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诊疗全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4 06:32:11

点击下载

作者:庞国明,倪青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糖尿病诊疗全书

糖尿病诊疗全书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是在广集中西医诊疗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临床实践和最新研究进展,编撰而成的学术专著。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分别从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个方面论述了糖尿病发病的病理生理、诊断方法与思路、实验室最新检查手段、基本治法和用药规律、提高临床疗效的思路与方法。中篇则对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及特殊类型糖尿病分别从中西医两方面论述其病因病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临床治疗、专方选介等,对国内糖尿病治疗的新经验、新成果特设“新疗法选粹”“专方选粹”“研究进展”等进行专题介绍。下篇则着重论述开展糖尿病专科应掌握的几个关键问题。书后附录列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年来颁布的糖尿病相关的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特色疗法、新药物、新器械选、临床常用检查正常值、方剂索引等,方便实际工作中查阅参考。此书内容体现了“新、全、详、精”四字,融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理论于一体,适合从事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科临床、科研、教学等人员阅读。

· 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刘晓峰题词

陈 序

由我国优秀的中医药学专家庞国明教授等一批富有临床经验的中医药界专家们共同协力合作,编撰的《中国中西医专科专病临床大系》系列丛书,业已出版多年,受到了各地专科医院及不同专业临床医生们的热烈欢迎。现编者根据当今学术进步和临床经验的进一步积累与发展,庞国明教授等又进一步组织不同专业的各临床学科专家,对这套书进行补充修订,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诊科、男科、皮肤外科及骨科、康复科、针灸科等35个学科门类,达五千万言的鸿篇巨作,实属不易。

本丛书的特点在于学科门类基本齐全,密切结合临床实际需要,融古通今,中西互参,合璧互补,既尊重传统,又与时俱进,吸收新进展或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是切合临床实际教学、医疗及科学研究的一套很好的参考用书。很是可贵,值得推荐!

今庞国明教授诚邀我为修订版写序,我认为编者诸君能团结合作,多年刻苦努力,接地气,完成如此庞大巨著,至为不可多得,难能可贵,爱乐为之序。2015年8月于北京西郊(陈可冀教授系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医大师)

王 序

编书难,编写大型巨著尤难!

时光荏苒,二十六年前有缘结识了河南开封青年才俊庞国明医师,其跟我学习侍诊多年,后正式拜我为师。其勤奋求索、孜孜不倦的精神,至今让我甚为感怀。“有志者事竟成”,“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多年的磨砺,庞国明医师已成为国内知名的中医专家、二级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其著述立说之多为后学楷模,言其组织和亲任主编的医著等身毫不为过。乙未初秋,以庞国明主任医师为总编,其组织全国著名教授、临床专家编撰的这套鸿篇巨著——《中国中西医专科专病临床大系》即将付梓,丛书凡三十五分册,洋洋五千万言,余虽未能通览,仅就每册篇章结构、栏目设计而言,就令人耳目一新,内容之丰富,临床之适用自不赘言。

这套书立意明确,就其为专科专病建设而为,无疑对全国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专科专病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编者们在繁忙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之余,倾心打造的这套巨著必将在杏林大放异彩,更希望这部经过无数心血浇灌的杏林之树(书)“今年总胜去年红”。2015年9月1日于昆明打造品牌专科 实现跨越发展(代总前言)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样,肩负“救死扶伤”重任的医务工作者,亦当有善其事之利器——过硬的诊疗技术。《中国中西医专科专病临床大系》(以下简称《大系》)丛书,就是奉献给医务工作者“利器”的载体,期盼通过它的指迷导津把专科病建设推向一个新阶段,期盼通过它的出版把自己从事的专科打造成享誉当地乃至全国的品牌专科,实施品牌专科带动、实现医院跨越发展。

专科专病是相对于传统模式下的大内科、大外科等而言的。专科专病亦不是当代人的发明,《周礼·天官冢宰·医师篇》就有“……凡帮之有疾者,则使医师分而治之”。“分而治之”肯定是让精于专科专病研究的医生去分别诊疗。因此有“食医”“疾医”“疡医”等专科医生,只不过是没把“专病”治疗分得那么细罢了。因此亦可以讲张仲景、华佗、叶天士等都是专科专病的大家——因仲景擅伤寒,叶天士擅温病,华佗擅“开颅术”,遗憾的是他们无法中西医结合。后世与近代的医学家皆以擅治某病而誉满华夏。因此,先贤多是专科专病治疗的行家里手,直至19世纪中叶西洋医学传入我国以后,医学家们才有机会实践“中西医汇通”以至中西医结合。

问题的关键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为什么专科专病建设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究其原因大致有四:

第一,是振兴中医,突出中医特色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医界提出“振兴中医”的口号,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中医得以复兴,但还没达到“阴平阳秘”的程度,需要做的事很多。通过专科专病建设可以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总结实用科学的临床经验,推动中西医结合专科专病研究的发展,突出中医特色。

第二,是中西医结合,开拓医疗新领域的需要。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是医疗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尽管中西医结合在某些领域某些课题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多数属初步、较浅层次的“人为”结合,而从深层次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还有大量工作可做。同时由于现在一些医疗单位因人、财、物条件的限制,也不太可能全面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而通过开展专科专病建设,从某些病的基础、临床、药物等系统着手研究,或可成为全面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突破口,建立起坚固的中西医结合体系,开拓医疗工作的新领域。

