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脉与设计思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4 00:05:16

点击下载

作者:李钢,周武忠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传统文脉与设计思维

传统文脉与设计思维试读:

总序

设计成就梦想

伴随“大设计时代”的到来,设计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无处不在。从锅碗瓢盆到大飞机项目,从桌椅沙发到高楼大厦,从花境设计到国家公园,从手机界面到网络社区,从鞋袜服装到可穿戴设备……无不成了设计的对象。我们或可认为,设计是人类与生俱来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活动,是人类实现梦想的基本途径和必要手段。设计已经成为并也将是未来一个巨大的产业体系,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因此,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设计行业和设计教育,将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予以足够重视。

在国外,1969年日本政府先后成立“设计行政室”和“日本产业设计振兴会”,并设立“日本好设计奖”(Good Design Award,即日本G-Mark设计奖);1998年韩国总统金大中发表《21世纪设计时代宣言》,宣告以3个“五年计划”实现“设计立国”;英国设计委员会率先开展了大量的设计复兴计划;德国、丹麦、芬兰都相应成立了国家设计委员会。欧盟于2011年成立设计领导力委员会,制定面向未来20年创新设计的《欧洲非技术性创新与用户导向创新的联合行动计划》,并颁布《为发展和繁荣而设计纲要》;于2013年启动了“分享体验欧洲”的SEE(Sharing Experience Europe)计划,出台了创新设计政策。德国政府在2013年推出了《德国工业4.0战略》,将软件、系统等创新设计置于核心地位。美国科技委员会于2012年发布《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并成立“数字制造和创新设计研究院”。甚至有人说:“忘掉商学院吧,如今求学要去设计学院。”

早在2010年,我国11个中央有关部门针对设计行业专门印发了《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将工业设计作为高技术服务业,促进工业设计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从生产型制造向定制化、个性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型制造转变。2015年5月1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这是中国版“工业4.0计划”,也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上海是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设计之都”的三大城市之一,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上海考察工作时明确要求,上海要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设计的本质就是创新,设计自然就与上海这座城市融为一体了。根据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关于促进上海市创意设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大力加强文化创意设计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成为加快“四个中心”建设、积极落实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力以及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和“设计之都”的重要保障。换言之,高端设计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创新设计国家战略的前提和基础,而高端设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前瞻性设计理论的武装和国际水准设计案例的滋养。这就是组织编写这套丛书的初衷。

上海交通大学是国内较早成立设计系和最早获得设计艺术学学位点的单位之一。1986年创建设计学科,198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2年成立工业设计系、艺术设计系,1999年开始招收设计艺术学硕士,2002年开始招收工业设计工程硕士,2002年成立媒体与设计学院,把原来的工业设计系、艺术设计系和美术学科合并建立了新的设计系。交大设计学科通过发挥百年名校国际化和学科交叉的办学优势,形成了文理渗透、手脑并重、技艺结合的办学特色。设计学科利用交大在工程技术、信息科学、经济管理等学科的传统优势,以现代设计、创新思维方法为核心,重视跨学科交叉,为设计、技术、文化、艺术、商业的多元融合与整合创新发展提供了一流的交叉平台。在2012年(第三轮)全国“设计学”一级学科评估中,交大设计学科在全国参评的54所高校中,一级学科评估综合排名并列第13位。与此同时,相关学科的国际排名不断提升:在2015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5)榜上,交大艺术与设计学科进入QS Top50,位居28,在中国大陆仅次于清华大学(位居26)。

设计学是由多个与艺术有关的专业所组成的学科群,它涵盖了当今所有与艺术相关的设计活动,按照设计学科规律而运行。交大设计学科的发展愿景致力于把交大设计(SJTU Design)建设成为以设计贯穿的跨学科的、在创意技术研究与艺术教育引导下的创新中心和国际设计学术研究高地,在遵循学科发展规律、瞄准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前提下,通过整合上海交通大学校内先进的办学理念与优势学科,建立动态对标国内外标杆学科,集聚设计学学科高端人才,建设设计学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设计学科群,从而培养设计工程与管理交叉学科的先进人才,使交大设计成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进“设计之都”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设计学交叉学科建设。在学科调整后,交大设计学科整合了原先设计艺术学的教学、学术与实践资源,根据The 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UDC)的学科划分级别进行综合性考量,并参考借鉴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学科设置,融入了机械工程、生态学、环境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建筑学、风景园林学以及管理学等学科优势,结合自身特点,形成新的交叉学科——设计科学与工程。交叉后的学科方向,集中整合了设计历史和理论、数字化智能设计、设计战略和管理、信息与交互设计、建筑与城市设计、城乡规划与景观设计6个方向的优势资源,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使每个方向都拥有各自的学术优势与教学特色。“伟大的创新者和领导者必定是伟大的设计思想家。”交叉整合后的交大设计学科将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跨领域环境,整合交大最顶尖的学院系所,提供一个共同学习设计思维、合作解决问题的平台。跨领域交流形成的专业多样性和宽广度使得建立一种全新的、宽泛的、新型学科融合的新兴兴趣点成为可能。交大设计将不再是单纯的产品形态与功能设计,而是以人为中心,注重设计思维训练,是一个横跨多种专业向度的环环相扣的创新体系,包括产品定位、策略性的营销、品牌建立、使用者/消费者心理、市场研究、核心工程技术、互动设计、服务设计等。设计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的本质目的就是做创新设计。

如何在设计中融合科学技术与艺术表现,平衡传承文化与引领创新,兼顾使用者需求与设计者理想,都需要深度学理研究与案例价值提炼。“设计理论与实践前沿丛书”并非针对设计学及其分支进行面面俱到的分析和挖掘,而是重点选取设计研究理论与设计活动实践中的热点领域和前沿问题,既从学理层面运用哲学、技术、文化、艺术等多重视角阐明和解读人类设计的发展脉络、内涵本质、哲学意义、重大理论以及典型方法;也从实践层面对用户体验、视觉传达、环境设计、工业产品的设计策略等方面提供案例分析、设计思路和实施指南;还要从教育层面提出设计学科发展方向与研究范式的更新、进化与重建。本丛书旨在为设计学研究人员呈现设计学领域极具研究价值的前沿问题,有利于其拓展设计学学术视野、强化设计研究技能与方法,有助于丰富整个设计学领域的创新研究成果;并能够协助一线设计人员吸纳设计思想精髓,运用科学方法完善其设计流程以达到更高的设计效用。当然,作为关于设计学科的一套丛书,还希望为设计学教育工作者提供设计学科发展现状,探索设计学科未来走向,以期有助于高校设计学科体系的优化和重构。

