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铸《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23:03:00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张凤铸《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张凤铸《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1章 当代中国广播文艺的艺术实践

1.1 复习笔记

一、当代中国广播文艺发展的历史轨迹

当代中国广播文艺是在天安门城楼开国大典的礼炮声中诞生的,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里,以其省力、方便等接收优势叱咤媒介传播数十载。

当代中国广播文艺,作为一种满载荣耀又历经坎坷的大众文化现象,它的兴起、繁荣与流变,它本身的特质、意义与功能,都是值得我们放在社会文化结构和审美视野中加以考察和研究的。(一)建国十七年:被集体主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激情点燃的广播文艺

新中国的成立给人民带来了希望与向往,振奋了民族精神,民族自立、人民当家做主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自豪感、荣耀感与使命感充盈着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藉着无私、忘我的集体主义精神,积极乐观的理想主义激情和战天斗地的革命英雄主义豪情,新中国的广播文艺从少到多、从弱到强迅猛地发展了起来。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广播文艺的地位由边缘靠拢中心

革命战争时期,广播以发布新闻和时事政策教育为重心,广播文艺尚处边缘地位,没有专门制作文艺节目的从业人员队伍,也没有固定的文艺节目栏目。

新中国的成立后,人民的社会生活由革命转向了建设,因而广播文艺节目比重上升,地位日益凸显,其地位逐渐由边缘靠拢中心。

2.奠定了当代中国广播文艺的基本框架

新中国伊始,百废待兴,广播文艺事业一片空白。广播文艺工作者以火一样的热情,克服广播设备简陋、技术条件艰苦等困难,开始构建当代广播文艺的基本框架。(1)采录丰厚的节目资源

节目源是文艺广播的前提,文艺工作者不辞辛劳,以“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为指南,足迹踏遍大江南北,遍采文艺精华。(2)开辟和完善广播文艺的节目形态

建国前广播文艺以戏曲音乐节目为主体形态,兼有一部分文学节目。建国后,广播文艺工作者开始探索广播文艺的审美特性,创造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广播文艺品种。(3)组建专业广播文艺演播团体

在新中国诞生后,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的背景下,为顺应时代潮流,适应社会生活的新需求,新文艺工作者有责任歌咏新生事物,根据竞中央指示,专门从事广播文艺创作的演播队伍,如中国广播文工团、广播民族乐团和广播说唱团“三大团”等纷纷组建。

建国十七年的广播文艺处于当代中国广播文艺最艰苦的创业阶段,广播文艺工作者胸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以令人钦佩的敬业精神和忘我的工作热情大步向前地建设新中国广播文艺,抒写了一幅热烈明朗和乐观激进的精神画卷。(二)“文革”十年:被政治极权话语灌注的文艺广播

在文化大革命政治极权话语的统治下,广播文艺沦为政治的奴婢,变成政治工具,从而丧失了艺术的本体属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在文艺节目创作上“以阶级斗争为纲”,割裂了文艺与社会的真实联系,违背了艺术规律

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是一切文学艺术之母。“文革”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围着政治轴心转,文学艺术也是如此。所有的文艺创作都首先要符合政治需要,体现政治标准,忽略了审美需要,使得当时的广播文艺节目极度单调和模式化。

2.在评判艺术的价值体系中,政治标准为首要、必需标准的错误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审美心理的健康发展“文革”时期,被政权严密控制的广播电台封杀了大量的优秀节目,只能重复播放那些单调贫乏的节目,颠覆了人们的审美观,沉淀为一定程度的“集体无意识”,严重地影响了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健康发展。(三)新时期:回归艺术本体属性的广播文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订的正确方针路线为广播文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使文学艺术终于从政治的樊篱中解放出来,见到了新时代的曙光。广播文艺以自身的艺术审美品格迅猛发展,具体表现在:

1.和声的魅力——调频立体声广播

广播文艺是一种听觉艺术形式,以音乐、戏曲、广播剧、电影录音剪辑等节目为主。(1)广播是多极声源同时发音的艺术,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多声道来输送声音,而立体声广播正是基于这一特性开发出来的,使人们不仅能够听得“真”,而且听得“美”。(2)1979年12月黑龙江省广播事业局开办了立体声广播,并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调频立体声节目至此登上中国广播的历史舞台。(3)立体声广播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听觉审美欲求,丰富与提高了受众的听觉感受力。

2.倾国倾城的魅力——评书、小说、广播剧连续广播

20世纪80年代,流行着许多正午时光的广播文艺:评书、小说、广播剧连续广播节目。(1)每逢正午来临,几乎全国所有的广播电台都在播放《小说连续广播》、《评书连播》或《广播剧和小说连播》等节目,并形成了一个传统。(2)各电台的长书节目“火”遍全国,吸引了亿万听众,掀起了旷日持久的“长书热”。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与感召力,对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3)广播文艺一旦找回了自我,“把艺术交还给艺术”后,将放射出强大的精神光芒,照亮几代人的精神世界。

3.品牌的魁力——板块格局的广播文艺

20世纪80年代,随着品牌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并逐渐渗透到文化生活领域,中央电台和地方电台开始顺应受众的品牌心理,纷纷开辟新栏目,以期塑造听众心日中的“名牌形象”。(1)板块文艺节目一般都采用主持人形式,对主持人的素质有较高要求。名牌主持人和名牌栏目相映生辉,大大提高了广播文艺的知名度,因而收听率直线上升。(2)广播文艺走板块化发展格局是顺应改革开放的现实环境作出的明智选择,它所开创的各种名牌栏目在人们心中闪烁着永久的光芒与魅力。(3)节目板块化是广播文艺适应听众审美需求改革的第一步,充分体现了“发扬广播优势”的发展战略,对于其后的系列分台与热线直播等改革举措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四)转型期:平等交流的广播文艺

1986年12月,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宣告成立,标志着我国广播体制的改革开始。1993年9月,全国范围内广播电台的系列化改革基本完成。这是当代中国广播体制上发生的重大变革,标志着当代中国广播进入转型期发展阶段,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转型期的广播文艺较此前的广播文艺有着本质的不同,这种不同表现在:

