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奥运史(3)(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00:31:32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百年奥运史(3)

百年奥运史(3)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简单地介绍了百年奥运历史的知识点,从古代奥运会的竞赛章程,古希腊自然与人文背景。到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全面发展。奥运会纪念章、纪念状和荣誉册。从奥运会邮票的发展历程。奥林匹克艺术节。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的国家及地区奥委会。斯巴达人与古代奥运会。到第一套体育邮票的诞生。都深刻地记录了不朽地奥运精神。

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的国家及地区奥委会(10)

乌拉圭奥委会

乌拉圭东岸共和国位于南美洲东部,面积176215平方公里。首都蒙特维的亚。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国家中主要是乌拉圭民族。

乌拉圭国家奥委会1923年成立,同年年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

奥运会成绩:乌拉圭运动员从1924年起参加了除1980年以外的各届奥运会。绝大部分项目均派队参赛。共获得奖牌10余枚。

乌兹别克斯坦奥委会

乌兹别克斯坦奥委会成立于1992年,1993年被国际奥委会承认。

西班牙奥委会

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上。东北与法国和安道尔接壤,西邻葡萄牙,北濒比斯开湾,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东部和东南部临地中海。面积504750平方公里。首都马德里。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在少数民族地区通用其本民族语言。民族组成为西班牙人(卡斯蒂利亚人)72.8%、加泰罗马亚人16.4%,还有巴斯克人、加里西亚人等。

西班牙国家奥委会成立于1924年,同年被国际奥委会承认。

奥运会成绩:西班牙运动员首次参加夏季奥运会是1900年。从1920年起参加了除1936年以外的历届奥运会。

截止2000年,共获金牌25枚,银牌28枚,铜牌22枚,总计奖牌75枚,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列第32位。

西班牙从1948年开始参加历届冬季奥运会,参赛项目主要是有舵和无舵雪橇、滑雪。截止1998年,共获得1枚金牌、1枚银牌,在所有国家中列第29位。

希腊奥委会

希腊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最南端。北界阿尔巴尼亚、前南斯拉夫、保加利亚,东北与土耳其的欧洲部分接壤,西濒爱奥尼亚海,东临爱琴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大陆相望。海岸线长约15000公里。面积约131990平方公里。首都雅典是世界著名古城。位于东南部的阿堤基半岛东端。雅典的奥林匹亚古运动场建筑群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地,也是世界现存的最古老的运动场旧址。约在公元前1000年前,古希腊人已开始在此举行运动会,到1894年雅典举行现代首届奥运会。每届奥运会的火炬均在此用阳光点燃。

希腊是现代奥运会的发源地,所以在奥运会史上有特殊的地位。第一届奥运会就是1896年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的。参加比赛的共有13个国家的311名男运动员,大会沿袭了古奥运会制度,没有集体项目和女选手。希腊的诗人和语言学家德·凯维拉斯是奥运会和国际奥委会的创始人之一。1894年他率领希腊体育代表团出席了在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会议,并选为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后他辞去主席职务,继续从事文学工作。希腊奥委会成立于1894年,1895年被国际奥委会承认。

奥运会成绩:希腊运动员参加了历届的夏季奥运会,截止2000年,共获金牌32枚,银牌48枚,铜牌46枚,总计奖牌126枚,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列第28位。

从1930年起历届冬季奥运会希腊均派队出席,但未取得名次。

新加坡共和国奥委会

新加坡共和国是位于马来半岛南面的岛国。面积621平方公里。华人76.5%,马来人14.8%,印度人6.4%。官方语言为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首都新加坡城。

新加坡国家奥委会于1947年成立,1948年被国际奥委会承认。

奥运会成绩:新加坡参加了1948年以来的历届奥运会(除1980年以外)。其中1964年是加入马来西亚队参加的。参赛项目有田径、游泳、举重、拳击、帆船、曲棍球等。举重选手陈浩亮在1960年奥运会上,在67.5公斤级比赛中以380公斤的总成绩获银牌。

新西兰奥委会

新西兰面积26f3103平方公里,位于西南太平洋,属大洋洲,首都惠灵顿,语言为英语。主要是英裔新西兰人。

新西兰国家奥林匹克组织叫做新西兰奥林匹克联合会,于1911年成立,1920年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

新西兰从1908年开始参加奥运会。前两届(1908和1912年)是同澳大利亚联合组队参加比赛的。从1920年起单独派队参加。截止2000年,共获金牌30枚,银牌12枚,铜牌32枚,奖牌总计74枚,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列第33位。

新西兰从1952年开始参加冬季奥运会,但均未得名次。

突尼斯奥委会

突尼斯共和国位于非洲北部,面积为164150平方公里,首都突尼斯,以阿拉伯语为正式语言,通用法语,民族以突尼斯阿拉伯人和柏尔人为主。

突尼斯国家奥委会成立于1957年,同年被国际奥委会承认。

奥运会成绩:突尼斯从1960年起参加奥运会,共参加了1960、1964、1968、1972、1984、1988和1992年的奥运会的拳击、自行车、柔道、田径、现代五项、击剑和足球等项目的比赛。总共获得5枚奖牌(金牌1枚、银、铜牌各2枚)。田径选手穆·加穆迪一人就获得了3枚奖牌(金、银、铜牌各1枚)。

土耳其奥委会

土耳其共和国地跨欧亚两洲,属亚洲国家,面积780576平方公里,首都是安卡拉,语言通用土耳其语,民族主要有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前南斯拉夫人(现已解体)、阿尔巴尼亚人和库尔德人等20个民族。

土耳其国家奥委会于1908年成立,1911年得到国际奥委会承认。

奥运会成绩:土耳其从1908年起参加夏季奥运会,除1920、1932和1980年3届外,其他各届均派队参赛。截止2000年,土耳其共获金牌33枚,银牌16枚,铜牌14枚,共计奖牌63枚,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列第35位。

土耳其从1936年开始参加了除1952年和1972年以外的历届冬季奥运会。比赛项目主要是滑雪,但未取得名次。

土库曼斯坦奥委会

土库曼斯坦奥委会成立于1990年,1993年被国际奥委会承认。

瓦努阿图奥委会

瓦努阿图奥委会成立于1987年,同年被国际奥委会承认。

危地马拉

危地马拉共和国位于中美洲西北端,国土面积108889平方公里,居民中50%是印第安人,45%是印欧混血人,其余的是白人,居民中绝大多数信仰天主教,西班牙语是危地马拉的官方语言。首都在危地马拉城。

危地马拉国家奥委会于1947年成立并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

奥运会成绩:危地马拉从1952年开始参加奥运会,拳击、摔跤、自行车、射击、马术、田径、游泳、帆船、举重、击剑、足球等项目的比赛,比赛成绩不好,没有获得过奖牌。

委内瑞拉奥委会

委内瑞拉共和国位于南美洲北部,面积912050平方公里。首都加拉加斯。语言为西班牙语。人口中以委内瑞拉和印第安民族为主。

委内瑞拉国家奥委会成立于1935年,同年即为国际奥委会所承认。

奥运会成绩:委内瑞拉从1948年起参加了除1980年外的各届奥运会。首枚奖牌(铜牌)是阿·德沃尼什在1952年奥运会三级跳远比赛中获得的。第一枚金牌获得者是拳击选手弗·罗德里格斯,他在1968年奥运会的48公斤级拳击比赛中夺得了冠军。

文莱奥委会

文莱位于亚洲。文莱奥委会成立于1984年,同年被国际奥委会承认。

乌干达奥委会

乌干达共和国位于非洲东部,面积为238461平方公里,首都坎帕拉,以斯瓦希里语为国语,通用英语。民族有40多个,主要有干达族、索加族、吉苏族等。

乌干达国家奥委会成立于1950年,1956年被国际奥委会所承认。

奥运会成绩:乌干达共和国从1956年起参加了除1976年外的历届奥运会,总共获得五枚奖牌(金、铜牌各一枚,银牌三枚)。唯一的一枚金牌获得者是约·阿基·布阿。他在1972年奥运会上以47″8的成绩获得400米栏的冠军,这一成绩还是当时的世界纪录。

乌克兰奥委会

乌克兰奥委会成立于1990年,1993年被国际奥委会承认。

乌拉圭奥委会

乌拉圭东岸共和国位于南美洲东部,面积176215平方公里。首都蒙特维的亚。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国家中主要是乌拉圭民族。

乌拉圭国家奥委会1923年成立,同年年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

奥运会成绩:乌拉圭运动员从1924年起参加了除1980年以外的各届奥运会。绝大部分项目均派队参赛。共获得奖牌10余枚。

乌兹别克斯坦奥委会

乌兹别克斯坦奥委会成立于1992年,1993年被国际奥委会承认。

西班牙奥委会

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上。东北与法国和安道尔接壤,西邻葡萄牙,北濒比斯开湾,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东部和东南部临地中海。面积504750平方公里。首都马德里。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在少数民族地区通用其本民族语言。民族组成为西班牙人(卡斯蒂利亚人)72.8%、加泰罗马亚人16.4%,还有巴斯克人、加里西亚人等。

西班牙国家奥委会成立于1924年,同年被国际奥委会承认。

奥运会成绩:西班牙运动员首次参加夏季奥运会是1900年。从1920年起参加了除1936年以外的历届奥运会。

截止2000年,共获金牌25枚,银牌28枚,铜牌22枚,总计奖牌75枚,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列第32位。

西班牙从1948年开始参加历届冬季奥运会,参赛项目主要是有舵和无舵雪橇、滑雪。截止1998年,共获得1枚金牌、1枚银牌,在所有国家中列第29位。

希腊奥委会

希腊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最南端。北界阿尔巴尼亚、前南斯拉夫、保加利亚,东北与土耳其的欧洲部分接壤,西濒爱奥尼亚海,东临爱琴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大陆相望。海岸线长约15000公里。面积约131990平方公里。首都雅典是世界著名古城。位于东南部的阿堤基半岛东端。雅典的奥林匹亚古运动场建筑群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地,也是世界现存的最古老的运动场旧址。约在公元前1000年前,古希腊人已开始在此举行运动会,到1894年雅典举行现代首届奥运会。每届奥运会的火炬均在此用阳光点燃。