如此看来,本丛书承担了太多的任务和责任,但首批图书的出版未必尽如人意。因此,我们希望设计界的朋友们一起关心这套丛书,不仅为丛书的选题出谋划策,也欢迎踊跃赐稿,为构建中国特色的设计学理论体系而共同努力!2015年10月15日于上海交通大学

自序

“文脉”这一概念,本有“上下文”、“语境”之意。本书“传统文脉”除此意义外,更指中国特有传统文化在经受历代的传承与发展之后的脉络沿袭,而传统文化与其外显的人文艺术始终存在着“暗合道妙”的内在关联,我们试图通过梳理各时代文化特征与文化思潮,反复提炼归纳出中国艺术最为本质的醍醐琼浆,将其转化、运用到当今设计之中,并使之成为当今真正“中国语境”下的设计语言,最终在设计领域摆脱“中国制造”而转向“中国创造”。对内,在满足国人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让大家不断熟知本国文化的特征及其本质上的先进性,从而提升民族文化的整体自信力;对外,树立民族品牌,输出中华文明特色之文化产业,以此抗衡一味推崇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意识形态,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

但中国近代“设计概念”是在西方价值观与工业科技优势下被“坚船利炮”强加而来的,历经近代中国与近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逐步发展成为今天人们对“设计”的理解。由此中国近代设计从一开始就习惯于延续西方文化的价值观、西学的教育模式,也模仿着西方早期的“资本利润”这一单一目的而进行,忽视了文化与文化传播的意义。所以,这种趋势发展早已远离了中国文化中的终极人文思想(区别于西方“启蒙思想”下的反“神教”的“人文”概念),其设计作品也并非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工艺”的观念。

由于从理念思维到整套方法论、品评标准以及具体工具都来自西方价值观,使得这一学科领域近十年来基本处于“跟风、抄袭、模仿”的“中国制造”状态,进而被笼罩在20世纪初以西方利益为中心的“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经济与文化策略下,我们对“原创设计”的创造甚至没有一丝欲望,大多数设计“现抄现卖”,急功近利,将民族自信力、文化复兴抛诸脑后。放眼望去,如一些千年古都、老上海等都市的历史文化面貌或极具区域文化的特征渐渐消失,城市规划建筑与环境设计、景观小景、园林绿化、室内设计甚至呈现模仿与雷同的现象,早已不见文化本质的传承与区域辉煌历史的延续。这一“抄袭”也使中国的大部分都市不分南北东西,因为设计学科延续着“一致向外看齐”的习性,生怕落后于西方的“先进文化”与“西方的设计”,所以出现了这样一个悖论:我们越是思考,越是发现我们的所思所想都延续着西方文化及其设计思维;我们越是“理念”设计,越是囿于一种怪圈,不断造就出西方文化的附属品,以至于迅速达到以西方文化为唯一标杆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文化大一统”的现状。可见救民族文化之失落已如同救燃眉之急!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文工艺辉煌灿烂!中国人文工艺与其背后支撑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存在着“艺归于道”的深妙关系,也一直存在着艺术表现之高雅与闲情逸趣之心念的深妙关系,并始终强调人品与作品的一致,最终抒发出意匠大家对传统哲学、宇宙人生的终极思考。而以儒、释、道为核心的精深哲理,一直给予中国“人文工艺”以无穷无尽的滋养与引导。《传统文脉与设计思维》一书以中国人文艺术发展时间为序,但不作一般美术史与工艺史的陈述,而是挑出重要的内容深入探讨,寻找本质规律来启发当今设计思维,其内容将从“彩陶”之巫祝本质,“三代”青铜艺术所展现出的由“巫教”从“礼教”发展的本质并呈现出“狞厉之美”艺术特征开始,到佛学东渐与魏晋思潮下的二王书法审美,再延续到“唐风”确立下的唐代“人文设计”的发展,五代、两宋山水意境再解与文房雅玩之鼎盛,元代审美之转变,明清园林之传承与民间工艺的巨大发展等内容的阐述,抛砖引玉,以此重申当今设计的发展必须以本质传承传统文脉为基础,以传统文化为前提,以博大的传统精神为内核,以深刻的哲性思维为后盾,再以精进持续的努力为增上缘,真正推动中国“人文设计”发展的理念。事实上,传统文化之本质内涵对历来“人文设计”的引导与审美要求时刻影响着其文化特征与格调品味,其所强调的终极心性内涵与“人文设计”之魅力的深妙内在关联,始终伴随着中国“人文设计”的发展而发展,所以在当下设计领域我们同样应延续这样一种“体、用”的本质关系,这样一种“物我合一”的文化特征,再结合科技工艺优势,怀抱“科学与艺术”的态度,以人文、心性修为为基点,从根本上融合好区域与整体、世界多元文化与自身民族文化、人为生态与自然环境、物质与精神、科技与人文的关系,以这种整体性的设计概念融化在各类设计中。由此,对中华文脉的强调也一定会将在日后的设计领域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也将随之涌现出一批中国语境下的杰出设计人才及优秀作品。

总之,本书通过梳理中国文化中的主体脉络,分析各个时代具代表性的典型艺术品,寻找出一定的内在规律、审美特征与文化特征,等等,如此将这些规律、思维运用于当今设计中,凝聚成一种合进步科技、先进工艺以及深厚中国文化内涵、艺术审美、人文工艺等为一体的跨学科设计语言体系,并将之运用到各行各业,自觉推动其良性发展,为人民大众服务,从而在学术研究上、教育推广上引导大家对中国自身文化及其本质规律达到熟知与尊重,那么,“中国制造”一定会逐渐转型为再创时代经典的“中国设计”。李钢2015.9.10于上海第一章绪论“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1——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

清末因庚子赔款“退还”而建的“清华”大学,是当时美国上层试图在中国培养出美国式思维、美国式西方价值观代言人的一种尝试。美国人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这些代言人能代表美国利益在各个领域引导或影响中国人逐步趋入美国式价值观,体现了一种明明白白的除了军事与商业经济之外在文化上的侵略策略。第一节文化战略与设计职责

