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04:39:23

点击下载

作者:周航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与实践试读:

前言

关于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的问题在社会上一直处于话题讨论的风口浪尖,现在的大学教育往往重视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但是往往忽略了极其重要的一点: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健康与一个人的成才密切相关。作为教育系统的基线,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只给学生传授自然人文知识,学生健康的心理以及健全的人格的培养也是同等重要的。而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相对敏感的时期,由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承受挫折的压力和能力有所欠缺,并且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和考研形势,任何不利的外部环境都有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刻不容缓,而如何进行正确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却是我们老师以及辅导员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的心理情况作出更多的了解,响应我校每年开展的“文明修身·阳光心理”主题活动,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领导关心下,学生处组织编撰了这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与实践》论文集。编委们仔细遴选,收录了43篇来自各个学院辅导员的优秀论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与实践》论文集是我们多年来在实践基础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总结和探索。为了论文集能够高质量、深层次地问世,我们的每位参与老师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融入自己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感悟和总结,抱着极大的热情和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认真思考进行了论文的撰写。学校领导从遴选到定稿始终全程关注,参与论文审稿工作的潘焱、李自维、王飞飞、胡佳怡和周明等老师从提送、修改到评选优秀,始终认真对待,一丝不苟。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这本论文集确实凝聚了老师们的智慧,体现了目前我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定能迈上更高的台阶,获得更大的成就,我们的教育也能真正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传统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以《弟子规》等为中心的考察聂树平

摘要:中国教育历来比较注重对受教育者进行全方位的行为养成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教育的智育化偏向压倒一切,心理教育、品德教育有所被忽略,导致学生心理健康疾患增多,高校学生心理亚健康比率比以往有所增加。文章分析了《弟子规》中所蕴含的“孝悌仁爱”思想的心理教育价值,认为心理诊疗中可适当引进《弟子规》这样的蒙学经典。

关键词:国学;蒙学;弟子规;孝悌仁爱;心理健康教育

一、蒙学有助于解决当代教育中对心理健康教育忽视的偏向

曾有人说唐代的蒙学教育“不注重个体心理素质的发展,忽视了心理健全对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这种观点即便不是疏于考察,也是不尽全面的。个人认为,中国蒙学之所以诞生,其重要动因之一就是对儿童教育、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也正是因为对幼儿心理特征的照顾,所以历代蒙学经典一般都注重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朴实无华,说理透彻,循循善诱,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概莫能外。而《千字文》产生的年代是南北朝,《三字经》《百家姓》产生于宋代,可见,在唐代前后皆有注重儿童心理素质的蒙学文本。

作为蒙学之重要代表,《弟子规》自诞生后,就被视为与《三字经》齐名之蒙学“双绝”,其影响遍及全国乃至东亚及环太平洋地区的中华文化圈。清代后期,传统文化日渐衰微,部分私塾教师对蒙学有所放松,当时的学者李江对此弊端曾经有过观察和批评。他说:“不读《弟子规》《广三字经》《小学》,此误也。《弟子规》《小学》,此两种书皆是做人之基,且浅近易晓,读过即可照办,而《广三字经》所收极为醇备。……今后子弟不能久读书者,只令专力在此三种书与《四书》上用功,不必贪读《易》《书》《诗》《礼》,有工夫则多温多讲,但能于此四种书多讲三两遍,远胜于多读一两部不求解之经书也。“每日不就所读之书考察其言动,此误也。每日弟子清晨入学,即宜照弟子所读《弟子规》《小学约略》,问以昨日在家在外所行照此有错误否,照此能实办否?弟子以次实对,先生随加诲谕。又每日将事之有关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者,不拘今古,作俗话讲说,令其牢记,有暇则令试说。如此,则每日不过破一二刻工夫,而彼已渐知实行矣。”

可见在清代,不读《弟子规》是会被否定和攻击的骇异之举;反过来,在当下,如果某高校要求学生读《弟子规》,却极有可能成为被否定和攻击的骇异之举。正如韩愈所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例如中山大学袁伟时教授在网上发表言论:“《弟子规》: ‘事虽小,勿擅为……物虽小,勿私藏’,相信的是小绵羊,不相信则成了两面派!‘亲有疾,药先尝’,出了事,谁负责?有那么多优秀的儿童读物,比《弟子规》更适合他们阅读,为什么要花时间去读这样的垃圾?传统文化优秀篇章很多,让孩子背诵诗词不是很好吗?偏偏挑错误百出的东西!”

袁教授说的各种担心,在笔者看来有点杞人忧天。笔者在重庆工商大学执教国学经典导读、大学语文等课程,经常就《弟子规》等文本与学生进行讨论。最初,笔者也曾担心《弟子规》中的文本是否含有“毒素”的问题。学生们说:“老师,你太小瞧我们‘90’后的鉴别能力和智商了!”“现在还会有谁亦步亦趋地按照经典照猫画虎呢?时代变化了,肯定不能刻舟求剑地照搬呀!”学生们的解释让笔者缓过劲来,仔细一想,《弟子规》以及其他任何经典,都是需要进行发展的,我们为什么要对《弟子规》等蒙学文本提出那么多的苛求呢?正如马克思生前没有料想到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一样,难道我们可以由此说马克思列宁主义过时了吗?反之,若真是按照袁教授说的,我们的教育废弃传统蒙学教育中注重人文关怀、注重教化的这种思想精华,可能会出现难以设想的恶果。最近的一则新闻,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案例:

小兰,女,生于1977年,是家里的独生女,自幼聪明好学,父母从不让她做任何家务活。她从初中起就被一路保送,最后到北京上了一所顶级高校。本科、研究生、博士一路读下来,然后就博士后了。后来又被推荐到了美国全球知名大学,一不小心又博士后了。因为成绩突出,被推荐到了企业,在这里,不善沟通和交际的她被人排斥,由于签证到期加之经济来源丧失,导致她不得不开始四处流浪。直到有一天,被警察发现了她才被遣返回国。

由小兰的案例可见,长期以来,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忽略,很多大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却很低;只有智育,缺乏其他,导致他们或多或少存在心理疾患。最引人注目的是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事件,在一定程度上,马加爵的悲剧源于其性格、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问题。

为改善此种情况,早在2005年1月,我国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其总体要求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在笔者看来,要落实好这些工作要求,有必要从传统蒙学中寻求资源,以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要点》中所指出的:“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跨越若干世纪、跨越东西各国,既有永恒魅力,又有当代价值,特别适合我们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加以推广。

二、《弟子规》等蒙学经典可用于社会疗法、家庭疗法

在心理学领域,对心理治疗的重要学派和方法中,社会疗法和家庭疗法等完全可以引入蒙学经典。社会疗法以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基点,来解除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影响;家庭疗法则要求有关家庭成员共同参加讨论,以教导、启发患者理解自己的疾病,促使患者恢复健康。在这两种疗法中,蒙学经典可以作为比较好的参考或话题。然而,截至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抱残守缺,以“文革”眼光打量此书,甚至写出《〈弟子规〉阉割中国龙》这样的文章来否定《弟子规》。在我看来,那些高举打倒《弟子规》旗帜的人,如果不是极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只要我们稍微结合历史,就会知道,在历史上,是哪些人在害怕《弟子规》的力量。

通过文献查阅,我们找到当时流传下来的所谓的“儿歌”: “《弟子规》,害儿童,孔孟之道毒最浓。‘人有短,切莫揭’,不要斗争要中庸。”“红小兵,不答应,挥笔上阵敢冲锋。评判林彪和孔孟,扫除一切害人虫。”当时类似这种对《弟子规》的诅咒和污蔑,可谓铺天盖地、来势汹汹。如:“宣扬孔孟之道的反动学生守则”“《弟子规》是为反动阶级培植奴才的黑规”“一本毒害青少年的黑书”“《弟子规》的要害是为‘克己复礼’培养接班人”——这些观点的“始作俑者”都是当时的厂矿企业的理论学习小组。斗转星移,而今对这场荒诞剧已有定论,“江青集团不顾毛泽东的批评,继续利用批孔大做文章”“毛泽东虽然支持开展‘批林批孔’运动,但在发现江青等人借机搞乱全国的图谋后,便果断加以制止,并对他们做了严厉批评”。

当代中国,最需要的是稳定的发展环境,需要的是在党的领导下,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深化改革,这个过程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继承、传播。鲁迅在《拿来主义》中说:“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那些反对《弟子规》者,恐怕看到这个话应该深刻反思吧!《弟子规》作为人伦教化最基础的规范性文本,虽然产生于几个世纪以前,但是其渊源确是2000多年前的孔孟时代。社会稳定,各阶层的凝聚都需要《弟子规》这样的优秀文本。在一定程度上,教育的本质就是社会化的过程。而《弟子规》中对《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操作性规定。苏格拉底说:“美德是由教育来的。”而《弟子规》的核心就是对为人弟子者进行全方位的品德教育。

