关系表5.12 初级评价与次级评价的交互作用对应对策略的预测作用表5.13 初级评价与次级评价的交互作用对应对策略的预测作用(续)表5.1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结果表5.15 应对策略与倦怠之间的关系表5.16 内控感在问题自我控制和成就感关系中的缓冲作用分析表5.17 内控感在问题社会求助和成就感关系中的缓冲作用分析表5.18 内控感在问题逃避和枯竭关系中的缓冲作用分析图目录本书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图1.1 压力的认知—现象学—交互作用模型图1.2 大中国背景下工作压力模型(Lu,et.al.,1997)图1.3 应对过程模型(Lazarus and Folkman,1984)图1.4 应对过程理论视角的扩展模型图1.5 倦怠的理论框架:两个经典模型图1.6 倦怠的结构模型(Maslach & Leiter,1997)图2.1 基于交互作用的民营企业家压力应对策略与倦怠关系研究总体框架图3.1 民营企业家创业压力源结构要素构成:经过编码整理图3.2 民营企业家应对策略结构要素构成:经过编码整理图3.3 创业压力源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图3.4 应对策略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图3.5 控制感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图4.1 采用归纳和整合的方式的扎根理论图4.2 MGT的发展过程多元扎根理论图4.3 民营企业家倦怠结构要素构成:经过编码整理图4.4 企业家倦怠结构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图4.5 企业家倦怠备择模型: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指数对比图4.6 企业成立不同年数:倦怠变化轨迹图图5.1 应对过程理论视角的扩展模型图5.2 应对策略与倦怠关系模型引 言

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于丹解读《论语》

不是所有富人都能潇潇洒洒。“精明强干”、“果敢刚毅”、“春风得意”、“骄傲洒脱”、“创富名家”等众多极富欢颜与悦心的辞藻包围着企业家(entrepreneur)(周丽群,2004),可是来自这些精英内心的苦痛却是“如履薄冰”、“咬紧牙关”、“苦大仇深”、“精疲力竭”,透过对中国企业家的冷峻审视,我们看到的是不容乐观的现状;中国企业家群体已成为与心理因素有关的多种疾病的高压人群。如何才能让现有企业家焕发青春,保持旺盛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压力应对及对倦怠影响的研究问题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首先,基于企业家创业活动迅猛发展所面临创业环境的挑战的需要。

我们生活在一个创业时代的创业社会中。2006年中国创业活动的活跃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度,创业活动指数为16.2%,每百名18~64岁的中国成年人中约有16人参与到了企业创业时间不超过三年半的创业企业中。中国创业活跃度在全球创业观察项目的42个成员中排在第6位(高建,2006)。尽管我们的经济具有强烈的创业倾向,而且成功的创业者拥有偶像地位,但是,在我们经济中发生的大多数创业行为却都面临巨大的挑战。中国的创业仍属创业意愿强、创业机会多、创业精神强、创业机会和能力弱的状况。在过去12个月内关闭企业的比重高,排在GEM成员国的前列,并呈逐年增长趋势;具备创办企业的技能和经验的比重仍在降低。

新经济、国际化、电子化以及变革时代对中国民营企业家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经济是通过创造性破坏的过程来运行的。每年都有一些大型成熟企业的垄断地位被新成立的风险企业所颠覆,这些风险企业经营业务的创新方式使得成熟企业的竞争优势丧失殆尽(沙恩,2005)。新经济背景下的竞争环境促使中国民营企业家不断反思和历练自己面对创业挑战的心理承受力。从一个想法到创业企业的创立直至发展,需要企业家不断提升各方面的能力。通过社会网络获取提供创业机会的信息,敏锐发现创业机会形成更新的商业理念;投资于新风险项目的过程包含对重大不确定性的管理,这些不确定性会影响到项目的融资。为了开发某种新技术产品,企业家总是需要从外部获取资源。创业过程中,企业家格外关注融资和技术(技术)的获取,遗憾的是,企业家们保护新技术或服务,防止被模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仍旧要面对困难(沙恩,2005)。知识的更新和不断学习为企业家带来更多创业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处于创业不同阶段的企业家都要形成动态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企业家不仅要学会更新自我知识库,通过摸索或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的做法来尝试解决,还要更新在创业初期头脑中的信息和知识,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组织的信息和知识,以此来加速新业务在企业的运作,提供企业核心竞争力(丁岳枫,王重鸣,2006)。此外,在当今社会快速变化和企业急剧竞争的背景下,企业家传统的常规的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变革的特征在企业家创业过程中对员工的管理责任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以上创业实践活动的严峻挑战,企业家更要有清醒的头脑,认清所面对的创业压力源(entreprenurial stressor),有明确的认知判断和对策,保持旺盛的创业精神,寻找创业沃土,实现创业目标!