希腊是现代奥运会的发源地,所以在奥运会史上有特殊的地位。第一届奥运会就是1896年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的。参加比赛的共有13个国家的311名男运动员,大会沿袭了古奥运会制度,没有集体项目和女选手。希腊的诗人和语言学家德·凯维拉斯是奥运会和国际奥委会的创始人之一。1894年他率领希腊体育代表团出席了在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会议,并选为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后他辞去主席职务,继续从事文学工作。希腊奥委会成立于1894年,1895年被国际奥委会承认。

奥运会成绩:希腊运动员参加了历届的夏季奥运会,截止2000年,共获金牌32枚,银牌48枚,铜牌46枚,总计奖牌126枚,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列第28位。

从1930年起历届冬季奥运会希腊均派队出席,但未取得名次。

新加坡共和国奥委会

新加坡共和国是位于马来半岛南面的岛国。面积621平方公里。华人76.5%,马来人14.8%,印度人6.4%。官方语言为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首都新加坡城。

新加坡国家奥委会于1947年成立,1948年被国际奥委会承认。

奥运会成绩:新加坡参加了1948年以来的历届奥运会(除1980年以外)。其中1964年是加入马来西亚队参加的。参赛项目有田径、游泳、举重、拳击、帆船、曲棍球等。举重选手陈浩亮在1960年奥运会上,在67.5公斤级比赛中以380公斤的总成绩获银牌。

匈牙利奥委会

匈牙利共和国是位于欧洲中部的喀尔巴阡山盆地、多瑙河中部流域的内陆国家。北接前捷克斯洛伐克、前苏联、东毗罗马尼亚,南接前南斯拉夫,西邻奥地利。总面积93031平方公里。首都布达佩斯,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国及中欧交通枢纽,多珍河重要港口。匈牙利国98%的人为马扎尔族,还有德意志、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民族。信仰罗马天主教、基督教加尔文宗、路德宗,还有犹太教等。官方语言为匈牙利语。

在奥匈帝国时代的1895年,匈牙利奥委会就宣告成立,并于同年得到国际奥委会的认可。并且作为一个独立的组织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

奥运会成绩:截止2000年,在夏季奥运会上,匈牙利共获金牌150枚,银牌135枚,铜牌158枚,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列第8位。在冬季奥运会上,匈牙利共获2枚银牌、4枚铜牌共6枚奖牌,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列第24位。

叙利亚奥委会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位于西南亚,濒临地中海东岸,面积约1852平方公里,首都是大马士革,语言通用阿拉伯语。民族主要有库尔德人、叙利亚人、阿拉伯人、亚美尼亚人、巴勒斯坦人、土尔耳人和波斯人。

叙利亚国家奥委会1948年成立,同年被国际奥委会承认。

奥运会成绩:叙利亚运动员单独参加了1948、1968、1972、1980—2000年奥运会。1960和1964年两届奥运会,是同埃及运动员联合组成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代表队参加的。自由式摔跤选手阿提耶赫(100公斤级)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第一枚银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女子七项全能选手舒娅获得第一枚金牌。

牙买加奥委会

牙买加位于加勒比海南部的牙买加岛。面积为10991平方公里,主要为牙买加人96.2%,其他为少量华人、印度人。通用语言英语。首都金斯敦。

牙买加奥林匹克联合会,于1936年加入国际奥委会。

奥运会成绩:牙买加参加了从1948年起的各届奥运会。但其中1960年是以西印度联邦队成员的名义参赛的。参加项目主要集中在田径,以及游泳、举重、自行车、帆船等,截止2000年,共获金牌5枚,银牌20枚,铜牌12枚,奖牌总计37枚,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列第41位。

亚美尼亚奥委会

亚美尼亚位于欧洲。

亚美尼亚奥委会成立于1990年,1993年被国际奥委会承认。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奥林匹克运动与妇女

公元4世纪末,统治了希腊的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立基督教为国教,祭祖宙斯神的古代奥运会被当作是异教活动。公元394年,狄奥多西一世下令终止了古代奥运会,历时1000多年的古代体育盛典从此彻底消失了,当埋没于地下1000多年的古代奥运会遗迹重见天日时,人类社会已进入了另一个发展阶段。适应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发展需要的奥林匹克运动,在19世纪末期开始兴起。奥林匹克运动的先驱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为使这一运动在世界上得到普及进行了艰苦的奋斗,但他们却“忘记”了将占世界人口一半的妇女引进奥林匹克运动的殿堂。

19世纪末,奥林匹克运动诞生之初,妇女仍受着深重的束缚,其社会的政治、经济地位十分低下。《圣经》上关于妇女的禁令仍然对社会有极大的影响,“男人高贵、女人卑贱”,女性应从属于男性等歧视妇女的观念仍在流行。此外,传统观念还认为妇女是在任何方面都需要男性保护的群体,柔弱、服从是男性眼中理想的女性。社会公认的女性“美德”是一种完全依附于男人的温顺和优良的生育能力,而女性似乎也很甘愿地接受了这种地位。因此,社会习俗不允许妇女参加激烈的体育活动,有人甚至认为妇女跳远的长度不能超过她们身长的三分之二,跳过的高度不能超过自己的膝盖,如越过这个极限,会损坏她们的身体器官,并影响她们生出健康的孩子。因此,体育被视为男性的运动,而妇女则不能涉足。这种“男子拥有体育特权”的观念是以男女先天不同的生理和心理条件为依据而被社会广泛接受的。

初创时期的奥林匹克运动明显地记录了在体育运动中的男女不平等。古希腊那种贵族男子参加体育运动的模式和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对刚刚创立的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奥林匹克运动的先行者顾拜旦在对待妇女的问题上未能摆脱历史的局限,他的奥林匹克理想仅限于男子。他认为妇女的作用只是为男运动员喝彩,并为男性优胜者佩带花环,而绝不能成为运动场上引人注目的竞技者。他也把妇女的地位看成是低于男子的和必须予以限制的,他认为:“女人的荣耀来自于她生孩子的质量和数量。在体育方面,她最大的贡献是鼓励她的儿子创出佳绩,而不是自己去破记录。”他反对妇女参与体育运动。虽然当时有一小部分英格兰和美国的妇女有了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但法国妇女还未进入体育天地。更重要的是,他也非常信奉当时上流社会对女性“美德”的评价。传统观念的束缚使他无法透视男女平等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盛况。因此,在雅典举行的第1届现代奥运会就沿袭了古代奥运会的传统,将妇女排除在外,不设女子比赛项目,也不允许妇女参加。但一位名叫梅尔波梅妮的妇女在要求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请求被大会拒绝后,仍以4个半小时跑完了全程,她的行动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

20世纪早期,工业革命给女性提供了新的工作天地,一部分妇女有机会脱下淑装离开家庭外出工作,女性开始进入过去一直被男人主宰的领域中,尤其是在教育和服务领域抢走了男人的饭碗。妇女就业人数的增加,导致她们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愿望。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男人的体力优势开始贬值。妇女参与一直由男性统治的体育活动的条件开始逐渐成熟。

女性首次进入奥运赛场是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2届奥运会上。当时,国际奥委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对女子参加奥运会持反对态度,但由于该届奥运会是作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一部分而举行的,顾拜旦和国际奥委会难以施加更多的影响。东道主法国冒着遭人批评的风险,率先派出了女运动员参赛。接着英国、美国、波西米亚等国也相继派出了女运动员,使女选手人数达到了19名。虽然,这次女子参赛未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正式认可,她们只参加了网球和高尔夫球的比赛,但却是奥林匹克运动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女子首次登上奥运赛场,冲击了自古以来不许妇女参加奥运会的惯例,是女子大规模参加奥林匹克运动的前奏。

1904年,6名女运动员参加了第3届奥运会的射箭比赛。1908年,36名女运动员参加了第4届奥运会的网球和射箭比赛。这一时期,国际奥委会对女子能否参加奥运会的争议还未得出结论,采取的是折衷态度,即不禁止也不正式承认。

1908年奥运会后,思想解放的英国奥委会一些官员,在看到作为表演项目的女子体操、游泳和跳水也非常精彩后,曾满怀同情心地写了一份应该准许女子参与体育运动的报告,这一报告直接促使了国际游泳联合会决定增设女子比赛。随后,第5届奥运会举办地传来消息,组委会已决定增设两个女子游泳和一个女子跳水项目。顾拜旦听到瑞典组委会的这一决定后,这样写道,我感到奥运会应依旧保持只有男子参加的规则。我们必须继续努力实现如下目标:奥运会应是神圣的周期性的男子体能和力量美的展示,它将以国际性为基础,以艺术氛围为背景,妇女们则为领奖台上的勇士而欢呼。

1912年,国际游泳联合会首先将女子游泳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澳大利亚的范妮·杜拉克获第5届奥运会女子100米自由泳第1名,成为现代奥运史上第1个女子冠军。她在100米预赛中以1分19秒8创造的当时世界最好成绩,比第1届奥运会该项男子冠军的成绩快2秒4。

然而,国际奥委会却对女运动员的杰出表现视而不见,不同意在奥运会上为女子设立除游泳、网球等极少数几个所谓能表现女性美的项目以外的比赛,而田径则被视为妇女的禁区。不仅国际奥委会坚决拒绝接受女子田径运动,在整个欧美,对女子从事田径运动也是一片激烈的反对声,因为当时的男性坚信田径运动对“柔弱”的女子们是绝对不适当的。还有一些人反对女子从事田径运动的理由是为了让她们保持“淑女的身段”,那就是纤细的腰肢和柔软的线条。这些观点引起了要求平等参与体育运动的妇女们的强烈不满。1917年,在顾拜旦的家乡法国,爱丽斯·米丽亚特夫人第1个与顾拜旦和国际奥委会进行了斗争。她创立了“法兰西女子体育联合会”,组织和管理全国女子田径比赛,并强烈要求1920年的第7届奥运会中允许女运动员参加田径比赛。1920年,顾拜旦在国际奥委会的会议上,又一次明确表示了他反对妇女参加奥运会的意见,甚至提出要取消全部女子竞赛项目。在这种情况下,米丽亚特夫人的要求遭到了国际奥委会的拒绝。而1912年成立的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也长期拒绝发展和组织女子田径比赛。次年,米丽亚特夫人在巴黎发起和组建了有法国、英国、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美国妇女体育人士参加的“国际女子体育联合会”,联合会的任务是推动国际女子田径运动的开展和组织每4年一届的妇女奥运会。米丽亚特夫人当选为“国际女子体育联合会”的第1任主席。