当今世界,除了直接的军事、高科技威胁之外,文化意识形态的侵入同样也是发达国家抑制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招数之一。美国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其文化产业宣传与实施极力推广“美国价值观”,从2而盈利的产值竟占美国GDP的31%,约4.5105万亿美元。这种“文化介入”方式所带来的不仅仅只是高额创收,更为致命的是以西方文化价值观去毁灭一切与之对立的文化价值观。在一百多年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战争与磨合中,我们也不断地调整着姿态与策略,与之抗衡着。近年来随着国力的增强,我们更是逐步调整经济政策,提高自身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出口额度,并通过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以抵制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一味影响。而设计无疑是从属于文化意识形态的产品,对内可以促进商业消费,满足国民精神与物质的需要;对外作为输出的文化商品,必须树立自身明确的民族品牌特征。

如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设计学科带来了机遇,更带来了巨大挑战。这个多元文化碰撞交流的互联网大平台既是发展的最佳沃土,更是极大的擂台。如何将自身文化立足于世界之林,文脉不断,如何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原创”,在今天已成为当务之急。在信息大数据时代,倘若我们妄自菲薄,失去自身文化与内在精神的支撑,我们就如同被抛入到一个混乱庞杂的信息场域中,每天主动或被动地吸入大量信息,随着快速而多变的西方操作的节奏,陷入层层迷茫之中。而西方物欲价值观下引发的精神压力在内心的痛苦膨胀并非是能随着物质奢靡消费而会得到缓解。近年来,西方价值观自身也在反思与调整……相反,中国文化中所特有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各维度空间”的和谐圆融理念和自足自信之哲思与深度对于当下种种问题来说,愈发显现出其大智慧与长久性。若此时一个由传承中国文脉思维而出的设计,可能本身就是一剂清凉甘露,直接平衡当下社会中的精神所需,冷却当今人们过多烦恼欲望。所以传统文化哲思下“中国语境”设计的创造与成熟,在全球范围一味推崇美国式西方价值观的当下,是如此迫切,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就此我们来重新审定“设计”这一概念。广义地看,影响“设计”外延的因素有很多,也是当今中国设计领域应该十分重视与强调的,即一个民族整体的内在气质与精神价值取向、历史文化积淀与哲思惯性、文化审美倾向与民俗习惯,包括经济、军事等因素。她会使不同文化、不同地理区域下所外显出的“设计”作品呈现出极大的差异,并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哲思与价值取向(如古希腊与古印度文明中不同的人文艺术显现;古巴比伦、古波斯以及古西域诸国与古代汉地不同文明下不同的人文艺术显现等)。同时,也让我们深思的是:民族与民族之间或主动或被动的交流接触——或融合发展或冲突变化——也时时因文化内涵的变化折射在“作品”这一概念上。如从佛学东渐到中国化佛学(唐风)确立的数百年漫长历程中,佛教融道、儒最终形成互补互融的“儒、释、道”三家的心性内涵而成为中国文化的支柱,显现在佛教艺术中的造像、壁画、洞窟与寺庙的形制上的一步步优化发展;相反地,近百年来西方文化大规模强制性的介入,因中西文化差异与冲突而外显的诸多“设计”作品——如上海外滩、天津、青岛等地遗留的诸多殖民建筑,多少让国人在心理上产生过不适之感。另外,同一文化下的历史性差异也会使其艺术人文价值有不同的变化倾向(如某一区域文化中的大到城规建筑、小到文房雅玩的历史性演变)。“现代设计”的概念除了按照某一特定目标(多为商业,也存有部分公益概念的)有秩序地进行理性创意,通过各种表现技法,并求助于当时一定的科技工艺付诸实现,并选用最合适的艺术语言来修饰,以区别于同类设计之外,更应在此基础上,向内提升到民族文化精神上的追求,谋求人与自然、人与设计物品之间的微妙调和,极力寻求符合当代某个民族的社会心理、精神需求、人文民俗习惯;向外则注重自身民族的文化特征与地位,以抗衡其他文化的侵入意图,在世界文化之林占有一方阵地,同样也是现今各设计领域的职责。

所以无论是广义的设计概念还是狭义的“设计学”内涵与目的,无论是对内促进国民消费,让人们熟知自己祖先所创而现今几乎已经被遗忘的辉煌人文历史与文化精神,还是对外树立民族品牌,以抗衡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全盘西化,其关键依然是在当下如何将传统文化做本质传承,提升“设计”背后的文化精神、民族价值观的取向,甚至以自身文化中的宇宙人生之终极价值观来促进中华民族内在文化精神的凝聚力与集体自信力,也是本文极力关注的焦点。第二节文脉传承与悖逆现状

由于近代西方工业化思潮,以及当代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影响,特别是受物质消费主义的冲击,中国文化的传统文脉出现断裂,中国传统“诗化思维”所具有的独特创造力也受到了极大的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为严重的是,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一些承载着当代文化传播中心重任的大都市,由于过分强调现代工业文明的特征,在城市空间的审美上,失去了中国传统固有的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圆融的审美意境,那些能够使人修心养性(儒家为“存心养性”,道家为“修心养性”,禅家为“明心见性心性修为”),进而促使人们感悟人生价值,体悟人生终极理想的自然山水的审美时空,被西方现代化文化价值观指导下的工业化设计思维所取代。当代中国设计缺乏东方文化所具有的“心性”内涵和审美意境,直接表现出消费主义、物质主义、欲望诉求等西方价值倾向,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艺景观、公共艺术、产品家电到广告包装等现代设计理念的匮乏与西化设计产品的泛滥随处可见。当代中国设计艺术多以西方现代工业文化审美为圭臬,以西方现代物质主义价值观为鹄,导致毫无内涵甚至“反美学”的各类设计成为主流,那些“千城一面”的“奇奇怪怪”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比比皆是。基于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设计“生活方式说”、“共生美学观”等理论方法不被重视,盲目抄袭、简单复制西方设计中的“过去式”已然成为中国设计艺术的通病。显然,这其中根本的原因是,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和精神内涵的忽视,对东方审美中极其重要的由“人与人”、“人与天地自然”、“人与各维度空间生命”相互和谐、相互尊重之基础上建立而成的山水人文思想体系与“诗化精神”哲思内涵的视而不见,从而导致了中国现代设计艺术失去了自己应该具有的文化特征。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本质特征与传统美学意境观念在当下设计界的内在支撑作用是如此的重要与迫切。3