三、《弟子规》之“孝悌仁爱”与心理健康教育

《弟子规》全文仅仅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对受教育者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各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其核心思想是“孝悌仁爱”的品德教育。下面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对其中的“孝悌仁爱”等略做阐释。《弟子规》所讲的“孝”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肯定是有正面价值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是我们的思想教育重要内容之一。众所周知,按照我国民众普遍思想,先有国、后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国是家的放大。中国自古就是“家国同构”“天人合一”,孝是中国古代各阶层的共同行为准则,是天下之所以凝聚、社会之所以稳定的大纲大本。而当代相当多的学生对孝道的认识并不深刻,甚至出现了父亲为供儿读大学多次卖血的事被新闻曝光后,反被儿子痛恨,改换姓名,与家庭断绝关系,至今杳无音信的“奇葩”儿子。对于这样的事件,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自然会有很多的思考——这至少表明,我们的生命教育、孝道教育、感恩教育还远远不够。《弟子规》中要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如果教育者在教育引导、谈心谈话等环节中,借鉴清代学者提出的“问以昨日在家在外所行照此有错误否,照此能实办否?弟子以次实对,先生随加诲谕”教育方法,则这种现象发生的几率将会降低。也许有人会担心,如果父母本身的知识、视野等有限,导致对孩子的引导有错误的时候也需要一味顺从吗?儒家提出“小杖受,大杖走”的规则可以作为此种境遇下子女的行动策略。如果长辈轻轻地打几下,子女可以熬一熬,让长辈的气散一散,但是如果长辈暴打一顿,子女应该赶紧逃掉,不能让长辈打。这是因为:第一,儒家认为,长辈对晚辈的体罚是应有一定限度和节制的;第二,晚辈如果对长辈的体罚采取不加分析的接受和忍耐,甚至导致生命危险,这是陷长辈于不仁不义的境地,这本质也是一种不孝,所以应当及时规避。所以《弟子规》并不是让我们一味地愚忠愚孝,我们不能抠字眼,“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地理解这些经典文本。只有学生学会了科学的、健康的、全面的孝道观念,并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全面遵循,才会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和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也才能大大提高。《弟子规》所讲的“悌”,是指弟子出门在外所应该遵守的行为守则。如果说,“孝”主要是处理长辈和晚辈之间的关系的话,“悌”则主要是处理平辈之间的关系,但是两者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所以《三字经》云:“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但是现在很多的学生由于是独生子女,且家庭结构呈“4—2—1”型发展,即一个独生子女往往得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的悉心爱护,孩子一直没有兄弟姐妹相伴,其在家庭中也没有机会认识和感知“悌”道。长此以往,这种学生即便大学毕业,也往往不能与他人合作,导致群体认同感差。在大学生校园交往尤其是在图书馆、寝室等缺乏老师或长辈监管的环境中,体现的主要是横向的人际交往之道,也就是“孝悌”之“悌”道。在我们生活中有些经典名句可谓“悌”道名言。如:“水深流去慢,贵人语言迟”“话不可说绝,事不可做绝”“酒中不语”“气头不语”“熟人不语”“邪事不语”“戒秽污词”“戒轻诺”“戒话扰”“戒揭短”,这些内容和《弟子规》中具有明显的关联性:“长无言,退恭立”“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刻薄语,污秽词,市井气,切戒之。”“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弟子规》的这些条文无疑是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譬如:对网络上轻信轻传的谣言,就应该提倡“贵人语言迟”的态度;对邻里间的家长里短、负面隐私等,就应该特别注意尊重和保护,而不能到处宣扬;本文前叙在美国留学的双料博士后在美国被遣返回国,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其快人快语地揭露同事造假及其与同事和主管沟通存在障碍等存在直接关系。在笔者看来,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传统蒙学提倡的“和为贵”的处事倾向对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比较直接的启发意义的。《弟子规》也重点关注了“仁”。严格地说,弟子规中的“泛爱众,而亲仁”,包含对社会大众的两个层次的态度。第一个层次,对普通人群,是泛爱,也就是对同为万物之灵的社会中人(也就是《弟子规》中所说的“流俗众”)要抱有基本的尊重、包容、平等、信任等;而第二个层次,是对有仁德之人(也就是《弟子规》中所说的“仁者稀”),应该主动亲近,向其学习,接受其指导,方能使自己不断进步。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说,我们应该引导大学生慎于择友,正确对待多元化的文化热潮中的各种现象,对普通人群,应该以“不一定欣赏,但必须包容”的心态来面对;而另一方面,对优秀于自己的老师、学长、前辈则应该以“能亲仁,无限好”的心态坚定追随,诚恳求教,这才能有助于自己的正确认识和稳步成长。现代高校校园里流行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可见“名师”这样的仁者对大学生还是有吸引力的。多和有德行、充满正能量的仁者交流,这对改善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显然是有帮助的。《弟子规》谈到了“爱”,这是一种“泛爱”或“博爱”精神。在儒家常备案头书《十三经注疏》中多次谈到了“爱”。如:“仁者爱人”“爱人之仁也”“爱人者人恒爱之”“爱人为大”“爱之能勿劳乎”“爱在进贤”“爱百姓故刑罚中”“爱其死以有待也”“爱敬尽于事亲”“爱与敬其政之本欤”“爱亲者不敢恶于人”,如此等等,说明中国人传统文化中对“爱”的强调是相当突出的。而当代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还未建立起对自己生命的热爱,对当下社会的热爱,所以一有挫折就可能走上固步自封的邪路或腐朽堕落的死路上去。例如马加爵事件中,被害人邵瑞杰是马加爵大学三年半中最好的朋友,因为打牌与马加爵发生口角,批评了马加爵的为人,就被马加爵杀害。马加爵被捕后自称:“我跟邵瑞杰很好,邵还说我为人不好。我们那么多年住在一起,我把邵当作朋友,真心的朋友也不多。想不到他们这样说我的为人。我很绝望,我在云南大学一个朋友也没有……我把他当朋友,他这么说我,我就恨他们。”由此,马加爵将自己即将毕业报孝父母的同班同学残忍杀害。如果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多宣扬《弟子规》中的“德有伤,贻亲羞”“言语忍、忿自泯”“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等思想,则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有助于消除心理亚健康状态。

从心理学角度浅析大学生道德冷漠问题

何小江

摘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裕。但是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拜金主义日益滋长、享乐主义逐渐流行、利己主义日趋膨胀,见死不救、见利忘义、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道德冷漠现象也日益凸显。高校大学生道德冷漠的现象逐渐增多,从探讨其心理学根源着手,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力开展。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冷漠;心理学;根源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裕。但是在人们的精神层面,拜金主义日益滋长、享乐主义逐渐流行、利己主义日趋膨胀,见死不救、见利忘义、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道德冷漠现象频现。万俊人先生指出,道德冷漠是一个道德心理学概念,“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道德冷漠不是一般的情感淡薄,它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心理互感的缺乏、道德意识交流的阻塞、道德情感的沦丧以及道德行为上的漠不关心。这种道德冷漠看起来好像和道德没有交集,但是实际上它是道德感和同情心极度匮乏以及逃避道德责任的一种表现,是一种缺乏善的表现。