1922年,首届妇女奥运会在巴黎举行,6个国家派队参加,共有11个比赛项目。来自“户外运动之家的”英国女选手取得了优异成绩。运动会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国际奥委会不得不于1924年做出正式允许女子参加奥运会的决议,使第8届奥运会女子参赛的项目达到了3项(网球、游泳、击剑),女运动员的人数达到了136名,但田径仍是女子的禁区。

1926年,米丽亚特夫人领导的国际妇女体育联合会又在瑞典的哥德堡组织召开了第2届妇女奥运会,有10个国家的女运动员参加,亚洲选手也出现在赛场上。日本女运动员人见娟枝创造了女子跳远世界纪录。妇女取得的出人意料的运动成绩,展示了妇女在田径项目上的才能,震惊了世界体坛,世俗的偏见动摇了,国际田联不得不作出新的考虑,终于向国际奥委会提议,在1928年的奥运会上列入女子田径项目。但仍认为许多在妇女奥运会上进行的田径比赛项目对妇女是不适宜的和有伤害的,因而,国际田联只选择了5个项目提交给国际奥委会。国际奥委会惧怕对女子体育失去控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同意了国际田联提出的在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设立女子田径比赛的建议。

100米、800米、跳高、掷铁饼和4×100米接力5个女子田径项目首次于1928年在第9届奥运会上亮相。美国女选手鲁宾逊以12秒2的成绩获100米冠军,该成绩高于第1届奥运会大多数男选手,引起了观众对女子田径的浓厚兴趣。但随后由对妇女参加奥运会极端不满的男士们制造出来的女子800米风波却使反对妇女项目进入奥运会的声浪一阵高过一阵。

参加1928年女子800米跑的25名选手来自于13个国家。8月1日,姑娘们分成3个组在阿姆斯特丹新建成的奥林匹克体育场进行了预赛。第二天,各组的前3名进入决赛。枪响后,排在里道的日本选手人见娟枝冲在了最前面,这位东方姑娘曾以5.98米的成绩创下了女子跳远的第1个世界纪录,因为本届奥运会不设女子跳远,她只好改跑800米。半圈后,两位德国姑娘赶了上来,由于第1圈的跑速太快,后半程时运动员的体力已明显下降。德国选手莉娜·拉德克·巴绍尔凭借耐力优势抢先撞线,成绩为2分16秒8,国际田联将此成绩列为女子800米跑的第1个世界纪录。人见娟枝和瑞典的根特策尔列第二、三名。跑到终点的女运动员有的由于体力消耗较大而显出疲劳和沮丧的表情,有的则在跑道边躺下休息,这种场景立刻变成了第二天各报的特大新闻,一些对妇女抱有明显偏见的记者把它当成一个“惨不忍睹的事件”来加以渲染,她们将女运动员的正常生理反应随意夸大,向公众进行了与事实严重不符的宣传报道。一位名叫约翰·托尼斯的著名体育记者写道:“让我们看看在煤渣跑道上那11位可怜的女子800米跑运动员吧,其中的5位中途退出比赛,另5人在抵达终点后虚脱,尚余1人,不久后在更衣室昏倒。”然而,当时的照片和电影记录均显示参加800米决赛的只有9名运动员而不是11名,在这场世界水平的比赛中她们体力消耗较大是肯定的,但没人中途退场或因体力耗尽而虚脱或昏倒。尽管许多在场的大会官员和目击者对新闻媒介的报道提出了质疑,指责他们“严重夸大了事实,是危言耸听”,但被男性控制的国际奥委会和反对女子参加奥运会的人们却把当时的那些报道当作他们取消女子800米并进而取消所有女子田径项目的借口。8月6日,国际田联就此“事件”召开了紧急会议,对女子800米跑的设置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原来就对女子800米跑列入奥运会项目感到忍无可忍的官员指责“不该让身体结构虚弱的女于参加这种要命的比赛”,有的代表则趁势提出:“干脆取消全部女子田径5个项目的比赛。”而以米丽亚特夫人为首的一些支持妇女体育运动的人士则坚决主张下届奥运会仍然应设女子800米跑。一些中立的人士提出了一个妥协方案,将800米跑改为500米跑或400米跑。最终,认为女子不适合开展耐力项目的意见占了优势,国际田联决定从下届奥运会取消女子800米跑,在此后的32年间,奥运会上女子最长距离的跑仅有200米。

如果将第9届奥运会女子800米跑与1904年第3届奥运会男子800米跑的情景作一番比较,会令人十分惊诧。据记载,1904年第3届奥运会男子800米比赛过程中有两名选手因筋疲力尽而跌倒在跑道上,其中一名被担架抬走,另一人昏倒后使用了刺激剂才恢复知觉。显而易见,在800米比赛中,出现了虚脱和昏倒的男运动员,却从未有人利用这个事件来阻止男性在以后参加奥运会的长跑比赛,而女子800米却被打入了冷宫。各种偏见使妇女在奥运会上的正当权益受到了压制。

在挫折面前,妇女们没有后退,她们顽强地抗争着。由于国际奥委会的压力,米丽亚特夫人在她举办的国际比赛中停止使用了“奥运会”名称,而改为“世界妇女运动会”。1930年,第3届“妇女奥运会”被迫改称为第3届世界妇女运动会,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举行,女子800米跑照常进行。1934年,第4届世界妇女运动会在英国的伦敦举行。女子800米跑升级为1000米跑,而且还增设了一直受到禁止的女子标枪和80米障碍赛,篮球、手球、游泳也成了正式的比赛项目。参加比赛的选手来自西欧、英联邦国家和北美,创造了突出的运动成绩,观众人数也大大增加,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向全世界显示了妇女运动的能力,纠正了国际体育界和医学界在妇女体育上的保守观点,并使妇女体育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为女子体育的开展开创了道路。面对世界上大多数体育机构的反对,妇女们终于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一项她们认定可以从事的体育项目走进了女子的生活中,从而确立了妇女在田径运动中的地位。

面对着咄咄逼人的国际女子体育联合会和其主办的世界妇女运动会,国际田联等体育组织意识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有人建议国际田联不应再对妇女持排斥态度,而应承担组织女子比赛的责任。为了控制女子体育,1936年,负责组织女子田径比赛的任务被正式纳入了国际田联的范畴。国际田联对妇女们的要求作出了重大让步,其领导人保证扩大妇女参加的范围并支持各种水平的妇女体育运动。以米丽亚特夫人为首的国际女子体育联合会,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后解散了,为抗议国际奥委会对妇女歧视而举办的世界妇女运动会也随之停办。

虽然此时的国际奥委会在奥运会女子项目设置上仍然表现出了强大的排斥性。然而,随着各种体育比赛的增多和各种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不断成立,一种新的平衡悄然而起。越来越多的女子满怀着喜悦投身于她们热爱的体育运动之中,顾拜旦的个人影响逐渐淡化了,他坚持的奥运会只属于男性的哲学已与时代的潮流不相符合,女子体育已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来自26个国家的328名女选手参加了4大项15小项的比赛。女运动员创造了100米跑和100米自由泳11秒5和1分05秒9的优异成绩。

这一阶段,共举行了4届冬季奥运会,前3届女选手仅参加了花样滑冰比赛,1936年冬奥会女子项目增加了滑雪,女运动员的人数增至80名,占运动员总数的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女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参加的比赛项目虽然较少,人数所占比例也不高,但妇女的艰苦斗争却收到了成效,人们对妇女的运动才能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下一阶段妇女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泽麦特里乌斯·维凯拉斯

(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泽麦特里乌斯·维凯拉斯(1835—1908),1835年生于希腊叫Syrs的地方,自幼对文学感兴趣,年轻时随经商的父亲到过伦敦和巴黎,故精通英语和法语,1876年投入艺术工作,成为希腊著名的诗人及语言学家。他热爱希腊文化,力主教育改革,深得希腊王子康斯坦丁的信任,曾有过担任外交职务的经历。1894年6月,维凯拉斯以雅典泛希腊俱乐部委员的身份,率领希腊体育教育代表团,出席了顾拜旦在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教育代表大会”。这个大会是法国教育家顾拜旦和美国人威廉·奥伯伦、英国人查尔·赫伯特共同发起的。与会的有13个国家的79名代表。这79人代表着教育界、体育界、卫生界人士,但没有一名政府代表。他们汇聚在巴黎索邦大学的阶梯形教室里,表面上大部分时间是讨论两个问题:学生“劳累过度”问题和业余开展学校体育运动问题,实际上这次会议是顾拜旦精心设计和安排的复兴奥运会的会议。对此,维凯拉斯等大部分代表都蒙在鼓里。

顾拜旦以召开“国际体育教育代表大会”的名义,将有关各国的非政府官员召集起来,打算在会议期间相机行事,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首届奥运会的举办地、成立国际奥委会、选举国际奥委会主席等议题,在会议后期悄悄地、比较策略地加进去。复兴奥林匹克是顾拜旦多年的梦想,他深知,这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失败就意味着复兴奥运之梦彻底破灭。他小心翼翼地准备着,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可谓用心良苦。

按顾拜旦自己原来的设计,由他自己出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并在法国举办首届现代奥运会,而且最好在1900年,届时与巴黎世界博览会同时举行,以扩大奥运会的影响。但是,与会代表对这两个议题看法不一,有些争议,特别是维凯拉斯力主在希腊举办首届现代奥运会,因为希腊是古代奥运会的发源地,而且这种意见很得人心。为不使精心安排的计划落空,顾拜旦当机立断,显得十分大度地选择了奥林匹克的故乡—希腊作为首届现代奥运会的举办地,并提议由希腊代表团团长维凯拉斯任第1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他担任秘书长。

作为希腊人,维凯拉斯积极支持法国教育家顾拜旦恢复奥运会的建议,并积极倡议由希腊举办首届现代奥运会,甚至想将希腊作为永久固定的会址。但是,让他当主席,他实在没有任何精神准备,况且他本身又与体育缘分不大。就在他犹豫之际,顾拜旦出来为他出谋划策,并向他保证两点:第一,任期只到1896年为止,届时他会接替维凯拉斯出任主席。第二,国际奥委会的一些具体事务由他这个国际奥委会秘书长负责,不用维凯拉斯操心。

在考虑到复兴奥林匹克对弘扬希腊文化有益,同时又得到顾拜旦的保证,维凯拉斯再也无法推托,只好在没有任何精神准备的情况下,走马上任成了国际奥委会的第1任主席。像他这样被推上主席位子的,在国际奥委会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

维凯拉斯出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之后,从未以主席的身份自居,而只把自己看作是顾拜旦和希腊之间的一个使者,国际奥委会的具体事宜均由顾拜旦负责。只是在筹备首届奥运会过程中,他与顾拜旦一样,也花费了不少心血。

雅典是希腊首都,三面环海,气候宜人,是希腊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闻名世界体坛的古奥运会发源地奥林匹亚,就在离这里约300公里的地方。因此,首届现代奥运会选在这个举行,是有其重要的历史和文化的意义。维凯拉斯在巴黎“国际体育教育代表大会”结束之后,把即将在希腊召开奥运会的喜讯带回了雅典,希腊全国一片欢腾。正如维凯拉斯在给顾拜旦的信中说的那样:“当时,从布林迪西到雅典,我的同胞都在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奥运会。”

希腊人在顾拜旦复兴奥林匹克事业之前,已经进行了多次复兴奥运会的尝试:1859年,在雅典举行了近代第1届泛希腊奥运会,国王奥托出席并主持了开幕式,只因范围较小,未造成很大声势。1870年和1875年又先后举行了第2、第3届泛希腊奥运会,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开展体育运动,如何举办奥运会成了人们经常议论的话题。随着奥林匹亚遗址发掘工作的突破性进展,希望复兴奥运会的呼声越来越高涨,1887年和1889年,又举办了两届泛希腊奥运会。这次维凯拉斯带来的信息—要举行国际性的奥运会,除了希腊,其他国家也要来这里参加体育比赛,希腊人怎能不高兴呢?