第三,是社会发展,人民对医疗要求的需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公有化医疗体系,已满足不了人民的需要,人民渴求科学的、高疗效的、经济的医疗技术,开展专科专病诊疗,可以引导患者的就医趋向,便于患者得到及时治疗;专科专病的开设,易积累临床经验,可大大促进医疗、医药、医疗器械研究、发展的进程,逐步满足人民的需求。

第四,是提高两个效益的需要。目前有不少医疗单位,在改革开放的激烈竞争中显得“神疲乏力”,竞争不力的原因可能多方面,我们认为其中没有专科特色、没有活力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办好一个专科,救活一家医院”,已被一些医疗单位的实践所证实。可以讲没有专科的医院,就不能成为有特色的医院。通过办专科专病科室,会显示出医院的专业技术优势,会提高医院的知名度,会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促进医院的稳定和发展。有鉴于此,《大系》负重而出,以冀对专科专病的建设有所裨益。《大系》篇幅宏大,内容精博,越五千余万言。每分册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总论,主要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病因病机、治疗法则,以及提高临床疗效的思路方法等进行探讨;中篇是每分册的核心,每个病设病因病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临床治疗、预后转归、预防调护、专方选粹、研究瞻望等栏目,中西医结合一线贯穿,使专科专病的诊疗系统化、规范化;下篇专论专科专病建设,对开设专病专科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希望对开设专科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书末附录对专科专病常用诊疗技术、临床检验正常参考值以及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特色疗法、新药物、新器械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对读者临床诊疗、开发研制新药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大系》资料翔实,实用性强。参考国内外书籍、杂志资料数万册,涉及方药数万种,名医论点有出处,方药选择有依据,多有临床验证和研究报告。详而不乱,条理清晰,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成果以及专科专病的治疗概况,其中不乏知名专家的精辟论述、新创方药和作者的独到见解。对《大系》各分册中所收集的古方、验方等,为了保持其原貌,故对国家规定的稀有禁用中药未做删改,但请读者在实际使用时注意变更处方,改用现代药品,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切此勿忘。

本《大系》业以告竣,它是国内千余位专家、学者、编者辛苦劳动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它的出版,必将对弘扬中医学,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和专科专病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人类的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做出积极贡献。《中国中西医专科专病临床大系》主编 庞国明2016年9月26日编写说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巨大改变和劳动强度的降低,糖尿病患病率在逐年上升,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全球80%糖尿病患者在发展中国家,估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近5.5亿糖尿病患者,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因此,我国可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如何防治糖尿病已成为当代公共卫生事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糖尿病因其不同病理表现,相当于古代的“消渴病”,也称为“消漱”“渴病”“肺消”“消瘅”。在我国最早医书之一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消渴的论述,以后经汉、隋、唐,直至宋、元、明、清,历代重要医书著作,无不有“消渴病”的记载。《素问·奇病论》载:“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北宋《太平圣惠方·三消论》曰:“夫三消者,一名消渴,二名消中,三名消肾。”《景岳全书》载:“盖消者,消烁也,亦消耗也,凡阴阳血气之属日见消败者,皆谓之消,故不可尽以火证为言。”从历代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消渴病”认识颇深。

为了总结前人关于糖尿病的研究成果,更为了现代治疗糖尿病事业的发展,我们在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内分泌学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编写了这本《糖尿病诊疗全书》。《糖尿病诊疗全书》是在专科专病建设热潮中顺势而生的一本有关糖尿病的专业的鸿篇巨著,该书汇集国内外从事糖尿病专科工作的医疗、教学、科研人员智慧于一体,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专科建设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全书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从糖尿病的病理生理、诊断方法与思路、实验室最新检查手段、基本治法和用药规律、提高临床疗效的思路与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中篇各论,重点介绍了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及特殊类型糖尿病的治疗,每种疾病均从病因病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临床治疗、预后转归、预防调护、专方选介、研究进展及诊疗参考等方面进行阐述。下篇介绍了糖尿病专科建设及开展专科专病工作应注意的“六专”“五高”等有关问题。书后附录收录了一些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发的相关疾病临床新药研究指导原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相关疾病中医诊疗方案和路径、中医特色疗法及糖尿病常用量表,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等。

全书融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学科观点为一体,撰写中立足临床,突出实用和研究进展,全书内容体现了翔实精练的特点。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内分泌专业委员会首任会长、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林兰教授在百忙中予以审稿、指导,在此深表谢意!

鉴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医学进展日新月异,书中不足或错讹之处,恳请广大同道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下次再版时修订。编委会2016年6月上篇总 论▶▶第一章糖尿病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前景第一节 糖尿病研究的现状与主要成就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和劳动强度的降低,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影响日趋加大。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1980年全国14省市30万人口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0.67%。1994至1995年间进行了全国19省市21万人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25~64岁年龄段的糖尿病患病率为2.5%,50岁以上人群的平均患病率为7%以上,糖耐量异常(IGT)为3.2%,至2008年,我国城镇糖尿病患病率上升到11.6%,增加速度十分惊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费用也在持续增加,这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一、 我国糖尿病的现状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全国糖尿病调查协作组于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对北京、上海、广州、新疆、黑龙江等14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调查,对48431名年龄在20岁以上的人群全部进行OGTT血糖检测,根据WHO1999年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发现糖尿病患病率超过11%,城镇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1.6%,男性为13.3%,女性为10.6%,可见近20多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增加了近11%。200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根据2002年前糖尿病患病率发布了中国2003年和2025年糖尿病人数预计数据(分别为2380万和4610万)。但同时提出,这一预测数据可能低估了中国的糖尿病现状,如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总的未诊断率为56%,其中城市为52%,农村为68%,农村明显高于城市,糖尿病前期人群高达15%。