一、大学生道德冷漠的表现

大学生的道德冷漠是指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自身知与行的不趋于一致(冲突、欠缺),以及学生个体因“趋利避害”(后天社会耳濡目染)的心理而主观、刻意回避甚至排斥某些在道德关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因而造成的人际交往中的冷淡、孤僻、冲突等行为方式。

大学生的道德冷漠,大致可分为三层:血缘冷漠、价值观冷漠、对他人、社会和弱势群体的道德冷漠。

(一)血缘冷漠

部分大学生“个人中心主义”明显,在处理亲情关系时,大都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当主体,主体意识决定客体意识,客体围绕主体的发展而发展。受此思维方式影响,部分大学生在过度张扬自我的同时,忽视了与其相关的亲人,导致血缘冷漠现象的产生。探其原因,一方面,中国人传统家庭观念根深蒂固,重视子嗣远甚他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的人口数量得到了明显控制,但独生子女逐渐增多,在父母祖辈的溺爱之下,孩子便成了家庭的“掌上明珠”,导致其自我中心意识过度膨胀,而父母对孩子的严要求、高期望,又遮蔽了其对子女爱的表达,以及子女对爱的理解,致使孩子亲情冷漠。另一方面,随着离婚率的增长,单亲家庭和未婚妈妈现象普遍,孩子在缺乏爱的不健康环境中成长,不仅没有安全感,更不懂如何去爱,致使孩子产生冷漠心理。

(二)价值观冷漠

大学生价值观是指大学生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于某类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以及具有何种价值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尤其表现在关于自身价值的看法及如何实现自我价值的选择上。价值观冷漠是道德观的折射,等同于道德冷漠。受到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当下部分大学生受金钱至上、功利主义以及实用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只顾自身利益,对他人、社会利益置若罔闻。从“富二代”“官二代”“学二代”“白富美”“高富帅”等受人追捧的网络流行词汇中,我们不难见到当代部分大学生因价值观冷漠而导致的价值偏差。

(三)对他人、社会和弱势群体的道德冷漠,即旁观者现象

旁观者主要是指紧急事件发生时现场临时聚集起的众多围观者,他们与事件本身并无联系,但从社会的伦理角度看,他们具有某种不可推卸的道德义务、责任。基于“趋利避害”心理,在众多的社会道德缺失事件中,不乏作为旁观者的大学生。社会道德缺失事件的产生,尽管有着十分复杂的内因,但对他人、社会和弱势群体的道德冷漠,亦是其原因之一。从某一层面而言,旁观者与施善者虽只有一步之差,但由于这仅仅一步的距离蕴藏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而当人们对他人、社会和弱势群体的冷漠、对个人利益和施善所承担的风险进行精确地计算时,便稳固了个体作为旁观者不可动摇的地位。

二、大学生道德冷漠的心理学根源

霍夫曼在移情心理学的研究中提出这样的质疑:在社会道德交往或道德两难中,最基本的一种道德情景是:一个人作为自然的旁观者,他目睹某人遭受痛苦或不公(身体的、情感的、经济的),他提供帮助吗?如果提供帮助,他的动机是什么?如果不提供帮助,他的心理会觉得怎样?在唤醒或激活这些动机背后的心理学机制是什么?毫无疑问,对于道德冷漠现象我们现在必须正视的问题就是:在现实经验层面的生活中,作为自然旁观者的人们为什么大多选择以冷漠的姿态和沉默的方式对待陷入困境的人?

以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均处于快速发展、尚未完全定型时期的大学生而言,在不断地学习和生活中,势必会在社会大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造成对自我道德责任认识不清、道德情感处于矛盾斗争中的局面。

(一)直接原因分析:消极的道德情绪体验

在现实情境下,人们首先会产生自我保护心理,而非主动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这样的选择一般是会得到理解的,因为维护个体自我生命(生物学层面)的存在,总是先于其他一切价值。在这个基本前提下,消极道德体验的积淀为道德冷漠埋下了伏笔。在个体意识中,情绪提供“体验—动机”的背景,并暗示对事物的认知——理解以及随后产生的行为反应。皮亚杰探讨情绪与认知及道德的复杂关系,也得出“道德判断最终是情感的判断”的命题。因为,情感不仅是获得外界文化价值信息的直接渠道,而且更是主体内在体验的动因本身。其中,情绪是情感活动的心理过程得以进行的具体表现,它渗透在人的各种体验(从赞扬到愉快到悔恨到愁病等)之中,并对人的行为发挥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功能。可见,道德绝不仅仅是理智和利益的冷冰冰的组合。不深入剖析人们的情绪体验,就无法准确理解人的道德表现。

道德动机发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为者能否将情绪体验过渡到对道德客体的理解上。在道德情感上与他人的共同体验、和谐人际关系的道德想象,直觉地把握周围人的价值定向、道德评价的协调感等,都只有通过情绪体验过渡到人际关系和共同生命活动中去才得以出现。然而,当行善者在现实情景中体验到的是黑白颠倒、善恶不分、尊严丧尽、孤独无助,势必使社会具体成员移情受阻、认知迷茫、情感受伤、信念动摇,最终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生信条,经过长时间累积,对外就会呈现出麻木、冷漠。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消极的道德情绪体验是道德冷漠感形成的直接导因。