1.节目播出样式:直播对录播的裨补(1)革命时期迫于录音技术条件的限制,不得已而采用直播。转型期广播文艺,录音技术发达,磁带录音、高科技条件下的数字录音为节目制作提供了完美的保障,所以录播节目是当时最常见的播出方式。(2)在上述背景下,采用直播的方式,临场感、真实感强,使广播文艺吸引了受众,引起受众审美的惊奇,于是,文艺直播类节目应运而生。(3)当然,直播并不是要取代录播。对于欣赏性强的文艺节目,为了保证播出质量仍以录播方式为宜;对于参与性强的节目如,一般采用直播方式来完成。直播与录播不是对立的,直播是对录播的有益补充。

2.审美交流方式:单向交流向双向、多极交流传递(1)现场直播、热线电话使艺术传播模式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单向交流模式被双向和多极交流模式所取代。双向交流是指通过热线电话的反馈,将受者当下的审美感受即时回传给传者,实现艺术传播与欣赏反馈的共时性。多极交流是指受众之间通过热线电话以主持人为中介实现的交流。(2)热线直播拓展了审美交流空间,使单向的虚拟交流演进为双向、多极的真实交流。通过热线直播使艺术传播的单线不可逆式变为交互网络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传播。

3.审美心态:仪式化聆听向附庸伴随的变迁(1)改革开放前,受物质水平的限制,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相对较单调。那时的人们对广播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广播文艺给人以知识的启迪、灵魂的陶冶、审美的享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神圣的。聆听文艺广播在人们的生活中变成了一种仪式化的审美享受。(2)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忙碌的工作霸占了收听广播的时间。(3)当人们在极力追求物质生活时,又不愿放弃精神生活的享受,于是构成了现代人特有的复杂生活方式。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结合,衍生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4)转型期广播文艺从审美方式看,超越了传统美学秉持的审美超功利观念,是纯审美的艺术欣赏活动与非审美的物质功利活动的交融。(5)人们以极其平等的心态对待广播文艺、倾听广播文艺、参与文艺广播,从而使广播文艺不再高高凌驾于听众之上,真正走向生活,实现了艺术向生活的转化。(6)大量顺应民意、切合时政,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制作出来的文艺节目,既顺应了听众审美心态的变化,又圆满完成了广播的宣传任务,不断促使我国当代文艺广播向更高阶段迸发。

4.接受主体的审美创造:艺术生产的终结实现(1)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艺术品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艺术家的创造,更重要的是欣赏者的参与。艺术作品只有经由接受主体的欣赏过程,才能将潜在的艺术化为现实的艺术,因而艺术作品欣赏的同时也是艺术的创造。(2)热线直播文艺板块节目将艺术欣赏者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在受众与主持人、受众与受众连续不断的审美交流中,对作品的欣赏与认识达到了相对意义上的共识。这种共识的获得是颇具深意的:

①标志着艺术生产在接受主体的审美创造过程中最终得以完成;

②在达成欣赏共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受众的审美感受力、审美理解力、审美想像力等诸审美能力。(3)以热线直播的广播文艺是对传统艺术广播的一次“质”的超越,使受众成为接受主体,从被动的欣赏者成为拥有部分话语权力的主动评价者。这一做法改善了艺术传播者与艺术接受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加速了艺术传播的民主化进程,从而确立了转型期广播文艺平等交流的新型模式。(五)发展期:商业化的必由之路(1)电视的出现,慢慢取代了广播的许多作用,广播的商业收入逐渐降低,曾经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2)但是,近年来城市汽车数量的激增使可以解放眼球、便于移动收听的广播媒体重新进入人们的主流生活,收听率下降的趋势得到了扭转,广播业带来的营业额与利润在逐渐增长(3)节目专业化、听众细分化、经营商业化,这些成功的经验,对当代中国广播文艺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当代中国广播剧的发展历程

我国广播剧仅比世界最早的广播剧晚10年左右,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它的发展是曲折向前的。(一)广播剧的初期阶段。即广播剧的直播时期(1999~1952年)

1.中国广播剧的诞生和最初发展概况(1)中国广播剧产生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第一部广播剧是由苏祖圭编写的《恐怖的回忆》,1933年1月播出。尽管是最早的广播剧,但它已经具备了广播剧的基本特征:

①剧情凝练集中

它巧妙地通过主人公个人的命运,展现了“一·二八”事变这样一个大的历史事件。全剧共分两个场景,时间从晚饭后到第二天清晨,剧情线索清晰,适合广播。

②没有完全受舞台时空的局限,主人公及其子最后被飞机炸死在逃难的路上

广播剧利用广播触发声音联想而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将主人公拉到比较广阔的外景中去,从而提升了剧情的表现力。

③发挥了音响的作用

开关门声、上下楼声、枪炮声、飞机声、轰炸声等,和剧情联系紧密,起到配合剧情、表现内容的作用。(2)中国广播剧产生之后,这种新鲜的艺术形式很快引起了社会的重视。我国广播剧发展的初期,不仅不乏佳作,理论水平也并不幼稚。(3)初期广播剧,近乎20年,艺术上发展较快,可分作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十年,即20世纪30年代;第二阶段大体在后十年,即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初。两个阶段划分的标志是脱离舞台剧形态的程度。第一阶段舞台剧形态很重,后来广播的特点突出,对舞台形式从剧本结构到演播表现都有明显的突破。

2.初期广播剧剧作成绩和艺术特点

注重作品的社会价值,紧密反映现实,激发人民的革命热情、爱国热情,是初期广播剧作品的内容特点。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广播剧创作初期的剧目较为丰富,好的广播剧主要为抗日而作,为人民解放事业而作。初期广播剧的艺术形式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总体来说,这时的广播剧定位介于广播剧与舞台剧之间

我国早期广播剧的内在特点要靠近舞台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主要是单一场景的戏剧形式。