假如说当代中国设计的价值观仅仅是延续了西方设计的初陋的“出彩、利润于同类设计,使预设商业利润为目标得以实现”的话,那么其综合价值的兴奋点也仅仅着落在一种“初级”资本商业上。如果以此严重丧失了自身文化建设,那么也就抛弃了几千年来的“物我相融、天人合一”先进文化的本质核心,反而嫁接了只有两三百年经验的西方资本文化的“弱肉强食”粗陋的意识观念,将“设计”定位成一种唯一营利性的手段与途径——不管文化传承、不顾道德教养、不惜勾引出人性中贪欲自私的一面,只是利润到利润再利润的过程。虽然设计学科发展到当下划分成越来越细的诸多方向,但无关乎自身文化、审美高度、道德教养,唯利是图、唯西方标准而标准的思维惯性一直存在于当今的社会之中。4

事实上,在民国之前,历朝历代的“人文工艺”,大到皇宫寺院、人文园林,小到文房雅玩、瓷器摆设,中国意匠大师们都在谋求人与物之间的微妙调和,并且符合于当时人们的社会心理、精神需求、人文民俗习惯,选用最合适的艺术语言来“雕饰显现”。通过“庖丁解牛”式的“技”来追求“技进乎于道”的“道”的修行,虽然这其中也含有意匠们内心之中的部分物欲,但基本上在传统道德学养下与社会道德“围堤”下被自觉消融。而那些被禁锢的“唯图利”心态与手段在近代西方价值观强行植入后,逐步变得正常化,犹如被打开的“潘多拉的盒子”一发而不可收,特别体现在国内当代设计者的心态与目的之中,甚至变本加厉,与传统“人文工艺”通于宇宙天地的修为内涵早已相去甚远。以至于偏离传统文脉而丧失中华民族内在气质、偏离历代“人文工艺”之“古意”,被强行嫁接西方“设计符号”等诸多设计充斥于大众的生活之中,从而导致当今中国设计“不中不西”的尴尬现象,可叹可悲!但这种尴尬又何止于设计领域?人文艺术的整体塌陷源于民族整体文化自信心的丧失,源于传统文脉的几近断裂!但历史上有多少事实可以证明在军事科技上的强势与文化发达和智慧上的高度、深度的绝不成正比。纵观世界历史上存有着太多“武力侵略与文化反侵略”的例子。而溶于血、刻于骨的上千年中华民族积淀起来的人文艺术自有她的文脉特征以及传承与发展轨迹,同样横亘在传统文脉下的“人文工艺”也自有其发展的本质规律与优势,国外只是了解学习的对象,国际只是参考罢了。图1-1图1-2

图1—1、图1—2西方文化中物欲价值观的挪用与翻版

但回顾近代历史,作为现代学科之一的“设计学科”,与近百年中华民族军事、商业等的发展,都是伴随着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输入,在“坚船利炮”下被动接受,又经历了殖民文化的变相改造与传播。所以这一学科与其相关领域在近代中国一直处于“被教育”地位,因其最初的起步就伴随着西方文化中心论与民族整体自信力的集体丧失。

同样,“设计概念”与“现代设计学科”的滥觞与成熟也都依附在西方“现代城市”这一载体之上。随着近现代政治中心、商业的高度垄断与少数群体的奢侈消费发展而发展,部分“城市”迅速扩展到“都市”概念,近现代设计的有效传播与资本商业的暴利扩张也随着“国际大都市”这一巨大媒介呈几何级数发展。可以说当下这类的设计充斥在我们城市的每一角落。同样地,“现代城市”、“大都市”概念与政治中心、资本商业的运营模式与设计作品近代传播模式都是源于西方,所以其价值观也一直以着西方文化价值观为核心,也迫使发展中国家硬性接受,实实在在地形成了军事上威胁、经济上搜刮的局势,然后又是文化思维上的侵入。

曾几何时,我们生活在模仿西方现代文化价值观的“都市”概念之中。这些“都市”既非古希腊城邦国家之平等互助的“城市”,又5非公元前三千年殷商抵御外羌报复而建成的“城池”,更非生活在自身文化传承之下汉唐宫城遗风之中的古城。我们所生活的城市连衣食住行方式也在沿袭西方的价值观,因其牵动而改变,因其流行而风尚(见图1-3、图1-4)。甚至于一些中小城市更是奢望自己加速发展以待尽早实现同步于大都市模式(惊羡于京、沪等城市中广大部分城区都一味西化的城规、建筑景观,而这些一味西化的建筑,让人几度迷幻于是否踱步在异国他乡),一味拷贝“世界都市”模式,毫不考虑自身先进文化优秀艺术与区域文化的特色传承。“哈韩族”、“哈日族”、奇装异服的“丑学”泛滥随时挑战我们的审美,低腰露背也违6背传统文化的中医常识。食品与饮食习惯(肯德基、麦当劳、油炸薯条、半生熟牛羊肉与可乐)同样改变了80后、90后的身体素质造成不少人虚胖无力的亚健康状态。体现城市面貌最直观的莫过于城规与建筑景观了,可事实上文化失落的尴尬处境、一味模仿西方价值观的做法终于在短短一二十年间粗暴地抹去各城市的历史特征与区域文脉,基本上都是将中国城市“焕然一新”为方盒子形体,再在“平改坡”上加“老虎窗”(roof谐音),呆滞地克隆着“千城一面、万屋一貌”的窘态(见图1-5)。图1-3 毫无中文标识的运动鞋图1-4 莫名的英文运用(不知什么性质的商店)图1-5 我国千篇一律的“方盒子”新小区图1-6 物欲外泄的毫无文化传承的建筑

人力的无端耗费,疯狂的大拆大建,历史古迹毁灭性破坏似乎已成必然。城市的历史文脉完全被割断,不要说是生动、人性的城市文化形象了,到处充斥着无关乎民生并全然不顾城市本身的“多样性”、“特定历史性”、“区域性”、“不同地貌的复杂性”等因素而起的一幢幢西式摩天大楼,甚至一些“奇奇怪怪”莫名的搞笑建筑也随处可见(见图1-7、图1-8)。而中国古代几千年的文化与外显的人文艺术虽经沧海桑田般的历史变革,但终不离民族文脉与自身文化特性,与如今的城规、建筑景观的囧态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

在都市方面,发达便捷的地铁是都市高度运转的标志,繁多的地铁商业广告又是高速运转的资本商业的标志。或三维或平面,或动画效果或平面静态广告,或站内或车上,或座位或拉手,外加人工广告杂志单片的发放等,可以说我们如同被直接淹没在资本商业的汪洋里难以自拔。

最可怕的是,充斥在地铁广告中所谓的“俊男美女”,“非常态”的眼神、姿态展现均是一味西方价值观中的所谓“性感”、“病态”……(见图1-10),似乎全球就一个标准,一个欧美价值观国际化准则。此外,竟然有一半商业品牌毫无中文或毫无中文主打文字的设计(见图1-9、图1-10、图1-11、图1-12)。图1-7图1-8

图1—7、图1—8莫名的建成审美图1-9图1-10

图1—9、图1—10在中国城市地铁中随处可见英文标识的品牌图1-11图1-12

图1—11、图1—12全是英文标示的西方品牌,让人怀疑是否还在中国地铁?