(二)深层机制分析:大众人格的缺陷

当“道德冷漠”个案在人们的公共生活中变成一种普遍现象,促使我们必须进一步反思。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对某种具体情境,表现出冷漠甚至幸灾乐祸的态度,面对同一个情景却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道德感受,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就涉及人格问题。这里有一个基本的心理学事实不容我们忽视——人格提供情感体验的背景。可以预先判断,整个社会大众人格的健康状况值得我们反省。对于社会道德心理而言,“人格”(Personality)是一个复合概念,由多个心理特征(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构成,它并不探讨单纯的感觉、知觉、学习、记忆、思考、能力等概念,而侧重研究动机、情绪、态度、价值观、自我观念等人格特质(Personalitytrait)。心理学总是把人格和人的生理活动、生命活动相联系,用于区分人格的正常与异常;而伦理学则把个人的人格同其社会道德关系和社会道德活动相联系,分别出人格的高尚与卑下。道德意义上的人格是感觉、认知、情绪、价值以及生化反应诸要素整合的产物,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内部稳定和持久的动力组织。在人际关系中,情绪体验以“态度”的方式保留在脑皮层里,又随着评价和价值系统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得以调控,并逐渐形成态度体系。态度体系随着人的认知意向和个体的发展,最后沉淀在人的意识结构中,经过移情的中介,表现为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形成一个整体模式,这就是人格。而所谓的道德人格,即具体个人的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人的脾气习性与后天道德实践活动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道德人格标示着个人人格的道德性,同时也标示着整个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个体道德活动是道德人格的外在化,它与活动者的人格特质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而每个社会都会有一套基本的文化价值系统和适应方式,这套基本的文化价值系统模塑着该社会的“众趋人格”(Model Personality)。如果不加掩饰地直面自己,应该承认中国人的众趋人格存在着很多问题,麻木冷漠的“看客心态”正是痼疾之一。鲁迅在《阿Q正传》《祝福》《示众》《复仇》等文章中都曾入目三分地揭示了“人类之蟊贼”的形形色色的卑猥、麻木“看客”形象。毫无疑问,如同社会结构相对于个人而言的先在性,一个社会的文化传统也构成行为主体的先在场景,它为主体提供了一个现实活动的大众心理背景。传统人格在社会生活中被结构化,受文化指令和社会赏罚机制所模铸。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现代社会“看客”并没有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社会制度的不断民主化而完结的一个重要原因。不但如此,现代人还为自己的冷漠寻找到许多“文明”的理由:道德冷漠是一种道德“中立”,而不是一种反道德的恶,至多是一种非道德行为。从社会心理学看,这正标示着现代社会人格的严重缺陷:一方面,道德冷漠这样一种用消极的方式对他人和社会的存在意义的拒斥、否定的传统低劣人格存在着;另一方面,现代人还缺乏反思精神,对这样委琐的看客习气不予批判反而推及,这是一种人性的自我放弃和对人格完善的逃避,是对自我道德主体的消极否定。而大众人格的缺陷将使社会失范的消极性得到更迅速地扩张。没有健全人格的支撑,消极个案的影响立刻被普及化,成为社会大多数成员道德消极行为的借口。可见,道德冷漠的关键不在于社会上发生了恶性事件,而在于面对“恶”,人们不具有合作对抗的道德意识,只会委曲求全或只求自保。道德冷漠不同于一般的感情淡薄,它是人格缺陷的道德主体与他人交往中道德意识沟通的阻塞。道德情感或同情的丧失,以及道德行动上的不作为,其结果是使人在人际之间和社会公共生活领域里变成一个冷漠无情、麻木残忍的道德“局外人”“陌生者”,主体的道德人格完全处于瘫痪的状态。人格的这种瘫痪状态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道德人格的分裂,它是道德信仰危机的深刻心理格局。

结语

综上,大学生道德水平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整体运行态势的浓缩反应,正确认识、把握大学生道德实际,探讨其道德失范、道德冷漠现象不断增多的个体、共同体层面上的心理学原因,有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深入、顺利地开展。

参考文献:

[1]万俊人.再说“道德冷漠”[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大学生参与传销的心理分析与防治

宋宝莲

摘要:当前,大学生已经成为传销组织的重点发展对象。传销组织在发展下线时,倾向于选择有强烈的生存动机、成就动机或者交往动机的大学生,并充分利用这些因素,以“洗脑”的方式在精神上控制大学生,使他们心甘情愿被利用。深陷传销的大学生在心理上经历了排斥阶段、兴奋阶段、矛盾阶段和认同阶段后,最终导致原有的认知模式被符合传销组织利益的新的认知模式所取代。防治大学生参与传销,必须加强心理措施的干预,同时做好预防和矫治两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传销;心理分析;预防;矫治

传销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传入我国,其危害性逐渐为公众所熟知。但是在国家的强势打压下,传销不仅没有消亡,扩张势头反而愈发强劲。当传销的狂潮逐渐席卷大学校园时,人们不得不反思传销是如何蛊惑了有文化、有理想的大学生?“现在我们的重点发展对象就是大学生,因为他们思想单纯,渴望成功,并且他们有文化,能够理解我们的几何倍增理论。”一位传销人士如是说。事实上,近些年他们也确实将许多大学生拉入了非法传销的泥潭。2004年发生在重庆的“欧丽曼”传销案涉及全国13所高校的两千余名大学生。2006年山东聊城警方一举捣毁的“蝶贝蕾”传销案的传销头目中,其中有20%的是大学生。2008年南京警方破获的“巢窝”特大校园传销案涉及全国33所高校的834名大学生。2013年公安部公布的十大传销典型案例中,每个案件都涉及在校大学生。纵观大学生参与传销的案例,不难发现传销作为一种典型的“经济邪教”,其“制胜”的秘笈就在于:攻心为上,以“洗脑”的方式在精神上控制大学生,让他们心甘情愿被利用。由此可见,要想从根本上遏制大学生传销,必须要分析大学生参与传销的心理,了解大学生传销的认知发展过程,然后对症下药。