其次,基于企业家创业活动迅猛发展所出现的心理问题的现实需要。

张西超(2005)对中国企业家做过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国内87.4%的企业经营者感到“压力很大、身心状况不佳”,张西超(2005)指出,压力(stress)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在美国每年由于压力造成的损失是3000亿美元,超过其他任何疾病。近年来,人们形象地称呼企业家就是“乞业家”的说法,我们会发现,老板是没有星期天的。企业家用自己的健康换来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企业家我们不能只看到他们成功的一面,还要看到他们艰辛的一面,要理解企业家职业的艰苦性、风险性。这是对企业家就是“乞业家”最好的注解。中国企(1)业家的心理健康问题令人担忧(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3)。我们沿用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这份报告,可以看到3539份关于企业家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家工作压力普遍很大,身心状况应当引起关注(见下表)。调查结果显示,42.1%的企业经营者感到“压力很大”。值得注意的是,有42%的企业经营者选择了“独自忍受,一般不跟他人交流”,这一现象值得重视。因此,企业家压力(stress)问题的研究具有迫切性。企业经营者的情绪情况(%)

最后,基于企业家创业过程中压力理论(stresst heory)研究发展的需要。

Low和Macmillan(1988)在回顾了早期创业管理理论研究领域的文献后,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们首先提出了用进化论的方法(Evolutionary Approach)研究创业问题的思想。他们认为要真正深入理解创业成功,就必须对创业的三个关键要素:背景(Context)、过程(Process)和结果(Outcome)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任何创业理论研究都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创业理论模型和研究设计,都必须包括创业努力的结果以及达到这一结果的创业管理过程。其次,研究创业成功必须考虑创业者奋斗的社会环境背景(social environment)。这一观点的提出,马上得到许多研究者的积极回应,之后的创业管理理论研究也随之发生了三个重要的转变:①创业研究关注的焦点从创业者个体特征向创业者行动结果转移;②创业研究逐步关注创业者开展创业活动的背景和过程信息;③创业研究逐步倾向用多层分析技术,从群体、组织、社会三个层面更加系统地研究创业现象(Davidsson等,2001;龚志周,王重鸣,2005)。

(2)纵观压力领域的研究,主要探讨各行各业员工的工作压力来源,比如:护士(杨红梅等,2006)、学生(陈旭,2004)、知识型员工(郭灵,2007)、教师(冯雪英,2006)单纯从个体差异角度探讨压力管理,应对策略仍是研究主流。创业过程中,站在企业家视角来探讨压力管理及从应对过程角度理解倦怠的形成仍旧是个尚未充分探讨的领域。中国目前的发展处于转型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不均匀,并且带来急剧的变化。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民营企业家就要在这种变化下经历和面对各种复杂的环境与问题,能否面对国际化考验,应对自身所面对的压力而导致的倦怠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因此,探讨中国企业家的压力应对模型,深入分析企业家群体的倦怠构成,从多角度探究形成机制,寻找压力应对过程中的关键应对策略,揭示关键中介变量和缓冲变量,帮助企业家缓冲心理压力,保持旺盛的企业家精神无疑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证意义。

本书是在如何理解转型经济背景下的中国民营企业家要承受巨大的压力而不断克服倦怠的背景下展开的。研究依据以下逻辑思路展开(如下图):本书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压力源特征是什么?即,从创业压力环境视角,探讨导致企业家产生倦怠的创业压力源(entrepreneurial stressor)由哪些要素构成?企业家如何评估面对的压力(stress),又如何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coping strategy)而导致倦怠结果?这个视角会为理论和实践提供哪些特征和规律?本书遵循这一主线就相关领域分别阐述。【注释】

(1)原文来自“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现状与环境评价——2003年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第一章 文献回顾

由于压力与倦怠概念的复杂性,加上对西方所使用的词汇和含义理解的文化差异,因此在介绍国内外压力与倦怠研究前,先对压力与倦怠概念做些澄清,同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述。第一节 压力理论研究进展一、压力概念

理解企业家的压力应对及对倦怠的影响,本节首先要明确区分压力的概念。

Caplan和Cobb等(1975)认为“压力”是指对个体构成威胁的工作环境的任何特征。两种类型的工作压力可能会威胁到个体:需求不能被满足,或者满足需求的资源不充分。这两种工作压力都可以用人与环境匹配理论进行解释(French,Rogers & Cobb,1974)。个体的能力、技能与工作需求和要求相匹配的程度意味着匹配。Mclean(1974)认为工作压力或压力源是与工作相关的任何产生不适应反应的因素(关于工作绩效的负性反应或关于人际关系的负性反应)。

也有关于压力的生理概念。在这个意义上,压力是压力源的一种反应。Selye(1971)认为生物学上的压力是对任何需求的非专门化的身体反应。压力不一定是过多需求的反应。Sleye认为的适应综合症概念是一套特殊的反应,有许多潜在的原因。

Mclean(1974)认为压力既不是刺激、反应也不是干扰变量,而是一个研究领域的综合术语。工作压力可作为一个总的研究领域。在这个研究领域中,从它最广泛的意义来讲,同其他领域区分开来。因为压力应对的是需求。很明显,工作压力现象包括人与环境的复杂交互作用。在这个过程当中,时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比如,个体的工作可能是一个压力源,个体对压力的反应可能会直接产生。Caplan(1979)认为工作压力是指一种情景,在这种情景内,与工作相关的因素同个体相互作用从而打断或提高个体的心理条件或生理条件。比如,个体(意识—身体)被迫与正常功能偏离。

我国学者目前的主流观点倾向于综合性观点,将压力看作在环境刺激影响下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综合状态(卢盛忠等,1998)。