但是,好事多磨。没隔多久,在维凯拉斯会晤首相特里库皮斯时,首相指出,国家财政困难,奥运会不能如期举行,必须缓办。这对新上任的第1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维凯拉斯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他只得立即通知顾拜旦,让他有个思想准备,并最好立即赶来,共同想个好办法。

顾拜旦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急如焚,草草处理了一下手头上的事务,就仓促从巴黎乘坐火车到达马赛,然后马不停蹄地转乘轮船奔赴雅典。到达雅典以后,他立即与维凯拉斯接头,了解了详细情况,并商量了对策:先会见首相特里库皮斯,因为当时希腊国王出访未归,然后再见机行事。

维凯拉斯与顾拜旦在首相特里库皮斯那里没得到满意的答复。特里库皮斯说,一个国家负债累累,却拿很多钱去开运动会,这是不行的。尽管他俩一再声明举办奥运会只需20万德拉克马(希腊货币单位),而且办奥运会的设施将来会有益于雅典及希腊青少年开展体育运动,但是特里库皮斯首相的回答只有一句话:这是不现实的事情。

与首相会谈毫无成效,维凯拉斯又与顾拜旦去会见希腊王子康斯坦丁。王子康斯坦丁当时26岁,英俊、聪明、热情,具有运动员的体魄和一种特殊的人格魁力,而且早就对维凯拉斯有深刻而良好的印象。在听了他们的陈述后,王子既表示了对首相特里库皮斯的理解,又表示了无论如何也要按期举办奥运会的决心。最后,王子让他们想出一个能使希腊政府接受的方案。

维凯拉斯与顾拜旦会见王子之后,信心倍增。他们几经商量,终于与希腊政府达成一项协议,即:希腊政府不再过问举办奥运会的问题,全部筹备工作由组委会自己承担,其中包括募集资金。

当时的雅典奥运会组委会由12人组成,个个精明强干,在募集资金方面更是干得漂亮。他们从社会上募集到了33万德拉克马,发行纪念邮票收入40万德拉克马,还收到希腊富商阿维若夫的近100万的捐助,远远超过了原定计划。

在首届现代奥运会开幕那天,维凯拉斯与顾拜旦出席了开幕式。他们看到盼望已久的奥运会终于如期举行,忧急如焚的心随之踏实了。

泽麦特里乌斯·维凯拉斯是希腊著名诗人、语言学家,国际奥委会第1任主席,在位时间两年多。第1届现代奥运会闭幕后,维凯拉斯如约将主席的职务转给了顾拜旦,并于1897年退出了国际奥委会,专门从事自己喜爱的文学研究和著述工作。

在文学研究和著述工作的同时,维凯拉斯终身难舍奥林匹克运动。在他的有生之年,仍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为宣传和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而不遗余力,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维凯拉斯1908年7月20日于雅典去世,享年73岁。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上,人们是不会忘记他的。

请记住这位朴实无华的人!

·1835年泽麦特里乌斯·维凯拉斯生于希腊的Syra。

·1876年投入艺术工作,成为希腊著名的诗人及语言学家。

·1894年6月16—24日以雅典泛希腊俱乐部委员的身份,率领希腊体育教育代表团,出席了顾拜旦在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教育代表大会”。

·1894年6月23日在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教育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国际奥委会第1任主席。

·1896年4月6日与顾拜旦一起出席第1届现代奥运会开幕式。

·1897年退出国际奥委会,专门从事自己喜爱的文学研究和著述工作。

·1908年7月20日于雅典去世,享年73岁。

奥运会邮票的发展历程

1894年6月,“国际体育代表大会”决定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办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此奠定了现代奥运会的基础。

自1840年世界第一枚邮票在英国诞生以来,集邮逐渐在各国开展起来,希腊也有一大批集邮者和集邮协会,协会负责人集邮家迪米特厄斯和约翰·萨考拉夫斯建议希腊政府发行一套纪念邮票,把出售邮票所得部分资金用于奥运会,希腊政府接受了这一建议。1896年4月5日,希腊奥运会开幕之日,希腊邮政部门发行了一套12枚邮票,这是世界上第一套奥运会邮票,也是世界第一套体育邮票。

希腊发行第一套奥运会邮票开创了在奥运会发行邮票的先例。1920年,比利时发行第7届奥运会邮票一套3枚,出售时加附捐,用于慰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伤的战士。1924年法国为第8届奥运会举办发行一套4枚邮票,同时发行2套奥运会邮资明信片,即为世界上首次发行的邮资明信片。1928年第9届奥运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荷兰发行8枚一套的奥运会邮票。1932年美国为第10届奥运会发行两枚一套奥运会邮票。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办,德国邮政局发行一套8枚带“+”标志的附捐邮票,这是第一次发行在邮票上直接用“+”表示的奥运会附捐邮票。同时还发行与邮票同图、同邮资、同附捐值的2枚小全张(各含4枚票)。

1948年英国为第14届奥运会发行了4枚一套奥运会邮票。1952年芬兰为在赫尔辛基举办的第15届奥运会发行了4枚一套的附捐邮票,为奥运会集资。澳大利亚从1954至1956年为第16届奥运会发行6枚奥运会邮票。1959-1960年意大利为第17届奥运会发行两套共14枚邮票。日本为第18届奥运会在东京举办前后发行6组共20枚附捐邮票,并同时发行同图案、同面值的小全张6枚。1964年9月,又发行邮票一套5枚,并发行同图案小全张1枚。

第19届奥运会在墨西哥举行,这是第一次在第三世界国家举办奥运会。墨西哥发行邮票4套10枚,小型张1枚和小全张15枚(内含邮票38枚)。第20届奥运会在联帮德国慕尼黑举行。其邮政部门发行邮票3套12枚、小全张1枚(内含邮票4枚)和小型张1枚。第21届奥运会在加拿大举办,加拿大邮政部门从1974-1976年共发行邮票12套总计35枚。前苏联为在莫斯科举办的第22届奥运会发行邮票14组共73枚,小型张6枚。为历届奥运会邮票数量之最。美国为在洛杉矶举办第23届奥运会,发行邮票5组,每组4枚共20枚。到第24届奥运会,韩国又掀起邮票发行高潮。从1985-1988年,共发行邮票21组计28枚,同时发行附捐小型张24枚。西班牙为第25届奥运会发行邮票10组,共29枚。美国为第26届奥运会发行两组邮票分别为20枚和1枚,共21枚,均以小全张形式出现。

此外,从1932年第三届冬季奥运会起,各主办国均发行纪念本届冬奥会的邮票。发行套数和数量也逐渐增多。至1998年第18届冬奥会,各主办国为夏、冬季奥运会共发行邮票400余枚,小型张64枚。至于非奥运主办国发行的奥运会邮票更是不计其数。初步统计,已达万余枚,已从早期的一、二个国家发行邮票发展到现在的上百个国家为每届奥运会发行邮票。

至2000年,夏季奥运会共举办了24届,(有3届因世界大战而未办),有19个主办国发行了奥运会邮票,其中有8个主办国在邮票上加附捐为奥运会集资,第一届奥运会雅典奥运会邮票虽未在邮票上注明,但也将出售邮票部分资金资助奥运。已举办的18届冬奥会,有16个主办国发行了邮票,其中有7个主办国在其发行的冬季奥运会邮票上加附捐为冬奥会集资。

1912年第5届夏季奥运会田径前三名成绩

田径

男子100米

1 克雷格 美国 10″8

2 迈耶 美国 10″9

3 利平科特 美国 10″9

男子200米

1 克雷格 美国 21″7

2 利平科特 美国 21″8

3 阿普尔加思 英国 22″0

男子400米

1 里德帕斯 美国 48″2

2 布劳恩 德国 48″3

3 林德伯格 美国 48″4

男子800米

1 梅雷迪斯 美国 1′51″9

2 谢泼德 美国 1′52″0

3 达文波特 美国 1′52″0

男子1500米

1 杰克逊 英国 3′56″8

2 基维特 美国 3′56″9

3 泰伯 美国 3′56″9

男子5000米

1 科勒赫迈宁 芬兰 14′36″6

2 布安 法国 14′36″7

3 赫特森 英国 15′07″6

男子10000米

1 科勒赫迈宁 芬兰 31′20″8

2 特瓦尼马 美国 32′06″6

3 斯滕罗斯 芬兰 32′21″8

男子马拉松(40.200公里)