最近10年糖尿病流行情况更为严重。2002年在全国营养调查的同时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情况调查。该调查利用空腹血糖>5.5mmol/L作为筛选指标,高于此水平的人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8岁以上的人群中,城市人口的糖尿病患病率为4.5%,农村为1.8%。城市中年龄18~44岁,45~59岁及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96%、4.41% 和13.13%,而农村对应年龄段的分别为1.95%、0.98%和7.78%。2007~2008年,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组织下,全国14个省市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加权分析,考虑性别、年龄、城乡分布和地区差别的因素后,估计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其中农村约43l0万,城市约4930万。2010年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和内分泌学会调查了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应用WHO1999年的诊断标准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仍为9.7%(如果同时用HbAlc>6.5%也作为一条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患病率为11.6%),再次证实我国可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需要指出的是,这几次调查方法和诊断标准是不一致的,如1997年后糖尿病诊断的空腹血糖切点从7.8mmol/L改为≥7.0mmol/L。因此,如果采用最近的诊断标准,前3次的调查结果患病率是被低估的。调查方法上,前4次调查都是通过筛选高危人群后再进行糖耐量试验的,如1980年采用尿糖阳性餐后2h血糖(2hPG)进行100g葡萄糖的OGTT试验。1986年和1994年的调查则是用2hPG筛选高危人群,包括部分2hPG相对正常的人群(2hPG≥6.7mmol/L),2002年明确是用空腹血糖进行筛选的。筛选方法不同可能导致患病率估计的偏差,如尿糖敏感性低、用空腹血糖筛选可能遗漏空腹血糖正常的IGT或糖尿病人群;而用2hPG筛选高危人群的方法,可能遗漏空腹血糖受损(IFG)的患者。而2007 至2008年完成的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则是采用自然人群OGTT试验来调查糖尿病的患病率,可能更准确地反映了我国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流行情况。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统计,20世纪90年代全球糖尿病患者约为1亿人。然而到2007年,该数字已经迅速增长到2.46亿,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3.18亿人受到糖尿病的困扰。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印度的糖尿病第二大国。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最新完成的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城镇人口中,糖尿病患者约有4100万人,在20岁~70岁的人群中,男性糖尿病发病率已达12%,比女性和总人口的发病率均高出约2%。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据国家卫生部调查显示,我国每天约新增3000例,每年约增加120万糖尿病患者,其中约95%为2型糖尿病患者。目前,我们还缺乏有代表性的1型糖尿病患病率和发病率的研究。根据推算,我国糖尿病总体人群1型糖尿病的比例应小于5%。上述几次调查结果是糖尿病的总体情况,其中包括了1型糖尿病患者。(一) 患病率

糖尿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但其发病率和患病率不同国家和不同人群是不同的。我国曾组织过5次大规模的糖尿病横断面调查,按时间顺序,分别是1978~1979年全国14省市30万人口糖尿病调查,患病率为1.12%;1994年全国19省市21万人口糖尿病普查,患病率为2.28%;1996年全国11省市4万人群(20~74岁)糖尿病抽样调查,患病率为3.62%;2002年全国平均患病率为2.6%,其中大城市患病率有了较大幅度的升高。2007年6月~2008年5月对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48431名20岁以上人群进行OGTT血糖检测显示,目前我国城镇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1.6%,男性为13.3%,女性为10.6%。从上述几次全国调查的结果来看,我国糖尿病近30年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从世界范围来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病之一。糖尿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高明显上升。国内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上显著升高,其患病率可达到40岁以下人群的6.39倍。随着时间的推移,糖尿病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糖尿病患病率不同的地区有一定差异。1996年全国抽样调查资料结果显示,各省市糖尿病标化患病率最高为北京(4.56%)和四川(4.37%),最低为浙江(1.99%)和宁夏(2.28%),其余省份3.25%~3.48%之间。

糖耐量异常(IGT)标化患病率最高为四川(8.21%)和山东(6.48%)。最低为宁夏(2.33%)和甘肃(3.52%),其余省3.70%~5.35%之间;按抽样层分析,我国糖尿病标化患病率大城市(4.58%)高于中小城市(3.37%),富裕县镇(3.29%)高于贫困县农村(2.83%)。有人做过比较 ,发病率较高的北京、辽宁和最低的贵州、新疆之间相差达10倍。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1~4倍。IGT标化患病率虽然大城市(5.78%)高于中小城市(4.29%),但经济迅速发展的富裕县镇和农村IGT患病率分别为5.74%和5.02%。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显示,城市的糖尿病患病率依然明显高于农村。2007年调查表明,我国糖尿病总的未诊断率为56%,其中城市为52%,农村为68%,农村明显高于城市,这为将来糖尿病防治工作的重点移向农村提供了依据;IGR数量的增长与糖尿病患病率的增长趋势相似,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总的IGR患病率为15%,已超过糖尿病的患病率,达到峰值的年龄也是70~80年龄段,且增长迅猛。(二) 死亡率