基于先前文献的回顾,工作压力的概念不被限制在生理行为或心理行为上。尽管对压力的确切定义无法达成完全一致,绝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同意压力这一概念适用于三个方面(Cooper & Payne,1988;Crandall & Perrewe,1995;Lazarus,1993;黄红,2003)。

1.刺激:压力主要被看成是刺激,换句话说,是过多的负载或要求,影响个体的事情或条件,并对个体有潜在的危害性。Kasl(1987)对客观刺激和主观刺激作了区分,前者指向于客观环境,后者指向于主观感知或者主观对客观环境的评价。因为这一区分,Kasl将压力的定义向前推进了一步,在通常情况下,潜在的压力事情或情境并不总是引起压力,只是作为压力源出现。因此,又出现了“压力源”这一术语。

2.应激:在许多压力理论和定义里,压力被认为是有机体对一些外在威胁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

3.中介:压力中介定义,这一定义集中于认知、评价等过程(Lazarus,1985,1993,1995),这些过程介于压力源与应对之间。中介研究的中心是,对于不同个体潜在的威胁性的刺激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这依赖于不同个体对情境和对自身资源的认知评价。在Lazarus的早期文献中,他发现,在面对压力源时,个体会对压力情境的认知解释表现出差异,个体差异能通过实验来说明。中介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优点是,介于压力源与压力结果之间的心理过程,因此,不是单纯的集中于压力源和压力结果。另一方面,绝大部分研究仅仅只是依赖于被试的自我报告,由被试来报告对压力事情及对压力事件的反应。这就意味着,当一件压力事情发生时,对这一事件的感知及情绪反应经常是不能被清楚察觉的,这就给我们在作出介于压力源与个体反应之间的因果结论时带来困难(黄红,2003)。

然而,几个当今的工作压力的定义都采用这样中介研究的角度,将压力看作是不能由个体本身控制的工作要求引起的。根据Lazarus和Folkman的理论,压力是当个体评价自身资源无法应对威胁时,介于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使用压力概念的过程中,要明确三个与压力相关的概念。压力源,即引起个体产生压力结果的环境刺激;压力感,即个体面对压力环境或压力源时对压力刺激的直接体验;压力,即采用Lazarus和Folkman的理论,是介于压力源与压力结果之间的心理过程。二、经典压力理论——交互作用模型

面对创业压力,企业家采取哪种应对策略?关于压力对结果变量影响的理论成果非常丰富,比较有影响的有三个(如表1.1)。

Lazarus和Folkman(1984)提出的压力的交互作用模型是最有影响的一个理论(如图1.1)。这个理论认为早期的工作压力研究中明显不足的一点是将环境条件和个体特点看作是分离的和不变的。个体—环境匹配理论结合个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考虑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虽然进了一步,但她仍然是静态地看待个体和环境之间的匹配关系。交互理论认为压力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随着时间和任务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个体和环境的关系,以及个体与环境的匹配程度,无论在时间上、工作任务上或活动上,都是动态关联的(许小东等,2004)。图1.1 压力的认知—现象学—交互作用模型(Cognitive Phenomenological-Transactional Model,简称CPT模型)

基于交互作用模型的压力评价理论认为:①压力的产生取决于两次评价,在第一次评价中,个体考察所面临的情景事件对自己的重要性,在第二次评价中,个体考察的是自己所具有的压力应对资源。②Larazus的研究表明,应对也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它随着情景的改变而变化,也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变化;而不是如传统研究者所认为的:应对是一种个性特征或一种固定模式。例如,当个体对所面临的情况评价认为是可以由自己的行为控制,问题为中心的应对策略将占主导;而当个体认为自己无法改变局势时,情绪为中心的应对将占主导。Lazarus的研究表明,应对方式随着不同的压力情景而改变,也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如图1.1)(Foklman,Lazarusetal.,1986;许小东等,2004)。表1.1 有关工作压力研究的理论与模型概述资料来源:根据1972年至今的压力理论研究文献整理,参考许小东等,2004。“心理压力与应对”的压力的认知理论(Lazarus & Folkman,1984b),即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理论被认为是处于动态的,相互交互的,双向的关系。压力的概念被界定为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个体来评价的,评价为超出资源还是耗费资源,而且会危及健康。这个理论可以识别出两个过程,认知评价和应对过程,作为压力背景下的人—环境关系的关键中介变量,而且对短期结果和长期结果都会产生影响。

认知评价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评价面对同环境相关的特定事件是否同心理健康相关,而且,如果相关的话,采用了什么方式。有两种认知评价:初级评价和次级评价。初级评价中,个体评价他所面对的情景状况;一系列的个性特征,包括价值观、承诺、目标、信仰和世界观有助于界定个体对所面对情景状况的初级评价,并在同某些压力交互中同心理健康相关联。在次级评价中,个体评价什么能够用来去做,进而去克服或者预防伤害,或者提高受益的希望。不同的应对选择被评价,比如,改变情景,接受情景,寻求更多信息,或者放任自流。