一、大学生参与传销的心理动机分析

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状态或内部动力。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人们感觉缺乏某种东西的时候,机体内部的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并进入紧张状态,迫切需要以愿望或意愿的方式指向某种对象,并激发个体的行为、活动,这时需要就转化为人们行为、活动的动机。而动机又是行为、活动背后的原因,一定的行为、活动总是在某种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同样,大学生参与传销,也必定是在某些动机的驱动下进行的。

(一)生存动机

生存动机是指个体为了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需求而产生的内驱力。自国家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以后,大学生的学费就成为很多家庭的重担。然而,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高校连年扩招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毕业就可能失业的现状使一部分同学,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压力山大。“毕业以后不仅不能支援家里,反而还需要家里的资助”,这对一向以天之骄子自居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传销组织编造的“投入低,收益高”的“好工作”正好契合了大学生想快速致富的浮躁心理。为了求生存,他们愿意“饥不择食”,以身试法。

(二)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努力追求个人自认为有价值的目标而产生的内在动力。尽管每个人的成就动机都不相同,但也具有一些共性。比如,目标的吸引力越大,个体的成就动机就越大;非常有把握的事情和看起来毫无胜算的事情都不能激发高的成就动机;个体可以施展才华的机会越多,成就动机就越强。具有高成就动机水平的人行为、活动目标明确,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表现出极大的韧性和毅力,他们持之以恒,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轻言放弃。传销组织就特别善于培养和利用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比如,传销组织往往会通过单独谈心、集中授课或大型分享会的方式向大学生灌输所谓的“成功学”知识,他们用“梦想”“成功”“财富”“荣耀”等词语诱导大学生树立“金钱至上,有钱才是硬道理”的价值目标,并通过塑造典范、成功者现身说法的方式不断地对大学生进行目标强化。让大学生们坚信,只要跟着上级的步伐走,每个人都能做到业务经理的位置,自己投入的69 800元终有一天会变成1 040万元,今天自己所遭受的苦难都是值得的。让大学生将传销误以为是干事业,误以为在传销组织里不仅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走向成功,还可以帮着家里人实现愿望。在这种强烈的成就动机的刺激下,很多被解救出来的大学生仍然执迷不悟,有的甚至换个地方继续做传销。

(三)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组织或团体,通过与他人交流、合作,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使个人的需要、思想和行为更加符合整个群体的要求和标准。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必须在交往中学习和生活,当交往动机得到满足时,人的依恋感、归属感和安全感就随之提升,反之,个体就会感到孤单、焦虑和无助。依照艾森克的人格类型划分标准,参与非法传销的大学生大多属于忧郁质性格类型,他们内向、悲观、焦虑、不好交际、心境波动较大。在家庭和学校中受到的关注、关心较少,内心迫切渴望满足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传销组织正是抓住了他们这种强烈的交往动机,才对他们大肆拉拢。对大学生“洗脑”成功无外乎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即精心设置洗脑方式和营造温情的“洗脑”氛围,两者缺一不可。传销组织通常会以情感为纽带建立封闭的“大家庭”,对成员实行家庭式管理,他们同吃同住、同甘共苦,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关心,力图让每一个成员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许多同学在家庭和学校得不到重视和关心,进来以后不仅结识了很多“真心朋友”,还处处受到鼓励和赞扬,这让他们喜出望外,感觉终于找到了归属,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虽然有的大学生刚开始对传销组织的“洗脑”将信将疑,但是在谎言听了一千遍以后,当周围的人都视谎言为真理的时候,他们就会试图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避免使个人背离群体。

二、大学生参与传销的心理变化过程

大学生从初闻传销到被骗,再从接受洗脑到深陷传销,其心理状态并不是单一的接受或排斥,而是经历了复杂的认知转变,一般而言最终深陷传销者都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心理变化。

(一)排斥阶段

随着媒体对传销组织的不断曝光,大学生对传销一词并不陌生,对传销组织的传销方式及危害也略有耳闻。在这一阶段尽管大学生对传销组织没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但是在社会舆论普遍抵制传销的条件反射的作用下,他们的内心是排斥、拒绝传销的,如果没有人刻意去诱导他们参加传销,在正常的社会群体中,在积极的社会感染作用下,他们不会主动地去接触传销,甚至会劝诫别人警惕传销。

(二)兴奋阶段

传销组织发展下线是有计划有策略的,他们选择发展的对象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之一:①家境贫寒,存在一夜暴富的投机心理;②就业压力大,急需证明自己的平台;③性格内敛,在学校和家庭中较少得到关注,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④善于外归因,倾向于把一切不顺归因于机遇、背景等外部因素。具有这些特征的同学都急于改变现状,迫切需要“机遇”。传销组织正是利用大学生的这些需求,披着“创业”“企业直销”“加盟连锁”等外衣及时向大学生抛出“橄榄枝”,让同学们误以为找到了锻炼自己的平台,或者是找到了通往成功的捷径。在这一阶段,大学生非常兴奋,完全被已经是传销者的亲戚朋友描绘的“美好蓝图”迷惑了。一方面,由于他们对传销组织的认识不全面、深入,所以不能准确判断这是否是传销陷阱;另一方面,由于拉拢他们的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自己的亲朋好友,思想单纯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同学、朋友尤其是亲人是不可能骗他们的。为了抓住“机遇”,即使是冒险,大学生们也愿意大胆尝试。