糖尿病的死亡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人群差异,从0~200/10万不等。近30年来资料显示,糖尿病死亡率为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发达国家多在20/10万~50/10万之间,发展中国家大多低于10/10万,城市一般高于10/10万,农村多低于10/10万。不同种族间糖尿病死亡率明显不同,一般是黑人高于白人。我国糖尿病死亡率在近20年内增长迅速,1990~1999年糖尿病死亡状况的统计结果显示,10年间城市和农村糖尿病死亡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分别上升了11.89倍和11.71倍,平均递增速度城市为7.35%,农村为6.17%。糖尿病死亡率地区分布特征差异显著,城市死亡率明显高于农村,1990年城市糖尿病的死亡率是农村的2.71倍,1999年城市是农村的3倍。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已经富裕起来的一些农村地区糖尿病死亡率的年增长率已经明显高于城市。

根据美国资料统计,1型糖尿病中男性死亡率是正常人群的5~7倍,其中40岁前死亡者超过15%,其余在中老年。死亡原因中病程短的1型糖尿病主要死于昏迷,中老年者死因主要是肾衰竭,30岁以上的l型糖尿病2/3死于心血管疾病。

2型糖尿病死亡率资料在1988年美国的一项调查中描述得比较完整。在≥25岁的美国人中,25~44岁的死亡率为1%,45~64岁的为2.8%,65~74岁的为5.8%,≥75岁以上的为13.6%,≥25岁总的糖尿病死亡率为5.5%。2型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有4种,依次为心脏病(约占死亡数的50%)、糖尿病(13%)、恶性肿瘤(13%)和脑血管疾病(10%)。尽管2型糖尿病存在较多和较重的致死性危险因素,但尚不能完全解释过高的死亡率。对所有中年2型糖尿病来说,生命预期值减少5~10岁,其中女性更加明显。(三)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1. 遗传因素 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尚未明确,但遗传因素已被确认。目前认为,糖尿病存在家族中单由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者仅占少数,95%是由遗传、环境、行为多种危险因素共同参与和(或)相互作用引起的多因子病。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族集聚现象。国外研究表明,糖尿病一级亲属糖尿病的患病率比无糖尿病家族史者高3~10倍,对389 例DM病人的调查中发现,84例有受累的一级亲属,占总调查人数的21.5%,该比率比上海报道的18.7%高。其中369例DM患者中,母亲患病占39.24%,父亲患病占17.32%,调查结果提示,糖尿病的发生有很强的家族聚集性和遗传倾向,本组DM病人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有家族史的女性高于男性,母亲传递的DM多于父亲,家族史中母亲传递的糖尿病是父亲的2~3倍,均说明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可能从亲代获得了易感糖尿病的遗传素质(体质)。国内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有糖尿病家族史者糖尿病的患病率要显著高于无家族史者。

糖尿病属多基因遗传病,有显著的遗传倾向,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的遗传方式不符合常染色体孟德尔单基因遗传或线粒体母系遗传规律,而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且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呈家族聚集性,约60%的患者有家族史,同卵双胞胎间在一定时期内发病的一致性高达90%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3倍,提示糖尿病家族史是糖尿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2. 肥胖或超重 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易患因素之一。许多研究发现,无论男女,不同年龄组中,超重者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非超重者,前者大约是后者的3~5倍。大量的横断面和纵向研究表明,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易患因素。Wannamethee等在英国伦敦进行的一项为期12年的前瞻性研究表明,与体重相对稳定者相比,体重增加大于10% 者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在调整了年龄、体重指数等因素后,其相对危险度为1.61。Perry等对7735例英国中年男子平均随访12.8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身高体重指数(BMI)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RR=11.6)。此外,有关肥胖持续时间、过去肥胖(采用最大体重指数)与糖尿病的正相关也均得到证实。有研究发现肥胖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病率水平也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墨西哥与美国人具有最高肥胖率(平均BMI为28.9±5.9)和最高的糖尿病患病率(男性为19.6%,女性为11.8%),而亚洲印度人具有低肥胖率(平均BMI为22.3±4.4)和中等水平的糖尿病患病率(男性为9.9%,女性为5.7%)。

我国11省市的调查发现,DM和IGT患病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上升,对比印第安人的随访亦证实,糖尿病的发病率随体重指数的增加而呈线形增加趋势,国内的研究结果显示,BMI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一些研究还发现,亚洲人中肥胖的时间也影响糖尿病的发病率。以色列对2000名40~70岁的人群进行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的高患病率与其10年前较高的体重指数有更大的相关性。

3. 运动不足 许多研究发现体力活动不足增加糖尿病发病的危险,活动最少的人与最爱活动的人相比,糖尿病的患病率相差2~6倍。研究表明,体力活动及体育锻炼可增加胰岛素活性标志物的效应,从而改善糖代谢和脂代谢。职业体力活动与休闲时的体力活动减少均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4. 膳食因素 高能饮食是明确肯定的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的发生率与膳食中脂肪所提供的能量百分比呈正相关,与膳食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百分比呈负相关。日本相扑运动员每日摄能达4500~6500千卡,比一般日本人的2500千卡高得多。他们中40%发展为2型糖尿病。