1 麦克阿瑟 南非 2:36′54″8

2 吉茨哈姆 南非 2:37′52″0

3 斯特罗宾诺 美国 2:38′42″4

男子110米栏

1 凯利 美国 15″1

2 温德尔 美国 15″2

3 霍金斯 美国 15″3

男子4×100米接力

1 英国队 42″4

2 瑞典队 42″6

男子4×400米接力

1 美国队 3′16″6

2 法国队 3′20″7

3 英国队 3′23″2

男子10公里竞走

1 古尔丁 加拿大 46′28″4

2 韦布 英国 46′50″4

3 阿蒂马尼 意大利 47′37″6

男子跳高

1 里查兹 美国 1.93米

2 利舍 德国 1.91米

3 霍林 美国 1.89米

男子立定跳高

1 亚当斯 美国 1.63米

2 亚当斯 美国 1.60米

3 齐克利蒂拉斯 希腊 1.55米

男子撑竿跳高

1 巴布科克 美国 3.95米

2 纳尔逊 美国 3.85米

3 赖特 美国 3.85米

男子跳远

1 格特森 美国 7.60米

2 布里克 加拿大 7.21米

3 奥贝里 瑞典 7.18米

男子立定跳远

1 齐克利蒂拉斯 希腊 3.37米

2 亚当斯 美国 3.36米

3 亚当斯 美国 3.28米

男子三级跳远

1 林德布洛姆 瑞典 14.76米

2 奥贝里 瑞典 14.51米

3 阿尔姆勒夫 瑞典 14.17米

男子铅球

1 麦克唐纳 美国 15.34米

2 罗斯 美国 15.25米

3 怀特尼 美国 13.93米

男子双手推铅球(左手+右手)

1 罗斯 美国 27.70

2 麦克唐纳 美国 27.53米

3 尼克兰德尔 芬兰 27.14米

男子铁饼

1 泰帕尔 芬兰 45.21米

2 伯德 美国 42.32米

3 邓肯 美国 42.28米

男子双手掷铁饼(左手+右手)

1 泰帕尔 芬兰 82.86米

2 尼克兰德尔 芬兰 77.96米

3 马格尼松 瑞典 77.37米

男子标枪

1 莱明 瑞典 60.64米

2 萨里斯托 芬兰 58.66米

3 科赞 匈牙利 55.50米

男子双手掷标枪(左手+右手)

1 萨里斯托 芬兰 109.42米

2 西卡涅米 芬兰 101.13米

3 佩尔托宁 芬兰 100.24米

男子链球

1 麦克拉斯 美国 54.74米

2 吉利斯 加拿大 54.74米

3 蔡尔兹 美国 48.17米

男子五项全能

1 索普 美国 7分

2 比 挪威 21分

3 多纳休 美国 29分

男子十项全能

1 索普 美国 8412.955分

2 韦斯兰德 瑞典 7724.495分

3 洛姆贝里 瑞典 7413.510分

男子3000米团体跑

1 美国队 9分

2 瑞典队 13分

3 英国队 23分

男子越野跑个人(12000米)

1 科勒赫迈宁 芬兰 45′11″6

2 安德松 瑞典 45′44″8

3 埃克 瑞典 46′37″6

男子越野跑团体(12000米)

1 瑞典队 10分

2 芬兰队 11分

3 英国队 49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奥林匹克运动与妇女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人口先后卷入,当男子出征上前线后,原来是男性工作领域的岗位,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由妇女顶替。战争中妇女有了更多的走向社会的机会,她们驾驶汽车、轮船、飞机,甚至在军队中担任射击教练,而二战前妇女所从事的职业大多为打字员、图书管理员、电话接线员、护士等。妇女广泛参加工作使大多数职业的性别特征日趋模糊,妇女走出家门不仅增强了她们经济上的自主性和政治上的独立性,而且也使“妇女—母亲”的方程式化为纷纷扬扬的尘沫,使女性在朝向实现男女平等的道路上跨出了一大步。在人们的眼中,她们已经从柔弱的、处处需要男性保护的群体变成了具有独立人格和更高社会价值的人群。

二战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使体育建立在雄厚的科学基础上。生理学、医学的发展,使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更加深刻,也有助于破除有关妇女身体的邪说和误解,同时还使体育的训练方法更加科学,女性的体育训练也更有针对性,女性不仅能适应大强度的训练,而且还大幅度地提高了运动成绩,从而使妇女的身体条件不适宜参加激烈体育竞技的理论逐渐失去市场,社会上更多的人开始赞同妇女参加体育活动,妇女本身也挣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越来越多的解放了思想的女性投身到了竞技体育之中。

由于妇女是占世界人口半数的一支伟大力量,妇女的地位在本世纪40年代后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联合国自1945年成立以来,已起草并通过了20多个有关妇女地位的国际公约和宣言。其中的一部分国际法律文件,突破了20世纪早期有关妇女地位的保护性法律文件的范围(保护性公约只是为了对女性和母亲进行“保护”,尚未涉及到提高或改善妇女地位的根本问题),形成了旨在废弃歧视妇女的制度,建立提高和改善妇女地位的新制度的纠正性法律文件。而另一部分国际法律文件则属于不容歧视性法律文件,其主要形式是在规定全社会人人应享受的尊严和权利的同时,专门规定了女子也平等地享有这种尊严和权利,宗旨是:不容许基于性别的区别而对妇女有任何歧视。其中最重要的文件是《联合国宪章》,宪章的序言明确宣告:“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宪章的第13条、55条、56条。62条和76条中,还在具体问题上进一步阐明了男女平等的原则。而1980年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则赋予世界范围内争取男女平等的斗争以更广阔,更深远的意义。文件对男女平等概念所下的定义是:意味着男女人类尊严与价值的平等,并意味着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妇女的地位问题已不再被认为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与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紧密相连。

70年代中期以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工作重点由致力于保证男女在“法律上”的平等转向促进“事实上”的平等,并致力于推动各国政府保障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权利,提供与男子平等的机会。1975年,由联合国主持在墨西哥城召开了第1次世界妇女大会,这是历史上第1次关于妇女地位的全球性会议。该会议后,联合国宣布1976—1985年为“联合国10年”,其主要的目的是努力改变妇女的不公正待遇。1980年、1985年和1995年联合国又在哥本哈根、内罗毕和北京先后召开了第2、3、4次世界妇女大会,其规模逐届扩大,效果也日益显著。在国际社会各种力量的推动下,妇女的地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她们从被束缚、被奴役的地位转变成了有独立人格、受尊敬的地位,许多国家的妇女获得了投票权。1945年之前,全世界只有30个国家的妇女同男子一样在选举中有投票权,而到了1977年,联合国149个会员国中已有141个承认了妇女的选举权。

1960年,斯里兰卡出现了世界上第1位女总理—西而玛沃·班达拉奈克,随后,一批女政治家在世界政坛脱颖而出,改变了过去男性领导人一统天下的局面。60年代和70年代,印度、以色列和中非、葡萄牙先后有了女总理。1974年,阿根廷的玛丽亚·德庇隆女士当选该国总统。1979年,英国的玛格里特·撒切尔成了第1位女首相。同年,法国的西蒙·韦伊成为欧盟第1位女主席。80年代,妇女先后在冰岛、挪威。圣马立诺、菲律宾、巴基斯坦和南斯拉夫执掌政权。90年代,尼加拉瓜、爱尔兰、孟加拉国、土耳其、加拿大、立陶宛、法国和波兰也先后出现了女总统、女总理。在瑞典、挪威、芬兰3个北欧国家中,女议员的人数已达三分之一,居首位的瑞典女议员比例为40%。而挪威政府首相格罗·哈丽姆·布鲁兰德夫人则在其内阁中包含了5位女部长。在亚洲,当选官员的女性人数平均为13.l%。在中国,宪法赋予妇女与男子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人民代表大会规定了各级妇女参政的比例。这显示了女性在政治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在逐步提高。

自1975年以来,欧共体采取重要措施保障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即为指令之一,要求每一个成员国必须立法实施。随后,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通过了男女平等的法案,其范围也包括体育。法国的“马佐法案”明确规定各单项体育协会中妇女会员在10%以下的,在该协会的管理阶层至少应有妇女的1个席位,女会员每增加10%,管理层的妇女席位就应增加1名。丹麦于1983年成立了特别工作小组,致力增加妇女在体育各方面的参与和影响力。丹麦体操与青年协会于1988—1989年决定由3名男子和3名女子组成全国领导机构,男女在该组织中已平分秋色。挪威体育总会1987年的决议案规定,在选举和任命执委会、理事会、专家总会和地区体育协会的代表时,必须兼顾男女代表。瑞典、荷兰等国也在为提高妇女在体育中的地位而寻求解决方案。在中国,各级体育组织中的妇女比例逐渐增加,女运动员与男运动员一样平等参与体育活动,许多女运动队配备了男教练、男陪练,以帮助女选手更快地提高运动水平。在一系列措施的保障下,中国女运动员在比赛中创造了比男运动员更多的优异成绩。1972年美国国会通过联邦教育修正法案第9条,该修正法案“禁止接受联邦经费的教育机构歧视妇女”。此后,教育机构妇女体育经费预算大大增加,妇女体育的奖学金和学校中参加体育活动的妇女大增,美国女性同男子一样有了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力,妇女们可以参加过去只有男子才能参加的体育运动,对女运动员也可以采用像男选手那样大运动量的训练,使美国教育机构为奥运会输送了大批成绩优异的女运动员。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奥委会对妇女的态度也发生了重要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奥委会积极支持妇女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使女运动员的人数和女子项目数大幅度增加。不仅如此,国际奥委会还致力于在管理层次上给妇女平等的机会。1973年举行的第10届奥林匹克代表大会集中讨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前景,在发表的声明中指出要考虑妇女参加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奥委会的问题。进入80年代以后,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给妇女全方位地参与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了机遇。妇女在更广的层次中为奥林匹克运动作出了贡献。叨年代,奥林匹克运动加快了男女平等的步伐。1994年,国际奥委会在巴黎举行的“百年奥林匹克大会”上指出:“在国际体育组织的管理层中,妇女应该起更大的作用。”因此,国际奥委会要求国家单项体育协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国家或地区奥委会及其他国家级体育组织保证妇女在各种体育行政机构从事工作。

1994年5月5日一8日,在英国体育理事会主办的首届妇女与体育国际大会上,来自82个国家的280位代表就如何迅速改变妇女在体育运动中的地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后,签署了促进妇女更广泛地参与体育运动的行动纲领—布莱顿妇女与体育宣言。其主要目标是促使妇女在平等的环境中全方位参加体育运动。宣言指出:女性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少于男性,在体育决策层的人数明显低于男性,因此,国家和政府机构应尽一切努力促使负责体育的组织遵循《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和《联合国关于消除一切形式的妇女歧视宣言》中关于男女平等的条款,在体育的资源、权力、责任等方面不带性别歧视地平等分配。宣言还指出,体育运动中如果没有女性领导者、决策者和决定性人物,妇女的平等机会就不可能取得。因此,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以全面增加女性决策者、领导者、管理者和教练的人数。宣言还就体育资源、体育竞技、学校体育、高水平竞技、体育研究等方面如何给妇女平等的权利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措施。