(三)矛盾阶段

大学生被骗到传销组织以后,一开始都比较警惕,传销组织就有针对性地采用“二八定律”对大学生实施感情控制,即“业务员”对新成员八成谈感情,二成谈事业,绝不谈传销。对他们悉心照料、百般呵护,让他们感受到可能在学校和家庭中都感受不到的温暖,进而使他们打消顾虑,对传销组织这个大家庭产生依恋感。与此同时,传销组织总是想办法切断新成员原有的信息源和对这些信息源的解释,将个体与原有的参照群体相隔离。通过这种人身控制的方式让大学生在感情上和心理上更容易产生无助感,交往动机也更加强烈。一段时间以后,传销组织就开始让新成员学习“成功学”以及“几何倍增”“五级三阶制”等高回报率的传销理论。这时新成员原有的认知基模仍然起主导作用,虽然渴望成功,但是又感觉“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传销组织灌输的内容将信将疑。面对新成员的这种心理,传销组织往往采取“榜样示范”“成功者炫富”等不合理的比较方式贬低现实生活,夸大社会不公,让大学生责备自我,进行不合理的归因。同时,采用所谓的奖励机制,不断地强化大学生的参与行为。尤其是当周围人都坚定不移地追随传销头目的脚步,积极参与传销时,在这种群体压力之下,从众心理会促使个体不断地调整个人的认知、判断、信念和行为,从而使自己与群体中的多数保持一致。在这一阶段,传销组织通过“洗脑”的方式不断侵蚀大学生原有的认知模式,并帮助他们重建符合传销组织利益的新的认知模式。

(四)认同阶段

经过一系列“洗脑”活动之后,参与传销的大学生慢慢地将传销视为一项“事业”,发自内心地认同传销组织的传销理念。为了能把这项事业做好,他们也开始疯狂诱导自己的亲朋好友加入传销,在这一阶段,大学生原先的认知模式已经被彻底摧毁,取而代之的是新的符合传销组织利益的认知模式。即使通过外部的力量将他们解救出来,他们也仍有可能继续从事传销活动。

三、防治大学生传销的心理干预措施

大学是防治大学生传销的前沿阵地,但是目前各高校在应对传销组织的侵蚀中仍然处于防守地位,随着传销组织的传销手段不断变异和翻新,过去的那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老办法已不足以从根本上遏制大学生传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在大学生中开展反传销教育,应从预防和矫治两个方面入手,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预防

组织大学生进行传销是非法的,但是传销组织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也并非一无是处,高校在进行反传销预防时,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施与传销攻心术针锋相对的反传销心理战术,以保障预防效果。

首先,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在一起学习,以寝室为单位在一起生活,他们的所思所想一般会通过言行表现出来。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充分发动班委、党员、寝室长共同关注班级同学的思想、心理状态,对于可能存在心理负担、突然遭遇家庭变故、性格沉闷、存在交际困难等的学生,要进行重点关注。辅导员要针对这些学生建立心理档案,通过定期谈话、多方了解、联系家长等方式密切关注这些同学的心理状态,必要时,邀请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咨询专家及时介入。

其次,通过举办反传销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的形式,向同学们传播关于传销组织的相关信息,让同学们了解传销组织惯用的心理战术,认清传销的形式和本质,进而在面对传销组织的诱惑时能够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择业观,使大学生不仅能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更能够脚踏实地地去实现目标。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牢记没有捷径,不可心存侥幸。

再次,建立家校联动机制,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家访、电话沟通、新媒体应用等方式增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性格特征、家庭关系、经济状况、家庭变故等情况,及时与家长互通消息,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

(二)矫治

大学生经传销组织“洗脑”以后,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以及心理认知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了帮助大学生尽快地适应校园生活,防止其再次涉足传销,要做好对这些学生的心理帮扶、矫治工作。从认知主义的角度来看,个体参与传销的诱发力在于他的认知结构,所以矫治工作的核心就是帮助传销者改变其错误的认知模式。

首先,学校应组织由心理咨询师、法律工作者、曾经参与传销的反传销志愿者共同组成的反传销关爱小组,帮助传销的大学生进行心理认知重构,心理咨询师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为大学生解读传销组织如何通过掌控他们的心理弱点,进而让大学生心甘情愿地被利用;法律工作者可以从法律的角度帮助大学生认识到组织、领导传销活动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反传销志愿者则通过现身说法的方式让大学生认识到传销组织的隐形杀伤力。鉴于这些大学生都接受过传销组织的集体洗脑,所以在进行帮扶时要采用多对一的方式进行,以避免多个传销者联合抵制矫治工作。

其次,参与传销的大学生返回校园以后,辅导员要引导知情者对他们采取接纳、帮扶的态度,帮助他们重构朋友圈,尽快融入集体生活,让他们重新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同时知情者要注意保护这些同学的个人隐私,减少其他同学对他们的歧视和议论,防止二次伤害。

再次,参与传销的大学生的家庭应增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让大学生感受到家人对他的关心和爱护,消除大学生脱离传销组织后的无助感。必要时,学校可以建议家长过来陪读一段时间,用亲情的力量来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2]郭小芳,吴斌,刘显.大学生传销行为的心理机制研究[J].内江科技,2012(5): 70-71.