相对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极其强调学习的方法与秩序的,即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为序的一种轻重缓急、循序渐进的学习模式。一旦顺序错位甚至颠倒,其结果损人害己并破坏社会秩序,可谓“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如今,数千年来的“以德为先”的“仁爱”教育被破坏殆尽,无视于道德修为教养等“先修课程”,而片面掌握一些单一技巧,恰是无根之木。中国儿童从地铁、各类广告、媒体中,从小看到的就是“洋祖宗”的神话主角、人物场景、造型设计、色彩设计(见图1-14)……或者是用日本动漫风格改造而成的“封神榜”、“山海经”、“三国演义”的形象,又或是“魔兽世界”中的怪兽(见图1-14)、扭曲病态的国外品牌的模特等(见图1-10),这种充斥在生活中的被迫教育,其危害性可想而知。这是因为资本帝国的强势,还是因为我们特别欢迎这种莫名的视觉传播,或许这些可满足部分小众“奴性心理”进而提高商业利润?我们有没有因丧失几千年优秀的民族文化导致的文脉断裂而感到羞耻呢?(见图1-9至图1-13)图1-13图1-14

图1—13、图1—14最重要的公共场所—地铁广告,毫无中国文化及其文脉表达

事实上中国文化至当代,存在了数千年的传统文明日趋断裂、岌岌可危的现状愈益严重,而当今中国设计一味追随“现代、当代”性,出现过多的“多元化”与“百花缭乱”形式,类同夸大的模仿、夸张的“风格”及“个性”现状,几乎绝大多数中国“当代设计”放弃对“中国人文艺术本质”的思考,包括高难度的技法体系与精神内涵的上传下承,自觉滑向西方设计中心论而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博物馆中的历代“人文工艺”恰是使西人赞叹并为之膜拜的艺术,而一味西化的设计也正是西人嗤之以鼻、掉头不顾的带有贬义的“Made in China”。当今的中国设计就应该是中国精粹文化艺术的“本质传承”,当今艺术形式(包括媒介),可以是各呈缤纷的,但艺术所反映的文化本质、终极目标一定是凝固不变的。故而,对历代文化思潮特征与“人文工艺”的梳理,就进一步说明“人文工艺”的本质与时代、时尚无关,与时尚的媒介更无关,因为它更多的不是“眼”的“视觉艺术”,而是“由凡入圣”之“心”的“深层表达”。第三节文脉“体、用”与“人文工艺”

众所周知,中国哲学的核心,在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各维度空间之间的圆融共通,由此形成了东方哲学思维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及对人类终极理想境界的思考与阐释。这种文化价值自身独具的“体、用”特征,外显为诸如“国家宗庙”、“祭祀礼器”、“帝陵皇冢”乃至文人士夫的“园林丘壑”、“诗书画印”、“读经饮宴”等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并以各种艺术化的形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大到皇城规划、小到笔墨玉器等各类日常设计的艺术创造中,鲜明地反映出中国文化特有的人文审美内涵。历朝人文哲学思潮与历代美学意境不同的着重点如同文脉上的闪亮明珠,以点贯线,形成圆融精湛的中国哲思体系,成为东方审美文化中“诗化哲思”的一个个典型代表。

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文脉传承下精妙绝伦的艺术,二者之间又存在着精微的“体、用”关系与“理、事”作用。可以这样说,中国文化折射下的种种人文艺术,除书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形式外,那些被西方现代设计概念归类的历代城规、建筑、寺庙园林、人文景观、室内、陈设、家具、文房雅玩、笔墨纸砚文房工具等的呈现与发明,就算用当下所谓最“新”(“新”这种品评观念一定正确?就不用提升到文化层面思考?)设计观念再来重读这些“设计”,依然会让世界为中华民族文化、民族智慧而倾倒和赞叹!反之,我们紧跟西方文化不敢落伍一步、以西方设计为中心、唯其马首是瞻的近二十多年设计的作品,包括已成为万国博览会、已成为国外设计“专家”试验对象又被谋取暴利却毫无整体城规可言的大都市的建筑与景观、产品与广告等设计“试验品”,西方“专家”们却是嗤之以鼻、掉头不顾。

传统“人文工艺”一直以返入本性为终极目标,通过工艺制作这一媒介,返归到本性“湛寂虚灵”的状态,超越现实而达到精神之终极理想。其尽力表现出宇宙万物谐和气化的意境大美,也是心性合一的基本前提。通于宇宙天地大心的获得体现了历代“佚名”意匠大师对宇宙人生的本质思考,而折射在作品之中。可以这样说,传统优秀的“人文工艺”正是这样一个从理想心念到“工艺制作”完美匹配、心性合一的历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从“庖丁解牛”到“技进乎道”的心性修为过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不断积累发展而成的独特文化形态,不仅是抗衡西学体系唯一的完整文化形态,而且这个完善而丰富的思想体系蕴涵着对人类总体之精神内涵终极的思考,更是世界文化的瑰宝。这个深邃的哲思体系将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人与天地空间维次生命有机地联系起来,始终追寻着一种终极和谐、天人合一的境界,也由此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文艺术的发展,成为“人文工艺”极为本质的内涵之一。传统文化与“人文工艺”,自上古以来就自然地形成了“母”与“子”、“体”与“用”的内在关联,并随着三教融合而愈加丰富与精致,“人文工艺”与传统文化的互依互照性也由此更为密切、骨肉难分。“人文工艺”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深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也凸显了“人文工艺”本身与其背后的深远文化精神之内联关系,并积淀出一整套完善繁复、高难度的表现形式与“人文工艺”语言。