应对指个体管理(减少,缩小,控制或容忍)人—环境的交互的内在需求和外在需求的认知努力和行为努力,这种交互被评价为耗费个体的资源或超出个体的资源。应对有两种主要功能:应对产生抑郁的问题(基于问题的应对)和调节情绪(基于情感的应对)(Folkman & Lazarus,1980;Lazarus & Folkman,1984b)。先前的研究(Lazarus & Folkman,1980,1985)表明个体在真实的每一种压力情景下都会采用两种形式的应对:基于问题的应对和基于情感的应对在先前的研究中被证明(Folkman,Lazarus,1985)。比如,基于问题的应对包括攻击性的改变情景所做出的人际努力,也包括冷静、理性、深思熟虑的努力解决问题,和基于情感的应对:包括逃避—回避,接受责任,积极的重新评价。

认知评价和应对是交互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指环境或者单纯的个体,而是指在交互中两者的结合。威胁的评价是对一些特定的环境条件的,有特定的心理特征的个体所做出的评价的一种功能。同样,应对是由独特的思想和行为构成,个体用于管理特定的人—环境交互的要求,这些应对同心理健康相互关联。

研究视角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Wheaton(1983)和Kobasa(1979)关注应对的前因变量——个性特征;Wheaton认为包括宿命和不灵活性,而Kobasa认为是耐性。强调这种方法的假设就认为个性特征揭示了个体会按照某些方式去应对,这些方式或者会破坏适应性状况的不同元素,或者会有利于适应状况的有利元素的发展。然而,很少有证据表明个性特征确实从本质上可以显著性影响真正的应对过程(Cohen & Lazarus,1973;Fleishman,1984)。

(2)评价个体实际应对一种或者两种压力事件的方式。Billings和Moos(1984)评价了个体应对一个单一的压力事件的方式;他的研究发现那种应对同抑郁是相关的。强调这种方法的假设是关注个体应对一种或两种压力事件的方式,用它来代表他应对全部压力事件的方式。

(3)关注个体体验到的压力情景的特征。研究者评价个体如何应对情景,这个过程中,个体不能对结果进行控制(De-Nour & Garty,1976)。这个假设在于处于非控制情景下的个体会体验到无助感,在应对努力上会变得更加被动,而且最后体验到挫折和抑郁。不同情景的特征是通过他们面对的心理威胁的本质特征来表现的。许多研究都在探讨这个问题,其中包括评价焦虑(Krohne & Laux,1982)和孤独(Jones,Hobbs & Hockenbury, 1982;Schultz & Moore,1984;Solano,Batten & Parish,1982),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评价了个体对威胁其自尊而应对情景的方式。应对与长期结果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可能是因为个体反复不断地体验到压力情景,在这种情景中,个体要接触到容易受伤的环境,迄今为止,研究认为单一的、不良的、单独的应对对于健康和幸福不会有长期意义。

(4)更复杂的方法,通过Pearlin和Schooler(1978)的研究来进行说明,即思考个性特征和应对对心理健康的贡献。Pearlin和Schooler评价了四种角色中,个体的个性特征(控制,自尊,自我—诋毁)和个体应对长期角色紧张的方式与抑郁的缓解的关系。四种角色包括:婚姻、抚养子女、家务经济和职业。研究发现个性特征和应对有不同的反应,而这些不同的反应彼此相关,取决于压力条件的性质。个性特征在那些领域中更有助于有压力的个体,这些个体在这些领域中很少有控制机会,比如在工作背景中,而应对在这些领域中更有帮助,因为个体的努力能够产生差别,比如在婚姻背景下。

本书中,拟采用心理压力的认知理论框架的全部方法。分析中包括了个性因素,同一个个体在五种不同的压力源中感知压力,从而进行实际应对的过程,也包括对这些事件的评价特征。三、中国背景下整合的压力模型

Lu(1997)提出“大中国”为工作压力提供了重要的环境背景。它提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相似性以及反应工作压力过程的不同点。基于西方理论和工作压力的原因,融合中国社会的显著的社会文化特征,提出了中国的工作压力模型(Lu,et.al.,1997)。这个多层次模型采纳了工作压力交互作用的多层次模型(Sutherland & Cooper,1990),以及作为个体的、主观的和动力过程的工作压力概念。如图1.3所示,模型包括潜在的压力源、个体差异因素(中介变量/缓冲变量)、压力的结果(紧张),这些要素是工作压力过程的主要成分。

这个模型的贡献在于:①工作压力被认为是个体现象,因此知觉到的压力是一个必要的连接压力源与压力结果的中介变量。②抵抗能力的很大的个体差异反应在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上,对于塑造一个潜在的工作压力过程模式有很大贡献。这个过程模式可以改变压力对个体的影响,把不同的压力转换到结果中去(直接效果);缓冲这些压力结果(间接效果)。③此模型基于以个体为中心的心理学观点,没有排除重要的社会文化对工作压力过程的影响。这些文化影响是通过一种特殊的现象反应出来的——工作压力过程。总之,这个模型试图揭示在中国背景下,工作压力的过程模型。