1996年,国际奥委会组织的第1届世界妇女与体育大会在洛桑举行,包括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国家奥委会和其他国际组织、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联合国及一些研究机构的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大会通过了以下决议: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要通过没有任何歧视的体育活动,建立一个和平的更加美好的世界。

只有妇女在奥林匹克运动中获得平等,奥林匹克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号召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国家奥委会在制订所有政策和计划时,考虑性别平等因素,使妇女在体育运动中起到更加完美和积极的作用。

向所有参与体育运动的妇女提供作为运动员、教练员和管理人员的平等发展的机会。建议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成立专门委员会或妇女工作组,以便制定和完成妇女体育的发展计划。

建议成立国家和国际级的委员会,专门处理妇女体育事务。

建议各国家奥委会成立包括妇女在内的运动员委员会,作为培养妇女体育领导者的一种方式。

国际奥委会将继续为在奥林匹克项目上达到男女平等的目标而努力。

建议在奥林匹克团结基金中设立专门基金用于促进各个层次内妇女体育的发展,以及培养妇女管理人员、技术官员和教练员。对发展中国家更应有所投入。

建议国际奥委会每年在各大洲为妇女开设有关教练。技术活动、管理和新闻方面的课程。

鼓励有关妇女体育的研究。

号召国家和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重视残疾妇女体育的发展。

建议国际奥委会与政府和非政府国际组织,特别是妇女组织共同合作,发展旨在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

建议国际奥委会指导它的妇女与体育工作组考虑妇女和儿童在体育运动中的特殊需要及家庭对年轻女运动员的支持。

建议给妇女体育工作组以国际奥委会专门委员会的地位。

国际奥委会第1届世界妇女与体育大会对妇女在体育中的地位和权利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该会的举行,对推动体育领域中男女平等的理想变成现实,及全世界妇女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反映了国际奥委会争取男女平等的努力使妇女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在全世界争取男女平等的潮流中,在国际奥委会的积极推动下,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女运动员人数、女子项目数、女体育管理者的人数不断增加,奥林匹克运动已出现了性别平等化趋势。

古代奥运会的遗址

公元1766年,英国学者理查德·钱德勒首先到奥林匹亚考察宙斯庙遗址。在那里,他发现了许多有关奥运会的珍贵文物。这一切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随后,又有大批的英国、法国、德国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都投身到这项工作中来。1828年,一个法国兵团的随军科学工作队还挖掘出了宙斯庙的部分珍贵文物。从1875年10月4日开始,以德国考古学家、柏林大学教授埃·库尔季斯为首的考察队,在德国政府的支持下,花巨资进行了为期6年的系统的、大规模的发掘工作,于1881年从奥林匹亚获得了大量的奥运会文物。古代奥运会的遗址就是在1875—1881年间被发现的。

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的国家及地区奥委会(7)

马耳他奥委会

马耳他共和国由马耳他、戈估、科米诺等岛屿组成,位于地中海中部,国土面积316平方公里,居民中主要是马耳他人。马耳他语和英语为官方语言,天主教是马耳他的国教。

马耳他国家奥林匹克组织叫做马耳他奥委会,成立于1928年,在1936年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

奥运会成绩:马耳他虽然体育运动水平不高,但是积极参加奥运会比赛,到奥林匹克大赛场上锻炼自己的队伍。从1928年马耳他奥委会成立起,马耳他就组队参加奥运会。但是他们的参赛规模不大,一般只有几个人参加很少几个项目的角逐,并且从未取得过名次。马耳他没有组队参加过冬季奥运会。

马拉维奥委会

马拉维共和国是位于非洲东南部的内陆国家。国土面积118485平方公里。绝大多数是班图语系黑人。官方语言是英语和奇切瓦语。首都利隆圭。

马拉维国家奥委会成立于1968年,同年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

奥运会成绩:马拉维从1972年开始参加奥运会,但未取得名次。

马来西亚奥委会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在马六甲半岛南部,部分领土在苏里曼丹岛北部。国土面积329589平方公里,居民中马来族占47%,华人占34%,马来语是其国语,同时通用英语和汉语。伊斯兰教是马来西亚的官方宗教,首都在吉隆坡。全国海岸线长4000多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

马来西亚国家奥林匹克组织是马来西亚奥委会,1953年成立,1954年被国际奥委会承认。

奥运会成绩:马来西亚参加了1964—1972年,1984—2000年共8届奥运会。参赛项目有拳击、射击、摔跤、自行车、柔道、田径、举重、游泳、击剑、足球、曲棍球,羽毛球等。在1996年夏季奥运会上羽毛球选手获得1银1铜两枚奖牌。马来西亚没有组队参加冬季奥运会。

马里奥委会

马里共和国位于非洲西部撤哈拉沙漠南缘,内陆国。国土面积1241238平方公里。全国有20多个民族,主要有班巴拉人富尔贝人、塞努福人、马林克等。官方语言为法语,通用班巴拉语,其他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首都巴马科。

马里国家奥委会成立于1962年,1963年被国际奥委会接纳承认。

奥运会成绩:马里从1964年开始参加奥运会,但未取得过成绩。

毛里求斯奥委会

毛里求斯是位于印度洋西南部的岛国,距非洲大陆2200公里。面积2040平方公里(包括属岛)。民族主要为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后裔、克里奥尔人,还有约3万华裔和华侨。官方语言为英语,通用印地语和克里奥尔语。部分人讲法语。首都路易港。

毛里求斯国家奥委会成立于1971年,1972年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

奥运会成绩:毛里求斯从1984年开始参加奥运会,但未获得名次。

毛里塔尼亚奥委会

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西部。国土面积1030000平方公里。主要为摩尔族人(也称毛里塔尼亚人),其他还有图库洛尔人、萨拉科列人等。国语为阿拉伯语,通用法语。首都努瓦克肖特。

毛里塔厄亚国家奥委会成立于1962年,1979年被正式接纳为国际奥委会成员。

奥运会成绩:毛里塔尼亚从1984年开始参加奥运会,但未取得名次。

美国奥委会

美利坚合众国位于北美洲南部,面积9372614平方公里,首都华盛顿。语言为英语。它是移民国家,主要有美利坚人、土著居民和移民组成。

美国国家奥委会初创于1894年,1921年在纽约正式成立,名为美国奥林匹克协会,后又改为美利坚合众国体育联合会,1961年正式改为现名的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

奥运会成绩:美国是国际奥委会创建国之一。除1980年第22届夏季奥运会外,美国参加了历届夏季和冬季奥运会除足球外的其他各项比赛。在历届奥运会上,成绩都名列前茅。截止2000年,在夏季奥运会中,美国共获金牌871枚,银牌659枚,铜牌586枚,奖牌总计2116枚,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名列首位。在冬季奥运会上,共获金牌58枚,银牌53枚,铜牌42枚,奖牌总计153枚,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列第3位。

美洲萨摩亚奥委会

萨摩亚奥委会成立于1987年,同年被国际奥委会承认

美属维尔京群岛奥委会

美属维尔京群岛位于加勒比海、小安提尔群岛,面积为354平方公里,主要为黑人(85%),白人占15%。官方语言是英语,通用西班牙语和克里奥尔语。首府夏洛特阿马利亚。

维尔京群岛奥委会1967年加入国际奥委会。

奥运会成绩:维尔京从1968年开始参加奥运会,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帆船运动员霍姆伯格以40.40分获得“芬兰人”型帆船比赛第二名,这也是维尔京奥运史上第一枚奖牌。总分名列第40位。

蒙古奥委会

蒙古人民共和国是亚洲中部的内陆国,在前苏联分裂以前,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国土面积1566500平方公里。国内喀尔喀蒙古族占77.5%,其余的是哈萨克族。喀尔喀蒙古语是主要的官方语言,首都是乌兰巴托。

蒙古的国家奥林匹克组织是蒙古奥委会,1961年成立,1962年被国际奥委会。

奥运会成绩:蒙古从1964年开始参加奥运会,参赛项目有摔跤、柔道、拳击、体操、自行车、射箭、田径、举重等。1968年,自由式摔跤选手夺得1银3铜,为蒙古首破奥运奖牌纪录。

蒙古从1964年开始参加冬季奥运会。

孟加拉奥委会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西、北、东与印度接壤,东南临缅甸,南濒孟加拉湾,面积676581平方公里,孟加拉族占98%,另有20多个少数民族,国语为孟加拉语,通用英语,首都达卡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孟加拉国家奥委会于1979年成立,1980年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

孟加拉运动员从1980年开始参加奥运会比赛,但技术水平落后,没有取得过名次。

秘鲁奥委会

秘鲁共和国位于南美洲西部,面积1285215平方公里,首都利马,语言为西班牙和格楚亚语。它有4个民族,分别是克丘亚、艾马拉、秘鲁和丛林印第安民族。

秘鲁国家奥委会成立于1924年,1936年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

奥运会成绩:秘鲁从1936年开始参加了除1952年以外的历届奥运会。参赛项目有:田径、游泳、自行车、举重、赛艇、摔跤、拳击、射击、击剑、现代五项、足球、篮球、排球等。1948年,射击运动员埃·巴斯克斯·坎以545环的成绩获运动手枪50米比赛金牌,这是秘鲁在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一块金牌。

缅甸奥委会

缅甸联邦位于中南半岛西部。东北与中国相邻,西北与印度、孟加拉国接壤、东南与老挝、泰国交界,西南濒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面积676581平方公里,全国共有50多个民族,缅族人占65%,克伦族占8%,掸族占7%,通用缅语,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首都仰光。

缅甸国家奥委会成立于1947年,同年为国际奥委会所承认。

奥运会成绩:缅甸参加了从1948年以来的各届奥运会,主要参加拳击、田径、举重、足球等,但因技术水平落后,没取得过奥运会成绩。

摩尔多瓦奥委会

摩尔多瓦奥委会成立于1991年,1993年被国际奥委会承认。

摩洛哥奥委会

摩洛哥王国位于非洲西北端。国土面积4590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拉伯人,其次为柏柏尔族人。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法语。首都拉巴特。