其“艺进乎道”的对宇宙人生终极关怀的目的、从精神审美高度到高难度的表现形式、从传统“人文工艺”语言的确立到现实应用都明确地区分于西方文化中的“冷、热抽象”、“包豪斯设计概念”,或者二百年来现当代资本商业时代“设计学科”的分类与发展。中国7“人文工艺”足以在世界艺林傲视群雄。“拯救”与“逍遥”两种不同哲思下的文化脉络,两种不同渊源而生的文化体系,无论是东方终极关怀式的“人文工艺”,还是图利于资本商业为目的的西式“设计制作”,这两种不同宗教文化信仰与价值取向下的“人文工艺”与“设计”理解,都已证实各自辉煌的历史轨迹,也必将决定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模式。第四节文脉梳理与当今传承

单就“环境设计”、“公共艺术”、“空间研究”的发展看,西方设计理念也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重工业功能、轻人文精神,到80年代重“装饰”的“后现代”设计的过程(罗伯特·文丘里,1966、1972)。直至21世纪初,西方设计大师们才真正认识到设计的根本目的是环境与人的关系,更是人类艺术化生存的基本追求并为人类带来自由,而非单一的商业暴利与殖民回馈。所以倡导可持续化环保设计的理念,是近50年探索才逐步醒悟的观念,随之逐渐转向了“环境与人文理念”、“艺术化生存”、“绿色可持续化设计”的设计理念与实践试验,所以整个西方设计史的演变也是一个逐渐成熟、开始步入本质内涵的过程。比如说,约翰·西蒙兹(1999)在其《景观设计学》中提倡景观设计的形式设计与人的心灵体验相结合;林奇(1999)的《总体设计》中提出将景观的概念上升到城市、区域等并进行总体视觉设计实践;拉特利奇(1999)的《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中自觉将“以人为本”观念应用在环境景观设计中;麦克哈格(2006)的《设计结合自然》将“生态环保、植被、气候”等要素直接应用在环境设计内。彼得·沃克(2006)融合日本“禅院”风格,提出了“极简主义”设计理念,将自己所理解的东方哲学理念与“极简主义”观念结合起来,这是在舒尔茨(1979)《场所精神》中所提倡的“气氛”理念的再次发展,他认为“城市形式”应该与历史、传统、文化、民族等密切联系,借鉴了日本环境设计艺术并再解中国园林观念与美学。而小形研三(1984)的《园林设计——造园意匠论》、户田芳树(1989)等都相对较早地对“自然的描述”、“自然的再现”、“自然的体验”等中国传统山水理念有自觉的注重。事实上,中国文化的本质内涵与古人文化价值观一直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物我同一”哲思下的宇宙天地谐和基础上,表现出天地生命“天机之动”的心性体证,是一个由心性而发的力追与体证宇宙人生终极关怀的完整体系。在几千年的实践与发展过程中,这一体系也早已超越西方单一的“绿色环保”设计概念,大大包含了约翰·西蒙兹的“心灵体验”,拉特利奇的“以人为本”,麦克哈格的“生态环保、植被、气候”运用,彼得·沃克式“禅院”风格的“极简主义”等设计理念。

然而就当代中国设计状况而言,在改革开放、大开国门的瞬间,人们被急剧涌入的建立在眼花缭乱的西方价值观与物欲基础上的各类大小产品、建筑景观、广告包装等迷惑,文脉在被人为割裂的基础上又再一次被怀疑及主动抛弃。反观中国当代设计近30年的现状,许多以“西方设计”为模式、以西方早期工业化价值为目的的方式,正如有国外学者认为的那样,中国生搬硬套西方设计,反而将中国优秀的理念抛弃,失去了自身的文化传统。事实上,这二三十年中我们从建筑景观、公共艺术、产品与广告等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的探索历程,是基本在仿制西方而对自身文脉毫无思考的历程。在一次次反复挫败中,在西方“绿色生态”影响下,国内设计界才开始倡导绿色可持续化设计,也逐步认识到“绿色设计”、“人文居住”以及对自身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应用的重要性。国家有关部门(2002)明确提出城市环境设计要注重“环境和生态的保护”的理念,让人怀念起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对30年代“不中不西”环境景观及不合民族时宜的“洋设计”的批评。近年来,业内有人提倡现代社会是生态文明时代,要探索生存、生产和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模式;有人提出“诗意之住”,认为空间艺术要营造能实现生理、心理满足,使人身心舒缓、淡定松弛的意境;同时也有人强调民族文化在设计中的应用,主张环境设计应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体现简明大方庄重的现代风格;也有人将城市与景观看作是“生存的艺术”,追求“天地人神”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及“现代性与民族性统一”,提倡对传统艺术的现代解读,等等。这显然是一种进步。由此可见,随着现代城市的城市规划、环境景观、公共艺术与产品广告的兴起、思考与实践,现代概念下的东西方都经历了从工业化发展初期的重功能设计到近几十年来重视人和环境关系的反思和觉醒的过程,所以我们不必妄自菲薄,一味西化。

近年来,虽然经过国内部分设计师的不懈努力,这种情况在局部上有所改观,但绝大多数的理论研究者和设计师还远没有这种危机意识,对自身文化传统和内在审美价值的忽视都显而易见。事实上,传统文化“诗化哲思”的精神内涵与外显的人文山水观,在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已做出了完美的阐释。因此,研习文脉、探究转化为“中国语境”下的设计语言,必定是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总趋势。“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哲学与艺术的永恒主题,虽在物质文明得以极大提升的当下,仍然是21世纪人类社会所要面对的最基本的精神性问题。历史地看,中国五千年的农耕文明一直“耕织”在“人与自然”谐和融通的文化哲思之上,从而形成了更为圆融贯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可观、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精神。这种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解下的山水观,至唐宋发展为完善的山水美学意境,并凝练升华出完备的由“造景而造境”、“万法兼备”的艺术理念和丰富的图式表达体系,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当代设计艺术的发展需要将这种“林泉之心”修为下的“诗化哲思”转化为现代人文理念,并将其灵活地应用在各类设计艺术的表达语言之中,使当代设计艺术真正获得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万物生命和谐共融的人类终极理想,并充分实现宇宙大我、终极关怀的境界,最终实现传统和当代设计应用的完美统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设计语言的创新,对于提升民族自信力,传承中国文化,使得中国产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诗化原创”转变,从而实现中国传统诗化美学理论与现代设计的实际应用相结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文化复兴”的提出、随着“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双向交互观念的兴盛,随着外人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与中国人民对自身传统文化自信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中国设计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与重视。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华民族,其灿烂的本有文化,无论经受怎样的冲击与磨难都可以从坎坷中奋起!