工作压力研究这一领域中,大多研究者虽然背景更为复杂,但都承认应对是个体与环境独特组合产物的交互作用论观点(Petersan,1989)。虽然用回避、否认来处理不良情绪历来被认为是不适当的,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此有异议。Slus和Fletcher(1989)元分析结果显示,短期内涉及回避的策略与涉及积极应付的策略同样有效,而长期看来,积极应对更为优越(Rodin & Salovery,1989)。很多研究得到,在应激可以由行动直接处理或是长期问题时,问题指向应对更有效,而在低控制情境中,情绪指向应对最有效(Folkman & Lazarus,1985)。这个结论在癌症病人的应对与死亡率研究中有惊人的验证。企业家创业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创业环境,要承受巨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面对这些问题时,采用何种应对策略缓解职业倦怠,基于问题的应对方式和基于情绪的应对方式的细腻维度划分有助于更深入地挖掘倦怠的应对机制。这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本书对于解决创业压力源与倦怠之间关系的过程机制仍旧应用交互作用模型的压力评价理论,去发现企业家应对过程机制中仍旧未能解开的密码。图1.2 “大中国”背景下工作压力模型(Lu,et.al.,1997)四、企业家创业压力源研究回顾

如果有人感觉痛苦,那他就首先力求去掉痛苦;痛苦愈大,他用来反对痛苦的力量也必然愈大。(1)——斯宾诺莎

企业家群体长期处在纷繁复杂的工作环境中,扮演多种角色,承担着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由压力带来的痛苦。企业家就是戴着镣铐在舞台上演出的舞者!但是仍旧有些“精英”享受了这些痛苦并快乐着,而另一些“精英”却在痛并痛着。为了了解这背后的秘密,我们要深入探讨究竟企业家的创业压力来自哪里?

了解引发工作压力的根源因素,合理调控各类不同工作压力源的强度,使其在有利的范围内发挥作用,是进行压力管理的基础。压力源(Stressor)指任何能使人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内外环境刺激。任何与机体原有的生理及心理状态相异的因素都能构成压力源(朱林仙,2007)。工作压力源因素,既包括突发的、持续性较为短暂的工作压力,也有长期性、积累性的工作压力。各种各样引发工作压力的根源因素大体上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与工作组织有关的因素,另一类是和工作者个人有关的因素。当然,这些因素之间还会影响,构成复杂的工作压力系统,对工作者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综合以往的工作压力源分类,列表如下(表1.3)。

本书总结了以往研究的工作压力源,这些工作压力源的验证更多的是采用企业或组织员工的样本来完成了。其中,最经典的工作压力源模型是Cooper,Sloan和Williams(1988)以及William和Cooper(1998)采用的工作压力源,具有普适性。那么企业家的工作压力源是否也具有同样的压力因子呢?中国背景下的企业家的创业压力源模型又是怎样的呢?

由于工作压力模型和概念的多元化很难从统计学上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因此没有一个研究可以得到一个完全概括的总体模型,确定新的研究方向。压力研究理论多元化也导致了压力问卷和压力量表的不一致性研究。

现有的测量工具根据不同职业,不同理论基础以及环境压力源表现的完整程度的应用而不同。压力和倦怠通常会被认为是受雇佣者存在的问题(Cherniss,1980;Dewe,1987)。然而,很少有研究是关于应对企业家的压力的,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近20年的文献中,已有的研究探讨企业家的创业压力源模型主要有以下三个,如表1.2。

工作压力问卷JSQ(Caplanetal.,1975)使用在一系列研究中,其理论基础就是人与环境匹配理论。其修订版用于企业家样本中(Harrisetal.,1999)。JSQ有四个维度:①工作负荷;②角色冲突;③角色模糊;④技能使用。这四个维度代表其中的四个压力源因子而非全部压力源因子。企业家样本在这个问卷的结果是工作负荷是比较大的压力源。时间压力是巨大的。但是四个变量之间的一致性程度比较低,JSQ并不是一个结构效度良好的压力源工具。表1.2 工作压力源分类概况基于文献总结

为了验证企业家所面临的压力源的广度和深度,Adebowale(1994)设计一个三阶段计划,对21个尼日利亚企业家和小企业主进行了访谈,由一系列开放性问题组成,诱发出关于企业家压力的结果信息,并对他们采取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分类。通过访谈和问卷,研究者确认了四个主要压力源作为压力的原因:①孤独感;②时间要求;③同合作者和员工的冲突;④成就需要。

龚志周和王重鸣(2005)以电子商务企业为样本,对12家处于不同发展时期、不同行业、不同盈利模式的典型电子商务创业企业的创业者及其员工进行了现场访谈和概括总结。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创业压力主要来自个体内源、个体外源、组织内源和组织外源四个方面。探索性及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创业压力主要由①网络市场竞争、②网络系统管理、③网络工作适应、④网络创业角色四个维度构成。

女企业家的创业压力源也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国外的研究简单地探讨了女企业家的创业压力,其中的研究没有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如表1.3。表1.3 女企业家工作压力源概况基于文献总结五、小结