有人提出若饮食中碳水化合物主要为精制面粉和蔗糖会导致本病发病率增加,其原因是精制后的谷物中蛋白质、微量元素(如锌、镁等)及某些维生素将大量丢失,而他们对增强胰岛细胞功能、促进胰岛素生物合成及体内能量代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989年山西、北京和辽宁三地44747例糖尿病患病率普查结果表明,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IGT)分别为2.02%及2.95%,前者比1979年显著增高。北京和辽宁地区二者增高尤为显著,而在山西贫困山区二者仍极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山西忻州农民热量摄取和超重与肥胖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北京和辽宁等地。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参加流行病学调查的三省市DM及IGT的患病率有着显著的不同:①山西忻州地区的农民患病率极低,北京地区及辽宁工业区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山西,而辽宁的患病率高于北京。②与10年前相比,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水平提高的北京,DM发生率已经显著增加(从1.21%提高到2.35%),但维持原有生活方式,保持低生活水平的山西省贫困山区农民无此种变化。造成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习惯、体力活动和肥胖等因素。饮食结构和热量摄取与DM及IGT的患病率关系十分密切,与粗杂粮为主、膳食纤维丰富、副食比较缺乏、饮食热量较低的山西农村相比,以细粮为主,副食比较充裕,饮食中热量较多的城市地区DM 及IGT患病率为高。

5. 睡眠不足 目前已有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睡眠与糖代谢的调节显著相关,长期睡眠不足可促进糖尿病的发生。通过对161名糖尿病患者的横向研究发现,睡眠的持续时间及质量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显著相关,短而差的睡眠将会增加糖尿病发生的危险。研究发现晚睡、少睡及持续的代谢过度会改变内外环境对大脑的刺激,引起生物钟紊乱从而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6. 早期营养 有人提出生命早期营养不良可以导致后来的代谢障碍和增加发生IGT和糖尿病的危险。低体重新生儿较高体重新生儿在成长期更容易发生糖尿病,母亲营养不良或胎盘功能不良可以阻碍胎儿胰岛B细胞的发育。

7. 社会经济 糖尿病与社会经济状况紧密相关。富裕国家的糖尿病患病高于发展中国家。即使不发达国家,富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也明显高于穷人。我国1994年的调查亦发现,糖尿病的患病率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而且经济收入越高、文化程度越低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越大。

8. 吸烟与饮酒 国内的有关糖尿病的研究中,单纯用吸烟、饮酒与否来分析其与糖尿病的关系时,并不能看到它们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而是戒烟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吸烟和不吸烟的人群,但经过年龄进行分层排除了年龄构成差异的影响后,可以确定戒烟者糖尿病的发病率比吸烟者及不吸烟者高。当采用吸烟与饮酒指数来分析吸烟及饮酒者与糖尿病的关系,可以看到吸烟、饮酒指数与糖尿病的患病率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大量吸烟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吸烟年限与吸烟量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生也越多。有学者报道一项美国114247名护士的12年纵向研究结果表明,与不吸烟者相比,每天吸烟25支以上的妇女发生糖尿病的相对危险度为1142(经调整肥胖及其他危险因素后);对美国中老年男子进行6年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每日吸烟25支及以上者较不吸烟发生糖尿病的相对危险度为1194(经控制已知的危险因素后)。

9. 高血压 许多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发展为糖尿病的危险比正常血压者高,然而这可能与二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有关。

高血压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比非糖尿病人群高1.5~2.0倍,收缩压每升高10mmHg,患糖尿病的风险就增加20%。研究表明高血压和糖尿病既有共同的遗传基础,又有各自的遗传背景,且高血压的出现较早,而2型糖尿病出现较晚,证明高血压也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内研究表明,高血压家族史阳性与糖尿病和IGT的发生呈独立正相关,高血压家族史阳性人群的BMI、WHR、血压和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高血压家族史阴性人群。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至少1/3以上合并高血压并发肾脏损害者,高血压患病率达70%~80%。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报告,高血压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子。