注释:

1 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敦促罗斯福政府采取通过吸引中国留学生来造就一批从知识和精神上支配中国的新的领袖为美国服务。所以之后梁实秋谈及通过“清华”留学美国总有耻辱感。

2 按百度文库“历年美国GDP数据”列表中的2010年GDP为146602亿美元来算,31%为45446亿美元。

3 西方文化下的设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反省,在20世纪90年代初,逐渐摆脱了初级的资金掠夺时期,提出为人类环保创作出美好环境而设计,而几千年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观念下的中国文化与艺术发展一直建立在这种谐和关系之上,早已超越了近代西方的“绿色环保概念”,只是一直不被现今的人重视罢了。

4 传统文化与中国书画、中国工艺特有的“母子”关系,“体、用”作用,“艺近乎道”的终极追求,本质区别于西方国家“物我相离”观念下的“工艺美术”,所以本文特用“人文工艺”一词替代古代设计概念。

5 参见NHK《四大文明——中国》视频。

6 第七颈椎下有“大椎穴”,中医常识是应将其时时防护,不让外邪寒气侵入。同样腰椎周围极易受寒,“低腰露背”装直接违背了中医常识。参见彭鑫博士视频。

7 刘小枫一专著名,也是他概括中西文化最简约的一对词语。第二章彩陶青铜、老庄孔孟与秦汉“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第二十一章“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子》第五章“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老子认为宇宙天地万物间充溢着阴阳二“气”,我们所认知与把握的不仅是物之表相,更应是物之本质。其提出“有、无、虚、实”都是相对的概念,这对之后艺术与审美影响深远。而儒家认为人的修养、修行可以改变其内心“善、仁”的本质,孔儒认为“质”就是内在的道德品行(“道”就是天地运行规律,“德”就是人们按天地运行规律而做的行为、言语),“文”就是人的文饰。所以“质胜文”则粗野,反之“文胜质”则虚浮;唯有两者统一,才能成“君子”。之后的历代“人文工艺”也一直遵循着这一本质规律的“内在与表现”,融合道、儒的艺术主流进而发展为“艺归乎道”这一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中心命题。第一节图腾纹样与生命延续

中国文明源远流长,距今六千至八千多年前的秦安大地湾文明与稍后的仰韶文化中的庙底沟、姜寨、半坡、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就是最为典型的上古文化中发达文明的代表之一。其艺术标志是一定规模的彩陶制作,包括丰富的彩陶型制与彩陶纹样。距今五至八千年前华夏祖先不可思议的彩陶绘画、窑窟型制的发明以及复杂的烧制工艺至今让人惊叹,中华民族八千年文明的序幕由此揭开。

我们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始终关注着人与家人、与外族、与天地自然、与万物生灵的关系,特别是畏惧于各维度生灵的神秘力量,由原初的征服未果转向“畏惧膜拜”,具体到通过“图腾膜拜”祈求获得某种力量的交感巫祝的过程,由茹毛饮血的“血与火”之洗礼,逐渐自省而开化。贤人、圣人“以文而化人”,教化着一代代的民众并引领大家步入文明的殿堂。早在夏国初年,华夏祖先就提出了一套人与宇宙、自然互为关联的谐和气化学说,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宇宙天地万物谐和统一,世界是以气化相关联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为作用、互为依赖而生存。也在这一基础上,华夏祖先确定了以农耕为主、自给自足的生存模式并配合农时制定以建寅为岁首(正月)的历法,即四序分明的“农历”。

宇宙谐和整体说始于上古先人对生命的关注,以亿万计的生死为代价,逐渐掌握了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律与秩序,并不断修正自身与外界的关系,终于明白只有建立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各维度空间生命”的谐和秩序之上,才可生生不息地生存发展的道理!始于八千年前的各类彩陶艺术代表了祖先主动参与宇宙万物相谐和的生命观,它们作为自觉调和与天地神灵的阴阳对立等基础观念上的一种“礼器”表达出对自然神灵的恭敬心与畏惧感。人们祈求祖先庇护族群发达,使得人与自然的意识逐渐调整为一种“重生命、重谐和”的概念,同时也影响到最初的艺术形式——舞蹈。舞蹈最初只是疏导体内阴气、关注生命的一种方式(《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陶唐1氏之始……民气郁淤而滞著,筋骨瑟宿不达,故为舞以宣导之”),而广西花山原始岩画就绘有类似“双掌托天”、“马步蹲裆”的画面,也是建立在谐和整体说上的上古祖先健身强体、练习气功武术的人体生命科学的佐证。

关于中西艺术起源,有一类史学家持“艺术起源不可知论”的学术态度,即不纠结于文献学、考古学、儿童心理学、图腾学的推测,而是直接研究、评析某一艺术品本身,例如对人类原初状态下彩陶艺术之纹样与其精神内涵的探讨。需要说明的是,那些利用“水、土、火”三大制陶基本条件而努力做成的庄重的轴对称状彩陶艺术,绝不是一般生活用器,而是加以心念的冥想与繁复的巫祝过程最终形成的祭祀“礼器”。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通于天地鬼神的神圣媒介,通过“交感巫术”(英国费雷泽提出)让自己祖灵在此世间居住并随时庇护子孙并沟通咨询的巫祝内涵,也通过祈求、祭祀天地等方式以示对宇宙天地鬼神之恭敬与感恩,并获得一种多元神祇的力量、一种生命延续,是宇宙谐和气化整体说的另一种表达。在之后的中国人文艺术中,“生命力、生命意识”也一直是艺术所要表现的终极目标与精神内涵之一。

彩陶纹样一方面来自与祖先休戚相关的天地万物的直接滋养,包括人与天地关系的日月纹样、云纹;人与人关系的人纹(见图2-1)、舞蹈纹(见图2-4);人与万物关系的蛇纹(图2-6、图2-7,涡旋纹与网格纹都是蛇纹局部放大的变体纹样)、人面鱼纹(见图2-5)、鹿纹(也有考证为菟纹一说)等动物纹样与特定含义(如象征情爱、纯情意义)的花草纹样(见图2-2、图2-3)或表现自然山川等的“日月山陶符”纹样等。而这些纹样按视觉认知又可分为象形纹样(人形舞蹈纹)与抽象纹样(如涡旋纹、网格纹);又以生命现象与自然现象再可分为有生命意义的人形纹、蛇纹、花叶纹、菟纹等和来自自然环境的日月纹、水纹、云纹、露珠纹等。图2-1 秦安大地湾人形彩陶纹样图2-2 花叶纹图2-3 编织纹