总结以上的研究结果,见表1.3和表1.4以及企业家创业压力源的研究结果(Harrisetal.,1999;龚志周,王重鸣,2005),我们可以发现:①针对企业家而言,工作负荷(时间压力)和角色压力是共同因子。那么是否Williams和Cooper(1998)的工作压力源因子可以适用于企业家样本,需要通过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进行深入挖掘。此外,“大中国”背景下的工作压力源模型也为研究中国背景下的创业压力源奠定了理论基础(Lu,et.al.,1997)。②国外的两个研究只是粗略地探讨了企业家的压力源构成,压力源与结果变量的过程并没有进行探讨。而中国企业家样本的创业压力源研究只是针对了特定的电子商务创业压力开发出来的(龚志周,王重鸣,2005)。③针对男企业家,女企业家的创业压力也存在其独特性,存在性别差异,比如Blau和Kahn(1992),Loprest(1992)提出的偏见和歧视因素。因此,中国背景下,企业家的普适性压力源模型究竟如何,需要深入探讨,这是一个非常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问题。第二节 应对理论研究进展

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Freud的防御机制理论和应激理论的基础上,以Lazarus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引进认知评估理论,将个体在外部刺激引起的心理紧张前为保持心理平衡、适应环境的活动,用应对(Coping)概念来表达,并且将其定义为“应对是个体为了处理被自己评价为超出自己能力资源范围的特定内外环境要求,而做出的不断变化的认知和行为努力”。这样,应对概念正式进入了学术领域(Lazarus & Folkman,1984;李桃,周晶晶,2004)。它超越了防御机制和应激反应的无意识特征和消极适应的功能,使人们认识到个体对外部刺激引起的紧张状态时,是以一种有意识的积极主动的活动方式来达到内心平衡和内外部协调的。当然应对并不意味着人类能够为所欲为掌握和控制外部环境,它包含着调整个体认识与需求以期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特征(杨昭宁,1999)。一、应对概念的界定

实证研究必须根植于测量的结构的概念定义。对概念定义的回顾为评价应对测量方式奠定了基础,并且强调了同工作相关的应对定义的观点。尽管并不是所有回顾的实证研究都会提出一个清楚的应对概念定义,表1.4提出的应对概念定义可以从研究者的论述中推断出来。许多定义的应用也是从早期的研究中修正和借用来的。①不同定义的验证揭示了应对概念是当个体评价一种情景是压力情景时,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一部分。压力情景采取伤害,威胁或者挑战的形式(Beehr & Bhagat,1985;Lazarus & Folkman,1984;Schuler,1985)。②大部分定义都是针对两种方式来说明应对:基于问题的应对方式或者基于情绪的应对方式(Aldwin & Revenson,1987)。某些定义聚焦于一个目标,情绪反应,用于减少紧张的影响(Pearlin,Lieberman,Menaghan & Mullan,1981)。③最后,尽管应对的许多文献强调伤害或威胁的情景,但是也有研究认为要考虑在工作压力情景下压力的动机方面或者机会方面的内容(Schuler,1985)。表1.4 应对概念的发展与总结续表续表基于文献总结,参考Latack & Havlovic ,Coping with job stress :A conceptual evaluation framework for coping measure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92(13):479-508。二、应对的理论观点

(一)应对的特质理论

这种特质理论观点(trait-oriented approach)认为个体广泛而稳定的人格特质决定其应对方式,每个个体都处于和应对有关的几种人格维度上,如内向—外向(Eysenck,1947)、面对—逃避(Coelhoetal,1974)、抑制—敏感(Byrne,1964)。因此,不同个体的应对方式由于人格特质而具有个体差异,不同情境下同一个体的应对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该理论过分强调人格特质对应对方式的影响,而忽视了具体应激情境对应对方式的影响(Antonovsky,1979;叶一舵,申艳娥,2002)。早期的研究强调个体的应对方式中带有个性倾向性、相对稳定和习惯化了的特质性的东西,认为可以通过可测量的人格特质的个体差异来预测个体的应对方式和行为(叶一舵,申艳娥,2002)。许多实证研究从A型人格的研究,大五人格出发来探讨应对的相关研究(Carve & Scheier,1989)。大量研究表明,外倾性、神经质及认真性与应对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是压力和应对的重要预测者。例如,Watson和Hubbard(1996)使用五人格因素问卷与问题解决问卷(SPI)施测于375名大学生。结果表明,五个人格因素与SPI的所有因素都相关,当使用大五人格因素来预测SPI的分数时,它们共解释了SPI55%的应对行为,而外倾性、神经质和认真性就解释了49%(张野,2006)。Vollrath和Torgersen再次确认了八种人格类型,并对其进行了命名(见表1.5)。他们认为,当把不同人格因素结合起来综合考察时,将更有利于揭示人格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复杂关系,产生更多、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Vollrath & Torgersen,2002;张野,2006)。表1.5 八种人格类型引自Vollrath,M.& Torgersen,S.Who takes health risks?A probe into eight personality type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2,(6) :1185-1197;张野,从因素到类型:西方人格与应对关系研究的趋势,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6,30(5):38-41

国内大量研究关注了人格特质与应对之间的关系,但相关研究只是分别来自不同的样本:大学生(高兴翔等,2006);刑事警察(袁萍等,2006);患者(王云等,2004);军人(刘晓辉,崔淑芳,2004);失业者(张淑华等,2005);护士(赵然,方晓义,2005);教师(申继亮等,2002);天主教徒(李强等,2004);戒毒者(杨玲,崔诣晨,2003)。