摩洛哥奥委会成立于1958年,1959年被国际奥委会承认。

奥运会成绩:从1960年起,除1976年和1980年外,摩洛哥参加了其余各届奥运会的拳击、摔跤、柔道、田径、足球等项目的比赛。马拉松选手拉·本·阿布德塞勒姆为摩洛哥夺得第一枚奖牌(银牌)。1984年奥运会上,首次获得两枚田径金牌。

摩洛哥还参加过1968年冬季奥运会中高山滑雪的比赛,但未得任何名次。

1999年—2001年奥林匹克大事记

1999年—2001年奥林匹克大事记

1999年1月6日中国奥委会批准北京市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申请。北京将再一次与其他国家的强劲对手展开“决斗”。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于1月24日要求6名卷入盐湖城冬季奥运会申办丑闻的国际奥委会委员辞职,以净化爆出历史上最严重丑闻的奥林匹克运动。

1月29日国际奥委会向所有申办过1996年和2000年夏季奥运会的城市发出调查函,要求他们提供在申办过程中有违现行为的委员的材料,并要求各城市必须在2月15日之前将答复寄回国际奥委会。

2月2日—4日世界反兴奋剂大会在瑞士洛桑召开,各界代表近600人出席会议。通过了《洛桑宣言》,决定建立一个独立的国际反兴奋剂机构。

3月17日国际奥委会特别全体代表大会在洛桑开幕。主要讨论对卷入盐湖城冬奥会申办丑闻的国际奥委会成员的处罚以及奥运会申办城市的避选程序等问题。经过秘密投票,正式批准开除6名委员,他们是厄瓜多尔的阿罗约、苏丹的加迪尔、刚果的甘加、马里的凯塔、智利的范蒂尼和西萨摩亚的沃尔沃克。在同时举行的秘密投票中,86名委员对萨马兰奇投了信任票,1票弃权,两人投了不信任票。

4月1日 国际奥委会澳大利亚籍委员科尔斯被悉尼组委会免去2000年奥运会火炬接力委员会主席一职。

4月7日 北京市市长刘淇和中国奥委会主席伍绍祖在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正式向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递交北京市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报告。

4月25日前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在爱尔兰都柏林的家中逝世,享年84岁。

5月4日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首次在洛桑举行会议,讨论有关韩国委员金云龙与澳大利亚委员科尔斯涉嫌盐湖城申办贿赂案的案情,并将制订严格的道德规则,研究奥运会申办程序,以确保奥运申办公正有序。

5月5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洛桑宣布,结束对韩国委员金云龙的调查,但将继续对澳大利亚委员科尔斯进行调查。金云龙和科尔斯都因涉嫌盐湖城申办丑闻而受到国际奥委会的严重警告。

6月1—2日根据3月国际奥委会第108次全会决定成立、包括美国知名人土基辛格和尤怕罗斯在内的2000委员会首次在洛桑召开会议,研究如何改革国际奥委会。

6月13日国际奥委会在汉城举行执委会会议,允许涉嫌盐湖城申办丑闻的澳大利亚委员科尔斯继续保留国际奥委会委员的资格,但要辞去2000年悉尼奥运会组委会的工作。

6月16—20日国际奥委会第109次全会在汉城召开。澳大利亚的高斯帕当选为副主席,中国委员何振梁当选执委,增补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为委员;通过道德委员会制定的《委员行为准则决确定意大利的都灵获得2006年冬奥会的主办权。

6月26日本世纪最佳运动贝颁奖大会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举行。被国际体育记者协会评为本世纪最佳运动员的共有25人,他们是:德国足球运动员贝肯鲍尔、英国足球运动员查尔顿、罗马尼业体操运动员科马内奇、阿根廷赛车运动员范希奥、澳大利亚游泳运动员弗雷泽、加拿大冰球运动员格雷茨基、美国篮球运动员乔丹、俄罗斯古典式摔胶运动员卡列林、日本体操运动员加藤泽男、肯尼亚长跑运动员凯诺、法国滑雪运动员基利、前苏联体操运动员拉蒂尼娜、奥地利赛车运动员劳达、美回短跑运动员刘易斯、中国体操运动员李宁、比利时自行车运动员梅克斯、美国拳击运动员阿里、芬兰跑运动员努尔米、美国田径运动员欧文斯、匈牙利拳击运动员拉斯罗、巴西足球运动员贝利、匈牙利足球运动员普什卡什、美国游泳运动员施皮茨、土耳其举重运动员苏莱曼诺尔古、前捷克斯洛伐克长跑运动员扎托佩克。

8月14日国际奥委会在体育仲裁机构之外设立了体育调解机构。调解人中除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单项体育联会会官员外,还有基辛格、姆博(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总干事)、马约尔(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干事)等国际知名人士。

8月30日美国奥委会宣布,将设立专职的主席和执行主席。这一改革将彻底改变美国奥委会的性质,使这一社团机构成为企业机构。

9月2日国际奥委会2000委员会工作小组在浴桑召开会议,对申办程序提出建议。

9月6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办委员会在北京成立,由76人组成,北京市市长刘淇任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伍绍祖,任执行主席。

10月1日由希腊体育部长提出、在每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前于奥林匹亚举行国际青年节的建议,得到萨马兰奇的支持,决定成立一个由德国人巴赫领头的委员会来执行这项建议。国际青年节将邀请世界各国青年4000人在2000年到奥林匹亚相聚,比赛内容选择古代奥运会举行的一些项目,还包括艺术及教育的内容。

10月4日国际奥委会宣布,将允许未能通过资格赛的体育弱小国家派出一男一女两名选手参加2000年悉尼奥运会。

10月24日在盐湖城一系列丑闻被披露之后,美国奥委会主席海博辞职。

10月28日美国奥委会在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大学举行的大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反兴奋剂的独立机构。该机构今后4年的财政预算为2400万美元。

10月30日2000委员会在洛桑召开会议,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涉及国际奥委会机构组成、奥运会主办城市的选择程序、公开各组织机构的财务等方面。

11月10日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在洛桑成立,理事会将由10—35名成员组成,国际奥委会第一副主席加拿大人庞德担任理事会主席。

11月15日第28届欧洲奥委会理事会大会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参加会议,并通报有关国际奥委会改革的情况以及成立国际反兴奋剂机构的思路和设想。大会还通过了关于与非洲奥委会理事会联合建立协调机构的建议。

11月19日“本世纪世界体育奖”颁奖仪式在奥地利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举行。获奖者包括美国拳王阿里、巴西球王贝利、美国短跑和跳远名将刘易斯、罗马尼亚体操明星科马内奇、美国游泳选手施皮茨、澳大利亚游泳选手弗雷泽、美国篮球巨星乔丹、德国女子网球名将格拉夫、法国一级方程式赛车手普罗斯特、两位高山滑雪运动员法国的基利和奥地利的阿内马里。参与这次评选的有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摩纳哥王储阿尔伯特、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国际赛车联合会主席莫斯利等国际体坛知名人士。

12月9日国际奥委会宣布,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前,已获参赛资格的铁人三项及自行车两个项目的运动员将接受血液检查。这是国际奥委会首次尝试在夏季奥运会采取这种新的检查手段。

12月11—12日国际奥委会第110次全会特别会议在洛桑召开,通过2000委员会提出的50条改革方案,其中包括国际奥委会委员的年龄不得超过70岁、提高运动员加入国际奥委会的人数、委员每8年进行一次重新选举、取消委员对申办城市的访问等项。国际奥委会还接纳10名运动员为新委员。

12月15日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出席美国众议院举行的委员会会议,并就国际奥委会的有关改革措施接受众议员们的质询。

12月17日国际奥委会官方杂志《奥林匹克杂志》评选出本世纪最佳运动员和体育领导人各5名。5名运动员是:足球运动员贝利、拳击运动员阿里、田径运动员刘易斯、篮球运动员乔丹和游泳运动员施皮茨。5名体育领导人是:国际奥委会创始人顾拜旦、国际奥委会现任主席萨马兰奇、前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已故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主席内比奥罗、国际奥委会第五任主席布伦戴奇。

2000年1月13日国际奥委会和悉尼反兴奋剂顾问小组在洛桑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各国政府和体育组织继续通过新成立的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创造一个没有兴奋剂的国际体育比赛环境。

2001年7月13日晚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体会议投票表决,中国北京获得了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主办权。在此期间,瑞士人罗格当选为第八任国际奥委会主席。

第4届夏季奥运会

比赛日期:1908年4月27日—10月31日

参加国家及地区:22个

运动员人数:203,其中女选手36人

竞赛项目:22种(109项)

主办城市:英国伦敦

伦敦是英国的首都,坐落在泰晤士河下游的两岸,是18和19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远在公元前43年的时候这里就开始形成市镇,公元1世纪罗马军队渡海入侵,驻军筑城,把这个地方建为主要兵站,起名“伦甸涅姆”。伦敦这个名字就是从这里演变而来的。伦敦方圆1605平方公里,整个伦敦分为32个市和一个伦敦城。在伦敦城周围的12个市相当于市区,人们称之为“内伦敦”。内伦敦外的20个市称为“外伦敦”,二者合称为大伦敦。伦敦支配着英国的经济命脉,白天约有40万人到这里上班,而晚上只有约6000多居民住在城里。西伦敦是全市最繁华的商业、文化区及政府机关;东伦敦为传统的工业区和工人住宅区,设施最差;南区是工业和住宅的混合区,房屋密集陈旧。伦敦港区,两岸码头,船坞、仓库连绵不绝,曾为世界上第1大港,今已落入第10名之后。郊区主要是公寓和别墅区,也是英国航空工业和汽车制造中心。伦敦城也称世界“金融城”,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外汇、贸易中心之一。有人说它是英国的一只金饭碗。中国银行曾很早就在伦敦开设了银行分行。伦敦的文化事业也非常发达,英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居于世界前列,按人口平均,每人每年借阅图书11册。仅大伦敦的20万人口的威斯敏斯特市就设有15个市立图书馆。(一)五洲代表首次聚会伦敦