②没有解说,场景转换主要是摹拟舞台剧的方法。

③有一部分场景剧,其转场方法虽是上下场中的音响衔接,这还是话剧的手法,同时也是利用听众看话剧的经验来感觉转场。

20世纪40年代,广播剧艺术发生了些许变化,剧的形态有离开舞台剧的趋势。有三点可证明:

①较大胆地使用解说,从观念上离开了舞台剧,认识了广播剧的特性。

②声音因素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广播剧的表现力。

③较大地突破了舞台剧时空的限制,有的剧可以说达到了“海阔天空”的程度。(2)戏剧技巧较突出

我国20世纪40年代的广播剧,已比较懂得重视细腻的心理展现,这是人们对广播剧艺术特性,对广播剧表现对象特点有所认识的结果。

关于初期广播剧事业情况,有两点值得关注:

①20世纪40年代后,有了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剧,这是我国广播剧史上的新起点。

②有许多著名专业作家参与剧本创作。这些剧作家的戏剧构思技巧纯熟,因而作品显示了较高的艺术水平。(二)广播剧走向成熟阶段(1952—1966年)

广播剧艺术的发展,受技术发展的影响。1952年我国从国外引进了磁带录音技术,开始了我国广播剧生产的新方式。广播剧由直播期转入现代技术录制期,主要区别是录制对声音因素的调动更为灵活和自由。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声音是广播剧的艺术语言基础。

广播剧的完成手段由在电台直播(包括演播时当场录音)变成磁带录音技术录音合成,使广播剧艺术发生了转折性变化,扩展了广播剧艺术表现的可能性,使其可能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艺术样式。

1.本时期的作品成绩及艺术发展情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有49座广播电台,下面仅就中央台制作的广播剧来做些分析。(1)在广播剧的题材内容上,继承了延安的传统,以歌颂新时代新人新貌,歌颂革命斗争中的英雄人物为主。(2)广播剧的艺术特性更鲜明。在声音诸因素的有机综合上,在广播剧艺术语言的运用上,充分表明了这一点。(3)表现内容上的新追求。广播剧具有情感表现的优势,注重发挥广播剧的抒情特征,注重优美的诗情画意,是我国广播剧在世界广播剧的行列中显示光彩、显示特色的关键所在。

2.广播剧事业的发展(1)建国后的广播剧事业日趋兴旺,全国各省台和相当多的大市台先后都开始制作广播剧,通过节目交换广播剧已走向全国。(2)1959年北京广播学院复校,广播剧走向大学讲坛,这是在广播剧事业上值得一提的大事。(3)我国广播剧从转入现代手段录制以后,到20世纪60年代,艺术上渐趋成熟,显示了艺术上的独立性;理论研究也初步展开,广播剧编导更自觉地以比较明确的理论认识指导剧作实践,实践和理论探索都出现了可喜局面。(三)广播剧的繁荣兴旺阶段1976年至今

这是广播剧的黄金时期,在艺术上卓有成绩,事业上蓬勃发展,理论上走向深入研究;这也是艰难竞争时期,从1979年电视艺术的迅速发展,“广播”不再独领“空中”风骚,广播剧的听众大量被电视所争夺。广播剧面临着新的要求,新的考验。

同时这也是我国历史上值得书写的一个时期,文化事业的各方面都蓬勃发展,广播剧也是这样。广播剧的繁荣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表现在质量上的普遍提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侧面地、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

这个时期的广播剧沿袭着我国的传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歌颂新人新思想。从城市到农村,对知识阶层、干部阶层到工农兵各方面的生活都有所反映。(1)以革命历史经验的深刻反思与回顾为题材的广播剧在新时期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是对广播剧艺术上的新开拓。(2)历史题材的作品,力求脱离陈旧故事的老套子,以今天的新思想重新认识、呈现历史故事。

2.传统形式的广播剧日趋完美

传统形式的广播剧是我国广播剧的基本形式,在新时期,我国的电影、戏剧,乃至小说都有观念更新,广播剧的观念也应扩展。

传统形式的广播剧有自己所擅长表现的生活内容,并不陈旧,新时期广播剧需要在传统形式的基础上,将语言、音乐、音响等综合得等有意境、有情感,达到日趋完善的目的。

3.风格上多姿多彩

以抒情来说,有委婉细腻的;有史诗风格鲜明或讲究情感力度的;还有从平凡生活中捕捉生活情趣,以朴实情感动人的作品,也有以小戏风格情调的喜剧方式取悦于听众。

4.新样式广播剧在探索中佳作迭现(1)中央台播出的系列广播报道剧《普通人》,一石击起千层浪,掀起了一个收听热潮。京味很浓的系列广播报道剧《大碗茶》和连续广播报道剧《我们是中国农民》陆续登场。这些现实题材的广播剧有突出的三个特点:

①吸取了新闻报道结构手法;

②无明确空间环境;

③使实录人物和塑造人物统一起来。

此外,地方台也佳作迭现,如上海台的《刑警803》、广东台的《西关人家》等。(2)广播剧离开传统戏剧结构,有以下几个方面走向:

①趋向散文式结构,讲究诗情或生活情趣;

②走向心理结构,侧重展现人物的心声、隐秘的情感,较少有戏剧式的外部冲突;

③走向纪实报道风格;

④顺应新形势,贴近听众实际生活和思想脉搏,加大信息容量。

广播剧从舞台剧在话筒前演播的雏形发展到加解说的“广播戏”,再发展到文学型的“广播剧”,以至发展到如今风靡一时的情节性很强的广播连续剧和以刻画人物心理、情感、灵魂为主的“内向型”广播剧,是广播剧成熟和独具特色的表现,也是广播剧优势发挥出来和艺术个性鲜明起来的表现。

5.广播连续剧迅速发展

广播连续剧发展较快的原因有如下几点:(1)是反映生活的需要,“连续”可以容纳更多的内容;(2)大众传播形式的戏剧适宜连续的形式,这比剧场、影院有它的优势。中国听众有在广播中听长篇故事的习惯,所以广播连续剧有一定的社会竞争力。,