除了以上因素外,年龄也是2型糖尿病肯定的危险因素之一,其他相关的因素还有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等。糖尿病的发生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无论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单由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者仅占少数,95%是由遗传、环境、行为多种危险因素共同参与和/或相互作用引起的多因子病。糖尿病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碍,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器官的慢性损伤和功能障碍,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疾病。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糖尿病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之后的又一严重危害大众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故系统的积极探索对复杂疾病的新的研究方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二、 1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研究证明1型糖尿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是有遗传基础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环境因素中以病毒感染为主。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调查发现,病毒感染特别是柯萨奇病毒(CB)和1型糖尿病发生有一定相关。具有HLA遗传倾向易发生1型糖尿病的个体,易患病毒感染,从而增加1型糖尿病发病率。风疹病毒感染引起1型糖尿病是一个较肯定的原因,先天风疹感染增加HLA-DR3和(或)DR4个体发生1型糖尿病发生率,机制尚不明确,其中一种可能是持续感染,破坏了包括胰腺在内的多种靶组织;另一解释可能是引起患者T细胞亚群功能异常。关于病毒对人类胰岛直接破坏引起的1型糖尿病机制,主要根据是:①CB等病毒在体外对培养人胰岛细胞具破坏作用;②死于CB等病毒感染的1型糖尿病患者胰腺中分离出病毒;③从人胰腺中或感染的脑脊液中分离出病毒再接种给动物,可引起动物1型糖尿病;④CB等病毒感染致死可使患者B细胞受损。三、 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我国曾经进行过几次城市妊娠糖尿病的调查。先经过口服50g葡萄糖OGTT进行初次筛查,然后进行75g葡萄糖OGTT。天津城区通过对近1万名妊娠妇女进行筛查,显示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31%(WHO1999年诊断指标)。而2008年对中国18个城市16286名妊娠女性的筛查结果表明,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为4.3%(按ADA诊断标准)。高龄妊娠、糖尿病家族史、超重或肥胖是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反复阴道真菌感染、自然流产等与妊娠糖尿病也有关。但这些研究仅限于城市地区,只代表城市的情况。四、 糖尿病并发症的现状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非酮症高渗性昏迷(NHC)及低血糖。人群调查发现糖尿病的DKA发病率每年为0.5%~0.8%,其中更常见于年轻糖尿病患者。DKA的死亡率因不同国家的医疗水平差别较大,低者仅1%~2%,高的可达14%左右。NHC确切的发病率不详,但一旦发生,其死亡率较高,最高可达50%左右。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是造成病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其中分为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等。微血管病变主要指肾病和眼底病变,大血管病变主要为心脑和周围血管病变,神经病变主要有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的并发症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年龄、性别、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病程以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等。要了解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情况非常困难,需要在糖尿病患者中进行调查,并发症的定义也需明确。迄今,我国还缺乏设计很好的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CDS慢性并发症调查组报告,三甲医院中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患病率分别为:高血压34.2%,脑血管病12.6%,心血管病17.1%,下肢血管病5.2%。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所需的医疗支出,占糖尿病医疗费用的最主要部分。“中国心脏调查”研究发现,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重要伴发疾病:①中国冠心病患者的糖代谢异常患病率(包括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约为80%,高于西方人;②中国冠心病患者负荷后高血糖的比例更高;③冠心病患者单纯检测空腹血糖会漏诊75%的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者。

下肢动脉病变是外周动脉疾病(PAD)的一个组成成分,表现为下肢动脉的狭窄、闭塞。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更常累及股深动脉及胫前动脉等中小动脉。其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和栓塞等也可导致PAD,但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下肢动脉病变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同时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性较非糖尿病患者增加2倍;依据调查方法的不同,如踝肱指数(ABI)测量或WHO间歇性跛行调查表等,下肢动脉病变的患病率报告不一,我国糖尿病患者中,根据ABI检查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其下肢动脉病变的患病率高达19.47%~23.80%。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对危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大约85%的截肢是由于足溃疡引发的,15%的糖尿病患者会在其一生中发生足溃疡。2010年39家医院共有1684例患者截肢,糖尿病足截肢者475例(28.2%),占非创伤性截肢的39.5%(475/1204)。475例糖尿病截肢患者男性65.9%,平均年龄(66±12)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30±94)个月,HbA1c水平89%±2.4%,糖尿病截肢患者合并神经病变者为50.1%、下肢动脉病变74.8%、肾病28.4%、视网膜病变25.9%。糖尿病截肢患者以Wagner4级患者最多,占50.3%,小截肢占67.5%。

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的特异性慢性并发症,与糖尿病病程与血糖控制状态直接相关。其患病率或发病率的调查需要选择代表性好的样本、确定和客观的判断方法。对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地10家医院1991~2000年住院的3469名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入选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疾病的统计分析,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分别为:糖尿病视网膜并发症31.5%,糖尿病肾脏并发症39.7%,糖尿病神经病变51.1%,高血压41.8%,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5.1%,脑血管疾病17.3%,下肢血管疾病9.3%。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状态、血压水平等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的主要相关因素。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造成病人失明的最重要的原因,美国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新的合法失明成人中,11%是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其中20~44岁占12%,45~64岁占19%,≥65岁占8%。所有合法失明患者中,9%与糖尿病有关。在美国威斯康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中,病程大于15年的患者中,97%的1型糖尿病患者、80%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55%未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伴有视网膜病变。其中30% 1型糖尿病患者、10%~15%的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5%的未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已伴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经过4年的前瞻性观察,在上述3组人群中,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分别为20%、15%和10%。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进展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糖,糖尿病型别间差别很小。如初查时,HbA1c约为9%的上述3组糖尿病患者。其视网膜病变10年的发病率相似(7%~15%),但初查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12%的3组糖尿病患者,10年后的视网膜病变发病率直线上升,达35%~45%。大约20%的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为糖尿病时已有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在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中,20%~40%出现视网膜病变,8%视力丧失。2001年CDS对中国大城市24496例住院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并发症进行的回顾性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并发眼病者占35.7%,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随病程和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糖尿病肾病是造成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原因,亚太地区的患病率较高。2001年我国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患病率为34.7%。

糖尿病诊断后10年内常有明显的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其发生率与病程相关。神经功能检查发现,60%~9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其中30%~40%的患者无症状。2001年国内住院患者调查发现,61.8%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病变。吸烟、年龄超过40岁以及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中神经病变的患病率更高。由于目前资料主要来源城市大医院的资料,估计有较大的偏差。但多数糖尿病患者病程短、控制不佳,这意味着10年、20年后,糖尿病并发症才是中国卫生系统的巨大挑战。五、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剧增的可能原因

在短期内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可能有多种原因,例如:

1. 城市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已从2000年的34%上升到2006年的43%。