申请主办第4届奥运会的有罗马、米兰、柏林和伦敦4个城市。柏林由于得不到政府支持,被迫撤消了申请。经国际奥委会秘密投票表决,会址选在罗马,想以古罗马的辉煌文化感染现代奥运会的发展。但此时由于多次地震和火山爆发,意大利经济蒙受巨大损失。1906年雅典临时奥运会期间,罗马提出,因财政困难,无力兴建体育设施,宣布放弃主办权。罗马因此等待了52年之后,至1960年时才举办第17届奥运会。由于罗马的放弃,这使国际奥委会不知所措。时间紧迫,奥运会又无法延期。在当时条件下,要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筹备好开办一次世界性运动会是非常困难的。国际奥委会求助于伦敦。认为只有欧洲的体育先进国家—英国,才能肩负这项艰巨的任务。英国考虑再三,才答应奥运会在伦敦如期举行。英国立即成立了奥运会筹委会,并计划以10个月的时间赶建一座新的运动场,在英国政府未能提供任何经费补助情况下,得到当时英、法联合举办的世界博览会的及时援手,集资4万多英磅解决了经费问题。因此奥运会在复兴的初期,除了希腊以外,几乎已脱离不了与博览会的关系。由于前两次不愉快的经验,顾拜旦始终认为奥运会应独立自主,不应该再重蹈覆辙,但就当时情势而言,也只有迁就了,他只希望尽量减少博览会对奥运会以及参赛国的干扰与影响。因此,1908年伦敦奥运成为历史最长(6个多月)的奥运会,但无论如何,只希望在1908年以后,现代奥运能真正的独立自主的举行了。

英国首都伦敦,冬日浓雾迷漫,故有“雾都”之称。这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世界名城,历史古老而又有年轻的活力,它既是英国政治、金融中心,又是文化古都。这里有驰名世界的不列颠博物馆,高达110米的宏伟、壮观的圣保罗教堂,还有满植奇花异木、世界级的植物园—伦敦丘园。

而在体育方面,伦敦是户外教育、现代体育的主要发源地。本届奥运会前,筹委会邀请专家学者为一些项目制订了比赛规则,这对奥运会比赛走向正规化起了积极的影响。1900年,亚洲的印度曾有一名运动员随同英国队参加了巴黎奥运会,使欧、美、亚、大洋洲均有代表参加当届运动会,只是缺少非洲国家;1904年,非洲与欧、美、大洋洲均有代表,但亚洲缺席。本届土耳其队与会,使奥运会首次实现五洲代表聚会,这对奥林匹克运动日益国际化,具有历史性意义。(二)马拉松赛再传佳话

从第四届奥运会起,就列入了马拉松赛,但历届距离不等。这次马拉松赛,因英王室成员要求观看,大会组织者特地将出发点安排在温莎尔宫的草坪前,然后跑到白城运动场,二者距离为26英里;进入运动场后至王室成员包厢前为385码,全程总长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这就是今日风靡世界的马拉松跑正式距离的由来。本届马拉松赛于7月24日举行,有16个国家的56名运动员参赛。比赛开始后,身着19号运动衫的意大利糖果商多兰多·皮特里就跑在前面。他虽身体矮小,但步伐轻快,1英里、2英里……皮特里始终领先。他第1个跑完了26英里,第1个进入了运动场。但此时他已精疲力竭,神志不清,先是跑错了方向,后因疲劳过度,几次摔倒在地,但每次他都挣扎爬起,然后又向前跑去。离终点最后15米处,他又一次倒下了,并没能再爬起来。两位好心的医生,搀扶着他走到了终点。因借助了他人的力量,他被剥夺了获金牌的资格,冠军为在他之后第2个到达终点的美国的约翰·海斯获得。第2天,在隆重的发奖仪式上,英国的亚历山德拉王后为了表彰皮特里的进取精神,授予了他与冠军一样的一只金杯。英国一位名叫彼得的主教有感于此,说了一句迄今仍广为传颂的名言:“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加。”皮特里虽然是赛场上的未成功者,但他的名字以另一种方式—顽强精神,载入奥林匹克运动的史册。(三)竞赛项目再一次大幅度增加

原本在1906年特别奥运会中已经把竞赛项目增补得较为得当了,但为了配合英法博览会的会期,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参加国及观众,英国人又将竞赛项目增加为22种109项之多。(括弧内为参加国及人数)

l、田径27项(20国455人)

2、游泳8项(14国148人)

3、体操2项(14国347人)

4、击剑4项(14国138人)

5、自行车6项(11国92人)

6、摔跤9项(15国115人)

7、射击15项(14国247人)

8、网球6项(10国男40,女10人)

9、划船4项(8国84人)

10、足球1项(5国72人)

11、射箭3项(3国男34,女25人)

12、帆船4项(5国男22,女1人)

13、水球1项(2国14人)

14、拳击5项(4国42人)

15、长勺球1项(2国24人)

16、马球1项(1国12人)

17、橄榄球1项(2国30人)

18、古式宫庭网球1项(2国11人)

19、机船3项(2国14人)

20、短柄墙球2项(1国7人)

21、曲棍球1项(3国66人)

22、溜冰4项(6国男14,女7人)

新增设的竞赛项目为古式宫庭网球、机船、短柄墙球、曲棍球等,其中只有曲棍球一直流传迄今。更重要者,英国人将冬季运动的溜冰项目,首先引进到奥运会中,自1889年溜冰举行了世界锦标赛后,引起了大众对花样式溜冰的兴趣,也因此而发展为1924年举办的冬季奥运会。溜冰比赛在王子溜冰俱乐部举行,当时已有人工溜冰场,面积为62×16米。由于英法博览会商展及奥运会同时举行,因此,像伦敦出现了许多的庆典活动,许多夏季运动项目都在7月举行,那些所谓秋季运动如拳击、足球、长勺球及溜冰则安排在10月进行。(四)英国的“爱国裁判”

伦敦奥运会期间,因裁判问题引起争执的情况时有发生。担任各项比赛的裁判,均为东道国安排,而且大都是英国人。这些英国裁判在执法中,偏袒本国选手,引起了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人的不满。英国裁判被讥之为“爱国裁判”。在7月18日拔河赛中,美、英两国发生了争吵。规则规定,拔河队员只能着日常的运动鞋,不能穿特制的靴子或鞋子。当美国队与英国利物浦警察队对阵时,美国队发现对手穿的是钢边的靴子,于是提出抗议,英国裁判却不理会,美国队因而罢赛,英国囊括了这个项目的全部奖牌。于7月23日进行的400米赛再次使矛盾激化。决赛共4人参加,其中3人是美国人:哈佛大学的罗宾斯、康乃尔大学的卡彭特和美籍爱尔兰后裔泰洛,另1人是英国的哈尔斯韦尔上尉。结果,卡彭特得第一,罗宾斯第二,哈尔斯韦尔第三。但裁判认为,卡彭特在途中阻挡了哈尔斯韦尔前跑,宣布比赛无效,要进行重赛,并取消卡彭特参加重赛的资格。美国队虽提出抗议但无效,因此拒绝参加7月25日的重赛。结果哈尔斯韦尔在无人竞争的情况下获得金牌。一人决赛,这在奥运会史上是仅有的由于这项争执,400米项目开始改作分道比赛,同时国际奥会也决定奥运会的裁判不宜由东道国包办,应由各国际运动总会负责选聘世界各国的裁判人员担任,这也是日后发展为国际裁判制度的由来。(五)使用国旗带来的纷争

开幕典礼在大雾大雨中举行,看台上约有25000名观众,英王及皇后莅临主持,希腊王储及许多皇族、显要名流也应邀出席。这届奥运会首次规定,开幕式上各代表团应服装统一,在本国国旗引导下列队入场,并规定,旗手通过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观礼台前时,应将旗帜下垂,以示致敬。这是奥运史上由英国人倡导的开幕入场仪式,虽然提高了开幕典礼的庄严与隆重,增强了各国代表团的荣誉感,表达了对主办国元首的尊重与敬意,但却引发了一连串的历史性争议:

1.与俄国合为一个代表团的芬兰选手(当时俄、芬为一个代表团,但单独参加比赛),认为在帝俄旗帜下人场是一种耻辱,因此拒绝参加开幕式。

2.在大会场上空升起所有参加国的国旗,但缺了美国、芬兰及瑞典三国的国旗。傲慢的英国人仍视美国为其属地而引起了事端。对于美国强烈的抗议,英国人却轻松地回答说:“一时没有找到。”美国代表队的掌旗选手是原籍爱尔兰的美国人罗斯,在通过观礼台时,高举着美国国旗未将国旗倾垂及向英王致敬,以此行动表达他们的抗议及美国人独立自主的自豪感,这使在座的英国观众哗然,引起一阵骚动。

3.开幕典礼采用由各国国旗前导绕场一周,大会场升起参加国之国旗,用意是提升各参加国家的荣誉感及大会的国际性,也因而引发了日后发生的许多政治性的国旗、国歌问题。虽然开幕式上出现了一些纠纷,但某些作法,如代表团着统一服装,在各自国旗弓慢下列队入场等,为以后各届开创了先例。(六)伦敦奥运的献礼

由于宗教信仰活动安排,7月9日是星期日没有比赛,大家都到伦敦最著名的圣保罗大教堂参加宗教礼拜,由于宾夕法尼亚大主教在讲道时,脱口说出了一句话:“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要义,并不必太注重胜利,而是要去参加。”使在座的顾拜旦非常感动,他为此把这句话改编为“奥运会最主要的意义重在参加而非获胜,正如人生的真谛,不是在于征服他人,而在于自我的努力及奋斗有方”。自1908年起,这句名言被改写为奥林匹克的信念,出现在历届奥运会及有关奥林匹克活动的场合与刊物上,流传迄今百年未变。1905年5月,国际奥会在布鲁塞尔年会中制定了奥运会奖牌标准的式样,其直径为30公尺,奖牌正面使用国际奥会统一图案,反面图案由主办国筹备会负责设计,以提高国际奥会与奥运各主办国的关系,1908年,伦敦奥运会起首次依照实施。尽管伦敦奥运会出现许多事端,由于英国绅士们的执着与对运动竞赛丰富的智慧与经验,在整个奥运会发展史上,英国人仍为伦敦奥运会创下了许多历史的篇章,概括起来大体有如下一些:

1.兴建奥运会专用的综合运动场,铺设煤渣跑道(一直到标准的人工跑道出现),成为建筑田径场良好的范例。

2.兴建100米长的比赛游泳池,改变了在海湾、河流、湖泊中举行游泳比赛的局限,使游泳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3.会期长达6个多月,成为历史最长的马拉松式的奥运会,使国际奥委会领导认识到必须规范一个适当的会期。

4.编印出版竞赛规程、规则及业余运动员等诸多规章,如规定每一国参加单个项目最多以12人为限等。

5.改码为米,改英里为公里之计算制度,使全球统一采用迄今。

6.引进冬季运动—溜冰为奥运会项目,使用人工溜冰场,奠定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