6.古典题材广播剧在数量和艺术质量上有显著提高

典雅的古典题材广播剧,用现代新艺术形式表现优美的古典故事,既有浓郁的民族情趣,又有一种新鲜感。这类剧是对我国古典戏剧、古典名著的发扬光大,又丰富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在情节的提炼、语言的文学性、音乐性的优美丰富上,都达到了较好的水平,受到专家和听众的赞扬。

7.立体声广播剧的出现与发展《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我国第一部立体声广播剧,是广东台于1981年录制并播出的。中央台1984年先后录制了《海迪》、《红楼梦》等立体声广播剧。我国的立体声广播剧到现在一般还是双声道的,但它给声音艺术的表现力和独特魅力开拓了新的境界。(四)我国新时期广播事业取得的成就

新时期的广播剧,在20世纪70年代活跃,80年代发展,90年代更加繁荣昌盛。它以数量和质量,以反映现实的广度,以真身的特色、美学价值赢得了社会的承认,广播剧事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

1.1980年12月在成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广播剧经验交流会,成立了中国广播剧研究会。

2.1995年末,中国广播奖“龙江杯”广播剧奖颁奖仪式在哈尔滨举行。这次活动全国共有40家电台的62部作品参评,是自1984年来参赛作品最多的一届。

3.从1996年开始,广播剧正式列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实施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参评项目。对我国广播剧界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对广播剧事业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4.在第五届的评奖中,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国共有13部广播剧入选。

5.20世纪末,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中,有45部广播剧榜上有名。

新时期广播剧的繁荣兴旺,是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取得的。虽然在其领域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它终归在走向独立,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代替的、有独特表现力和艺术魅力的一种特定艺术样式。

1.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填空题

1.1984年“飞天奖”获奖作品《今夜有暴风雪》的导演是______。【中国传媒大学2014研】【答案】孙羽

2.电视剧______产生于1958年。【中国传媒大学2011研】【答案】《一口菜饼子》

3.中国电视剧的最高政府奖是______。【中国传媒大学2010研】【答案】飞天奖

4.______年创设了飞天奖。【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案】1983【解析】1981年4月3日至13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电视节目会议,对1980年1月1日至1981年3月31日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播出的电视节目进行评选,有28部电视剧获奖。1983年3月,广播电视部(原中央广播事业局)委托《电视文艺》、《中国广播电视》、《电视周报》三家报刊联合主办第三届优秀电视剧评奖活动,并把这一活动正式定名为“全国电视剧飞天奖”。

二、选择题

1.(  )作为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开端。【青岛大学2012研】

A.1954年北京电视台

B.1958年北京电视台

C.1964年中央电视台

D.1978年中央电视台【答案】B

2.(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标志着新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

A.1937年12月30日

B.1940年7月1日

C.1940年12月30日

D.1945年7月1日【答案】C【解析】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标志着新的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

3.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诞生于(  )年。

A.1906

B.1916

C.1926

D.1936【答案】C【解析】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开始播音,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4.1978年5月22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  ),是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部电视剧,彩色实景拍摄,(  )。

A.《杏花塘边》;农村题材

B.《三亲家》;现实题材

C.《三亲家》;农村题材

D.《杏花塘边》;现实题材【答案】C【解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70年代末,便携式摄像机和录像机广泛应用,电视剧开始复苏。1978年5月22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三亲家》,是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部电视剧,彩色实景拍摄,农村题材,以勤俭办婚事为主题,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央广播电视剧团联合录制。

5.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创办于(  ),于(  )改为现场直播。

A.1978年,l984年

B.1978年,l983年

C.1979年,l983年

D.1979年,l984年【答案】B【解析】《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央电视台每年农历除夕之夜举行的综合性文艺晚会。1978年起开播,1983年起改为现场直播。节目内容包括歌舞、小品等,形式活泼多样、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已是中国人民每年除夕之夜收视率最高的节目。

三、简答题

简述“走自己的路”的含义

答:“走自己的路”是对新中国成立之初胡乔木提出的“广播要学会自己走路”的意义引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力度逐步加大。1980年10月,全国第十次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方针:广播电视要“自己走路”。当时张香山局长所作的报告的题目就是《坚持自己走路,发挥广播电视长处,更好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电视剧要“自己走路”,不仅意味着电视剧艺术要摆脱电影、戏剧的两根拐杖,还要充分显示声画电子传播艺术的优势,开创一条电视剧自己的发展道路。“走自己的路”意味着电视剧本体意识的觉醒。如何把“把文艺事业搞活”,这其中就包含着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要落实“双百”方针,使文艺从“文化大革命”死气沉沉的局面中苏醒过来;第二层意思是要把创作搞活。从外部原因看,电视剧之所以要“自己走路”,是因为电影的“断奶”;从内部动因看,是呼唤“电视剧本体意识的觉醒”。

第2章 当代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概要

2.1 复习笔记

一、当代中国广播文艺节目的理论研究勾勒(一)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文革”时期停滞

这一阶段广播文艺理论研究的载体主要是北京广播学院编辑出版的《广播业务》杂志。其中很大部分是研究探讨“电影录音剪辑”的文章。这些基本都收集在由王雪梅编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从银幕到广播》文集中,具体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初步摸索到“电影录音剪辑”这种节目形式的艺术规律

王芝芙的《从银幕到广播——电影录音剪辑的制作》一文,提出了电影和广播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这两种形式中寻求它们可以统一的地方,电影录音剪辑才能有新的艺术生命”。白景晟的《杂谈电影录音剪辑》也有同感。

2.对电影录音剪辑的各方面都展开研究(1)杨震轮的《帮衬——散谈电影录音剪辑中的解说部分》和满生的《解说的功能》都较有深度地研究了解说的性质和作用。(2)熊永立的《收音机里的李双双》和张木桂《浅谈电影录音剪辑的广播化加工》都是探索电影录音剪辑在失去画面后,只凭声音如何塑造人物形象。(3)在解说中提到“人称”,是从业人员对这种节目形式艺术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①可炎的《试谈解说的人称》可称为一种艺术的突破。