尽管已有研究从单一人格特质发展到三因素、五维人格以及至多维人格特质来探讨人格与应对以及压力的关系;但是只从人格来探讨应对机制仍旧遭到严厉的批判;总结来看,人格特质论虽有局限性,运用人格变量来探讨应对仍旧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但需要把人格变量与其他环境要素结合起来探讨应对过程,特质论较好的解释了应对方式选择的内在自我动因,过程论在预见、评价、调整和控制应对方式上可以发挥较大作用,两种理论有机结合,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是应对研究的正确思路(杨昭宁,1999);本书作者支持这一观点,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都有欠缺。因此,本书试图在此做一些突破。

(二)应对的过程理论

应对的场合模式与自我心理学模式相对,它将个体的应对视为纯粹的意识活动,认为应对过程是一个多变的、动态的过程。此过程始于对应激情境的认知评价,在整个应对过程中,个体与应激情境的关系由于个体的活动而不断被改变,继而导致个体对应激源性质的重新评价,并对应对策略(coping strategy)做出调整。基于此模式的研究取向被称之为过程取向或情境取向(proces soriented approach),强调应对是个体用来处理内外部要求的一系列不断变化着的思考和行动,强调研究应对过程:重视研究应激情境中的心理威胁特点对应对的影响及不同应激情境下,个体应对方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叶一舵,申艳娥,2002)。Lazarus的交互作用模型(Lazarus & Folkman, 1984)(如图1.3)认为个体变量(观念、目标、价值观、承诺)与环境变量(需求、限制、资源)的交互作用是通过一个认知过程(初级评价)来完成的。如果环境被评价为提取或者加速个体的耗费资源,并危及他/她的幸福感或健康,应对就会被激发出来。应对包括决定做什么(次级评价)以及之后试图改变烦乱的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基于问题的应对方式)和/或调节情绪痛苦(基于情绪的应对方式)。这种情景被重新评价,而且这个过程是连续性的。如果面对者成功的解决掉问题,应对就会停止并且会积极的影响结果。否则,负面的影响和生理干扰就会坚持,最后破坏了适应性的结果(心理幸福感,身体健康,社会化功能)。Lazarus和Folkman(1984)也强调评价与应对是发生在不同的多个维度之间,而且成功地解决了压力面对者在一个维度决定了另一个维度的冲突的程度上的解决方式。图1.3 应对过程模型(Lazarus & Folkman,1984)

关于应对过程理论(coping process theory)的探讨更多集中在对Lazarus与Folkman(1984)提出的理论框架,某些研究者倾向于探讨初级评价与情绪之间的联系(Smith & Lazarus,1993),另一些研究者关注次级评价与应对之间的关系(Lazarus,1991),还有一些研究者在此基础上把情绪变量加入模型中,探讨评价、情绪与应对之间的关系(Lowe & Bennett,2003)。Lowe和Bennett(2003)的研究验证了护士样本中评价-应对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关注Smith和Lazarus提出的评价要素。结果发现基于问题的应对素质的评价同改变情景的策略积极相关(直接行动或者计划),或者同逃避性策略有负相关(行为退缩)。相似的,乐观的基于情绪的应对素质的评价同基于情绪的策略相关(积极的重组和接受)。此外,回归结果表明评价要素与情绪应对相关。而情绪与应对要素的评价无关。情绪驱动了应对努力,因此对于交换理论提供了更大的贡献:一方面,关于评价与情绪之间的关系。情绪评价模型(Frijda,1986;Lazarus,1991,1999;Roseman,Spindel & Jose,1990)提出情绪是由一个事件对高评价目标的影响引起的。Smith和Lazarus(1993)评估出与动机相关的评价和与动机一致的评价。这两个评价识别出了情景的本质:比如,负性情景的特征是基于动机相关的评价与基于动机一致的评价。次级评价评价了应对策略和结果,而且包括责任性(谁应当对情景承担责任),未来期望(改变的可能性),基于问题解决的应对素质(影响情景的选择策略),基于情绪的应对素质(从情绪上能够适应情景的能力)。次级评价整合了初级评价来决定唤醒的情绪(Griner & Smith,2000)。比如,愤怒的特征是他责,遗憾的特征是自责,焦虑的特征是基于情绪的应对素质的悲观/不确定性。Smith和Lazarus(1993)的研究发现了评价与应对之间有更强的联系。另一方面,评价与应对之间的关系。应对是由情绪激发的,但也受到评价的影响(Lazarus,1991)。根据Lazarus的研究,次级评价包括,至少在一部分上包括,一种应对策略的评价以及因此会对个体采纳的应对策略类型的影响。评价可以通过把注意力指向某些环境特征或机会以及内在特征(比如自我效能感)而影响应对策略。

总结来说,由于评价可以影响情绪反应和应对反应,因此,评价在调节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关系变量。之前的评价-应对研究倾向于把评价作为与某些不相关的情绪或者情绪测量的评估指标(伤害/损失,威胁,挑战),或者作为评价指标(Lazarus & Folkman,1987)。但是个性变量加入到过程模型中进行探讨比较少。尽管应对理论模型仍旧是一个经典模型,但是这个过程理论仍旧需要加入个性特质变量,探讨其中的缓冲效应,才会更加完善,才会增加模型的生态效度。