2. 老龄化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逐年增加,2000年为10%,到2006年增加到13%。2007至2008年调查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在20%以上,比20~30岁的人患病率高10倍。在调整其他因素后,年龄每增加10岁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68%。

3. 生活方式改变 城市化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出行的方式已经发生很大改变,我国城市中主要交通工具进入了汽车时代。人们每天的体力活动明显减少,但热量的摄入并没有减少,脂肪摄入在总的能量摄入中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在农村,随着农业现代化人们的劳动强度已大幅减少。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使得人们长期处于应激环境,这些改变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4. 肥胖和超重的比例增加 生活方式的改变伴随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明显增加。在2007至2008年调查的资料中,按WHO诊断标准,超重占25.1%,肥胖占5%,与1992年及2002年相比较超重和肥胖比例均有大幅度增加。

5. 筛查方法 2007~2008年的调查使用一步法OGTT的筛查方法,结果显示新诊断的糖尿病中46.6%的患者是空腹血糖<7.0mmol/L,但是OGTT后2hPG≥11.1mmol/L,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中。70%是孤立的IGT。

6. 中国人的易感性 当肥胖程度相同时,亚裔人糖尿病风险增加。与白人相比较,在调整性别、年龄和BMI后,亚裔人糖尿病的风险比为1.6。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华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高于白种人,也支持中国人是糖尿病易感人群。在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大陆地区华人生活习惯相近而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如新加坡)和地区(如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其年龄标化的糖尿病患病率为7.7%~11.0%。与此对应的是,在1987、1992和1998年3次流行病学调查中,毛里求斯25~75岁的华人糖尿病患病率均超过11%。

7. 糖尿病患者生存期增加 随着对糖尿病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控制水平的改善以及对并发症治疗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死于并发症的风险明显下降。

中国糖尿病严峻的流行现状、未诊断人群比例高、大量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提示在糖尿病的预防中,我们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六、 我国糖尿病流行的特点

1. 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 2型糖尿病占90.0%以上,1型糖尿病约占5.0%,其他类型糖尿病仅占0.7%;城市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接近5.0%。

2. 经济发达程度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 发病率城乡差别,富裕地区与贫穷地区差别大。1994年的调查中,高收入组的糖尿病患病率是低收入组的2~3倍。最新的研究发现发达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仍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仍高于农村。

3. 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 患者多,但发现率低;2007至2008年全国调查20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者中,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0%,尽管较过去调查有所下降,但远高于发达国家(美国约48%)。

4. 男性、低教育水平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 在2007~2008年的调查中,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男性患病风险比女性增加26%,文化程度大学以下的人群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57%。

5. 表现特点 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约25kg/m2,而高加索人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多超过30kg/m2;餐后高血糖比例高,在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单纯餐后血糖升高者占近50%。

6. 国内缺乏儿童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从临床工作中发现,近年来20岁以下的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7. 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由于我国糖尿病患者平均病程短、特异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是未来巨大的挑战。七、 分子遗传学及典型候选基因研究

国内外大量研究提示2型糖尿病具有明显的遗传背景,有研究表明,不论父母、同胞及子女中,病例亲属的患病率显著增高。有报道显示,双亲中单方患有2型糖尿病,则子女患病的机率为40%,如果双亲双方都患有2型糖尿病,则子女患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将增至70%。研究证实,父母单方患2型糖尿病,子女患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是没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子女的3.4~3.5倍,如果双亲都患有2型糖尿病,那么子女患病的可能性是没有糖尿病家族史子女的6.1倍。多方报道均显示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成员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在斯里兰卡以1000名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7%的患者父母患有糖尿病,59.4%的患者家系中至少有一个亲属患有糖尿病,此次调查说明了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双生子研究是确定复杂疾病和性状遗传学基础的重要方法之一。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表明,双生子糖尿病发病具有一致性。为确定单卵双生子发生2型糖尿病的一致率,研究者们对受试双生子中有一位已患2型糖尿病,另一位未发病的44对双生子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结果44例同卵双生子随访15年后76%发展为2型糖尿病,且研究结束时仍未发展为糖尿病的双生子大部分患有糖耐量降低,因此认为,即使在最初糖尿病发病不一致的情况下,单卵双生子糖尿病发病的一致性也相当高。

糖尿病的分子遗传学:应用聚合酶连锁反应扩增葡萄糖激酶(GCK)基因微卫星多态标志,GCK-5,进行GCK基因与中国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关联研究,并与非糖尿病组比较,2型糖尿病等位基因4频率明显增高。糖尿病组中呈基因型44或4X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在伴超重/肥胖体重指数亚组比较中亦可见到。国人中GCK-5。基因型呈44或4X者,2型糖尿病风险较基因型呈XX者增加3.6倍左右。结果表明GCK基因与国人2型糖尿病关联。

80年代以来,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对于多基因疾病的基因分离,首先要回答的是可能有多少基因参与,是否有主基因作用。因为大量微效基因的共同作用将使常用的连锁分析方法未得出有价值的结果。所幸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很可能有一主要基因作用。目前有用基因组扫查(genome scanning)的方法进行2型糖尿病基因定位的报道,但绝大多数文献报道是限于应用候选基因(candidate gene)的研究,并主要围绕着葡萄糖代谢,胰岛素信号传导和胰岛素产生相关基因展开。(一) 葡萄糖代谢相关基因