②《电影剪辑的戏剧完整性及其他》是居思惠的研究文章,提出了三个值得思考的意见:

a.编辑的剪辑应从塑造一个完整丰满的人物形象力;

b.应通过剪辑弥补原影片的不足;

c.要立体感地表现影片,取决于剪辑手法的运用。(二)第二阶段:“文革”结束至今

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文艺广播空前繁荣。文艺广播的理论研究。较之以往可算作灿烂夺目、辉煌的时期,为了叙述方便,以下按节目形式来梳理:

1.广播中的文学节目研究(1)小说连续广播

这方面的研究全面而扎实。

①孙武臣的《广播与文学联姻》一文,较精练地阐述了广播和文学的“双亲”关系。

②蔡葵的《谈谈长书编辑的文学修养》。文中指出从文字到有声的广播语言,不是简单的形式转换,这种听觉的再创造需要有较好的文字修养方可完成。

③《“上帝”青睐的节目<小说连播>业务专著》一书的出版,表明了这支专业队伍的成熟与执着。其中叶咏梅、王大方的文章广播文艺的名牌节目《小说连续广播》,是对近五十年小说连续广播节目的总论。(2)电影录音剪辑

进入20世纪80年代,电影录音剪辑的理论研究从本质上更深入一步。

①王雪梅的《漫谈电影剪辑的解说》重点分析了电影剪辑中“解说”的性质、作用和它的语言技巧。

②《电影录音剪辑论文选》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电影录音剪辑业务研讨会”的论文选编。

③《电影录音剪辑稿写作需要形象思维》是王雪梅的研究文章,“形象思维”的提出使这种节目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2.广播中的音乐节目研究(1)从整体上探索音乐节目胡妙德的《音乐广播的特点》一文阐述了在音乐广播中,音乐得益于语言,从而增强了音乐形象的确定性;语言得益于音乐,则使语言所描绘的文学形象更富有表现性。

①节目的可听性、广适性、抒情性是音乐广播的特点。

②《广播音乐节目的审美特征》是周游的研究文字,文章指出了音乐广播与音乐会现场的不同、语言在其中的功能、音响的意义和想象的作用是何等的重要等。(2)重视音乐节目中情绪的介绍音乐是一种情绪的展现,广播中的音乐也不例外

在《谈谈音乐广播稿中对于情绪的介绍》中刘道远提出“对作曲意图的基本情绪走向和对演播者即兴发挥的情绪分析”是情绪介绍的两个重要方面,这应该是听众从中得到的最直接的东西。(3)探求音乐节目的发展《广播音乐节目的发展策略概想》

①曾田力的观点是“只有从音乐本体出发建立广播音乐的发展策略,从音乐与人的本质关系中拓展广播音乐的天地才是增强广播在大众媒体当中竞争力的根本”。

②张志根的《向音乐广播的纵深处开掘——对外文艺广播的一个尝试》,这是对另一个广播领域的新探索。

3.广播中的戏曲节目研究

广播中的戏曲占有相当大的播出比重。学术界对它的研究也是多侧面的。(1)对戏曲音响的美学作用认识加深。

熊生民、孙以森的《谈谈戏曲广播中音响的作用》论及了声音、音响是广播的生命。(2)对戏曲栏目结构和审美研究有所深入。

中央台文艺部的《<空中大舞台>节目构想》和陈福生《谈谈<空中大舞台>》,文章从几个方面探索了如何使这档节目达到欣赏性、知识性、娱乐性的和谐统一。(3)对戏曲广播节目艺术构成的各个方面的理论问题、技巧方法问题都有较深的研究。

周华斌的《当代戏曲专题节目走向》结合具体节目阐述了当前戏曲专题应如何“写人”,如何“记事”,如何对节目“赏析、赏评”。

4.广播中的综艺板块节目研究

对此节目的研究起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在理论上的深化则主要是如下几点:(1)透视《今晚八点半》,思索综艺节目

①熊生民的《<今晚八点半>漫笔》和刘志宏的《<今晚八点半>十年断想》是《今晚八点半》开播十年间一头一尾的议论。

②这档节目之所以能成为广播文艺节目的代表,文章指出是因为重视研究了观众的需求变化,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出新和高质量、高品位节目的推出。

③起点定得高,是这档节目成功的基础。(2)对综艺板块节目审美特性的探索

①栗国安的《关于中央台板块节目特色的思考》和丛林的《试论广播<综合文艺板块>节目》,较系统地论述了综艺板块节目的审美要求。

②周华斌的《综艺节目得失谈—1996年中国广播奖第三届文艺奖颁奖会述评》,阐述了导演在节目之间的组合、穿插、交融、契合章法和功力的要求。(3)提出编播人员的修养是节目成败的关键曹仁义的《板块节目对编辑智能结构的要求》,提出“积之愈厚,发之愈佳”的古人为训的道理。

5.广播中文艺晚会节目研究

对广播中文艺晚会的研究相应较晚,并且都是以某台晚会的成功与不足阐述自己的理论观点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突破旧的传统,建立新的思维

①霍有义、王敏、马彩芬的《<希望之光>把我们的心连在一起—春节特别节目《<希望之光>制作感受》和栗国安的《<希望之光>的启示》等多篇对《希望之光》的研究文字,都是精心讨论了它的成功所在—突破旧的樊篱,用心去感受、用情去创作是使晚会达到出神入化境地的必然。

②扬利明、何晓兵的研究文章《变革晚会模式的一次实践—1997年春节文艺晚会<春回千万家>创作札记》指出,广播电视文艺晚会已到了一个风格质变的临界期,任何艺术因结构僵化陈旧都会导致它的消亡。这台晚会的主题精心选择、高度集中和有机贯穿而带来的结构模式的变革,是有别于其他晚会的明显特征。(2)精心立意,实现立意

①田维贤的《漫谈<九州春光>春节文艺晚会的思考》和熊生民的《立意与特色——<九州春光>春节文艺晚会的思考》,都是深有体会地诠释了这台晚会之所以能得到群众好评和领导肯定,是“全民同乐,普天同乐”立意的确定和晚会富有民族特色、形式活泼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②周游的《<欢乐共此时>伴君迎新春》,探讨并总结了1993年春节文艺晚会成功原因之所在。(三)其他研究成果