在另一方面,恩格斯就“生产本身”指出有两种方式:人类祖先的物质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并以“自身生产”为其主要角色。各类原初艺术大多反映了生殖崇拜这一主要内容,由此人类祖先之艺术特征便带有这种自我生存的巫祝特征,也是谐和整体说的具体化。彩陶作为表达“自身生产”并与神灵沟通往来的“祭祀礼器”,其似怀孕膨胀感的轴对称造型与其他丰乳肥臀的丰产女神一样孕育了子孙繁衍与祖灵守护、“生命传承”的巫祝力量,其纹样含义也自然显现出一定的“自我生存、生殖崇拜”、“生死一体化”的意义。如蛇纹代表“多子”,人类始祖神伏羲、女娲又是人首蛇身,直接关乎生息繁衍,而蛇类本身也是多产的典型生物。葫芦属“瓜”类,诗经有“瓜瓞绵绵,民之初生”一说,华夏祖先女娲之“娲”又与“瓜”音近。故模拟葫芦、瓜藤的绳纹在彩陶的原初纹样中显现最多(如八千多年前的大地湾最初彩陶纹样便是绳纹)。另外,“蛙”与“娃”同音,而蛙纹本意是无有性别的子孙之意,也表意多子多孙之寓意。又以闻一多考证,鱼为女性的指代(见图2-5),鸟为男性指代,“鸟啄鱼纹”表2为男情女爱之意;菟纹(原先认为是鹿纹)之“菟”为兔首虎身,与生殖相关。其他如涡旋纹(见图2-6)、编织纹(网格纹)实为动物表皮的局部放大(如模仿蛇之爬行痕迹、蛇之侧面皮纹、蛇之顶面皮纹,见图2-7),所以都足具生殖崇拜的意义。此外,特定的图腾纹样也含有一定巫祝的意义,以形成氏族与氏族间的群类特征或身份区别。天地气化谐和整体说在夏国建国之初仍是一种人人遵行的观念,公元前二千多年前的夏人以自己为上苍所赐之国的子民为荣,上尊天命(有“夏尊天命”一说)而建立“夏国”,说明上古祖先一直存有对宇宙天地万物神灵的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之心与“自身生产”而多子多孙的愿望是原始艺术最大的两个特征,也逐渐发展为中国文化中与天地万物谐和共存的哲思思维与生命意识。图2-4 舞蹈盆图2-5 人面鱼纹图2-6 涡旋纹图2-7 网格纹第二节青铜时代与狞厉大美

夏、商、周史称“三代”,因造就辉煌的青铜艺术又称其为“青铜时代”,历经1600年。一般来说,青铜艺术分为四个时期:(1)草创期(前21世纪—前14世纪),即夏末至商早期,型制简陋加之器形不能对称,青铜器的器壁厚薄不能均匀,纹样又相对简单,只是在颈部加几道类似早期彩陶纹样的“绳纹”,又称“玄纹”。它们作为礼器的功能与彩陶同时存在于夏末商初。(2)鼎盛期,商中期至西周早期(前14世纪—前10世纪),青铜器的型制开始厚重起来,逐渐形成大型器物,又通体满饰雕琢以饕餮纹为主,辅以夔龙、凤鸟、云雷等众多纹样的工艺,且刻镂深沉,外显出大气磅礴的气势。以鼎、簋作为主要礼器,作用于从巫祝逐渐过渡到巫教的更为繁复的祭祀,几大最为著名的青铜艺术品如司母戊方鼎、四羊方尊、犀尊、古父乙卣、291字的大盂鼎、499字的毛公鼎、357字的散氏盘等都出自这个时期,呈现出青铜艺术最为典型的狞厉之美、权威之势(见图2—8至图2—13)。(3)转变期,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前10世纪—前6世纪),祭祀巫教的日趋式微也导致礼乐的大崩坏,在青铜艺术上显露出型制的简单化、纹样的程式化,显现出一种失控局面。(4)更新期,春秋后期至战国(前6世纪—前2世纪),这期间风格又再一次分为更为形式化倾向的工艺与精湛式青铜工艺,其中精湛式艺术品转为新贵们的生活用器,其纹样倒也精美妙用,细腻中透出轻灵之气,而型制上也相应呈现出精巧性、多样性与去皇权威慑性,虽足具错金镂彩之美,但也痛失了青铜艺术的狞厉之美与巫教祭祀的神秘力量。图2-8 大盂鼎图2-9 散氏盘图2-10 毛公鼎与文字拓片

青铜艺术延续着彩陶艺术的巫术本质,虽然以金属溶液浇铸的青铜器替代了由泥土烧制的彩陶,但巫教祭祀的本质用途决定了青铜只是一种质地更为考究的“礼器”,与彩陶艺术的本质相同,只是更考究于这种通过祭祀与天地鬼神往来沟通“藏礼于器”的性质。同时这种青铜艺术同样对应着三代特有的天地气化整体概念:古人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有着川流不息的运动之气(气场、磁场,后来佛家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物质最小单位的波动幻想形成),认为不仅人是天地气化的产物,由王权神授而产生的青铜礼器更是气化的结果,因此青铜艺术从一开始就带有只有王者才能与宇宙天地神灵沟通往来的秩序特征,这已由人与自然谐和整体转向了王道权力的雏形(见图2-11)。青铜主要分为鼎、簋、盘、簠、卣、尊、爵、盉、斝、肱、罍、壶、鬲等盛肉、盛酒之礼器,并有天子九鼎八簋(见图2-12、图2-13)、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之严格礼仪秩序,应该说这些青铜礼器都带有“通天格神”的巨大气化信息与能量。另有刀、枪、剑、戟、箭镞、矛、盾等对外战争的武器,并且有些武器上的特殊纹样具有“斩人首”的巫祝含义,与对内安抚臣民的灯、簪、铜镜、盒等华美的生活青铜用器形成一种对应。总之,除高超的青铜制造工艺外,青铜艺术反映出三代文化的博大雄浑、狞厉大美与超乎想象的细致精微的雄秀相间,也一直被本质地延续到后世的人文艺术之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