[3] S. E. Taylor, L. A. Peplau, D. O. Sears.社会心理学[M]. 10版.谢晓非,谢冬梅,张怡玲,郭铁元,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汤万杰.传销组织精神控制模式探析[J].社会心理科学,2006(4): 83-86.

[5]姚成高,黄任之.传销心理分析与矫治[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61-62.

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探析与应对

刘 平

摘要:心理素质是影响人能否创业以及成功创业的主观前提因素,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前提和保障。由于大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心理年龄也偏小,接受创业过程中的社会和自然的刺激也更为凸显,相对其他人群更容易造成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可以围绕个性倾向性及个性心理两方面来对创业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此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发展,为创业的成功提供前提与保障。

关键词:创业教育;心理健康问题;心理调适能力

伴随着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开展,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日益受到高校和创业者的重视。从创业者本身个体角度讲,创业不但是一种积极的就业模式,而且是使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手段。具备创业所需心理素质是创业者创业行为优化的前提,它不仅可以从内部影响企业者的行为,而且还和其他的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于创业者行为的各个方面。

一、创业者心理健康的标准

创业活动是一项挑战与压力并存的创造性事业,创业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衡量创业者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六条:①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创业过程中创业者总是惶惶不可终日、前怕狼后怕虎,创业很难成功。②正视社会现实。创业者能够对周围的环境、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冷静的分析能力,能客观分析现状,从而能比较好地解决主观愿望与现实的矛盾,与周围环境保持和谐状态。③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更新也很快,为了适应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创业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④情绪稳定乐观。创业者面临的压力会比一般人更大,这就需要能依据客观环境的要求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稳定、乐观、积极的心境,胜不骄、败不馁。⑤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创业者需要时时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善于和他人积极沟通,与人相处时,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⑥有健全的人格。创业者的气质、能力、性格等各方面需要平衡发展,精神充实,品行高尚。如果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与社会、自然等环境之间保持良好的适应性,就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反之,创业者如果受到社会、自然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适应的心理状态便会产生心理困惑甚至心理问题。

而当前创业的大学生群体,由于年龄相对较小、心理年龄也偏小,面对创业过程中的社会和自然的刺激也更为凸显,相对其他人群更容易造成心理问题。如果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与社会、自然等环境之间保持良好的适应性,就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反之,创业者如果受到社会、自然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适应的心理状态便会产生心理困惑甚至问题。

二、创业大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

根据调查,在创业的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这四种:①焦虑心理。由于种种原因,一部分创业的毕业生心理上普遍存在着焦虑感,有的甚至表现为过度焦虑。他们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合适的项目,能否占领市场,能否拥有稳定的客户,能否迅速地实现盈利,能否战胜竞争对手……大学生在创业中的这种焦虑心理,常使他们忧心忡忡、烦躁不安、心理紧张、无所适从,甚至引起躯体化反应。②浮躁心理。在创业的过程中,部分大学毕业生将创业想象得过于简单,心理期望偏高的现象比较普遍,在资金、项目、人才、设备尚未到位的情况下,不做市场分析调查,也不做营销策划,心浮气躁,轻易出手,贸然尝试,结果往往受挫,变得心灰意冷。③畏难心理。创业是一项考验人的恒心、毅力的艰苦活动。有些毕业生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畏难心理,一旦创业过程中遇到一点困难和问题,就打退堂鼓,多跑几回路就怕辛苦,多找几个人怕麻烦,多问几个问题就怕受气,稍有不顺就想半途而废。本来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一些困难和问题,由于畏难心理的影响,就不愿再做努力了,自己放弃了机会。④嫉妒心理。“别人的幸福比他(她)的痛苦更令他(她)痛苦!”在创业问题上嫉妒心理表现为如看到别人某些方面条件好,或找到比较理想的项目时,产生羡慕,转而痛苦,又不甘心的心态,甚至为不让别人超过自己而采取背后拆台等恶劣手段。别人成功了,则说风凉话、讽刺挖苦、造谣中伤以发泄自己的恼怒。在创业中,嫉妒心会使人把朋友当对头,视同行为冤家,使朋友关系恶化,人际关系紧张,势必影响自己创业的顺利进行。

三、创业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创业过程的特点以及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高校在创业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围绕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能力两大主题而展开。

(一)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

通常,每个人在面对周围环境的改变或压力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个体处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而自动启用一些防御机制以恢复自我心理平衡的过程,这就是心理调适。心理调适是个性心理特征及个性倾向性中的各因素综合发生作用即调节、平衡心理的过程,是健康心理乃至健康人格的一种映照。由于心理调适能力反映了一个人自我认识、自我发现和自我改变的特征,因此,拥有良好个性的个体,通常能更好地了解自我和环境以及两者间的关系,并在心理困境中进行自我修复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要培养良好的个性,应该从个性倾向性及个性心理两方面来进行。(1)从个性倾向性方面来讲,创业者首先应该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强烈的自我成就动机,同时也要培养高级的精神需要。通常拥有强烈的成就动机的个体,更能勇于胜任强大的挑战,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也能长时间保持意志的坚定,不轻易放弃。高级的精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