1.第一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评奖(1)举办

第一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评奖于1988年6月1日至10日在湖南张家界举行。(2)获奖作品

马友骏的《声音蒙太奇是待采的富矿》、杨若声的《论广播音乐》、于卓的《论广播剧<课堂作文>的结构》、王雪梅的《中国广播剧历程概论》等论文分别获得广播电视应用理论研究类三等奖。(3)意义

这次评奖是我国广播电视系统的一次创举,是对新的历史时期全国广播电视学术研究成果的一次检阅。

2.张凤铸的《广播文艺的形象特征》(1)该书提出广播文艺是听觉的艺术,是想象的艺术。听觉欣赏是一种积极的认识活动,想象是人类创作活动的重要因素,它始终伴随着听众的审美过程。(2)较全面而系统地论及了广播文艺的特性、分类及作为独立学科的构建,中国广播文艺的特点,节目类型,以及采录、编辑和制作,广播文艺节目主持人及听众反馈等内容。(3)是我国第一部《中国广播文艺学》,它填补了此项领域研究的空白,同时也是我国高等院校广播文艺专业的首部正式教材。

3.《对文艺广播走向的思考与联想》

王瑞棠主编的《广播编辑学》,其中有王雪梅撰稿的《对文艺广播走向的思考与联想》文中明确指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广播文艺要有自己正确的走向,否则将会失去自身的价值。

4.中国广播文艺奖评选(1)举办

①1996年12月,第三届中国广播文艺奖评选在天津举办。

②1997年11月,第四届中国广播文艺奖在昆明召开。(2)“中国广播文艺精品系列”

为从理论高度对中国广播文艺的政府奖进行总结、提升,“中国广播文艺精品系列”丛书应运而“出”。

①由刘习良同志主编的这套丛书,将每届广播文艺奖的获奖作品按音乐、文学、综艺、戏曲等节目类型分类,既有专门针对获奖作品的评析,又有对某类节目的概括研究,史论相伴,点面结合,在当时可谓广播文艺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②周华斌的《戏曲专题节目分类评述》和张君昌的《音乐节目现状及思考》,在今天看来还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③许多理论成果无疑对提高节目质量有直接的帮助,如华汉孝的《试论广播综合文艺板块节目的内容结构》,陆群的《困惑与思考:关于音乐台节目设置的几个问题》等。

5.新时期广播文艺创作与发展研讨会(1)举办

2000年11月25日至27日,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和北京广播学院广播文艺研究所举办了《新时期广播文艺创作与发展研讨会》。(2)与会者

有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广播学院、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广西文艺台、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和《中国广播》杂志社参加。(3)成果

①准备出版《新时期广播文艺创作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②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还出版了由《台湾电视文艺纵览》、《音响美学》、《广播剧编剧艺术》、《电视文艺编导艺术》、《西方电影史略》、《影视艺术导论》、《音乐鉴赏基本理论》、《广播音乐论集》等组成的“广播电视文艺教材系列”丛书。

③将促进广播文艺从电视文艺中汲取营养,发展自身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二、当代中国广播剧理论研究的大致脉络

中国广播剧理论研究与中国广播剧实践发展的历史进程同步。纵观它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同样可分作三个阶段。(一)广播剧的初期阶段,即直播时期(1949~1952年)

从20世纪40年代起,中国有了广播剧的初步研究。这时的理论研究虽然刚起步,但却有深度。理论探索触到了广播剧本质特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观念上已经提出了广播剧与舞台剧不同

天津台的《如何导演广播剧》,文章明确指出广播剧是“纯声剧”的概念,提出广播剧导演必须研究听众的联想作用。指出“导演应当进而分析剧本的声音,让自己置身于听众地位来‘品辨’声音”。

2.对广播剧的创作范围和时空观念有较深的认识

有文章指出,广播剧的一个特点就是“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室”。这就是说它可以海阔天空、自由变幻地展现时空。

3.对广播剧的表现内容有了新的认识(1)《怎样写广播剧》一文很有见地地指出“理想的广播剧应着重心理表现,避免不必要的实际动作,要从头至尾是一贯的感情流露”。(2)一篇研究材料上说:“广播剧不一定如舞台剧本有什么高潮部分必须夸张。全力以赴,有许多广播剧像散文一样的清淡、诗歌一般的含韵、梦一般的幽玄,导演者应把内在高潮培养烘托出来。广播剧导演比诗人、画家、雕刻家、工程师、舞台导演还要值得赞扬,因为声音的感人力量太大了。广播剧的演出,犹如一首世界名曲,使我们永远忘不了那个天才的指挥者。”

4.对于广播剧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展开了研究

如剧本的写作特点、解说的写作方法、广播剧导演的特殊要求、广播剧演播艺术的特殊性、语言音乐音响的组织等方面。(1)张望《演播音剧并不比舞台剧容易》一文中指出“播音剧岂不较舞台剧容易而简便多了,然而事实上恰恰相反,播音剧以第二自我尤为重要,要认为播音时播音室已不是播音室了,而是入到含有戏剧气氛的境界里了”。(2)关于剧本结构,钟卒的《广播剧的表现领域与分幕》文中说“广播剧的分幕,而应该是电影的分镜头和跟镜头”。指出广播剧宁可从电影借取表现方法,也要摆脱和舞台剧纠缠不清的关系。(3)关于语言,如背景环境的说明,“措词不要太主观,应当使听众有自己想象的余地”。(二)广播剧走向成熟阶段,即现代技术录制期(1952~1966年)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广播剧理论研究开始活跃。北京广播学院编辑出版的《广播业务》杂志促进了理论研究的活跃。几年中在《广播业务》上发表了十多篇有关广播剧的研究文字,基本上都收在《广播剧论集》中。这个时期的理论认识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对广播剧音响的美学作用认识加深