此类基因是研究最多的一类基因。葡萄糖代谢是极其重要的生理过程,它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缺陷都有关系。目前已经研究过的基因包括葡萄糖激酶(GCK)基因、己糖激酶(HKⅡ)基因、糖原合成酶(GSY)基因、葡萄糖转移酶1(GLUT1)基因、葡萄糖转移酶2(GLUT2)基因。(二) 胰岛素传导受体相关基因

磷脂酶C1(PLC1)基因、葡萄糖受体(INS-R)基因及RAD基因。磷脂酶C广泛参与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是研究最早的此类基因。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作用途径中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胰岛素受体缺陷曾是公认的2型糖尿病致病原因之一,也一度是糖尿病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三) 胰岛素产生相关基因

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分泌缺陷是造成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研究表明胰岛素基因附近的基因突变不大是MODY或2型糖尿病的致病原因。候选基因法简单易行,然而到现在为止得到的正结果很少。如果2型糖尿病有未被发现的新基因,用候选基因的方法就得不到结果。为此,必须用其他的方法来发现和定位新基因,如排除作图法和基因组扫查等。

目前,已鉴定出与2型糖尿病连锁或相关的候选基因较多,其中主要包括与糖脂代谢相关激素、受体和载体的基因和葡萄糖、脂肪代谢通路限速酶的基因等,但是各个候选基因与2型糖尿病存在明显的人群、地区和种族差异。近年来,2型糖尿病的主要候选基因主要有胰岛素基因(INS)、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钙蛋白酶10(CAPN10)、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单位多肽(PIK3R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转录因子7-L2(TCF7L2)等,以下对近期报道的3个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进行阐述。

1. 钾离子内向整流通道蛋白J亚单位11号成员(KCNJ11) KCNJ11或ABBC8基因的突变能减少K-ATP通道的活性,导致胰岛素释放增加,血糖水平下降,引起婴儿持续性高胰岛素血症低血糖症(PHHI)。在白人的KCNJ11基因与2型糖尿病关系研究中,发现KCNJ11基因与ATP的敏感性有关。最近大样本群体关联研究也证实KCNJ11基因的E23K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2. 钾电压门通道KQT样亚单位1号成员(KCNQ1) 以日本国立国际医疗中心和理化学研究所为中心的两个科研小组以日本人为对象分别进行研究,查明了与易患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的遗传基因。各研究小组研究发现,KCNQ1的碱基排列稍有差错,2型糖尿病的发病危险性便会提高1.3~1.4倍。随后又对不同对象分别进行了几千人的大规模调查,包括中国人、韩国人、新加坡人等,调查结果显示,对所有人种而言,KCNQ1基因与易患2型糖尿病均密切相关。

3.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型D(PTPRD)与丝氨酸消旋酶(SRR)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台湾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利用高密度基因型鉴定方法分析了2798位2型糖尿病患的基因,找出了2型糖尿病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型D(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receptor type D,PTPRD)(位于第9号染色体)与丝氨酸消旋酶(Serine racemase,SRR)(位于第17号染色体)两个致病基因。PTPRD基因可能影响身体产生胰岛素阻抗性,也就是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不良,因而无法正常吸收代谢血糖。SRR基因变异推测可能影响胰脏信号传导,进而改变胰脏的胰岛素的分泌。这是全球首次发现且为汉族人特有的致病基因。尽管糖尿病的候选基因很多,但多数都不能重复出来,不能重复的原因很多,如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样本量少、群体间的遗传异质性、单个基因效应微弱等。目前研究认为PPARG和KCNJ11基因是最容易重复的基因。相信随着样本量的扩大以及研究技术的进步会有更多的候选基因得到鉴定。

糖尿病是复杂疾病,复杂性疾病具有遗传异质性、多因素复杂性、疾病的诊断和分类的不确定性等特点,因此传统的、局部的、点的研究方法难以适应复杂疾病的要求,而系统的、线面的、宏微观结合的研究方法成为研究复杂疾病的方法学发展趋势,因此系统的研究方法包括流行病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是研究诸如糖尿病等复杂疾病的必然选择。八、 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级预防

近十年来,我国糖尿病防治研究工作已在流行病学调查登记、糖尿病宣传教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为今后糖尿病防治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但总体看,糖尿病防治工作还十分薄弱,特别是一级预防工作更加薄弱,如防治组织结构不健全;全民糖尿病防治意识淡薄缺乏规范的糖尿病监测登记制度等。因此有必要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糖尿病防治规划,在卫生部领导下,把糖尿病防、治科研成果转化为慢病社区一体化防治的行动,把糖尿病的危害控制到最低程度,提高国民健康水平。

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对糖尿病的严重危害性必须有足够的认识,树立糖尿病“可防可治”的思想,重视和加强我国糖尿病的防治工作。

在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中,必须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政府、社会和个人三个方面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宏观控制危险因素,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早期康复。

调动政府各部门各系统、社会各界力量以及各类卫生机构和学术团体,共同参与糖尿病的防治工作,并取得广大人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作好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一) 2型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级预防概念

一级预防的目标是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二级预防的目标是在已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三级预防的目标是延缓已发生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高低主要取决于危险因素的数目和危险度,各种危险因素中某些是不可改变的,另一些是可改变的。近年来的多项荟萃分析提示,他汀类药物治疗与糖尿病发生风险轻度增加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