(三)应对的情景理论

强调情境因素在个体应对方式选择中的决定性作用,应对是对特定情境的反应:注重不同情境下个体应对方式的研究。Compas等(1988)的研究表明,在一段时间内,面对相同应激源时,个体之间表现出相似的应对模式。与人格功能理论相反,它忽视了人格特质、个体差异对应对的重要作用,不能说明同一应激情境下个体应对方式的差异,也不能说明在不同时间,同一个体、同一应激情境下应对方式的差异。此外,也不能对客观情境的应激与主观体验到的情境的应激做出区分。因此,对应对缺乏一定的解释效力(叶一舵,申艳娥,2002;张怡玲,甘怡群,2004)。这类研究的基本假设是个体处于不可控制的情境中,体验到无助感,在付出努力上就会变得被动,最终导致士气不佳和抑郁(Folkman,1986)。这一思路的研究者评价个体如何应对情境,目的就是要找到这些情境的心理威胁特点。生活事件研究以及应激职业研究便是典范(俞磊,1994)。

大多数关于压力生活事件的理论模型(Jan locus f-Bulman,1992;Tedeschi & Calhoun,1995)都强调图式重构的过程,创伤事件产生了同个体高阶图式有差异的信息(比如关于个体的弱点)。这种信息被认为会破坏稳定的观念,导致对这些观念的重组或者重构。几个同压力相关的图式变化都已经不断发展,但是预测变量是存在一些差异的。比如,,Janoff-Bulman(1992)承认从本质上,个体会拥有对世界和他人,公平,结果的控制以及自我价值具有善行的观念。她认为压力事件导致的不一致信息会破坏已有的图式,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些知识结构被重构,会把事件产生的信息整合到不规则信息中。图式重构过程也是一个与压力相关的成长模型的核心假设(Schaefer & Moos,1992;Tedeschi & Calhoun,1995)。这些模型认为现有图式的积极改变也是压力事件产生的一个结果。尤其是,来自成功的对创伤的管理被整合到破坏的图式中,导致的结果就是具有更大的信心和控制感。根据Tedeschi和Calhoun(1996)的观点,这些图式中的积极变化,以及因此导致的与压力相关的成长,要求一个更剧烈的压力源的产生。

Collins等(1990)的框架整合了这些竞争模型的积极预测和消极预测。他们认为负性生活事件对个体具有直接的和间接的影响。直接的影响主要是负面的,尤其是负性信息的整合,比如弱点,把这些负性信息整合到现有的图式中。间接的影响是通过受害人对事件的反应产生的,而且能够导致荒谬的积极结果,尤其是对积极信息的整合,比如个体优点的识别和认同。Collins等(1990)认为个体从事积极的应对越多,对事件的正性解释越多,图式改变越有可能按照积极的方向发展。相关的理论变量包括压力源的评价,应对以及与压力相关的压力成长(Armeli, Gunthert,Cohen,2001)。

(四)理论总结与重构

以上从特质理论、过程理论以及情境理论三个角度对应对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思路及进展做了梳理。由此我们发现:①特质理论关注人格特质对应对方式的影响,通过可测量的人格特质的个体差异来预测个体的应对方式和行为。②过程理论关注应激情境中的心理威胁特点对应对的影响及不同应激情境下,个体应对方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重要的核心要素是认知评价、应对以及情绪及其结果。通过这些核心要素形成一个过程。③情境理论更加关注不同情境下个体应对方式的研究,面对不同的压力事件,个体采取的应对策略以及应对压力过程中的成长是个体更为关注的内容。图1.4 应对过程理论视角的扩展模型

由于彼此视角不同,三者并不存在绝对的相互否定,而是不断演进,相互融合。笔者试图基于应对过程论(process oriented approach),将这个理论扩展成一个新的概念框架(如图1.4)。这个框架把压力的情境事件(压力源)、认知评价、应对、个性特征及其结果(倦怠)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从压力源到结果变量(倦怠)之间的过程模型。值得指出的是,以往的应对策略主要分为两大类:基于问题解决的应对策略和基于情绪的应对策略。近些年的观点指出应对策略是多维的,但是划分的维度标准纷繁众多,因此,笔者针对应对策略进行细腻的探讨,以丰富这一过程理论模型。

此外,过程论的不足,缺少把人的个性特征与环境压力源以及过程论中的认知评价和应对结合在一起,进行更深入的应对过程分析。因此,加入个性特征会使得这一模型更具生态效度,采用企业家样本进行探讨更有实践意义。三、应对的构思测量与实证研究

应对过程理论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是Ways of Coping Questionnaire(WCQ)(Lazarus,1993;Folkman et al.,1986),这个测量工具分为8个维度,分别是:①正面应对(confrontive coping);②距离化(distancing);③自我控制(self-controlling);④寻求社会支持(seeking social support);⑤接受责任(accepting responsibility);⑥逃避-回避(escape-avoidance);⑦有计划的问题解决(planful problem-solving);⑧积极评估(positive reappraisal)。Folkman等(1986)运用此量表探讨了评价、应对变量及压力面对者的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

应对特质理论常用的测量工具是COPE.Carver(1989)等编制的应对量表(COPE)测评维度很多,由41个应对条目组成,包含测评维度为8个,分别为:①寻求社会支持(seeking social support,SSS);②主动控制与筹划(active control and planning,ACP);③求助宗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