张庆仁的《杂谈声音因素》一文,提出了三个值得重视的意见:(1)广播剧要善于以声咏情,典型声音运用得好,可以起到“一声千金”的作用;(2)提出无声的“静”,也是音响的一种变化;(3)提出了人的大脑有对声音主观选择这个生理特点。应当成为广播剧音响运用的重要考虑。

2.对广播剧的结构特点研究有所深入

如刘保毅的三篇《广播剧<红岩>改编琐记》和邝远焉的《广播剧场景转换的艺术处理》等,在这方面都有较好的阐述。

3.对广播剧中人物的声音形象塑造研究更符合美学要求

刘溪的《从马天武人物形象的塑造谈起》一文,很缜密地分析了广播剧《三伏马天武》中两个年龄相近又同是男性军人的声音形象塑造,很有学术价值。

4.国外广播剧理论被译介到国内

这一时期,日本的江史朗、内村直也关于广播剧的理论阐述,由蔡子民编译介绍给我国。他们的理论核心是“广播剧的最终目的不是在听众的心里构成视觉形象后再引起戏剧感觉,而是以声音本身直接打动听众的思想感情”,这一观点,对我国广播剧理论研究界的认识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三)广播剧兴旺发展期(1976年至今)

新时期广播剧学术活动空前活跃,尤其是广播剧纳入“五个一工程”评奖后,科研成果相当丰富。广播剧研究在理论上的深化,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广播剧的本质特征问题

这一时期比以往更明确地认识到了广播剧不仅仅是一种“看不见的戏”、“用耳朵听的戏”,它是吸收了戏剧的营养,形成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1)王雪梅的《广播剧艺术论》,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广播剧艺术特征、编剧规律和导、表演规律,填补了此领域的空白。(2)《对广播剧艺术个性的思考》一文中,王雪梅明确提出:“广播剧应当侧重呈现人物的心灵世界,侧重展现内心的复杂细微的状态,包括感情。可以说用声音来表现,侧重表现心灵图画,直接展现心理活动,这是广播剧的艺术个性,或者说是它艺术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3)张凤铸、张育华的文章《关于广播剧本性的一点思考》也论及了这个问题。

2.对广播剧接受美学的研究深化了

对听众的心理、广播剧内容和听众心理沟通的研究加深了。《广播剧<二泉映月>艺术特色浅析》是胡源、许志平的研究文字。文章主要从听众的欣赏心理需求去探求广播剧的艺术特质。田本相的《听广播剧漫笔》一文,对广播剧界有一定的影响。于君的《脱弃陈骸,自标灵彩——听广播剧<陈妙常>》、范建的《听觉空间和艺术占领—广播剧作漫谈》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广播剧的接受美学问题。

3.对广播剧的观念、艺术样式、表现手法,展开了比较活跃的研究对许多形式上、表现手法上创新剧目,理论评论界都给予关注,总结了其中的某些美学经验

广播报道剧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深受听众青睐,王雪梅的《探索与奉献》和《广播报道剧的动态式与静态式》都是探讨广播报道剧的艺术特征。《非戏剧化—广播剧发展的一种趋势》是陆群对广播剧走向的见解。

4.对广播剧艺术构成的各个方面的理论问题、技巧手法问题,如语言特点、结构特点、配乐艺术、音响艺术都有一定的研究(1)宋家玲的《怎样写广播剧》,王瑞棠主编的《广播编辑学》,其中有王雪梅写的关于广播剧的部分。(2)张凤铸主编的《中国广播文艺学》,其中的广播剧部分由王雪梅撰写,重点突出地阐述了广播剧的艺术特质。(3)广播剧理论方面的著作还有祖文忠的《广播剧电视剧概论》、朱宝贺的《广播剧编剧艺术》、冯福宽的《消失在声音里的青春》、刘雨岚的《关于广播剧美学的几点思考》和郦子柏的《漫淡广播连续剧创作》,都是很有见地的研究。(4)《音乐在广播剧中的作用》是宋铁铮几十年实践的积累,有一定的权威性。(5)《广播剧的空间表现—音响效果的地位、作用》是周传基1985年在全国广播剧音响效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课题目,在广播剧界有一定的影响。(6)《论广播剧的制作艺术》是戎雪芬的研究文字。(7)叶咏梅的《用无声的手托起有声的世界—评复制合成广播剧的艺术魅力》总结了广播剧录制艺术的美学所存。(四)广播剧称为一门独立学科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广播剧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教训。它已经作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进入大学讲坛。

1.大学讲堂开广播剧课程(1)1980年北京广播学院文编系开始试讲“广播剧”课(2)1983年又开设了“广播剧编导”课。(3)这是广播剧艺术日趋成熟的标志,也是广播剧理论进入专门化研究的新的起点。

2.广播剧的创作和理论研究进入成熟阶段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陆续出了四部《广播剧选集》,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还选编了《广播剧本选》,这些专门著述标志着广播剧的创作和理论研究进入成熟阶段。

3.广播剧美学特征

1986年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撰文《喜听广播剧<陈妙常>》,文章中发表了他关于广播剧的重要见解,提出了广播剧美学特征,谈了三层意思:(1)广播剧更像“诗”,更有诗的感情:(2)广播剧发挥人的想象力,听众可以比播出的想得更多,把人的感情引向更深的境界;(3)它仅靠声音渗进人的灵魂,让人回味。

这是关于广播剧美学特征的深刻见解,引起了我国广播界的重视。

4.上个世纪引进的广播剧

上个世纪末,一些国外优秀的广播剧作品和论述被译介到中国来。(1)德国著名诗人、广播剧作家君特·艾希,他曾以自己的广播剧获得1958年“毕希纳”文学奖。他的著作《十五个广播剧》,其中有8个已经被翻译、介绍进来。(2)饮誉世界的丹麦广播剧《费尔·柯斯顿》,以及荣获1989年“柏林未来奖”广播剧大奖的《不许出去,不许看电视》先后被引进。(3)这些对于开拓我国广播剧从业者的视野,进一步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广播剧更具有积极意义。

5.21世纪广播剧的理论研究(1)进入21世纪,机遇与挑战并行的中国广播文艺事业的理论研究曾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前进的步伐,但始终没有放弃向未知领域探索的勇气,其中对广播剧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问题,仍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2)出现了一批具有真知灼见的理论文章,主要有杨树华《广播剧录制的数字时代》、桑世兴的《<让我爱一次>:香港广播剧的启示》、宋晓茜《广播剧:涅榘后重生》等。2001年10月上海市广播电视学会出版了叶志康等人主编的《上海广播剧论文选集》,勾勒出新世纪广播剧发展的宏伟蓝图。

2.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新媒体[首都师范大学2012研]

答: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其特点主要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性,个性化与社群化。

2.知沟 [首都师范大学2010研]

答:知沟理论又称知识格差,是关于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理论。由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于1970年提出的理论假说而诞生,该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之外,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还有:传播技能上的差异,知识储备上的差异,社会交往的差异,接触、接受、理解和记忆方面的差异,发布信息的大众媒介系统性质上的差异。

3.虚拟演播室【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答:虚拟演播室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虚拟演播室的实质是将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三维场景与电视摄像机现场拍摄的人物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使人物与虚拟背景能够同步变化,从而实现两者天衣无缝的融合,以获得完美的合成画面。虚拟演播室系统具有诸多优越性:①空间不受物理空间限制,摄像机可以以360℃旋转;②引入大量虚拟特殊环境与道具,创作出更丰富、更吸引人的节目,使导演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时间、空间和道具制作方面的限制,获得了更大的创作的想象空间,以低廉的成本产生新奇的视觉效果;③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缩短了节目制作周期,提高演播室的利用率等。但虚拟演播室的价格昂贵,其普及和推广有一定的难度。

4.大屏幕【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答:大屏幕是指直观式彩电或背投式投影电视中的屏幕。通常,屏幕的对角线尺寸在40英寸以上。随着科技发展以及显示的要求,大屏幕系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大屏幕显示技术主要包括CRT显示技术、LCD显示技术、DLP纯数字化显示技术、LCOS显示技术、GLV显示技术。大屏幕无缝投影显示的应用来源于指挥监控、视景仿真、立体影院系统,它是适应人们追求亮丽的超大画面、纯真的色彩、高分辨率的显示效果的这一需求而产生的,其在增大画面、提高亮度、分辨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5.直播【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答:直播是指广播电视节目的后期合成与播出同时进行的播出方式,分为电视现场直播和网络直播。电视现场直播是指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时制作和播出电视节目的播出方式,其充分体现广播电视媒介传播的优势。网络直播是指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步制作和发布信息,具有双向流通过程的信息网络发布方式。电视直播显现的时空既有现在时又有过去时;网络直播除具备电视的两大时空之外还具有压缩时空的功能,如同步的文字直播、图片直播、赛事直播、手机直播和比分直播等各种直播频道和样式。

二、简答题

1.请以具体栏目或节目为例,谈谈它的参与性是如何实现的?【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答:电视节目的观众参与是指普通电视观众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表演,从而在一定意义上改变电视节目传播的内容和方式,有利于电视节目的健康发展。电视艺术因有受众接纳而获得社会价值,因有社会价值而发挥导向作用,因导向作用才可能有历史的延伸力。

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栏目自开播以来,便以新鲜的题材、多样的形式、新奇的内容、高知识性、趣味性与参与性引领观众走向一个崭新的视听空间。其参与性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意见参与形式《快乐大本营》针对节目中的某一话题让观众发短信或在网络上留言发表各自的意见,其大大便利了观众的参与度,突出了“全民娱乐”的新概念。(2)辅助参与或辅助表演形式《快乐大本营》于1997年7月11日首播,发展至今十分成功,在中国享有较高知名度。节目开始采用全民娱乐的类型,经常邀请一些有特殊才能的人物来表演;后转为选秀节目,来选举其主持人;现在多以嘉宾访谈游戏型的综艺节目为主,经常邀请一些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知名艺人来访谈、游戏等。并且十分注重嘉宾与观众间的互动,或观众现场参与提问,或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加入表演成分,以活跃现场气氛。(3)观众互动性、参与性强的节目板块的设置《快乐大本营》既有搞笑不断的“快乐传真”、惊险刺激的“火线冲击”等形式新颖、观众喜闻乐见的经典游戏环节;也有让人捧腹大笑的“快乐小精灵”、“开心一刻”等老少皆宜、内容丰富多彩的外拍片;同时还有挑战智慧的“IQ无限”、积极向上的“太阳计划”和帮助观众实现心愿的“快乐行动”等观众互动性、参与感强的节目板块。其节目游戏主要有:

①“天才笨笨碰”

游戏规则是:快乐家族将与明星嘉宾展开激烈的脑力大比拼,双方利用标有拼音声母的LED字箱,任意搭配组成词语或句子推向对手,率先将4个大型LED字箱全部推给对方者将获胜,失败者将接受惩罚。

②“谁是卧底”

游戏规则是:大部队拿到相同的一个词语,剩下一人拿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个词语(卧底),每人每轮只能说一句话或用一个词描述自己拿到的词语(不能直接说出来那个词语)不能让卧底发现自己的词语,也要给同胞以暗示。每轮描述完毕,剩余的参赛者选出怀疑是卧底的那个人,得票数最多的人出局。若有两人票数一样,那么要重新描述。若卧底撑到最后一轮,则卧底获胜,反之,则大部队获胜。

综上所述,《快乐大本营》突出了“全民娱乐”的新概念,为普通观众和草根团体、组合打造了一个展现个性的“全民娱乐”的平台,它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升自身参与性,赢得越来越多的观众喜爱,从而真正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娱乐节目之一。

2.请结合你所报考的方向谈谈中国电视与新媒体的结合趋势?【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答:(1)多媒体视像文化的诞生

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国际互联网、数字图像压缩技术、数字音频技术、信息高速公路等一大批传媒新技术的涌现,影视文化正在逐渐发展为与新媒体技术结合的多媒体的视像文化。(2)多媒体视像文化的主要特征

①信息的电子图像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